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喜见外弟又言别

喜见外弟又言别

2015-12-28 06:33:3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喜见外弟又言别篇一《喜见外弟又言别》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喜见外弟又言别》,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喜见外弟又言别篇一
《喜见外弟又言别》

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喜见外弟又言别》由李益创作,被选入《》。这是一首写表兄弟因乱离阔别之后,忽然相逢又匆匆别离之诗。初问姓氏,心已惊疑,待知姓名,即忆起旧容,于是化惊为喜。叙谈伤乱感慨之情,寓之意中。全诗采用白描手法,以凝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再现了乱离中人生聚散的典型场面,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读来亲切感人。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安史之乱、继以藩镇割据,诗人李益的少年,就是在此背景下度过的。离乱长达十年,亲戚都下落不明,所以童稚之交的表弟前来拜谒,诗人竟呼为“一(意外)相逢”!是的,这是个颠倒的年代,死于战乱是常事,生逢反倒属于意外!

更可叹的是他们已对面不相识了,诗人竟要先问“陌生人”的姓氏,才惊知骨肉相聚了;他还记得表弟的小名,可儿时的容貌却要努力去记忆中搜寻„„

接下来的情景是可想而知的,十年的沧海变迁,整整说了一夜。得知亲友的近况是可欣慰的,但这点喜悦很快就被明日分手的悲哀冲去了,因为他们仍在离乱之中,仍需为维持生计而各奔东西。

【原文】

《喜见外弟又言别》

作者: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注解】

外弟:表弟。

乱:指安史之乱。

沧海: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

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韵译】

经过了十年的乱离之后,长大后在异地忽然相逢。

初见动问尊姓使我惊讶,说名字才忆起旧时面容。

别后经历多少沧海桑田,长谈直到山寺敲响暮钟。

明日你要登上巴陵古道,秋山添愁不知又隔几重?

【评析】

这是一首写表兄弟因乱离阔别之后,忽然相逢又匆匆别离之诗。初问姓氏,心已惊疑,待知姓名,即忆起旧容,于是化惊为喜。叙谈伤乱感慨之情,寓之意中。

全诗采用白描手法,以凝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再现了乱离中人生聚散的典型场面,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读来亲切感人。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诗人同表弟(外弟)久别重逢又匆匆话别的情景。在以人生聚散为题材的小诗中,它历来引人注目。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开门见山,介绍二人相逢的背景。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指出离别已有十年之久。二是说明这是社会动乱中的离别。它使人想起,发生于李益八岁到十六岁时的安史之乱及其后的藩镇混战、外族入侵等战乱。三是说二人分手于幼年,“长大”才会面,这意味着双方的容貌已有极大变化。他们长期音信阻隔,存亡未卜,突然相逢,颇出意外。句中“一”字,表现出这次重逢的戏剧性。

颔联“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正面描写重逢。他们的重逢,同司空曙所描写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中的情景显然不同。互相记忆犹新才可能“疑梦”,而李益和表弟却已经对面不能相认了。看来,他们是邂逅相遇。诗人抓住“初见”的一瞬间,作了生动的描绘。面对陌生人,诗人客气地询问:“贵姓?”,不由暗自惊讶。对一个似未谋面者的身份

和来意感到惊讶。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经过初步接谈,诗人恍然大悟,面前的“陌生人”原来就是十年前还在一起嬉戏的表弟。诗人一边激动地称呼表弟的名字,一边端祥对方的容貌,努力搜索记忆中关于表弟的印象。想来,他当时还曾说:你比从前„„

诗人从生活出发,抓住了典型的细节,从“问”到“称”,从“惊”到“忆”,层次清晰地写出了由初见不识到接谈相认的神情变化,绘声绘色,细腻传神。而至亲重逢的深挚情谊,也自然地从描述中流露出来,不需外加抒情的笔墨,已经为读者所领略了。

十年阔别,一朝相遇,该有多少话语要说!颈联“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表现了这倾诉别情的场面。分手以来千头万绪的往事,诗人用“沧海事”一语加以概括。这里化用了沧海桑田的典故,突出了十年间个人、亲友、社会的种种变化,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对社会动乱的无限感慨。

两人热烈地交谈,从白天到日暮才停下话音。叙谈时间长,正表明他们情谊的深长。“暮天钟”并不是单纯作为日暮的标志而出现的。它表明二人叙谈得十分入神,以至顾不上观望天色的变化,也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只有远处传来寺院的钟声,才使他们意识到原来已是黄昏。作者在这一联,避实就虚,择取了叙旧时间很长这个侧面,表现出二人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激动心情。

前六句,从久别,到重逢,到叙旧,写“喜见”,突出了一个“喜”字;七、八句转入“言别”。作者没有使用“离别”的字样,而是想象出一幅表弟登程远去的画图:“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明日”,点出聚散匆匆。“巴陵道”,即通往巴陵郡(今湖南岳阳)的道路,这里提示了表弟即将远行的去向。“秋山又几重”则是通过重山阻隔的场景,把新的别离,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用“秋”形容“山”,于点明时令的同时,又隐蕴着作者伤别的情怀。不是从宋玉开始,就把秋天同悲伤联系在一起了么?“几重”而冠以“又”字,同首句的“十年离乱”相呼应,使后会难期的惆怅心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不以奇特警俗取胜,而以朴素自然见长。诗中的情景和细节,似曾人人经历过的,这就使人们读起来,感觉十分亲切。诗用凝炼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生动的细节,典型的场景,层次分明地再现了社会动乱中人生聚散的独特一幕,委婉蕴藉地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和深重的动乱之感。

【讲解】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诗人同表弟(外弟)久别重逢又匆匆话别的情景。在以人生聚散为题材的小诗中,它历来引人注目。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开门见山,介绍二人相逢的背景。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指出离别已有十年之久。二是说明这是社会动乱中的离别。它使人想起,发生于李益八岁到十六岁时的安史之乱及其后的藩镇混战、外族入侵等战乱。三是说二人分手于幼年,“长

大”才会面,这意味着双方的容貌已有极大变化。他们长期音信阻隔,存亡未卜,突然相逢,颇出意外。句中“一”字,表现出这次重逢的戏剧性。

颔联“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正面描写重逢。他们的重逢,同司空曙所描写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中的情景显然不同。互相记忆犹新才可能“疑梦”,而李益和表弟却已经对面不能相认了。看来,他们是邂逅相遇。诗人抓住“初见”的一瞬间,作了生动的描绘。面对陌生人,诗人客气地询问:“贵姓?”,不由暗自惊讶。对一个似未谋面者的身份和来意感到惊讶。

下句“称名”和“忆旧容”的主语,都是作者。经过初步接谈,诗人恍然大悟,面前的“陌生人”原来就是十年前还在一起嬉戏的表弟。诗人一边激动地称呼表弟的名字,一边端祥对方的容貌,努力搜索记忆中关于表弟的印象。想来,他当时还曾说:你比从前„„。

诗人从生活出发,抓住了典型的细节,从“问”到“称”,从“惊”到“忆”,层次清晰地写出了由初见不识到接谈相认的神情变化,绘声绘色,细腻传神。而至亲重逢的深挚情谊,也自然地从描述中流露出来,不需外加抒情的笔墨,已经为读者所领略了。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十年阔别,一朝相遇,该有多少话语要说!颈联“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表现了这倾诉别情的场面。分手以来千头万绪的往事,诗人用“沧海事”一语加以概括。这里化用了沧海桑田的典故,突出了十年间个人、亲友、社会的种种变化,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对社会动乱的无限感慨。

