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秦淮河古诗

秦淮河古诗

2016-05-21 11:06:26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秦淮河古诗(共5篇)从古诗看秦淮河文化从古诗看秦淮河文化[内容提要]:十里秦淮之地,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如烟如画的美景、美丽动人的传说爱情以及,凄凉感人的爱情以及千年的沧桑一直是文人墨客咏叹的宠儿。我国古代诗歌里我们可以看到秦淮种种历史文化。[关键词]: 古诗 秦淮河 文化秦淮风光地处南...

《从古诗看秦淮河文化》
秦淮河古诗 第一篇

从古诗看秦淮河文化

[内容提要]:十里秦淮之地,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如烟如画的美景、美丽动人的传说爱情以及,凄凉感人的爱情以及千年的沧桑一直是文人墨客咏叹的宠儿。我国古代诗歌里我们可以看到秦淮种种历史文化。

[关键词]: 古诗 秦淮河 文化

秦淮风光地处南京城南,东起东水关淮清桥秦淮水亭,越过文德桥,直到中华门城堡延伸直至西水关的内秦淮河地带,包括秦淮河两岸的街巷、居民、附近的古迹和风景点,一千八百年以来,这里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之一,美称‚十里珠帘‛。

秦淮河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全长约110公里,是南京地区的主要河道,本名——淮河,又名‚龙藏浦‛。①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远在石器时代,流域内就有人类活动。六朝时代达到鼎胜,隋唐以后,渐趋衰落。到了宋代逐渐复苏成为江南文教中心,明清两代再度达到繁华的颠峰,金粉楼台、繁华椅丽。清末民初,内秦淮河日渐式微,繁华不再,直到1949年以后,南京市人民政府为根治秦淮河,进行规模的治理,重点开发建设了秦淮风光,古老的秦淮河又重新焕发了青春。

六朝金粉,王谢候府的秦淮一直是文人诗词中忧伤美丽的意象,做为一个千年古都,在历经朝代变迁、草枯草荣后所以积淀下来的文化底蕴是挖掘不尽的,自古,文人对于有‚十里珠帘‛

之称的秦淮总有着特殊的情结,不惜文才的写下了一首首流传千古的诗章。从古诗里我们可以看到秦淮声色犬马的繁华和千年沧桑的忧郁。

一、美景

‚平淮既,晓雾复霏霏。淮甸未分色,泱 漫共晨 珲 ,晴霞转报屿,锦帆出长忻。潮鱼时跃浪,沙禽鸣欲飞,会待高秋晚愁因逝水归。‛(杨广《早渡淮》)

《早渡淮》为杨广游经杨州时经淮河所作。诗从开头至‚泱漫共晨珲‛四句。写淮河早晨的景色。淮河的水面宽阔辽远,拂晓之时雾气漂浮在水面上空。使人难以分清哪里是水,哪是平地,水与岸边的平地朦朦胧胧的,共同存在于晨光映照下的这一空间。诗以‚晴霞转报屿‛至‚沙禽鸣欲飞‛,随着时间的推移,写泛舟淮河之上所见更加具体的景物,泛舟河上,晴霞映照,似河中岛屿具有了动态之感,舟上锦帆也随天气可见度的增加更显得高高耸立,这时侯的河鱼子不时跃出浪尖,岸上鸟儿的鸣叫声传入耳鼓。

诗的意境像是晨雾轻笼的淮河那样,美丽空灵,景物如晨睡初醒的美女,宁静而优雅,透出一种静态之美,接着作者又以鱼跃鸟飞,顿使全诗展现出生机,让淮河展现出晨妆迎人的无限风韵。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②读过这两句诗,我们仿佛和诗人一起并立楼头,看到在斜斜的,朦胧的月色下,江

潮在悄悄的退落,月光若明若暗,江潮若隐若现,而远处,在茫茫的夜色里,两三点星星的渔火焰焰地闪烁着,那该是 对岸瓜州边停泊的渔船忽灭忽明的火光吧!如此夜色,完美到令人心痛苦。诗人便也无端的惆怅起来。于是,月美、夜美,连忧伤也便成了美。

