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王健林多少岁结婚

王健林多少岁结婚

2016-12-15 11:12:3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王健林多少岁结婚(共6篇)王健林成长史王健林成长史109座万达广场、71家万达酒店、99家万达百货、150家万达影院,还有青岛国际电影节、汉秀……当人们的生活中出现越来越多的“万达制造”时,这个庞大商业帝国统治者的财富也随之呈现几何增长。2015年3月2日,美国《福布斯》杂志发布2015全球富豪榜,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以24...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王健林多少岁结婚》,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王健林成长史
王健林多少岁结婚 第一篇

王健林成长史

109座万达广场、71家万达酒店、99家万达百货、150家万达影院,还有青岛国际电影节、汉秀……当人们的生活中出现越来越多的“万达制造”时,这个庞大商业帝国统治者的财富也随之呈现几何增长。2015年3月2日,美国《福布斯》杂志发布2015全球富豪榜,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以242亿美元(约合1515亿元人民币,1美元约合6.26元人民币)资产排名全球第二十九名,并以15亿美元的优势反超马云,重新成为中国内地首富。

此前,一段王健林在万达年会上唱歌的视频红极网络。那个手持麦克风,听着前奏用手指微微打着节奏,在全场的尖叫和欢呼声中略显不好意思的王健林,那个一开腔唱功了得,而且唱得陶醉的王健林,刷新了人们对他的印象。 很多人好奇,王健林还有多少不同的面孔?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分赴北京、大连、武汉等地,探寻“首富王”的商业版图与人生路径。

首富的面孔 并不在乎所谓排名

首富这个宝座,王健林并不是第一次收入囊中。2013年9月,他曾以1350亿元身家超越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首次成为中国内地首富,也成为胡润百富榜开创以来的第十位新首富。他赚钱的速度被形容为“每10分钟可以买一辆奔驰车,每小时可以买一栋400万元的房子,每天近亿元入袋”。而彼时,距离他1988年踏入商海仅仅过去25年,他本人也不过59岁。

王健林的四张面孔

王健林1954年出生于四川,父亲王全义是一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4岁那年,王健林随父母来到四川省西北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大金县(今金川县)。有媒体在走访了王健林几位童年小伙伴之后得出结论—父亲的威望给年幼的王健林带来了同龄人的拥戴,很多小孩都希望通过王健林认识他爸爸,他也爱组织娃娃们一起玩耍。“他是个匪头子,是一群孩子的头。”王健林的童年玩伴陈志阶面对媒体的追问这样回忆。这句话后来被解读为王健林“不喜欢墨守成规”。 16岁那年,王健林初中毕业选择参军,成为一名边防战士。1978年,他被推荐到大连陆军学院学习。

2015年3月6日,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来到远离大连市中心的金州区龙王庙附近,大连陆军学院已于10年前被裁撤。取而代之的,是沈阳军区的一处训练基地。基地负责宣传的一名女军官告诉记者:“由于时间太过久远,王健林上学时的痕迹已经无处可寻了。就连当时和他接触较多的战友们,也全都离开了学院。”不过,在基地内的大连陆军学院院史馆内,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找到一处名为“四化建设栋梁”的宣传栏,上面张贴着学院杰出校友的照片,王健林的就在左上角最醒目的位置。

几经辗转,记者找到曾在陆军学院负责侦查与反侦察课程的张昌军老师。他说:“那会儿,基层军官要学的内容很多,包括海陆空各军种,以及炮兵、工兵、防化兵、装甲兵等各兵种的知识。”正是在课堂上,张昌军对王健林有了最初的印象:很认真,永远都拿个小本记笔记,也很主动,课堂上有不明白的地方随时会站起来提问。

在军校,王健林延续着童年的叛逆。在一次考试中,他明知标准答案,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给出完全相反的说法。“他给出了自己作答的理由,甚至比标准答案上的分析还要充分,却只得到了及格。”王健林在陆军学院的一位战友向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回忆说,事后,判卷老师专门找到王健林,说这样评分自己其实很遗憾。

在陆军学院学习一年后,王健林从120人中脱颖而出,成为3名留校工作的优秀毕业生之一。1986年,王健林调任陆军学院管理处副处长。此前一年,邓小平提出大裁军,而军队外面,改革开放正逐步深入,王健林决定脱下军装去社会上闯荡。“那个时候,部队干部的待遇比地方上好。王健林如果留在部队,发展很有前途。所以,很多人对他的选择都不理解。”张昌军猜测王健林转业是考虑到家庭:“他当时已经结婚,爱人在大连工作,陆军学院离市区比较远。一些家在大连的干部可能都愿意转业到地方,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

从旧城改造起家

1

从部队出来后,王健林进入大连市西岗区人民政府任办公室主任,两年后接盘区政府下属的西岗区房屋开发公司。这,就是万达的前身。

王健林突破成规的冲动,在万达集团的建立及扩张之路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989年,大连市西岗区北京街旧城改造项目启动。3家国有企业测算了两个多月,算出来的结果是,要想赚钱,必须卖到每平方米1200元,而当时大连市最好地段的房价不过每平方米1100元。明摆着赔钱的买卖,没人愿意接手。但王健林琢磨着,为什么不能卖到1500元呢?

王健林和他的团队反复讨论,最后决定采用4个创新—改没窗户的暗厅为有窗户的明厅、改木头窗为铝合金窗、安装防盗门、卫生间入户。王健林曾回忆说,这些现在看起来很“小儿科”的创新,在当时是需要勇气的。“政府规定,只有局级以上干部住房才能配洗手间。为此,我还遭到了大连市纪委的审查,要我提供购房者名单。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思潮大势所趋,这个事才不了了之。”

此次在大连采访期间,一位该小区的居民告诉记者,当时大概有一半的房子是回迁房,另一半当商品房出售,“前者户型不如后者,阳台小一些”。另一位居民则说:“这个小区和原来的棚户区比,条件好多了。王健林在这件事上做得挺好,名声不错。”

第一单买卖,王健林就赚到了名声,还有近千万元收益,万达也由此成为全国首家搞旧城改造的公司。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称“发展才是硬道理”,几个月后,中共十四大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同年,万达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立集团公司。

那一年,万达集团年销售额已达20亿,占大连房地产市场份额的1/4。“20亿在当时已经很了不起了,但连续两三年就在这个档上,上不去。我就跟我的同事们讲,要到外面去。”王健林的“外面”一指数千里,在那个北方人不敢轻易涉足广东的年代,万达到广东成立公司,借指标做项目。在他看来,尽管那次开发没赚多少钱,但“这个项目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我们走出去的勇气”。继旧城改造之后,万达找到了第二个创新发展模式:跨区域。

模式为先文化为继

王健林说,万达一路走到今天,创新的过程概括起来无非四步。走完前面那两步,第三步就是创模式。

2000年,万达跻身全国房地产百强企业,总资产近百亿元。那年,万达的一名创业元老病重,要靠一种昂贵针剂维持生命,每支2000多元。当时,民营企业的职工无法享受社会保障。王健林100万元医药费花出去,为这名元老延续了1年多生命。一个人就花了这么多,以后怎么办?

“当时还不像现在这样想得这么伟大,要做全球领先企业什么的。那时候就简单地想,我要为兄弟们做一点保障……我当时就提出,万达集团要追求长期、稳定的现金流。”10年后,王健林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这样陈述自己当年的心迹。 于是,大家凑在一起开会,争论了整整三天三夜。在万达的发展史上,这次大会被称作“遵义会议”。会上,王健林力推“做大型的商业物业,招世界500强和一流的国内企业做租户”。有的老员工想不明白:“我们本身做住宅做得很好,很赚钱,品牌做得也不错。在这个时候搞什么商业地产呢?”更多人则持怀疑态度,“一下子做商业地产,谁来设计?不懂建造,也不懂招商,那意味着我们过去的生产流程全部要再造。”可王健林说:“盖收租物业的房子我们会吧,起码一半的功夫会了,至于商业物业招商或者设计,咱们慢慢再学。”

说起来容易,真正落到实处,王健林遭遇到不小的麻烦。“万达的第一个商业地产项目选址长春。王健林的想法很简单:地下做停车场,一楼办成精品店,隔成许多小铺面卖给业主,二楼引进沃尔玛,三楼搞了个红星美凯龙。”曾在万达管理层任职的吕丹(化名)在接受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时,详细回忆了当时的情况:“因为没有考虑到要帮助业主招商引资,2003年正式营业时,上百个商铺有一半是空的,租到商铺的商家生意也不好。业主、商家与万达产生纠纷,甚至闹到法院。”

2

面对这次转型遇到的困难,万达许多高管动摇了,可吕丹记得,王健林很坚持:“过去的人没干好肯定是他们没有总结经验,没有找到其中的规律。我相信商业地产的路子没错,万达就是要做先锋。”他总结教训,决定组建专门部门为业主招商。

