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吴融子规翻译

吴融子规翻译

2015-12-28 02:02:1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吴融子规翻译篇一《吴融《途中见杏花》翻译及赏析》 ...

吴融子规翻译篇一
《吴融《途中见杏花》翻译及赏析》

途中见杏花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译文

一枝淡红的杏花探出墙头,而墙外的行人(作者)正伤春惆怅。这枝杏花的样子好像跟我一样伤春惆怅,我们哪里禁受得了相逢在这春去匆匆难相留的时节?天色已晚,寂静的树林中黄鹂鸟最先归来,春色尚早,杏花在料峭的春寒中独自绽放,却没有蜂飞蝶舞。这时候我更怀念长安的千万株桃浓杏淡,可淡淡的暮色已经笼罩住了夕阳的光辉,整个神州一片黯淡。

赏析:

诗人漂泊在外,偶然见到一枝杏花,触动他满怀愁绪和联翩浮想,写下这首动人的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名句。杏花开在农历二月,正是春天到来的时候,那娇艳的红色就仿佛青春和生命的象征。经历过严冬漫长蛰居生活的人,早春季节走出户外,忽然望见邻家墙头上伸出一枝俏丽的花朵,想到春回大地,心情无比欣喜激动。叶绍翁的诗句就反映了这样的心理。可是吴融对此却别有衷怀。他正独自奔波于茫茫的旅途中,各种忧思盘结胸间,那枝昭示着青春与生命的杏花映入眼帘,却在他心头留下异样的苦涩滋味。

他并不是不爱鲜花,不爱春天,但他想到,花开易落,青春即逝,就是永远守着这枝鲜花观赏,也看不了得多少时间。想到这里,不免牵惹起无名的惆怅情绪。更何况自己行色匆匆,难以驻留,等不及花朵开尽,即刻就要离去。缘分如此短浅,令人倍觉难堪。

由于节候尚早,未到百花吐艳春意浓的时分,一般树木枝梢上还是空疏疏的,空气里的花香仍夹带着料峭的寒意,蝴蝶不见飞来采蜜,只有归巢的黄莺聊相陪伴。在这种情景下独自盛开的杏花,当会感到有几分孤独寂寞。这里融入诗人的身世之感,而杏花的形象也就由报春使者,转化为诗人的自我写照。

想象进一步驰骋,从眼前的鲜花更联想及往年在京城长安看到的千万树红杏。那一片蒙蒙的烟霞,辉映着阳光,弥漫、覆盖在神州(指中国)大地上,景象是绚丽夺目的。浮现于脑海的这幅长安杏花图,实际上代表着他深心忆念的长安生活。诗人被迫离开朝廷,到处飘零,心思仍然萦注于朝中。末尾这一联想的飞跃,恰恰泄露了他内心的秘密,点出了他的愁怀所在。

诗篇借杏花托兴,展开多方面的联想,把自己的惜春之情、流离之感、身世之悲、故国之思,一层深一层地抒写出来,笔法特别委婉细腻。晚唐诗人中,吴融作为温(庭筠)李(商隐)诗风的追随者,其最大特色则在于将温李的缛丽温馨引向了凄冷清疏的一路。此篇可以视为这方面的代表作。

吴融子规翻译篇二
《英国诗人济慈的诗歌《夜莺》与吴融的诗《子规》的对比(英文)》

Comparison between Cuckoo and Ode to a Nightingale

子规

吴融

举国繁华委逝川, 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 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 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 愁杀行人归去船。

Image, the soul of poetry, expresses poets’ feelings and ideas by symbolic and fantastic representatives; thereby it holds a highly important role in poetry and is a typical characteristic of art. Image is rooted in common life and culture. From the point of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notions of images, the present paper assorts and analyses the imag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poems, aiming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t ways and causes of images formation in terms of different cultural roots.

John Keats presented in his poetry many issues, such as nature, existence and the soul. All of these aspects relate directly to the human spirit. The spiritual nature of Keats poetry concerns itself with exploring human emotions and understanding nature. The poet has beautifully fused pain with imaginary relief or the unconscious joyous things of nature and art. To escape from pain of reality, he begins to move into the world of imagination. When he hears the nightingale, he yearns for fine wine from south France, not to get drunk but to achieve a state of mind, which will give him the pleasure of the company of the beautiful nightingale, “that I might drink, and leave the world unseen.

"Ode to a Nightingale" describes a series of conflicts between reality and the Romantic ideal of uniting with nature. The nightingale's song is the dominant image and dominant "voice" within the ode. The nightingale is also the object of empathy

and praise within the poem. However, the nightingale and the discussion of the nightingale are not simply about the bird or the song, but about human experience in general. This is not to say that the song is a simple metaphor, but it is a complex image that is formed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of the conflict voices of praise and questioning.

The nightingale is distant and mysterious, and even disappears at the end of the poem. The dream image emphasizes the shadowiness and elusiveness of the poem. These elements make it impossible for there to be a complete self-identification with the nightingale, but it also allows for self-awareness to permeate throughout the poem, albeit in an altered state.

“Cuckoo” is a Chinese poem that uses a bird as image. Cuckoo is different with nightingale. But they are both common images so that always used in poems. There are many Chinese poems about cuckoo which has different kinds of meanings.

Cuckoo’s predecessor is Shu King Du Yu, Emperor Wang. He later lost the country in his death. This Ode write cuckoo on this story. It conceived cuckoos leave the bustling homeland floating around from year to year. The poet borrow this rumor to use the imagination, says the Wilderness safflower into the azaleas mouth stained with blood into, and enhance the appeal of the image. The poet writes spring grass contrasting to the demeanor. Imagine the strange weeping flowers into blood are better than the previous.

The poet uses the image cuckoo to express his feelings. It is similar to the western poets. Sometimes Chinese and western poets choose different image to express the same feeling. But sometimes they use the same image to express different ideas. This is due to the different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So the same image may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吴融子规翻译篇三
《高三模拟检测试题(语文)》

高三模拟检测试题(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

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文人笔下的居庸关

在万里长城的关隘中,“九关第一数居庸”。在著名的燕京八景里,“山城薄日照居庸,抗岭回峦紫翠重”。千百年来,居庸关的险和翠,驰名世界,誉满人间。而今它成为中外来京人士必游的胜地。

居庸关,自古为天下九塞之一。它位于北京城西北百余里的崇山峡谷之间,素有“绝险”之称。至少于居庸之名,则起于秦代。而设景“叠翠”,为骚客文人所瞩目,则始于金代章宗年间。据史书载录,最早描绘居庸关的诗,是唐代高适的《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实,与高适同时代的祖咏的《望蓟门》比高适还要早些时候。居庸关,唐代又称蓟门关,或军都关。《望蓟门》描绘了边塞军营景象,作者并没有描述美隘的地势风光,却展示了雄浑壮丽的古战场的战斗气氛,生动感人。高适在《入居庸》三首中描绘的则是另一番景象。诗中险峻、荒凉的古塞风光。正是当时居庸关的真实面貌。

在此之前,从汉至隋的八百多年间,居庸关虽“常宿重兵,以谨管钥”,为兵家必争之地,但是,由于战事频仍,朝代多变,居庸关的战略作用也常有变异。,汉代的居庸关,主要是沟通中原和塞外的要道。二陀魏把它同卢龙塞作为二险,据“以杜贼出入之路”。北齐改一为纳款关,成为查缴赋税的关口,那时。居庸关的景物风光,尚未能引起人们的注目。最早的记述,是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其中的描写,颇有诗情画意,把它当作最早描绘居庸的诗句,也未尝不可。

在唐以后的八百多年里,情况则大不相同。从辽、金在北京建都时起,居庸关作为都城的西北门户,其战略地位跃居关隘之首。《金史》记载:“中都之有居庸,犹秦之崤函,蜀之剑门也。”随后,又命名为“居庸叠翠”,列入燕京八景之一。文人墨客对它的赋咏开始多了起来,著名诗人刘迎的诗作具有代表性。从刘迎的笔下可以发现,当时的居庸关,尽管精锐据守,军事设施加强,但仍然保持着汉唐以来的雄浑、苍莽、荒疏的自然风貌。

明代永乐迁都北京之后,居庸关因作为都城的西北门户,受到朝廷的极大重视。其建设规模之大,大大超过以往历代。诗人陈子龙说:“险到居庸地脉分,何须长戍羽林军”。其实,居庸关设置卫所,储备武器粮草,倒是常备不懈的。居庸关对于北京的防护,起了重要作用。明成祖朱棣肇建北京城以后,诗人邹缉作诗倡议重设北京八景,其中歌咏八景之首的“居庸叠翠”的诗作,虽多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之辞,但对居庸的险和翠则描写得比较成功。从此,诗人笔下的居庸关,险中蕴秀,翠衬险奇,多姿多彩,分外妖娆。

康熙掌政以后,从历史经验出发,主张对边远民族实行“怀柔”、“德化”,故对长城及其关隘采取保而不修的方针。在其影响之下,清代描写居庸关的诗歌,一扫明人华丽、颂扬之风。大文学家朱彝尊在《百字令•居庸关》一词中+以沉郁的心.情描述了景物的荒凉。万里长城一居庸关,作为军事工程,已经结束它的历史使命。而作为山河胜迹,则千秋壮丽,永放光芒!

1.下列各项对“居庸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居庸关,名称起于秦代,素有“绝险”之称,且有“九关第一数居庸”的美誉。

B.居庸关在战事频仍、朝代多变的汉至隋八百多年间,其战略作用却一直未变。

C.居庸关设景“叠翠”始于金代章宗年间,“居庸叠翠”在明代成为燕京八景之首。

D.居庸关历史上既是军事工程,又是山河胜迹;而今成为来京人士必游的胜地。

2.下列关于历代文人对“居庸关”所进行的描写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唐代诗人高适的《入居庸》描述了居庸关险峻、荒凉的风光;祖咏的《望蓟门》则把壮丽雄浑的古战场的战斗气氛展示了出来,生动感人。

B.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是最早的对居庸关景物风光进行记述的著作,其中的描写很有诗情画意,应该可以把它们当作最早描绘居庸关的诗句。

C.诗人刘迎的诗作在金代诸多文人墨客对居庸关的赋咏中具有代表性,从刘迎的笔下能够看出,汉唐以来的雄浑、苍莽、荒疏的自然风貌仍在居庸关上存留着。

D.明代诗人邹缉歌咏“居庸叠翠”的诗作虽对居庸的险和翠进行-‘描写,却多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之辞;而陈予龙的描绘则更显居庸翠衬险奇、妖娆万分之姿。,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 )

A.千百年来,居庸关凭险和翠驰名世界,誉满人间。从唐代诗人祖咏开始,许多诗人写诗描绘过居庸关,而唐时居庸关是以“蓟门关”、“军都关”之名出现在诗中的。

B.《金史》记载:“中都之有居庸,犹秦之崤函,蜀之剑门也。”可见金代居庸关的战略地位之重,那时的居庸关,应该既有精锐部队据守,又在军事设施上有所强化。

C.明朝永乐迁都北京之后,居庸关又一次成为都城的西北门户,受到朝廷的极大重视。至此,居庸关的战略地位跃居众关隘之首,其建设规模之大,远远超过以往各代。

D.康熙执政以后,从历史经验出发,对长城及其关隘采取保而不修的方针。因为,在他看来,居庸关在历史上并没有起到应有的防护作用,只是被作为山河胜迹予以保留。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通判抚州、太常博士施侯,为阁于其舍之西偏。既成,与客升以饮,而为之名曰“见山”。且言曰:“吾人脱于兵火,洗沐仁圣之膏泽,以休其父子者馀百年。于今天子恭俭,陂池、苑囿、台榭之观,有堙毁而无改作,其不欲有所骚动,而思称祖宗所以悯仁元元之意殊甚。故人得私其智力,以逐于利而穷其欲。自虽蛮夷湖海山谷之聚,大农富工豪贾之家,往往能广其宫室,高其楼观,以与通邑大都之有力者,争无穷之侈。夫民之富溢矣,吏独不当因其有馀力,有以自娱乐、称上施耶?又况抚之为州,山耕而水莳,牧牛马,田虎豹,为地千里,而民之男女以万数者五六十。地大人众如此,而通判与之为之父母,则其人奚可不贤?虽贤岂能无劳于为治?独无观游食飨之地,以休其暇日,殆非先王使小人以力养君子之意。吾所以乐为之就此而忘劳者,非以为吾之不肖能长有此,顾不如是不足以待后之贤者尔。且夫人之慕于贤者,为其所乐与天下之志同而不失,然后能有馀以与民,而使皆得其所愿。而世之说者曰:‘召公为政于周,方春舍于蔽芾之棠,听男女之讼焉,而不敢自休息于宫,恐民之从我者勤,而害其田作之时。盖其隐约穷苦,而以自媚于民如此。故其民爱思而咏歌之,至于

不忍伐其所舍之棠,今《甘棠》之诗是也。’嗟乎!此殆非召公之实事、诗人之本指,特墨子之馀言赘行,吝细褊迫者之所好,而吾之所不能为。”

于是酒酣,客皆欢,相与从容誉施侯所为,而称其言之善。又美大其阁,而嘉其所以名之者,曰:“阁之上,流目而环之,则邑屋、草木、川原、阪隰之无蔽障者皆见,施侯独有见于山而以为之名,何也?岂以山之在吾左右前后,若蹯若踞,若伏若鹜,为独能适吾目之所观邪?其亦吾心有得于是而乐之也。”施侯以客为知言,而以书抵予曰:“吾所以为阁而名之者如此,子其为我记之。”数辞不得止,则又因吾叔父之命以取焉,遂为之记,以示后之贤者,使知夫施侯之所以为阁而名之者,其言如此。

(节选自王安石《抚州通判厅见山阁记》)

①墨子:春秋末、战国初人,墨家学派创好人,尚节俭。②褊迫:狭隘。

4.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3分)

A.有堙毁而无改作 作:兴建

B.往往能广其宫室 往往:常常

C.而民之男女以万数者五六十 数:计算

D.相与从容誉施侯所为 从容:跟从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为阁而名之”的缘由的一组是( )(3分)

①以与通邑大都之有力者,争无穷之侈。 ②山耕而水莳,牧牛马,田虎豹,为她千里。

③顾不如是不足以待后之贤者尔。 ④吝细褊迫者之所好,而吾之所不能为。

⑤为独能适吾目之所观邪? ⑥其亦吾心有得于是而乐之也。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①②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组是( )(3分)

