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小学作文 > 丰子恺的关于天真的话

丰子恺的关于天真的话

2016-05-27 10:25:3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丰子恺的关于天真的话(共5篇)2013年浙江高考唯一一篇满分作文:遗失的童真2013年浙江高考唯一一篇满分作文:遗失的童真【真题回放】2013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中国作家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英国作家赫胥黎说,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英国作家戈尔...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丰子恺的关于天真的话》,希望能帮助到你。

2013年浙江高考唯一一篇满分作文:遗失的童真
丰子恺的关于天真的话(一)

2013年浙江高考唯一一篇满分作文:遗失的童真

【真题回放】2013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作家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

英国作家赫胥黎说,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英国作家戈尔丁说,世界将失去孩提王国,一般失去这一伟大的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考场满分范文】

遗失的童真

胡娅君(本文作者:胡娅君,2013年高考成绩654分,其中语文131分。目标志愿:西南政法大学)

当暮霭沉沉之时,我们被劝说要相信楚天辽阔;当草长莺飞之时,我们被劝说要防备前方蜀道之难;当我们成长到每一个阶段时,我们都被提醒着完成不合时宜的任务。于是,童真就如那风铃,渐行渐远,消逝不见。

“孩子从卖气球的人手中牵走一个心愿”,多么可爱而美好的诗句,甚至可以想象那洋溢着灿烂的笑脸。而如今这样的笑脸在冰封冻结。本该童真的年纪,却一脸愁苦,为学业奔波。我们不应抱怨现在的孩子为何圆滑世故,我们应反省是什么造成了童真的遗失,又是什么加剧了这种遗失的势头。

反观社会,我们清醒地看到一个充满竞争意识,强调优胜劣汰的社会。当成年人大多在为金钱名利所奔波时,当与孩子共处时的谈资均为事业发展、利润亏损时,试问一张白纸又怎能不被沾染得墨迹斑斑?与此同时,将大人的不满足强加于孩子幼小的成长历程之中,狼爸、虎妈层出不穷的当下,一个孩子的童真不是被孩子淡忘,而是被一种恶性环境所扼杀。汪曾祺描写金岳霖先生时,曾有金先生拿大石榴与孩子们斗鸡,上课上到一半时,捉虱子的场景。这些童真未泯的形象,让我们认识到一个学者、一个智者不应为虚浮名利勾心斗角忙碌终生,而应是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积极的乐观情绪。

在一个鼓吹神童的媒体时代,在我心里,不是童亵渎了神,而是神亵渎了童。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也因如此,他能看到我们遗失的美好,他的创造、他的发问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童真的目光,或许就像是穿越时空的爱,能够照亮冰点以上的风景。 这份童真,这份初心,倘若一直坚守,如同守护一株鲜红欲滴的玫瑰,梦过于美好,守护也便更加沉重。天上人间,现实让人们知道自由不过是猎人与猎物之间的距离。但为什么现实让人们害怕得连一个梦的开端也不肯轻易地为孩子许下呢?

遗失的童真被一种潜在的暴力撕扯得支离破碎。最好的成长,不是小小年纪就考上了名牌大学,不是小小年纪就深谙世俗之法,不是小小年纪就挥毫千里、琴声悠扬。我更愿看到“最喜小儿无赖,村头卧剥莲蓬”的无忧闲适之景。未来或许残酷,但心中有好奇、有想象、有创造,便不会畏惧。