秦淮的晨景和夜景之美在诗人咏叹下完美的呈现出来,那么说起秦淮美景便少不了风景明胜。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亲临金陵有感而发作下《金陵五题》,其中提到了两个风景名胜。

鸟衣巷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人们俗称其为‚鸟衣巷‛,鸟衣巷由此得名。东晋(317—369年)时,以王导、谢安为首的两个世家大族,都居住在鸟衣巷,人称其子弟为‚鸟衣郎‛。入唐后,王谢宅地沦为废墟。‚王谢古居‛③在鸟衣巷东,内悬王导、谢安画像。王谢家族中出现过‚王羲之、王献之、谢眺、谢灵运等文化巨人。‛‚王谢古居‛陈列馆的主体建筑为‚来燕堂‛、‚听筝堂‛和‚鉴晋楼‛馆中藏有六朝历史和六朝书画、雕塑、瓷器、生活等专厅,是人们了解六朝文化的窗口。

另一首《石头城》中提到的石头城则位于南京清凉山西,自虎踞关龙燔里石崖耸立,这就是依山而建的石头城,关于石头城的由来,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公元前333年楚国灭了越国,楚威王设臵了金陵,并在清凉山上筑城‛④石头城由

此而来。

秦淮的物境之美是上仓鬼斧神功的杰作,它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吸引这历代文人歌颂咏叹,传作经典。

二、传说

说起秦淮,让人不得不想到那个美丽的‚莫愁湖‛。关于这个湖泊的传说众说纷纭,于是‚莫愁湖‛便有了一种神秘而遥远的气息,吸引着人们。

‚莫愁湖‛之名最早见于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说:‚莫愁湖‛在三山门外,昔有妓庐莫愁家此,故名‛而民间传说则大相迳庭,有说莫愁是刘宋时的洛阳美女,15岁那年卖身葬父,嫁到石城庐家,丈夫戍边,十载音讯无。淳朴的莫愁乐于扶危济贫,深受邻里称歌颂。但因舅姑不容,愤而投石城湖而死,忠厚善良世人皆叹:有说莫愁是萧梁时的金陵鱼姑,聪慧秀丽,名传四方,侯景叛乱,围城索要,莫愁为拯救乡亲,挺身而出,投湖身亡,化作莲荷,分明是一代巾帼的侠骨柔肠,也有说莫愁是南齐时的红歌女,能歌善舞,色艺双全,令人忘愁。我国最早的文学著作有《莫愁乐》一首:‚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头城西。艇子打两浆,催送莫愁来。‛⑤又似乎是一个爱情忠贞,性情刚烈的性情中人,众说纷纭,却尽是赞美和惋惜。

莫愁湖周五里,面积700余亩,湖面宽阔,湖畔林木郁葱,繁花缤纷,春日海棠怒放,春深似海,人行花下过,人停花中坐,每逢炎夏,莲花飘香,翠盖红花。园内建筑相对集中于湖东海。

楼、厅、堂高低曲折,错落有致。

进入园内,西边的郁金堂是莫愁旧居,屋内陈设大方,更有许多名联播送古色古香‚李尧栋的‘一片湖光比西子;千秋乐府唱南朝’;孙依言的‘玳梁燕去,玉座苔移,千古犹留凭眺处;天际遥青,城头浓翠,一樽来画图间’;最有意思的是王恺运的一联‘莫轻他北地燕支,看画艇初来,江南儿女无颜色;尽消受六朝金粉,只青山无漾,春时桃李又芳菲’,据说王恺运早年寓居金陵,听说金陵多才子,看不起外省人,便写了幅对联回击‘吾道南来,尽是镰溪一派;大江去,王非湘水余波’。这还不够,在一次关帝庙酒宴上,又挥毫写下了‘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皆丧胆,单刀会鲁肃,江南名士低头’大煞了江南名士气焰。‛⑥