A.本文与《游褒禅山记》不同,没有在记游上刻意着墨,而是以记录大段语言来表明观点。

B.本文在结构上条理清晰,先撰写为阁原由,进而阐发命名原因,最后交待作者写作原因。

C.文中列举了周召公体恤人民的事例,以此来表明施侯建此阁是为了追慕贤人,纪念伟人。

D.施侯认为在地大物博的抚州,为官之人应当有闲日美地来观赏游玩,这样可以消忧解劳。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人脱于兵火,洗沐仁圣之膏泽,以休其父子者馀百年。(4分)

译文:

(2)夫民之富溢矣,吏独不当因其有馀力,有以自娱、称上施耶?(6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子 规

吴融①

举国②繁华委③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 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 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 愁杀行人归去船。

①吴融: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昭宗时在朝任职,一度受牵累罢官,流寓

荆南(湖南一带),本篇大约就写在这个时候。②国:指故国。③委:舍弃,丢弃。

8.颔联在刻画子规形象的时候,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5分)

9.诗人通过对子规的描绘表达了内心怎样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2)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

(3)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4)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5)大弦嘈嘻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 。(白居易《琵琶行》)

乙 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清明不仅是节日

文/郭文斌

春分过后是清明。这是小时候从父亲口中听到的一句话。现在想来,它既是一句话,又是一个哲理。只有太阳直射到黄经,才有昼夜等长,阴阳平衡。而只有昼夜等长,阴阳平衡,才有“清明”。

创设了清明这个节日的,无疑是一个大智者。

“山水”同在为“清”,“日月”同在为“明”,一个“同”字,道尽了天地秘密,也道尽了文化的秘密,特别是中国文化的秘密。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水因山不□,山因水不□;日因月不□,月因日不□。这一切,都在一种“大同”之中实现了。

这便是“清明”。

清明看上去是季节,其实是人格。没有山水精神的人格是残缺的人格,没有日月精神的人格同样是残缺的人格。而山水日月精神,说到底则是天地精神。天同覆,地同载。齐生死便是由此而来。

对于中国人来说,从来就没有生,也从来没有死,因为中国人有怀念,真诚又深沉的怀念。而怀念来自人格,人格来自奉献,奉献来自觉悟,觉悟来自天地精神,来自“清明”。而要参透这个“清明”,则需要昼夜等长、万物复苏相佐。惟有此时,人们才能生死并参。而只有生死并参,人们才能留意生死之间的“我”,才能把握生的“清”,死的“明”,才能让灵魂春色永驻。

清明处心积虑,她让我们看破:死是一个假象。就像春分过后,杨柳依然,所谓春来草自青。或者说,只要我们在“清明”之中,“死”就成为杨柳,就会成为春色,就会成为秋千,就会成为风筝,就会成为踏青途中的欢声笑语。

为此,清明前后,栽瓜点豆。这时候的瓜和豆睡醒了,开始了它们新一轮的生命旅程,带着山水之清气和潮湿,带着日月之光辉和温暖,带着主人之期待和叮嘱,开始它们的旅行,走进农历,走进它们的缘分,走进它们的因果。

而充盈在天地间的灵魂又何尝不是如此。

大家把郊游认为是在扫墓之后乘机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显然表面化了。真正郊游的意义在《庄子》中。庄子认为,人不必执着于生,因为生若是一次远游,那么死就等同于归。

出游是惬意的,惬意可能让人流连忘返,但天黑下来了,所有的惬意都成了归意。路上行人欲断魂,正是因为我们在路上。出游的目的是让你体会那个“归”。

庄子说得好啊:天地赋予形体让我承受,赋予生命让我劳累,赋予衰老让我安逸,赋予死亡让我安息。所以把活着看作是乐事,也就是把死去看作是乐事了。这是一种“归”。

视生若死,视死如生。这是庄子的安详和智慧。

孔子说得更彻底:朝闻道,夕死可矣。清明讲的就是这个“道”。在杨柳依依中,在草色青青中,在旧墓,在新坟,在山麓,在河滨,如果我们没有看到这个“道”,我们已和“清明”擦肩而过。

中国的节日,大凡都是诱发你对道的感悟,诱发你对山水精神的感悟,对天地精神的感悟。依山悟崇高,傍水悟清廉;以日月悟光明,由天地悟正大;假生之乐悟慈,借死之苦悟悲;从而珍惜青春,珍惜年华,珍惜生命,珍惜因缘,感念造化宏德,善待自然有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中国的节日,大凡和祭有关。以祭悟道,这是中国人的智慧。在我理解,清明是春祭,中元是夏祭,寒衣是秋祭,大年是冬祭。而一切祭的背面却是暗藏的狂欢。哀以乐感,乐以哀感,一体两面,这便是中国人的大幽默、大安详。

如此,真正的清明上河图在阴阳两界展开。把追思和狂欢均匀地撒在四季,让岁月芬芳,让大地馥郁,让灵魂清明,中国文化的大戏就这样一代代演了下来,一如长河。

这时的“上河”已不单单是清明的“上河”了。

清明不仅是节日,清明也是人格,炎黄子孙的人格。

(1)下面各项中,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 )(5分)

A.春分过后是清明。这既是一句话,又是一个哲理——只有太阳直射到黄经,才有昼夜等长,阴阳平衡。

B.“山水”同在为“清”、“日月”同在为“明”,一个“同”字,道尽了天地秘密,也道尽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一个相通之处——大同。

C.没有山水精神的人格是残缺的人格,没有日月精神的人格同样是残缺的人格。也就是说,人要是不关心山水日月就成了人格残缺的人。

D.清明处心积虑,她让我们看破;死是一个假象。“处心积虑”一词运用拟人修辞,作者有意贬义褒用,以强调清明给人们的生命启示。

E.真正郊游的意义在《庄子》中。所以,犬家把清明郊游认为是在扫墓之后乘机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显然是错误的。

(2)作者说“清明看上去是节净聪,文章体现了哪些清明作为节日本身的特点?(6分)

(3)结合文本,分析文题“清明不仅是节日”的深刻内涵。(6分)

吴融子规翻译篇四
《16届高三文科语文上期半期考试试题》

成都七中2015-2016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

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 总分:150分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孟郊《游子吟》中那位“游子”的情怀,其实也是今天到处漂泊的人们的心声。为了种种原因,离开故土,走上了漂泊之路,其间的情境今古有天壤之别,但其心理和情绪却跨越千年,彼此相通。孟郊时代的时空距离比今天当然小得多,但在今天我们有了天涯咫尺的时空经验,却仍然无法消除我们“游子”的感情。孟郊发现的其实是一个永恒的人类命题,这是一种永恒的人类情感的呈现。精神分析者曾经有一个命题对于人生很有说服力,这个命题是:我们不得不失掉我们最宝贵的东西以实现我们人生的目标。我们的“游子”情怀,就是为追求人生目标而背离了母亲、故乡的那种感情,但这又总是无法阻止的、面对过去的一份思恋和怀念。人们不可避免地失去,却又不可避免地怀念。于是,《游子吟》不朽。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到处“流动”的世界。全球的资本、产品、人口和信息的巨量的流动正是今天的全球化时代的表征。资本冲破了过去阻滞它流动的一切要素,不断地在一种逐利的冲动中跨出边界,寻找新的机会。这种进程使得人口的流动也在一个全球范围内进行着。流动当然有不同的方向,一面是寻找机会的人从自己贫困或缺少机会的故乡向经济发达、充满机会的地方“流”过去。这可以说是一种从低向高的流动。这样的流动其实每天都发生在民族国家之间,也发生在区域或民族国家的内部。另一面从高到低的流动也在进行着,资本总是从成本高的地方流向成本低的地方,生产和消费的链条总是要向大有希望的新兴地区滑动。于是伴随着资本的流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等白领也在迅速地流动着。他们身份“灵活”了,却往往被批评为数典忘祖,也会使自己漂在半空中。但太不“灵活”,又会产生生存危机,无法适应急剧变化的生活冲击。其间的那份进退失据的痛苦和彷徨的确难于厘清。我发现“游子”的生涯里有投入异乡的动力,却也深有对于过去的绵绵不尽的怀念感情。

人可以四海为家,可以获得一种更灵活的身份,但无论游走到何处,无论我们已经多么灵活,《游子吟》中的那份真诚的情感仍然存在。游子的情怀其实是情感、记忆、感觉、意象的诸多浮现,它不仅仅是我们意识中的,而且是无意识深处的东西。对母亲的记忆乃是人的最基本的情感,人正是从最初的感情上展开自己的。没有过去的记忆,我们根本无法构筑自己;但没有今天,过去的自己也没有任何价值。自我虽然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个人的记忆无法抹去,个人过往的生命痕迹无法擦去;人赖以成为人的一切都不是简单地由当下的处境决定的,他的过去不可能没有影子,一个“游子”毕竟都有些卸不掉的东西。其实,个人和故乡、自我和国家的关系都不是那么一清二楚的,有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扣连。对于过去的缅怀又何尝不是对故乡和祖国今天的期望。回忆其实依然是现实的不可化解的部分。

其实,对于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来说,这个国家在全球化中间所日渐显示的活力和冲力都给予了她的游子一份持续的力量,这力量一面来自它的传统,一面也来自它今天的能量。“游子”曾

经分享过这个民族百年的悲情和屈辱,但今天的游子却有了分享这个国家和人民力量的欣慰。正是中国今天的力量才使得游子的文化有了一个美好的前景。

(选自张颐武《全球化时代与“游子”情怀》有删改)

1.“游子的情怀”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对此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游子的情怀”既是我们为追求人生目标而背离了母亲、故乡的那种感情,也是我们无法阻止的、面对过去的一份思恋和怀念。

B.“游子的情怀”是人若身份“灵活”常被批评为数典忘祖,太不“灵活”又会产生生存危机的那种进退失据、难于厘清的痛苦和彷徨。

C.“游子的情怀”在今天也包括了人们对这个在全球化中间所日渐显示出活力和冲力的国家给予他们持续力量的欣慰之情。

D.“游子的情怀”是我们情感、记忆、感觉、意象的诸多浮现,是既存在于我们意识中,也存在于我们无意识深处的东西。

2.下列各项中,对“对于过去的缅怀又何尝不是对故乡和祖国今天的期望”这句话的依据,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由于无论游走到何处,无论我们已经多么灵活,《游子吟》中的那份真诚的情感仍然存在。

B.因为个人和故乡、自我和国家的关系都不是那么一清二楚的有,有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扣连。

C.因为人赖以成为人的一切都不是简单地由当下的处境决定的,他的过去不可能没有影子。

D.由于自我虽然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个人的记忆无法抹去,个人过往的生命痕迹无法擦去。

3.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游子吟》的作者孟郊发现的其实是一个永恒的人类命题,“游子”情怀是一种永恒的人类情感的呈现,这正是《游子吟》不朽的缘由所在。

B.自我虽然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个人的记忆无法抹去,个人过往的生命痕迹无法擦去,这些东西毕竟是一个“游子”卸不掉的。

C.全球化时代各种流动每天都发生在民族国家之间、区域或民族国家的内部,即有从低向高的人口的流动和从高向低的资本的流动。

D.正是今天的中国在全球化中间所日渐显示的活力和冲力,给予了她的游子一份持续的力量,这才使得游子的文化有了一个美好的前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郭子兴,其先曹州人。父郭公,少以日者术游定远,言祸福辄中。邑富人有瞽女无所归,郭公乃.

娶之,家日益饶。生三子,子兴其仲也。始生,郭公卜之吉。及长,任侠,喜宾客。会元政乱,子兴散家资,椎牛酾酒,与壮士结纳。至正十二年春,集少年数千人,袭据濠州。太祖往从之。门者疑其.

谍,执以告子兴。子兴奇

太祖状貌,解缚与语,收帐下。为十夫长,数从战有功。子兴喜,其次妻小

用怒,乘间执子兴,幽诸德崖家。太祖自他部归,大惊,急帅子兴二子诉于大。大曰:“吾在,孰敢鱼肉而翁者!”与太祖偕诣德崖家,破械出子兴,挟之归。元师围濠州,乃释故憾,共城守五阅月。围解,大、均用皆自称王,而子兴及德崖等为元帅如故。未几,大死,子早住领其众。均用专狠益甚,挟子兴攻盱眙、泗州,将害之。太祖已取滁,乃遣人说均用曰:“大王穷迫时,郭公开门延纳,德至厚也。大王不能报,反听细人言图之,自剪羽翼,失豪杰心,窃为大王不取。且其部曲犹众,杀之得无悔乎?”均用闻太祖兵甚盛,心惮之,太祖又使人赂其左右,子兴用是得免,乃将某所部万余就太祖于滁。

(节选自《明史・郭子兴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邑富人有瞽女无所归 归:出嫁 .

B.子兴散家资,椎牛酾酒 椎:宰杀 .

C.子兴奇太祖状貌 奇:认为……奇特 .

