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科举做官的诗人

科举做官的诗人

2015-12-24 11:13:2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科举做官的诗人篇一《描写科举考试的唐诗赏析》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科举做官的诗人》,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科举做官的诗人篇一
《描写科举考试的唐诗赏析》

科举考试在中国历史上沿用了1300多年,它的许多重要特征都在诗歌中有所反映。

参加科举考试的目的是什么?正统的道貌岸然的儒士们说,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在一般读书人看来,这似乎太高尚、太严肃也太遥远了,他们现实的追求就是改变自己“寒士”的生存状态,进而一步步走上升官发财、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的道路。对于寒士们的这一追求,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是予以认可并给予引导鼓励的。宋真宗有一首劝诱士子读书应举的《劝学诗》,其中有诗句“书中自有千斤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些诗句在读书人中流传了1000多年。作为一个皇帝,写出这样的诗句或许太“俗”了,但他毕竟没有故作高雅。也许正是因为这诗句道出了读书人的真实追求,所以由此又演变出了一句民谚:“少年读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黄金”。

参加科举考试,有一举得中而洋洋得意的,也有久考不中而失魂落魄的。这在诗歌中都有所反映。唐朝诗人孟郊在科举考试中一再受挫,终于憋不住心中的郁闷写下了《再下第》诗:“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连败连战,终于在年已50岁时于贞元12年(公元796年)金榜题名。他兴高采烈地写下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今天,人们常用“春风得意马蹄疾”来形容一个人在顺境中志得意满的神态。

科举考试既是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手段,也是统治者收获笼络文人的牢笼和圈套。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见新进士于榜下辍行,喜不自禁地对侍臣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确,大批文人都想通过铁砚磨穿、青灯熬干式的努力于科考中金榜题名,他们甚至老死科场也无怨恨,哪里还能有新鲜活泼的思想产生呢?哪里还会怀疑甚至反对当权者的统治呢?无疑,科举制度起到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这一点即使在当时,也曾被一些人彻底看透,因此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

原文地址:描写科举考试的唐诗赏析作者:泥融沙暖

唐代读书人的主要出路,是参加科举考试,考取后就有可能做官。唐朝科举设立的科目

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明经与进士两科。明经科主要考贴经,考题是将儒家经典上的文字用纸贴掉几个,叫应考的人添上。这主要靠死记硬背,考不出水平。进士科则主要考诗赋,形式比较自由,使应考的人能显示自己的才学。同时,明经科录取名额多,约占十分之一、二,进士科就难多了,应考的上千人,录取不过二、三十人。因此,唐代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谚语。唐诗中就有不少描写当时科举考试的诗,这里撷取几首赏析,既可了解科举考试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又能体会参加进士考试人的心情。

画眉深浅入时无——考前问路

唐朝的进士考试,并不是密封卷。主考官除了看考生的卷子外,还要考虑此人在社会上的名气、品行。更重要的,还要看有无达官贵人的推荐。因此,参加考试的人,总要想尽办法使自己的诗文在社会上出名,或者走各种后门,找有势力或有名望的人向主考官举荐。这里就有一首向主考官自荐的诗:

闺意上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此诗的意思是:昨天晚上举行婚礼夫妇入洞房,第二天一早要到堂上拜见公婆。新娘梳妆完后羞答答地低声问她丈夫:我画的眉毛颜色身件合乎现在的流行式样吗?

如果不知道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谁都以为这是一首描写新婚夫妇闺房乐趣的诗歌。它的确写得很传神,尤其是第三句的“低声”二字和第四句的问话,生动地描绘出了一个新嫁娘的娇羞形象。可再一细看诗的题名,就可以知道更有其深意。此诗还有另有一个题名,叫做“近试上张水部”。意思是:最近要考试,作此诗呈给水部员外郎张籍。张籍是唐代著名诗人,同时又是朝廷的现任官员。因此朱庆馀写这首诗呈送给他,希望得到他的赏识后,在社会上代为宣扬,使考试容易被录取。

在上面这首七绝中,作者自比为新娘,将张籍比喻为新郎,将主考官比作舅姑(公婆)。因此从作者写这首诗的本意看,应该结实成:最近即将参加进士科考试,考完后卷子就要由主考官评阅了。我虽然有信心考好这次试,但是还要向您请教,不知我写的诗文是否适合主考官的口味。

张籍读了这首诗后,立即写了一首七绝,作为自己的回答。

酬朱庆馀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由这首答诗可以看出,张籍对朱庆馀的诗文是多么的欣赏。诗的意思是:你象刚妆扮好的越

地美女一样出现在镜湖湖心,自己知道非常明媚艳丽可还有点犹豫不定。其实你何必不放心,即使是穿着齐纨(山东所产的细绢,以质佳著名)的浓妆美人,也并不值得珍贵,最可贵的是越女的风韵天然,歌喉宛转。她唱的一曲菱歌(指朱的诗文)才真是万金不换啊! 越地为春秋时越国故址,在今浙江绍兴一带,唐时为越州。越国因出过西施这样的著名美人,因此在民歌、诗文中,经常用越地姑娘作为美女的代称。朱庆馀是唐越州人,故诗中用越女比喻他。镜湖即鉴湖,在绍兴县南,因湖水澄清如镜而得名。

