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收集描写文具盒的特点和用途的段落

收集描写文具盒的特点和用途的段落

2015-12-23 01:10:5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收集描写文具盒的特点和用途的段落篇一《我的新文具盒》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收集描写文具盒的特点和用途的段落》,希望能帮助到你。

收集描写文具盒的特点和用途的段落篇一
《我的新文具盒》

我的新文具盒(描写文具的作文400字带点评)

发布时间: 2012-09-12 阅读: 840 次 在线投稿 我的文具盒坏了,所以妈妈带我去八佰伴又买了一个,我很喜欢这个文具盒,因为它不仅外观美丽,而且还具备着许多功能。(简单介绍文具盒的来历,说清楚情况即可) 这个新文具盒非常漂亮,它上面有卡通明星——小熊维尼,维尼趴在地上,左手托着下巴,眼睛盯着一只飞来飞去的小蜜蜂,它微微笑着,好像在想:我什么时候才能吃到甜甜的蜂蜜?在它的旁边,还有一头小青驴,小青驴手捧着一只足球,想请维尼和它一起玩。(重点写了图案的美丽,也就是你喜欢新文具盒的原因之一)

我喜欢这个新文具盒,不仅是因为它外观漂亮、设计精致,而且还具备许多功能。如果铅笔用粗了,就可以轻轻地按一下文具盒旁边的黄色小按钮,只听“啪”的一声,旁边的小盖子就会立即打开,里面有两个削笔孔可以根据铅笔的粗细进行选择。

它还要一个是所有人都不知道的功能,只要打开文具盒背后的盖子,也是轻轻按一下两边的按钮,就会从背部弹出一支墨笔,我就可以随意画画了……(这描写的是新文具盒的功能,也是自己喜欢它的原因)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文具盒,它美丽、精致,功能强大。(结尾干净、利落,起到点题的作用)

评语

文章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从多方面描写文具盒,表现了文具盒的精美,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文具盒的喜爱。

我心爱的文具盒

张雨龙

总体点评 文章通过外观和功能两个方面描写了作者心爱的文具盒,小作者观察细致,写得非常细腻,字里行间表现出了对文具盒的喜爱。

收集描写文具盒的特点和用途的段落篇二
《写段训练一》

写段训练一: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

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呢?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句子的顺序。一段话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一句一句要有个先后顺序,不能颠三倒四。二是要注意过渡。一段话中层与层之间,一部分内容与另一部分内容之间,要用恰当的词语把它们连接起来,使表达的意思前后连贯。

写连贯一般有下列一些方法:

1.以时间先后为序写。

例《瑞雪》中的一段

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部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这段话按时间顺序写景色变化。先写从中午到下午刮风的情况,后写傍晚下雪时的景象,最后写整个大自然的变化。作者用“霎时间”作过渡,不仅把上下两层意思紧密地衔接起来了,而且写出了大雪中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一读下面这些句子。想一想,句子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排列才能使这段话通顺、连贯。(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 )整个大地好像盖上了一条白绒毯。 )雪停了、小青和小刚拿着扫帚去扫雪。 )雪花像鹅毛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北风吹,雪化飘。 )慢慢地,树变白了,房子变白了,马路也变白了。

(2)下面这段话没有按顺序写,请仔细读一读,应按怎样的顺序修改,才符合木棉树四季生长变化的特点?(可在文中标上序号。)

我们学校门前有一棵木棉树,挺拔屹立,气势雄伟,就像一个神采奕奕的巨人。秋天,树木落叶了,木棉树也脱去了绿色的外衣,现出了粗壮的骨骼。它顶天立地,枝条直指蓝天,全身长钉,像一位披甲的武将,好不威武!夏天,木棉树枝叶繁茂,叶大如扇,远远望去,像一把绿色的大伞。春天,木棉树开出鲜红的花,缀满枝头,像一团团烈火。一年四季,上学放学,一看到它,就想起那守卫在边防前哨的钢铁战士„„

(3)按时间顺序写一篇日记。用上“早晨、中午、晚上”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2.以方位顺序为序写。

例《三味书屋》中的一段:

书屋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上的古松底下卧着一只梅花鹿。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一张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桌子照老样子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戒尺。学生的书桌是从自己家里搬来的,分列在四面。东北角上的那张是鲁迅用过的。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有时把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仿像。

这段话写的是“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按空间方位顺序来观察和描写的:书屋正中墙上——(挂着画)→画前——(先生的座位、八仙桌、高背椅„„)→四面——(学生的书桌)→东北角上——(鲁迅用过的书桌„„)。这样写,一目了然,且前后连贯,井然有序。

按方位顺序写段,多用于写景状物。由于观察景物的方位和角度不同,因而写作的方位顺序也就随作者的观察点不同而不同。有时可以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有时可以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有时也可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还可以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不管按什么顺序观察和写作,但一定要符合人们平常的观察习惯和语言习惯。如按照“前→后→左→右”的顺序,是符合大家的习惯的,如果写成“前→左→后→右”的顺序,就让人别扭了。

读一读,练一练:

(1)认真读下面这段话,把表示方位的词语用“ ”划出来,然后按写作的先后顺序,把方位顺序填在括号里。

我家后面有座山。我经常登上山顶,向四面眺望家乡的景色。

往东看,不远处是新建设的城镇。城里有一排排高大的楼房,一条条宽阔的街道。街道两旁,绿树成阴。往南看,满眼是美丽的田野。田野里长着玉米、高粱、稻子、棉花,庄稼一片接着一片,在很远的地方跟蓝天连了起来。一条笔直的公路穿过田野,通向远方。往西看,是一片果园。那里果树成林,枝叶茂密,红澄澄的柑桔,黄灿灿的梨子压弯了树枝。往北看,一条大河伸向远方。河上架着铁桥,一列火车从铁桥上通过;河里有汽艇、帆船,还有连成一串的小货轮,来来往往,十分繁忙。我的家乡多美好啊!

这段文章的写作顺序是按观察方位的变化顺序写的,先写( )看,再写( )看,接着写( )看,最后写( )看。

(2)按观察的方位顺序写一段话,可以“我们的校园”、“我家的厨房”或其他景物为中心内容来写。

3.以事情经过的先后顺序为序写。

例《捉鱼》中的一段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水良去捉鱼。我们一个拿着小盆;一个拎着水桶,来到小溪边。在一处鱼多水稳的地方,从两边用泥筑坝,围成一个小水池。然后,我们用小盆往外舀

水,水越舀越少,鱼儿惊慌得乱蹦乱跳。我放下小盆,一伸手就捉到一条鱼,这时候,水良也抓了一条鱼放进桶里。我俩你看我,我看你,高兴得哈哈大笑。不一会儿,我们就捉了十几条。看到桶里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我们的劲头更足了,又动手舀水。水舀干了,鱼儿再也没法逃啦!俩人越捉越起劲,很快捉了满满一桶鱼,心里快活极了。

这一段话是写两个小朋友捉鱼的事。小作者按照“捉鱼”这件事的先后顺序,首先把时间、地点、人物简单作了交待,然后重点写“捉鱼”的经过:先写“筑坝”的情况,接着写如何“舀水”,再写怎样捉鱼。一层连着一层把捉鱼的经过写得有条有理,前后连贯紧密。

读一读,练一练:

(1)读读下面的例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我把线穿在针上,在线尾打了个结,就钉起来。先从衣里向外钉,怎么也钉不中扣眼,好不容易穿过来,针却扎在了我的食指上,鲜血直流,疼得差点儿流出了眼泪。心想:什么事都有个开头,万事开头难呗,练多了就会干得好。于是,接着又钉起来,一会儿,扣子钉好了。我想扣上试试,可怎么也扣不上。啊,原来钉反了,扣子钉在衣里上了。唉!没办法,只好拆下来重钉。尽管这次我很细心,扣子也钉好了,但仍扎了几次手指。钉扣子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啊!

这段话是按怎样的顺序写“钉扣子”的?用简要的词语把写的顺序表示出来。

穿针→( )→( )→( )→( )→( )→( )

(2)观察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或自己参加一次劳动,把活动或劳动的经过写下来,注意把话写连贯。

4.以物品结构为序写。

例《文具盒》

我有一只长方形的塑料文具盒。盒盖是粉红色的,盖面画着一个傣族小朋友,还有一只小鸟和一只小羊;盖里是白色的,有一只灰色的小袋,是放蜡笔的。文具盒里面有两层,一层装着铅笔和钢笔,另一层装着米尺和削笔刀。文具盒使用起来很方便,用手轻轻一关,盒边的小磁铁就粘住了盖边的铁片,盒就关上了。

这段话是以物品结构为序写的。先写文具盒的形状和质料,接着写盒盖的颜色和图案,然后写盒子里面的结构和用途,最后写盒子的开关,而且每一层都是把文具盒结构上相关的部位连在一起写的。如写盒盖,写了盒盖上面的颜色和图案,同时又写盖里层的颜色和袋子,这样不仅写得连贯,而且非常具体。

读一读,练一练:

(1)下面是一些排列错乱的句子,请你按植物结构的特点(即茎→叶→花)为序,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 )叶子也与众不同,小而厚,表面像涂上一层蜡,碧绿如洗。

(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

( )花的颜色鲜艳夺目,五彩缤纷,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鲜红似火,有的深黄若金,那粉色的则像一层又淡又薄的胭脂。

( )太阳花的茎,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看上去很嫩,似乎一掐便能流出水来。

( )花朵虽然不大,但很娇艳。

( )多层花瓣的自然好看,单层花瓣的也别具风韵。

(2)你最喜欢什么植物、花草?先仔细观察,把根茎叶花果的形状、颜色记录下来,然后以植物的构造为序,写一段连贯的话。

写段训练二:怎样把一段话写具体

把一段话写具体,就是使这段话表达的内容让人感到好像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怎样把一段话写具体呢?在我们学过的小学语文课本里,常见的有下列三种方法。 一是先总写,再分述。

例如《海底世界》中的一段:

海里的动物„„,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收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公里,攻击其它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这一段的第一句是总起句,总写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后面四句是分述句,分别介绍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贝类活动的不同方式,具体地说明总起句中所说的“海里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用总起分述的方法写段,要注意开头的总起句与后面的几个分述句的配合和照应。一般的规律是:总起句里往往有一个统领全段的关键词语,而后面几个分述句的意思要围绕这个关键词语来展开写。如上面这个段落中总起句的关键词语就是“各有各的”,后面的四句话就是围绕“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来写的。这样写,段落的内容就具体了。

总分式,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先总后分,如上面例段,先作总的叙述,后从几方面进行分述。还有一种是先分后总。如下面例段:

我们扛着铁锹、推着小车来到劳动工地。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便分成几组展开了劳动竞赛。男同学个个犹如猛虎,一马当先;女同学也不甘落后,冲锋在前。看!十几把铁锹上下挥舞,十几个簸箕来回传递,十几辆小车穿梭般南来北往。工地上,处处呈现一派生龙活虎的景象。

这一段描写的是一个劳动场面。一共四句话,前三句具体描述同学们劳动竞赛的情况,最后一句总述工地上“生龙活虎”的景象。

除了上述两种“总分”形式外,还有一种是“总——分——总(小结)”。如下段: 那枝红色的月季花多美啊!碗口大的花朵,远远看去就像一个火球。近看呢,那层层花瓣娇嫩鲜艳,还能闻到香味。在那细丝儿的花蕊上还有花粉呢!外国友人说中国的月季花是“花中皇后”,真的,这青枝、绿叶、红花艳丽极了!我真爱这枝红色的月季花。

这一段先总述月季花“多美”,接着具体分述月季花是怎样“美”的,最后总述“我爱这枝月季花”。

上面所说的总起——分述;分述——总结;总起——分述——总结三种形式,都是我们在阅读写作中常见常用的方法。运用好了,能把内容写具体、写形象。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下面的例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这是一只非常美丽的狐狸。全身毛色火红,像涂了一层油彩,在阳光下闪动着华丽的光泽;身段匀称,四肢稳健;两只肉感很强的耳朵,神气地竖立在额角;那条雪白的眉毛,使它的鼻子、眼睛显得非常传神,甚至还有几分妩媚。

①这段话是用______的方法写的。总起句是______。

②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狐狸“非常美丽”的?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写在下面。 作者是从毛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个方面来分述的。 接着,是体操队表演。40名队员一色的白衬衫,红领巾,黄裤子,白运动鞋,个个精神抖擞。他们先表演队列,人人动作整齐、步伐一致;接着表演广播操,40个人的动作就像一个人做的一样整齐、标准;最后分组表演,有的表演垫上运动,有的表演单、双杠,有的表演爬竿……,体操队的表演真精彩!

