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古文激励公司员工

古文激励公司员工

2015-12-21 05:34:11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古文激励公司员工篇一《古文励志名句》 ...

古文激励公司员工篇一
《古文励志名句》

古文经典励志名句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4、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5、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6、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 《孟子?告子下》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12、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1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1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6、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17、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1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19、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20、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21、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2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23、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24、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26、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2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29、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30、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32、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刘勰 3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34、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举成名。——司马迁 3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3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古文激励公司员工篇二
《古文-励志》

言多必失!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塞翁失马,焉知非名句·出处】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原文·语境】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节选

【释义•点评】

知:同智。意思是:爱好学习就接近智慧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爱了,知道廉耻就接近勇敢了。这是儒家对智、仁、勇“三德”的一种阐发。

【名句·出处】

高尚之士,不以名位为光宠;忠正之士,不以穷达易志操。(申涵煜《省心短语》)

【原文·语境】

【释义•点评】

意思是:高尚的人,不以名誉地位为荣;忠正的人,不以得意或失意改变自己的操守的

【名句·出处】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

【原文·语境】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论语·子罕》节选

【释义•点评】

意思是:年轻人是可敬畏的,怎么知道将来他们不如今天我们这些人呢?

孔夫子这句话真是名言。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年轻人总是代表着希望和将来。就像毛泽东说的“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名句·出处】

皇天不负好心人,皇天不负苦心人。(戚继光《练兵实纪·练将》)

【原文·语境】

谚云“皇天不负好心人,皇天不负苦心人”是也。

——《练兵实纪·练将》节选

【释义•点评】

老天不会辜负好心的人,也不会辜负下了苦功的人。意思是,只要有善心行善事就会得好报;只要下了苦功,事情就会成功。

【名句·出处】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出师表》)

【原文·语境】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节选

【释义•点评】

意思是:应该弘扬光大有志之士的气概,不应该无端的自己看不起自己。

【名句·出处】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性理精义·卷七》)

【原文·语境】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而今人贪利禄不贪道义,要作贵人不作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

——《性理精义·卷七》节选

【释义•点评】

意思是:书上的东西记不住,多读就可以记住;意思不能精通,细细地思考就可以精通。惟独不树立志向,就是有气力也无处可用。

【名句·出处】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三侠五义·第八一回》)

【原文·语境】

他人儿虽小,胆子极大,而且机变谋略俱有。这正是“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三侠五义·第八一回》节选

【释义•点评】

意思是:有志气不在年龄的大小,没志气就是活百岁也是白活。多用来夸赞有志少年。

【名句·出处】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原文·语境】

帝谓弇曰:“„„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后汉书·耿弇传》节选

【释义•点评】

有志气的人要办的事终会成功。

【名句·出处】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

【原文·语境】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墨子·修身》节选

【释义•点评】

意思是:意志不坚强的人智慧也不会通达,言语不诚实的人做事也不会有成果。

【名句·出处】

君子志于泽天下,小人志于荣其身。(刘炎《迩言》)

【原文·语境】

【释义•点评】

君子的志向是让天下的人都受到益处,小人的志向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

福?(淮南子) 【名句·出处】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原文·语境】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节选

【释义•点评】

三军:12500人为一军,三军包括大国所有的军队。此处言其多。 匹夫:平民百姓,主要指男子。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名句·出处】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原文·语境】

天保时,诸元帝世近者多被诛戮,疏宗如景安之徒, 议欲请姓高氏,景皓曰:“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节选

【释义•点评】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后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决不苟且偷生。

【名句·出处】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四回》)

【原文·语境】

行者笑道:“师父说那里话。自古道,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岂无通达之理?可放心前去。”

——《西游记·第七十四回》节选

【释义•点评】

山再高也有人行的路,水深了自然就会有摆渡的人。意思是,天无绝人之路,总会有办法渡过难关。

【名句·出处】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原文·语境】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节选

【释义•点评】

这两句在流传中又作“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得志时,可以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这两句是中国封建社会读书人立身处世的座右铭。“兼善天下”往往成为他们终身追求的一个梦想,但多数读书人是发达不了的,于是也就只好退而用“独善其身”的清高来抚慰那颗失落的心了。

【名句·出处】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

【原文·语境】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节选

【释义•点评】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从《礼记·大学》中这段话中提炼概括出来的,尤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为流行。这是儒家设定的人生理想,曾被封建社会的读书人尊崇为立身处世的信条。就是要通过自我完善,进而管理家庭、治理国家,直到平定天下。在这里,“修身”是基础,哪怕什么目标也没有实现,也应该“修身”。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达观态度是相辅相成的,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这样一来,在没有希望治国平天下的时候,你至少还可以当个顺民,不至于闹出什么乱子来。

【名句·出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元学案·横渠学案》)

【原文·语境】

先生(张载)少喜谈兵,本跅驰豪纵士也。初受裁于范文正,遂翻然知性命之求,又出入于佛老者累年。继切磋于二程子,得归吾道之正。其精思力践,毅然以圣人之诣为必可至,三代之治为必可复。尝语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自任自重如此。 ——《宋元学案·横渠学案》黄百家按语

【释义•点评】

古文激励公司员工篇三
《励志用的古文》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3.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6.苛政猛于虎。(礼记)

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8.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9.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经)

1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家经)

11.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12.知耻近乎勇。(礼记)

1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1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易经) 15.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书经)

16.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记) 17.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冠子)

18.放之四海而皆准。(礼记) 19.皇皇不可终日。(礼记)

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书经)

21.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礼记) 2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5.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26.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2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28.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29.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 3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 31.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32.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

33.季孙之忧,不在?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孔子)

34.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子)

35.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 3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3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 38.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 3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 40.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41.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孔子) 42.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 4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孔子)

4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45.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孔子) 4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

4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48.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孔子) 49.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 50.士可杀不可辱。(孔子)

51.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孔子)

5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

53.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子)

54.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孔子)

55.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孔子) 56.当仁不让于师。(孔子) 57.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孔子) 58.损者三乐: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孔子)

59.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

6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孔子) 6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6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63.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64.识时务者为俊杰。(孔子) 65.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孔子) 6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6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6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69.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孔子) 70.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

71.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7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7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74.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7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7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77.朝闻道,夕可死矣。(孔子)

7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 112.杨朱之道,不肯拔一毛而利天下。(孟子) 113.挟泰山以超北海,非不为也,而不能也。7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80.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论语) 8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论语)

8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 83.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84.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 85.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 86.听其言,观其行。(论语)

8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88.吾日参省吾身。(曾子)

89.贫而无怨,富而不骄。(论语)

90.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

9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

9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孔子)

9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孔子)

9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95.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 96.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97.智者不惑,仁者不优,勇者不惧。(论语) 98.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

99.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10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10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102.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孟子)

103.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

104.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

105.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孟子) 10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07.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

108.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 109.如欲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

110.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矣。(孟子)

