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关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原因

关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原因

2017-06-12 15:08:08 编辑:hongyap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关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原因  海湾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于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 ...

 关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原因

  海湾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于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同时也是人类战争史上迄今为止现代化程度最高、使用新式武器最多、投入军费最多的一场战争。下面是www.chinazhaokao.com中国招生考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原因,给大家参考!

  海湾战争的历史资料之历史背景

  在1980年到1988年的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欠下了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债,其中欠科威特的债务为140亿美元。伊拉克希望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降低石油产量,上涨石油价格,获利后偿还债务。但科威特提高了其产量,造成油价下降,希望以此来迫使伊拉克解决它们之间的边境争执。

  伊拉克指责科威特借两伊战争的机会在伊拉克境内建立军事基地。伊拉克声明,它作为其它阿拉伯国家与伊朗之间的缓冲地在两伊战争中为所有阿拉伯国家做了一个贡献,因此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应该免除伊拉克的战争贷款。伊拉克出于战略安全考虑,企图占据科威特。

  萨达姆政府的改向伊斯兰教方向并未能为它带来多少支持者,但沙特阿拉伯依靠美国的支持,以及沙特阿拉伯被看做与以色列站在一个战线上使得其政府的合法性大大降低。伊斯兰主义者反对沙特阿拉伯政府的活动大大加强。为了赢得伊斯兰主义者的支持,沙特政府花巨资支持可能会支持它的组织。在新建立的中亚国家中沙特阿拉伯政府向极端组织分发上百万《古兰经》,建造了上百座清真寺。在阿富汗内战中沙特阿拉伯成为塔利班最大的资助者。[1]

  在思想观念上入侵科威特被宣传为阿拉伯民族主义以证明其合法性。科威特被描写为伊拉克自古以来的一部分,被英帝国主义者分割。占据科威特则是建立大阿拉伯联盟的一步。此外在宣传中还有其它一些理由。萨达姆·侯赛因除使用阿拉伯民族主义外还称占领科威特是重建巴比伦帝国的一步。中东的其它一些事件也与入侵科威特有关。巴勒斯坦大起义正在高潮时期,而几乎所有的阿拉伯国家如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埃及都对西方国家有依靠性。通过这些努力,萨达姆将自己展示为一个愿意站起来反抗以色列和美国的政治家形象。

  同时,萨达姆的专政,希望通过当时国际局势的动荡占领吞并科威特。  关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原因

  海湾战争的历史资料之国际关系

  1990美国布立顿号巡防舰开进波湾海域

  1990美国布立顿号巡防舰开进波湾海域

  1990美国布立顿号巡防舰开进波斯湾海域在伊朗伊斯兰革命以前,美国和伊拉克的关系恶劣。伊拉克是苏联在中东地区的主要盟国。

  1990年7月末伊拉克与科威特之间的谈判停止,伊拉克在科威特边境大量驻军,萨达姆·侯赛因召见美国大使阿普里尔·格拉斯皮进行一次四目谈话。

  1979年美国将伊拉克列入支持国际恐怖主义的国家名单。两伊战争期间美伊关系逐渐改善。随着革命后的伊朗在1982年深入伊拉克,为了防止伊朗获胜从而输出革命到其他阿拉伯国家,美国开始对伊拉克进行援助,将其从支持国际恐怖主义的国家名单上撤除,并销售武器给伊拉克。除了公开渠道的援助,关于美国中央情报局秘密指导伊拉克军队的猜测也广泛流传。

  美国时任国防部长会晤沙特阿拉伯国防部长

  美国时任国防部长会晤沙特阿拉伯国防部长  关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原因

  1989年11月,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威廉·韦伯斯特与科威特特工首长会晤。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声称获得了一份这次会晤的备忘录。后来伊拉克以这份备忘录为由声称中央情报局和科威特阴谋瓦解伊拉克的经济和政治稳定。

  伊拉克武装侵占科威特,引发了海湾危机,成为海湾战争的直接导火索。

  石油资源

  有极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截至1990年1月,海湾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约6,517亿桶,占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约10,015亿桶)的65%,天然气约24兆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资源总和的13.7%。日产石油约1,450万桶,约占世界石油日产量(6,360万桶)的23%;每天出口石油约1,200万桶,约占世界石油日出口量(2,800万桶)的43%。中东的五大产油国(沙特、科威特、伊拉克、伊朗和阿联酋)均在海湾地区。世界20个特大的油田,有11个在海湾地区。

