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写一副春联

写一副春联

2015-12-29 03:35:5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写一副春联篇一《我最喜爱的一副春联》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写一副春联》,供大家学习参考。

写一副春联篇一
《我最喜爱的一副春联》

我最喜爱的一副春联

“平为福,居之安”——援引自《庄子·盗拓》《孟子》

——题记

“过年喽!”妹妹喊着。

然后便是那寻常看似却又令人依然讶喜的红色——满眼:

“红衣红袄跳红鞋,红福红灯笑满街。 红香鬓边桃映雪,红竹闹天唱春节。” “砰”的一声,旧岁就在漫空的喜庆里笑跑了。鸡豚狗彘的精装版也齐齐地候在了桌边。腊八的粥三十的饺子再加上暖到人心里的屠苏酒,一张张涨

得通红通红的脸庞就灿如春花,斜开窗前。

大年初一就这样走近。

——“千门万户瞳瞳日,早把新桃换旧符。”

围炉守了一夜的我最爱的便是初一早上贴春联。

奶奶磨了墨,爷爷递了笔,父亲手一挥,便是一年的新气象。

“好呀,好一个„花开富贵,竹报平安‟!”我依稀记得那是中堂的联。

姐姐蹦蹦跳跳地接过了这样一副,小鸟似得飞到厅里,高高得贴了起来。我和妹妹随后赶到,笑着与姐姐们挤

着推搡着,赶着在冰花绽雪的窗子上补一对儿年画。

……回忆到这儿,不禁莞尔——现在,我仍旧最是中意春联。

喜欢洒金红纸隐描的几尾龙鲤,喜欢粗毫浓墨重染的一番飘逸苍劲,喜欢年油腻的气息逗得人嘻嘻哈哈——然后摇身一变,跃上门楣,平添一对儿灵气。

客厅里可以贴个“花开富贵,竹报平安”。那么一点贪谗的期待,像极了偷吃灶糖粘住牙的孩子狡黠的眼神;阳台上可以贴个“朝阳乐天莺飞早,春风喜雨草长迟”;若是家傍青山一座,不妨挑了唐人的句子写上——“云容山

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厨房里找一个长对儿吧:“紫气东衍乾坤朗,笑迎人间烟火更盛;绿意北行江山明,喜盼天上雨露益泽”。门廊里鼓鼓劲儿——“平地生青云,徒手拔紫电”;大门外福字两旁再翻翻新意,——歌一歌太平盛世,念一念华夏文明,横批点睛一笔,这春联组曲也便大功告成了。

这么有趣的文化形式,究竟是哪个聪明人的奇想呢?

实在无从知晓第一副春联写的究竟是什么了,不过那时好象还不甚兴用红纸。最早的春联叫桃符,显然,桃

木制的——驱鬼。还有一个相关的传说。后来到了蔡伦的年代吧,人们才纷纷换上题满祝福的喜庆朱红——寥寥数语,写尽了多少祝福与期待! 又有许许多多的小故事里捎带了春联:祝枝山凭那一点巧想几笔好字赚了多少银子?文征明就因为一点怒气坑苦了多少达官贵人;解缙的解颐妙语秀逗了圣颜也冰释了天下文化——春联一唱天下白,更在今日与今时。

中华的国风萃取了春联以为神,中华的土魂蒸馏了春联以为韵。洋洋洒洒的春联文化,足迹遍踏大江南北,舞出了盛唐丽宋以及元明清今的华彩,

写一副春联篇二
《最后一副对联》

最后一副对联

我学毛笔书法已经四年多了,而在我的学艺生涯中,有一天晚上令我难以忘怀!没错,师恩难忘。

那是两年前的一天,我正准备写一副作品去比赛。妈妈带着我,去书法老师那儿写作品。正是黄昏的时候,落日的余辉缓缓地洒在了我身上,看看表是六点整。

老师一直以来都给我很多关照,一听说我要写作品,就匆匆扒完饭,来到我旁边指导我。老师先给我写了一副范品供我参考。刷刷几下,洁白的宣纸印上了老师龙飞凤舞的几个大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心里不经有些触动,我何时才能练成老师这样笔走龙蛇似的书法呢?我写了一副作品,可与老师相比,差得太远,自己也很不满意,就又写了一副,老师从这幅对联中,一一指出我的不足,并鼓励我“加油!你有这水平!”。就这样我不知疲倦的一副一副写下去,发誓写到满意为止。

