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西方哲学史 感想

西方哲学史 感想

2015-12-29 09:36:3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西方哲学史 感想篇一《学习西方哲学史的感受》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西方哲学史 感想》,供大家学习参考。

西方哲学史 感想篇一
《学习西方哲学史的感受》

学习西方哲学史的感受

哲学于我而言是一门深邃难懂却很有吸引力的学科。大多数人对哲学的定位都是很高层次的,没有确定的答案且涉及精神层面。因此,很多人都对哲学都是望而生畏或浅尝辄止。而对于各个哲学家的理论学说,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有限的这一学期时间选修完了这门课程,但让我说学到了、精通了多少相关课程理论知识,我觉得思维还是停留在一种印象的脚步,因为我觉得西方哲学史的确是一门伟大的学科、很深奥。尤其是对于我一个东方文化背景下长大,有时更加有点难以理解西方的观点。哲学就是对世界和人的根本问题的无穷追问、终极思考。它的特点是大而深、但并非无当,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因为太复杂,我们不会去深究,但哲学家却专门思考这些不可深究的问题。西方哲学史是西方哲学家的思想冒险,学习西方哲学史就是跟随西方大哲去经历思想的探险,在这种探险中了解当时人们对许多重大问题的思考,从而获取智慧,提升思想水平,开拓智力空间,挑战传统观念,颠覆陈腐价值。所以我认为学习这门课有利于我们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帮助我们每个人树立历史感和批判精神的最佳途径,是引导我们解决人生意义等重大问题的最理想的向导。在此,我将从两个方面谈谈学习《西方哲学史》这门课程的感想和体会。

首先,现代西方哲学从诞生到现在已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其间产生了五花八门的思想流派,产生了众多重要的思想家。拿整个西方哲学史来看,现代西方哲学也许是除了古希腊哲学以外,最为丰富多彩的。它不像中世纪哲学和近代哲学那样,问题比较集中,哲学语言也比较统一,比较容易理出一个头绪和脉络。现代西方哲学不仅流派众多,而且往往各说各的,使用不同的话语,彼此之间谈不上有什么对话,甚至也不屑对话。例如,对于逻辑经验主义来说,海德格尔哲学是典型的没有意义的形而上学;而在海德格尔看来,逻辑经验主义是否是哲学还很难说。现代西方哲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哲学语言的创新,不说尼采、海德格尔或后现代主义者,就是分析哲学家的语言中也有不少全新的概念,自成一套语言系统,这就使得各派哲学之间的对话非常困难。更有甚者,是现代西方哲学关注的问题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不同哲学家之间讨论的问题往往风马

牛不相及,更不用说现代西方哲学还有尼采、柏格森这样天马行空,自成一家,很难归类的人。

纵观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基本可以分为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四个部分。个人最喜欢的是古希腊哲学。因为这个时代虽然离我们遥远,但一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正如在我的专业书《城市规划原理》一书中提到的,雅典城邦以其民主政治、经济发达和文化繁荣而著称。我相信希腊时期的哲学气氛一直尊重的是万物平等。虽然对思维和存在的概念混沌不清,但是那个时代,对人的尊重和对民主的推崇,就是一种很大的进步。古希腊可以说是西方哲学史的诞生地,西方哲学史上各式各样的思想学说都可以在古希腊哲学中找到自己的起源。我能想象着那时候的人们在战胜了恶劣的自然条件,获得充裕的食物,改善了生活条件之后,对未知世界既急于探求又毫无办法的急迫。人们丰富想象力和强烈的好奇心促使早期的哲学对象从自然转移到了人,人们重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虽然思想上仍然有着宗教神话的烙印,但能够平等对待人和自然、和万物的关系。

个人认为中世纪哲学主题应是人与神的对抗。希腊时期各种学派都集中于伦理问题的讨论,且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为神学主宰的中世纪哲学买下了深深的伏笔。当西方哲学家的目光从自然转移到人身上,仍有许多问题解释不了的时候,神就出现了。处于封建社会时期的中世纪的西方,天主教会是最大的封建统治者,它支配了中世纪的世俗权力和精神生活,而哲学不过是用理性解释信仰的工具,成了神学的婢女。自从看了三部《指环王》后,我一直感觉中世纪是永远的暗无天日,人们生活痛不欲生。在这种时代,把神灵当做寄托,才能对来自上帝的生命产生期望。因此,可以理解在神权时代哲学处于下风的状况。直至后来随着罗马教会的衰微、自然科学的发展,亚里士多德哲学中重经验事实的本来面目逐步被认识,正统的经院哲学日趋没落,哲学才日益脱离神学。所以,历史不会忽略任何一个有贡献的人,无论是因不敬神罪而被判处死刑的苏格拉底,还是逃出雅典因身染重病离世的亚里士多德,时间和人民都会给他们一个最公正的评价。

对于近代西方哲学,我认为这一时期的关键词即是理性与科学。百度百科里说,近代哲学是由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哲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地圆说的证实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加快了新旧思想更替

的进程。另一方面,经院哲学的验证方法脱离实际,理性和信仰逐渐分离。先是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革命,后来是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勇敢的人民在求神无助,饱受剥削之后,走进了“天赋人权”的世界。但形而上学的、机械论的宇宙观,又把人们的精神束缚于自然界因果必然性之下。于是个人的自由意志被抹杀了,存在与思维没有得到真正的统一。这时期的学者如伽利略、笛卡尔等,都是充满智慧的,涉猎极广且颇有成就。这时期的哲学以科学家的理性和谨慎为特点,离不开自然科学的影子,因此走向机械主义也是必然。但作为一个偏科的学生,虽然承认学科间隐藏的各种联系,但依旧改变不了偏科的现状。因此,看到著名的科学家笛卡尔、富兰克林在哲学上的造诣,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在学习现代西方哲学的过程中,虽然我没有弄懂每一个知识点,有时候甚至不知道那些哲学家到底要研究什么,思想里头到底有着怎样的内涵,但是我从中学会了很多东西,懂得了很多道理。当真正用理性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许多人因生活环境从小就在责骂声中长大,形成了气质自卑,甚至认为自己的人生都是黑暗的。然而难道人生就真的只有这短短20、30年就可以决定了吗?人只要还没有进棺材,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要把生命视为一个整体,对任何事情成败得失的判断,都不能只看某一点,而要考量整体生命。只有完整的看待,才能够在面临挫折的时候,很快地重新振作,重新出发,以及在得意的时候知所收敛。人活在世界上,有些问题只是表面的小问题,而有些问题则是属于根本的大问题。生死就是最根本的大问题。除了生死的问题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也属于根本的问题。譬如:人为什么有不一样的命运及不一样的遭遇?为什么有些人做坏事却没有遭受报应?为什么有些人生下来就必须受苦受难?

