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孝顺对待母亲

孝顺对待母亲

2015-12-23 02:57:1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孝顺对待母亲篇一《孝敬母亲做孝顺儿女演示文稿》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孝顺对待母亲》,供大家学习参考。

孝顺对待母亲篇一
《孝敬母亲做孝顺儿女演示文稿》

孝顺对待母亲篇二
《我对父母尽孝心课件》

孝顺对待母亲篇三
《学会感恩,孝敬父母》

学会感恩孝敬父母

真主说:我曾命令子女应孝敬父母,因母亲辛苦地怀他生他。古兰(45;15)十月怀胎,步履蹒跚,担惊受怕。不能旅行,不能游乐,不能乱吃东西,乱吃药,甚至要放弃必要的工作。一切都要小心翼翼,一切都要受到限制……除了这些,还有很多母亲因生育落下了各种各样的疾病,成为终生的痛苦,从心理上讲,怀孕会带给天下每一个想为人母的女人一种无法形容的惊喜。但从生理上讲,怀孕则是女人生理上的一种突变。她感受到的除了恶心、呕吐外,还有四肢浮肿的不适,有时还会面临难以承受的流产、早产或胎死母腹的痛苦。这正如《古兰经》所描述的:“他的母亲痛苦地怀孕、痛苦地分娩,而怀他和哺乳他长达三十个月。”所以《古兰经》连用了两个“艰难”。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而分娩更是让孕妇痛苦不堪,生死不知的一个难关。有的孕妇还没有体会到做母亲的快乐,甚至还没有听到自己亲生骨肉的啼哭声,就因分娩而不幸去世,撒手人寰了。即便是孕妇平安顺利地分娩了,但其身体却异常虚弱,生活上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她终生的病症。哺乳期间,母亲更是千辛万苦,冬天害怕孩子冻着,夏天害怕孩子热着;吃少了怕饿着,吃饱了怕撑着。 而且如果孩子生病,母亲就彻夜不能眠。三十个月。多么漫长,多么辛苦……虽然孩子的一举一动父母、祖父母都得关怀备至,但对于孩子的这种感情,只有母亲能体会得到,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的确,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安拉意欲下,由父母所生而来到这个缤纷灿烂的世界上,并在他们的

哺育、呵护、关心、教育下,长大成人的。为了我们,他们付出的是血汗,而我们得到的是营养;为了我们,他们耗尽的是生命,而我们得到的是青春。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连自己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尊敬的话,那么,他还能尊敬谁呢?正因为如此,真主把乐园臵于母亲脚下。 而且,当有人连问穆圣三次谁最值得我们尊敬时,穆圣三次回答都是:你的母亲。直到第四次时,穆圣才说是你的父亲。父母为了我们起早贪黑、不分昼夜的操劳着、忙碌着,无论怎样,他们都不叫苦叫累。圣人曾说过一段 “圣训”,则充分地表达了穆圣热爱母亲的强烈心声。穆圣说:“天堂在母亲的脚下,其门是孝敬。想入此门,必听母亲之言。”当然,这段“圣训”中的“天堂在母亲的脚下”的意思,不是说母亲的脚底下就是天堂,而是一种非常形象化的比喻。意在表达,作为子女应该对父母亲孝顺和尊敬,因为这正是一个人进入天堂的先决条件之一。只有孝顺和尊敬自己的父母亲,才能获得安拉的喜悦与回赐。父母的恩情似天高,比地厚,如海深,孝敬父母,万善之根。 穆圣曾告诉一些愿为主道出征的人:在家侍奉双亲胜于为主道出征。而且还说,在乐园门前碰一鼻子灰的人,就是那些当父母或当中的一员年迈时未能尽孝的人。所以,我们要时刻想着自己的父母,为他们做好都瓦意。天下每一个为父母的人,都是在疼爱自己的子女中度过了一生。看看他们头上日益增多的白发,瞧瞧他们脸上日渐变深的皱纹,当我们真的面对即将为我们耗尽生命的父母时,难道我们不应该很好地尽尽子女的孝心吗?我想大家的回答一定是肯定

的——应该!太应该了!

