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米兰昆德拉

米兰昆德拉

2015-12-23 03:31:0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米兰昆德拉篇一《米兰昆德拉》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米兰昆德拉》,希望能帮助到你。

米兰昆德拉篇一
《米兰昆德拉》

米兰昆德拉篇二
《米兰昆德拉名言》

米兰昆德拉名言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我把缺乏经验看作是人类生存处境的性质之一。人生下来就这么一次,人永远无法带着前世生活的经验重新开始另一种生活。人走出儿童时代时,不知青年时代是什么样子,结婚时不知结了婚是什么样子,甚至步入老年时,也还不知道往哪里走:老人是对老年一无所知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大地是缺乏经验的世界。——

经历一次,就等于什么也没有

她的一生就是在电话亭里,在没有连线没有尽头的电话筒前的漫长等待

喜欢到处指责别人的人往往有着比中指略长的食指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一切罪恶在事先已被原谅,一切也就卑鄙地许可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序言

形,“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

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

神。——《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真的英雄,其实不问出处。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

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

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为什么上帝看到思考的人会笑?那是因为人在思考,却又抓不住真理。

因为人越思考,一个人的思想就越跟另一个人的思想相隔万里。——《小说的艺术》

来,让我们穿上最美丽的衣服走在街头,爽朗地高声大笑,让所有人的目光注

视着我们,让我们真的叫他们忌妒。来,让我们轰轰烈烈地经历一次爱情,甜

蜜热切地在绿草地上拥抱,让我们的手指互相缠绕心灵互相抚慰,让我们真的

叫他们忌妒。——《生活在别处》

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正

在走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认》

我们无法忘记战争中孩子那双纯洁的眼睛。她静静地面对着空中掠过射出的子

弹的战机,面对着远处精确制导炸弹呼啸着划过城市的夜空,面对着坦克车的

炮火摧毁了她父母兄弟的家园,面对着四散奔逃的人们在血泊中喘息与哀鸣

——《为了告别的聚会》

人从来就想重写自己的传记。改变过去。抹去痕迹。抹去自己的也抹去别人的。想遗忘永远没有不是那么简单。

我也同样清楚,一旦越过那条界线,我就不再是我了,我会变成另外一个人,一个不知什么样的人。这种可怕的变化使我胆战心惊,所以我一直在强烈的失落感中拼命寻求爱情。这种爱情,应该让我能继续生活在往昔与今日一致的爱情憧憬、爱情理想之中,因为我不愿意把我的生活从中间分割,我要它自始至终贯穿如一。

我看不见波西米亚的疆土,因为她存在于人们心中.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生命不能乘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作为自我的存在。

人是为了反抗过去才成就未来的。

集中营,就是日日夜夜,人们永远挤着压着在一起生活的一个世界.残酷和暴力只不过是其要特征.集中营,是对私生活的彻底剥夺。

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许了。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象耶稣钉于十字架,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个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这就是尼采说永劫回归观是最沉重的负担的原因吧。

媚俗所引起的感情是一种大众可以分享的东西...就是把既定模式的愚昧用美丽的语言和情感把它乔装打扮,甚至自己都为这种平庸的思想和感情洒泪.

生活给我极大的快乐,但只需有一点儿风吹草动、一丁点儿的东西,我们就会落到边界的另一端,在那里,没有什么东西是有意义的。人的生命的所有的秘密就在于,一切都发生在离这条边界非常之近甚至有直接接触的地方,它们之间的距离不是以公里计,而是以毫米计的。

追求的终极是虚幻。

只有必然,才能沉重,所以沉重,便有价值!

比喻是危险的,爱情源于一个比喻。

再也无法明白自己要什么。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既不能把它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相此较,也无法使其完美之后再来度过。

清静就是不被人注视的那种温馨感觉。人的眼光是沉重的负担,是吸人膏血的吻。

诗歌的使命不是用一种出人意料的思想来迷惑我们,而是使生存的某一瞬间成为永恒,并且值得成为难以承受的思念之痛。

我思故我在是低估牙痛的知识分子的话。我觉故我在是一个具有普遍得多的意义的真理,它涉及到每一个

活着的人。

假如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那么我们至少应该改变我们的生活--自由自在的活着.

上帝已死在失火的天堂,只有温情的太阳才能照耀大地 。

战争由男人发动是非常幸运的。如果女人发动战争,她们会残忍到底,地球上将一个人都不剩。 仇恨的圈套,就在于它把我们和我们的敌手拴得太紧了,这就是战争的下流之处。

当你还在我身边,我就开始怀恋,因为我知道你即将离去。

以往我不能理解,为什么我的提问得不到解答;今天不能理解,我竞相信能够提问。但我不曾相信过什么,我只是提问罢了。

在忘却速度时,也许我们正一步一步地走向速度.

今天,不管我的提问能不能得到回答,我还是觉得无所谓.它并不需要赋予任何意义,它只要就这么一直生长着.就像速度一般,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大概到了忘却的时候,才会记起速度.

生活的本来面目与时间的本来面目相撞击,我们就把这种撞击称做无聊.

政治是一个封闭的科学实验室,人类试验品一个接一个地连连落入圈套,随后又登上舞台,被鼓掌声迷惑,被子绞刑架吓呆,被告密者揭露,反过来又不得不成为告密者。

人,只要是写书,就变成一个世界,而一个世界的本质所在,便是它的独一无二性.另一个世界的存在,威胁着这一个世界的存在本质.

年轻无知时结了婚,有了第一个孩子选择了自己的职业.后来有一天,发现也明白了很多事情,但是一切都太迟了,因为人的整个一生已经在一个我们一无所知的年代被决定了.

……人从来就想重写自己的传记。改变过去。抹去痕迹。抹去自己的也抹去别人的。想遗忘永远没有不是那么简单。

我也同样清楚,一旦越过那条界线,我就不再是我了,我会变成另外一个人,一个不知什么样的人。这种可怕的变化使我胆战心惊,所以我一直在强烈的失落感中拼命寻求爱情。这种爱情,应该让我能继续生活在往昔与今日一致的爱情憧憬、爱情理想之中,因为我不愿意把我的生活从中间分割,我要它自始至终贯穿如一。

我看不见波西米亚的疆土,因为她存在于人们心中.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生命不能乘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作为自我的存在。

人是为了反抗过去才成就未来的。

集中营,就是日日夜夜,人们永远挤着压着在一起生活的一个世界.残酷和暴力只不过是其要特征.集中营,是对私生活的彻底剥夺。

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许了。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象耶稣钉于十字架,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个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这就是尼采说永劫回归观是最沉重的负担的原因吧。

媚俗所引起的感情是一种大众可以分享的东西...就是把既定模式的愚昧用美丽的语言和情感把它乔装打扮,甚至自己都为这种平庸的思想和感情洒泪.

生活给我极大的快乐,但只需有一点儿风吹草动、一丁点儿的东西,我们就会落到边界的另一端,在那里,没有什么东西是有意义的。人的生命的所有的秘密就在于,一切都发生在离这条边界非常之近甚至有直接接触的地方,它们之间的距离不是以公里计,而是以毫米计的。

追求的终极是虚幻。

只有必然,才能沉重,所以沉重,便有价值!

比喻是危险的,爱情源于一个比喻。

再也无法明白自己要什么。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既不能把它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相此较,也无法使其完美之后再来度过。

清静就是不被人注视的那种温馨感觉。人的眼光是沉重的负担,是吸人膏血的吻。

诗歌的使命不是用一种出人意料的思想来迷惑我们,而是使生存的某一瞬间成为永恒,并且值得成为难以承受的思念之痛。

我思故我在是低估牙痛的知识分子的话。我觉故我在是一个具有普遍得多的意义的真理,它涉及到每一个活着的人。

假如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那么我们至少应该改变我们的生活--自由自在的活着.

上帝已死在失火的天堂,只有温情的太阳才能照耀大地 。

战争由男人发动是非常幸运的。如果女人发动战争,她们会残忍到底,地球上将一个人都不剩。 仇恨的圈套,就在于它把我们和我们的敌手拴得太紧了,这就是战争的下流之处。

当你还在我身边,我就开始怀恋,因为我知道你即将离去。

以往我不能理解,为什么我的提问得不到解答;今天不能理解,我竞相信能够提问。但我不曾相信过什么,

我只是提问罢了。

在忘却速度时,也许我们正一步一步地走向速度.