两人热烈地交谈,从白天到日暮才停下话音。叙谈时间长,正表明他们情谊的深长。“暮天钟”并不是单纯作为日暮的标志而出现的。它表明二人叙谈得十分入神,以至顾不上观望天色的变化,也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只有远处传来寺院的钟声,才使他们意识到原来已是黄昏。作者在这一联,避实就虚,择取了叙旧时间很长这个侧面,表现出二人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激动心情。

前六句,从久别,到重逢,到叙旧,写“喜见”,突出了一个“喜”字;七、八句转入“言别”。作者没有使用“离别”的字样,而是想象出一幅表弟登程远去的画图:“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明日”,点出聚散匆匆。“巴陵道”,即通往巴陵郡(今湖南岳阳)的道路,这里提示了表弟即将远行的去向。“秋山又几重”则是免费八字算命(

这首诗不以奇特警俗取胜,而以朴素自然见长。诗中的情景和细节,似曾人人经历过的,这就使人们读起来,感觉十分亲切。诗用凝炼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生动的细节,典型的场景,层次分明地再现了社会动乱中人生聚散的独特一幕,委婉蕴藉地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和深重的动乱之感。(《唐诗鉴赏大辞典》)

【作者介绍】

李益(748-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大历十才子”之一。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北游河朔,贞元十三年(797)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尝与济诗,有怨望语。十六年南游扬州等地,写了一些描绘江南风光的佳作。元和后入朝,历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众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宪宗时俄复用为秘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

《霍小玉传》与李益

《霍小玉传》是唐代传奇。作者蒋防。生卒年不详。字子徵,一作子微。义兴(今江苏宜兴)人。元和中,蒋防作《鞴上鹰》诗说:“几欲高飞天上去,谁人为解绿丝绦。”意思是,我好象是被人拴住了脚的一只老鹰,可是谁替我解开脚上的绳子呢?再次显示了蒋防高飞远举的抱负。李绅识其意,与共荐之(《旧唐书·庞严传》)。长庆元年(821),自右补阙充翰林学士。二年,加司封员外郎。三年,加知制诰。四年,李绅被逐,蒋防亦贬为汀州刺史。不久改连州刺史。

本篇写陇西李益与妓女霍小玉的爱情悲剧。李益初与霍小玉相恋,同居多日。得官后,聘表妹卢氏,与小玉断绝。小玉日夜思念成疾,后得知李益负约,愤恨欲绝。忽有“豪士”挟持李益至小玉家中,小玉誓言死后必为厉鬼报复。李益娶卢氏后,因猜忌休妻,“至于三娶,率皆如初焉”。作者同情霍小玉的悲惨命运,谴责李益的负心,爱憎分明。与元稹《莺莺传》为张生抛弃崔莺莺辩护判然不同。

作品中写李益少有才思,丽词嘉句,时谓无双;又写韦夏卿为其“密友”。因此研究者认为蒋防所写即是唐肃宗时宰相李揆族子、著名诗人李益。鲁迅评《霍小玉传》说:“李肇(《国史补》)中云:‘散骑常侍李益少有疑病’,而传谓小玉死后,李益乃大猜忌,则或出于附会,以成异闻者也。”(《稗边小缀》)汪辟疆也说:“(李益)夫妇之间无聊生者,或为当日流传之事实。小说多喜附会,复举薄□之事以实之。”(《唐人小说》)至于本篇的艺术价值,前人给予很高评价。明代胡应麟称赞唐人小说纪闺阁事绰有情致,并认为“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故传诵弗衰”(《少室山房笔丛》)。明代汤显祖演作戏曲《紫钗记》。

【英汉对照】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 长大一相逢。

喜见外弟又言别篇二
《喜见外弟又言别赏析》

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注释1、外弟:表弟。2、沧海: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3、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中外弟将去的地方。译文经过了十年的乱离之后,长大后在异地忽然相逢。初见动问尊姓使我惊讶,说名字才忆起旧时面容。别后经历多少沧海桑田,长谈直到山寺敲响暮钟。明日你要登上巴陵古道,秋山添愁不知又隔几重?赏析��这是一首写表兄弟因乱离阔别之后,忽然相逢又匆匆别离之诗。初问姓氏,心已惊疑,待知姓名,即忆起旧容,于是化惊为喜。叙谈伤乱感慨之情,寓之意中。��全诗采用白描手法,以凝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再现了乱离中人生聚散的典型场面,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读来亲切感人。

喜见外弟又言别篇三
《《喜见外弟又言别》》

《喜见外弟又言别》

作者: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注解】:

1、外弟:表弟。

2、沧海: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

3、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韵译】:

经过了十年的乱离之后,

长大后在异地忽然相逢。

初见动问尊姓使我惊讶,

说名字才忆起旧时面容。

别后经历多少沧海桑田,

长谈直到山寺敲响暮钟。

明日你要登上巴陵古道,

秋山添愁不知又隔几重?

【评析】:

这是一首写表兄弟因乱离阔别之后,忽然相逢又匆匆别离之诗。初问姓氏,心已 惊疑,待知姓名,即忆起旧容,于是化惊为喜。叙谈伤乱感慨之情,寓之意中。 全诗采用白描手法,以凝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再现了乱离中人生聚散的典型 场面,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读来亲切感人。

喜见外弟又言别篇四
《读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异地忽逢一瞬间,兵戈缭乱已十年。问姓称名惊乍见,笑貌音容忆从前。语罢晚钟出寺院,别来沧海事变迁。明日挥离悲素面,愁肠又隔秋山远。注:)外弟:表弟。)兵戈:指战争。)缭乱:纷乱。)乍见:突然遇见。)挥离:挥泪离别。附: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编辑:终点]赞 分享到:

喜见外弟又言别篇五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作者: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注解】:

1、外弟:表弟。

2、沧海: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

3、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韵译】:

经过了十年的乱离之后,

长大后在异地忽然相逢。

初见动问尊姓使我惊讶,

说名字才忆起旧时面容。

别后经历多少沧海桑田,

长谈直到山寺敲响暮钟。

明日你要登上巴陵古道,

秋山添愁不知又隔几重?

