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关于秋的整首诗

关于秋的整首诗

2016-01-06 10:29:0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关于秋的整首诗篇一《关于描写秋天的古诗句大全》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关于秋的整首诗》,希望能帮助到你。

关于秋的整首诗篇一
《关于描写秋天的古诗句大全》

 导语:关于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句大全,以供同学们阅读和赏析!《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宣城谢眺北楼》、《登高》、《苏幕遮》、《中秋月》、《秋雨中赠元九》...  1、《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  2、《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3、《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1、《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2、《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秋波媚》【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14、《秋月》【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5、《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16、《秋风引》【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7、《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8、《秋雨中赠元九》【唐】白居易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19、《初秋》【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20、《秋晚江上遣怀》【唐】杜牧  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  21《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2、《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3、《河西送李十七》【唐】高适  边城多远别,此去莫徒然。  问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  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高价人争重,行当早著鞭。  24、《立秋日登乐游园》【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25、《秋思》【唐】白居易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26、《客亭》【唐】杜甫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残生事,飘零似转蓬。  27、《秋芸有春绿》【宋】范成大  秋芸有春绿,疏篱照孤芳。  清霜早晚至,何草能不黄?  宁当念衰落,政尔事容光。  及时且自好,来日殊未量。

  2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9、《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0、《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1、《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2、《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与描写秋天的有关作文链接》》》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句大全描写秋天景色作文350字:秋描写秋天的作文200字:秋姑娘关于秋天的作文500字:可爱的秋天关于秋天的作文600字:秋天秋天的写景作文600字:秋景关于秋天的作文300字:秋天来了关于秋天的作文400字:秋姑娘

关于秋的整首诗篇二
《描写秋天的古诗名句大全》

描写秋天的古诗名句大全

来源:查字典作文网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宋·秦观《木兰花》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宋·秦观《虞美人》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宋·秦观《满庭芳》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元·白朴《天净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宋·秦观《木兰花》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宋·秦观《虞美人》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宋·秦观《满庭芳》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元·白朴《天净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

关于秋的整首诗篇三
《在秋天里读一首诗》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在几年前的一个秋天,我读了孟浩然的这首诗,当时并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只是感觉它很美。反复吟唱,总感觉自己的心被什么东西缠绕着,就像站在一江水旁,极目远视,而眼前却浮起缕缕袅袅的雾。以后,无论何时,只要我重读这首诗,就好像一下子回到了那个秋天,仿佛那个秋天从未走远。我知道,这首诗已经将一个季节的记忆融化入我的生命。

秋天真的是一个适合读诗的季节,不仅因为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关于秋天的诗篇,更因为秋天本来就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不必说窃窃私语,约定春天再见的落叶,也不必说饮了秋露醉红两腮的小山,迂折环绕而永不打结的秋水,也不必说苍苍蒹葭河畔伊人,光是一场淅淅沥沥的秋雨就足以让人静静地听上千年,宋人蒋捷有词:“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雨滴到天明。”虽然听雨的人生阶段不同,但似乎场景都定格在秋季,雨下在词人的秋季,词人的一生都迷迷离离地氤氲在秋季了。

诗本来就是前人留下的感受最深的回忆,它同时又帮助后人采撷,储藏并唤醒回忆,在一个个季节,读着美丽的诗,当那旖旎的文字

如同琴槌敲击琴弦一样叩响心弦时,这个季节便融入了这首诗,读者便也融入了这首诗。从此,徜徉在与诗交融的世界中,相伴左边的是对一个季节的感受和回忆,相伴右边的是曾经邂逅却不再重逢的似水年华。

诗既如燕,载着美好的回忆在一个季节如期而至,这个季节又何必是秋日?春天回归,自有诗在土壤中勃发希望;夏日涌来,自有诗在热浪中燃烧热情;在冬季,更多的是让诗在无痕的雪地上留下两串脚印,一串连着昨日的昏黄记忆,另一串通向明天的遥遥期盼。

人本该诗意地栖居,每个季节,每一天都应有所期盼,有所感受,再将这些触动与感受储藏起来,发酵成为滋养以后日子的养料,一种令自己感动的养料。这种养料又何必是诗?一首清歌,一曲钢琴,甚至于半树残花,几丝虫鸣,都足以让回忆如云雾般缭绕在岁月的河流上。任岁月流逝,云雾淡去,当这些记录回忆的声音轻轻叩击你的额头时,云雾又将从昨日缭绕的地方袅袅升起,柔柔地飘着,荡着,一直弥漫到你今日的行船。

所以,在学习工作之余,不必吝啬自己的时间,只管去和诗共舞,和秋天约会,去感受花开、叶落、虫鸣、流水,去计划自己的生命与他人,与自然,与万物的种种期待,种种相逢,种种相忆。