①这段话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______关系。

②把有关的句子找出来,分别填在下面表里:

体操表演队:总起句:——--------------

分述句:①-----------------

②-----------------

收集描写文具盒的特点和用途的段落篇三
《《语文园地三》1》

收集描写文具盒的特点和用途的段落篇四
《写段训练》

第三部分 写段训练

写段训练一 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

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呢?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句子的顺序。一段话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一句一句要有个先后顺序,不能颠三倒四。二是要注意过渡。一段话中层与层之间,一部分内容与另一部分内容之间,要用恰当的词语把它们连接起来,使表达的意思前后连贯。

写连贯一般有下列一些方法: 1.以时间先后为序写。

例《瑞雪》中的一段

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部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这段话按时间顺序写景色变化。先写从中午到下午刮风的情况,后写傍晚下雪时的景象,最后写整个大自然的变化。作者用“霎时间”作过渡,不仅把上下两层意思紧密地衔接起来了,而且写出了大雪中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一读下面这些句子。想一想,句子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排列才能使这段话通顺、连贯。(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 )整个大地好像盖上了一条白绒毯。 ( )雪停了、小青和小刚拿着扫帚去扫雪。 ( )雪花像鹅毛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 )北风吹,雪化飘。

( )慢慢地,树变白了,房子变白了,马路也变白了。

(2)下面这段话没有按顺序写,请仔细读一读,应按怎样的顺序修改,才符合木棉树四季生长变化的特点?(可在文中标上序号。)

我们学校门前有一棵木棉树,挺拔屹立,气势雄伟,就像一个神采奕奕的巨人。秋天,树木落叶了,木棉树也脱去了绿色的外衣,现出了粗壮的骨骼。它顶天立地,枝条直指蓝天,全身长钉,像一位披甲的武将,好不威武!夏天,木棉树枝叶繁茂,叶大如扇,远远望去,像一把绿色的大伞。春天,木棉树开出鲜红的花,缀满枝头,像一团团烈火。一年四季,上学放学,一看到它,就想起那守卫在边防前哨的钢铁战士„„

(3)按时间顺序写一篇日记。用上“早晨、中午、晚上”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2.以方位顺序为序写。

例《三味书屋》中的一段:

书屋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上的古松底下卧着一只梅花鹿。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一张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桌子照老样子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戒尺。学生的书桌是从自己家里搬来的,分列在四面。东北角上的那张是鲁迅用过的。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有时把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仿像。

这段话写的是“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按空间方位顺序来观察和描写的:书屋正中墙上——(挂着画)→画前——(先生的座位、八仙桌、高背椅„„)→四面——(学生的书桌)→东北角上——(鲁迅用过的书桌„„)。这样写,一目了然,且前后连贯,井然有序。

按方位顺序写段,多用于写景状物。由于观察景物的方位和角度不同,因而写作的方位顺序也就随作者的观察点不同而不同。有时可以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有时可以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有时也可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还可以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不管按什么顺序观察和写作,但一定要符合人们平常的观察习惯和语言习惯。如按照“前→后→左→右”的顺序,是符合大家的习惯的,如果写成“前→左→后→右”的顺序,就让人别扭了。

读一读,练一练:

(1)认真读下面这段话,把表示方位的词语用“ ”划出来,然后按写作的先后顺序,把方位顺序填在括号里。

我家后面有座山。我经常登上山顶,向四面眺望家乡的景色。 往东看,不远处是新建设的城镇。城里有一排排高大的楼房,一条条宽阔的街道。街道两旁,绿树成阴。往南看,满眼是美丽的田野。田野里长着玉米、高粱、稻子、棉花,庄稼一片接着一片,在很远的地方跟蓝天连了起来。一条笔直的公路穿过田野,通向远方。往西看,是一片果园。那里果树成林,枝叶茂密,红澄澄的柑桔,黄灿灿的梨子压弯了树枝。往北看,一条大河伸向远方。河上架着铁桥,一列火车从铁桥上通过;河里有汽艇、帆船,还有连成一串的小货轮,来来往往,十分繁忙。我的家乡多美好啊!

这段文章的写作顺序是按观察方位的变化顺序写的,先写( )看,再写( )看,接着写( )看,最后写( )看。

(2)按观察的方位顺序写一段话,可以“我们的校园”、“我家的厨房”或其他景物为中心内容来写。

3.以事情经过的先后顺序为序写。

例《捉鱼》中的一段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水良去捉鱼。我们一个拿着小盆;一个拎着水桶,来到小溪边。在一处鱼多水稳的地方,从两边用泥筑坝,围成一个小水池。然后,我们用小盆往外舀水,水越舀越少,鱼儿惊慌得乱蹦乱跳。我放下小盆,一伸手就捉到一条鱼,这时候,水良也抓了一条鱼放进桶里。我俩你看我,我看你,高兴得哈哈大笑。不一会儿,我们就捉了十几条。看到桶里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我们的劲头更足了,又动手舀水。水舀干了,鱼儿再也没法逃啦!俩人越捉越起劲,很快捉了满满一桶鱼,心里快活极了。

这一段话是写两个小朋友捉鱼的事。小作者按照“捉鱼”这件事的先后顺序,首先把时间、地点、人物简单作了交待,然后重点写“捉鱼”的经过:先写“筑坝”的情况,接着写如何“舀水”,再写怎样捉鱼。一层连着一层把捉鱼的经过写得有条有理,前后连贯紧密。

读一读,练一练:

(1)读读下面的例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我把线穿在针上,在线尾打了个结,就钉起来。先从衣里向外钉,怎么也钉不中扣眼,好不容易穿过来,针却扎在了我的食指上,鲜血直流,疼得差点儿流出了眼泪。心想:什么事都有个开头,万事开头难呗,练多了就会干得好。于是,接着又钉起来,一会儿,扣子钉好了。我想扣上试试,可怎么也扣不上。啊,原来钉反了,扣子钉在衣里上了。唉!没办法,只好拆下来重钉。尽管这次我很细心,扣子也钉好了,但仍扎了几次手指。钉扣子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啊!

这段话是按怎样的顺序写“钉扣子”的?用简要的词语把写的顺序表示出来。

穿针→( )→( )→( )→( )→( )→( )

(2)观察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或自己参加一次劳动,把活动或劳动的经过写下来,注意把话写连贯。

4.以物品结构为序写。

例《文具盒》

我有一只长方形的塑料文具盒。盒盖是粉红色的,盖面画着一个傣族小朋友,还有一只小鸟和一只小羊;盖里是白色的,有一只灰色的小袋,是放蜡笔的。文具盒里面有两层,一层装着铅笔和钢笔,另一层装着米尺和削笔刀。文具盒使用起来很方便,用手轻轻一关,盒边的小磁铁就粘住了盖边的铁片,盒就关上了。

这段话是以物品结构为序写的。先写文具盒的形状和质料,接着写盒盖的颜色和图案,然后写盒子里面的结构和用途,最后写盒子的开关,而且每一层都是把文具盒结构上相关的部位连在一起写的。如写盒盖,写了盒盖上面的颜色和图案,同时又写盖里层的颜色和袋子,这样不仅写得连贯,而且非常具体。

读一读,练一练:

(1)下面是一些排列错乱的句子,请你按植物结构的特点(即茎→叶→花)为序,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 )叶子也与众不同,小而厚,表面像涂上一层蜡,碧绿如洗。 (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

( )花的颜色鲜艳夺目,五彩缤纷,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鲜红似火,有的深黄若金,那粉色的则像一层又淡又薄的胭脂。 ( )太阳花的茎,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看上去很嫩,似乎一掐便能流出水来。

( )花朵虽然不大,但很娇艳。

( )多层花瓣的自然好看,单层花瓣的也别具风韵。

(2)你最喜欢什么植物、花草?先仔细观察,把观察的情况分项填在下面的表内,然后以植物的构造为序,写一段连贯的话。

写段训练二怎样把一段话写具体

把一段话写具体,就是使这段话表达的内容让人感到好像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怎样把一段话写具体呢?在我们学过的小学语文课本里,常见的有下列三种方法。

一是先总写再分述。

例如《海底世界》中的一段:

海里的动物„„,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收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公里,攻击其它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这一段的第一句是总起句,总写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后面四句是分述句,分别介绍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贝类活动的不同方式,具体地说明总起句中所说的“海里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用总起分述的方法写段,要注意开头的总起句与后面的几个分述句的配合和照应。一般的规律是:总起句里往往有一个统领全段的关键词语,而后面几个分述句的意思要围绕这个关键词语来展开写。如上面这个段落中总起句的关键词语就是“各有各的”,后面的四句话就是围绕“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来写的。这样写,段落的内容就具体了。

总分式,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先总后分,如上面例段,先作总的叙述,后从几方面进行分述。还有一种是先分后总。如下面例段:

我们扛着铁锹、推着小车来到劳动工地。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便分成几组展开了劳动竞赛。男同学个个犹如猛虎,一马当先;女同学也不甘落后,冲锋在前。看!十几把铁锹上下挥舞,十几个簸箕来回传递,十几辆小车穿梭般南来北往。工地上,处处呈现一派生龙活虎的景象。

这一段描写的是一个劳动场面。一共四句话,前三句具体描述同学们劳动竞赛的情况,最后一句总述工地上“生龙活虎”的景象。

除了上述两种“总分”形式外,还有一种是“总——分——总(小结)”。如下段:

那枝红色的月季花多美啊!碗口大的花朵,远远看去就像一个火球。近看呢,那层层花瓣娇嫩鲜艳,还能闻到香味。在那细丝儿的花蕊上还有花粉呢!外国友人说中国的月季花是“花中皇后”,真的,

这青枝、绿叶、红花艳丽极了!我真爱这枝红色的月季花。

这一段先总述月季花“多美”,接着具体分述月季花是怎样“美”的,最后总述“我爱这枝月季花”。

上面所说的总起——分述;分述——总结;总起——分述——总结三种形式,都是我们在阅读写作中常见常用的方法。运用好了,能把内容写具体、写形象。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下面的例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这是一只非常美丽的狐狸。全身毛色火红,像涂了一层油彩,在阳光下闪动着华丽的光泽;身段匀称,四肢稳健;两只肉感很强的耳朵,神气地竖立在额角;那条雪白的眉毛,使它的鼻子、眼睛显得非常传神,甚至还有几分妩媚。

①这段话是用______的方法写的。总起句是______。

②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狐狸“非常美丽”的?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写在下面。

作者是从毛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个方面来分述的。

接着,是体操队表演。40名队员一色的白衬衫,红领巾,黄裤子,白运动鞋,个个精神抖擞。他们先表演队列,人人动作整齐、步伐一致;接着表演广播操,40个人的动作就像一个人做的一样整齐、标准;最后分组表演,有的表演垫上运动,有的表演单、双杠,有的表演爬竿„„,体操队的表演真精彩!

①这段话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______关系。 ②把有关的句子找出来,分别填在下面表里。

体总起句:

操

队分(1)述(2)

表句(3)演总结句:

(2)以“百货商店的商品真多”为内容,用“总——分——总”的方法写一段话,分述的话最好能用上排比句。

二是先概述再举例。

例《李时珍》中的一段:

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盛产药材的名山。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许多药材他都亲自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他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这段话,第一句用“不但„„还„„”这个递进句,概述李时珍是怎样为写好书而努力作准备的。接着举了四个事例进行具体叙述:一是不怕辛劳,走遍名山;二是带干粮上山,山上过夜;三是亲自品尝,判断药性;四是奔波万里,四处求教。四个事例具体地表达了李时珍写书的严谨态度和忘我的精神。

用“先概述再举例”的方法写段,要注意概述要简明,例子要具体贴切。关键是要写好“例子”,例子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几件,不过一定要准确地围绕着概述句点明的中心意思来写,而且要详略得当。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一读,完成后面的练习。

无论做什么事都有学问,一点儿也不假。王婶打水,只见她把桶放下去,把绳索左右轻轻一摇,猛地一拽,满满的一桶水就提上来了。可轮到我们,左摇右摆,水就是不进桶里去,弄了半天,就是打不上来。打水有学问,想不到下种也有学问。杨红腰弯到90度,仍点不准,而王大爷点得可准啦,伸手一捏,就是仨,然后指缝一漏,玉米正好落在土坑里,不偏不斜正好成三角。盖土可是细活儿,瞧后面那两位,先撒细土,再把大坷垃砸碎,盖上。瞧他那认真劲儿,像给睡熟的婴儿盖被子。

①这段话是用先概述再举例的方法写的。段中的概述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举了哪三个事例具体说明“无论做什么事都有学问”?哪是详写?哪是略写?