【评析】:

这是一首写表兄弟因乱离阔别之后,忽然相逢又匆匆别离之诗。初问姓氏,心已惊疑,待知姓名,即忆起旧容,于是化惊为喜。叙谈伤乱感慨之情,寓之意中。

全诗采用白描手法,以凝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再现了乱离中人生聚散的典型场面,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读来亲切感人。

喜见外弟又言别篇六
《“事极纤细,情极逼真”——读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喜见外弟又言别篇七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4届高三第七次(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Word版含答案》

高2014届第七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984年美国开发出从数字数据打印出3D物体的“3D打印技术”,并在2年后开发出第一台商业3D打印机。之所以叫“打印机”,是因为它借鉴了打印机的喷墨技术,只不过,普通的打印机是在纸上喷一层墨粉,形成二维(2D)文字或图形,而3D打印则能“打”出三维的立体实物来。以一个手电筒为例,3D打印机能通过电脑将手电筒进行立体扫描,创建三维设计图,之后对这个立体原型进行“切片”,分成一层一层的,之后,打印机就将原材料按照设计图一层一层地“喷”上去,直到最终造出一个手电筒来,只不过3D打印机喷出的不是墨粉,而是融化的树脂、金属或者陶瓷等材料。

3D打印这种增材制造技术一下子就吸引了美国空军,他们认为,如果将这种技术用在武器制造上,产生的威力将是惊人的。在传统的战斗机制造流程中,飞机的3D模型设计好后,需要花费长期的投入来制造水压成型设备,而使用3D打印技术后,零件的成型速度、应用速度会大幅度提高。在航空工业上广泛被使用的一种金属是钛,它的密度只有钢铁的一半,强度却远胜于绝大多数合金,如果通过激光将钛熔化并一层层喷出飞机来,无疑将大大提高美国战机的制造速度。为此,1985年,在五角大楼主导下,美国秘密开始了钛合金激光成形技术研究,不过,由于在制造过程中钛合金变形、断裂的技术难题无法解决,美国始终无法生产高强度、大尺寸的激光成形钛合金构件,只能进行小尺寸钛合金部件的打印或进行钛合金零件表面修复。

我国于1999年开始金属零件的激光快速成形技术研究,集中开展了镍基高温合金及多种钛合金的成形研究,形成了多套具有工业化示范水平的激光快速成形系统和装备;掌握了金

属零件激光快速成形的关键工艺及组织性能控制方法,所成形的钛合金及力学性能均达到或超过锻件的水平,为该技术在上述材料零件的直接制造方面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我国在飞机钛合金大型整体结构件的激光快速成形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有效解决了激光快速成形钛合金大型整体结构件的变形开裂及内部质量控制两大技术难题,通过对钛合金零件凝固组织的有效控制,所成形的飞机钛合金结构件的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或超过钛合金模锻件,已通过装机评审并得到应用。

目前,中国已具备了使用激光成形超过12平方米的复杂钛合金构件的技术和能力,成为

目前世界上唯一掌握激光成形钛合金大型主承力构件制造、应用的国家,先进战机上的钛合金构件所占比例已超过20%。我国航母舰载机歼-15项目率先采用了数字化协同设计理念,使用三维数字化设计,改变了设计流程,提高了试制效率;五级成熟度管理模式,冲破设计和制造的组织壁垒,而这与3D打印技术关系紧密。

1.下列关于“3D打印技术”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分)

A. 3D打印能够通过电脑对物品进行立体扫描并创建三维设计图,然后对该立体原型进行

“切片”分层,最后“打”出立体实物。

B. 3D打印借鉴了打印机的喷墨技术,不同的是,它喷出的不是墨粉,而是融化的树脂、金属或陶瓷等,打出的也不是文字或图形。

C. 3D打印技术属于增材制造技术,使用该技术,能大幅度提高零件的成型速度、应用速度,这也是它引起美国空军关注的原因。

D. 3D打印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所有领域,3D打印机能“打”出小至日常生活用品如手电筒,大至航空器部件等各种材质的物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分)

A. 在传统的战斗机制造流程中,飞机的3D模型设计好后,需要花费长期的投入来制造水

压成型设备,而3D打印技术可缩短零件制造流程。

B. 金属钛密度只有钢铁的一半,强度却胜过绝大多数合金,如果通过激光将钛熔化并运用3D技术喷出飞机来,将大大提高战机的制造速度。

C. 美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发出第一台商业3D打印机后,就秘密开始了钛合金激光成型技

术研究,希望将此用于武器制造,提升武器威力。

D. 美国由于无法解决制造过程中钛合金变形、断裂的技术难题,所以钛合金激光成型技术只能用于小尺寸部件的打印或进行零件表面修复。

3.根据原文的意思,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我国金属零件激光成型技术研究后来居上,形成了多套具有工业化示范水平的系统和装备,并且掌握了此项技术的关键工艺及组织性能控制方法。

B. 我国有效解决了激光快速成型钛合金整体结构件的变形开裂及内部质量控制两大技术

难题,使得我国战机的钛合金构建所占比例超过20%。

C. 我国金属零件的激光快速成型技术研究起步晚,但研究成果突出,使用该技术成型的飞机钛合金结构件的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或超过钛合金模锻件。

D. 我国是目前唯一掌握激光成型钛合金大型主承力构件制造、应用技术的国家,航母舰载机歼-15的设计、制造,都与3D打印技术密切相关。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尹思贞,京兆长安人。弱冠以明经举,补隆州参军。时晋安县有豪族蒲氏,纵横不法,前后官吏莫能制。州司令思贞推按,发其奸赃万计,竟论杀之,远近称庆,勒石以纪事,由是知名。累转明堂令,以善政闻。迁检校洺州刺史,会契丹孙万荣作乱,河朔不安,思贞绥抚境内,独无惊扰。 神龙初,为大理卿,时武三思擅权,御史大夫李承嘉附会之。壅州人韦月将上变,告三思谋逆,中宗大怒,命斩之。思贞以发生之月①,固执奏以为不可行刑,竟有敕决杖配流岭南。三思令所司因此非法害之,复固争之。承嘉希三思旨,托以他事,不许入朝。谓承嘉曰:“公擅作威福,慢宪度.谀附奸臣,以图不轨,今将除忠良以自恣邪?”承嘉怒,遂劾,出为青州刺史,境内有蚕一年四熟者,黜陟使路敬潜见茧叹曰:“非善政所致,孰能至于此乎!”特表荐之。思贞前后为十三州刺史,皆以清简为政,奏课连最。睿宗立,征为将作大匠,累封天水郡公。时左仆射窦怀贞造金仙、玉真观,调发夫匠,思贞数有损节,怀贞诘之。思贞曰:“公,辅臣也。不能赞宣王化,而土木是兴,害及黎元,受人谮以廷辱士,今不可事公矣。”拂衣而去,阖门待罪,上闻而特令视事。其年,怀贞伏诛,乃下制曰:“将作大匠尹思贞,贤良方正,硕儒耆德,刚不护缺,清而畏知,简言易从,庄色难犯。征先王之体要,敷衽必陈;折佞臣之怙权,拂衣而谢。故以事闻海内,名动京师,鹰隼是击,豺狼自远。必能条理前弊,发挥旧章,宜承弄印之荣,式允登车之志。可御史大夫。”俄迁户部尚书,转工部尚书。以老累表请致仕,许之。开元四年卒,年七十七,赠黄门监,谥曰简。 (节选自 《旧唐书·尹思贞传》)

[注]①发生月:(春天)萌发滋长的月份。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绥抚境内 绥:安抚。

B.奏课连最 课:考核。

C.不能赞宣王化 赞:赞颂。

D.受人谮以廷辱士 谮:诬陷。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尹思贞忠直善政的一组是( )(3分)

①发其奸赃万计,竟论杀之 ②告三思谋逆

③固执奏以为不可行刑 ④托以他事,不许入朝

⑤拂衣而去,阖门待罪 ⑥贤良方正,庄色难犯

A.①③⑤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尹思贞为官不畏豪强。晋安县豪族蒲氏骄纵不守法度,历任官吏都治不了他,尹思贞

