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各种艺术形式

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各种艺术形式

2016-09-27 13:13:4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各种艺术形式(共5篇)...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各种艺术形式》,供大家学习参考。

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各种艺术形式(一)
泉州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名城——泉州

一、我眼中的泉州

我的家乡—泉州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泉州又叫做刺桐城,这是因为古代有一个县官,相当于现在的市长,绕着泉州种了一圈的刺桐树。每到夏天,大街小巷开满了火红火红的刺桐花,美丽极了!这就是刺桐城的由来。传说在欧洲,许多人都知道中国有一个刺桐城,却不知道它就是泉州,更不知道它在哪里,可见刺桐城在外国已经颇有名声。

要说名胜古迹,最有名的就是开元寺了。开元寺里的大雄宝殿的屋顶上,刻画着无数个拿着乐器的女仙,她们面带笑容,高举乐器,似乎真在演奏!据说,这和世界文化遗产中的敦煌壁画中的一幅画极为相似,好像就是根据开元寺的雕像画的!

要说文化遗产,那可就数不清了。其中,德化县生产的陶瓷在国内可是数一数二的,被人称为“中国白”。

文化遗产中最有名的那就是木偶和南音了。木偶分为提线木偶和布袋木偶。提线木偶用了十几条甚至几十条线掉住一个木偶,训练有素的演员只用一只手就可以将一个提线木偶表演得活灵活现。

说到南音,那是从几百年前一直流传到现在,还保存得非常完好,而且增添了许多更好的元素,被人们称为华夏传统音乐的活化石。

说到人文,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简朴的勤劳的惠安女了。她们住在惠安县的大乍村。她们那独特的服饰使人一见到就知道她是惠安女。解放初留传至今的一首打油诗形象地勾画出了惠东女传统服装的特征:“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这种独特的服饰都是为了更好地干活。她们不像其他女人一样只要工作、做家务,她们做完了这些活还要去打渔,去卖东西,体现了她们勤劳贤惠的良好品质。

泉州令我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就是泉州十八景啦!

千言万语道不尽, 泉州的历史文化需要我们亲自去体会,才能真正感受到泉州的魅力。

二、走进泉州的历史和文化 泉州是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又称鲤城、刺桐城、温陵,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地处福建东南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同时泉州也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代有“海滨邹鲁”、“光明之城”的美誉。

泉州历史文化悠久,构成其人口的主体为古老的中原河洛人,河洛语之一闽南语为泉州的主体语言。西晋年间,中原发生五胡乱华,河洛人衣冠南渡,定居于泉州晋江、洛阳江两岸,今泉州自此兴起。迄今泉州每个家族的姓氏均对应一个或多个郡望堂号,代表了泉州人的古代中原来历。唐、宋、元朝,泉州逐步发

展成为世界大港,在《马可·波罗游记》里,马克·波罗认为只有亚历山大港可以和它相提并论,甚至比亚历山大港更加宏伟。当地人们普遍信仰宗教,各种宗教的雕像、寺院、教堂林立。古代泉州河洛人民信仰道教,至唐朝时期佛教则更为鼎盛。宋、元时期的泉州,对外贸易发达,因此也有阿拉伯和波斯商人信仰的天主教、景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等,故泉州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五代太守留从效为发展泉州奠定伟大功绩;明代时期,泉州著名的古代思想家李贽为延续和创新汉文明矢志不渝;明后时期民族英雄郑成功为保全汉文明和抵御外侮南征北战。泉州迄今保留着大量的历史文明,主要的代表有汉族原生态曲艺“南音”、梨园戏、高甲戏、提线木偶、布袋戏等。

泉州是中国历史上对外通商的重要港口,有着上千年的海外交通史,是一座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开放港口城市。自唐代开埠,即为中国南方四大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宋元时期,泉州港跃居为四大港之首,以“刺桐港”之名驰誉世界,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相媲美的“东方第一大港”,呈现“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

泉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经济开发早在周秦时期古闽越人就已开始。其中儒商文化在泉州经济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推动泉州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加上泉州人“爱拼才会赢”的拼搏精神使得泉州经济不断的发展,并逐渐发展成为福建省的经济巨头。

求真而务实的泉州商人,不拘泥于传统封建理学的言义、言理、不言利的旧观念,把义与利有机地结合起来。儒商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也是泉州宝贵的经济文化的基础,更是泉州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人文支撑。

说到泉州的历史与经济,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历史。泉州,古称“刺桐”,作为中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曾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泉州的海上交通,起源于南朝而发展于唐朝。到了宋元时期,刺桐港的海上贸易活动空前繁盛,当时的泉州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经济文化中心。

历史上,从泉州港口开出的货船,装载着丝绸和瓷器等物品前往印度洋沿岸,然后进入波斯湾地区,形成了一条联接亚、非、欧、美的海上大动脉,一派繁华热闹。 频繁的贸易让泉州见证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原汉人往泉州的迁移,促进了先进生产工具和造船技术的传播,也使泉州元宵节泉州游园活与海外地区的海上交通成为可能。唐代中叶,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了丝绸外销的主要途径。宋元全盛时期,泉州港更是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不同肤色、不同服饰的外国商人和中国商贾,云集在泉州街头,国的商船以及前来进贡朝廷的诸侯国使者,都集中在这个盛大的海港。北宋末年,官府在泉州设置来远驿,专门接待来华外国使节。一些外国商人,聚居在泉州城南一带,形成了“蕃人巷”。

元代,泉州是中国最重要的港口。当时与泉州有海上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一百多个,中国和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各国的交往相当频繁。扬帆出海,十分壮观。因为拥挤和超载,当时有些运载货物的商船刚出港口就沉没了,今天泉州港口附近还有百余只沉船,沉船上有大量宋元明清时期的瓷器。

同其他港口城市一样,泉州至今还保存着海岸文化交流重镇的历史与遗迹,其中包括因港口形成的桥梁建筑,比如中国第一座跨海石桥——洛阳桥。这座桥梁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将生物学和工程学综合运用的工程,它首创了筏形桥基,并且采用种植牡蛎的方法加固桥基。泉州还有中国古代最长的跨海石桥安平桥,全长2250米。透过这些桥梁,人们看到了港口昔日的繁荣。古泉州的其他建筑,也体现着中外文化艺术的相互渗透。比如泉州的

清净寺,圆形的穹顶、尖拱形的

大门,具有十分浓郁的阿拉伯宗教建筑风格,细部结构却又有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各国商客不同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给泉州留下了丰富的遗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泉州确定为“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和“世界宗教博物馆”。

这些宗教遗迹,是泉州发达的海上贸易促成的文化遗存,也与从事航运的人们特有的海神崇拜有关。人们从泉州港口出海时,常在泉州西郊九日山麓的廷福寺举行祈风仪典,

祈祷中外商船都能平安地抵达或归来。人们同时还拜祭女性海

神妈祖。祈风和拜祭仪式中,人们会在岩石上刻上祈祷的记录,长时间以来形成了宝贵的祈风遗迹。

这些石刻是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记载了泉州港同东南

亚、印度洋、波斯湾、红海和东非等地区的海上贸易史及民间友好交往史,是现存中国古代海外交通史不可多得的重要物证,堪称海上丝绸之路的丰碑。

三、民俗文化:

1. 茶文化:闽南人好饮茶。泉州也不例外。以茶会友是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备有茶具。

2. 元宵节:每年的元宵节,泉州会举办游街。基本上是从涂门街到文庙,开始游街仪式。晚上的文庙人最多,以社会活动过节,俗称“闹元宵”,出门游上元,看花灯、焰火、猜谜语、攻炮城 , 举办文艺踩节:化装游行有宋江阵、踩高跷、迎阁、骑马队,乐队有南音、十音、车鼓阵、笼吹,舞蹈有舞龙、舞狮、火鼎公火鼎婆、踢球舞、拍胸舞、剑舞、扇舞等。据说元宵晚吃甘蔗对牙齿好。

3.戏曲:有梨园戏、“嘉礼”园戏和中国一绝“提线木偶”

四、名胜古迹:泉州十八景

1.涂门街:又叫“土门街”,因传储存、输送建造东西塔土石方而得名。涂门街位于泉州市区中心地带,东起温陵路,西至中山路,全长1005米,是集商贸、旅游、文化等为一体的繁荣地段。涂门街的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泉州宋元时期的繁荣景象。改造后的涂门街秉承泉州闽南古建筑的风格,又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涂门街是泉州最有商机、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入选全国第一批“购物放心一条街”。

2.五里桥:俗称“安平桥”,横跨晋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始建于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经13年建成。为花岗石砌成的石墩石梁桥,是我国古代首屈一指的长桥,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驰名海内外,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府文庙:位于鲤城区中山路泮宫内。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初年(公元976年),后移他处,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迁回原处重建,现有建筑仍保持清初原貌,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

4.开元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点。地处市区西街,始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原名“莲花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为现名。全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

5.崇武古城:位于惠安县东南海滨,濒临台湾海峡,系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建。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视师崇武,北城门横眉石刻“威镇海邦”传为戚所书。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郑成功驻此抗清,传有“马蹄石”遗存。

6.洛阳桥:在今惠安、洛江分界处的洛阳江入海口,又名“万安桥”。于北宋皇 5年至嘉 4年(公元1053-1059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历六年竣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该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察景点之一。

7.清源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为泉州城北屏障,海拔498米,面积62平方公里,主景区距市区3公里。清源之奇以石,清源之灵以泉。元人赞誉“闽海蓬莱第一山”。

以上等等都是泉州著名景区。如果到了泉州定要走几处才值得。

五、美食小吃

六、著名人物:

蒲寿庚: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上,蒲寿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位大海商并高级武官,而且在宋元鼎革之际举足轻重,炙手可热。

抗殴名将俞大猷 还有四人帮的陈伯达也是。

泉州著名的古代思想家李贽为延续和创新汉文明矢志不渝。

明后时期民族英雄郑成功为保全汉文明和抵御外侮南征北战。

泉州还是多名杰出海外华人的祖籍地,非常著名的有:菲律宾国父荷西·黎萨,印尼前总统瓦希德。

小组成员:

林培婷、邹美莉 李香梅、张彩霞 郑明珠、胡明霞 谢燕婷、白燕芬

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各种艺术形式(二)
2016年泉州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word

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8分)

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各种艺术形式异彩纷呈。梨园剧种是现存宋元南戏的活文物。南音溯源晋唐,是我.

国中原的古乐遗响。提线木偶则举世闻名的优秀艺术形式。民间花灯、剪纸、彩扎等 ,美不胜收。而泉州石雕技术之高,艺术之妙,在国内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泉州的土木建筑 有其浓郁而独特的地.

方风格。

(1

2分)

(2)加点字“溯”、“辟”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shuò pì B.sù pì C.sù bì

(3)文段中两横线处应填写的词语是( )(2分)

A.争妍斗艳 还 B.林林总总 更 C.琳琅满目 也

(4)文段划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2.诗文默写。(12分)

①谁言寸草心, (孟郊《游子吟》)

② ,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③策勋十二转, (《木兰诗》)

④子曰: ,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⑤ ,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

⑥野马也,尘埃也, (《庄子·北冥有鱼》)

⑦瀚海阑干百丈冰,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⑧ ,水中藻荇交横,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⑨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⑩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晦明变化者, (欧阳修《醉翁亭记》)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分)

“比”,能凸显特征或变化。说明文《苏州园林》以 作比较,体现苏州园林的特征;小说《故乡》以 的对比,突出故乡的变化。(每空答出一点即可。)

4.综合性学习:文学社团活动。(8分)

2016年4月,中国当代文坛“一喜一悲”:4日,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实现华人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29日,著名作家陈忠实因病辞世。学校文学社准备以此为专题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选插图·识相貌】

[材料一]校报《名家档案》栏目内容(节选):曹文轩,儿童文学作家。著有长篇小说《草房子》、《火印》以及‚大王书‛系列等。他获得的‚国际安徒生奖‛,被誉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奖。

陈忠实,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白鹿原》1997年获茅盾文学奖,并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书目。陈忠实是一位拥有民族精神的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图一 曹文轩) (图二 陈忠实)

(1)校报主编小明从众多图片中选择了上面两幅肖像画,作为校报《名家档案》栏目的插图。请说说两图是怎样体现人物身份特征的。(2分) 图一: 图二:

【析题词·导人生】

[材料二]曹文轩与学校文学社记者团的访谈(节录):读书能帮助我们

发现前方,并引领我们走向前方。读书其实培养的是一种眼力。不读书的人

其实是没有前方的,也是没有未来的,也是没有过去的。读书人读着读着就

有了过去、现在和前方——风景无边的前方。什么叫读书人?我这里简单下

一个定义:拥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叫读书人。

(2)曹文轩接受记者团访谈后,欣然为学校文学社题词(见上图),

请结合[材料二]谈谈“幸福在远处”的含义。(2分)

【赏对联·寄深情】

(3)为表达对陈忠实离世的缅怀之情,学校文学社撰写了一副挽联,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赏析这副挽联。(4分)

忠于人民,忠于生活,忠诚觅得原上鹿;

实为楷模,实为经典,实绩赢得举世名。

内容: 形式:

二、阅读(6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5分)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

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出师表》节选)

【乙】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

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

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节选)

【丙】柯公焕,字德章,福建晋江人。元贞年间为古田尉。时邻寇侵境,或曰:‚可以去乎?‛焕曰:.

‚寇至则去,国谁与守?‛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其家歼焉。帅府嘉其忠勇,立祠祀之。

(《泉州府志》)

5.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还于旧都 所恶有甚于死者 ..

B.忠之属也 子之听夫志 ..

C.元贞年间为古田尉 不足为外人道也 ..

D.帅府嘉其忠勇 稍稍宾客其父 ..

6.解释加点词。(3分)

①北定中原 ②小大之狱 ③可以去乎 ..