自此以后,张籍向朱庆馀要来他的新旧诗文二十余篇,经常向人推荐赞扬。当时张籍诗名很大,人们很重视,纷纷传抄诵吟。于是朱庆馀的诗名广泛传播,果然在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考取了进士。

广陌万人生喜色——放榜看榜

靠考进士在唐朝是很重要大的事情,有关这方面的诗歌很多,例如每年正月、二月考试发榜,无数人赶来看榜,关于这个紧张的时刻,我们可以看看下面这两首诗:

放榜日 徐 夤

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

万里随便金鸑鷟,三台仍借玉连钱。

话浮酒影彤霞灿,日照衫光瑞色鲜。

十二街前楼阁上,卷帘谁不看神仙。

看榜日 刘 沧

禁漏初停兰省开,列仙名目上清来。

飞鸣晓日莺声远,变化春风鹤影回。

广陌万人生喜色,曲江千树发寒梅。

青云已是酬恩处,莫惜芳时醉酒杯。

第一首诗的意思是:喧闹的车马声中人们准备上朝,听说考进士已发榜了。皇亲贵族们坐着饰有金凤凰的车子,大官们骑着快马(鸑鷟为凤凰别名;三台指位至三公的大官;玉连钱为骏马名),老远赶来看榜。新科进士们在花下欢宴,酒中映出灿烂如红霞的花影,那照在新进士衣衫上的太阳,也闪着吉祥如意的光辉。长安十二条大街的高落上,家家都卷起帘子来看这些神仙似的新科进士们。

第二首诗的意思是:天刚破晓,皇宫中更漏声听了(更漏为记时工具),秘书省的门大开。宫中颁布了新考中进士的名单。莺儿在旭日的柔光中飞鸣,轻拂的春风带来了回归的仙

鹤。城内成千上万的人个个喜气洋洋,曲江池茂密的梅花正在盛开。进士们青云直上就在眼前,赶快酬谢朝廷的恩典。切莫辜负这美好的时光快喝一杯吧!

由这两首诗可以看出唐代对进士的重视,连皇亲贵戚,最高品级的大官们,都纷纷赶来看榜。人们把新进士看得象神仙一样。他们衣服上的阳光也象是吉祥如意,喜气洋洋的。全长安的人都伸长脖子,想看看新进士们究竟长的是什么样子。

金榜高悬姓字真——登科及第

看榜的场面都这般热闹,那么,新考中的进士们自己呢?他们得意欢乐的心情是可以想象的。例如,中唐时诗人孟郊,一生穷愁潦倒,到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中进士后他写了一首诗《登科后》,心情是大不一样了。

登科后 孟 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在这首诗中,诗人兴高采烈地说:过去的穷愁潦倒不值得一谈了,今日多么欢畅前途无量。在春风中我洋洋得意地骑着快马,一天内和同榜的进士们游遍了长安著名的花园。 诗人袁皓在唐懿宗咸通年间中进士,当时他写了一首七律《及第后作》,描写了自己从看见榜上有名而惊喜交集,然后感慨多年辛苦,如今跳过这一关的轻松愉快。

及第后作 袁 皓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蓬瀛乍接神仙侣,江海回思耕钓人。

九万抟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风尘。

升平时节逢公道,不觉龙门是险津。

诗的意思是:高挂的进士榜上真有了我的名字,多么的幸运啊!分得了这样一枝美好的春色。在这象蓬莱一样的长安会见了神仙般的同榜进士,不禁回想起在江上田间耕钓的友人。现在我象大鹏展翅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可这是在风尘中辛苦了十年的结果啊!在这太平的时节又遇着主考官员公允,我不感到龙门是难于通过的险要关口了。

耻作明时失路人——落第长安

考进士录取的毕竟是极少数,绝大多数落第的人们心情怎样呢?我们可以看看下面的诗篇:

落第长安 常 建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 豆卢复

客里愁多不记春,闻莺始叹柳条新。

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

前一首诗的意思是:家园是那样美好可我还留在长安,在这圣明的时代考不上进士真感到羞耻。回去恐怕故乡的花木鸟儿都会嘲笑我,还是在长安再暂住一年吧。

第二首诗的意思是:我这个在长安的旅客忧愁太多竟忘记了春天,偶然听见黄莺啼叫才知道柳条又发绿了。一连几年都没考上,又要回东边的故乡去,真不好意思向长安旅店主人这个老熟人告辞啊!

唐诗人钱起,是著名的“大历十才子”之一,他于唐玄宗天宝十年(公元751年)考着进士。根据他也写有《长安落第》这样的诗表明,他同样落过第。

长安落第 钱 起

花繁柳暗九门深,对饮悲歌泪满襟。

数日莺花皆落羽,一回春至一伤心。

此诗的意思是:重门深闭的宫殿中鲜花盛开柳丝低垂,对酒唱着悲歌泪水落满衣襟。不久后春光过去花谢了莺儿也换了羽毛,每一回春天来到,不幸的落第使人免不了又一次伤心。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科举制创立于:( )