齐梁时期的《河中水之歌》对莫愁形象进行了描述‚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布,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候。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提履箱。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⑦这首诗刻于郁金堂内壁,刻画出了莫愁光彩照人的形象。

清人袁枚钟情于莫愁湖,于是作诗‚欲将西子西湖比,难向烟波叛是非,但觉西湖输一着,江帆云外柏云飞。‛

三、爱情

‚秦淮河十里珠帘是六朝时期贵族就集居地,隋唐后一度冷落,明清又再高度繁华,富贵云集,‛青楼林立,画航凌波,成

《泊秦淮古诗整理》
秦淮河古诗 第二篇

《泊秦淮》古诗整理

【作者介绍】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原作】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释】

笼:笼罩。这句运用的是“互文见义”的写法,即烟雾、月色笼罩着水和沙。 秦淮:秦淮河。长江下游支流,在今东苏西南部。当时穿过金陵的秦淮河两岸,酒楼妓馆林立,一片繁华景象。

一二句意谓:描摹烟月朦胧的画面,点明夜泊的地点,首句实为互文,意谓烟和月笼罩着寒水、笼罩着沙。

商女:陈寅恪云:“此商女妆即扬州之歌女而在秦淮商人舟中者。”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系南朝陈后主之作。陈后主,南朝亡国之君陈叔宝,为隋所灭。

三四句意谓:隔江的歌女全然不关心即将衰亡的国家,唱的是南朝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当年陈后主每日寻欢作东,终于为隋朝所灭,如今歌女还在唱这支“亡国之音”,于是诗人不胜感慨。尽管此时距离朝灭亡还有几十年,但是国家行将衰亡的阴影已经进入诗人的心田。

【古诗今译】

轻轻的烟雾和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水细沙,宁静的夜里把小船停泊在秦淮河边靠近酒家的地方。歌女不知道亡国的遗恨,在秦淮河对岸的酒店还在唱着亡国的《玉树后庭花》。

【赏析】【秦淮河古诗】

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唐王朝的都城虽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两岸的景象却一如既往。

诗中第一句的两个“笼”字用得出奇制胜,十分引人注目,烟、水、月、沙完全不同的四种事物,用两个“笼”字巧妙和谐地融汇在一起,再现了一幅朦胧而又清亮淡雅的水乡月夜。这幅图画是那么柔和幽静,似静又似流动,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朦胧凄静的气氛又是那么浓。这里的“月、水”和下句的“夜泊秦淮”是相关联的,为第二句“夜泊秦淮近酒家”做了一个很厚实的铺垫。 “夜泊秦淮近酒家”,看似信手拈来,细细琢磨却又很值得回味,诗句内中蕴含着极其微妙的逻辑关系,你看,由于“夜泊秦淮”才能够“近酒家”。然而,“夜泊秦淮”四个字又承接了上一句景色点时间点——“夜”,也点名了上一句所描绘景色的地点——“秦淮”,使之更形象,更具体化。这一句不仅巧妙地照应了诗题,承接了上文,“近酒家”还起到了开启下文的作用,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后庭花”,也由此才触动了诗人的情怀。可见,这

七个字承上起下,结构全篇。“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犹唱”二字意味深长,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语言清新自然,构思精巧缜密。全诗情景交融,景为情设,情随景至,自然天成没有丝毫斧凿之痕迹,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朝统治者,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前世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深思之忧国情怀。

【主题】

对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和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写作特点】

“犹唱” 是什么意思?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

“犹唱”“:还在唱。

诗人在这里用了曲笔。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应该是那些沉湎酒色,寻欢作乐,过着醉生梦死,灯红酒绿的生活的达官贵人。

从字面上看是批评歌女,实际上是批评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颓靡世风,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

不知:凸现诗人的感慨之深;

犹:凸现诗人的忧愤之切。

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接抒写其事其情的笔法,叫做曲笔。曲笔,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用曲笔来抒写感情,可以使诗歌的抒情更为婉转、含蓄、意境深邃,倍增哀乐。

《古诗文阅读》
秦淮河古诗 第三篇

古诗文阅读(二模)