我看见太阳渐渐西沉,深蓝的天空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看看表已经八点半了。时间过得还真快。

老师一直在我旁边指导着我,妈妈也一直陪着我。我真感动,心理想:一定不能辜负老师和妈妈的期望!只剩下最后两张宣纸了,也就是说,只能有最后一次机会写一副对联了,看看我能不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我深吸一口气,开始写,我落下的每一笔都非常认真,终于,最后一个字完美落幕,我大大松了口气。老师打趣地说:“嗯„„

是我的学生,写得好不错。”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变得异常的轻松,哼着小曲,一路欣赏着月色,漫天的星星像在对我招手,看看表,九点十分。满载而归。 回到家,打开日记本,不禁记下一篇日记,关于最后一副对联„„

写一副春联篇三
《朱德写的一副春联》

写一副春联篇四
《历史上第一副春联》

历史上第一副春联

据说五代时的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这两句话是: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第二句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这就成了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写一副春联篇五
《从一副对联想到的》

从一副对联想到的

文:白马非马

本人喜好对联,可以说由来已久,小学时候就曾自撰对联信笔涂鸦贴在自家大门,也因此而被他人索联,一时少年心性颇为自负。

投身论坛以来,更是在多处与人唱和,虽不能说洋洋自得,却也怡然自乐。偶得妙语,难免摇头晃脑吟而颂之,甚至奇技淫巧,构思一些所谓绝对,自以为已窥楹联门径。

当然,我的自信并不是因为看到今天这则对联而被打破的,事实上,生活的艰辛,半世的蹉跎,已经让我没有了任何值得夸耀与自负之处,今天看到这副对联,也不过让我更加心平气和了而已。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这副对联其实一直就张挂在我每天中午用餐的食堂里,只是没有引起过我的注意。只是今天,听到一个小同事嘴里正在念叨着什么“积水文章”,我便很是纳闷,积水,往往是一洼一洼的脏水啊,怎么会和文章联系到一起呢?于是才注意到这副对联。当然不会是积水,而是繁体字书写的秋水。我并不敢讪笑我的小同事,因为就是我本人,虽然非常喜欢这副对联,竟然连出处也不甚了了,还是刚刚查了百度才知道出自清人手笔。

然而,看了,我便被吸引住了,太美的词句了,很工,却又浑然天成,配上写家飘逸的笔体,感到一种身心舒爽的滋味油然而生。

一点没有雕琢意味,一点也不刻意追求什么,这可能就是所谓妙手偶得吧?面对这样的文字,我突然觉得自己是如此地卑琐,村俗,

之所以每日忙碌奔波、心神俱疲、蝇营狗苟,全都是因为缺乏境界,所以才如此执著,放不下,也因此很累很累。

对自己刻薄的人,对别人也不可能宽容。我终于明白,我至今得到朋友们最好的评价也不过就是厚道而已,不可能是宽容,因为我根本就没有那种宽广的心胸。半生修炼,至多是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与春风之不分良莠一概吹拂,与瀚海不择细流一概接纳相比,不啻天壤之别。

古人云,文如其人,此言诚不我欺也。没有锦心绣口,便无法写出锦绣文章。没有春风之宽容,哪来秋水之文章?

写文章需要灵性,了悟人生大道,更是需要灵性。想到此,我突然想明白了,有追求是好事,不分资质地给自己订立目标无疑也是非常不明智的。

不能修炼到包容,就让自己变得从容起来吧。不能给别人如坐春风的感觉,甚至连保持微笑都做不到,其实也无所谓,保持一份天真,一份真诚,对于我们这样的众人,似乎也够了。

写一副春联篇六
《历史上第一副春联》

历史上第一副春联

据说五代时的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

君,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第二句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这就成了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写一副春联篇七
《6.1一幅对联》

一幅对联

冯家镇第一实验学校六年级一班 李梦帆

我的爷爷是一名教师,从我咿呀学语,爷爷便教我吟诵一副对联:“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当我开始识字的时候,我家的中堂上就悬挂着这幅对联,据爸爸讲,每当对联旧了破了,爷爷就重写一幅,很虔诚而庄重地再悬挂上去,一直到现在。

每到春节之时,看着别人家中挂着各色各样购买的精致对联时,我便缠着爷爷问个不休,可爷爷总是扯三道四,避开这个话题,而脸上也好像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惆怅。