A、东晋 B、南北朝 C、隋朝 D、唐朝

科举做官的诗人篇二
《科举》

科举做官的诗人篇三
《中国文化概论——科举篇详案》

科举做官的诗人篇四
《中国古代一些最常考的诗人》

科举做官的诗人篇五
《科举制度》

科举做官的诗人篇六
《科举制》

科举做官的诗人篇七
《古代科举制度》

第4章 科举考试制度

学习要点

1.九品中正制

2.唐代的科举科目

3.宋代的科举制度改革措施

4.元代的科举制度特点

5.明清科举制度的特点

6.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科举制度:封建时代的人才选拔考试,也是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因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故称科举。

时间:605-1904 (隋大业元年-清光绪三十年)

1300年科举进士总数约98750人。

安徽休宁为状元第一县(19名文武状元)

【福建有4个千名进士县】

莆田县1433(一说1470)、晋江县1284、闽县1159、建安县1107。

第一节 科举制度前的选官制度

1)尧、舜、禹:禅让制度。 夏:启开创世袭制度。

2)商周:基本都实行世袭的“分封制”。即以家族血缘关系与国家组织合为一体的“世卿世禄制”。

(商朝有从农夫中选贤人例子。如商汤的伊尹、武丁的傅说。西周治理天下“八统”(亲亲、敬故、进贤、使能、保庸、尊贵、达吏、礼宾)中“进贤、使能、保庸、达吏”属于选举人才,但以“亲亲”世袭为主 。)

3)春秋战国:世袭制崩溃,各国纷纷举贤纳士。

4)秦代:以“军功授爵制”和“辟田”、“纳粟”,论功行赏。在官吏选用上专断任意,用人无严格定规。

5)汉朝:以“亲亲”封赏方式,厚待皇室贵族;又以“尊贤”方式,选拔士人。武帝时开始实行“察举”制度(辅以简单考试,为科举制前奏)。但至东汉末,卖官鬻爵,“察举”制名存实亡。

6)魏晋:曹操始实行“九品中正制”(九品官人制)。至晋代,“中正官”完全为贵族所把持,形成了世袭特权的士族门阀制度 。

7)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采取分科取士办法,“科举制度”正式开始。

第二节 隋代:科举制创立期

隋文帝统一全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统治者参与基础,于开皇七年(587)令各州“岁贡三人”应考“秀才”。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置“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度的正式实行。(《礼记·王制》:“大乐正

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

隋朝主要考时务策(策试)。分“秀才、进士、明经”3科。分科取士,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

第三节 唐代:科举制完备期

唐袭隋人才选拔制度,并进一步完善。

(一)考试科别:常科和制科。

1.常科(岁举)

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书、明算、医举、道举等50多种。 明法、明算、明书等不为士人重视。

俊士等不常举行,秀才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渐废。

明经、进士两科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常科考生:

1)生徒:由京师、州县学馆出身,送往尚书省受试者。

2)乡贡: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

◎唐代科举考试分2级:

1)解试:州县考试。

2)省试:尚书省的考试。(又称礼部试、春闱闱,考场)。

◎考试内容:

明经、进士科,最初都只考试策,内容为经义或时务。

进士科除时务策外,自唐玄宗始,必考“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

(帖经:任揭经书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 墨义:对经文字句作简单笔试。)

考诗赋需要文学才能。帖经、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 。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

2.制科(制举)

皇帝下诏临时设置,也叫特科、特举。

名目近百种,如:

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博学宏词科、孝廉方正科、文辞雅丽科、文辞清丽科、文辞秀逸科、辞藻宏丽科、军谋越众科、才堪安邦科、 武足安边科。

制科主要考“对策”,士人、官吏皆可应试。

◎常科、制科,进士、明经的地位不同

常科是正宗,制科是“杂色”,常科出身社会声望比制科高。

常科中又以进士地位最高。唐代宰相几乎都是进士出身。(肃宗至德二年(757),朝廷困于“安史之乱”,曾规定交钱一万文可买“明经”出身。)

(二)唐科举的一些特殊制度

1)发解、解试

也叫“起解”。每年十月,地方把“贡士”和进贡物品一齐送到京都,称发解。故州府试叫“解试”。解试第一名称“解元”,亦称“解首”(后代作为举人第一名称呼)。

刘蜕

2)选试

唐代进士只是一种身份,当官还要经过吏部“选试”(包括身、言、书、判)。如果合格者即可授官。

柳宗元进士及第后考选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正字”。

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则只能到节度使去当幕僚,再经地方推荐后正式授官。

贞元八年(792)韩愈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未过,只得先去宣武军节度使董晋帐下做幕僚。贞元十八年(802)才得国子监四门博士。

3)投卷

唐至五代考生为及第向礼部或达官投献自己作品的行为。

公卷:向礼部投卷。

行卷:向达官贵人投卷。

如白居易向著作郎顾况投诗《赋得古原草》受到老诗人称赞。杜牧因《阿房宫赋》被推荐。 但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

4)武举

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702)。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

5)道举

始于开元二十九年(741)修习《老》、《庄》等道家经典并以此开科取士。

第四节 宋朝:科举制改革期

宋科举因袭唐,有常科(进士、诸科、武举)和制科、童子举等。

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 但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改革。主要有:

1.增加录取名额和名目

①增加进士名额:唐进士每科多则二、三十人,少则十几人、几人。宋代进士扩大录取范围,每科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

