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代答闺梦还赏析

代答闺梦还赏析

2015-12-29 07:12:1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代答闺梦还赏析篇一《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课时训练 4 《春江花月夜》(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Word版含解析》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代答闺梦还赏析》,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代答闺梦还赏析篇一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课时训练 4 《春江花月夜》(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训练4 春江花月夜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潋滟(yàn) 芳甸(tián) ..

青枫浦(pǔ) .

B.皎洁(jiǎo) .

扁舟子(piān) .

C.雪霰(xiàn) .

捣衣砧(zhēn) .

D.拂拭(fó) .潸然泪下(shān) .沙汀(dīng) .白头偕老(xié) .江畔(pàn) .萍水相逢(píng) .碣石(jié) .

妆镜台(zhuāng) 鱼龙潜跃(yuè) ..

解析:A项,“甸”应读“diàn”;B项,“汀”应读“tīng”;D项,“拂”应读“fú”。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扼腕 委宛 惋惜 宛转悠扬

B.碣石 遏制 渴望 怒不可遏

C.交付 符合 师傅 心弛神往

D.决策 秘诀 决别 绝处逢生

解析:A项,“委宛”应为“委婉”;C项,“心弛神往”应为“心驰神往”;D项,“决别”应为“诀别”。 答案:B

3.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愿逐月华流照君 逐:追随 .

滟滟随波千万里 滟滟:色彩鲜明的样子 ..

B.月照花林皆似霰 霰:雪珠 .

江流宛转绕芳甸 芳甸:开满花草的郊野 ..

C.汀上白沙看不见 汀:沙滩 .

江天一色无纤尘 纤尘:微细的灰尘 ..

D.鱼龙潜跃水成文 文:波纹 .

不知乘月几人归 乘月:趁着月光 ..

解析:A项,“滟滟”意为“波光荡漾的样子”。

答案:A

4.下列诗句中,在诵读时音节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B.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C.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D.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解析:A项,应为“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答案:A

二、延伸阅读

5.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第(1)~(2)题。

[双调]水仙子·居庸关中秋对月

(元)宋方壶

一天蟾影映婆娑,万古谁将此镜磨?年年到今宵不缺些儿个。广寒宫好快活,碧天遥难问妲娥。我独对清光坐,闲将白雪歌,月儿你团圆我却如何!

(1)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对“月儿”有多种不同的称代,此曲中除了“广寒宫”“妲娥”以外还有 、 也是称代月亮。曲中的“白雪”指代 。

(2)指出这首元曲的主要写作手法并简析作品的思想感情。

解析:(1)对曲中的关键词语进行筛选即可。解答“白雪”的指代意义时可以联系“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等词语。

(2)判断手法时要注意景和情的关系,还要注意其中修辞手法的使用等。分析感情时要抓住曲中的关键词语,如“独对”“你团圆我却如何”等。

答案:(1)蟾 镜 (古代楚国)高雅的乐曲

(2)(1)写作手法:反衬(答对比、拟人亦可);情因景生(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答出一种即可)。

(2)思想感情:此曲对月抒怀,以月的团圆反衬人的孤独,抒发了身世飘零,不得与家人团圆的孤独情怀。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第(1)~(2)题。

代答闺梦还

(唐)张若虚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1)诗的前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场景?

(2)诗中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情感?诗人在表达这一情感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解析:(1)该题具有很强的指示性,“诗的前两句”即“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通过“关塞”二字可知,与戍守边疆有关,以此来说因为戍守边疆,年轻的丈夫要与妻子分离,而妻子站在楼台之上望着一步三回头的丈夫,场景凄清动人。

(2)诗人的情感是诗歌考查的重点,但诗人在表达情感时总是通过一定的表现手法来实现,诗句借对外物的描写来烘托女主人公的心境。

此外,诗人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借助带有感情色彩的事物来抒情;同时,该诗对人物心理描写的方式又是别具一格,句句写心境。

答案:(1)诗的前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年轻丈夫与妻子分离的凄清动人场面,丈夫为戍守边疆,无奈与心爱的妻子分别,而妻子只能站在楼台之上望着一步三回头的丈夫。

(2)表达了主人公对远征丈夫的思念之情。运用了侧面烘托、心理描写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三、语言运用

