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心灵空虚的人

心灵空虚的人

2015-12-21 02:05:2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心灵空虚的人篇一《不觉悟的人心灵就会空虚》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心灵空虚的人》,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心灵空虚的人篇一
《不觉悟的人心灵就会空虚》

果戒法师:不觉悟的人心灵就会空虚

护眼色:绿 橙 棕 黑 字体:粗体 大 中 小 作者:果戒法师 发布时间:2011-7-8 0:29:55 繁體版 面对自己的环境,一定要认账认命,在这个环境中我们积上殊胜的因,这叫真修行,并不是你逃避,逃避属于消极,消极没有力量,凡是消极出家、消极的念佛,没有一个成功的。想成就,就在你这个环境当中、逆境中、所造的一切业力当中随这个缘、了这个业,随这个缘增长你的愿力,随这个缘把你这个分别心、嫉妒心、虚荣心统统地磨掉,这就叫随缘了旧业。如果你真正认为有意思,说在有意思当中修,你绝对出不了六道,你处处就开始贪恋,这也好,那也好,一切都美好,逐渐地就懒惰了。

实际有意思跟没意思都是边见,我们佛弟子不追求那个有意思,也不追求那个没意思,我们每一天积德,增长愿力、了业,它不在于有意思、没意思当中所能说清楚的。你要说在有意思当中那就是有为法,我们离苦得乐在无为法当中,不是有求当中;你要说在没意思当中,天天低沉,那也不是学佛。我们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轮回相,要细想一想啥都没意思,吃,有意思吗?吃得再好,还得拉出来,也留不住,有意思吗?穿再好的,也得破,还得旧,有意思吗?万事万物都是成住坏空,楼房盖得再好,一地震没了,有意思吗?人在一起相处再好,总有一天得下课去炼人炉,自己孤孤独独地有意思吗?你说干啥有意思?天热了出去晒够呛,冬天还得冻够呛,相处的人说话不好听还气够呛,你说天天有啥意思?说有意思,处处都有意思,哪都是了业,哪都是积德,那就看你怎样理解,理解好了你就过佛菩萨生活,处处都有意思。生活在美好当中,有个美好心情,虽然环境不好,但是我们心情好,所以必须得把我们错误的想法逐渐转成正确的想法,让心中的崇高信仰不退。

人们大都活得迷惑颠倒,就说人们把头发烫出弯儿来,有啥意思?凡是不明佛理的人都生活在一种没有价值的状态下,描眉画眼的给谁看?生气气得把嘴唇都气紫了,把嘴唇再描红了,内在的一片混乱,描它有啥用?这就是生活在愚痴当中,正活在没意思当中,所以说人活着很苦!极乐世界净乐没苦,人们皈依佛门,寻找极乐,我们一定要去。也就是我们到底为啥而活着都没搞清楚,你皈依佛门,为啥而活着?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因了吗?如果你真是为了往生极乐世界而活着,绝对不会生出没意思的想法,也绝不因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伤害而生出种种妄想,都会处处为众生着想。

我们学佛到底为了啥?特别是赤峰来的60多岁、70多岁的老人们,坐着车,50多公里的路,放下家里的一切事情,你到底为了啥?乐意听师父讲法,想听什么?问问自己,不就是想听出离六道的方法吗?怎么做才能出离六道?才能离开烦恼?因为烦恼是从错误的思想中生出来的,通过听法你认清了什么叫正确的想法,通过听法,逐渐地把错误的想法转成正确的想法,这个法没白听。明理在哪都一样修,不明理的时候就需要接触善知识,接触好的同修,逐渐地提高你的鉴别能力,逐渐地把迷惑颠倒的想法清理出来,变成正确地想法,啥时候你能做到样样清楚、样样不迷惑,你的智慧大开就行了。如果一遇到事,你还很迷惑,你明理的功夫还不行,特别我们觉得没意思这个想法,是最大的障碍,我们天天讲,作为一个佛弟子,有多少苦难的众生,他们多么地苦啊!我们不诚心诚意带着愿力给他们念佛,消除业障,消灾免难,我们还在这没意思呢?你的责任心呢?你的菩提心呢?

如果净想自己,那肯定没意思,我们不是为了自己而活,记住了,佛弟子是真正地行菩萨道,不是你自己啦,你心里装着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如果一个佛弟子真正让菩提心起作用,没有没意思的这个想法,哪有啊?那个没意思的,就证明你理解错了,你把佛法理解偏了。

我们往往都生出贪恋、有求,所以说就累,所以说就觉得没意思。这是前生造的业,没有办法,不爱的人天天也得在一起过,爱的人还成不了,业力所牵。实际越跟一个不爱的人在一起,越容易成就,这个情容易断,越是恩恩爱爱这样的在一起,不好成就,难舍难离怎么能成?

我自己苦修的时候,就没有那孤独、没意思的想法,就自己成宿地走,散步念佛一直走到天亮,也没觉得没意思,因为我一直让愿力心在起作用。你说畜生道的,它活着有意思吗?很无奈呀!那些拉车的畜牲,他们很热,不拉行吗?不拉就挨抽、挨打,它们向谁喊冤?它们生活的比你有意思吗?凡是觉得生活没有意思的,都是好吃好喝,什么也不愁的,看看那些畜生道的不赶紧生起悲心,还在那干什么呢?还不好好念佛,给它们消除愚痴的罪业?看看三恶途,拔舌地狱,看看屠宰厂,天天杀的那些畜生,它们也是众生,比起我们怎么样?我们能听闻佛法,我们热了还有能力躲到屋里打开电风扇,这叫身在福中不知福,还不抓紧时间好好修,增长愿力,还没意思呢?这哪是一个佛弟子说出来的?

一切都是轮回,你所说的没意思正好为有意思做准备,有意思过了劲以后就变成没意思,到极乐世界就跳出来了,啥叫净乐没苦?走路要软有软,嫌热了要

凉就来凉风,疲劳了就有功德水一泡,就轻松。你说想听法,小鸟儿一叫就开始讲法,小鸟是阿弥陀佛化现的;你不是要金项链吗?到极乐世界就是土块儿,金砖铺地,摸一块儿就是金子,咱们现在还显摆呢,把极乐世界的土块儿挂到耳朵上,让佛菩萨一看是不是好笑。你好好修,到极乐世界珍珠玛瑙有的是,满地都是黄金。佛陀的教诲就是提高我们的思维,让我们看开了,别贪恋,因为贪恋把自己害了,最后到三恶途,暂时的不贪恋是为了以后永久的得到,到了极乐世界应有尽有,想听阿弥陀佛讲法,想见观世音菩萨,随心所愿,一念就遍游十方佛刹土,想到灵山会上听释迦牟尼佛讲法,一想,直接就到了,想认识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一念间就到了,任运自如。

我们看看上净下空老法师,83岁高龄,还在苦口婆心地为众生传送法宝,他老人家有过“没有意思”吗?我们知道自己德行不够,增长愿力、增长德行,功到自然成。由没有德行成长为一个德高望重的人是一个过程,谁也不是生下来就德高望重,谁不都是在每一天的积功累德中成功的吗?也绝不因为你是女的而成不了佛,龙女8岁成佛,所以说要自信,绝不能瞧不起自己。眼前一点点逆境算得了啥?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只要你诚心诚意地行菩萨道,佛菩萨时刻都在加持你,一定要把这个“没意思”的错误想法及时地转成力量,要会修,听法要听明白了。