记得有一次,我考得成绩不理想,妈妈在饭桌上唠叨个不停,我一气之下将手中的馒头扔在了地上,谁料想一向慈祥和善的爷爷横眉冷目,大声斥责我,随即愤然离去。而当时的我,如同受到惊吓的小猫咪,扑在妈妈的怀里大气不敢出,泪眼朦胧。

外出打工的爸爸回家后,得知原委,才向我道出了一个秘密:那是1961年的冬天,在一座破旧的土坯房里,爷爷一家人围在土炕上,一条污渍斑斑的薄被里躺着我奄奄一息的老奶奶。因饥饿而骨瘦如柴的双手指向外边,微微张开的嘴巴喃喃自语,深陷的双眼在期盼着在外乡教书的爷爷回家来。(爷爷在学校里每天都会从牙缝里挤出一个掺着有杂粮的馒头带回家,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等呀,盼呀,可那一天爷爷却因公事未能回家。第二天傍晚,当爷爷赶回家的时候,老奶奶已经活活饿死。爷爷手捧着馒头,放声痛苦,摇着老奶奶的遗体,声言自己不孝,并几次昏死过去。

此那以后,爷爷就在家中挂上了这幅对联。每每看到它,我仿佛

懂得了爷爷心中的那份苦涩、无奈和悲哀;也似乎看到了半个世纪前的岁月沧桑,更好像明白了珍爱粮食就是珍爱生命的真谛.

指导教师:李同军

写一副春联篇八
《春节说春联》

春节说春联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2008-01-30 09:59:31

袁裕陵

核心提示

对联,是我国汉民族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是社会生活的高度凝炼和艺术化的反映。

对联的本质是对立统一和谐。它是正反的天然组合,上下联要形成强烈对比。对联要求对仗,表现为: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似,平仄相对。

坛主小传

袁裕陵,《江苏楹联》副主编、金陵老年大学教授、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顾问。至今已创作诗词两千余首(阕),对联四千余副,赋、序、碑文数十篇。曾多次任全国诗词楹联大赛评委、主评委。与老师丁芒先生等合作编著《当代诗词学》、《当代爱国诗词选》、《当代诗词类编》、《青少年学诗写诗入门》等多部学术著作。

袁裕陵

“对地对天,天地有情皆可对;联今联古,古今无事不成联。”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春节将至,到处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我这里想与大家谈谈对联。

对联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对联,又称“楹联”、“对子”,广义上属于诗的范畴。它是书写或镌刻、悬挂于门壁、楹柱或其它器物上的一种文学形式。这种形式,是我国汉民族独创的,可以说它是一种最短的文学形式。它是用上、下两联形式相对、内容相关的语句结构而成的一种汉语言艺术和装饰艺术,是社会生活的高度凝炼和艺术化的反映。

从古到今,人们欢度春节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送灶王(腊月二十四,也有二十三)书写春联,希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报平安,掸尘、除夕守岁、燃放鞭炮、磕头烧香、祭祖、拜神,吃屠苏酒,家家户户在厅堂房门上贴一副红彤彤的书写着各种吉祥语言的春联,顿觉满目生辉,其喜洋洋者也,点缀节日气氛。因为它凝结着全家人对幸福来年的无限期望。当然要注意不能贴倒,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不题款,一般要加横批。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闻鸡起舞,跃马争春”、“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这些对联,给人以言简意赅、春意盎然之感。“鼠标点出全家快乐;燕剪裁成一片春光”把春联与时代节奏合拍了,非常有意境。

其实对联是诗歌的一部分,最早的对联是受诗歌影响的。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那么什么叫新桃、旧符呢?传说中神荼、郁垒兄弟两个能惩凶除恶,所以远古时代,人们把两个人的名字刻在桃木上,然后挂在门上辟邪。后来唐太宗李世民在与兄弟间血腥残杀中登上皇帝宝座,做了亏心事,有一天半夜做梦,遇到有人要杀他,这时来了两员大将把恶人赶走。唐太宗吓醒后想了想,这两员大将好像就是身边的秦叔宝和尉迟恭,于是就把两人的画像贴在门上,代替新桃旧符。

五代时,后蜀主孟昶每年过年都会要手下大臣写春联,他还亲自撰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是中国第一副春联。

春联与南京的历史渊源

据我们考证,其实中国对联第一人并不是孟昶,而是比他早404年的六朝梁代刘孝绰。刘孝绰在建康做官,这个人非常有才,喜欢帮助别人,但帮了别人之后又常常挖苦、戏弄别人,所以虽然做了许多好事,但最终没有人说他好。后来辞官不做,怕别人打忧他,就写了一副“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对子贴在门上,拒绝别人上门访问,这应是中国第一副对联。