第一件:王婶打水;第二件:______第三件:______。______是详写,______是略写。

(2)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为概述句,举1—2个事例,具体进行叙述。注意详略得当。

三是先整体再部分。

例《荷花》中的一段: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段话的第一句,是从整体写荷花池里荷花开放的全貌:“已经开了不少”,“荷叶挨挨挤挤的”。然后对刚开、全开和未开的各种荷花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描写:“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部展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这样写,不但使读者能了解荷花开放的全貌,而且对各种荷花的形状也留下了具体生动的印象。

用先整体再部分的方法写段,一定要注意把整体和部分结合起来写。不论是写人还是写景状物,如果只有整体的介绍,而没有部分的描述,那么给人的印象只有模糊的轮廓;同样,如果只有部分的描述,而没有整体的介绍,别人又会对全貌缺乏应有的了解。因此,一定要把整体和部分结合起来记叙。

例如:

我爱小白兔。它全身长满了白色的绒毛,毛茸茸的,好像穿了一身白棉袄,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大棉团。它的头,有拳头那么大。头顶上竖着两只长耳朵,耳朵能自由转动。它的眼睛红红的,圆溜溜的,好像嵌在白绒中的两颗红宝石,红白相映,使小兔更加讨人喜欢。可小白兔的嘴巴,长得有点奇怪,上嘴唇从鼻子下面开始分为两瓣,下嘴唇是完整的,所以人家叫它“三瓣嘴”。它吃青菜时,胡须一翘一翘的,真像掉了牙的老公公。小白兔有四条腿,它的两条前腿又短又小,后腿又长又壮,它不走,只会跳。有时,我给它吃食,它还会用两只后腿站起来,像人一样直立站着。小白兔还有一截短尾巴,像个白绒球贴在屁股上,它跳起来,短尾巴一撅一撅的,显得十分调皮。

这一段是描写小白兔的外形。先从整体写小白兔的颜色和体形:“它全身长满了白色的绒毛„„像个大棉团。”给人一个整体的印象。接着一部分一部分地写它的其它特征:头——拳头那么大;耳朵——长长的;眼睛——红红的,像红宝石;嘴——三瓣,胡须一翘一翘的;腿——前短后长;尾巴——短,像绒球。给人留下了具体而生动的印象。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下面例段,完成后面练习。

下了车,眼前出现了一幢崭新的楼房——它是由四上四下八间屋子组成的,雪白的墙壁,大红的门窗,雕花的阳台,漂亮极了。一进门,宽阔、平坦、牢固的楼梯迎着我们通向外婆的卧室。楼梯和栏杆漆成桔黄色,还散发着油漆的香味。外婆的卧室可美啦!墙上贴着草绿色的墙纸,地板油漆得通红透亮,天花板上还装着雪白的吊灯呢!舅舅房间的气派就更足了!屋里摆着一套奶黄色的组合家具,全海绵的三人大沙发,窗户上挂着紫红色的丝绒窗帘。楼下是厨房和卫生间。墙上、灶上是一色的白瓷砖,地面是磨光石的,嵌着金色的铜条闪闪发光„„

①这段话是用______的方法写的。

②作者先写新楼的外观整体印象,接着根据新楼的内部结构特点一部分一部分地叙述。给人留下完整、具体的印象请填表列出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2)按照先整体后部分的方法,把下面这段话写完整、写具体。

我们的校园里有一棵梧桐树,它高大、粗壮、枝叶茂密。说它高大,一点也不过分,它的树梢快到三层楼顶了;说它粗壮„„

写段训练三怎样把一段话写生动

要把一段话写生动,光靠叙述是不够的,还要从下列几方面下功夫。

1.学会描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事、景、物进行具体、生动、形象的描绘和刻画。

如下面例段:

小姑娘长一副小的瓜子脸,黄黄的,没有红润色,这是标明着缺乏营养的迹象。两腮和小鼻梁上爬着几块硬币般大的癣,围着小嘴呈一圈青色,像长了一圈小胡子。只有黑黑的眸子是活泼的、有生气的;又长又浓的眉毛是精神的。耳边垂着两根编得歪歪扭扭的小辫儿,零乱的碎发,被风吹得在脸上飘来飘去。她穿着厚实的小皮袄,外面罩着一件紫红色灯蕊绒外衣,可能是不够长了,袖口和衣襟下边都接了一截相同颜色的新布。

这个例段是人物外貌的描写。作者主要抓住小女孩肖像的特征进行描绘:“瘦小的瓜子脸,黄黄的”;“两腮和小鼻梁上爬着几块硬币般大小的癣”;“小嘴„„呈青色”;“只有黑黑的眸子是活泼的、有生气的”;“两根歪歪扭扭的小辫”,“零乱的碎发被风吹得飘来飘去。”通过上述描写,一个家庭穷苦,严重缺乏营养的农村小女孩儿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又如下面例段。

我家有盏漂亮的台灯。它的灯座是块黑色的玻璃盘,放在写字台上,稳稳当当,显得朴素而又庄重。在玻璃盘上,镶着一只精巧的开关。开关旁边竖立着台灯的身躯——灯柱。灯柱分为三节:上下两节是六角形的黑色玻璃菱体,乌亮照人;中间一节是个白色的圆球,晶莹闪亮。从底盘开始,有一根克罗米银色铁管。穿过三节玻璃体,直通顶部的灯头,就像脊椎骨一样。再上面就是一个圆圆的脑袋——灯泡了。一个用彩色尼龙绸做的美丽的灯罩,像顶大帽子,歪戴在它那光光的脑袋上。这盏台灯陪伴我三年多了,它是我的好伙伴。我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

这是描写台灯的一个段落,作者主要是抓住台灯的形状、颜色和材料的特点进行描绘的。按照台灯的结构:灯座——灯柱——灯头

——灯罩,有次序地从下写到上,每一部分都抓住“形状”写。如灯座是“玻璃球”,灯柱是“六角形的菱体”,灯炮是“圆圆的脑袋”。除了形状描绘,还注意了色彩的描绘。如写玻璃的颜色是“黑”的,“白”的,管子是“银色”的,灯罩是“彩色”的。形状描绘的色彩描绘结合起来,把台灯写得非常形象具体。

描写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法。状物时,就要抓住物体的特点,写出物体的形状、大小、色彩等,给人一种具体、真切、生动的印象。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下面的例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春天到了。春风吹拂着大地。这时,泡桐树上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蕾。阳春三月,花蕾便争先恐后地绽开了。那花瓣是淡紫色的,里面还有许多小黑点,花心正中长出三、四根像蜗牛触角似的细丝,这是花蕊。近看泡桐花,像一个酒杯,一股浓郁的香气朴鼻而来,像是使人陶醉的美酒。远看泡桐树,好像一个巨人,长着比千手观音还多的手,拿着数不清的鸡毛掸子,仿佛要扫净空中的灰尘似的。 ①这一段主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按要求在段中找出有关句子分别写下来。

描写泡桐花形状的: 描写泡桐花颜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泡桐树样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观察一种你最喜欢的植物或花草,抓住它的茎、叶、花的特点进行描写。注意用词写句生动形象。

2.运用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的意思。通过打比方,把抽象的变为具体的,把陌生的变为熟悉的,把深奥的变为浅显的。恰当地运用比喻,能使语言表达准确生动,形象鲜明。

例《第一次跳伞》中的一段

飞机起飞了,把我们带到空中。我从机舱的窗户向外看,一片片云朵就像一座座盖着白雪的小山。掠过云朵,我看见了地面上一堆堆的小村庄,房屋像鸽子笼,绿树像小草,汽车像甲虫,公路像一条线,一切都变得那么小。

这段话写的是从飞机的高空往下看自然景物的情况。一切都变小了,小得什么样子呢?作者在段中用了四个非常巧妙而贴切的比喻,把“房屋”比作“鸽子笼”,“绿树”比作“小草”,“汽车”比作“甲虫”,“公路”比作“一条线”。通过这些比喻,把地面景物变小的样子写得生动有趣极了。

又如下面例段

傍晚,天边飘来一朵褐色的云。天还没有落黑,就淅沥沥地下起雨来。热闹了一天的城市,在雨中渐渐安静下来。人潮流进了千家万户。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光的绸带,在初夏的绿阴中轻轻地飘着。一群刚放学的孩子撑着伞,仿佛是浮动的点点花瓣。来往的汽车,就像穿梭奔忙的小船„„

这一段是雨中街景的描写。段中运用了三个比喻:“马路”比作“绸带”;“雨伞”比作“花瓣”;“汽车”比作“小船”,把“雨中街景”描绘得真真切切。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例段,做练习。

我站在梅关上,举目眺望,山峦重叠,漫山的树林郁郁葱葱。雄伟的梅岭像一条银色的龙在飞舞,气势磅礴。在这万绿丛中,一棵棵火红的枫树挺立着,像一把把火炬,像一片朝霞。一阵金风拂过,满山红叶像千万只彩蝶在翩翩起舞。

①用“

”标出段中的比喻句。

②第一个比喻句是用______比喻______; 第二句是用______比喻______; 第三句是用______比喻______。

③想一想:这些比喻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2)写一段话,用上至少三个比喻。

3.学会拟人。拟人,就是把要描写的“物”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的方法,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没有生命的东西“活”起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如下面例段:

夏天来了。校园操场周围的小樟树更显得可爱了。一片片叶子绿油油、光亮亮,好像竖起无数只机灵的小耳朵,倾听着教室里小朋友们的琅琅读书声和清脆甜美的歌儿。小樟树陶醉啦,舒展着枝条翩翩地随风起舞。

段中描写的樟树,虽然是有生命的植物,但是是不会思想的。作者运用拟人的方法,赋于小樟树以丰富的思想感情。能像人那样用“机灵的小耳朵,倾听教室里小朋友们琅琅的读书声”,能“翩翩起舞”,能“陶醉”„„。这样写,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化到描写的景物之中,收到借物喻人的效果。特别是我们小朋友采用这种拟人的方法,文章更能充满儿童情趣,更显得生动、活泼。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一读,按要求做练习。

秋天,花果山的景色迷人。青石铺的小路,由山脚盘旋回转,在树林中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就像一条龙在波浪中玩耍。黄、橙、红、绿各色树林尽收眼底。那粗大的银杏树,这儿一棵,那儿一棵,穿着一身金袍,很神气地立在山岗上。那高大的枫树林,红得像火似的,这儿一片,那儿一丛,在翠绿松林的怀抱里,显得十分耀眼。

这段话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有关的句子找出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横线上填上拟人的句子,把这段话写完整。

踏进公园大门,上百盆菊花______;那茉莉花______;还有那美人蕉______秋天,公园的花真美!

4.运用排比。排比,就是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一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句连在一起。如同学们记得很牢的一段话: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段话中接连用了五个排比句说明毫无自私自利之心是共产党人的可贵精神。运用排比,可以全面而充分地表达中心意思,加强语势,抒发强烈的感情,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又如下面的例段:

画家喜爱鹰。爱鹰的健美——它像欢腾的海水送着夕归的帆船那么美丽;爱鹰的声音——它短促而悠远的歌唱,嘹亮,清脆,好像在遥远的天边吹着哨音,使人忘记忧愁和痛苦;爱鹰的眼神——它那目光像一团火焰,燃烧在画家心里,使人产生美丽的幻想;爱鹰的雄姿——它那“一飞冲天”的身影,像黑夜中的流星,闪烁着生命的光辉„„

这一段写画家爱鹰。全段五句话,用了四个排比句,写鹰的健美、鹰的声音、鹰的眼神、鹰的雄姿。句子整齐有力,感情波澜起伏,鹰的形象逼真。表达了画家爱鹰的真情实感。

读一读,练一练:

(1)读读下面的例段,想想运用排比各段有什么特点。 抬头看那秀美的杨树,刚刚结满的杨絮一串串地悬挂着,像绽开的花蕾,像洁白的棉丝,像晶莹的雪花,是那样的绚丽多姿。

秋天,蓝天白云。阳光像轻柔的薄纱,笼罩了大地。池边菊花盛开,有的如冰盘托桂,有的如雪里狮子,有的如红莲绣珠,有的如银针红旗,仪态万千,美不胜收。

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丰富的物产,处处有奇丽的美景,真是说也说不完啊!