7.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

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那姣好和媚人的被中国人寄托了无尽的美好想象和幸福向往的在人们心目中是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的明月常常在皓月当空、清辉泻地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乡思。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提取语段的主要信息“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的明月是多么姣好和媚人”,以此作为主干句,然后把其余信息变成短句按正确顺序列出即可。

答案:(1)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的明月是多么姣好和媚人!(2)人们把它看作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对它寄托了无尽的美好想象和幸福向往之情。(3)它常常在皓月当空、清辉泻地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乡思。

8.请运用拟人和衬托等手法以“我望着一轮中秋之月”为开头续写一段文字。要求:赋予“月”某种性格、气质,表达一个中心,200字左右。

解析:此题不是要求简单地对“中秋之月”进行描绘,而是要求在写景的同时,赋予“中秋之月”以人格化的色彩,从而做到虚实结合。在写法上,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将使得“中秋之月”具有人格的魅力,衬托手法的运用使得“中秋之月”的形象更为丰满,更为突出,更为生动。此外,整个文段还要能表达一个中心,如表达思乡之情、念亲之情。因此,要先明确写作的对象,由“中秋之

月”联想到团圆、幸福、美满,寄托思乡念亲之情;同时,“月”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最具中国特色、最具中华传统文明特质的意象。

答案:我望着一轮中秋之月,想起了那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秋的月如一个银盘,在天空中垂挂着。月把一片片皎洁的银辉洒向大地,轻轻地亲吻着小院的每一个角落。桂花仿佛在等待着一次与月的约会,散发着令人心醉的芳香,她婆娑的身影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更为多姿。想念吧,在月圆的时候,我们有权利思念,月的圆,月的美,月的柔,都给远方的亲人带去思念。月是远的,而相思的人的心是近的,是相连的。月圆之夜,思念和团圆是紧紧相连的。让我们面对月亮,在月饼香的伴随下,进入梦乡。

代答闺梦还赏析篇二
《2.赏析示例》

代答闺梦还赏析篇三
《春江花月夜赏析》

孤篇横绝—春江花月夜

语教2班

杨柳

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 作者:【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此诗一首七言长体诗,诗文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在唐初宫体诗的转变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因其受六朝萎靡诗风的影响,有感叹人生无常的诗句。张若虚的诗在《全唐诗》中仅存两首,一为《春江花月夜》、一为《代答闺梦还》,其中以《春》最为知名,闻一多先生在《宫体诗的自赎》中称赞这首诗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清朝王闿运评价是“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春江花月夜》实乃千古绝唱,脍炙人口的名篇,有“孤篇压倒全唐”之誉,而张若虚也因为这一首诗而名垂史册。

全诗可被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春江湖月夜的迷人景色,主要写月亮初升时的壮美;第二部分主要写作者面对江天月色所产生的哲理性沉思和无限感慨;第三部分则写出了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花月春宵。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译文:春天的江水涨潮后与海连成一片,一轮皎皎的明月伴随着潮水从海上升起。月亮照耀着江水,水波闪耀千万里远,哪里春天的江水边没有月亮在高悬呢。 海在这里其实是并不存在的,只是因为江潮二所联想到的想象中的海,在这一句诗中“生”字用的最妙,一个“生”字使明月与潮水有了生命力,使诗句有了生机与活力。“滟滟”二字使用叠字,生动而形象的写出了月光下的江波闪烁的样子。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译文:弯弯曲曲的江流进入了遍开花草的原野,月亮照耀着花草林木反射出的光亮就像小小的细密雪