谈到对联的发展史,必须谈到一个人——朱元璋。明朝开国初年,号称对联天子的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下了一道圣旨,春节时家家户户必须得贴对联。清代学者陈云瞻《簪云楼杂话》就记载到: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传旨“公卿士庶之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

谁家的对联写得好,谁家的写得不好,谁家如果没写对联还必须补上,有的家庭不识字,不会写对联,他还亲自给写对联。于是春联遍布当时首都金陵各处,所以金陵又有“楹联之都”美誉。

自此以后,春节张贴春联,取代了过去挂桃符的习俗。在中国对联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朱元璋这个封建皇帝的一大贡献。且看对联天子朱元璋赞美金陵秦淮河之美的一副对联:“佳山佳水,佳月佳风,千秋佳地;痴声痴色,痴情痴梦,几辈痴人。”意思是说南京真是太美啦。

还有一个故事:有一次朱元璋与四子朱棣(永乐皇帝)、长孙允炆(建文帝)看赛马时触景生情,想考考四儿子和长孙的才华,就出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让他们对下联。可允炆不懂对联意境,就对了“雨打羊毛一片毡”这样的下联。虽字数、平仄、词性都相对,但意境粗俗不甚。朱元璋很不高兴,认为大明朝国势刚刚兴起,这个下联对得不吉利。于是让儿子对,朱棣对的下联是“日照龙鳞万点金”,这句下联意境新奇,给人以富丽堂皇之威,朱元璋转忧为喜,又为朱允炆的平庸叹息,对人说:“长孙无才,只怕王位难保”。允炆登基不久,果然便被朱棣推翻。

对联是个大家族,春联只是其一

前面说过,春联是整个对联艺术中的一个门类,发展到后来除了春联,还有喜联、挽联、行业联、名胜联、题赠联、嵌名联等多种形式。共同组成了对联博大精深的艺术内涵,又因是方块字,有音形义之分(其它都为字母拼音),是中国特有的语言文字艺术与书法艺术的结合体。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如人际交往、喜、寿、挽、题、赠等),又有雅俗共赏的艺术性,犹如一把双锋的宝剑,一面通俗(但不庸俗),一面高雅。

只要汉字存在一天,对仗工整、格律严谨的对联艺术就不会消亡。只是文学当随时代,与时俱进而已,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说过:一代有一代的文学,如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对联等等,而对联又因其短小,两行文学,言简意赅,适用性强,百姓喜闻乐见发展很快。

比如,中国有那么多的亭台楼阁、名胜古迹,如何把它们区分开来?只要写一副对联就能办得到,如昆明大观楼的一副对联长达180个字,因此而闻名于世,凡是到昆明去的人没有不到大观楼的。另外,黄鹤楼、岳阳楼等都有对联。

如湖南岳阳楼联:“四面湖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南京莫愁湖联:“江水东流,淘尽了千古英雄儿女;石城西峙,依旧是六朝烟雨楼台。”西湖天竺山冷泉亭联:“在山本清,泉自源头冷起;入世皆幻,峰从天外飞来。”安徽太白楼联:“泛洞庭湖八百里秋波,挂席来游,三楚风涛携袖底;邀太白楼一千年明月,凭栏远眺,六朝灿景落杯前”等等。

此外,对联还有广泛的社会交往价值,朋友的孩子考上大学啦,送一副对联去祝贺;朋友结婚了,也可以送一副吉利、喜庆的对联;长辈过寿、过生日等都可以送一副对联庆贺。如果老人去世,送一副挽联表达哀思。

如何欣赏和创作对联

既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就必定要遵循其艺术规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人说学诗词

赛、NBA职业篮球联赛还能有什么吸引人的魅力?随便踢、随便投就行了,谈什么手球、脚球、带球撞人等犯规动作。

对联的本质是对立统一和谐。上下两联光有一联是不行的,谁见到半妆的美人、独眼的英雄,有损形象就不美了。对联是正反的天然组合,上下联要形成强烈的对比,上联要弱,下联要强,反差越大越好。自然界有阴阳之说,日为阳、月为阴,天为阳、地为阴,南为阳、北为阴,正面为阳、反面为阴,下联为阳、上联为阴,无高山不显平原,无丫环不显小姐。但上下联要表达的是一个完整的意思,这就是黑格尔的:正、反、合规律,也即对立统一思维规律,总的来说就是体现一种和谐和美。“和谐”二字,在左传中是这样解释:“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天人合一。