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7~11题。(15分)

【甲】 金陵旧院

清·蒋超

锦袖歌残翠黛尘,楼台已尽曲池湮。

荒园一种瓢儿菜,独占秦淮旧日春。

[注]旧院:明末金陵妓院所在地。②锦袖、翠黛:均代指歌妓。尘:用作动词,化为灰

尘。③曲池:曲折缭绕的水池。④瓢儿菜:蔬菜名,菜叶如瓢。

【乙】 秦淮河房

张岱

秦淮河河房,便寓、便交际,房值甚贵,而寓之者无虚日。画船箫鼓,去去来来,周折.①其间。河房之外家有露台朱栏绮疏竹帘纱幔。夏月浴罢,露台杂坐。两岸水楼中,女客团.

扇轻绔,缓鬓倾髻,软媚著人。

年年端午,京城士女填溢,竞看灯船。好事者集小篷船百什艇,篷上挂羊角灯如联珠。.

②③船首尾相衔,有连至十余艇者。船如烛龙火蜃,屈曲连蜷,蟠委旋折,水火激射。舟中鏾

钹星铙,宴歌弦管,腾腾如沸。士女凭栏轰笑,声光凌乱,耳目不能自主。午夜,曲倦灯.

残,星星自散。 (节选自《陶庵梦忆·西湖寻梦》)

【注】①绮疏:雕花窗格。②连蜷:又长又弯的样子。③蟠委旋折:在河中旋转盘旋。

④鏾钹星铙:形容各种乐器齐鸣。

7.用“/”给下列句子断句,划三处。(3分)

河 房 之 外 家 有 露 台 朱 栏 绮 疏 竹 帘 纱 幔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而寓之者无虚日( ) (2)夏月浴罢 ( ) ..

(3)竞看灯船 ( ) (4)士女凭栏轰笑 ( ) ..

9.翻译(2分)

船首尾相衔,有连至十余艇者。

10. 甲诗前两句实写现状,虚写往昔:以“ ”“尘”“尽”“ ”四字,凸现人去楼

毁、荒凉败落的景象,让人不难想象当年旧院“ 、 ”(用乙文中的四字短语填....

空)的繁华热闹情景。后两句写景引议,以小见大:旧时春色无边的秦淮河畔,如今竟荒落

到被“ ”独占,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旧朝覆灭的无尽感慨。(4分)

11.乙文第二段与秦淮河房有着怎样的关系?(2分)

【秦淮河古诗】

参考答案:

(一)(15分) ④④②③①

7.(3分)河房之外/家有露台/朱栏绮疏/竹帘纱幔

【秦淮河古诗】

8.(4分)(1)居住(2)完(3)争着,竞相 (4)倚着

9.(2分)船的头尾互相连接,有连到十几条船的。

10.(4分)残 湮 鏾钹星铙,宴歌弦管,腾腾如沸(三个四字短语中选任两个即可) 瓢

儿菜

11.(2分)第二段描写秦淮河端午节时热闹的景象,是在在河房看到的(概括内容1分,

关系1分)。

参考译文:

【秦淮河古诗】

秦淮河河房,适宜居住、适宜交际,(因而)房价很高,但是租住河房的人却络绎不绝。

华丽的游船,在河面来来往往,(船上)演奏的乐曲,在上空环绕不断。河房的外侧,家家

都筑有露台,用红色镂空花纹的栏杆围起来,入口则用竹帘遮上再铺上一层纱帐。夏天沐

浴之后,就在这样的露台混杂而坐。在两岸依水而建的楼阁间,女客人手拿团扇,轻轻扇

动,她们留着仿古雍容的发式,娇媚动人。

每年端午,京城大户人家的女眷站满河房,争着观看灯船。好事者募集小篷船百什艇,

篷上挂羊角灯宛如联珠,船首尾互相连接,有连到十几条船的。船如烛龙火蜃,屈曲连绵,

又长又弯,在河中旋转盘曲,水火相激,迸射耀眼。花船中各种乐器齐鸣共奏,宴歌弦管,

腾腾如沸,甚是热闹。大户人家的女眷 靠着栏杆毫无顾忌地笑,声光凌乱,使得(男人)