(2)用排比的方法把下面的段落补充完整。

假如我是一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色彩,描绘出这壮丽的山河;假如我是一个诗人,我______;假如我是一个作曲家,______;假如我是一个建筑家,______。

(3)运用排比的方法写一段歌颂、学习孔繁森爷爷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发挥想象。想象可以形象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使文章生动活泼,使读者受到感染。

例 《荷花》中的一段:

看着,看着,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风吹来,我就迎风舞蹈,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这是一段写“我”看荷花时展开的想象。非常形象、逼真地表达了作者当时迷恋荷花的思想感情。

作文时,展开想象当然不是胡思乱想,必须根据所写内容的需要,为表达中心思想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如下面例段:

回家路上,我仿佛看到了在凛冽的寒风中,老大爷用焦急的目光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行人。眼睛看酸了,用手背擦一擦;脚冻麻木了,用力跺一跺;站得太累了,就稍稍坐一坐。从红日初升的早晨,到暮色降临的傍晚,一天、三天、五天„„,这时,我觉得老大爷给我的不是五个鸡蛋,而是一颗朴实火热的心。

这段话是从一篇题为《卖鸡蛋的老大爷》一文中节选出来的。原文讲的是一个卖鸡蛋的老大爷,由于看错了秤少给了“我”半斤鸡蛋后,连续一个星期的时间找“我”补还鸡蛋的事。颂扬老大爷诚实的美德。这一段讲的是“我”收了老大爷的鸡蛋后在回家路上的心理活动。小作者运用想象的手法,描写老大爷是怎样等“我”的情景。这样“想象”合情合理,既生动地表现了老大爷的品质。又起到了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

读一读,练一练:

根据下面的提示,选一个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段话。

①由种花的园丁想象老师的辛劳。 ②由一只孤燕想象失去母爱的孩子。 ③假如我有一对翅膀„„ ④我乘电梯到月球„„

6.巧用词语。写话用词准确而富有变化,能使内容形象、生动,表达的思想感情自然、真切。

例 《花生花》中的一段:

花生的花,一般在七月开,青青的花生株上,露出一点点鲜黄的嫩苞。清晨,它浴着露水,湿漉漉的;中午,阳光照射着,它亮晶晶的。就在这时,小苞绽开了。一朵两朵,点缀在万绿丛中。几天后,倘若从花生地走过,一眼便可见到那些小小的黄花疏密有致地洒在椭圆形的绿叶中,绿中透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这一段写花生开花的时间和开花的情形。写了花的形状、颜色、香味。段中运用了不少准确而形象的词语,如带点的词语:“鲜黄的嫩包”,不但写出了花苞的颜色“黄”,还写出了花苞的“鲜”和“嫩”;它“浴”着露,“湿漉漉”,照着阳光,“亮晶晶”,这些词语把花苞在阳光雨露下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又如“那些小小的黄花„„洒在绿叶中”的“洒”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花生花开满田野的景象;“缕缕清香”则突出了花多,香味传得远,比用“阵阵清香”更有“沁人心脾”的感染力,表达作者爱花的情感更强烈。

又如下面例段:

一会儿,只见黄公鸡双翅一展,像只老鹰凌空扑食似的,冲向白公鸡,它用脚抓,用嘴啄,迫使白公鸡后退几步。但白公鸡也不示弱,它腾空一扑,嘴壳一啄,凶猛异常,把黄公鸡的毛啄掉了一撮。

这一段是描写两只公鸡争斗的情景。是动态描写。作者巧用“展、冲、抓、啄”等表示黄公鸡进攻形态的动词,用“一扑、一啄”写白公鸡不示弱反扑的动作。用词准确、得体,把两只公鸡好斗的样子写得栩栩如生。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下面例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春回大地,到处是一片绿,绿的草,绿的树,绿的林,绿的世界„„ 这段话中哪个词突出了“春回大地”的特征?用“

”标

出来。

再看看下面例段是怎样描写荷花的颜色的?用了哪些写颜色的词语?起了什么作用?

夏天,阵雨过后,一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滴溜溜地打转,好像晶莹的珍珠。墨绿的荷叶之间,各种姿态的荷花亭亭玉立。有的还只是小

花苞,尖儿红红的,好像谁在上面抹了一层薄薄的细粉;有的含苞欲放,玉色的花瓣之间可见开放的缝隙了;有的已经开放,正迎着和风舒展着自己洁白如玉的花瓣。荷花里面是黄色的花蕊,一丝丝的,多得数不清。花蕊的中间长着一个绿色的小莲蓬。„„

这一段主要写荷花。也写了水珠、荷叶。重点描写了荷花的颜色。段中写了六种颜色,使荷花呈现一种五彩缤纷的美。

请你把描写颜色的词语找出来写在下面,读一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观察妈妈煮饭、炒菜的全过程,以《妈妈是怎样做饭的》为题写一段话。至少用上5个表示动作的词语。

写段训练四 掌握常见的几种段的结构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段的结构形式: 1.总分结构。

这种结构,段落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先总叙再分述,或者先分述再总叙,或者先总,后分,再总。

例一 《翠鸟》中的第一段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这一段一共写了四句话。第一句是总的叙述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第二、三、四句是围绕总叙的意思,分述了翠鸟“头上的羽毛”、“背上的羽毛”、“腹部的羽毛”的颜色“非常艳鲜”。

例二 《松鼠》中的一段

松鼠的肉可以吃,尾巴上的毛可以制毛笔,皮可以做衣服。松鼠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

这一段话是先分说,后总说。先分别说明松鼠的用途:“肉可以

吃”、“毛可以制笔”、“皮可以做衣”,然后总说,“松鼠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

例三

收集描写文具盒的特点和用途的段落篇五
《语文阅读》

(36)

乐 山大佛

我跟妈妈游览了世界闻名的乐山大佛。

那天,我和妈妈乘船去乐山,船在江心航行,从船上(远眺 仰望)乐山,只见满山郁郁葱葱的树木,根本望不到大佛的影子。

过了一会,轮船驶到大佛山脚下,我抬头(远眺 仰望),只见山上已经有许多游人往山顶攀登,一转身,我看见了大佛,他像个卫士,守卫着祖国的山河。远远望去,我感觉大佛虽然很大,但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神奇。

轮船靠岸后,我们改乘汽车,驶过层层梯田,茂密的森林,来到了大佛脚下。这时,我仰头一望,不由得惊叫起来:“呵,真是名副其实的大佛,他的头快碰着天了。

妈妈拉着我的手,随着人流,一步一步地向大佛顶攀登。不大一会儿,我就有点上气不接下气了,腰酸腿疼。但是,一股好奇心驱使我不停步地往上爬,我和妈妈终于登上了大佛顶部。大佛脑袋可真大!他那庄严的模样,使人顿生崇敬之情。大佛头上有一圈圈头发,那是石头雕凿成的,好像一个个旋涡。大佛的一只耳朵,大约有两个大人接起来那么大。耳朵眼比大碗口还要大,小孩子都能钻进去。他那大鼻梁犹如高高隆起的一座桥梁。圆圆的脸蛋有钟楼那么大。又宽又大的嘴巴足有一米半,嘴角微微向上翘着,显得那么和善、神奇,嘴角微闭,似乎在沉思什么。再看大佛的上身,足有三层楼房那么高。他的大腿七八个人合抱也抱不过来。大佛的脚面上能站一百多人,脚趾甲上能停两辆汽车。

在凉亭里休息的时候,我问妈妈:“这大佛是怎么凿成的?”妈妈说:“我国有两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无穷无尽的。这大佛是他们用双手一锤一锤雕凿出来的,是多少人的血汗结晶啊!”我想,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一定要好好保护他。

1、 将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词画去。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什么句?模仿这个句子说句话。

3、 认真阅读描写乐山大佛外貌特点的句段。作者抓住了大佛

的 、 、 、 、 、 、 、 、 、

等10处外貌描写,请按顺序写在横线上。

4、 作者的游览顺序是:从( ) ( ) ( ) ( )

5、 按要求写出文中的叠词。

(1)如:整整齐齐( )

(2)如:商量商量( )( )

(3)如:一条条( )( )

6、 文中带点的词“血汗”的意思是:

7、 根据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中心,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括号里打“√”。

(1)作者游览了世界闻名的乐山大佛。( )

(2)作者通过游览乐山大佛,反映了我国有悠久文化,丰富的历史遗产,从而表 达了作者敬慕和爱护历史遗产的思想感情。( )

(3)作者通过游览乐山大佛,反映了我国有优秀的历史遗产。( )

(36)

小猴一天天长大了,猴妈妈天天教它爬树,它觉得这事太平常了,没什么意思,应该有更远大的理想。 xiàn mù

一天,小猴看见小鸟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还唱着优美的歌儿。它( )羡慕极了,决心学习飞行。 fā fèn

小猴模仿着小鸟的动作,挥动着双手在练呀,练呀,为实现理想( )努力。 老山羊看见了,走过来问小猴:“你不去练习爬树,在这儿搞什么名堂?”

小猴神秘地告诉山羊:“我呀,在学习飞翔,过不了多久,我就可以在天空自由地 chénɡ kěn

飞翔。”老山羊摇摇头,( )地说:“你的理想很远大,但没有双翅膀飞行办不 bù yǐ wéi tán

到。”小猴( )地说:“我有信心,不怕困难,我的理想一定会实现的。”

有一天,小猴自以为本领学到家了,决定试飞,它还特意请山羊来观看。小猴( )在山坡上,学着小鸟的样子,( )开双臂,猛地向上一( ),结果( )到山坡下,腿都摔断了。

1、 给本文加个题目:

2、 根据拼音写词语。

3、 小猴不学爬树而学飞行,是因为

4、 在最后一段的括号里填上动词。

5、 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小猴说什么?

(37)

长 城 风 光

放假了,爸爸带我去北京八达岭游玩,我( )了长城风光。

来到长城脚下,我们沿着入口的公路顺坡而行,不一会儿便来到长城上。仔细看城墙,足有几十米高,每隔不远就有一个垛口,站在垛口处可以看清周围的一切。城墙上面很宽很宽。听爸爸讲可以并行八辆马车。城墙如此坚固,真是古代北方的屏障啊!

从垛口处俯视长城内的下面,一条小河两旁树木茂盛,到处是竞相开放的野花和丛生的杂草。我抚摸城墙大块大块的青砖,不禁想到:这样高大的山,这样崎岖的路,当时既没有汽车又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把一块块青砖运上来的?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进尾的万里长城啊!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转过身来看长城之外,最醒目的是烽火台。我在书本里常常看到这个古代战争的“报警器”,这次我终于看清了它的面目。只见它高高耸立,呈小山形状,顶是平的。前面是一条通道,左边有个石梯直通上边。虽然经历了无数年代,( )了无数狂风暴雨的侵蚀,入耳整个外形依然可见。陡然间我仿佛看到了烽火熊熊燃起,侵略军铺天盖地而来,无数炎黄子孙奋起反抗!。

站在长城上,望着这一切,我浮想联翩。我想,我作为炎黄子孙,我应该……

1、 选择填空。

(1)文中的前后两个括号应分别填写词语( )和( )

A、饱含 B、饱受 C、饱赏 D、饱满

(2)文中标“ ”句子的正确理解是( )

A、 说明长城修得很长,很壮观。

B、 说明长城是宏伟的。

C、 是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

(3)这篇短文的观察顺序是( )

A、由远及近 B、由近及远 C、从头到尾 D、从尾到头

2、 画出第四自然段中联想的句子。

3、 用“//”把第三自然段分为三层,并写出这一自然段的段意。

4、 请你结合短文的内容,写出被“……”号省略去的话语。

(38)

垂 柳

在北方广大地区,(感觉 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你看,在那冰雪初消的时候,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将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它那轻盈婆娑的树姿,那迎风摇摆的枝条,青翠欲滴的细叶,不仅为大地(增加 增添)色彩,还给人们送来春天的气息。

柳树 是最早的报春使者, 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

柳树枝干坚韧,耐水湿,不怕风吹浪打,是一种十分理想的防浪冲岸的树木。

柳树木质轻柔,色泽褐红,纹理顺直,是农具、家具和农家小型建筑的优良。用材。 柳树还有其他用途。它到了化学家手中,能炼出火药;在医学家手中,可做接骨夹板材料;在农村老人、妇女手中,柳枝又会成为柳篮、柳箱、簸箕、抬筐等日用品。

