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山紫草丸功效

山紫草丸功效

2016-10-15 10:51:3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山紫草丸功效(共4篇)各种中药功效大全各种中药功效大全1、补气药【黄芪】补气升阳:用于脾肺气虚所致的倦怠乏力,气短多汗,便溏腹泻及中气下陷、脱肛等。固气益表:用于虚汗证。《牡蛎》《神农普惠方》托毒生肌:用于气血不足,疮痈脓成不溃或溃不收口。利水消肿:用于气虚脾弱,水肿,小便不利等。《神农普惠方汤》【白术】补脾益气:用于脾...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山紫草丸功效》,希望能帮助到你。

各种中药功效大全
山紫草丸功效 第一篇

各种中药功效大全

1、补气药

【黄芪】

补气升阳:用于脾肺气虚所致的倦怠乏力,气短多汗,便溏腹泻及中气下陷、脱肛等。固气益表:用于虚汗证。《牡蛎》《神农普惠方》

托毒生肌:用于气血不足,疮痈脓成不溃或溃不收口。

利水消肿:用于气虚脾弱,水肿,小便不利等。《神农普惠方汤》

【白术】

补脾益气:用于脾胃气虚,运化失常所致的纳少、气短、脘腹虚胀、倦怠便溏等。燥湿利水:用于水肿和痰饮。《五苓》《苓桂术甘汤》《汤》《实脾》固表止汗:用于表虚自汗。《神农普惠方》

【山药】

补脾益胃:用于脾胃虚弱,食少倦怠,便溏久泻,小儿疳积及脾虚白带等。《参苓白术》 养肺固肾:用于肺虚喘咳、虚痨痰嗽等。《神农普惠方说,》

【甘草】

益气补中: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炙甘草汤》 清热解毒:用于痈组疮疡、咽喉肿痛等。《神农普惠方》《桔梗汤》

祛痰止咳:用于气喘咳嗽。《神农普惠方说》《苓甘五味姜辛汤》

缓急止痛: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芍药甘草汤》

缓和药性:用于缓和某些药物的烈性或作为药引使用。

【党参】

补气益脾: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或肺虚咳嗽、气短倦怠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气虚体弱证。 养血生津:用于血虚头晕或面黄浮肿,久病失血,气血两亏。《八珍汤》《竹叶石膏汤》

2、补血药

【当归】

补血活血:用于血虚所致各种症候。《四物汤》《当归补血汤》

调经止痛:用于心肝血虚,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四物汤》《桃红四物汤》 润肠通便:用于阴血虚少的肠燥便秘。

【熟地】

养血滋阴: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四物汤》

补精益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耳鸣眩晕、盗汗、遗精及消渴等。《六味地黄丸》

【何首乌】

补血生精:用于肝肾两虚、精亏血虚所致的头昏耳鸣、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腰膝酸软、遗精带下及须发早白等。

通便解毒:用于老人或血虚阴亏,大便秘结、疮痈、皮肤搔痒等。

【白芍】

养血敛阴: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或烦躁易怒等。《镇肝熄风汤》 平抑肝阳:用于肝郁脾虚,大便泻泄,痛必腹泻或血虚、阴虚血热、失血、盗汗等。 柔肝止痛:用于血虚或肝气不和所致腹部疼痛或四肢拘挛疼痛、痛经、妊娠腹痛等。

【阿胶】

补血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或虚痨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等出血证状。

滋阴润肺:用于阴虚火旺所致心烦不眠,阴虚风动所致手脚痉挛,肺虚有热所致咳嗽、咽干等。

【龙眼肉】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失眠健忘、惊悸怔忡、眩

晕等。

3、其他

【百合】

润肺止咳:用于肺热咳嗽及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百合固金汤》

清心安神:用于热病后余热未尽,神思恍惚,烦躁失眠等。《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

【枸杞子】

滋补肝肾:用于肝肾阴虚,头目眩晕,视力减退,腰膝酸软,遗精消渴等。《杞菊地黄丸》 益精明目:用于肾精虚损,眼目昏花或云翳遮睛等。《四神丸》

各种中药功效大全之七

冬虫夏草(Cordyceps )

始载于《神农普惠方说,》

来源: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的干燥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产地] 主产于四川、青海、西藏等省区, 甘肃、云南、贵州等省亦产。

[采收加工] 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挖取。晒至 6 一 7 成干,除去似纤维状附着物及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鉴别]

虫体形如蚕,外表土黄至黄棕色,环纹明显,近头部环纹较细,共有足八对,中部 4 对,近尾部 1 对,以中部 4 对最明显。头部黄红色,尾如蚕尾。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白色略发黄。子座深棕色至棕褐色,细长,圆柱形,—般比虫体长。表面有细小纵向皱纹,顶部稍膨大。质柔韧,折断面纤维状,黄白色。气微腥,味微苦。

[化学成分]

含粗蛋白约 25%,水解产物为谷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组氨酸、缬氨酸、羟基缬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的混合物。

[药理作用]

(1) 对呼吸系统作用: 本品能明显扩张支气管, 并可显著增强肾上腺素的作用。

(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本品可使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和冠脉流量增加;还可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问,减少心律失常的程度。

(3)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本品能增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吞噬百分率。 此外,本品尚具有雄激素样作用,抗肿瘤作用和改善肾功能作用。

[功效] 性温,味甘。滋肺补肾,益精气。用于阳萎、遗精、腰膝疼痛、久咳虚喘、

【茯苓】

别名:玉灵,茯灵。利尿药。

《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

《本草纲目》释名“茯灵”,说明本品借枯根而生长,故有“松之的神灵之气伏结而成”。

[来源]:真菌门担子菌纲,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

[产地]:湖北,安徽,云南,河南等省。以云南临安产的“云茯苓”为最好。多为野生品。而安徽省人工栽培“安茯”多而好。为栽培品。

[性状]:根据采收加工主要分为:

1、茯苓个:为完整的菌核体,大小不一。外皮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质重,断面颗粒状,外侧淡棕色,内部白色。味淡,嚼之粘牙。

