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秋夕的诗意

秋夕的诗意

2016-11-02 10:50:1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秋夕的诗意(共7篇)杜牧《秋夕》赏析大全杜牧《秋夕》赏析大全《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①,轻罗②小扇扑流萤③。天阶④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⑤。【注释】①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②轻罗:柔软的丝织品。③流萤:飞动的萤火虫。④天阶:露天的石阶。⑤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译文】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我手执绫罗小...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秋夕的诗意》,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杜牧《秋夕》赏析大全
秋夕的诗意 第一篇

杜牧《秋夕》赏析大全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①,

轻罗②小扇扑流萤③。

天阶④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⑤。

【注释】

①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②轻罗:柔软的丝织品。

③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④天阶:露天的石阶。

⑤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

【译文】

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我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清凉;卧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

【简析】 这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蘅塘退士评曰:“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卧看’两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

译文:初秋夜晚,室内银色蜡烛闪烁着冷光,或明或灭,使得美丽的屏风骤感寒意。但是,室外一个身穿薄丝衣的女子正用小扇忘情地与满天飞舞的萤火虫嬉戏。夜渐渐深了,漫无边际的黑色犹如冰水一般,浸透整个荒凉的宫廷,使人倍感凉意,然而她丝毫不觉察,躺在草地上深情凝望天上幸福的牵牛织女,陷入沉思:牵牛织女虽终年隔河相望,但心里总有爱的甜蜜,况且一年有一次机会喜鹊搭桥得以见面,而孤零零的我唯有临渊羡鱼罢了!

这首诗,构思巧妙,语言质朴流畅,感情蕴藉婉约,艺术感染力很强,颇能代表杜牧五绝的艺术成就。从形式和结构上看,全诗描物写景与叙事抒情相结合,呈现出灵动之姿、飞腾之势,颇动人心魄。前者旨在为后者营造氛围,后者意在为前者规范意蕴,两者相互衬托融为一体。具体来讲,一三句属于描物写景,二四句属于叙事抒情。

首句,看似客观展现“银烛”、“秋光”、“画屏”等物,实则为诗中女主人公的出场布景。物与景,本平常,本无情,但着一“冷”字,萧瑟之景、伤感之情跃然纸上。“冷”字,本是形容词,表状态,但在这句诗中有表动作的意味,即“银烛”、“秋光”、“画屏”都感到了冷意。冷的氛围营造出来,但为何如此呢?诗人就此止住,笔锋一转。

第二句将环境由室内移至户外,叙述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子,不顾秋天的寒意,正忘情地与漫天飞舞的欢快萤火虫嬉戏。此句着一“扑”字,使全句动起来了,将前句的萧瑟伤感之情一扫而光,代之以积极欢快之情,展现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子形象。果真如此吗?不是的。诗人显然是为了将前句的萧瑟之景、伤感之情,与此句活泼可爱的女子做对比,让读者为女子的欢快感到疑虑。细心的读者当会疑虑,女子的欢快并非真的欢快,应当别有隐情。“小扇”成为了解读的关键。汉武帝妃班婕妤不被宠幸后,曾作《秋扇》诗,喻己被弃之凄苦,道出了中国古代弃妇、怨妇共同心声,流被甚广,以至后代诗人多以“扇”代指弃妇、怨妇。由此,我们可知杜牧在此下了一个注脚,暗指女子内心其实悲怨,佯做欢快罢了。至此,诗人未就原因做详细说明。

第三句的环境扩展到整个宫廷、整个无边无际的黑夜。置身于如此冰冷、冷漠的空旷之地,女主人公不禁长叹:“凉如水”!“凉”字用的甚妙,与首句之“冷”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营造氛围、烘托情感方面收到了奇效。到这里,全诗的情感浓度达到极点,哀怨之中含愤懑,凄恻之中藏无奈。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诗中点名地点是“天阶”,但亦要结合前句之“流萤”来读。古语有云:“草木腐,化为萤。”一般来讲,萤火虫多出现于杂草丛生之荒凉地,比如坟冢。此句又明指“天阶”,当指昔日辉煌的宫廷,如今荒凉到萤火虫到处飞扬;或又指昔日恋人的相依为伴,如今唯有萤火虫为伴了;或又隐喻了诗人的古今沧桑之叹。(附:杜牧在咏史怀古诗作中常寄寓深沉的历史兴亡之感,哀叹古今同的惆怅。如:《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恨落晖:一作叹落晖。独沾衣:一作泪沾衣。又《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又《题宣州开元寺 寺置于东晋时。》:“南朝谢朓城,东吴最深处。亡国去如鸿,遗寺藏烟坞。楼飞九十尺,廊环四百柱。高高下下中,风绕松桂树。青苔照朱阁,白鸟两相语。溪声入僧梦,月色晖粉堵。阅景无旦夕,凭栏有今古。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又《江南怀古》:“车书混一业无穷,井邑山川今古同。戊辰年向金陵过,惆怅闲吟忆庾公。”等等。杜牧对历史的反思,冠以“今古同”聊以宽慰耳,实则对今不满。)

