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人生到处知何从

人生到处知何从

2016-12-22 09:16:14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人生到处知何从(共4篇)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到处知何似有一次读陈庆浩辑校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在脚注中看到了一首刘长卿的诗,叫戏赠干越尼子歌,全诗如下:鄱阳女子年十五,家本秦人今在楚,厌向春江空浣沙,龙宫落发披袈裟,五年持戒长一食,至今犹自颜如花,婷婷独立青莲下,忍草禅枝绕精舍,自用黄金买地居,能嫌碧玉随人嫁,北客相逢疑姓...

人生到处知何似
人生到处知何从 第一篇

人生到处知何似

有一次读陈庆浩辑校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在脚注中看到了一首刘长卿的诗,叫戏赠干越尼子歌,全诗如下:

鄱阳女子年十五,家本秦人今在楚,厌向春江空浣沙,龙宫落发披袈裟,五年持戒长一食,至今犹自颜如花,婷婷独立青莲下,忍草禅枝绕精舍,自用黄金买地居,能嫌碧玉随人嫁,北客相逢疑姓秦,铅花抛却仍青春,一花一竹如有意,不语不笑能留人,黄鹂欲栖白日暮,天香未散经行处,却对香炉闲诵经,春泉漱玉寒泠泠,云房寂寂夜钟后,吴音清切令人听,人听吴音歌一曲,杳然如在诸天宿,谁堪世事更相牵,惆怅回船江水绿。

唐诗我也读过不少,刘长卿这名字在别处倒也曾看见过,只是我搜索记忆,无论如何都想不出他另外的大作来,这说明他的诗不是太出色,在绚烂如烟花般的唐代,写诗的人多如过江之鲫,他作为其中一员,还是不太有名气,我不知道他的身世背景,更无从知道他的过往经历,这首诗是在什么状况下写的,也就一无所知。但我猜想他写这诗的时候大约有些潦倒,至少不怎么得意,他说“谁堪世事更相牵,惆怅回船江水绿”,春风得意的人是“一日看尽长安花”,决不会流露出惆怅的心情。

从字面上看去,这首诗词藻华丽,有些唐传奇的影子,格调象是晚唐时期,而那个时期比较流行的是才子佳人篇,从这个思路着手,把作者看作是一个才子,把诗中的小尼姑看作是一个佳人,如此一比,风格背景也就出来了:这是一篇才子佳人传。只是对比写过《莺莺传》的元稹,刘长卿显然运气不太好,他碰到的是一个小尼姑,不能期望这次相会成为一场艳遇,所以才笔下留情,没把对方变成翠袖红巾,随意拿起来,摱揾他落魄时的英雄之泪。虽然如此,他下笔依然很轻浮,开篇点题就冠一个“戏”字,又嵌词造句,用龙宫,云房,婷婷独立这些词语层层堆砌,“一花一竹如有意,不语不笑能留人”,“人听吴音歌一曲,杳然如在诸天宿”,读起来只觉得艳,写得那小尼姑不象个佛门弟子,倒有一种风尘之感。

从诗中有限的对答里,也可看出这小尼姑的确是尘心未净。一个陌生人听口音疑心她来自陕西,她不说自己是出家人四大皆空,讲究从来处来向去处去,而是立刻表明了自己的家乡来历,述说了出家的原因:厌向春江空浣纱,这个看起来风光旖旎的理由,细想来却另有一种心酸:还不是家贫所致,不愿过浆洗缝补的日子,象那谁说的:苦恨年年压金线, 为他人作嫁衣裳,于是落发为尼,这是对生计的无奈,而非看破红尘,是一种被动中的承受,也因此才更有生活感,相处起来也亲切。而且她是如此年轻,十五岁出家,五年持戒长一食,正值豆蔻初开的年岁,自是不甘寂寞,有人造访,给她孤寒索落的空门生涯带来一线生机,于是她热络起来,唱起歌来,吴音亲切令人听。