那就从现在开始,去读一首诗,去听一首歌,去储存属于你自己记忆。当秋季又至,熟悉的旋律又一次响起时,所有蒙尘的记忆都会跳跃起来,给你感动,给你温暖。

关于秋的整首诗篇四
《描写秋天的古诗信息大全》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 ——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霜风:秋风。关河:关塞河流。残照:夕阳的余晖。 ——宋•柳永《八声甘州》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是处:到处。红衰翠减:花谢叶落。苒苒: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 ——宋•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断虹:残余的彩虹。霁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 ——宋•黄庭坚《念奴娇》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无赖:百无聊赖。穷秋:深秋。 ——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小轩;有窗槛的小室。 ——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 ——宋•秦观《木兰花》 \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阿谁;何人。背西风:背向秋风。 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 ——宋•秦观《虞美人》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衰草:枯草。画角:军中用的号角。断:尽。谯门:城上鼓楼,用以了望敌情。 三句写孤城秋景。 ——宋•秦观《满庭芳》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可人:合人意。红蕖(音同“渠”):荷花。却:开尽。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壑(音同“贺”):山谷。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败荷:残荷。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残霞:晚霞。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飞鸿:大雁。 ——元•白朴《天净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唐•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别称。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宋•苏轼《赠刘景文》

关于秋的整首诗篇五
《老年是一首秋天的诗》

老年是一首秋天的诗

人生好比文学。少年是春天的歌、老年是秋天的诗。

少年在春天里放歌。这是他们天真、烂漫、稍纵即逝和永不复返的花季。 初夏属于青年。事业和爱情时而浪漫时而实际,美好的理想变成现实或被击溃。 然后就是盛夏——艰苦奋斗的中年,一个悲喜交加充满戏剧性的苦乐年华。 现在,这一切都过去了。雁去叶落,橘红穗黄,天高云淡,风静潮平。秋天到了。它是在不知不觉中到来的,然而又是何等地充满魅力。

秋日的和阳不再光彩夺目不再火热骄人,暖暖地只是一片温情。秋日的田野不再躁动不安不再生机勃勃,静静地只是一片收获。

秋日的林木不再满身披挂不再密不透风,默默地只是一片质朴。老年就是秋日的和阳、田野和林木,是秋天绵长、醇厚、丰富、深沉的诗。

秋天的诗是人生的体验和领悟,是淡泊超脱的境界和坦然面对的情怀。面对累累硕果和冬季将临,老年更接近生命的本真,就像秋日的天空格外澄明。 这种纯净和澄明正是诗的品格。所以,诗总是天然地属于少年和老年。 少年的纯净来自天真,天真可贵;青年的浪漫来自热情,热情可爱;中年的丰富来自执着,执着可取;老年的澄明来自超脱,超脱可敬。

超脱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智慧,一种超越了生死荣辱的人生智慧。 因为智慧,所以用不着喋喋不休;因为超脱,所以犯不着愤愤不平。 有智慧垫底的豁达超然,犹如一潭秋水清澈见底,却又深沉厚重,韵味无穷。 老年应该是这样一首诗。

老年能够成为这样一首诗。

关于秋的整首诗篇六
《秋天是一首诗》

咏 秋

秋天是一首诗,秋天是一幅画,秋天是一首歌,秋天是一个美丽的梦。秋天很美,美在一份清澈。“万美之中秋为最”。 当漫天旋转的枯黄划出季节更替的轨迹,秋林愈发显出她的秀颀与挺拔,那是一份不需要任何东西来装饰的洒脱和孤傲。最迷人的莫过于秋林映着落日,天边酡红如醉,衬托着渐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 那是一种说不出的凄楚之美! 盈盈秋水,温柔明净的似母亲的眼睛,最是一泓浓情,溪水从隙石间奔窜出来,跳动着明快活泼的音符,流淌着秋天的身影和神韵。 秋天是多情的,因为她有那么多的产儿。春天洒下的种子,秋天得到了收获! 明净的秋月更是多情,娟洁的月亮把清丽的余辉铺洒开来,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轻纱,透出温馨、宁静、梦幻般的美. 秋天是含蓄蕴藉的。她饱历了春的繁盛、夏的热情,不再追逐浮华与赞誉,而是静静地、悄悄地融入一片淡淡的秋光之中。 秋天是多彩的,那黄叶绿树红花,还有那旷野,那长烟,那黄昏的牧童,那暮色里的笛声,那溶溶月色中的阵阵馨香,那阵阵馨香中的美丽背影…… 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如诗、如画、如歌、如梦,在你的心头萦绕,牵动你一片片悠悠的远思。所以,世人喜爱这淡泊平静秋色,钟情这温柔多情的秋韵! 愿生命也是这样,没有太多烂漫的春花,没有太多喧闹的浮躁,只有一片安静纯净的秋色,只有生命的成熟和深沉,只有像一片红枫那样热切真挚的秋之梦。

