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亲眼饿鬼

亲眼饿鬼

2016-12-13 14:57:2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亲眼饿鬼(共3篇)上篇上篇俗话说:发财不难,保财最难。我住在上海五十余年,看见发财的人很多;发财以后,有不到五年、十年就败的,有二、三十年即败的,有四、五十年败完的。我记得与先父往来的多数有钱人,有的作官,有的从商,都是炫赫一时的,现在已经多数凋零,家事没落了。有的是因为子孙嫖赌不务正业,而挥霍一空;有的是连子孙都无...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亲眼饿鬼》,供大家学习参考。

上篇
亲眼饿鬼 第一篇

上篇

俗话说:发财不难,保财最难。我住在上海五十余年,看见发财的人很多;发财以后,有不到五年、十年就败的,有二、三十年即败的,有四、五十年败完的。我记得与先父往来的多数有钱人,有的作官,有的从商,都是炫赫一时的,现在已经多数凋零,家事没落了。有的是因为子孙嫖赌不务正业,而挥霍一空;有的是连子孙都无影无踪了。大约算来,四、五十年前的有钱人,现在家务没有全败的,子孙能读书、务正业、上进的,百家之中,实在是难得一、两家了。

不单是上海这样,在我湖面的家乡,也是一样。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中兴时代的富贵人,封爵的有六、七家,做总督巡抚的有二、三十家,做提镇大人的有五、六十家,现在也已经多数萧条了;其中文官多人,财产比较不多的,后人较好。就我所熟悉的来说,像曾、左、彭、李这几家,钱最少的,后人比较多能读书,以学术服务社会:曾文正公的曾孙辈,在国内外大学毕业的有六、七位,担任大学教授的有三位;左文襄公的几位曾孙,也以科学专门而闻名;李勇毅公的孙子辈,有担任大学教授的,曾孙也多是大学毕业;彭刚直公的后人,十年前,有在上海作官的。大概当时的钱,来得正路,没有积蓄留钱给子孙的心,子孙就比较贤能有才干。其余文官比较钱多的十来家,现在的后人多数都是萧条了。武官数十家,当时都比文官富有,有十万、廿万银两的;(多数是战事平定以后,继续统兵,可以缺额,才能发财;至于拥有五、六十万到百万银两财产的有三、四家,如郭家、席家、杨家等,都是后来从陕西、甘肃、云南、贵州统领军务归来的人。金陵克复的时候,曾国藩因为湘军士气不振,所以全部遣

散,剿捻匪的时候,改用淮军,所以湘军的老将,富有的非常少。)各家的后人,也是多数衰落了;能读书上进的,就很少听见了。

我家与中兴时代的各大世家,或湘或淮,多数都是世代相交的关系,所以各家的兴衰情形,都略有所知。至于安徽的文武各大家,以前富有丰厚的,远远胜过了湘军诸人,但是今日都已经调零,不堪回首了;前后不过几十年,传下来才到了第三代,已经都如浮云散尽了。然而当时不肯发财,不为子孙积钱的几家,他们的子孙反而却多优秀。最显明的,是曾文正公,他的地位最高,权力最重,在位二十年,死的时候只有两万两银子;除乡间的老屋外,在省中未曾建造一个房子,也未曾买过田地一亩。他亲手创立的两淮盐票,定价很便宜,而利息非常高;每张盐票的票价二百两,后来卖到二万两,每年的利息就有三、四千两;当时家里只要有一张盐票,就称为富家了。曾文正公特别谕令曾氏一家人,不准承领;文正公多年,后人也没有一张盐票。若是当时化些字型大小、花名,领一、两百张盐票,是极其容易的事情;而且是照章领票,表面上并不违法;然而借著政权、地位,取巧营私,小人认为是无碍,而君子却是不为啊!这件事,当时家母知道的很详细,外面人是很少有知道的。《中庸》上面说到:‘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惟人之所不见乎。’(这叫作表里如一,即是诚意、毋自欺,这是中国政治学的根本;如果无此根本,一切政治的路,都是行不通的。)文正公曾经对僚属宣誓:‘不取军中的一钱,寄回家里’,而且是数十年如一日;与三国时代的诸葛公是同一风格。因此,当时的将领僚属,多数都很廉洁;而民间在无形当中,受益不小。所以躬行廉洁,就是暗中为民造福;如果自己要钱,那么将领官吏,人人都想发财;人民就会受害不小了。