今天,不管我的提问能不能得到回答,我还是觉得无所谓.它并不需要赋予任何意义,它只要就这么一直生长着.就像速度一般,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大概到了忘却的时候,才会记起速度.

生活的本来面目与时间的本来面目相撞击,我们就把这种撞击称做无聊.

政治是一个封闭的科学实验室,人类试验品一个接一个地连连落入圈套,随后又登上舞台,被鼓掌声迷惑,被子绞刑架吓呆,被告密者揭露,反过来又不得不成为告密者。

人,只要是写书,就变成一个世界,而一个世界的本质所在,便是它的独一无二性.另一个世界的存在,威胁着这一个世界的存在本质.

年轻无知时结了婚,有了第一个孩子选择了自己的职业.后来有一天,发现也明白了很多事情,但是一切都太迟了,因为人的整个一生已经在一个我们一无所知的年代被决定了.

米兰昆德拉篇三
《米兰昆德拉经典语句》

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经典语句

1、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昆德拉一部作品的标题

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和变形,“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们却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的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

2、 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力量在远处进行暗杀,人类在几分钟就会灭绝。 ——《为了告别的聚会》

我们无法忘记战争中孩子的那双纯洁眼睛。她静静地面对着空中的掠过射出的子弹的战机,面对远处精确制导炸弹呼啸着划过城市的夜空,面对着坦克车的炮火摧毁了她父母兄弟的家园,面对着四散奔逃的人们在血泊中喘息与哀鸣……

3、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昆德拉一篇演讲的标题

不必担心上帝的笑声,他的笑声中饱含着理解与信任。只有当人类的任性与自私还在他的掌握之中,只有当人类的所思所想并不是在毁灭自身的存在,只有当人类不断地反思自身的弱点并且努力去发现人性中美丽的光芒,上帝才会发出如此喜悦的笑声。或许人类停止思考,上帝就会震怒。

4、 人从来就想重写自己的会传记,改变过去,抹去痕迹,抹去自己的,也抹去别人的,想遗忘的远不是那么简单。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真正的英雄,其实不问出处。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在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也还需回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经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起。

5、 在这个世界,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被被控制和记录。

——《认》

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下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步正在走向我们自己选择的终点。

6、 来,让我们真的叫他们忌妒。

《生活在别处》

来,让我们穿上最美丽的衣服走在街头,爽朗地高声大笑,让所有的目光注视着我们,让我们真的叫他们忌妒。来,让我们轰轰烈烈地经历一次爱情,甜蜜热情切地在绿草地上拥抱,让我们的手指相心灵相抚慰,让我们真的叫他们忌妒。 ——米兰昆德拉《身份》语录

在今天这个世界里,我们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被控制,都被记录下来,那些大商场到处有摄像机监视我们,人们摩肩接踵,接连不断,甚至连做爱都会在第二天被搞调查或做研究的人盘问。。。一个人怎么可能避开监视完全消失,连一点痕迹也不留下?(ch. 1)

她甚至都不能自杀,因为自杀就意味着背叛,意味着不愿意再等待下去,完全失去耐心。她将会一辈子都生活在一种无尽头的可怕之中。(ch. 1)

梦将一个人生命中不同的时期化为同等价值,并将人所生活过的一切都拉平,使之具有一种同时性,这让人受不了;梦否认现时的特权地位,使它变得不再那么重要。(ch. 2)

我老是在想,死去之后,人还是活着的。我在想,所谓死亡就是做一场无尽的噩梦。(ch. 3)

这就是友谊的真正与惟一的意义:为对方提供一面镜子,让他可以看到自己以前的形象。假如没有朋友对回忆无休止唠叨,这一形象就可能永远被抹去。(ch. 12)

男人们都成了爸爸。他们不是父亲,而只是爸爸,也就是说,没有父亲的权威的父亲。(ch. 14)

照他的说法,广告就是在隔了很久之后完成这一诗歌目标。它将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转化为诗歌。多亏了广告,日常生活开始变得如同歌曲一般美好。(ch. 10)

他微笑了,一种表明距离的微笑。这样很有风度。你越有权势,就必须越显得有风度。(ch. 10)

他怎么说他爱她,说觉得她很美,也没用。他那情人之眼无法安慰她。因为爱情的目光是一种使她的身体成为惟一的目光。。。。。。不,她需要的不是一种爱情的目光,而是陌生人的、粗鲁的、淫荡的眼光的淹没,这些眼光毫无善意、毫无选择、毫无温柔也毫无礼貌,不可逃脱、不可回避地投注到她身上。正是这种目光将她保持在人的社会群体中,而爱情的目光则将她从中拉出来。(ch. 13)

十六七岁的时候,她特别喜欢一个隐喻;是她自己想出来的、听来的,还是从哪里读到的?没有关系。她想成为一种玫瑰香,一种四处扩散的香味,四处去征服。她希望就这样穿透所有男人,并通过男人,去拥抱整个世界。玫瑰四处扩散的香味:那是对艳遇的隐喻。这个隐喻在她即将成人之际开放,就像是对温柔地与男人混杂相处的浪漫许诺,对穿越所有男人之旅的邀请。可是,她天生又并非是一个常换情人的女人,这个朦胧的、抒情的梦,很快就在宁静而幸福的婚姻中沉睡过去。 (ch. 14)

一个人可以在爱人在场时,因怀念他(她)而痛苦,假如他(她)隐约看到了爱人会不在的将来;爱人的死亡,虽然还看不见,却已经可以感知。(ch. 14)

她因自己毫无艳遇而高兴。艳遇是一种拥抱世界的方式。她不再希望拥抱世界。她不再去想这个世界。(ch. 14)

她因没有艳遇、没有艳遇的欲望而幸福,高兴。她想起自己的隐喻,于是看到一朵迅速凋谢的玫瑰,就像在一部快镜头播放的电影中,很快就只剩下一小根

花茎,黑黑的,永远地消失在了他们共进晚餐的夜晚的白色世界中:玫瑰融化在白色之中。(ch. 14)

记住自己的过去,一直将它藏在身上,这可能是保持人们所说的自我的一贯性的必要条件。为了使自我不至于萎缩,为了使自我保持住它的体积大小,就必须时时浇灌记忆,就像浇灌盆里的花儿一样,而这种灌需要跟一些过去的见证人,也就是说跟朋友们保持固定而有规律的接触。(ch. 16)

朋友是我们的镜子,我们的记忆;我们对他们一无所求,只是希望他们时时擦亮这面镜子,让我们可以从中看看自己。(ch. 16)

在真理和朋友之间,我永远选择朋友。(ch. 16)

友情对我来说,证明了存在着比意识形态、宗教、民族更强烈的东西。(ch. 16)

友情是男人的问题,是他们的罗曼蒂克的事。(ch. 16)

我们因为孩子才依恋这个世界,考虑这个世界的未来,参与它的那些喧哗,那些骚动,把它的那些不可救药的愚蠢之事当回事。(ch. 19)

眼睛,心灵的窗户、脸部的美的中心、一个个体特性的聚合点;但同时又是一种视觉工具,需要不断地洗涮、湿润,用一种含有盐的成分的特殊液体来保护。(ch. 21)

每一个职业都创造出它的思维方式,它的存在方式。一个医生跟农民想的不一样,一个军人跟一个老师的举止不一样。今天我们都是一样的,我们都被我们面对工作的那种一致的无所谓而联合在一起。这种无所谓成了热情。这是我们时代的惟一的共同热情。(ch. 26)

两个人相爱,愿意只有他们两人,与世隔绝,这是很美的事情。但他们用什么来滋养每天的面对面相见?世界虽然实在让人瞧不起,但他们需要这个世界来进行谈话。(ch. 26)

我们惟一的自由是在苦涩与快乐之间选择,既然我们的命运就是一切的毫无意义,那就不能作为一种污点带着它,而是要善于因之而快乐。(ch. 43)

我的目光再也不放开你。我要不停地看着你。(ch. 51)

我怕我的眼睛眨。我怕在我那目光熄灭的一秒钟里,在你的位置上突然滑入一条蛇、一只老鼠,滑入另一个人。(ch. 51)