反反复复地读过去,发现这小尼姑其实是挺聪明的一个人,温润可亲,善解人意,身在佛门,心牵俗世,不由得喜欢上来,把她当作一个老朋友,无聊的时候她来了,在一个闲敲棋子落灯花的时刻,她捡张梨木花椅斜坐在你对面,喁喁而谈,虽都是些废话,可是音调清脆,春泉漱玉寒泠泠,足以打发时光,说了一会儿,累了,困意上来,想要睡觉了,她察言观色,看你这样,不待你开口,便起身告辞,转身走了,轻车熟路,象一个老朋友。

可是,虽睡下了,心头却有阴影袭上来,她是一个尼姑啊,这身份,总会让人另眼相看,她还这么年轻,难道就这么过下去,此后的漫漫岁月,又该怎样去苦熬,于是辗转翻侧,隔着细碎如丝般的时光,细数她的一个个同行。

首先数到的是李叔同,他的另一个名号,叫做弘一法师,据说他诗词书画音乐俱佳,连鲁迅这个油盐不浸的老顽固愤青都找他要字画,可见其艺术修养之高。——这样说的时候,我发现我还是太轻率,因为在李叔同所有的作品中,我只读过他那首送别诗,听过他谱曲的三宝歌,还从一篇丰子恺的散文中读到过他少许的音容笑貌,而这些只是字缝里的了解,由此得出的形象只能是一个侧面,然而这个侧面给我的印象实在太深了,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那首送别诗写道: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寒,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残。笔法细腻,带一丝淡淡的落寞,有些女性化,使我恍惚间觉得李叔同是一个有着女性般阴柔气质的人,这样的人应该是温润的,不大可能走极端的,然而事实是,他不但走了极端,还是那种带有作秀色彩的极端:他看破红尘,出家当了和尚。——我到现在都疑惑,不知道看破红尘究竟是什么样一种程度,是痛苦之极,绝望之极,灰心之极,还是象佛家常说的:心中得了大自在,无论是哪一种,其实都是感情经历过无数次灼烧后化成的灰烬,是在平凡生活中累积的苦恼无处排遣,于是遁身空门,另外寻找出路。

类似的还有李娜,那个给一百多部电视剧配过两百多首歌的李娜,想当年,在她最红的时候,哪里听不到那一声声高昂而空灵的呼唤: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可是某一天,一条消息传来:李娜五台山落发出家了。也曾看到过李娜的面相,沉稳厚重,不是那种做秀的人,既不是做秀,却在众目睽睽之下,选择了这样一个归宿,总得有个理由,可是隔着如许远的距离,我猜测不到她的心路历程,不知道她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她不知道,那空门之内更为孤寒萧瑟么。

相对于唐时那个小姑娘,尼姑对于李娜来说更象是一种职业,在各色神话都被打破的年代,她是有选择的啊,陈了精神上的自我救赎,我不知道她还有什么理由要遁入空门,她在空门之中又能做些什么,普渡众生吗?不过是个欺人之谈,这个世界上,除了自救,谁又能救得了谁,谁又需要靠谁来解救啊,那首举世闻名的歌唱道:从来都没有什么救世主,更没有神仙皇帝„„

思绪接着翻飞,我想起了大三那年五一放长假,我回了一趟家,后来返校,在洛阳到西安的火车上,所碰到的那个女人。她坐在我对面,年纪大约有三十岁,穿一身素色衣服,带一顶浅灰布帽子,那装扮让人觉出有一种不寻常,后来聊起天来,她说她是普陀山的一位居士,吃素,念佛。她从普陀山走出来,一路走过九华山,刚拜了洛阳的白马寺,这次要去宝鸡的法门寺,象我这种崇尚“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却几乎老在原地踏步的人,看她一个人单枪匹马,走南闯北,未免起了羡慕之心,于是跟她攀谈。

【人生到处知何从】

也许是她孤独得太久了,看到我热心,她也热络起来,陪着我说了许多话。尽管说话时她尽量地克制,可我还是能感受得到,她的感情太强烈,曾经有过许多追求,可是却处处碰壁,到头来太灰心,又不愿意委屈地生存着,于是率性而为,走到众人的对面去,做个样子给人看,即便不是做给众人看,也要做给具体的某人看,至少要做给自己看。