心灵空虚的人篇二
《在喧闹、繁华的城市,你是不是有时感觉心灵无比空虚呢 那么你就看看吧 很好》

在喧闹、繁华的城市,你是不是有时感觉心灵无比空虚呢 那么你就看看吧 很好

一个年轻的职员和我这样谈到:“每天,我照常地工作、生活,可总觉得心里好像有些不对劲,似乎我不太清楚为何工作、为何生活,常常有一种非常空虚的感觉。”他不无困惑地说:“看看其他同事,工作总是充满热情;玩也玩得潇洒。 而我感觉什么都无聊,什么都没意思。这种情绪让我整天百无聊赖、心绪懒散、寂寞惆帐却又不晓得该怎么样解脱。怎么别人就能过得那么充实而我我就那么空虚呢?” 这位职员提出的问题恰似一片阴云笼罩在一些年轻人的心头,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空虚”。在非常多年轻人的印象里,它往往与“寂寞”“孤独”等词是通用的,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是有所不同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寂寞”、“孤独”对于人并不总是消极的,有时甚至标志着一个人独具个性。而“空虚”却只能消磨人的斗志,侵蚀人的灵魂,使人的生命毫无价值。

空虚是一种内心体验。每当我们听到一些人说着诸如“唉,真没劲”、“唉,这个世道我算看透了”之类的口头禅时,我们就说他是个心灵空虚的人。但实际上,真正空虚的感觉往往只能意会,无法言传,只有空虚者我才能真切地体验到,他人是难以深入体验的。所以,这使得感觉空虚的人不太容易实现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如果我再不积极努力的话,只会越来越紧地被空虚所包围。

空虚是随时可以不可以产生的。留意一下周围,有的中学生刚进入一个新的班集体,因没有及时地被接受,就会产生不被理解、无所依托的感觉;有的中学生由于学习差、纪律不好、不被信任、不被尊重;有的中学生被沉重的学习负担所束缚,就会觉得中学生活并不像我所想像的那么诗情画意……这些时,空虚都可能会乘虚而入。如果你正好是个心理承受能力有些差的人,就更容易被空虚所征服。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空虚是一种消极情绪。这是它最重要的一个特点。被空虚所乘机侵袭的人,无一例外地是那些对理想和前途失去信心,对生命的意义没有正确认识的人。他们或是消极失望,以冷漠的态度对待生活,或是毫无朝气,遇人遇事便摇头。为了摆脱空虚,他们或抽烟喝酒,打架斗殴,或无目的地游荡、闲逛,耽于某种游戏,之后却仍是一片茫然,无谓地消磨了大好时光。空虚带给人的,只有百害而无一利。

面对空虚,最重要的是要有理想。俗话说“治病先治本”。因为空虚的产生主要源于对理想、信仰及追求的迷失,所以树立崇高的理想、建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就成为消除空虚的最有力的武器。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当你坚定地向着我的人生目标努力前进时,空虚就会悄悄地离你而去。

面对空虚,还要培养对生活的热情。我们常说,生活是美好的,就看你以怎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它。相同的蓝天白云,相同的高山大海,你可以不可以积极地去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或者认认真真地学点本领,帮他人做点好事,也能对我的成功颇

感得意,从他人的感谢中得到欢愉。当你用有意义的事去培养你对生活的热情,去填补你生活中的空白时,你哪还有心情和闲暇去空虚呢?

面对空虚,还要积极增强我的心理素质。有时,人们生活在同一环境中,但由于心理素质不同,有人遇到一点挫折便偃旗息鼓而轻易为空虚所困扰,有人却能面对困难毫不畏缩而始终愉快充实。因此,有意识地加强自我心理素质的训练,就能够将空虚及时地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不给它以进一步侵袭的机会。

当你和空虚顽强斗争的时,麻烦记住普希金的这句诗:“生活不会使我厌倦。”

心灵空虚的人篇三
《现代人心里空虚迷茫的原因》

大安法师:现代人心里空虚迷茫的原因

护眼色:绿 橙 棕 黑 字体:粗体 大 中 小 作者:大安法师 发布时间:2011-6-23 0:58:16 繁體版 问:现在社会上大多数人心里都很空虚,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怎么解决?

大安法师答:现代人大多内心很空虚,尤其是青年人的迷茫,其形成之因与解救之方,这两大问题非只语片言所能说清。这里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心理的、宗教的诸多因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两大问题其由来也渐,疗治亦颇棘手。然此问题关系着个体的休咎,民族的兴衰。于此不妨从佛教文化理念的视角,略标一二。

现代中国人迷失了深层心性的依托(或谓安心立命之所),在感官物质的迷宫里,受与生俱来的盲目力量(贪欲)的驱使,加速度地追逐五欲(财色名食睡)的最大化享乐。然而五欲的享受是暂时的,是无常的,是会乐极生悲的。更何况在竞争激烈的现代,要获得五欲的满足,是非常不容易的。以至于有些人采取非道德的手段达到其目的,美其名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在这种生存状态中,道德的观念,精神的价值,审美的好乐,生命意义的探索,这些概念对现代人是那样遥远、疏离。人人每日都心系名利,我们可以看看闹市中匆忙的身影,绷紧的脸庞, 警觉的眼光„„这就是现代人的生活。人到底为了什么呢?难道这就是我们追求的幸福么?高科技的便捷,高消费的奢靡毕竟不能填补心灵的空虚,反而形成一个悖论:追逐外境的程度越高,迷失内心的程度就越深,所谓“嗜欲深则天机浅”。于是,现代人内心的空虚与迷茫在所难免。

拯救之路究竟在何方?从哪里跌到,便从哪里爬起。我们迷失心性,追逐外境,遭受诸苦。现今一念回光,寻找精神家园,获得安心立命之所。从体起用,以出世的精神从事入世的事业,方能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特别重要的是,我们要深刻了知一件事情(此事由世尊金口所说),在法界中,有一位慈悲超逾父母的阿弥陀佛,十劫以来都在慈悲关顾着我们,随时给予救助,令我们在一切厄难痛苦中,获得大安心、大安乐(“一切恐惧,为作大安”,这是弥陀因地之大愿)。只要我们至诚皈投阿弥陀佛,一切身心的苦恼都会得到圆满的解决。我等奉行净

业三福,世界也会变得祥和美好。深信切愿,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求生安养乐邦,即是无与伦比的良方。

心灵空虚的人篇四
《心灵空虚的创意说说:心里还存着不甘心》

心灵空虚的人篇五
《空虚的时候》

空虚的时候,才能感觉到心灵的变化。空虚的时候,既不满足于曾经属于未来的现实,但还会沉湎于对未来的幻想之中。然而幻想之中不仅没有甜蜜反而满是苦涩。空虚的时候,总会想到这个世界是有无限的,也有永恒,而我与它们都不沾

沾边。哪怕是一点点,一滴滴,可是这样怎能心甘情愿呢?空虚的时候,觉得自己像罪犯一样隐藏于人群中,像嫌疑犯一样犹豫,像做了错事一样后悔。空虚的时候,身边总要找一些书来看,可是一本也看不进去,觉得来不及,真的来不及

