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小学数学研修结业

小学数学研修结业

2015-12-21 03:04:2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小学数学研修结业篇一《小学数学实践研修成果》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小学数学研修结业》,希望能帮助到你。

小学数学研修结业篇一
《小学数学实践研修成果》

小学数学实践研修成果

通过一个阶段的网络培训,对教学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结合培训中的几个方面对我所教的五年级数学进行了一些适当的改变。以下是整个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84-85页《三角形的面积》

教材分析: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为落实这一目标,这部分教材均是以探索活动的形式出现的,加强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己得出结论。学生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前,已经亲身经历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当学生亲身经历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时,不仅可以借鉴前面“转化”的思想,而且为今后逐渐形成较强的探索能力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运用已有的知识、转化的数学思想,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能正

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1、、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交流、

推理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2、通过动手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的情感。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动手操作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教学用具:教师准备课件与三角形教具

学生准备同样大小的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三角形两个、钝角三角形两个

设计说明:

三角形面积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学习的。我主要采用了提出问题——寻找思路——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课堂教学的。首先,我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红领巾的制作这一生活情境引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三角形与学生熟知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发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发展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 创设情境:

师:老师遇到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愿意帮助老师解决吗? 生:愿意

师:好,我们学校想在一年级新生中发展50名少先队员,需要做50条红领巾,要买多少布料呢?(电脑出示:闪动的红领巾)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知道什么呢?

生:一条红领巾的大小

师:也就是一条红领巾的什么?

生:面积

师: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

生:三角形

2、 导入课题:

师:怎样才能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三角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并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探究活动中。】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复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及推导方法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吗?

生:S=ah

师:回忆一下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口述)

2、探索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第一次探索操作

师:好,我们先来试试三角形能不能转化成我们已学会的计算面积的图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三角形,四人一小组,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动手前,注意老师提出的这几个问题:

你选择两个怎样的三角形拼图?能拼出什么图形?拼出的图形的面积你会算吗?拼出的图形与原来的三角形有什么联系?(屏幕出示)好,开始。

(学生小组合作操作,教师参与到小组中进行指导。)

师:三角形能转化成我们已学会的计算面积的图形吗?

生:能

师:那你们是怎样转化的?哪个小组上来说说,他们汇报的时候,其他小组的同学要认真听,听听他们的结果与你们的有什么不同,如果有疑问可以向他们提出。

生1、我们小组用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师:我这儿也有两个直角三角形,可是拼不成,你用的是两个什么样的三角形?(师演示)

生1、我们用的是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

师:你怎么知道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生1、把两个三角形重合,就知道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师:很好,老师把你们的直角三角形放大了,贴到黑板上。还有没有其他拼法?

生2、我们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你们是怎么拼的?

生2、把两个三角形重合,找到相等的边,再把两个三角形反方向对齐,就可以拼出平行四边形。

师:三角形有几条边?

生2、三条边。

师:所以,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中任意两条对应相等的边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好,贴到黑板上。还有吗?

生3、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4、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还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5、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 师:好,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拼法,都贴到黑板上。

【设计意图: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动手操作,将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计算面积的图形上。在操作过程中,教师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在操作、观察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第二次探索实践

师:大家来看,你们已将三角形转化成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那么,怎么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方法呢?下面我么进行第二次小组合作,根据你们转化的图形,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尝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我们看哪个组讨论的好!

小学数学研修结业篇二
《小学数学 研修成果》

小学数学 研修成果

上传: 袁红春 我通过学习更新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个性特长,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创出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特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能扎扎实实丰富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政治修养,以求对学校的发展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二、详细目标:

1、业务素质方面 ①丰富了远程教育专业的知识,能熟练的运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电子备课。 ②丰富了教研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③运用多种形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④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计算,使计算能力有了提高。

三、具体措施: 1、以“同伴互助,自学反思”为主要形式。 我自主学习,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形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把日常工作与教学融为一体,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教育实验等多种活动方式,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反思,边反思边改进,边改进边提高。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和同伴合作、探究,不断探索、创新、调整、充实,总结经验,提高了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2、认真学习《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数学新课程标准以及各种书刊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使自己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扎实的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广阔的知识背景,较高的业务水平,来加快新课程发展建设步伐,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

3、更好地运用电子备课平台和教学课件,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利用远程教育等资源听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

5、教学观摩:随时和本组教师互听互评,进行教学交流。

总之,本学期我勤奋努力,很好地完成了计划。使自己有较大的进步。

小学数学研修结业篇三
《国培计划(2012)---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结业汇报》

“国培计划(2012)-----贵州省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

结业汇报

感谢有你——国培

铜仁市德江县袁场小学:叶连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在2012年丹桂流香的九月,我带着学校交给的重任,带着校长

的谆谆嘱托,带着全校同事殷切希望,怀着期盼的心情来到美丽的西南大学培训学院,和来自省内各市区县的100名数学教师一起投入了为期三个月的国培洪流之中。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培训过程中充分重视了学员的参与和体验,无论是学员与专家之间的互动交流、学员与学员之间的思想碰撞,还是学员在课堂教学现场观摩与评析、学员的进学校影子研修,都极大地调动了学员主动参与到培训中的积极性,让学员在亲身体验、深入思考中得到提升。相逢是首歌,我们因国培喜结友缘,我们因数学欢聚一堂。有一种学习,没有参与,你不会知道什么叫精彩纷呈;有一种交流,没有融入,你不会知道什么叫头脑风暴;有一种对话,没有深入,你不会知道什么是豁然之开朗;有一种信仰,没有执着,你不会知道什么是任重而道远。通过参加“国培计划”的培训,让我感受和收获很多。