他试着抬起身来,用嘴唇去接触她。她摇摇头:“不,我只想看着你。”接着又说:“我要让灯光整夜亮着,每夜都亮着。”(ch. 51)

不朽,是死亡的影子或兄妹,看到他也就看到她。

——《不朽》

速度是出神的形式,这是技术革命送给人的礼物。跑步的人跟摩托车手相反,身上总有自己存在,总是不得不想到脚上老茧和喘气;当他跑步时,他感到自己的体重、年纪,就比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身与岁月。

——《慢》

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迷惑,他们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都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这样的时刻使我感到,历史总是喜欢开怀大笑的。

——《玩笑》 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实。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远离大地,变成一个半真的存在。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米兰昆德拉篇四
《米兰昆德拉》

米兰昆德拉

著名犹太作家米兰.昆德拉对80年代以来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困惑的名字。他像一个陷阱,既可被认为很深,也可被认为很浅。作家余华在某大学演讲时曾轻蔑地说:"昆德拉在欧美不过是三流作家。"果真如此吗?昆德拉自从1960年以《玩笑》一举成名之后,先后获得六次国际大奖,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不同凡响的震撼。阿拉贡称之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华盛顿邮报》称之为"欧美最杰出的和最为有趣的小说家之一"。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来说,昆德拉所产生的影响恐怕只有马尔克斯能够相比。显然余华的说法是不负责任的。

迄至1996年,昆德拉创作了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为了告别的聚会》、《笑忘录》、《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不朽》、《缓慢》;短篇小说集《讨笑的爱情》;论文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这些作品打上了鲜明的"昆德拉烙印",又具有五彩缤纷,变化多端的艺术风格。

生活在别处,生活在他方,生活在彼岸,这是昆德拉的一个基本思想。苏军入侵捷克后,昆德拉本人受监控,作品受禁止,1975年不得不移居法国,1979年《笑忘录》发表后,他又被褫夺了捷克公民资格。因此,他作为一名流亡作家,倍感"他方"生存的苦痛。"他方"不仅是现实意义上的"他方",更是形而上的"他方"。一只蝴蝶在蛹的世界里是不会被指认为美丽的,因为它找错了表演的场合。

《生活在别处》的主人公,少年诗人雅罗米尔,就是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永恒的悲剧冲突中走向了毁灭。真正的生活应当永远在别处。当生活在被处时,那是梦,是诗,是艺术,而当彼处一旦变为此处,崇高感随即变为生活的另一面:残酷。雅罗米尔在一个只有开会和秩序、官僚和文件的世界里,还想扮演莱蒙托夫、雪莱、兰波的角色,只能被无情吞噬。

1929年,米兰昆德拉出生在捷克布尔诺市,父亲是一个钢琴家,在音乐艺术学院论教授。在昆德拉看来,生长于一个小国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人,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少年时代,开始广泛阅读世界文艺名著。青年时代,写过诗和剧本,画过画,搞过音乐并从事过电影教学。50年代初,他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出版过一些诗集但诗歌创作显然不是他的长远的追求。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昆德拉的书籍上暗含着一个水印:恋爱教科书。比如说拉克洛的《危险的关系》和奥维德的《爱经》,还有那本莫名其妙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在某个错误的年代,一些书奇怪地担当了这个使命。诗人张枣在八十年代曾说过:“北岛的《黄昏·丁家滩》使大学生们懂得了谈恋爱时如何说话。”昆德拉的书在中国的发行量上超过了所有的大师,原因可能也在于他的书悄悄地成为了九十年代后年轻人的“恋爱教科书”。昆德拉的书从台湾一些女作家的读者群里夺取了部分份额,并把他们教育成了成人:从歇斯底里的宣泄情感的机器变成了“羞怯的”有了隐私的成人。(昆德拉说:要求有一个带钥匙的抽屉,通过羞怯地反抗,人们进入了成年。)

和普通读者的角度不同的是“专家”的角度,有些“专家”乐于把昆德拉当做不断产生新词的哲学家推荐给读者。什么“存在之轻”、“遗忘”“媚俗”等等。然而,在流通中昆德拉的“媚俗”这个词被“专家”们用错了,一错再错,到最后,“媚俗”这个词变得和“打造”、“酷”一样恶俗了。

从出版的角度讲,昆德拉的小说只不过是“读物”。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似乎能看到更多的真实:昆德拉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品质。中国读者甚至靠阅读昆德拉建立了关于“好书”的标准。

米兰昆德拉篇五
《米兰昆德拉》

米兰昆德拉篇六
《米兰昆德拉的那些话》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昆德拉一部作品的标题

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和变形,“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们却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的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

2、 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力量在远处进行暗杀,人类在几分钟风就会灭绝。

——《为了告别的聚会》

我们无法忘记战争中孩子的那双纯洁眼睛。她静静地面对着空中的掠过射出的子弹的战机,面对远处精确制导炸弹呼啸着划过城市的夜空,面对着坦克车的炮火摧毁了她父母兄弟的家园,面对着四散奔逃的人们在血泊中喘息与哀鸣……

3、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昆德拉一篇演讲的标题

不必担心上帝的笑声,他的笑声中饱含着理解与信任。只有当人类的任性与自私还在他的掌握之中,只有当人类的所思所想并不是在毁灭自身的存在,只有当人类不断地反思自身的弱点并且努力去发现人性中美丽的光芒,上帝才会发出如此喜悦的笑声。或许人类停止思考,上帝就会震怒。

4、 人从来就想重写自己的会传记,改变过去,抹去痕迹,抹去自己的,也抹去别人的,想遗忘的远不是那么简单。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真正的英雄,其实不问出处。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在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也还需回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经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起。

5、 在这个世界,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被被控制和记录。

——《认》

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下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

我们的脚步正在走向我们自己选择的终点。

6、 来,让我们真的叫他们忌妒。

《生活在别处》

来,让我们穿上最美丽的衣服走在街头,爽朗地高声大笑,让所有的目光注视着我们,让我们真的叫他们忌妒。来,让我们轰轰烈烈地经历一次爱情,甜蜜热情切地在绿草地上拥抱,让我们的手指相心灵相抚慰,让我们真的叫他们忌妒。

——米兰昆德拉《身份》语录

在今天这个世界里,我们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被控制,都被记录下来,那些大商场到处有摄像机监视我们,人们摩肩接踵,接连不断,甚至连做爱都会在第二天被搞调查或做研究的人盘问。。。一个人怎么可能避开监视完全消失,连一点痕迹也不留下?(ch. 1)

她甚至都不能自杀,因为自杀就意味着背叛,意味着不愿意再等待下去,完全失去耐心。她将会一辈子都生活在一种无尽头的可怕之中。(ch. 1)

梦将一个人生命中不同的时期化为同等价值,并将人所生活过的一切都拉平,使之具有一种同时性,这让人受不了;梦否认现时的特权地位,使它变得不再那么重要。(ch. 2)

我老是在想,死去之后,人还是活着的。我在想,所谓死亡就是做一场无尽的噩梦。(ch. 3)

这就是友谊的真正与惟一的意义:为对方提供一面镜子,让他可以看到自己以前的形象。假如没有朋友对回忆无休止唠叨,这一形象就可能永远被抹去。(ch. 12)

男人们都成了爸爸。他们不是父亲,而只是爸爸,也就是说,没有父亲的权威的父亲。(ch. 14)

照他的说法,广告就是在隔了很久之后完成这一诗歌目标。它将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转化为诗歌。多亏了广告,日常生活开始变得如同歌曲一般美好。(ch. 10)

他微笑了,一种表明距离的微笑。这样很有风度。你越有权势,就必须越显得有风度。(ch. 10)

他怎么说他爱她,说觉得她很美,也没用。他那情人之眼无法安慰她。

因为爱情的目光是一种使她的身体成为惟一的目光。。。。。。不,她需要的不是一种爱情的目光,而是陌生人的、粗鲁的、淫荡的眼光的淹没,这些眼光毫无善意、毫无选择、毫无温柔也毫无礼貌,不可逃脱、不可回避地投注到她身上。正是这种目光将她保持在人的社会群体中,而爱情的目光则将她从中拉出来。(ch. 13)