这节经文说明了父母为子女付出了巨大代价,甚至有些母亲为了生小孩付出了生命。一个人来在世上会说的第一句话是“妈妈”,在精神上需要她的安慰,在生活上需要她的帮助,父母的爱心来自真主,不需要教育和指导,当一个婴儿睁开晶亮无邪的双眼时,是父母给了他第一个微笑,当学语言时,喊出的第一个声音是“妈妈”,当学步时,是父母向他伸出第一双引导之手,遇到惊险时我们喊出的是“我的妈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给我们教会了语言。 小孩就像一张白纸,父母的指导和教育是画在纸上的第一笔. 从只会在襁褓中哇哇啼哭,到我们喃喃学语叫出第一声爸妈,到第一次踩着小脚丫跌跌撞撞地走路。第一次背着书包走向学校,第一次拿回考试成绩,第一次离开父母……也许你从没注意到在这无数次的第一次中,父母付此出了多少心血倾注了多少爱。你的每一次微笑,每一次成功,甚至是每一次失败,每一次犯错误父母都会牢牢记在心头,陪在你身边,给予你默默的支持……

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心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是父母。 当我们取得成功,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的,是父母。

而现在我们远在外地学习,依然牵挂着我们的还是父母。

父母给予我们的爱是无所求的,他们需要我们的时候是无声的。我相信每一个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自己成功的那一天,可以尽孝。可惜人们忘了时间的残酷,人生的短暂,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结。 感恩父母,从孝做起,至尊的真主在古兰经中说“如果你们感谢,我誓必对你们恩上加恩;如果你们忘恩负义,那我的刑罚确是严厉的。”(14:7)穆圣(祈主福安)说:“那些对他人不知感恩的人,也不会对真主感恩”,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应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 孝敬父母是每个子女义不容辞的职责,从伊斯兰的信仰角度讲是主命。伊斯兰命人孝顺父母,以报答父母的恩情和肯定父母的功绩。做为穆斯林而言只崇拜安拉而不孝顺父母,则意味着信仰不全面,不彻底,不蒙真主接受。 安拉在《古兰经》中说:“你的主下令你们只崇拜他,并孝顺父母。”(第17章23节)“你们应当崇拜安拉,不要为他添加任何伙伴,你们要孝敬双亲”(第4章36节)在两节经文中安拉将认主独一与孝顺父母相提并论,这足以说明其地位之高。

并且安拉将感谢真主与感谢父母主并列在了一起,主说:“你要感谢我和你的父母,最终归宿只在于我。”(第31章

14节)感谢真主,因为真主造化了我们,给我们一切恩惠!!感谢父母,因为父母孕育了我们,给我们一生的呵护!

“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百善孝为先,我们看一下汉字的【孝】一个缺少腿的老人被子顶在头上。孝论心不论事,论事贫家无孝子。内心对父母的尊敬和爱戴是孝的前提,我们渐渐长大了,父母却忽然衰老了,而且他们的时光、与我们在一起的岁月也越来越少。说不定,突然间就会两世相隔。 “你现在是高中生,能和父母在一起吃饭,有的同学住校只能周末回去一次;等你考上了大学,你每年只有两次假期,才能看到父母;将来工作,就只剩下节日了;穆斯林兄弟们,回家后多留意一下自己的父母,看看他们的白头发是否增多了,脸上的皱纹是否更深了,饭量是否跟以前一样稳定,走起路来是否跟以前一样精神。

不管你的父母年轻还是年迈,回家后多陪陪他们。我们不在家的时候,父母常常心怀子女在外能否吃饱?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你们能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能有多长啊!好好的珍惜在一起的时间吧!“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很多人的伤痛,也是很多人一辈子的遗憾。

每个人都好好对待自己的父母啊!不要总是怀着遗憾和愧疚,有些事情,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给穆斯林同胞带来了大好机遇,同时也给社会道德以及穆斯林信仰带来了挑战。社会缺乏公德,家庭没有美德,个人缺乏道