理 论 培 训 篇

2012年9月10日— 2012年10月8日,我们在省教厅的正确领

导下,在西南大学培训学院领导、老师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开始了潜

心研修;铭记培训学习任务,是开班典礼领导致辞中自上而下的嘱告。沐浴培训徐徐和风,是培训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不懈努力的付出。培训学院的精心安排下,聆听了专家、教授、名师的精彩讲座和先进理念。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当我带着教学实践中的种种疑问,走进这次培训课堂时,是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的激起了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在这种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的对话中,我喜悦地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

(一)集中理论学习让我 感受了大师的风采

在培训中,专家们的精彩讲座让我感受到了大师们高尚的师德修

养,以及他们的敬业精神。教授们独到的视角、深邃的思考、扎实的工作作风和积极乐观的心态,使我深切领悟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无止境”的真谛,给我这个一线的教师留下了终生挥之不去的印象,它必将成为我今后人生的指南,事业的航标,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成为我一生不菲的精神财富。座谈与交流中侃侃而谈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琼浆玉液;专家和教授的谆谆教诲让我们享用了丰盛的理论大餐:

1、用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问题 是张健老师教给我们的问题策略;

2、让学生在欣赏中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 是顾沛教授的观点;

3、谭琼教授让我们了解到 数学知识的历史背景;

4、张碧荣老师让我们 感受了香港教育的独特魅力:

5、牟天伟教授告诉我们 早点失去奶酪才能找到新奶酪的发展观;

6、刘裕权教授告诉我们 把握四大机遇,走出三平人生的价值观;

7、杨霖老师告诉我们 儿童是教育出发点和归宿点的学生观;

8、陈大伟教授告诉我们 观课议课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观;

9、吴平老师告诉我们 抓实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性;

10、康永邦校长告诉我们 动起来让每个生命更精彩的办学理念;

11、唐安奎教授告诉我们 表扬可以使孩子变得更聪明和自信;

12、李光树教授告诉我们 处理教材的依赖性和创造性的关系;

13、特级教师刘大春让我们明白了 有效交往需技巧,用心倾听是习惯;

14、特级教师肖成全让我们明白了 生活处处有课程,一言一行皆教育;

15、邱莹老师让我们明白了 灰色理论提升着品味,而多彩保证了活力;

16、李芹教授让我们明白了 教育统计与分析为教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17、黄翔教授的课标解读 提高了我们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

18、朱维宗教授的目标制定 提升了我们把握数学本质的能力;

19、刘庆华教授的教材解读 提高了我们构建生态课堂的能力;

20、涂涛院长的悉心指导 提高了我们制作ppt/flash等课件的能力。

国培让我们的理论换代,研修让我们的知识重建。是专家的启迪,

让我们知道了如何做一名快乐而幸福的教师;是专家的引领,让我们

懂得了如何做一名智慧而睿智的教师;是专家的示范,让我们领悟了落实课标理念驾驭课堂的技能;是专家的影响,让我们明白了实现自身价值成就未来的重要。

(二)集中理论学习 让我领教了独到的观点

一个月的集中培训,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使我们领会了数学教

育的理念、有效教学的方法、数学教学有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解决方法等独到的观点。张健老师告诉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关注学生数学思维素质的培养。多位教育名家的讲座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比如张碧荣教授运用宏观综合的视野,展现了课程和教学理论国际化发展的框架和思路。有助于我们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课程教学理论和寻求改革和突破。专家们分别从教师的职业规划,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及各种制度等问题进行讲解,让我有了更鲜明的教育观,提升了我的教育层面。朱福荣院长从专业的视角为我们讲解了“《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的深层解析及思考” 的相关问题。他的讲座让我们建立了更新的理念,又重新审视了曾经的课堂教学过程,使我明白了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是数学教育的本质,正如古语所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三)集中理论学习 提升了自己的境界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

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方法,让我从心灵深处体会到了教育大师们的博大胸怀和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以及成就一番

事业后的幸福感,身为教师,要懂得寻找规律,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按规律做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在教和研中不断成长,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我相信有耕耘就有收获。参与授课的专家、名师,每一位身上都有着许多闪光点,他们广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对教育的热爱,统统都融入在他们生动精彩的讲课中,也深深地影响和感染着我。我该怎样做?我如何才能做得更好?这是参加这一次培训学习后,我一直在思索的问题。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学术水平高,充溢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们开阔了眼界。

我有许多感悟:

1、专家引领,思想振荡。

各位知名专家、学者从自己切身的经验体会出发,畅谈了他们对

师德以及小学数学教学等教育教学各个领域的独特见解。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在畅谈中国农村教育的过去、现在的同时,给我们展示未来中国教育的远景,在这些专家的引领下,我的思想受到极大的震撼:作为一个普通的数学教师,我们平时思考的太少!平常我们在学校中,考虑地都是如何上好一堂课,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和教育的发展远景

考虑地并不多,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在这方面实在太欠缺了!