审查后判处了他的死罪,百姓称快。

B.尹思贞坚持己见,受到责罚。皇帝下令斩杀告发武三思谋反的韦月将,尹思贞坚决反

对,皇帝非常生气,结果尹思贞被判杖刑,发配岭南。

C.尹思贞善于治理,受人称赞。他处罚豪强,百姓刻石碑记录此事;他担任青州刺史,

境内的蚕一年结四次茧,黜陟使路敬潜上表推荐他。

D.尹思贞很受皇上器重。窦怀贞被处死后,皇上下诏称赞尹思贞秉承先王的施政根本,

坦诚陈述己见,挫损奸臣的专权,可以受到重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l) 州司令思贞推按,发其奸赃万计,竟论杀之,远近称庆,勒石以纪事,由是知名。

译文:

(2) 公擅作威福,慢宪度,谀附奸臣,以图不轨.今将除忠良以自恣邪?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8.尾联“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作答。(6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制芰荷以为衣兮, 。不吾知其亦已兮, 。( 《离骚》 )

(2)春江花朝秋月夜, 。岂无山歌与村笛, 。

(《琵琶行》 )

(3)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 __ ,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守 巷 者

庄 因

从我的门口通往闹街,是一条长巷。

巷子的前一段,左右对立的是些高级住宅,朱门白墙,煞是美观,经常有几辆小汽车停靠在巷的一边。巷子的后一段,是参差不齐的克难房子,我所住的,便也是其中的一个。

午间,巷内行人不绝,人们像走马灯似的往来于闹区与冷静之间。到了晚上,一切活动都被黑暗所掩蔽,巷子里静得犹如一条无声的河。

我每晚都要经过这条巷子,而时间往往接近午夜了。当我自巷口下了汽车,独自走在这幽幽的深长的峡谷中,听着足声清晰地振荡着,心里便有遗世独立的感觉。

我很愿意用这段富有诗意的宁静,去澄清脑子里一天来堆积着的琐碎的片段问题,同时,结构一些对于新事物的思绪。

我放缓了步子走,虽然在我感觉中,这条巷子是很长的,但走过去却非常快。每次转过一个小弯以后,远远的一盏微弱的灯火便像流星般滑落在巷口,这颗星似的灯,体积固然很小,但给我的感受又何尝逊于大海茫茫中出现在港口的灯塔?

当我每次快走进那个转弯的时候,心里便自问着:“它仍在么?”

然后,我转过弯,承受着希望的欣喜,我的脚步也像有力而加速了,仿佛新的明天已经有这一点光亮,先透露给我。

这盏孤灯的主人,是一个买馄炖的老人,我说他老,也许并不确实,不过,他确已鬓发斑白。我与他相识,是在一个寒雨凄风的夜晚。

我竖起衣领,向前倾斜着疾行。再也没有往常那种悠闲的想法,只觉得这巷子长得讨厌。风加了细雨,喷洒在身上,有一股刁缓的风溜进衣领,全身像触电似的痉挛起来。忽然一阵竹梆子的声音从前面传递过来,我抬头看,一层雨雾散在那灯火的四周,老人笼着手,靠了墙壁坐着。我忽然觉得他是异常孤独的。

坐在面摊旁的长条凳上,热的蒸汽扑在脸上,隔着水雾,渗过凄迷的光,看见的是他满脸的皱纹,和一双似乎困倦的眼。

喜见外弟又言别篇八
《湖南省郴州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及解析》

绝密★启用前

郴州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及解析

本试卷共7道大道,21道小题,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鹰隼(sǔn) 流岚 (lán ) 漫溯(sù) 量体裁衣(liàng) ....

B、旱涝(láo) 铁砧 (zhēn) 神祗( qí ) 片言只语(zhī) ....

C、丰稔(lěn) 悚然(sǒng) 跺脚(duò) 雍容揖让(yī) ....

D、剽悍(biāo) 联袂(mâi ) 狡黠(xiá) 挑(tiǎo)灯夜战 ....

答案A(B、涝lào; C、丰稔(rěn);D、剽悍 piāo)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仍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决策,非绿色发展和增长,靠大量消耗和浪费资源为代价,仍然是许多地方主打的发展方式,但这是不可持续性的发展。

B、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对生态的巨大压力下,我国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实现了双增长,成为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C.研究表明,阅读是儿童习得生存技能,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儿童创造其个体生命经验以至促进其身心发展的过程。

D、我省金融部门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又好又快的工作基调,积极主动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4. D(A. “靠大量消耗和浪费资源为代价”,句式杂糅;B、主宾搭配不当,“我国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实现了双增长,成为„„的国家”。C、语序不当。“习得生存技能”与“获取知识”调换语序;“创造其个体生命经验”与“促进其身心发展”调换语序。删去“以至”。) 3、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这种陈词滥调的报告,恐怕是没有人愿意洗耳恭听的。

B、我这纯粹是一孔之见,还望各位行家班门弄斧,不吝赐教。

C、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他。

D、老同学捎来了家乡的特产,实在推辞不了,我只有笑纳,连声道谢。

答案A。(B、班门弄斧,谦辞,不能用于对方;C、绵薄之力,谦辞;D、笑纳,敬辞,用于对方。)

4.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喜见外弟又言别》一诗画横线处,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① 别来沧海事 ②称名忆旧容 ③秋山又几重 ④明日巴陵道 ⑤问姓惊初见⑥语罢暮天

钟。

A.①⑥④③⑤② B.⑤②①⑥④③

C.④③①②⑤⑥ D.①③②⑤④⑥

B(出自唐代诗人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这是一首写表兄弟因乱离阔别之后,忽然相逢又匆匆别离之诗。从久别,到重逢,到叙旧,到言别。诗用凝炼的语言,白描的手法,

生动的细节,典型的场景,层次分明地再现了社会动乱中人生聚散的独特一幕,委婉蕴藉地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和深重的动乱之感。)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三槐堂铭并序

苏 轼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

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

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

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①,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

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余年,位不满.

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录之。铭曰:

“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

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

【注】①魏国文正公:指王旦,封魏国公,谥文正。②晋(国)公,王佑。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二者将安取衷哉 衷:中心 .

B、以直谏事仁宗皇帝 事:侍奉 .

C、盖未艾也 艾:停止 .

D、皇恤厥德 皇:同“遑”,闲遐 .

【答案A(衷:正确)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皆不待其定而求之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动 ..

B.此皆天之未定者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C.责报于天 而刀刃其新发于硎 ..

D.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 处涸辙以犹欢 ..

6.B(A前表承接连词,后者表转折;B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C都是介词,前者可译为“对、向”,后者可译为“从”;D前者为介词,把,将;后者为连词,相当于“而”。)

7.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仁者必有后”, 从天命有常立论,既肯定了善善恶恶的因果报应,同时又歌颂了王佑的品德和功业。

B.作者以三槐堂的由来和渊源变化为论据,证明“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的中心论点。

C.作者认为是因为世俗在报应问题上的浮浅和短见,才导致出现“盗跖之寿,孔、颜之厄”的反常怪异现象。

D.铭文不仅仅是对王氏歌功颂德,而且对现世的小人进行了针砭,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心。

7.C(作者认为出现“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是因为“此皆天之未定者也”,并非因世.