有些事终要经历,那便到时深究,有些事如此美好,为何不好好珍惜?遗失的童真,带给了我们怅惘,但愿这番省悟能让天真无邪的笑声在风中散播得更久一些。

【作文立意解读】

一、关于审题

可能看到丰子恺很多孩子都会一惊,叹道:"怎么又是他!"确实他的名字已经出现在杭州二模的作文题中,但却给很多孩子留下了严重跑题的心理阴影。如今出现在高考的考卷上,究竟该如何理解他的话语?如果单看丰子恺老先生的话考生是无法定性的,因为他只说了一个现象,但没有标明是赞扬还是批判的态度,但看到后面两句的时候,很多孩子应该明了丰老先生的话一定是赞美孩子的"直"而批判"弯",那究竟为什么而"弯",从后面两位作家的言语我们看出因为"年龄增长",因为"成人",如果这样看来的话,作文立意就很明显了应为,保持童真,保持初心,保持曾经的美好等等,也就是笔者经常在课上和孩子们讲的"不要因为眼前的苟且而忘记了心中的梦和远方"。当然这其中的梦和远方可以幻化成为任何精神层面上美好的东西。

二、关于论述角度

确定立意后,还需选取角度剖析立意,只要仔细一思考便可以发现,如果要论述"保持童真"等立意,那必须要论证保持童真的敌人、障碍,这题目中给了我们答案,便是"年龄增长""成人",进而继续思考,为什么"年龄增长"、"成人"就会阻碍我们?笔者在课上给孩子们讲过多种论述角度,并都让孩子们形成了相应的篇章。而2013浙江省的作文题目思考的结果,恰好可以用到"物质与精神"和"成长与丢失"的角度。本篇因篇幅有限,仅以"物质与精神"角度为例。那么如何从物质与精神的角度来论述?文笔朴实的孩子可以写:"我们成长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一切物质的丰富都与我们的成长成正比,但不知为何我们的精神却随着长大在萎缩,我不禁要问是什么让我们原本柔软的心灵变得硬化,又是什么让那心中原本美好的童真王国,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逐渐崩塌?"文艺的孩子可以写:"小时候期盼长大,终于当我站在了18岁的结点,望向心中美好的世界时,却发现,在这世间穿梭的却都是眼神黯淡的灵魂,耳膜被汽车穿梭的声浪振动,空气里遍布灰尘。在一个机械的世界中破裂,

隔膜重重。看到的却是大风呼啸过的地铁通道,一边是华丽的广告,一边却是乞讨的人。人们大多都将目光移向华丽的一方,却早已忘记了自己心中曾经存在过的那个不算华丽却充满美好童真的王国。"(以上两段都化用自笔者班上孩子成篇的关于"物质与精神"的论述语段)。当孩子们在考场迅速把重要的论述角度,论述段像演讲一般的震撼完成,剩下的也只有材料的化用值得思考了。

三、关于材料化用

关于材料的化用笔者不再赘述过多,因为每个孩子准备的人物材料都不一样,但一般都是久经困难最后成功时间梦想的人物,这样的人物基本上应该都是坚持初心没被世俗沾染玷污,不为苟且折腰放弃的。但笔者要稍微强调一下人物的写法,写法当然有很多种,本文以比较常用的一种为例--画面式(以丰子恺先生为例)。顾名思义就是要先展现画面。笔者一直认为看一篇作文和认识一个新朋友是一样的,没有人第一眼看一个人先看名字的,一定是先看穿着、谈吐等等。材料化用也是一样的,很多孩子习惯于上来先自报家门,例如:"丰子恺--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可能略有些夸张,但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笔者希望孩子们能够从一个画面入手,先将读者带入到一个画面中,这样对读者认识这个材料人物,理解他的精神内核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事例段可以这样起笔:"遥望这样一位老人,花白的头发,花白的胡须,手拿毛笔聚精会神地画着,人们都以为他在画祖国的大好山河,壮丽山水,他眼中却闪过孩童般的一抹亮彩,画纸上烙下的却是让孩子们欣喜若狂的儿童漫画。我不用探究丰子恺先生心中是如何美丽的一片净土,在他的画中便可寻找到关于童真世界的答案。"