D.于是德崖等谮诸均用 谮:谗言 .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曰 /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

B.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 曰/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

C.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曰 /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

D.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 曰/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3分)

A.郭子兴的母亲眼瞎,但郭家日渐富裕。郭子兴是家中老二,他出生时,父亲为他占卜,卦象显示大吉。

B.跟郭子兴一同起事的孙德崖等四人粗鲁而愚直,常常抢劫掠夺,郭子兴因看不起他们而面临倾轧之祸。

C.徐州主将彭大、赵均用率领残余部众逃奔到濠州后,郭子兴因彭大有智谋,就和他交好而冷淡赵均用。

D.赵均用曾因孙德崖的谗言而逮捕郭子兴,后来又挟持并要杀害郭子兴。郭子兴因太祖的一席话而免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曰:“吾在,孰敢鱼肉而翁者!”与太祖偕诣德崖家,破械出子兴,挟之归。(5分)

译文:

(2)自剪羽翼,失豪杰心,窃为大王不取。且其部曲犹众,杀之得无悔乎?(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子规

吴融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8.这首诗的颔联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答:

9.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并透露出诗人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 。”

(3)李白在《蜀道难》中用“五壮士开山”的神话,交代了蜀道的来历的两句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

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一小时的故事

①凯特·肖班

①大家都知道马拉德夫人的心脏有毛病,所以在把她丈夫的死讯告诉她时是非常注意方式方法

的。是她的姐姐朱赛芬告诉她的,话都没说成句,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地暗示着。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德也在她身边。

②要是别的妇女遇到这种情况,一定是手足无措,无法接受现实,她可不是这样。她立刻一下子倒在姐姐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当暴风雨般的悲伤逐渐减弱时,她就独自走向自己的房里,不要人跟着她。

③正对着打开的窗户,放着一把舒适、宽大的安乐椅。全身的精疲力竭,似乎已浸透到她的心灵深处,她一屁股坐了下来。

④她能看到房前场地上洋溢着初春活力的轻轻摇曳着的树梢。空气里充满了阵雨的芳香。下面街上有个小贩在吆喝着他的货色。远处传来了什么人的微弱歌声;屋檐下,数不清的麻雀在嘁嘁喳喳地叫。对着她的窗的正西方,相逢又相重的朵朵行云之间露出了这儿一片、那儿一片的蓝天。

⑤她坐在那里,头靠着软垫,一动也不动,嗓子眼里偶尔啜泣一两声。她还年轻,美丽,沉着的面孔出现的线条,说明了一种相当的抑制能力。可是,这会儿她两眼只是呆滞地凝视着远方的一片蓝天,从她的眼光看来她不是在沉思,而像是在理智地思考什么问题,却又尚未做出决定。什么东西正向她走来,她等待着,又有点害怕。那是什么呢?她不知道,太微妙难解了,可是能感觉得出来。这

会儿,她的胸口激动地起伏着。她开始认出来那正向她逼近、就要占有她的东西,她挣扎着决心把它打回去——可是她的意志就像她那白皙纤弱的双手一样软弱无力。当她放松自己时,从微弱的嘴唇间溜出了悄悄的声音。她一遍又一遍地低声悄语:“自由了,自由了,自由了!”她的目光明亮而锋利,她的脉搏加快了,循环中的血液使她全身感到温暖、松快。

⑥她知道,等她见到死者那张一向含情脉脉地望着她、如今已是僵硬、灰暗、毫无生气的脸庞时,她还是会哭的。不过她透过那痛苦的时刻看到,来日方长的岁月可就完全属于她了。她张开双臂欢迎这岁月的到来。在那即将到来的岁月里,没有人会替她做主;她将独立生活。再不会有强烈的意志而迫使她屈从了,多古怪,居然有人相信,盲目而执拗地相信,自己有权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在她目前心智特别清明的一刻里,她看清楚:促成这种行为的动机无论是出于善意还是出于恶意,这种行为本身都是有罪的。

⑦当然,她是爱过他的——有时候是爱他的,但经常是不爱他的。那又有什么关系!有了独立的意志,爱情这未有答案的神秘事物,又算得了什么呢!“自由了!身心自由了!”她悄悄低语。

⑧朱赛芬跪在关着的门外,苦苦哀求让她进去。“露易丝,你干什么哪?看在上帝的份儿上,开开门吧!”“去吧,我没事。”她正透过那扇开着的窗子畅饮那真正的长生不老药呢,在纵情地幻想未来的自由美好岁月,春天,还有夏天以及所有各种时光都将为她自己所有。她终于站了起来,在她姐姐的强求下,打开了门。她眼睛里充满了胜利的激情,搂着姐姐的腰,一齐下楼去了。

⑨有人在用弹簧锁钥匙开大门。进来的是布兰特雷·马拉德,略显旅途劳顿,但泰然自若地提着他的大旅行包和伞。他不但没有在发生事故的地方呆过,而且连出了什么事也不知道。他站在那儿,大为吃惊地听见了朱赛芬刺耳的尖叫声;看见了理查德急忙在他妻子面前遮挡着他的快速动作。不过,理查德已经太晚了。

⑩医生来后,他们说她是死于心脏病——说她是因为极度高兴致死的。

【注】①凯特•肖班:生活在19世纪后半叶,曾被誉为“美国女权主义文学创作的先驱之一”。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的标题简明醒目,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让人希望知道在一个小时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使情节的发展紧凑、集中。

B.马拉德夫人来到房间后就一屁股坐在了舒适、宽大的安乐椅里,丈夫死后的暴风雨般的悲伤和放声大哭造成了她的精疲力竭。

C.小说第⑤段,作者主要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将马拉德夫人在丈夫死后的矛盾复杂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D.“门”在小说中多次被提及,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折射出马拉德夫人在婚姻生活中身心受到禁锢、不能独立自由的困境。

E.小说结局出人意料,具有讽刺意味:丈夫死而复生,妻子却因为极度高兴而死亡,显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能掌控命运的无奈。

(2)小说主人公,有的说是马拉德夫人,有的说是马拉德先生,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

(3)请简要分析小说第④段景物描写的作用。(6分)

(4)请概括马拉德夫人得知丈夫死讯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并分析其原因。(8分)

吴融子规翻译篇五
《16届高三文科语文上期半期考试试题》

成都七中2015-2016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

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 总分:150分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孟郊《游子吟》中那位“游子”的情怀,其实也是今天到处漂泊的人们的心声。为了种种原因,离开故土,走上了漂泊之路,其间的情境今古有天壤之别,但其心理和情绪却跨越千年,彼此相通。孟郊时代的时空距离比今天当然小得多,但在今天我们有了天涯咫尺的时空经验,却仍然无法消除我们“游子”的感情。孟郊发现的其实是一个永恒的人类命题,这是一种永恒的人类情感的呈现。精神分析者曾经有一个命题对于人生很有说服力,这个命题是:我们不得不失掉我们最宝贵的东西以实现我们人生的目标。我们的“游子”情怀,就是为追求人生目标而背离了母亲、故乡的那种感情,但这又总是无法阻止的、面对过去的一份思恋和怀念。人们不可避免地失去,却又不可避免地怀念。于是,《游子吟》不朽。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到处“流动”的世界。全球的资本、产品、人口和信息的巨量的流动正是今天的全球化时代的表征。资本冲破了过去阻滞它流动的一切要素,不断地在一种逐利的冲动中跨出边界,寻找新的机会。这种进程使得人口的流动也在一个全球范围内进行着。流动当然有不同的方向,一面是寻找机会的人从自己贫困或缺少机会的故乡向经济发达、充满机会的地方“流”过去。这可以说是一种从低向高的流动。这样的流动其实每天都发生在民族国家之间,也发生在区域或民族国家的内部。另一面从高到低的流动也在进行着,资本总是从成本高的地方流向成本低的地方,生产和消费的链条总是要向大有希望的新兴地区滑动。于是伴随着资本的流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等白领也在迅速地流动着。他们身份“灵活”了,却往往被批评为数典忘祖,也会使自己漂在半空中。但太不“灵活”,又会产生生存危机,无法适应急剧变化的生活冲击。其间的那份进退失据的痛苦和彷徨的确难于厘清。我发现“游子”的生涯里有投入异乡的动力,却也深有对于过去的绵绵不尽的怀念感情。

人可以四海为家,可以获得一种更灵活的身份,但无论游走到何处,无论我们已经多么灵活,《游子吟》中的那份真诚的情感仍然存在。游子的情怀其实是情感、记忆、感觉、意象的诸多浮现,它不仅仅是我们意识中的,而且是无意识深处的东西。对母亲的记忆乃是人的最基本的情感,人正是从最初的感情上展开自己的。没有过去的记忆,我们根本无法构筑自己;但没有今天,过去的自己也没有任何价值。自我虽然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个人的记忆无法抹去,个人过往的生命痕迹无法擦去;人赖以成为人的一切都不是简单地由当下的处境决定的,他的过去不可能没有影子,一个“游子”毕竟都有些卸不掉的东西。其实,个人和故乡、自我和国家的关系都不是那么一清二楚的,有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扣连。对于过去的缅怀又何尝不是对故乡和祖国今天的期望。回忆其实依然是现实的不可化解的部分。

其实,对于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来说,这个国家在全球化中间所日渐显示的活力和冲力都给予了她的游子一份持续的力量,这力量一面来自它的传统,一面也来自它今天的能量。“游子”曾

经分享过这个民族百年的悲情和屈辱,但今天的游子却有了分享这个国家和人民力量的欣慰。正是中国今天的力量才使得游子的文化有了一个美好的前景。

(选自张颐武《全球化时代与“游子”情怀》有删改)

1.“游子的情怀”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对此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游子的情怀”既是我们为追求人生目标而背离了母亲、故乡的那种感情,也是我们无法阻止的、面对过去的一份思恋和怀念。

B.“游子的情怀”是人若身份“灵活”常被批评为数典忘祖,太不“灵活”又会产生生存危机的那种进退失据、难于厘清的痛苦和彷徨。

C.“游子的情怀”在今天也包括了人们对这个在全球化中间所日渐显示出活力和冲力的国家给予他们持续力量的欣慰之情。

D.“游子的情怀”是我们情感、记忆、感觉、意象的诸多浮现,是既存在于我们意识中,也存在于我们无意识深处的东西。

2.下列各项中,对“对于过去的缅怀又何尝不是对故乡和祖国今天的期望”这句话的依据,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由于无论游走到何处,无论我们已经多么灵活,《游子吟》中的那份真诚的情感仍然存在。

B.因为个人和故乡、自我和国家的关系都不是那么一清二楚的有,有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扣连。

C.因为人赖以成为人的一切都不是简单地由当下的处境决定的,他的过去不可能没有影子。

D.由于自我虽然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个人的记忆无法抹去,个人过往的生命痕迹无法擦去。

3.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游子吟》的作者孟郊发现的其实是一个永恒的人类命题,“游子”情怀是一种永恒的人类情感的呈现,这正是《游子吟》不朽的缘由所在。

B.自我虽然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个人的记忆无法抹去,个人过往的生命痕迹无法擦去,这些东西毕竟是一个“游子”卸不掉的。

C.全球化时代各种流动每天都发生在民族国家之间、区域或民族国家的内部,即有从低向高的人口的流动和从高向低的资本的流动。

D.正是今天的中国在全球化中间所日渐显示的活力和冲力,给予了她的游子一份持续的力量,这才使得游子的文化有了一个美好的前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郭子兴,其先曹州人。父郭公,少以日者术游定远,言祸福辄中。邑富人有瞽女无所归,郭公乃.

娶之,家日益饶。生三子,子兴其仲也。始生,郭公卜之吉。及长,任侠,喜宾客。会元政乱,子兴散家资,椎牛酾酒,与壮士结纳。至正十二年春,集少年数千人,袭据濠州。太祖往从之。门者疑其.

谍,执以告子兴。子兴奇

太祖状貌,解缚与语,收帐下。为十夫长,数从战有功。子兴喜,其次妻小

用怒,乘间执子兴,幽诸德崖家。太祖自他部归,大惊,急帅子兴二子诉于大。大曰:“吾在,孰敢鱼肉而翁者!”与太祖偕诣德崖家,破械出子兴,挟之归。元师围濠州,乃释故憾,共城守五阅月。围解,大、均用皆自称王,而子兴及德崖等为元帅如故。未几,大死,子早住领其众。均用专狠益甚,挟子兴攻盱眙、泗州,将害之。太祖已取滁,乃遣人说均用曰:“大王穷迫时,郭公开门延纳,德至厚也。大王不能报,反听细人言图之,自剪羽翼,失豪杰心,窃为大王不取。且其部曲犹众,杀之得无悔乎?”均用闻太祖兵甚盛,心惮之,太祖又使人赂其左右,子兴用是得免,乃将某所部万余就太祖于滁。

(节选自《明史・郭子兴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邑富人有瞽女无所归 归:出嫁 .

B.子兴散家资,椎牛酾酒 椎:宰杀 .

C.子兴奇太祖状貌 奇:认为……奇特 .

D.于是德崖等谮诸均用 谮:谗言 .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曰 /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

B.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 曰/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

C.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曰 /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

D.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 曰/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3分)

A.郭子兴的母亲眼瞎,但郭家日渐富裕。郭子兴是家中老二,他出生时,父亲为他占卜,卦象显示大吉。

B.跟郭子兴一同起事的孙德崖等四人粗鲁而愚直,常常抢劫掠夺,郭子兴因看不起他们而面临倾轧之祸。

C.徐州主将彭大、赵均用率领残余部众逃奔到濠州后,郭子兴因彭大有智谋,就和他交好而冷淡赵均用。

D.赵均用曾因孙德崖的谗言而逮捕郭子兴,后来又挟持并要杀害郭子兴。郭子兴因太祖的一席话而免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曰:“吾在,孰敢鱼肉而翁者!”与太祖偕诣德崖家,破械出子兴,挟之归。(5分)

译文:

(2)自剪羽翼,失豪杰心,窃为大王不取。且其部曲犹众,杀之得无悔乎?(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子规

吴融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8.这首诗的颔联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答:

9.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并透露出诗人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 。”

(3)李白在《蜀道难》中用“五壮士开山”的神话,交代了蜀道的来历的两句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

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一小时的故事

①凯特·肖班

①大家都知道马拉德夫人的心脏有毛病,所以在把她丈夫的死讯告诉她时是非常注意方式方法

的。是她的姐姐朱赛芬告诉她的,话都没说成句,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地暗示着。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德也在她身边。

②要是别的妇女遇到这种情况,一定是手足无措,无法接受现实,她可不是这样。她立刻一下子倒在姐姐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当暴风雨般的悲伤逐渐减弱时,她就独自走向自己的房里,不要人跟着她。

③正对着打开的窗户,放着一把舒适、宽大的安乐椅。全身的精疲力竭,似乎已浸透到她的心灵深处,她一屁股坐了下来。

④她能看到房前场地上洋溢着初春活力的轻轻摇曳着的树梢。空气里充满了阵雨的芳香。下面街上有个小贩在吆喝着他的货色。远处传来了什么人的微弱歌声;屋檐下,数不清的麻雀在嘁嘁喳喳地叫。对着她的窗的正西方,相逢又相重的朵朵行云之间露出了这儿一片、那儿一片的蓝天。

⑤她坐在那里,头靠着软垫,一动也不动,嗓子眼里偶尔啜泣一两声。她还年轻,美丽,沉着的面孔出现的线条,说明了一种相当的抑制能力。可是,这会儿她两眼只是呆滞地凝视着远方的一片蓝天,从她的眼光看来她不是在沉思,而像是在理智地思考什么问题,却又尚未做出决定。什么东西正向她走来,她等待着,又有点害怕。那是什么呢?她不知道,太微妙难解了,可是能感觉得出来。这

会儿,她的胸口激动地起伏着。她开始认出来那正向她逼近、就要占有她的东西,她挣扎着决心把它打回去——可是她的意志就像她那白皙纤弱的双手一样软弱无力。当她放松自己时,从微弱的嘴唇间溜出了悄悄的声音。她一遍又一遍地低声悄语:“自由了,自由了,自由了!”她的目光明亮而锋利,她的脉搏加快了,循环中的血液使她全身感到温暖、松快。