人短见。)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3分)

(1)参考答案:我根据所见所闻的事实考察,天理必然会展现出来,这是明白无疑的。 评分细则:3分,采分点:“以”(根据)、“考”(考察、推究)、“审”(清楚、明白),各1分。

(2)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4分)

(2)参考答案:天下人都希望他能出任宰相,但是他最终因为性情正直而不为当世所容。 评分细则:4分,采分点:“为相”(担任宰相)、“卒”(最终)、“直道”(性情\品行正直)“容于时”(被动句式),各1分。

(3)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3分)

(3)参考答案:今天把东西存在别人家中,第二天去取,有可能取到,也有可能取不到。 评分细则:3分,采分点:“寓”(存放)、“明日”(第二天)、”否”(与得相对),各1分.

【参考译文】

天理会一定展现出来吗?但是贤能的人不一定富贵,仁爱的人却不一定长寿。天理不一定展现出来吗?但是仁爱的人一定有好的后代。这两种情况哪一种是正确的说法呢?

我听说包申胥说过:“人的意志可以胜过天,天的意志也能胜过人为的努力。”世上议论天道的人,都不等天的意志完全表现出来就去责求它,因此认为天是不可捉摸的。善良的人因此而倦怠,邪恶的人因此而放肆。盗跖可以长寿,孔子、颜回却遭受困厄,这都是天还没有表现出他的意志来的缘故。松柏生长在山林中,开始时,被蓬蒿围困,遭牛羊践踏,但最终经过四季而长青,历经千年而不凋零,这就是天的意志。对人的善恶报应,有的要到子孙后代才表现出来,天的意志可以说是由来久远的。我根据所见所闻的事实考察,天理必然会展现出来,这是明白无疑的。

国家将要兴盛,必然会有世代积德的大臣,他们大量行善施德却没有得到善报,但此后他的子孙却能够与遵守祖宗法度的太平盛世的君主共同享受天下之福。已故兵部侍郎晋国公王佑,在后汉后周期间就已名声显扬,先后侍奉过太祖、太宗两朝,能文能武,忠孝品德高尚,天下人都希望他能出任宰相,但是最终由于他性情正直而不为当世所容。他曾经亲手在庭院种了三棵槐树,说:“我的子孙将来一定有做三公的。”后来他的儿子魏国文正公果然在宋真宗景德、祥符年间当了宰相。那时正值朝廷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无事,享受了荣华富贵十八年。今天把东西存在别人家中,第二天去取,有可能取到,也有可能取不到。而晋公自身修养德行,希望能从上天那里得到回报。几十年后他得到了上天的回报,就象手持契约,亲手交割一样。我因此知道天确实可以说有必然的意志。

我没有赶上看到魏国公,却见到了他的儿子懿敏公。他常常对仁宗皇帝直言极谏,出外带兵、入内侍从三十多年。这种爵位还不足以和他的德行相称。是上天要使王氏重新兴盛吗?为什么他的子孙有这么多贤能之士呢?世人有将晋国公与李栖筠相比的,他们杰出的才能、正直的气质确实不相上下。李栖筠之子李吉甫,孙子李德裕,享有的功名富贵和王氏差不多,但在忠信仁厚方面,却赶不上魏国公父子。由此看来,王氏的福份大概还没有完结吧。 懿敏公的儿子王巩,跟我交游,他崇尚道德而又善诗文,以此继承了他的家风,我因此把他记了下来。铭曰:

啊,多么美好啊!魏公的家业,跟槐树一起萌兴。辛劳的培植,一定要经过一代才能长成。他辅佐真宗、天下太平,回乡探家,槐荫笼庭。我辈小人,一天从早到晚,只知窥察时机求取名利,哪有空闲修养自己的德行?只希望有意外的侥幸,不种植就能收获。如果没有君子,国家又怎能成为一个国家?京城的东面,是晋国公的住所,郁郁葱葱的三棵槐树,象征着王家的仁德。啊,多么美好啊!

(二)文言文断句。

9.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B.(羲之)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C.(唐庚)尝过岳阳楼/观子美诗/不过四十字耳/其气象闳放/含蓄深远/殆与洞庭争雄/所谓富哉言乎者。

D.予读震川文之为女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盖古今来事无巨细/惟此可歌泣之精神/长留天壤。

9.B(A项出自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课后练习 ; B项出自必修二《兰亭集序》课后练习;原文: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C项出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中《登岳阳楼》课后链接。D项出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中《项脊轩志》课后链接。】

三、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2分)

1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早寒有怀

【唐】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①是作者漫游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作。②襄水:古属楚国。③“迷津欲有问”是引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孔子问路而不得,反被嘲讽“以求自用”。

(1)这首诗歌从题材看是 诗。(2分)

11.(1)参考答案:山水诗\抒情诗。

评分细则:2分,若答成“山水田园诗”也行,其他答案不得分。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2)参考答案:①诗人描写了江上早寒的凄清景色,异乡漂泊的境遇以及复杂矛盾心情。②诗的前三联主要抒发思乡之情,首联以典型的景物描写“渲染”早寒,以景显情。颔联用“遥隔”两字表明了作者离家遥远,不能归去,透露出思乡之情。颈联用游子泪“尽”他乡这一典型细节,以夸张的手法反映出作者思乡之情的强烈。然后虚写一笔,假托家人遥望“天际”的“归帆”,也在想望着自己的归去,从而使思乡之情抒发得更为强烈。③诗的前三联主要抒发仕途不顺,人生失意的落寞之情,“迷津欲有问”引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表现了作者隐居与从政的矛盾心情。“平海夕漫漫”一句作结,描写了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以此烘托出作者迷茫无措的心情。

评分细则:6分,①总括2分, 关键词“复杂矛盾心情”。②抒发思乡之情,赏析1分,技巧1分,③矛盾心情,2分,内容1分,迷惘心情1分。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 , ,玉簪螺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3)玉露凋伤枫树林,____________。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秋兴八首·其一》)

(4)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归去来兮辞》)

参考答案(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2)申之以孝悌之义 (3)巫山巫峡气萧森 (4)眄庭柯以怡颜

评分细则:5分,每句1分。与原文不合者,该句不得分。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 云计算就一种基于信息网络,将信息技术资源以服务方式动态、弹性提供,用户可按需使用的计算模式和服务模式。 通过云计算服务,用户可以像用水、用电一样,以较为低廉的费用随时随地、按照自身需要使用服务器、存储设备、应用程序等信息技术资源,不需要建设或购买这些信息技术资源,也不需要考虑所使用软硬件设备的配置情况、运行情况等。 自 2006 年谷歌 CEO 埃里克·施密特首次从商业角度出发提出“云计算”概念,其迅速成为全球业界普遍关注的重点。 我国企业2007年开始涉足云计算领域,云计算现已成为我国信息产业界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据统计,2011 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约 407 亿美元,2020 年将增至 2410 亿美元。 2012 年,全球财富 1000 强企业中有 80% 的使用云计算服务,而 到 2015 年 使 用云 计算的企业的比率有望提高到 95% 。云计算模式的应用普及,将加快软件服务化进程 ,促进虚拟化、并行计算、海量存储与管理等技术的成熟和商业化应用,并加速推动 IT 产品从生产工具向随身伴侣、从大型固定设备向微型移动设备、从高价商用产品向低价普及产品、从基于传统互联网向基于新型移动互联网、从终端应用向云服务的方向发展。云计算作为新兴领域 ,其主导者或垄断者尚未出现 ,各国家和地区以及 IT跨国企业都纷纷发布自己的云计算 战略,积极配合云计算带来的产品发展模式的改变,以期在未来信息产业发展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如英特尔就在其技术发展目标中增加了更多关于“云”的新内容。 IBM 对