2、同行交流,共同成长。本次培训,每位培训教师都有丰富的

数学教学经验,教学的外部条件也非常相似。因此,成员之间的互动

小学数学研修结业篇四
《小学数学研修成果》

小学数学研修成果

松桂镇中心小学 李学英

通过2012年10-11月的培训学习,我认真地听了专家们精彩的专题讲座,专心地观看了许多专家或教学案例展示和案例评析,也看到了很多同行们为一个专题或话题发表许多多建议而激动,讲的都是出于他们的肺腑之言。总之,都讲到我的心坎里面去了。以下我就谈几点体会:

一、这次国培给我搭建了学习平台

在这期间,通过“国培”这平台,学了不少知识,为我营造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使我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我觉得在理论的形成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在培训中有大量的案例,深入浅出的阐明了理论,通过与专家,学员的在线互动交流,专家的真知灼见与精辟见解,以及同行的精彩点评,交流与感悟也让我意想不到的收获,专家的讲座,每一专题的各个观点及案例,很好地解决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感到束手无策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好借鉴和启迪。对自己以前的教学有了一次彻底的反思。培训中,我还阅读了大量的先进材料和记录了一些先进的理论与方法,并把这些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培训学习不但学有所获,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到学有所用。

二、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我积极投身网络研修的学习当中,切实做到了三个“自觉”:自觉参加上级组织的网络学习培训,自觉参加讨论,自觉上交作业。通过研修,使我明确了现代教育的本质,明确课改对于教师提出了什么样的素质要求。我通过深入学习,并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否则就要被时代所淘汰,增强了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三、把握教材、活用教材

要把握好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对教学要求要求要滚瓜滥熟于心。然后积极探索教学规律,大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更要及时主动地更新教育观念和转变教师的角色。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要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有效地启迪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促进学生的基本技能、数学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素养的整体发展。

四、加强合作学习,注重情景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中倡导学生在主动合作、交流中学会学习,懂得合作。对于小学生,伙伴之间通过倾听、分享、交流、互助与反思,使每个人都可以从同伴那里获得信息和启示,进而丰富个体的情感和认识,促进学生顺利地自我构建知识和创造知识。但要注意合作学习的误区,合作学习不能简单的停留在表面,而要看实质性的东西。新课程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亲近数学。只有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有意义的数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应该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的联系,认识数学的价值,增进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激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情境教学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已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课堂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使课堂成为生活性、趣味性、活动性的课堂,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去发现、大胆地去创造,真正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五、改变教学评价,注重评价实效

改变了我以前的那种单一的教学评价。采用多形式、多渠道的评价方法,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要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让家长、学生、教师共同参与评价。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才能有效地增进他们的自我评价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同时强调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和合作能力为主要依据,坚持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注重评价的实际效果,以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六、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除了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还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能力和家里学习作业能力的培养。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引导他们怎样进行课前预习,并要求学生把遇到的疑难问题要做好记录,以便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探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平时还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及时交换信息,汇报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使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有了一定的提高。

七、要善于反思,不断提高。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

我认为,光靠死板的学习是不行的,还要善于总结、善于反思,要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有更大的进步。才能进一步发展,这也是把教师从经验型转变成研究型的最好方法。

小学数学研修结业篇五
《小学数学研修成果》

小学数学研修成果

我们每位教师都知道,评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有效的运用。运用是一个能动的概念,它是由知识演变为能力,进而发展成为素质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时也是不以一章一节内容为划分区域的全面综合的过程。

要想评好课的同时要注重备好数学课,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全面实施因材施教方略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的特点,想用一个教案来将所有的学生"九九归一",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教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案内容应具有相当的"梯度"。这种"梯度"要能让基础好的学生"吃不了,兜着走"--给他们留一些有思考性的问题,以作为课堂内容的延续;让基础相对差一点的学生"吃得香,不肯走"

二是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有机统一,评课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课本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优化重组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时一定要遵循“以人为本、按需分配”的原则,找准“教”与“学”的切入点,激发、培养、并满足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是数学模型与实际运用 “数学模型”是格式化了的解题模式,模型的建立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已有知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为学生能尽快地拥有尽可能多的知识、技巧与能力,做好内容、方式、方法上的准备。有时一段画龙点睛的文字、一个出神入化的图形、一组不同寻常的公式、一条始料未及的思路均有可能成为一篇优秀的教案。

小学数学研修结业篇六
《全国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结业与总结》

全国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结业与总结

压轴为我们授课的是一位年轻的教授,北师大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院长助理薛二勇博士(出生农村,中师起点,保送大学,浙大硕士,清华教育学博士和公共管理博士后),为我们作《当前我国的教育政策分析》讲座。从个人的简历讲到我们了解最前沿的教育信息就要关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比较教育研究》等杂志;分析名校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结构性原因之一:首选北上广,其次省会城市、地级市,县城就不愿意去了,北师大幼儿园就有很多博士,“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论“读书有用”:毕业起薪也许一样,但未来发展的潜质不一样;谈21世纪两个根本的转变: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一次性学历向终身学习转变(学位已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专业型如“在职教育硕士”“在职教育博士”等);谈未来教育发展两大政策主题——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薛博士纵古论今,中外比较,细细为我们剖析,为什么需要教育公平,如何教育公平?为什么要提高教育质量,如何提高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最后寄语我们: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

不舍再见,也到要说再见的时候了。结业典礼前,呵呵,还真没有想到,班长竟通知要我代表全体学员发个言,班级好多优秀的校长,天津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齐鲁教育名家培养对象、特级校长、特级教师„„大家的领悟能力、表达能力都比我强呵。一番推辞未果,

只好上了,就按照我的“个人培训总结”来做发言吧:

学习着成长着,是幸福的!