②增设“特奏名进士”:对屡考不第者在皇帝策试时,允许报名参加附试,及第者叫“特奏名”进士。开后世“恩科”先例。

始于宋太祖开宝三年(970),人数占总进士数45%。

2.确立三年一试制度

宋初仍是每年一试,偶尔二年。

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始,正式定为三年一次。

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解试”(秋闱);

翌年春,由礼部进行“省试”(春闱)。

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3.确立三级考试制度

宋初仍仅有两级考试:各州解试,礼部省试。

宋太祖于开宝六年(973)亲自进行殿试。此后殿试成为最高一级考试,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制度。

殿试及第者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因都是“天子门生”,不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 殿试后分三甲放榜(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后代皆仿效。

4.取消投卷,实行糊名和誊录制度

宋太宗根据陈靖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至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度。后又增加誊录、对读制度。

糊名:把考卷上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

誊录:根据李夷宾建议,将试卷另行抄录,防止阅卷官辨认字迹。

以上制度曾有效防止主考官舞弊。但到北宋末,政治日趋腐败,制度多流于形式。 清代乡试硃卷

第五节 元代:科举制断续期

元代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断续时期。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灭宋,约35后的仁宗皇庆二年(1313)始议定科举程式。以“四书”试士,以朱熹《四书集注》解释为准。

元代科举特色

1.民族等级分明。蒙古人、色目人为右榜,考2场,有很多优待政策。汉人、南人为左榜,考3场、题目难。

2.科举入仕的比例很小。汉儒地位低,有“九儒十丐”之称。

3.科举内容开始崇奉南宋理学,延续至明清。

第六节 明清:科举制鼎盛期

明清两朝相连,科举制进入鼎盛时期。呈现四个主要特点:

1.学校与科举紧密结合;

2.科目单一化;

3.严格的三级考试制度;

4.以八股文取士。

1.学校与科举紧密结合

明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

到明清时代,进学校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只有成为诸生(秀才)、监生,才能成为科举的生员。

1)生员(秀才):经过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儒学)的,通称生员、诸生 ,俗称秀才、相公。

童生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生试,也叫小考、小试。

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考试。【院试:各省学政(提督学院)主持。合格者称生员,分往府、州、县学学习。】

◎生员(秀才)分三等:

廪生(按月领廪米或廪银),

增生(增广生员,无廪米 ),

附生(廪、增外的附学生员)。

◎生员(秀才)待遇:

①可参加举人考试,是功名的起点。

②政治上属于有初级功名的群体。

③可以开办师私塾。

2)监生(官生国子监学生)主要有4类:

A.贡监:各地廪生选拔入监的。

B.荫监:三品以上官子弟父荫入监的。

C.举监:在京会试落第举人择优入监的。

D.例监:监生缺额捐纳钱粟入监的。

另“夷生”也是监生。监生可直接做官。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明成祖以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才越来越少,但可直接参加乡试。

【附】贡生(民生)

由各府、州、县学选拔出优异的生员为贡生,可直接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也称贡监。 ○五贡:岁贡(挨贡)、恩贡(庆典特给)、拔贡(12年考1次)、副贡(副榜举人)、优贡(3年考1次)。

◎秀才成贡生后,不再受地方儒学管教,俗称出贡。由秀才升监生的叫贡监(即贡生,清朝也叫优监)。

2.科目单一化

唐宋时代,科举科目繁多,如唐代的常科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书、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医举、童子举等。

考试内容专业化。如

明算:考《九章算术》《周髀算经》《孙子》;

道举:考《老子》《庄子》《文子》《列子》;

医举:考《本草》《脉经》《素问》《伤寒论》。

唐代制科五花八门,甚至有“不求闻达” 科、“高蹈丘园”科等奇怪名目。

明清科举,武举以外,则基本固定为进士一科,考试内容也趋于单一和固定。如明代规定: “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明史·选举志》)

3.严格的乡、会、殿三级考试制度

1)乡试(乡闱、秋闱,考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举行,试场称贡院。考期在八月。

考试分三场: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

举人(乡荐、孝廉),第一名称“解元”。

乡试中举叫乙榜(乙科、桂榜)。

参考者:廪生、增生、附生、监生、五贡生(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等。

科举做官的诗人篇八
《千年科举读书报告》

《千年科举》读书报告

2013级岭南学院 邱临风

一、书名:千年科举

二、作者:李兵

三、出版社:岳麓书社

四、页数:286

五、内容概要:

本书由李兵在湖湘讲堂的讲稿整理而来,从多个方面对我国的科举制度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同时穿插作者的见解议论。本书由引言,尾声和九个主要章节构成。

第一章《推荐选才的古今得失》介绍了在科举制诞生之前我国的文官选拔制度,即以推荐为主的选拔方式。与我之前认为的不同,推荐选才并不是在汉代推行察举制才开始的,本章介绍了,早在上古社会,禅让制的选拔中已经包含了推荐和考察两个环节。在推荐选才中,人才选拔缺乏客观的、可操作性的标准,容易滋生徇私舞弊,具有很大弊端。

第二章《报考》介绍了报考的一些相关细节,如是否有身份限制,是否允许外国人报考,是否允许类似于当今“高考移民”的“科举移民”的存在,是否可以终身报考应试等。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了解到和现在的高考一样,科举考试的报考也需要通过一定程序,具有一定限制的。

