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树打比方

树打比方

2015-12-21 01:15:1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树打比方篇一《试卷》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树打比方》,供大家学习参考。

树打比方篇一
《试卷》

四年级语文 四 年 级 语 文 试 卷

一、基础知识(45分)

1、根据拼音,正确、工整地写出词语。(8分)

Jiàn gé kuān kuî shì hîu wā júe ( ) ( ) ( ) ( ) lǎn duî níng shì cōng yù chéng chǔ ( ) ( ) ( ) ( )

2、辨字组词。(4分)

堤( ) 裁( ) 彼( ) 辟( ) 提( ) 栽( ) 被( ) 僻( )

3、给下面词语中加上表示动物的词组成成语(4分)

望子成( ) 调( )离山 天( )行空 笨( )先飞 呆若木( ) ( )刀小试 ( )目寸光 引( )出洞 4、看看谁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最强。(4分) 优秀 优异 优良 (1)即使我们取得( )成绩,也不能骄傲。 (2)我们要继承艰苦朴素的( )作风。 只要„„就„„ 只有„„才„„

(3)( )主人下达“同意入内”的指令后,大门( )会打开。

(4)主人在睡觉前,( )按一下开头,整栋房子( )进入“休息状态”。5、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

(1).长长的堤岸旁有数不清的倒垂着的杨柳。 缩句: (2).穆老师讲课文。

扩句: (3).眼前高大的建筑群迷住了我们。

“被”字句:

四年级语文

(4).强强是个学习勤劳的好孩子。

改病句: (5). 黄老师带病坚持上课,怎么不让我们感动呢? 改陈述句: 6、积累运用。(16分)

(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4分)

a雾锁山头山锁雾, 。 b一径竹阴云满地, 。 c清风明月本无价, 。 d待到重阳日, 。

(2)作家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真是“架子十足”,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__________。步调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它的吃法,__________,一丝不苟。(3)、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知道了我国的 、 、 这三处景观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3分)

(4)人间到处有真情,一排排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__________。两岸骨肉__________用爱心架起了一座__________的生命桥,使小钱得救了,圣诞节前一天,保罗陪小男孩和他的弟弟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他感受到__________是快乐的。(4分)

(5)、赞扬医生的医术高明和高尚医的德的成语是 。(1分) 7、默写古诗《送元二使安西》,别忘了写上作者姓名。(4分) 送元二使安西

二、阅读(30分)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9分)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de dí)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huo hé)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 优)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pín píng)谁怎么呼(换 唤),

四年级语文

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zhǐ zhí)。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划掉文中括号里错误的读音或汉字。 (3分) 2、用“~~~”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1分) 3、把画线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1分)

4、用“非„„不可”写一句话。 (1分)

5、短文从 、 、 三个方面写了猫的性格古怪。(3分)

九、课外阅读。(16分)

动物预报地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市万籁俱寂,一片宁静,整个城市正在沉睡之中。谁也没有料到,一场灾难正在向这个城市袭来。1时,2时,当3时42分来时,突然,大地发出了可怕的怒吼,唐山上空电光闪闪,惊雷震荡,城市激烈地摇晃起来。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爆发了。

看来,人们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灾难的降临,甚至连一点预感都没有。可是事后人们回忆,就在这次地震的前一天,7月27日上午10点钟,唐山地区滦南县王东庄的一位农民看见,在棉花地里见到大老鼠叼着小老鼠跑着,小老鼠咬着尾巴,排成一串跟着。7月25日上午,抚宁县徐庄,有人发现近100只黄鼠狼从一堵古墙里倾巢而出,大黄鼠狼有的背着小的,有的叼着小的,向村里转移。当天傍晚,又有10多只黄鼠狼围着一棵核桃树打转。7月26日和27日,黄鼠狼又陆续向村外转移。那几天,黄鼠狼不停地嚎叫,很不安宁。

昌黎县有一家养了二三百只鸽子,地震前一两个小时,鸽子全部飞出窝,把主人和邻居都闹醒了。大家出来看究竟是怎么回事,随后又进屋睡觉,但刚一躺下,大地震就发生了。

四年级语文

这一连串的异常怎能不使人感到惊奇?震前动物为什么会发生异常反应呢?地震源以什么信号刺激了动物?动物又以什么感觉器官接受了这些信号?这些问题至今还是一个谜„„

(1)从短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3分)

安静( ) 剧烈( ) 来临( )

(2)短文中“这一连串的异常怎能不使人感到惊奇?”是反问句,请你给它换个说法,意思不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的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短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预知地震,这就是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4分)

(4)你觉得动物的哪能些表现让人惊奇?请用“——”划出来。(至少两处,

2分) (5)短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请你用一两句话写一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找一找描写地震强烈、可怕的句子,并抄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30分)

1物为主人公,描写它们之间发生的一个故事,主题突出,语句通顺。题目自拟。 2写出来,表达出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流露出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注意:以上两题任选一题完成,要求400字左右,书写认真。

四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树打比方篇二
《四下阅读》

一天 老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个盲人 晚上出门总挑着一个灯笼 这是为什么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这是他给儿子买的灯笼。”还有的说:“夜里太冷,他是想取暖吧?”„„可能,这些答案都对。但这些年龄不到10岁的孩子都认为盲人提灯一定为自己,所以,他们的答案不免单一。他们没有一个人想到,盲人也许是为了给别人照亮,这样,别人才不会撞上他。盲人心中装着一盏明亮温暖的灯,为别人着想正是他心中的明灯。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我们自己。为什么那么多眼睛好的人在暗夜中往往会相撞?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明灯,手上也不提明灯啊!