111.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孟子)

114.为长者折技,非不能也,而不为也。(孟子)

11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1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1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118.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

11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120.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12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 122.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 123.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孟子) 12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周) 12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126.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127.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周) 12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周) 129.彼一是非,此一是非。(庄周) 130.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131.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132.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 133.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

13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13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36.流言止于智者。(荀子)

137.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老子)

138.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39.千里之提,溃于蚁穴。(韩非子) 140.置之死地而后生,(孙子)

14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142.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老子) 143.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孙子) 144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145.远水不救近火。(韩非子) 146.挂羊头卖狗肉。(晏子)

147.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148.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春秋》) 149.察己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150.轻则寡谋,骄则无礼(国语)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5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52.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左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15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154.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15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156.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吕氏春秋) 157.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158.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5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16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左传) 161.贪天之功,据为己有。(左传) 162.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163.香饵之下,必有死鱼。 164.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左传) 165.行千里者半九十。 16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67.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 168.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B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C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D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E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F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H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N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Q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J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L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M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R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S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莫等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庄子)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盂郊)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T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 W

玩物丧志。(书经)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X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古文激励公司员工篇四
《文言文励志语句》

闻鸡夜半孤月明,

剑挑银河落繁星。

一身豪情冲霄汉,

壮志凌云锁长空。

胸怀乾坤一壶酒,

醉卧沙场饮雄风。

不求清史留美名,

只为壮志醉清风。

巫山难断云和雨,

沧海难阻日月明。

一曲清歌两行泪,

英雄悲苦也为情。

相思缘木求何在,

化作泪珠滴到明

志者,心之向也,气之帅也。字典上的注释更为明确,“志”,要有所作为的决心。 大文学家嵇康说过:“人无志,非人也。”意思就是,人必须立志,人如果没有志向,和动物就没有什么区别了。俗话说:人无志,无以立。更是把立志作为立身之本来看待。明朝大学问家王守仁更是说得清楚:“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新一代青年人,当立大志。一个人的志向越高远,他所取得的成就就越大。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从小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理想。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他时刻不忘自己的理想,并为此付出了一生的心血,为中华民族树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志须励也。励者,砥砺、磨练之义也。剑磨则锋,志励则坚。有志者,当常励志。有志而不磨砺,久之则怠。战国时期的一对大冤家夫差与勾践就是及其鲜活的例子。夫差的父亲与越国打仗死后,夫差牢记父亲的遗愿,时时不忘为父报仇,进出宫门,都让侍卫大声问自己:“夫差,你忘记为父亲报仇了吗?”这就是夫差在磨砺自己的壮志啊。几年后,夫差打败了越国。亡国之君勾践忍辱负重,屈侍夫差,“其身亲为夫差前马”,立志灭吴报仇。他励精图治,“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卧薪尝胆。这也是勾践在磨砺自己的壮志啊。勾践的苦心没有白费,终于能够富国强兵,率领数千越甲,灭了吴国。细看夫差与勾践的成败,后人无不感慨。然而,夫差何以灭吴?勾践何以灭越?却无人细究。只不过是二人都苦心励志罢了。夫差何以被灭?志怠也。何以怠也?无励也。

我们不少青年朋友多有大志,然而志不恒常,何也?少磨砺也。俗话说:有志之人立常志,无志之人常立志。说的就是这种现象。

所以,欲有所为者,当立志,励志是也。

古文激励公司员工篇五
《励志古诗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正始》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对联》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杂说送张琥》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卜居》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扬子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

39、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40、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

41、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 愈《进学解》

42、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43、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44、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45、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46、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47、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48、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4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50、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51、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52、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53、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54、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55、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56、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

错论》

57、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58、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59、 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60、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61、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62、 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63、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64、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65、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66、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67、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68、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69、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70、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7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72、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73、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现代人的心声啊)

74、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最爱)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古文激励公司员工篇六
《古代激励思想对现代企业的应用》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中国古代激励思想在现代企

系 别:工商管理系

专 业 (方 向):人力资源管理

年 级、 班:2008级(2)班

学 生 姓 指 导 教

4月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成果。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后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本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所有。

特此声明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中国古代激励思想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中的应用

摘 要

本文结合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以及中国古代激励思想和国内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企业界的管理实践,对企业中员工的激励、薪酬方面、员工绩效方面、员工培训方面做了简要地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分析了我国企业员工的激励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有效激励员工的对策,以期企业管理者对员工激励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有效激励我国企业员工。

[关键词]企业;激励思想;绩效提升;情感管理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ombination of management science, the management theo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motivation ideas in ancient China and domestic scholar of the latest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practice, for the enterprises in the motivation of employees, salary, employee performance, staff training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n this foundation, further analyzed our country enterprise employees incentive factors, and puts forward effective measures to motivate employees, to enterprise managers incentive to employees have a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thus effectively motivate staff of our country company. [Key words ] Enterprise; Incentive theory;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Emotional management

目 录

一、激励的内涵及重要性………..........……………………………............(1)

(一)激励内涵……………………………………....................………..(1)

(二)激励的重要性………………………………....................………..(2)

1、吸引优秀的人才到企业来…………………………………………....(2)

2、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促进在职员工充分的发挥其才能和智慧….( 2 )

3、留住优秀人才………………………....................………...............…..( 2 )

4、造就良性的竞争环境 …………....................………...........................( 2 )

5、有助于员工自我发展 …………....................………...........................( 3 )

6、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 ..........(3)

二、中国古代主要激励思想 ………..................…………………………..(3)

(一)、“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感激励法.............………..........................( 3 )

(二)“上下同欲者胜”的目标激励法.............………............................( 4 )

(三)“因人而异赏罚分明”的公平激励法.....………............................( 4 )

(四)“其身正,不令而正”的表率激励法.....………............................( 4 )

(五)“罪己以收人心”的揽过激励法.............………............................( 5 )

(六)“问病吊恤”的关怀激励法……..........…………………………..(5)

三、现阶段企业激励机制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5)

(一)、薪酬方面……………………………………....................………(5)

(二)、绩效管理方面………………………………....................………(6)

1、评估员工工作的标准要素不全面、不科学……....................………(6)

2、中层干部执行变形………………………………....................…....…(6)

3、绩效管理的过程被忽略……………………………....................…....(6)

4、绩效反馈面谈走形式……………………………....................…....…(7)

(三)、培训方面……………………………………....................………(7)

四、我国古代的激励思想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8)

(一)、现代企业管理中应重视感情的投入………....................………(8)

(二)、在强调人情的时候,还要重视奖罚的公平激励法.........…...…(8)

(三)、管理应该起模范作用,主动承担责任,树立人格魅力.…...…(9)

(四)、注重心治……………………………………....................…...…(10)

(五)、遵循“中庸之道”…………………………....................…...…(11)

五、总结……………………………………....................….....……....……(11)

参考文献······································································································(12)