请看一看近数十年来的政治,人民所遭遇的痛苦,便知为人长官的廉洁与不廉洁,真是影响非常大啊!所以,《大学》上说:‘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孟子》说:‘为富不仁,为仁不富。’因为贪财与不贪财,关系著别人的利益、幸福很大;所以发财便能造罪,不贪财方能造福。世人都以为积钱多买些田地房产,便能够使子孙有饭吃;所以拼命想发财。今天看看上述几十家的事实,积钱多的,反而使得子孙没饭吃,甚至连子孙都灭绝了;不肯取巧发财的,子孙反而能够有饭吃,而且有兴旺的气象。平常人又以为全不积些钱,恐怕子孙会立刻穷困;但是从历史的事实、社会的经验看来,若是真心利人,全不顾己,不留一钱的人,子孙一定会发达。现在我再举几个例子来说:

宋朝的范文正公(范仲淹),他作穷秀才的时候,心中就念念在救济众人;后来作了宰相,便把俸禄全部拿出来购置义田,赡养一族的贫寒。先买了苏州的南园作为自己的住宅;后来听见风水家说:‘此屋风水极好,后代会出公卿。’他想,这屋子既然会兴发显贵,不如当作学堂,使苏州人的子弟,在此中受教育,那么多数人都兴发显贵,就更好了;所以就立刻将房子捐出来,作为学宫。他念念在利益群众,不愿自己一家独得好处。结果,自己的四个儿子,作了宰相公卿侍郎,而且个个都是道德崇高。他的儿子们曾经请他在京里购买花园宅第一所,以便退休养老时娱乐,他却说:‘京中各大官家中的园林甚多,而园主人自己又不能时常的游园,那么谁还会不准我游呢!何必自己要有花园,才能享乐呢?’范先生的几位公子,平日在家,都是穿著布素衣服。范公出将入相几十年,所得的俸钱,也都作了布施救济之用;所以家用极为节俭,死的时候,连丧葬费都不够。照普通人

的心理,以为这样,太不替子孙打算了,谁知道这才是替子孙打算最好的法子。不单是四个儿子都作了公卿,而且能继承他父亲的意思,舍财救济众人。所以,范家的曾孙辈也极为发达,传到了数十代的子孙,直到现在,已经是八百年了,苏州的范坟一带,仍然有多数范氏的后人,并且还时常出优秀的分子。世人若是想替子孙打算,想留饭给子孙吃,就请按照范文正公的存心行事,才是最好的方法。

再说元朝的耶律文正公(耶律楚材),他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及元世祖的军师,军事多数是由他来决策,他却是借此而救全了无数的人民。因为元太祖好杀,他善于说话,能够劝谏太祖不要屠杀。他身为宰相,却是布衣蔬食,自己生活非常的刻苦。他是个大佛学家,利欲心极为淡泊:在攻破燕京的时候,诸位将领都到府库里收取财宝,而他却只吩咐将库存的大黄数十担,送到他的营中;不久,就发生了瘟疫,他用大黄治疗疫病,获得了很大的效果。他也是毫无积蓄,但是他的子孙,数代作宰相的,却有十三人之多。这也是一个不肯积钱,而子孙反而大发达的证据。

再说清朝的林文忠公(林则徐),他是反对英国,以致于引起了鸦片战争的伟人。他如果要发财,当时发个几百万,是很容易的。他认为鸦片贻害人民,非常的严重,所以不怕用激烈的手段,烧毁了鸦片两万箱。后来,英国人攻广东,一年攻不进,以后攻陷了宁波、镇江。清朝不得已,就将林文忠公革职充军,向英国人谢罪谈和。林公死了以后,也是毫无积蓄,但是他的子孙数代都是书香不断,孙曾辈中尚有进士、举人,至今日仍然存在,数年前故世的最高法院院长林翔,也是其中的一人,而且道德亦非常的崇高。这又是一个不肯发财,而子孙反而大发达的证据。

