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三国中荀彧讲天时,地理,人和的言词

三国中荀彧讲天时,地理,人和的言词

2015-12-20 23:42:04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三国中荀彧讲天时,地理,人和的言词篇一《浅析《三国演义》中荀彧的智谋及其思想》 ...

三国中荀彧讲天时,地理,人和的言词篇一
《浅析《三国演义》中荀彧的智谋及其思想》

浅析《三国演义》中荀彧的智谋及其思想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内容摘要: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和历史小说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在思想内涵、艺术魅力、文化价值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自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三国演义》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学术界围绕它展开了全面的研究,成为整个古代小说研究中成就显著、影响广泛的一个重要领域。然而纵观其研究情况,多数集中在其源流探析、思想艺术、辨伪匡误以及给后世带来的影响等等,从不同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不同的“三国” 拓宽了我们的思维对我们产生了很大影响。谋士是当时一个特殊的存在,他们在依附各个势力之下,为其主出谋划策,同时实现自己的理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谋士首先就是要有智谋。智谋,简言之就是智略和才略,包括智慧、才华、计谋、韬略等。但对于《三国演义》中智谋描写方面的研究还有所欠缺和不足,而这方面的内容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在书中体现很突出,因此有必要以此为突破口进行全面的研究,以便更好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作品。

关键词 : 三国演义 荀彧 谋士 智谋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in couns

elor image analysis

——Analysis of Xun Yu resourcefulness and its ideological Abstract: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is the ancient Chinese novel masterpiece of historical fiction and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works of art, thought, charm, culture and other fields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our country, since the nineteen eighties,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research has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academic circles around it launched a comprehensive study, the study of ancient novels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extensive influenc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ields.

However the research situation, the majority concentrated in the origin of thought, art, distinguishing correctness and give future generations impact and so on, from the different angle of view to show us a different "Three Kingdoms" broaden our thinking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us. Who was at that time a special existence; they depend on each interest, its main give advice and suggestions, and realize their ideals. To become a "qualified" who is first to wisdom. Resource fullness, namely that the resource and ability, including the wisdom, talent, strategy, strategy and so on. But for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in the description of resources are lacking and insufficient, and the content and the achievements made in the book reflect very prominent, so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 breakthrough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study, in order to better and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and grasp the works.

Key words: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Xun Yu Counselor Resourcefulness

目录

一.荀彧出仕........................................................ 4

二.智谋过人........................................................ 5

(一)善于识人...................................................... 5

1.英明择主................................................... 5

2.知己知彼................................................... 5

(二)善于用人...................................................... 5

1.郭嘉....................................................... 5

2.钟繇....................................................... 6

3.荀攸....................................................... 6

4.司马懿 .................................................... 6

三.战略眼光........................................................ 7

(一)帐下良臣...................................................... 7

(二)奉迎天子到许县................................................ 8

(三)以弱胜强 官渡之战............................................ 8

四.政治理想........................................................ 9

五.命运分析....................................................... 10

六.小结........................................................... 11

参考文献:......................................................... 11

浅析《三国演义》中荀彧的智谋及其思想

一.荀彧出仕

荀彧,字文若,颖川颖阴人。因为荀彧“少有才名,故得免于讥议”①。南阳名士何颙见到荀彧后,大为惊异,称其为:“王佐才也”②。

二十七岁时,举孝廉,拜守宫令,开始步入仕途,掌管皇帝的笔、墨、纸张等东西。荀彧速出的时代,是“权定之机”的动荡时代,此时的东汉王朝已是“主荒政谬”③、摇摇欲坠了。中平六年,董卓入驻京师,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专擅朝政。十一月,董卓自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当时大大小小的各地封建割据势力纷纷以讨董卓为名,公开地互相残杀,据地自雄。公开举兵的有袁绍、袁术、刘岱、王匡、刘表之外,还有刘璋、公孙瓒、马腾等势力,他们“众各数万”④,而“名豪大侠,富室强族,飘扬云会,万里相赴”,整个社会笼罩在“家家思乱,人人自危”⑤的不安中。荀彧认为:“卓暴虐已甚,必以乱终,无能为也。”⑥便以“求出辅吏”为由,毅然弃官回乡。