《子夜吴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捣练子》

贺铸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

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前面说上下联要表达的是一个完整的意思,不能上联说一事下联另说一事,那种叫无情对,又叫分咏或诗钟,即表面上的要求如平仄、字数、词性等都能做到,实际上不是一回事,如:

半夏;三秋

三角债;五分钱

四弟;多哥

胖大海;瘦西湖

学会新增理事;才能大获成功。

昨日古人今日我;秦时明月汉时关。 (日历、古战场)

水汽下临云梦泽;曲香遥指杏花村。 (岳阳楼、汾酒)

这种对联非常诙谐、有趣,在福建、台湾一带很流行。

对联四要素

对联本质特征要求对仗,表现为: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似,平仄相对。

1、字数相等。

即上联和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才能形成对仗。从一字联到千字联莫不如此,最长1612字,最短2字。如果上联是五个字,下联是六个字,那就不是对联了,当然,也有故意用字数不等的联文来表达某种特殊含意,如“袁世凯千古;中华民众万年”,据说此联是在袁世凯死时,一位声望很高的学者写的,这幅联上联比下联少了一字,乍一看不能成对,作者的意图是说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众。

2、词性相同。

对联上、下联对应位置的词或词组的词性必须相同,才能形成对仗。就是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介词对介词,助词对助词等。有天文、地理、数字、颜色、方位等20多种。如题李香君媚香楼“媚骨不生,一掬丹心一掬血;香魂何在,半萦碧水半萦楼。”

3、结构相似。

对联上、下联句子的结构必须大体一致。上联是主谓结构,下联也应该是主谓结构。上联是动宾结构,下联也应该是动宾结构。上联中语词是并列或偏正结构,下联对应位置也必须用并列或偏正结构。如“日月”对“河山”即为并列结构相对,“明月”对“高山”即为偏正结构相对,如果用“日月”对“高山”那就错了。同理,“明月”对“高山”那就对了。

4、平仄声相对。

现代汉语的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其中前两个是平声,后两个是仄声。

而古汉浯的四声是平、上(读伞)、去、入。其中只有一个平声,而有三个仄声(上、去、入),平声就是平调(不高不低,不升不降),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在《康熙字典》中有明朝真空和尚关于古四声有一首歌诀“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它说出了古四声的大概特征。

举几个例子说明:

“东、懂、冻、独”,“平、品、聘、劈”,“朱、主、柱、足”,“夫、斧、父、福”。

入声在现代汉语中已消失了,中原音韵把它“入派三声”,即融入平、上、去三声中去了,大部分在阳平声中(竹、木、服、福、俗、拔、插、夺„„)。但入声字是古汉语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声调极短,一出口就收回,它和平、上、去三声合在一起,在格律诗词中起到了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效果。

写一副春联篇九
《春联》

一、复习检查,夯实基础

(一)听写生字新词师:上一节课,同学们自学了《春联》这一课,还记得老师提出的三个要求吗?说说看。

生:(1)学会生字;(2)熟读课文;(3)想想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师:谁想上来写生字词的?我们只请四位同学上黑板来写,自己来吧,不用举手。

师:没有上来的同学也有展示的机会,请打开你们的听写本。

师:请记住,“提笔即是练字时”,字一要写得——(正确),二要写得——(漂亮)。 师:准备好了吗?开始!(描绘、祥和、展览、奥妙、春回大地)

师:请同学们对照书后的田字格自我评价,看看你们写的字正确吗?漂亮吗?给自己满意的字加颗星。

师:有哪些同学得到星了?(生举手,师评价) (二)分自然段读课文师:课文读得怎么样呢?现在老师想请四位同学上台来读课文。(指名)每人只读一段,不能重复,你们自己分配一下吧!(生读课文)

过渡:春联能给人带来欢乐,能为节日增添喜庆,能让我们感受到春的气息,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欣赏春联,请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来感受它那浓浓的春的气息。

二、学习新课:感受到春天扑面而来的“欢乐祥和”了吗?(出示第一句话)谁来读?(指名) (放视频,渲染过年的气氛)现在,谁再来读读?(指名)让我们都来感受一下这欢乐祥和的气氛吧!(生齐读)

师:新春佳节,喧闹的锣敲起来了,震天的鞭炮响起来了,大红的春联贴起来了,(出示滚动的多副春联)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干红的百花园中,(出示第二句话)谁读?