再看林公同一个时候发大财的人,我可以举几个例子:就是广东的伍氏及潘氏、孔氏,都是鸦片里发大财至数百千万银两的。书画家大都知道,凡是海内有名的古字画碑帖,多数都盖有伍氏、潘氏、孔氏的图章,也就是表明了此物曾经在三家收藏过,可见得他们的豪富。但是几十年后,这些珍贵的物品,又已经流到别家了。他们的楠木房屋,早已被拆了,到别家作妆饰、木器了。他们的后人,一个闻达的也没有。这三家的主人,总算是精明能干,会发这样的大财;当时的林文忠父,有财却不肯发,反而弄到自己被革职办罪,总算太笨了吧!然而至数十年以后,看看他们的子孙,就知道林文忠公是世间最有智慧的人,伍氏、潘氏、孔氏,却是最愚笨的人了。

上海的大阔老很多,我所认识的,也可以举几个例子:一个是江西的周翁,五十年前,我在扬州鄙岳萧家,就认识这位元富翁。(当时的这两家同是盐商领袖。)有一天,周翁到萧家,怒气勃勃的,原来是因为接到湘潭分号经理的来信,说是湖南发生了灾荒,官府向他们劝募捐款,他就代老板周翁认捐了银子五百两,而周翁嫌他擅作主张,捐得太多,所以才发怒。那时他已有数百万银两的财富,出个五百两救济,还不舍得。后来住在上海,有一天,谭组安先生与他同席,问他,如何发到如此的大富?他说,没有别的法子,止是积而不用。他活到八十多岁才死,遗产有三千万元,子孙十房分了家,不过十几年,就已经空了。其中有一房子孙,略能作些好事,这一房就比较好,但也是遭遇种种的意外衰耗,所余的钱也不多了。若是以常理来说,无论如何,每房子孙都有三百万,不会一齐败得如此之快;然而事实上,却是如此。若是问他如何败法?读者可尝试著闭目一想,

3-邪淫因果
亲眼饿鬼 第二篇

印光大师说:“讲到‘不邪淫’,世俗之人,男女夫妻同居一室,生儿育女,上关社会风气,下关宗庙祭祀。所以夫妻之间行房事,并不禁止。但也应该相敬如宾,以传宗接代为目的。不可以此为乐,放纵欲望而不顾自己的身体。这样的话,即使是自己夫妻,贪图享乐也犯邪淫,但是这个罪行比较轻微罢了。如果不是夫妻而行苟且之事,就是邪淫,这个罪极重。犯邪淫的人,就是以人身行畜生事。命终果报现前的时候,先堕地狱、饿鬼,然后投生畜生道中。历经千万亿劫,都不能出离。

“一切众生,都是从淫欲中出生的。所以这条戒律难持易犯。纵然是贤达之人,偶尔也有失足的时候,更何况愚痴之人呢。如果能立志修持这条戒,必须先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和对治方法。境界现前的时候,就好像见了毒蛇,碰到怨贼一样,充满了恐怖、畏惧,淫欲心自然就息了。对治的方法,在佛经中有很广泛的记载,世俗之人无缘观看学习。看看周安士先生写的《欲海回狂》,就可以知道梗概了。”

一、下面以事例说明邪淫因果:

1、先讲一则乱伦遭报的真实事例:事情发生在一九三一年四月二十二日,当年曾轰动一时。贵州铜仁县,有位叫翟光远的人,年将耳顺,可是老而无耻,见侄媳钱氏年轻貌美,竟忘记自己是叔公长辈,时时勾引,日久成奸。 两人的奸情一次被翟嫂常氏撞见了,两人大为恐惧,因为事情如果传扬出去,势必会遭到族中长辈的严厉惩罚。恐惧之下,他们竟发了狠心,买来毒药,放在常氏的食物中,把常氏毒死,借以灭口。

常氏儿女见母亲惨死,觉得翟光远嫌疑很大,就追问翟光远,但翟光远坚决否认,而且对天发誓说:“我如果做出这种丧尽天良之事,上天有眼,一定会遭雷击。”