孝顺对待母亲篇四
《孝敬父母》

孝顺对待母亲篇五
《孝敬父母关爱他人》

孝 敬 父 母,关 爱 他 人

--------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的的思考

甘肃省金塔县建新路小学 张金泉

前些天在新闻上听到两则惊人的消息:一位已经大学毕业留在大城市工作的儿子,回农村老家向父亲要钱买房,因嫌父亲给的钱少而将父亲连砍几刀,父亲念及亲情没有报警,他又将前来照料住院父亲的母亲头上连砍数刀;一个在外地读书的大学生,刚下飞机因向母亲要钱买iPhone4手机未果,就对前来接他的母亲拳脚相加。最近类似的新闻频繁地出现在媒体上,社会上确实出现了“一个父亲可以养活十个儿子,十个儿子养不活一个父亲”的现象,发人深思! 近几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独生子女不断增多,人们的孝敬意识逐渐淡漠,父母对子女的宠爱不断升级,造就了一个个“小皇帝”,在社会上形成了敬老不足,宠少有余的风气。表现在学校,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至上,不关心集体和他人,不爱劳动,不尊重老师和长辈,对集体活动缺乏热情等。

鉴于社会上频频发生类似的事件,全社会都应该重视对青少年的孝道教育,作为学校和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承担起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孝敬父母的意识,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一、学校、家庭“一体化”教育。对青少年孝敬父母的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有收效。作为学校,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化,从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同学间互相友爱做起。爱国主义教育就应该从爱老师,爱同学,爱父母,爱公共财物,爱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做起,不能把爱国主义抽象化。教育学生树立“孝敬父母光荣,不孝敬父母可耻”的荣辱观念和人伦意识,从而能自觉地做到体贴、关心、尊敬、热爱父母.做一个懂孝敬,

讲孝行的孩子。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这块阵地,做好家校沟通,对家长进行正确的教育理念培养,教给家长正确的教育、疼爱孩子的方法,改变一味溺爱的教子观念,用科学的、理性的方法管理教育自己的孩子。

二、父母应当自尊自重,为孩子做出榜样。在本岗位上做出成绩,并让孩子了解自己工作的意义与艰难。家长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以尽职尽责努力做好而自豪,而不是哀声叹气、牢骚满腹。父母亲要对自己的长辈孝顺关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感化子女,给孩子做出榜样。让孩子对父母除了孝敬、顺从之外,更要有从内心深处产生敬仰、欣赏的感情。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所以身教更重要。

三、老师和家长都要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要具体化,要从小事做起。具体要求和训练孩子孝敬父母的行为。教育孩子孝敬父母不是抽象的说教,而是要有具体内容的训练。如教孩子学会根据性别年龄称呼长辈;听父母说话时要认真,眼睛不东张西望,不插嘴;父母批评时不顶嘴,不任性;在家要当父母的小帮手;要知道父母的生日,主动为父母祝贺生日;有好吃的,先让父母尝,要诚心父母的冷暖疾苦等。从小事做起,天天训练,形成习惯。要听从父母的话,不辜负他们的殷切希望,做一个听话的孩子。父母叮嘱我们的话一定要牢记心上,并努力照着去做。对于父母的批评,要虚心接受。要懂得体贴父母,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个孝顺的孩子。例如,早上起来自己整理房间,整理生活、学习用具,学会自己洗自己穿的衣服、鞋袜等。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不要总是让父母包办代替。

四、 要教会学生知道感恩。要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知道,父母的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最无私的。父母为了抚养我们成人,总是那么幸苦,那么努力,倾尽了所有的心血。要教育子女深知父母养育之艰辛,懂得父母通过劳动给自

己的一切是用心血汗水换来的,要百倍珍惜,并要有感激之情。对孩子进行国情教育,也应从家境教育做起,家境困难的,使孩子了解家庭的经济状况,懂得生活应俭朴,与父母共同克服困难。家庭富裕的要让孩子知道富裕是父母辛勤劳动换来的,应在学习、品德上努力上进,珍惜父母的劳动所得。孝敬父母,这是人类相生相养的自然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俗话说“百善孝为先”、“鸦有反哺之效”、“羊有跪乳之恩”。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提倡讲孝道。我们一点一滴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培养,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连动物都知道感恩,更何况我们人呢!