,包括来不及伤心。空虚的时候,觉得心灵像一片废墟,想修复却不知道从何处着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望着,让心情坠落,坠落。空虚的时候,会想念爱情。有人说,爱情是人对外貌的崇拜。我的要求并不高,但我知道,爱,很平常,相

爱,却少见。相爱绝对是一种偶然,而对偶像的等候,多么像守望永恒?空虚的时候,才想起我需要的并不多,比如,一门知识,一个朋友,如果说对知识的精通是一种奢望,对完美友谊的想像便是一种习惯了。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

的是我需要信心。空虚的时候,我对自己没有了敬意,仿佛是一个作恶多端的人,又好像是一个懒得出奇的人。我知道,真正的懒人在任何行动中都找不到乐趣,而我不是,因为还有渴望。空虚的时候,我常常沉默,沉默变成了一种掩饰,

心灵空虚的人篇六
《空虚美-村上春树作品的赏析》

空虚心灵的拯救 自明之光的觉醒

——赏析村上春树小说中的空虚美

● 莲花以西

摘 要 述说人生旅途的不可思议和命运之路的冥冥无凿,在意义失落的现代社会寻找人生的价值并与泯灭良知的世俗采取疏离、与命运式的黑洞殊死较量,是村上小说中散发出的“空虚之美”,本文将从村上春树小说的人物分析入手,一方面剖析他们灵魂缺损的深层原因,另一方面挖掘“空虚美”深层的拯救意识,体悟“空虚美”的审美意蕴,评赏它的审美价值,并分析它对于当下主体精神缺失的时代性症候所起到的疗救效力。

关键词 村上春树 空虚美 荒谬感 拯救意识

在村上春树的小说中,“虚无缥缈”的意境是屡见不鲜的,几乎所有的小说都不乏对“空虚”意境的营造,并且,在此意境中把握小说叙事结构的艺术构建,包括对人物性情的展露和意念的推敲、情节发展的节奏和疏密程度的安排、小说背景所依赖的氛围,无不散发出无着无落的空虚感。

置身于如此彻底的黑暗,我觉得自己的存在恍惚成了空洞的概念——肉体融入黑暗而不在存在实体,这一概念如同外层灵质般在空中浮现出来,但尚未觅得新的去处,而在虚无缥缈的宇宙中,在噩梦与现实的分界线上往来彷徨。[1]

我觉得自己成了一座四壁萧然的空屋——就像被她定定注视时的感觉一样里面没有家具没有窗帘没有地毯,形同空空如也的壁橱。[2]

从地上仰望,天空似乎集一切存在于一身。大海也是如此。连看几天大海,往往觉得世界只有大海……同船这一雷同产品中分离出来,而被抛弃在横无际涯的海面上的小艇…… [3]

等待与空落、失去与寻找、乖戾与荒芜,这些空虚而彷徨的情感基调,使村上的小说透露出一股无所不在的空虚美感——以空虚的表面生活状态为背景,述说空虚主体的生活遭遇及生存困境,营造出一种无声反抗式的流离颓唐的生活基调,提炼出一种孤独、正义、良善又看似低靡的精神品质,换言之,就是以“空

虚”为思考契机,穿透现实与非现实之间原生的不可磨合性,积蓄出一种追寻自我本质及探测自我生存意义的醒悟力。即,“空虚美”代表了颓唐人生即将觉醒的那一个开悟瞬间的灵光乍现,对一个个体而言,是站在失败和奋起两岸的索桥上,一次彻彻底底地自省和反思的过程。它是小说的独特魅力与审美底蕴之一,哈佛大学的杰·鲁宾教授解读出村上小说中强烈的“空虚感”(空虚美散发出的味道),而且将它作为一种处世哲学观,上升为一种“主义” :“他处理的都是那些根本性的问题——生与死的意义、真实的本质、对时间的感觉与记忆及物质世界的关系、寻找身份的认同、爱之意义——但采取的是一种易于消化的形式,不沉闷、不繁赘、不压抑、但又十足真诚,绝不故弄玄虚。他面向现今的我们讲话,用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语言,对于活在这个世上所具有的全部好处和乐趣,即敢于接受又秉持一种虚无主义的态度。”[4] 林少华也说:“村上文学宣誓的是孤独的美学,停止的美学而这正是他叩问心灵救赎心灵之路。”[5]

村上小说中弥漫的空虚气氛带有深刻的精神指征,即“空虚美”述说了人生旅途的不可思议和命运之路的冥冥无凿,在失落意义的空茫中寻找值得珍视的价值,并为了保存意义的完好,与泯灭良知的世俗采取疏离,与命运式的黑洞殊死较量的行动,在此过程中散发出正义力量的人格美。同时,“空虚”得到信念上的依托,散发出超然物外的潇洒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因此企及一种美的莅临,饱含着“悲剧式”的生存理念和“拯救式”的思想维度。

如果说“虚无主义”(杰·鲁宾语)是村上小说中展露无遗的生存哲学观,以理性思辨的方式反映“主体的精神荒芜”,那么文中的“空虚美”就是以感性显现的方式从另一侧面来反射“主体的精神荒芜”,它是从小说人物的行动语言中自然流露的主观化性情。由于“虚无主义”是概括性的人生观,作为概念它可以脱离主体而携带意义,但是“空虚美”作为人特有的情感类型/ 生存态度之一,必须依托主体而存在,即失去了“人”这个载体,“空虚美”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本文将从村上小说中“空虚”的人物入手,一方面剖析他们灵魂缺损的深层原因:情感变故、战争、历史深渊、无孔不入的形态各异的霸权;另一方面,挖掘“空虚美”底深层的拯救意识,即“空虚”之谓美的根本依据,在此过程中体悟“空虚美”的审美意蕴,评赏它的审美价值,并分析它对于当下的时代性症候——主体精神的缺失,信仰的覆灭,焦虑、恐惧、浮躁横行于世的现状——所起到的疗救效力。

一 空虚化的灵魂

照一般的理解,“空虚”是指“没有实在的内容,不充实”,代表精神上的空洞、生活兴味的丧失、情感信念的萎靡、意义虚无等生活内容。可是,在村上小说中,“空虚者”的形象却内涵丰富,即人物们的“空虚”是由于丰富复杂的原因造成的,也就是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貌似百无聊赖的空虚度日,但内心的体悟和所知所觉却繁富深刻,别具意义。从这些“空虚气质”的载体入手,才能切切实实感知到“空虚”的存在,把握其中的里层意蕴。

更加有趣的是他们身后的经历、回忆、想象无不奇特怪异、别开生面。村上笔下那些由于权力话语、邪恶势力、暴力、战争而被“抽空灵魂的人”,他(她)们在神秘莫测的变故后,“从‘有’产生‘无’,造成存在的缺如、缺损、不足”,

[6] 精神主体残缺不全,徒留一具空荡荡的肉身,毫无意义、无知无觉的行走世间。当然,“大部分人觉察出了无意义中的意义,无趣中的有趣,荒诞中的真实、庸常中的神奇”[7]。况且,小说中“抽空灵魂”的形式各具特点,除了权力话语、战争暴力,邪恶意念这三大项外,还包括通过民间神话、幻境、探险、谜团、神秘的暗示等等表述手法,来讲述“空虚心灵”的遭遇,它们的构建极具想象之能事,犹如天方夜谭,颇有审美价值。

1.权力话语式的夺取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的“我”,身不由己的卷入到“符号士”与“计算士”两大集团腥风血雨的争斗中,来往穿梭在阴暗恐怖“夜鬼”出没的地下世界,历尽艰险救出被邪恶势力围困地下的博士后,却得知自己的生命将所剩无几:

博士说,“最初我也没注意到,起始只是出于些许兴趣开始这项研究的。研究过程中才碰到这点发现了这点。人并非通过扩延时间达到不死,而是通过分解时间获得永生。”

“你就把我拖入了这个不死世界?”