师:刚才那么多春联,你们看了吗?看仔细了吗?对,我们只是大略地看了一下,用句中的一个词就是——(浏览)。春联真多呀,谁再来读读?

师:各种各样的春联,美得就像一座万紫干红的百花园,文中说:“诵读着这些春联,你会感到生活中充满了幸福和希望。”那就请同学们读读这些春联,准备用这样的句式来汇报自己的学习体会。(出示)“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副春联_______了____。

师:读好了吗?谁来说说?(生说) 生:“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这副春联描绘了美丽的春光。

生:“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这副春联歌颂了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 生:“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这副春联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 生:“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这副春联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 师:说得很好,你们的理解和作者差不多嘛!如果再用心去读,你一定会有独特的感受,请大家再读读看。然后用这样的句式再互相说一说:读了“___________。”这副春联,我______。 师:谁来说?一个接着一个说,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不用举手。

生:读了“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这副春联,我知道当梅花盛开,催开了春之门,春天向我们展现更多的是她那五彩缤纷的美丽。

生:读了“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这副春联,我想起了“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诗。 师:老师告诉你,这是英国大诗人雪莱的诗。

生:读了“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这副春联,我知道了上联中的“门第”与下联中“人家”意思差不多。

生:读了“梅开春烂漫。。。”这副春联,我仿佛看到了翠竹棵棵,声声传报的都是平安幸福。 生:读了“春回大地干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这副春联,我知道祖国不仅江山处处美,而且由于改革开放,各行各业欣欣向荣,家家户户富裕安康。

师:是啊,春联是诗,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春联是歌,吟唱着美好的生活;春联是画,

描绘出秀丽的春光。干百年来,每逢新春佳节,我们华夏子孙无不沉浸在这如诗如歌如画的春联的海洋中。想想吧,这是多么欢乐祥和的气氛!这是多么幸福美好的享受!让我们再来诵读,再来体会!(生自由诵读)

师:谁想来诵读给我们听听?你喜欢哪一副就读哪一副!不用举手,一个接着一个来。 师:读春联是一种享受,写春联更是其乐无穷,春联到底怎么写呢?课文中已经告诉我们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中的有关内容,然后以(出示: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这副春联为例,来给我们讲讲!(生读)

师:谁来给我们讲讲?(就请你来)如果你认为他什么地方讲得不够清楚,可以随时补充。

三、实践综合,巩固发展

师:在祖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春联,老师课前搜集了几副,你们想看吗?请几位同学帮老师把春联拎起来。(生上台)哎哟,春联乱了,请大家一起来帮老师整理整理,看看,谁和谁是一副?(生引颈争看,议论纷纷,气氛非常热烈)

师:谁上来整理 师:他们整理得对吗?我们一起来读读看!

师:三副乱了的春联,很快就被你们整理好了,说明你们对春联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师这儿有两副未完成的春联,相信你们一定也能把它填好,填填看!可以相互讨论讨论。

(1)凯歌盈大地(2)人勤春光美春色满——家和——

师:讨论好了吗?谁来说说?不用举手,想说我们就一个接着一个说吧!

生:凯歌盈大地,春色满人间。生:凯歌盈大地,春色满乾坤。生:人勤春光美,家和万事顺。生:凯歌盈大地,春色满世界。生:人勤春光美,家和喜事多。生:人勤春光美,家和幸福多。生:凯歌盈大地,春色满中华。„„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老师对你们佩服极了!这么难的春联你们填得如此富有诗意,老师相信写春联一定也没问题!有信心吗?那就请大家写写看,可以和你的好朋友合作一副,也可以自己独立创作。一会儿,老师把这大门(师出示打印好的红色大门)发给你们,你们把创作好的春联用黑笔写上去。注意:写的时候,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生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开始创作春联。师巡视,顺便收起写好的春联)

师:我们现在来展示同学们的作品,展示到谁的春联谁就站起来读!顺便告诉我们你打算把这副春联贴到哪儿?(展示,生读、说)

生:“幸福家家乐,美满喜洋洋。”我打算把它贴在客厅的门上。

生:“妈妈烹制色香味,爸爸忙活锅碗碟。”这副春联我准备贴在厨房的门上。

生:“访天下大事,写人间真情。”将来我要做一名记者,这副春联就贴在我工作的报社门上。 师:了不起!大气、豪气!老师祝愿你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做一名正直的、享誉海内外的大记者。

生:“梅开春烂漫一美,竹报岁平安一好。”这副春联我要贴在我家的大门上。 生:“水浒三国西游记,主机键盘显示屏。”这副春联我准备贴在我的书房门上。 师:能给我们说说这副春联的意思吗?