《中国古代激励思想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

理中的应用》

引言

在管理学上,激励是指运用一定的手段,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以实现企业的组织目标和经济效益;在行为科学上,是指为了特定的目标而行动的一种事先安排;在心理学上,则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综上所述,激励就是通过适当的形式和一定的手段,把人们对利益的内在需要激发出来,转化为一定的追求动机,形成一种积极的力量. 中国有句古语:“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在历史中,在现实中一直透出智慧的光芒。通过发挥情感管理的激励作用、凝聚作用、心理保健作用和文化价值导向作用,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打造和谐企业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古代关于激励思想早有涉及, “水不激不扬,人不激不奋”便是著名例证。司马迁在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也提到“内无良将.而外多敌国,吾是以忧⋯⋯欲以激励。” 在当今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中国古代激励思想对我国现代管理仍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 .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企业效益倍受市场经济的考验,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建立完整的管理机制是其必然。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因此,用适当的激励方法,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系统分析了我国古代激励思想,揭示了古代激励思想的实质,对如何在我国现代企业管理中大力运用古代激励思想,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 激励的内涵及重要性

(一)、激励内涵

所谓激励,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问题,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其本质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的潜力,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可以把激励理论分为三大类,即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其中有代表性的理论有: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和激励需求理论等。

古文激励公司员工篇七
《中国古代激励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摘要:我国古代传统的激励思想,广泛的运用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领域,我思想内容丰富,对如何在我国现代企业管理中提高管理绩效,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古代激励思想,当代企业管理,启示

在中国古代,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懂得人才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也在实践中逐步总结出如何让激励人才大量涌现的方法,从而产生了我国古代的激励思想。我国古代重视人才、激励人才的思想和方法是一套完整的体系,是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潮中,企业的效益倍受市场经济的考验,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建立完整的管理机制是其必然。近年来,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因此,用适当的激励方法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已成为当代管理的核心。这些文化遗产,对于现代企业组织选人、用人、增强凝聚力以及赏罚分明的管理方法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1、中国古代激励思想的基本内容

我国古代传统的激励思想,广泛的运用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领域,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既有精湛的哲理,又有生动的事例,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奇妙无穷。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惠民

孔子以前惠民思想已经流行。例如,周定王时卿刘康公说:“……惠所以和民也。……惠以和民则阜”(《国语〃周语》中)。楚大夫申叔时说:“德以施惠,……莫不尽力以从上命”(《左传》)。到孔子时代,他把惠民作为仁政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孟子则认为“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孟子〃梁惠王下》)。荀子提出“以正裕民”(《富国》),“庶人骇政,莫若惠之”(《王制》)。他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惠民是统治者的良策,惠民思想是让老百姓“尽力以从上命”、“亲其上”、“死其长”的激励思想。他们用的是隆恩、养民,达到“务揽英雄之心,……通志于众”。这样就把统治者意志变成民的意志,收到暴力不能具有的绩效。

兵家的施惠思想表现在非常重视体恤士卒,主张将帅与士卒同甘苦,共命运。兵家非常重视士卒在战争中发扬主动的精神,把激励士气视为战守胜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兵家有《励军》、《励士》之作和视兵如己、爱兵如命的将帅。将帅爱兵施惠,如同儒家的惠民,都是激励思想的基点。

二、赏罚

人情有好恶,所以赏可以劝善,罚可以止恶,赏罚有激励的功能。韩非说:“设民所欲以求其功,故为爵禄以劝之;设民所恶以禁其奸,故为刑罚以威之”。适当的刑罚可以充分发挥人的才能,所以它在传统激励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传统的赏罚标准是功过。以功行赏,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功,使赏有明确的统一的合理的标准。赏罚能否起到激励作用,关键在于是否做到该赏则赏、该罚则罚、赏罚适当,必要时辅之以厚赏、重罚。赏有信、罚有必是能产生激励绩效的重要条件。如果赏罚不信,必然是禁令不行。用行赏激励还必须注意不同层次、不同职业者的情况。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由于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不同,个人素质与性格的差异,各人追求的目标与要求也就不同,因此,中国古代特别注重根据激励对象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做到有的放矢。

三、教化与表率

教化在激励中的作用是赏罚不能代替的。对待相同的激励对象,由于运用的方法和手段的不同,也往往产生不同的效果。关于教化的作用,孔子曾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颜渊》),即施以政、刑,使民可以不犯法,免于受刑,但不知有羞耻之心。政、刑对人是外部条件,是非持久性的外因;导之以德、礼,不仅可以免受刑罚,懂得廉耻,而且能自我完善。自我完善是内因起作用,具有激励的持久性、稳定性。“三王先教而后杀故事莫不功焉”,就是注重培养思想品德,树立起从善的信念,并辅之以刑罚,一切事情都会做好,说明施以道义教化在激励从善中的巨大意义。

2、古代激励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激励方法虽然大多都来自于对国家和军队的管理中,但表现为多注重“情”,强调心“治”,重视精神鼓励。最终实现对民“爱之如父母,则归之如流水”的目的。借鉴古代激励思想,当代企业管理者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的放矢的管理。

2.1运用情感激励,培育良好的人际关系

所谓情感激励就是加强与职工的感情沟通,尊重、关心职工,建立平等和谐亲切的感情,让职工体会到温暖。人具有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感情因素对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很大的影响。孙子曾说过:“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孙子兵法〃地形篇》)。即把士兵看作自己的儿子,那么他们就会为你赴汤蹈火,生死与共。刘备三顾茅庐,用那份真诚感动了诸葛亮,诸葛亮感激涕零,用了一生的精力和智慧来报答刘备。诸葛亮也说过:“古之善将者,养人如养己子,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

将能如此,所向必捷矣”(《诸葛亮兵法〃哀死》)。这些都表达了通过感情沟通,以心交心、增强归属心理、激励下属的思想。

“心治”是中国古代激励的重要特征。现在管理者也应该充分利用人性化管理,通过情感激励,使员工在激烈的企业竞争中为其努力拼搏、浴血奋战。

这种主张靠领导者榜样身教的力量和道德感化来影响群众达到目标,以心理情感为纽带的“德治”方式,体现着高超的管理艺术,受到无可比拟的巨大效果。在现代社会里,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注重利用人情感应来控制人的行为,是现代管理的高明之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激励成递减趋势,员工对精神、个人追求、社会价值等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以人情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借鉴孔子提倡的仁治来调节组织内部员工关系,实现人和,以同员工的情感互动来达到交流、统一思想的目的,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社交情感需要,另一方面可以以情感为纽带把整个组织团结起来,这种情感需要的满足、人际关系的和谐、人情的浓郁,都将成为组织向心力的来源。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2.2运用表率激励,树立良好榜样

品德、技术与能力的综合因素而言。作为领导者来说,品德好、为人公正,则是首要的条件,因为他的任务是领导大家一起前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我国古代十分推崇领导的榜样作用。孔子曾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管理者个人的举止行动其实就是下属模仿的对象,是无声的命令。可见,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古今皆然。在现代企