7.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

8.诸葛亮、鲁庄公和柯焕三人“忠”的内涵分别是什么?(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9—11题。(11分)

偶像塑造的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

常江

①任何社会都存在偶像,任何社会也都需要偶像。在中国,大众偶像的‚出世‛大致有三种方式。 ②第一种是以国家为主导性力量的‚自上而下‛的塑造,承载着改造思想、教化大众的重任。上世纪60年代,解放军战士雷锋和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相继成为国家倾力打造的赫拉克勒斯式的民间偶像。

③第二种偶像塑造的方式,是一种以文化机构和文化力量为主体的、‚中观‛层面的策略。20世纪80年代,在思想文化领域,李泽厚、高尔泰和朱光潜等美学家,成为处于进取性和幻灭感夹缝中的中国城市青年的精神偶像,他们所代表的是一种智识的力量,一种既高贵、又有明确价值旨归的行动指南。在大众文化空间中,一些来自中国大陆之外的演艺界人士因其商品化色彩的气质,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生活中最初的一批娱乐偶像,如高仓健、费翔等。一种新形态的、更具普适色彩的偶像生产机制已呼之欲出。

④上世纪90年代是偶像生产话语机制的转折点,商业力量开始全面占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闲暇时间。商业时代的偶像以‚精致‛为主要特色,其带给人们的应当是纯粹的愉悦,而不宜附加任何明显的政治或文化意图。商业体制以大众消费为收入来源,于是大众似乎于其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权。

⑤2005年,带有鲜明中性风格的青年歌手李宇春,在350万条手机短信投票的簇拥下,成为新世纪初耀眼的娱乐偶像;而一度被城市青年顶礼膜拜的知识精英如易中天等,也摩肩接踵地走进《百家讲坛》,用旧式知识分子不可想象的方式,完成对文化的商品化。

⑥从雷锋、李泽厚的庙堂之高,到李宇春、易中天的江湖之远,中国人塑造偶像的方式由自发而自觉、由粗放而精致、由直白而隐晦。其间隐藏的社会观念和文化生态的变迁,实在一言难尽。只是有一点,相信大多数人都可以认同,那就是以任何一种方式塑造出来的偶像,都旨在满足人们在特定时期的精神领域内的需求。不同类型的偶像的持续存在,有时只不过是表明人们总是对周遭世界有着各种不切实际的期冀,却又不具备改变现状的能力或勇气,这么一个令人伤感的事实而已。

( 选自2016年4月22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解放军战士雷锋和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相继成为国家倾力打造的民间偶像,他们承载着改造思想、教化大众的重任。

B.来自中国大陆之外的演艺界人士高仓健、费翔等,因其商品化色彩的气质,成为夹缝中的中国城市青年的精神偶像。

C.以李宇春、易中天等为代表的商业时代的娱乐偶像,带给人们的只是纯粹的愉悦,不能带任何明显的政治或文化意图。

D.由于人们总是对周遭世界有着各种不切实际的期冀,却又不具备改变现状的能力或勇气,所以不同类型的偶像能持续存在。

10.请根据提示概括中国大众偶像“出世”的方式,并指出其变化的根本原因。(4分)

方式:国家力量主导

根本原因:

11.本文的标题可换成“浅析偶像塑造方式变化的原因”,请简析这两个标题的优点。(4分)

《偶像塑造的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 《浅析偶像塑造方式变化的原因》:

(三)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26分)

纪 念

张惠雯

①一个人如果曾有个非人类的朋友,如果他曾在某个瞬间真诚而平等地注视他那朋友的眼睛,他就会经由这双眼窥见另一种生命那纯净的灵魂,走到另一个世界的秘密中去。这样的人是幸运的。给予我此种幸运的是点点,它是一条斑点狗,在我家生活了十四年。对于我来说,这不是平常的十四年,而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四年。

②很难用‚宠物‛这个词来描述点点,它是条极有灵性的忠犬,理解人、信赖人,它是我的朋友,一个忠诚、温厚、沉默的朋友。它表达爱的方式是忠诚地守在你旁边,离你近一点、更近一点,直至偎依着你。它和你一起散步,总是走在你旁边,即使因为什么新奇事物稍微跑到前面几步,它也会立即意识到,然后停下来回头凝望着你——它是在等着你。有时候,你到家附近的小店去买东西,出门时并没有带着它,但很快你会发现它来找你了,找到你,就欢喜地和你一起回家。

③前一个冬天,我有种莫名的忧虑。我知道北方的冬天寒冷,如果点点能熬过这个冬天,它就能多活一年,那么我下次回家时就能见到它。有一次,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家,我到它住的杂物间里找它,里面铺着干草,仿佛废弃已久,我里里外外地喊它、寻找它,突然,我想到,难道它已经不在了?因为这个梦太不祥,我不愿对别人提起。两三天后,我给家里打电话,问起点点,我母亲说它在外面卧着晒太阳呢。后来,每次打电话问起它,母亲都说它很好。

④就在几天前,我又梦见了点点。我梦见我终于回家了,走进往家去的那条小胡同,突然,点点迎面朝我跑过来,就像过去很多次我回家时一样,它是来迎接我的。不过,这次它显得更欢喜,看起来就像一两岁时那样年轻。我记得它的表情像是在笑。这是个温暖的梦,但醒来的我却十分悲伤,因为我觉得它太过温暖,倒像是种告别。这一次,我打电话给三姐,她告诉我实情:点点已经在三个月前去世了,家里人一直瞒着我。现在想来,它大约在我做那个不祥的梦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⑤点点似乎精心地选择了死期。也许为了让我这个和它聚少离多、不在场的好朋友记住它,它是在我三十六岁生日后的第二天离去的,而这一天刚好是星期天,是全家人团聚的日期,它因此能在临走前和大家告别。不知道是什么毅力让它撑到了那个星期天的中午,它一直等着,等所有人都到了以后。当时,大家聚在它的小屋里,它来回地看着他们中的每一个。大人都落泪了,狗也流泪了,孩子们抚摸着它,已经泣不成声。它就这样呼出最后一口气,平静地闭上眼睛。

⑥我不相信人或动物死后仍有灵魂,但我相信它们活着时有灵魂,这灵魂就是一颗心灵能走进另一颗心灵的桥,就是我从它的那双眼睛里看到的令我感动的东西。尽管如此,我想当我再回到家,我还是会去埋葬它的地方陪伴它一会儿,就像它过去无数个时候曾静静地陪伴我。那时,我们两个顺着门前那条南北大街来回地走着,常常是在夏日的晚风中,或是冬日上午温暖的阳光里。有时,我骑着自行车,它跟在我旁边。最初,年轻健壮的它四蹄飞奔;再后来,它跑得慢了;终于,它老得跑不动了,我得骑得很慢,还要不时停下来等它。我最喜欢带它去父母在房后开辟的那个小菜园里,站在石榴树或柿子树下,吹着风,就那么安静地站一会儿,我感到我们同样在体会着世间的某种美好,那种温暖的欣欣的生意,感受着极其祥和的相伴的快乐……