第三章《科举预备考试》介绍了在正式科举前的预备考试,如唐宋的解试,明清时期的童试。让读者明白了原来不是所有报考了的童生都有资格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以明清为例,他们必须通过县试、府试、院试才能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机会,成为秀才。

第四章《全面而细致的应试准备》从考生和政府两个方面介绍了为科举考试所做的准备。如考生的经费、考试用品准备,政府食宿场所提供等。在面对科举考试这样对人生有重要意义的考试时,政府和考生们的重视程度与当今人们对高考的重视度差不多甚至更高。

第五章《贡院与磨成鬼的应试生活》介绍了贡院内的结构布置和历代变迁。为我们展现了考生们的考场条件,虽然与当今考场相比,贡院提供的条件实在艰苦,但是从古代的现实条件考虑,贡院的条件也就可以理解了。

第六章《八股文的千秋功过》提到科举,很多人就会自然联想起八股文这个在科举考试中地位重要的考试文体。八股文作为明清科举主要的考试形式,一直以来受到的评价褒贬不一,作者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分析,介绍了八股文的特点和利弊,综合时代背景,作者认为八股文总体是适合科举制度而且有利于人才选拔的。

第七章《严密的试卷处理与阅卷制度》展现了古代科举考试在阅卷中严密的工作程序,有效地保障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糊名誊录的实施,设立受卷官、弥封官、誊录官和对读官,从试卷处理的角度而言,科举时代的严密程度完全不亚于我们现在的任何考试。而科举考试的阅卷也是又多名考官共同完成,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结果的公平性。

第八章《花样百出的舞弊手段和惊天的科场大案》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事例生动地展现了科举考试中考生们为了取得好成绩而想出的五花八门的作弊方法,同时为我们介绍了科举历史上几次轰动的舞弊大案和朝廷对于科举舞弊的严厉惩罚。古代对于科举舞弊的惩罚力度比如今要重的多。

第九章《分区录取与及第的荣耀》作为本书的最后一章,介绍了科举考试分区录取制度建立的始末和科举及第后的无上荣耀。

六、心得体会

读罢《千年科举》,加深了对科举制度,这个实行了千余年的可谓我国古代最出色的文官选拔制度的了解,科举制度不仅仅是从前历史书上简单平面的几句介绍,我了解了它的运行模式,因为它而发生的或扼腕叹息或忍俊不禁的故事, 我也在阅读中加深了对科举制度的思考,可谓受益匪浅。下面就我从本书中得到的一些收获简单谈谈。

1.丰富了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

从本书中我了解到一些有关科举制度的细节。第一个即是科举制度并非我之前认为的简简单单三场考试,即乡试、会试、殿试。整个科举考试是由很多层次很多次考试组成的,仅仅在乡试之前,便有县试、府试、院试等多层考试,才能取得正式科举的资格。而且每次考试都需要进行几次考试,做若干篇文章。相对现在两天内完成的高考,古代科举更为艰苦。 另外,古代科举之前还要进行祭祀仪式,将那些找考生报恩的鬼魂聚在红旗下,把那些找考生报仇的鬼魂聚在黑旗下。还有些地区为了祭祀鬼神,还会设立相关庙宇,这些举动,为科举考试蒙上一层迷信色彩,但也反映了古人“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心理,构成了原始的道德评判体系,有效约束了读书人的言行举止。与我原本以为的不同,古代科举不仅仅有笔

试,还有口试,面试环节。不仅多人阅卷,而且还会进行复查。而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俗语如“破天荒”、“小三元”究其渊源,竟然源于科举。

而本书中关于科举的很多细节,如灯笼识人(即为了辨认不同地区考生的身份,点名时同一地区的考生需聚集在同一种灯笼后,在考场前可以看见各式各样不同的灯笼)、上下转托(一种方便考生在低狭的空间内答卷、作息的设计)、五级计分法(即不对试卷进行评分,而将试卷分为圈、尖、点、直、叉五个等级)等细节,都体现出古代人利用现有条件的一种智慧

总而言之,通过这本书,我对科举制度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它变得更加生动具体。摆脱了之前笼统的认识,我逐渐认识到科举制度在千年漫长的发展中,虽然无法避免地存在弊端,但是的确是一个完善科学,适应当时时代特点的制度。

2.了解了科举制度下的古代读书人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人生的四大喜事,而金榜题名又是其中最大的喜事,在古代确实不为过。对于广大的平民阶层而言,进士及第就意味着获得了进入上层社会的通行证,命运由此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犹如鲤鱼登龙门。通过科举考试,可以说是古代读书人步入仕途的唯一途径,这一制度也的确为广大普通群众提供了相对平等的机会。因此,科举对于古代的读书人,具有改变命运的极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说,科举,几乎成为古代读书人的一种信仰。“一举成名天下知”,多年寒窗,一朝成名,平步青云,名利双收的魔力,千年科举,“引无数读书人尽折腰”。

在我们一般的意识里,古代的书生,多半是长衫飘飘,文质彬彬的儒雅形象,或者是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潇洒气派。然而事实上在古代,读书人在考取功名之前,地位是比较卑微的,特别是没有显赫家境的读书人,因为自己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又没有获取功名得到朝廷的承认,因此生活相对比较困窘。虽然考取秀才已经可以去私塾任教,然而私塾教师的工资报酬是很低的,仅仅只能勉强糊口,无法轻松养家。正所谓“教馆原是最下流,傍人门户过春秋。半饥半饿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中举前的生活境况就是个十分生动的写照。