秋天悠扬而温怡,秋意漫洒苍穹,秋里散满了太多的物象与意象,一景一物,皆蕴透着浓郁的秋色秋香。人的一生,多象一朵轻云,一缕清风,在不经意间伴你走过人生四季。我们需要春天的和风,夏天的细雨,更需要秋天的收获,这是人生最灿烂的收获季节。

冥冥秋季,似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其真正的内涵在于它成熟的魅力。秋天的诗中漂浮着阵阵稻香;秋天的情感流溢着苦尽甘来的味道;秋天的生活蕴含着沉甸甸的永恒。秋天的饱满和闪亮,并不是用眼睛就可以去感受的。在许多人眼中,秋天是用来寄托愁思的,是清高的,孤独的,容易忘记很多东西的季节,枯黄的秋叶好似在向人们诉说: 不久前的美丽及光彩照人的葱绿。 在自己短暂的生命里,无悔的倾心怒放那生平唯一的绿色。直至秋的来临,它才依依不舍的带着那个酝酿已久的梦想,在秋风阵阵寒意的催促下,万般无奈的离开了大树,告别了那份葱绿。

月朗风清,最是相思无眠,蔚蓝的月夜,密密的星云如同撒了一把珍珠,镶嵌在丝戎蓝般的苍穹。薄薄的月纱,流淌的月海,枕着老树的年轮,银色的月浪载你飘向秋的梦乡。

人生有四季,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秋天,特别是逝叹嗟卑深秋, 总是令人联想到人生芸芸众生的感伤。踏着凋零的树页,迎着清凉的晚风,随裙襟飞舞,任夕阳余辉,秋天虽枯萎了碧绿的原野,却也拂红遍山的枫叶。宽厚坚实的金色之秋,让人觉得一种想去飞翔、想去歌唱的愉悦。秋风萧瑟的时节, 心底总会有一丝惆怅和几许淡淡的忧伤。树叶在无情的秋风中瑟缩颤抖,拼命的将大树攀住,充满了

对生的渴求。阵阵的秋风将秋叶毫不怜惜的从树梢拽下,枯黄的秋叶在空中翻飞,无可奈何的随风飘散,是怎样的孤立无助。

秋天又是收获的季节,金灿烂的稻田散溢着秋思的浪漫,飒飒秋风涤尽胸中的积郁,让人神清志爽,粮食进仓瓜果飘香,理想的储仓正悄悄丰满,那红透的果实,成熟饱满得让人心动。

秋天是金色的,辉煌的梦;

秋天是悠扬的,愉悦的歌;

秋天是美好的,清灵的诗;

秋天是坚强的,永恒的生命。

关于秋的整首诗篇七
《古诗鉴赏30首(附参考答案)》

古诗鉴赏30首(附参考答案)1.饮酒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注]南山,即庐山,当时是佛教、道教云集的胜地。(1)这首诗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任一种,作简要评析。答:.一、二句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对于第一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一"而"字作坚决地转折。三、四两句议论,以自设宾主的设问方式揭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五---八句细致的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心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自有"悠然"的心境。收尾两句抒发感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2)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 "好的。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答:"见"字好,"见"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庐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2、从军行 塞上听吹笛王昌龄 高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①旧别情。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借问梅花②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注]①关山:系乐曲《关山月》。 ②梅花:系乐曲《梅花落》①填空:以内容分类,唐诗有"送别诗"、"咏史诗"等等,这两首诗属于边塞诗。两首诗都写了乐曲声和月色,借以抒发戍边者的情怀,可谓"'声色'传情"。① 简答: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答:②字面上,似乎写塞上梅花盛开,在风中,一夜间花散落于关山处处。实际上,"梅花落"是笛子曲, 风将笛声吹送到关山处处。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的诗篇。从内容看,都是写送别,从抒情手法看,李诗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也可);王诗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诗人的禀赋个性不同,诗歌