荀彧一回到故乡便对父老说:“颖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⑦。但乡人多怀恋故土,不愿离去。时冀州牧同郡韩馥派人接荀彧,却无人相随。荀彧只得独自将宗族迁至冀州避难。到冀州后,韩馥已将冀州拱手让给袁绍了,袁绍是出身于“四世三公”的望族,因反对董卓,被推为讨伐董卓的盟主。“豪杰皆附绍,皆思为之报,州郡蜂起,莫不假其名”,⑧其声威德望无人能及。袁绍见荀彧来,待之为上宾。荀彧弟荀谌和同郡辛评、郭图都在袁绍手下。然荀彧却见袁绍“终不能成大事”⑨。初平二年,荀彧离袁绍而投曹操。

曹操,字孟德,豫州沛国谯县人,生于汉桓帝永寿元年。曹操是曹嵩的长子,幼机警,有权术,喜任侠,行为放荡,然而极为好学,博览群书,特别嗜好兵法。曹操的文学武略,从小便打下了扎实的工夫。由于曹操的不凡背景,他从小就和官僚士大夫有密切交往同时也受到了一些官僚名士的重视。如太尉桥玄曾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名士何颙见到曹操,叹曰:“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曹操见荀彧来投,大悦,说:“吾之子房也”⑩。任荀彧为司马,荀彧时年二十九岁。

荀彧“明有意数”,他做出这一选择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才会下定决心,而①易中天:《品三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87页

②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年版,第289页

③罗贯中:《三国演义》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页

④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页

⑤陈寿:《三国志》裴注引《典论》,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年版,第246页 ⑥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年版,第203页

⑦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年版,第336页

⑧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年版,第96页

⑨吕思勉 :《三国史话》,岳麓书社,2010年版,第225页

⑩易中天:《品三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页

绝非一时冲动。仔细分析起来,有如下二点原因:一是苟彧“见汉室崩乱,每怀匡佑之义”,但袁绍却不以汉廷为意,多有僭逆之举,曹操对袁绍等人在反董卓时拥众十余万,“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深表不满,屡“责囔之”,并以五千之兵出击荥阳,险些丧生,从而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二是就个人才能而言,荀彧以曹操“有雄略”,而袁绍不善任人,“终不能定大业”。正是这两点因素,决定了荀彧的取舍。此后,从初平二年至建安十七年的20余年间,荀彧一直是曹操的首席谋臣,在他的辅助下,曹操逐渐走上了统一北方的征程。

二.智谋过人

(一)善于识人

1. 英明择主

在上面我们说过,当时众多的割据势力中,曹操不失为英雄豪杰。然而,“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①,已被袁绍所重用的荀彧却要投奔曹操,去强而从弱,实在是常人所不为之举,荀彧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是认为“操有

②雄略,而度绍终不能成大业”。荀彧的这个选择影响了他的一生,“弃强从弱’,

有如此胆略不得不说荀彧不拘泥于形式,智谋超群。

2. 知己知彼

汉献帝四年,官渡之战。在分析曹操的强劲对手袁绍时,荀彧对曹操说,当今之世,能够和明公争夺天下的,也就是袁绍,而袁绍 “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三国志》也说他“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于色,而内多忌害”。也就是说,袁绍这个人,看起来温文尔雅,宽宏大量,风度翩翩,其实心理阴暗。据《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袁绍兵败官渡以后,战士们锤着胸脯痛哭流涕,说如果田丰在这里,我们不会落得这个下场。袁绍自己也觉得没有面子,就向逢纪问田丰的态度。逢纪说,田丰在狱中幸灾乐祸,拍手大笑,说自己料事如神。结果,袁绍回到邺城,第一件事就是杀了田丰。他见不得别人比自己风光,容不下别人比自己聪明,受不了别人比自己正确。他打曹操就是因为曹操比自己风光;他贬沮授,就是因为沮授比自己聪明;他杀田丰,则因为田丰比自己正确。与其说荀彧料事如神,不如说他很会识人心,看懂并看透别人。