  海湾地区生产的石油主要供出口。美国、西欧、日本进口的石油,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海湾地区。据美国能源情报统计,1990年第一季度美国日净进口石油量为766.1万桶,其中206.4万桶来自海湾地区,占26.9%;西欧日进口石油823.5万桶,其中从海湾地区进口427.6万桶,约占51.9%;日本日进口石油548万桶,其中从海湾地区进口354万桶,约占64.6%。[1]

  科威特是世界上少有的富国,一直享有“海湾明珠”之称。它在国外的资产超过 1,000 亿美元,另外在西方重要工业中还持有多达数百亿美元的股份。如果这些资财被伊拉克抽走,将给西方经济造成巨额损失。

  海湾战争的历史资料之事件经过

  重大事

  1990年8月1日,伊拉克与科威特围绕石油问题宣告破裂。

  1990年8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谴责伊拉克的行动是“赤裸裸的侵略”,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构成了真正的威胁”,并宣布冻结伊拉克和科威特在美国的所有资产。

  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科威特时间),在空军、海军、两栖作战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的密切支援和配合下,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三个师越过科威特边境,向科威特发起了突然进攻。5时30分,主攻部队与特种作战部队在科威特市会合。经过约14小时的城市战斗,下午7时,伊军完全占领了科威特首都。随后继续发展进攻,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进入科威特。伊军占领了科威特全境。进入科威特的伊军达到约20万人,坦克2,000余辆。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宣布吞并科威特,将其划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并称它“永远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

  1990年8月2日下午8时,美国发动防止伊拉克入侵沙特阿拉伯的“沙漠盾牌行动”防御行动。以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和独立号航空母舰为首的两支美国海军舰队进入战斗地区。最后美军在当地的驻军达50万人。

  1990年8月2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以14票赞成,0票反对(也门未出席),通过了谴责伊拉克违反联合国宪章,要求其撤军的第660号决议。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了11个谴责和制裁伊拉克的决议,以及1个授权对伊拉克动武的决议(678号)。这些决议,使伊拉克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处于极端孤立的地位。其中的第678号决议,规定了伊拉克必须撤军的最后期限为1991年1月15日,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伊拉克如不撤军,决议授权联合国会员国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来执行联合国通过的各项决议。  关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原因

  1990年8月3日美苏达成共识,并发表《联合声明》,要求伊拉克“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充分恢复科威特的主权、合法政权和领土完整”。这与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目标完全一致。同时,停止对伊拉克的武器供应与军事援助。

  1990年8月3日阿拉伯联盟发表决议谴责伊拉克的侵略行为并要求伊拉克撤兵。阿拉伯联盟的决议还要求在阿拉伯内部解决这场冲突,并警告外部干涉。

  1990年8月6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61号决议对伊拉克施加经济制裁。

  1990年8月4日,美国决定向海湾派遣部队。8月7日,布什总统正式签署了“沙漠盾牌”行动计划。美军第82空降师的1个旅约2300人作为先头部队乘飞机从北卡罗来纳州的布拉格堡基地起飞,前往沙特。[3]

  1990年8月7日,美国军队开赴沙特阿拉伯。

  1990年8月中旬, 经协商在多国部队最高层成立了协调性作战指挥机构。原则是,战区内所有部队均接受沙特阿拉伯武装部队司令哈立德中将和美军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上将的统一指挥, 但各国部队又分别接受本国最高当局的命令和指示。

  1990年11月,各加盟国共同决议,要求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之前撤出科威特,否则将采取武力措施。

  1990年11月29日的联合国安理会第678号决议,其中设定伊拉克撤出科威特的截止日期为1991年1月15日,并授权“以一切必要手段执行第660号决议”--一种授权动武的外交语言。

  1991年1月9日,美国国务卿贝克和伊拉克外长阿齐兹在日内瓦举行战前最后一 次会晤,但是,双方都认为没有妥协余地,会谈没有取得结果。

  1991年1月12日,美国国会授权军队将伊拉克逐出科威特,此后不久联盟的其它国家也授权它们的军队。

  1991年1月16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时30分,布什总统签署了给美军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的国家安全指令文件, 命令美军向伊拉克开战。