⑥她知道,等她见到死者那张一向含情脉脉地望着她、如今已是僵硬、灰暗、毫无生气的脸庞时,她还是会哭的。不过她透过那痛苦的时刻看到,来日方长的岁月可就完全属于她了。她张开双臂欢迎这岁月的到来。在那即将到来的岁月里,没有人会替她做主;她将独立生活。再不会有强烈的意志而迫使她屈从了,多古怪,居然有人相信,盲目而执拗地相信,自己有权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在她目前心智特别清明的一刻里,她看清楚:促成这种行为的动机无论是出于善意还是出于恶意,这种行为本身都是有罪的。

⑦当然,她是爱过他的——有时候是爱他的,但经常是不爱他的。那又有什么关系!有了独立的意志,爱情这未有答案的神秘事物,又算得了什么呢!“自由了!身心自由了!”她悄悄低语。

⑧朱赛芬跪在关着的门外,苦苦哀求让她进去。“露易丝,你干什么哪?看在上帝的份儿上,开开门吧!”“去吧,我没事。”她正透过那扇开着的窗子畅饮那真正的长生不老药呢,在纵情地幻想未来的自由美好岁月,春天,还有夏天以及所有各种时光都将为她自己所有。她终于站了起来,在她姐姐的强求下,打开了门。她眼睛里充满了胜利的激情,搂着姐姐的腰,一齐下楼去了。

⑨有人在用弹簧锁钥匙开大门。进来的是布兰特雷·马拉德,略显旅途劳顿,但泰然自若地提着他的大旅行包和伞。他不但没有在发生事故的地方呆过,而且连出了什么事也不知道。他站在那儿,大为吃惊地听见了朱赛芬刺耳的尖叫声;看见了理查德急忙在他妻子面前遮挡着他的快速动作。不过,理查德已经太晚了。

⑩医生来后,他们说她是死于心脏病——说她是因为极度高兴致死的。

【注】①凯特•肖班:生活在19世纪后半叶,曾被誉为“美国女权主义文学创作的先驱之一”。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的标题简明醒目,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让人希望知道在一个小时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使情节的发展紧凑、集中。

B.马拉德夫人来到房间后就一屁股坐在了舒适、宽大的安乐椅里,丈夫死后的暴风雨般的悲伤和放声大哭造成了她的精疲力竭。

C.小说第⑤段,作者主要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将马拉德夫人在丈夫死后的矛盾复杂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D.“门”在小说中多次被提及,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折射出马拉德夫人在婚姻生活中身心受到禁锢、不能独立自由的困境。

E.小说结局出人意料,具有讽刺意味:丈夫死而复生,妻子却因为极度高兴而死亡,显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能掌控命运的无奈。

(2)小说主人公,有的说是马拉德夫人,有的说是马拉德先生,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

(3)请简要分析小说第④段景物描写的作用。(6分)

(4)请概括马拉德夫人得知丈夫死讯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并分析其原因。(8分)

吴融子规翻译篇六
《语文卷·2014届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试题(2013.12)》

石室中学高2014届2013~2014学年度上期“一诊”模拟考试(一)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机读卡及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机读卡和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机读卡及答题卷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豆豉(chǐ) 打烊(yàng) 长吁短叹(yū) 瓮中捉鳖(wâng) ....

B.谚语(yǎn) 旋涡(xuán) 瑕瑜互见(jiàn) 偃旗息鼓(yǎn) ....

C.铜臭(xiù) 亵渎(xiâ) 崭露头角(zhǎn) 寻根究底(jiū) ....

D.压轴(zhòu) 掉头(tiǎo ) 居心叵测(pǒ) 不省人事(xǐng)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通牒 敲门砖 浮想联翩 聪明一事,糊涂一时

B.斟酌 掉书袋 相辅相成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渲染 杀风景 永往直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斡旋 莫需有 要言不烦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截止中国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合作设立了350多所孔子学院和500 ..2013年9月,

多个孔子课堂,每年派出约7000名汉语教师前往任教。

B.“文史皇冠上的又一明珠”《全宋文》的出版,对完善宋代的学术文献、填补宋 .

代文化研究的空白、推动传统文化的研究,意义特别重大。

C.在省人民艺术剧院新编古装历史剧《金沙风云》的首演中,演员表演到位,全场济济一堂,高潮迭起,观众不时给予热烈掌声。 ....

D.当天然水晶逐渐走俏时,玻璃或人工合成水晶的饰品也随之大量涌现,这种滥竽..充数的行为给喜欢天然水晶饰品的人们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包括团购业务员、技术总监、 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

B.朝夕相处,难免会发生矛盾,但一发生矛盾,就各抒己见,争吵不休,互不通融, 这其实是一种最愚蠢的见解。

C.今年4月底,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相继爆发了甲型H1N1流感,世界卫生组 织对此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

D.严重的雾霾天气现象,不仅增加了居民的出行时间和成本,而且也会抑制人们的 全品高考网邮箱:jiaoxue@canpoint.cn

日常活动,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道教不仅是江南山水之美的发现者,而且是江南山水之美的培育者,或者说,江南山水能够在六朝时成为一个千古不朽的审美形象,道教所发挥的塑造与培育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六朝时佛、道勃兴,道教在他们审定的那些洞天福地旁边修建了具有较高美学品质和神圣气质的道观,在这些道观的衬托下,朴野的江南山水开始弥漫出强烈的人文气息,获得了高贵、卓越和更加完善的形貌特征。如元嘉末陆修静在庐山构筑精庐,居处修道,号太虚观。由于陆修静崇高的威望,太虚观的建设受到了当时达官贵人和皇家的大力支持,以至于到了北宋时,太虚观仍然是南方道教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宫观。太虚观屋宇宏丽,倚崖濒泉,观后有苍翠古樟和陆修静手植的古松,这些都为提升庐山的审美品质、丰富其审美意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庐山如此,整个江南山水都因六朝时为它布上的浓郁的道教色彩而让人们产生更多美的想象和回味。

六朝时期,道教领袖们将觉醒的自我意识、道家的自由精神与正在崛起的山水审美相结合,通过吟诗作赋、弹琴绘画,将自己对生活、对自然,以及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思考与体悟生动地表达出来。道教在对江南山水的审美实践中形成的这些独创性的作品不断地融入人们的审美意识,进一步使江南山水超越了自然的局限性而含蕴了丰富的人类自由精神。如郭璞的“游仙诗”就颇具道家特色。这些游仙诗往往着力于描绘类似于“青溪千余仞”“绿萝结高林”的江南山水美景和“静啸抚清弦”“仰思举云翼”的逍遥的神秘道士,它们共同组成的和谐意境既是道教的理想生活,也是供世人把玩江南山水精神意味的动人乐章。

六朝开放的社会心态促进了儒道释三家的融合,使得众多儒士深入江南山水之中,与佛僧、道士们论道谈仙,并在此过程中创作了大量吟咏赞美江南山水的优秀艺术作品,从而为江南山水成为六朝社会审美生活的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些作品中,有的是藉山水以体道,如孙绰《游天台山赋》中的“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双阙云竦以夹路,琼台中天而悬居”。有的俨然把道家所构建的虚灵世界当成了自己安身立命的现实。如对司马氏政权不满而又感到世事不可为的阮籍在其创作的多首《咏怀诗》中都表达了不屑于世俗欢乐,而愿到江南山水中追随神仙、获得永恒慰藉的愿望。可以看出,道教将道和仙置入江南山水中,构成了六朝文人吟咏江南山水进行文艺创作的十分重要的诱因。

总之,作为一种重自然、重养生的本土宗教,道教在六朝时期成为推动对江南山水进行审美,确立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的重要力量,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道教的根底在江南山水,以此来审视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许多中国美学中的玄奥、精妙命题便都可以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解释。

5.下列关于在六朝时江南山水成为千古不朽审美形象过程中道教所发挥的“塑造与培育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教所修建的具有较高美学品质和神圣气质的道观,赋予了朴野的江南山水以强烈的人文气息。

B.道教为整个江南山水布上了浓郁的道家色彩,使得江南山水由此获得了更多的审美内涵和更高的审美品质。

C.道教通过吟诗作赋、弹琴绘画使得江南山水成为了人们阐释和体悟道教这一本全品高考网邮箱:jiaoxue@canpoint.cn

土宗教的文化形象。

D.道教的审美实践使江南山水蕴含了丰富的人类自由精神,从而不断地影响和塑造了人们的审美意识。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陆修静在庐山修建太虚观,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直到北宋时,太虚观仍然是道教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宫观。

B.郭璞的“游仙诗”能体现出将觉醒的自我意识、道家的自由精神与正在崛起的山水审美相结合的风格,颇具道家特色。

C.儒道释的融合使得吟咏赞美山水的优秀艺术作品涌现,从而为江南山水成为六朝社会审美生活的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D.阮籍对司马氏政权不满,但又感到世事难以改变,故其许多作品中都流露出到山水中追随神仙、获得永恒慰藉的愿望。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洞天福地使江南山水获得了更加高贵、更加完善的形貌特征,提升了审美品质,丰富了审美意蕴,给人更多美的感受。

B.游仙诗将江南山水美景和逍遥的神秘道士组合在一起,既表现了道教的思想主张,又是对江南山水精神的生动地表达。

C.六朝文人吟咏江南山水时,常常将道和仙置入山水自然中,藉山水以体道,将道家所构建的虚灵世界当作自己的追求。

D.从道教以江南山水为根底的角度看,中国美学中许多玄奥、精妙命题便可以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解释。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9题。

市隐斋记

元好问

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士多为之赋诗,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 ..

予曰:“若知隐乎?夫隐,自闭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酒家保,无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谓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能.

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①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况朝市乎?今夫干没氏②之属,胁肩以入市,叠足以登垄断,利嘴长距,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

夫血战于锥刀③之下。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敢问娄公之所以隐,奈何?”

曰:“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子何疑焉?”

予曰:“予得之矣,予为子记之。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价,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曰:‘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

价?’乃叹曰:‘我本逃名,乃今为儿女子所知!’弃药径去,终身不返。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予全品高考网邮箱:jiaoxue@canpoint.cn

意大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归,试以吾言问之。”

贞祐丙子十二月日,河东元某记。

【注释】①山人:山居者,指隐士。②干没氏:指投机牟利的人。③锥刀:小刀,喻微末的小利。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渠欲得君作记 渠:他 .

B.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 辨:区别 .

C.出处一致 处:地方 .

D.伯休执价不移 执: 坚持 .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君其以我故为之 其皆出于此乎 ..

B.则容或有之 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

C.胁肩以入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

D.今夫干没氏之属 此亡秦之续耳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23分)

四、(31分)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2)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三段中友人说:“夫廉与高,固古人之所以隐者,子何疑焉?”,作者对娄公的怀疑是什么?怀疑的原因又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5分) 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 已 尽 用 之 则 过 也 凡 御 之 所 贵 马 体 安 于 车 人 心 调 于 马而 后 可 以 进 速 致 远 今 君 后 则 欲 逮 臣 先 则 恐 逮 于 臣 夫 诱 道 争 远非 先 则 后 也 而 先 后 心 皆 在 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韩非子》)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子规 吴融①

举国②繁华委③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 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 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 愁杀行人归去船。

【注】①吴融: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昭宗时在朝任职,一度受牵累罢官,流寓荆南(湖南全品高考网邮箱:jiaoxue@canpoint.cn

一带),本篇大约就写在这个时候。②国:指故国。③委:舍弃,丢弃。 (1)颔联在刻画子规形象的时候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通过对子规的描绘表达了内心怎样复杂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句,6分)

(1)________________,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2)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氓》)

(3)曾子曰:“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

(4)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____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6)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

(7)母、孙二人,更相为命,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8)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湖 王蒙

①我喜爱湖。湖是大地的眼睛,湖是一种流动的深情。湖是生活中没有被剥夺的一点奇妙。早在幼年时候,一见到北海公园的太液池,我就眼睛一亮。在贫穷和危险的旧社会,太液池是一个意外的惊喜,是一个奇异的温柔,一种孩提式的敞露与清流。

②我常常认为,大地与人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契合。山是沉重的责任与名节的矜持。海是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沙漠是希望与失望交织的庄严的等待。河流是一种寻求,一种机智,一种被辖制的自由……

③那时候我没有见过海,颐和园的昆明湖对于我来说已经是浩浩然荡荡然的大水了。我每去一次颐和园,都要欣赏昆明湖的碧波,惊叹于湖水的美丽与自身的渺小。

④是的,湖是一种美丽,是一种情意。为了陆地不那么干枯,为了人的生活不那么疲劳,为了把凶恶的海控制起来把生硬的地面活泼起来,为了你的眼睛与天上的月亮……你不觉得看到地面上的一个湖泊就像看到天上的月亮一样令人欣喜么,为了短暂的焦渴的生命中不能或缺的滋润,于是有了湖。

⑤北京的西山风景区是很美的,但是太缺少湖水了。这样,对于香山静宜园“双清”的池水,对于小小的儿童乐园式的眼镜湖,我自然是情有独钟。一见到这样的水波荡漾,脸上不由得出现衷心的笑容。

⑥后来到了新疆以后,那就开了眼啦。在乌鲁木齐与伊犁之间的天山深处,著名的高山湖泊赛里木湖曾经怎么样地令人眼界开阔呀!湖水是咸的,湖水一望无际,湛蓝如玉,盘山公路傍湖而过,无数拉运木材、粮食、水泥、钢筋、百货的重型卡车从湖边走过。四周是长满枞树的高处终年积雪的山坡。时而有强劲的风自由地吹过。我在这里,感觉到一种庄严,一种粗犷,一种阔大。我不能不庆幸我终于离开了大城市,离开了那一个区一个胡同一处房子。我面对着的是一个严峻的、带几分神秘和野性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一个巨大而晶莹的全品高考网邮箱:jiaoxue@canpoint.cn

吴融子规翻译篇七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俟其生芽(等待) 其中小有舛漏(不顺,不幸)

摭我华而不实我实(摘取) 六日刈初禾(割)

B.经训乃菑畲(根本) 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有才华的诗人)剿袭之说(剽窃) 焉足重哉(尊重)

C.谓文章止于润身(使„„受益) 待夏潦已过(积水)

政事可以及物(恩及万物) 乐道人之善也(善行)

D.泥滓成枵而去(空虚) 士当以器识为先(器量与知识)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草率)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使„„开阔)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土地市场的持续火爆及大量基建工程的上马,让许多长袖善舞的开发商.建筑商“活动”起来,土地重大项目招标建设已然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

B.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既要重视知识和能力,又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为二者休戚相关,同样重要。

