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日记 > 周长的认识日记

周长的认识日记

2015-12-23 01:59:4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周长的认识日记篇一《三年级数学日记:周长的作用》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周长的认识日记》,供大家学习参考。

周长的认识日记篇一
《三年级数学日记:周长的作用》

三年级数学日记:周长的作用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他们都有周长,那周长有什么作用呢?

我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它的本领可真大.比如,我们要为长方形的花坛造个篱笆,如果不知道周长的话,工人们就需要去围一围,这样一次又一次,如果太短还得加长,如果太长,还得重来,你们看这样多浪费啊!所以只要知道周长,量一下,一次就行了,既节省时间,又节省木材,多方便啊! 如果你对周长感兴趣的话,自己也可以去生活中找找看,把它记录下来,和其他小朋友们一起分享!

周长的认识日记篇二
《三年级数学日记:池塘的周长》

三年级数学日记:池塘的周长

下午,楼下的同学孙振朔叫我一起去自来水公司的池塘捞鱼。我边走边想,池塘的周长有多长呢?池塘要是正方形的话,只要量出一条边有多长就可以了,池塘要是长方形的话,只要量出一条长和一条宽就行了。

来到池塘一看,池塘是一个不规则的“8”字形,没办法,只好一步一步地量了,我告诉孙振朔我的想法,他也同意了。于是我们在起点做了个标记,他在前走,我在后面走,走完一周正好是106步。我们的一步是多少厘米呢?我们用卷尺一量,我和孙振朔的一步都是40厘米,这样的话,池塘的周长是:

40×106

=40×100+40×6

=4000+240

=4240(厘米)

池塘的周长是42米40厘米。

周长的认识日记篇三
《数学日记3》

数学日记

从六年级开学至今日,我们已经学了四个单元的内容,其中分别是圆、分数混合运算、观察物体和百分数。

学了圆这一单元,我首先对圆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圆有圆心、半径和直径。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最长。还知道了直径是半径的2倍,就是D=2R。圆还是轴对称图形,圆的每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又知道应该怎样求圆的周长,已知直径求周长:周长=圆周率×直径 C=πd;已知半径求周长:周长=2×圆周率×半径 C=2πr。还通过用周长除以直径得出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也就是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π倍,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在3.1415926和

3.1415927之间,通常计算时取它的近似值π≈3.14.而我也掌握了圆面积的公式,先把圆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圆周长的一半=πr;平行四边形的高=圆的半径=r;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圆的面积=πr×r。还知道了已知周长求面积,先求半径C÷π÷2,再求面积S=πr×r。

学了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我知道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同级,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不同级,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而这些法则分数同样适用。还知道了解方程时应注意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学了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我明白了在不同的地方,观察到的物体也不同,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近,影子越短;离路灯越远,影子越长。

学了第四单元百分数,我知道了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作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比、百分率。还知道了合格产品数÷产品总数=产品合格率,分数、小数、百分数互化的方法。

学了这四个单元,让我收获颇深,也让我知道了数学还有许多奥秘,等待我们去发现,探索,我一定要好好学数学。

曹雨玮

周长的认识日记篇四
《什么是周长》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火炬小学 谢梦侠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教材分析:小学数学三年级对周长的初步认识,是第一学段中“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第一次建构周长这个数学概念。因此,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形成初步的周长概念对以后的内容学习有着重要意义。本课教学内容也是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中关于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周长的这一数学概念,会描画出具体实物的周长。

2、让学生摸一摸,画一画,量一量,学会计算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

3、能动手操作,计量课桌,课本等物体的周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各种树叶、和简单不规则图形实物或硬纸片,学具小木棒、皮尺、卷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大屏幕出示:树叶的周长)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小画家(七星瓢虫),

七星瓢虫今天要为大家画一幅画。因为七星瓢虫是村里的黑猫警长,它每天都尽职尽责守护自己的村庄,特别在夜里七星瓢虫都要沿着村庄的周边转一周,这样它才能安心。你瞧七星瓢虫在巡逻呢。(农远资源演示)

(多请几位学生说一说画的过程。)

师:同学们,沿着树叶的边缘画一周其实就是树叶的周长。现在老师用这种方法为大家画一只白鸽。

(课件演示。)

师:谁来说一说,老师是怎么画白鸽的?老师画的是白鸽的什么呢?