这些都是性情热烈的人,他们对人生未尝不抱有一腔热望,但现实中各有各的因缘际会,经过各色尝试,为生活中的烦恼所折磨,人生路越走越窄,为了寻找生存的勇气,到头来只好遁入空门,缁衣顿改昔年装,对着青灯黄卷,了其余生。他们是如此地鲜明,就象一面镜子竖在我面前,看着他们,不由我悚然自惊,于是检点自己,开始约束性子,要学着做那恬淡的人;向前找参照,想起一个苏东坡来,他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这话虽也空空如也,细品来却有一种境界,于是把他抓出来,当偶像一样供着,——却又平添了另一重烦恼:我这样做,何尝不也是在给自己的精神找出路。

第七课 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
人生到处知何从 第二篇

第七课 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诗人把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联系起来思考的方法,体悟诗中词语的

含义。

(2) 感受诗人的创作风格,识记与诗人和作品相关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和

名篇名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学习诗歌的重要方法是诵读。读出节奏,读出含蕴,读出相应的人生体

验。

(2) 贯彻“知人论世”的学习方法,搜集相关信息,把握诗人生平、代表作

品、创作风格。

(3) 在学习中要遵循思考——质疑——讨论——探究的过程,培养合作与探

究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白驹过隙般的有限人生,增强了人类的生命意识;社会、家庭、个人诸多因素造成的人生悲喜剧,促使人们对人生的意义进行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

1、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诗歌中独特的艺术美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人生到处知何从】

教学要点:学习《将进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许多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李白好饮,也善饮,这有杜甫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酒中八仙歌》)酒为液态食品,人称“水中之宝”,能满足人们的某些生理需要,但自古以来,中国文人不是“饿了”才喝酒,多半是“愁了”才喝酒。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且沿用至今。 他一生写下 了许多咏酒的诗篇。他的《将进酒》就是酒与愁经过心理反应后留下的结晶。

《将进酒》是一支劝酒歌,是汉乐府曲名,大约作于李白以梁园(开封)为中心的十载漫流期间。诗中记李白与岑勋、元丹丘相聚饮酒之事。岑勋,李白称他为“相 门子”。元丹丘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主要隐居地在嵩阳。从李白《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 相待以诗见招》一诗中可以看出,李、岑、元三

人曾一同在元丹丘家聚饮过,这首诗可能就 是在这次饮酒宴中写的。

二、教师范读(注意读音、节奏)

诵读指导:

这首诗,诗人感情的大起大落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豪放的表现。诵读时 应适应着诗人感情的变化来选择不同的声调,要注意诗中节奏的变化。

①起兴:开头用“君不见”领出,要读得从容、亲切。“黄河”一联用了比兴手法,“天 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重读。“高堂”一联说及人 生,“悲白发”叹意极浓,“悲”字应重读。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 应读得很有声势,有慷慨生悲的韵味。

②入题:节奏要逐渐加快。“人生”一联,“尽欢”和“空对月”须重读。“天生”一联显 示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应读得掷地有声。“会须”句要用升调读,读得豪气十足。

③举杯劝酒:应读得亲切,节奏逐渐加快。

④劝酒辞: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钟鼓”二句是劝酒歌的主题, 也是全诗的主旨,应读得从容。“不足贵”“不复醒”用极强音读。“古来”两句以抒情方式 说明“不复醒”的理由,上句宜轻读,下句宜重读。“陈王”两句援引古人饮酒情形,用叙 述语调读,重音落在“恣欢谑”上。“主人”两句,前句宜轻读,后句诗人反客为主,直命 沽酒,宜重读。“五花马”三句当快读,“与尔同销”可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万古愁”三字要用夸张语调读。

三、学生自由朗读,诵读感悟。此诗气势豪壮,又情感起伏较大,可先指导个别同学朗读,再采用齐读的方式。教师可根据学生朗读情况及时指导诱发,营造高昂活跃的课堂氛围。然后了解学生对诗歌的初步感悟程度。并结合注释了解大意。学生练习朗读。

方法:①分层进行,每段分两层,依次是:起兴、入题、举杯劝酒、劝酒辞。②学生边读 边看课本注释,疏通文意。③找出表现李白狂放的诗句。④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各层大 意。⑤练习背诵。