⑦我的亲戚、朋友都说点点是有福气的狗,这无非是指我们给了它足够的食物和一个栖身之所。可是,和它给予我们的信任、爱,和它带给我们的快乐相比,我们给它的多么微不足道!作为它的朋友,我的心此时充满悲伤和愧疚。我每天匆匆忙忙、来来往往,竟忽略了这位老去的、忠诚的朋友。如今,一切补偿都已不可能。它的死提醒我,当一个人还能够给予爱的时候就尽力给予爱,不要寄望于不可知的未来。

⑧点点是一条被我们人类视为卑微的狗,但它却让我体会到仁慈、悲悯的更博大的意义。人的大部分生命都浪费在那些自认为重要的事务中了,但最后发现真正赋予这生命温度的却是那些短暂的美好、瞬间的感动,在记忆里,这瞬间成为永恒。

⑨人生就像一个旅途,失去了这位挚爱的朋友,我擦干眼泪后仍得继续前行。而除了更加尊重、善待其他生命,我想不出更好的、纪念它的方式。

(《2015年散文随笔选粹》,有删改)

12.根据提示,梳理情节。(6分)

“描述”点点→ →又梦点点→ → →愧念点点

13.如果不用“宠物”这个词来描述点点,应该用文中哪个词来描述,为什么?(3分)

14.品析语言。(9分)

(1)如果点点能熬过这个冬天„„(从加点词角度)(3分) .

(2)最初,年轻健壮的它四蹄飞奔;再后来,它跑得慢了;终于,它老得跑不动了……(从动作描写角度)(3分)

(3)‚大人都落泪了,狗也流泪了,孩子们抚摸着它,已经泣不成声‛句中的“落泪”、“流泪”和“泣不成声”能否互换,为什么?(3分)【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各种艺术形式】

15.文章④⑤段为什么要采用倒叙的记叙顺序?(4分)

16.下面这段文字是《2015年散文随笔选粹》给本文的推荐语。请结合全文,谈谈有哪些“更多隐秘的情..

感”。(答出两点即可。)(4分)

‚这条陪伴了她(作者)十多年的狗,既是她的朋友,也是镜子。也是在对它的回忆中,作者体味到了更多隐秘的情感。‛

(四)名著阅读。(8分)

17.下列情节的叙述与原著相符的一项是( )(3分) ..

A.青面兽杨志潜心仕途,但先在黄河丢失生辰纲,后在黄泥冈丢失花石纲,不得不落草桃花山,并投奔梁山,最终在远征方腊前病逝。

B.鲁滨逊到巴西成了种植园主,因缺乏人手等原因,与他人去非洲贩卖黑奴,在途中遇上风暴,被海浪抛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

C.儿时的简·爱曾被里德表哥关进红房子,九年后再次回到盖茨海德府看望中风的里德舅妈时,在谭波尔小姐的劝解下与里德表哥和解。

D.虎妞嫁给祥子后,希望祥子拉车养家,但祥子却提出用虎妞父亲给她的嫁妆买车出租来养家,后因祥子生病等原因耗光了所有的积蓄。

18.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5分)

‚他说那泾河龙诬告我许救转杀之事,是朕将前言陈具一遍。……崔判官教朕回阳世,千万作一场‘水陆大会’,超度那无主的孤魂。‛……(唐太宗)榜行天下,着各处官员推选有道的高僧,上长安做会。

(《西游记》第十一回)

(1)请简述“泾河龙诬告我许救转杀之事”。(3分)

(2)推选的“有道高僧”是谁?这位高僧在“水陆大会”后发下什么誓愿?(2分)

三、作文(60分)

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各种艺术形式(三)
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和答案

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卷共19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8分)

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各种艺术形式异彩纷呈。梨园剧种是现宋元南戏的活文物。南音溯.源晋唐,是我国中原的古乐遗响。提线木偶则举世闻名的优秀艺术形式。民间花灯、剪纸等________________,美不胜收。而泉州石雕技术之高,艺术之妙,在国内另辟蹊径,独树一.臶,泉州的土木建筑________________有其浓郁而独特的地方风格。

(1)请用正楷字把“古乐遗响”抄在四字格里。(2分)

(2)加点字“溯”、“辟”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各种艺术形式】

A. shuò pì B. sù pì C. sù bì

(3)在文段两处横线处应填写的词语是( )。(2分)

A.争妍斗艳 还 B.林林总总 更 C.琳琅满目 也

(4)文段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文默写。(12分)

①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郊《游子吟》)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拄杖无时夜扣门。 (陆游《游山西村》) ③策勋十二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 ④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匹夫不可得志也。 (《论语》)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 ⑥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庄子《北冥有鱼》) ⑦瀚海阑杆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⑧____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潼关怀古》) ⑩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3.按课文内容填空。(2分)

比,能凸显特征或变化。说明文《苏州园林》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较,突出苏州园林的特征。小说《故乡》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突出故乡的变化。(每空答出一点即可)

4.综合性学习:文学社团活动。(8分)

2016年4月,中国当代文坛“一喜一悲”:4日,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华人在该奖项零的突破;29日,著名作家陈忠实因病去世。学校文学社准备以此为专题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选插图 识相貌】

[材料一]校报《名家档案》栏目内容节选:曹文轩,中国儿童文学作家。著有《草房子》、《火印》以及大王书系列等,他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被誉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陈忠实,中国著名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白鹿原》获得1997年茅盾文学奖,并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书目,陈忠实是一位拥有民族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各种艺术形式】

(图1曹文轩) (图2陈忠实)

(1)校报编辑小明从众多图片中选择上面两幅肖像画,作为《名家档案》栏目的插图。请说说两图 是怎样体现人物身份特征的。(2分)

图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析题词 导人生】

[材料二]曹文轩与学校校报记者的访谈记录(节选):读书能帮助我们发现前方,并引领我们走向前方。读书其实培养的是一种眼力,不读书的人其实是没有

前方的,也是没有未来,也是没有过去的,读书人读着读着就有了过去、

现在和前方——风景无边的前方,什么叫读书人?我这里简单下一个定

义:拥有过去、现在、未来的人,叫读书人。

(2)曹文轩接受记者团采访后,欣然为学校文学社题词(见图),请结合【材料二】,谈谈“幸福在远处”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对联 寄深情】

[材料三]为了表达对陈忠实离世的缅怀之情,学校文学社撰写了一幅挽联。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赏析这一幅挽联。(4分)

忠于人民,忠于生活,忠诚觅得原上鹿

实为楷模,实为经典,实业赢得举世名

(3)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6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5分)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乙)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丙)柯公焕,字德章,福建晋江人。元贞间为古田尉。时邻寇侵境,或曰:„可以去乎?‟焕曰:„寇至则去,国谁与守?‟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其家歼焉。帅府嘉其忠勇,立祠祀之。

5.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还于旧都 所恶有甚于死者 ..

B.忠之属也 子之听夫志

..

C.元贞间为古田尉 不足为外人道也 ..

D.帅府嘉其忠勇 稍稍宾客其父 ..