“不不,这纯属事故,我原本没那种打算,请你相信。真的,我真的没有那样做的念头。但事到如今,已别无选择,能使你免进不死世界办法只有一个。” “什么办法?“

“马上死掉。”博士用事务性口气说……[8]

“我”被不容分说地充当微不足道的工具,荒唐潦草的结束了三十五年的生

命。“强势力霸权”为了做高端实验全然不顾个体生命的价值,将生命等同于实验台上的“小白鼠”任意解剖、化验。人的思想、心性、知觉就在丧失了自主权的情况下,被一只强大如天的“手”不容分说地抹杀,于是“我”只好孤零零的静待大限的到来,最终与自身的“影子”(记忆的指代词)两相分离,进入一个无“爱”存在的臆想国度,作为一个虚幻的模拟存在,留守寂寥的世界尽头。

遭遇类似劫难的还有《海边的卡夫卡》里童年时代的中田。在一次远足中,由于9岁的中田无意中找到了女教师例假后沾满血迹的毛巾,老师羞愤难当竟然将中田痛打到失去知觉。醒来后的男孩将记忆忘却的一干二净,从此成了一个不会读书写字的弱智患者。对于一个不懂世事毫无反击力量的孩子来说,大人在此处象征了不可忤逆的“权力者”,可以对弱小者随意进行侵犯和虐待。而小中田记忆的失去,则是对暴力行径的“失语型抵抗”,即起不到实质作用的条件反射性的自我逃避。这与村上小说中时而坚决反抗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本文将在后面具体说明这方面的差别)。“失忆弱智”的中田与“流落幻境”的“我”对那些摧残灵魂的权力话语机构,多少带有无声妥协与无奈逃离的色彩。

2.战争暴力式的摧毁

《奇鸟行状录》中的间宫中尉是被“战争的噩梦”抽空了灵魂的人。他在日军占领东北建立伪满州时期,作为地理情况的绘图人员亲眼目睹了一场摄人的血腥场面。同行的本田乃掌握军事机密的要员,俄国军官及当地的蒙古士兵逮捕了他们逼问情报不得后将本田活生生的剥皮。遭遇一场绝惨至极的“受难场景”,即使间宫中尉如何的坚强,恐怕此后的精神难再回到以前的完整状态了:

返回日本以后,我终究像空壳一样活着。而成为空壳,即使长命百岁也算不得真活。沦为空壳的心和沦为空壳的肉体所产生的,无非是空壳人生罢....了。[9]

在这里,村上将“灵魂虚无化”处理得神圣而震撼人心(与《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里的“我”干干脆脆的消失,灵魂进入意识底层预备好的彼侧世界大不相同),“战争”这位暴力的掌权者,在收复间宫中尉的灵魂时,举行了一个近乎“洗礼”的神圣仪式——光照仪式。当他被蒙古兵丢在沙漠枯井频临绝望时,意外蒙受上天的眷顾,即每天体验三分钟左右的光照——

“在这辉煌的祝福中我想死又何妨。实际上我也想死去。此时此刻,似乎这里的一切都浑然融为一体,无可抗拒的一体感。是的,人生真正的意义

就在这仅仅持续十几秒的光照中。我应该在此就这样一死了之”[10] 。

“光照收魂”的仪式,使人想起了日本的民间神话:在日本冲绳有一种信仰,认为“太阳是死与复活的象征——太阳穿过一片黑暗的世界,从二见浦的门再次生上天空。所以认为太阳是穿过黑暗这一死亡的世界而苏醒过来的”[11]。那口深深的“枯井”,象征着黑暗的死亡世界,投射进井底的“太阳光”象征了死后的重生,间宫中尉完整的灵魂在“无可抗拒的一体感”中“死去”,当光照结束后,变异残损的灵魂开始“复活”。这“一死一生”的情节象征了战争后的人们,原初灵魂的覆灭和空壳人生的开始。通过这种宗教气息浓郁的方式,灵魂被收缴一空,思想性情被彻彻底底的整饬,作为一个“空壳”之人,间宫坦言道:

从那以后我无论目睹什么经历什么,内心都全然不为所动。……处于某种无感觉之中。说来奇怪,那些对于我已怎么都无所谓了。我身上的什么早....

[12] 已死掉。 ...

这里“早已死掉的什么”不妨可以理解为“灵魂的死亡”而导致的“肉体知觉的硬化”。一种“无心”所以“无觉”的表现,呈现出“哀,莫大于心死”的废墟状态 。这一点让人不免想起《海边的卡夫卡》中因失去恋人而心如死灰的佐伯。自从她少年时“两人一降生就正好找到了对方”这般天衣无缝的恋人被激进的学生帮派暴打致死后,灵魂被彻底摧毁(以“比常人淡的影子”来象征灵魂的寂灭),从此远离家乡神秘失踪。战争中的暴力,毫无意义的牺牲无辜人,而且方式惨不忍睹。这是“抽空灵魂”的方式中最为残酷的手段了。而村上对这样的情节却运用的很频繁,包括同本书中“童年中田失忆”的事件,也带有大部分暴力化的倾向(虽然笔者将其归为“权力式剥夺”,但并不否认“斥责武装暴力的正义思想”依然渗透在村上小说的各个部位),这也印证了他自己的那句话“暴力,就是打开日本的钥匙”(Violence, the key to Japan.)。

3.邪恶意念式的绑架

“意念的邪恶”这一点在《奇鸟行状录》中彰显的很彻底,并带有寓言的性质。与男主人公冈田亨生活六年的妻子久美子在一天早晨离家后再未返回。这会使人联想到《背带短裤》里的妻子,因为突然间发觉无法忍受丈夫试穿背带短裤时的模样,“母亲这才明白自己是怎样无可遏止地憎恶父亲”[13]。而在三十分钟内决定离婚,她的行为与久美子离奇的失踪如出一辙,带有荒谬意味,“荒谬就是不合理,亦即不能用理性去解说的事件”[14]。村上的小说中充满荒谬和乖戾,乖戾

心灵空虚的人篇七
《人生的超越_空虚心理的自我调节》

空虚,是指百无聊赖、闲散寂寞的消极心态,即人们常说的“没劲”,是心理不充实的表现。空虚心理其实是一种社会病,存在极为普遍。当社会失去精神支柱或社会价值多元化导致人们无所适从时,或者个人价值被抹杀时,就极易出现这种不良心理。

心理空虚的人不思进取,没有人生的奋斗目标,自然不会有奋斗的乐趣和成功的欢愉。他们无所事事或不愿事事,感到生活无聊、心灵空乏虚无、寂寞难忍。空虚者常常寻求刺激,比如抽烟、喝酒、赌博、闹事等等,以此来排遣时间、摆脱心理寂寞。严重情况下,空虚者会偷盗、抢劫、奸淫等,走上犯罪道路。

人们通常是因为下述两种情景而空虚:

第一、物质条件优越,没有生活忧虑。此类人习惯了满足与享受,看不到或懒得思考人生意义所在,没有也不想有积极的生活目的,从而整日安逸奢靡、无所事事、空虚度日。

第二、人生目标不切实际,遭受现实打击。有的人心比天高,目标不切实际却又不屑追求,当目标无法实现时,感觉饱受挫折,心灵便虚无空荡,一蹶不振。

如何矫正空虚心理呢?