同年五月一日的下午,天空乌云密布,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忽然一声霹雳巨响,把翟家的屋顶打成一个大洞。雨过之后,人们进入翟家,看到翟光远和钱氏都被雷击倒,躺卧在地上。钱氏已经死去,翟光远还能说话,他呻吟哀哭地说:“我和侄媳乱伦,犯下大罪,嫂嫂发觉奸情之后,又将她毒死,这样罪大恶极,

【亲眼饿鬼】

所以遭受雷击,死后我要和钱氏一同投胎到邻居石家作牛。”说完立刻死去。

说来也奇怪,邻居石家的母牛,果真产了一头小黄牛,竟是一头具有雌雄两性的阴阳牛,小牛阴部具有雄性生殖器,应当是雄牛,可是臀部另有一个头,眼耳口鼻俱全,下垂于臀后,如果把臀部下垂的小头抬起,又可以发现雌性的两乳和阴户,是这样一头罕见的怪牛。最奇怪的是,人们叫它翟光远,或者讲它生前与侄媳乱伦之事,怪牛禁不住泪如雨下,低头表示忏悔。

如《感应篇汇编》所说,万恶淫为首,淫心一生起,种种恶都会随之而来。翟光远在邪缘未凑之时,生幻妄心,在欲情颠倒之时,生贪著心,在受阻碍之时,害怕人知,生杀害心,生掩藏心,说狂妄语,真正是“廉耻丧尽,伦理全亏,种种恶业从此生,种种善念从此消。”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到乱伦的恶相,本来男女以自己的业缘,各有配偶,这是天定的伦,不可以乱,乱了就和披毛戴角的禽兽无别。翟光远以邪淫心乱了一家的伦常,他乱了自己夫妻的伦,也乱了侄儿夫妻的伦,不仅乱了夫妻一伦,连带兄弟、叔侄、父子、母子的伦都乱了。这样伤天理、灭良心,当然是要堕入恶道。

《萨遮尼乾子经》说:“自妻不生足,好淫他妇女,是人无惭愧,常被世呵责,现在未来世,受苦及打缚,舍身生地狱,受苦常无乐。”

2、《感应篇说定》中记载:

晋江许兆馨,一天去福宁州拜见本房的座师,偶经一座尼姑庵,当时对一位年少的尼姑生起了贪心,挑逗不从,就对她强暴。第二天许兆馨无故发狂,自咬舌头,把舌头咬成两段而死。这只是现世的花报,后世果报必在地狱。所以,染污亲人、尊长、僧尼净众,罪过极其严重,肯定是堕落无间地狱,被屠割烧磨,没有片刻止息的机会,这个世界毁坏还需要转至他方世界的地狱之中,他方世界坏了,又要转生他方。《地藏经》说:“若有众生,玷污僧尼,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3、《安士全书》记载:

康熙某年的冬季,南京有位工某,在舟山旅居时,和卖面人的妻子私通,卖面人发现后,全家都搬到其他村庄回避。

时间不久,工某也搬来了。一天夜晚,卖面人回家,隐约听到屋内有窃窃私语之声,便悄悄开门,取出面刀在黑暗中向工某脑袋砍去,正好砍中。他认为工

某已死,就把他连人带被捆在一起,塞在床下,然后去邻居家借火,等他回来时,工某已不知去向。

第二天有人来报告,在某地荻苇中发现一具死尸,血流满身,外裹一床湿棉被,已冰冻成胶,仔细察看,就是工某,陈尸之处离村庄约一里远,中间隔着一条大河。工某逃生裹着棉被渡河,冰水进入头部,悲惨死去。

看了这则事例,我们都会感觉,工某死得悲惨。人没有因果报应的观念,确实是很可怜,为了片刻欢娱,换来的却是:头部被面刀砍破,在冰河中感受彻骨寒苦,最后暴尸于荒野,成为永久的羞耻。假如知道邪淫的结果是这样惨痛,工某也不愿意把自己送上这条绝路,但是没有佛法的智慧,人们都是以愚痴引火自焚而已。这还仅是现世报应,从长远果报来看,痛苦的深度、时间和种类远不止于此。

4、下面是《感应篇汇编》中的事例:

明朝的吕青平日喜谈淫秽之事,偷看妇女。三十岁时,家境贫穷,两个儿子相继死去。有一天,他忽然暴死,见到祖父怒目对他说:“祖上两代积德行善,到你这里本来该发巨万资财,没想到你贪溺美色,以口眼造业,福德都快折尽了,我怕你真的去犯邪淫的恶事,那我们吕家的香火就无指望了,所以我恳求阎王提你到阴府来看看,你才会知道其中的利害。”吕青说:“我听说奸淫他人妻女会得绝后的报应,我正是害怕遭此报应,所以才一直未犯啊。”

旁边一位冥官说:“何止是绝后?如果有女子来勾引你,你顺从而不拒绝,这只会有绝后的报应。如果是引诱逼迫女子者,屡屡再犯者,破坏他人妻女者,堕胎者,杀死丈夫者,那是何等罪恶,果报又何止是绝后!对邪淫这条罪,阳间法律处分太宽,阴间法律却极其严厉。人一动淫念,三尸神就会自首,灶君和城隍就会向上如实地奏明,如果他们隐匿或是漏掉不报,就是犯大过。你看看今天的发落,就会知道的。”

过了一会儿,鬼卒们带着许多犯邪淫的人来到殿前,他们都披枷带锁跪在地上,阎王厉声吩咐:“某人变为乞丐疯颠作哑巴,某人变为娼妓、瞎眼,某人两世作牛,某人十世作猪。”阎王这样吩咐完毕之后,鬼卒就把他们押出去投胎。吕青亲眼目睹,吓得毛骨悚然。

冥官又对他说:“还有比这更严重的,你万不可贪著片刻欢娱,丧失人身,应当避色如避箭一样,刻文劝化世人啊。”不久,阎王就把吕青放回。吕青刻印

《游冥录》一万张,用以警醒世人,以后他尽力地行善。到了四十岁时,连生二子,而且家财万贯,非常富有,他也就远离尘嚣往南海修道去了。

吕青去阴府前后,有很大的不同,前面是肆意以口眼造淫业,非常放荡,后面尽力行善,劝化世人。是什么促使他发生这样大的改变呢?就是真正认识了邪淫的过患。他在阴府亲眼看见,起大恐惧心,所以能遮止过去的恶习。如果能学好因果,相信善恶的苦乐报应,那就一定会改恶向善,这是我们内心自然的规律。有些人会问:为什么这是自然的规律呢?因为你内心的愿望是只想要安乐,不想要痛苦,如果真信以恶业感召痛苦,还愿让恶业发展吗?真信以善业感召安乐,还会不努力行善吗?所以这是心上必然会引起的反应。一旦对业果生起胜解信,这是引发一切无苦安乐的根本。

二、对于邪淫的发心,有人会觉得:心里想一想没有罪吧!实际上邪念一动,就是罪业。

1、下面看《感应篇例证》中的例子:【亲眼饿鬼】

贵溪有位书生叫宋不吝,十五岁时入学,才学出众,但是屡次考试不中,他想自己一生没作过大恶事,为什么这样潦倒,就请张真人代写一篇表章,看一下天榜。这位张真人能上天,他到天门时,听神说:“这人本应有功名,因与婶子私通,所以功名被削去。”真人回来告诉他,他说没有此事,又写文自己申辩。神批复说:“虽无其事,实有其心。”宋生知道后,惭愧、后悔莫及,因为他年轻时见婶子貌美,偶尔动过一念邪心。

《寿康宝鉴》上又说:

徐信善和杨宏是同窗好友,他们一道去赶考,住在一家旅店当中。一天遇到一位会看相的高僧,说杨宏将来会大贵,徐信善要贫穷。当晚,杨宏偶然看见旅店有一位少女很漂亮,就想拿很多银两去向少女求欢,被徐信善严肃地劝阻了。

第二天,高僧又遇徐信善,惊讶地说:“何以一夜之间忽然生出阴骘纹,换贱相为贵相了,今后你要享大富贵。”又看杨宏的相,说你的气色不如昨天,虽然和徐都会富贵,但是名次在他后面,发榜的时候果然如此。