……

(师板书:周长)

二、动手操作

活动一:描一描。

1、出示形状不一的树叶,让学生分别描出它们的周长。

2、出示简笔画:树叶(有柄)、大雁、桥墩、汽车等(P44) 让学生描出它们的周长。

3、出示剪纸。(中间挖有图案的树叶)

让学生描出树叶的周长。

4、小结:周长的定义。(图形外边沿的一条封闭的边线) 活动二:摸一摸,说一说。

师: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物体,你能摸一摸,说一说他们的周长

吗?

1、你能从我们身边找一个例子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吗?

同桌合作找一找、摸一摸物体的边线。

2、抽代表汇报活动结果。(可以边说边摸)

活动三:估一估,量一量。

小组合作:

(1)、估一估,量一量自己的腰围和头围,并与同伴说一说。

(2)、量一量一片树叶的周长,并与同伴说说你的方法。

三、反馈提高

1、用笔描画出三种物体的周长。

(学生独立描一描,完成后个别展示。)

2、量一量,算一算

(学生独立量并计算,然后汇报,全班交流,鼓励算法多样化)

四、总结交流。

我们通过七星瓢虫的故事学到了一个新知识——周长,不仅如此,我们还会描出周长、摸出周长、量出周长。我们真感谢七星瓢虫。但是七星瓢虫却搬家了。七星瓢虫住了一段时间后,觉得这个新村庄巡逻路线太长了,它发现邻村的似乎短一些,它又搬到邻村去了。(P45第3题)

它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讨论交流后汇报。(课件演示)

五、课外作业: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你觉得物体的周长是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请写一篇数学日记。

板书设计: 什么是周长

封闭图形边线的长度

周长的认识日记篇五
《《认识周长》说课》

《认识周长》说课稿

上饶县田墩镇黄市中心小学 徐彩霞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地位:《认识周长》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是后面学习计算“几何图形周长”等知识的基础,因此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特点:学生只局限于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认识,并且只会计算有公式的标准图形的周长,所以这里的周长概念既包含规则图形的周长,也包含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地建立起周长概念。

(二)教学目标

数学教学首先要关注的是教育,其次才是教学,要充分利用数学知识这个载体,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能力都得到培养和发展。因此,我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如下的学习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在活动中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清晰建立周长的概

念。

2、通过摸一摸,量一量的实践活动,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方法,发展学

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3、联系周长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

与生活的联系,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

基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周长概念的建立和测量图形的周长上。难点是一些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

(四)教学准备

教师自己准备实物三角板、长方形钟、硬币;还要为小组准备长方形、三角形、笑脸、爱心卡片、红绳、尺子。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如下特点:

优势:已经了解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并且通过美术课已经明白了“边线”的含义,又善于通过图形观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有趣的活动解决问题。 不足: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认知水平较欠缺。生活中学生对于周长的认识只有初步的体验,具体周长的概念还没有形成,显得比较抽象。

三、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本节课,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主要运用以下教法组织教学:

1、情境教学法:创设动画情境,激发学习欲望,增强学习兴趣。

2、问题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促进思维发展

3、探究式教学法:组织探究活动,激发创造欲,培养创新精神

在本节课中,坚持“做数学”的原则,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教师的主导下,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形成、发展、应用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并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二)说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教学中,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主要运用以下学法有效学习:

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我尽可能给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探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体验。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为了有效的完成教学内容,达成设计目标,共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感知一周。