C.《赵氏孤儿》公映后,坊间评论不错,导演陈凯歌却对票房成绩不以为然,称这么多年的拍摄经历已经让他学会用平常心去对待任何事情。

D.会议强调,省领导与专家学者座谈交流这种形式要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长此以往,必将能更好地发扬民主,作出科学决策。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2011年中国室内设计的高峰会谈,探讨了关于当今世界室内设计,并论述了室内设计在低碳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推动现代生活方式转变方面的重要意义。

B.保留传统节日是我们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有益贡献,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则是人类文化不断前进.持续丰富.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C.刘翔作为形象大使出现在深圳2011 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可口可乐”火炬手全国选拔活动启动仪式现场,“飞人”表示如果还有机会参与大运会,自己愿意当一名记者。

D.旺盛的国内需求正在成为跨国巨头获取暴利的重要市场,尤其是在中国的石油.铁矿石等基础能源方面表现得异常突出。

4.下面是关于中国朝鲜族农乐舞的介绍,请将几个句子重新排列,使之表达连贯。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反映传统农耕生产生活中祭祀祈福.欢庆丰收的民间表演艺术。 。

①场面热烈奔放,民族特色鲜明。

②舞者伴随唢呐.洞箫.锣鼓的节拍欢歌起舞,表达了追求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 ③舞前踩地神祭祀,表达了尊重自然.依靠自然的原始信仰。

④农乐舞已融入中国朝鲜族的血脉,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艺术瑰宝。

⑤舞蹈具有生态.纯朴.粗犷.和谐的特征。

A.②①⑤③④ B.②⑤③④① C.⑤②③④① D.⑤③②①④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每题3分,共9分)

江公皋传

[清]蓝千秋

江公讳皋,字在湄,号磊斋,世居桐城之龙眠山下。性敏慧,弱冠举于乡。未几,成进士,除瑞昌令。

瑞昌隶九江,负山带湖,民疲苶多盗,逋赋1日积。公至日,前令坐系凡三辈,其一竟以累死,妻子不能归,公慨然白府,身任所逋,悉罢遣前令,归其妻孥。县郭并河,岸崩壅故道,公捐俸倡首集赀筑堤,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是时闽.楚告警。瑞昌与楚邻,奸民乘间行剽劫,吏议发兵剿,公曰:“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因勒乡堡长宣谕利害,督丁壮材勇者巡察,时刺取其渠魁2击杀之,盗遂息。

未几,迁巩昌守。时大军入蜀,道巩昌,军兴旁午3,民疲困,卒益骄悍,或窃出渔夺,无敢呵者。公行部出郊,见数骑驰突过车,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

越四岁,移刺柳州。柳僻南服,俗犷悍。时新收粤西,兵留镇柳州,军中多掠夺妇女,哭泣思归。公白大府,缴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愿归者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明年,柳帅卒,饷不继,士擐甲哗军门,公遽出,与期匝月给,士卒信公,稍解去。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饷应期至,军乃戢。粤西山峻削,柳尤邃险,万石离立,斤斧所不及,颇多巨木。时上方修太和殿,使者采木且及柳,柳人大恐。亡何,使者至,公即呼柳民问所产巨

木地,令前导,公骑偕使者往视木。行数里,至绝巘下,山石嶙峋,木森森挺出,下临崖谷,马不能前。公解鞍,踞地稍憩,徒步邀使者登,使者有难色。公日:“上命也,木苟可出,守臣当先以身殉。”遂短衣持筇,扶两小吏先登,使者强随之,半崖路绝,无置足所。公仰视木顾使者日:“何如?”使者咋舌,大呼亟返,曰:“是不可取。”公曰:“木具在是,赖使者为上言不可取状。”使者遂还,奏免,柳民欢呼戴上恩德。

公享年八十有一,卒康熙乙未。公性廉明,故所在有声绩。为人孝友恬淡,通达时务,习吏事。始终洁白一节,贤达皆叹仰之。 (有删节)

[注]①逋赋:拖欠的赋税。 ②渠魁:首领 。 ③军兴旁午:军队征敛繁多。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前令坐系凡三辈 坐:因犯„„罪

B.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 趣:通“趋”,前往

C.使者采木且及柳 且:将要

D.公仰视木顾使者日 顾:回头看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江皋“所在有声绩”的一组

是 ( )

①性敏慧,弱冠举于乡 ②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

③时刺取其渠魁击杀之,盗遂息 ④饷应期至,军乃戢

⑤守臣当先以身殉 ⑥柳民欢呼戴上恩德

A.①②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④ D.③⑤⑥

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江皋到瑞昌任县令时,当地贫困多盗,百姓长期拖欠赋税,前任县令也因此受到牵累。江皋慨然承担所拖欠的赋税,罢免了前县令,让他的妻儿离去;又率先捐出俸禄集资修筑河堤,造福当地百姓。

B.江皋能体谅民情。他反对发兵剿灭“迫饥寒为盗”的平民,只杀掉了贼寇首领,消除了盗患;对军中被掠夺而思归的妇女,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

C.江皋处理政事冷静果决。有军人骄横凶悍,渔夺百姓,他严厉惩治,使军队不再扰民;驻柳州军队因欠饷喧哗军门,他迅速应对,设法应期发给军饷,平息了事端。

D.江皋通晓吏事,做事灵活有谋略。朝廷修太和殿,派使者来粤西山中采集巨木。江皋邀使者亲临巨木产地,其地势险要令人咋舌,使者返回后据实奏免,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8.把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

(2)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子 规

吴融

举国繁华委逝川, 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 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注】(1)吴融: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昭宗时在朝任职,一度受牵累罢官,流寓荆南(湖南一带),本篇大约就写在这个时候。

(2)举国繁华委逝川:国,指故国;委,舍弃.丢弃。

9.颔联(第二联)在刻画子规形象的时候,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5分)

10.诗人通过对子规的描绘表达了内心怎样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12分,每句1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有我之境, , 。《人间词话》

(2)可堪回首,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飞湍瀑流争喧豗 。《蜀道难》

(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逍遥游》

(5)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6)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师说》

(7)亦余心之所善兮, 。《离骚》

(8) ,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琥珀手链

年近半百的湘楚大学考古系教授柏寒冰,业余爱好除了看书.著述之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抽闲去叩访城南的古玩街。一个店铺一个店铺地看过去,金石.字画.瓷器„„在一种高雅而古典的气氛中,让身心得到最大的愉悦。他不着意于收藏,但偶尔也会买上几件被店主看漏了眼的小玩意,价格便宜,又“真”又“古”,作平日休憩时的把玩,那一份快意只有他自个儿知道。

吴融子规翻译篇八
《四川省眉山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半期测试试题》

眉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期期中测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孟郊《游子吟》中那位“游子”的情怀,其实也是今天到处漂泊的人们的心声。为了种种原因,离开故土,走上了漂泊之路,其间的情境今古有天壤之别,但其心理和情绪却跨越千年,彼此相通。孟郊时代的时空距离比今天当然小得多,但在今天我们有了天涯咫尺的时空经验,却仍然无法消除我们“游子”的感情。孟郊发现的其实是一个永恒的人类命题,这是一种永恒的人类情感的呈现。精神分析者曾经有一个命题对于人生很有说服力,这个命题是:我们不得不失掉我们最宝贵的东西以实现我们人生的目标。我们的“游子”情怀,就是为追求人生目标而背离了母亲、故乡的那种感情,但这又总是无法阻止的、面对过去的一份思恋和怀念。人们不可避免地失去,却又不可避免地怀念。于是,《游子吟》不朽。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到处“流动”的世界。全球的资本、产品、人口和信息的巨量的流动正是今天的全球化时代的表征。资本冲破了过去阻滞它流动的一切要素,不断地在一种逐利的冲动中跨出边界,寻找新的机会。这种进程使得人口的流动也在一个全球范围内进行着。流动当然有不同的方向,一面是寻找机会的人从自己贫困或缺少机会的故乡向经济发达、充满机会的地方“流”过去。这可以说是一种从低向高的流动。这样的流动其实每天都发生在民族国家之间,也发生在区域或民族国家的内部。另一面从高到低的流动也在进行着,资本总是从成本高的地方流向成本低的地方,生产和消费的链条总是要向大有希望的新兴地区滑动。于是伴随着资本的流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等白领也在迅速地流动着。他们身份“灵活”了,却往往被批评为数典忘祖,也会使自己漂在半空中。但太不“灵活”,又会产生生存危机,无法适应急剧变化的生活冲击。其间的那份进退失据的痛苦和彷徨的确难于厘清。我发现“游子”的生涯里有投入异乡的动力,却也深有对于过去的绵绵不尽的怀念感情。

人可以四海为家,可以获得一种更灵活的身份,但无论游走到何处,无论我们已经多么灵活,《游子吟》中的那份真诚的情感仍然存在。游子的情怀其实是情感、记忆、感觉、意象的诸多浮现,它不仅仅是我们意识中的,而且是无意识深处的东西。对母亲的记忆乃是人的最基本的情感,人正是从最初的感情上展开自己的。没有过去的记忆,我们根本无法构筑自己;但没有今天,过去的自己也

没有任何价值。自我虽然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个人的记忆无法抹去,个人过往的生命痕迹无法擦去;人赖以成为人的一切都不是简单地由当下的处境决定的,他的过去不可能没有影子,一个“游子”毕竟都有些卸不掉的东西。其实,个人和故乡、自我和国家的关系都不是那么一清二楚的,有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扣连。对于过去的缅怀又何尝不是对故乡和祖国今天的期望。回忆其实依然是现实的不可化解的部分。

其实,对于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来说,这个国家在全球化中间所日渐显示的活力和冲力都给予了她的游子一份持续的力量,这力量一面来自它的传统,一面也来自它今天的能量。“游子”曾经分享过这个民族百年的悲情和屈辱,但今天的游子却有了分享这个国家和人民力量的欣慰。正是中国今天的力量才使得游子的文化有了一个美好的前景。

(选自张颐武《全球化时代与“游子”情怀》有删改)

1.“游子的情怀”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对此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游子的情怀”既是我们为追求人生目标而背离了母亲、故乡的那种感情,也是我们无法阻

止的、面对过去的一份思恋和怀念。

B.“游子的情怀”是我们情感、记忆、感觉、意象的诸多浮现,是既存在于我们意识中,也存在于我们无意识深处的东西。

C.“游子的情怀”在今天也包括了人们对这个在全球化中间所日渐显示出活力和冲力的国家给予他们持续力量的欣慰之情。

D.“游子的情怀”是人若身份“灵活”常被批评为数典忘祖,太不“灵活”又会产生生存危机的那种进退失据、难于厘清的痛苦和彷徨。

2.下列各项中,对“对于过去的缅怀又何尝不是对故乡和祖国今天的期望”这句话的依据,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无论游走到何处,无论我们已经多么灵活,《游子吟》中的那份真诚的情感仍然存在。 B.因为人赖以成为人的一切都不是简单地由当下的处境决定的,他的过去不可能没有影子。 C.因为个人和故乡、自我和国家的关系都不是那么一清二楚的,有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扣连。 D.由于自我虽然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个人的记忆无法抹去,个人过往的生命痕迹无法擦去。 3.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游子吟》的作者孟郊发现的其实是一个永恒的人类命题,“游子”情怀是一种永恒的人类情感的呈现,这正是《游子吟》不朽的缘由所在。

B.自我虽然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个人的记忆无法抹去,个人过往的生命痕迹无法擦去,这些东西毕竟是一个“游子”卸不掉的。

C.正是今天的中国在全球化中间所日渐显示的活力和冲力,给予了她的游子一份持续的力量,这才使得游子的文化有了一个美好的前景。

D.全球化时代各种流动每天都发生在民族国家之间、区域或民族国家的内部,即有从低向高的人口的流动和从高向低的资本的流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郭子兴,其先曹州人。父郭公,少以日者术游定远,言祸福辄中。邑富人有瞽女无所归.

,郭公乃娶之,家日益饶。生三子,子兴其仲也。始生,郭公卜之吉。及长,任侠,喜宾客。会元政乱,子兴散家资,椎.牛酾酒,与壮士结纳。至正十二年春,集少年数千人,袭据濠州。太祖往从之。门者疑其谍,执以告子兴。子兴奇.太祖状貌,解缚与语,收帐下。为十夫长,数从战有功。子兴喜,其次妻小张夫人亦指目太祖曰:“此异人也。”乃妻以所抚马公女,是为孝慈高皇后。

元师破徐州,徐帅彭大、赵均用帅余众奔濠。德崖等以其故盗魁有名,乃共推奉之,使居己上。大有智数,子兴与相厚而薄均用。于是德崖等谮.

诸均用曰:“子兴知有彭将军耳,不知有将军也。”均用怒,乘间执子兴,幽诸德崖家。太祖自他部归,大惊,急帅子兴二子诉于大。大曰:“吾在,孰敢鱼肉而翁者!”与太祖偕诣德崖家,破械出子兴,挟之归。元师围濠州,乃释故憾,共城守五阅月。围解,大、均用皆自称王,而子兴及德崖等为元帅如故。未几,大死,子早住领其众。均用专狠益甚,挟子兴攻盱眙、泗州,将害之。太祖已取滁,乃遣人说均用曰:“大王穷迫时,郭公开门延纳,德至厚也。大王不能报,反听细人言图之,自剪羽翼,失豪杰心,窃为大王不取。且其部曲犹众,杀之得无悔乎?”均用闻太祖兵甚盛,心惮之,太祖又使人赂其左右,子兴用是得免,乃将某所部万余就太祖于滁。

(节选自《明史・郭子兴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邑富人有瞽女无所归. 归:出嫁 B.子兴散家资,椎.牛酾酒 椎:宰杀 C.子兴奇.太祖状貌 奇:认为„„奇特 D.于是德崖等谮.