6.解释加点词。(3分)

(1)北定中原___________(2)小大之狱___________(3)可以去乎___________ ...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诸葛亮、曹刿、柯焕三人“忠”的内涵分别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方,完成9-11题。(11分)

偶像塑造的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

常江

①任何社会都存在偶像,任何社会也都需要偶像。在中国,大众偶像的“出世”大致有三种方式。

②第一种是以国家为主导性力量的“自上而下”的塑造,承载着改造思想、教化大众的重任。上世纪60年代,解放军战士雷锋和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相继成为国家倾力打造的赫拉克勒斯式的民间偶像。起初,雷锋的形象藉由一系列文字作品和摄影图片风靡全国,其中一些技术手段在今天看来虽然不无争议,但在当时确实爆发了难以臵信的巨大能量;至于60年代中期“走红”的王进喜,则借助了方兴未艾的电视媒介,他的一系列既生动、又符合主流价值观期许的电视讲话产生的轰动效应,即便放到当下也仍是一种令人瞠目的媒介奇观。在主流意识形态中,雷锋和王进喜,不仅代表着确保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进取精神,而且也承载着令中国摆脱贫弱、跻身世界强国之林所急需的道德力量。

③第二种偶像塑造的方式,是一种以文化机构和文化力量为主体的、“中观”层面的策略。今天看来,这种策略或许绝无仅有地存在于20世纪80年代。“文革”的结束、改革的启动、国门大开、各种思潮风起云涌……这些社会结构的新样貌,为文化生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沃土壤和自由空间。在思想文化领域,一度为泛政治话语所鄙夷和批判的美学,既出人意料又不出所料地扮演起引领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主导性角色;李泽厚、高尔泰和朱光潜等美学家,则成为处于进取性和幻灭感夹缝中的中国城市青年的精神偶像,他们所代表的是一种智识的力量,一种既高贵、又有明确价值旨归的行动指南。而与此同时,在与思想文化相平行的大众文化空间中,一些来自中国大陆之外的演艺界人士开始因其周身散发的、或多或少带有商品化色彩的气质,而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生活中最初的一批娱乐偶像。无论高仓健饰演的杜丘身上蕴含的坚忍不拔的男性气质,还是费翔通过独特的肢体语言对身体消费与家国情怀所进行的巧妙结合,其实都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一种新形态的、更具普适色彩的偶像生产机制已呼之欲出。

④上世纪90年代是偶像生产话语机制的转折点。随着知识精英在国家文化生活中的隐匿或体制化,商业力量开始全面占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闲暇时间。电影、电视和音乐工业的加速产业化,使得上世纪60年代的群情激昂和上世纪80年代的高贵质朴,都迅速成为被戏谑和被遗忘的对象。商业时代的偶像以“精致”为主要特色,其带给人们的应当是纯粹的愉悦,而不宜附加任何明显的政治或文化意图,但这也就意味着隐晦的政治或文化意图开始大行其道。商业体制以大众消费为收入来源,于是大众似乎于其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权。

⑤2005年,当带有鲜明中性风格的青年歌手李宇春,在350万条手机短信投票的簇拥下,成为新世纪初最为耀眼的娱乐偶像,而一度被城市青年顶礼膜拜的知识精英如易中天,也摩肩接踵地走进《百家讲坛》,用旧式知识分子不可想象的方式,完成对文化的商品化。

⑥从雷锋、李泽厚的庙堂之高,到李宇春、 易中天的 江湖之远,中国人塑造偶像的方式由自发而自觉、由粗放而精致、由直白而隐晦。其间隐藏的社会观念和文化生态的变迁,实在一言难尽。只是有一点,相信大多数人都可以认同,那就是以任何一种方式塑造出来的偶像,都旨在满足人们在特定时期的精神领域内的需求。不同类型的偶像的持续存在,有时只不过是表明人们总是对周遭世界有着各种不切实际的期冀,却又不具备改变现状的能力或勇气,这么一个令人伤感的事实而已。

9.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解放军战士雷锋和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相继成为国家倾力打造的赫拉克勒斯式的民间偶像,他们承载着改造思想、造化大众的重任。

B.来自中国大陆之外的演艺界人士如高仓健、费翔,成为处于进取性和幻灭感夹缝中的中国城市青年的精神偶像。

C.以李宇春、易中天等商业时代的偶像,带给人们的只是纯粹的愉悦,而不宜附加任何明显的政治或文化意图。

D.由于人们总是对周遭世界有着各种不切实际的期冀,却又不具备改变现状的能力或勇气,不所以不同类型的偶像能持续存在。

10.请根据提示概括中国大众偶像“出世”的方式,并指出变化的根本原因。(4分)

方式:国家力量主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标题可换作“浅析偶像塑造方式变化的原因”,请简析这两个标题的优点。(4分) 《偶像塑造的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浅析偶像塑造方式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26分)

纪念

张惠雯

①一个人如果曾有个非人类的朋友,如果他曾在某个瞬间真诚而平等地注视他那朋友的眼睛,他就会经由这双眼窥见另一种生命那纯净的灵魂,走到另一个世界的秘密中去。这样的人是幸运的。给予我此种幸运的是点点,它是一条斑点狗,在我家生活了十四年。对于我来说,这不是平常的十四年,而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四年,我从二十二岁走到三十六岁。在这段时光里,如果每次还乡在记忆里最终剩下了一些画面,那么几乎每个画面里都留有点点的影迹。

②很难用“宠物”这个词来描述点点,它是条极有灵性的忠犬,理解人、信赖人,它是我的朋友,一个忠诚、温厚、沉默的朋友。它表达爱的方式是忠诚地守在你身边,离你近一点、更近一点,直至偎依着你。它和你一起散步,总是走在你旁边,即使因为什么新奇事物稍微跑到前面几步,它也会立即意识到,然后停下来回头凝望着你- 它是在等着你。有时候,你到家附近的小店去买东西,出门时并没有带着它,但很快你会发现它来找你了,找到你,就欢喜地和你一起回家。

③前一个冬天,我有种莫名的忧虑。有一次,我和母亲打电话,我说,北方的冬天寒冷,如果点点能熬过这个冬天,它就能多活一年,那么我下次回家时也许还能见到它。母亲叫我不要担心。过后,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到家,家里显得格外荒凉,似乎人都出去了。于是,我想到点点,我想至少它应该在家。我到它住的杂物储藏间里找它,里面铺着干草,仿佛废弃已久,我里里外外地喊它、寻找它,突然,我想到,难道它已经不在了?因为这个梦太不祥,我不愿对别人提起。两三天后,我给家里打电话,问起点点,我母亲说它正在外面卧着晒太阳呢。后来,每次打电话问起它,母亲都说它很好。

④就在几天前,我又梦见了点点。我梦见终于回家了,我走进往家去的那条小胡同,突然,点点迎面朝我跑过来,就像过去很多次我回家时一样,它是来迎接我的。不过,这次它显得更欢喜,看起来就像一两岁时那样年轻。我记得它的表情像是在笑。这是个温暖的梦,但醒来的我却十分悲伤,因为我觉得它太过温暖,倒像是种告别。这一次,我打电话给三姐,