四、关于运用技巧使篇章完整

最后,我们再来讨论一下架构问题。关于很多老师强调过的:反复压中心词、首段引材料出论点、注意字迹等问题笔者在此不再赘述。笔者知道孩子们都可以做到,但笔者希望孩子们在结构上处理合理的分段外,可以做到漂亮的首尾呼应,这在判卷老师看来是代表着你思维的一个闭合性,完整性,是极容易加分的。那如何做到首尾呼应呢,其实做法很简单,就是在第一段"引材料出中心"后在第二段插入一个艺术化处理,也就是插入一个意象,在笔者课上,笔者给了孩子们很多代表不同人物,不同精神内核的意象,只要描写一个,然后在结尾点出即可做到首尾呼应。例如:"在第二段中孩子们可提及杨万里在其诗《野菊》中写到'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然后在最后段点出,保持初心,哪怕做那一抹鲜黄的不为他人、环境改变自身,减少妙香的野菊,也是最美的人生作答。"

总的来说浙江省作文一直在稳定地走着小清新文艺的路线,深思着人与自我的问题,这样的题目确实比较适合站在18岁节点上的孩子们去思考,去论述。再此,也希望孩子们如高考作文题中描述的那样,要坚持自己的童心,坚守自己的初心,初心未变,心愿定能实现。

丰子恺漫画赏析
丰子恺的关于天真的话(二)

风随意写出的画——丰子恺漫画欣赏

丰子恺说:‘漫画二字,望文生义,漫,随意也。风随意写出的画,都不妨称为漫画,因为我作漫画感觉同写随笔一样。不过或用线条,或用文字,表现工具不同而已。’丰子恺的漫画,简洁朴素,隐含着出世的超然之意和入世的眷眷之心,是那种让人感动的平凡,或是令人落泪的辛酸。【丰子恺的关于天真的话】

琐事中找到感觉

丰子恺漫画的诞生始于他从日本留学归

来后。那时的丰子恺正处于苦闷时期,因为他

读的书、看的画多了,觉得‘师自然’的忠实

写画法与他幼年时‘印’《芥子园画谱》一样

都是依样画葫芦,便产生了一种‘我想看看书

再画,但是越看越不会画了’,正是在这段苦

闷时期,一种新的画风在他的思绪中形成了。

可以说,丰子恺的漫画风格正是他从琐事中挖

掘出来的。一次,春晖中学开校务会的时候,

由于丰子恺对会议内容无头绪,便观看‘那垂

头拱手伏在议席上的同事的倦怠的姿态’。回家后用毛笔把他画了出来,把它贴在家门的背面独自欣赏。这幅画引起了他的兴趣,于是不断地把一些琐事一一描出。他认为‘初作的画,那是由景而发,有不吐不快的感觉’,还‘把平时信口低吟的古诗句词也试“译”出来。’丰子恺没有想到要把画发表。有一次,这些画被夏尊丐发现了,他连声赞赏:‘好!再画!再画!’丰子恺深受鼓舞,以后就更大胆了。他画了之后,让朋友传观。

郑振铎慧眼识画

丰子恺的第一幅漫画《人散后,一钩新

月天如水》发表在朱自清等人在北京主办的

文艺期刊《我们的七月》上,被郑振铎发现,

郑便四处打听丰子恺的下落,向他索画,并

把丰子恺的画陆陆续续地发表在他主编的

《文学周刊》上,并冠以‘漫画’之名。1925

年,郑振铎又把丰子恺的漫画选了绝大部分

【丰子恺的关于天真的话】

用文学周刊的名义结集出版,仍以《子恺漫

画》为名。这次出版的画集得到了朋友们的

热情支持,纷纷为之作序写跋。1926年,《子

恺漫画》又以开明书店版本出版,并且多次

再版。从这以后到1935年,丰子恺相继出

版了《子恺画集》(1927开明版本)、《学

生漫画》(1932年儿童版)、《云霞》(1935

年天马版)、《人间相》(1935年开明版)、

《都会之音》(1935年天马版)等画集。丰子恺的画曾受中国画家陈师曾的启发,再加上他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受日本画家竹久梦二画风的影响,