2、茯苓皮:为削下的茯苓外皮,体软质松,略具弹性。

3、赤茯苓:去皮后再削下带棕色或淡红色部分。

4、白茯苓:是一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又可分为:

(1) 茯苓块:长宽厚 3~4mm

(2) 茯苓片:宽 3~mm 以上,厚 1.5mm 薄片

(3) 茯骰:为 1cm 方形小块

(4) 碎苓:加工以上的剩下的破碎部分。

茯神

茯苓中具天然的松根部分。

显微:粉末

1、 菌丝有分枝,无色或带棕色(外层菌丝)。

2、 加 a-荼酚及浓硫酸显橙红色至红色深红色。

3、 不含淀粉粒及草酸钙晶体。

[成分]:菌核含?-茯苓糖和多种四环三萜类化合物。

[理化]:取茯苓片或粉末少许,加碘化钾碘试液1 滴,显深红色(为多糖类的显色反应,可区别**苓)。

[功用]:健脾渗湿,水湿停滞,小便不利水肿。宁心。

长于茯苓皮:利水消肿。头面肢体水肿,小便不利,大腹皮——陈皮,五皮饮。 茯神:宁心安神。

赤茯苓:渗利湿热,湿热温结,小便热,淋病——百已子,甘草—五

淋散

**苓

【利尿药】

[来源]:多孔菌科植物。**苓干燥菌核。

[性状]:表面皱缩或有瘤状突起,灰黑色,体轻浮于水面。

[显微]:1、菌丝。2、草酸钙结晶。

[成分]:**苓聚糖。

[理化]:加碘化钾碘——阴性。

[功用]:利水渗湿。《**苓汤》。

茯苓:利水渗湿。渗湿为主,利水次之。有补益作用——脾有水湿宜用。

**苓:利水渗湿。利水为主,渗湿为次,较茯苓凉——胃有水湿之偏热者用之。

【灵芝】

[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灵芝(赤芝)或紫芝子实体。植物形态:

灵芝:木生真菌,菌盖半圆形或肾形,皮壳红褐色,光泽如漆。具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缘薄而平截。菌肉在盖下为浅棕色。有无数菌管。菌柄的皮壳,菌盖相似。

[紫芝]

皮壳紫黑色或黑色,菌肉锈褐色。

滋补强壮。

伪品:树舌无漆样光泽,皮壳为灰褐色。

松萝

[来源]:松萝科植物松萝的干燥地衣体。

[形态]:藻和菌共生的丝状地衣体。全体淡灰色。表面具明显的白色环节,故节松萝。横断可见中央有浅状强韧的中轴。具弹性。由菌丝组成。其外为藻环。

[成分]:含松萝酸,地衣酸,地衣聚糖。

[功效]:止咳平喘,活血通络,清热解毒。

【树脂类中药】

树脂类中药均属天然产物,极大多数来源于植物体。

[树脂]:一类化学组成比较复杂常是很多物质(高分子脂环族和芳香族化合物的混合体)。

[树胶]:碳水化合物,属多糖类。

树脂存在的部位:植物叶,种子或根及根茎。

树脂存在的科属:松科,金娄梅科,橄榄科,漆树科,伞形科,安息香科,藤

黄科,棕科。

[树脂的采取方法]:用刀切割树皮,树脂便从伤口流出。

[树脂的化学成组成]:权树脂烃,树脂酸,高级醇及酯。

[分类]:单树脂类,胶树脂类,油胶树脂,油树脂,香树脂。

[形成]:植物体内的挥发油成分如萜类,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如氧化,聚合,缩合等作用成的。树脂反应:被苏丹Ⅲ试液或紫草试液染成红色。

树脂酸:属于分子量大,构造复杂的不挥发性成分,常具一个或几个羟基及羧基能溶于碱性水溶液形成肥皂样的乳液。 松香中含有 90%以上的树脂酸 (松香酸)树脂醇:分为树脂醇和树脂鞣醇二类。

树脂醇:是无色物质,含醇性羟基,遇 Fecl3 阴性。

树脂鞣酸醇:分子量较大,含酚性羟基,遇 Fecl3 阳性。蓝色。乳香

【山紫草丸功效】

【没药】

[来源]:橄榄科植物,卡氏乳香树及同属他种植物树干切伤后渗出的油胶树脂。

[产地]: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进口。

[性状]:显小形乳头状,质嫩脆,易折断,表面浅黄色。断面粉性,香气平和,嚼之唾液或乳白色,加水研磨。

没药:不规则颗粒状,质硬,较难破碎,色深,棕金色,断面有颗粒状,有不快气味,嚼之唾液黄棕色与水共研,乳状液。

[功用]:活血,止痛,生肌。

【阿魏】

[来源]:伞形科植物新疆阿魏及其具有蒜样特臭的同属植物的油胶树脂。

[主产]:新疆。采收加工

1、 割取法 2、榨取法

[性状]:呈不规则的脂膏状物,具强烈持久的蒜样臭气,嚼之粘牙,有较强的刺 激性和灼伤感。

[功用]:消积,杀虫,解毒。

[性状鉴别]:呈不规则的小块,稍扁平。新采收品表面橙黄色,断面乳白色,具蜡样光泽。久放后,表面与断面均渐变为红棕色。质脆,易击碎,加热则软化熔融。气芳香,味微辛,嚼之带砂粒感。

[理化]:粉末微量升华反应:镜检可见苯甲酸的细小结晶。

[功用]:开窍,辟恶,行血,止痛。

【血竭】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麒麟血竭及同属它种植物果实和茎干中渗出的树脂。

[产地]:麒麟血竭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瓜哇。龙舌兰科山铁树分布于越南,柬埔寨。

[性状]:进口血竭通常分为加工血竭(如“手牌”、“血花牌”、“皇冠”)和原装血竭。 皇冠牌血竭:扁圆四方形,底部平圆,顶端有纵折纹,表面暗红,微有光泽,体坚质脆。 原装血竭:不规则块状表面砖红,断面有光泽,口嚼不溶,味淡。