诸均用 谮:谗言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曰/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

B.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曰/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

C.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曰/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

D.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曰/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 )(3分)

A.郭子兴的母亲眼瞎,但郭家日渐富裕。郭子兴是家中老二,他出生时,父亲为他占卜,卦象显示大吉。

B.跟郭子兴一同起事的孙德崖等四人粗鲁而愚直,常常抢劫掠夺,郭子兴因看不起他们而面临倾轧之祸。

C.赵均用曾因孙德崖的谗言而逮捕郭子兴,后来又挟持并要杀害郭子兴。郭子兴因太祖的一席话而免死。

D.徐州主将彭大、赵均用率领残余部众逃奔到濠州后,郭子兴因彭大有智谋,就和他交好而冷淡赵均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曰:“吾在,孰敢鱼肉而翁者!”与太祖偕诣德崖家,破械出子兴,挟之归。(5分)

译文: (2)自剪羽翼,失豪杰心,窃为大王不取。且其部曲犹众,杀之得无悔乎?(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子规 吴融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8.这首诗的颔联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答: 9.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阿房宫赋》中作者以秦为中心,上下延伸,总结历史教训,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

“ , 。”

(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九死未悔的志向的句子是:“ , 。”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巧用两个带有情感色彩的地名,表达他“昨日”与“眼前”的怆然与凄苦的两句诗是:“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珠宝 莫泊桑

那是一个去世好几年的外省税务局长的女儿。父亲死后,她和母亲到了巴黎。母女俩都是贫穷而可敬的,安静而温和的,因为女儿的婚事而来到了这里。那年轻的女儿像是一位贤妻良母的典范,她那种带着含羞意味的美,具有一种安琪儿式的纯洁风韵,凡是认识她的人都忍不住地说:“将来娶她的那一个真有福气,我们找不出更好的了。”

郎丹先生当时是内政部的一个主任科员,每年的薪水是三千五百法郎。他向她求婚,娶了她。婚后,她用一种极为巧妙的经济手腕治家,两个人好像过得很阔气。她对待丈夫的注意、细心、体贴,真是罕有的;并且她本身的诱惑力也非常大,以至于在他俩相遇6年之后,他之爱她更甚于初期。

他仅仅责备她两个缺点:爱看戏和爱假的珠宝。在整天工作之后,对于爱戏这类的散心事,郎丹先是骇然而感到疲乏的。于是他央求妻子跟着熟识的太太们去看戏并且由她们送她回家。开始她认为这种办法不大相宜,争执许久后,她出于体恤才答应了他,他因此十分感谢。

谁知这种看戏的兴趣,不久就在她身上产生了装饰的需要,并且养成了习惯。这种迷恋于浮光的爱好引起了丈夫的不满,每当他略有责备时,她总是从容地微笑说:“你教我怎样?我爱的就是这个。这是我的毛病。我明明知道你有理由,不过人是改变不了本性的。我当然更爱真的珠宝,我!”她一面拿着珍珠软项圈在手指头儿上转动着,好教上面的宝石小切面射出光彩,一面不断地说:“赶紧瞧吧,这制造得真好。简直就像真的一样。”

某一个冬天夜里,她赶到大歌剧院看戏,回家的时候她冻得浑身发抖。第二天,她咳嗽了。8天之后,她害肺炎死了。

郎丹几乎跟着她到坟墓里去了。以至于在一个月之间头发全变成了白的。

不过他现在的生活极为困难了。原先他的薪水在他妻子手里,不仅够得应付一家的种种需要,还能让他一直喝上等的酒和吃鲜美的东西,而眼下他竟不能应付自己一个人的用度。终于,他连一个铜子儿都没有了,于是他动了念头,要把他妻子生前仿佛最心爱的那只大项圈卖掉。因为那固然是个假货,不过也的确是下过一番很细致的功夫,他以为至少可以值得六个或者八个法郎。

他选了一家小店进去,有点儿难为情地递过项圈。“先生,”他对那商人说,“我很想知道您对这件小东西的估价。”那个人接了东西,左看右看了好一阵,掂着它的轻重,拿起一枚放大镜,又叫他手下的店员过来,并且为了格外好好地鉴定它的印象,又把它搁在柜台上,远远地打量着它。

郎丹先生被弄得很不好意思,正当他拿起那个小东西,珠宝商人却说,可以出价一万二千法郎

收购它。这让那个丧偶的人吃惊地睁大了眼睛,结结巴巴地问:“您说?„„您可有把握?”另一个误解了他的惊讶,干脆地说:“您可以到旁的地方问问是不是可以多给些。在我看来,顶多值得一万五千。”

郎丹先生简直成了傻子,他收回了项圈,心里只模模糊糊觉得应该一个人好好地想一想了。然而一走出店门,他简直忍不住大笑了,他暗自说道:“低能儿!唉!眼见得那是一个不知道分辨真假的珠宝商人!”

他又走到另一家珠宝店里,谁知那个老板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曾以两万五千法郎卖出的货,并答应以一万八千法郎的价格收回。这一次,郎丹先生由于诧异而呆呆地坐下了。“不过,„„不过请您仔仔细细看一看这东西吧,先生,直到现在,我一直以为它是„„假的。” “请问您的姓名与住址?”珠宝商人翻开一摞帐册,寻了一阵就高声说道:“这项圈从前的确是送往郎丹太太家里去的,地点是舍身街16号,时间是1876年7月20日。”

科员吃惊得发昏,在老板怀疑的眼光中,他折起老板打的收条,走出了店门。他昏沉沉的,极力去推测:他妻子从前远没有能力去买一件这样大价钱的东西——没有,那么——那是一件馈赠品了!一件谁送给她的馈赠品?为的是什么?——那么妻子其余所有的珠宝也全是他人的馈赠了!他觉得天旋地转了,他张开了胳膊,失去知觉跌倒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 郎丹先生被第一位珠宝商人的繁琐程序弄得不好意思,说明郎丹为用亡妻遗物换取金钱的行为而羞愧,也暗示出他因是假货而感到羞耻,情感很复杂。

B. 郎丹是个法国平民阶层的小人物,他有尊严,娶上人人称赞的老婆曾是他最大的幸福,但却因妻子的欺骗更加痛苦。作者勾勒出一个大喜大悲的小人物心态,给我们展示了真实的社会风景画。

C. 作者对女主人公采用了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的手法,但对她的不贞行为却留下了空白,一切都留给读者想象与思索的空间。

D. 本篇小说的故事是简单的,这正是莫泊桑细微观察与严格提炼的结果。短短的故事却能容纳多层的主题,表现了作者的非凡才能。

E. 从全文来看,作者冷静的叙述,并非意味着感情的冷漠,而作者在文中旗帜鲜明的爱憎与是非评判,能给读者的想象与理解留下更为广阔的空间与余地。

(2)从全文来看,郎丹太太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请概括,并作简要分析。(6分) (3)本文最后道出郎丹太太的珠宝是真的,这一结果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请分析概括其中的原因。(6分)

(4)小说取名为“珠宝”,有多方面意蕴与用意,请从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主题思想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小说做出合理分析。(8分)

第II卷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父母教育孩子应当 ,用自己的言行教授孩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纯正的思想观念,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②作为“节能减排”的倡导者之一,他 ,坚持上下班搭乘公共交通设施,并将垃圾进行分类和循环利用;不仅自己坚持环保的生活方式,还带动身边的家人和朋友。 ③ 每当面临艰巨的任务,领导干部们总是 ,冲在最前面,坚持在生产的第一线。 A.身先士卒 身体力行 以身作则 B.身体力行 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 C.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 身先士卒 D.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 身体力行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国际宇航大会上,曾在美国接受教育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提出中国将于明年发射“天宫”二号小型空间实验室。

B.近期,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公布,引起了人们对相关国企改革、人口政策调整、深化改革开放等问题的重视。

C.中国和印尼合作建设雅万高速铁路,不仅缓解了两国的边境矛盾,增强了两国友好关系,而且深化了我国铁路与东南亚相关国家铁路的合作。

D.近年来,扶人被讹以及肇事者冒充好心人的事件屡屡发生,这极大消耗了社会的诚信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1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语文教学乃至其他功课的教学,不是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我把东西交付出去了,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这就触及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 , 。 。 。 。

①叶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 ②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师教会学生怎么学

③在这个问题上,有一句精辟的话,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究竟起什么样的作用

⑤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 A. ⑤③④①② B. ④⑤①③② C. ④①②⑤③ D. ⑤③①④②

1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处字数不得超过20字(含标点符号)。(5分)

产品说明书的出现是商品生产的一大进步。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商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许多商品的使用方法已远远地超出了人们的常识。① ,就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不便,如不会使用或使用不当。可见说明书是不可或缺的。② ,否则,文字的任何错误都有可能使消费者乃至生产者付出沉重的代价。除了文字错误以外,产品说明书还存在诸如专业术语艰涩难懂、产品说明与实际不符等各种问题。现在关注产品质量问题的人越来越多,③ ,许多人甚至不看说明书或者不按说明书来使用产品,这意味着大多数消费者还没有意识到说明书的重要性。

16.下面是某网上书店购书流程图,请将其转换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6分)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某地廉政公署招聘考试,最后一道题问唐太宗是如何治理环境污染的,赋分20分,只有一位考生如实回答“不知道”,考后本以为录取无望,结果却被高分录用了。对此,其他考生不理解,招聘单位说,其实,当年根本就没有环境污染的概念,而且唐太宗也没有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本题的正确答案就是无答案。

你对此有何思考,请联系生活作文。要求:(1)标题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2)不得抄袭和套作,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 (A、C、D项,都是文中具体所指的情感内容;B项是在摆道理,是虚指,不是具体所指)

2.C (最贴切的理解应含着两层含意:“过去”里含着“故乡”;“故乡”又涵盖着“国家”,尤其是对国外的游子来说。A、B、D三项都是说今天的游子有对故乡的深挚的、抹不掉的情感,未明显说出与国家或祖国的关系;因此,C项更全面一些) 3.D (D项,“从高向低”的流动也包括人口的流动) 4.D谮:进谗言,作动词。

5.D 四人不高兴郭子兴“意轻”自己,所以联合起来谋划倾轧郭子兴;“家居”意为在家里,郭子兴因此经常在家里呆着不管事。 6.C “郭子兴因太祖的一席话而免死”错,原文说“均用闻太祖兵甚盛,心惮之,太祖又使人赂其左右,子兴用是得免”。

7.(1)彭大说:“有我在,谁敢残害你们的父亲!”(彭大)和太祖一起前往孙德崖家,打开枷锁救出郭子兴,护送他回来。(句意1分,“孰”“鱼肉”“而”“ 诣”各1分)

(2)自己除掉辅佐的人,会失去豪杰之心,我以为大王不该如此。况且他的部队还很多,(你)杀了他恐怕会后悔吧。 (句意1分,“羽翼”“窃”“部曲”“得无„„乎”句式各1 分) 参考译文:

郭子兴,他的祖先是曹州人。他的父亲郭公,年轻时依靠占卦卜筮的法术流荡在定远县,预言祸福之事总是很灵验。县城里一个富翁家有一位瞎眼的女儿嫁不出去,郭公就娶了她,家中一天比一天富裕起来。郭公生了三个儿子,郭子兴是老二。子兴刚出生,郭公占卜,大吉。等到长大之后,(子兴)把抑强扶弱当作己任,喜好结交朋友。当时正遇上元朝末年政治混乱,郭子兴分散家财,宰牛滤酒,和壮士结交。元末至正十二年(1352)春天,郭子兴聚集数千名青年,袭击并占领了濠州。明太祖(朱元璋)前去投靠郭子兴。守门人怀疑他(朱元璋)是间谍,逮捕了他并告知郭子兴。郭子兴认为太祖的长相奇特,为他松绑并同他讲话,收他为部下。(朱元璋)被任命为十夫长,屡次跟随作战立下功劳。郭子兴很喜欢,他的次妻小张夫人也手指并且眼看着太祖说:“这是个不寻常的人。”就把她所抚养的马公的女儿嫁给太祖为妻,这就是孝慈高皇后。

起初,跟郭子兴一同起事的孙德崖等四人,和郭子兴共五家,各自称元帅,地位不相上下。这四个人粗鲁而愚直,天天抢劫掠夺,郭子兴有轻视他们的意思。这四个人不高兴,合谋倾轧郭子兴。郭子兴因此经常在家里呆着不管事。太祖乘机劝说郭子兴道:“他们一天比一天抱得紧,我们愈来愈被疏远,时间长了一定要被他们控制。”郭子兴不听从太祖的劝说。

元军攻破徐州,徐州的主将彭大、赵均用率领残余部众逃奔到濠州。孙德崖等人因为他们原来是有名的强盗首领,就一起推崇他们,让他们的地位在自己之上。彭大有智谋,郭子兴和他交好而冷淡了赵均用。于是孙德崖等人在赵均用面前进谗言,说:“郭子兴只知道有彭将军,不知道有你这个将军啊!”赵均用大怒,找了个机会逮捕了郭子兴,关押在孙德崖的家里。太祖从别处部队回来,大吃一惊,急忙带领郭子兴的两个儿子上诉到彭大那儿。彭大说:“有我在,哪个敢残害你们的父亲?”(彭大)和太祖一起前往孙德崖家,打开枷锁救出郭子兴,护送他回来。元军围攻濠州,他们之间就消除旧怨,一起在城中坚守五个月。解围后,彭大、赵均用都各自称王,郭子兴和孙德崖等人还同原来一样称元帅。没有多久,彭大死了,其子彭早住率领彭大的部众。赵均用愈来愈专横狠毒,挟持郭子兴攻打盱眙、泗州,并要杀害他。太祖已攻下滁州,就派人劝赵均用,说:“大王走投无路时,郭公(子兴)开门接纳你们,恩德是非常深厚的。大王没有报答,反而听信小人的话要谋害他,自己除掉辅佐的人,会失去豪杰之心,我以为大王不该如此。况且他的部队还很多,(你)杀了他能不后悔吗?”赵均用闻知太祖的兵力很强,心里害怕他,太祖又派人贿赂赵均用身边的亲信,郭子兴因此才能免于一死,于是率领自己所统辖的一万多人前往滁州依靠太祖。

8.反衬(对比)。杜鹃口中的鲜血已把原野上的花染成红色,这样悲鸣又有什么结果呢?故国春来,依然是一片草木荣生,不因子规的伤心而减损其生机。这里借春草繁盛作反衬,把它们欣欣自如的神态视为对子规啼叫漠然无情的表现,突出了杜鹃鸟孤身飘荡的悲惨命运。 9.表达了诗人远离故乡,漂泊在外的痛苦心情。 “羽毛飘荡一年年”写子规的漂泊,“他山叫处花成血”“月斜长吊欲明天”写子规叫声的凄切,“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写子规的凄苦。诗歌鉴赏:

子规,是杜鹃鸟的别称.古代传说,它的前身是蜀国国王,名杜宇,号望帝,后来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悲啼不已.这可能是前人因为听得杜鹃鸣声凄苦,臆想出来的故事.本篇咏写子规,就从这个故事落笔,设想杜鹃鸟离去繁华的国土,年复一年地四处飘荡.这个悲剧性的经历,正为下面抒写悲慨之情作了铺垫.