正当全诗情感最浓时,诗人笔锋斗转。尾句纯然叙事,似乎不曾抒情。这个天真烂漫的女子,借与萤火虫嬉戏以忘忧,借凉如水之叹以泄愤,终至内心平静。无论她内心怀有何等悲怨

怒号,此刻只能是心力交瘁地躺在草地上深情凝望天上幸福的牵牛织女相会。除此之外,她唯有自怨自艾,临渊羡鱼罢了。诗人将尾句放置于更为广阔的空间背景,突显天上人间的不同,隐藏着女主人公内心多么激烈冲突之后的平静啊!

_________________

这诗写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十分含蓄,其中含有三层意思:第一,古人说腐草化萤,虽然是不科学的,但萤总是生在草丛冢间那些荒凉的地方。如今,在宫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萤飞动,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第二,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见她的寂寞与无聊。她无事可做,只好以扑萤来消遣她那孤独的岁月。她用小扇扑打着流萤,一下一下地,似乎想驱赶包围着她的孤冷与索寞,但这又有什么用呢?第三,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义,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没用了,所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相传汉成帝妃班婕妤为赵飞燕所谮,失宠后住在长信宫,写了一首《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说未必可信,但后来诗词中出现团扇、秋扇,便常常和失宠的女子联系在一起了。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王建的《宫中调笑》:“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都是如此。杜牧这首诗中的“轻罗小扇”,也象征着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

第三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民间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嫁与牵牛,每年七夕渡河与他相会一次,有鹊为桥。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就是写他们的故事。宫女久久地眺望着牵牛织女,夜深了还不想睡,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产生了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可以说,满怀心事都在这举首仰望之中了。

梅圣俞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见《六一诗话》)这两句话恰好可以说明此诗在艺术上的特点。一、三句写景,把深宫秋夜的景物十分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冷”字,形容词当动词用,很有气氛。“凉如水”的比喻不仅有色感,而且有温度感。二、四两句写宫女,含蓄蕴藉,很耐人寻味。诗中虽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______________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有大志,关心国家治乱,但生活放

荡不检。其诗歌题材丰富多样,既有指陈时弊之作,也有流连声色之作。有其擅长七言绝句,具有情致俊爽,风格清丽,语言精练,情思含蓄的特点。这首《秋夕》就是杜牧的代表作之一,体现出杜牧这类诗歌的风格特点。全诗如下: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秋夕的诗意】

首句“银烛秋光冷画屏”是描物写景,主要是对女主人公室内的描写。“银烛”一作红烛。这句的意思是说,初秋夜晚,室内银色蜡烛闪烁着冷光,照在画屏上,使得美丽的屏风骤感寒意。诗歌首先对环境作了描写。“银烛”、“画屏”等意象,表现出了女主人公是一个物质比较富有的家庭。看似美好的,然而,诗人却用“冷”字,使“银烛”和“画屏”增添了“寒冷”的意义。在此,诗人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方法,由视觉转为触觉,由物及人,在美妙的环境中表现出一种凄美之感,在萧瑟寒冷之景中蕴含着伤感之情。

第二句“轻罗小扇扑流萤”是叙事抒情。“扑”即扑打。“流”即飞动义。意思是说,一个身穿薄丝衣的女子拿着小扇扑打满天飞舞的萤火虫。这一句承上而来,诗人将环境由室内移至户外,描写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子,不顾秋天的寒意,与漫天飞舞的萤火虫嬉戏。诗句中一个“扑”字,从行动上表现出欢快的心理,似乎原来那萧瑟伤感之情没有了,代之以积极欢快之情。但是,我们在读解赏析时,要注意诗人所用“小扇”这一词语。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扇”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这种意义源于汉成帝的妃子班婕妤所作《怨歌行》诗。由于班婕妤失宠后,住在长信宫,郁郁不乐,写下《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这以后,“扇”、“团扇”、“秋扇”往往都是比喻女子失宠,被弃之凄苦,成了弃妇、怨妇的代名词。因此,这里女主人公“扑流萤”看是愉快,实则是用“乐景表哀情,倍增其哀”,只不过诗人用“小扇”含蓄地表现出主人公佯做欢快,内心其实悲怨罢了。