珠。月色如霜察觉不到霜飞,岸边的白沙与月色连成一体,无法区分清楚。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译文:江水与天连成一色,没有一点点灰尘,一轮皎皎孤月的挂在空中。江畔的那个人最初见到月亮?江边的月亮哪年开始照耀着人呢?人的生命一代代的延续着,无穷无尽,江边的月亮一年又一年都是一样的。不知道江边的月亮在等待着谁,只看见长江中流水奔腾而去。这几句由江边的景色开始进入作者的哲理性沉思,曹植写“天地无终极,人命如朝露”。阮籍说“人生如晨露,天地邈悠悠”。但是这些诗都是感叹人生的短暂,天地的永恒,写人在自然面前的卑微渺小,唯独张若虚与众不同,他写“人生代代无穷已”,一个“代代”便写出了人生命的传递延续,无穷无尽。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人类的生命却长久,一个人的老去,更多的年轻人会起来,但是江边的月呢?它一年又一年永永远远都是那个样子。这首诗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叹,更多的却是对美好青春的喜爱在与追求,总体上诗的情调是积极向上的。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译文:清风浦边的思妇望着悠悠而去的白云忧思伤心。今夜是谁家的游子坐在那一叶扁舟上?又是哪一个思妇在明月高悬的楼上思念着游子?此处以白云来比游子,白云向来没有固定的地方,正如游子一样,不会长时间的在一个地方停留,居无定所。以明月来写相思,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讲“天上月色能移世界”。在诗人笔下,明月照耀下的世界里,游子在路上思念着家乡,思妇在楼上思念着远方的游子。两方面同时落笔,更加深刻的写出了两者之间的思念。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译文:楼上正在徘徊的月光应该照着离人的梳妆台上了吧,月光照进思妇的帘中,怎么也卷不走,照在捣衣石上的月光用袖子拂去了总又会回来。此时此刻游子与思妇同时望着一轮明月却听不到彼此的声音,希望可以伴随着月光照耀着你。大雁一直飞却飞不出月光的照耀,鱼在水中潜入跳出激起层层波纹。这里以鸿雁传书、鱼传尺素来写思妇与游子之间音信不通的现状,同时也以鸿雁和鱼来写思妇与游子之间的渴望团聚的急切心情,表达出思妇的哀怨。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译文:昨夜梦到了落花飘在幽幽的潭水上,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游子还没有回到家中。江水将要带着春天慢慢的走了,江潭上的月亮又渐渐地向西边落下。此处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江水比作一个人,他带走了春天,带走了时间。将昨晚梦花与现实春将尽结合在一起,虚实结合,把月夜将尽,春天将逝和思妇对远方游子的思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将思妇的相思之愁写的缱绻缠绵。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译文:西斜的月慢慢下沉最终隐于海雾之中,碣石、潇湘,天各一方。不知今夜有谁踏着月色归来,落月的余辉摇动着照满江树,仿佛怀着无限的同情。“斜月”句运用了顶针的手法使诗文极富音韵美。“沉沉”两字加重的渲染了游子的孤寂。结尾的“摇情”写出了月光的所寄托的思妇与游子之间的相思之情,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叹之情,这份情留在了思妇游子心中、留在了作者心中,也留在了读者的心中,缱绻缠绵。

《春江花月夜》以春、江、花、月,夜五个字为题,仅仅围绕着“月”字来写,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江月图。诗中有些句子用了律句的平仄以及运用排比句,顶针句,使诗歌错落有致。《春江花月夜》已经超越了原来的宫体诗,不再仅仅是描写宫廷生活规格情怀,而开始了对人生的哲理性思索。

孤篇横绝——春江花月夜!

代答闺梦还赏析篇四
《05 春江花月夜赏析》

春江花月夜

诗歌作者: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 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pian1)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huan2)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读xiá,这种音压韵)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这里的斜读xié)

不知乘(cheng2)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注释

(1)滟(yàn)滟:波光闪动的光彩。 (2)芳甸(diàn):遍生花草的原野。 (3)霰(xiàn):雪珠,小冰粒。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水中的空地。 (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月圆时象车轮,故称月轮。 (8)穷已:穷尽。 (9)但见:只见、仅见。 (10)悠悠:渺茫、深远。 (11)青枫浦:

地名,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12)扁舟:孤舟,小船。

(13)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 (14)月徘徊:指月光移动。 (15)妆镜台:梳妆台。 (16)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17)捣衣砧(zhēn ):捣

衣石、捶布石。 (18)相闻:互通音信。 (19)逐:跟从、跟随。 (20)月华:月光。

(21)文:同“纹”。 (22)闲潭:安静的水潭。 (23)无限路:言离人相去很远。 (24)乘月:趁着月光。 (25)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解析】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今江苏扬州)人。曾任兖(yan3)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是《代答闺梦还》。另一首诗就是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被喻为“孤篇横绝全唐”。

整个诗篇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

全诗三十六句,四句一转韵,共九韵,每韵构成一个小的段落。

诗一开头先点出题目中春、江、月三字,但诗人的视野并不局限于此,第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就已把大海包括进来了。第二句“海上明月共潮生”,告诉我们那一轮明月乃是伴随着