喜见外弟又言别篇九
《诗词鉴赏练习题》

诗词鉴赏练习2

2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并州路

李宣远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⑴“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一联,描写了什么时间的景象?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的?(3分)

⑵使征人“垂泪”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3分)

⑶请赏析诗的结句“烽火起云间”的妙处。(4分)

答案⑴傍晚。(1分)“吹角”是从听觉角度描写,“射雕还”是从视觉角度描写。(2分,每点1分)

⑵ 黄叶飘零,秋景令人感伤;孤城吹角,戍边生活凄凉;牛羊下山,引发征人乡思。(3分,每点1分)

⑶垂泪之时,烽烟忽起,形象地写出了边塞战事残酷;以景结情,含蓄蕴藉,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同情。(4分,每点2分)

22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1)本诗是怎样以“倦夜”统摄全输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1)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倦”字。(1分)本诗前六句写景,通过对秋夜里的绿竹、庭院、野月、重露、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等一系列意象的描绘,写出了月出到月落的过程,勾画出一幅清凉月夜图。透过这幅图,我们看到诗人一夜不曾合眼,含蓄道出了“倦”。(2分)尾联“空悲清夜徂”绾合了诗题“倦夜”。(1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前六句写诗人“倦夜”的情景,后两句告诉我们诗人“倦夜”的原因:“万事干戈里”。“万事干戈里”使得诗人“空悲清夜徂”。(2分)景情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局动荡不安的担忧,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2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碧寻宴上有怀知己:曹邺

获花芦叶满溪流,一簇笙歌在水楼。金管曲长人尽醉,玉簪恩重独生愁。 女萝力弱难逢地,桐树心孤易感秋。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舟。

[注释]①一各蔓生植物。②春秋时范蠡辅佐越王功成之后游于五湖。

(1)诗歌描写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画面?通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2)诗的颔联和颈联分别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结合诗句具体谈谈。 答案(1)作者生活在音乐高奏,欢乐宴饮的氛围当中;(2分)但他感到的是孤独惆怅(1分),向往的是远离尘嚣的安闲世界。(1分)

(2)诗歌的颔联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1分),诗人用众人的享乐和君王的恩宠反衬自己的忧愁。(1分)诗歌的颈联用了融情入景(或拟人)的表现手法(1分),诗人用女萝的力弱来反映自己的身不由己,用梧桐的心孤来折射内心的伤感(1分)

24.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答题。 (8分)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微山亭赋韵

江 总 ①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 ②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 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此诗写于南归途中。②岑参,盛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此诗。

(1)这两首诗都是五言绝句,都写了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的名称是 ,第一首写了节日中 的习俗,第二首写了节日中 的习俗。(3分)

(2)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同中有异,不同的地方在哪里?依据是什么?(5分) 答案(1)重阳节(1分)赏菊(1分) 登高或饮酒(1分)

江诗:从诗的第三句中“篱下菊”的用典(1分)可知,诗人在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和思归之情的同时,流露出了归隐田园(1分)的情怀。岑诗:该诗是在长安沦陷时所作,故第三句有“遥怜”(1分)二字,表现了诗人面对故乡长安遭受战乱时的痛苦之情及收复失地(1分)的渴望。(文字通顺再给1分)13.(5分,只给一题评分。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漏.增字,则该空不给分)

2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西 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①,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释:①【疏箔】用芦苇或柱子编成的帘子,有缝隙可通风。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2)诗的三、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请简析。(4分) 答案(1)首句从视觉角度描写了一幅海面辽阔,海浪拍岸,如云翻卷去而复回的壮美画面(2分,角度1分,画面1分);第二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一幅北风劲吹,雷声轰鸣,山雨欲来的雄浑景象。(2分,角度1分,画面1分)

(2)暴风雨将要来临,按常理本应当关门闭户躲避,而诗人却把楼四面窗户垂挂的疏帘用钩卷卷起,敞开窗户“卧看”“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景象,(2分)表达了诗人雍容的气度、力求上进,欲有所作为的内心世界。(2分)

2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海 棠 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 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 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 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 羡他蝴蝶宿深枝。

(1)明代的王象晋形容海棠曰:“其花甚丰,其叶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绰如处女。”本诗中那两句表达了这种意思?并写出海棠怎样的风韵美?(4分)

(2)本诗的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答案:(1)本诗中三、四句表达了这种意思。 (1分) 海棠最美最动人之处就在于含苞待放之时。海棠花蕾“新著雨”而又在“欲开时”,色泽分外鲜红艳丽,看上去有如少女含羞时的红晕,娇娆而妩媚。海棠显得别具一番风韵,显得异常之美。(3分)(意思对即可)

(2)第三联诗人从侧面对海棠进行烘托。(1分)那美丽勤劳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动笔,不肯轻易点染,唯恐描画不出海棠的丰姿神韵。则海棠的美丽和风韵也就可想而知,真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了。(3分)(意思对即可)

试题评析:(1)考查鉴赏古诗歌的意象理解和句意的把握,能力层次为B级。首先的理解王象晋形容海棠句子的内涵,然后找出原诗中对应的句子,再次把它分析鉴赏出来。同时注意语言的表达流畅优美。(2)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D级。对于诗歌鉴赏,首先是要掌握一定的鉴赏知识、专业术语,如表达技巧:象征、烘托、寓情于事、托物言志等等。然后才能准确把握鉴赏。

28.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有关问题。(10分)

南园十三首(其六)李贺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1)解释前两句诗里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及所用的艺术手法。(5分)

(2)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主旨。(5分)

(1)参考答案:前两句描述了诗人艰苦的书斋生活。具体意境为:清冷,凄凉,孤独,寂静,幽伤,神色低沉,情绪默然。诗歌运用了正话反说,比喻,白描,情景交融的手法。

(2)内容是:我的青春年华就消磨在写诗作文这样的雕虫小技上,每天伴着清冷的月光刻苦读书,发奋写作,孜孜不倦地琢句雕章谋篇。而读书有才又有什么用呢?你没看到年年辽东之地战争频繁,武士受重用,而文人无法发挥自己悲秋作赋的才能吗?一二句从自我生活现状写起,三四句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揭示了造成内心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郁积已久的怀才不遇,无识见弃之感愤。

注:寻章摘句:写诗文时就典籍中寻觅典故,摘取词句。雕虫:指写诗作文本为小技,这里指轻视辞章。哭秋风:悲秋作赋

2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 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 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 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 秋山又几重。

(1)从感情变化角度看,这首诗可分为几层?请作概括分析。(4分)

(2)简要分析“语罢暮天钟”的表达作用。(4分)

答案 (1)可分为两层。(1分)第一层为前六句,写诗人与外弟“喜见”,从久别,到重逢,到叙旧,表达了诗人惊喜之情。第二层为后两句,写诗人与外弟“言别”,描绘了想象中表弟登程远去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惆怅、忧虑的伤别之情。(3分)(4分,意思对即可)