事实上,那些对父母不尊敬、不孝顺的人大都生长在那些小时候父母过分溺爱,对他们百依百顺,一味迁就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只是欢乐和需求者,他的生活全部乐趣仅仅在于可以取得什么,获得什么,这就会形成"本来应当如此"的判断。因此是父母不正确的"爱"种下了子女不孝的种子。所以父母对子女施爱的同时,也应该让孩子懂得去关爱他人。

五、学校要把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做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教育学生树立“孝敬父母光荣,不孝敬父母可耻”的荣辱观念和人伦意识,从而能自觉地做到体贴、关心、尊敬、热爱父母.做一个懂孝敬,讲孝行的孩子。要充分利用主题班会、队会,开展感恩父母、每天为父母做一伯力所能及的事等活动,创设情景,组织交流探讨,在少先队主班会活动中受到教育。要把孝敬父母长辈,关爱他人渗透到学生的一日常规活动中,渗透到学科教学当中,教师要利用好品德课、语文课上的一些内容、故事和开展的一些活动来加强对学生孝敬父母的教育。明确地教育学生应该怎样去做,该做什么等。近几年,许多中小学被撤并,造成大部分农村孩子从三岁开始就被送往学校寄宿,从些以后,父母就成了儿女的“钱袋子”,只管儿女的吃饭花销,儿女从来不知道什

么是义务。这时候学校更应该教育学生如何为父母尽孝心,尽义务。

当孩子们在家庭中学会怎样用高尚美好的感情去对待父母和亲人时,才能较容易地把这种感情迁移到他人,在学校里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在社会上助人为乐,进而才能扩展升华到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度。

电话:13739371858 邮编:735300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漠不关心,都不爱,那么,很难指望他将来到社会上去关心别人,去爱祖国。一个人懂得孝敬父母,这是他爱国主义情感的基础,而孝敬父母又可以包括子女对父母的亲爱之情、顺从之意、敬爱之心和侍奉供养之行。

孝顺对待母亲篇六
《孝顺名言》

孝顺名言_孝顺故事

家中小弟实不懂事,每日与家父争吵不休、言语间咄咄逼人。吾疑似强迫症,又貌似不孝,甚是头疼。

【孝顺名言】

1、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2、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 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5、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7、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8、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臣。出自《名贤集》。 9、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 10、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11、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 12、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13、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 14、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15、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6、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7、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

”《孟子··离娄上》。 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

《论语。 才能识别真正的忠”

·离娄上》。

《孟子·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学而第一》。。。·魏书》。 。 。 。

在国家危难的时候,

出自(春秋).《孟子” 梁惠王上》。 ”

”出自(春秋)尽心上》”

父母厌恶的东西,

李毓秀《弟子规》。

18、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出自(明)《增广贤文》。

19、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 20、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21、首孝弟,次谨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2、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23、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出自《大学》 24、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 25、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26、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出自(明)《增广贤文》。

27、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28、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父母。出自《四言》。 29、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 30、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出自(春秋)《论语 31、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语·里仁第四》。

32、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 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孝顺故事】 1、孝感动天

’出自《家语

。 。

·里仁第四》。

” 。。

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弟子行》。

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

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

”出自(春秋)《论以别乎?”

《论语·为政第二》。 要求子女孝顺你,

《礼记》

”出自(春秋)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 3、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 4、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5、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6、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7、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8、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

"(《论语·将绳子掉落地上, 父母年老,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需饮鹿乳疗治。"文景之治"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吾日三省吾身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孔子家语"棉衣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宗圣·致思》)"。一天,钻进鹿群中, ·学"。 ""留下母 《论语吃着丰盛 先进》)父亲出门,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患眼疾,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

名为孝感。 9、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0、 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11、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回去送给母亲尝尝。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 12、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孩子。

13、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子冠颂》等。 14、拾葚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15、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16、闻雷泣墓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

江革哭告:老母年迈, "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注《易经》给了两个弟弟,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蔡顺回答说: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陆绩回答说:。"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天下无双,"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婆婆不愿意独自吃, 不忍杀他。"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 后家境逐渐贫困,"儿子可以再有,江夏黄童"。"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红色的桑葚留给自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后来,107-125、《天

,撰写《太玄经注》

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

安帝(

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17、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18、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19、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20、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21、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他官至司空 22、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23、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24、涤亲溺器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 "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 ,行四方寻找生母,得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

适值天寒地冻,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 ,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孝顺对待母亲篇七
《孝敬父母》

孝顺对待母亲篇八
《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故事引路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他家里很穷,经常因没米吃而只好吃些野菜和粗粮。有一天,家里又断炊了,子路想:父母亲大人年岁都大了,老人家总吃不到米可不行。对,我去借米。于是子路跑到百里之外友人那里借来了米。饭做好了,子路却跑了出去。母亲招呼他:“孩子,你怎么不吃呀?”子路回答说:“我吃过了。”等到父母亲吃完饭,他才偷偷弄点野菜随便吃了充饥。