【人生到处知何从】

四、整体把握:

1、一个惊心动魄的开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从空间夸张,一从时间夸张。真是“巨人式的感伤”。

2、 两处用典:(1)、烹羊宰牛且为乐(语本曹植《箜篌引》)(2)、陈王昔时宴平乐。(语出曹植《名都赋》。)

3、 三种主要情感:(1)、显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无限的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3)、表达诗人蔑视权贵,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主旨句))

4、 感情脉络的四个层次:这首诗的基调是愤激,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

①开头四句写悲。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因此作者以黄河起兴。黄河自 西而来,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直奔东海。上句写大河之来,上句写大河之去,形成咏叹 味。接着四句向人们喻示时光流逝迅疾,一去不返,人生由青春至衰老不过“朝”“暮”间 事。两个长句,既用比喻——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 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更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夸张。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

②“人生”以下六句写欢。“人生”两句由“悲”而翻作“欢”“乐”。诗人渐趋狂放。 朋友间的聚会是人生中快事,“金樽”“对月”将饮酒诗化了,“莫使”“空”的双重否定 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烈。“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相信自己一定 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作者写了盛宴,“一饮三百杯”。【人生到处知何从】

③“钟鼓”(主旨句)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酒宴开始,诗人的感情由欢乐转为愤激,借以渲泄心中 的不平。“钟鼓馔玉”“不足贵”是出于愤慨。“古来”两句亦属愤语。说到“惟有饮者留 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因为曹植是他景仰的人。他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 生而叹惋,兼以自况。

④“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这一层写诗人要将一切价值昂贵之物都拿来“换美酒”,真是狂放到了极点。这是可信的,因为上文说过“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种狂放,从实质上看,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至此,再用“同销万古愁”来结束全诗,自有水到渠成之效。 板书:

悲 (夸张、比兴) 整句

欢 (夸张) 整句 (重点句)

将进酒 愤激(化用) 整散结合(主旨句)

狂放(夸张) 整散结合

五、赏析

1、名句

名句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赏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不是李白的独创,早在春秋时代问世的《论语》就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记载;汉乐府《长歌行》有诗云:“百川东入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独伤悲。”告戒世人:光阴易逝难回头,莫让年华付水流。宋代豪放派词人苏东坡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及《三国演义》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都是我国古代“流水文化”的扩展和延续。《将进酒》一开篇,就把作者的视线引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既描写了

大河奔腾的壮观景象,又抒发作者“逝者如斯”的伤感。至于“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如青丝暮成雪。”与作者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则有异曲同工之妙。诗歌开头这两句,不仅为下面的“万古愁”埋下了伏笔,也为李白的“开怀畅饮”提供了充足的借口。 名句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进还复来。

赏析:“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进还复来。”这是后世多少仕途失意者的自慰之辞。但在唐代,李白初进长安,确实对自己的前程充满信心,这在他的《行路难》略有表现: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泰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这首诗中,作者想“渡黄河”、“登泰山”,无奈巨冰塞川,大雪满山,要奔赴前程,可谓举步维艰啊。但作者并没有心灰意冷,相反,他还从姜子牙(曾辅佐周文王)和伊尹(曾辅佐商汤)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行路虽然困难,但终究有长风破浪之时,到那时便可“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是在公元744年写《行路难》,那年正是被唐玄宗“赐金还山”的时候,那时“千金”尚未“散尽”虽有怀才不遇的失落感,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幻想还依稀可辨。八年之后,即公元752年,李白写《将进酒》时,当年“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梦想已化为泡影,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实际上并未受到重用,所谓“千金散进还复来”实际上并不见来,仕途上的失意,生活上的困苦,“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宋代词人李清照语)由此可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进还复来。”表面豪爽,暗藏忧愁。