10月4日尽显周全安排和精细组织的报到情景还在眼前,10月5日陈锁明院长简洁智慧的开学典礼寄语犹在耳畔,不知不觉中一个月系统深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国小学校长高研班”的培训学习即将结束,这是快乐成长、开心交流、幸福收获的一个月,这是激活教育理想、坚定教育信念、系统梳理教育思考的一个月。难忘以班主任周小燕老师牵头的班级组织管理者,细致的筹备、人文的关怀、用心用情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难忘重量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的专家团队每一场精彩的讲座;难忘以李烈校长为代表的基础教育一线精英同仁的实践智慧;难忘学员之间同伴交流研讨的思想碰撞与心灵共鸣;难忘走进北京五所小学现场的实践观摩;难忘与全国幼儿园长班临时自导自演尽情快乐的晚会联欢;难忘昌平刘校邵校那么热情的招待,难忘江鸿校长带我们白家大院享受“皇家待遇”,还有我们郝校的山西红枣,王砾校长厦门糕点,杨东山校长湖北特产„„一个月是那么的幸福、快乐,充实、精彩,受益太多太多,收获太多太多。

一、这次培训让我的教育信念更加坚定。专家们的渊博学识、国际视野、民族情怀、教育的使命感都让我深深敬佩和感动。我更清楚了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于个人成长、团队发展、国家强盛的分

量!作为一名小学校长,今后的我必定全力凝聚校内外正能量,为实现孩子们个人幸福成长,实现学校的健康发展乃至为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想而努力。

二、这次培训让我的教育思考更为系统。专家们那系统思维的方法、深入浅出的剖析、风趣幽默的解读,从古至今、从中到外、由理论到政策、由心理到艺体、由德育到课堂、由教学到课程、由管理到引领„„都让我对教育、对校长角色、对如何当好校长有了一个全新的系统认识。尤其让我们领悟:人任何时候不能没有老师,一个没有师傅的人,是没有前途与根基的人!不管能力如何,年龄多大,我们要拜师至少三人以上。是呵,活着,学无止境!真正有质量的精彩人生四十、五十岁才开始„„

三、这次培训让我的教育实践更有策略。“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感谢这次培训让我结识了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区)的优秀学友,优秀校长们各有各的实践智慧,各校有各校的办学特色,每次学员间的研讨交流都是一道道丰盛的办学成果大餐,让人深受启发的同时又深深感慨:只要用心,“小学”这块园地不小,其研究、实践、创造的空间无止境,“小学校”可以展现“大智慧”,“小学校”可以成就“大教育”!我和大家同样的一个期盼,54高研班QQ群,今后继续把我们紧紧相连:资源与成功的喜悦,我们共同分享,疑难、困惑与困难,我们一起交流研讨。

我相信:这次培训,一定不会是结束,而会是一个新的起点,相信今后的日子里,在专家的引领下,在同伴的帮助下,我将和大家一起,带领我们的老师们,迈着更加矫健的步伐在教育之路上幸福地前行。

最后一句话,湖南浏阳,一个美丽的山水小城,黄建军恭候在那里,真诚地、热情地欢迎大家!《全国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结业与总结》

小学数学研修结业篇七
《小学数学升学考试现状分析及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研究》

小学数学研修结业篇八
《2015研修结业作业》

教学案例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Unit6 section A 1a-2d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选自七年级人教版上册第六个单元,主要是对日常食物的学习,食物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本单元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本课要讲的是section A部分,是整个单元的基础部分,此外,这一部分内容也比较简单,学好这一部分可以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谈论对食物的喜恶,食物比较贴近学生实际,所以此部分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并不难,加上前面知识的积累,学生学起来应该可以得心应手,但是,七年级的学生较缺乏缜密的思维,他们的较难区分部分食物,以及它们的单复数,在谈论食物时,也可能会错误使用句型。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本单元词汇:hamburger, strawberry, banana, pear etc.

学习本单元句型:Do you like… -Yes, I do/ No, I don’t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学会一些食物的表达方法并能和同伴一起谈论自己的饮食喜好。 3,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异同,拓展学生知识面。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词汇和句型的学习;

难点:词汇和句型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以及培养学生中西文化差异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

Step 1 Lead-in

Look at the pictures. Find out the food that you are familiar with and write it down. Then match the words with the things in the picture.

Step2 Presentation

Show a picture drawn by myself and ask students questions. Use “What’s this?”, then lead the sentence pattern “Do you like…”.Ask the students to answer my questions, then lead the learning of unit6. Present the new words first.

Step3 Practice

Ask students work in pair to discuss likes and dislikes, try to use the new words.

Step4 Listening

Listen and number the conversations.

Listen again and read after the radio.

Role play the listening materials.

Step5 Practice

Work in pairs to make new conversations and perform it out.

Step6 Summary

Ask a student to sum up what we’ve learned and then I complete it.