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新课开始,我就播放喜羊羊、美羊羊和懒羊羊以小湖为运动场运动一周的动画创设情境:以同一出发点出发。喜羊羊以湖的一边游向了对岸;美羊羊沿着湖边跑了湖边的一部分;懒羊羊沿着湖边跑了一整圈。把周长的含义融入其中,让学生初步明确什么是周长,恰到好处地引出课题,彰显了情境的设计直接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宗旨。然后老师拿出用卡片做的缩小的湖,让学生动手描一描其一周,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周”,为揭示周长概念奠定了基础。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课标强调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化、具体化,这样学生学得生动,学得深刻。因此,课堂上我注重创设情境与学生的操作活动相结合,通过摸一摸、指一指老师手中图形的周长,小组合作指指自己手中图形的周长;初步感知周长;描一描,把硬币一周描在纸上,抽象出图形的周长,理解周长是“长度”,形成周长的概念。指完后让学生试着说说什么是周长?再通过辨一辨下面图形有周长吗?、找并指出身边常见物体的某一个面的周长。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并且学生亲历周长概念的建构过程,循序渐进地把周长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突破教学重难点,又为下一环节服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合作探究,测量周长

通过两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周长是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在这一环节,老师拿出一本书,先请同学估估书面的周长,然后设疑:谁估的最接近?怎样才能知道它的周长到底是多少呢?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先测出书面的周长,并请学生汇报他的测量方法,然后再测量难度较大的笑脸的周长,最后测量不规则图形爱心的周长。学生总结测量的方法:(1)用尺子量;(2)红线围,化曲为

直。从中鼓励学生用测量的方法计算图形的周长。体现了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也遵循了从易到难的认知规律。

(四)拓展延伸,运用周长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因此,这个环节,我设计了比一比,哪个图形的周长最短及同桌之间测对方腰围活动,把周长与现实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五)归纳小结,拓展思维

学生对语文日记比较熟悉,而对数学日记比较好奇,所以我让学生以数学日记的形式记录这节课的所学,并对表现好的学生奖励小花或爱心,布置学生摸一摸所奖礼物的周长,并用所学知识测量它的周长。将本节课的高潮延续到了课后,使本节课的内容更完整,让学生得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以致用,这就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周长的认识日记篇六
《教会学生写数学日记》

教会学生写“数学日记”

(甘肃省庄浪县教育局教研室 ,柳顺平。邮编:744600。电话:13830325326.邮箱:zlyxlsp69126@126.com) 内容摘要:数学日记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又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喜欢数学,是写好数学日记的基础。教师不必在格式方法上提过多要求,让学生自由去写;学会观察,截取精彩教学片断去写;抓好训练,采用小组合作、创设情境,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

关键词:数学日记 喜欢 观察 训练

现在的学生一提日记就头痛,为什么头痛?因为生活单调,除了学校就是家庭,除了同学就是家人,天天如此,无话可写。在无话可写的状态下,写出来的日记如同流水账本,毫无生动和情趣。为此一些语文老师和家长很苦恼,也很无奈。如何开阔孩子视野,让他们乐于写日记呢?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从教数学中总结出一套‚数学日记‛的方法,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又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一、从“喜欢”入手,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数学因其严谨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在自然科学中放射着耀眼夺目的光彩。数学百花园中,既有平淡无奇的小草,也有引人入胜的奇葩。数学教学中,既有百折不回的探寻,也有偶有所得的欣喜。让学生喜欢数学,是写好数学日记的关键。在日记过程中,教师不必在格式方法上提过多的要求,学生想怎样写就怎样写,不拘一格,只要把当时的真实场景记录下来就行。我刚开始倡导数学日记,同学们感到很好奇,人人都想试试。时间一长,由于这种日记的形式灵活,没有过多的苛求,孩子们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翻开学生的日记本,一个个醒目的题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喜怒哀乐:《我学会了写数学日记》《数学老师教我们这样分糖果》《简便运算,我的方法最多》《我学会了测量‚家‛的大小》《我们小组这样学习‚鸡兔同笼‛》„„ 1

有的同学写老师课堂上的一个笑容、一个窘态、一份惊喜、一份表扬,有的写某一同学的一次汇报、一次发现、一次批评、一道错题。孩子们立足于课堂教学的体验,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课改中的收获和喜悦。写数学日记,在不知不觉中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改掉了记流水帐的习惯,培养了学生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写日记的好习性。有一个同学在《我学会了写‚数学日记‛》中写道:‚数学日记让我爱上了写日记,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课堂上每天我有哪些收获,有哪些做错的地方,这些我都明明白白地写进了日记里。这样的日记,连续几天都有事可写,而且督促我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总结得失,一周下来,总有一种收获感。数学日记提高了我学习数学的效率,成了我形影不离的‚密友‛。在我心情不佳的时候,翻开数学日记,看到课堂上自己的良好表现,和一次次来之不易的成绩,心情就会轻松许多;在我骄傲自满的时候,翻开数学日记,看到每次的疏忽和大意,我就会静静的反省自己,使自己发热的头脑冷静下来。‛