海潮一同生长的。诗人在这里不用升起的“升”字,而用生长的“生”字,一字之别,另有一番意味。明月共潮“升”,不过是平时习见的景色,比较平淡。明月共潮“生”,就渗入诗人主观的想象,仿佛明月和潮水都具有生命,她们像一对姊妹,共同生长,共同嬉戏。这个“生”字,将明月拟人化;而“共”字,又强调了春江与明月的天然联系。三四句:“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滟滟是水波溢满的样子。江海相通,春潮涣涣,月光随着海潮涌进江来,潮水走到哪里,月光跟随到哪里,哪一处春江没有月光的闪耀呢?

接下来:“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这四句由江写到花,由花又回到月,用其他景物来衬托月光的皎洁。“芳甸”,就是生满鲜花的郊野。“霰”,是雪珠。“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是说江水绕着生满鲜花的郊野曲折流过,明月随江水而来,把她的光辉投到花林上,仿佛给花林撒上了一层雪珠。“空里流霜不觉飞”,因为月色如霜,所以空中的霜飞反而不能察觉了。古人以为霜是从天上落下来的,好像雪一样,所以说“流霜”。“汀上白沙看不见”,是说在洁白的月光之下,江滩的白沙也不易分辨了。一句写天上,一句写地上,整个宇宙都浸染上了明月的白色,仿佛被净化了似的。从这样的境界,很自然地会想到深邃的人生哲理,所以第三段接着说: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天一色,连一粒微尘也看不见,只有一轮孤月高悬在空中,显得更加明亮。在江边是谁第一个见到这轮明月呢?这江月又是哪一年开始把她的光辉投向人间的呢?这是一个天真稚气的问题,是一个永无答案的谜。自从张若虚提出这个问题以后,李白、苏轼也发出过类似的疑问。李白说:“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水调歌头》)这已不仅仅是写景,而几乎是在探索宇宙的开始,追溯人生的开端了。

第四段由疑问转为感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生易老,一代一代无穷无尽地递变着,而江月却是年复一年没有什么变化,她总是生于海上,悬于空中,好像在等待着什么人,可是总没等到。长江的水不停地流着,什么时候才把她期待的人送来呢?诗人这番想象是从“孤月轮”的“孤”字生发出来的,由月的孤单联想到月的期待,再由月的期待一跳跳到思妇的期待上来: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浦,水口,江水分岔的地方,也就是江行分手的地方。白云一片悠悠飘去,本来就足以牵动人的离愁,何况是在浦口,青绿的枫叶点缀其间,更增添了许多愁绪。“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月光之下,是谁家的游子乘着一叶扁舟在外飘荡呢?家中的思妇又是在哪座楼上想念着他呢?一句写游子,一句写思妇,同一种离愁别绪,从两方面落笔,颇有一唱三叹的韵味。

从第六段以下专就思妇方面来写。曹植的《七哀》诗说:“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张若虚化用这几句的意思,对月光作了更细致的描写:“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那美好的月光似乎有意和思妇作伴,总在她的闺楼上徘徊着不肯离去,想必已照上她的梳妆台了。月光照在门帘上,卷也卷不去;照在衣砧上,拂了却又来。她是那样的依人,却又那样的恼人,使思妇无法忘记在这同一轮明月之下的远方的亲人:“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一轮明月同照两地,就和我想念你一样,你一定也在望着明月想念我。有明月像镜子似地悬在中间,我们互相望着,但彼此的呼唤是听不到的。我愿随着月光投入你的怀抱,但我们相距太远了。上有广袤的天空,善于长途飞翔的鸿雁尚且不能随月光飞度到你的身边;下有悠长的流水,潜跃的鱼龙也只能泛起一层层波纹而难以游到你的跟前。我又怎么能够和你相见呢?“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思妇回想昨夜的梦境:闲潭落花,春过已半,可惜丈夫还不回来。江水不停地奔流,快要把春天送走了;江潭的落月也更斜向西边,想借明月来寄托相思也几乎是不可能了。这四句把梦境与实境结合在一起写,是梦是醒,思妇自己也分辨不清了。