十六七岁的时候,她特别喜欢一个隐喻;是她自己想出来的、听来的,还是从哪里读到的?没有关系。她想成为一种玫瑰香,一种四处扩散的香味,四处去征服。她希望就这样穿透所有男人,并通过男人,去拥抱整个世界。玫瑰四处扩散的香味:那是对艳遇的隐喻。这个隐喻在她即将成人之际开放,就像是对温柔地与男人混杂相处的浪漫许诺,对穿越所有男人之旅的邀请。可是,她天生又并非是一个常换情人的女人,这个朦胧的、抒情的梦,很快就在宁静而幸福的婚姻中沉睡过去。 (ch. 14)

一个人可以在爱人在场时,因怀念他(她)而痛苦,假如他(她)隐约看到了爱人会不在的将来;爱人的死亡,虽然还看不见,却已经可以感知。(ch. 14)

她因自己毫无艳遇而高兴。艳遇是一种拥抱世界的方式。她不再希望拥抱世界。她不再去想这个世界。(ch. 14)

米兰昆德拉篇七
《【米兰·昆德拉系列】对昆德拉的接受与拒绝》

对昆德拉的接受与拒绝 中国图书商报/ 2003 年/ 09 月/ 05 日

王彬彬

昆德拉的书中,既有着许多深刻的见解,也有着不少精致的谬论。而这些谬论,在中国,是足以把一些人引向犬儒主义的。

上世纪80 年代后期,昆德拉被韩少功、景凯旋等人译介到中国后,掀起了一股“昆德拉热”。一时间,大有“开谈不说昆德拉,读尽诗书也枉然”之势。不少此前从未对外国文学发表过看法的人,也写起了研究昆德拉的“论文”。中国的读书人,似乎谁都能被昆德拉以某种方式所触动,谁都能从某个角度对昆德拉来一通评说。尽管谈论、研究昆德拉者甚多,但基本观点则颇一致,即都是在热烈地肯定、赞美。前些年,青年言论家余杰发表《昆德拉与哈维尔──我们选择什么,我们承担什么》一文,提出了“要昆德拉,还是要哈维尔”的问题,才算是有了一点不和谐音。余杰把昆德拉和哈维尔作为知识分子可能的两种现实姿态的代表,并明确主张应该拒绝昆德拉而效法哈维尔。余杰的文章,记得引起不止一人的质疑、驳斥。

在当年议论和评说昆德拉的热潮中,我也曾是凑热闹者,并且也表达的是肯定和赞颂性的意见。后来,余杰文章发表,我对他的基本观点是赞同的,但并未公开说出我的看法。现在,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一套昆德拉作品的新译本。我重读了《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原译名《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玩笑》等几种,并且借新译本出版的机会,把我现在对昆德拉的看法说一说。

首先我想说,昆德拉对于我是迷人的。他观察社会和人生时的睿智与深刻,常令我再三玩味、赞叹不已;他关于小说艺术的见解,也时常让我深受启发。如果要用一个现存的词语来概括昆德拉,我觉得“益人神智”四个字是颇合适的。昆德拉的迷人之处,细说起来当有很多。但最值得称道、对中国作家也最富有教益的,是以小说的方式对极权体制下人的生存境遇做出了独特而深刻的揭示。

昆德拉早已赢得了世界性声誉。使昆德拉赢得世界性声誉的原因,不管他自己是否愿意承认,无疑首先是“政治”。以艺术的方式对极权政治的批判、控诉,是他引起世人注目的首要因素。但同是对他的“政治”感兴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所产生的感觉和理解肯定是不同的。如果说,一个美国读者对昆德拉作品中的“政治”再有兴趣也不过是一个旁观者的兴趣,他的感觉和理解总难免有些隔膜,那作为中国的读者,尤其是年岁稍长者,读昆德拉小说,则常有身临其境之感。例如,昆德拉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某种意义上也是他的小说成名作《玩笑》,说的是一向喜欢开玩笑的在校大学生路德维克,因一句政治玩笑而命运逆转,从此陷入苦难深渊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这样的“悲剧”,在中国曾经发生得太多太多。而不能随便开玩笑、尤其不能开政治性玩笑, ──这也曾是我们十分“习惯”的一种生存境遇。当然不只是一部《玩笑》,昆德拉所有以捷克为背景的小说都能在不同程度上让我们产生“他乡遇故知”的感觉,或者说,都能在或多或少的方面让我们觉得是一个外国人在说我们自己的事。

或许有人会说,如果昆德拉的小说仅仅是让我们感到“亲切”和熟悉,那其价值不是十分有限么? 近几十年来,我们不是也有许多小说写了与《玩笑》类似的故事,展示了与路德维克同样的“悲剧”么? 我说不然。昆德拉的小说,让我们看到了在极权政治下人性的共同表现,这对于拓宽我们的眼界、矫正我们在政治和人性认识方面的某种谬误,有着明显的意义。捷克人,在生理结构上与我们相差甚大,在文化传统和所谓“文化心理”上,与我们也大相径庭,但在同样的政治条件下,他们与我们的表现却惊人地相似。我们看着昆德拉小说中的人物,简直就像看着我们的兄弟、我们的父祖、我们的同事。而这对于被我们中不少人所有意无意地信奉的“国民性决定论”(“文化决定论”) 是一种有力的冲击。“文革”结束后,当我们反思历史灾难时“, 国民性”是众口诘难的“罪魁”,似乎“文革”一类历史灾难的发生,以及在所谓“极左”政治下人的软弱、妥协、卑劣,都源于我们“国民性”和传统文化中的劣根性。昆德拉让我们看到,在文化传统和“国民性”与我们迥然有异的地方,类似灾难也曾发生,人性的表现也与我们大同小异。这使我们认识到,仅用“国民性”和文化传统解释不了“文革”一类灾难何以在中国发生,也解释不了在这一灾难中人们的种种表现。放弃了“国民性决定论”和“文化决定论”之后,我们就能明白:只要有一定的条件,极权政治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建立起来;而只要处于极权政治下,人性都会有差不多

的表现。这样的认识能使我们把目光从“国民性”和文化传统上稍稍移开,更多地关注“制度”的改造和建设。

然而,对于这样的“解读”,昆德拉本人一定大为不满意。在“昆德拉现象”中,有一个耐人寻味之处,即人们总是执着地盯着昆德拉小说世界中的“政治”,而昆德拉则千方百计地要把人们的目光从他小说中的“政治”上引开。他要求人们在“美学”而不是在“政治”上理解和接受他的小说。他认为小说家是“存在的勘探者”,小说的使命是“发现”人在“存在论”意义上的生存处境。他强调“, 政治”在他的小说中不过是一件外衣,一块酵母,甚至仅仅是一种点缀,他要揭示的是人类在任何政治制度下都可能陷入其中的生存境遇。昆德拉对“政治”的说法暂且不论,先想指出,他的小说的过人之处,确实在于着眼“政治”却又能超越“政治”。我们知道,同类“题材”的小说,近几十年在中国有许多,但它们都难以望昆德拉项背。昆德拉小说之所以比中国同类“题材”的小说高明,原因有二:一是昆德拉反思历史时的那种“存在论”的眼光;一是昆德拉评价历史时的那种“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昆德拉无意于写纯粹的“政治小说”或“问题小说”,他总是从“政治”切入,而最终使小说的意味和意义大大地撑破了“政治”,具有了浓郁的形而上意旨。例如《玩笑》,虽然故事表层是一个政治性悲剧, 但读过全书,我们却感到这悲剧已丧失了苦难性,或者说,我们感到昆德拉不是在写苦难, 而是在写苦难的“苦难性”丧失,在写悲剧的“悲剧性”失落,在展示苦难怎样成为笑剧。这就让我们感到人的存在的某种荒诞性,这样一种荒诞性确实并非只在特定的政治条件下才可能存在。昆德拉在反思政治灾难时,那种坚定的个人主义立场,也是令他的小说迷人的重要因素。昆德拉的个人主义往往体现为对个人自由和尊严的强烈关注。在小说中,他又往往是通过一些很微观、很具体的角度传达他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例如,“隐私”是他思考个人自由和尊严时常用的一个立足点。他不厌其烦地让我们看到,在极权政治下,一方面是“政治”的极为神秘、暧昧和不透明,另一方面则是个人生活的极为透明,是个人“隐私”的彻底丧失,是他人随时可以把鼻子伸进你的卧室里,是连内裤都那样整齐划一。而在一个个人“私生活”被彻底消灭、个人“隐私”被彻底照亮的社会,个人的自由和尊严当然无从谈起。与昆德拉相比,中国的作家在反思政治灾难时,便大为逊色。他们能写出苦难的“苦难性”,却写不出苦难的“苦难性”丧失;他们能透过政治层面进入对文化的反思,却不能写出人类生存的某种荒诞意味;他们能站在主流立场上总结“教训”,却不能以个人自由和尊严的名义对“极左政治”进行控诉。我觉得,中国的作家,实在可以从昆德拉那里学到很多东西。