第三句“天阶夜色凉如水”是描物写景。诗人一转,不写“扑萤”,由写白天到写晚上。“天阶”一作“瑶阶”,是指皇宫中的石阶,这里代指宫廷。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夜渐渐深了,宫廷内夜色夜朦胧,犹如凉水一般(使人倍感凉意)。在对这一句的理解是,首先,要注意诗人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方法。一个“凉”字用得很妙,由视觉转为触觉,不但与首句之“冷”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为表现女主人公心理营造凄凉的氛围。其次,特别要注意的是“天阶”的特定意义。“天阶”在古代诗歌中,往往代指辉煌的宫廷。诗歌中的“天阶”却荒凉到萤火虫到处飞扬的地步。古语有云:“草木腐,化为萤。”这里,不是表现出了昔日辉煌的宫廷而今

已经荒凉,女主人公就生活在这的荒凉环境之中。诗人通过营造“夜色凉如水”的环境,更好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生活的凄凉和人生的不幸。

最后一句“卧看牵牛织女星”是叙事抒情。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女主人公)躺在草地上深情凝望着天上幸福的牵牛织女。从表层来看,这纯然叙事,不曾抒情。描写了这个天真烂漫的女子,原想借助与萤火虫嬉戏以忘忧,想借“凉如水的夜色”之美以忘愁,可是,此时的女主人公却躺在草地上深情凝望天上幸福的牵牛织女。这里,诗人以景结情,由地上转到写天上,从物理空间到女主人的心理空间,由外到内,把女主人公置于更为广阔的审美境界之中。而牛郎织女的故事,激发了女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天上的牵牛织女虽终年隔河相望,但心里总是充满着希望,充满着相会是的甜蜜,而自己却孤零零身处凄凉的境地,没有希望,更没有寄托,只有孤苦伶仃,形影相吊。主人公触景伤情,由此而表现出了她内心的伤感。

总之,这首诗,构思十分巧妙,诗人不但把描物写景与叙事抒情相结合,而且注重了典故和通感手法的运用,从而使诗歌在表意上蕴藉婉约,感情强烈而不深沉,在活泼的描写中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唐诗秋夕
秋夕的诗意 第二篇

秋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诗意:

银烛光微弱,映出了画屏的清冷,她拿着轻巧的小扇,扑打着闪闪的流萤。秋夜的天,夜色清凉如水,她静坐着,久久地痴望那牵牛星和织女星。

赏析:

本诗形象逼真生动,其清丽素雅之情景,令人遐思。至于诗中蕴含的冷清闲悠意味,读者自可读出来。

【秋夕的诗意】

注释:

冷:指烛光带有寒意【秋夕的诗意】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质团扇,所谓纨扇。

天阶:皇宫中的石阶。

古诗《秋夕》教学设计
秋夕的诗意 第三篇

【秋夕的诗意】

《秋夕》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秋夕的诗意】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信息资料

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秋夕的诗意】

2、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诵诗导入。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学生背诵古诗)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今天我们学习《古诗》看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欣赏他人的学习劳动成果,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激发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2、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板题)

(借助美妙的图画吸引住学生,在感受画面后,启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话平台

初读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

(整体感知,了解古诗的大意,与他人交流字词的理解,相互促进,提高学习古诗的效果,形成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

研读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4、汇报交流诗意。

5、多种方式朗读。

(想像古诗的画面,加上课件的直观效果,使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意思,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诵读

1、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

3、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学生的阅读古诗的实践,切不可用复杂的分析来替代,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初步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优美。)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写字训练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乐于写字。) 拓展

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不使学生的思路受到束缚,感知一年四季不同的享受,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古诗秋夕的诗意_秋夕原文赏析_作者杜牧
秋夕的诗意 第四篇