(二)善于用人

自从荀彧投奔了曹操,荀彧就成了曹操的“总参谋长(为汉侍中,守尚书令,常居中持重),在曹操外出时总理军国事务(太祖虽征伐在外,军国事皆与彧筹焉)。曹操要荀彧再推荐一些人才,问他“谁能代卿为我谋者”,荀彧便推荐了郭嘉、钟繇、荀攸、司马懿等。

1. 郭嘉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初在袁绍处,见袁绍不能知人善任,乃奔曹营,在荀彧大力推荐下成为曹操帐下谋士,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等到曹操与之论天下事时,大喜道:“使孤成天下者,必此人也!”③《三国志》评价“嘉①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年版,第128页

②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年版,第72页

③罗贯中:《三国演义》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页

三国中荀彧讲天时,地理,人和的言词篇二
《王佐之才 论手机《三国杀》中的荀彧的使用》

王佐之才 论手机《三国杀》中的荀彧的使用

手机《三国杀》中,三国名士荀彧被演化为一个三血二技能的武将。他血皮薄,且不适应于爆发技,算是三国杀武将中独树一帜的“奇葩”。那么,该如何运用好这位非同寻常的武将呢?荀彧的存在又时候真的代表着鸡肋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深入解读一番。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自小即有人称其为“王佐之才”。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荀彧

血量:三勾玉

技能:

驱虎:出牌阶段,可以与一名体力比你多的角色拼点,若赢,目标角色对其攻击范围内,你指定的另一名角色(不能是被驱虎的角色本身)造成1点伤害。若没赢,他/她对你造成1点伤害。每回合限用一次。

节命:每受到1点伤害,可令任意一名角色将手牌补至其体力上限的张数(不能超过5张)

驱虎是荀彧的一个输出技,虽然有时候要靠自己的RP能不能抽到点数够大的牌,但配合自己的同帮,成功率便大大增加。驱虎的作用有很多,曹操拿不到牌,空城诸葛强制掉血,这些都是一些优势,到最重要的还是关于他拿人头的把握。

毕竟如果荀彧驱虎成功,掉血的人是受到你与之驱虎拼点的人的伤害,这种优势,可以让主公强制杀死忠臣弃所有牌,可以让买血武将发动他们的技能。最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别人强制杀死毒菜,让其断肠。驱虎的攻击输出的精髓,变在于此:敬你之手,与其相搏,坐山观虎,岂不快哉?

另外说一说荀彧的另一个技能:节命。这是一个卖血系的技能,将手牌数补至体力上限,五血主公便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五张牌的优势可以在制衡,乱击的演绎下力挽狂澜。

但这里也不得不提到一个纠结的事情:就是有些情况下,在袁术和你都只能补两张的情况下,补谁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小编认为要分两点来看,

首先,巧妇难于无米之炊,一些需要手牌的武将,一定要优先,比如经常被裸奔的华佗,还有火诸葛,小乔等等。这些人是要优先补的,他们的性价比甚至高于你给曹操补五牌。另外,俗话说,医者不能自医,所以补自己也是非常重要,当你奔赴黄泉了,你又怎么能在送出去那保命的手牌呢。

荀彧是一个慢条斯理的武将,他并不是一个很适合爆发的人,但玩家却能从内心被他的稳定洗礼。如果能良好的运用好荀彧的“稳”,相信一定能够达到克敌制胜。王佐之荀彧,确实不负盛名。


三国中荀彧讲天时,地理,人和的言词相关热词搜索:梦三国天时地利人和 三国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三国中荀彧讲天时,地理,人和的言词”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三国中荀彧讲天时,地理,人和的言词"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7286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