1.社会认知要现实

社会既有积极的方面,又有消极的方面,要看主流发展方向,不能以偏概全,只看到消极面,而不求上进、萎靡不振,要接受现实、正视现实,并改造现实。

2.要有一定的志向

有志向才会有追求和拼搏,才会体验到拼搏的乐趣和成就感,才会珍惜生命。但是要注意志向的现实性:志向太低了无需努力,也不会去努力;志向太高了难以奋斗,也无从奋斗,到头来仍然是没有努力和奋斗,空虚度日。所以志向一定要与自身的实际能力相符合。

3.要改变懒散习惯

因为懒散,不想有所追求,无所事事或不愿事事,就会胡思乱想、寻求消极刺激,自然会感觉空虚。因此要在生活中消除不切实际的幻想,逐渐养成勤劳习惯,从劳作中获得乐趣,心灵才会充实而不空虚。

4.要磨炼意志

通过磨炼意志提高战胜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把握自己命运的能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确对待失误和挫折,在逆境中锻炼成长。

5.要培养读书兴趣

读书能使空虚者从中获得智慧、汲取力量。空虚的心灵不断得到充实,摆脱狭隘经验的束缚,

从而情绪高涨、精神饱满。要多读名人传记,以名人的奋斗史作为人生的楷模,确立“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

6.要多与人交往

与人交往,相互启示、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心灵将受到熏陶和充实。但要注意,交际对象不能也是空虚者,这样的人只能使自己更加空虚,甚至造成不良的后果。

7.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学习琴棋书画,在社会交往中能够拓展眼界,充实自己,而琴棋书画无疑是陶冶性情的最好方式。

心灵空虚的人篇八
《一个人有怎样的心灵》

一个人有怎样的心灵,就拥有怎样的世界

心能做福,心能做恶,心能做天堂,心能作地狱,心是一切罪福种子!正所谓相由心生,境随心迁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有怎样的心灵,就拥有怎样的世界。人是自己观念的奴隶。一个人一辈子的成败、荣辱、得失、无不因自己的观念而起到巨大的作用。要想让自己心情愉快、精神放松,我们必须改变自己头脑中那些错误的观念、偏执的思维惯性,学会放弃,学会放手,还要学会遗忘。

1、幻想-----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当人遇到挫折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便脱离实际,想入非非,把自己放到想像的世界中,企图以虚构的方式应付挫折,获得满足。白日梦便是一种幻想,如果白日梦代替了有意义的行动,就会成为逃避现实的手段,也可能成为心里变态的征兆,发展成为幻想症。幻想是美丽的,现实是残酷的。幻想只是一种感觉,想要人生有成,就应该立足于现实,尤其是为人处世时,更不可不切实际,否则就无法切实地解决问题,求得改变与发展。

2、消极-----对现实的退缩于逃避 消极的人往往给人一种不慕名利的虚假印像,其实他们的内心是极度空虚的,对待事情也是消极的。这种人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去做,即使有再强的能力,终生也将一事无成。消极与积极在于看法与认识的不同。走在一条具有太多信息、太多欲望和太多竟争的人生路上,我们总有几丝忧虑、几多彷徨,还会常常有些无奈。但为了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必须建立一种积极的心态。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你将拥有好的心情,你的心态往往就是你真正的主人。

3、自负-----无知者的自我膨胀 自信十分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过分”自信就会变成“自负”。“自信”和“自负”之间存在一个度,但很多人却因为成功而自我膨胀,以至于陷入自负的心里陷阱。自负有时表现为狂妄,自认为无所不能,过高地估记自己,看不起身边的人。因此,自负的人常会陷入狂躁之境,最终走向失败。

4、草率-----失败者的根源 生活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有些人在遇到事情时不加考虑,匆忙决定后又后悔不已,有时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可是这世上根本没有后悔药,我们无法预知明天,所以许多事情的成败常常取决于我们是谨慎小心还是草率鲁莽。有些人之所以失败了,也许就是他们缺乏思考和准备,而那些头脑理智的人总是经过周密考虑后才采取行动,因而这样的人最容易成功。

5、傲慢-----得不到支持的尊严 常言道:“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一般来说,知道东西越多的人就会越谦虚,而知道得越少、气量越小的人就会越傲慢,因此我们可以说傲慢是虚荣和一知半解的结合物。过分傲慢的人摆出一副“趾高气杨,不可一世”的态度,这让他们常常遭到别人的反感,使他们处处碰壁、寸步难行。

6、多疑-----无中生有的心灵枷锁­ 古语有云:“长相知,不相疑”,其实这句话也可反过来说,不相疑,才能长相知。但是猜疑是人性的弱点之一,也一直都是害人害己的祸根。多疑会让人们对身边的每件事情习惯性地往坏和消极方面想,一个人一旦掉入猜疑的陷阱中就容易对每件事神经过敏,让别人对自己也产生疑虑,这对正常的人际关系是不利的,而且疑心最终也会使自己陷入紧张和焦虑之中。­

7、奢侈-----有钱时摆阔,没钱时挨饿 奢侈是一种毒药,一旦沾染,就会不断蔓延开来,而且传播速度很快,波及范围很广,一个人开始追求奢侈的生活,那么,周围的人很快就会奢侈起来。浪费是最大的犯罪,如果你浪费时间,那是在消耗生命;如果你浪费金钱,那么,你就走在通往灭亡的道路上。

8、自闭-----画地为牢,把世界关在门外 把自己封闭起来,可以躲避风雨,但是阳光也进不来了。一个能够打开心扉,迎接阳光的人是永远不会自闭的。如有阳光一样的心态,你就不会在抑郁失落中迷失自己,你就不会失去方向。正确地估量自己的价值,并且让自己持续地“增值”,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样,你的生命才不会白白的度过,才会觉得每一天都是有意义的。

9、偏执-----偏重于自我的执著 有主见,有头脑,不随声附和,不与世沉浮,这无疑是值得称道的好品质,但是应该以不执己见,不偏激执拗为前提。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头脑都应该存有辩证的观点,死守一隅,坐井观天,把自己的偏见当成真理,而且至死不悟,这是为人处世的大忌,如果我们不能及时纠正这种态度,就很可能会误入人生的死角,抽不出身来。

10、急功近利-----不思长远的“近视眼” 急功近利的人目光短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要闻到芝麻香,就会忘却西瓜甜。们的视野只能看到眼前,所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急功近利者一贯的行为方式。为了摆脱眼前的状况,这些人可以不顾未来的利益,只为求得一时的痛快,而不长远考虑。其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的。

11、贪婪-----心灵的贫穷,灾祸的根源­ 人在现实中生活,不可能没有欲望,欲壑难填,对金钱的欲望,使很多人变得贪婪无比。诚然,金钱是人们生活的基本保障,但是在解决生活所需之后,不能一味地贪求。古语有云:“多贪不如少用。”人对钱财的欲望应该有一个度,如果超过了度就要想办法让自己停下来,不要因为过分贪婪换来后悔莫及的结果。