二、从“观察”入手,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日记是创造性的劳动,写数学日记更不例外。喜欢观察、善于观察是写数学日记的一项基本修养。写数学日记不是记录课堂的全过程,作为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留心教学过程中最感人、最难忘、最精彩的瞬间,捕捉一人一景一个细节,教会学生学会取舍,截取其中某个片段去写。比如教学《周长的认识》,为了让孩子们对‚周长‛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我把学生分成组,带着他们来到操场,来到花园,先用目测的办法测量操场和花园的周长,让他们把相关的数据记录下来;然后让她们亲自用工具测量,算一算实际周长的多少,再和目测的数据进行比较。目测的时候,孩子们七嘴八舌,争论不休。等到完成了测量,有的同学为自己的准确判断喜笑颜开,有的则为自己的严重失误惭愧不已,还有的同学在课间、中午再次来到这里,观察操场和花园的周长。下午放学时,我让孩子们自取题目,把自己的所见、所思写进日记里。第二天早上,发现孩子们日记本里的内容可丰富了,一个同学在《我的眼光真神奇》中这样写道:‚今天老师带我们来到操场,要我们目测操场的周长。嗨,在我们组里,我是目测最准的一个,200米与205米,只差了5米。同学们都说我有一双神奇的眼睛,老师也表扬了我……。‛另有一个同学写了一篇《我仍然是个‚马大哈‛》:‚这次测量操场的周长,我的目测结果还算准,差了不到10米。但实际测量后,我的计算方法 2

出了大错。细细一查,又犯了马虎的毛病,只加了操场的长和宽。你说,我这个‚马大哈‛咋老是这么马虎呢?‛„„

数学来源于生活,只有活动中的课堂才能够使孩子们乐于学、乐于思。有了活动中的体验,再加上一双会观察、会发现的眼睛,这样写出来的日记就会有血有肉。

三、从‚训练‛入手,解决‚写得好‛的问题

数学日记不同于一般日记,其‚保密性‛不是很强,因此老师一定要深入地去阅读,针对日记的内容写上几句激励的话语,将对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我班上,每次发放日记本,孩子们对所得的分数、老师的评语很感兴趣。有的同学把加有评语的日记给家长看,家长通过日记了解到孩子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情况,非常高兴地在下面加注了意见。还有的孩子在满意的日记下贴有漂亮而精美的图案,或者配上自己绘制的卡通画面,借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除此,老师还可以结合每个年级学生的年段特点和年龄特征,从多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使每个同学不仅乐于写,写得出,而且写得好。

(一)小组合作写日记

为了让孩子们在数学日记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掌握更多的写作方法,我把班上的学生分为十个大组,每组六人,各组配有数学素质强、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各一个,以强带弱、互相帮扶,带动全组学生写作。每天早上组内要轮流检查,互批互改。每周末日记上交老师批阅一次,每周一利用班队主题活动开展一次日记展示活动,每次评出一个优秀小组,每组评出一篇最佳日记。对于评选出的最佳日记,师生们还要进行美文赏析,对学生进行写法上的指导。对一些意义非常深刻、在学习方法上有重要价值的日记,老师会及时引入数学课堂,供全班同学共同交流。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写日记。教学《分数的意义》,学生对于单位‚1‛的理解是一个难点,为了让学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一概念,我还通 3