由以上事例可以看出,所谓动淫心没有报应,是一种断见,不是业果正见。第一则事例中,宋不吝没有构成邪淫的事实,已经造下意业。如果以这个意业既不会增福,也不会消福,那是所作落空亡,但这无法成立,世上没有作用是零的业。实际表明,淫心消福很大,宋不吝本来福薄,一念邪淫,使他功名消尽。第【亲眼饿鬼】

二个事例显示出,凡是有念,必在罪福之中,恶念是罪,善念是福,徐生一念止淫,转贫贱为富贵,杨生一念邪淫,转富贵为贫贱,这就是业肯定之理。一夜之间,两人的面相就有很大的改变。凡人心粗,不大体会,高僧是明眼人,一看就清楚,所以不能认为起心动念对相续没有影响,而是影响很大,这是业增长广大之理。我们一天当中有无数念头,念念在福德上都有加减乘除,而非静止不动,所以懂得念念调整为善心,极为重要。

2、广化法师也讲过一个“举头三尺有神明”的故事:

中国人有句话:“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每个人头顶上都有神明。又有另外一种说法:‘举头三尺有青天。人可欺,天不可欺’。这句话是叫我们时时刻刻检讨自己的起心动念、所作所为,要止恶行善。

清朝末年,有一个举子要到北京去考状元,状元是春榜,是过了年才考的。一般远地方的人,就要在冬天时出发赴京,才能赶上春天的考期。一到冬天,北方就是冰天雪地,一片白茫茫,根本分不出路在那里,出外的人,若是遇上了大雪封路,就只有等,根本没地方可走。这位举子在赴京城的途中,就遭遇到这种情况,无法向前行,就只好住到一家客栈里面。这家客栈的老板娘是位年轻的寡妇,先生才去世不久。这位举子原来只打算在这家客栈住一晚,第二天就继续赶路,没想到大雪连绵不断,道路上的积雪很高,无法成行,就只好继续在客栈住下去。

一天复过一天,一个是青年男子,一个是年轻寡妇,孤男寡女,天天对望,日久生情,就动了念头了。在动了淫念时,就犯了“远方便”的轻罪。在起了淫念之后,男的就起身走向女的房间,在他举手敲门前,这个举子想到:“不可以!我是去考状元的,这一进去要是犯了淫,天庭会除名的,回去吧!”他这边回去了;她那边起了念头,想去找他了。一出门,心里想到:“咦!不可以,我是个寡妇,应该为丈夫守住贞节才对,怎么看到年轻人就忘了本份,不可以,回去吧!”在我们中国,女子若是嫁了丈夫,就要为丈夫守节,丈夫去世,要为他守寡,守得贞操清白,死后可以升天的;但若是寡妇犯淫,这个罪恶也足以令她下地狱的。所以这个寡妇想到这里,就回房去了。

那个男的回去以后,又禁不住欲火的煎熬,又来到女的这门边了,到了门边就是“中方便”,敲了门,那个寡妇就起来开门时,那男的又赶快跑掉,因为他又觉得不可以这样做,怕犯了淫会被革名。我们古时候有这种说法,纵然你有很

美女饿鬼及其眷属的前世因缘
亲眼饿鬼 第三篇

美女饿鬼及其眷属的前世因缘

作者:索达吉堪布 讲 文章来源:摘自《前行广释·第四十六节课》

在很久以前,一次昼辛吉尊者来到饿鬼的领域,他举步进入一座无量宫殿(《毗奈耶经》中说是园苑),发现里面有位相貌端严、婀娜多姿、十分可人的美女饿鬼,其珍宝装饰的宝座之四条腿上,各自拴着四个饿鬼。美女饿鬼奉送给尊者一些食品,并千叮咛万嘱咐道:“如果这些饿鬼向您要食物,一丁点儿也不要给它们。”说完就到另一个屋子里去了。