1. 请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你一定行!(2分)

2.文中有一个与“三心二意”相似的词语是: ,我还能写两个类似的词语: 、 。(3分)

3.请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寒冷 ——( ) 黑暗 ——( )

4.请在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一致的词语,填在括号里。(2分)

(1)失去视力的人。( )

(2)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 )

5.请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要细心哟。(2分)

6.盲人“心中的明灯”指的是 。(2分)

7.读了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3分)

(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这首诗作者是__________,诗中的“故人”指的是__________(谁)。你还知道这个“故人”的诗有《__________》。(3分)

(2)这首诗紧扣一个“送”字展开,“送”的时间是__________,“送”的地点是__________。(2分)

(3)“尽”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完;②达到极端;③全部用出;④用力完成。给下面词句中的“尽”选择合适的意思,写上序号。(4分) 尽职( ) 筋疲力尽( ) 孤帆远影碧空尽( )

动物预报地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市万籁俱寂,一片宁静,整个城市正在沉睡之中。谁也没有料到,一场灾难正在向这个城市袭来。1时,2时,当3时42分来时,突然,大地发出了可怕的怒吼,唐山上空电光闪闪,惊雷震荡,城市激烈地摇晃起来。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爆发了。

看来,人们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灾难的降临,甚至连一点预感都没有。可是事后人们回忆,就在这次地震的前一天,7月27日上午10点钟,唐山地区滦南县王东庄的一位农民看见,在棉花地里见到大老鼠叼着小老鼠跑着,小老鼠咬着尾巴,排成一串跟着。7月25日上午,抚宁县徐庄,有人发现近100只黄鼠狼从一堵古墙里倾巢而出,大黄鼠狼有的背着小的,有的叼着小的,向村里转移。当天傍晚,又有10多只黄鼠狼围着一棵核桃树打转。7月26日和27日,黄鼠狼又陆续向村外转移。那几天,黄鼠狼不停地嚎叫,很不安宁。

昌黎县有一家养了二三百只鸽子,地震前一两个小时,鸽子全部飞出窝,把主人和邻居都闹醒了。大家出来看究竟是怎么回事,随后又进屋睡觉,但刚一躺下,大地震就发生了。 这一连串的异常怎能不使人感到惊奇?震前动物为什么会发生异常反应呢?地震源以什么信号刺激了动物?动物又以什么感觉器官接受了这些信号?这些问题至今还是一个谜„„

(1)从短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3分)

安静( ) 剧烈( ) 来临( )

(2)短文中“这一连串的异常怎能不使人感到惊奇?”是反问句,请你给它换个说法,意思不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的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短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预知地震,这就是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4分)

(4)你觉得动物的哪能些表现让人惊奇?请用“——”划出来。(至少两处,2分)

(5)短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请你用一两句话写一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找一找描写地震强烈、可怕的句子,并抄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藤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着说 书是精神食粮嘛 既然是食粮 怎么不可以煮呢 煮熟了 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啊

爷爷看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书上的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啊!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到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2.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3分)

3.从短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括号里。(3分)

A. 形容字写得挺拔有力。( )

B. 形容开阔或通达,一下子就明白了。( )

C. 形容运用自如,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 )

4. 使“我”感到奇怪的问题是什么?请用“ ”画出来。(1分)

5.阅读短文后填空。(2分)

“我”认为“煮书”是 。而爷爷说的“煮书”是

指 。

6. “煮书”有什么好处?照爷爷的意思,“我”该怎样煮书呢?(2分)

树打比方篇三
《四上试题》

鲁教版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一.读拼音,写词语。(5分)

fěi cuì kuǎn dài hóu jié zēng tiān bīn fēn

( )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5分)

弧( )憾( ) 桨( ) 据( ) 荒(

孤( )撼( ) 浆( ) 剧( ) 慌(

三.补充词语。(6分)

波澜( )( ) 色彩( )( ) ( )( )万千

( )然挺立 不( )向上 花( )叶茂

四.在括号里填入适当的词语(3分)

神奇的( ) ( )的冰雪 ( )的大海

五.改写句子(6分)

1、安静不是把停在月季花上的蝴蝶拢住了吗?(改为陈述句)

2、小小的花儿在草原上。(改为拟人句)

3、一只蝴蝶落在树叶上飞来飞去。(修改病句)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26分)

) )

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把( )比做白银盘,把( ) 比做青螺。(8分)

2、 ,长河落日圆。 (王维)

3.落木千山天远大, 。 (黄庭坚)

4.浮天水送无穷树, 。 (辛弃疾) 5.爱人者,人恒爱之;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 ,在于 ,而不是 ,也不是在于 。(巴金) 七.口语交际。(5分)

小明在一次测验中,成绩不太理想,他伤心地趴在桌字上哭了,你作为他的朋友,请你用简短、得体的话安慰一下他:

八.阅读理解。(26分)

(一)11分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

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

瞬间,我深深地感动着。

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

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我没有惊动安静。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

世界。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1、短文选自课文《 》。(1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竟然( ) 惊讶( )

3、“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句中的“神奇的灵性”指的是 。(2分)

4、“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她可能看到了 。(2分)

5、谈谈对“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

理解。(2分)

6、假如现在安静就在你面前,你用什么方法帮助安静触摸春天?(2分)

(二)动物预报地震(15分)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市万籁俱寂,一片宁静,整个城市正在沉睡之