过带领学生观察一盘鸡蛋、一堆苹果,让他们反复观察、深刻体会。当天的日记中,有个学生写了这样一段话:‚老师今天讲单位‘1’咋这么费劲?拿出一把香蕉多容易理解呀,不管五根六根,总是一把呀!„„‛通过这个例子,我感到,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敏锐的,我们千万不能单凭教材中的例子去教学生。只要老师在课堂上给了学生探究和体验的机会,孩子们就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和收获,课后还会有更为深刻的反思。这种发现和反思往往会成为孩子们日记中最乐于表达的话题,而且给我们的数学教学带来深刻的启示。

(三)拓展空间,引导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日记,让孩子说真话掏真心,反映课堂的真实情况和真实感受,允许他们有赞赏也有批评,往往可以使教师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自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去年,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上了一节公开课,自我感觉蛮好。可是,在学生的眼里,这节课竟然出了大问题:‚秩序较乱,一部分同学是旁观者,我们小组的汇报只代表了一个人的意见„„。‛在学生的眼里,这节课显然是失败的。这件事提醒我:数学课一定要上得实实在在,决不能作秀。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在日常的教学中严格训练形成的,学生良好的表现来自于教师的精心组织和严格要求,那些期望不经过扎实的训练就想达到预期目标的做法是严重错误的。从此,我在教学中更加注重活动的有效性和有序性,经过一年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完全掌握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

教学有情趣,快乐写日记。教会孩子写数学日记,教师和学生在数学和写作中共同成长,将是一件多么有趣而快乐的事情。

4

周长的认识日记篇七
《面积和周长的比较》

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七册101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区分面积和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2、 让学生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比较过程,通过分析、比较,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辩论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面积和周长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具:奖状、长8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纸、课件。

学具:长方形纸(同上)每组一份、6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表格纸2张、长1厘米的小棒16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这张奖状是上周跳绳比赛中学校颁发给我们班刘云静同学的,它是什么形状的?

生:长方形。

师:现在老师想给这张奖状做一个镜框挂在墙上。如果镜框四周包上铝合金条,面上镶上一块玻璃,请同学们为老师参谋一下,我要买多

长的铝合金条?多大一块玻璃?并且买的合适而没有浪费。想一想,买之前,要算出这张长方形奖状的什么?

生:周长和面积。

我们知道周长和面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那么周长和面积究竟有那些不同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内容。

板书:面积和周长的比较

【设计意图】:本环节借助“做镜框”这个生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感知周长和面积的不同,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新课程理念,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亲身体验,比较不同

1、面积和周长概念的比较。

(1)周长的概念。

师:谁给同学们指一指这个长方形奖状的周长。(学生边指边说) 师:你能不能给大家说说什么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 生:长方形或正方形四条边的总和。(多找几个学生说) 板书:意义 四条边长度的和

师:请大家把课本封面、课桌面、黑板面……的周长指给同桌看。 生:【活动】

(2)面积的概念。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那么什么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呢?(请一人摸一摸,把奖状的面积指给同学们看)

师:请同学摸一摸自己课本封面和课桌面的面积的大小。 生【活动】

师:谁能告诉大家什么是长方形的面积?

生:四条边围成图形的平面的大小。【同桌互相说一说】 板书:四条边围成的平面的大小

师:经过比较,周长和面积确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除了概念的不同,还有没有其他的不同呢?

生:它们的计算方法也不同。

2、计算方法的比较。

师:要计算长方形奖状的周长和面积必须知道它的什么? 生:长和宽。

师:谁愿意到前面量一量这张奖状的长和宽,然后告诉大家。 生:(争前恐后)量出长38分米,宽26分米。

师:你量得真准确。下面请同学们计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生齐练】周长:(38+26)×2=128(分米)

面积:38×26=988(平方分米)

生汇报计算方法及结果。师:刚才我们计算出了这张奖状的周长和面积,那么谁愿意告诉老师,做这个镜框我要买多少材料?