由于哀啼声切,加上鸟嘴呈现红色,旧时又有杜鹃泣血的传闻.诗人借取这个传闻发挥想象,把原野上的红花说成杜鹃口中的鲜血染成,增强了形象的感染力.可是,这样悲鸣又能有什么结果呢?故国春来,依然是一片草木荣生,青葱拂郁,含烟吐雾,丝毫也不因子规的伤心而减损其生机.这里借春草作反衬,把它们欣欣自如的神态视为对子规啼叫漠然无情的表现,想象之奇特更胜过前面的泣花成血.这一联中,“他山”(指异乡)与“旧苑”对举,一热一冷,映照鲜明,更突出了杜鹃鸟孤身飘荡、哀告无门的悲惨命运.

后半篇继续多方面地展开对子规啼声的描绘.雨昏风冷,它藏在绿树丛中苦苦嘶唤;月落影斜,它迎着欲曙的天空凄然长鸣.它就是这样不停地悲啼,不停地倾诉自己内心的伤痛,从晴日至阴雨,从夜晚到天明.这一声声哀厉而又执着的呼叫,在江边日暮时分传入船上行人耳中,怎不触动人们的旅思乡愁和各种不堪回忆的往事,叫人黯然魂消、伤心欲泣呢?

从诗篇末尾的“湘江”看,这首诗写在今湖南一带.作者吴融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昭宗时在朝任职,一度受牵累罢官,流寓荆南,本篇大约就写在这个时候,反映了他仕途失意而又远离故乡的痛苦心情.诗歌借咏物托意,通篇扣住杜鹃鸟啼声凄切这一特点,反复着墨渲染,但又不陷于单调、死板地勾形摹状,而能将所咏对象融入多样化的情景与联想中,正写侧写、虚笔实笔巧妙地结合使用,达到“状物而得其神”的艺术效果.这无疑是对写作咏物诗的有益启示.

10.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以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11. 1.C项对女主人公没有采用心理描写。E项,“旗帜鲜明的爱憎与是非评判”错,作者的是非判断自然的渗透于具体的描述与形象本身,作者并没有明确表达自己的爱与憎。

2.(1)美貌温和。外表美丽而极具诱惑力。(2)对丈夫细心体贴。如细心的体贴丈夫,让丈夫享受生活。6年的婚姻,郎丹甚至更爱她,也侧面表明

这一点。(3)虚荣,贪图享受。迷恋珠宝,用不正确的手段达到享受上等生活的目的。(4)对丈夫不忠。她利用看戏的机会与人约会,从不告诉丈夫珠宝是真的。(第一点1分,后面三点任意答两点,各2分)

3.出乎意料:(1)郎丹太太一直强调自己装饰的珠宝是假的,郎丹也这样认为。(2)妻子之前是贫穷的,她居然用背叛的手段达到自己享受的目的,这些都出乎郎丹以及读者的意料的。

吴融子规翻译篇九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石室中学高2014届2013~2014学年度上期“一诊”模拟考试(一)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机读卡及答题卷规定的位臵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臵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机读卡和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机读卡及答题卷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豆豉(chǐ) 打烊(yàng) 长吁短叹(yū) 瓮中捉鳖(wâng) ....

B.谚语(yǎn) 旋涡(xuán) 瑕瑜互见(jiàn) 偃旗息鼓(yǎn) ....

C.铜臭(xiù) 亵渎(xiâ) 崭露头角(zhǎn) 寻根究底(jiū) ....

D.压轴(zhòu) 掉头(tiǎo ) 居心叵测(pǒ) 不省人事(xǐng)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通牒 敲门砖 浮想联翩 聪明一事,糊涂一时

B.斟酌 掉书袋 相辅相成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渲染 杀风景 永往直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斡旋 莫需有 要言不烦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截止..2013年9月,中国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合作设立了350多所孔子学院和500

多个孔子课堂,每年派出约7000名汉语教师前往任教。

B.“文史皇冠上的又一明珠”《全宋文》的出版,对完善宋代的学术文献、填补宋 .

代文化研究的空白、推动传统文化的研究,意义特别重大。

C.在省人民艺术剧院新编古装历史剧《金沙风云》的首演中,演员表演到位,全场济济一堂,高....

潮迭起,观众不时给予热烈掌声。

D.当天然水晶逐渐走俏时,玻璃或人工合成水晶的饰品也随之大量涌现,这种滥竽充数的行为给....

喜欢天然水晶饰品的人们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包括团购业务员、技术总监、

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

B.朝夕相处,难免会发生矛盾,但一发生矛盾,就各抒己见,争吵不休,互不通融,

这其实是一种最愚蠢的见解。

C.今年4月底,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相继爆发了甲型H1N1流感,世界卫生组

织对此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

D.严重的雾霾天气现象,不仅增加了居民的出行时间和成本,而且也会抑制人们的

日常活动,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道教不仅是江南山水之美的发现者,而且是江南山水之美的培育者,或者说,江南山水能够在六朝时成为一个千古不朽的审美形象,道教所发挥的塑造与培育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六朝时佛、道勃兴,道教在他们审定的那些洞天福地旁边修建了具有较高美学品质和神圣气质的道观,在这些道观的衬托下,朴野的江南山水开始弥漫出强烈的人文气息,获得了高贵、卓越和更加完善的形貌特征。如元嘉末陆修静在庐山构筑精庐,居处修道,号太虚观。由于陆修静崇高的威望,太虚观的建设受到了当时达官贵人和皇家的大力支持,以至于到了北宋时,太虚观仍然是南方道教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宫观。太虚观屋宇宏丽,倚崖濒泉,观后有苍翠古樟和陆修静手植的古松,这些都为提升庐山的审美品质、丰富其审美意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庐山如此,整个江南山水都因六朝时为它布上的浓郁的道教色彩而让人们产生更多美的想象和回味。

六朝时期,道教领袖们将觉醒的自我意识、道家的自由精神与正在崛起的山水审美相结合,通过吟诗作赋、弹琴绘画,将自己对生活、对自然,以及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思考与体悟生动地表达出来。道教在对江南山水的审美实践中形成的这些独创性的作品不断地融入人们的审美意识,进一步使江南山水超越了自然的局限性而含蕴了丰富的人类自由精神。如郭璞的‚游仙诗‛就颇具道家特色。这些游仙诗往往着力于描绘类似于‚青溪千余仞‛‚绿萝结高林‛的江南山水美景和‚静啸抚清弦‛‚仰思举云翼‛的逍遥的神秘道士,它们共同组成的和谐意境既是道教的理想生活,也是供世人把玩江南山水精神意味的动人乐章。

六朝开放的社会心态促进了儒道释三家的融合,使得众多儒士深入江南山水之中,与佛僧、道士们论道谈仙,并在此过程中创作了大量吟咏赞美江南山水的优秀艺术作品,从而为江南山水成为六朝社会审美生活的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些作品中,有的是藉山水以体道,如孙绰《游天台山赋》中的‚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双阙云竦以夹路,琼台中天而悬居‛。有的俨然把道家所构建的虚灵世界当成了自己安身立命的现实。如对司马氏政权不满而又感到世事不可为的阮籍在其创作的多首《咏怀诗》中都表达了不屑于世俗欢乐,而愿到江南山水中追随神仙、获得永恒慰藉的愿望。可以看出,道教将道和仙臵入江南山水中,构成了六朝文人吟咏江南山水进行文艺创作的十分重要的诱因。

总之,作为一种重自然、重养生的本土宗教,道教在六朝时期成为推动对江南山水进行审美,确立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的重要力量,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道教的根底在江南山水,以此来审视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许多中国美学中的玄奥、精妙命题便都可以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解释。

5.下列关于在六朝时江南山水成为千古不朽审美形象过程中道教所发挥的“塑造与培育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教所修建的具有较高美学品质和神圣气质的道观,赋予了朴野的江南山水以强烈的人文气息。

B.道教为整个江南山水布上了浓郁的道家色彩,使得江南山水由此获得了更多的审美内涵和更高的审美品质。

C.道教通过吟诗作赋、弹琴绘画使得江南山水成为了人们阐释和体悟道教这一本土宗教的文化形象。

D.道教的审美实践使江南山水蕴含了丰富的人类自由精神,从而不断地影响和塑造了人们的审美意识。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陆修静在庐山修建太虚观,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直到北宋时,太虚观仍然是道教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宫观。

B.郭璞的“游仙诗”能体现出将觉醒的自我意识、道家的自由精神与正在崛起的山水审美相结合的风格,颇具道家特色。

C.儒道释的融合使得吟咏赞美山水的优秀艺术作品涌现,从而为江南山水成为六朝社会审美生活的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D.阮籍对司马氏政权不满,但又感到世事难以改变,故其许多作品中都流露出到山水中追随神仙、获得永恒慰藉的愿望。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洞天福地使江南山水获得了更加高贵、更加完善的形貌特征,提升了审美品质,丰富了审美意蕴,给人更多美的感受。

B.游仙诗将江南山水美景和逍遥的神秘道士组合在一起,既表现了道教的思想主张,又是对江南山水精神的生动地表达。

C.六朝文人吟咏江南山水时,常常将道和仙置入山水自然中,藉山水以体道,将道家所构建的虚灵世界当作自己的追求。

D.从道教以江南山水为根底的角度看,中国美学中许多玄奥、精妙命题便可以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解释。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9题。

市隐斋记

元好问

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士多为之赋诗,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 ..

予曰:‚若知隐乎?夫隐,自闭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酒家保,无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谓.

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

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索高.

②价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况朝市乎?今夫干没氏之属,胁肩以入市,叠足以登垄断,利嘴长距,..

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战于锥刀之下。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敢问娄公之所以隐,奈何?‛

曰:‚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子何疑焉?‛

予曰:‚予得之矣,予为子记之。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价,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曰:‘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价?’乃叹曰:‘我本逃.

名,乃今为儿女子所知!’弃药径去,终身不返。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予意大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归,试以吾言问之。‛

贞祐丙子十二月日,河东元某记。

【注释】①山人:山居者,指隐士。②干没氏:指投机牟利的人。③锥刀:小刀,喻微末的小利。 ③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渠欲得君作记 渠:他 .

B.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 辨:区别 .

C.出处一致 处:地方 .

D.伯休执价不移 执: 坚持 .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君其以我故为之 其皆出于此乎 ..

B.则容或有之 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

C.胁肩以入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

D.今夫干没氏之属 此亡秦之续耳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23分)

四、(31分)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2)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三段中友人说:“夫廉与高,固古人之所以隐者,子何疑焉?”,作者对娄公的怀疑是什么?怀疑的原因又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5分)

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 已 尽 用 之 则 过 也 凡 御 之 所 贵 马 体 安 于 车 人 心 调 于 马而 后 可 以 进 速 致 远 今 君 后 则 欲 逮 臣 先 则 恐 逮 于 臣 夫 诱 道 争 远非 先 则 后 也 而 先 后 心 皆 在 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韩非子》)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子规 吴融①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 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 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 愁杀行人归去船。

【注】①吴融: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昭宗时在朝任职,一度受牵累罢官,流寓荆南(湖南一带),本篇大约

就写在这个时候。②国:指故国。③委:舍弃,丢弃。 ②③

(1)颔联在刻画子规形象的时候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通过对子规的描绘表达了内心怎样复杂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句,6分)

(1)________________,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2)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氓》)

(3)曾子曰:“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

(4)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____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6)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

(7)母、孙二人,更相为命,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8)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湖 王蒙

①我喜爱湖。湖是大地的眼睛,湖是一种流动的深情。湖是生活中没有被剥夺的一点奇妙。早在幼年时候,一见到北海公园的太液池,我就眼睛一亮。在贫穷和危险的旧社会,太液池是一个意外的惊喜,是一个奇异的温柔,一种孩提式的敞露与清流。

②我常常认为,大地与人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契合。山是沉重的责任与名节的矜持。海是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沙漠是希望与失望交织的庄严的等待。河流是一种寻求,一种机智,一种被辖制的自由…… ③那时候我没有见过海,颐和园的昆明湖对于我来说已经是浩浩然荡荡然的大水了。我每去一次颐和园,都要欣赏昆明湖的碧波,惊叹于湖水的美丽与自身的渺小。

④是的,湖是一种美丽,是一种情意。为了陆地不那么干枯,为了人的生活不那么疲劳,为了把凶恶的海控制起来把生硬的地面活泼起来,为了你的眼睛与天上的月亮……你不觉得看到地面上的一个湖泊就像看到天上的月亮一样令人欣喜么,为了短暂的焦渴的生命中不能或缺的滋润,于是有了湖。

⑤北京的西山风景区是很美的,但是太缺少湖水了。这样,对于香山静宜园‚双清‛的池水,对于小小的儿童乐园式的眼镜湖,我自然是情有独钟。一见到这样的水波荡漾,脸上不由得出现衷心的笑容。 ⑥后来到了新疆以后,那就开了眼啦。在乌鲁木齐与伊犁之间的天山深处,著名的高山湖泊赛里木湖曾经怎么样地令人眼界开阔呀!湖水是咸的,湖水一望无际,湛蓝如玉,盘山公路傍湖而过,无数拉运木材、粮食、水泥、钢筋、百货的重型卡车从湖边走过。四周是长满枞树的高处终年积雪的山坡。时而有强劲的风自由地吹过。我在这里,感觉到一种庄严,一种粗犷,一种阔大。我不能不庆幸我终于离开了大城市,离开了那一个区一个胡同一处房子。我面对着的是一个严峻的、带几分神秘和野性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一个巨大而晶莹的咸湖,它冷静而又尊严,凛然而又高耸地存在着。你觉得你其实只能向往它却很难有机会去亲近它。

⑦在天山南麓的焉耆与库尔勒之间,有一个大湖——博斯腾湖,浩淼无际,芦苇丛生,坐着汽艇穿来穿去也见不到岸。据说有一个外国的总理看展览的时候看到博斯腾湖的照片甚感惊异,他说:‚新疆不是不靠海吗?‛那宛如内陆的海,那是远古时代的海的遗留,那是对于远离大海的新疆的特殊的慰安。 ⑧在阿尔卑斯山的脚下,在芝加哥的北边,在布加勒斯特的市区,在高原墨西哥城近郊,我造访过许多湖泊。我流连忘返,我抱怨自己只能匆匆邂逅,匆匆离去,我太对不起上苍的得意创造与生活给予我的机缘。

⑨而珠海斗门的白藤湖呢?它是1993年6月走入我的记忆的。这是又一种心绪,又一番风趣。它是那样亲切随和,那样为人所有为人所用。它是一种景观更是一种资源,它是一种大自然的慷慨,也是特有的风水——它象征着斗门人的、白藤湖人的无限发达的可能。度假村的修建已经开辟了新的历史。白藤湖

吴融子规翻译篇十
《2016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6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