但我对昆德拉也有着很大的保留。昆德拉要求人们在“美学”而不是在“政治”的意义上理解和接受他的小说,这是有相当道理的。但他反复强调“政治”在他的小说里不过是一种背景,一种无足轻重的东西,却是我无法认可的。毫无疑问,昆德拉小说的内涵是远非“政治”所能概括的。他的确突破了特定政治制度的拘囿而进入对人类生存处境的形而上“勘探”。但这一对“政治”的超越,在我看来,非但不构成对“政治”的抹煞,倒是使得我们对极权政治的本质有更深刻的理解。换句话说,昆德拉正因为没有被揭露和控诉极权政治的功利目的所左右,反而能对极权政治做出了分外独特也分外有力的揭露和控诉。昆德拉把我们的兴趣从“政治”引开的理由,是他所“发现”和“勘探”到的那些人的生存“处境”,并不只在极权政治这种特定的条件下才会有,它们可能存在于任何一个社会和时代。而我以为,他所“发现”和“勘探”到的那些人的生存境遇,虽然要任何政治条件下都可能某种程度地存在,但在极权政治条件下,却必然存在、普遍存在和最典型地存在。人的这些生存境遇虽然不一定以极权政治为绝对必要的条件,但与极权政治也决非绝对无关。

正如有人指出过的那样,昆德拉其实陷入了一种极端怀疑主义。他痛恨极权政治,却又怀疑民主政治;他深感在极权政治下人的生存的荒诞,但又怀疑在民主政治下人的生存境遇会有本质的改观;他揭示出在极权政治下人的软弱、妥协的可悲;但又把反抗视为“媚俗”。在这种极端怀疑主义的驱使下,他有意无意地忽视和抹平一些重大差别。在《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我们看到,托马斯的儿子希望他在一份要求释放政治犯的请愿书上签名时,托马斯竟然想到了秘密警察要求他在一份告密书上签名,并认为这二者本质上是同一回事。托马斯的儿子和那个秃头编辑为反抗极权政治而从事的秘密活动,与秘密警察为维护极权政治而从事的秘密活动,在托马斯眼里已没有什么不同。也是在这部小说中,终身与“媚俗”为敌因而也终身反叛和流浪着的萨比娜,最后虽然在美国定居,但她并没感到在美国的生活与在捷克的生活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在她看来,美国参议员向草坪上的孩子招手微笑,与捷克官员站在检阅台上向游行队伍招

手微笑,可以等量齐观。不能说昆德拉如此看问题丝毫没有道理,但我坚信也有着极大的谬误。置身于西方世界的昆德拉之所以如此睁眼说瞎话,我怀疑恰恰出于“媚俗”的需要。重读《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我对其中的“伟大的进军”这一部分已难以忍受。同时深感到,昆德拉书中,既有着许多深刻的见解,也有着不少精致的谬论。而这些谬论,在中国,是足以把一些人引向犬儒主义的。

对昆德拉,全盘接受和全盘拒绝,我以为都是不合理的。我们固然不能把孩子连同洗澡水一起倒掉,但也不能因为怜惜孩子而大喝其洗澡水。

米兰昆德拉篇八
《【米兰·昆德拉系列】昆德拉与哈维尔》

昆德拉与哈维尔

──我们选择什么?我们承担什么?

余杰

昆德拉的名作《生命中不能随之轻》里有这么一个细节:主人公托马斯被要求在一份声明上签字,抗议苏联占领期间的捷克傀儡政府虐待政治犯。托马斯当然是一个反对专制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但他不愿意在声明上签名。

要托马斯签名的编辑对他说:“重要的,是要指出,在这个国家仍有一帮人没有被吓住。大家都表明立场,把麦子与麦壳,分辨清楚。”托马斯则认为,思想并不能拯救生命。当初自己所发表的文章也许救了人,也许没有。但是作为一个医生,自己确确实实是救过好几条人命。

在“签名”这一行为上,另一位捷克的作家哈维尔则作出了迥然不同的选择。哈维尔认为,必须签名,不管签名能不能收到什么实际的效果。他清醒地知道,政府并不会把要求改善政治犯待遇的签名看作一回事,签名很难真正改善政治犯的实际待遇,但是他认为,签名有两个意义:第一,签名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严酷的现实中自我承担的勇气,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应该“在每一个步骤和任何地方都全力投入抗拒那种匿名的、非个人的、非人性力量的非理性发展趋势”;其次,签名能够让那些在牢狱里受难的人们感受到精神上的支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还是孤独的。所以,哈维尔在许多份文件上签名,并且自己也出入于牢狱之间。他是《七七宪章》的重要组织者,他把签名以及与签名相关的一系列言行看作是“一种有本质意义和普遍意义的重要经验。”

在《政治与良知》一文中,哈维尔写道:“一个无权无势的个人敢于为真理而呐喊,并以自己个人的全部生命来支持自己的声音,即使形式上被剥夺了选举权,却有数以千计的匿名投票者,有令人震惊的更强大的力量。即使在今日世界,特别是在饱受烈风煎熬的前哨中仍然可能用个人经验和自然世界去对抗权力,揭穿它,就像《古拉格群岛》的作者一样。越来越明显的,真理和道德能够为政治提供一个新的起步点,而且,即使在今天,也有其不容否定的政治力量。”他把“承担”作为知识分子的职责,他把“勇气”作为知识分子的品格,他在直面世界的黑暗和自身的黑暗中获得道德上的自足。1979年哈维尔被捕,被判处四年半监禁,仅允许与妻子奥尔佳通信。1983年1月22日出狱前,他在信中这样写道:“使一个人不能不到处都看到道德败坏现象的,甚至不是普遍的道德败坏本身,而毋宁说是他自己丧失了自信和生命的意义感。引用我自己的话来说,‘世界堕落到我自己堕落的程度’。”如此彻底的道德自律,让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中国人难以置信。

从8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全面地接受着昆德拉。昆德拉在中国知识界刮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旋风。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昆德拉热一直长盛不衰。相反,我们对哈维尔却采取了不应有的疏离和冷淡,哈德尔的戏剧作品几乎一部也没有得到翻译和出版。这不仅仅是昆德拉与哈维尔两个不同的人生选择造成的,在这一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中国知识界的某些秘密。

在我看来,昆德拉是“智者”,哈维是“圣人”。这种说法不一定准确,姑且用着吧。昆德拉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他采取的是冷眼看人间的方式。他在观看自己祖国的时候也是如此。昆德拉流亡到西欧之后,再反观国内一切荒谬透顶的事件,因而具有了“距离的美感”。这种“距离的美感”使他的作品洋溢着压抑不住的幽默和反讽。昆德拉的幽默是迷人的幽默,昆德拉的反讽是惊人的反讽,它们征服了无数长期按照一元化进行思维的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困惑中的青年人。昆德拉看透了历史的风烟,历史巳然如此,他得出的结论是:不参与才是真正的参与。因而他有一种很强烈的置身于事外的“游戏”的态度。而哈维尔是一个知行合一的“圣人”,他是贞德、。扬胡斯、布鲁诺和甘地这一谱系的人。对外,他用行动证明自

己的理论,进行着“警戒地、深思地、专注地抗拒”;对内,他深入到心灵深处,发掘出灵魂里崇高的因子,摒弃那些卑劣的因子。哈维尔坚持认为,心灵比智慧更加重要,承担比回避更加重要,参与比置身事外更加重要。哈维尔决不离开自己的祖国,他与自己的同胞共同承担历史的苦难。他觉得,只有承担了历史的苦难,才能拥有对祖国的未来发言的权利。