丘陵山地,它都能扎根生长。在一般情况下,十年左右,它就长成高达十几米,胸径二、三十厘米的浓阴大树。所以人们说:“无心插柳柳成阴。”如(故意 有意)栽培,那它生长更快,对人的报答也就更多。

1、 用“||”把短文分成三部分。

2、 把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词划掉。

3、 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适合的关联词。

4、 (1)第二自然段是 段,在全文中起 的作用。

(2)参照第二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归纳第一、二部分的段意。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5、 找出第三部分中作为段落大意的句子,用“ ”画出来。

6、 文中画“ ”的部分描写了柳树的 。画“ ”的部分,描写了柳树的 。

7、 辨析中心思想,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画“√”。

本文通过记叙垂柳的特点和用途:

(1)赞美柳树是最早的报春使者,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

(2)赞美柳树是最早的报春使者,具有奉献精神和旺盛的生命力。( )

(3)赞美柳树的经济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 )

(39)

牛,我很熟悉的。第一,我属牛。第二,我有个小铜牛,我非常喜欢它。

我10岁生日那天,爷爷对我说:“今天,你10岁了,我送你一件礼物。你属牛,又是黎明出生的,我想这牛如此早早出来,必定爱劳动。”说完,把一个金黄色的小铜牛送给了我。

小铜牛好看极了。它壮实的身骨,稳健的腿脚,尖利的犄角,灵巧的尾巴。爷爷说:“牛是踏踏实实苦干的动物,是从不喜欢偷懒的。”我越发对小铜牛感兴趣了,爱惜地用绸布包着,放在写字台上。

一天,我双手托着小铜牛。看着,看着,眼前不禁出现了一幅壮观的画面:手中的牛动起来,走在辽阔的田野里。它的身后是一望无垠的耕作了的土地。在它的身旁又出现了成千上万个同伴,向同一方向顽强地前进。望着这幅画面,使我联想到,为了四化,我们多么需要有牛这样的精神和意志啊!

1、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拂晓—— 坚强—— 一望无际——

2、 从第三自然段爷爷的话中体会出牛有 的特点。

3、 从第四自然段作者的联想中体会出牛还有 的特点。

4、 在文中用“ ”画出描写牛的静态的句子。

5、 在文中用“ ”画出描写牛的动态的句子。

6、 用“ ”画出文中一个联想的句子。

7、 本文记叙了牛的 特点以及联想到 ,赞扬了

牛 的精神。

(40)

文具盒

我有一个文具盒,是刚进学校读书时买的,我可喜欢它呢。

我的文具盒是泡沫制成的,长22厘米,宽11厘米,高3厘米,是个长方体。一见到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盒盖上面的彩色图案:在一片开阔的绿草坪上,开满了大大小小的野花,红的、绿的、黄的、白的……放眼看去,就像绿毯子上绣着五颜六色的花朵;又像天空中闪烁的星星。一阵轻风吹过,千万朵小花仿佛在轻轻点头,一股清幽的芳香也好似扑鼻而来。在草坪尽头,两匹骏马正飞驰而来,它们那雪白的鬃毛随着跑动一起一伏。

打开装有磁铁的盒盖,便和领略下面的风光了:文具的卧室布置得简朴而实用,在一个较长的格子里,直尺正悠闲地在那里养神。它的右边分别躺着铅笔和钢笔兄弟,在盒子的右下角里,橡皮小弟弟正躺在那里做着酣(ɡān)梦。它们一家相处得可好啦!

别看它们平时一声不响,到了我要用它们的时候,它们非常热心。要做作业了,把文具盒( )开,钢笔马上( )到我手上,( )从我指挥,( )我完成作业。当我要用直尺时,直尺便会( )出来,帮我把线( )直。当我不小心写错字时,小橡皮更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舍己为人,为我改正错误。

啊,平凡的文具盒,我爱你。我将会永远珍惜你,爱护你,因为你是我学习中的好帮手。

1、 从文中找出四个你最喜欢的词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 ) ( ) ( ) ( )

2、 作者写文具盒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1)从上到下 (2)从里到外 (3)从外到里 (4)由整体到部分

3、 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和拟人句,分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 在文中的( )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5、 将文中作者写作时产生的联想的句子用“ ”画出。

6、 文中作者详细描写了盒盖上的图案,用“ ”把这一部分画出来,认真阅读,结合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小作者谱写了一支草原风情曲,有( ),有( ),像( ),又像( ),还有一股( )……多么丰富的画面,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将( )与( )融为一体。

7、 本文写文具盒,主要是抓住了它的( )、( )、(

面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8、 将文中盒内物件与拟人化的描写相对应,并用线连接起来。

直尺 橡皮 铅笔 钢笔

酣梦 躺 养神

)、( )等方

收集描写文具盒的特点和用途的段落篇六
《写段训练》

第三部分:写段训练,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

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呢?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句子的顺序。一段话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一句一句要有个先后顺序,不能颠三倒四。二是要注意过渡。一段话中层与层之间,一部分内容与另一部分内容之间,要用恰当的词语把它们连接起来,使表达的意思前后连贯。

写连贯一般有下列一些方法:

1.以时间先后为序写。

例《瑞雪》中的一段

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部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这段话按时间顺序写景色变化。先写从中午到下午刮风的情况,后写傍晚下雪时的景象,最后写整个大自然的变化。作者用“霎时间”作过渡,不仅把上下两层意思紧密地衔接起来了,而且写出了大雪中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一读下面这些句子。想一想,句子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排列才能使这段话通顺、连贯。(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 )整个大地好像盖上了一条白绒毯。

( )雪停了、小青和小刚拿着扫帚去扫雪。

( )雪花像鹅毛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 )北风吹,雪化飘。

( )慢慢地,树变白了,房子变白了,马路也变白了。

(2)下面这段话没有按顺序写,请仔细读一读,应按怎样的顺序修改,才符合木棉树四季生长变化的特点?(可在文中标上序号。)

我们学校门前有一棵木棉树,挺拔屹立,气势雄伟,就像一个神采奕奕的巨人。秋天,树木落叶了,木棉树也脱去了绿色的外衣,现出了粗壮的骨骼。它顶天立地,枝条直指蓝天,全身长钉,像一位披甲的武将,好不威武!夏天,木棉树枝叶繁茂,叶大如扇,远远望去,像一把绿色的大伞。春天,木棉树开出鲜红的花,缀满枝头,像一团团烈火。一年四季,上学放学,一看到它,就想起那守卫在边防前哨的钢铁战士„„

(3)按时间顺序写一篇日记。用上“早晨、中午、晚上”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2.以方位顺序为序写。

例《三味书屋》中的一段:

书屋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上的古松底下卧着一只梅花鹿。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一张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桌子照老样子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戒尺。学生的书桌是从自己家里搬来的,分列在四面。东北角上的那张是鲁迅用过的。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有时把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仿像。

这段话写的是“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按空间方位顺序来观察和描写的:书屋正中墙上——(挂着画)→画前——(先生的座位、八仙桌、高背椅„„)→四面——(学生的书桌)→东北角上——(鲁迅用过的书桌„„)。这样写,一目了然,且前后连贯,井然有序。 按方位顺序写段,多用于写景状物。由于观察景物的方位和角度不同,因而写作的方位顺序也就随作者的观察点不同而不同。有时可以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有时可以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有时也可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还可以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不管

按什么顺序观察和写作,但一定要符合人们平常的观察习惯和语言习惯。如按照“前→后→左→右”的顺序,是符合大家的习惯的,如果写成“前→左→后→右”的顺序,就让人别扭了。

读一读,练一练:

(1)认真读下面这段话,把表示方位的词语用“ ”划出来,然后按写作的先后顺序,把方位顺序填在括号里。

我家后面有座山。我经常登上山顶,向四面眺望家乡的景色。

往东看,不远处是新建设的城镇。城里有一排排高大的楼房,一条条宽阔的街道。街道两旁,绿树成阴。往南看,满眼是美丽的田野。田野里长着玉米、高粱、稻子、棉花,庄稼一片接着一片,在很远的地方跟蓝天连了起来。一条笔直的公路穿过田野,通向远方。往西看,是一片果园。那里果树成林,枝叶茂密,红澄澄的柑桔,黄灿灿的梨子压弯了树枝。往北看,一条大河伸向远方。河上架着铁桥,一列火车从铁桥上通过;河里有汽艇、帆船,还有连成一串的小货轮,来来往往,十分繁忙。我的家乡多美好啊!

这段文章的写作顺序是按观察方位的变化顺序写的,先写( )看,再写( )看,接着写( )看,最后写( )看。

(2)按观察的方位顺序写一段话,可以“我们的校园”、“我家的厨房”或其他景物为中心内容来写。

3.以事情经过的先后顺序为序写。

例《捉鱼》中的一段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水良去捉鱼。我们一个拿着小盆;一个拎着水桶,来到小溪边。在一处鱼多水稳的地方,从两边用泥筑坝,围成一个小水池。然后,我们用小盆往外舀水,水越舀越少,鱼儿惊慌得乱蹦乱跳。我放下小盆,一伸手就捉到一条鱼,这时候,水良也抓了一条鱼放进桶里。我俩你看我,我看你,高兴得哈哈大笑。不一会儿,我们就捉了十几条。看到桶里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我们的劲头更足了,又动手舀水。水舀干了,鱼儿再也没法逃啦!俩人越捉越起劲,很快捉了满满一桶鱼,心里快活极了。

这一段话是写两个小朋友捉鱼的事。小作者按照“捉鱼”这件事的先后顺序,首先把时间、地点、人物简单作了交待,然后重点写“捉鱼”的经过:先写“筑坝”的情况,接着写如何“舀水”,再写怎样捉鱼。一层连着一层把捉鱼的经过写得有条有理,前后连贯紧密。

读一读,练一练:

(1)读读下面的例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我把线穿在针上,在线尾打了个结,就钉起来。先从衣里向外钉,怎么也钉不中扣眼,好不容易穿过来,针却扎在了我的食指上,鲜血直流,疼得差点儿流出了眼泪。心想:什么事都有个开头,万事开头难呗,练多了就会干得好。于是,接着又钉起来,一会儿,扣子钉好了。我想扣上试试,可怎么也扣不上。啊,原来钉反了,扣子钉在衣里上了。唉!没办法,只好拆下来重钉。尽管这次我很细心,扣子也钉好了,但仍扎了几次手指。钉扣子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啊!

这段话是按怎样的顺序写“钉扣子”的?用简要的词语把写的顺序表示出来。

穿针→( )→( )→( )→( )→( )→( )

(2)观察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或自己参加一次劳动,把活动或劳动的经过写下来,注意把话写连贯。

4.以物品结构为序写。

例《文具盒》

我有一只长方形的塑料文具盒。盒盖是粉红色的,盖面画着一个傣族小朋友,还有一只小鸟和一只小羊;盖里是白色的,有一只灰色的小袋,是放蜡笔的。文具盒里面有两层,一层装着铅笔和钢笔,另一层装着米尺和削笔刀。文具盒使用起来很方便,用手轻轻一关,盒边的小磁铁就粘住了盖边的铁片,盒就关上了。

这段话是以物品结构为序写的。先写文具盒的形状和质料,接着写盒盖的颜色和图案,然后写盒子里面的结构和用途,最后写盒子的开关,而且每一层都是把文具盒结构上相关的部位连在一起写的。如写盒盖,写了盒盖上面的颜色和图案,同时又写盖里层的颜色和袋子,这样不仅写得连贯,而且非常具体。

读一读,练一练:

(1)下面是一些排列错乱的句子,请你按植物结构的特点(即茎→叶→花)为序,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 )叶子也与众不同,小而厚,表面像涂上一层蜡,碧绿如洗。

(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

( )花的颜色鲜艳夺目,五彩缤纷,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鲜红似火,有的深黄若金,那粉色的则像一层又淡又薄的胭脂。

( )太阳花的茎,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看上去很嫩,似乎一掐便能流出水来。 ( )花朵虽然不大,但很娇艳。

( )多层花瓣的自然好看,单层花瓣的也别具风韵。

(2)你最喜欢什么植物、花草?先仔细观察,把观察的情况分项填在下面的表内,然后以植物的构造为序,写一段连贯的话。

写段训练二怎样把一段话写具体

把一段话写具体,就是使这段话表达的内容让人感到好像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怎样把一段话写具体呢?在我们学过的小学语文课本里,常见的有下列三种方法。 一是先总写再分述。