名句三: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赏析:“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钟鼓”本是一种乐器,在这里是击鼓作乐之意,“馔玉”是指精美的食品。在封建时代,只有衣食无忧的达官贵人才有闲情逸致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李白不羡慕达官贵人的生活,实际是对权贵们的一种蔑视,这是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最可宝贵的性格。这种不随波逐流的叛逆性格在作者的另一首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所表现:“„„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动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当然,有骨气,不等于没有忧愁。李白在蔑视权贵的同时,一种难言的惆怅也在心中涌动,他想通过“长醉不复醒”来忘却怀才不遇的痛苦,但醉酒真能解愁吗?李白在《宣州谢眺楼芡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作出了明确的回答:“„„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得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满腹惆怅的人,当他一心解愁却又无法解愁的时候,内心是怎样的愁苦啊!表面上开怀畅饮,实际上愁箭穿心,这就是《将进酒》中的李白!

名句四: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赏析:在《将进酒》中,李白像一个大哲学家,对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进行

了哲学化的概括。“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就是作者在“饮”与“名”的问题上作出的结论。李白仿佛站在历史的最高点上,指点古代圣贤的功过是非。我们暂且不论他那“唯有饮者留其名”的高见带有多少历史依据,只说他与“陈王”的“深情厚意”。在中国历史上,寂寞的圣贤不可胜数,作者为什么就提到“陈王”呢?我们从陈王的生平可以略知一二。陈王就是三国时候的曹植,他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但由于“任性而行,饮酒不节”最终没有得到父亲曹操的重用。“曹子建七步成诗”是著名的文学典故,他的《七步诗》家喻户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与曹植一样,李白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身世:他初入长安,抱济世之志,却为小人排挤,最后落个“赐金还山”的下场。他对曹植情有独衷,大加赞赏,也许是同病相怜的缘故吧。

2、艺术手法 :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

(1)这首诗的基调是愤激,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

(2)夸张的写法。这首诗具有震撼古今的气势和力量,与夸张手法的运用不无关系。诗中 有些夸张是凭数字表现的,有些属于感觉的夸大。“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作者似乎一下子就把读者指引到波涛汹涌的黄河岸边,观赏水从天来,东流入海的壮观景象,读者在领略诗句内含的同时,也感受到其中的艺术魅力。

六、课外引伸、拓展:

讨论李白的饮酒: 李白是“诗仙”,也是著名的“酒仙”。在诗文中哪些内容说明李白不愧于“酒仙”这个称号?

探究学习: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五花马,千斤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一生不得志,借酒浇愁,及时行乐,是他无奈的选择。正如他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所写:“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酒并不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也就不能真正消解他的忧愁,但是酒可以暂时麻痹痛苦的灵魂,寻得暂时的内心平衡。而李白的喝酒也不像一般的凡夫俗子的喝法:“菜来一碟乎,两碟乎?酒要一壶也,两壶也?”而是整只的牛羊,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罢休,宁愿舍弃一切,也要换得美酒。在夸张的语言背后,是痛饮豪迈的李白,所以时人称李白为“酒中仙”。杜甫在他的《饮中八仙歌》中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借酒解愁,酒酣赋诗,慷慨悲歌,抒发胸中郁闷,酒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2、你能举出李白的其他酒诗吗?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香。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永不分离的句子说说心情
人生到处知何从 第三篇

永不分离的句子

1、你的微笑,是穿肠毒药见血封喉。我的痴枉,如无形绳索甜蜜束缚。你的睫毛,是我留恋的天空;你的目光,是我飞翔的翅膀;每一次心跳,是我对你的思念。

2、流连的灯火,勾起我思念万千。茫茫的夜色,引燃我望眼欲穿。抹一下两鬓寒霜。抖一抖两袖情愁。说一声珍重,道一声平安。最重要的是我真的好想你。

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4、那些说给树听的话,嵌在树的年轮里,随流年一点点长成参天的回忆。

5、我用心与你握别,愿生活给你带来无数希望的翠绿,把你引向理想的天地。

6、临别赠雠友朋事。有殷勤六字,君听取;节饮食,慎言语。

7、独唱一首歌,凄风苦雨的寂寞,独喝一杯酒,百无聊赖的孤独,独发一条短信,轻易不露的真情。独说一句话,表达我的心声:我很想你!

8、时间过去了,留下的孽种叫回忆!