那之后,万达找准了商业地产的门路,正式走上扩张快车道。2004年,万达成立规划院,开始操作订单商业地产,拿着自己的商业设计找商家谈判;2005年,王健林又将商业中心、五星酒店、写字楼等打包,开发出“城市综合体”的新概念……事后,有人问王健林,为什么万达能以优惠价格拿到好地段,而别人不行?王健林回答:“我们有核心竞争优势,就有了议价权。”

但王健林的“野心”显然不止于做中国最大的“房东”。吕丹说:“如今,万达的商业地产已经基本不用王健林操心。团队拿来新的选址方案,他看过后只要签字就可以。他开始把心思花在新的业务上。”

一位资深媒体人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我也见过挺多中国商人,王健林的思维非常清晰。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什么时候、什么阶段应该做什么。”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时,另外几位万达的老员工也不约而同地提到,王健林“自我学习的能力特别强”。这一点,从他近几年不断跨行业发展,不断开拓陌生领域就能看出—

2006年,涉足电影院线,当年实现盈利,不到10年,就拥有了百余家影院,千余块银幕;

2010年,与美国弗兰克公司合作成立演艺公司,打造顶级的中国文化秀。4年后,汉秀剧场在武汉中心文化区全球首演;

2013年,砸下500亿在青岛建立“东方影都”,并与奥斯卡金像奖主办方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以及全球四大艺人经纪公司签署协议,从2016年起,每年在青岛举办国际电影节,计划用3至5年将其“打造成世界排名前列的国际电影节,改变中国没有电影文化世界品牌的局面”……

接二连三的文化领域大手笔投资,在打响万达品牌的同时,也让一些公司管理层心生疑惑:“这能赚到钱吗?”王健林看问题的角度却大不相同:“所有的行业都是有天花板的,文化产业却没有。只要你做得好,它的盈利空间是无限的,而且它还有巨大的品牌效益和穿透力。”

3

2012年12月12日晚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揭晓,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左)和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在领奖前握手。

线上线下宝座争夺战

2013年,王健林首次登上富豪榜榜首后,并没有停留太长时间。不到一年,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其董事局主席马云以1500亿元身家超车,一跃成为胡润百富榜首富。

互联网概念成了商界的宠儿,但王健林坚定地认为以万达为代表的“传统店铺经营”无可取代。他也开始涉足电商平台,尽管他自己还不太会用这些—2014年8月,万达与腾讯、百度成立电商公司,被业界戏称为“腾百万”。为了拥有自己的支付平台,万达同时与快钱进行收购谈判。王健林的想法很明确:2014年,万达广场有4000多万会员,2015年目标是1亿,此外还有十几万家商户,资源如此分散,万达无法掌控,但通过支付环节可以将它们连在一起。 大手笔收购,是王健林借资本之力实现万达版图扩张的又一尝试。

【王健林多少岁结婚】

国际上,2012年,万达以31亿美元资金收购全球第二大院线集团AMC,一举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在国内,2014年,收购了12家旅行社,总规模达75亿,他的计划是在3年内靠并购做到全国最大……据说,王健林的投资逻辑非常直接:“我买什么能成为全球第一?”

2014年12月,万达完成了在香港的首次公开募股。23日,圣诞前夕,万达商业地产在港交所“敲钟”。按此前胡润的测算,若万达商业股价上涨30%,王健林的财富将再次超过马云,重新成为内地首富。人们以为此事指日可待,但市场的反应并非如此。上市当天,万达商业以发行价48港元(1港元约合0.8元人民币)开盘,收报46.75港元,下跌2.6%。王健林与首富宝座擦肩而过。

4

真正助王健林重夺宝座的,是2015年1月22日万达院线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成为中国院线第一股,并在开盘后以43.98%的涨幅封在涨停板。作为最大股东,王健林的财富出现大幅增长。与此同时,阿里巴巴第四季度财报令人失望,股价大跌。涨跌之间,王健林与马云的财富排位调了个儿。

2013年,王健林在录制一档财经节目时曾表示,自己并不在乎所谓的排名。“小平先生有一句名言,关键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我觉得就是要有稳定的资产、长期的现金流和比较好的商业模式。为了排名而去排名,那就完蛋了。再说,假如你做到了3000亿,他不排你,那是他掉价了。”在他第二次当上内地首富后,回头再看这样一番表白,体味更深。

管理者的面孔 唯他能掌控全盘

随着财富的增长,王健林在媒体上的曝光度越来越高。在媒体的描述中,但凡他出现在公开场合,身后总会跟着一群“黑西装”:全体男性、着装整齐、不苟言笑,与王健林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

几乎每一篇有关王健林的文章都会谈到,他的一言一行都给万达打上了明显的“王氏烙印”。万达企业文化中心的一位员工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你不会从我们嘴里听到不同的声音,万达只能有一种声音,那就是老板的声音。”

这一点,记者在采访中深有体会,万达员工无论级别高低,与媒体打交道时谨慎的心态、滴水不漏的措辞、尊崇上级意志的风格,与官员系统非常相似。而且,万达的中层以上鲜有女性面孔。

军营式的企业文化

王健林曾用6个字概括万达的企业文化:军队、学校、企业—万达首先是一支部队,然后才是一家公司。他很坦然地承认,万达现在的作风,与自己的从军经历有一定的关系。

离开部队近30年后,王健林仍保留着军人的作息习惯:每年只给自己一周休假时间,而且不是连休;平日里,只要不出差,他总会比公司规定的上班时间早半小时到达办公室。一位万达内部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佐证了这一点:“他很守时,开会和活动都是准时出现,也不喜欢别人迟到。”

每周六早上,集团相关部门都要开会对项目施工图进行讨论,王健林一定亲自参加。 他会戴着金边眼镜坐在桌边,用尺子细细量着图纸,相关部门的高管围站在一旁。不满意时,他端起茶杯,皱起眉头,甚至重新画一遍。2014年10月25日,当他按惯例开完会正准备离开,一位高管走上前来,递上一束花。原来,此前一天正是王健林的60岁生日,而他自己似乎忘了。【王健林多少岁结婚】

王健林对自己的另一个要求是,每天上班必须佩带胸牌,虽然整个万达没有人不认识他。他说:“这是制度。我在公司里有一句话,要求别人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做到。这是军队传下来的传统。”

在和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谈到集团的半军事化管理时,一位万达员工提炼了3个关键词:正装、打卡、制度。

“每天,大多数万达职工都会比规定上班时间早那么一点来到单位,因为这时候还能穿自己的衣服,八点半以后再出现在公司,就必须是严格的正装了。”曾经,一名集团中层“放松警惕”,领带没系紧,却偏偏在电梯里碰上了王健林。还没等他开口,这位中层已经语无伦次地解释起来:“我脖子太胖,领带都系不上了……”王健林在公司不怒而威的形象,由此可见一斑。

与别的公司不同,万达不仅早晚打卡,中午也要打卡。按照公司规定,一旦迟到次数超过5次就要辞退。

经过20多年的积累,万达各项制度的汇编一度多达好几本书、近200万字。几度精简,现在到80万字了。

在员工总结的这些关键词之外,王健林还有一套创新的管理模式,即“模块化管理”。他曾这样解释这套管理系统及自己的初衷:在专业软件的支撑下,将一个项目分解成300多个步骤,以及3个级别的关注节点。总裁、副总裁关注一级的80多个节点,下一层级负责人关注二级的100多个节点,直至地方分公司和基层,这样能保证各个层级的人各司其职。“建造、招商、软件、设计,每个人哪一月、哪一周、哪一天要干什么事,都会非常细致地编进去。” 5

首富万达集团王健林不为人知的背后
王健林多少岁结婚 第二篇

首富万达集团王健林不为人知的背后

“豪爽、大气!”

与王健林接触交流过的人,会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是条汉子。

可仅仅这样定格,就错看他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走近王健林,你会发觉他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严格、斯巴达式的严格!”

17年的军旅生涯,天然赋予王健林独特的个性以及颇具军事色彩的管理风格。

不喝酒、不抽烟,没有夜生活,每天早上都5点半起床——王健林形容自己是“曾经的文艺青年”,信仰“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偌大一个万达集团,他宁愿给钱给股份,也不让一个家人亲属在里面任职。而对万达的员工,老板要求早上8:30上班,大多数7:30已经到了,因为迟到在这家公司是件很可耻的事情,“昨晚陪客户喝酒到凌晨3点”从来不构成理由。

生于西南巴蜀之地,事业在辽阔东北生根发芽,有所建树。王健林身上,几乎看不到南方人常见的谨小慎微。

有青年学子向他讨教创业经验,他说“富贵险中求,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

这时的王健林,已凭借860亿人民币(6.2579, 0.0000, 0.00%)净资产,登上2013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榜首。

而在微博上,王思聪其人,也造就着一波又一波热门话题。儿子是否接班?王健林的答案是:“看他到时候的能力,能不能被大家认可。”

王健林 四川人,1954年生,1970年入伍,28岁成为团职干部,1986年从部队转业,进入大连市西岗区人民政府任办公室主任,1989年担任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至今。 2013年10月,王健林凭借860亿人民币的净资产登上2013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榜首。 王健林绝对控股的大连万达集团创立于1988年,目前已经形成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文化旅游和连锁百货四大核心产业。2013年,企业资产3800亿元,年收入1866亿元,净利润125亿元。

【王健林多少岁结婚】

首富 每个富豪榜的排名都不一样,我也不太关注这个东西。主要是看自己的事业做得好不好。再一个,如果真要讲财富的话,万达还没上市呢,究竟怎么样,上市以后再看。

互联网思维我觉得这应该是互联网的个别企业为自己贴金的一种说法,不存在互联网思维。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我觉得总起来讲就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不是互联网公司才具有的,很多公司都具有创新思维,万达做商业地产,从住宅地产到不动产,难道不是创新吗?我们做文化领域难道不是创新吗?