12、无原则-----被丢弃的道德 利益在生活中经常被追捧,甚至有人喜欢把自己的一切准则都与利益画等号。和自己的亲人、朋友以及其他人相处的时侯,时时刻刻都以自己的利益为重。诚然,对很多人来说,利益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把利益作为自己做事的准则,那么到后来,这样做的人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利益有时侯还会成为别人引诱自己的陷井,而以利益为准则的人,掉进陷井的几率比跳过去的几率要大很多。­

13、嫉妒-----诋毁别人的成就,暴露自己的无能 嫉妒是人心上的肿瘤。嫉妒可以让美丽的人变得丑陋无比,可以让热情的人变得冷若冰霜。嫉妒是一种憎恨式的感情,拥有嫉妒的人,看见别人比自己过得好,比自己运气好,就会恨得咬牙切齿;而看见别人比自己运气差,过得没有自己好,就会洋洋得意。这样的感情,对人际关系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人应该用一颗豁达的心去看待这个世界,因为嫉妒心只能把人送到疯狂、崩溃的边缘,而不会让人获得美好和幸福。

14、固执-----蟠踞于心灵的愚眛根源 固执是一种坚持成见,不懂得变通的心理现象。人对事物的认知,以及对事物价值的评判都要通过自己的价值观来完成,这本身就带有极其浓郁的主观色彩。如果对一个事物的认识错误,但是又不愿接受别人的意见进行有效的改正,就会错上加错。固执并不是坚持的近义词。其实,打开固执的枷锁也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只要能及时地改正自己错误的观点,有效地接受新事物,很容易就能打开固执的心灵枷锁。­

15、轻诺寡信-----轻诺寡信,多易必多难 诚信为立身之本,要做到诚信,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轻易承诺,这样才能避免背信弃义。如果不经过深思熟虑就答应别人的要求,事后又做不到,这样的人就不会获得他人的信任。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要一诺千金。孔子说:“民无信不立。”人的言行要以诚信为本。

16、张扬-----浅薄者的朋友 有着张扬性格的人狂妄自大、盛气凌人、锋芒太露,言行之间容易招致非议,伤人伤己,因此做人要谨言慎行。“谦受益,满招损。”无论是才华满腹还是志高意满时,都不可趾高气阳、骄傲自大,而应该在充分发挥自己才华的同时收起锋芒,低调处世。《老子》曰:“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即便是有才华而不得志的时侯,也无需悲观或者埋怨生活的不公,要做到淡然处之,以低姿态做人。

17、虚荣-----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 虚荣是追求个人的荣耀和表面的光环,以求博得别人的欣赏、尊敬的表现。爱慕虚荣的人都有较强的自卑心里,他们不知道,内心空虚无知、外表光鲜的人反而招人厌烦。气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虚荣心,不应该把它扩大升级,而应该通过虚荣心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加强学习和改进,不断提升、激励自己,勇往直前。

18、拜金-----为自己套上黄金的枷锁 毋庸置疑,金钱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钱财是生外之物,不要被金钱和自己的贪婪迷或了双眼,应适可而止。把贪心戒除,这样就能知足常乐,解开束缚人的脚镣。除此之外也不要吝啬,能够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幸福。不把金钱看得太重,学会舍得,才能把握住人生的机会和命运。

19、冲动-----陷于悔恨与自责的漩涡 在日常生活中,确实会有许多事情让我们气愤、很无奈,但是无论自己的情绪多么冲动,都不能失去理智,更不能不顾一切地采取过激的行为。“事缓则圆”任何事情的解决都是理智加公平的结果,一味冲动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往往会造成让我们难以承担的后果。因次,在遇到窘境时用理智控制自己的行为才是明智的选择。

20、盲从-----失去自我的可怜人 很多人都会盲目地追求大众潮流,这是很多人都具有的心理特征,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心灵陷阱。因为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人的选择方向也应该是不同的。因为盲从,我们往往丧失了自我,迷失了自我的个性,丧失了自我判断力和自信心。

21、自我设限-----杀死你的潜能力 “上帝只拯救能够自救的人”。成功属于愿意成功的人。狭隘的心理是阻碍人前进的障碍,很多时侯,一个人的失败并不是受客观环境的影响,而是自我设限的心理已经注定了不能成功。自我设限的狭隘心理使一个人的心胸不宽广,使一个人的的眼界不开阔,使一个人的目光短浅甚至还会使人产生严重的自恋情结,有这种心理的人很难与他相处,而且容易伤害他人。这种人是天生的失败者,因为自我封闭和自我设限,他们陷入了精神上的贫瘠和恐慌中。

22、报复心-----小鸡肚肠,睚眦必报 报复心是无底的黑洞,源自于仇恨的怒火。如果不能及时控制报复心理,而任由报复心吞噬自我,就会失去理智,做出莽撞乃至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报复心强的人容易意气用事,一旦急火攻心,常常只顾发泄心中的情绪而不听从别人的劝告。他们无法坦然面对挫折,不会宽恕他人,往往为了贪一时之快而伤人害己,结果既失去了人缘,又把自己也推入了麻烦的陷阱中。

23. 侥幸-----非常不健康的心理 这种心理使人的思想受到蒙蔽,从而做不出正确的判断,甚至迷失方向。久而久之,人们的思想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其实严重的后果都是由一点一滴的小事积累起来形成的,因此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偶尔一次侥幸可能会使人取得成绩或者得到某种益处,但总有一天会跌倒。任何时候都要丢弃侥幸心里,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理想。须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唯有踏实勤奋才能走上成功的道路。

24、强求完美-----自卑与不自信的怪胎 中国有句古训:金无赤金,人无完人。俄国著名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一片完美的树叶,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总是存在追求完美的人。他们不但对自己有着完美苛刻的要求,对身边的人和事也都抱着同样的态度。因为过度地追求完美,他们失去了很多愉快幸福的生活,甚至自己的生命。

25、失去目标-----斗志的迷失 失败是不需要计划的,而成功则需要一个周密的计划并一步一步地去实践它。古今中外,大凡事业有所成就者都具备两点:一个是自己有着清晰的事业目标;二是朝着目标不停的奋斗。没有目标的人就像一艘盲目航行的船一样,对它来说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而如果一个人有了目标,并且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那么整个世界都会为它让路。因此想要成功,就得从一点一滴做起,给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长期的、具体的目标,充分利用好时间,带着目标上路,就会到达目的地。

26、中年危机-----重压之下的情绪风暴 人的生命曲线从高峰跌下,而工作和家庭的负担曲线则向上升去,这两条抛物线的相交点正是中年。人到中年,会对工作、事业都不满意,认为眼前没有任何挑战值得全力以赴,会变得死气沉沉、喜怒无常、悲观消极;人到中年会遭遇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心里和身体上出现下滑的迹象,这就更加重了中年危机以及困惑。陷入中年危机心灵陷阱的人会出现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引发心里上的问题,并伴随着出现身体上的反应。只有树立积极的心态,用充满自信的心态来应对的中年人才能平稳地度过这一时期。­