第二方面,我将说说自己学习《西方哲学史》的一点总结。

首先,我看到的西方哲学史是一段肯定与否定,完善与超越的过程。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从康德到费希特到谢林再到黑格尔,每个哲学家都在尽毕生精力探究人类最深沉最基本的问题。不论他们是被烧死、病死或者少年载誉还是大器晚成,每个哲学家都是一本哲学书,不仅有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也有关于自己的哲学故事;

从继承老师的观点到批判同学的学说,每个哲学家都需要勇气和耐心来面对烦琐难缠的哲学问题和庞大复杂的哲学体系。即使我没有真正听懂每一个哲学家的思想精华,我还是尊敬每一个人,不管是哲学家自己还是追随他们的学生,否定他们的“敌人”。可以想象苏格拉底听到全民公决的结果后泰然自若的情景,也可以想象黑格尔在写完他晦涩难懂的著作后那一丝丝的窃笑,这些有着大把胡子看似严肃表情的学者背后,有奋笔疾书的身影,有孜孜不倦的教学,还有许许多多平凡的日子,慢慢沉淀,积少成多,他们便超越了过去,开启了未来。

其次,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与思维。我以前很喜欢看台湾漫画家几米的《月亮忘记了》,里面有一句特别经典但意思模糊的话——看不见的,等不等不存在?个人觉得这句话很能体现存在和思维的关系。看见是思维的过程,看见与看不见只是人自己的感觉,存在与不存在却是客观的事实。这是一切哲学的基本问题,在西方哲学史及其各个发展时期中却有独特的、不同的表现形式。从把两者看做浑然一体到分离对立,这个过程也正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思维与存在对立统一观点的发展史。这个人类永恒的问题,但无数的尝试和合理的解释我们都可以接受。因为思维本来就是伟大,听取别人的想法,完善自己的理由,就是在进步。

生活是应该被赋予意义的,而不是物无所值的。一个人既然来到世上,必要创造价值,方能显出它的独特性。没有谁见过一个堕落的,怀着消极的心态的人能活出真正的自我,即使对世界有所贡献,那于自己来说,也是无法救赎自己的。就如叔本华说的:人生就是痛苦和无聊之间的钟摆。我就不喜欢他这种消极的人生态度,照他这样子说,那人生不是一点意义都没有了吗?那活着又是为了什么?如果不能洒脱的活着,不如不要存在着,既然选择了存在,就该好好的生存着。哲学里的思想是千奇百怪的,也许我不该排斥别人的观点,但是我始终认为人生是需要积极的态度的,没有人可以永远快乐,但是也不必永远悲哀,我们要用现象学的态度来对待事情,不要老是固定在同一个思维里,没有流动就不会有发展,思想也是如此,随着现象而发展,思想也会变得更加精辟,使人不断得到进步。

学习现代西方哲学这一门课,真的感受很深,我确实从里面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一种心灵的感悟。我喜欢哲学,喜欢它带给我全新的感受,喜欢它的深度,喜欢它的不可捉摸,喜欢它字里行间透着的奥妙的气息,我也许读不懂一本哲学书,但是我从中

学到的知识,将会使我受用一生。我爱哲学,也将会一直关注着哲学的动态,用我的身心来感受哲学带给我的快乐,追求我的梦想。研究哲学,并不是为了对哲学问题找出什么确切的答案,因为任何确切的答案照例都不能被认为是正确的„„而最重要的是因为哲学所思量的宇宙是浩大的,意识也因此变得浩大,能与宇宙相联,从而臻于最高境界。

多看多想,乐意汲取——我想,这就是我学习这门课后的最大收获。

谢谢老师的精彩讲课。

西方哲学史 感想篇二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延吉市第十三中学:洪源

《西方哲学史》我选择了梯俐、伍德编著的版本。因为看到有些书上评论说:它拥有更通俗的解释和客观的立场,所以就选择了它,望读能让自己对哲学史有个基础性的了解。现在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它读完了,但留在脑子里的东西不是很多,还好,我做了笔记,可以随时翻来看看,而不用整天抗着那本厚厚的书。 这本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希腊哲学、中古哲学、近代哲学。每个部分后面也包括了每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家以及哲学流派。当然凡是影响重大的哲学家和流派所做的介绍占的内容都是比较多的,如柏拉图,奥古斯丁,康德等人。当我翻开第一页的时候,我惊讶的是它讲的是自然主义哲学,这点让我很不解。因为我总觉得自然是跟科学有关系的,跟人文扯不上关系。而到读了后面的具体内容时,我才真正的搞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因为哲学的起源和发展是离不开一些条件的,而自然条件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这也是为什么早期的希腊哲学是自然主义的哲学的一个原因吧。在这个部分里,人们主要去探究了事物构成的的本质,是运动还是静止?读完这个环节的时候,我已经不知道事物到底是有什么构成的了。但当我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思考的时候,我才有了自己的概念。但是我却有个疑问:马克思关于世界本质的认识是不是也存在问题呢?后面主要讲了希腊哲学顶峰时期的状况,即我们耳熟能详的三个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于这三个人物无论是文学还是教育学都是讲的很多的。我觉得这个时期的哲学是任何一个年代都无法超越和凌驾的。有人说苏格拉底的思想到现在都影响着西方人,也有人说苏格拉底推动了西方科技的发展,由此可见这时期的哲学的价值。