耳目不能自主。午夜,曲倦灯残,如同星星一样自散。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 —12 题。(13分)

胡服

①②③ 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靿靴、有蹀躞带,皆胡

服也。窄袖利于驰射,短衣、长靿皆便于涉草。胡人乐茂草,常寝处其间,予使北时皆见之。.虽王庭亦在深荐中。予至胡庭日,新雨过,涉草,衣裤皆濡,唯胡人都无所沾。带衣所垂.

⑤蹀躞,盖欲佩带弓剑、帉帨、算囊、刀砺之类。自后虽去蹀躞,而犹存其环,环所以衔蹀...躞,如马之鞧根,即今之带銙也。天子必以十三环为节,唐武德贞观时犹尔。开元之后虽

⑦仍旧俗而稍褒博矣。然带钩尚穿带本为孔,本朝加顺折,茂人文也。

(节选自《梦溪笔谈》故事一,北宋沈括著) 【注释】

①胡服:泛指北方少数民族服装。

②长靿yào)靴:长筒靴。

③蹀躞(dié xiè):一种北方少数民族特有的装饰物。

④荐:兽所食草。此泛指草。

⑤帉帨(fēn shuì):佩巾,手巾。

⑥鞧(qiū)根:套车时拴在牛马大腿后面的一种环。

⑦褒博:宽大。

⑥④

缭绫【秦淮河古诗】

白居易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广裁衫袖长制裙, 金斗熨波刀剪纹。

异彩奇文相隐映, 转侧看花花不定。

①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直千金。

——节选自乐府《缭绫》

【注释】①昭阳舞人:原指赵飞燕,此处借指唐宫中能歌善舞、得到皇帝宠幸的妃嫔。

8.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3分)

A.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予使北时皆见之 ..

B. 虽千里不敢易也/虽王庭亦在深荐中 ..

C. 虽败犹荣/而犹存其环 ..

D.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环所以衔蹀躞 ....

9.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画两处。(2分)

开元之后虽仍旧俗而稍褒博矣。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胡人乐茂草,常寝处其间。

12.说说上面两篇诗文作者分别从哪些角度赞美了胡服和缭绫的什么特点?(4分)

参考答案:

8.A(3分)

9.开元之后/虽仍旧俗/稍褒博矣。(2分,每处1分)

10.北方少数民族(胡人)喜欢茂盛的草地,常常居处(生活/吃饭睡觉)在其中。(意思....

相近即可)(2分,每句1分)【秦淮河古诗】

11.转侧看花花不定;春衣一对直千金。(2分,每空1分)

12.(1)作者从款式、颜色、搭配(衣裤、长靴、腰佩等)方面突出了胡服简便(方便、

利于骑射、行走)的特点。(2分,角度和特点各1分,意近即可)

(2)作者从“织”“染”“裁剪”(图案、色彩、花纹、样式)等方面极力描绘了缭绫华美

(精美、漂亮)的特点。(2分,角度和特点各1分,意近即可)

参考译文:

中国的衣冠服饰,自北齐以来,便全用北方少数民族的服制。袖子窄瘦、或红或绿的

短上衣,长筒靴,有装饰蹀躞的腰带,这些都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服装。袖子窄瘦便于驰射,

短上衣、长筒靴都便于过草地。北方少数民族喜欢茂盛的草地,经常居处其间,我出使辽

国时都曾亲眼看到,即使他们的王庭也在深草之中。我到辽国王庭时,正碰上刚下过雨,

此时过草地,衣裤都沾湿了,只有辽人都无沾湿。他们腰带上所缀的蹀躞,大概是为了佩

带弓剑、手巾、算袋、刀子和磨石之类东西的。后来虽然去掉了蹀躞,而仍然保存着蹀躞

的环。这种环是用来衔着蹀躞的,就像马车上络马股的革带上的套环,也就是现在腰带上

的銙。天子的腰带必以十三环作为分节的装饰,唐初武德、贞观年间也还是这样。开元年

间以后,虽然因袭了旧的习俗,而腰带变得稍稍宽大起来。但带钩还是在腰带前端穿孔固

定的,而本朝添加分等级的挞尾,表示礼制文明的意味就更浓厚了。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5——6题。(3分)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乾坤日夜浮”一句中的“浮”字,表现了洞庭湖什么特点?(1分) 答:

6.阅读全诗,概括“凭轩涕泗流”一句蕴含了哪些情感。(2分) 答:

(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7——10题。(16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节选)

【乙】信①数与萧何②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

③,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

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

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

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

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

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注释]①信:韩信。②萧何:刘邦的丞相。③上:帝王,这里指刘邦。

(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节选)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①臣本布衣( )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 ....

③何闻信亡( ) ④王许之 ( ) ..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译文:

②此乃信所以去也。

译文:

9.【甲】段中,诸葛亮为什么向刘禅追叙先帝的知遇之恩和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4分)

答:

10.【甲】【乙】两段中,先帝刘备与萧何在对待人才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

答:

参考答案:

5.“浮”有动态感,表现了洞庭湖宏大壮阔、气势磅礴的特点(1分);

解析:此题考査古诗的炼字。解答时不仅要注意字面意思,还要联系词语在诗歌中的意思和表达效果。

6.亲人离散,漂泊无依的孤独感,(1分)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无奈和伤心(1分)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蕴含的感情。解答时要联系全诗内容和作者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

7.⑴平民,(2)身份低微(3)听说(4)答应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含义。题目中的词语都为文言实词,要注意词语的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

8.(1)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拿当代的大事来询问我1(2)这就是韩信离开的原因。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要注意关键词语的落实和特殊句式的 运用。(1)关键词“顾”“咨”和倒装句式。(2)关键词“所以”“去”。

9.表明自己的忠心,(1分)启发刘禅明白创业的艰 难,(1分)从而发愤图强,不负先帝遗愿,(1分)卖现出师的目标,完成先帝未完成的大业(1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回答时要联系全文明确 诸葛亮写这篇“表”的目的。

10.爱惜人才,(2分)知人善任。(2分)

解析:此题为比较阅读。甲段中刘备对待人才的态度,从诸葛亮的追叙本志中可以看出;乙文中萧何对待人才的态度, 从萧何与韩信的对话中可以看出。

[附译文]

韩信又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认为韩信是个奇才。 队伍到达南郑时,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多达几十个。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有个不明底细的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极为生气,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高兴,责备他说:“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回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 汉王说:“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是韩信。”汉王又责备道:“军官跑掉的人可以用十来计算,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汉王说:“派他做个将军吧。”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肯留下来的。”汉主说: “那么让他做大将。”萧何说:“太好了。”当下汉王就想叫韩信来拜将。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现在任命大 将,就像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离开的原因。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拣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那才行啊!”汉王答应了。那些军官们听说了,个个暗自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等到任命大将的时候,才知道是韩信,全军上下都大吃一惊。

四.阅读下列短文,完成题

读书之法

朱熹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①②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③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