(2)这句诗的意思是“畅谈完毕,苍茫的暮色中已响起了晚钟”。(1分)“暮天钟”既表示时已日暮,(1分)更见叙谈入神,不知不觉天色已是黄昏,寺钟惊醒了他们。(1分)从侧面表现出二人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激动心情,也足见兄弟情深。(1分)(4分,意思对即可)

3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塞 下曲 常 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注释」乌孙,西域少数民族。据说曾两度与汉和亲。

(1)“诗眼”是诗歌中最精练传神的字,这首诗歌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判断的依据。(4分)

(2)边塞诗大都以词情慷慨、景物恢奇、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徊的乡思为特点。这首诗独辟蹊径,赋予了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请你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4分)

答案(8分)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1)诗眼是“静”,(1分)因为本诗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因此在前两句生动概括了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后,第三句描绘玉门关外的茫茫大漠,曾经是积骸成阵的兵家要冲,如今却享有和平宁静的生活。这种把今日的和平与昔时的战乱作明暗交织的深意,是通过“静”字传达出来的,因此说“静”是诗中之眼。(3分)

(2)这首诗既未炫耀武力,也不嗟叹时运,而是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中央朝廷与西域诸族的关系,历史上阴晴不定,时有弛张。作者却拈出了美好的和平之页加以热情的赞颂,让明媚的春风吹散了弥漫一时的滚滚狼烟,赋予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4分)

(补充:常建的诗作,大多成于开元、天宝年间。他在这首诗里如此称颂和亲政策与弭兵理想,当是有感于唐玄宗晚年开边黩武的乱政而发的,可说是一剂针砭时弊的对症之方。诗歌一、二句平述史实,为全诗铺垫。三、四句顺势腾骞,波

喜见外弟又言别篇十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4届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2014届第七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984年美国开发出从数字数据打印出3D物体的“3D打印技术”,并在2年后开发出第一台商业3D打印机。之所以叫“打印机”,是因为它借鉴了打印机的喷墨技术,只不过,普通的打印机是在纸上喷一层墨粉,形成二维(2D)文字或图形,而3D打印则能“打”出三维的立体实物来。以一个手电筒为例,3D打印机能通过电脑将手电筒进行立体扫描,创建三维设计图,之后对这个立体原型进行“切片”,分成一层一层的,之后,打印机就将原材料按照设计图一层一层地“喷”上去,直到最终造出一个手电筒来,只不过3D打印机喷出的不是墨粉,而是融化的树脂、金属或者陶瓷等材料。

3D打印这种增材制造技术一下子就吸引了美国空军,他们认为,如果将这种技术用在武器制造上,产生的威力将是惊人的。在传统的战斗机制造流程中,飞机的3D模型设计好后,需要花费长期的投入来制造水压成型设备,而使用3D打印技术后,零件的成型速度、应用速度会大幅度提高。在航空工业上广泛被使用的一种金属是钛,它的密度只有钢铁的一半,强度却远胜于绝大多数合金,如果通过激光将钛熔化并一层层喷出飞机来,无疑将大大提高美国战机的制造速度。为此,1985年,在五角大楼主导下,美国秘密开始了钛合金激光成形技术研究,不过,由于在制造过程中钛合金变形、断裂的技术难题无法解决,美国始终无法生产高强度、大尺寸的激光成形钛合金构件,只能进行小尺寸钛合金部件的打印或进行钛合金零件表面修复。

我国于1999年开始金属零件的激光快速成形技术研究,集中开展了镍基高温合金及多种钛合金的成形研究,形成了多套具有工业化示范水平的激光快速成形系统和装备;掌握了金属零件激光快速成形的关键工艺及组织性能控制方法,所成形的钛合金及力学性能均达到或超过锻件的水平,为该技术在上述材料零件的直接制造方面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我国在飞机钛合金大型整体结构件的激光快速成形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有效解决了激光快速成形钛合金大型整体结构件的变形开裂及内部质量控制两大技术难题,通过对钛合金零件凝固组织的有效控制,所成形的飞机钛合金结构件的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或超过钛合金模锻件,已通过装机评审并得到应用。

目前,中国已具备了使用激光成形超过12平方米的复杂钛合金构件的技术和能力,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掌握激光成形钛合金大型主承力构件制造、应用的国家,

先进战机上的钛合金构件所占比例已超过20%。我国航母舰载机歼-15项目率先采用了数字化协同设计理念,使用三维数字化设计,改变了设计流程,提高了试制效率;五级成熟度管理模式,冲破设计和制造的组织壁垒,而这与3D打印技术关系紧密。

1.下列关于“3D打印技术”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分)

A. 3D打印能够通过电脑对物品进行立体扫描并创建三维设计图,然后对该立体原型进行“切片”分层,最后“打”出立体实物。

B. 3D打印借鉴了打印机的喷墨技术,不同的是,它喷出的不是墨粉,而是融化

的树脂、金属或陶瓷等,打出的也不是文字或图形。

C. 3D打印技术属于增材制造技术,使用该技术,能大幅度提高零件的成型速度、

应用速度,这也是它引起美国空军关注的原因。

D. 3D打印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所有领域,3D打印机能“打”出小至日常生活用

品如手电筒,大至航空器部件等各种材质的物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分)

A. 在传统的战斗机制造流程中,飞机的3D模型设计好后,需要花费长期的投入

来制造水压成型设备,而3D打印技术可缩短零件制造流程。

B. 金属钛密度只有钢铁的一半,强度却胜过绝大多数合金,如果通过激光将钛熔

化并运用3D技术喷出飞机来,将大大提高战机的制造速度。

C. 美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发出第一台商业3D打印机后,就秘密开始了钛合金激

光成型技术研究,希望将此用于武器制造,提升武器威力。

D. 美国由于无法解决制造过程中钛合金变形、断裂的技术难题,所以钛合金激光

成型技术只能用于小尺寸部件的打印或进行零件表面修复。

3.根据原文的意思,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我国金属零件激光成型技术研究后来居上,形成了多套具有工业化示范水平的

系统和装备,并且掌握了此项技术的关键工艺及组织性能控制方法。

B. 我国有效解决了激光快速成型钛合金整体结构件的变形开裂及内部质量控制

两大技术难题,使得我国战机的钛合金构建所占比例超过20%。

C. 我国金属零件的激光快速成型技术研究起步晚,但研究成果突出,使用该技术

成型的飞机钛合金结构件的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或超过钛合金模锻件。

D. 我国是目前唯一掌握激光成型钛合金大型主承力构件制造、应用技术的国家,

航母舰载机歼-15的设计、制造,都与3D打印技术密切相关。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尹思贞,京兆长安人。弱冠以明经举,补隆州参军。时晋安县有豪族蒲氏,纵横不法,前后官吏莫能制。州司令思贞推按,发其奸赃万计,竟论杀之,远近称庆,勒石以纪事,由是知名。累转明堂令,以善政闻。迁检校洺州刺史,会契丹孙万荣作乱,河朔不安,思贞绥抚境内,独无惊扰。 神龙初,为大理卿,时武三思擅权,