签名还是不签名,这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心灵还是智慧,这也是一个选择的问题。昆德拉还是哈维尔,这更是一个选择的问题。

对昆德拉趋之若鹜,而对哈维尔却有意地回避,昭示了中国当代知识分子人格层面里存在的某些盲点。先秦以降,在中国的知识谱系中,一直异乎导常地关心智慧问题而又异乎寻常地忽略心灵。先秦诸子里,除了庄子有一些生命哲学的成分以外,其他诸子几乎都在讨论智慧的问题────在一个暴力泛滥的社会里,在一个没有自由的社会里,在一个压抑个性的社会里,如何动用智慧生存下来并且很好地生存下来?这需要极为发达的智慧。我们的民众、我们的知识分子,把精力集中到玩弄智慧与智慧的较量上,而无暇对心灵进行耕耘────在赤裸裸的搏斗中,“心灵”远远不是“智慧”的对手。“心灵”是非功利的,而“智慧”则是功利的。“智慧”像一架天平一样,能够称出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对我们本人有多大的好处和多大的坏处;而“心灵”则像一双翅膀,不计较能否飞到目的地,飞翔的过程比要到达的地方更加重要。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智慧”是多和少的问题,“智慧”确确实实是过剩的;而“心灵”则是有和无的问题,“心灵”确确实实是匮乏的。智慧的发达与心灵的匮乏是成反比的,两者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理想的人格模式是诸葛亮的模式。诸葛亮的智慧高度发达,而他的心灵却是一个黑洞。他去给周瑜哭丧纯粹是政治行为,是“猫哭耗子────假慈”。他的眼泪是由智慧驱动的,而不是从心灵深处汩汩流出来的。难怪鲁迅先生评价《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时说,智慧过多而近于妖,因为诸葛亮超人智慧的背后没有心灵来支撑。这种智慧畸形发展的传统已经内化到我们的血液之中。于是,我们毫无反思地接受昆德拉,接受“生命中能够随之轻”,接受对敌人和自己都有极大的杀伤力的反讽;同时,我们自觉地躲避哈维尔,躲避“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躲避直截了当的、“事前无法计算效果”的抗议。

昆德拉的泛滥与哈维的缺席,是一柄剑的两面。我们选择了什么?我们承担了什么?本来很难回答的问题,如果从这一视角锲入,则迎刃而解。

哈维尔在经历了牢狱之灾、并且把牢狱之灾当作家常便饭之后,曾经说过:“一个不能从自身汲取力量和不可能在自身内部发现其生命意义的人,将依赖于他周围的环境,将在自身之外的某处为自己寻找方位────在某种意识形态、团体组织或社会中去寻找,这样,尽管他看上去在行动,但事实上他仅仅在等待,在依赖……真正的坚定不移仅仅表现在某人能够依靠他自身而不是他人,他有力量保持清醒严肃的精神,保持他自己的理性、健康的自制和对于世界独特的而不是调停的观点。当然,反过来也一样:只有能够保持这样一种持久的总体看法的人,才能真正地信仰────这种信仰是作为一种灵魂的状态,作为一种‘存在’而不是对来自外部某种东西盲目地认同。”这里,哈维尔强调“灵魂自足”,这是人格独立的起点。灵魂比智慧要重要。从自己的内心里生发出来的信仰,是坚不可摧的信仰。而中国知识分子缺乏的恰恰是这样一种信仰。生存是他们的最高信仰,为了生存可以放弃所有的原则和所有的承担。因为是为了生存,所以无论作出多少违心的选择都是不可以指责的,谁指责就是苛求、就是不“设身处地”。当我们对文革进行反思的时候,常常遇到这样的阻碍:在那样的情况,你还能要求人家做些什么呢?对知识分子必须严格再严格。没有具体实施整人和打人的行为,并不能够成为知识分子逃避自身罪责时有力的辩护。沉默也是一种犯罪。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1945年曾经说过一段震耳聩聋的话:“罪责是全民性的,我们应该全民共忏悔。“哈维尔也说过相似的话。1990年,捷克“天鹅绒革命”成功后,哈维尔当选捷克总统。在就职的演说中,他说:“我都已经变得习惯于极权主义体制,把它作为一个人不可改变的事实来接受,并保持它的运行……没有谁是它纯粹的牺牲者,因为我们一起创造了它。”在整体性的罪恶中,知识分子罪不可赦。我们从昆德拉那里发现了与我们有强烈共鸣的“嘲讽”,却不敢像哈维尔一样”直面

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

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界对钱钟书和余秋雨给予极高的评价。钱钟书的学术成就和余秋雨的文化意义自然是不容忽视的。但是,他们近似昆德拉而远离哈维尔,他们是旁观者而非参与者。他们对人生、对历史、对苦难都有一种冷和游戏的态度,他们智慧的眼睛看透了社会人生,行文的调子是偏冷的。他们的文字缺乏一种佛教所说的“大悲悯”的特质,也就是哈维尔所说的“对世界所怀的日益强烈的责任感”。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智慧,让人感叹“怎么会如此想,怎么写得出这样的句子来!”却很难让人产生一种“大感动”。读《围城》、读《黄金时代》,都很难让我产生读鲁迅先生的一篇小散文────如《藤野先生》中写看见先生照片的寥寥的几句话────就能够产生的感动。原因显然不在于文字功力的高下,而在于人格和精神的厚重与稀薄。鲁迅先生在写一篇小散文的时候,也完完全全地把自己的心灵投入进去;而钱钟书和王小波即使在写长篇小说的时候,也是“元神出窍”的。

90年代对钱钟书、余秋雨以及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等人的推崇和对鲁迅的遗忘,正是这个时代疾病的重要症候所在。这些行为的潜台词是:我们选择知行脱离,我们不承担“社会良心”的角色。我们欣赏智慧,但是我们放逐心灵。90年代大部分的中国知识分子选择了“专家”这种职业化的身份,不再对社会发言,不再关注“沉默的大多数”的生存状况,并且把这种选择当作进步。是不是真正的进步呢?放弃了承担的中国知识分子,即使生产出“与国际接轨”的知识来,这样的知识对于特定时空内的“中国”来说,是不是一种“有机”的知识呢?

哈维尔曾在一篇题为《知识分子的责任》的演讲中讲到:“在我看来,知识分子是这样一个人,他或她一生概括地说都致力于思索这个世界的事务和事物更广泛的背景。当然,知识分子并非做这种事的人,但他们是以专业态度来做的。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研究、阅读、教授、写作、出版、向公众发表演说。通常────尽管并非永远────这导致他们对世界和世界前途抱有更广阔的责任感。”责任感的丧失意味着尊严的丧失,责任感的丧失意味着灵魂的缺席。没有责任感也就没有人格力量,没有责任感也就没有思想的穿透力。“知识分子”变成了一个被抽空的器皿。

我们选择什么、我们承担什么?我们还有没有勇气从昆德拉走向哈维尔?

米兰昆德拉篇九
《【米兰·昆德拉系列】界定《身份》》

界定《身份》

庄焰

机场,边境验证身份。面对从护照上不经意似的抬起眼来瞄了我一眼的边境官犀利的目光,我不由得屏住呼吸,安静直立,再加上一个无害微笑回应他这一瞥,仿佛这样能帮助确认我的身份无误,与护照上所注完全一致。尽管每次都身份确定、通行无阻,下回出入境时我还是会屏住呼吸。

取汇款,再次被检验身份。邮局的姑娘从身份证上抬起眼来瞄我时,我突然想到照片是很久以前照的,张嘴想说两句话证明那就是我,但说什么呢?好在姑娘没有怀疑,一切顺利。

在这样无处不在的身份验证的时刻判定的权力不在自己手上,一瞬间具体感受到的那种被界定身份时的无奈与无力,与米兰·昆德拉在《身份》一书中凸现出的作为个体存在凭据的抽象“身份”的荒谬性这一主题暗暗呼应。

《身份》是米兰·昆德拉第九部小说,1996年完稿于法国,以法文写成。是作者定居法国后创作的被法国读书界称为“遗忘三部曲”的三新作之一(另两部为《慢》和《无知》),较为集中地显示了他创作倾向哲思化的新流向。小说形式简短,人物与故事情节极其简练,作者试图在最小的空间里容纳下最大深度、充满复杂性的思考。

女主人公尚尔与男友让-马克是小说里爱情的主角。作为昆德拉笔下那些承受命运的著名女主角的姐妹,尚塔尔责无旁贷的担起了沉重担子,揭示作为个体存在外在知符号的“身份”这一哲学命题的脆弱性。简言之,对一个人的识、判断应该是仅仅建立在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职务、收入这些可以界定的外在身份特征上的吗?