业中,领导者的权威固然重要,但表率作用往往会起到更大的效果。表率做的好,员工就能得到强有力的感化、促进和带动。因此,企业领导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各种素质,加强自己的修养,从而达到组织中的人性化管理。身正正人,严于律己,这是古代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美德。企业领导者要做到大公无私,诚实守信,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楷模,激励职工向上、以搞好企业为己任的活榜样。

2.3运用赏罚激励,激发员工积极性

赏与罚共同构成对人的双向激励,两者不应偏废。古人认为要以赏为主,以罚为辅,加强正面激励。古语常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就是最常见的赏罚激励。“赏必行,罚必当”,即要求管理者要赏罚严明,善于通过奖赏和惩罚两种强化激励手段,以次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提高绩效。韩非也指出:“明君之行赏也,暖乎如时雨,百姓利其泽;其行罚也,畏乎如雷霆,神圣不能解也。故明君无偷赏,无赦罚。偷赏,则功臣堕其业;赦罚,则奸臣易为非”(《韩非子〃主道》)。只有做到恩威并施,赏罚分明,才能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真正效果。

物质与精神奖励企业激励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还存在着奖惩的适度性、时效性、公平性及有效性等方面问题,尤其在惩罚方面,往往“人情”味太浓,力度不够,失去了应有的激励作用。因此,现代企业要完善奖惩制度,在奖励方面,要注意奖励的量度,把握好奖励时效,同时注意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充分发挥其激励效果;在惩罚方面,应严格按制度办事,既要做到惩罚及时、足量,也要与教育相结合,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只有做到赏罚分明,才能取得相应的激励效果。

古文激励公司员工篇八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南京远洋公司成立于1988年,其主营业务是提供货物的海上运输服务。同其他国有企业一样,市场好时也曾风光一时,市场不好便急转直下。到1997年年底,已累计亏损403万元,并有40多万美元的应收帐款,公司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1998年4月董事会调整了领导班子,当年南远就实现持平,1999年赢利203万元,2000年利润超过400万元,资本金也从19941025万元扩充到后来的6000万元。无可否认,与当时东南亚金融危机(1997年)缓和的良好经济形势无法分开。但是外部经济形势的好转却无法解释周边地区同行们普遍经营惨淡,与此同时南远却一支独秀的现象。那么隐藏其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经过对公司长达4

1.精练的管理队伍适应公司的“低成本”竞争战略

远洋运输是满足国际贸易对海上运输需求的一种商业活动。近年来世界贸易量的快速增加,促使全球航运业在市场机制调节下迅猛发展。但是由于全球运力供大于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通过对公司目前的优势、劣势、存在的机会和威胁的分析,并综合考虑“低水平差异”、“高价格弹性”标的“低成本”竞争战略。经营中努力实现“理成本低、技术成本低。

与“低成本”战略相适应,人力资源的节约管理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公司克服巨(1)最低的人员配,而规模相同的国内其他公司的管理人员一般超过110人,也就是说,南远1名员工承担其他同行近5人的管理工作。(2)合理的人员结构。管理人员队伍中,本科以上(含本科)学历13人,40岁以下共16人,获中级职称以上人员数为11人,除4人为其他专业外,其余均为航海院校出身,无论是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还是专业技能方面都相当合理。

这种高效的人员配置,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与同行相比,南远机关管理按照南远传统的运作模式,简直无法想像如此少的管理人员能够使企业正常运转。所有BPR)个工作,由一个业务员完成。这样不仅节省了人力,而且也能对顾客需求的变化作出快速反应。比如,航运部被作为准租船人,公司按市场的平均租金率作为该部的净收入指标,每个业务员负责从客户接洽到货物运输的全部过程,而实施BPR之前整个业务在不同阶段是由不同人员负责运作的。但是这种全程的服务对业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业务人员而言,不仅要具有一定专业业务水平、而且还要有诸如制单技术、计算机应用、应急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技能。因此高素质的人员队伍是再造后的企业运作所必须的。

(即辅助办公管理系统或OA系统)。实现信息传递、信息类资源的共享、电子邮件、公文流转、工作日程安排、小组协同办公、工作流程自动化。(2)业务处理自动化、信息化(即企业的MIS系统、辅助决策系

统)。实现企业业务管理下的计划管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管理业务处理活动自动化和信息化,这是企业对内信息化建设的核心。(3)电子商务。所谓电子商务,从狭义上讲,是指在网上进行的交易活动,包括通过Internet买卖产品和提供服务。从广义上讲,还包括企业内部的商务活动,如生产、管理、财务等,以及企业间的商务活动。它不仅仅是硬件和软件的结合,同时还把上游企业、下游企业、核心企业以及合作伙伴放到Internet和Intranet上,将Internet技术与现有的系统结合起来进行业务活动。电子商务是信息化的最高阶段。目前南远基本上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以及业务流程自动化并将涉足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运用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企业成本的降低,其实质是通过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扩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范围,使企业能以低信息成本实现共享管理成本,并随着管理规模的扩大形成规模管理效应、以及实现人力资源的节约,从而改变了企业的竞争方式,给企业提供了新的赢利空间。

南远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并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最大程度地节约了人力成本。其精练的管理队伍适应公司“低成本”竞争战略的要求。但是如前所述,企业维持高效的运作模式离不开高素质的企业员工。为适应这一变化,目前南远管理员工大都具备一专多能,例如问卷调查显示,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中有84.8%人员至少值得一门外语,71.7%能够运用计算机处理业务工作,并且几乎所有管理人员都熟知公司的经营业务,了解远洋运输业务的整体复杂流程。公司员工的综合素质是5年前的南远以及现今南远的同行们所无法比拟的。尤其需要强调的是,企业员工素质的快速提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南远良好的培训机制。

2.良好的培训机制

通常,企业为满足成长的需要,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即引进人才和内部培训)来丰富自己的人力资源构成。引进人才的渠道一般有两种:(1)院校储备;(2)市场招聘。由于全国所有重点海洋院校的优秀学生几乎被中国远洋集团以及中国海运集团所垄断;并且由于远洋运输行业的特殊性,市场中可供选择的高级专业人才十分缺乏,招聘人员的质量常常很难得到保证,因此引进人才工作非常困难。于是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内部培训”可能出现的职位空缺、劳动市场状况、社会有关政策以及本单位在公众中的吸引力等;通过需求预测,了解产品市场需求、工作时间变化、技术与组织结构、劳动力的稳定性等。在这两种预测的基础上,为长期所需弥补的职位空缺事先准备具有一定资历的人员,从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管理思维等方面对其进行系列培训,确保未来用人需求;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能够调动员工积极性,将企业发展与员工个人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