她告诉了我实情:点点已经在三个月前去世了,家里人一直瞒着我。现在想来,它大约 在我做那个不祥的梦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⑤点点似乎精心地选择了自己的死期。也许为了让我这个和它聚少离多、不在场的好朋友记住它,它是在我三十六岁生日后的第二天离去的,而 这一天刚好是星期天,是全家人团聚的日期,姐姐们都带着孩子回来了,它因此能在临走前和大家告别。之前的三天它已经滴水不进,它一直待在它那间小屋里,卧在母亲冬天特地给它铺的厚毯子上。三天里,它再也没能站起来,姐姐试图喂它一些葡萄糖水,但它无法下咽。不知道是什么毅力让它撑到了那个星期天的中午,它一直等着,等所有人都到了以后。当时,大家聚在它的小屋里,它来回地看着他们中的每一个。大人都落泪了,狗也流泪了,孩子们抚摸着它,已经泣不成声。它就这样呼出最后一口气,平静地闭上了眼睛。后来,大家就在后面的小菜园里埋葬了它。它死时有众人的陪伴,而不是在某个寒冷的夜里孤独地离开,它也没有长期瘫痪而后痛苦而屈辱地离开,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安慰。

⑥我不相信人或动物死后仍有灵魂,但我相信它们活着时有灵魂,这灵魂就是一颗心灵能走进另一颗心灵的桥,就是我从它那双眼睛里看到的令我感动的东西。尽管如此,我想当我再回到家,我还是会去埋葬它的地方陪伴它一会儿,就像它过去无数个时候曾静静地陪伴我。那时,我们两个顺着门前那条南北大街来回地走着,常常是在夏日的晚风中,或是冬日上午温暖的阳光里。有时,我骑着自行车,它跟在旁边。最初,年轻健壮的它四蹄飞奔;再后来,它跑得慢了;终于,它老得几乎跑不动了,我得骑得很慢,还要不时停下来等它。两年前最后一次回家,点点的两条后腿骨质老化,它有时高兴地站起来想朝我走来,却会突然摔一 跤。我最喜欢带它去父母在房后开辟的那个小菜园里,站在石榴树或柿子树下,吹着风,就那么安静地站一会儿,我感到我们同样在体会着世间的某种美好,那种温暖的欣欣的生意,感受着极其祥和的相伴的快乐……

⑦我们的亲戚、朋友都说点点是有福气的狗,这无非是指我们给了它足够的食 物和一个栖身之所。可是,和它给予我们的信任、爱,和它带给我们的快乐相比,我们给它的多么微不足道!作为它的朋友,我的心此时充满悲伤和愧疚。在来美国以后的这几年里,我难得陪陪它。即使在短暂的回国假期里,我也要抽空去旅游,待在家里的时间并不多,加之在家时亲友应酬频繁,我每天匆匆忙忙、来来往往,竟忽略了这位老去的、忠诚的朋友。如今,一切补偿都已不可能。它的死令我意识到我已经太久没有回家了,它也提醒我,当一个人还能够给予爱的时候就尽力给予爱,不要寄望于不可知的未来。

⑧点点是一条被我们人类视为卑微的狗,但它却让我体会到仁慈、悲悯的更博大的意义。人的大部分生命都浪费在那些自认为重要的事务中了,但最后发现真正赋予这生命温度的却是那些短暂的美好、瞬间的感动,在记忆里,这瞬间成为了永恒。

⑨人生就像一个旅途,失去了这位 挚爱的朋友,我擦干眼泪后仍得继续前行。而除了更加尊重、善待其他生命,我想不出更好的、纪念它的方式。

12.根据提示梳理情节。(6分)【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各种艺术形式】

“描述”点点→___________→又梦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愧念点点

13.如果不用“宠物”这个词来描述点点,应该用文中哪个词语来描述,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品析语言。(9分)

(1)如果点点能熬过这个冬天。(加点词角度)(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初,年轻健壮的它四蹄飞奔;再后来,它跑得慢了;终于,它老得几乎跑不动了,

我得骑得很慢,还要不时停下来等它。(从动作描写角度)(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人都落泪了,狗也流泪了,孩子们抚摸着它,已经泣不成声。”中“落泪”、“流泪”、

“泣不成声”能否互换?为什么?(3分)

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各种艺术形式(四)
2016泉州中考语文卷word有答案

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卷

一、积累和应用(30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8分)

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各种艺术形式异彩纷呈。梨园剧种是现宋元南戏的活文物。南音溯源晋唐,是我国中原的古乐遗响。提线木偶则举世闻名的优秀艺术形式。民间花灯、剪纸等________________,美不胜收。而泉州石雕技术之高,艺术之妙,在国内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泉州的土木建筑________________有其浓郁而独特的地方风格。

(1)请用正楷字把“古乐遗响”抄在四字格里。(2分)

(2)加点字“溯”、“辟”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shuò pì B.sù pì C.sù bì

(3)在文段两处横线处应填写的词语是( )。(2分)

A.争妍斗艳 还 B.林林总总 更 C.琳琅满目 也

(4)文段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文默写。(12分)

①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郊《游子吟》)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拄杖无时夜扣门。(陆游《游山西村》)

③策勋十二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④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匹夫不可得志也。(《论语》)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

⑥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 ⑦瀚海阑杆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潼关怀古》)

⑩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3.按课文内容填空。(2分)

比,能凸显特征或变化。说明文《苏州园林》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较,突出苏州园林的特征。小说《故乡》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突出故乡的变化。(每空答出一点即可)

4.综合性学习:文学社团活动。(8分)

2016年4月,中国当代文坛“一喜一悲”:4日,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华人在该奖项零的突破;29日,著名作家陈忠实因病去世。学校文学社准备以此为专题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选插图 识相貌】

【材料一】校报《名家档案》栏目内容节选:曹文轩,中国儿童文学作家。著有《草房子》、《火印》以及大王书系列等,他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被誉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 陈忠实,中国著名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白鹿原》获得1997年茅盾文学奖,并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书目,陈忠实是一位拥有民族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家。

(图一曹文轩) (图二陈忠实)

(1)校报编辑小明从众多图片中选择上面两幅肖像画,作为《名家档案》栏目的插图。请说说两图是怎样体现人物身份特征的。(2分)

图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析题词 导人生】

【材料二】曹文轩与学校校报记者的访谈记录(节选):读书能帮助我们发现前方,并引领我们走向前方。读书其实培养的是一种眼力,不读书的人其实是没有前方的,也是没有未来,也是没有过去的,读书人读着读着就有了过去、现在和前方——风景无边的前方,什么叫读书人?我这里简单下一个定义:拥有过去、现在、未来的人,叫读书人。

【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各种艺术形式】

(2)曹文轩接受记者团采访后,欣然为学校文学社题词(见图),请结合【材料二】,谈谈“幸福在远处”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对联 寄深情】

【材料三】

(3)为了表达对陈忠实离世的缅怀之情,学校文学社撰写了一幅挽联。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赏析这一幅挽联。(4分)