中。谁也没有料到,一场灾难正在向这个城市袭来。1时,2时,当3时42分来时,突然,大地发出了可怕的怒吼,唐山上空电光闪闪,惊雷震荡,城市激烈地摇晃起来。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爆发了。

看来,人们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灾难的降临,甚至连一点预感都没有。可是

事后人们回忆,就在这次地震的前一天,7月27日上午10点钟,唐山地区滦南县王东庄的一位农民看见,在棉花地里见到大老鼠叼着小老鼠跑着,小老鼠咬着尾巴,排成一串跟着。7月25日上午,抚宁县徐庄,有人发现近100只黄鼠狼从一堵古墙里倾巢而出,大黄鼠狼有的背着小的,有的叼着小的,向村里转移。当天傍晚,又有10多只黄鼠狼围着一棵核桃树打转。7月26日和27日,黄鼠狼又陆续向村外转移。那几天,黄鼠狼不停地嚎叫,很不安宁。

昌黎县有一家养了二三百只鸽子,地震前一两个小时,鸽子全部飞出窝,

把主人和邻居都闹醒了。大家出来看究竟是怎么回事,随后又进屋睡觉,但刚一躺下,大地震就发生了。

这一连串的异常怎能不使人感到惊奇?震前动物为什么会发生异常反应

呢?地震源以什么信号刺激了动物?动物又以什么感觉器官接受了这些信号?这些问题至今还是一个谜„„

1.从短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3分)

安静( ) 剧烈( ) 来临( )

2.短文中“这一连串的异常怎能不使人感到惊奇?”是反问句,请你给它换个说法,意思不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的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短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预知地震,这就是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4分)

4.找一找描写地震强烈、可怕的句子,并抄写下来。(2分)

5.你觉得动物的哪能些表现让人惊奇?请用写出来。(2分)

—————————————————

6.短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请你用一两句话写一写。(2分)

——————————————————————————————————

九.习作。(25分)

题目:我的好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上朋友、同学、老师、爸爸、妈妈„„

2、写的时候要抓住“好”来进行叙述,可以通过一件生动具体的事来突出这个人的优秀品质,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3、字数不少于300字。

树打比方篇四
《五六单元测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dī àn zhì huì jiàn zhù ɡǔ rîu tïnɡ bāo

pínɡ hãnɡ lǎn duî hǎi xiá tū rú qí lái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3分)

几乎(jī jǐ) 骨髓(suǐ suí) 战车千乘(shânɡ chãnɡ)

间隔(jiān jiàn) 彼此(cǐ chǐ) 号啕大哭( háo hào )

四、根据意思写成语。(4分)

1、比喻力量所到之处,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

2、形容建筑的颜色鲜明华丽,光彩夺目。 ( )

3、一下子明白过来。 ( )4、屏住呼吸,聚精会神。 ( )

五、按要求写句子。(6分)

1、 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修改病句)

2、我们取得了好成绩。我们不能骄傲。(用关联语语把两句话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讲故事。(扩句)

六.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13分)

1、学习了第五单元课文,我认识了许多世界遗产,其中有______________的长城,有______________颐和园和______________的兵马俑,除此之外,我还知道我国其他的世界遗产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元二使安西》描写分别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两首送别诗都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

______________之情。课外我也积累了一首送别诗: 题目内容:

3、一径,半帘。这副对联写的是北京

4、______________三面柳,__________半城湖。这副对联写的是山东济南___________的

5我积累好多名言诗句:莫以__________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__________,寸有 所长---------------

6人间到处有真情,一排排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__________。两 岸骨肉__________用爱心架起了一座__________的生命桥,使小钱得救了,圣诞节前一天,保罗陪小男孩和他的弟弟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他感受到__________是快乐的。

七.给下面词语中加上表示动物的词组成成语

望子成( ) 调( )离山 天( )行空 笨( )先飞 呆若木( ) ( )刀小试 ( )目寸光 引( )出洞

八、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中的“故人”指的是__________(谁)。你还知道这个“故人”的诗有《__________》。

(2)这首诗紧扣一个“送”字展开,“送”的时间是__________,“送”的地点是--------------

(3)“尽”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完;②达到极端;③全部用出;④用力完成。给下面词句中的“尽”选择合适的意思,写上序号。

尽职( ) 筋疲力尽( ) 孤帆远影碧空尽( )

(九)课内阅读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填在括号里。简直( )若隐若现( )

2、作者的观察点是____ ___,是按的顺序进行观察的。(2分)

3、作者用来比喻昆明湖的静和绿。(2分)

4、从________字可以看出游船、画舫行驶得很慢,这样写更能衬托出昆明湖

2分)

5、用横线画出文中比喻句,再照样子写一句类似的句子。(2分)

2.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16分) 动物预报地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市万籁俱寂,一片宁静,整个城市正在沉睡之中。谁也没有料到,一场灾难正在向这个城市袭来。1时,2时,当3时42分来时,突然,大地发出了可怕的怒吼,唐山上空电光闪闪,惊雷震荡,城市激烈地摇晃起来。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爆发了。看来,人们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灾难的降临,甚至连一点预感都没有。可是事后人们回忆,就在这次地震的前一天,7月27日上午10点钟,唐山地区滦南县王东庄的一位农民看见,在棉花地里见到大老鼠叼着小老鼠跑着,小老鼠咬着尾巴,排成一串跟着。7月25日上午,抚宁县徐庄,有人发现近100只黄鼠狼从一堵古墙里倾巢而出,大黄鼠狼有的背着小的,有的叼着小的,向村里转移。当天傍晚,又有10多只黄鼠狼围着一棵核桃树打转。7月26日和27日,黄鼠狼又陆续向村外转移。那几天,黄鼠狼不停地嚎叫,很不安宁。 昌黎县有一家养了二三百只鸽子,地震前一两个小时,鸽子全部飞出窝,把主人和邻居都闹醒了。大家出来看究竟是怎么回事,随后又进屋睡觉,但刚一躺下,大地震就发生了。 这一连串的异常怎能不使人感到惊奇?震前动物为什么会发生异常反应呢?地震源以什么信号刺激了动物?动物又以什么感觉器官接受了这些信号?这些问题至今还是一个谜……