(1)企业定期对员工进行管理、计算机、英语MBA学位,或者进入研究生进修班学习;(3)目前正在争取与南京周围的高校联合办学,对企业员工进行针对性培训。 总收益。在实际操作中,公司将培训费用分摊到部门,因为他们坚信,只有当部门承担培训费用时,各部门才会把最合适的员工送去培训,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3.将管理部门推向市场

密集型行业,传统的观念更重视资本的作用。但从近年南远的财务报表可以看出,光船

租赁、融资租赁、船员劳务输出等一些对员工知识和管理水平有较高要求的“副业”,其利润已经占有很大的比重。根据南远2000年1—9月的财务报表分析,南远光租、融资租赁3条船仅投入资金10万美元,所产生的主营利润却占公司主营利润的35.80%,而且还不包括分摊的管理费。在同等的管理条件下,光船租赁和融资租赁船舶的资本利润率比投资购船运输高的多。也就是说作为船舶管理人要比作为船东的经济效益好。而这些利润直接创造者就是公司的相关管理部门。

船舶适航率;航运部为准租船人,公司按市场的平均租金率作为该部的净收入指标,自 4.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

精神影响下,员工会不讲条件、不讲得失、不计报酬地为企业工作而自己又感到这很荣信、自豪和满足。南远的文化建设主要有下列几点:

目前则突出体现在以“企业形象”以及“顾客满意度”为主的服务竞争。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形象,从而吸引并留住人才,提高顾客满意度是南远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必然困难重重,但是南远员工有决心也有能力创造企业明日的辉煌。这一外部口号对企业员工具有极大的精神激励作用和行为规范影响。他们同时又确立了“全员创新,持续发展”的精神标语。其含义是,南远的持续发展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全员创新具有两层意义,其一,员工必须首先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其二,员工必须在自己岗位工作上寻求创新。为此南远员工常常被灌输这样的信念,即“唯有不变的是不断求变的创新”。

“心E.H.Schein)教授提出的一个名词,表述了这样一个意思,即企业能清楚每个员工的发展期望,并满足之;每一位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作出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实现他们的期望。企业成长与员工发展的满足条件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而且因为是动态变动的也不可能加以载明,但企业与员工却依然能找到决策的各自“焦点”,如同一纸契约加以规范。它虽然不是一种有形的契约,但它确实又是发挥着一种有形契约的影响。在南远,员工的发展确实得到了重视,比如所有员工无论职位高低都有培训的机会,而且南远也即将实施科学的职业生涯管理。对员工来说,他们也乐于奉献,企业和员工都在精心呵护着这份宝贵的“契约”。值得一提的是,员工家属在这份“契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南远通过员工家属来做员工(如长期在外的船员)的思想工作已是屡见不鲜的事了。

三、员工激励

再好的管理模式也有其不足之处,南远也不例外,这也是公司领导决心导入“CIS”的原因所在。在对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个值得南远管理层深思的问题,即公司的股本结构单一,职工持股比例太少。表1显示,职工持股占总股份不到2.5%。机关管理人员(共23人)人均1万股左右,而船上工作人员(共248人)基本上没有股份。更为不解的是,公司总经理、中层干部与普通员工之间持有的股份基本

相同,即每个员工在股份持有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这种股本结构显然是不合理的。对员工不能形成有效激励。

表1 南远的股本结构状况(截至2000年12月20日)

股东 江海集团 远洋内部职工

股份(万股) 1000 25

所占比例(%) 97.56 2.44

目前公司对员工的奖励主要还是以业绩提成为主。董事会每年对公司总经理进行考核,根据公司的业绩给总经理一定的提成;公司总经理对部门经理考核,部门经理再对部门成员考核。从短期来看,我们认为公司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措施还可行。近期公司的人员结构、公司与董事会的关系还很稳定,现有的激励措施(特别是对总经理的业绩提成的激励措施)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但是长期来看,董事会与企业总经理以及企业员工存在矛盾(主要是利益冲突)不可避免,很多激励承诺往往不会兑现,至少在心理上企业员工特别是总经理会存有这种顾忌,其结果将会引发经理以及员工道德风险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高额奖金的诱惑使得高层领导更加注重企业短期的业绩提升,忽视了企业长期的价值创造,这对南远的发展极其不利。因此调整现有股本结构已势在必行。

【具体分析】

一、南京远洋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道路的不断摸索创新上斩获佳绩,令人称道。其明智之处在于:

(1)能及时准确地自我定位,做出在现有市场、资源等条件下最有利于企业自身的规划;

(2)及时有效地组建出了一只适应公司“低成本”战略的精炼管理队伍;

(3)积极广泛应用现代科技,不断创新,运用科技成果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为员工创建更为便利快捷的工作环境;

(4)精于分析了解人才市场动向,适时作出人员规整,制定出了一个良好的培训机制;

(5)及时进行产业调整,实行股份制改造,积极面向市场,善于把握机遇;

(6)致力于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有待加强:

南京远洋公司在员工激励上还可以有更大突破,如:

(1)加强公司的硬件设施建设:如在公司设置一些健身场所,让员工时刻保持身心愉悦等;

(2)根据远航公司的工作特性,可以就远航期和休整期给员工安排相应的工作调节,该换一下工作环境和性质,培养和挖掘各方面人才;

(3)公司在保留以业绩提成为主的员工奖励办法外,可以考虑调整现有股本结构,增加员工持股,特别要加大企业高层领导的持股比例,力争早日上市,并以股票期权激励高级人才。

三、从南京远洋公司的成功中所获启示:

(1)人力资源战略应同企业竞争战略相一致,有利于支持和推动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的实现;

(2)要善于发掘人才,留住人才并发展人才,为组织保持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员工培训是中小企业解决人才需求不足的重要途径;

(3)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创造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视员工满意度培养,增加企业魅力。

古文激励公司员工篇九
《中国古代激励思想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激励思想的现代意义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西方许多学者在发达国家面对许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惑时,把目光投向了东方,热衷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一些管理学家在其著作中,大量引用中国古代孔子、墨子、孟子、孙子等人和中国古籍中的有关管理论述。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关激励的论述极为丰富,司马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即有“欲以激励应审”之说,意即激发使其振作。西方学者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論、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和强化理论、公平理论和挫折理论等激励理论都可以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找到影子。本文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采撷有关激励文化的花絮,它对建立现代企业的激励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通过教育调动积极性的激励思想

儒家主张通过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相应措施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孔子提出,为政首先就是要考虑施恩惠于人民,使人民过着安逸的富裕生活,否则就是“不仁、不义”。治理国家的目标,首先在于安民。民贫则怨,民富则安。孟子提出要爱民、要富民、要教民。爱民,就是要“与民同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要教民,就是指“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教育人民,才能得到人民的爱戴,获得民心。儒家强调使命感、责任感、道德感的激励作用。