Step7 Homework

抄写单词: banana-bread,每个四遍,意思一遍。

完成《作业本》Section A与《轻松练》的课前自主导学

七,板书设计

New words: Sentence pattern:

Hamburger Do you like…

Tomato -Yes, I do/ No, I don’t

Ice-cream

Strawberry

Bread

Salad

案例分析

优点:本堂课设计的比较完整,从导入到作业的布置都有着明确的内容;在过程设置上,突出学生练的部分,留了较多的时间给学生 进行口语练习,在听的前提下,再进行语言输出,达到了比较好的课堂效果;这是一节听说课,在听的部分,教授了学生一些听力技巧,在以后的学习中比较实用;在评价上,侧重学生在说方面的表现,并及时给予了反馈,是一节高质量的听说课。

不足:播放听力的次数太少,部分学生很难掌握有些难点;在评价上过于注重说,忽略了语法方面的掌握。

改进建议: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给学生多放几遍录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接受。

小学数学研修结业篇九
《毕业论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李志刚 200907002

【摘要】广义的“有效教学”指“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或自制的教具等多种教学手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和课堂效益。有效课堂是实现教学目标达成的课堂,强烈的目标意识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目标及课堂教学目标把握得越好,教学就越有效。

【关键词】教育 有效教学 数学

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自从教育产生以来,如何有效地教?怎样做一个成功的老师?老师如何教得轻松而学生可以学有所成?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怎样提高教学的效率?这些问题历来是教学实践的基本追求。 有效教学的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目标、追求方式与策略。21世纪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在这个历史时期,有效教学意味着什么、有效教学有什么追求,有效教学的过程怎样„„

有专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教学中“高耗低效”有多方面的原因,而主要原因是教师教学中没有抓住基本概念或教师没有能力提炼出基本概念——这些教师或是因为水平低,不懂得传授基本概念、促进学生发展的原理,分不清哪些是学科基本概念的知识,哪些是说明基本概念的知识:没有能力从繁多的、多种多样的题目中筛选出能覆盖它们的基本题目,不具备将100个知识浓缩为20-30个,将一节课的内容在15-20分钟讲完的能力;或是因为偷懒,把教师应该做的对教学内容的复制筛选、提炼整理知识的劳动专家给了学生。

1、什么是有效教学

广义的“有效教学”指“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智慧教学法则)认为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学的有效知识量——教学的有效知识量是提高学生有效知识量的知识量——学生的有效知识量是他知识总量中具有迁移性的、是学生实在受益的、能促进学生发展的知识量,是智慧(发展)的象征。

在这个层面上所说的“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内的教学之后, I

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换言之,学生有无发展或进步是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指的是数学学科在课堂时间内的教学有无效益。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或自制的教具等多种教学手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和课堂效益。

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来说是让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计算到会计算,从不会应用到会应用;在能力上,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感上,从不喜欢数学到喜欢数学,在成就学生发展的同时,既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教学魅力,又感受到教师自身的价值,同时收获到课堂当中生成的许多鲜活和精彩遥瞬间,让教师不断追求永无止境的数学教学,并在快乐教学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有效教学的操作

2、1有效教学前的思考-——教什么?

新课程实施几年来,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课堂教学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形式更加丰富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更加畅通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更加深厚了„„在欣喜之余,我们发现了许多公开课、研究课,课堂看起来非常热闹,但教学的有效性并不理想,一节课下来,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有许多不合理,许多学生的行为习惯没得到很好的培养,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不足呢?归根到底,是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力度不强,有许多教师没有真正理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1、1、教学目标准确、教学中是否达成目标是衡量有效课堂教学第一标准。

有效课堂是实现教学目标达成的课堂,强烈的目标意识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目标及课堂教学目标把握得越好,教学就越有效。所以,我认为准确确定一节数学课的教学目标并加以完成是一节课有效的第一标准。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有效性,首先在这节课中设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是否准确。其次,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否关注了学生。教学目标的设定一定要符合了学生的认知特点,你只有设计了关注学生的目标而不是关注知识的目标,才有有效。第三,在教学中、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是否始终贯穿你设定的教学目标,只有准确地设定学生通过什么样的主题活动,去探究知识生成的过程,才能让学生主动去完成教学目标,才能确保学生有收获。

II

2、1、2、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优化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教学中包括三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现行的教材与以前的教材相比,许多教学内容都进行了调整,这更加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适合学生的发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有层次性,学生学起来也更加轻松、更加有兴趣。而课堂内容是决定课堂教学是否能够兑现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与教学目标相匹配,控制课堂教学内容的多少,设计教学内容的难度,都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现行的教材上的一些知识进行整合后加以教学,达到教学内容的优化。

2、1、3用基本事实的知识——基本概念,来发展增进学习者的思考力。 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定律、性质、法则、公式等,其中数学概念不仅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事实证明,如果学生有了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就有助于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运算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基本概念对于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意义表现为:第一,概念是发展思维、培养数学能力的基础。第二,掌握概念有益于获取新的知识。第三,掌握概念有益于认识解决问题。第四,掌握概念有益于创造新的知识。

2、1、4通过传授方法,使学生获得持久发展的力量。

方法是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体力劳动的方法和智力劳动的方法。智力劳动的方法包括注意、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方法。在此,我们关注的是思维方法。因为任何智力活动的方法都离不开思维,思维方法是“方法中的方法“,是智慧的核心。

方法对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的价值表现为:第一,没有方法就没有知识,没有科学的方法就没有科学的结论。第二,没有方法就没有智慧。第三,方法是人的基本素质。

教学中如何传授方法呢?基本观点是:通过传授知识传授方法。具体说来:(1)挖掘教材的方法因素。(2)运用研讨式教学方法。(3)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4)培养运用方法的技能。

2、1、5通过精心组织的知识体系,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

结构对于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意义在于:(1)掌握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够迅速内化新知识,使其牢固地保存在记忆中,并形成新的知识网络。(2)合理的知识结构能使人迅速提取大量的知识信息。

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理想的知识结构呢?第一.就一门学科来讲,首先从“纵”的方面,给学生一个内在联系的知识系统。第二,从“横”的方面,给学生一个主次分明的知识结构。

2、2有效教学过程中的行动——怎样教?