的感情色彩也不同,试比较这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答:李诗豁达(旷达,乐观),王诗离愁中带洒脱(只答"离愁""洒脱""伤感"亦可)4、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① 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作用。答:营造凄清寂寞的意境 ② 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答:以动写静,反衬③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扼要回答。答: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 诗语言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渲染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在异乡作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 2、有人评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鉴赏体会。答:a三四句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意象,抒情一反一二句诗的直抒胸臆 ,显得深沉含蓄。 b本为诗人思念兄弟,却以"遥知"二句翻转一面,化出幻觉,写家乡的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诗人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少一人"的缺憾更须体贴。这正是这两句的出乎常情之处,它使情感更加深沉而余味无穷。6、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多病所需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①这首诗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同一时期,但两首诗所抒发的感情不同。作者笔下的"江村"环境特点是幽静这从第一联中就可以看出;第二三联先描写眼前的景物,又撷取了家庭生活的两幅画面,从中表现了诗人经过漂泊后,获昨暂时的安定生活时愉悦闲适的心境。这首诗对仗工整、音调和谐,语言的突出特点是自然清新质朴。②"多病所需唯药物"一句,有的版本也作"但有故人供禄米",你认为哪一句更好?请简述理由。(略)7、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岑 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①这首诗从体裁上看是七言绝句(或绝句),押的韵是ā。 ②三四两句运用了

什么写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三四句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得梁园更加萧条③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慨?答:这首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 28、秋 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① 历代文人为了抒"悲秋之情",常借助那些事物(景物)?答:落叶、悲鸿、衰草、枯木 ②本诗作者借助"排云之鹤",来表达对秋的迥异态度。请写出你对本诗中"鹤"的形象和体现的人生态度的简要理解。(50字左右)答:刘诗中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直上,矫健凌厉,体现了激越向上,积极乐观人生态度。 8、绝句两首(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这首诗第一二句写景,写了色彩丰富的四种景象,运用的主要方法是映衬,其中一个"欲"字,运用拟人修辞方法,赋予花朵摇曳多姿的动感的特点。(2)、这首诗是诗人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简析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诗运用了乐景写哀的手法,作者面对如画的之景,勾起了漂泊伤感,最后一句流露出归心殷切的思乡之情。9、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是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的"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考题)答:"折柳"是古代关于惜别的一首名曲,后人在送别中常有折柳的习俗。"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本诗的关键。10、燕子来舟中作 (唐)杜甫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旧入故园偿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注;本诗是诗人晚年客居湖南时的作品。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燕子"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同意。本诗以燕子为歌咏对象,实际上句句关着自己的茫茫身世,这样借燕言情,借燕抒怀,表达了凄楚悲怆之感。11、秋风引 (唐)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进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注: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段时期的贬谪生活。(1)、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秋风"是理解

本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秋风"是诗人吟咏之物,由秋风的到来"雁群",由"雁群"引出庭树,由秋风中的"雁群"引起诗人"孤客最先闻"的共鸣。整首诗的意象和情感都是在秋风中展开的,所以说,"秋风"是理解本诗的关键。12、杳杳寒山道 (唐)寒山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疾疾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曾说,这首诗通篇充满了"寒意",句句使用迭字的艺术显示了威力,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答:同意。"杳杳"言路深幽远,渲染了"寒"的气氛,"落落"言涧边寂寥冷落,给人以空旷寂寞之感;"啾啾"状鸟叫之声,以有声写无声;"淅淅"以风声描风的动态之感,从声音上渲染环境的肃杀;"纷纷"绘雪飞舞之状,从视觉上表现环境的肃杀;"朝朝、岁岁"从时间上点染寒意之久。这些迭字从不同角度运力,共同完成了整首诗寒冷氛围的营造工作。13、秋思 (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空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问: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是曾说,"意万重"一词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意万重"在诗 中的意思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意万重"即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同意。"见秋风"引起"作家书"之念,"作家书"引起"意万重",正因为"意万重",所以在家书中"说不尽",怕"说不尽"方才临发又开封。可见,诗中一切内容都是由"意万重"引发的。14、舟中读元九诗 (唐)白居易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达船声。注:元九:元稹,白居易的挚友。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江州途中,而元稹已于5个月前贬通州。(1)、这首诗前三句连用"灯"字,创设出"灯前读诗"、"诗尽灯残""灭灯暗坐"三个意象。这样写创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答:创设了黑夜中凄清的环境,思念中凄苦的心情,贬谪中凄凉的人生。(2)、诗中第四句写"逆风吹浪达船声"有何用意?答:明写江中狂风大浪,暗指险恶的政治风浪。15、田园乐 (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体现了诗人内亲近大自然的乐趣。问(1)、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答:诗中有画,绘形绘色;动静结合,情景结合。(2)、诗中的"山客"是怎样的心境?答:有闲适恬静的心境。17、秋词 (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注:此诗是作者被贬朗州时的作品。(1)、一、二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的什么手法表现的?答: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用了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2)、秋天可写的景物有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什么深意?答:借托鹤冲天而上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精神。18、与诸子登砚山 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注]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沽而建。(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请就这种体裁形式的特点做简明解说。答:.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八句,每句五个字;第2、4、6、8句押韵;颔联、颈联对偶;全诗符合平仄格律要求。(2)从这首诗的四联中任择一联,联系全诗,就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谈一下你的看法。答:首联勾勒出阔大的时代背景,包含着对时光流逝、无可阻挡的感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颔联诗句平实,内涵丰富,既有对历史英雄羊公的回忆,也有诗人吊古伤今的感怀。颈联写眺望所见:"水落""天寒"简捷形象地把羊公所处的背景环境描绘出来。尾联是悠然的收束,诗人在秋寒暮色中垂泪,凭吊怀古中融入了因个人遭际生发的苍凉感慨。19.如梦令 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1)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2)请就这首宋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答:这首宋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这首词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这首词还用了映衬对比写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红既映衬又对比,赞美了红白桃花独标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20.昭君怨 郑域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载,一般开。(1)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答:梅。两个"道是"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花枝旁