第二部分是中古哲学,我对这部分哲学很感兴趣,源于我对宗教的兴趣,因为我是在三种宗教信仰的包围中成长的(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但是我没有宗教信仰,多种宗教环境让我失去了信仰,我始终都把宗教当成了一种文化,我也始终不能理解他们做祷告、礼拜以及跪拜的行为。特别是我的同学中不少都是都穆斯林,他们一直告诉我说,你不是穆斯林,所以你不能理解作为穆斯林的

骄傲和自豪,当然你也不能理解我们的拜功。我确实感受不到他们的那种虔诚,因为我总觉的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应该是一个无神论者,为什么还会笃信虚无的神会赐予我们所有呢?这是我的一点困惑,也困惑了我很多年了!

其实读这一部分时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当这时期的哲学家大谈特谈神或者是上帝的时候,我开始怀疑我自己了。在看了他们那么多论述后,我竟然出现了相信上帝存在的倾向,还好,这个时间很短暂,我是唯物主义者,由此我觉得宗教对人的“杀伤力”很大。我是带着神秘感来读这部分哲学的,但是最后并没有多大的神秘感,所以我觉得中世纪的哲学,因为某种原因提前给自己蒙了一块面纱,面纱背后,其实什么也没有,不过中世纪的文化艺术,还是很值得人们去欣赏的,我比较喜欢以中世纪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和电影,原因是充满了激情,浪漫,自由与反叛。

第三部分是近代哲学,他离我的年代比起前两部分是近的,可在理解上却趋向了一种复杂。当面对这个部分的时候,我很激动,因为不会像中世纪带着宗教的束缚,而是一点点的展露出科学精神的曙光,用科学的规律性的东西去解释世界和文明,心里仿佛一下子亮堂了许多。尽管如此,但它并没有完全同经院哲学决裂,神学的偏见依然存在。然而当哲学走到康德这里的时候,他说,休谟把他从“独断的睡梦中唤醒”,同时他也把我从理性的梦中唤醒了。他说:“一直到现在为止,哲学是独断的,它往前行而没有预先批判它自己的能力,现在必须批判或开始不偏不倚的考察理性一般的能力”。于是有了他的三个批判,对我而言,是种风暴。因为我没有怀疑过理性,而且崇尚理性。现在看来,我有点错了,理性也会存在问题,这是我以前从来没想过的问题。

当读到黑格尔的时候,我再一次激动了,因为有部分内容我可以理解。后来我才找到了原因,是因为我所学习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一部分是源于黑格尔的哲学。我觉得他的伟大不仅是提出自己独具特色的观点而且促进了哲学史和宗教史的发展,在他之后产生一批哲学史家如费舍、策勒尔、文德尔班等。再到后来,我觉得哲学真的是飞跃了,但是也越难解读了。我对胡塞尔真的是提不起兴趣来了,海德格尔给我比较诗意的感觉,看到他仿佛看到美丽的诗意的栖息的生命,不过他的《存在与时间》让我很痛苦。还是很喜欢他那句话:朝向死亡的存在,人的全部存在交织着因意识到死亡的不可避免性而引起的悲剧性的焦虑和苦恼。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句话,让我有了活着的勇气,以前把死亡看的很不开,现在看开了,死生相互依存,活着是为了死亡,死亡是另外一种活的方式。一直都用这些话来安慰自己,正视死亡和悲剧!我想我会坚强的面对„„生活中随之而来的一切!

这本书读完我总体的感觉就是:脑子一边是水,一边是面粉,搅搅成了浆糊。我觉得如果不对里面具体的人物及著作做详细的阅读的话,仅凭史上提供的资料,是很难读懂这些哲学思想的。通读之后我感到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当别人提起伊壁鸠鲁,施特劳斯,伯格森等人的时候,我不再陌生,不过也只能达到见过的水平。我想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反复去阅读做到整体的把握,给我的专业学习提供帮助。

西方哲学史 感想篇三
《学习现代西方哲学史的感想》

学习现代西方哲学的感想

虽然上学期西方哲学史的课程结束了,但我对一些哲学的知识还不是完全弄明白,有些还是比较模糊的,例如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思想,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等,感觉自己对这些哲人的思想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很表面的层次,而这学期在继续学习现代哲学过程中,慢慢对这些不理解的部分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因为批判是哲学的本质,在现代西方哲学家们对近代哲学思想的批判中,我对以前不理解的部分有了更深入的的认识。在学习现代西方哲学大半学期下来,感觉学习现代西方哲学比西方哲学史轻松很多,因为它从近代西方哲学的抽象思辨转向现实生活。许多现代西方哲学家都把转向现实生活当作其理论的出发点或归宿,例如,维特根斯坦转向日常语言,杜威强调经验就是生活,胡塞尔提出哲学回到生活世界等,这说明它更关注现实生活本身。

现代西方哲学一般指黑格尔之后至今的西方哲学,自黑格尔之后,出现了唯意志主义、实证主义、新康德主义、直觉主义、分析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等新流派,它的特点是新流派众多、思想方式变化深刻、与现代科技与人文众学科的关系密切,与未来哲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它们带来了西方哲学两千年来最为深刻的思想方式的变革:反形而上学、反主体主义、向语言的转向等等,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哲学思维。下面我将谈谈自己感悟最深的三位哲学家的一些思想,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尼采的超人学说和胡塞尔的现象学。