山铁血竭:呈不规则块状,精制品呈片状,表面紫色,具光泽,质硬易碎,嚼之粘牙。

[理化]:(1)取血竭粉 10 克,加醚 50 毫升温浸,浓缩至 30 毫升时加入纯酒精50 毫升,应无白色沉淀。

(2)取本品颗粒置白纸上,用火烘烤则熔化,但无扩散的油迹,光照视呈鲜艳的血红色。以火燃烧则发生呛鼻烟气。

红紫外:血竭的红外吸收峰 1610/cm

达马胶的红外吸收峰 1707/cm

松香的红外吸收峰 1692/cm

[功效]: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收敛止血。苏合香

[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苏合香树树皮受伤后渗出的香树暗。

[原植物]:乔木,叶互生,叶片掌状,雌雄花序常并于叶腋,雄花圆头状花序或总状排列雌花序单生,子房下位,蒴果。

[产地]:原产小亚细亚,土耳其,叙利亚。现我国广西有栽培。

采收加工:普通苏合香,初夏击伤树皮或割破至木部,使产生香树暗,渗入树皮内,秋季割取树皮榨取香树脂,水煮后压榨即得。

【精制苏合香】:溶解于酒精中,滤过,滤液蒸去酒精则制苏合香。

性状:呈非流动性的浓稠液体,灰棕色非透明,质细腻,极粘稠似饴糖,气芳香味苦,辣,嚼之粘牙。

[功效]:芳香开窍,辟秽,祛痰。

1、 支气管哮喘。

2、 高血压

3、 冠心病,追风苏心丸。

其它类中药

1、 原料加工品:青黛

2、 成熟孢子:海金沙

3、 虫瘿:五倍子

【海金沙 】

[来源]:海金砂科植物海金沙干燥成熟孢子。

[性状]:粉末状,黄棕色,质轻,捻之有光滑感。撒在水中则浮于水面,加热则下沉。火中易燃烧发生爆鸣声且有闪光,无灰渣残留。

显微:

1、海金沙:孢子四面体,三角状圆。锥形(正面观)具三叉状裂隙。边缘具波状弯曲,外壁见头疣状纹理。清热利尿通淋。

2、松花粉:花粉扁球形,具二气室,(翼状气襄),其表面可见三角状网纹(粒状纹理)。润心滋肺,除风止血。

3、蒲黄:花粉类圆形,表面密布疣状突起。生用行瘀利尿,炒炭用:收敛止血。

中药功效
山紫草丸功效 第二篇

发散风寒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 。 紫苏叶:解表散寒,理气宽中,解鱼蟹毒。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消疮止血。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发散风寒,胜湿止痛。 白芷:解表散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细辛:(有小毒)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苍耳子:(有毒)祛风解表,宣通鼻窍,除湿止痛。 辛夷: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藁本: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胡荽:发表透疹,开胃消食。 疏散风寒药 菊花: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热解毒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桑叶:疏散风热,润肺止咳,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 蔓荆子:疏散风寒,清利头目。 木贼:疏散风寒,明目退翳。 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清热泻火药 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段用:收敛生肌,收湿,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凉血止血。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天花粉:清热生津,消肿排脓。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谷精草:明目退翳,疏风散热。 密蒙花: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

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 龙胆: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 ,利尿。 白鲜皮 : 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 椿皮:清热燥湿,涩肠止泻,止带止血。

清热解毒药 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痈散结。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青葙子:清热泻火,明目退翳。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 熊胆: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四季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外用:收湿敛疮。 贯众:(有小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穿心莲: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

射干: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山豆根:(有毒)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止血。 木蝴蝶:清肺利咽,疏肝和胃。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重楼:(有小毒)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漏芦:清热解毒,散结消痈,通经下乳,舒筋通脉。

野菊花:清热解毒,泻火平肝。 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金荞麦:清热解毒,排脓祛瘀。 白蔹: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外用:生肌敛疮。 鸦胆子:(有小毒)清热解毒,止痢,疟疾;外用:腐蚀赘疣。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

绿豆:清热解毒,消暑利尿。 雪药: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止血。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水牛角:清热凉血,定惊解毒。 清虚热药

青蒿:清虚热,除骨蒸,解暑,截疟,退黄。 地骨皮:凉血除蒸,清肺降火 。 白薇:清退虚热,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银柴胡:清虚热,除疳热。 胡黄连:清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攻下药

大黄:写下攻积,凉血止血,泻火解毒,活血祛瘀,清泄湿热 。 芒硝:泻下软坚,清热消肿。 番泻叶:泻下导滞。

芦荟:泻下,清肝,杀虫。 润下药

火麻仁:润肠通便。 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松子仁: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峻下逐水药 甘遂:(有毒)泻下逐饮,消肿散结。 牵牛子:(有毒)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巴豆:(有大毒)峻下冷积,逐水腿肿,祛痰利咽。 清热凉血药

京大戟:(有毒)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商路:(有毒)泻下利水,外用:消肿散结。 祛风湿散寒药 独活: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消骨鲠。

川乌:(有大毒)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木瓜:舒筋活络,化湿和胃。

乌梢蛇:祛风,通络,止痉。 蕲蛇:(有毒)祛风通络,止痒,定惊止痉。青风藤: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 芫花:(有毒)泻下逐饮,祛痰止咳,外用:杀虫疗疮。

徐长卿:祛风通络,止痛止痒。 海风藤: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伸筋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穿山龙: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咳平喘。 祛风湿热药 秦艽: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 防己:祛风湿,止痹痛,利水消肿。

豯莶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清热解毒。 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桑枝:祛风通络,行水消肿。

雷公藤: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活血消肿,杀虫解毒。 丝瓜络:通络,祛风,活血,下乳。

老灌草:祛风除湿,舒筋活骨,解毒止痢。 臭梧桐:祛风湿,通经络,平肝阳。 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尿。 千年健:祛风湿,强筋骨,止痹痛。 鹿衔草:祛风湿,强筋骨,止血,止咳。

化湿药 广藿香:芳香化湿,和中止呕,发表解暑。 苍术:燥湿健脾,祛风除湿,发表明目。

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虐。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泽泻: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薏苡