(1)“这一连串的异常怎能不使人感到惊奇?”是反问句,请你给它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3)说明的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短文介绍了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能预知地震,这就是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4分)

(4)你觉得动物的哪能些表现让人惊奇?请用“——”划出来。(至少两处,)

(5)短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请你用一两句话写一写。(3分)

树打比方篇五
《把道德比喻成一棵树》

树打比方篇六
《四年级语文竞赛题》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竞赛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yìn shuā jiū chán cōnɡ yù fèng huáng guī lǜ

( ) ( ) ( ) ( ) ( ) zōnɡ yǐnɡ jiè chǐ tú dì kòng xì miáo huì

( ) ( ) ( ) ( ) ( ) 二.给下面词语中加上表示动物的词组成成语(8分)

望子成( ) 调( )离山 天( )行空 笨( )先飞 呆若木( ) ( )刀小试 ( )目寸光 引( )出洞

三.按阅读积累填写(17分)

(1)我积累好多名言诗句:莫以__________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__________,寸有所长:不识_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2)巨人的花园里原来常年__________着孩子们__________。后来却天天狂风大作,__________,最后,巨人终于明白,唤来寒冬的,是他那颗任性、__________的心。

(3)作家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真是“架子十足”,鹅的叫声,音调严肃__________,似__________。步调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它的吃法,__________,一丝不苟。

(4)人间到处有真情,一排排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__________。两岸骨肉__________用爱心架起了一座

__________的生命桥,使小钱得救了,圣诞节前一天,保罗陪小男孩和他的弟弟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他感受到__________是快乐的。

四、阅读理解(35分)

1.阅读诗文,完成练习(3+2+4=9分)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这首诗作者是__________,诗中的“故人”指的是__________(谁)。你还知道这个“故人”的诗有《__________》。(3分)

(2)这首诗紧扣一个“送”字展开,“送”的时间是__________,“送”的地点是__________。(2分)

(3)“尽”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完;②达到极端;③全部用出;④用力完成。给下面词句中的“尽”选择合适的意思,写上序号。(4分)

尽职( ) 筋疲力尽( ) 孤帆远影碧空尽( )

2.《猫》节选(3+5+2=10分)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

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那么尽职。它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1)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的确(dedí)暖和(héhuohuó)任凭(pínpíng)

(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划出,并写出表示猫的性格的词语。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不少于4个)

(3)体会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作用,再照样子写句子。 它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16分)

动物预报地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市万籁俱寂,一片宁静,整个城市正在沉睡之中。谁也没有料到,一场灾难正在向这个城市袭来。1时,2时,当3时42分来

时,突然,大地发出了可怕的怒吼,唐山上空电光闪闪,惊雷震荡,城市激烈地摇晃起来。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爆发了。

看来,人们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灾难的降临,甚至连一点预感都没有。可是事后人们回忆,就在这次地震的前一天,7月27日上午10点钟,唐山地区滦南县王东庄的一位农民看见,在棉花地里见到大老鼠叼着小老鼠跑着,小老鼠咬着尾巴,排成一串跟着。7月25日上午,抚宁县徐庄,有人发现近100只黄鼠狼从一堵古墙里倾巢而出,大黄鼠狼有的背着小的,有的叼着小的,向村里转移。当天傍晚,又有10多只黄鼠狼围着一棵核桃树打转。7月26日和27日,黄鼠狼又陆续向村外转移。那几天,黄鼠狼不停地嚎叫,很不安宁。

昌黎县有一家养了二三百只鸽子,地震前一两个小时,鸽子全部飞出窝,把主人和邻居都闹醒了。大家出来看究竟是怎么回事,随后又进屋睡觉,但刚一躺下,大地震就发生了。

这一连串的异常怎能不使人感到惊奇?震前动物为什么会发生异常反应呢?地震源以什么信号刺激了动物?动物又以什么感觉器官接受了这些信号?这些问题至今还是一个谜„„

(1)从短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3分)

安静( ) 剧烈( ) 来临( )

(2)短文中“这一连串的异常怎能不使人感到惊奇?”是反问句,请你给它换个说法,意思不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的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短文介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预知地震,这就是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4分)

(4)你觉得动物的哪些表现让人惊奇?请用“——”划出来。(至少两处,2分)

(5)短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请你用一两句话写一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找一找描写地震强烈、可怕的句子,并抄写下来。(2分)

五、古诗积累(5分)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著名诗人 写的,诗中最能表现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是 。

2、蓬头稚子学垂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首诗选自《 》。

3、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赞美黄河的诗句,你会补充吗?(10分)

A 黄河之水天上来,

B

C

D 白日依山尽,

E 大漠孤烟直,

4、在“黑、白、蓝、绿、碧、青、红、紫”中做选择,填到诗句中。(7分)

A ( )山郭外斜 B月( )雁飞高 C 日照香炉生( )烟

D 春来江水绿如( ) E 映日荷花别样( )