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读书人的形象也难以保持儒雅潇洒。因为参加考试的时候,考生需将考试所需物品以及几天的干粮和生活用品一并带入考场,一人身背肩扛这么多东西,形象难免狼狈。《千年科举》中的一段话形象的表现了这些考生:“肩上扛着一个大褡裢,脖子上挂一个卷袋,手里提着考篮和考凳,可以说是全身负重,他们与大街上的搬运工没有什

么区别。”蒲松龄也在《聊斋志异》里描述这些考生的形象为“白足提篮似丐”。不仅如此,在考试前,考生们还得接受全方位的搜检,包括头发,脚底,内衣内裤,都必须被搜查一遍。可以看出,为了科举考试,所谓的君子风范,书生尊严也不得不妥协。

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几乎是每个读书人毕生的追求,甚至成为他们狂热的信仰。在《儒林外史》里有这样一个穷困潦倒的老秀才,家庭为他读书应举做出了巨大牺牲,“六个儿子中,死了一个,四个都卖到外地去了,即使家里留了一个最小的,他也想卖掉。”虽然是秀才,但是却没有能力抚养子女,沦为社会最低层的人;还有的考生一直应考到死,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白发苍苍的老者,一生的青春都耗在了科举考试上,及至逝世,进士及第仍然是他未了的夙愿。也有考生因为压力太大在考场发疯甚至自杀,命丧考场。每每读到这些读书人为了科举考试而如痴如狂的事例,总让人不由得叹息一句“科举啊!科举!”

然而究竟是什么,使得科举对于读书人有如此大的魔力呢?

在封建社会,科举考试是人们步入仕途,改变自身命运的唯一途径。在当今社会,想改变自己命运有多种方法,不一定要通过读书升学才能出人头地,命运供人们选择的途径有很多。然而在古代封建社会,即使成为腰缠万贯的富豪,也依然是地位低下的商,平民想要成为人上人,改变处于社会低层的命运,只有通过科举这一条路。可以说,古代读书人相对我们是不幸的,他们没有太多其他选择,唯有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当然,通过科举考试后光宗耀祖的荣耀也是吸引万千读书人的重要原因。通过了科举考试,即可以得到做官的资格,名利双收。而一甲三人和翰林院庶吉士更为显赫,可谓官运亨通,平步青云。正是这样的吸引力,使得历代读书人前仆后继,参加一次又一次的科举考试。

3.科举制的历史意义。

虽然现如今很多人批判古代的科举考试,认为它局限了人的思维,压抑了人们的思想,使得真正有才学的人不能被选拔出来。但事实上,通过科举考试选拔文官,是中国古代在人才选拔制度方面的历史性跨越,科举考试是适应时代潮流,对于当时的时代有着巨大积极意义的制度。

在科举制度之前,中国古代先后出现过贵族世卿世禄制、察举制等选拔制度。但是这些制度的选拔功能都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实行了科举取士,打破了门阀士族对政治体制的垄断,将政权向普通知识分子开放,选拔更多普通士人进入官僚阶层,扩大了封建政治的统治基础。历代统治者不断完善科举制度将“取士不问家世”作为科举考试宗旨,为考生提供了相对公平、客观的竞争环境。选拔人才的功能在历代科举中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表现。虽然

的确有部分考不上科举的人也相当具有真才实学,如唐伯虎、汤显祖、蒲松龄等,但这并不能否认科举考试选拔出大量的德才兼备的人才的事实,在科举及第者中不乏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人才。如唐朝的张九龄、姚崇、陈子昂、韩愈等;宋代的寇准、晏殊、范仲淹、司马光、欧阳修、素食、文天祥等;明清的于谦、张居正、林则徐、张之洞、曾国藩、龚自珍、蔡元培、徐光启等。这些人才都是通过科举选举出来的。就如同如今也有很多人批评高考存在一些弊端,然而高考和古代的科举考试一样,都是当时时代下最合适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它们提供了相对最科学的标准、相对最宽广的平台和相对最公平的机会。

同时,科举具有很强的控制功能。它不仅能加强思想统治,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从统治者而言,所有考生都成为了天子门生,科举考试有利于使人才成为统治意志的忠实执行者,从而达到了控制在传统社会中最有影响力的知识阶层的目的。与此同时,科举制度还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对统治者意志的认同,从而夯实其统治基础,如唐太宗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也”。不仅如此,科举考试还促进了各民族共同发展,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统

一。如,为了稳定西北边境,笼络边疆地区的士人,北宋统治者不断增加这些地区府州县解送考试的名额。

我认为,并不是科举制度的存在导致了中国在明清时期的落后,导致这种落后的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制度。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是有很多优点的,但是无论是科举考试内容的改革,还是科举制度的建设,实际上都受制于封建皇权。因此,科举考试的弊端,是当时的政治制度所赋予的,科举制度只是一副骨架,填充它的皮肉取决于它所处的时代。正如我们如今的高考也是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宣扬主旋律一般,考试制度是无法脱离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的。