已不再年轻的尚尔一度结婚,儿子幼年夭亡后,她决意挣脱自己以往被认知的存在身份--大家庭里的贤妻良母。尚塔尔离了婚,想要抛弃社会逼她习惯的那种行动、生活、思考或感受的方式,成为尚塔尔。为此,她放弃了当收入菲薄的教师的梦想、找到一份收入颇丰的工作、买了自己的公寓……进入了“生活”的中心。

然而,抛弃了妻子母亲身份的尚塔尔面对的“生活”是什么呢?她公司老板的一席话体现了以颂扬“生活”喜剧为宗旨的当代社会信奉的宗教:您在过着您的(充满琐碎俗事的、毫无美感的)悲惨生活时,可以是不幸的,也可以是幸福的。您的自由就在这选之中。在将自己的个体性融化在众人的大锅中的时候,您或者带有失败感,或者拥有高兴的自由。而我们做出的选择,我亲爱的女士,就是高兴。

想要顺利而高兴的“生活”下去就得遵循生活的规则,有存在的身份(标签)。在不同的时刻、面对不同的人群必须要有不同面孔(也就是能被人明确认知的身份)。她只得拿出一张张“生活”者的面孔让别人确信她的存在。这一张张新面孔、一个个新身份,都有违她逃离原有身份、选择“生活”时想要自主表现、成为自己的朦胧愿望。

只有在面对让-马克时,尚塔尔觉得自己无须伪饰、不用标签,能从自己的年龄、身体、职业对她的要求中解脱出来,表现真正的她。她在不同的面孔中摇摆,在对真实自己的背叛(不得不贴上标签保住生活),以及对选择的标签“生活”的背叛(不时对那些身份的嘲讽)--“双背叛”中挣扎。

最终尚塔尔选择了真实。看着自己的恋人--那个她还可以以真实相对的人--尚塔尔说:“我的目光再也不放开你。我要不停地看着你。”尚塔尔唯一需要的、从中可以认出真正自己的那束目光,是让-马克能

够包容真实的她的目光。在这一束她决定不再放弃的目光中,她拒绝外在基于“身份”对她的存在给予的判断,安静的成为她自己清醒而平和。

尽管这可能是一种逃避,但在窥视与评判无孔不入的现代社会中,我希望尚塔尔能在中国的读者中找到更多她期待的、能够包容真实的个人、不轻易凭外在的身份界定个体存在的目光。当这些目光或可给“生活”带来些不同的意义时,我们应感谢译者以精确的语言传达了作者“难以转述”的充盈意义与深度思索。

米兰昆德拉篇十
《米兰·昆德拉》

米兰·昆德拉 米兰 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捷克小说家, 米兰·昆德拉,捷克小说家, 生于捷克布尔诺市。 生于捷克布尔诺市。 1948年,到首都布拉格 年 读大学。 读大学。1967年,他的 年 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 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 在捷克出版, 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 功。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 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 文学奖的候选人。 文学奖的候选人。主要作 品有《小说的艺术》 品有《小说的艺术》、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等 序言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倒地上。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倒地上。 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 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 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 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 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 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 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 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 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目录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第六部 第七部 轻与重 灵与肉 不解之词 灵与肉 轻与重 伟大的进军 卡列宁的微笑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该书描述了1968年苏联入侵捷 该书描述了1968年苏联入侵捷 1968 克时期,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 克时期, 横压榨之风潮, 横压榨之风潮,普通知识分子命运 多舛的复杂故事。 多舛的复杂故事。作品剖示隐密的 无情,探讨爱的真谛, 无情,探讨爱的真谛,涵盖了男女 之爱、朋友之爱、祖国之爱。 之爱、朋友之爱、祖国之爱。在任 何欲望之下, 何欲望之下,每个人对于各类型的 爱皆有自由抉择的权利, 爱皆有自由抉择的权利,自应负起 诚恳执著的义务。 诚恳执著的义务。人生责任是一个 沉重的负担,却也是最真切实在的, 沉重的负担,却也是最真切实在的, 解脱了负担,人变得比空气还轻, 解脱了负担,人变得比空气还轻, 似真而非,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 似真而非,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小说中的男主人公托马斯是一个外科医生,

小说中的男主人公托马斯是一个外科医生, 因为婚姻失败,既渴望女人又畏惧女人, 因为婚姻失败,既渴望女人又畏惧女人,因 此发展出一套外遇守则来应付他众多的情妇。 此发展出一套外遇守则来应付他众多的情妇。 有一天他爱上一个餐厅的女侍-特丽莎, 有一天他爱上一个餐厅的女侍-特丽莎,他 对她的爱违反了他制定的原则, 对她的爱违反了他制定的原则,甚至娶她为 妻,但是托马斯灵肉分离的想法丝毫没有改 依然游移在情妇之间, 变,依然游移在情妇之间,对全心爱他的特 丽莎是一种伤害。 丽莎是一种伤害。特丽莎经常在极度不安的 梦靥中醒来,经常猜忌与怀有恐怖想像。 梦靥中醒来,经常猜忌与怀有恐怖想像。 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形象分析:托马斯不可否认他对特蕾莎心灵的忠贞, 不可否认他对特蕾莎心灵的忠贞,在遇到她之 后他再也没有喜欢过别人直至死亡, 后他再也没有喜欢过别人直至死亡,他似乎也 没有怨恨过特蕾莎并一直追随她而去,出于同 没有怨恨过特蕾莎并一直追随她而去, 情心托马斯可以感受到她的恐惧, 情心托马斯可以感受到她的恐惧,他会握住她 的手等她平静, 的手等她平静,那简单的幸福在我看来可谓无 限美好。 限美好。同时他为了探索女人那百万分之一的 不同而不断地在身体上背叛特蕾莎。 不同而不断地在身体上背叛特蕾莎。在他看来 心灵和身体是分离的, 心灵和身体是分离的,他也控制不住自己的身 任由它放荡。 体,任由它放荡。他用手术刀或用身体去探索 未知的区别。 未知的区别。 在托马斯的一切放荡的事情中也可以看到每个 人的差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人的差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书中 还有提到如果人真是被劈开的一半, 还有提到如果人真是被劈开的一半,那一定 存在着真正的另一半, 存在着真正的另一半,而或许自己找到的不 是真正的那一半, 是真正的那一半,但是托马斯在梦中与真正 的另一半住在幸福的家中, 的另一半住在幸福的家中,可是当他看到特 蕾莎无限悲哀的目光时, 蕾莎无限悲哀的目光时,他又一次感受到了 特蕾莎的痛苦,决然的离开幸福的家, 特蕾莎的痛苦,决然的离开幸福的家,离开 那个真正的另一半。 那个真正的另一半。 特蕾莎她会经常照镜子企图看到灵魂的面貌, 她会经常照镜子企图看到灵魂的面貌, 希望看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她很弱小, 希望看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她很弱小, 她害怕托马斯的抛弃, 她害怕托马斯的抛弃,可正是这份弱小 使她不敢对托马斯要求什么而任由他给 自己带来痛苦