F 春风又( )江南岸 G 孤帆远影( )空尽

5、写出下列古诗所描写的季节。(4分)

A 接天莲叶无穷碧。( ) B 独钓寒江雪。( )

C 万条垂下绿丝绦。( ) D 霜叶红于二月花。( )

6、下面诗句是有关读书作文的,请把它们的上下句连起来。(4分)

用笔不灵看燕舞 一语妙用好文章 传世名言常遂意 学问高时言语坚

A ( ),行文无序赏花开。

B 才如潮涌立意奇,( )。

C ( ),入神结句不经心。

D 百思不解心随意,( )。

树打比方篇七
《且成了树——芥菜种的比喻》

树打比方篇八
《假期作业答案》

河北定兴中学毕业班语文假期作业答案

假期作业一答案

一、

1、C( 长此以往:老是这样下去(多就不好的情况说)。 寸草不留:连小草都不留下,形容遭到天灾人祸后破坏得非常严重的景象。 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2、B(A搭配不当。“回归成为搭档 ”。C时态不一致 ,去掉“了” D两面对一面,前后不一致) 3.【答案】C 二、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2)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3)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4)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 (5)东风不与周郎便 三、

1.D,都是介词,在(A介词,用\介词,凭借;B连词,不译\代词,你;C.代词,他\语气副词,希望,可要)

2.C.①②③⑥表现唐寅才气奔放(④表现唐寅的放浪⑤表现唐寅的聪明才智)

3.C,唐伯虎乡试时,主考官是梁储,程敏政不是主考官;梁程二人叹赏唐伯虎的文章是在梁储还朝以后。 四、

【答案】 积雪虽然洁白,但经不起阳光的照射;雨水虽然横流,但能洗尽世间的污垢。 【解析】 这是一道仿写试题,题干指明了具体要求,必须另选一组事物,不能再把“鲜花”和“小草”作为写作对象,必须运用联想和对比。示例表明所写的句子要含有一定的道理,表达出对生活的某种认识。 参考译文: 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吴县人。幼年入学,才气奔放,与交好的朋友张灵纵情饮酒畅抒胸

怀。有的读书人讥笑他俩,唐寅就豪气十足地

说:“吸要关门读书一年,考取解元易如反掌。” 弘治戊午年,唐寅考取了乡试第一名。主考洗马梁储回到朝廷,把他的文章带给詹事程敏政看,两人都很赞赏,于是程敏政招纳唐寅为门生。梁储奉命出使外地,唐寅求程敏政的诗文为他饯行。已未会试,程敏政为主考官,同乡考生徐经,用钱贿赂和敏政的家人,被给事华昶弹劾,牵涉到唐寅,一起被打入到监牢,拷问没有找到具体根据,最后因求诗文的事,唐寅判发到浙藩为役吏。唐寅没有到任,放浪形骸,远游祝融、匡庐、天台、武夷等地,到东南观大海,又乘船游洞庭、彭蠡,归来后在桃花坞建了一座房子,与朋友每天畅饮其中。曾经因为妻子去世,唐寅放浪伤怀,不再想在功名上有所建树,以梧桐树打了一层严霜为喻,常自问苟延残喘还有什么作为呢?过了一阵又感叹说:“大丈夫即使不成就功名,也应该慷慨激昂,为何效仿那些困顿之人。”于是刻了一枚图章“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又作了一首《伥伥》诗,读过的人都觉得悲伤。

宁王朱宸濠仰慕他的大名,用重金聘请他前往。唐寅见了一面后知道他有谋反的心思,于是装疯卖傻,宁王只好放他回乡。他学习务必追本穷源,达到化境,研究历法,探求扬马、元虚、邵氏的音韵文字之理,去肯定和订正它,旁及山川虫鱼鸟兽和天文星宿,出入于自然人世之间。他对于官样应景的诗文,没有特别用心去做,说后来人会知道我的才能不在这方面。胸中常有奇气喷发,有时寄情于画,下笔描绘颇有唐宋名家笔法;(别人)饱经艰苦,拼命追求,也不能完全达到他的那种境界。晚年后皈依佛门,自号“六如”,死时才五十四岁。

假期作业二答案

1、C (Ajìn-jìng欠- 堑B关卡 (qiǎ) 必-毕D辟邪 (bì)灰灰-恢恢)

2、B (A 功败垂成”指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C 不赞一词:形容文章写得很好,不能增添一句话。D、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贬义)

3、A(B 搭配不当, “思路不能感染”C句式杂糅, “围绕和以---为杂糅”D并列不当,水产品、鱼、虾有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4、【答案解析】D。(第一空应填②,照应了前一句“芦花漫舞”的拟人手法以及后一句的“这一切,都像在对我窃窃私语”,应选描写声响方面的词语,同时“沙沙低吟”既符合事理也更为形象;第二空依据事理逻辑关系应先驻足,再静听,最后被感动,所以应填③;第三空依据后一句“这梦境”应填⑥;第四空选填⑧,因为从整个文段描写的主要对象看应为芦苇,所以将人拟为芦花更符合整个文段的意

(8)士不可以不弘毅(9)只缘身在最高层 6、(1)(4分)①烘托:以猿啼、客散、暮色等烘托伤心之情。②反衬:以流水无情衬人之有情,以青山重重衬行舟之孤小。③对比:作者同友人的贬谪之途对比,既点出同病相怜,又流露了对友人的牵挂(手法2分;联系诗句分析,2分。任答两点,即可得满分。若答出情景交融,最多可得2分)