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除痹,解毒散结。 猪苓:利水渗湿, 冬瓜皮:利水消肿,清热解暑。

大腹皮:利水消肿,行气宽中。 香加皮:(有毒)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 赤小豆:利水消肿,解读排脓,利湿退黄。 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滑石:利尿通淋,清热解暑,外用:祛湿敛疮。石韦: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通草:利尿通淋。通气下乳。 海金沙:清利湿热,通淋止痛。

木通:(有毒)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瞿麦:利尿通淋,破血通经。 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通痹。 冬葵子:利尿通淋,下乳,润肠通便。 路路通:祛风通络,利水消肿,通经下乳。 寻骨风: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海桐皮: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杀虫止痒。 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狗脊: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 雪莲花:狗脊:祛风湿,强筋骨,补肾阳,调经止血。 厚朴: 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草豆蔻:燥湿行气,温中止呕。 利水消肿药 萹蓄: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灯芯草:利尿通淋,清心除烦。

利湿退黄药 茵陈: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玉米须:利湿退黄,利水消肿。 虎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定痛,祛痰止咳。 金钱草:除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垂盆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

地耳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温里药

附子:(有毒)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元。 吴茱萸:(有小毒)散寒止痛,疏肝降逆,助阳止泻。 丁香:温中降逆,散寒止痛,补助肾阳。

花椒: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高良姜: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荜澄茄: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枳实:破气消食,化痰散痞。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理气药 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青皮:疏肝破气,消食化滞。 沉香: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川楝子:(有小毒)行气止痛,疏肝泄热,杀虫疗廯。 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佛手: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 柿蒂:降逆止呃。 檀香:行气温中,开胃止痛。 荔枝核:理气散结,祛寒止痛。 甘松:行气止痛,开郁醒脾。 香橼:疏肝解郁,理气宽中,燥湿化痰。

玫瑰花:行气解郁,和血止痛。 刀豆:降逆止呃,温肾助阳。 九香虫:理气止痛,温肾助阳。 消食药 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散瘀,化浊降脂。 神曲:消食和胃。 谷麦芽:消食健胃,回乳消胀。 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鸡内金:消食健胃,涩精止遗,化坚消石。

鸡矢藤:消食健胃,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止痛。 驱虫药 槟榔: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 南瓜子:杀虫。 鹤草芽:杀虫。 雷丸:杀虫消积。 使君子:杀虫消积。 苦楝皮:(有毒)杀虫疗廯。 鹤虱:杀虫消积。 榧子:杀虫消积,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凉血止血药 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明目。 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 侧柏叶:凉血止血,祛痰止咳,乌发生发。

苎麻根:凉血止血,安胎,清热解毒。 化瘀止血药 三七:化瘀止血,消肿定痛。 茜草:活血化瘀,凉血通经。 蒲黄:止血化瘀,利尿通淋。 藕节:散瘀止血,收敛止血。 花蕊石:化瘀收敛止血。 降香:化瘀止血,活血定痛,降气避秽。 收敛止血药 小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大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紫珠:凉血收敛止血,清热解毒。 仙鹤草:收敛止血,止痢,杀虫,解毒,补虚 。

血余炭:收敛止血,化瘀利尿。

温经止血药 艾叶:(有小毒)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燥湿止痒。

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止泻。 灶心土:温中止血,止呕止泻。 活血止痛药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 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姜黄:破血行气,痛经止痛。 乳香:活血定痛,消肿生肌。 马鞭草:活血散瘀,解毒利水,退黄,截疟。 没药:散瘀定痛,消肿生肌。 五灵脂: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活血调经药 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牛膝: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鸡血藤: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 泽兰:活血调经,祛瘀消痈,利水消肿。

活血疗伤药 土鳖虫:(有小毒)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自然铜:散瘀止痛,续筋接骨。 苏木: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骨碎补:疗伤止痛,补肾强骨。外用消风祛斑。

马钱子:(有大毒)通络止痛,散结消肿。 血竭: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 刘寄奴:散瘀止痛,疗伤止血,破血通经,消食化积。 益母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干漆:破瘀通经,杀虫消积。 王不留行: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 月季花:活血调经,疏肝解郁。

儿茶:活血止痛,生血生肌,收湿敛疮,清肺化饮。 莪术:行气破血,消积止痛。 穿山甲: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 水蛭:破血通经,逐瘀消癥 。

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虻虫:破血逐瘀,消癥散积。 斑蝥:(有大毒)破血逐瘀,散结消癥,攻毒蚀疮 。 半夏:(有毒)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旋复花: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白附子:祛风痰,止痉止痛,外用:解毒散结止痛。 清化热痰药 破血消癥药 温化寒痰药 天南星:(有毒)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外用:消肿散结。 白芥子:温肺化饮,理气散结,通经止痛。 白前:降气消痰止咳。皂荚:去谈开窍。

常见中药及其功能主治
山紫草丸功效 第三篇

常见中药及其功能主治

一)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

麻黄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 +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 解表散寒 解鱼蟹之毒+行气宽中

生姜 +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荆芥 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 +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羌活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藁本 +

白芷 +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痈排脓

细辛 + +温肺化饮,通窍醒神

苍耳子 发散风寒,宣通鼻窍,止痛+散风祛湿

辛夷 +

香薷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2)发散风寒药

薄荷 疏散风热,透疹利咽+

牛蒡子 +蝉蜕 +蔓荆子 疏散风热【山紫草丸功效】

桑叶 +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菊花 +

柴胡

(1

石膏 清热泻火,止渴+除烦,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知母 +生津润燥,滋阴润燥(肺,胃,肠,肾阴)

芦根 +生津,除烦,止呕,清热利尿

天花粉 +生津,消痈排脓

淡竹叶 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栀子 +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凉血止血

夏枯草 清热泻火,清肝明目,降血压+散结消肿

决明子 +润畅通便

(2)清热燥湿药

黄芩 清热燥湿(上焦),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连 (中焦) +

黄柏 (下焦) +退热除蒸,解毒疗疮

苦参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止泻

白鲜皮 +清热解毒,祛风

龙胆草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明目

(3)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

连翘 +消肿散结,清心利尿(疮家圣药)