——《蒙求》

东汉江夏郡的一个小山村有个小孩儿叫黄香,小小年级非常懂事。别家的孩子在玩耍的时候,他劈柴挑水忙个不停。他九岁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干完活回家,他为了让父亲歇歇,已经做好了饭菜。炎热的夏夜,大人小孩都在外面乘凉嬉戏,唯有黄香在屋内扇竹席,为了让父亲睡觉的时候舒舒服服地睡在扇凉的竹席上,解解乏;寒冷的冬夜,小黄香早早地钻进了被窝,等到父亲睡觉的时候,他却钻了出来,原来天太冷,他在为父亲暖被窝。

——《三字经》

思维引路

“唱回家看看,回家看看„„”一曲《唱回家看看》勾起多少人心隅酸楚,不过是看看家人的平常琐事,为什么能有这样的打动人心的力量呢?

说文解字

【字形】 甲骨文 金文 篆文

【构造】 会意字。甲骨文和金文从老,从子,是个孩子搀扶老人形,表示孝敬老人。篆文大同。隶变后楷书写作孝。

【本义】 《说文·老部》:“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本义为孝顺父母。

【演变】孝,本义指①孝敬父母:克谐以~|孟懿子问~。子曰:“无违。”引申为②有关居丧的事:崔九作~,风吹即倒。也指③

丧服:带~。

【组字】孝,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

现今归入子部。凡从孝取义的字皆与孝顺等意有关。以孝作声符

的字有:哮、酵。注意:“教”所从之“孝”不是“孝”,而是由

“ ”演化而来。

苟(苟、敬、 )

【字形】 甲骨文 金文 篆文

【构造】 会意字。甲骨文从羊,从跪人,大约是个羌族俘虏。

俘虏古代都用作奴隶,故金文加口又加 (手持棍),会督责其

认真做事之意。篆文分为繁简二体并整齐化。隶变后楷书本应分

别写作 、 ,如今简化写作苟和敬。“ ”遂与“苟”(gǒu)

相混,“苟”(jìng)只作偏旁,不单用。单用的是“苟” (gǒu)

字。

【本义】 《说文·苟部》:“苟,自急敕也。从羊省,从包省,

从口。”析形不确。又《苟部》:“敬,肃也。从 、苟。”二者

实为一字,本义为认真做事。【演变】 苟,读jī,是“敬”的初

文,“敬”是“苟”的繁化,应为同一个字。本义指①做事认真:

居处恭,执事~,与人忠。引申为②敬重:门人不~子路|相~如

宾|~而远之。又引申指③有礼貌地奉上:~酒。

【组字】苟,如今不单用,只作偏旁。是《说文》不受。现今归

入艹部。敬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

今归入 部。凡从苟、敬取义的字皆与自敕、认真等意有关。

以苟做义符的字有:敬。

以敬做声兼义符的字有:儆、警、驚(惊)

以敬做声符的字有:擎、檠

文字释义 由此看来,孝是道德操守,而敬则是行为方式了。

理论剖析 孝是道德操守,敬是行为方式

孝的起源—为德之本,与生俱来

在《为政篇》里有这样一则:“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

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

子游问怎样才算孝敬父母,孔子说:“如今说的孝子,有人认为仅

仅养活父母就算孝,可养狗和马也要做到这些,如果不孝敬,那

么就和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

那么什么是“孝”呢?

注重孝道,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道德传统,甲骨卜辞中就

已出现了“孝”字。说明至少在殷商时代,中国人就已有了孝的

观念。这种观念首先直接来源于血缘亲情。这是人类一种最基本

的自然感情。对于父母的生育培养,作为子女后代,自然要生出

一种还报之心,孝顺之情,即人类学家通常所说的“反哺”现象。

所以《孝经》开宗明义第一章就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

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幼年奉侍父母,爱护父

母给予的身体,这便是行孝的第一步;中年移孝作忠,奉文君王,

服务社稷;老来顶天立地,扬名后世。这便是人生孝道的全过程。

即使立身扬名,奉事君王也是为了显耀父母,还报养之恩。这与

生俱来的孝道浸透了人生的全过程。或者说,人的一生行为都是

恪守躬行并实现着至高至善的孝道。因此,孝为一切德行之本,

是一切教化产生的根源。故孔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孔子的儒家思想核心是“仁”,什么是“仁”?