(2)①营造了开阔的意境②流露了作者对友人路途险远的担忧和惜别之情。(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7、道德健康 心理教育 道德教育 学校德育

(答对一个1分,两个3分,三个5分,四个6分)

8、文化思维和理论被广泛认可并让百姓自愿参与。

境)

5、⑴官盛则近谀 ⑵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

六气之辩 ⑶艰难苦恨繁霜鬓⑷玉盘珍羞直

万钱 ⑸赢得生前身后名 ⑸小人长戚戚

⑺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假期作业三答案

1. A(B项,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可改为“微乎其微”;C项,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可改为“比比皆是”;D项,螳臂当车: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去做办不到的事情,必然招致失败。可改为“杯水车薪”)

2.D.A偷换主语B不合逻辑C降低不能用倍数

3.C(确定首句:比较⑥②两句,其中第⑥句中的“有兴趣”跟“国学热”在内容上紧密相连,故首选⑥。理顺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第⑥句中的“本是”与第③句中的“但”构成转折关系;第③句中的“‘轻浮’的文化争论”与第⑤句中的“随便地进行批判”在内容上紧密相连;而第①句是通过打比方的方法对第⑤句的解说;第①句与第④句构成递进关系。) 4.A(“起步于”与文中提到的“不无关联”概念混淆)

5.C(A“都是”太绝对,B原文表述是“其宣示成为日后各国举办博览会的正当理由”与“获得举办博览会的资格”不是一个概念, D把未然当已然,应是“将成为”)

6.D(缩小范围,“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不是“相对落后的中国”)

7包容性增长理念强调公平、公正以及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间的协调发展;使经济增长回归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各国之间的贸易公平和自由化。(每点1分)

8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9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10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 11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假期作业四答案

1.D(A.成分残缺。谓语动词“探讨”后面缺少宾语,应在“人类健康”后补上“问题”。B.一面和两面不对应。“能否”应改为“的”。C.搭配不当。“汽车行业”前面应该加“推动”。) 2.B(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唇枪舌剑:形容争辩激烈,言辞锋利。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鱼龙混杂:好人坏人混在一起。) 3.B

4.(1)枯松倒挂倚绝壁 砯崖转石万壑雷 (2)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3)潮平两岸阔 海日生残夜 (4)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5)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 5.D(节:有节操的人)

6.B(①叙述主体是皇帝;②反对皇上大兴土木,符合题干要求;③回答皇上诘问时不 改变自己的观点,不符合题意;④说的是李时勉能自尊自重,不符合题意;⑤劝诫皇上,皇太子不宜远离左右,也是以天下为己任;⑥派他的孙子帮他送奏章到朝廷,关心国家大事) 7.C(李时勉差点被打死,是上书触怒仁宗皇帝)

8.(1)仁宗命令武士用金瓜打他,李时勉被打断了三根肋骨,拖出去时差点死了。(4分)

【评分参考】“扑以金瓜”,状语后置,1分。“肋折者三”,定语后置,1分。补出主语1分,句子通顺得1分。

(2)在都门外给他饯行的朝中大臣和国子监学生,有将近三千人,有的还远远地把他送上船,等到船开了才离去。(6分)

【评分参考】“饯都门外”状语后置,1分。“几” “发” “乃”去”各1分。句子通顺得1分。 9.(4分)①“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口号。②这个口号已成为全体城市人的骄傲和“城市梦”的理由。③它实际上是来自古希腊最博学的学者亚里士多德。(每句1分,与下文衔接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时勉,名懋,凭字号行于世,安福人。

少年时,冬天寒冷,他常用被子裹着脚放在桶中,诵读不止。永乐二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进学文渊阁,参与编修《太祖实录》。被授予刑部主事之职,又参与重修《太祖实录》。编修完成,改任翰林侍读。

李时勉性格刚正耿直,常慷慨激昂,把治

理天下当作自己的责任。永乐十九年,三殿遭火灾,成祖皇帝下诏征求大臣的直言之谏。李时勉上奏章列举十五件时事的弊端。明成祖决定迁都北京,然而李时勉却说了许多营建北京

的不利之处,违背了成祖的心意。不久,李时勉被谗陷下狱。一年多才得以释放,经杨荣举荐,李时勉才官复原职。

洪熙元年他又上疏谈论政事。仁宗非常愤

亲近宠幸妃嫔,皇太子不宜远离皇帝身边。”宣宗皇帝听见这样的话,怒色渐渐平息。李时勉慢慢数到第六件事就停了。宣宗皇帝让他全都说出来。李时勉回答说:“我恐怕已经记不全了。”宣宗皇帝的怒气越发消解,说:“这只是难说罢了,奏章草稿在哪里?”回答说:“烧掉了。”宣宗皇帝长长地叹息一声,赞扬李时勉忠诚,马上就赦免了他,恢复他的侍读官职。等到王指挥从监狱回来,李时勉已经穿好官服站在台阶前了。

宣德五年,《成祖实录》完成,之后,李时勉升任侍读学士。宣宗皇帝到史馆视察,抛撒金钱赐给众学士。学士们都趴在地上捡钱,只有李时勉一个人正身站立。宣宗皇帝于是就把其余的钱赏赐给他。正统六年李时勉接替贝泰做了国子监祭酒。正统八年请求退休,英宗皇帝没同意。正统十二年春天才得到批准。在都门外给他饯行的朝中大臣和国子监学生将近三千人,有的还远远地把他送上船,等到船开了才离去。