《古诗乌衣巷的诗意_乌衣巷阅读答案_作者刘禹锡》
秦淮河古诗 第四篇

<乌衣巷>作者为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其全文诗词如下: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前言]
<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古诗乌衣巷的诗意_乌衣巷阅读答案_作者刘禹锡。这是一首抚今吊古的诗篇是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此诗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作者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经不是旧时的主人这一平常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富贵荣华难以常保,那些曾经煊赫一时的达官贵族,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的陈迹。诗中没有一句议论,而是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引导人们去思考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注释]
⑴乌衣巷:金陵城内街名,位于秦淮河之南,与朱雀桥相近。三国时期吴国曾设军营于此,为禁军驻地。古诗乌衣巷的诗意_乌衣巷阅读答案_作者刘禹锡。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⑵朱雀桥:六朝时金陵正南朱雀门外横跨秦淮河的大桥,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⑶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巨室。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⑷寻常:平常。
[翻译]
朱雀桥边长满丛丛野草,点点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从前在王谢大堂前筑巢的燕子,如今再来飞进平常百姓人家。
[赏析]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由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任上返回洛阳,途径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写了这一组咏怀古迹的诗篇,总名<金陵五题>,其中第二首即<乌衣巷>。
<乌衣巷>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这首诗曾博得白居易的“掉头苦吟,叹赏良久”,是刘禹锡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土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在字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草长花开,表明时当春季。“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这就使读者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作者在“万户千门成野草”(<台城>)的诗句中,就曾用“野草”象征衰败。在这首诗中,这样突出“野草花”,正是表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已经荒凉冷落了。
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句中作“斜照”解的“斜”字,同上句中作“开花”解的“花”字相对应,全用作动词,它们都写出了景物的动态。“夕阳”,这西下的落日,再点上一个“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本来,鼎盛时代的乌衣巷口,应该是衣冠来往、车马喧阗的。而现在,作者却用一抹斜晖,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
经过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之后,按说,似乎该转入正面描写乌衣巷的变化,抒发作者的感慨了。但作者没有采用过于浅露的写法,诸如,“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孙元宴<咏乌衣巷>)、“无处可寻王谢宅,落花啼鸟秣陵春”(无名氏)之类;而是继续借助对景物的描绘,写出了脍灸人口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让人们沿着燕子飞行的去向去辨认,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普通的百姓人家了。为了使读者明白无误地领会诗人的意图,作者特地指出,这些飞入百姓家的燕子,过去却是栖息在王谢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居民是多么不同于往昔。从中,读者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飞燕形象的设计,好像信手拈来,实际上凝聚着作者的艺术匠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晋傅咸<燕赋序>说:“有言燕今年巢在此,明年故复来者。其将逝,剪爪识之。其后果至焉。”当然生活中,即使是寿命极长的燕子也不可能是四百年前“王谢堂前”的老燕。但是作者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这就足以唤起读者的想象,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乌衣巷>在艺术表现上集中描绘乌衣巷的现况;对它的过去,仅仅巧妙地略加暗示。诗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因此它虽然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描写大海的现代诗》
秦淮河古诗 第五篇

篇一:大海


作者:沙漠里的小雨


我听见来自海底
古老的声音,欢欣的
赞美海上开着的玫瑰花
那长了翅膀的船坞
在海上落日的余辉里翱翔
十一只海螺组成的乐队
演奏一支海上交响曲
我在蓝色的草地上
挽着青春的臂膀
并肩向着希望之光前进
我喜欢深秋的味道
用蔚蓝的天酿造的美酒
——在篝火晚会上庆祝丰收
时间是如此的美丽
——我怎么能错过海的盛宴


篇二:致大海


作者:宁川


我要做大海上忠诚的桅杆
和风暴撕碎的舢板
和诸君挟远古雄风之壮美画卷
我所有骄傲都来自于一场惊心动魄的潮汐


面对那迭迭翻腾的雪浪
我如同沉默面对一位永生永世的挚友
载满歌声
在黎明甲板波峰塑造成长
拳头举过肩顶向太阳宣誓
我就是一枚深埋淤泥里锈迹斑斑的锚


载满歌声
我幸运地拥有了水草的秉性与质感
看一只洁白的海鸥划下了
时光迷人的跌宕——甚至代替
海浪完成另一次心跳
我们的视野逐渐开阔
用信仰和执着铸一页永恒
向浩瀚的蓝
拓进


海平线是一条蓝色的飘带
在我的心上打个结
想念之水盛的太满
难免会打翻心的瓶子
太阳部落的汉子在此吟唱
那一刻天空美丽我的诗可以是众多支流中的一条
汇入大海就像汇入我自己汇入我的血脉
在太阳之下自由不羁