孔子说:“仁者爱人”,“泛爱众”。“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

子·告子》)。韩愈说:“博爱之谓仁”。所谓“仁”是对人充满着

温情的关心和热爱,始于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而推而广之于普

天下的任何人,对所有的人能“一视同仁”。孔子正是抓住孝悌这

个纲,来构筑其仁学体系的

老子从自然规律上解释了人对“孝”的精神要求的来源,

为孔子恢复周礼的的政治理想提供了道德依据。

处处与孔子针锋相对的庄子又是怎样谈论“孝”的呢?

把孝摆在崇高的地位的儒学大师是曾参

儒家思想文化以政治伦理道德为核心,但孔、曾、孟、荀各有所侧重。孔子贵仁,曾参重孝,孟子主仁义,荀子隆礼。曾参以孝为一切道德的根本与总和,以孝统帅一切伦理道德。认为孝不只是个人行为和治理家庭的准绳,也是治国平天下的基本纲领,是天经地义、永恒普遍的基本原则。

不管孝道思想如何推衍,如何庞大,总是以受之父母遗体为端倪,以父母遗训为准则:“是故君子一举足不敢忘

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一举足不敢忘父母,故道而不径,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也;一出言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及于己。然后不辱其身,不忧其亲,则可谓孝矣。”(《大戴礼记·解诂》)“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同上)难怪曾参临终时还让弟子“启予足,启予手”,掀开被子看一看他的手和脚都保全得很好,说明自己终身慎行,恪尽了孝道。

孝顺对待母亲篇九
《让学生孝敬父母的故事_母亲永远是对的》

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教授,一向平易近人,和我们一帮年轻人都玩得很开心,有时还十分顽皮,被大家尊为幽默大师。不久前,他百岁的母亲去世。奔丧回来后,老教授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后来,听他身边一位学生说,自从其母归天后,他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儿了。过去,他总觉得上头还有母亲,自己不是一家之主,现在母亲走了,仿佛一夜之间,整个天都要由他支撑,他自然变得稳重起来。

其实,老教授德高望重,早就是独当一面的事业有成之人。但不管自己有多杰出,永远是母亲膝下可以撒娇“胡来”的儿子,做人儿子是那么舒心的一件事。这种放心的幸福,只有母亲可以给予。

我那读3年级的女儿在作文里“无情”地批评她母亲多么胆小无能,害怕雷电,害怕街头小乞丐抱膝强行索讨„„但最后一段,小女是这么收尾的:“我很奇怪,晚上睡觉时,仍然喜欢抱着妈妈,她比抱枕温暖„„”

邻居王大嫂自从她母亲去世后,就很少回娘家了。她说,没有母亲的家,就不算是娘家了,过去回娘家是跟妈妈说一些悄悄话。母亲不在了,很多话只好咽到心里去。每当这个时候,她都会心痛。

这就是母亲,如天大,但又小得只能住在我们心里;母爱是可以撑天的支柱,也是我们想抱抱的温暖。

现任美国总统小布什,边看电视边吃饼干时,不小心噎着,一头栽到地上,昏迷了好几秒钟。事后他指着脸上磕伤的地方幽默地说:“母亲早就教导我吃饼干时要细嚼慢咽,她是对的。”是的,母亲永远是对的,因为她永远爱着我们。

孝顺对待母亲篇十
《当孝敬父母》

当孝敬父母

经文:出20:12;太7:9-11

宣召:诗131

启应:箴31:10-31

诗歌:188、189

引言:

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

在这温馨的日子里,祝敬老院的姊妹们及已经做母亲的姊妹们——母亲节快乐! “妈妈,您辛劳了!”