例如《海底世界》中的一段:

海里的动物„„,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收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公里,攻击其它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这一段的第一句是总起句,总写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后面四句是分述句,分别介绍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贝类活动的不同方式,具体地说明总起句中所说的“海里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用总起分述的方法写段,要注意开头的总起句与后面的几个分述句的配合和照应。一般的规律是:总起句里往往有一个统领全段的关键词语,而后面几个分述句的意思要围绕这个关键词语来展开写。如上面这个段落中总起句的关键词语就是“各有各的”,后面的四句话就是围绕“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来写的。这样写,段落的内容就具体了。

总分式,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先总后分,如上面例段,先作总的叙述,后从几方面进行分述。还有一种是先分后总。如下面例段:

我们扛着铁锹、推着小车来到劳动工地。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便分成几组展开了劳动竞赛。男同学个个犹如猛虎,一马当先;女同学也不甘落后,冲锋在前。看!十几把铁锹上下挥舞,十几个簸箕来回传递,十几辆小车穿梭般南来北往。工地上,处处呈现一派生龙活虎的景象。 这一段描写的是一个劳动场面。一共四句话,前三句具体描述同学们劳动竞赛的情况,最后一句总述工地上“生龙活虎”的景象。

除了上述两种“总分”形式外,还有一种是“总——分——总(小结)”。如下段:

那枝红色的月季花多美啊!碗口大的花朵,远远看去就像一个火球。近看呢,那层层花瓣娇嫩鲜艳,还能闻到香味。在那细丝儿的花蕊上还有花粉呢!外国友人说中国的月季花是“花中皇后”,真的,这青枝、绿叶、红花艳丽极了!我真爱这枝红色的月季花。

这一段先总述月季花“多美”,接着具体分述月季花是怎样“美”的,最后总述“我爱这枝月季花”。

上面所说的总起——分述;分述——总结;总起——分述——总结三种形式,都是我们在阅读写作中常见常用的方法。运用好了,能把内容写具体、写形象。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下面的例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这是一只非常美丽的狐狸。全身毛色火红,像涂了一层油彩,在阳光下闪动着华丽的光泽;身段匀称,四肢稳健;两只肉感很强的耳朵,神气地竖立在额角;那条雪白的眉毛,使它的鼻子、眼睛显得非常传神,甚至还有几分妩媚。

①这段话是用______的方法写的。总起句是______。

②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狐狸“非常美丽”的?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写在下面。 作者是从毛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个方面来分述的。

接着,是体操队表演。40名队员一色的白衬衫,红领巾,黄裤子,白运动鞋,个个精神抖擞。他们先表演队列,人人动作整齐、步伐一致;接着表演广播操,40个人的动作就像一个人做的一样整齐、标准;最后分组表演,有的表演垫上运动,有的表演单、双杠,有的表演爬竿„„,体操队的表演真精彩!

①这段话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______关系。

②把有关的句子找出来,分别填在下面表里。

(2)以“百货商店的商品真多”为内容,用“总——分——总”的方法写一段话,分述的话最好能用上排比句。

二是先概述再举例。

例《李时珍》中的一段:

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盛产药材的名山。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许多药材他都亲自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他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这段话,第一句用“不但„„还„„”这个递进句,概述李时珍是怎样为写好书而努力作准备的。接着举了四个事例进行具体叙述:一是不怕辛劳,走遍名山;二是带干粮上山,山上过夜;三是亲自品尝,判断药性;四是奔波万里,四处求教。四个事例具体地表达了李时珍写书的严谨态度和忘我的精神。

用“先概述再举例”的方法写段,要注意概述要简明,例子要具体贴切。关键是要写好“例子”,例子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几件,不过一定要准确地围绕着概述句点明的中心意思来写,

而且要详略得当。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一读,完成后面的练习。

无论做什么事都有学问,一点儿也不假。王婶打水,只见她把桶放下去,把绳索左右轻轻一摇,猛地一拽,满满的一桶水就提上来了。可轮到我们,左摇右摆,水就是不进桶里去,弄了半天,就是打不上来。打水有学问,想不到下种也有学问。杨红腰弯到90度,仍点不准,而王大爷点得可准啦,伸手一捏,就是仨,然后指缝一漏,玉米正好落在土坑里,不偏不斜正好成三角。盖土可是细活儿,瞧后面那两位,先撒细土,再把大坷垃砸碎,盖上。瞧他那认真劲儿,像给睡熟的婴儿盖被子。

①这段话是用先概述再举例的方法写的。段中的概述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举了哪三个事例具体说明“无论做什么事都有学问”?哪是详写?哪是略写?

第一件:王婶打水;第二件:______第三件:______。______是详写,______是略写。

(2)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为概述句,举1—2个事例,具体进行叙述。注意详略得当。

三是先整体再部分。

例《荷花》中的一段: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段话的第一句,是从整体写荷花池里荷花开放的全貌:“已经开了不少”,“荷叶挨挨挤挤的”。然后对刚开、全开和未开的各种荷花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描写:“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部展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这样写,不但使读者能了解荷花开放的全貌,而且对各种荷花的形状也留下了具体生动的印象。

用先整体再部分的方法写段,一定要注意把整体和部分结合起来写。不论是写人还是写景状物,如果只有整体的介绍,而没有部分的描述,那么给人的印象只有模糊的轮廓;同样,如果只有部分的描述,而没有整体的介绍,别人又会对全貌缺乏应有的了解。因此,一定要把整体和部分结合起来记叙。

例如:

我爱小白兔。它全身长满了白色的绒毛,毛茸茸的,好像穿了一身白棉袄,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大棉团。它的头,有拳头那么大。头顶上竖着两只长耳朵,耳朵能自由转动。它的眼睛红红的,圆溜溜的,好像嵌在白绒中的两颗红宝石,红白相映,使小兔更加讨人喜欢。可小白兔的嘴巴,长得有点奇怪,上嘴唇从鼻子下面开始分为两瓣,下嘴唇是完整的,所以人家叫它“三瓣嘴”。它吃青菜时,胡须一翘一翘的,真像掉了牙的老公公。小白兔有四条腿,它的两条前腿又短又小,后腿又长又壮,它不走,只会跳。有时,我给它吃食,它还会用两只后腿站起来,像人一样直立站着。小白兔还有一截短尾巴,像个白绒球贴在屁股上,它跳起来,短尾巴一撅一撅的,显得十分调皮。

这一段是描写小白兔的外形。先从整体写小白兔的颜色和体形:“它全身长满了白色的绒毛„„像个大棉团。”给人一个整体的印象。接着一部分一部分地写它的其它特征:头——拳头那么大;耳朵——长长的;眼睛——红红的,像红宝石;嘴——三瓣,胡须一翘一翘的;腿——前短后长;尾巴——短,像绒球。给人留下了具体而生动的印象。

收集描写文具盒的特点和用途的段落篇七
《五上语文园地三》

收集描写文具盒的特点和用途的段落篇八
《小学生写段训练》

写段训练一

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

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呢?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句子的顺序。一段话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一句一句要有个先后顺序,不能颠三倒四。二是要注意过渡。一段话中层与层之间,一部分内容与另一部分内容之间,要用恰当的词语把它们连接起来,使表达的意思前后连贯。

写连贯一般有下列一些方法:

1.以时间先后为序写。

例《瑞雪》中的一段

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部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这段话按时间顺序写景色变化。先写从中午到下午刮风的情况,后写傍晚下雪时的景象,最后写整个大自然的变化。作者用“霎时间”作过渡,不仅把上下两层意思紧密地衔接起来了,而且写出了大雪中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一读下面这些句子。想一想,句子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排列才能使这段话通顺、连贯。(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 )整个大地好像盖上了一条白绒毯。

( )雪停了、小青和小刚拿着扫帚去扫雪。

( )雪花像鹅毛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 )北风吹,雪化飘。

( )慢慢地,树变白了,房子变白了,马路也变白了。

(2)下面这段话没有按顺序写,请仔细读一读,应按怎样的顺序修改,才符合木棉树四季生长变化的特点?(可在文中标上序号。)

我们学校门前有一棵木棉树,挺拔屹立,气势雄伟,就像一个神采奕奕的巨人。秋天,树木落叶了,木棉树也脱去了绿色的外衣,现出了粗壮的骨骼。它顶天立地,枝条直指蓝天,全身长钉,像一位披甲的武将,好不威武!夏天,木棉树枝叶繁茂,叶大如扇,远远望去,像一把绿色的大伞。春天,木棉树开出鲜红的花,缀满枝头,像一团团烈火。一年四季,上学放学,一看到它,就想起那守卫在边防前哨的钢铁战士„„

(3)按时间顺序写一篇日记。用上“早晨、中午、晚上”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2.以方位顺序为序写。

例《三味书屋》中的一段:

书屋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上的古松底下卧着一只梅花鹿。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一张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桌子照老样子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戒尺。学生的书桌是从自己家里搬来的,分列在四面。东北角上的那张是鲁迅用过的。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有时把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仿像。

这段话写的是“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按空间方位顺序来观察和描写的:书屋正中墙上——(挂着画)→画前——(先生的座位、八仙桌、高背椅„„)→四面——(学生的书桌)→东北角上——(鲁迅用过的书桌„„)。这样写,一目了然,且前后连贯,井然有序。

按方位顺序写段,多用于写景状物。由于观察景物的方位和角度不同,因而写作的方位顺序也就随作者的观察点不同而不同。有时可以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有时可以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有时也可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还可以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不管按什么顺序观察和写作,但一定要

符合人们平常的观察习惯和语言习惯。如按照“前→后→左→右”的顺序,是符合大家的习惯的,如果写成“前→左→后→右”的顺序,就让人别扭了。

读一读,练一练:

(1)认真读下面这段话,把表示方位的词语用“ ”划出来,然后按写作的先后顺序,把方位顺序填在括号里。

我家后面有座山。我经常登上山顶,向四面眺望家乡的景色。

往东看,不远处是新建设的城镇。城里有一排排高大的楼房,一条条宽阔的街道。街道两旁,绿树成阴。往南看,满眼是美丽的田野。田野里长着玉米、高粱、稻子、棉花,庄稼一片接着一片,在很远的地方跟蓝天连了起来。一条笔直的公路穿过田野,通向远方。往西看,是一片果园。那里果树成林,枝叶茂密,红澄澄的柑桔,黄灿灿的梨子压弯了树枝。往北看,一条大河伸向远方。河上架着铁桥,一列火车从铁桥上通过;河里有汽艇、帆船,还有连成一串的小货轮,来来往往,十分繁忙。我的家乡多美好啊!

这段文章的写作顺序是按观察方位的变化顺序写的,先写( )看,再写( )看,接着写( )看,最后写( )看。

(2)按观察的方位顺序写一段话,可以“我们的校园”、“我家的厨房”或其他景物为中心内容来写。

3.以事情经过的先后顺序为序写。

例《捉鱼》中的一段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水良去捉鱼。我们一个拿着小盆;一个拎着水桶,来到小溪边。在一处鱼多水稳的地方,从两边用泥筑坝,围成一个小水池。然后,我们用小盆往外舀水,水越舀越少,鱼儿惊慌得乱蹦乱跳。我放下小盆,一伸手就捉到一条鱼,这时候,水良也抓了一条鱼放进桶里。我俩你看我,我看你,高兴得哈哈大笑。不一会儿,我们就捉了十几条。看到桶里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我们的劲头更足了,又动手舀水。水舀干了,鱼儿再也没法逃啦!俩人越捉越起劲,很快捉了满满一桶鱼,心里快活极了。

这一段话是写两个小朋友捉鱼的事。小作者按照“捉鱼”这件事的先后顺序,首先把时间、地点、人物简单作了交待,然后重点写“捉鱼”的经过:先写“筑坝”的情况,接着写如何“舀水”,再写怎样捉鱼。一层连着一层把捉鱼的经过写得有条有理,前后连贯紧密。

读一读,练一练:

(1)读读下面的例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我把线穿在针上,在线尾打了个结,就钉起来。先从衣里向外钉,怎么也钉不中扣眼,好不容易穿过来,针却扎在了我的食指上,鲜血直流,疼得差点儿流出了眼泪。心想:什么事都有个开头,万事开头难呗,练多了就会干得好。于是,接着又钉起来,一会儿,扣子钉好了。我想扣上试试,可怎么也扣不上。啊,原来钉反了,扣子钉在衣里上了。唉!没办法,只好拆下来重钉。尽管这次我很细心,扣子也钉好了,但仍扎了几次手指。钉扣子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啊!