忠于人民 忠于生活 忠诚觅得原上鹿

实为楷模 实为经典 实业赢得举世名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6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5分)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乙)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

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丙)柯公焕,字德章,福建晋江人。元贞间为古田尉。时邻寇侵境,或曰:‘可以去乎?’焕曰:‘寇至则去,国谁与守?’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其家歼焉。帅府嘉其忠勇,立祠祀之。(《泉州府记》)

5.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还于旧都 所恶有甚于死者 B.忠之属也 子之听夫志

C.元贞间为古田尉 不足为外人道也 D.帅府嘉其忠勇 稍稍宾客其父

6.解释加点词。(3分)

(1)北定中原 __________ (2)小大之狱 _________(3)可以去乎 ____________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诸葛亮、曹刿、柯焕三人“忠”的内涵分别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方,完成9-11题。(11分)

偶像塑造的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

常江

①任何社会都存在偶像,任何社会也都需要偶像。在中国,大众偶像的“出世”大致有三种方式。

②第一种是以国家为主导性力量的“自上而下”的塑造,承载着改造思想、教化大众的重任。上世纪60年代,解放军战士雷锋和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相继成为国家倾力打造的赫拉克勒斯式的民间偶像。

③第二种偶像塑造的方式,是一种以文化机构和文化力量为主体的、“中观”层面的策略。20世纪80年代。在思想文化领域,李泽厚、高尔泰和朱光潜等美学家,则成为处于进取性和幻灭感夹缝中的中国城市青年的精神偶像,他们所代表的是一种智识的力量,一种既高贵、又有明确价值旨归的行动指南。在大众文化空间中,一些来自中国大陆之外的演艺界人士因其商品化色彩的气质,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生活中最初的一批娱乐偶像。高仓健、费翔

④上世纪90年代是偶像生产话语机制的转折点。商业力量开始全面占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闲暇时间。商业时代的偶像以“精致”为主要特色,其带给人们的应当是纯粹的愉悦,而不宜附加任何明显的政治或文化意图,商业体制以大众消费为收入来源,于是大众似乎于其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权。

⑤2005年,当带有鲜明中性风格的青年歌手李宇春,在350万条手机短信投票的簇拥下,成为新世纪初最为耀眼的娱乐偶像,而一度被城市青年顶礼膜拜的知识精英如易中天,也摩肩接踵地走进《百家讲坛》,用旧式知识分子不可想象的方式,完成对文化的商品化。

⑥从雷锋、李泽厚的庙堂之高,到李宇春、易中天的江湖之远,中国人塑造偶像的方式由自发而自觉、由粗放而精致、由直白而隐晦。其间隐藏的社会观念和文化生态的变迁,实在一言难尽。只是有一点,相信大多数人都可以认同,那就是以任何一种方式塑造出来的偶像,都旨在满足人们在特定时期的精神领域内的需求。不同类型的偶像的持续存在,有时只不过是表明人们总是对周遭世界有着各种不切实际的期冀,却又不具备改变现状的能力或勇气,这么一个令人伤感的事实而已。

(选自2016年4月22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9.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解放军战士雷锋和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相继成为国家倾力打造的赫拉克勒斯式的民间偶像,他们承载着改造思想、造化大众的重任。

B.来自中国大陆之外的演艺界人士如高仓健、费翔,成为处于进取性和幻灭感夹缝中的中国城市青年的精神偶像。

C.以李宇春、易中天等商业时代的偶像,带给人们的只是纯粹的愉悦,而不宜附加任何明显的政治或文化意图。

D.由于人们总是对周遭世界有着各种不切实际的期冀,却又不具备改变现状的能力或勇气,所以不同类型的偶像能持续存在。

10.请根据提示概括中国大众偶像“出世”的方式,并指出变化的根本原因。(4分) 方式:国家力量主导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标题可换作“浅析偶像塑造方式变化的原因”,请简析这两个标题的优点。(4分) 《偶像塑造的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浅析偶像塑造方式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26分)

纪念

张惠雯

①一个人如果曾有个非人类的朋友,如果他曾在某个瞬间真诚而平等地注视他那朋友的眼睛,他就会经由这双眼窥见另一种生命那纯净的灵魂,走到另一个世界的秘密中去。这样的人是幸运的。给予我此种幸运的是点点,它是一条斑点狗,在我家生活了十四年。对于我来说,这不是平常的十四年,而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四年。

②很难用“宠物”这个词来描述点点,它是条极有灵性的忠犬,理解人、信赖人,它是我的朋友,一个忠诚、温厚、沉默的朋友。它表达爱的方式是忠诚地守在你身边,离你近一点、更近一点,直至偎依着你。它和你一起散步,总是走在你旁边,即使因为什么新奇事物稍微跑到前面几步,它也会立即意识到,然后停下来回头凝望着你---- 它是在等着你。有时候,你到家附近的小店去买东西,出门时并没有带着它,但很快你会发现它来找你了,找到你,就欢喜地和你一起回家。

③前一个冬天,我有种莫名的忧虑。我北方的冬天寒冷,如果点点能熬过这个冬天,它就能多活一年,那么我下次回家时也许还能见到它。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到家,我到它住的杂物储藏间里找它,里面铺着干草,仿佛废弃已久,我里里外外地喊它、寻找它,突然,我想到,难道它已经不在了?因为这个梦太不祥,我不愿对别人提起。两三天后,我给家里打电话,问起点点,我母亲说它正在外面卧着晒太阳呢。后来,每次打电话问起它,母亲都说它很好。

④就在几天前,我又梦见了点点。我梦见终于回家了,我走进往家去的那条小胡同,突然,点点迎面朝我跑过来,就像过去很多次我回家时一样,它是来迎接我的。不过,这次它显得更欢喜,看起来就像一两岁时那样年轻。我记得它的表情像是在笑。这是个温暖的梦,但醒来的我却十分悲伤,因为我觉得它太过温暖,倒像是种告别。这一次,我打电话给三姐,她告诉了我实情:点点已经在三个月前去世了,家里人一直瞒着我。现在想来,它大约在我做那个不祥的梦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⑤点点似乎精心地选择了自己的死期。也许为了让我这个和它聚少离多、不在场的好朋友记住它,它是在我三十六岁生日后的第二天离去的,而这一天刚好是星期天,是全家人团聚的日期,它因此能在临走前和大家告别。不知道是什么毅力让它撑到了那个星期天的中午,它一直等着,等所有人都到了以后。当时,大家聚在它的小屋里,它来回地看着他们中的每