一个人有怎样的心灵,就拥有怎样的世界。人是自己观念的奴隶。一个人一辈子的成败、荣辱、得失、无不因自己的观念而起到巨大的作用。要想让自己心情愉快、精神放松,我们必须改变自己头脑中那些错误的观念、偏执的思维惯性,学会放弃,学会放手,还要学会遗忘。

心灵空虚的人篇九
《战胜空虚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第二中学

高 二 年 级 班 主 任 班 会 课 设 计

设计者:江力古力·木拉提别克 日期:2013年11月12日

战胜空虚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课时】一课时 【年纪】高二年级 【教学理念】

本届班会努力贯彻“学生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平台。

【设计思路】我把这个班级从2009年的初中带到高中已经五年了,在这当班主任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学生的心里空虚问题,特别是高中阶段每次考完试后很明显,为了帮助学生战胜空虚感,充满热情,保持积极的心态我开设了这个主题班会。 【学生分析】

处于青春期的高二学生,生长发育非常旺盛,同时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注意力思维能力也不断增长,但心里发展不成熟不稳定,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有很多压力,金钱压力、生活压力、学业压力,甚至人际关系的压力。 【重点】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塑理想,树立正确的学习和生活目标。 【难点】

高中学生空虚心里的几个表现。

【教学准备】

投影仪,教学视频, 图片,黑板。 【教学过程】

心灵空虚的人篇十
《孤独、寂寞与空虚的辩证分析和比较》

孤独、寂寞与空虚的辩证分析和比较

【孤独】

孤独,根据中国古代文字里解释,孤是王者,独是独一无二,独一无二的王者必需永远接受孤独,他不需要接受任何人的认同,更加不需要任何人的怜悯,王者绝对可以在很平静的环境下独行。

孤独并非是在自己心情压抑,或是失恋的时候出现的,那种感觉只是空虚和寂寞,称不上是孤独。孤独是一种状态,是一种圆融的状态,真正的孤独是高贵的,孤独者都是思想者,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面对的是真正的自己,人类的一切思想都源于此处。孤独者,不管他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能让自己安静,都能自得其乐。

孤独有时候也是一种财富 ,人只有在孤独时,心才会真正的安静下来,才会很理智,孤独并不苦,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孤独≠寂寞

真正的孤独不是温饱后的无病呻吟。孤独是灵魂的放射,理性的落寞,也是思想的高度,人生的境界。它没有声音却有思想,没有外延却有内涵,孤独是一种深刻的诠释,是不能替代的美丽。

喧嚣里的独行客也是孤独的。也许越是纷繁越成空,越是孤独越丰富。一个人未必孤独,人多时,也许更茫然。月亮仅一个,却有众星捧,走在人海中,不知谁人懂。因此,才有了喧闹中的慨叹,热烈中的冷观。

独处时,才有时间思考;静思时,才有机会感悟。

能专心,方能深入。耐住寂寞、忍受孤独,也许才有奇迹的诞生。那些超前的理论学说,往往都是在长久煎熬后,方被后人体悟和理解。很多科学发明,也经历了痛苦挣扎,才被人们认可和推广。那近乎黑暗的埋没,该是怎样的一种孤独?

融入喧嚣,就难逃纷扰,经常身心疲惫、憔悴不堪。为功名利禄明争暗斗,为爱恨情仇恶性角逐,几多不害他人,又几多不被人害?殊不知,厚待别人方能善待好自己。

在一个群落,掩埋得越深,就越难找回真实的自我。只有一个人的世界,才能真正袒露活脱脱的自我。

不会享受孤独,就不会享受人生。

学会忙里偷闲,闹中取静,才能享受孤独的时光,默默感悟失去和得到,回味遗憾和美好。

挤一点时间,品一杯香茗,做一次思考,那是何等的惬意!

能从忙碌中解脱劳顿,能在静夜里独对心灵,能在晨曦时思考未来,那是一种无法表达的玄妙。

暗夜里,独守一盏心灯,凝望苍凉无垠的夜色,便没了痛苦,没了压抑,静静地品味那份空旷开阔和寂静清远的孤独。漫步于自我的心灵旅途,就把平日里那颗焦躁的心融入了如水的宁静,在追忆和反思里淡品人生,在夜的最深处,触摸飞舞的灵魂,让虚无变得富有,这又是怎样的一种享受!

【寂寞】

寂寞是表示人冷清孤单的形容词。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生灵,人不可能一个人生活。当个人离开群体过久后,人性就会以一种手段惩罚个人,这种手段就叫寂寞。

寂寞和孤独的词性几乎完全相同,其不同点主要在于感情色彩。

孤独是指一种可见的状态,同样也可以指一种态度,指没有人陪伴或者拒绝别人陪伴。

作为状态来说,只要一个人有人陪伴着,便不是孤独的;

作为态度来说,一个人可以选择孤独,也可以选择不孤独,人在这一点上是十分有主动权的。

寂寞是指一种不完全可见的状态,指无法与人沟通或无法通过沟通来获得满足。

作为状态来说,寂寞与否的判断,从别人的角度而言,是猜测性的和充满暧昧的。你难以从一个人身边有没有人,以及他的行为表现来确知他是否寂寞。

同时,相对于作为态度的孤独来说,寂寞是不能主动选择的。也就是说寂寞拥有属于不受人们主观好恶所影响的特性,无论人们是陶醉于寂寞还是厌倦寂寞,寂寞这种情绪都会依然固我。

寂寞和孤独不一样,寂寞可以是想一个人,可以滔滔不绝的说话,也可以是逃避现实。寂寞又很多种。而孤独却只有形影单只这样的词。

孤独是一种与他人隔离的客观状态,孤独可以是愉快的或不愉快的,如宗教领袖与伟人经常是孤独的,但是他们是在孤独中探索精神的启示与世俗的进步,所以尽管孤独却并不寂寞,可以说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必要的关联。

关于寂寞和孤独的区别还可以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两个人背靠着背仰望星空,这种情况下,对于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单体都不适宜用孤独来形容,但是他们依然有可能是寂寞的。

孤独是一个小水池里只有一条鱼;寂寞是水池里什么也没有。孤独是在很多人的地方,身边却没有人陪伴;寂寞是在很多人陪伴的时候,也只能沉默。

人生,本身就是一个寂寞的旅程。

也有人说,一个人的时候应该叫孤独,想一个人的时候才应该叫寂寞 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而是因为想你才寂寞.寂寞的感觉之所以如此之重,只是因为想得太深.

孤独是一种态度,寂寞是一种想法。

寂寞就是天空中那种淡淡的蓝色,也许不经意的抬下头就再也无法回避。

孤独只是个体和集体的区别。

寂寞则是心灵上的孤单,缺少心灵上的共鸣。

实际上,在心灵上有共鸣的人碰到一起的几率是相当小的。很多人一生都碰不到一个知己,就是寂寞。

有的人,没有知己,同样也没感觉到寂寞,而且生活还挺美。

这说明,寂寞与否,跟精神境界有关系,跟性格有关系,跟环境有关系。

忧郁症患者普遍都有寂寞的感觉,而忧郁症患者无一不是性格上存在缺陷,所以,性格也导致了寂寞。

寂寞是什么感觉?