III

2、2、1从“陈旧的、落后的教学观念”转变为“具有现代思想的教育理念之中”。

从教时间比较长的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总喜欢牵着学生鼻子走,生怕学生学不懂,学不会,大多数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学中总跳不出灌输式教学的框子,这种教育方法已不适应现代教育了,教师要摒弃落后的教育观点,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适应现代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中自主选择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现代数学的教学中,课堂教学形式已呈现出多样性、实效性、灵活性、创新性等特点,教学中出现了研究性学习、自主一合作式学习、探究性学习、感知讨论式学习、迁移尝试式学习等许多有效的教学模式,我们在设计或选择教学模式时,要看哪些内容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哪些内容更适合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哪些内容采用反思方法最有效,哪些内容开展实践活动最恰当等,每节课选择适合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更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2、2让学生由“学会数学”转变为“会学数学”

新课程改革在我校实施了近七年,我校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教学中加以实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不过,在平时的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的坐姿、表扬的方式、评价的方式等还是有些过于模式化、机械化,甚至还有教师不给学生想像的空间和发表意见的自由。如何改变这样的局面,这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值得反思的问题,教师只有重审自身的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认真思考并选择适合学生的有效学习方式,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思考,真正让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2、2、3从“只重结果不重过程”转变为“结果与过程并重”。

在以前的数学教学中,由于过分强调分数,许多教师在头脑中始终灌输“分数”第一的思想,所以在教学中只注重数学知识的结果而不注重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学生死记硬背,机械地掌握数学知识,而现代教育思想和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更加强调“过程与结果——二者并生”的关系,“结果与过程并重”的关系在新课程改革中已体现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维目标的整合,尤其是过程目标提倡经历、体验到发现、解决,揭开了新的数学学习程序。在新课程当中,尤其强调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这样一个平台,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生成,有了过程就有了能力生成,有了过程就有了情感态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践去发现数学、去探究数学,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真正体现结果与过程并生重,才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从有效教学过程来看,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能够有效“指导”,包括有效“讲授”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有效“提问”并“倾听”学生。

IV

2、3有效教学过程的实施——如何教

通过长期教学实践及探索,实施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课前激趣的有效性。

在许多公开课时,时常会看见课前教师要求学生静息,教师等待上课铃声上课,我在上课时,充分利用了这几分钟的时间,在开课前就揭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如在上《圆的认识》时,我在网上找了许多漂亮的自行车让学生观察,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提前揭发。又如在在上《分数的再认识时》,课前出现了《苹果落地》的多媒体,教会学生上课要有探究的精神,我有时还利用脑筋急转弯、智力接龙、各种手势游戏等多种方法。教师应用好了课前教学激趣,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以良好的状态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3、2课堂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情境创设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点烯学生的智慧的火花。情境创设要体现以下三个特征:一、趣味性。情境创设有没有趣味是这节课开课的关键,如在上《分数的再认识》时,我用多媒体设计了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在上《统计》时,我安排了教师投球游戏等。这样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趣味中思考、发现数学知识。二、针对性。创设出好的情境,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三、可操作性。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利用生活知识感悟数学内涵。如在上《人民币的认识》,我设计了同学们在商场内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学习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2、3、3课堂质疑的有效性。

课堂质疑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在数学课堂中,为了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不断变换表达的,如:猜一猜,老师要提出什么问题;你是智慧老人,你会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是老师,你会提出什么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你知道些什么,你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请你对大家谈一谈;你发现了什么?你对这人问题有什么疑问吗等多种激发学生兴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主动质疑,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2、3、4课堂全面关注学生的有效性。

教学有效性追求的应该是所有学生共同、全面的发展,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来探究、解决实际问题。①课堂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在现行的教材中,有许多知识都与学生生活非常贴近,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让学生学习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要让学生主动收集数学资料,如我在上《百分数》时,让学生自己收集百分数的知识,采用汇报的形式,用身边的数学进行教学。课堂教学要中要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去感悟、去探究、去发现有研究价值的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教学问 V

小学数学研修结业篇十
《毕业论文-小学数学生活化研究》

小学数学课程“生活化”研究

摘要:由于数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凸现,而数学学习却与社会实际相脱离。为此,数学课程改革提出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但这并未引起大多数老师的重视,或者更多的只是注重课题的联系生活实际,却不是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因此,本文提出数学课程生活化的重要性,并对其实施作了初步研究。

本文所说的数学课程生活化,并不是否定传统的数学教学而走向另一个极端。数学课程生活化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数学应用意识三方面体现了其独特的效果。它在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数学课程生活化的实施主要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两方面着手。教学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如挖空心思找原型,或者只是和生活简单挂钩。我们所追求的不应是学校数学向日常数学的简单回归,而应当是两者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 、 生活化 、 数学化

1、引言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生活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1】。因此“数学生活化”--“在生活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讲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建构一种具有主体性、生活性、情意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具体化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学科的课程理念,由此引发出:要让数学课程走向生活,数学课程要面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倡导自主、合作、睬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数学教学,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要把数学教学过捏作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要明确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师生的发展,体现评价的人文关怀等一系列数学课程基本理念。面对时下教育界对“教育远离生活”批判,本文指出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联系,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识才会变得丰富和深刻。因此教师要把课堂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衔接,唤醒学生用心灵去体验,在体验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2、研究的背景

20 世纪 30 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经过教育实践,在对杜威教育学说进行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上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其基本内涵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他给生活教育下的定义是:“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陶行知先生反对脱离社会需要、理论脱离实践的教育,也反对满堂灌、填鸭式的教