<秋夕>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其全文诗词如下: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前言]
<秋夕>是唐代诗人杜牧(一作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宫怨诗。古诗秋夕的诗意_秋夕原文赏析_作者杜牧。这首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官女举目无亲、百无聊赖的苦闷心情。
[注释]
⑴秋夕:秋天的夜晚。
⑵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银,一作“红”。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⑶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流萤:飞动的萤火虫。古诗秋夕的诗意_秋夕原文赏析_作者杜牧
⑷天阶:露天的石阶。天,一作“瑶”。
⑸坐看:坐着朝天看。坐:一作“卧”。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牵牛和织女。
[翻译]
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赏析]
此诗写失意宫女孤独的生活和凄凉的心境。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第三,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义,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没用了,所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相传汉成帝妃班婕妤为赵飞燕所谮,失宠后住在长信宫,写了一首<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说未必可信,但后来诗词中出现团扇、秋扇,便常常和失宠的女子联系在一起了。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王建的<宫中调笑>:“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都是如此。这首诗中的“轻罗小扇”,也象征着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
第三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民间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嫁与牵牛,每年七夕渡河与他相会一次,有鹊为桥。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就是写他们的故事。宫女久久地眺望着牵牛织女,夜深了还不想睡,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产生了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可以说,满怀心事都在这举首仰望之中了。
梅圣俞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见<六一诗话>)这两句话恰好可以说明此诗在艺术上的特点。一、三句写景,把深宫秋夜的景物十分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冷”字,形容词当动词用,很有气氛。“凉如水”的比喻不仅有色感,而且有温度感。二、四两句写宫女,含蓄蕴藉,很耐人寻味。诗中虽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这首诗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

杜牧的古诗
秋夕的诗意 第五篇

1、<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的古诗

3、<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5、<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天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6、<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的古诗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7、<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连空,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8、<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9、<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10、<河湟>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11、<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2、<登乐游原>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13、<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14、<过勤政楼>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15、<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16、<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17、<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18、<鹭鸶>

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19、<旅宿>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20、<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21、<书怀>

满目青山未得过,镜中无那鬓丝何。
只言旋老转无事,欲到中年事更多。

22、<叹花>

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23、<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24、<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25、<七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描写四季的古诗
秋夕的诗意 第六篇

一、春季的古诗

1、<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描写四季的古诗

3、<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4、<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6、<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描写四季的古诗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二、夏季的古诗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2、<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3、<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4、<夏日六言>

宋·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5、<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6、<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平。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三、秋季的古诗

1、<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3、<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4、<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5、<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6、<中秋>

唐·杜牧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四、冬季的古诗

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2、<沁园春·雪>

现代·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5、<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6、<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有关月亮的古诗
秋夕的诗意 第七篇

1、<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有关月亮的古诗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2、<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有关月亮的古诗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3、<挂席江上待月有怀>

唐·李白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
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
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可游。
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鹊楼。

4、<望月有怀>

唐·李白

清泉映疏松,不知几千古。
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
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

5、<雨后望月>

唐·李白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
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
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

6、<>

唐·杜甫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
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7、<初月>

唐·杜甫

光细弦岂上,影斜轮未安。
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
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
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

8、<江月>

唐·杜甫

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
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
玉露团清影,银河没半轮。
谁家挑锦字,灭烛翠眉颦。

9、<月圆>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10、<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唐·杜甫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11、<十六夜玩月>

唐·杜甫

旧挹金波爽,皆传玉露秋。
关山随地阔,河汉近人流。
谷口樵归唱,孤城笛起愁。
巴童浑不寝,半夜有行舟。

12、<十七夜对月>

唐·杜甫

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卷帘还照客,倚杖更随人。
光射潜虬动,明翻宿鸟频。
茅斋依橘柚,清切露华新。

13、<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4、<秋夕望月>

张九龄

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
所思如梦里,相望在庭中。
皎洁青苔露,萧条黄叶风。
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空。

15、<杂曲歌辞·竹枝>

唐·李涉

石壁千重树万重,白云斜掩碧芙蓉。
昭君溪上年年月,独自婵娟色最浓。

16、<中秋月二首>

唐·李峤

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
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17、<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月>

唐·骆宾王

云披玉绳净,月满镜轮圆。
裛露珠晖冷,凌霜桂影寒。
漏彩含疏薄,浮光漾急澜。
西园徒自赏,南飞终未安。

18、<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

唐·白居易

月好共传唯此夜,境闲皆道是东都。
嵩山表里千重雪,洛水高低两颗珠。
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
诚知亦有来年会,保得晴明强健无。

19、<秋霁丰德寺与玄贞师咏月>

唐·唐彦谦

露冷风轻霁魄圆,高楼更在碧山巅。
四溟水合疑无地,八月槎通好上天。
黯黯星辰环紫极,喧喧朝市匝青烟。
夜深独与岩僧语,群动消声举世眠。

20、<咏月>

唐·李建枢

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
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秋夕的诗意》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古诗秋夕的诗意 秋夕 杜牧的诗意
  • 1、山行的诗意是什么(2016-01-27)
  • 2、古诗 山行 作者杜牧诗意是什么(2016-02-23)
  • 3、古诗山行作者杜牧诗意是什么(2016-03-16)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秋夕的诗意”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秋夕的诗意"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71702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