一个。大人都落泪了,狗也流泪了,孩子们抚摸着它,已经泣不成声。它就这样呼出最后一口气,平静地闭上了眼睛。

⑥我不相信人或动物死后仍有灵魂,但我相信它们活着时有灵魂,这灵魂就是一颗心灵能走进另一颗心灵的桥,就是我从它那双眼睛里看到的令我感动的东西。尽管如此,我想当我再回到家,我还是会去埋葬它的地方陪伴它一会儿,就像它过去无数个时候曾静静地陪伴我。那时,我们两个顺着门前那条南北大街来回地走着,常常是在夏日的晚风中,或是冬日上午温暖的阳光里。有时,我骑着自行车,它跟在旁边。最初,年轻健壮的它四蹄飞奔;再后来,它跑得慢了;终于,它老得几乎跑不动了,我得骑得很慢,还要不时停下来等它。我最喜欢带它去父母在房后开辟的那个小菜园里,站在石榴树或柿子树下,吹着风,就那么安静地站一会儿,我感到我们同样在体会着世间的某种美好,那种温暖的欣欣的生意,感受着极其祥和的相伴的快乐„„

⑦我们的亲戚、朋友都说点点是有福气的狗,这无非是指我们给了它足够的食物和一个栖身之所。可是,和它给予我们的信任、爱,和它带给我们的快乐相比,我们给它的多么微不足道!作为它的朋友,我的心此时充满悲伤和愧疚。我每天匆匆忙忙、来来往往,竟忽略了这位老去的、忠诚的朋友。如今,一切补偿都已不可能。它的死提醒我,当一个人还能够给予爱的时候就尽力给予爱,不要寄望于不可知的未来。

⑧点点是一条被我们人类视为卑微的狗,但它却让我体会到仁慈、悲悯的更博大的意义。人的大部分生命都浪费在那些自认为重要的事务中了,但最后发现真正赋予这生命温度的却是那些短暂的美好、瞬间的感动,在记忆里,这瞬间成为了永恒。

⑨人生就像一个旅途,失去了这位挚爱的朋友,我擦干眼泪后仍得继续前行。而除了更加尊重、善待其他生命,我想不出更好的、纪念它的方式。

(《2015年散文随笔选粹》有删改)

12.根据提示梳理情节。(6分)

“描述”点点→___________→又梦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愧念点点

13.如果不用“宠物”这个词来描述点点,应该用文中哪个词语来描述,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品析语言。(9分)

(1)如果点点能熬过这个冬天。(加点词角度)(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初,年轻健壮的它四蹄飞奔;再后来,它跑得慢了;终于,它老得几乎跑不动了,我得骑得很慢,还要不时停下来等它。(从动作描写角度)(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人都落泪了,狗也流泪了,孩子们抚摸着它,已经泣不成声。”中“落泪”、“流泪”、“泣不成声”能否互换?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④⑤段为什么要用倒叙的记叙顺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这段文字是《2015年散文随笔选粹》给本文的推荐语。请结合全文,谈谈有哪些“更多的隐秘情感”。(答出两点即可)(4分)

“这条陪伴她(作者)十多年的狗,既是她的朋友,也是她的镜子。也是在对它的回忆中,作者品味到更多的隐秘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8分)

17.下列情节叙述与原著相符的一项是( )。(3分)

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各种艺术形式(五)
2016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

⑦瀚海阑杆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⑧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潼关怀古》)

⑩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3.按课文内容填空。(2分)

比,能凸显特征或变化。说明文《苏州园林》以___________作比较,突出苏州园林的特征。小说《故乡》以___________的对比,突出故乡的变化。(每空答出一点即可)

4.综合性学习:文学社团活动。(8分)

2016年4月,中国当代文坛“一喜一悲”:4日,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华人在该奖项零的突破;29日,著名作家陈忠实因病去世。学校文学社准备以此为专题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选插图 识相貌】

【材料一】校报《名家档案》栏目内容节选:曹文轩,中国儿童文学作家。著有《草房子》、《火印》以及大王书系列等,他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被誉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

陈忠实,

中国著

名作家,

代表作

长篇小

说《白鹿原》获得1997年茅盾文学奖,并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书目,陈忠实是一位拥有民族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家。

(图一曹文轩) (图二陈忠实)

(1)校报编辑小明从众多图片中选择上面两幅肖像画,作为《名家档案》栏目的插图。请说说两图 是怎样体现人物身份特征的。(2分)

图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析题词 导人生】

【材料二】曹文轩与学校校报记者的访谈记录(节选):读书能帮助我们发现前方,并引领我们走向前方。读书其实培养的是一种眼力,不读书的人其实是没有前方的,也是没有未来,也是没有过去的,读书人读着读着就有了过去、现在和前方——风景无边的前方,什么叫读书人?我这里简单下一个定义:拥有过去、现在、未来的人,叫读书人。

(2)曹文轩接受记者团采访后,欣然为学校文学社题词(见图),请结合【材料二】,谈谈“幸福在远处”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对联 寄深情】

【材料三】(3)为了表达对陈忠实离世的缅怀之情,学校文学社撰写了一幅挽联。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赏析这一幅挽联。(4分)

忠于人民 忠于生活 忠诚觅得原上鹿

实为楷模 实为经典 实业赢得举世名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6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5分)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乙】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丙】柯公焕,字德章,福建晋江人。元贞间为古田尉。时邻寇侵境,或曰:‘可以去乎?’焕曰:‘寇至则去,国谁与守?’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其家歼焉。帅府嘉其忠勇,立祠祀之。

5.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还于旧都 所恶有甚于死者

B.忠之属也 子之听夫志

C.元贞间为古田尉 不足为外人道也

D.帅府嘉其忠勇 稍稍宾客其父

6.解释加点词。(3分)

(1)北定中原___________(2)小大之狱___________(3)可以去乎___________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诸葛亮、曹刿、柯焕三人“忠”的内涵分别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方,完成9-11题。(11分)

偶像塑造的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

常江

①任何社会都存在偶像,任何社会也都需要偶像。在中国,大众偶像的“出世”大致有三种方式。

②第一种是以国家为主导性力量的“自上而下”的塑造,承载着改造思想、教化大众的重任。上世纪60年代,解放军战士雷锋和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相继成为国家倾力打造的赫拉克勒斯式的民间偶像。起初,雷锋的形象藉由一系列文字作品和摄影图片风靡全国,其中一些技术手段在今天看来虽然不无争议,但在当时确实爆发了难以置信的巨大能量;至于60年代中期“走红”的王进喜,则借助了方兴未艾的电视媒介,他的一系列既生动、又符合主流价值观期许的电视讲话产生的轰动效应,即便放到当下也仍是一种令人瞠目的媒介奇观。在主流意识形态中,雷锋和王进喜,不仅代表着确保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进取精神,而且也承载着令中国摆脱贫弱、跻身世界强国之林所急需的道德力量。

③第二种偶像塑造的方式,是一种以文化机构和文化力量为主体的、“中观”层面的策略。今天看来,这种策略或许绝无仅有地存在于20世纪80年代。“文革”的结束、改革的启动、国门大开、各种思潮风起云涌……这些社会结构的新样貌,为文化生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沃土壤和自由空间。在思想文化领域,一度为泛政治话语所鄙夷和批判的美学,既出人意料又不出所料地扮演起引领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主导性角色;李泽厚、高尔泰和朱光潜

相关热词搜索:历史文化名城泉州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各种艺术形式”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各种艺术形式"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65897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