房地产中国房地产业,可能也就还有十年八年好时光。之后肯定不可能还维持现状每年15亿-20亿平方米的开发规模。10年以后,很可能就是10亿平米以下。到时候从业人员会减少,公司的数量也会急剧减少。房地产本身就是一个短期行业,在任何国家差不多就四五十年的历史,工业化差不多完成了就萎缩。

风险与创业如果一件事10个人有9个人告诉你可以做,你千万别去做。如果没有风险那叫什么企业,恰恰是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你才感觉满足。我自己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洋。你完全模仿别人的话你就完蛋了。千万不要信那些书,什么成功100条,制胜36条那都是瞎说的。

王健林,中国首富。很少人注意到,他名字中的“健”字,与其他四个兄弟(王建忠、王建可、王建春、王建川)的“建”字不同。

所有的“秘密”,从一个字展开。

冥冥中,首富王健林的故事,恰又应了易经里“天行健,自强不息”之意。

⊙记者 毛明江 ○编辑 秦风

人生密码

离首富远些 离王健林近些

整个万达集团还未上市,王健林本人和他的家族也颇为神秘。不过最近,万达旗下万达院线披露的招股书,多少解开了一些密码。

招股书披露,王健林2010年向王建忠、王建可、王建春、王建川兄弟4人分别转让了300万股股权,转让总价格均为1元。目前,王氏四兄弟共计持有万达影院1200万股,合计持股比例达2.4%。而王健林的儿子王思聪,则持有1%的股权。

1954年出生在四川的王健林,今年刚好60岁。如今,他的四个兄弟都还在四川老家生活。

记者注意到,王健林的健字,与其他四兄弟排行的“建”字并不同。他将自己名字中的“建”改为“健”,不知道是不是取易经“天行健,自强不息”之意。

军旅作息

16岁参军,王健林开始了一段近二十年的军旅生涯。

“开始的时候特别艰苦,入伍第一年就遇上了野营拉练。”谈起军队生活,王健林说自己一辈子都忘不了,“真是刻骨铭心”。

这段经历彻底改变了这个四川少年,也锻造了后来他在万达略带军事色彩的执行力,以及高效模块式的企业管理风格。

在王健林心里,真正培养企业家的摇篮是“西点军校”,而不是商学院。

步入花甲之年,管理如此庞大的企业,王健林表现出的旺盛精力令身边的人都觉得惊奇。这还是得益于军旅生涯。他的生活习惯,一直规律到近乎严苛。

当兵时,5点半就要吹号起床,晚上9点就寝睡觉。现在,王健林说,“6点前一定要起来,但睡觉可能会11点了。没有什么夜生活,不抽烟、不喝酒。生活比较有规律,这可能是我保持精力旺盛的原因。”

文艺青年

在他略显粗犷的外表下面,还埋藏着“文艺青年”的因子。

王健林说,自己从小阅读量就大,十来岁开始读一些大作品。“在军队的时候读了很多书,特别是受儒家文化思想影响比较深。”

还有唱歌、拉琴,这些东西他都喜欢。

王健林形容自己,“在今天的中国企业界,就算读书量不是最高,也是其中之一”。一直以来,他所有的报告和演讲,都是自己操刀。

历史人物中,他对中国众多商人崇拜的胡雪岩并不欣赏,更喜欢汉武帝。

在王健林看来,胡雪岩走的路主要还是官商勾结。“看中哪个官员,认定其有前途,提早进行投资。就相当于现在的一些企业家,提前布局、提前行贿,把人扶植起来。”也正是这种勾结,导致了胡雪岩最终的倒台。

“我可能更喜欢刘彻汉武帝。”王健林解释说,他奠定了中国现在的历史制度、法治制度,包括管理制度的一些基础。在当时也使中国变得更加强大,彻底解决了外患。

政商智慧

王健林坦陈,对中国企业家来说,处理好政商关系比读哈佛博士后还要困难。

他说一个美国官员曾对他感慨,特别佩服中国这些成名的企业家,“在中国尤其是民营企业能成功做大太不容易了,比美国企业家要艰辛。”

而王健林自己,用“亲近政府,远离政治”这8个字来总结处理政商关系的原则。

“不理政府,纯粹是忽悠。但是得把握好一个关键,不做有一天会使自己伤筋动骨的事情。”王健林觉得,其实企业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

王健林一直说,特别感谢改革开放。“如果没有改革开放,要么是军官,要么是一名政府官员。”

“原来一直梦想当将军,但当时来了个百万裁军,所以我就选择了转业到政府机关里。”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改革潮风起云涌,很多人下海创业。

王健林说,“你看现在活跃在舞台上的很多企业家,都是从那批人里面出来的。没有那个时代就没有我的今天,也没有中国民营企业的今天。”

富不如善

尽管头顶首富光环,万达的规模也到数千亿之巨。但王健林还是感觉“分量不够”。 他的计划是把万达的营收带入“每年1000亿美元”。那时,他会真正考虑退休。 至于退休后,王健林想静下心来,写本自传。

他还告诉记者,未来有兴趣研究一个扶贫模式。“万达自己有扶贫对口帮扶点,我也担任工商联的扶贫委员会主任,20年了,我觉得效果都不理想。”

所以退下来后,“如果有可能我会包一个县,看能不能创造一个扶贫模式,推而广之。” 对于儿子王思聪,王健林说,“不参与万达集团的任何事。他自己成立了一个P E公司做投资,我看了他今年的报表,还不错,比我想象中好多了。毕竟做投资才两年。”

至于是否接班,“要看他到时候的能力,能不能被大家认可。”王健林说,今年万达就有10万人,好几千亿资产,可能是上百万个家庭,责任重大。

“如果大家认可他,他自己有信心,那就接班。如果觉得他能力欠缺一点,那就做股东好了,我就交给一个职业经理人,这没有什么。”

一个甲子起起伏伏,王健林说,“我好像没有太大的恐惧,什么事情都比较坦然。” 他不太相信生死轮回,做慈善是基于传统文化。“积德行善,这本就是传统文化的固有之意。”

事业密码

万达帝国 如臂使指莫不制从

4月中旬,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微博]石化厅人气喧哗,过道也被挤得水泄不通。他们都在等待一个人——2013年中国新晋首富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

中午两点,乘坐劳斯莱斯幻影而来的王健林准时开始了名为“解密万达执行力”的演讲。 言辞坦诚利落,一如其行事作风。

高调背后

近一两年,王健林一改过去的低调,出现在公众场合或媒体上的次数明显多起来。2012年9月,刚刚收购全球最大院线MAC,王健林应邀在哈佛做讲演。

作为中国一个民营企业家,王健林说,“正是从那一刻开始感受到全世界对他本人以及万达的一种承认”。

1988年,还是政府官员的王健林向人借了100万,辞职下海创立万达。

“那时进入地产要100万,找了一个人担保,担保人收了50万,所以实际上创业资金只有50万。”而且,王健林说,借他100万的人,要求五年每年给予25%的回报。

尽管如此,王健林还是心怀感激。“没那个人借我钱,也许没有今天这个企业。”

谈及万达的快速崛起,王健林庆幸赶上了中国一个最好的时代——早生20年也许过气了,晚生20年也许机会就没了。

转型有道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个人经历 走向成功的秘诀
王健林多少岁结婚 第三篇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个人经历 走向成功的秘诀

王健林1954年生,四川人,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一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现任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

个人经历

王健林,男,曾用名王建林。1954年生于四川省绵阳市,祖籍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王健林的父亲王义全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建国后回到老家四川长期担任地方干部。

1958年,王义全受四川省林业厅的指示到大金县(现在改名叫金川县)负责组建森工局,4岁的王健林也跟随父母来到了阿坝州的大金县生活,王健林的小学、中学分别在大金县东方红小学和金川中学度过。1969年,14岁的王健林成为了森工局下属的营林处的职工。

1970年,在营林处工作了1年的王健林决心要参军。不过他参军的过程却还是费了一番周折。据王健林母亲秦嘉兰回忆,因为阿坝州当时不征收城市户口的青年,所以她就把王健林送回了苍溪老家,在那里上山下乡,就这样,王健林才当上了兵。在去部队前,王健林改掉了自己原先的名字王建林。