关于秋的整首诗篇八
《古诗鉴赏30首》

古诗鉴赏30首(附参考答案)

古诗鉴赏30首(附参考答案)1.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南山,即庐山,当时是佛教、道教云集的胜地。

(1)这首诗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任一种,作简要评析。

答:.一、二句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对于第一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一“而”字作坚决地转折。三、四两句议论,以自设宾主的设问方式揭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五---八句细致的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心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自有“悠然”的心境。收尾两句抒发感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2)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 ”好的。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答:“见”字好,“见”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庐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

2、从军行塞上听吹笛

王昌龄高适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①旧别情。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借问梅花②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①关山:系乐曲《关山月》。 ②梅花:系乐曲《梅花落》

①填空:以内容分类,唐诗有“送别诗”、“咏史诗”等等,这两首诗属于边塞诗。两首诗都写了乐曲声和月色,借以抒发戍边者的情怀,可谓“„声色‟传情”。

①简答: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

答:②字面上,似乎写塞上梅花盛开,在风中,一夜间花散落于关山处处。实际上,“梅花落”是笛子曲, 风将笛声吹送到关山处处。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的诗篇。从内容看,都是写送别,从抒情手法看,李诗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也可);王诗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诗人的禀赋个性不同,诗歌的感情色彩也不同,试比较这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

答:李诗豁达(旷达,乐观),王诗离愁中带洒脱(只答“离愁”“洒脱”“伤感”亦可)

4、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①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作用。

答:营造凄清寂寞的意境

②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答:以动写静,反衬

③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扼要回答。

答: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诗语言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渲染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在异乡作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

2、有人评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鉴赏体会。

答:a三四句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意象,抒情一反一二句诗的直抒胸臆 ,显得深沉含蓄。b本为诗人思念兄弟,却以“遥知”二句翻转一面,化出幻觉,写家乡的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诗人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少一人”的缺憾更须体贴。这正是这两句的出乎常情之处,它使情感更加深沉而余味无穷。

6、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

多病所需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①这首诗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同一时期,但两首诗所抒发的感情不同。作者笔下的“江村”环境特点是幽静这从第一联中就可以看出;第二三联先描写眼前的景物,又撷取了家庭生活的两幅画面,从中表现了诗人经过漂泊后,获昨暂时的安定生活时愉悦闲适的心境。这首诗对仗工整、音调和谐,语言的突出特点是自然清新质朴。

②“多病所需唯药物”一句,有的版本也作“但有故人供禄米”,你认为哪一句更好?请简述理由。(略)

7、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①这首诗从体裁上看是七言绝句(或绝句),押的韵是ā。

②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三四句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得梁园更加萧条

③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答:这首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

28、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①历代文人为了抒“悲秋之情”,常借助那些事物(景物)?

答:落叶、悲鸿、衰草、枯木

②本诗作者借助“排云之鹤”,来表达对秋的迥异态度。请写出你对本诗中“鹤”的形象和体现的人生态度的简要理解。(50字左右)

答:刘诗中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直上,矫健凌厉,体现了激越向上,积极乐观人生态度。

8、绝句两首(二)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这首诗第一二句写景,写了色彩丰富的四种景象,运用的主要方法是映衬,其中一个“欲”字,运用拟人修辞方法,赋予花朵摇曳多姿的动感的特点。

(2)、这首诗是诗人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简析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诗运用了乐景写哀的手法,作者面对如画的之景,勾起了漂泊伤感,最后一句流露出归心殷切的思乡之情。

9、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是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的“折柳”寓意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考题)