叔本华有一句名言:人生就是痛苦和无聊之间的钟摆,认为人生就是苦难,悲观主义的人生观是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和反理性主义的的结果。他认为,生存意志的本质就是痛苦,因为它对生存的一切欲求都是由于匮乏感,由于对自己现状的不满足。欲求的产生和实现过程充满着痛苦,满足之后又产生新的痛苦,因为欲求是无止境的,痛苦也就无边无际。意志越旺盛,痛苦也就愈深重。因而他认为要解脱痛苦的唯一途径就是摆脱意志,即把自己的欲望、生存意志束之高阁,避免它们实际接触任何东西,力求在自己内心中对一切事物保持冷漠的态度。

我觉得这种思想无论是对于当今社会还是个人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先是对于个人来说,不可否认我们的人生当中的确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顺利甚至是苦难,想想我们80后这一代也有很多可悲之处: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也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在百万就业大军激烈竞争中勉强找到份养活自己的工作;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面对这些困难,我们不该对生活失去信心,抱着对工作,房子等的欲求,更应奋起。让快乐、幸福、爱与善填满自己的心以消除人生痛苦,这样的人生态度才是健康的。对社会来说,如果社会成员对生活没有欲求的话,那是很可怕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安于现状,社会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

尼采的超人学说本质上是在讲述他所主张的一种生存方式——意义生存。尼采认为,人类的生存方式应当是意义生存,超人即为意义生存的最高境界。这种提法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超人只是意义生存的理想状态,忽视了客观物质条件,是一种不甚成熟的理论假设。尼采的超人哲学的主线是要人“自我超越”要勇于创造。尼采看到了人的不确定性,要求人们确立人生理想和目标,从而不断的完善自己实现自我超越,这对于我们现代人树立一个勇于创造,奋发向上的积极人生态度是有借鉴意义。但是尼采的超人哲学,反映到社会政治理论上,也具有一定的消极性,这种哲学是建立在:社会不平等原则基础之上的,尼采公开提倡社会的不平等,权力意志达到了顶点。尼采把超人当作历史的主宰,认为超人的意志创造这历史,这无形之中又从另一个方面否定了劳动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胡塞尔的现象学是以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是关于一门纯粹现象的科学,它是这样一种研究,它让你能够看到现象自身显示出来的东西,既不是你强加给现象的,又不是你无意或有意地克扣过的。“朝向事情本身”是现象学的基本态度 ,本质直观是现象学的基本方法。

本质直观的基本方法要求坚持“朝向事情本身”的基本态度,在个别中直接看到普遍,在现象中直接把握到本质。“朝向事情本身”意味着哲学要研究事情本身,而不是要研究它之外的其他相关或不相关的事情。

我觉得这一思想对我们在看待事情的态度和方法上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我们在看事情时不应该加入自己的预设,而是要客观地看到事情的本身,那么才不会有失偏颇。例如在刚接触西方哲学史时,我们的很多同学包括我自己都加入了太多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朝向事情本身”,以致不能理解先哲们的哲学思想,甚至在钻牛角尖;再如现在很多中国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长们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了孩子的身上,要孩子学钢琴学画画等等,没有看到孩子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现代哲学同人类的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是社会现实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学习过程中,我觉得自己的思维也拓宽了,以前总会用马哲那一套来看问题,现代西方哲学家的某些观点与马哲是有冲突的,开始时我也感到很茫然,到底谁对谁错呢?其实在思考谁对谁错时,应该现象学一点,朝向事情本身,那么自己心里就自然有了答案,有时事实上在一个问题上没有谁对谁错,只是研究的角度的不同,得到的答案也就不同。从西方哲学史到现代西方哲学,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在领略不同哲学家们的哲学思想时,遇到自己从没思考过或没深入想过的问题,也告知我对待事情应有批判性思维。

西方哲学史 感想篇四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之理性的光芒

《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哲学介绍到世界近代哲学,其中以哲学家为单位,详细的阐述了西方历史上主要的思想流派,我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理性之力”,无论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还是近代的启蒙运动,都强调人类独立的理性的思考,这一点和我们中国的传统思想有着很本质的区别。

西方哲学中第一个值得我们学习就是他们的思考方法即“逻辑上推理”,那什么是“逻辑”呢?,西方哲学家认为“逻辑”指的是“一个事物和另一个事物有必然的联系,而当出现其中一个事物时,我们就可以推断出另一个事物,逻辑是人类创造出来的。”那西方哲学家又是如何运用“逻辑”的呢?比如诶利亚学派学者认为“存在和思维是一回事,因为凡是不可思议的,就是不存在,凡是不存在的,就不可思议”或恒常论者认为“没有什么能够产生于无,能够变成无,所以变化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他们的结论中,都不存在空洞的理论,而是都有非常严谨的逻辑推理。

西方哲学中第二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他们注重对人性的反思和思考,西方哲学家都普遍相信人类有感情和理性这两种独特东西,柏拉图认为“这个世界是理念的世界,宇宙是理念的逻辑体系,一切知识都是回忆,一切学问都是一种重新觉醒”强调人的“心之力”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唯心主义”。近代哲学家就对人的本性的研究更加深入的一步,霍布斯认为“人有自我保全的情感”洛克提出“人有三种激情:欲望、快乐、忧愁”,“人是以利己主义的快乐主义为归宿,

快乐和痛苦是道德的大教师”,这些对人性的研究对后面启蒙运动中民主和自由有着深刻的影响。

西方哲学中第三个值得我们的学习就是他们将哲学引向了政治,并且影响了西方政治,参与了西方政治体系的构建,可以说西方政治体系有着深刻的伦理学和哲学的基础,所以西方政治体系在西方国家有着超强的稳定性,比如卢梭提出的“人的感情才具有绝对的价值,人本来平等,因为私有制而不平等,自由就是服从自己制定的法律,人放弃的本来的自由而去换取公民权的自由。”对近代的“权利”、“自由”概念作出了深刻的解释,这一观点的提出,是继承发展了英国哲学家的霍布斯权利“三段论”而提出,可见西方哲学家对于政治的构建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把哲学从“宗教世界”拉到了“世俗世界”再拉到了“政治世界”。