英宗皇帝身陷北方,李时勉日夜悲恸,派

怒,把他召到便殿,李时勉对答不屈服。仁宗命令武士用金瓜打他,李时勉被打断了三根肋骨,拖出去时差点就死了。第二天,李时勉被改任交阯道御史,仁宗让他每天审理一名囚犯,上奏一件事。上了三次奏章,李时勉就被关入锦衣卫监狱。李时勉曾对一个锦衣千户有恩,恰好这位锦衣卫千户到监狱时遇到他。此人秘密找来医生,用海外血竭治疗,李时勉才得以不死。仁宗病重,对夏原吉说:“李时勉在朝廷上侮辱我。”说完,勃然大怒,夏原吉劝慰了半天才消除了仁宗的怒气。这天晚上,仁宗皇帝就死掉了。

宣宗皇帝即位一年后,有人对他说起当初

李时勉如何得罪先帝的事。宣宗皇帝听后非常生气,命令使者说:“把他绑了来,我要亲自审问他,一定要把他杀了。”过后,又命令王指挥即刻就把他绑起来在西市斩首,不想再见他了。王指挥从端西旁门出去,先前的使者却已经绑着李时勉从端东旁门进入朝廷,没碰上。宣宗皇帝远远看见李时勉,就大骂:“你这个小臣竟敢触犯先帝!上疏都说了些什么话?赶快告诉我!”李时勉说:“我说居丧期间不宜

他的孙子李骥到朝廷上书,请求朝廷选拔将领,训练士兵,亲近君子,疏远小人,褒奖表彰忠臣节士,把英宗皇帝接回来。景泰元年得到代宗皇帝的嘉奖回信,然而此时李时勉已经去世,享年七十七岁。朝廷追封谥号为“文毅”。

树打比方篇九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5》

晋祠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一)

班级: 姓名: 总分:

一、基础积累(44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tuī jiàn yáng yì bào fā kāi pì zhǎn xīn

( ) ( ) ( ) ( ) ( )

jūn yún chánɡ lánɡ kōng kuàng chóng shān jùn lǐng

( ) ( ) ( ) ( )

2、辨字组词,请看清楚哦!(10分)

牌( ) 堤( ) 燥( ) 性( ) 描( ) 脾( ) 提( ) 躁( ) 姓( ) 瞄( )

3、我会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4分)

勾当(dānɡ dànɡ) 平衡(héng hén) 凝视(níng yí) 净角(jué jiǎo)

4、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3分)

风( )浪( ) ( )天( )地 胸( )成( )

杏林( )( ) 望子( )( ) 欣喜( )( )

5、下列句子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或说明方法,请把正确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3分)

A 列数字 B 比喻 C 打比方 D作比较 E拟人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

(2)三只桨有规律的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

(3)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 )

6、按阅读积累填写(4分)

(1)我积累好多名言诗句:莫以__________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____________,寸有所长;不识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2)人间到处有真情,一排排搭石,联结着__________的小路,也联结着__________美好的感情;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____________的生命桥,使小钱得救了;圣诞节前一天,保罗陪小男孩和他的弟弟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他感受到_____________是快乐的。

7、按要求改句子。(3分)

(1)霞光照的小孩子的脸红红的。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么能不让人感到亲切,舒服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8.阅读诗文,完成练习(4分)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__,诗中的“故人”指的是__________(谁)。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老朋友依依不舍的感情。

二、阅读

(一)阅读课内短文《猫》,完成下面练习。(14分)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 (hé huo)的地方,成天睡大觉,___________,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pín pínɡ )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______________,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请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2分)

2、请在括号里用“√”选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3、“尽职”的“职”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____,再查音节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____。“职”字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A、职务,分内应做的事。B、职位,执行事务所处的一定地位; E、旧时公文用语,下属对上司的自称。文中“尽职”的“职”应选_____。(2分)

4、请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2分)

近义词:实在——( ) 反义词:尽职——( )

5、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划出。(2分)

6、文段中有一句话写出了猫非常尽职,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文段按先总后分的写法,先总写猫________________,再分写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15分)

动物预报地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市万籁俱寂,一片宁静,整个城市正在沉睡之中。谁也没有料到,一场灾难正在向这个城市袭来。1时,2时,当3时42分来时,突然,大地发出了可怕的怒吼,唐山上空电光闪闪,惊雷震荡,城市激烈地摇晃起来。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爆发了。

看来,人们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灾难的降临,甚至连一点预感都没有。可是事后人们回忆,就在这次地震的前一天,7月27日上午10点钟,唐山地区滦南县王东庄的一位农民看见,在棉花地里见到大老鼠叼着小老鼠跑着,小老鼠咬着尾巴,排成一串跟着。7月25日上午,抚宁县徐庄,有人发现近100只黄鼠狼从一堵古墙里倾巢而出,大黄鼠狼有的背着小的,有的叼着小的,向村里转移。当天傍晚,又有10多只黄鼠狼围着一棵核桃树打转。7月26日和27日,黄鼠狼又陆续向村外转移。那几天,黄鼠狼不停地嚎叫,很不安宁。

昌黎县有一家养了二三百只鸽子,地震前一两个小时,鸽子全部飞出窝,把主人和邻居都闹醒了。大家出来看究竟是怎么回事,随后又进屋睡觉,但刚一躺下,大地震就发生了。

这一连串的异常怎能不使人感到惊奇?震前动物为什么会发生异常反应呢?地震源以什么信号刺激了动物?动物又以什么感觉器官接受了这些信号?这些问题至今还是一个谜„„

1、从短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3分)

安静( ) 剧烈( ) 来临( )