【亲眼饿鬼】

于是尊者开始享用这些饮食。这时,饿鬼们向他苦苦乞求:“我们好久都没吃到东西了,您发发慈悲,给我们一点吃的吧!”尊者实在不忍心,就顺手将食物扔给了它们。第一个饿鬼得到后,食物顿时变成糠秕;第二个饿鬼得到后,食物化为燃烧的铁丸;第三个饿鬼得到后,食物变成它自己的肉;第四个饿鬼得到后,食物竟然变成了脓血。(这些现象十分恐怖,若不是亲眼所见,根本想象不到。尤其现在有些人,邪见极为深重,再加上从小没有因果概念,一听到这些,难免会生邪见或怀疑。但佛经中讲得千真万确,饿鬼们以各自业力所感,食物会变成不同的形象。)

此时,一个饿鬼因吞食了燃烧的铁丸,身体燃烧起来,发出难闻的臭味。美女饿鬼闻到之后,大叫着跑了进来,不满地说:“我不是嘱咐您不要给它们食物吗?”

尊者回答:“本来我也不想给,但它们饿得不行,又一再向我哀求,我就生起了怜悯之心。”

美女饿鬼说:“难道您对它们的悲悯心,已经超过了我吗?”

尊者不解地问:“它们与你究竟是什么关系?”

美女饿鬼指着它们四个,一一介绍说:“这是我前世的丈夫,这是我的儿子,这是我的儿媳,这是我的仆女!”

尊者又问:“你们是以什么业力转生到这里的?”

【亲眼饿鬼】

美女饿鬼说:“南赡部洲的人生性好疑,很难相信,即使说了也不会有人当真,还是不说为好!”

尊者说:“我已亲眼见到了,怎么会不相信呢?你还是告诉我吧。”

于是,那位美女饿鬼开始讲了起来:“我前世是某某城市的一名婆罗门女,在一个佳节吉日的前夕,我准备了丰美的食品。第二天,正巧嘎达亚那尊者i[1]来到城中化缘。我怀着虔诚的信心供养斋食,不禁暗想:如果能让我夫君也随喜供养,那该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于是便告诉丈夫:‘我今天向佛陀的弟子嘎达亚那大尊者敬献了斋饭,

但愿你也能随喜。’可万万没想到,丈夫听后火冒三丈,破口大骂:‘在没有供奉婆罗门、孝敬诸位亲朋之前,你居然先供养了那个光头,那个光头怎么不去吞糠秕?’

(如今这种现象比较多。有些人对大德和寺院作供养后,家人不同意,为此而吵架、砸佛像、毁谤出家人„„真的很可怜!因果是不虚的,造了这样的业,若没有以忏悔对治,后世决定会堕入恶趣。但有些人却觉得无所谓,实在特别可悲。)

我又将此事对儿子说了,儿子也气急败坏地说:‘光头怎么不吃燃烧的铁丸呢?’

当天晚上,亲戚们给我捎来了美味食品,结果被儿媳一人独吞,反而将粗茶淡饭给了我。我质问她时,她妄言回答:‘我吃你的食物,还不如吃自己的肉呢!’【亲眼饿鬼】

此外,我让仆女捎给亲戚的食物,她也悄悄地偷吃了。当我问她时,她信口胡说:‘我偷吃你的食物,还不如喝脓血呢!’

(一家人之所以处处跟她作对,可能就是因为她供养了嘎达亚那尊者,所以这些人不但不理解、不随喜,还对她的态度非常恶劣。)

面对这一连串的打击,我暗自立下毒誓:“但愿我将来转生在能看到他们感受报应的地方。”(发恶愿的后果很可怕,但心若不能转为道用,就很可能会发下恶愿。)正是因为这样的恶愿,才使我转生为大力饿鬼。否则,以供养圣者的功德,我完全能生到三十三天。您如果去我曾住

的城市,请转告我那沦为娼妓的女儿:‘我已见到了你的父母等,这一业报是令人痛心的。’并劝她断除非法的恶业,改过自新。”

美女饿鬼稍稍停顿一下,又说:“如果她不相信,就告诉她:‘你父亲生前的房间里,有四个装满黄金的铜锅,还有金盘及金瓶ii[2]。取出这些财宝时常供养嘎达亚那圣者,然后念诵我们的名字作回向,这样一来,可使我等的业力逐渐减轻,直到消尽为止。’”