生:上联“水浒三国西游记”,这是我最爱看的三部古典名著。下联“主机键盘显示屏”,这是我最爱玩的电脑的主要硬件,是现代文明。

师:你是一个很有深度的现代人!从春联看,大有诗家天子李白之风,跨古越今,纵横自如,豪放不羁!将来你准是个小李白!老师期待着!

四、总结内容,提升情感 师:同学们,春联是一种象征,哪里有春联,哪里就有华夏子孙;春联是一条纽带,牵动着多少漂洋过海的赤子之心;春联是长江、长城,是黄山、黄河,树起了中华民族的气节,奔腾着中华儿女的激情!课后请同学们去多多搜集春联,下节课我们将在班级进行交流!(下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3分钟)

1、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我来给你们讲一个:

从前,有位读书人。他家门前有一片财主的竹林。春节时,他写了一副对联,贴在自家的大门上,上联是“门对千竿竹”,下联是“家藏万卷书”。财主看了心中不服,夜里就把自家屋后这一片竹子拦腰截断,心想,这下看你怎么写。第二天,这位读书人见此情景就将上下联各添了一个字,变成“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财主看了非常生气,到了夜里,干脆把屋后的竹子连根刨掉了。便暗自得意,这次看你还有什么能耐。这位读书人第二天看见后又将上下联各添了一个字,变成“门对千竿竹短命,家藏万卷书长 ”。

请你们想想,这位读书人在下联的结尾处加上了什么字呢?

2、过年时,家家户户在自家的大门上贴对联,这样的对联叫……春联 (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联》一课(齐读课题)老师相信你们通过这课的学习,有了春联的知识,会想出这副春联下联结尾的字。

二、指导初读(15分钟)

1、打开课本到125页,用2分钟时间默读完课文。读完课文后,不看书,说说你对春联的初步认识。

(1)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默读完课文,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老师有一点提醒:默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或不理解的词语跳过去,不回读。有意识地记忆一些自己认为关键性的词句。

(2) 反馈。如果学生说不好,可提供句式: 的春联

2、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依据拼音读准、记住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1)注意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

(2)学生读书,教师巡视辅导。

3、课文中生字词读准记住了吗?(投影出示)

和睦 揣摩 抑扬顿挫 和谐

张贴 气氛 欣欣向荣 浏览

歌颂 辞旧 开卷有益 奥妙

(1)先自由地读一读,不会读的字词可以看看课文后面的拼音。

(2)指名读,读错纠正,教读“气氛”(轻声)

(3)齐读。

4、生字词读准记住了,就为读通课文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再抓紧时间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评价初读(7分钟)

1、 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没有?

(1)课文的第一段谁来读?(指一名同学读;其他同学注意听读,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句子读通顺了没有。)

(2)谁愿意站起来朗读第二段课文?(举手的同学都站起来读书;)

(3)我请还没有站起来朗读课文的同学一起读第三、四两段课文。(希望你们不要放弃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

2、通过读书,你们了解了关于春联的哪些知识?(板书)

各种各样 万紫千红

23 春联 字数相等 词类相当

抑扬顿挫 和谐动听

四、导写字词(12分钟)

课文我们暂时读到这儿。

1、田字格中的生字所组成的这些词语不但要准确认读,而且要能正确地听写,尽量写得美观。投影出示:

张贴 气氛 欣欣向荣 浏览

歌颂 辞旧 开卷有益 奥妙

开动脑筋,分析记忆字形。

在我们今天所学的生字中“奥”最难写。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一写。“奥”上窄下宽、上长下短,上半部不封口,中间的“米”最后一笔是点。

如何把本课这几个生字写美观呢?请看书后练习第二题:用钢笔描红。

①读帖:看看每一个红色的范字各个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比例大小;把眼睛闭起来,想想范字的样子,再睁开眼睛看看范字,比较一下自己想的和眼睛看的一不一样,看看想想,反复几次。

②描红:边描红边记忆范字的样子。

听写词语。

请同学们对照屏幕上的词语自改,正确的打Ⅴ 错误的订正,并在写的像范字的字上加★

五、教给学法。(3分钟)

我的一个学生语文成绩特别好,他学习生字词有一个习惯:

①他想带有生字的词语我们还学过哪些?(投影打出)