蒲公英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通经下乳

紫花地丁 +凉血

穿心莲 +凉血,燥湿

大青叶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

板蓝根 +利咽

青黛 +清肝泻火,熄风定惊

白花蛇舌草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熊胆

射干 清热解毒,利咽+山豆根 +消肿

马勃 +止血【山紫草丸功效】

马齿苋 +止血,

鸦胆子 +

凉血止血,杀虫

土茯苓

【山紫草丸功效】

(4)清热凉血药

生地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止血

玄参 +泻火解毒,消痈

丹皮 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清透阴分伏热(治无汗骨蒸要药) 赤芍 +止痛,清泻肝火

紫草 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水牛角 +定惊

(5) 清虚热药

青蒿 清虚热,退骨蒸,凉血+解暑,截疟

白薇 +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地骨皮 清虚热,退骨蒸+凉血止血,清肺泻火,生津止渴 银柴胡 +除疳热

胡黄连 +除疳热,清湿热

地骨皮 退蒸,凉血止血+清泻肺热

丹皮 +清热活血

胡黄连 清热燥湿(下焦)+退虚热,除疳热

黄连 (中焦)+清心胃实火,清热解毒

(三)泻下药

(1)攻下药

大黄 泻下攻击,外用清热消肿+芒硝 +润燥软坚

番泻叶 泻下通便+

芦荟 +清肝,杀虫

(2)润下药

火麻仁 润畅通便+滋养补虚

郁李仁 +利水消肿

松子仁 +润肺止咳

(3)峻下逐水药

甘遂 + 京大戟 +

莞花 +

牵牛子 +去积杀虫

【山紫草丸功效】

(1独活 +解表

灵仙 +

川乌 祛风湿,温经散寒止痛(大毒)

蕲蛇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有毒

木瓜 舒经活络,和胃化湿

(2)祛风湿热药

秦艽 祛风湿止痛+通络,退虚热,清虚热

防己 +利水消肿

豨莶草 祛风湿,利关节,清热解毒

络石藤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雷公藤 孕妇忌用,熬1-2小时

(3)祛风湿强筋骨

五加皮 祛风湿,强筋骨,补肝肾+利尿

桑寄生 +养血安胎

狗脊 +温补固射,绒毛外用止血

(五)化湿药

藿香 芳香化湿,解暑,发表+和中止呕【山紫草丸功效】

佩兰 +化内湿

苍术 燥湿运脾+祛风散寒,发汗解表

厚朴 +行气消痰,下气除满

砂仁 化湿行气,温中(中下二焦)+止泻,安胎

豆蔻 (中上二焦)+止呕

草果 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六)利水渗湿药

利水消肿药

茯苓 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利而兼补,宁心安神 薏苡仁 +

猪苓 +

泽泻 +泻热

香加皮

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 + 滑石 +

瞿麦

地肤子 +

萆薢

利湿退黄

茵陈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疗疮

金钱草 +消肿,利尿通淋

虎杖 +活血散瘀止痛,化痰止咳,泻热通便

(七)温里药

附子 补火助阳(脾肾),散寒止痛+回阳救逆

肉桂 (命火) +温通经脉,引火归原

干姜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高良姜 +温中止呕,止痛

吴茱萸 温中散寒止痛+疏肝下气,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小茴香 +理气和中

丁香 +温肾助阳,降逆止呕

花椒 +杀虫止痒

(八)理气药

陈皮 行气(升脾肺之气)消滞+燥湿化痰,健脾

青皮 (降肝胆之气)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枳实 (脾胃) +破气除痞,化痰消积

佛手 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肝胃)

木香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脾)

香附 +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肝)

乌药 +温肾散寒(肾)