所以,给亡人念经回向时,最好是提到他的名字。汉地有些地方跟藏地的传统一样,每次做佛事、放焰口,都把亡人名字写在纸上,其实这很重要。有些人只在亡者刚死时,写一次名字,以后再也不写了,这样不行。即使过了很多年,你若想起他,也应该写下他的名字,交些钱请僧众念经。倘若条件具足,超度时能念他的名字是最好的。

不知汉地有没有这种传统,但在藏地,念经时专门有个人花很长时间念亡人的名字——有些人只交5块钱,却写了50个人的名字,让僧众念半天,这样也不合适。但不管怎样,还是要写上名字,这样一来,即使亡人已堕入地狱、饿鬼,倘若在人间念他的名字作回向,马上即可脱离恶趣之身。这一点,从佛经的公案、大德云游恶趣的事迹、大成就者所见的状况中,都可以了知。因此,平时给亡人念经相当重要。

i 《毗奈耶经》中译为迦多演那尊者。

ii 《毗奈耶经》云:“彼若不信者,便当告:我先卧床下,有四瓶金并一金杖及金澡罐。”与此处略有不同,但其他的都一样。

iii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皮革事》云:“时长者子领受此语,次复前行。去此未远,乃更遥见园苑,其中有师子座,座上有一妇女而坐,颜容妙好,人所喜见。座四脚下各有一饿鬼,缚著座脚而住。时此妇人遥见长者子来,告言:商主,无病少恼有饥渴耶?答曰:我甚饥渴。时彼妇人告长者子曰:与汝诸浆,汝可作盟,今所与浆,勿得与此四个饥鬼。长者子答曰:敬诺所言。既蒙设浆及妙饮食,时彼妇人欲现饿鬼业报之事故,便入一房,隐身藏住。诸饿鬼等即白长者子曰:汝大慈悲,愿赐少许饮食。其长者子心生怜愍,即掷食与。第一得食,变为炎热铁团。第二得食,变为麦糠。第三得食,变为脓血不净。第四得食,乃还食啖自身肉血。尔时饿鬼吞热铁丸者,烧身臭秽,妇人闻气,即出高声告长者子曰:汝所作者甚为非理,不应与彼饮食。其长者子答曰:妹子,彼见求我,心生慈悲云何不与?时妇人言:我心慈悲,更大于汝。然此饿鬼,一者是我夫婿,二者是我之子,三者是我新妇,四者是我家奴。是时长者子问曰:曾造何罪,生在此中?妇人告曰:南赡部洲人,难化难信,说有何益。长者子曰:我今现见,云何不信?时妇人言:我于往昔,于婆索婆村,曾为梵志女。因岁星节日家中设食,乃有圣者人天所奉迦多演那来乞饭食。我生欢喜,施满钵盂食。我复生念:今可告夫,冀生随喜施食之因。其夫嗔恚妇曰:尚未供养诸婆罗门,因何先施秃头之人,云何不与热铁丸?既不遂情,次当劝子,子复报云:何不食其麦糠?后时我遣一奴送食,与诸亲眷,奴得食已,在路自餐上妙好者。回至勘问,其奴便讳:我若在路食之,愿我当食自身脓血。后时诸亲又送食来,新妇盗食。我又问之,答言:不食。若食,愿我自食身肉。白言:商主,其夫婿、儿子、新妇及奴者,此饿鬼等是,并由自作,今受饿鬼。由我布施圣者迦多演那一餐之食,作如是言:汝若受报,我当眼见。我先布施天人所供迦多演那,应生帝释天宫,由发恶愿故,今堕饿鬼道中。商主,仁若往访婆索婆村,我有一女,在彼村中为淫女,幸可为报。云汝父母兄嫂及奴,堕在饿鬼趣中受苦,由先作恶今受此苦,汝今应可悔过,莫作斯恶,当受苦报。长者子曰:南赡部洲人多难信,不受我语。白言商主:彼若不信者,便当告:我先卧床下,有四瓶金并一金杖及金澡罐。汝当出取金瓶任意受用,复须时时供养天人所识迦多演那美妙饮食,并称我名令我得福罪当轻薄。时长者子既闻语已,即便辞别。”

相关热词搜索:阴阳师饿鬼 饿鬼怎么样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亲眼饿鬼”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亲眼饿鬼"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77331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