回想近代中国,饱受列强的侵略,是因为我们没有坚船利炮,而今我们有了,就真能赶超英美,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吗?我想还远远不够,中国真正落后的不是军事、不是经济、不是政治,而是“人心”啊!中国还缺一个能够征服人心的“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既能结合中国国情,又能有先见意识,中国是一个缺乏思想家的国度,而一个没有思想家的国度,就像没有舵手的航船,它的未来充满的危险性、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

2013年3月28号

西方哲学史 感想篇五
《学习现代西方哲学史的感想》

学习现代西方哲学史的感想

大二的时候学习过西方哲学史,感觉到西方哲学可谓是“博大精深”,回顾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似乎那些的思想家的思想还历历在目: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以及培根的“四根说”等;笛卡尔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I think,therefore I am”告诫人们“思维的过程就是怀疑的过程,我们思考一个东西实际上就是在怀疑这个东西”;贝克莱说“To be is to be perceived”告诉我们“只要是存在的东西,都是能被感知的”等等,这一切都能让我感到哲学的伟大以及扑朔迷离。

我一直以来都认为哲学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但是认真学习后发现,只要将哲学的思想与现实生活中一些活生生的实例联系起来,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哲学也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有很多地方还是理解的不够彻底,比如胡塞尔的现象学;目前为止,我对现象学还是模拟两可,只是知道现象学是胡塞尔的思想观点,他悬置了认识当中一些不合法的因素,而将他认为合理的来作为其现象学研究的对象,但是我却不知道怎样分清合理与不合理,也不知道为什么合理?为什么不合理?总之,对于现象学,我所认识的是少之又少。而且在现象学中却不能用我们现在的思维来理解事物,只能按胡塞尔给我们的对每一个事物的认识标准来限制我们的思维,我们只能抽象地跟随他的思路,所以在

这里我不得不承认哲学有时候也是抽象的。

学了将近一年的西方哲学,我觉得有时候学习哲学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在其中我不仅可以感受到与我们目前的思想相一致的哲学家的感慨,让自己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但当我发现一些哲学家发出的似乎与现实相矛盾的思想时,便会有一种想彻彻底底地剖析这位哲学家的思想的冲动。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的人生观”让我有了这种感觉。

叔本华说“人生就是痛苦与无聊之间的钟摆”、“人生就是痛苦,世界就是地狱”,这些思想表面一看是非常悲观的,我们当今社会一再强调要积极乐观、意气风发地生活着,悲观思想似乎是一种被禁忌了的想法,可他却在200多年前就为人们准备好了这个陷阱,让那些相信他的人在不知不觉中跳了进去;可是在深一个层次来讲,其实他说的也不无道理,人们之所以会痛苦就是因为人们总是在欲望的后面生活,被欲望牵着鼻子走。但是在我们的社会上,我们却不能否认有很多人都抱着悲观的态度过日子,他们似乎看破红尘,却无奈地被现实的生活推着走;所以我时常在想,要是叔本华生活在现在,他可能成为一个被大家追捧却见不得光的名人。

每一种思想都会被后人相应的继承或批判,尼采继承了叔本华所说的“人生是痛苦的”,但同时也批判了叔本华的消极。叔本华认为既然人生是痛苦与无聊的,那么就不必要做什么事来摆脱这种痛苦与无聊了,除非禁欲或死亡;但是尼采确认为人们有必要也有能力通过实践的方式来使自己摆脱人生原本就存在的痛苦与无聊,他主张直面和战胜痛苦,在奋斗中寻求人生的意义,是一种肯定生命的积极的悲

观主义;尼采认为人们应该追逐自己的欲望,以实现自身的强力意志;倡导人们用一种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面对人生的痛苦,从传统文化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成为真正的人—超人。我个人觉得他的思想与我们的现实很贴切,现在是社会就是一个产生悲剧与战胜悲剧的过程,现实社会让很多人觉得一切都是悲剧,尤其是那些无权无势的人,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在悲剧产生过后,不是所有人都像叔本华一样以禁欲或死亡的方式来面对,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实现自身的强力意志,中国人民就是强有力的证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四川泥石流等等一系列的悲剧就摆在了中国人民的面前,可是我们却没有退缩,我们手牵手、心连心,用团结的力量来证明了中国人民的强力意志,这一个集体成了尼采思想意识中真正的超人,因为他们在悲剧面前勇敢地挑战,用实践证明了悲剧的不可一击。当然,尼采倡导的超人并不是一个集体,而是个人,但是我们可以将集体简化为一个微观的事物来证明超人的意志体现。

西方哲学是一门很丰富的学科,其内容几乎囊括了人们生活中的合理的不合理的、有的没的、真实的不真实的思想或意识,如一些哲学家说上帝是存在的,也有一些哲学家认为上帝不存在;我觉得西方哲学主要是围绕人们在生活中的思想意识、考虑问题的途径或方法等方面来展开的一系列哲学思想,它教会了我们很多做人做事的方法,让我们从中得到启发,摒弃不合理的,继承和发展合理的成分。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也丰富了我的人生路程!