关于王健林入伍还有一个故事。一位王健林当年的战友曾在微博上回忆了当时的情景:1971年初春,吉林省集安县鸭绿江边的大山深处的军营里来了一批新兵,新兵里面有四川和辽宁抚顺的,班长去挑选新兵时,他先选2个抚顺兵,然后走到一个又小又瘦的新兵面前问他想当侦察兵吗,他没有任何犹豫的说了愿意。就这样王健林成了一名侦察兵。他很好地抓住了由对方抛过来的机会,在往后的人生中,

这种不放过任何机会、勇于挑战的性格对他的成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1978年,入伍8年的王健林晋升为排长,并进入大连陆军学院学习。在大连陆军学院学习期间,他多次对部队的教材提出质疑,部分质疑内容被接受而写进了教材。1979年的8月,王健林从大连陆军学院毕业,由于成绩优秀,留在学院的大队当参谋,后被调到学院的宣传处任职干事,负责动员学院的军士报考党政专修班。1983年王健林就读辽宁大学党政专修班,1986年毕业获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位,毕业后,32岁的王健林调任陆军学院管理处任副处长。同年,王健林选择了转业。多年以后,在提起军旅生涯时,王健林笑言:“如果不转业,现在最多混个将军,那有什么意思?”

转业后,王健林被任命为大连市西岗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在外人眼中,他肯定是一名未来在仕途上越走越顺利的政府官员,也是一名很快会提拔的备用干部。不过,他的个性在两年后再度显现。说到底,他不喜欢四平八稳,他的人生需要挑战性,需要波澜壮阔。

大连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是西岗区政府的下属企业,到1988年欠债达到了149万元,公司濒临破产。西岗区政府为了拯救这个“烂摊子”,向全西岗区的官员们发出启事,希望有能人主动站出来为公司和区政府分忧。这无疑是一个棘手的工作,当时没有人主动和区政

府接触,除了王健林。多年后回忆此事,他的口吻依然是:“在机关就算混上了一个区长、副市长,也没有什么意思。”

1988年,王健林接手西岗区房屋开发公司。他对公司进行了整顿,又从老战友那里托关系获得了指标(当时政府限制指标)和银行贷款,在棚户区改造项目中赚了第一笔钱。公司在王健林接手的当年就扭亏为盈,为此西岗区政府给他个人奖励15万元,但他让财务把钱分给了全体员工。

1991年,国家体改委和大连市体改委准备在大连市选择3家企业,作为东北地区首批股份制试点单位。一旦成为试点单位,公司将失去政府编制,从铁饭碗变成泥饭碗,公司高层也从政府官员变成社会人员,当时没人敢这样做,但王健林敢。1992年8月大连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改制成立大连万达房地产集团公司,国有资本逐渐退出万达,万达也成了王健林的万达。王健林争取并抓住了这次国企改制的机会,这就是王健林的过人之处,有胆也有识,这是他能取得成功的因素之一。 所获荣誉

2005年获得由国家民政部颁发的首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个人”称号。

2007年获得由全国工商联、全国总工会联合授予的“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

2008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8年获得由国家民政部颁发的第四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个人”称号。

2009年获得由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等机构颁发的“中国光彩事业突出贡献奖”,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称号,获得中央统战部等部委颁发的“中国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十年商业领袖”。

2010年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玉树地震“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

2011年被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等部委授予 “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先进个人”称号。

2012年当选“2012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继2005年之后第二次当选。

2013年当选福布斯亚洲年度商业人物。被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球百名思想家”之一。

王健林的成功之道

一、敢闯敢试

他是敢为天下先的地产大亨,他是与马云对赌一个亿的冒险家,他是中国的房地产首富,三年内,两次荣登“胡润房地产富豪榜”榜首,更是以集团形式捐款超过28亿的慈善家,他胆识过人,霸气外露,是血气方刚的企业家,他扬言只要万达进入的行业,其他的企业都没

首富王健林对任性王思聪没辙:他要啥就给啥
王健林多少岁结婚 第四篇

首富王健林对任性王思聪没辙:他要啥就给啥 王莹 曾高飞

行伍出身的万达商业帝国控制人王健林,一向表情严肃,极少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但他强大的内心却在喜忧之间跌宕起伏,如坐过山车。他为事业喜,却为儿子忧。

事业上,王健林登峰造极,亲手缔造了万达商业帝国,是中国富豪榜的常客。

3月2日,福布斯发布2015年全球富豪榜,王健林以242亿美元的财富超越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227亿美元,再次登上中国内地富豪榜状元宝座。在全球位居第29名,马云为第33名。

助王健林成为首富的是万达最近有两个业务板块相继上市。一是2014年12月23日万达商业地产正式登陆香港联交所;二是2015年1月22日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交易所中小板挂牌上市。

当然,王健林再度成为富豪状元,与马云马失前蹄有关。由于与国家工商总局对着干,以及2014年阿里巴巴财务状况令人失望,致使其股价大跌,马云财富随之缩水,在富豪榜上屈居第二。

但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内地首富桂冠最近再度易主。受益于港股刮起的“环保旋风”,光伏企业汉能薄膜发电连续多日涨停,3月5日

涨幅更是高达40%,上周四个交易日汉能薄膜发电股价累计涨幅为59.29%。这使得拥有汉能控投集团80.89%的李河君身家高达317亿美元,超过了王健林和马云,登上了内地首富宝座。

尽管如此,王健林亦是足以傲视群雄了。王健林,马云,李河君三人的成功,也折射了中国财富聚散的方向和趋势,目前中国现在和未来的三大造富行业为传统房地产行业,互联网行业和环保能源行业。房地产和互联网是富豪辈出的行业,目前中国众多亿万富豪都是从这两个行业摸爬滚打出来的。而与环保相关的能源产业,则代表财富聚散的将来,成为创造财富的新的掘金地。

有钱任性是家传?

有本事打造中国最大商业航母的王健林,却没法管好被寄予厚望的独子——也许王健林忙到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儿子王思聪。

王思聪是网络达人,以爱好掐架和喜欢辛辣评论著称,有“毒舌大王”的美誉,炫富炫色的张扬个性与郭美美有得一拼。不同之处在于,郭美美炫富,靠的是干爹;而王思聪靠亲爹。

对于儿子,王健林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只好把他现在还当作小孩。其实,王思聪已经不小了,早到了对自己言行负责的年龄。王思聪1988年1月3日出生,已经27岁了。用王思聪自己的话来概括,他是一个“有钱,任性”的富二代,是一个“年少轻狂,口无遮拦”的角儿。他炮轰过汪小菲、张兰、赵本山、王菲、爱戴等多位明星。

王思聪出格言行引发的热议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011年4月4日,王思聪在微博上撰文炮轰俏江南张兰所谓大S婚礼饭店是王健林免费赞助之说纯属造谣,是借别人名声造势,嘲笑张兰“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格言。

2013年8月25日,爱戴在微博上晒朋友婚礼照片,并配上英文,但英文中有语病问题。26日,王思聪转发此微博,嘲笑爱戴英语太好了,引发两人掐架。王思聪甚至冷嘲热讽,称爱戴整容,装“海归”。

2014年6月,王思聪在京东买了4个电脑桌,因迟迟没收到货,通过微博指责京东“店大欺客"。刘翔结婚,公布了其妻葛天的照片。有网友开始八卦刘翔的美艳妻子,曝光了一组葛天旧照,今昔照对比差距大。王思聪微博评论称:“如果说今天的婚讯告诉了大家一个道理,那就是:整容改变命运啊!”