七、本书评价

1.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

因为本书是由讲稿整理而来的,因此在语言风格上十分平易近人,书中少有学术性的论述,大多是平白易懂的介绍与解说,照顾了不同知识水平和文化背景的读者。 在阅读此书的时候,感觉内容详尽而又不觉晦涩难懂。

2.生动有趣的细节

本书在写科举制度的时候,没有一味地说教,而是引用了很多事例,展现了许多细节,

科举做官的诗人篇九
《科举制》

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清代有府学、州学和县学,统称为儒学)。儒学和孔庙

在一起,称为学宫。生员“入学”后即受教官(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的管教。清初生员尚在学宫肄业(有月课和季考,后来变成有名无实了),又称为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

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由公家发给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新“入学”的称为附生。每年由学政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两个阶段,一个是科举的初步考试,一个是科举的正式考试。科举的初步考试有这么三种,一种叫童试,

一种叫岁试,一种叫科试。童试,一般又叫做“小考”。凡童子开始应初试的时候称做“童生”,童生经过一定的考试选拔,在县里面选拔了以后到督学进行考试,督学考试合格就可以称做“秀才”了。范进是多年的童生,最后终于考上秀才了。秀才每一年考一次,这也是一个选优的过程,这叫“岁试”。每三年还要参加一次大的考试,叫“科试”。每三年考一次,主要是为了推举举人考试的资格,通过这个考试的提名,便有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范进刚好赶上童试这一年也是科试的同一年,他考上了童试的第一名秀才,自然就有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这是科举的初步考试。

接下来是科举的正式考试,它也有三种: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这四个年中的八月举行乡试。乡试考中了以后就称为举人,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了。按清代的科举制度规定,举人可以到吏部注册,可以取得一定官职,可以当县官了。当然这个职位很少,每年大概就40人到130人的名额。举人的名额很少,那么举人当中候补做官的人就更少了,这样就往往有候补官。这是第一种乡试。接下来

是会试。会试是紧接着乡试,在第二年的二月份举行。乡试是头年的八月份考完,第二年的二月是春天,到京城考试,叫“春试”,这就是会试。会试如果考中了,称为贡士,贡士每年的名额大概有300名左右。会试考完以后还要进行第三场考试殿试,在会试以后的第二个月,大概在4月份前后。殿试是皇帝在太和殿

自考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可以直接做官了。

科举内容

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

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汉”是指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殿试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须经过候选、候补,有终身不得官者)。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满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

明清科举简表

科举分级编辑

及第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

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

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

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

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第二至五名为经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

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

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

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

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

名词释意

【八股文】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

科举做官的诗人篇十
《中国的科举制度一》

中国的科举制度(一)

中国的祖先很早便知道教育的重要,所以在四五千年以前就开始了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中国古代教育是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古代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朝以前。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是中国古代教育史和管制史上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官员任用,均服从或从属于科举考试。科举制度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O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年,在国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一大进步,它坚持“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给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平民百姓通过科举的阶梯而入仕以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机会和条件。因此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

1300年的科举制度几乎占据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历史之长,影响之大,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它对于中国的统一、社会的稳定、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建设,特别是对儒家文化和古代教育的促进和发展都曾产生过巨大作用。中国的科举考试内容到明代逐步成为僵化模式,特别是到清代后期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考试内容陈腐,形式僵化,科举制度后期已成为历史发展的障碍,而被废止。

严格说来,中国的科举制度应分为文举和武举(文科和武科)制度。武举是专门选拔武官而设置的科目。武举制度是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始置,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废除,历时1200年。其考试程序与文举基本一样,只是内容与时间的不同。在中国科举史上,自唐以后,历来是文武两科,殊途并进。但是,中国的科举制度历来重视文科,文科一直占据科举的统治地位。武举因作用有限,影响不大。

一、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公元581年,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将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隋炀帝即位后,大业元年(605)始设进士科,宣告了与旧的以门第为主要依据的选官体制的决裂及新的以进士科为代表的科举制的诞生。

唐承隋制,推行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的科举制度。在科目的设置、类别的划分、科试的内容、科场规章等方面更加详备,更加完善,并逐渐制度化。

宋代科举沿唐之制又有所变革。扩大取士名额,提高及第后的待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立了乡试、会试、殿试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严格和完善科举制度,形成进士科的空前繁荣。

明代仅设进士一科取士,八股文为各级考试的重要文体,科举地位较以前更为提高。清代科举基本承袭明制,而更为繁密周详,发展成一种极为规范而又严密的制度体系。但是,实行了千余年的科举制度的弊端也越来越显露,清朝末期,科举考试明显衰败,清朝廷迫于大势所趋,于1905正式宣告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结束。

二、科举制度与教育

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制度,而学校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才,选才有赖于育才,两者互为依存,密不可分。学而优则仕,科举制度存在的1300年间,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学校的学生,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踏上仕途,科举考试操纵着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科举是学校的教育目标,考试内容即学校的教学内容;取士标准就是学校的培养标准,学校追求的是中举及第。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科举成为整个教育的重心。科举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勤奋读书的热情,读书人数急剧上升,中央官学、地方官学、书院及各种私学空前发展,教育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文化水平的的提高。

(一)中央官学

中央官学是朝廷直接设立和管辖的,旨在培养各种统治人才的学校。主要分为最高学府(太学、国子监)、专科学校(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和贵族学校(弘文馆、崇文馆、宗学、旗学等)。唐代中央官学繁盛,制度完备,南宋以后渐走下坡路,逐步衰败,已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名存实亡。清末,被学堂所代替。