益:开卷有益(本课) 相得益彰(练习3“读读背背”)

②同一个生字在不同的词语中意思相同吗?于是他就去向字典这个不说话的老师请教。

益:①增长;②更加;③好处;④有好处的

③他选择和词语意思相近的义项或看义项后面所例举的词语。

开卷有益(③ ) 相得益彰(② )

同学们在今后的生字词学习中不妨试一试,这样做,你的语文基本功会更扎实! 第二课时

一、读书感悟 (20分钟)

春联不仅能为节日增添喜庆,而且能让我们感到生活充满幸福和希望。这节课我们重点诵读、揣摩春联,感受其中的声律美,初步领会、欣赏祖国语言文字的奥妙。

(一)、我们先来读读第一自然段。(投影出示第一自然段文字)

谁来读第一、二两句话?(指名读)点拨:大年初一,你们去亲朋好友家拜年或者游玩,走在路上,听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大致看看各家大门上贴着的大红春联,你们当时有什么感受?一起读读这两句话,读出你们的这种感受。

大致看看各家大门上贴着的春联就叫“浏览春联”

“各种各样”写出了春联的……(板书:多),“万紫千红的百花园”写出了春联的……(板书:美)。那么,春联多在哪儿,美在哪儿?谁来读读下面的几句话。

春联是诗,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春联是歌,吟诵着美好的生活;春联是画,描绘出秀丽的春光;春联是梦,寄托着无限的希望。每逢新春佳节,华夏儿女无不沉浸在如诗如歌如画如梦的春联中。让我们诵读(板书:诵读)这段话中的四副春联。(投影出示)

生读: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师说:描绘了美丽的春光

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

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歌颂了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 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 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这是文章的作者读这四副春联的感受。请你们再细心读读这四副对联,看看自己有什么独特的感受?可以用这样的句式说:读了“ , 。”这副春联,我 。

一起完整地读读这四副春联。(利用即时的语境,评点中渗透词句理解:读得好!你们读得抑扬顿挫、和谐动听!让我充分感受到春联所蕴含的声律美。)

(二)读春联是一种享受,写春联更是其乐无穷(副板书),春联到底怎么写呢?课文已经告诉我们了,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以“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这副春联为例,来给我们讲讲!(投影出示)

谁来给我们讲讲?如果你认为他什么地方讲得不够清楚,可以补充

二、引导实践(20分钟)

(一)课内实践

1、整理春联

在祖国 源远流长(副板书)的文化长河中,还有许多 脍炙人口(副板书)的春联,老师课前搜集了几副,不过是乱的,请大家一起来帮老师整理整理。

田园无限美 风光逐日新

事业随春长 山河分外娇

花开富贵家家乐 九州同唱奋飞歌

万众共书开拓史 灯照吉祥岁岁欢

春风催旧岁华夏百花艳 瑞雪兆丰年神州万象新

自由地读读这些春联。

用这些春联填一填。

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白花园中。春联中有的赞美了自然风光,如“ , ”。有的展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如“ , ”。有的表现了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如“ , ”。有的歌颂了劳动人民美好的生活,如“ , ”。更多的是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如“ , ”。

2、补充春联

老师这儿有一副未完成的春联,相信你们一定也能把它填好,填填看!

风拂千条柳

雨 万朵花

(教师评点:该填什么字呢?你们正在推想、探求,用课文中的词语来形容就是“细心揣摩”。板书:揣摩)

相互讨论讨论。讨论好了吗?谁来说说

杨老师在上堂课讲的故事,那副对联的下联最后一个字应该是什么字呢?

门前千竿竹短命

家藏万卷书长

(二)课外实践

春联是民族的象征,哪里有春联,哪里就有华夏子孙;春联是感情的纽带,连接着无数海外同胞的报国心;春联是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树起了中华民族的气节,奔腾着中华儿女的激情和智慧!课后搜集自己喜欢的春联,到春节时向亲友提供几副。读一读杨老师给你们选的短文。

附板书设计

各种各样 万紫千红 诵读 其乐无穷

23 春联 美 字数相等 词类相当 源远流长

揣摩 脍炙人口

抑扬顿挫 和谐动听

写一副春联篇十
《自己积累的一副春联》

第 1 页 自己积累的一副春联

爆竹声声辞旧岁 梅花朵朵迎新春 春风杨柳万千条 十亿神州尽舜尧

相关热词搜索:春联 对联 写一副对联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写一副春联”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写一副春联"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9334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