2014年9月12日,王思聪以侵犯名誉权为由,起诉网易搜狐,否认斥资千万拉票,要求判令二被告停止侵害、删除侵权网页,赔礼道歉并分别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20万元。

2014年12月26日,王思聪微博吐槽《一步之遥》,“没看过《一步之遥》的童鞋们,恭喜你们……躲过了这一劫。”

宁财神吸毒被抓,王思聪评论“喜闻乐见,早就猜到他的下场”。文章出轨后发微博长文,王思聪也不忘讽刺:“还抢在凌晨发声明,

真是鸡贼。”王思聪也曾主动@任志强(微博)称“也只有在中国你能当„房地产独立评论家‟”。也曾狠狠骂过中国足协“其实他们都是体育界„三鹿奶粉事件‟的参与者与策划人”。此类辣评不胜枚举,在网上引发围观热潮经久不息。

王思聪喜欢香艳和炫富,并且毫不避讳。2015年1月3日,王思聪27岁生日。当晚,王思聪在海南三亚海棠湾万达逸林度假酒店外草坪举办奢华的私人派对,并封锁酒店沙滩,燃放烟火庆祝。生日派对当晚,作为礼物送给来宾的手机和电脑堆成一堆,王思聪在微博晒出来参加生日宴会的表演嘉宾韩国女子组合T-ara的照片,并写道“有钱,任性。嘻嘻~”。

今年2月14日,王思聪现身万达影城与100名幸运网友共度情人节。在接受媒体群访时笑称:“我现在单身啊,不然大过节的在这干嘛。”谈到择偶标准,王思聪幽默表示:“除了胸大,没别的具体标准。”这话引发官媒强烈批评。2月15日,“新华视点”发表微评:某“二代”情人节放话:“我择偶的标准就是胸大。”从赤裸裸宣扬金钱至上,到对性、暴力顶礼膜拜,时下一些公众人物,不仅没把传播主流价值观、回馈社会作为一己之任,反倒是传播“三俗”肆无忌惮,不以为耻,反以为个性,屡屡挑战社会道德和价值的底线,实属不该。可以休矣!之后王思聪转发该微博,评论道“我就转转不说话”附上了“呵呵”的表情。

王健林接班人之痛【王健林多少岁结婚】

对儿子的任性张扬,王健林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好把原因归结为儿子的教育环境,称王思聪是被从小送到国外,在新加坡读的小学,在英国读的中学和大学。其实,即使在西方,像王思聪这样肆无忌惮的“青年才俊”并不多见;而有修养,有作为,懂礼数的年轻人则大有人在。所以,与其说王思聪个性张扬是环境使然,不如说仅与其个性有关——当然,也与王健林对其放纵自流的家教有关,王健林亲自坦言,王思聪在家里是要啥给啥。

王健林,1954年10月24日生于四川绵阳市,现年61岁。虽然比柳传志,宗庆后要年轻,但花甲之年的他,也是到了培养接班人的时候。对王健林来说,最钟意的接班人理所当然是王思聪。不少那一代的企业家,培养孩子都是从基层锻炼开始,一步一个脚印。但王思聪一归国,王健林就让他做起了万达董事和上市公司股东,并且一出手就给了王思聪五个亿,成立一家PE基金普思投资,让其练手,并且称:“我不过问他任何投资计划,就准备一些钱,让他自己干5年,上20次当。看看能不能成。”可见王思聪有钱任性是家传或者家人给惯的。

从王思聪微博内容看,我们不难发现王思聪热衷于吃喝玩乐,声色犬马的公子哥儿的味道浓郁,是一个典型的新时代“顽主”形象,并且以辛辣评论公众人物吸睛,常得罪人。这与王健林在生意场上信奉和气生财的信念格格不入。王健林称“说自己好可以,不要说别人坏”。但王思聪却是恰恰反其道而行之。这种性格是否适合在商场上摸爬滚

王健林:当年大连有个领导不喜欢万达
王健林多少岁结婚 第五篇

王健林:当年大连有个领导不喜欢万达

公司报道中国网2014-01-08 09:01

我要分享

298

原标题:王健林:万达当年大连有个领导不喜欢我们

真到2020年,我把这个公司带进世界前100名,甚至更靠前一点,真正的世界一流的跨国企业。

因为他凭借超越常人的想象力和行动力而成为中国首富,又信奉"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他不喜欢高谈责任和担当,又自然地体现出"舍我其谁"的魄力与勇气。

王健林先生感冒五六天了,一直没好,不过12月9日星期一,他还是早上7点就到了北京CBD的办公室,依然是全公司最早上班的人。"哎,天天如此,习惯,习惯,天天如此。"他说。传说他一年365天只休5天,《人物》记者求证此事,他呵呵笑,"5天可能不止吧,十一,春节,可能都会休一点儿。"

做了26年生意,这样的工作状态也就从1988年持续至今。2013年,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成为福布斯富豪榜和胡润富豪榜的双料中国首富--在万达未上市的情况下。 王健林身边的人提醒,"他最烦别人叫他首富。"

但无法阻止来自四面八方的热情与尊崇。两天前,王健林出席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他一出现在会场,所有在座的人起立鼓掌,后排的人甚至纷纷站到了椅子上。

王健林的2013年就是在这样昂扬的气氛中度过的,所到之处皆如旋风。他的会见名单上除了繁密来访的各地官员之外,国际客人正在快速增加。9月11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午10点半他会见了比利时首相,紧随其后的还有保加利亚总理。中午和达沃斯主席的会见刚刚结束,万达方面又接到芬兰大使馆工作人员的电话,强烈希望安排芬兰总理的会见,哪怕只有10分钟也行。最新的国际客人是12月3日在上海会见的英国首相卡梅伦,卡梅伦称赞万达是中国企业的榜样,愿为万达在英国发展给予全力帮助和支持。

最初万达是以住宅为主业的大连本地企业。之后成为中国第一家跨区域发展的房地产公司。然后转型做商业地产,一个万达广场就能造就一个城市中心的神话令地方政府趋之若鹜。现在,王健林的目标是把万达做成一流跨国文化企业。不仅如此,王健林在6月的《财富》全球论坛上说,要把中国文化输出到全球,就是要掌控全球的文化、媒体话语权,就需要有超大手笔的规划和投入。

但是王健林并不认可自己是个民族主义者,他不喜欢谈那么高,只是非常自然地表现出"舍我其谁"的勇气,"不一定我们有什么责任感,我主要是觉得,如果我们都不敢做,那谁敢做呢?"

细究王健林走过的路,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骨子里这是一个朴素的人,他像普通人一样,为朴素的愿望所驱动。但与普通人不同的是,他还是一个极具想象力和行动力的人,这使得每一次驱动都成就一次事业的跨越。

直至今天,他成为普通人眼中具有雄心壮志,甚至野心勃勃的人。

人物PORTRAIT=P

王健林=W

我这一生要有这么一栋楼

P:听说你信奉"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而且已经决定了财富的最终处置,将来要把90%的资产用作慈善基金?

W:钱多了嘛,(笑)钱多了就去捐多一点嘛,对不对?那如果你只有一个亿可能不会有这种想法,那发展的时候一开始人的想法都是,为自己嘛。这个我曾经讲过,人创造财富有三个层次,最低的层次就是为自己,这其实也没有什么错的地方,大多数呢是这样,对吧?奋斗几千万一两个亿,那当然主要是为自己为家人改善生活。再做一段时间我觉得可能是为名利,我还要赚更多的钱,我要证明自己啊,这是第二个层次。最高的一个层次呢就是做社会企业家,能达到这个高度的人很少,卡内基呀,比尔·盖茨啊,巴菲特呀,还有其他一些这样的人。但达到这个层面的人真心实意的不是说为了秀,也不是为了名,真心实意是觉得,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需要把自己从社会上赚取到的很多东西还给社会,那真正的社会企业家,这个是比较少。

P:那你是一开始就直接跨入了第三个层次吗?还是说其实也是一步一步地逐渐担当? W:那,这都是逐渐,肯定是逐渐,逐渐,逐渐。那一开始我发展的目的也是一样(笑),自己过得好一点,自己生活得更幸福一点,肯定是这样。

初期哪有这么......这个目标取向,或者说你的参照物,一定是随着事业的发展不断修正,这是一个过程。没有一个人刚下海做生意我就给自己定了要做世界五百强,这怎么可能。你总是目标逐渐逐渐扩大。我刚下去做生意的时候给大家做的口号就是我们公司争取奋斗到,一个亿,资产一个亿。那个时候很多员工就觉得不相信,一个亿,太遥远了,公司连做生意的本金都是借来的,怎么可能到一个亿呢。我是怎么想,总要先提个目标,让大家觉得有一个奔头。我们大家努力,再加上那个时候中国整个经济处于快速成长当中,所以很快就到一个亿啦。我们再提一个口号,我们争取做更大的,跨区域,走出大连。很快走出大连啦。也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总体来讲还是成功的。所以,目标是不断修正的,这是一个过程。 P:听说你曾经在香港君悦酒店,望着对面的一栋楼说,我的目标是要有这么一栋楼。是有这么段故事吗?

W:那是1990年,我跟4个朋友一块去香港。那个时候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去香港,就觉得香港那是太美好啦,啊,觉得哎呀,能去香港,那,还没想说去欧洲,去美国,没那么遥远,就觉得去香港就很幸福啦,什么都有供应,灯红酒绿的。

那时候住在君悦酒店,11楼有一个平台,平台花园大概一公顷左右吧,游泳池什么的,可以看海景,看到维多利亚海港。然后呢,上边有4栋楼,正好是4个角,一个是君悦酒店,一个是君悦的酒店式公寓,一个是海景酒店,一个是写字楼,4栋楼,差不多一般高,外形也是一致的。我当时跟我几个哥们讲,哎,我这一生做生意的目标就是要奋斗,要有这么一栋楼。那时候刚做生意不到一年,当时他们几个都表示怀疑,哇,这一栋楼很大呀,几万平米啊,如果在香港的话可能值二三十亿啊,在内地也得几个亿啊。我说必须有这个目标,连这个目标都没有,我下来做生意这个决定,或者这一辈子就白混啦!