学方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更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让课堂教学更加充满活力。

有些学者考察了学科教学远离生活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小学生课堂学习生活存在的种种问题及其根源,解读了新课程改革对重建儿童学习生活的关注,提出了生活化教学设计的期望。强调教学应该注重认知、体验、与生活的统一,强调教学应该将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相结合,真正赋予课堂教学生命的意义,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

(1)、新课程的生长点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指出,教育的任务不是把死知识或“无活力的知识”灌输到儿童的脑子中去,而是使知识保持活力。新课程改革全力构建生活化的课程结构,要求课程的内容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我们的教学回归生活。我们不是要把所有的孩子都统一在一个知识标准之中,好像他们将来注定要过同一种生活似的,而是要通过生活化的课程,力争为每一个学生找到成长的最佳模式,而不是将所有的学生都引向一个方向。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研究、判断、整合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强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不再是强调学科知识量,而是减少知识点、降低学科知识的难度。

在新课程中,“参与、寻求、交流、分享、访问、考查、遵守、感受、欣赏、关注、拒绝、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这些表述学习目标的词汇也正表明了新课程追求生活化的观点。

(2)、构建充满生机活力课堂

以叶澜老师为代表的专家学者提出,关注学生课堂生活,“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不仅是关注知识,更要重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精神生活。

郑毓信老师认为,由于数学教育历来存在严重脱离实际的弊病,而且,从认知的角度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显然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去理解与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知识,从而,在这样的意义上,“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就有其很大的合理性”。

朱德全老师认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突显活性与灵性。因此,数学教学的目标应指向生活数学,应在生活中学数学,在活动中做数学,在生活体验中理解数学。数学教育(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第112页说道:“《标准》对数学的认 识,处处着眼于数学与人的发展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这一点对数学课程

的影响需引起足够的关注,·一数学课程的内容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

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

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3)、尝试构建创新教学设计模式

数学教学设计是根据对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分析,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地组织起来,形成教学活动方案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设计必须考虑三大因素: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对象。“数学教学设计应是基于‘数学问题解决学习’的教学设计,即‘处方’式教学设计;处方式教学设计应体现教学的情境化.、个性化与意义化特征”。要求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内容的呈现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总之,教育源自于生活,数学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教导儿童学习数

学一定是可能的。本人寄希望于通过对学生课堂学习生活的研究,重新唤起教师

对数学教学价值的理解;通过教学设计的改进,努力建构“知识世界”和“生活

世界”的桥梁,让学生不再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

3、小学教育中生活与课程失衡的现状及原因

3.1 现状

时下,在教育界,抨击“教育脱离生活”的呼声十分强烈。“教育脱离现实生活是当代中国教育的一大问题。„„只重书本,只重知识的传授,把学校教育与生活教育分离开来,以学校教育代替生活教育。„„长期以来,在学校内部,由于灌输式的‘分科教育’及以书本知识为中心和以考试为目的,导致了学生与生活世界和经验世界的分离。”“教育越来越被形式化、学校化和制度化,越来越脱离学生的生活和活动”,这种教育与社会生活的疏离必然带来教育与人本身的疏离,也必然导致人与人自身的疏离。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有的小学的课程教学仍停留在教师“满堂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提高分数轻素质教育的情况,往往是粉笔加汗水齐上阵,学生和老师都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却收效甚微。

还有部分小学里出现了所谓的“放羊式教学”,这种做法将生活与课程同一化,等同化了,这种教学方法是无组织的教学,散漫的教学。我们的学生毕竟是缺自制力的青少年,在长期的纪律约束中,都时有“作乱”的现象发生,若一旦如“脱笼之鹄”,老师将无法收拾局面。国外“放羊式”教育模式已产生了课堂纪律混乱等恶果。在某些美国中学,因为学生自控能力低下,学校已不得不在教室装上了闭路电视以监控学生。因此,这种教育模式是不值得提倡的。某些人若以另类心态去欣赏他们,便只会让学生更加任性和躁动不安。

3.2 产生现状的原因

首先,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以分数来衡量教学质量水平高低的观点,于是部分学校将追求升学率作为唯一的目标。教师即使蒙承“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但在面对“成绩柱状图”所带来的工资和奖金的压力时,也将无可奈何地在“生活的压力”和“理想的尊严”之间进行选择,于是“分数”和“考试”便成为了实施课程教学的“忠实伴侣”,这样机械、枯燥、来不及与生活相联系的知识就被传授给了学生。

其次,部分学生受“升学跳农门”思想的影响,想通过求学翻身,摆脱农村贫穷落后的局面,唯分数而论,这样的学生往往知识面狭窄,身心得不到全面发展,很有可能成为书呆子,缺乏基本的社会生存能力,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成为了“高分低能生”。

再次,由于信息闭塞导致眼界受限,一部分学生被眼前的、局部的经济利益诱惑,一部分目光短浅的家长见自己的子女在学校里成绩平平或者很差,升学无望,加上近年高校学费增长,就业形式不容乐观,于是就有了“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挣钱”的想法,让孩子只读到七年级、八年级就辍学打工,使本来能够在学校能够增长知识,健全身心的学生过早的进入了社会,出现了“辍学生”;还有一部分家长和学生抱着“混一混”的观念,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学习的意义,对学习要求不高,这样家长不重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没有了远大的志向和目标,就出现了“厌学生”和“干坐生”,如果这类学生数量增多势必造成班组学习氛围的稀薄,教学难以组织。