答:“折柳”是古代关于惜别的一首名曲,后人在送别中常有折柳的习俗。“折柳”这首

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听到“折柳”曲的笛声

关于秋的整首诗篇九
《全面古诗》

八.古诗鉴赏歌诀

古诗鉴赏不畏难,考纲要求烂心间。表达技巧和形象,思想内容加语言。

素质修养固根本,神游于古想联翩。诵读咏叹兴会至,语言突破发先端。

平仄对仗适格律,押韵也使语序缠。语言风格有特质,术语种类要记全。

质朴清新别绮丽, 简练隽永意味先。

诗中意象无限广,主客相融滋味长。离愁别绪托折柳,望月怀远尽思乡。

竹菊梅兰君子范,春草无涯友情芳。燕飞世迁夫妻苦,杜鹃啼血寄凄凉。

蝉鸣高洁虫悲误,鱼传尺素鸿雁忙。凡此种种难尽举,骚人寓意话衷肠。

分门别类条理化,意境初解识诗章。

抒情方式要记清,直抒胸臆显爱憎。更兼触景生情意,融情入景风雨惊。

托物言志诗魂寄,尽吐块垒见真情。侧陪正面静衬动,乐景哀情反相成。

烘云托月手法老,虚实结合更鲜明。双关互文兼对仗,铺陈排比并比兴。

跨过表达技巧隘,评价顺水有乘风。

思想内容怎评价?胸存类型不驳杂。写景寄旨表不群,咏物抒怀写高雅。

羁旅行役寻常见,思亲怀乡拟不差。故道长亭别情重,多言不忍少旷达。

怀才不遇思明主,舒啸山水访道家。咏史写人堪自比,借古讽今漫叹嗟。

边塞风火燃诗意,或欲建功或挞伐。对号入座须谨慎,莫让定式缚自家。

古诗浩淼如烟海,读品思评四步法。如今识尽个中味, 居高临下六分抓。

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如雪、竹、梅、松、鹤、荷、平仲、金风玉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再如: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情;东篱——山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离别怀思之情等等。

古典诗歌鉴赏

一、鉴赏古诗的有关知识。

(一)关于古诗的题材:

1、交游诗:包括送别诗、怀人诗、寻访诗等,常常表现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或依依不舍、或切切思念、或安慰勉励、或相逢之喜、或离别之愁。

2、怀古诗:此类诗或缅怀古人,或追思古事,多借古讽今,抒发壮志难酬的抑郁,不胜昔盛今衰的悲凉,总结历史教训,讽喻当朝天子。

3、边塞诗和闺怨诗:二者在主题上多有一致,只是表现角度不一样。前者多写边塞荒凉,总有千嶂狼烟、山月羌笛、或抒发爱国情感受,或倾吐思家盼夫情绪,或抨击不义战争,后者多写闺中少妇孤单寂寞、思夫心切,借此传达厌恶战争、企盼和平的主题。

4、咏物诗:常常抓住某物写其内在的精神,以物相象征人格,托物言志,寄寓诗人的情操人格追求。

5、哲理诗:此类诗寓情于景,由景悟理,因事见理,传达出启人深思的哲理。

6、羁旅行役诗:常写旅途所见所感,借此抒发漂泊无依的孤苦,思念故土家园的心情,怀才不遇、天涯沦落的哀伤。

7、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模山范水,见山水精神,歌赞祖国大好河山,抒发个人胸襟抱负;田园诗写村居田园生活,透露出隐逸思想,抒发闲适心态。二才都要即景即事抒情,都讲究情景交融,情在景中。

古诗鉴赏的设题与例释

古代诗歌鉴赏题多从以下几个方面设置题点:

一、从重点字词处设置

对诗歌中重点字词的理解,是诗歌鉴赏的第一步,只有正确理解字词,才能准确鉴赏诗歌。因此,重点字词成为题点设置的一个内容。

阅读唐代严维的诗《丹阳送韦参军》,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丹阳国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A、作者在诗中用一“秋”字,主要是为了交代送别友人的季节。

B、“江南”、“江北”在诗中有照应的作用,突出了江水的阻隔;“望”字传达出思念之神态。

C、第四句写望中所见,给人以寂寞、空虚、孤独的感觉,“水悠悠”暗含着无限的思想。

D、作者将对友人的真挚感情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言有尽而意无穷。

[解题导引]这首诗,写作者送别韦参军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与参军之间的真挚情谊。对诗中“秋”的理解,关系到整首诗的把握和鉴赏。表面上“秋”是写时令,实际上是表达了当时作者的情绪,作者巧妙地运用拆字法,以“心”上有“秋”说明“愁”,从而表达出作者的千种离情,万般愁绪。因此,如果认为“秋”字主要是为了交代送别友人的季节,那就错了。答案应为A。