  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轰炸巴格达,海湾战争爆发。

  1991年1月17日当地时间凌晨2时,在伊拉克拒不执行安理会第678号决议情况下,多国部队航空兵空袭伊拉克,发起“沙漠风暴”行动。[3] 美军的空袭行动开始实施。整个空袭包括“沙漠风暴”计划四个作战阶段的前三个,美军称之为空中战局。按计划三个阶段同时开始,齐头推进,逐一达 到既定目标。通常的空袭模式是,由EF-111、EA-6B和EC-130H等电子战飞机先开辟 通路,担负攻击任务的F-117、F-117A、F-111DAEAF、A-6、A-10、AV-8B、F-15E、B-52等型飞机攻击各指定目标,F-14、F-15C、F-16和F/A-18等飞机则担负掩护任务。日出动量达2000至3000架次。

  1991年2月,多国部队逐渐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消灭了伊拉克在科威特的驻军。

  1991年2月15日,伊拉克宣布愿意接受安理会第660号决议,有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3]

  1991年2月19日,苏联提出四条和平建议,萨达姆表示同意。[3]

  1991年2月22日,苏联进一步提出伊拉克撤军方案:停火一天后开始撤军,在21天内撤完。和平建议后被美国拒绝。[3]

  美F-15E参加1991沙漠风暴

  美F-15E参加1991沙漠风暴(3张)

  截至1991年2月23日,多国部队共出动飞机近10万架次,投弹9万吨,发射288枚战斧巡航导弹和35枚空射巡航导弹,并使用一系列最新式飞机和各种精确制导武器,对选定目标实施多方向、多波次、高强度的持续空袭,极大削弱了伊军的C3I(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能力、战争潜力和战略反击能力,使科威特战场伊军前沿部队损失近50%,后方部队损失约25%,为发起地面进攻创造了条件。在此期间,伊军实施消极防御,以藏于地下、隐真示假、疏散国外等措施躲避空袭,保存实力;同时不断以飞毛腿导弹袭击以色列、沙特、巴林境内的目标,迫使多国部队延长空中战役时间并出动大量飞机寻歼伊军飞毛腿导弹。伊海空军则对多国部队实施有限反击,多次以飞机和导弹艇出击,但均告失败,发射的飞毛腿导弹多数偏离预定目标或被美爱国者防空导弹击落。

  1991年2月24日当地时间4时,多国部队发起地面进攻,[3] 在沙科、沙伊边界约500千米正面上由东向西展开5个进攻集团:阿拉伯国家东线联合部队,沿海岸向北进攻,占领科威特市;美第1陆战远征部队从沙科边界“肘部”向北进攻,夺取穆特拉山口,切断科威特市通往科东北部的道路,将伊军主力吸引到科威特;阿拉伯国家北线联合部队从沙科边界西段向阿里塞米姆机场方向进攻,协同友邻部队消灭科威特境内伊军并占领科威特市;美第七军实施主要突击,从巴廷干河以西向北推进,直插伊拉克纵深,而后挥师东进,与其左邻第十八空降军协同作战,将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约8个师)围歼在巴士拉以南地区;美第十八空降军实施辅助突击,从沙伊边境突入伊境至幼发拉底河岸,控制塞马沃以东通往巴格达的8号公路,孤立科威特境内伊军部队,协同美第七军歼灭伊军共和国卫队。

  伊军继续向沙特、以色列和巴林发射导弹 ,使美军伤亡百余人;在海湾布设水雷1167枚,炸伤美海军两艘军舰。

  1991年2月26日,萨达姆宣布接受停火,伊军迅即崩溃。[3] 28日晨8时,多国部队宣布停止进攻,历时100小时的地面战役至此结束。

  1991年2月28日达成停战协议,海湾战争结束。

  1991年3月10日,“告别沙漠行动”开始,美军从波斯湾撤离54万军队。

  1991年4月3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海湾战争永久停火的687号决议。[3] 古巴反对,也门和厄瓜多尔弃权。[2]

  1991年5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要求伊拉克应支付海湾战争赔偿金和设立赔偿基金委员会的第692号决议。


关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原因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关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原因”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关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原因"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82947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