儒家所阐述的以人为本的仁学思想,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就是要求企业领导人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他必须热爱企业,热爱全体员工,热爱所从事的事业。这种爱心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利他主义,而不是用小恩小惠作为笼络人的手段。要办好企业,就必须“得民心”,而要得民心,就必须“以仁心买人心”。企业经营者要以爱心对待员工,进行“感情投资”,它对于企业内部化解矛盾,增进企业凝聚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起着显著的作用。

孔子说:“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在企业管理中,领导人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管理者不能仅仅把自己看成是“管人的”,“教人的”,而是首先要管好自己。“正己”是管理者管好企业的重要前提。

儒家思想的另一个目标是“安人”。对企业经营者来说,即是要在追求企业兴旺发达的基础上,进一步造福于社会,给社会带来祥和与幸福,回报社会,为社会大众服务。

儒家激励思想用于企业管理工作中就是对企业进行人本主义的伦理管理,其特点是企业管理工作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核心,通过伦理规范和道德教化,培养人们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企业和谐有序发展的目标。

日本民族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日本许多企业家具有追求卓越、自强不息、效忠国家的精神。日本企业具有强烈的报效国家的信念,松下公司就倡导“产业报国”;许多企业家把忠诚国家、报效国家当作一种义务,以此激励职工提高工作动机的境界,积极努力地认真工作。

二、因人而异的激励方法

兵家提倡以心治心,因人而异,奖罚分明,赏罚及时的激励方法。

兵家提出,管理者要注重下属的心向、态度,“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不同的部下,心态、个性各不相同,管理者要因人而异地进行管理、激励。姜尚提出了一些原则:“危者,安之;惧者,欢之;叛者,还之;冤者,原之;诉者,察之;卑者,贵之;强者,抑之;敌者,残之;贪者,杀之;欲者,使之;畏者,隐之;谋者,近之;谗者,覆之;毁者,复之;反者,废之;横者,挫之;满者,损之;归者,招之;服者,活之;降者,脱之。”

《孙子兵法》中指出奖励时要论功行赏,使奖励具有差别性;奖励要做到公平合理。孙膑认识到有的人贪生,有的人爱财,指出奖励要与受奖人的需要相结合。中国古代兵家还主张根据作战情况的不同,破格奖励,以达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效果:“施无法之赏,悬无法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

兵家的激励理论对企业管理中激励方式的选择具有实用价值。企业中员工有个体差异,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或不同类型的企业员工需求也不同,因此必须因人而异选择不同的激励方式。随着人们整体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只用物质激励已经不能很好地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了,物质激励必须与员工渴望的情感、荣誉、目标、行为激励等精神激励相结合,使员工得到感情上的慰藉、安全感和归属感,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实现企业目标。

三、功利主义的激励措施

管子、韩非子都认识到人的行为的根本动力是追名逐利,因此直言不讳地提倡功利主义的赏罚理论。管子认为一般的人都有趋利避害的特性,所有的人,不分贵贱都是“得所欲则乐,逢所恶则忧”, “民予则喜,夺则怒”。追求功利是人的本性,要以利作为杠杆,激励人民的积极性,“得人之道,莫如利之”,“欲来民者,先起其利,虽不召而民自至”。为此,作为统治者必须善于给人以利益,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一旦人的利益或需要得到了必要的满足,必将激发更大的积极性,产生更大效益。但管子也不主张无限制地满足个人的私利,而要使个人利益的欲望有所节制,否则国家就不好治理,而且对个人私利无所限制,则利益也就失去激励因素的作用。因为利益给予多,人们就不当回事了,即“万物轻则士偷幸”。意思是物价低,谋事易,则士人就苟且偷生。

法家激励理论同样适用于企业管理中。能否正确运用利益原则的激励作用,处理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在激励中起着重要作用。人的求利思想是行赏有效的思想基础,也是企业家应该重视和运用的客观规律,并且要在实践中用好“利”这根魔棒,发挥人的潜能与创造力,与员工一起追求企业的最大利益,创造辉煌的业绩。如在企业的管理中,将工资、奖金与个人业绩挂钩,就可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在某些行业,对于脏、累、苦、险的第一线岗位,采取工资福利的倾斜政策,给予各种奖励,也能起到激励的效果。只要充分利用了利益的激励作用,就能激发起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智慧与创造力。

四、赏罚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

韩非子把赏罚作为君主的二柄:“君以其言授之事,专以其事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主张赏罚分明、赏罚公正、赏罚必信、赏罚及时、赏罚有度、随时而变、因俗而动。只要激励得当,用好赏罚二柄,管理工作便比较容易开展了:“政之大纲有二。二者何也?赏罚之谓也。人君明乎赏罚之道,则治不难矣”。

中国古代的管理者善于利用法家的赏罚学说进行名利等方面的赏罚:好名者则赐爵赐号,喜官者则升官,贪利者则赐物;根据被管理者的过失或犯罪,进行不同的惩罚。

现代社会中激励约束机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引导人们思想及行为的有力武器。赏与罚是激励原则的法

律化、规范化。结合企业管理来说,要制定好企业的各项工作考核指标和奖惩细则。工业企业的产品质量、原材料消耗、工时和成本定额都需要拟定科学的指标,作为考核和奖惩的根据。使各项措施成为人人可以遵循、人人必须遵循的圭臬,这样必然会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五、多种方法综合应用的激励手段

墨家的管理文化是融法、理、情为一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严之以法,多种激励方法综合使用,效果显著。一是赏罚激励。墨子认为,用惩罚和奖励的强化方法取得的效果比较明显。墨子从管理者的角度分析说:“凡我国能射御之士,我将赏责之;不能射御之士,我将罪贱之„„凡我国之忠信之士,我将赏贵之;不忠信之士,我将罪贱之。”二是榜样激励。墨子认为,榜样激励是用管理者自身的良好行为激励下属。他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上行下效的作用。在《墨子·七患》篇中讲到灾荒年为了节约开支,共度难关,管理者自减俸禄,灾情越重,俸禄越少。三是情感激励。墨子主张通过管理者的关怀和厚爱去感动下属,激励下属。四是荣誉激励,用荣誉调动将士的积极性。墨子通过各种激励方式,使墨家学派成为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学术团体和武装团体,具有非常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行的是一种战斗型的团队管理,不仅注重完成任务,实现目标,而且上下同心,同生共死。《吕氏春秋·上德》载:墨家巨子孟胜为阳城君守城,明知寡不敌众,仍恪守信义,与楚军力战而死,跟他同归于尽的弟子有一百八十三人,尤其是出城送信的弟子在完成任务后,义不容辞地返回城里,一同殉难。

人员的激励问题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不仅体现着企业的管理水平,还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前景。处理得好的企业,士气高涨,员工工作积极,事业健康、稳步发展;处理得不好的企业,人心不稳,你争我斗,消极怠工,甚至恶意破坏,企业发展寸步难行,甚至会倒退。研究和借鉴墨子的激励思想对于现代企业经营大有裨益。