沉香 +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川楝子 行气止痛+清肝火,泻郁热,杀虫,疗癣

荔枝核 +驱寒散结

薤白 行气导滞,通阳散结

柿蒂 降气止呕

(九)消食药

山楂

神曲 (面食) +麦芽 (淀粉) +

稻芽 +莱菔子

鸡内金

+健脾除疳

+疗癣

槟榔 +行气消积,利水,截疟,缓泻通便 雷丸 +消积

榧子 +消积,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十一)止血药

凉血止血药

大蓟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利胆退黄,降血压+作用强 小蓟 +利尿

地榆 凉血止血(下焦)+解毒敛疮

槐花 (肝) +清肝泻火

中药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山紫草丸功效 第四篇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柴胡有疏肝解郁、解表退热、升举阳气的功效,柴胡治肝郁气滞、脾胃湿热、便结府实型胰腺炎:柴胡15g,黄芩、胡连、木香、延胡索各10g,杭芍15g,生大黄15g(后下),芒硝10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柴胡有疏肝解郁、解表退热、升举阳气的功效,柴胡是清虚热中药,用于感冒发热、肝郁气滞、胸肋胀痛、寒热往来、疟疾、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1、柴胡治肝郁气滞、脾胃湿热、便结府实型胰腺炎:柴胡15g,黄芩、胡连、木香、延胡索各10g,杭芍15g,生大黄15g(后下),芒硝10g(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重者2剂。(<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外科急腹症>清胰汤i号)
2、柴胡治劳黄,
3、柴胡治口糜生疮:柴胡(去苗)、地骨皮各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细细含咽之。(<圣济总录>柴胡汤)
4、柴胡治疟疾,寒多热少,腹胀:柴胡、半夏、厚朴、陈皮各二钱。水二碗,煎八分。中药柴胡的功效与作用。不拘时候服。(<本草汇言>)
5、柴胡治舌本强,两边痛:柴胡(去苗)、升麻各一两,栀子仁半两。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熟水调下,日三。(<圣济总录>柴胡散)
6、柴胡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种种病状,诚难悉数。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生箭芪六钱,知母三钱,柴胡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升麻一钱。煎服。(<衷中参西录>升陷汤)
7、柴胡治眼暴赤肿痛:柴胡、苍术、甘草等分。上为末。白水煎;如头痛壮热,则用生姜、葱煎(服)。(<朱氏集验方>柴胡散)
8、柴胡治积热下痢不止:柴胡、黄芩各四钱。水煎服。(<圣惠方>)
9、柴胡治肾虚牙齿龂肿,膈上热:柴胡(去苗)一两,枳壳(去瓤,麸炒)、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烟尽)各三分,黄连(去须)半两。上四味,粗捣筛。每用五钱匕,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后,分二服。(<圣济总录>柴胡汤)
10、柴胡治肺疟,烦热呕逆:知母一两,柴胡二两(去苗),人参一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一两(去心),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
11、柴胡治妊妇寒热头痛,不欲食,胁下痛,呕逆痰气;及产后伤风,热入胞宫,寒热如疟,并经水适来适断;病后劳复,余热不解:柴胡一两,黄芩、人参、甘草 (炙)各一分半。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一盏,去滓,温服。(<类证活人书>黄龙汤)
12、柴胡治眼赤痛微肿,眦赤烂多:柴胡(去苗)、蕤仁 (去皮,研)、黄连(去须)、升麻各一两。上四味,粗捣筛。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半,滤去滓,微热淋洗,如冷再暖,洗三两遍。(<圣济总录>柴胡洗眼汤)
13、柴胡治黄疸:柴胡一两(去苗),甘草一分。上都细锉作一剂,以水一碗,白茅根一握,同煎至七分,绞去滓。任意时时服,一日尽。(<孙尚药方>)
13、柴胡治大人小儿口疮:柴胡、吴茱萸各等分。上为细末。每用一钱,好酒调敷脚心。(<普济方>)
14、柴胡治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头疼身痛,痎疟初起:柴胡一二三钱,防风一钱,陈皮一钱半,芍药二钱,甘草一钱,生姜三五片。水一钟半,煎七八分。热服。(<景岳全书>正柴胡饮)
15、柴胡治伤寒初觉发热,头疼脚痛:柴胡(去苗)半两,黄芩(去黑心)、荆芥穗各一分。上三味,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一枣大(拍碎),煎至八分,去滓,入生地汁一合,白蜜半匙,更煎三五沸,热服。(<圣济总录>解毒汤)
16、柴胡伤寒壮热,头痛体疼,口干烦渴:石膏、黄芩、甘草、赤芍药、葛根各一两,麻黄(去节)、柴胡(去苗)各半两。上捣罗为散。三岁小儿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葱白三寸,豉二十粒,同煎至五分,滤去滓。温服,不计时候,汗出为效。量儿大小加减。(<局方>柴胡散)
17、柴胡治耳聋不闻雷声:柴胡一两,香附一两,川芎五钱。为末。早晚开水冲服三钱。(<医林改错>通气散)
18、柴胡治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嗽: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小柴胡汤)
19、柴胡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柴胡二钱,川芎、枳壳 (麸炒)、芍药各一钱半,甘草(炙)五分,香附一钱半。水一钟半,煎八分。食前服。(<景岳全书>柴胡疏肝散)
20、柴胡治伤寒日数过多,心中气闷,或发疼痛,狂言不定,烦躁不得睡,大小便不通:柴胡(去苗)一两,大黄一两,朴硝一两,甘草半两,枳壳一两(去穰)。上五味为末。每服三大钱,水三盏,煎至六分。温服,一日只二服,不可多服。候大小便通,即自然汗出。(<博济方>柴胡散)
21、柴胡治肝黄,面色青,四肢拘急,口舌干燥,言语蹇涩,爪甲青色:柴胡一两(去苗),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决明子半两,车前子半两,羚羊角屑半两。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柴胡散)。

柴胡的食用方法:
用法用量:煎服,3--9g
禁忌: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柴胡。

柴胡散
主治:妊娠心烦,头目昏重,心胸烦闷,不思饮食或呕吐。
组成:柴胡45克 ,赤茯苓、 麦门冬各30克、 枇杷叶(去毛) 、人参 、橘红 、甘草各15克。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12克,用水2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40毫升,去滓温服。
来源:<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三

柴胡散2
主治:瘴疟十四日外,寒热不已,不潮时脉弦数者。
组成:柴胡10克(去芦)、 半夏4。5克(汤泡) 、桂心4。5克(去皮)、 白芍4。5克(炒) 、炙甘草3克。
用法:上药锉碎。加生姜7片,大枣1枚,水煎,温服。
来源:<瘴疟指南>卷下。

柴胡散3
主治:劳黄。证见四肢无力,骨节烦疼,或时吐逆,不能不食,鼻中干燥,身热疼闷,渐觉羸瘦,寒热不定。
组成:柴胡30克(去苗) 、茵陈15克 、犀角屑15克 、麦门冬30克(去心)、 鳖甲60克(涂醋,炙微煮,去裙襕) 、甘草15克(炙微赤,锉)。
用法:上药捣筛为散。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

柴胡散4
主治:伤寒百合病,羸瘦,不食少力。
组成:柴胡(去苗)1两,白茯苓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瓢,焙)1两,知母1两,桔梗(去芦头)1两,黄耆(锉)1两,百合2两。
用法:上为散。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来源:<圣惠>卷十三。

柴胡散5
主治:妇人骨蒸劳热、咳嗽,胸膈痰壅,腹胁妨闷,不欲饮食。
组成:柴胡30克(去苗) 、半夏15克(汤洗七遍去滑)、 川大黄22克(锉碎,微炒) 、枳壳22克(麸炒微黄,去瓤) 、百合22克 、桑根白皮30克(锉) 、麦门冬60克(去心) 、赤茯苓30克 、秦艽22克(去苗) 、紫菀22克(洗,去苗、土) 、黄芩22克 、赤芍药22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 、鳖甲60克(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知母22克、 木通22克(锉)。
用法: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七十。

柴胡散6
主治:妊娠心烦,头昏躁闷,不思饮食,或时呕吐。
组成:柴胡1两半(去苗),赤茯苓1两,麦门冬1两(去心),人参半两(去芦头),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用法:上为散。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
来源:<圣惠>卷七十四。