西方哲学史 感想篇六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以前看过几本哲学的书籍,一般都看不懂!这段有时间,从头又读了一遍西方哲学史,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哲学。西方的哲学是首先要推崇希腊哲学,也就是古希腊哲学。这里首先研究的就是自然,研究一下金木水火土是什么,由什么组成的,以及他们之间是怎么变化的。研究这些问题的一些牛人有记载很多,比如泰勒斯,阿那克西慢德......。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和行为问题被提出来了,就是说,真理的问题,那句“吾爱吾师,我更爱真理”的话大家就知道了吧。由于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都出来了,就会有人站出来了,说好多东西不合理,有名的就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两位,他们去除糟粕,取其精华。把哲学的世界重新整理了一下。之后就是伦理问题,说实在的,我一直没有弄明白伦理到底说的是什么,好像是说,人的灵魂和世界还有社会之间的关系。但是是什么关系不太懂。

随着人类的进步,基督教出现了。基督教的出现,带来了很多神话的东西,被称作神学。有很多人研究和信奉这个东西。结果就著书立院,出现了经院哲学,也出现了教会。教会以信仰为背景,以神权为手段,以统治者的身份出现了。人类还在进步,科学的大门已经找到了,但是还没开。但是人类还是向着真理出发的,以当时的科学水平,发现很多经院哲学是错的,有人出来反对。结果也是悲剧了。历史的必然规律是:一个出现,就会伴随着另一个消亡。自然哲学的出现(科学)打击了经院哲学,经院哲学为了生存,只能改变了,变得更玄乎了。自认科学还不是很成熟,但是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个就叫做经验哲学。既然是经验,就自然出现个人主观色彩,大家就是出来理论一番。理论的最后结果一般是,出来一个大人物,以公正的身份去评判。以批判的眼光对待问题。这里面也参杂着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其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到现在还很实用。到现在的实用主义哲学登上历史舞台,看看身边的人,都是实用主义,不喜欢理论。各个问:有什么用啊?问这种话的人,我想还是先读读书吧,之后再问吧。要不会让人笑话的。因为理论是基础,理论很重要的。不要问他有什么用,比如问你:刚出生的小孩有什么用啊?与此相同,理论就是刚出生的小孩,等他长大了,就知道他有什么作用了。

可以说,在苏格拉底之前,人类的意识是由酒神的迷狂主导的,可以看到赫拉克利特在虔诚之中呐喊世界是一团不灭的火焰,可以听到荷马在疯狂之中演唱神与英雄们强大的力量;而到了苏格拉底,人类就开始冷静思考了,思考着人类自身的秩序,而把那种酒神迷狂的火焰被冷静的理智浇灭了,这就是为什么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要把荷马这样的诗人驱逐出他的理想国了。诗人的力量可以触及宇宙的每一个角落,而柏拉图的已经观察到宇宙的每一角落了,他却不愿承认自己是诗人:他用冷静的理智来反对酒神的迷狂,却不知自己已陷入迷狂之中。与其说他的“理念”是一种单纯的哲学,不如说他创造了一种关于美的意境,天地万物都可以归服于“理念”的名义下,这何尝不是人类意识中那种最纯粹的、统一的关于宇宙初生之美的体验呢!美在第一双眼睛看来是不可言说的,而柏拉图却说了出来!在无意之中,柏拉图的“理念”接近了上帝,可他终究只是接近。在苏格拉底之前的思想家则是和上帝融为一体的,他们就是神。可以说,柏拉图是最后一个体验到古希腊那种酒神的迷狂的人,而柏拉图之后的人更多的是看到他那种冷静的理智,仿佛再也听不到诗人那疯狂的呐喊了,仿佛再也没有和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的体验了。

与其说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哲学家,不如说他是一个科学家,因为他力求哲学像科学研究那样明晰。关于哲学和美,到底是偏向于纯粹的形上的思辨,还是偏

向于严谨的富有逻辑的对自然万物的精确的观察和把握,亚里士多德选择了后者。自然万物那种朦胧之美变得清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距离拉近了。可以说,柏拉图是完全沉浸在一种关于美的幻想中发现了“理念”,而亚里士多德则基于对现实的冷静观察而推出了宇宙万物的原因,这种差别何其之大啊!从此以后,一种机械的思维方式开始统治人类的意识,诗人的激情在机械的碾压下变得微弱,最终也熄灭了。那第一双眼睛看到的纯粹的美似乎消失了。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哲学家。他们开创了所有的哲学命题,可他们之间又有如此巨大的分界:柏拉图是一个诗人,他用激情体验着宇宙的美的统一;而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科学家,他用冷静的理智规范着宇宙机械的秩序。在他们以后的时代里,在基督教的世界里,人类的意识中几乎始终贯穿着他们两人的思维方式。

人类的文明的历史到底是向前推进的还是后退的?这其中蕴含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认识方式,一种是科学的,一种是哲学的或宗教的。我想,之所以会请出那位全能的上帝来统治一切,是因为人类已经陷入了混乱之中。这种混乱从哪里来?从可见的方面来说,是维持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伦理道德衰落了;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类的自身出现了分界,即那三种认识方式的正式确立。人类的意识不再是和自然万物浑然一体的了,但是人类的却在不自觉的做着种种努力。上帝是什么?或者说神是什么?他不再是人类的童年时期那种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神秘存在,上帝不是水,上帝不是一团火,上帝也不是数,而是上帝与自然万物分离,已经超越于自然万物之上了——是上帝创造了一切,甚至,柏拉图的“理念”也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就是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力”。这可以说明人类与外部世界已经确立了明确的分界,因为上帝是人创造的,上帝并非是在自然万物的宁静中向人显现的。上帝只是人类企图回归自然万物的努力的假设。此外,上帝也变成了一个“人”,他具备了人类的一切善良美好的情感和美德,以及自身中具备的产生“恶”的因素。让我们再回想一下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力”的科学假说,当人类科学的和哲学的认识方式不能推出那可以无限回溯的宇宙万物的成因时,人类便假定了一个静止的第一原因,这表明了科学和哲学已经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了。于是人类便假设有一位超出了人类的经验和理性的上帝,这便是宗教信仰。可以说,人彻底的从自然万物的“奴役”下解放出来,但是又落入了这位创造自然万物并又具有人的品质的上帝的“奴役”。

西方哲学史 感想篇七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上卷读后感

整个西方的哲学史就如同浩瀚的星空,闪耀着各种哲学家的智慧,从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们所闪耀出来的哲学星光。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三位哲学先贤们的思想,西方哲学的长河闪耀着理性的光芒。