(二)地方官学

地方官学始于汉代。隋唐时期州、县亦皆设学。宋代,考试选才兴学育才,地方官学发达。明清两朝府州县学遍布全国,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整合为一条龙,学校科举化,科举学校化。科举必由学校,凡应科举者必须先在学校取得生员资格。清末,学校完全沦为科举的附庸,官学往往形同虚设。

(三)书院

书院是教育、学术研究的主要场所,是进行文化传播、普及文化和宣扬教化的基地。唐宋期间以私人创办、私人讲学为主,元明时官方加强了控制,到了清代基本官化。千余年来,书院与科举关系密切是长期的、普遍的,而较不重视科举的书院是短时间的、少数的。书院也因科举盛而产生,随科举废而消亡。

(四)私学

私学是古代民间私人办的学校,始于春秋时期。有家塾、经馆、精舍、私塾、村塾、冬学、蒙学等。私学的教学主要为进入官学、书院以及应科举考试的准备。

三、科举程序

科举取士创始于隋,确立于唐,此后各个时期在考试科目、程序、场期、科第名称等方面虽不尽相同,但均未出唐代的范围。

科举考试程序大体分为地方考试和京师考试。唐及五代称“解试”和“省试”;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创立殿试,遂成“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制,并为后代所沿袭。元明清各朝,改称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及第可否任官,各代规定不一,但“殿试”及第后,先取得出身资格,后即量能授职。清朝的科举考试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

童试即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的入学考试,是读书士子的进身之始。应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统称童生。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院试录取者即可进入所在地、府、州、县学为生员,俗称“秀才”,生员分廪生、增生、附生三等。生员经科试合格,即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童生经过县试、府试、院试合格后被录取进入府、州、县学,称“入学”“进学”或“入泮”。

乡试是地方考试。唐宋时称“乡贡”、“解试”。明清两代在各省城举行。每届三年,考期在子、午、卯、酉年的秋八月,称“秋闱”(秋试),为正科。遇新君登

极寿诞庆典,加科为恩科。考三场,每场三日。由钦命的主考官主持,凡属本省生员、贡生、监生等经科试合格,方准应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可于次年春进京应会试,即便会试没取中,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会试与殿试是中央考试。乡试翌年春季,举人汇集京城,先应由礼部举行的会试,又称“礼闱”、“春闱”,考三场,每场三日。取中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科考的最高规格是殿试,即由皇帝在宫内太和殿对会试取中的贡士御题策试。取中为进士,分三甲列名榜示天下,由于该榜为黄纸质地,故称“金榜”或“黄榜”,同时由于该榜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又称“皇榜”。金榜分大金榜、小金榜两种。大金榜是用来张挂的。每次文武科大金榜分别于揭晓日张挂于东西长安门外榜示天下,三日后收贮于内阁。小金榜是大金榜的副本,清代每届殿试后,大金榜告示天下,同时内阁还要抄一副本送进宫中供皇帝御览,称小金榜。金榜是由皇帝颁发的诏令文书,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象征。殿试第一甲第一名,初称“榜首”,亦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一名称“金殿传胪”,三甲一名称“玉殿传胪”。

四、科举人物

在漫长的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和密切关系,从未参加过科学考试的是极少数。科举产生出了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诗人、学者、教育家、科学家、外交家等等,如唐代的孙伏伽、王维、张九龄、韩愈、柳宗元、刘禹锡、颜真卿、柳公权、白居易,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司马光、朱熹、包拯、寇准、张九成、张孝祥,明代的杨慎、康海、汤显祖、张居正、海瑞、徐光启,清代的纪晓岚、刘墉、郑板桥、翁同和、洪钧、钱大听、林则徐、张謇、蔡元培等文化名人都是出自状元、进土和举人之中,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

自唐至宋,及元明清,中国科举制度吸引了诸多远邦近邻的读书人,他们长途跋涉,来到中国留学,学习中华文化,参加科举考试。不断有外国人登上中国科举金榜,进士及第后,有的荣归故里,有的在中国授官入仕,有的在中国长期生活。 比如,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阿倍仲麻吕,进士及第后在唐朝做官,后去世于中国。

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弊端渐显,讲关节、重门第乃至贿赂公行,科举时为有钱有势者所垄断;至于应试科举之作弊,自唐以来即未能免,渐积至于明清。以致一些才华之士屡试不第。历代富有才华的知识分子,因科举失意,另取得独创一格的成就,成为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亦不泛其人。

李时珍,明代医药学家、博物学家。青年科场失意,便放弃仕途随父行医。他历时近30年,稿经三易《本草纲目》问世,这部药用动植物巨著流传于全世界。蒲松龄,清代文学家。一生困顿。科场失意。以教书、作幕宾为主。他著述甚多,以《聊斋志异》最著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文言短篇小说的集大成之作,1845年就有外文译本。吴敬梓,清代小说家。屡应乡试不第,厌弃功名而寄予文学创作。《儒林外史》是明清反八股科举文学杰出的代表作。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科举做官的诗人》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科举做官小说 唐朝不做官的诗人 因为科举出名的诗人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科举做官的诗人”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科举做官的诗人"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8189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