这段话是按怎样的顺序写“钉扣子”的?用简要的词语把写的顺序表示出来。

穿针→( )→( )→( )→( )→( )→( )

(2)观察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或自己参加一次劳动,把活动或劳动的经过写下来,注意把话写连贯。

4.以物品结构为序写。

例《文具盒》

我有一只长方形的塑料文具盒。盒盖是粉红色的,盖面画着一个傣族小朋友,还有一只小鸟和一只小羊;盖里是白色的,有一只灰色的小袋,是放蜡笔的。文具盒里面有两层,一层装着铅笔和钢笔,另一层装着米尺和削笔刀。文具盒使用起来很方便,用手轻轻一关,盒边的小磁铁就粘住了盖边的铁片,盒就关上了。

这段话是以物品结构为序写的。先写文具盒的形状和质料,接着写盒盖的颜色和图案,然后写盒子里面的结构和用途,最后写盒子的开关,而且每一层都是把文具盒结构上相关的部位连在一起写的。如写盒盖,写了盒盖上面的颜色和图案,同时又写盖里层的颜色和袋子,这样不仅写得连贯,而且非常具体。

读一读,练一练:

(1)下面是一些排列错乱的句子,请你按植物结构的特点(即茎→叶→花)为序,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 )叶子也与众不同,小而厚,表面像涂上一层蜡,碧绿如洗。

(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

( )花的颜色鲜艳夺目,五彩缤纷,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鲜红似火,有的深黄若金,那粉色的则像一层又淡又薄的胭脂。

( )太阳花的茎,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看上去很嫩,似乎一掐便能流出水来。 ( )花朵虽然不大,但很娇艳。

( )多层花瓣的自然好看,单层花瓣的也别具风韵。

(2)你最喜欢什么植物、花草?先仔细观察,把观察的情况分项填在下面的表内,然后以植物的构造为序,写一段连贯的话。

写段训练二

怎样把一段话写具体

把一段话写具体,就是使这段话表达的内容让人感到好像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怎样把一段话写具体呢?在我们学过的小学语文课本里,常见的有下列三种方法。

一是先总写再分述。

例如《海底世界》中的一段:

海里的动物„„,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收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公里,攻击其它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这一段的第一句是总起句,总写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后面四句是分述句,分别介绍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贝类活动的不同方式,具体地说明总起句中所说的“海里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用总起分述的方法写段,要注意开头的总起句与后面的几个分述句的配合和照应。一般的规律是:总起句里往往有一个统领全段的关键词语,而后面几个分述句的意思要围绕这个关键词语来展开写。如上面这个段落中总起句的关键词语就是“各有各的”,后面的四句话就是围绕“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来写的。这样写,段落的内容就具体了。

总分式,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先总后分,如上面例段,先作总的叙述,后从几方面进行分述。还有一种是先分后总。如下面例段:

我们扛着铁锹、推着小车来到劳动工地。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便分成几组展开了劳动竞赛。男同学个个犹如猛虎,一马当先;女同学也不甘落后,冲锋在前。看!十几把铁锹上下挥舞,十几个簸箕来回传递,十几辆小车穿梭般南来北往。工地上,处处呈现一派生龙活虎的景象。

这一段描写的是一个劳动场面。一共四句话,前三句具体描述同学们劳动竞赛的情况,最后一句总述工地上“生龙活虎”的景象。

除了上述两种“总分”形式外,还有一种是“总——分——总(小结)”。如下段:

那枝红色的月季花多美啊!碗口大的花朵,远远看去就像一个火球。近看呢,那层层花瓣娇嫩鲜艳,还能闻到香味。在那细丝儿的花蕊上还有花粉呢!外国友人说中国的月季花是“花中皇后”,真的,这青枝、绿叶、红花艳丽极了!我真爱这枝红色的月季花。

这一段先总述月季花“多美”,接着具体分述月季花是怎样“美”的,最后总述“我爱这枝月季花”。 上面所说的总起——分述;分述——总结;总起——分述——总结三种形式,都是我们在阅读写作中常见常用的方法。运用好了,能把内容写具体、写形象。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下面的例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这是一只非常美丽的狐狸。全身毛色火红,像涂了一层油彩,在阳光下闪动着华丽的光泽;身段匀称,四肢稳健;两只肉感很强的耳朵,神气地竖立在额角;那条雪白的眉毛,使它的鼻子、眼睛显得非常传神,甚至还有几分妩媚。

①这段话是用______的方法写的。总起句是______。

②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狐狸“非常美丽”的?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写在下面。 作者是从毛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个方面来分述的。

接着,是体操队表演。40名队员一色的白衬衫,红领巾,黄裤子,白运动鞋,个个精神抖擞。他们先表演队列,人人动作整齐、步伐一致;接着表演广播操,40个人的动作就像一个人做的一样整齐、标准;最后分组表演,有的表演垫上运动,有的表演单、双杠,有的表演爬竿„„,体操队的表演真精彩!

①这段话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______关系。

②把有关的句子找出来,分别填在下面表里。

体总起句:操分(1)队述(2)

(3)表句

演总结句:

用上排比句。

二是先概述再举例。

例《李时珍》中的一段: (2)以“百货商店的商品真多”为内容,用“总——分——总”的方法写一段话,分述的话最好能

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盛产药材的名山。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许多药材他都亲自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他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这段话,第一句用“不但„„还„„”这个递进句,概述李时珍是怎样为写好书而努力作准备的。接着举了四个事例进行具体叙述:一是不怕辛劳,走遍名山;二是带干粮上山,山上过夜;三是亲自品尝,判断药性;四是奔波万里,四处求教。四个事例具体地表达了李时珍写书的严谨态度和忘我的精神。

用“先概述再举例”的方法写段,要注意概述要简明,例子要具体贴切。关键是要写好“例子”,例子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几件,不过一定要准确地围绕着概述句点明的中心意思来写,而且要详略得当。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一读,完成后面的练习。

无论做什么事都有学问,一点儿也不假。王婶打水,只见她把桶放下去,把绳索左右轻轻一摇,猛地一拽,满满的一桶水就提上来了。可轮到我们,左摇右摆,水就是不进桶里去,弄了半天,就是打不上

来。打水有学问,想不到下种也有学问。杨红腰弯到90度,仍点不准,而王大爷点得可准啦,伸手一捏,就是仨,然后指缝一漏,玉米正好落在土坑里,不偏不斜正好成三角。盖土可是细活儿,瞧后面那两位,先撒细土,再把大坷垃砸碎,盖上。瞧他那认真劲儿,像给睡熟的婴儿盖被子。

①这段话是用先概述再举例的方法写的。段中的概述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举了哪三个事例具体说明“无论做什么事都有学问”?哪是详写?哪是略写? 第一件:王婶打水;第二件:______第三件:______。______是详写,______是略写。

(2)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为概述句,举1—2个事例,具体进行叙述。注意详略得当。 三是先整体再部分。

例《荷花》中的一段: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段话的第一句,是从整体写荷花池里荷花开放的全貌:“已经开了不少”,“荷叶挨挨挤挤的”。然后对刚开、全开和未开的各种荷花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描写:“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部展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这样写,不但使读者能了解荷花开放的全貌,而且对各种荷花的形状也留下了具体生动的印象。

用先整体再部分的方法写段,一定要注意把整体和部分结合起来写。不论是写人还是写景状物,如果只有整体的介绍,而没有部分的描述,那么给人的印象只有模糊的轮廓;同样,如果只有部分的描述,而没有整体的介绍,别人又会对全貌缺乏应有的了解。因此,一定要把整体和部分结合起来记叙。

例如:

我爱小白兔。它全身长满了白色的绒毛,毛茸茸的,好像穿了一身白棉袄,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大棉团。它的头,有拳头那么大。头顶上竖着两只长耳朵,耳朵能自由转动。它的眼睛红红的,圆溜溜的,好像嵌在白绒中的两颗红宝石,红白相映,使小兔更加讨人喜欢。可小白兔的嘴巴,长得有点奇怪,上嘴唇从鼻子下面开始分为两瓣,下嘴唇是完整的,所以人家叫它“三瓣嘴”。它吃青菜时,胡须一翘一翘的,真像掉了牙的老公公。小白兔有四条腿,它的两条前腿又短又小,后腿又长又壮,它不走,只会跳。有时,我给它吃食,它还会用两只后腿站起来,像人一样直立站着。小白兔还有一截短尾巴,像个白绒球贴在屁股上,它跳起来,短尾巴一撅一撅的,显得十分调皮。

这一段是描写小白兔的外形。先从整体写小白兔的颜色和体形:“它全身长满了白色的绒毛„„像个大棉团。”给人一个整体的印象。接着一部分一部分地写它的其它特征:头——拳头那么大;耳朵——长长的;眼睛——红红的,像红宝石;嘴——三瓣,胡须一翘一翘的;腿——前短后长;尾巴——短,像绒球。给人留下了具体而生动的印象。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下面例段,完成后面练习。

下了车,眼前出现了一幢崭新的楼房——它是由四上四下八间屋子组成的,雪白的墙壁,大红的门窗,雕花的阳台,漂亮极了。一进门,宽阔、平坦、牢固的楼梯迎着我们通向外婆的卧室。楼梯和栏杆漆成桔黄色,还散发着油漆的香味。外婆的卧室可美啦!墙上贴着草绿色的墙纸,地板油漆得通红透亮,天花板上还装着雪白的吊灯呢!舅舅房间的气派就更足了!屋里摆着一套奶黄色的组合家具,全海绵的三人大沙发,窗户上挂着紫红色的丝绒窗帘。楼下是厨房和卫生间。墙上、灶上是一色的白瓷砖,地面是磨光石的,嵌着金色的铜条闪闪发光„„

①这段话是用______的方法写的。

②作者先写新楼的外观整体印象,接着根据新楼的内部结构特点一部分一部分地叙述。给人留下完整、具体的印象请填表列出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收集描写文具盒的特点和用途的段落篇九
《五上语文园地三课件

收集描写文具盒的特点和用途的段落篇十
《介绍一个物品》

习作要求:

 介绍一种物品,可以是蔬菜、水果、玩具、或电器。

 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 要抓住所要介绍物品的特点。

 运用我们学过的一些说明方法。

 写完后认真修改。

1、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学写一篇说明文。

2、能生动形象地把物品特点、用途、好处、使用方法等介绍清楚。

3、按说明文的一定顺序写作,将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恰当运用到习作中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陶冶热爱生活的情趣。

物品分类及描述方面

 蔬菜、水果

形状、颜色、味道、种类、产地、产量、营养价值、保鲜方法……

 玩具、文具、电器

形状、特点、构造、用途、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文章的说明方法:

 举例子、列数字、 打比方、作比较 、下定义……

作文结构

1、开篇点明要介绍的物品

2、介绍此物品的特点(如颜色,外形,功能等选择其中一两个特点重点描写,适当运用说明方法),同时写出你为什么喜欢它。

3、篇末用1—2句话表达自己的情感。

• 介绍一种蔬菜、水果,重点可以介绍:

外形特点(形状、颜色)、味道、种类、产地、产量、营养价值和生长过程、保鲜等方面的情况以及相关的故事等。

• 应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表达自己的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温馨小提示

我们在描写水果时,写作的重点可以根据水果的不同而定。

有的可以重点写形状、有的可以重点写颜色、还有的可以重点写味道。

但无论写哪一方面,都要抓住这种水果的特点,把它与别的水果的不同之处写出来。 写好一种玩具、文具以及电器

介绍 玩具、文具、电器,应重点介绍形状、构造、用途以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等。 介绍一种玩具写法:

开头→具体特点(外形→结构→功能)→感情

①开头:指的是在文章的开头,先介绍一下玩具物品的名称,写什么玩具物品,在什么情况下见到这一玩具物品的,简要地交待一下写作的起因等等。

②具体特点:这里是文章的重点段落了,要具体地来描写了。描写玩具物品的具体特点,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写: 外形特点:可从大小、颜色、形状等方面来具体描述。描述玩具物品的特点,要注意写作的顺序,或由上到下,或由大到小,或由静到动……描写玩具外形特点,要注意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力求描写的生动有趣。如能拟人化地描述,那就更有情趣了。 结构特点:可按由大到小、或由外到内的顺序来描写。在描写的时候,应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尽可能地人格化地描写,力求把文章的语言描述得生动有趣。