2、短文中“这一连串的异常怎能不使人感到惊奇?”是反问句,请你给它换个说法,意思不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的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短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预知地震,这就是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4分)

4、你觉得动物的哪能些表现让人惊奇?请用“——”划出来。(至少两处,2分)

5、短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请你用一两句话写一写。(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找一找描写地震强烈、可怕的句子,用“~~”划出。(2分)

三、真情习作(30分)

(一)、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发生过许许多多的成长故事,有烦恼忧愁,有开心快乐,有感动自豪,也有伤心悲痛。请选一件你印象最深的成长故事,以书信的形式给你最要好的朋友 (可以是老师、同学,也可以是亲人、)写一封信,要写得清楚具体,还要注意书信的格式。字数400个左右。

(二)、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写自己的奇思妙想,题目为: 未来的 -------

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

2、想象要丰富,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3、字数400个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打比方篇十
《经典9》

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

卷面书写(4分)

1.卷面要求用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书写规范、整洁、美观,有一定速度。 基础积累(39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2.给下面词语中加上表示动物的词组成成语(8分)

望子成( ) 调( )离山 天( )行空 笨( )先飞 呆若木( ) ( )刀小试 ( )目寸光 引( )出洞 3.按阅读积累填写(17分)

(1)我积累好多名言诗句:莫以__________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__________,寸有所长:不识_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2)巨人的花园里原来常年__________着孩子们__________。后来却天天狂风

大作,__________,最后,巨人终于明白,唤来寒冬的,是他那颗任性、__________

的心。 (3)作家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真是“架子十足”,鹅的叫声,音调严肃__________,

似__________。步调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它的吃法,__________,一丝不苟。

(4)人间到处有真情,一排排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

__________。两岸骨肉__________用爱心架起了一座 __________的生命桥,使小钱

得救了,圣诞节前一天,保罗陪小男孩和他的弟弟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他感

受到__________是快乐的。

4.把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4分)

小明:小清,快过年了,你准备怎样使用“压岁钱”呢?

小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我的想法和你不同,我准备——————————。 三、阅读理解(35分)

1.阅读诗文,完成练习(19分) (一)(9分)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这首诗作者是__________,诗中的“故人”指的是__________(谁)。你

还知道这个“故人”的诗有《__________》。(3分)

(2)这首诗紧扣一个“送”字展开,“送”的时间是__________,“送”的地点是__________。(2分)

(3)“尽”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完;②达到极端;③全部用出;④用力完成。给下面词句中的“尽”选择合适的意思,写上序号。(4分)

尽职( ) 筋疲力尽( ) 孤帆远影碧空尽( )

(二)《猫》节选(10分)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那么尽职。它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1)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3分) 的确(de dí)暖和(hé huo huó)任凭(pín píng) (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划出,并写出表示猫的性格的词语。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不少于4个)(5分) (3)体会下面句子中带点词语的作用,再照样子写句子。(2分) 它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16分)

动物预报地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市万籁俱寂,一片宁静,整个城市正在沉睡之中。谁也没有料到,一场灾难正在向这个城市袭来。1时,2时,当3时42分来时,突然,大地发出了可怕的怒吼,唐山上空电光闪闪,惊雷震荡,城市激烈地摇晃起来。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爆发了。

看来,人们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灾难的降临,甚至连一点预感都没有。可是事后人们回忆,就在这次地震的前一天,7月27日上午10点钟,唐山地区滦南县王东庄的一位农民看见,在棉花地里见到大老鼠叼着小老鼠跑着,小老鼠咬着尾巴,排成一串跟着。7月25日上午,抚宁县徐庄,有人发现近100只黄鼠狼从一堵古墙里倾巢而出,大黄鼠狼有的背着小的,有的叼着小的,向村里转移。当天傍晚,又有10多只黄鼠狼围着一棵核桃树打转。7月26日和27日,黄鼠狼又陆续向村外转移。那几天,黄鼠狼不停地嚎叫,很不安宁。

昌黎县有一家养了二三百只鸽子,地震前一两个小时,鸽子全部飞出窝,把主人和邻居都闹醒了。大家出来看究竟是怎么回事,随后又进屋睡觉,但刚一躺下,大地震就发生了。

这一连串的异常怎能不使人感到惊奇?震前动物为什么会发生异常反应呢?地震源以什么信号刺激了动物?动物又以什么感觉器官接受了这些信号?这些问题至今还是一个谜„„

(1)从短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3分)

安静( ) 剧烈( ) 来临( )

(2)短文中“这一连串的异常怎能不使人感到惊奇?”是反问句,请你给它换个说法,意思不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的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短文介绍了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能预知地震,这就是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4分)

(4)你觉得动物的哪些表现让人惊奇?请用“——”划出来。(至少两处,2分)

(5)短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请你用一两句话写一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找一找描写地震强烈、可怕的句子,并抄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真情习作(22分) 1.按要求完成习作

地震、台风、洪水、雪灾、海啸„„生活中不免会发生自然灾害,断路、断桥、断电、断水、断粮„„往往会随之而来。

(1)假如你是一个发明家,你最想发明什么来应对这些灾难呢?它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作用?

(2)如果你像孙悟空一样会七十二变,在灾难发生前、发生时或发生后你想变成什么?你将会怎样更好的保护自己,保护别人?

提示:请发挥你的想象,选一项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要写出真实的感受,尽量不写错别字,题目自拟。

相关热词搜索:树叶飘落下来打比方 打比方的句子 打比方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树打比方”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树打比方"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7343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