也可能当时是开玩笑(笑),但我真的是有这个想法。既然选择下来做生意,那就一定要......因为我在政府机关应该是混得不错的,在军队也是,很年轻,20多岁就当团职,我转业的时候才32岁,你想,跟我一起入伍的战友,我到团职的时候,只有一两个人到营职,大多数还在连职。到了地方我又很快到了正处级,也是后备干部,如果我不选择转业,不选择做生意,可能一年两年也就被提拔上来了。既然选择了这个,也是希望有成就。

不过很快,我觉得很快,我们就实现目标了,记不清是1994年还是1995年,我们就有了这一栋大楼了,那个叫万达大厦,也有个几万平米吧,在大连,当然比不上香港那么豪华,但是我们毕竟有了我们的第一个楼了。紧接着,可能再过一两年,我们有了自己的万达酒店,那就更高了,30来层,自己的第一个酒店,从那就开始了。

P:有人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停止,但你是一直一直走在最前面的,为什么?

W:可能多方面原因吧,每个人性格特征,还有每个人做生意的这种......这种追求?也许都不一样。人的选择,我觉得任何方面的选择,只要你不选择做坏事,只要你不是选择,【王健林多少岁结婚】

【王健林多少岁结婚】

比如说,危害国家,我觉得都是可以理解的。

现在像冯仑先生每次见我,啊!你是中国最勤奋的企业家啦!怎么怎么。我说你什么意思?他说你难道把中国的钱都赚完吗?我说不是不是,我这么奋斗,你把我理解成仅仅是把钱赚完那就太低层面啦,我有一个目标。像我这种想法的人,可能会被大多数人,我相信啊,会被大多数人理解为是一种傻,有了这么多钱了,干嘛还要这么拼命呢?我自己觉得,哎,我在工作,或者我工作中不断取得的这种创新的成就,对我来讲可能是最大的满足。所以我就选择不断地去工作。

当然我也不可能一直这么持续下去,我能工作到80岁、90岁吗?那也不太现实,是吧?可能,我达到一个目标吧,假如真到2020年,我把这个公司带进了世界前100名,甚至更靠前一点,真正的世界一流的跨国企业,可能达到这个目标,我也会选择稍微休息啊,或者从事别的我更喜欢的工作。

我自己不能出事

P:你早年在东北做生意,那个地方经常很多人拿钱开道,但是你15年前就直接决定了,不行贿。什么事情触动了你这么做事?

W:因为我是看到那前儿我们一起做生意的很多人,不是这个过两天进去了,就是那个过两天就没了,我就觉得,我,要为我的这些,当初是几百个,后来是几千个,现在是几万个,我为我的这些弟兄负责,我说我这个一旦要做事进去了,那公司垮了怎么办?那些弟兄到了50来岁了,再重新选择,那不费劲吗?我是一种责任感,我觉得我自己不能出事。 第二个我也觉得,万达为什么能练出来今天这种商业模式,其实很重要跟这个思想有联系。你看万达为什么不断在创新,不断在折腾、在研究?就是我跟大家说我们能不能研究一种模式让别人求我们,不让我们去求别人。我们现在做的这个,商业地产,包括现在做文化,不都是这个模式吗?我们想努力创造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那这个产品受欢迎,各地上来求我,寻找跟我合作机会,我肯定就避免行贿了。

我觉得要从保护企业、保护我自己,我也不希望,比方说,你栽了跟头,最痛苦的是谁,还是你的家人你的父母,对不对?你像有些官员到了60多岁,或者50多岁,哎呀,原来门庭若市,咣当一进去,什么都全完了,这个多痛苦啊。所以我一开始朴素的是从这个角度,觉得我们要练这个。

再一个呢,也跟我们自己的经历有关系。你现在觉得万达在全国各地好像畅通无阻,受欢迎,其实我们从1995年到2003年、2004年,大概就这一段时间,在大连曾经有这么六七年时间,是很难受的,那个时候我们在大连过得是非常难受的。一个是当时的领导也不太喜欢我们,因为我们也不表示啊,老不表示。真是想起就聊一下,万达在大连拿地,从来就没有说得过便宜,就从创业初期一直到现在为止。我在大连一直前十来年吧,都是跌跌撞撞的,很少直接从一手拿到地。从政府批一块地给我,有没有?有,很少。很有名的一些项目,你像星海人家呀,华府啊,都是二手,已经给别人批下来啦,然后我再加一笔,我来做。但是就是靠什么呢,我们拿过来以后,那个时候在住宅层面上创造好的概念,比方说,品质做得最高,环境做得最好,然后配套来做,什么小学幼儿园超市,把它做齐了。一下子,别人卖5000,我可以卖7000。我加了钱我也一样可以挣。

我曾经做一个项目,后来在长春做了个项目,当时政府要求捐3000万,建一个雕塑公园。哦,那个年代啊,90年代末期的时候,那3000万起码跟现在3亿了。哎呀,我一个哥们就,嗨呀,没用的,捐3个亿也没用,跟他个人没关系,你不用3000万,你拿300万,给10个人,有关方面这条线上办事的10个人,保证办事顺得要命。你捐3000万,该罚你罚你。确实如此。我们在长春捐3000万,当时最大一笔捐款,那后来我们办事的时候,办证啊办手续还是非常费劲的。可是我觉得,我跟我哥们讲,我宁肯费劲,我也不对个人,对个人就给自己套个小小的,脖子上套个小镯子,你不知道哪天就勒紧了。

P:你必须得有自己的想法。

W:我们之所以能走向创新,跨区域发展,和做(现在)这个东西,说穿了就是,从创业之初受的那些磨难,受的那些憋气啊,我就在琢磨,不能走传统这个模式,一定要研究自己的竞争产品。

我们目前在全国各地都发展,哪地方顺当我们就哪地方多投一点,哪地方不顺我们就少碰一点嘛。所以这全国发展也有这个好处,你比方说我就在这个城市,那这个城市领导不喜欢我,或者这个城市领导就有意思要收拾我,那我就麻烦了,对不对?你看重庆不也是吗,那重庆打黑那么多企业,难道各个都是黑吗?对不对?有的肯定是得罪人不喜欢就把人灭了。那如果这个公司,假如说全国性的布局,或者全世界的布局,是不是要安全多了? 一定要做大,争口气

P:我看资料说早期两个事都难,一个是拿地,一个是贷款,去银行,好像人家觉得,你在骗人家钱似的。

W:哎呀,费那个劲哪。后来我说我们一定要做大,让银行尊重我。怎么办呢?咬牙,创新,把它做出来,你真正做出来,规模做出来,你就受尊重,他也不会想你是个骗子,他也觉得,哎,你这贷款安全。其实你说那个时候,行长怎么就坏呢,那倒也不一定。可能那个时候民营企业不像现在,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不能说完全平等吧,起码还可以有一定地位,那十几年前民营企业怎么会有地位呢?可能他也觉得,给国有企业贷款,还不上,他不至于受处分,给民营企业还不上,他可能就受处分。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可能,也与有些民营企业,你看,比我们差的也能拿到贷款,那可能有一些运作的关系,我们也不搞这个,很正常。

P:你为了一笔贷款跑了55次?

W:哎,那个屈辱,我跟你讲,所以我内心就激励我自己,一定要做好,一定要做大,争口气。

我不瞒你说,我跟我最好的两个哥们到什么程度,为了,其实就2000万的贷款。1992年底、1993年初的时候,我们承担了市政府交给我们的一个拆迁工程,新开路的旧区改造。当时呢,为拿到一笔2000万的贷款,我找了当时大连某国有银行,前后跑了50多次。有时候我去见他,这行长告诉我说,啊,你,过两天来吧。过两天我去了以后呢,他又不见我。后来我一想,早上去堵他,我一大早去上班堵着他办公室,嗯,可能办公室的人告诉他我去堵他了,他可能就从其他地方走了。有的时候他说,哎,你在外边等一等吧,我就在办公室走廊上等,有时候走廊上一站站3个小时,他们下去吃午饭了,我也不知道,也没有见到。最辛苦的两次,是后来好心人告诉我,他家住什么地方,你到家里去堵他吧。我跟我一个最好的哥们,我邀上,我说我一个人去也不好啊,我们两个人,开一个车,到他家门下,整整待了一个晚上。我想,我们5点钟就去堵,他总不可能不回来吧。也许有人告诉他我们在他家堵他,也许是那天他就是没有回家,整整待了半夜,一点多也没见到。好了第二天我说这样,晚上没回来,我们早上去堵吧,我们凌晨四五点钟在他家门口等,等到第二天早上9点多、10点多,也没看见人下来,其间看到他家窗户上,还出现几个人头望一望,始终也没有下来。后来,是他行里的一个女的处长,看到我和我这哥们跑了几十次,哎呀,确实觉得挺可怜,给我们讲说,我可以悄悄告诉你,他,现在在某个宾馆几楼什么房间,你去,但是你无论如何不能告诉是我说的,不然我就得下岗。就这样我们去当时丽景酒店,几楼房间堵着他。堵了他他很惊讶,啊,你们怎么知道我在这儿?我们就说,蒙的吧。

当然,最终,这笔2000万贷款也没有给我们,前后经历了两个多月时间,最后也没有拿到这笔贷款。所以想起那个时候的创业艰难,激励我们,一定要把企业规模做大,做得让别人瞧得起,让这些资源追回来找你,大概就是这样。(笑)

你不做,永远不做永远没有

P:现在万达一系列的国际化动作之后,有没有感觉到万达或者你的国际影响力、知名度,确实增加了很多?