最后一段,天已快亮:“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斜月沉沉,渐渐淹没在海雾之中,月光下的一切也渐渐隐去了,好像一幕戏完了以后合

上幕布一样。这整夜的相思,这如梦的相思,怎样排遣呢?游子思妇,地北天南,不知道今夜有几人趁着月华归来!看那落月的余辉摇动着照满江树,仿佛怀着无限的同情呢!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据说是陈后主创制的,隋炀帝也曾写过这个题目,那都是浮华艳丽的宫体诗。张若虚这首诗虽然用的是《春江花月夜》的旧题,题材又是汉末以来屡见不鲜的游子思妇的离愁,但他还是以不同凡响的艺术构思,开拓出新的意境,表现了新的情趣,使这首诗成为千古绝唱。从而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永不磨灭的地位。

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到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良辰美景更衬出离愁之苦;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这首诗虽然带着些许感伤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废。它展示了大自然的美,表现了对青春年华的珍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种对于宇宙和人生的真挚的探索,也有着深长的意味。

《春江花月夜》,题目共五个字,代表五种事物。全诗便扣紧这五个字来写,但又有重点,这就是“月”。春、江、花、夜,都围绕着月作陪衬。诗从月生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有主有从,巧妙配合,构成完整的诗歌形象,形成美妙的艺术境界。(文案整理/月下泛舟)

代答闺梦还赏析篇五
《春江花月夜·赏析》

春江花月夜·赏析

张若虚

【题解】

张若虚(约660—约720),初唐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以“文词俊秀”而“扬名上京”,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全唐诗》仅录其诗二首,一首为《代答闺梦还》,风格接近齐梁体,另一首即《春江花月夜》,是广为流传的佳作。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曲调创始于陈后主,原作是浮艳的宫体诗,张若虚借旧题谱新声,以清新流丽的诗笔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江月夜的生活图景,并以万里长江为背景,把人们对于自然、人生的感慨和游子思妇的离情别恨交织在一起,富有生活气息和抒情哲理意味。语言清丽自然,一洗六朝宫体诗的艳丽和雕琢。

本诗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

春江潮水连海平[2],海上明月共潮生[3]。

滟滟随波千万里[4],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5],月照花林皆似霰[6]。

空里流霜不觉飞[7],汀上白沙看不见[8]。

江天一色无纤尘[9],皎皎空中孤月轮[10]。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11],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12]。

白云一片去悠悠[13],青枫浦上不胜愁[14]。

谁家今夜扁舟子[15]?何处相思明月楼[16]?

可怜楼上月徘徊[17],应照离人妆镜台[18]。

玉户帘中卷不去[19],捣衣砧上拂还来[20]。

此时相望不相闻[21],愿逐月华流照君[22]。

鸿雁长飞光不度[23],鱼龙潜跃水成文[24]。

昨夜闲潭梦落花[25],可怜春半不还家[26]。

江水流春去欲尽[27],江潭落月复西斜[28]。

斜月沉沉藏海雾[29],碣石潇湘无限路[30]。

不知乘月几人归[31],落月摇情满江树[32]。

【注释】

[1]《春江花月夜》为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要求在诗中写到春、江、花、月、夜几个方面的题材。陈、隋诗人常用来写浮艳的宫体诗。