二、从关键语句处设置:

读懂诗句是阅读鉴赏诗歌的基础,试题多在关键语句处设置题点。

阅读辛弃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选出对这首词的文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醉里”二句写了一个梦境,描写了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战杀敌的形象。

B、“八百里”二句,生动的描写了将士们在军旗下分烤熟的牛肉的宴饮场面,“五十弦”指合奏的各种乐器,“塞外声”指雄壮悲凉的军歌。

C、“了却”二句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将军意气昂扬的神情,道出了词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大业,赢得青史留名的理想。

D、末句“可怜白发生”,抒发了词人在南宋统治集团的压抑下,收复祖国河山的壮志无从实现的悲愤。

[解题导引]首句“醉里挑灯看剑”由三层意思:“看剑”表示雄心,“挑灯”点出时间,整句是写念念不忘报国。“梦回吹角连营”,是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也不是写梦境。而且,这两句也并没有写到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战杀敌的情形。答案是A。

三、从意象上设置:

意象是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如果要理解诗中蕴涵的情感,参透诗的意境,那就必须先把握意象。

对下面这首《菊花》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A、第一句写从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B、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留恋忘返的情景。

C、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

D、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义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解题导引]在人们的思维定势中,一谈到菊花,就想到它的高洁气质。但本诗作者之所以喜爱菊花,是因为菊花在百花之中最后凋谢,“此花开尽更无花”,与菊花高洁的气质无关。因

此,如果对菊花这一意象的理解出现偏差,就会导致误选。答案是C。

四、从感情的角度设置:

感情之于诗,如血液之于人体,如水分之于花草,它是诗歌的生命。鉴赏诗歌就应当从诗歌的意象出发,仔细体味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人的情感。

对[甲][乙]两首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甲]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乙]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A、从词中所写的人物来看,甲词所写的一是一位思妇——秦娥;乙词中没有人物姓名,没有人物活动,是一首写景词。

B、从时令上看,两词均描绘了秋季景物。

C、两词均以借景抒情之笔收束,均是借对夕阳下景物的描绘来抒发一种悲壮豪迈之情。

D、两词结尾均具博大苍凉之气,但前者略显伤感,后者则透露出昂扬豪迈的英雄气概。

[解题导引][甲]词作者传为李白,从诗中意象看,体现了博大的盛唐气象,同时也给人一种苍凉之感,但仔细体味那幽怨的箫声、秦楼的冷月及西风残照的汉家陵阙,又无不给人一种惆怅空寂的伤怀之痛。[乙]词作者是伟人毛泽东,从凛冽的西风、雁叫的长空、如铁的雄关、如海的苍山、如血的残阳中,分明感到词中所抒发的是红军战士那种昂扬、悲壮、豪迈之情。答案为D。另外,[甲]词是一首叙事词,写的是冬景;[乙]词没有抒发豪迈之情。据此排除前三项。

五、从意境上设置:

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联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古人创作诗歌,十分重视诗歌的意境,把意境的优劣作为评判诗的重要标准。鉴赏诗歌就应当能够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意象,进入到意境中,去领略诗歌的意境美。 杜甫的诗《漫成一首》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此相同的一首是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解题导引]备选的四个答案中,只有C项诗的意境由四景组成,即“江山”、“花草”、“燕子”、“鸳鸯”。所以,答案选C。

六、从风格上设置:

风格是诗人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不同的诗人有不同风格,同一位诗人在不同作品或不同的创作时期所表现出来的风格也不尽相同。因此,鉴赏诗歌不能不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

对辛弃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见例2)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这首词结构布局奇变,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传统写法,把上下两片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过片(下片的开头)内容不变。前九句为一意,末了“可怜白发生”一句另起一意;前九句是想象中的军容和雄心,末句却是现实情况。

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连用两个比喻,生动的描写了抗金的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十分振奋人心。

C、这首词词题是“壮语”,前九句雄姿英发,堪称壮语,而末句却是感情大转折,使全首词变得低沉凄凉,一变而为婉约派的风格。

D、尾句是写现实生活,与前文的想象之辞形成强烈对比,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大矛盾。

[解题导引]这首词和辛弃疾的其他词一样,格调是豪迈高昂的。末句是对前九句的大转折,使全词顿生悲壮之气,并且一转折即结束,文笔很是矫健有力,其声调、色彩与婉约派的作品完全不同。这种艺术手法正表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他的独创精神。本题答案是C。

七、从表达技巧上设置:

古代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 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D、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解题导引]这首词揭示了作者对大自然变化的敏感和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关怀,内容曲折而含蓄,笔调跌宕而有致,在与侍女的一问一答之间委婉含蓄的流露出惜春的情愫,并非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因此答案为C。