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 总分:150分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孟郊《游子吟》中那位“游子”的情怀,其实也是今天到处漂泊的人们的心声。为了种种原因,离开故土,走上了漂泊之路,其间的情境今古有天壤之别,但其心理和情绪却跨越千年,彼此相通。孟郊时代的时空距离比今天当然小得多,但在今天我们有了天涯咫尺的时空经验,却仍然无法消除我们“游子”的感情。孟郊发现的其实是一个永恒的人类命题,这是一种永恒的人类情感的呈现。精神分析者曾经有一个命题对于人生很有说服力,这个命题是:我们不得不失掉我们最宝贵的东西以实现我们人生的目标。我们的“游子”情怀,就是为追求人生目标而背离了母亲、故乡的那种感情,但这又总是无法阻止的、面对过去的一份思恋和怀念。人们不可避免地失去,却又不可避免地怀念。于是,《游子吟》不朽。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到处“流动”的世界。全球的资本、产品、人口和信息的巨量的流动正是今天的全球化时代的表征。资本冲破了过去阻滞它流动的一切要素,不断地在一种逐利的冲动中跨出边界,寻找新的机会。这种进程使得人口的流动也在一个全球范围内进行着。流动当然有不同的方向,一面是寻找机会的人从自己贫困或缺少机会的故乡向经济发达、充满机会的地方“流”过去。这可以说是一种从低向高的流动。这样的流动其实每天都发生在民族国家之间,也发生在区域或民族国家的内部。另一面从高到低的流动也在进行着,资本总是从成本高的地方流向成本低的地方,生产和消费的链条总是要向大有希望的新兴地区滑动。于是伴随着资本的流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等白领也在迅速地流动着。他们身份“灵活”了,却往往被批评为数典忘祖,也会使自己漂在半空中。但太不“灵活”,又会产生生存危机,无法适应急剧变化的生活冲击。其间的那份进退失据的痛苦和彷徨的确难于厘清。我发现“游子”的生涯里有投入异乡的动力,却也深有对于过去的绵绵不尽的怀念感情。

人可以四海为家,可以获得一种更灵活的身份,但无论游走到何处,无论我们已经多么灵活,《游子吟》中的那份真诚的情感仍然存在。游子的情怀其实是情感、记忆、感觉、意象的诸多浮现,它不仅仅是我们意识中的,而且是无意识深处的东西。对母亲的记忆乃是人的最基本的情感,人正是从最初的感情上展开自己的。没有过去的记忆,我们根本无法构筑自己;但没有今天,过去的自己也没有任何价值。自我虽然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个人的记忆无法抹去,个人过往的生命痕迹无法擦去;人赖以成为人的一切都不是简单地由当下的处境决定的,他的过去不可能没有影子,一个“游子”毕竟都有些卸不掉的东西。其实,个人和故乡、自我和国家的关系都不是那么一清二楚的,有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扣连。对于过去的缅怀又何尝不是对故乡和祖国今天的期望。回忆其实依然是现实的不可化解的部分。 其实,对于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来说,这个国家在全球化中间所日渐显示的活力和冲力都给予了她的游子一份持续的力量,这力量一面来自它的传统,一面也来自它今天的能量。“游子”曾经分享过这个民族百年的悲情和屈辱,但今天的游子却有了分享这个国家和人民力量的欣慰。正是中国今天的力量才使得游子的文化有了一个美好的前景。

(选自张颐武《全球化时代与“游子”情怀》有删改)

1.“游子的情怀”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对此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游子的情怀”既是我们为追求人生目标而背离了母亲、故乡的那种感情,也是我们无法阻止的、面对过去的一份思恋和怀念。

B.“游子的情怀”是人若身份“灵活”常被批评为数典忘祖,太不“灵活”又会产生生存危机的那种进退失据、难于厘清的痛苦和彷徨。

C.“游子的情怀”在今天也包括了人们对这个在全球化中间所日渐显示出活力和冲力的国家给予他们持续力量的欣慰之情。

D.“游子的情怀”是我们情感、记忆、感觉、意象的诸多浮现,是既存在于我们意识中,也存在于我们无意识深处的东西。

2.下列各项中,对“对于过去的缅怀又何尝不是对故乡和祖国今天的期望”这句话的依据,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由于无论游走到何处,无论我们已经多么灵活,《游子吟》中的那份真诚的情感仍然存在。

B.因为个人和故乡、自我和国家的关系都不是那么一清二楚的有,有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扣连。

C.因为人赖以成为人的一切都不是简单地由当下的处境决定的,他的过去不可能没有影子。

D.由于自我虽然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个人的记忆无法抹去,个人过往的生命痕迹无法擦去。

3.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游子吟》的作者孟郊发现的其实是一个永恒的人类命题,“游子”情怀是一种永恒的人类情感的呈现,这正是《游子吟》不朽的缘由所在。

B.自我虽然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个人的记忆无法抹去,个人过往的生命痕迹无法擦去,这些东西毕竟是一个“游子”卸不掉的。

C.全球化时代各种流动每天都发生在民族国家之间、区域或民族国家的内部,即有从低向高的人口的流动和从高向低的资本的流动。

D.正是今天的中国在全球化中间所日渐显示的活力和冲力,给予了她的游子一份持续的力量,这才使得游子的文化有了一个美好的前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郭子兴,其先曹州人。父郭公,少以日者术游定远,言祸福辄中。邑富人有瞽女无所归.,郭公乃娶之,家日益饶。生三子,子兴其仲也。始生,郭公卜之吉。及长,任侠,喜宾客。会元政乱,子兴散家资,椎.牛酾酒,与壮士结纳。至正十二年春,集少年数千人,袭据濠州。太祖往从之。门者疑其谍,执以告子兴。子兴奇.太祖状貌,解缚与语,收帐下。为十夫长,数从战有功。子兴喜,其次妻小张夫人亦指目太祖曰:“此异人也。”乃妻以所抚马公女,是为孝慈高皇后。

始,子兴同起事者孙德崖等四人,与子兴而五,各称元帅不相下。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

元师破徐州,徐帅彭大、赵均用帅余众奔濠。德崖等以其故盗魁有名,乃共推奉之,使居己上。大有智数,子兴与相厚而薄均用。于是德崖等谮.诸均用曰:“子兴知有彭将军耳,不知有将军也。”均用怒,乘间执子兴,幽诸德崖家。太祖自他部归,大惊,急帅子兴二子诉于大。大曰:“吾在,孰敢鱼肉而翁者!”与太祖偕诣德崖家,破械出子兴,挟之归。元师

围濠州,乃释故憾,共城守五阅月。围解,大、均用皆自称王,而子兴及德崖等为元帅如故。未几,大死,子早住领其众。均用专狠益甚,挟子兴攻盱眙、泗州,将害之。太祖已取滁,乃遣人说均用曰:“大王穷迫时,郭公开门延纳,德至厚也。大王不能报,反听细人言图之,自剪羽翼,失豪杰心,窃为大王不取。且其部曲犹众,杀之得无悔乎?”均用闻太祖兵甚盛,心惮之,太祖又使人赂其左右,子兴用是得免,乃将某所部万余就太祖于滁。

(节选自《明史・郭子兴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邑富人有瞽女无所归. 归:出嫁

B.子兴散家资,椎牛酾酒 椎:宰杀

C.子兴奇.太祖状貌 奇:认为„„奇特

D.于是德崖等谮诸均用 谮:谗言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曰/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

B.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曰/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

C.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曰/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

D.四人者粗而戆/日剽掠/子兴意轻之/四人不悦/合谋倾子兴/子兴以是多家/居不视事/太祖乘闲说曰/彼日益合/我益离/久之必为所制/兴不能从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3分)

A.郭子兴的母亲眼瞎,但郭家日渐富裕。郭子兴是家中老二,他出生时,父亲为他占卜,卦象显示大吉。

B.跟郭子兴一同起事的孙德崖等四人粗鲁而愚直,常常抢劫掠夺,郭子兴因看不起他们而面临倾轧之祸。

C.徐州主将彭大、赵均用率领残余部众逃奔到濠州后,郭子兴因彭大有智谋,就和他交好而冷淡赵均用。

D.赵均用曾因孙德崖的谗言而逮捕郭子兴,后来又挟持并要杀害郭子兴。郭子兴因太祖的一席话而免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曰:“吾在,孰敢鱼肉而翁者!”与太祖偕诣德崖家,破械出子兴,挟之归。(5分) 译文:

(2)自剪羽翼,失豪杰心,窃为大王不取。且其部曲犹众,杀之得无悔乎?(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子规

吴融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8.这首诗的颔联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答:

9.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并透露出诗人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 。”

(3)李白在《蜀道难》中用“五壮士开山”的神话,交代了蜀道的来历的两句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一小时的故事

凯特·肖班①

①大家都知道马拉德夫人的心脏有毛病,所以在把她丈夫的死讯告诉她时是非常注意方式方法的。是她的姐姐朱赛芬告诉她的,话都没说成句,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地暗示着。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德也在她身边。

②要是别的妇女遇到这种情况,一定是手足无措,无法接受现实,她可不是这样。她立刻一下子倒在姐姐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当暴风雨般的悲伤逐渐减弱时,她就独自走向自己的房里,不要人跟着她。

③正对着打开的窗户,放着一把舒适、宽大的安乐椅。全身的精疲力竭,似乎已浸透到她的心灵深处,她一屁股坐了下来。

④她能看到房前场地上洋溢着初春活力的轻轻摇曳着的树梢。空气里充满了阵雨的芳香。下面街上有个小贩在吆喝着他的货色。远处传来了什么人的微弱歌声;屋檐下,数不清的麻雀在嘁嘁喳喳地叫。对着她的窗的正西方,相逢又相重的朵朵行云之间露出了这儿一片、那儿一片的蓝天。

⑤她坐在那里,头靠着软垫,一动也不动,嗓子眼里偶尔啜泣一两声。她还年轻,美丽,沉着的面孔出现的线条,说明了一种相当的抑制能力。可是,这会儿她两眼只是呆滞地凝视着远方的一片蓝天,从她的眼光看来她不是在沉思,而像是在理智地思考什么问题,却又尚未做出决定。什么东西正向她走来,她等待着,又有点害怕。那是什么呢?她不知道,太微妙难解了,可是能感觉得出来。这会儿,她的胸口激动地起伏着。她开始认出来那正向她逼近、就要占有她的东西,她挣扎着决心把它打回去——可是她的意志就像她那白皙纤弱的双手一样软弱无力。当她放松自己时,从微弱的嘴唇间溜出了悄悄的声音。她一遍又一遍地低声悄语:“自由了,自由了,自由了!”她的目光明亮而锋利,她的脉搏加快了,循环中的血液使她全身感到温暖、松快。

⑥她知道,等她见到死者那张一向含情脉脉地望着她、如今已是僵硬、灰暗、毫无生气的脸庞时,她还是会哭的。不过她透过那痛苦的时刻看到,来日方长的岁月可就完全属于她了。她张开双臂欢迎这岁月的到来。在那即将到来的岁月里,没有人会替她做主;她将独立生活。再不会有强烈的意志而迫使她屈从了,多古怪,居然有人相信,盲目而执拗地相信,

自己有权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在她目前心智特别清明的一刻里,她看清楚:促成这种行为的动机无论是出于善意还是出于恶意,这种行为本身都是有罪的。

⑦当然,她是爱过他的——有时候是爱他的,但经常是不爱他的。那又有什么关系!有了独立的意志,爱情这未有答案的神秘事物,又算得了什么呢!“自由了!身心自由了!”她悄悄低语。

⑧朱赛芬跪在关着的门外,苦苦哀求让她进去。“露易丝,你干什么哪?看在上帝的份儿上,开开门吧!”“去吧,我没事。”她正透过那扇开着的窗子畅饮那真正的长生不老药呢,在纵情地幻想未来的自由美好岁月,春天,还有夏天以及所有各种时光都将为她自己所有。她终于站了起来,在她姐姐的强求下,打开了门。她眼睛里充满了胜利的激情,搂着姐姐的腰,一齐下楼去了。

⑨有人在用弹簧锁钥匙开大门。进来的是布兰特雷·马拉德,略显旅途劳顿,但泰然自若地提着他的大旅行包和伞。他不但没有在发生事故的地方呆过,而且连出了什么事也不知道。他站在那儿,大为吃惊地听见了朱赛芬刺耳的尖叫声;看见了理查德急忙在他妻子面前遮挡着他的快速动作。不过,理查德已经太晚了。

⑩医生来后,他们说她是死于心脏病——说她是因为极度高兴致死的。

【注】①凯特•肖班:生活在19世纪后半叶,曾被誉为“美国女权主义文学创作的先驱之一”。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的标题简明醒目,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让人希望知道在一个小时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使情节的发展紧凑、集中。

B.马拉德夫人来到房间后就一屁股坐在了舒适、宽大的安乐椅里,丈夫死后的暴风雨般的悲伤和放声大哭造成了她的精疲力竭。

C.小说第⑤段,作者主要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将马拉德夫人在丈夫死后的矛盾复杂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D.“门”在小说中多次被提及,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折射出马拉德夫人在婚姻生活中身心受到禁锢、不能独立自由的困境。

E.小说结局出人意料,具有讽刺意味:丈夫死而复生,妻子却因为极度高兴而死亡,显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能掌控命运的无奈。

(2)小说主人公,有的说是马拉德夫人,有的说是马拉德先生,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

(3)请简要分析小说第④段景物描写的作用。(6分)

(4)请概括马拉德夫人得知丈夫死讯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并分析其原因。(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未曾年轻过的人

云也退

①第一次听姜昆、李文华合作的《时间与青春》,有一个情节让我吃惊。李问姜,时间对于他可以比作什么,姜说:“对于您来说时间就是月份牌”,“您看您都这么大岁数了,没几天撕头了吧?”

②这个细节让我耿耿于怀。我觉得玩笑开大了,为李文华抱不平,但又无法讳言对《时间与青春》的赞赏:它的励志充满智性,它极富时代特色的话题是一个青年和一位长者在亲密爽朗的交流中娓娓道出的,它吸引不同年龄的听者将自身代入并由衷地喝彩。姜昆这个长得不喜剧的演员,借李文华的辅佐、映衬甚至牺牲,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之路。

③按理说,李文华这一辈人应往演传统相声的名家路子上走,应该穿起长袍,吐字掷地有声,拖腔带韵,最好能再唱唱戏。可李文华是个异数,他没那份天资,七十年代以前他同


吴融子规翻译相关热词搜索:子规吴融 杨花吴融翻译 杨花吴融的翻译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吴融子规翻译”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吴融子规翻译"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9145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