御史大夫李承嘉附会之。壅州人韦月将上变,告三思谋逆,中宗大怒,命斩之。思贞以发生之月①,固执奏以为不可行刑,竟有敕决杖配流岭南。三思令所司因此非法害之,复固争之。承嘉希三思旨,托以他事,不许入朝。谓承嘉曰:“公擅作威福,慢宪度.谀附奸臣,以图不轨,今将除忠良以自恣邪?”承嘉怒,遂劾,出为青州刺史,境内有蚕一年四熟者,黜陟使路敬潜见茧叹曰:“非善政所致,孰能至于此乎!”特表荐之。思贞前后为十三州刺史,皆以清简为政,奏课连最。睿宗立,征为将作大匠,累封天水郡公。时左仆射窦怀贞造金仙、玉真观,调发夫匠,思贞数有损节,怀贞诘之。思贞曰:“公,辅臣也。不能赞宣王化,而土木是兴,害及黎元,受人谮以廷辱士,今不可事公矣。”拂衣而去,阖门待罪,上闻而特令视事。其年,怀贞伏诛,乃下制曰:“将作大匠尹思贞,贤良方正,硕儒耆德,刚不护缺,清而畏知,简言易从,庄色难犯。征先王之体要,敷衽必陈;折佞臣之怙权,拂衣而谢。故以事闻海内,名动京师,鹰隼是击,豺狼自远。必能条理前弊,发挥旧章,宜承弄印之荣,式允登车之志。可御史大夫。”俄迁户部尚书,转工部尚书。以老累表请致仕,许之。开元四年卒,年七十七,赠黄门监,谥曰简。

(节选自 《旧唐书·尹思贞传》)

[注]①发生月:(春天)萌发滋长的月份。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绥抚境内 绥:安抚。

B.奏课连最 课:考核。

C.不能赞宣王化 赞:赞颂。

D.受人谮以廷辱士 谮:诬陷。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尹思贞忠直善政的一组是( )(3分)

①发其奸赃万计,竟论杀之 ②告三思谋逆

③固执奏以为不可行刑 ④托以他事,不许入朝

⑤拂衣而去,阖门待罪 ⑥贤良方正,庄色难犯

A.①③⑤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尹思贞为官不畏豪强。晋安县豪族蒲氏骄纵不守法度,历任官吏都治不了他,

尹思贞审查后判处了他的死罪,百姓称快。

B.尹思贞坚持己见,受到责罚。皇帝下令斩杀告发武三思谋反的韦月将,尹思

贞坚决反对,皇帝非常生气,结果尹思贞被判杖刑,发配岭南。

C.尹思贞善于治理,受人称赞。他处罚豪强,百姓刻石碑记录此事;他担任青

州刺史,境内的蚕一年结四次茧,黜陟使路敬潜上表推荐他。

D.尹思贞很受皇上器重。窦怀贞被处死后,皇上下诏称赞尹思贞秉承先王的施

政根本,坦诚陈述己见,挫损奸臣的专权,可以受到重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l) 州司令思贞推按,发其奸赃万计,竟论杀之,远近称庆,勒石以纪事,由是

知名。

译文:

(2) 公擅作威福,慢宪度,谀附奸臣,以图不轨.今将除忠良以自恣邪?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8.尾联“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5分)

答: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作答。(6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制芰荷以为衣兮, 。不吾知其亦已兮, 。

( 《离骚》 )

(2)春江花朝秋月夜, 。岂无山歌与村笛, 。

(《琵琶行》 )

(3)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 __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守 巷 者

庄 因

从我的门口通往闹街,是一条长巷。

巷子的前一段,左右对立的是些高级住宅,朱门白墙,煞是美观,经常有几辆

小汽车停靠在巷的一边。巷子的后一段,是参差不齐的克难房子,我所住的,便也是其中的一个。

午间,巷内行人不绝,人们像走马灯似的往来于闹区与冷静之间。到了晚上,

一切活动都被黑暗所掩蔽,巷子里静得犹如一条无声的河。

我每晚都要经过这条巷子,而时间往往接近午夜了。当我自巷口下了汽车,独

自走在这幽幽的深长的峡谷中,听着足声清晰地振荡着,心里便有遗世独立的感觉。

我很愿意用这段富有诗意的宁静,去澄清脑子里一天来堆积着的琐碎的片段问

题,同时,结构一些对于新事物的思绪。

我放缓了步子走,虽然在我感觉中,这条巷子是很长的,但走过去却非常快。每次转过一个小弯以后,远远的一盏微弱的灯火便像流星般滑落在巷口,这颗星似的灯,体积固然很小,但给我的感受又何尝逊于大海茫茫中出现在港口的灯塔?

当我每次快走进那个转弯的时候,心里便自问着:“它仍在么?”

然后,我转过弯,承受着希望的欣喜,我的脚步也像有力而加速了,仿佛新的明天已经有这一点光亮,先透露给我。

这盏孤灯的主人,是一个买馄炖的老人,我说他老,也许并不确实,不过,他确已鬓发斑白。我与他相识,是在一个寒雨凄风的夜晚。

我竖起衣领,向前倾斜着疾行。再也没有往常那种悠闲的想法,只觉得这巷子长得讨厌。风加了细雨,喷洒在身上,有一股刁缓的风溜进衣领,全身像触电似的痉挛起来。忽然一阵竹梆子的声音从前面传递过来,我抬头看,一层雨雾散在那灯火的四周,老人笼着手,靠了墙壁坐着。我忽然觉得他是异常孤独的。

坐在面摊旁的长条凳上,热的蒸汽扑在脸上,隔着水雾,渗过凄迷的光,看见的是他满脸的皱纹,和一双似乎困倦的眼。

“吃啥?”他问。

于是我们便由一碗牛肉面交谈起来。

“俺在大陆时当过县长,谁知道要来台湾卖面?”

真的,谁会想到来台湾一住十年呢?

我想,谁也料不到自己的生活,那么,处在一个新环境里,便去多多培养自己,料理新生活吧!生活没有绝对的舒适与穷苦,那只是感受的问题,以及我们对于它单纯肯定而产生的印象。我与他真是素昧平生,相遇他乡,不是奇迹么?

我把一碗面连汤喝完,觉得特别的舒适和温暖,我拭过嘴,微笑地望着他。 “你不要看俺头发白了,没关系,俺儿子可大了!”他似乎猜透我心中优越的感觉,于是这样说。

我没有再答他什么,心里忽地充实起来。我想:是的,我们的下一代都大起来了!回家,快了!

雨仍下着,风仍刮着,我站起来向他告别,转身走去,不禁回头又看了看,想,只留下他一人在深夜守着这长巷,是太不该了!

1960年

(选自《海外华人散文选》)

(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本文所写的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人生场景,抒发的也是一种普遍的人生情绪,但借这样一位老人表达出来,又有一种独特意义。

B.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借“守巷者”——一个在大陆当过县长到台湾却卖馄炖的老人的事,来抒发自己孤寂、落寞之情。

C.“独自走在这幽幽的深长的峡谷中,听着足声清晰地振荡着,心里便有遗世独立的感觉。”以动衬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喜见外弟又言别》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喜见外弟又言别李益 喜见外弟又言别答案 喜外弟卢纶见宿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喜见外弟又言别”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喜见外弟又言别"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9285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