W:有,跟国际化有很大的关系。当然我们做国际化的目标不是为了提高国际知名度,如果纯粹提高国际知名度来做国际化,那就没有实际意义了是吧,那图虚名了。我们的目标是,2020年,至少有20%收入来自海外。按照我们现在这个趋势走的话,2020年,万达总收入保守估计1000亿美元,然后你说做得那么大一个企业就是一个中国本土企业?那显然是不行的。

而且中国,我觉得,其实企业不在大,关键在核心竞争力。第二个,要有跨国企业。美国之所以强大,就是美国有几百家真正影响世界的跨国企业,中国缺这个。你说中国你现在,中石油、中石化、工农中建这几个银行大不大,大得很,世界排在前边,但是这些企业你说有多大影响,对不对?所以我就说,美国和中国最大的区别,不完全是军事上、外交上这些差距,最大的一个差距就是我们没有这种大型跨国企业,中国少这个东西。所以我希望我们通过自己努力吧,为民营企业这一块做一个表率,我们成为真正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企业,而且我们给自己定位是一流跨国企业。

P:万达的这些行动,是不是也背负着国家领导的希望呢?和民族责任?

W:没有没有,没考虑这个因素。

P:我看到有一段采访说国家领导多次跟你谈中国要有自己的奢华酒店管理公司,希望在万达。

W:没有没有,没有国家领导。国家旅游局邵琪伟局长多次跟我讲,哎呀,如果你们都不敢搞,中国哪个企业敢搞?他说中国要有奢华酒店品牌,希望就在万达。哎呀,我说你这个压力太大啦,中国这么多企业。他说这么多企业,我们分析过啦,不是像你们把酒店作为一个主要支柱产业,很少。而且现在确实,你看我们今年竣工16个,明年竣工18个,我也想,这个事,不一定我们有什么责任感,我主要是觉得,如果我们都不敢做,那谁敢做呢?就从这个角度,所以我说,我们自己办酒店品牌,而且我到国外去拿这些酒店地,绝对不请国外的酒店公司管理,就请我们自己。

P:我看你最近的演讲,说你非常大的精力放在和万达文化旅游规划院的人开创意会议,不想美国文化侵略我们。那收购美国AMC院线、做电影是不是一种反击价值观侵略的方式呢,因为可以通过电影输出我们的价值观。

W:不是不是,做这些文化产业倒没有说是要反击它的价值观,我只是觉得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古老的大国,有自己的厚重文化,我们在做的产品呢,绝对不能克隆美国那些东西。比方说我们做主题公园,我就不希望在包装和文化的,比方说,形象人物、卡通人物,照搬迪斯尼,或者照搬环球,我觉得这,这太没意思了。所以我对上海引进迪斯尼,再搞那些东西,我其实是很不以为然的。我说为什么我们自己同样有这些个钱,花好几百亿,为什么不创作一个中国自己的主题公园?所以你看万达现在在全国做5个主题公园,将来可能会做10个,我们一定,用自己的卡通人物,用自己编的故事,用自己的包装。包括我们这次在武汉做的汉秀,我是强烈要求所有的内外包装、布景、人物、故事、故事线都要讲中国的。 P:那如果将来在国外做秀,也讲中国故事吗?

W:我现在正在跟欧洲的两个国家谈要做万达文化旅游城,做完以后我一定去里面演这些比方电影娱乐科技,玩的这些东西。然后我们做的主题公园,我一定要把中国的这些东西弄出去。我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决心呢?我就想,迪斯尼有什么了不起的?对吧?迪斯尼50多年了,如果我们把万达模式搬出去,如果我们花10年或者20年的时间在国外开他10个,我们不就是又一个类似迪斯尼这样的品牌吗?树立中国的文化品牌。

P:外国人能接受吗?

W:我就跟你讲吧,你,你只要做得好玩,他不一定在意是蜘蛛侠还是三打白骨精的,

2016知乎ceo周源斯坦福演讲稿
王健林多少岁结婚 第六篇

知乎ceo周源斯坦福演讲稿为大家整理知乎App的CEO周源在斯坦福大学的精彩演讲,讲述他回国创业的经历以及对于知乎的未来的发展规划,知乎是2016年开始创办,目前是中国最大的问答社区网站

知乎ceo周源斯坦福演讲稿

我是周源,我来自于一个中国的创业公司——知乎。

知乎是一个知识型讨论社区,我们帮助人们去分享已有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机会。虽然来自国内,但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其实不仅是大陆地区的用户,而是覆盖整个中文互联网,聚集了中文互联网上求知欲和分享欲都最为旺盛的职业人群。

其实从数据上来看,湾区还有纽约,已经是知乎在海外访问量最大的两个地区了。有很多国内和海外的用户在知乎上交流彼此的工作体验和成长经历,相关话题的关注度都非常高;比如说在edIn的工作环境是怎样的,在Dropbox,在Airbnb的工作体验是怎样的,都能够有在这些公司工作的真实用户主动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另一方面国内创业公司相关话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另外今天在座的基本都是知乎用户,大家对知乎现在的情况和成长的过程,以及国内的创业大环境还是非常感兴趣,所以我们主动来一趟,来跟大家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这是最好的回国创业的时机

国内的创业情况,用火热一词来形容,足矣。

我们公司在北京的中关村地区,离五道口不远的学院路上。这里被戏称为“宇宙中心”,当然是一种开玩笑的说辞,主要因为这里有三高三多,三高是说这里的“房价高、学历高和工资高”,三多说的是这里“程序员多,创业的人和民工多”。

而现在的五道口,和当年的五道口已经有很大区别。最大的不同在于,来这个地方人的目的,他们心中的想法,和日常讨论的话题。当年,也就是99年的时候,我到北京来上新东方的TOEFL班,我的第一台电脑就是在海龙大厦里购买的,买完抱着一个大电脑主机和显示器挤公交车回家,一个车里还有好几个小伙子和我一样。

现在,大家都在京东上买电子产品,早上下单,下午就送到。现在这里聚集了大批的科技创业者;你随便进入一家咖啡馆,就一定能够听到有人讨论你我都比较熟悉的话题——创业,做产品,融资,如何搭建团队。

记得来美国的几天前,我在公司附近吃饭,无意中看到餐厅电视机里播新闻联播,CCTV竟然做了一个专题叫“中关村的21岁现象”。里面有一个有趣的数据统计,说中关村科技公司的从业者平均年龄是33岁,46%在29岁以下,现在甚至有大批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是21岁左右,和在座的各位一样年轻。节目里甚至有人大胆推断说中国的Jobs、ElonMusk会从这代人中产生。

无论如何,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和创业氛围的愈加浓厚是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切实感受得到的。

我有一个很好的创业者朋友,叫李天放,估计比在座的各位大不了几岁,他之前也在硅谷供职和创业,后来觉得国内的机会比较大,于是就在2016年的时候回国,到现在差不多花了两年时间,他就和搭建出的团队团队一期,做了一个移动应用叫“课程格子”,现在做成了中国大学生最受欢迎的校园应用。

我另外一个朋友比李天放还要再小一点,他之前一直有一个梦想,要做一个电动汽车,但是他也不认识什么人,他是做互联网的,于是就把这个想法发到知乎上,后来就真的有很多汽车行业的,比如做电池的、做总线控制的、甚至做整车组装的人开始跟他联系,就真的开始动手干了;4个月以后,这个电动车已经开始了第一次试驾。

我还有一个朋友,原来是做投资的,是VC,帮助别人创业;然后他过去两年自己有一些想法,希望做硬件、做音乐。前段时间他跑来感谢我,说在知乎上认识了一个做硬件的朋友,两个人一拍即合,做了壹枱智能钢琴。

创业不再是中国青年追求个人成功的事情,它已经有了一个新的定义,是这代人的自我解放运动。解放的是怕风险的枷锁、解放的是怕别人指指点点,解放的是随波逐流的禁锢。当每一个人开始创业的时候,其实他就做了自己事业的主人。无论你是创业,还是加盟,当你有了这种勇气、抱负和信心的时候,就是力量爆发的时候。

当然这么说,说得好像国内的情况有点太好了,想什么有什么一样。但其实我也是过过苦日子的,我第一创业的时候,条件就比较艰苦,当时找钱很困难,就要自己省钱,我有一段时间每天晚上就吃一块大饼,因为要省钱嘛。

后来我住的地方就是办公室,我住在公司二楼的一个小房间里,一呆就是两年,后来结婚都是在那里结的。这些当然都是一样老笑话了。但我想说的是,外部因素不重要,真正的内部因素在于创业的动力,是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到底相信什么。

在座的各位是幸运的一代,赶上一个非常好的时代。今天,在我看来可能是20、30年一遇的机会。

在90年代初,那时候出生的人的父母,正好赶上上一波中国改革开放释放的红利,92年邓小平南巡明确向市场经济走的大方向,大批人才“下海”,然后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岗位开放向社会招募,那一批年轻人无论下海,还是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现在都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领导层;紧接着1998年朱镕基开启房地产商品化,住房的增值使这一代父母成为中国真正的中产阶层。

这一代从年龄上看,正好是你们的父母,你们是幸运的一代的后代,优厚条件使你们中相当数量的人有条件和空间去试错,去创新!