生:老师要买128分米长的铝合金条,988平方分米的一块长方形玻璃。

3、观察比较,归纳整理。

师:很好,刚才你们为老师解决了这个实际问题,我谢谢你们。那么

周长的认识日记篇八
《北师版三年级数学什么是周长说课稿》

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什么是周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三级年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什么是周长》。

2、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是学生以后学习各种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在整个几何知识教学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教材在编写上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生活,强调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让学生具体感知什么是周长,从而真正理解周长的概念。

3、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了解了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及各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知道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由于周长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因此在教学时我通过“描一描”﹑“摸一摸”图形或通过物体的边线来具体感知什么是周长,从而真正理解周长的概念。

4、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中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认知规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理解周长。

2) 培养和发展学生多项思维能力,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测量与计算图形的周长。

3) 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 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我把本节课的重点设为认识感知什么是周长,难点设为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

二、教法与学法:

1、课堂上我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观察、

思考、实践、共同探讨获得新知;

2、教学中我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是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区感知事物的特征,激

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到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掌握知识;

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在课前准备了各种

平面图形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测绳等教具,同时让学生采集树叶,准备软尺,彩笔、直尺

三、教学过程:

根据《课标》指出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安排了以下四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三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非常感兴趣,因此我创设了森林里举行“森林运动会”马上要举行的是小蚂蚁短跑比赛的情境,用小蚂蚁的话来告诉同学们:它怕了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从而引出新课。通过实践这一环节,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探究、理解新知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体现这一新理念,我设计了

(1)画一画

让学生用彩笔画出手中树叶的边线,并说出打算用什么方法画。学生画好后选一幅贴黑板上。课件出示小蚂蚁说的话,然后问学生:它的话中哪个关键词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周长。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这时候再让学生能从我们身边找些例子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2) 小组活动:找一找,摸一摸

课桌面的边线

数学书封面的边线

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从已知的图形或物体上去找、摸周长,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设计思路,也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周长在图形上”,使学生在操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

料,对周长的认识由事物上升到了半抽象,再让学生去摸一摸,学生对周长这个概念就有了一定的认识,然后,师生小结板书周长的概念: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3)思考、讨论。

课件出示:”<”有周长吗?

引导学生根据周长的含义进行讨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4、联系实际,巩固新知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听见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住了;而我做了,我就理解了.依据这样的教育理念,我设计了这样的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让同桌合作动手量一量自己的腰围。首先用课件出示测量注意的问题,接着学生互相量腰围,及时反馈量的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时我采用了运动会结束后小蚂蚁测量自己腰围的情境。在这个时候,我向同学们灌输发展体育运动,增强身体素质的思想,让其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这样,不仅衔接的自然,而且做到了情境的完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很高涨,又潜移默化的渗透了思想教育。

5.拓展联系,深化新知

此环节旨在及时巩固内化新知,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我注重问题的层次性,开放性和生活化。为此,我设计了三个环节的闯关游戏: 第一题:课后练习1:描出不同图形(不规则)的边线

这是为了巩固新知,形成技能

第二题:课后练习2:量一量,算一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周长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价值。

第三题:出示练习3:比较几个不同形状图形的周长是否一样。

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促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最后,我再来说一说我的板书: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好的板书就是一个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力求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简洁美和逻辑美。

6.课堂小结

通过交流本节课的收获,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周长问题的兴趣。使学生获取的不仅

仅是数学知识,而更多的是对数学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数学世界的热情。

7、 布置作业

1)把课后从生活中找到的周长写成数学日记。

2)

四、板书设计

最后,我再来说一说我的板书: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好的板书就是一个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力求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简洁美和逻辑美。

本节课的总体设计理念:

以上教学环节,向学生充分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都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既注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张扬,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努力为学生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

周长的认识日记篇九
《数学日记之圆的面积》

数学日记之圆的面积

六(2)班 邱珍珍 之前,我们探索了圆的周长,现在我们继续我们的探索之旅。圆有周长就“理所当然”会有面积。现在我们探索我们的圆的周长的“兄弟”圆的面积。

之前,圆的周长是关于直径的,那“兄弟”面积就是关于直径的“老弟”半径的了。我们看着书上的探究活动,我们拿出数学用具,里面有两个圆形,一个圆是把一个圆分成了12份,一个圆是把一个圆分成了24份。我把12份的剪了下来,按照书上,我们拼成了一个像平行四边形的图形,我很奇怪,继续把24份的也拼成了像长方形的图形,我慢慢的理解到了: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圆的半径,它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而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它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从我的理解中,我推测出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π乘r的平方就是圆的面积了。在原来的基础中,我举一反三,列出了考试时考圆的面积的三种方式:

1.已知半径求面积,这一种是最简单的,直接π乘r的平方就行了。2.已知直径求面积,这一种先要求出半径(直径除以2=半径),再用半径的平方乘π就行了。3.已知周长就面积,这一道题就有点困难,但只要细心就能做好。先求直径:周长除以π,再求半径:直径除以2,再π乘r的平方就行了。

数学我们要学会举一反三,我们也要学会自己动手推出公式,这样数学才会成为你的知心朋友。

周长的认识日记篇十
《什么是周长说课》

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什么是周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三级年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什么是周长》。

2、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是学生以后学习各种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在整个几何知识教学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教材在编写上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生活,强调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让学生具体感知什么是周长,从而真正理解周长的概念。

3、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了解了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及各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知道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由于周长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因此在教学时我通过“描一描”﹑“摸一摸”图形或通过物体的边线来具体感知什么是周长,从而真正理解周长的概念。

4、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中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认知规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理解周长。 2) 培养和发展学生多项思维能力,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测量与计算图形的周长。 3) 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 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我把本节课的重点设为认识感知什么是周长,难点设为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

二、教法与学法:

1、课堂上我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观察、

思考、实践、共同探讨获得新知;

2、教学中我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是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区感知事物的特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掌握知识;

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在课前准备了各种

平面图形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测绳等教具,同时让学生采集树叶,准备软尺,彩笔、直尺

三、教学过程:

根据《课标》指出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安排了以下四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三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非常感兴趣,因此我创设了森林里举行“森林运动会”马上要举行的是小蚂蚁短跑比赛的情境,用小蚂蚁的话来告诉同学们:它爬了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从而引出新课。通过实践这一环节,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探究、理解新知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体现这一新理念,我设计了

(1)画一画

让学生用彩笔画出手中树叶的边线,并说出打算用什么方法画。学生画好后选一幅贴黑板上。课件出示小蚂蚁说的话,然后问学生:它的话中哪个关键词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周长。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这时候再让学生能从我们身边找些例子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2) 小组活动:找一找,摸一摸

课桌面的边线 、数学书封面的边线

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从已知的图形或物体上去找、摸周长,体现了从具体到抽

象的设计思路,也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周长在图形上”,使学生在操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对周长的认识由事物上升到了半抽象,再让学生去摸一摸,学生对周长这个概念就有了一定的认识,然后,师生小结板书周长的概念: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3)思考、讨论。 课件出示:”<”有周长吗?

引导学生根据周长的含义进行讨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3、联系实际,巩固新知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听见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住了;而我做了,我就理解了。依据这样的教育理念,我设计了这样的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让同桌合作动手量一量自己的腰围。首先用课件出示测量注意的问题,接着学生互相量腰围,及时反馈量的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时我采用了运动会结束后小蚂蚁测量自己腰围的情境。在这个时候,我向同学们灌输发展体育运动,增强身体素质的思想,让其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这样,不仅衔接的自然,而且做到了情境的完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很高涨,又潜移默化的渗透了思想教育。

4.拓展联系,深化新知

此环节旨在及时巩固内化新知,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我注重问题的层次性,开放性和生活化。为此,我设计了三个环节的闯关游戏:

第一题:课后练习1:描出不同图形(不规则)的边线

这是为了巩固新知,形成技能

第二题:课后练习2:量一量,算一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周长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价值、

第三题:出示练习3:比较几个不同形状图形的周长是否一样。

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促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课堂小结

通过交流本节课的收获,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周长问题的兴趣。使学生获取的不仅是数学知识,而更多的是对数学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数学世界的热情。

6、 布置作业

1)把课后从生活中找到的周长写成数学日记

2)

四、板书设计

最后,我再来说一说我的板书: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好的板书就是一个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力求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简洁美和逻辑美。

本节课的总体设计理念:

以上教学环节,向学生充分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都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既注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张扬,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努力为学生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

相关热词搜索:周长的认识ppt 周长的认识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周长的认识日记”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周长的认识日记"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riji/7928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