风饱满着帆
向深蓝继续前进
躲过无数礁石暗算用智慧和坚强击溃密谋的乌云
撕开黑色咒符
在雷电里
淬火钢的信念
年轻的脸上狂涛磨砺出粗糙
掌舵的双手海风锤锻出硬茧


太阳的金箭凌水衍射
霞色织就的旗帜 聚集力量
片片白帆和渔网——闪耀着
古铜色沧桑皮肤的光芒
奔向 黎明的太阳海
我们决不犹豫 决不后退 决不发抖
即使暗色旋流存在随时掀翻年轻船体的可能
我用我的全身寻找一条河
剧烈痛楚的大海会复归平静


我们会把水手当成祖传的职业
在美丽的危险的生存之海上飞翔了很久
还写下了许多漂泊的谣曲
将我们纯洁无华的诗情
和被遗忘的最和谐的乐章填进航海日记
钢缆般的臂膀把太阳
从水平上举起也许是为了回答召唤
转过身来
深深地鞠了一躬


篇三:大海我的家乡


作者:幽默夫子


想用沉静写你,又疑惑沉沉
你从来没有停息过汹涌
澎湃。你不是江南的河流
柔软、细腻、酥骨一样的氤氲
至于赋、雅、风、骚
也稍逊。这里没有遥远和古迹
如南方的朋友炫耀故乡
总有一种蕴涵——浓郁的乡愁
如雨一样,在湖心撑开浮萍的
涡旋,我怀疑那胭脂染绿的
秦淮河,跌落的诗歌
闪烁着青涩的幽怨
那些暧昧,是五代十国的屈辱
李煜的绝词中太多的虚拟
在彼岸——狭长的河流
破碎的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我曾幻想,这里也有过辉煌的
或许被一场浩劫跌宕
沧桑中的传说:棒棰、七星坨
石槽、虎滩还有那节虎尾
湛蓝缠绕的岩礁
驿站的遗址,泥土下的陶罐
千年的莲子绽放;有岩画
是耕牛、还是交媾的族群
掩埋渔村和滩涂,亚洲顶级的广场
华表替代了灯塔,轻浮的雕塑
残垣着政客的魂灵
华灯和磷火一样,夜夜疯狂
我厌倦今天的城市
如一个漂泊流浪的少女
被过往的奸商政客的
蹂躏掠夺。我执着的海
如母亲从未抛弃过她的
孩子,如这座城市的丰碑永存


篇四:大海


作者:阿布先生


一杯苦涩的生命,盛着千年的秘密
仿佛是这隐密奇异的人世
一些深锁在岩层中,一些缥缈在飞沫里
我用短暂,目光所及的躁动,无法窥视你的恢宏
冷静与咆哮,沙滩与石岸
我的软弱被侵蚀,我的陡峭被拍打
天空抛下一阵黑暗的狂笑
远处,浪花露出憎恨的白齿


篇五:大海啊,我的故乡


作者:短笛


勿用几经沧桑
一场夜雨敲门
大海啊走进我的故乡
居民区里鱼儿自由徜徉
长街短巷一片汪洋
车如船 追着浪花飘荡
人如痴 集体兴致竞着冲浪
光岳楼的雄姿倒着身影欣喜梳妆
古运河隐没两岸 岸柳玩起了迷藏
东昌路 打造成了黄金水道
黄河路天水相连直通海港
千年古城涤去千年浮尘
蘸着碧波抖擞精神扬帆远航
水泽之国 古城的梦想
江北水城 西方威尼斯
西方威尼斯 扮靓东方


篇六:我是大海的背景


作者:溺水的鱼化石


大雁的我 不是时光里的我
不再匆匆忙忙 归途在风的翅膀之上
人岂不是流水 岂不是一朵朵浪花
瞬间再加一个瞬间
我挤在一滴水里 和另一滴水
和很多滴水 向岁月流去


我选择成为雾气 露珠
我要敲每一扇门去拜访我的兄弟姐妹
拜访他们可有可无的悲伤


自此之后 转过眺望大海的背影
我 是大海的背景



秦淮河古诗相关热词搜索:南京秦淮河 秦淮河诗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秦淮河古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秦淮河古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42356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