八、从用典处设置:

在我国的古代诗词典中,经常出现一些典故,运用典故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对于鉴赏者来说,如果不了解典故的含义,就不能很好的读懂这些诗歌,更谈不上鉴赏。

对《出塞》一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A、首句运用互文见义的写法写诗人由眼前的“明月”和“关”联想到秦汉两代曾经有效的抵御匈奴的入侵。

B、二句写外族入侵,战士们因抵御外侮而长期不能归还。

C、三、四句借用飞将军李陵的典故,对当时领兵远征的主将进行了赞扬。

D、这首诗的情绪悲壮而不凄凉,明畅而不浅露,慷慨而又含蓄,体现了王昌龄七言绝句所特有的风格。

[解题导引]《史记·李将军传》中说:“(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清人沈德潜认为这首诗“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这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因此,三、四句是借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对当时领兵远征的主将进行了批评答案是C。

九、从节奏方面设置:

诗歌是一种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艺术,我国的古代诗歌非常重视节奏和韵律。把握诗歌的节奏,进行诵读,对于我们鉴赏诗歌有着很大的帮助。

对王维《山居秋暝》的诗句,诵读节奏划分不恰当一项是

空山/新雨/后 明月/松间/照 竹喧/归浣/女 随意/春芳/歇

[解题导引]五言诗歌的节奏一般是“二二一”式,但划分节奏不能单看句式,应兼顾内容,

联系意义的表达。“竹喧归浣女”一句,“浣女”是一个词,诵读时不能分开,应为“二一二”式。答案为C。

总而言之,认真掌握鉴赏题题点设置的特点,把握诗歌鉴赏题的解题方法。不仅有助于很好的备考,而且对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也大有裨益。

诗词鉴赏分析方法举隅

一、常规分析:

每一首诗词都有一些“比较固定”的基本要素,比如季节、时间,人物(主人公)及其相关动作,人物所处地点和人物心情等。当然,这里说的“比较固定”,是指这些要素在诗词中通常都会描述出来:有些诗词表现的明显,有些诗词则表现的隐晦。虽然隐晦,但认真去寻察还是能发现的。在鉴赏分析时若能抓住这些基本要素进行有效分析,往往能切中诗歌命脉,明确诗词“画意”,体会诗情。请看下面的鉴赏示例: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滔。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题看,抒情主人公是诗人自己。“青山”暗点季节是春天,“落日五湖春”一句虽是诗人的想象之景,但也点明了是春天时节。“汀洲”是指水边平地。春光明媚,景色怡人,本该是踏春赏景的好时节,但此时诗人身处如此妙境又在做什么呢?通过“望”、“挥手”、“泪沾巾”这一系列动作,我们发现诗人浓墨重彩地渲染了自己出神凝思、依依惜别的忧伤情绪。最后一句一个“愁”字则更鲜明地点染出诗人心中那份无尽的失落、惆怅的伤感。全诗境界开阔,新颖别致,情景交融,意味不尽。

二、意象分析:

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抒情性是诗词的第一特性。但古典诗词在表达情感方面比较含蓄,大多都是借助景或物来抒发情感的,这些景或物都明显带上主人公的感情色彩。这些景或物就是意象。意象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我们就是要抓住这些意象,仔细体味,通过联想、想象感悟诗词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入情”。请看下面的鉴赏示例: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赏析: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呢?有人家、花朵、蝴蝶、黄莺。诗歌前二句突出花之多且繁盛,“千朵万朵”是上句“满“的具体化,”表现了春天盎然的生机。蝴蝶竞相在花丛间翩跹飞舞,着一“戏”字,表现了蝶儿欢快的心情。“留连”则表明蝶儿对姹紫嫣红的花朵的深情依恋。黄莺呢?它正跳跃于枝头,展开婉转清丽的喉咙歌唱呢,像是在为明媚灿烂的春天送去一支美妙的赞歌。“娇”表现了莺儿的忸怩喜悦的神态。“恰恰”突出莺儿啼叫的清丽。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中的这些意象充分浸润了作者内心的欣喜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生机盎然的春天的喜爱,对现实生活的无限热爱。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三、表达技巧分析:

诗是艺术的精品,诗歌创作离不开各种艺术技巧。粗略地概括,这些表达技巧可大致分为四类:1、抒情手法,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等;2、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夸张、象征、双关、互文等;3、描写手法,如铺陈、渲染、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秋的整首诗》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秋思整首诗的意思 写一首关于秋天的诗 写一首关于秋天的诗歌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关于秋的整首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关于秋的整首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1260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