9、我愿意,让我的那些与青春、与温暖有关的回忆里都是你的影子。

10、火红的彩霞在雨后,真诚的友谊在别后,流水不因石而阻,友谊不因远而疏。

11、我珍惜人生中每一次相识,天地间每一分温暖,朋友间每一个知心的默契,就是离别,也将它看成是为了重逢时加倍的欢乐。

12、你是我的唯一,认识你我的生活充满生机;爱上你我的生活充满激情;离开你我的生活失去意义;没有你我的生活无法继续。【人生到处知何从】

13、如果你爱我,我愿折断天使的羽冀,只为人世间与你的这次相遇;如果你爱我,我愿来世青灯古佛,但求修得今生永不分离。

14、你走了,送你一束鲜花,那花是我的微笑,那绿叶是我常青的思恋。

【人生到处知何从】

15、我们也有过美好的回忆,只是让泪水染得模糊了。

16、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17、让春天的温暖陪伴着你,让小草的绿意陪伴着你,让灿烂的阳光陪伴着你,伴你踏上征途,并早日获得成功。

18、回忆,是值得感触的,却也仅仅是拿来自己与自己寒暄的时间,给所有诺言一个期限。而这个期限则是短暂的瞬间,你甘愿,便是永远,若不是,你也可以说,这仅仅是一个谎言。

19、曾经是那样美丽,而如今却是那样安详、那样平淡,一切似乎都已伴随时间的流逝而淡忘,唯独那只有记录在纸张的文字依旧华美、依旧诠释曾。

20、摘不到的星星总是最闪亮的一颗,溜掉的小鱼总是最可爱的一条。错过了的电影总是最好看的一场,正在看短信的人总是我最珍爱的一个。

21、相聚时不知友谊的可贵;分别了才知那是人生最需要的东西,犹如盐,少了它还有什么滋味?

22、你在我眼中是最美,每一个微笑都让我沉醉。你的娇,你的好,你发脾气时撅起的嘴。你在我的心中是最美,只有相爱的人才能体会!

23、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24、但愿你知道有个人时时关怀着你,有个人时时惦念着你像星光闪闪的,是你含笑传情的眼睛它缀在我的心幕上,夜夜亮晶晶。

25、不要忘记自己走过的路,那些洒着汗珠闪着光彩的路,那些惊心动魄披荆斩棘的路,那些崎岖不平倍尝艰辛的路,那些浸透泪水流充满痛苦的路,自己走过的路,是自己最贵重的财富。只有记住这些路,才能走好以后的路。

表达永不分离的句子

1、你的微笑,是穿肠毒药见血封喉。我的痴枉,如无形绳索甜蜜束缚。你的睫毛,是我留恋的天空;你的目光,是我飞翔的翅膀;每一次心跳,是我对你的思念。

2、让春天的温暖陪伴着你,让小草的绿意陪伴着你,让灿烂的阳光陪伴着你,伴你踏上征途,并早日获得成功。

3、火红的彩霞在雨后,真诚的友谊在别后,流水不因石而阻,友谊不因远而疏。

4、你在我眼中是最美,每一个微笑都让我沉醉。你的娇,你的好,你发脾气时撅起的嘴。你在我的心中是最美,只有相爱的人才能体会!

5、你是我的唯一,认识你我的生活充满生机;爱上你我的生活充满激情;离开你我的生活失去意义;没有你我的生活无法继续。

6、独唱一首歌,凄风苦雨的寂寞,独喝一杯酒,百无聊赖的孤独,独发一条短信,轻易不露的真情。独说一句话,表达我的心声:我很想你!