古文激励公司员工篇十
《中国古代人力资源》

中国古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主要内容是什么?(1)人治思想:中国古代很多统治者均提出“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之说,即中国古代统治者都很重视人才的选用。(2)“任人唯贤”,不“任人唯亲”:中国古代一贯主张任人唯贤,除皇宫内室的接任以外,其他朝廷及大官选用,均遵循任人唯贤,不得任人唯亲,这凸显出中国古代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客观态度。(3)不论资排辈:既然能任人唯贤,就更不能论资排辈,古代的诸葛亮是居关羽、张飞等人后来的一名才子,而刘备自不论资排辈,将诸葛亮封为军事职务;而李世民还将魏征(不但是后来者,还曾经是政乱人物)放在比诸侯王室更显赫的位置上,这显示出创业的权证、兴旺发达时期的中国古代在用人上不论资排辈。当代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主要有哪些内容?(1)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1957年5月的一次会议中提出。(2)大公无私、任人唯贤: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的。(3)按“四化”标准选择干部: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等四个标准选择党内干部。(4)重视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江泽民在党十五大会议上提出。例1:论述者:吴承恩,主要观点:非顶级人才的合理搭配使用也能产生好结果。经典案例:取经四人小组管理及运作。代表人物:唐,孙,猪,沙四人。参考资料《西游记》例2:论述者:罗贯中,内容极多,包括:吸纳及留住人才的方法,人才的甄别及使用,等等。经典案例:魏蜀吴三集团人力资源对抗。关键代表任务:曹,刘,孙。参考资料《三国演义》例3:论述者:罗贯中,施奈庵,经典案例:凉山高中层管理人员更换及选拔招聘。关键代表人物:林冲,晁盖,宋江。参考资料《水浒传》。例4:论述者:曹雪芹,经典案例:荣国俯,宁国俯两单位日常管理教案。参考资料《红楼梦》。 是“武学之盛典,兵家之绝唱”。很多有名的 企业家,都把这本书作为商战指南。究竟其中有什么奥妙 呢?文章仅选取其中的几句话来作具体分析。《孙子兵法》 中的行军篇第九中有这么两句话: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 服,不服则难用;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故令之以 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 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士卒还没有亲近归附就施行处罚,那么,他们就

会不 服,心不服就很难指挥使用士卒;士卒已经亲近归附了, 而不执行军法军纪,也无法指挥他们行动。所以,用怀柔 宽容的手段去教育士卒,用严格的军纪军法去管柬规范 士卒,这样必定会取得部下的敬畏和拥戴。平时士卒严格 执行命令,士卒就能养成服从命令的习惯;平时不重视严 格执行命令,管教士卒,士卒就养不成服从的习惯。平时 的命令能得到贯彻执行,这表明将帅和兵卒之间相处融 洽,互相信任。 那么从几句话中可以看到,士兵就好比公司的员工, 将帅就是公司的管理人员。一个公司管理层在管理员工的时候,面对一个新员工和老员工是有区别的,通常很多从中国古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过程 , 我们 能清晰地看到贯穿其始终的两大原则 , 即选用人 才要" 德才兼备 " 使用人才要" ,尚贤任能 ". 所谓选用人才要" 德才兼备 "是指在选择人 , 才时 ,既要注重人的品质 , 又要注重人的才能 , 二 者并重 ,不可偏废 .古人的" " 德 大致包括两个方 面的内容 .首先是政治思想品德 , 要赤胆忠心 , 效 忠于朝廷 ; 其次是伦理道德及个性心理品德 , 需符 合社会风俗和习惯 .优良的品德 , 表现为高度的 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 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 的意志等 .才 " " 则指一个人有学识 , 有胆量 , 善谋 断等品性体现在个人的观察 ,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上 .在人力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中 ,德才兼备 的人总被视为是完成目标的最合适人选 , 或是组 织首要培养的对象 .我国古代政治家唐太宗曾 说 :" 为政之要 , 惟在得人 ,用非其才 , 必难致治 . [4] 今所任用 , 必须以德行 , 学识为本 " .他指出 , 为政用人 ,必须以道德品行 , 学问见识为根本 .而 康熙则说 :" 国家用人 , 才优者固足任事 .然秉姿 诚厚者 , 亦于佐理有裨 . ……朕意必才德为佳 . [5] 若止才优于德 ,终无补于治理耳 . 这表明人的 " " " 德" 才 与" 在治理国家中发挥着不同的重要作 用 ,品德与才能二者兼优 , 才有利于管理国事 .对 现代社会来讲 ,拥有高尚品德和真才实学的人 , 同 样是当今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点对象 , 也就 是说 ,德才兼备仍是现代人才选用方面的一个重 要衡量标准 . 所谓使用人才要" 尚贤任能 "即指任人唯贤 , , 要重用那些真才 , 实才 ,做到唯才是用 ," 内举不避 亲 ,外举不避仇 "只要是贤才 , 不管亲疏远近 , 不 , 管出身贵贱 , 都可以任用 .孔子力倡" 奉贤 "说 , [6] " 举直错诸枉 ,则民服 ; 举枉错诸直 ,则民不服 " . 墨子主张" 尚贤事能 "指出" , 夫尚贤者 , 政之本 [7] 也 . 孟子要求" " 尊贤使能 "曰 :" , 俊杰在位 , 则 [8] 天下之士皆悦 ,而愿立于

其朝也 . 贤能的作用 " 如此之大 ,因而决定了" 尚贤任能 " 必将成为我国古代人力资源使用的重要标准历史上" 尚贤任 能" 的例子比比皆是 .圣明之君往往能除去陈见 , 甚至起用仇人 .齐桓公任用管仲 , 九合诸侯 , 成为 天下霸主 ,而管仲曾是在以前的战争中 , 射中桓公 一箭 .武则天称帝 ,徐敬业领兵造反 , 而武则天则 [ 1 ] ( P17) 说 :" 此人才 , 国家之失 , 宰相之责也 " .一是文 , 武分类法 .我国古代人力资源管理 是典型的" 以事为中心 " 的传统的人事管理 , 即根 据事情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内容来对人员进行划分 和设定 .早在西周时期 , 国家官职就依据其所管 事务的不同 , 开始有了较明确的分类 , 出现了" 三 有司 "即司徒 , , , 司马 司空 ,分别管理民事 , 军事和 土地 .到了战国时期 ,旧有奴隶制的宗法职官制 度走向绝境 ,产生了一整套新型官僚机构 , 将所有 官员分为两个大类 ,即文官类和武官类 , 以相和将 为首脑 ,分别管理行政和掌握军权 .这种文 , 武分 类法 ,适应了政务和军务分工的客观需要 , 有利于 提高管理效率 , 使文才武略各司其职 , 各尽其能 , 充分有效地利用了有限的人力资源 .因此成为后 来历朝历代官僚制度的基本方法 , 一直沿用下来 . 而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 , 我们也能找到 类似文 , 武分类的方法 , 如从职组 , 职系的分类上 , 基本上是借鉴了这种方法 .二是职位设定法 .在我国古代人力资源管理中 ,职位的设定是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 .它的作 用是为个人规定一系列的任务和责任 , 每个不同 职位的人就如同一部机器上的零件 , 各自发挥不 同的功能 , 从而完成整个组织的管理目标 .以秦 汉官制中的丞相为例 , 丞相这一职位是皇帝之下 权力最大 ,职责最重要的官员 , 虽然丞相一职位高 权重 ,但对丞相的职位规定却是十分严格明确的 , 古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制度 中国古代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有目共睹 ,尤其是对古代官僚体制中人力资源的 管理堪称典范 , 而其运用的四大基本制度则是保 持我国古代人力资源管理先进性的可靠保证 .这 四大基本制度是 : 选拔制度 ,考课制度 , 奖惩制度 和教育培训制度 . 选拔人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道关口 , 选 拔的人才是否合格 ,直接关系到管理目标的实现 ,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 德才兼备 " 尚 , " 贤任能 " 的基本原则 ,我国自先秦时期就有了关于 选拔人才的规定 ,《 吕氏春秋 》 中就记载了" 八观六 验 " 六戚四隐 " 和" 的选拔方法 ,但基本停留在感性 层面上 ,还未达到制度化 .而到两汉时期已初步 形成制度并发展完善至明清 .先后主