功能特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玩具的玩法来描述。

③感情:这里是文章的结尾了,可抒发思想感情,赞美一下玩具用品的作用。

电器

观察和体验外形特点,要注意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力求观察和体验的生动有趣。如能拟人化地观察和体验,那就更有情趣了。比如我们观察和体验电视机的外形特点,就可以用打比方的方法,把电视机的某些外形特征比作眼睛、耳朵、嘴巴等等。这样写,就可以使家用电器具有人情味儿,写出来的语言家会十分有趣。

二是观察和体验家用电器的结构特点,具体地描写家用电器的结构特点可结合功能作用的特点来进行。应结合具体事例的观察和体验,来突出家用电器在生活中的作用。

我迅速打开纸盒,一个银白色的电饭锅顿时的展现在我眼前。

电饭锅的内壁和锅底是淡灰色的,内壁最上面一圈最大,是用来卡住锅盖的;内壁的第二层是盛装米和水的,上面刻有米的量数和水的毫升数。电饭锅的锅底突起3一6毫米,能把热量聚集到一个焦点上。我盖上锅盖,又发现锅盖也非同一般。这个锅盖在中间开了一个直径约120一160毫米的圆洞,在圆洞上装了一块空起6一9毫米左右的圆形玻璃。这样,通过玻璃随时可以看到锅里的动静了。

在这里,小作者用一个过渡的句子“我迅速打开纸盒,一个银白色的电饭锅顿时的展现在我眼前”开头,然后按照由内到外顺序,具体地描述了自己的观察体验。在由内到外时,又用了一个过渡的句子“我盖上锅盖,又发现锅盖也非同一般”连接上下文。这样,就描述的自然贴切了。 三是观察和体验家用电器的功能特点,应该结合着自己的生活实际来描述。可以观察和体验某一件家用电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呀,带来的方便呀,带来的变化呀等等,在文章中写一件关于家用电器的生活的事件不仅可以增加文章的篇幅,而且能够更好地写出生活的情趣来。请看下的一段话:

我看了又看,不满意他说:“你们吃的喝的都有地方搁。怎么没有我装东西的地方啊?”爸爸笑着走过来,又打开上面的小门儿,对我说:“看,这个冷冻箱不就是你装东西的地方吗!我给你做冰激凌,做棒冰,保你吃个够!”我这才抿着嘴乐了。

爸爸把冷冻块的小塑料盒拿出来,倒上凉开水,放进上面冷冻室,过一会儿,冰块冻成了。我吃着冰块儿,心里凉丝丝儿的。与此同进,一种幸福、愉快的感情也从心底油然而生。 我们家的微波炉是四四方方的。外层黑白相间,即大方又实用。

炉子左、右两边都装有“排气口”,可以把炉里的蒸气散出来。炉子里边还有一个小圆盘,是专供烹调用。需要烹调的食物,往圆盘上一放,拧下开关,它便开始运行了。炉子右侧有一竖排开关。第一个是“时间开关”,如果你想用五分钟烧一个面包,那就将开关向右拧,转“5”字时,微波炉就开始运行了。五分钟一到,微波炉便会“叮”的一声自动停止,烧好的面包香喷喷、软松松的,味道棒极了。第二个是“解冻开关”,冰箱里的肉要炒着吃,可一时又不能解冻,怎私办?这你不用着急,微波炉自会替你解决难题。只要把肉放盘中,放进微波炉,拧一下“解冻开关”,不到三分钟,肉上的一层薄冰自然融化,刚才硬榔梆的肉经过微波炉的魔法,一下子就变得软软的了。微波炉的作用真大!

例文: 我的唐老鸭玩具

我最喜欢的玩具是唐老鸭,那是我生日时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

这个唐老鸭的脸圆圆的,是白色的,脸上有双又黑又大眼睛,眼睛下是一张黄色大嘴,瞧,它正咧开嘴咯咯笑呢。它的眼睛盯着手上的宝剑,它的头上戴着圆的、大大的帽子,把它的头都给遮了一大半。它的身上穿着红色的衬衣,外面还套着兰色的外套。它的手上拿着一把剑,另一只手握着拳头,威风凛凛,它翘着高高的屁股,黄黄的小脚像两把蒲扇,稳稳地站着。

它多么可爱啊!

它手上那把剑杆是一支淡绿色的蜡笔,轻轻一按,底下的剑筒就会发光,真神奇!这蜡笔还可以画画。唐老鸭脚下有一个紫色的宝盒,把底部长方形的盖子打开,就露出了米老鼠的红色的印章。它在我玩游戏的时候用。有一次,停了很长时间的电,一直到晚上都没有来电,家里的蜡烛都快烧完了。我突然想起了唐老鸭。于是我跑去把它拿来,把蜡笔插进剑筒里,灯就亮了。我对爸爸妈妈说:“家里又多了一根烧不完的蜡烛。”爸爸妈妈都笑了。

我喜爱我的唐老鸭。

1、赏开头

我有很多的玩具,比如小飞机、小机器人、陀螺、悠悠球……但我更喜欢放在书柜的那辆遥控赛车。 ——王康《我心爱的赛车》

说大汽车我不是,说小汽车我也不是,说价格我比它们便宜几万倍,说体形它们比我大几万倍。你知道我是谁了吧?玩具车。___罗天涯《遥控车的自述》

 拟人化的方法。如:

“白兰花”“阿姨”——洗衣机,是我们家的“特殊朋友”,再过几天就是他来我家两周年的日子。 虽然我们有点像桃子,但比桃子酷多了,你看桃子穿一身土里土气的衣服,上面还有一些毛茸茸的毛。而我穿的是一身色彩艳丽、时尚流行的洋衣服。

葡萄没成熟时,葡萄皮是翠绿色的,像一颗颗碧玉似的翡翠,晶莹剔透。每年秋天,葡萄成熟时,皮就变成紫色的了。葡萄品种很多,全世界大约有八千种,我国就有五百种以上。 微波炉的外形并不出众,可功能却妙不可言。它可以用来热冷的食物,还可以烧菜、烤肉、熏鱼、蒸蛋……总之,微波炉是一位烧、烤、蒸、焖、炖、熏、煨及解冻的全能的好厨师。

3、赏结尾

 文具盒就像我们的朋友,我们要好好爱惜它。 ——黄 璨《文具盒》

我真是又帅又酷又厉害的遥控车。 ——杨 豪《遥控车的自述》

心动不如行动,快来抢购吧,全国各地均有销售。 ——张 圯《苹果的自述》 这就是我的悠悠球,我希望大家都爱上它,但记住一定先把作业完成了再玩悠悠球。 ——潘 鑫《我的悠悠球》

 文具盒就像我们的朋友,我们要好好爱惜它。 ——黄 璨《文具盒》

我喜欢“白兰阿姨”,因为她根漂亮。我感谢“白兰阿姨”因为也很勤劳。我要学习她为别人做贡献的好“品质”。再过几天就是这个“特殊朋友”来我家两周年的日子,我要把她擦得干干净净,上足油,好好地向她祝贺祝贺。

心动不如行动,快来抢购吧,全国各地均有销售。 ——张 圯《苹果的自述》

这就是我的悠悠球,我希望大家都爱上它,但记住一定先把作业完成了再玩悠悠球。 ——潘 鑫《我的悠悠球》

写作人称

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青瓜的自述

我叫青瓜,是五彩缤纷的蔬菜王国里的一位公民。你说我和黄瓜有点像?当然啦,本来我俩就是有血缘关系的一家子嘛。不瞒您说,黄瓜是我的老前辈。我是黄瓜的改良品种。 其实我和黄瓜还是有蛮大区别的,起码形象上我就比它酷得多:黄瓜常年身穿一件土里土气的老外衣,色彩暗淡不说,还没型没款,上面光溜溜的一点装饰品都没有;你再看我青瓜吧,一身充满前卫风格散发着青春活力的绿风衣,上面“钉”满许多可爱的小刺儿。别担心,这小刺儿绝没有仙人掌那样凶,不会造成流血事件。我的脾气也比黄瓜牛得多,黄瓜早早地在春天就迫不及待上市了,而我总要坚守到硕果累累的秋天才心甘情愿地下架。不过,若是在大棚

里,我的性格就“随和”多了,一年四季,你哪个时候需要我,我就哪个时候熟给你看。当然脾气大是有道理的——我的块头比黄瓜壮得多,随便捡起一条来就有一斤多重嘞!

别看我长得不怎么样,但瓜不可貌相,我注重的是“内在美”。我的营养十分丰富,据说在蔬菜维生素C含量排行榜上,位居前列。

人们喜欢我,各有理由。有的说:青瓜生吃清脆爽口,若是将其切片再放点酸醋、白糖、辣椒、芜美饰一下,那就更是“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有的说:青瓜熟吃更是美味可口,不论爆炒,做汤,都是一道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可与山珍海味媲美!还有爱美人士竖起大拇指极力夸赞我。青瓜是正宗地道纯天然的美容护肤品,有美白之奇效,若常以青瓜片贴脸。别说去掉脸上斑点暇疵,就算你是黑旋风也可以把你变成白旋风的。

啊!我有这么大本事吗?默默

地喜欢我就得了,别这么张扬嘛,免

得我青瓜就要变红瓜了一一脸红了

嘛。

苹果

水果的品种繁多,有瓜中上品西瓜,有果中皇后荔枝,水中明珠葡萄……但我最喜欢吃的却是苹果。

苹果圆圆的,像柑橘一样大小。遍身滑溜溜的。没有熟透的了的苹果绿绿的,慢慢地由红色占领了绿色的“领地”,最后,苹果熟透了,变得深红。没熟透的苹果,咬上一口,又苦又涩,难吃极了。熟透了,就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恨不得一口都吃了,甜丝丝的,让人越吃越想吃,越吃越爱吃。把苹果切开,肉是白色的,里面籽是黑色的,新鲜的汁水,整个苹果吃起来甜津津的,香脆可口,果肉鲜美,从舌尖直沁肺腑,它的味道、颜色、形状都十分惹人喜爱,圆圆的,像个小灯笼一样。

苹果不仅味道好,作用也很多。 常常吃苹果可以降低血脂,降血压,预防癌症,有抗癌作用,强化骨骼,维持酸碱平衡,减肥。西方有句谚语:“一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在众多水果之中,苹果可以说是最普遍又平和的一种。但它的营养价值却不容我。”在众多水果之中,苹果可以说是最普遍又平和的一种。但它的营养价值却不容 小觑。中医相信它可生津润肺,健脾开胃。营养学上的分析,指出苹果含有多种果糖,并含有多种有机酸、果胶及微量元素,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多酚及黄酮类营养物质。“一天一个苹果”是人们熟知的健康口号,苹果被科学家称为“全方面健康水果。

苹果有许多吃法,可以加工成苹果感苹果汁,苹果沙拉等……苹果含有许多维生素,多吃有好处喔!

电脑

我们家有一台电脑,我们全家人都非常喜欢它,因为电脑有很多的用途,它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和快乐,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我家的电脑是由主机、显示器、鼠标、键盘、打印机、音响组成的。电脑的显示器是黑色的,它长着晶莹剔透的脸蛋,而身后还有一个肥肥的脑袋。主机的肚子鼓鼓的,里面一定装着各种各样的知识吧!鼠标的样子很像一个小老鼠,还拖着长长的尾巴呢! 电脑的用处可多了,爸爸喜欢在电脑上看新闻、打游戏。看新闻是关心国家大事,比如,在大地震时,有多少人安全逃生,在电脑上,会显示出最准确的数字。打打游戏可以让自己放松一些噢!好公已经退休了,他喜欢在电脑上炒股票,还喜欢看看股票分析师的评论,现在炒股票都快变成他的工作了。妈妈喜欢在电脑上发文章,把我博客上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喜欢在电脑上采集一些老师让我们搜集的资料,有时还会在移动飞信上给妈妈发几条信息呢!我们都喜欢暨阳小学的网站,一看到我参加多多吉尼斯获了奖,

大家都乐呵呵的!

电脑已经变成我们家不可缺少的东西了,我们家的电脑可真是忙呀!我要用它学习更多有用的东西,让它成为我真正的好朋友!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收集描写文具盒的特点和用途的段落》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描写文具盒的段落 文具盒的用途 文具盒的特点和用途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收集描写文具盒的特点和用途的段落”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收集描写文具盒的特点和用途的段落"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7900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