实话实说,自己在读《西方哲学史》这本书的时候的确是特别的吃力,在自己高中对哲学学习的基础上还是脑子里还是一半浆糊一半水,没有能够深切的领悟到在这些哲学先贤身上的精神。我在这里想对我感兴趣的话题:在西方哲学史的过程对于科学和神学之间哲学的唯心和唯物的争论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在书的绪论中:罗素说,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至于这两种因素在哲学家的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如何,则各个哲学家大不相同;从前苏格拉底时期,古希腊哲学中,神学和哲学的结合,在这段哲学史中我读到的更多的是关于荷马时期英雄的神话,从神话中去寻找哲学。而到了亚里士多德时期,他力求哲学像科学研究那样明晰。关于哲学和美,到底是偏向于纯粹的形上的思辨,还是偏向于严谨的富有逻辑的对自然万物的精确的观察和把握,亚里士多德选择了后者。用科学的角度去解释哲学,去领悟哲学。但是,唯有这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当然对于我自己来说我更去倾向于哲学向科学的严谨,对大自然的把握去迈进。

我想关于罗素对于哲学是介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说法,对于我们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来说,这个说法无疑我们应该是更坚信于前者,我们所能够接受的。从唯物论的角度来看,世界是物质是构成它的主体。而对于物质的研究我们需要的是科学,是从实践中去认识物质,而不是神学那样虚无缥缈。所以我自己理解哲学中介于这两种学说之间其实也是有偏向的。更多的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我思故我在的思想我觉得是在向神学的方向靠拢。他们所强调的正如同古希腊时候对于英雄神明的崇拜。这些神明可以用他们的主观意志去改变世界,改变历史。更多的是从唯心的角度出发。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的观点,还有中世纪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是在向科学的方向靠拢。更多的是强调用实证的精神和态度去研究哲学,从实践中区认识物质去了解物质来发展丰富自己的意识。 我想在西方最初的哲学史中这种科学和神学的争论就在两个大师身上体现: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哲学家。他们开创了所有的哲学命题,可他们之间又有如此巨大的分界:柏拉图是一个诗人,他用激情体验着宇宙的美的统一;而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科学家,他用冷静的理智规范着宇宙机械的秩序。在他们以后的时代里,在基督教的世界里,人类的意识中几乎始终贯穿着他们两人的思维方式。

而在西方的漫长哲学史中,我发现了哲学在西方世界的发展和前进长久的都是在宗教环境的发展的。所以哲学的发展没有离开神学的影响。而在神学的影响中,又出现了更多理性的哲学家对于客观存在世界的思考。从柏拉图要把荷马这样的诗人驱逐出他的理想国了。用诗人的力量去触及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到了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更是以理性科学的态度去研究世界了解科学的时候。我们就发现哲学开始闪耀着理性的光芒。写到这里我也突然更加明白。西方哲学的这一段开始的历史里面,并不是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争论,更多的是对宗教的狂迷感性的对哲学的认识和一种理性科学的对哲学认知的区别。

当然我更是推崇亚里士多德的研究,人与自然万物的距离拉近了。人类意识中哲学的、宗教的、科学的三种认识方式中,科学的认识方式的力量在逐渐强大,开始被确立了起来,这也表明人类自身的分界变得明显了。亚里士多德继承了他的老师柏拉图那种冷静的理智,但他比柏拉图更彻底的抛弃了激情和诗人。他在观察宇宙万物时,更像是带着一架显微镜。他把整个宇宙看成是物理的或者生物学意义上的宇宙,富有秩序而有那么机械。他在寻找宇宙万物的原因时,他发现了“不动的推动者”或者“第一推动力”。 可以说,柏拉图是完全沉浸在一种关于美的幻想中发现了“理念”,而亚里士多德则基于对现实的冷静观察而推出了宇宙万物。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面被中世纪的思想界奉为经典的原因吧。

但是,这其中我更有疑惑,也许是自己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认识还不够深入,我不能了解,为什么他科学严谨的研究,对于哲学用一种理性而不是宗教的观点去研究却在中世纪被封建的罗马教廷奉为了权威,甚至于出现了中世纪长时间的思想禁锢。以至于到了后期是文艺复兴中无数先哲们的鲜血和勇气才打破了亚里士多德理论的禁锢。这是我疑惑而不明白的。理性和科学的研究为什么在宗教的背景下反而成了压制科学的最好武器。

对于西方哲学史的阅读我想我现在也仅仅只是在管中窥豹,只是很局限的了解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一些思想,至于对这些思想的影响我认为必须要

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用整体的思想把西方哲学的长河和它的宗教历史人文背景结合,用西方思维去了解,也学才能更好的认识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的智慧。对于《西方哲学史》这本书我还会继续的去研读,发现更多的疑惑和丰富自己现在的马克思唯物观,真正的做到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认识,发展自己的意识,更好的去指导实践。

西方哲学史 感想篇八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享誉世界的一部学术巨著。它以其精湛的思想,深邃、广博的学识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罗素有一句名言:“一种哲学要有价值,应该建立在一个宽大坚实的知识基础上,这个知识基础不单是关乎哲学的。”罗素本人就是这句名言的实践者。他的哲学著作涉及学科之多,令人叹为观止。评论家认为:“罗素的学识比他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渊博„„”怀特海形容罗素“是柏拉图的一个对话的化身”。我想,学识渊博,视野开阔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在《西方哲学史》中,作者从人类的第一个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着笔,向读者描述了自公元前6世纪以来,直到近代哲学的发展轮廓;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几乎任何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我们都可以在这部著作中找到清晰的评述。在书中,作者对这些哲学观点的评述清晰而明智,表现了一个学术大家深邃,精湛的思想,令人深深叹服。如评述柏拉图关于闲暇产生智慧的表示质疑,对此,作者作了详细而深刻的分析。首先拿柏拉图的这种思想与近代思想作比较,推出柏拉图该种思想存在的明显问题;然后作了一系列的假设,假设柏拉图的思想或者说假想成立,经分析和推理,作者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找出一群“有智慧”的人来,把政府交托给他们,这仍然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拥护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因。认真阅读此书,我发现我收获的不仅是对西方哲学史的了解,还有对罗素慎密的逻辑和极强的推理能力的学习。我觉得读一本好书,我们的目的不要只局限于了解书中所介绍的内容和情节,而是要吸收作者所表达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以及要学习作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要懂得学习,精于学习,在阅读中至少能在思想上提高自己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它教人理性,激励人们无所无忌的去学习哲学,研究哲学。