要经历了察 举制 , 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 , 其中以科举制最为完 备和细致 .它自隋创立 , 由唐定制 , 经两宋加以完 善 ,明清推至顶峰 , 相延达 1300 多年 , 是我国古代 中后期采取的主要选拔制度 .通过科举制度 , 各 界知识分子可以不经荐举 , 便可自愿报名考试 , 经 不同科目和不同级别的考试 , 由主管机构根据考 试成绩 ,从中择优录取 , 并根据各级考试中的等差 名次 ,授以不同层次的官职 .科举制度是一项甚 为严密的官员选拔制度 , 它对科举名目 , 考试内 容, 考试程序 , 规则 , 考后录取及任用等一系列的 程序和环节都有严格的规定 .虽然 , 人们对科举 制度的评价褒贬不一 ,但其作为选拔制度的实质 却是值得肯定的 .因为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 看 ,选拔适合的人才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不可缺 少的首要环节,至于其选择何种方式 , 采用何种形 式则是受当时的时代背景限制的 , 所以无论怎样 , 选拔制度的出现 ,扩大了人力资源的选择面 , 有助 于人力资源开发和挖掘 , 避免了人才浪费 , 这也必 将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发展 . 其次 ,是考课制度和奖惩制度 . 考课 " " 用现 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术语来表达 , 即是" 考核 " .古 代的考课制度总是同奖惩制度联系在一起 , 统治 者为了有效激励各级官吏忠勤守职 , 往往通过检 查, 考核来确定管理的优劣 , 实行赏勤罚惰 , 提拔 优秀 ,淘汰昏庸 ,是官僚系统保持新陈代谢和吐故 纳新的重要手段 .由于考课制度和奖惩制度在人 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因此不管 是哪朝哪代的君主都十分注重二者的制度建设 . 我国早在西周就已形成考课制度和奖惩制度的雏 形 ,西周有诸 侯定 期朝 聘天 子之制 , 曰" 述职 " .职位规定丞相总领朝议和百官奏事 , 选拔任用官 吏与监察百官并执行诛罚 , 同时管理郡国 .丞相 对职责范围的事务要鞠躬尽职 , 对职责范围之外 的事务切不可越俎代庖 , 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由 于使用职位设定的方法 , 严格规定每一职位的权 责范围 ,使得官僚体制这个庞大的组织泾渭分明 , 有条有理 , 方便了对官员的管理 .同时通过职位 设定 ,也为人才的选拔任用提供了标准细则 .可 见 ,职位设定不仅是古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法 宝 ,同时也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缺少的方 法 ,至今还被政府机关 , 事业单位 , 公司企业广泛 运用 . 三是品位设定法 .文 , 武分类法和职位设定 法区别了不同性质的管理活动 , 规定管理者的职 责权限 ,好似把整个组织系统分割成一块一块 , 从 而使人力资源管理变得直接明确 , 明代的奖惩制度注重将职 务繁简 ,称职与否 , 有无过失结

合起来 , 对升降奖 惩 ,十分有说服力 . 考课制度是统治者实行人员原理的重要工 具 ,同时也是官员们衡量自身能力和价值的一把 标尺 ,不断地刺激和指引自己朝着规定的方向努 力 .同时兼用的奖惩制度 , 赏罚分明 , 扬善戒恶 , 一方面强化了考课制度对官员的激励和指示作 用 ; 另一方面 ,又可保证整个官僚体系的人力资源 随时处于运动状态 ,不断推陈出新 . 最后 ,是教育培训制度 .教育培训的重要作 用 ,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认识到了 . 《尚书 ·舜 典》 记载 ,帝舜任命稷作主管民政的司徒 ," 敬敷五 教 "让他谨慎地实行父义 , , 母慈 , 兄友 , 弟恭 , 子孝 的教育 ,即是通过对人的教育提高道德水平 , 达到 社会管理的目的 .历代封建统治者都认识到教育 的重要性 ,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出现了供贵族子弟进行早期教育的学校 , 以后教育对象不断扩大 , 逐 步形成官学和私学并存的局面 , 从而使教育成为 一项国策和制度被历代统治者用于国家治理 .虽 然 ,对统治阶级而言 ,教育是维护统治的工具和手 段 ,但在客观上却开发和利用了人力资源 , 成为古 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对于教育 , 培训同样是我国古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另一重要手 段 .以翰林院为例 ,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甲三名 ,照 例都先分配到翰林院工作 , 二三甲中较年轻有为 者 ,经专门考试后可入翰林院 , 接受进一步的培养 教育和历练 , 以备将来补充为比较高级的官员 . 所以翰林院又被称为" 储才之地 "其实就是一个 , 人才的培训基地 ,让各院士经过专业训练后 , 担当 一定的管理职务 ,以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 以上是关于我国古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实 践的简要论述 , 虽然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和古代 社会已不可同日而语 , 其性质也发生了根本的改 变 ,但关于人的研究 , 无论时空如何变换 , 其中的 " " 理 仍是相通的 .我国古代积累了丰富的人力资 源管理思想 , 从事了各种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 践 ,从中炼就出一套有一定科学价值的理论 .古 代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基本原则 , 基本方法 和基本制度 , 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当然 , 不可否 认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它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 这自待我们去甄别考察 , 去其糟粕 , 取其精华 , 为 今所用 ,为我所用 !


古文激励公司员工相关热词搜索:公司员工激励办法 公司员工激励方案 公司激励员工标语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古文激励公司员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古文激励公司员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7481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