, 自己带来痛苦,她对卡列宁的爱是看到 了一条狗与伊甸园的连接。书上说: 了一条狗与伊甸园的连接。书上说: 人与狗之间的爱是牧歌一样的。 “人与狗之间的爱是牧歌一样的。这是 一种没有冲突,没有撕心裂肺的场面, 一种没有冲突,没有撕心裂肺的场面, 没有变故的爱。”书上说狗的时间是循 没有变故的爱。 环转动的,而人是直线前进的, 环转动的,而人是直线前进的,而幸福 就是对重复的渴望。 就是对重复的渴望。 特蕾莎对卡列宁的爱就是无私的爱并无所求, 特蕾莎对卡列宁的爱就是无私的爱并无所求,不想 设法改变对方,与它之间只是简单的重复。 设法改变对方,与它之间只是简单的重复。其实我 觉得特蕾莎很幸福,有托马斯忠贞不一的心灵之爱, 觉得特蕾莎很幸福,有托马斯忠贞不一的心灵之爱, 毕竟不能对托马斯做出什么别的要求, 毕竟不能对托马斯做出什么别的要求,至少一份的 忠贞也算作幸福了,也有卡列宁的陪伴。 忠贞也算作幸福了,也有卡列宁的陪伴。但是她还 有对母亲的厌恶,是母亲让她没有羞耻的生活, 有对母亲的厌恶,是母亲让她没有羞耻的生活,但 是母亲不也是一种悲哀,她作践这一切的尊严, 是母亲不也是一种悲哀,她作践这一切的尊严,为 了抛弃过去的青春与美丽。 了抛弃过去的青春与美丽。 萨比娜她似乎一直在背叛,她认为美是藏 她似乎一直在背叛, 在背叛的世界中, 在背叛的世界中,她不能在一种稳 定的环境中长期待着, 定的环境中长期待着,在她看来似 乎是无法忍受的, 乎是无法忍受的,她的画的裂纹中 还有另一番世界, 还有另一番世界,她最后离开弗兰 茨似乎也不是因为不爱, 茨似乎也不是因为不爱,只是要远 离她所享受的世界了她才决定离开 当生命不断前进中, 当生命不断前进中,我们赋予各种事物各自 的含义, 的含义,这也是为什么看到一些事会想到别 的与之本不相关的事。 的与之本不相关的事。她不断地飘泊正表现 了她的叛逆, 了她的叛逆,在一个被压抑的社会成长出来 的人是不是更容易不断地努力冲破束缚。 的人是不是更容易不断地努力冲破束缚。当 她发现自己也似乎有点媚俗, 她发现自己也似乎有点媚俗,希望有温馨的 她认为一切的媚俗都是谎言。 家,她认为一切的媚俗都是谎言。当她知道 托马斯和特蕾莎幸福的生活最后一起死去时 说不定还是会心生羡慕。 说不定还是会心生羡慕。 弗兰茨他似乎也是将心灵和身体分开, 他似乎也是将心灵和身体分开,只不过是 见天堂之爱和尘世之爱分开, 见天堂之爱和尘世之爱分开

,他似乎也没 有背叛过萨比娜, 有背叛过萨比娜,他似乎觉得她一直在自 己身边,他对萨比娜的崇拜, 己身边,他对萨比娜的崇拜,他内心的软 他对妻子的态度, 弱,他对妻子的态度,一切一切似乎都有 很多探究之处, 很多探究之处,只是我总觉得对他的印象 不是很深刻,或许由于篇幅较少的缘故, 不是很深刻,或许由于篇幅较少的缘故, 也由于他不是有很强烈的个性, 也由于他不是有很强烈的个性,似乎总是 不温不火的, 不温不火的,总觉得现在对他评论底气不 是很足。 是很足。 思想内蕴: 思想内蕴:小说中,最让人费解的难题是, 小说中,最让人费解的难题是,“轻”到底指的是什么?习惯 到底指的是什么? 上,经验上,想象中,我们都会认为“重”让人无法承受,压 经验上,想象中,我们都会认为“ 让人无法承受, 得人喘不过气来。到了昆德拉这里,我们忽然听到“ 得人喘不过气来。到了昆德拉这里,我们忽然听到“轻”让人 无法承受,这如何不引起人们的怀疑和费解呢?昆德拉从“ 无法承受,这如何不引起人们的怀疑和费解呢?昆德拉从“永 劫回归”的话题,谈到十四世纪非洲部落之间的战争, 劫回归”的话题,谈到十四世纪非洲部落之间的战争,谈到法 国大革命,谈到人们对希特勒的仇恨的消解,谈到断头台。 国大革命,谈到人们对希特勒的仇恨的消解,谈到断头台。其 中最核心的一句话是: 曾经一次性消失了的生活, 中最核心的一句话是:“曾经一次性消失了的生活,像影子一 样没有分量,也就永远消失不复回归了。无论它是否恐怖, 样没有分量,也就永远消失不复回归了。无论它是否恐怖,是 否美丽,是否崇高,它的恐怖、崇高以及美丽都预先已经死去, 否美丽,是否崇高,它的恐怖、崇高以及美丽都预先已经死去, 没有任何意义。 没有任何意义。 无法显示图像。计算机可能没有足够的内存以打开该图像,也可能是该图像已损坏。请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重新打开该文件。如果仍然显示红色 “x”,则可能需要删除该图像,然后重新将其插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轻”的第一层含义:就是个体生命的被轻 轻 的第一层含义: 个体意志的被忽略不计。 视,个体意志的被忽略不计。诚如木心先生 所说,政治教条的首功是:强定善恶, 所说,政治教条的首功是:强定善恶,立即 使两者绝对化,抹掉中间层次。 使两者绝对化,抹掉中间层次。在极权主义 政治的旗帜下,厉虐性无处不在。 政治的旗帜下,厉虐性无处不在。个体的生 命和个体的意志,都没有存在的理由与空间。 命

和个体的意志,都没有存在的理由与空间。 轻的又一个含义是“遗忘” 轻的又一个含义是“遗忘”请注意昆德拉在谈到法国大革命时说的这句话: 请注意昆德拉在谈到法国大革命时说的这句话: 正因为他们涉及的那些事不复回归, “正因为他们涉及的那些事不复回归,于是革命那 血的年代只不过变成了文字、理论和研讨而已, 血的年代只不过变成了文字、理论和研讨而已,变 得比鸿毛还轻,吓不了谁。 得比鸿毛还轻,吓不了谁。”这是作者在小说的开 头第一次直接提到“ 这个字眼儿。随后, 头第一次直接提到“轻”这个字眼儿。随后,谈到 对希特勒的仇恨终于淡薄消解, “对希特勒的仇恨终于淡薄消解,这暴露了一个世 界道德上深刻的堕落……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 在这个世界里, 界道德上深刻的堕落 在这个世界里 先被原谅了,一切都可笑地被允许了。 先被原谅了,一切都可笑地被允许了。” 这部分文 提示我们“ 的又一个含义是“遗忘” 字,提示我们“轻”的又一个含义是“遗忘”。 有一句话,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有一句话,“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具 有着“遗忘(背叛) 意味的“ 有着“遗忘(背叛)”意味的“轻”,当然 让生命无法承受。 让生命无法承受。“人们只能凭借回想的依 稀微光来辨识一切,包括断头台。”“多少 稀微光来辨识一切,包括断头台。”“多少 年来,我一直想着托马斯, 年来,我一直想着托马斯,似乎只有凭借回 想的折光,我才能看清他这个人。 想的折光,我才能看清他这个人。”昆德拉 不仅自己回想,而且, 不仅自己回想,而且,还要带着他的读者们 一起回想,让人们记住,记住历史, 一起回想,让人们记住,记住历史,记住历 史上的人们曾经怎样孜孜吃吃, 史上的人们曾经怎样孜孜吃吃,苟且营生地 活过。 活过。 深层探讨: 深层探讨:米兰·昆德拉在这部小说中, 米兰 昆德拉在这部小说中,围绕几个人物的不同 昆德拉在这部小说中 经历,经他们对生命的选择将小说引入哲学层面, 经历,经他们对生命的选择将小说引入哲学层面, 对诸如回归、媚俗、遗忘、 对诸如回归、媚俗、遗忘、时间偶然性与必然性等 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这是一部哲理小说, 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这是一部哲理小说,与传统 的小说不同,它不再通过故事情境本身吸引读者, 的小说不同,它不再通过故事情境本身吸引读者, 而是用将读者引入哲理的思考之中,通过生活中具 而是用将读者引入哲理的思考之中, 体的事件引起读者形而上的深层思考。米兰·昆德 体的事件引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米兰昆德拉》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米兰·昆德拉 米兰昆德拉语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米兰昆德拉”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米兰昆德拉"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7980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