7、你走了,送你一束鲜花,那花是我的微笑,那绿叶是我常青的思恋。

8、不要忘记自己走过的路,那些洒着汗珠闪着光彩的路,那些惊心动魄披荆斩棘的路,那些崎岖不平倍尝艰辛的路,那些浸透泪水流充满痛苦的路,自己走过的路,是自己最贵重的财富。只有记住这些路,才能走好以后的路。

9、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10、我用心与你握别,愿生活给你带来无数希望的翠绿,把你引向理想的天地。

11、但愿你知道有个人时时关怀着你,有个人时时惦念着你像星光闪闪的,是你含笑传情的眼睛它缀在我的心幕上,夜夜亮晶晶。

12、临别赠雠友朋事。有殷勤六字,君听取;节饮食,慎言语。

13、流连的灯火,勾起我思念万千。茫茫的夜色,引燃我望眼欲穿。抹一下两鬓寒霜。抖一抖两袖情愁。说一声珍重,道一声平安。最重要的是我真的好想你。

14、如果你爱我,我愿折断天使的羽冀,只为人世间与你的这次相遇;如果你爱我,我愿来世青灯古佛,但求修得今生永不分离。

15、摘不到的星星总是最闪亮的一颗,溜掉的小鱼总是最可爱的一条。错过了的电影总是最好看的一场,正在看短信的人总是我最珍爱的一个。

16、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1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18、相聚时不知友谊的可贵;分别了才知那是人生最需要的东西,犹如盐,少了它还有什么滋味?

19、我珍惜人生中每一次相识,天地间每一分温暖,朋友间每一个知心的默契,就是离别,也将它看成是为了重逢时加倍的欢乐。

别离的句子说说心情
人生到处知何从 第四篇

别离的句子说说心情

1、认识你是快乐,离开你是痛苦,在离别的日子里,支持着我是对重逢之乐的深切期盼。

2、山和山无法相会,我与你总会重逢。

3、武林门外送行舟,万种离情逐水流,今夜月明何处泊?天涯咽首不胜愁。

4、我用心与你握别,愿生活给你带来无数希望的翠绿,把你引向理想的天地。

5、凭着你的赤诚仁爱与多才多艺,纵使远离故土,浪迹天涯,又何愁寻觅不到情投意合的知音?无论命运把我们带到何方,友谊的纽带总会把我们紧紧相连。

6、我不去多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那块绿洲,便不再瞻前顾后!

7、飞吧,大雁!重振你矫健的翅膀。等侯在前方的,不会永远是暴雨和恶浪。这世间还有真诚的友谊赤你辅展着宁静的湖荡。

8、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9、别离,有点难舍,但不怅然;有点遗憾,但不悲观。因为相逢的希望在安慰。

10、我们匆匆地告别,走向各自的远方,没有语言,更没有眼泪,只有永恒的思念和祝福,在彼此的心中发出深沉的共鸣。

11、真正的友谊决不会因离别而断隔。你的朋友将因离别而加倍地珍惜你的友情。

12、相聚时不知友谊的可贵;分别了才知那是人生最需要的东西,犹如盐,少了它还有什么滋味?

13、献上依依惜别的祝愿,愿福乐时刻与你相伴。分离只熔得友情更浓,重聚首将在那更灿烂的明天!

14、让春天的温暖陪伴着你,让小草的绿意陪伴着你,让灿烂的阳光陪伴着你,伴你踏上征途,并早日获得成功。

15、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16、默默地分手,正如当初默默地相遇。愿这儿温馨的微风,给你捎去我的深情的祝福和祈祷。

17、临别赠雠友朋事。有殷勤六字,君听取;节饮食,慎言语。

18、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19、火红的彩霞在雨后,真诚的友谊在别后,流水不因石而阻,友谊不因远而疏。

20、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21、我珍惜人生中每一次相识,天地间每一分温暖,朋友间每一个知心的默契,就是离别,也将它看成是为了重逢时加倍的欢乐。

22、人生路漫漫,你我相遇又分离。相聚总是短暂,分别却是久长,唯愿彼此的心儿能紧紧相随,永不分离。

23、相逢又告别,归帆又离岸,是往日欢乐的终结,未来幸福的开端。

离别的诗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送别诗》

隋·无名氏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6、《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云》

唐·李白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寻扁舟。

10、《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1、《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送人东归》

唐·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

13、《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4、《别离》

唐·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15、《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6、《赠钱征君少阳》

唐·李白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

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

17、《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18、《春夜别友人》

唐·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9、《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20、《金陵酒肆留别》

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人生到处知何从相关热词搜索:人生至此知何似 人生何去何从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人生到处知何从”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人生到处知何从"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78753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