柴胡散7
主治:伤寒后肺萎劳嗽,连连不绝,四肢烦热,两颊色赤,饮食全少。
组成:柴胡3分(去苗),桔梗3分(去芦头),紫菀3分(洗,去苗土),知母3分,贝母3分(煨令微黄),诃黎勒皮3分,乌梅肉半两(微炒),百合3分。
用法:上为散。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下地黄汁半合,搅匀,温服,不拘时候。
来源:<圣惠>卷十四。

柴胡散8
主治:时气5日,热毒不除,心神烦闷,大小肠秘涩,或时头痛。
组成:柴胡(去苗)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栀子仁1两,黄芩1两,石膏1两,大青1两,川芒消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用法:上为粗散。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来源:<圣惠>卷十五。

柴胡散9
主治:大肠实热,气壅不通,心腹胀满,发歇寒热。
组成:柴胡1两(去苗),赤芍药1两,枳实3分(麸炒微黄),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黄芩3分,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槟榔1两,汉防己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用法:上为散。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来源:<圣惠>卷六。

柴胡散10
方剂主治:眼目暴赤肿痛。
药物组成:柴胡、苍术、甘草各等分。
制备方法:上为末。
用法用量:水煎服;如头痛、壮热,则用生姜、葱煎。
处方来源:<朱氏集验方>卷九。

柴胡散11
主治:肝脏风热,眼中生疮肿痛。
组成:柴胡(去苗)1两,川升麻1两,黄芩1两,黄连(去须)1两,栀子仁1两,车前子1两,决明子1两,防风(去芦头)1两,羚羊角屑1两,马牙消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玄参1两。
用法:上为散。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来源:<圣惠>卷三十二。

柴胡散12
主治:小儿寒热往来,面色萎黄。
组成:柴胡半两(去苗),石膏1两,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麻黄1分(去根节),秦艽1分(去苗),常山1分。
用法:上为粗散。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日3次。
来源:<圣惠>卷八十四。

桂枝柴胡汤
主治:寒疟。寒伤少阳,寒多热少者。
组成:桂枝, 柴胡。
用法:水煎服。
来源:<症因脉治>卷四。

柴胡桂枝干姜汤
功效:和解散寒,生津敛阴。
主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寒重热轻,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心烦;牡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
组成:柴胡24克 桂枝9克 干姜9克 栝楼根12克 黄芩9克 牡蛎6克(熬) 甘草6克(炙)
用法: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温服150毫升,日二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来源:<伤寒论>。

柴胡饮子1
主治:大便闭,有寒热,元气弱者。
组成:柴胡 黄芩 广皮 半夏 甘草 人参 大黄
用法:水煎服。
来源:<症因脉治>卷二。

柴胡饮子2
主治:伤寒发汗不解;或中外诸邪热,口干烦渴;或下后热未除,汗后劳复;或骨蒸肺痿喘嗽,妇人余疾,产后经病。
组成:柴胡 人参 黄芩 甘草 大黄 当归 芍药各15克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00毫升,温服。日三服。
来源:<宣明论方>卷四。

柴胡饮子3
方剂主治:岚瘴。
药物组成:柴胡、常山、青蒿、甘草、秦艽、人参、茯苓、枳壳(炒)、半夏(汤浸7次)各等分。
制备方法:焙干,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水1盏半,加乌梅3枚,生姜5片,煎取1盏,去滓,食后温服,逐日1服。
处方来源:<普济方>卷一九九。

柴胡膏
主治:五劳七伤,肢体烦倦,日渐消瘦,行步稍难,饮食不进。
组成:柴胡半两(去芦),红芍药1两1分,蒺藜根1两1分,青橘皮半两,川附子(炮)半两,吴茱萸半两,陈橘皮半两,青木香1分,乌鸡1只(净,去骨皮毛肠肚,唯择肉)。
制备方法:上为末。入乌鸡肉内再杵成膏,于瓷器内收贮。
用法用量:每用膏1匙头,食前用盐酒1盏调服。常令患人有酒容,只服2日,便见效验。
出处<博济>卷一。

柴胡黄连膏
功效主治:盗汗,潮热往来。
处方:柴胡(去苗)、胡黄连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膏为丸,如鸡头子大。
来源:<卫生总微>卷十五

柴胡泻肝汤
方剂主治:郁怒伤肝,胁助痛在左者。
药物组成:柴胡1钱2分,甘草5分,青皮(炒)1钱,黄连(炒)8分,山栀(炒)8分,当归(酒制)1钱2分,芍药1钱,龙胆草1钱。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处方来源:<便览>卷一。

柴胡二连丸
方剂主治:小儿痘后,因肝经实火而致寅、卯、申、酉时热甚,或兼搐。
药物组成:柴胡、宣黄连、胡黄连。
制备方法:上药各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以白汤送下。
处方来源:<保婴撮要>卷十九。

柴胡降脂粥
功效:适用于两胁胀满、情志不畅、烦躁易怒的患者。
材料:柴胡8克、白芍10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粳米20克。
做法:加水量煎至糜烂,每日1次。

加减柴胡汤1
主治:伤寒少阳证,胁痛痞硬,脉弦数者。
组成:柴胡8分,黄芩钱半,枳壳钱半(炒),牡蛎3钱,半夏1钱半(制),甘草5分,生姜3片,大枣3枚。
用法:水煎,去滓温服。
来源:<医略六书>卷二十三。

加减柴胡汤2
主治:实热凑上,心腹作痛,发热不止。
组成:柴胡1两,黄芩7钱半,半夏7钱半,枳壳1两,赤芍1两,山栀子(去壳)4两(半生半炒)。
用法:上锉1剂。加生姜3片,水煎服。
来源:<古今医鉴>卷十。

柴胡青叶粥
功效:清泻肝火。
材料:大青叶15克,柴胡15克,粳米30克。
做法:先把大青叶、柴胡加水1500毫升,煎至约1000毫升时,去渣取汁,入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入白糖调味。
用法:早晚分食,每日1剂,可连服数日。

柴胡茶
功效:疏肝、升阳,和解表里;解热,镇静,镇痛,降压。
主治:少阳症寒热往来(即恶寒、发热交替出现)、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材料:柴胡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来源:传统药茶方。