[2]江指长江。连海平江湖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成一片。

[3]共潮生明月随海潮涌出。

[4]滟滟(ynyn)波光闪烁的样子。

[5]宛转曲折。芳甸花草丛生的原野。

[6]霰(xin)细密的雪珠。

[7]空里流霜古人以为霜像雪一样从空中落下,所以常说“飞霜”,这里是将月色比喻成霜。

[8]汀水中或水边平地。

[9]纤尘微小的灰尘。

[10]皎皎洁白明亮。孤月轮一轮孤月。

[11]人生指人类。无穷已无穷尽。

[12]但见只见。送送走。

[13]悠悠这里指白云缓缓飘逝的样子。

[14]青枫浦在今湖南省浏阳境内,此处泛指分别的地点。不胜经不起,受不了。

[15]扁(pin)舟子飘零江湖的人。扁舟,小船。

[16]明月楼明月照耀下的楼房,指思妇的住处。

[17]月徘徊指月影移动,以此反衬思妇的难眠不安。

[18]妆镜台梳妆台。

[19]玉户闺中。此指思妇居室。

[20]捣衣砧(zhn)捣衣石。拂还来与上句“卷不去”都指月光。

[21]相望指互相望着月光。不相闻指彼此听不到对方的音讯。

[22]逐跟随。月华月光。君指游子。

[23]鸿雁指信使,《汉书·苏武传》记有鸿雁传书的故事。光不度鸿雁善于远飞仍然不能逾越月光。度,通“渡”。

[24]鱼龙潜跃鱼在水里翻腾。古人有鱼雁传书之说。这里是说鱼儿也无法传递对游子的思念之情。文通“纹”。

[25]闲潭梦落花即梦见花落闲潭,意味着春天即将逝去。闲潭,平和、幽静的水潭。

[26]可怜可惜。

[27]去欲尽春天将消失净尽。

[28]江潭落月月落江潭。复西斜指夜将尽。

[29]沉沉深沉。藏海雾海雾蒸腾,遮掩了西落的月亮。

[30]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一说,碣石山已沉入海中。潇湘潇水和湘水在湖南零陵县合流后称潇湘。碣石在北,潇湘在南,此处有相距很远之意。

[31]乘月乘着月色。

[32]“落月”句江边树林洒满了落月的月辉,轻轻摇曳,牵系着思妇的离情别绪。

【赏析】

这首七言古诗,以春江月夜为背景,描写了春夜月光下美丽的景色,并由此生发出对宇宙与人生的思索和对游子思妇在明月良宵天各一方的惋惜。虽然不无青春苦短的伤感情绪,但却表现了人们对纯洁爱情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宇宙人生的积极探索。

全诗以月为中心,以春、江、花、夜为陪衬,诗情围绕着明月的初生、高悬、西斜、下落的过程而展开,描绘了潮水、波光、花林、沙滩、夜空、白云、青枫、闺阁、镜台、海雾等一系列景象,并将游子思妇的离怀别绪融入其中,使抽象的情感变得鲜活生动。全诗可分为三部分从开始到“汀上白沙看不见”为第一部分,描绘了一幅优美、恬静的春江花月夜的夜景。从“江天一色无纤尘”到“但见长江送流水”为第二部分,由“江月”联想到人生,抒发了对宇宙人生的无限感慨。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诗歌结尾为第三部分,抒写花月春宵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

全诗格调高远不俗,达到了诗情、画意、哲理相交融的境界。语言清新自然,音韵和谐流畅。每四句换韵,平仄相互交替,有些诗句还使用了律句的平仄,同时也采用了不少对偶句。这些都使得这首长诗音节和谐婉转,读起来琅琅上口,极富音乐美感。(杨毓敏)

代答闺梦还赏析篇六
《春江花月夜赏析》

《春江花月夜》赏析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

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另一首诗是《代答闺梦还》。而且,《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评为“顶峰上的顶峰”;

《春江花月夜》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后人评价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足见其非同凡响的崇高地位和悠悠不尽之深远影响。该诗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和"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等皆是描摹细腻、情景交融的极佳之句。

代答闺梦还赏析篇七
《《春江花月夜》赏析》

代答闺梦还赏析篇八
《《春江花月夜》赏析》

代答闺梦还赏析篇九
《《春江花月夜》原文与赏析》

《春江花月夜》原文与赏析.txt2008太不正常了,一切都不正常!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男足挺身而出,向全世界证明:中国男足还是正常的!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706-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

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

代表作品

1、《春江花月夜》

2、《代答闺梦还》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孤篇盖全唐”,和作者“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张若虚一样,这首诗充满神秘。诗中不仅仅有其他作品的景与情,更充满了对宇宙的思索,毫不夸张地说,在当时世界哲学界,还没有谁能够和这位神秘的张若虚相比,或许,张若虚,这个本身就显得神秘莫测的名字也是这位神秘人物在对宇宙思索是为自己取的化名吧。若不然,怎么能至今找不到任何关于他的只言片语。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江水流春去欲尽, 斜月沉沉藏海雾, 不知乘月几人归,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潭落月复西斜。 碣石潇湘无限路。 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

代答闺梦还赏析篇十
《春江花月夜》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代答闺梦还赏析》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代答闺梦还翻译 代答闺梦还阅读答案 代答闺梦还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代答闺梦还赏析”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代答闺梦还赏析"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9434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