敬重母亲、弘扬母爱的母亲节,至今已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国际性节日。母亲节起源于美国。在母亲节许多人将康乃馨赠给母亲,这是源于1934年5月美国首次发行母亲节纪念邮票。邮票上一位慈祥的母亲,双手放在膝上,欣喜地看着前面的花瓶中一束鲜艳美丽的康乃馨。随着邮票的传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把母亲节与康乃馨联系起来,康乃馨便成了象征母爱之花,受到人们的敬重。康乃馨与母亲节便联系在一起了。人们把思念母亲、孝敬母亲的感情,寄托于康乃馨上,康乃馨也成为了赠送母亲不可缺少的珍贵礼品。

今天是母亲节,是我们心中最难以忘却的日子。这个节日是在提醒我们要时刻记住:感恩我们的母亲。

母亲给予我们生命的体验,我们感激;

母亲使我们茁壮成长,我们感激;

母亲给予我们的教育和开导,使我们获取知识和力量,我们感激;

在我们的生命里,总会有困难和曲折,是母亲给予我们关怀和帮助,我们更应感激。

一、圣经中的母亲

圣经记载女性不多,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与母亲分不开的。

1、摩西的母亲约基别

暗兰娶了他父亲的妹妹约基别为妻,她给他生了亚伦和摩西;暗兰一生的岁数是一百三十七岁。(出6:20)

暗兰的妻,名叫约基别,是利未女子,生在埃及。她给暗兰生了亚伦、摩西,并他们的姐姐米利暗。(民26:59)

2、 路得的婆婆拿俄米(得1:16-18)

路得说:“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随你。你往哪里去,我也往那里去;你在哪里住宿,我也在那里住宿;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里死,我也在那里死,也葬在那里。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不然,愿耶和华重重地降罚与我。”拿俄米见路得定意要跟随自己去,就不再劝她了。

3、撒母耳的母亲哈拿(撒上1:26-28)

妇人说:“主啊,我敢在你面前起誓,从前在你这里,站着祈求耶和华的那妇人,就是我。我祈求为要得这孩子,耶和华已将我所求的赐给我了。所以我将这孩子归与耶和华,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于是在那里敬拜耶和华。

3、 西庇太的妻子,雅各约翰的母亲(太20:20-21)

那时,西庇太儿子的母亲同她两个儿子上前来拜耶稣,求他一件事。耶稣说:“你要什么呢?”她说:“愿你叫我这两个儿子在你国里,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

5、耶稣的母亲马利亚(路2:48-51)

马利亚却把这一切的事存在心里,反复思想。(路2:19)

他就同他们下去,回到拿撒勒,并且顺从他们。他母亲把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里。(路2:51)

6、提摩太的母亲友尼基

想到你心里无伪之信,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罗以和你母亲友尼基心里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里。(提后1:5)

7、我的母亲

为我擀面条。

二、母爱是世界上最大的爱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

母亲,一个最伟大的名字;

母亲,一个最无私的名字;

母亲,给了我旺盛的生命;

母亲,教导我茁壮的成长;

母亲,肩负了家庭的重任。

1、寇世远的女儿们对母亲的爱

她说:“我指着永生耶和华你的 神起誓,我没有饼,坛内只有一把面,瓶里只有一点油。我现在找两根柴,回家要为我和我儿子作饼。我们吃了,死就死吧!”( 王上17:12)

2、每个人的母亲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

故事:《孩子和大树》

在《于丹〈论语〉感悟》中的《孝敬之道》讲到了一个孩子和大树的故事,十分感人。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棵枝繁叶茂的苹果树。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喜欢天天绕树玩耍。他淘气的爬上树梢,饿了就摘苹果吃,累了,便在凉爽的树阴下睡一觉。日久生情,男孩越来越爱这棵树,树也觉得同他在一起是最大的快乐。

花开花落,岁月飞逝,小男孩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他不愿意和树玩了。 一次,男孩回到树旁,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过来跟我玩,好吗?”树问到。“我已不是啥也不懂的孩子,我不想总呆在你身边。”男孩说,“我需要玩具,可是我没有钱买。”“对不起孩子,我也没钱„„但你别愁,你把我的果子摘下来,拿到市场上卖掉,不就有钱了吗?”男孩听了,欣喜若狂。他一口气将树的苹果摘光,迫不及待的运往市场。从此,男孩再也没回来过,树备感凄凉。

一天,男孩突然出现在树的面前,树高兴的直流眼泪。“早就盼你来陪我坐一会。”男孩说:“我没有时间陪你,我要工作,要养家糊口。我得找房子住,你能帮我吗?”“对不起,我没有房子。不过,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去盖房。”男孩听罢,毫不犹豫的举起斧头,砍掉了树的所有树枝。他很快住进了一座宽敞明亮的房子里。