西方哲学史 感想篇九
《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西方哲学史》

罗素在本书的绪论中提出:“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哲学,从远古以来,就不仅是某些学派的问题,或少数学者之间的论争问题,它乃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书的开始分别是美国版和英国版的序,由此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本书的价值。美国版的序更多探讨的似乎是作者研究哲学的方向以及哲学家可能对社会甚至世界产生的影响。而事实上也是,云云哲学家,并不是每一位都能够为人们所熟知,有的哲学家可以影响一代人甚至更深远,而有的只能真正打动身边人的心。但我想不论属于这两类的哪一种,我们都不能否认作为每一个哲学家的思考能力。他们在生活中更多地关注了人,及本身,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们都对社会的透析做出了贡献。至于英国版的序,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于此书完成的感慨,也就是在这其中,罗素不断收集史料以及得到的他人也包括了他的妻子的帮助。我想,要面对一种可以说并没有什么生命力的资料时,他反而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去深入了解,这样的精神是完全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这就好像,其实生活中那么多抱怨的人,观众那么多,如果是真正投入去做某件事,观者肯定会体会到其真诚的心意的。

“既然我们并不是不死的神仙,则凡写这样书的人,其对于书中任何一部分所花费的时间,势必比一个集中精力于一个作者或一个短时代的人所能花费的时间要少。有些对学术要求严格而毫不宽贷的人们会断言:涉及广泛范围的书根本就不应当写,或者,如果写的话,也应当由许多作者的专题论文所组成。但是许多作者的合作是有其缺点的。如果在历史的运动中有任何统一性,如果在前后所发生的事件之间有任何密切联系;那么,为了把它表述出来,对前后不同时代所发生的事情就应在一个人的思想中加以综合。一个研究卢梭的学者在正确叙述其和柏拉图与普鲁塔克书中的斯巴达的关系方面可能有困难,一个研究斯巴达的历史家未必就能先知般地意识到霍布斯、费希

特和列宁。本书的目的正是要显示这样的关系,而这一目的只有通过进行广泛范围的考察才能完成。”关于罗素笔下的西方哲学史,并未像梯利一样,对书的脉络非常清晰,分别有:古希腊哲学、早期中世纪哲学、中期中世纪哲学、晚期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文艺复兴时期哲学、中期近代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以及现代哲学。如此清晰的条例并非罗素想要表达的哲学的历史,而只能作为了其参考书籍形式的出现。作为罗素来讲,我想更多针对的是部分哲学观点而不是对历史顺序的追究。

早期的罗素是个研究数学的科学家,他的《数学原理》一书时二十世纪重大的科学成果。而后,在他踏上德国的土地,开始阅读马克思的《资本论》,随后发表了《德国的社会民主》,在此后的多年间,罗素都并未忽视对哲学领域的探索。他于1905年在《心灵》杂质上发表了《论指谓》这一名文,该文确实出自他对逻辑学的研究并奠定了他著名的摹状词理论基础。他于1911年发表的《亲知的知识和摹状的知识》首次阐明了这两种知识间的重要区别。1912年,他在“家庭大学丛书”中出版了《哲学问题》一书,他对这部篇幅不大的著作感到满意,因为它包含了他的许多基本哲学观点。1914年3月,罗素赴美国,在哈佛大学开课,为诺威尔讲座作系列讲演。他的讲演受到了热烈欢迎,讲演稿以《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为题于1914年8月出版。该书所采取的是彻底的经验主义立场,它把罗素置于约翰·洛克、贝克莱、大卫·休谟和穆勒的继承者的行列。哲学上罗素最大的贡献是和G·E·摩尔一起创立了分析哲学,此外他还在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哲学和哲学史方面做出过贡献。在剑桥大学时罗素信奉唯心主义和新黑格尔主义,但是在1898年在摩尔的影响下罗素放弃了唯心主义,转而研究现实主义,并很快成为“新现实主义”的倡导者。罗素此后始终强调现代逻辑学和科学的重要性,批判唯心论。罗素的分析哲学由此诞生:通过将哲学问题转化为逻辑符号,哲学家们就能够更容易地推导出结果,而不会被不够严谨的语言所误导。罗素认为哲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不同只是在于其研究的方向哲学研究更广泛的内容),但他们的研究方法应该是相同的。哲学和数学

一样,通过应用逻辑学的方法就可以获得确定的答案,而哲学家的工作就是发现一种能够解释世界本质的一种理想的逻辑语言。

作为一本史书,我想《西方哲学史》确实可以接触西方哲学的平台。作者罗素在这之中阐述很多个人观点,有些甚至沿用至今。个人来讲,哲学作为一项追溯至世界本源的学科,完全值得大家去亲身体会并对其加以思考。很多人都觉得哲学抽象,没法被融入生活。而实质上,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即是哲学的一方面,哲学是个大范畴。而看这本书给我最大的体会,也是让我铭记于心的是,诚然我们生活可能做了很多努力,偶然也会停留做片刻休息,只是休息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不断地做的过程中我们是否有想过事情本身的意义。如果意义不大的时候,那就成了无用功。倒不如有时候借着一股巧劲去完成。这本书带来的最大的价值我想还是思考,它会透过历史的角度告诉你如何思考,这就是教会你怎样变得更明智的方法。

相关热词搜索:学习西方哲学史的感想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罗素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西方哲学史 感想”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西方哲学史 感想"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9464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