回到现在,就在刚刚过去的9月,阿里巴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融了200多亿美元,一举成为美股市上最大的IpO。我相信,估计也没有人会怀疑,接下来会有更多的中国科技公司在美国上市,这是过去积累的变化的一个质变,如果要把未来1-3年都有可能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打印出一个列表,这将是一个很长的列表,有很多的知友已经做了这方面详细的功课,比如在过去2年估值超越了10亿元的互联网公司就有很长的一个列表,大家回头可以知乎搜索相关的回答。

我们应该看到,一方面中国公司赴美上市,证明一群人经过多年努力创造巨大社会经济财富这条路是可行的;另一方面,新的一代在崛起,长江后浪推前浪。新的更多更大机会的到来。正等待着我们。

有心人会观察到,越来越多有才华、有专长的人都在干什么?他们其实都在纷纷离开体制、离开大公司、大机构。我们来的前几天,新浪副总裁、新浪网17年的总编辑陈彤离职;去年美国上市的久邦数码总裁张向东离职,现在开始自己创业。像中年一代,朱云来从中金离职,央视一批知名主播离职,纷纷做自媒体。

而再老一代,很多在过去20、30年中靠房地产致富的企业家都到了退休年龄,王石、王健林等等。牵一发动全身,这些领导者的位移,引起的一定是连锁反应,这些位移、裂变,所释放出的信号,传递的信息、预示的机会、能量之大之多,在座聪明的同学应该好好关注一下。

当这些变化不断发生的时候,你一定要有所行动,如果我们只是纸上谈兵,那任何变化,无论好的、坏的,其实都和我们没有关系。

知乎在做什么,知乎接下来会做什么

说了这么多我个人关于大环境的观察和判断,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知乎。

互联网所产生的改变,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不断提升线下生活的效率,电子商务也好,O2O也好,租车,这些都是;原来依靠人力完成的事情所需要的人会越来越少,这个过程非常像工业革命。第二类则提升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品质,各种社交网络,新型的资讯渠道,甚至像弹幕文化,bilibili这类产品的火热都是第二类改变力量的体现。

这两类力量是有紧密的联系的,当线下生活效率被越来越提高,有更多时间的人们自然会进行更多的精神生活。而精神生活,是要追求品质的,要追求丰富多彩。

而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各种沟通、交流、讨论,各种连接人与人,进而生产内容的场景,品质都不够好。中文互联网上大部分社区都充斥着灌水和垃圾信息的情况大家一定都有所感受。

我自己举个例子,在知乎之前我还做过一家公司,是上一次创业,最后失败了。在失败之前,我跑去中关村找张亮和黄继新请教怎么办?当时也很着急,后来一聊,发现他们有很多思路、信息是我没有掌握的,很有价值。当时我就很感慨,空间和地域的阻隔影响太大了。我之前和他们的关系已经很好了,但我在创业过程中,缺乏长期的固定沟通连接。

现在来看,要是那个时候有知乎就好了,大家要知道,现在创业者在知乎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群体,如何做这个,如何做那个,都会有具备实际经验的人来给你分享一手资源。上周,俞军(百度早期的传奇人物)还出现在知乎上,分享他做产品的体会。

我们今年还把创业的内容集结了一下,出了一本书,《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这本书是在美团上众筹出版的,当时是创造了美团历史上最快的一单,10分钟,1000本全部销售完了。今年这本书已经接近10万册,一下子登上了畅销书热榜。

然后一堆出版社跑来问我们是不是要做出版了,我们说不是,我们搭建的是一个帮助大家分享和组织彼此知识、经验和见解的平台,社区才是知乎的核心力量。我们也很高兴知乎成为了很多人群的精神家园和知识中枢。而这一点就是我们做知乎的原因,是初心和出发点。

大家都知道在知乎发展的头两年,这个社区一直是邀请制的,没有邀请,你没有办法注册。但在两年之后,我们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到底是小而美还是大众?

其实我在2016年10月份之前,也没有明确的答案。但那时的明确情况是,知乎是经过了接近两年的邀请制发展后,速度有点过慢了,就像是一个人口基数停止增长的城市,开始渐渐缺乏足够的多样性。

那时知乎需要一次改变。2016年国庆节,团队一直在不停思考几个问题,怎么能让新用户以更快速度增长?怎么将知乎的价值推广到更大众用户群?如何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怎么提高用户黏性?什么样的产品形态能对外全面开放?

我们当时的思考是,知乎应该全面开放,但前提是必须要提供更简单易用的产品;如果想获得稳定高价值流量,需要在“头部”领域——有大众需求、高使用频次且影响到消费决策的市场——产生足够的影响力;如果让用户找到目标信息为一次“碰撞”,知乎还未提供高效的碰撞机制,所以要把知乎工具化才可以获取到足够多和优质的新用户;社区黏性不足,群组化也许是一个积极的尝试。

然后基于这些思考,我们制定出了一套“知乎2.0”的计划,知乎2.0,核心就是工具化+社区化+开放。

整个2016年是知乎开放的一年,到现在,从注册用户,到活跃用户数,内容量,知乎已经有了20倍到40倍的增长。我们当时还有一个思考,就是移动化,当时知乎app并不是知乎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全部答案,我们根据用户的需求,推出了知乎日报。现在知乎日报的阅读量单篇文章已经达到50-60万了。

看着知乎从一个小县城,变成一个大城市,看着知乎内容网络的增量越来越大,我们也开始扩展了知乎的愿景:帮助人们更有效、方便地分享与组织彼此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并获得新机会。其中“获得新机会”是补充的部分。

我们也在思考能为这个变化的环境下的年轻人们提供什么。乔布斯在斯坦福演讲时提到过一本目录叫《WholeEarthCatalog》,大部分知道它里面有句名言StayHungry,stayfoolish,没特意看过的人可能不知道,它的Slogan叫做accesstotools。这本目录其实普及是适应个人崛起、更符合生态系统规律的生活和生成所需要的;观念、工具和实践案例。

现在对于很多用户来说,知乎成为了一个新的工具,不仅可以分享和获取知识,结交新朋友,还可以帮助他们找到工作和生活中的新机会。从去年开始我们集结成册的《知乎周刊》已经有了600、700万的用户了,今年开始,很多用户可以通过知乎来出版个人的书籍,销售的情况非常好。

知乎不仅服务于从大公司,大机构里出来的人,也服务于那些认为学校学不到生存技能和有用知识的年轻一代,知乎应该不仅提供给他们方法、知识、经验,而且也将包括工具,将这些都努力产品化,不断改进和完善。

知乎的新机会其实酝酿于支持这群人成长所带来的新价值,让有价值的人更有价值,有影响力的人更有影响力,为他们提供工具,创造彼此高效连接的可能,这才是巨大的机会,是一个时代的机会。

我很期待大家回国,也很期待大家来知乎坐坐,成为朋友,甚至是成为同事,我个人觉得,知乎最酷的一件事,就是和一群酷且有趣的人做了一件有价值的事。现在知乎正面对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期待大家和我们一起。

知乎ceo周源个人资料

中文名周源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80年12月

职业知乎创始人兼CEO

毕业院校东南大学

主要成就创建知识型问答社区——知乎

1999年,考取成都理工大学计算机系;

2016年,就读于东南大学,获得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2016年,开始在上海一家软件公司,做底层数据库开发工作;

2016年,离开上海来到北京,在《IT经理世界》杂志社做记者,报道科技公司和企业首席信息官群体;

2016年,在杂志社和同事做了一个叫N3的网站,第二个月,流量就超过了《IT经理世界》主站的流量;参与了专门讨论苹果公司新闻的科技博客Apple4us;

2016年,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开发了帮助企业做搜索引擎广告投放使用的管理软件搜索,尝试近两年后宣告失败;

2016年,第二次创业,创建了知识问答社区——知乎,并于2016年年初进入创新工场,之后获得启明创投等机构和知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蔡文胜等人的投资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王健林多少岁结婚》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王健林多少岁 王健林什么时候结婚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王健林多少岁结婚”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王健林多少岁结婚"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77698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