4、创设课题生活化,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在论述“生活即教育”理论实质时说“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新课程标准也强调学科课程要生活化。如何把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实是源于生活而且无处不在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创造生活情景

何谓情景? 情景就是那些不知与已知, 浅知与深知之间的需要。因此创设一定有效的生活情景, 把学生需要解决的矛盾带到一定的生活情景中去, 从而来激发学生探索规律, 发现规律的兴趣。新课程标准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 有效的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例如在学习了人民币以后, 教师组织学生去春游, 春游是一件足以使孩子们快乐的事情。面对着低年级的小同学, 老师提出的问题是,要去春游了, 你们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孩子们异口同声: 到商店去买吃的! 于是, 一场别开生面的购物方案设计开始了。孩子们兴趣盎然, 纷纷设计着方案, 计算着钱数。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着数学的价值和学习的乐趣。当春游购物方案设计在孩子们兴奋之中落下帷幕时, 老师作了简单的小结:同学们, 你们为春游购物作出了不同方案的选择, 其实, 大家说的、做的、算的都离不开两个字, 那就是数学!孩子们恍然大悟, 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要感受生活数学

通过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认识水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来自生活情境中的问题。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例如在“圆的周长”一课中,可以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

(1)出示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提问:怎样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呢? (化曲为直法)

(2)出示一个硬纸板图,提问:怎样量出这圆的周长?还能用刚才的方法吗? (滚动法)

(3)怎样量出我们学校圆形花坛的周长?能用刚才的方法吗? (测绳法)

(4)出示一个带线小球,旋转一周形成的圆的周长如何量?能用上面的方法测量吗? (都不能)

(5)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周长的计算问题。这出示的实物都是生活中常见常用的,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去主动探索发现,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最小公倍数”时,可设计:5月份,李豪杰的爸爸每隔三天休息一天,妈妈每隔两天休息一天,李豪杰每周六、周日休息,三人要一起去看姥姥,问应该选择哪些日子比较适合?(这个充满亲情的家庭问题,只要采用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就可解决了,多么简捷!) 教学“20以内的混合计算”时,可设计:小红去春游带了20元,商店里面包每只1元,可乐罐每只2元,苹果每千克4元。请帮忙算一下,小红可以买什么?可以买多少?

三、实践、探究、合作中实现发展

探究是儿童的本能之一,儿童学习的活动中,首先要注意激发和维持儿童的探究兴趣,促使他们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亲自参与探究活动,在儿童探究学习过程中,通过适当的训练方法教给他们进行科学探究的程序、策略和技能。实践、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更加注重探究过程和亲身实践,并致力于培养他们探究、合作的精神和态度。总之,探究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观念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生的学习。

当学生觉得有归属感、充满关怀时,学习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和乐趣。为此,我们制定合作学习的班规,班规是在以学生为主的前提下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制定的。例如,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权利;每个学生都应该有创造力和独特性;每个学生都能以多种方式思维和学习;每个学生在学习时都能获得乐趣;每个学生都能和团体成员合作;每个学生都要互相尊重;每个学生都能与班上其他同学做朋友.这样,我们树立合作学习的班级风气,人人分担领导职责,对班级与小组任务的责任也是共同承担,每个学生都认同他们的首要目标是从课程、他人以及生活经验中进行学习。

四、创设实践性的教学活动

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要求。以往我们注重解决现有的数学问题,当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显得不知所措。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应创设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

(1)注重操作实践,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生活和生产中的数学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尽量地提供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和材料。如教学几何知识时,可让学生量一量课本、课桌教室、操场、花坛的长和宽,计算面积、体积等。又如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时,让学生动手,拿一张长方形硬纸卷成筒,即圆柱体的侧面,再把侧面展开,如此反复几次,让学生在操作中观察、思考展开后长方形的长是圆柱体的什么?宽呢?学生会清晰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并对圆柱体的表面积的求法有直观、感性的认识,而且在实践操作中,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都能得到和谐发展。

(2)在实践中学习,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主动去体验,去探索。如学习概率的概念时,在投掷硬币实验中,可每两个学生为一小组,配发一枚硬币,投掷硬币20次,记下出现正面向上的次数,并填写实验单。再以班级小组为单位统计发现“正面向上”与投掷次数的关系。教师通过这种形象、直观的实验,让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学到知识。

(3)在实践中应用。教学并不止于教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到社会中去,增加信息量。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分组对学校周围环境进行调查,统计校门口各类车辆流量,结合各类尾气污染资料,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如平均数、统计表、统计图绘制图表,讨论总结。又如到图书馆查阅历届奥运会各国的奖牌数,统计绘图。在实践中巩固所学数学知识。

4.2创设课堂生活化应遵循的几大原则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就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首创精神;就要让学生在多种不同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就要让学生在反思中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要让学生在合作交往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知识经验(数学现实)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新知识不能被同化,则会引起“顺应”过程,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同时,学生在“情境”还可以受到社会文化的熏陶,使课堂教学能够体现生命的意义。

3、强调“合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健作用

合作学习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起关键作用。通过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能够共享彼此的思维与智慧,也就是说,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由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者完成的,这样就能达到学习的最大效能。

4、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

学习环境包括许多要素,如安全、自由、舒适、积极的学习场所,如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如各种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以及互联网信息等).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就是要在设计时考虑学习环境的各种要素,使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在学习环境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小学数学研修结业》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小学数学研修结业成果 小学数学实践研修成果 小学数学研修总结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小学数学研修结业”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小学数学研修结业"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7402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