看到男孩眉飞色舞,树的烦恼顿时烟消云散。谁知,男孩又是一去不复返,一连数年杳无音讯。寂寞,悲伤伴着树度过一天又一天。

一个炎炎夏日,男孩竟奇迹般地回来了。树喜不自胜,像做梦似的。“你能和我

说会话吗?”树试探着说。“我心情不好,年纪又大了,我想去航海,放松一下疲惫的身体,你能给我一条船吗?”“用我的树干造船吧,你会在遥远的异地他乡幸福安康。”于是,男孩当即伐倒树干,制成一条蛮不错的船。他扬帆起程,又是很长时间不见踪影。

终于,在外漂泊十几年后,当年的男孩再次回到树的身边。

“真对不起,我的孩子。我的确不能送你任何东西了,你知道,我无法结果了„„”树十分愧疚的说。

男孩答到:“我的牙全掉了,有苹果也吃不得了。”

“我没树干让你爬。”

“我已经老的爬不动了。”

“我真的一无所有„„就剩下朝不保夕的树根。”树一边说一边抹眼泪。

“我现在没啥要求,只盼着找一个休息的地方。这些年整天在外东奔西忙,我实在太累了。”男孩对树说。

“太好了,哪儿也不如我的根舒服,它一定会叫你逍遥自在!快来在这儿歇一歇吧。”

这是我们大家都会经历的一个故事。那棵树就是甘愿把心掏给我们的严父慈母 。我们小的时候,总是和爸爸玩,跟妈妈耍。我们长大后,一个个离开父母的怀抱远走高飞。只有当我们有求与他们或者当我们处在困境束手无策的时候,才去见他们一面。每次,都理直气壮地向他们索取,再索取。

无论何时何地,父母总在等着我们。你也许认为,男孩对待树好残酷,但我们正是那样对待我们的父母。你可能觉得,树太慷慨,而我们的父母正是这样呵护自己的孩子。

3、耶稣用母爱描述神的爱

(1)妇人焉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不怜恤她所生的儿子?即或有忘记的,我却不忘记你。(赛49:15)

(2)古时耶和华向以色列显现,说:‘我以永远的爱爱你,因此我以慈爱吸引你。’(耶31:3)

(3)你们中间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求鱼,反给他蛇呢?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吗?(太7:9-11)

三、当孝敬父母:十诫第五诫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出20:12)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弗6:2-3)

1、虽然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不求回报的,但儿女总应有爱的回报吧。

2、我们要做一个顺命的女儿,在言语上不要顶撞母亲,顺着她的心意。 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西3:20) 你要听从生你的父亲,你母亲老了,也不可藐视她。(箴23:22)

孝与敬是两个层面:不但要孝还要尊重他,不要伤害她的自尊心。并不是为父母买许多好吃的就是孝顺,乃是一个笑脸,一个安慰的话就知足了。愿意在老三家里,喝水都是甜的,否则吃肉也不行。

父母是你的宝。

田村安姊妹的故爷为她查字典

3、不要和不孝之子交友,

儿媳给婆婆用大碗万万盛饭。

反过来父母也固执,怕儿女花钱。

太平路郑姊妹和女儿,难就难在对付自己!

4、趁母亲还在世孝敬他(姑姑的四个儿子)

应用: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们或许有时会对一个生疏人的一点关怀念念不忘,却对母亲的大爱熟视无睹,嫌她唠叨,或因一些小事就大发雷霆„„然而,母亲却永远在一旁默默地为我们祈祷,用实际行动支持我们。

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聆听母亲的唠叨,诚恳面对母亲的严厉,感悟母亲阳光般的心灵世界„„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孝顺母亲开始,学会做一个感恩的人吧!让我们记住天下母亲共同的生日。

在此,我想引用一首有关表达母亲心愿的诗来结尾:《常回家看看》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

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

带上笑容,带上祝愿,

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

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

爸爸张罗了一桌好菜,

生活的烦恼向妈妈说说

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帮妈妈洗洗筷子,刷刷碗,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平平安安,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啊,

一辈子总操心,就换个平平安安

相关热词搜索:孝顺儿子对未亡人母亲 孝顺母亲与节日无关 母亲节朋友圈里孝顺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孝顺对待母亲”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孝顺对待母亲"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7961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