柴胡煎
功效主治:小儿脑热肺壅,鼻干无涕,喘息不得。
处方: 柴胡(去苗)1两半,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1两半,甘草(炙)1两半,木通(锉)1两半,紫菀(去苗土)1两半,五味子1两半,大青干1两半,百合1两半,款冬花3分,蓝叶3分,人参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大黄(锉,炒)半两,酥1斤,蜜(炼熟,去白沫)1升。
制法:除酥、蜜外,上锉细。水7升,慢火煎至3升,去滓入酥、蜜,同熬成煎,瓷器盛。
用法用量: 5-6岁儿每服1钱匕,食后温熟水调下,日3次。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八○

柴胡煎2
功效主治:小儿频惊,壮热欲作痫。
处方:柴胡(去苗)3分,升麻3分,栀子仁3分,芍药3分,钓藤1分,凝水石(研)1两,黄芩(去黑心)1两,知母(切,焙)1两,生葛汁1合,甘草(炙)1分,蜜2合,淡竹叶(细锉)3握,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别研)半两。
制法:上10味为粗末。以水3升,入银石铫内,文武火煎至1升,绵滤去滓,再入锅内,下蜜并葛汁、杏仁等,煎如饧,以瓷器盛。
用法用量:百日儿每服如绿豆大,1岁儿如杏仁大,温浆水化破服,每日3次。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一

柴胡煎3
功效主治:热毒痈肿,血不散,初觉憎寒干渴,四肢烦闷。
处方:柴胡(去苗)1两,知母(焙)1两,木通1两半,淡竹叶100片,瞿麦穗1两,连翘1两,防己2两,大黄(生)2两(细锉),生麦门冬汁3合(汤成下),生藕汁3合(汤成下),甜消4两(汤成下)。
制法:先将8味锉如麻豆大。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1升半,去滓,下甜消令散,次入麦门冬、藕汁等,共分为8服,空腹2服。以溏利为度,余药食后缓缓服之。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柴胡汤
主治:口糜生疮。
组成:柴胡(去苗) 地骨皮各30克
用法:上二味,粗捣筛。每服9克,水150毫升,煎至90毫升,去滓,取少许含咽之。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柴胡汤2
主治:气分有热发斑者。
组成:柴胡9克 黄芩6克 半夏(姜炒)6克 人参3克 紫草6克 黄连6克 茯苓6克 甘草6克
用法:上锉一剂。加生姜,水煎服。
来源:<寿世保元>卷四。

柴胡茯苓汤
主治: 腹胀瘦病,不下食。
组成: 柴胡1钱2分,茯苓1钱2分,枳实(炙)6分,白术6分,人参6分,麦门冬(去心)6分,生姜(合皮,切)6分。
制备方法: 上切。
用法用量: 以水6升,煮取1升八合,绞去滓,分温2服。服别相去7-8里,吃1服。
出处: <普济方>卷二三三。

柴胡丸1
主治:妇人血风劳气,头目昏眩,胸背拘急,四肢酸痛,心躁烦热,气满腹胀,腰膝无力,经候不调。
组成:柴胡(去苗) 黄连(去须) 知母(焙) 赤芍药 龙胆 黄芩(去黑心) 地骨皮 麦门冬(去心,掐) 茯神(去木) 甘草(炙)各30克 槟榔(锉)22克。
用法:上十一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 温酒下,不拘时。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

柴胡丸2
方剂主治:时气余热不退,烦躁发渴,四肢无力,不能食饮。
药物组成:柴胡(去苗)1两,桔梗(去芦头)1两,子芩1两,赤芍药1两,黄耆(锉)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鳖甲(涂醋炙微黄,去裙襕)1两,人参(去芦头)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备方法:上为散,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处方来源:<圣惠>卷十六。

柴胡饮1
主治:小儿骨蒸疳气,五心烦热,日哺转甚,口干无味,渴多身瘦,胸满痰多,小便黄色,食减神昏。
组成:北柴胡(去芦,净洗) 人参(去芦) 当归(酒洗) 黄芩 赤芍药 甘草(炙)各30克 大黄(生用) 桔梗(去芦,锉,炒) 北五味(去梗) 半夏各15克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乌梅1个,生姜2片,煎至100毫升,不拘时温服。
来源:<证治准绳•幼科>卷三。

柴胡饮2
功效:清热疏肝,化痰散结。
主治:小儿无辜疳。其证颈项生疮,或项内有核如弹,按之转动,软而不疼者。
组成:赤芍药 柴胡 黄连 半夏(姜制) 桔梗 夏枯草 龙胆草 浙贝母 黄芩 甘草(生)
用法:引用灯心,水煎服。
来源:<医宗金鉴>卷五十二。

柴胡饮3
方剂主治:消渴,上焦虚热,心中烦躁。
药物组成:柴胡(去苗)3分,葛根(锉)3分,芦根(锉)3分,地骨皮3分,百合(干者)3分,桑根白皮(锉)3分,知母(切,焙)3分,萎蕤3分,贝母(去心,炒),茅根(锉),犀角(镑),甘草(炙,锉),木通(锉)半两。
用法用量:上为粗末。每服4钱匕,水1盏,加生地黄半分,同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日3次。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柴胡饮4
方剂主治:伤寒柔痉,四肢逆冷,汗不止,腹中痛,筋脉急。
药物组成:柴胡(去苗)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槟榔(煨,锉)半两,五味子(炒)半两,桂(去粗皮)1分,高良姜1分,羌活(去芦头)1分。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八。

柴胡知母汤
主治:热疟及瘅疟。
组成:柴胡1钱半,知母1钱半,苍术1钱,黄芩1钱,干葛1钱,陈皮1钱,半夏1钱,川芎1钱,甘草(炙)7分。
用法用量:上锉作1帖。加生姜3片,乌梅2个,水煎,清晨服,午前又1服。
加减:久疟,加人参、当归。
出处:<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七引节斋方。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山紫草丸功效》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紫草的功效与作用 紫草油的功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山紫草丸功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山紫草丸功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69000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