就是身边没有了聊的来的人 所以

有的人可以陪坐在有的人身边一夜却一句话也没说。

有的人寂寞的时候说不出话来,有的人寂寞的滔滔不绝。

寂寞就是你靠某个压抑的节奏来呼吸,

寂寞就是想逃离现在的自己 。

寂寞也是幻想家的坟墓。

寂寞就是常常沉默,常常紧闭双眼。

所以一旦寂寞起来 这种感觉会让人觉得可怕。

寂寞就是要一点点这样的走下去。

而且大概要这样很久。

如果一个人喜欢与寂寞打交道,或者说寂寞已经在这个人的身体里,占据了相当的领地,而且还不断地扩展,这个人的精神堡垒离倒塌就不远了。 寂寞是柔软的,寂寞像温水,像轻风,你感觉不到它,在这个充满坚硬物质的世界里,它的确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寂寞本身却是敏感的,它像个不知疲倦的行者,辛劳地寻找着自己的寄居地。它像一汪清泉似的,不经意地浸润着你的身体,当你从内心深处发出一声叹息的时候,你这才意识到,寂寞已经无可挽回地侵占了你的精神世界。

孤独与寂寞虽同为一种精神状态,而孤独更显得强硬、健壮,带有诗性。孤独虽然同寂寞一样特立独行,但它的骨子里有一种渴求人观赏的欲念,因为它美丽如烟。也就因此,孤独有媚俗的一面,惹得一些艺术家们,喜欢把孤独的标签贴得满身都是,害得孤独像个可怜虫似的,甚至有自杀的念头。而寂寞没有孤独那么不幸。也许,这得益于寂寞的秉性,寂寞只是一种状态,一种自然而然的,无法掺入任何人的主观成分的一种天然状态。它不是因喜欢不喜欢所能够任人取舍的,凡人还是伟人,只要夜静人深,或不得不独处时,寂寞便会悄然而至;但若想排遣寂寞也不是一件难事,有人群的地方,甚至只要有声音,即便那些无规律、更谈不上美的噪音,都是寂寞的对手,每遇此时,寂寞便悄然而逝;而孤独,无论在人声嘈杂之处,或是那些杯光酒影的应酬场面,都会坚强地存在着,像兀立了几千年的岩石,坚硬而恒久地存在着,它远比寂寞要顽强和执著。

寂寞的软弱有如毒药,如果你一味地顺从它,沿着它划定的曲线走,你就会掉进它设置的陷阱,在那里,寂寞特有的压抑织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你无法冲破它,你会被寂寞杀死。寂寞一旦攫住了谁,谁就慢慢改变自己,直到面目全非。

你如果足够聪明,当寂寞袭击你的时候,或者说寂寞像雾一样弥漫了你的居所,你嗅到了寂寞独特的暧昧气息,你便应逃离它,跑到有人群的地方去,比如菜市场、百货商店、美术馆以及节日的公园等等一切人头攒动、人生嘈杂的地方,那些都是扼杀寂寞的好地方。你要让那种热烈、兴奋,甚至肮脏的氛围彻底将自己浸透,让你的神经逐渐地麻木,麻木的神经有如小吃

店里刚下锅的面条,生硬而僵直,这时寂寞就会灰溜溜地消失在嘈杂的缝隙间;你不去问它的下落,恐怕它会因此记住你的模样。

如果你是位艺术家,以搞点精神把戏为乐的那种人,寂寞便没那么面目可憎了,一忽儿的寂寞,或许可以产生出一种奇妙的构想,奇妙的构想再佐以时日,有可能成为了不起的艺术品(一幅画、一曲旋律,或一首隽永的诗)。但有的时候,艺术家脆弱得还不如婴儿坚强,尤其心灵,更是软弱得一塌糊涂,所以这时,寂寞便无一点可爱之处,它像个吸血鬼,吸走你的精神之髓,让你的精神患上软骨症,阳光也无济于事。有一天,我碰到了一位卖文为生的朋友,他萎靡不振的样子让我吃一惊,我问他怎么回事,他长叹一口气道:寂寞难耐,我可能是患了忧郁症„„我劝他多找朋友聊聊,或许能排解寂寞和孤独。他又摇头,试过了,不管用的。或者多读读书,在书本里找知音,不是有人说,读一本好书,等于同一个高尚的人谈一次话„„好了好了。他打断我。那都是中学生的把戏,我是曾经沧海了。或者你„„我又想出了一个主意,然而没等我说出口,我的朋友却已转身走远了。我看见寂寞并携着孤独在我的朋友周围跳舞。

寂寞的体验是十分的私人化的,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寂寞,它让人想到死,想到人生最悲惨的事情,它是情感当中最具杀伤力的一种。

其实,在人的一生中,那种热烈精彩的场面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比如你工作学习,你忙得不可开交,而这对于你那漫漫一生来讲,也是相对短暂,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需要你一个人慢慢地挨着,你不妨就将人的一生看成是一只又苦又涩的青橄榄,你只能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品尝,唯其如此才有滋味。你要安心于那种不急不躁的状态,不要将你的情绪的瓦罐倾斜,让寂寞,或其他毒害你心灵的东西乘机而入。

【空虚】

与孤独、寂寞相比,空虚则显得低级的多。

空虚是指百无聊赖、闲散寂寞的消极心态。即人们常说的“没劲”,是心理不充实的表现。当人们长期生活在空虚状态中,不满足本性遭到长期打压,就会产生抑郁病,忧郁症,孤独症等病态。

心理空虚是不思追求、无所事事或不愿事事造成的。因为不思追求,失去了人生的奋斗目标,就不会有奋斗的乐趣和成功的欢愉。因为无所事事或不愿事事,就会感到生活无聊、心灵空乏虚无,就会感到寂寞难忍。于是,为了摆脱这种心理上的饥饿,就有可能去寻求极端刺激,最终便有可能走上歧途。

空虚通常发生在这样两种情景之中:一种是物质条件优越,无需为生活烦恼和忙碌,习惯并满足于享受,看不到也不愿看到人生的真实意义,没有也不想有积极的生活目的;另一种是心比天高,对人们通常向往的目标不屑追求,而自己向往的目标又无法达到而难以追求,结果是无所追求,心灵虚无空荡,精神无从着落。

空虚不同于慵懒。慵懒是心理上的懒散,是惰性使然,慵懒虽然是诱发空虚的条件,是不思追求、无所事事或不愿事事的温床,但慵懒未必一定导致空虚,因为慵懒的人心理上也可能很“充实”——喜欢懒散生活、满足懒散现状,尽管这种“充实”是消极的,对常人来讲是难以理解的,但慵懒的人并不会感到心理空虚。当然,慵懒的人如果逐渐感到无聊、寂寞、万事不称心并向往通过消极的新鲜刺激来排遣此种心情,以消磨时光,则就会演变成空虚的人。

要对抗空虚就要看清空虚的本质就是不存在。这时如能转移注意力做些“实质”的活动,如逛街就认真挑选衣物、聚会时就专心与人谈话,都可有效驱除空虚感。至于常感到空虚的人,很可能是活得不踏实。有些人在生活中怀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或目标,自己总是在生活中追寻些什么,而没有落实到现实生活本身,不免常有虚幻感。要挥别空虚感就要建立“务实不务虚”的生活态度,能“活在当下”的人,心中是不会有这么一个黑洞的。

总之,孤独是一种状态,寂寞是一种心境,空虚是一种情绪。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心灵空虚的人》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空虚的心灵基督教 心灵的空虚 心灵空虚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心灵空虚的人”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心灵空虚的人"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7372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