从而形成了自

己独特的风格。在西洋画派中,19世纪的著名画家米勒也给丰子恺的创造以直接影响。

多以毛笔绘成

‘子恺漫画’除早期少数钢笔写生画(如《春昼》、《卖花女》)外,均以毛笔绘成。丰子恺对中国绘画中的线,有深邃的见解,‘子恺漫画’多系单线白描,即所谓‘无凹凸’的重线的艺术。丰子恺认为,线并非物象说明的手段,应是画家感情的象征、画家感情波动的记录。

‘子恺漫画’无疑最忠实、最生动地实

践了丰子恺关于‘线’的理论。试看《指冷

玉笙寒》、《翠拂行人首》、《燕归人未归》

等画幅,丰子恺凭借手中的一管笔,既勾勒

着事物的形象,又‘最痛快最自由地造出梦

幻的世界’。那优美的‘荇菜’般题款乃至

‘TK’的署名和‘缘缘堂画笺’的边款,无

不成为画家营造出的‘梦幻的世界’的组成

要素,即便那歪斜的边框,也透出神妙的鲜

活的艺术气息,虽是画幅内容的界定,却又

并未障碍读者的审美空间。

诗情画意画中寻

丰子恺漫画创作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是描写古诗句时代,第二是描写儿童相时代,第三是描写社会相时代,第四是描写自然相时代。

初期古诗句时代的画,朱自清称之为‘诗词句图’,这样的作品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翠拂行人首》、《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几人相忆在江楼》、《野渡无人舟自横》。

丰子恺的漫画里,柳树和燕子出现的频率很

多,而调皮的柳条和轻盈的燕子也最能撩人思绪。

俞平伯送给丰子恺"丰柳燕"的号,这也是画家充满

希望和憧憬的内心写照。《燕归人未归》这幅漫画

中头发凌乱,身材有点儿丰满的妇人,手扶栏杆,【丰子恺的关于天真的话】

眺望远方,婀娜的柳丝是寂寞的,空中滑过的燕子

也叫唤着回巢栖息,寥寥数笔中却表现了无穷韵

味。一个思妇的形象鲜活地跃入眼帘。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这幅画于1924

年发

表后,立刻引起了郑振铎极大的兴趣。他说:‘虽然是疏朗的几笔墨痕,画着一道卷上的芦帘,一个放在廊边的小桌,桌上是一把壶,几个杯,天上是一钩新月,我的情思却被他带到一个仙境,我的心上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野渡无人舟自横》据说,曾经有人以钱起这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句征求画稿,结果,某人以舟子镕卧船艄吹笛一图获胜,理由是真正体现了‘无人’的境界。但丰子恺却是从‘自然有情化’的角度来演绎这诗句的。他认为,自然有情化,是艺术上很重要的一事。画家与诗人的观察自然,都取有情化的态度。‘画家能与自然对话’,就是说画家能把宇宙间的物象看做有生命的活动或有意识的人,故能深解自然的情趣,仿佛和自然会晤了。中国画法上注重‘气韵生动’,一草一木,必求表现其神韵。从这一点出发,丰子恺认为这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句,须着重强调‘自横’两字,因为诗人所以写这诗,主要是把小船当人看了,亦即是把小船有情化了。所以,丰子恺这幅《野渡无人舟自横》,着重表现的,是小船镕荡的情趣。

天真无邪儿童画

儿童时代的孩子画,大都以自己孩子为模特儿。丰子恺认为

儿童才是真正的人,因此他也就真心疼爱孩子们。从儿童的生活

中观察到可爱的意境,他便取材做画。虽然描写的是儿童生活平

凡的小事,由于真实和生动,所以成为意味深长的能够吸引读者

反复阅读的艺术品。在笔法上,丰子恺以简洁、洗练为其特色。

如《阿宝赤膊》、《锣鼓响》等。丰子恺越是热爱儿童的天真无

邪,也就越痛感人间不平等,穷孩子的不幸,因此在他所画的儿

童相实际上也是含着社会相,如《贫民窟之冬》、《高柜台》、

《二重饥荒》、《小主仆》等作品,都是对社会的控诉。

《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丰子恺的名画《阿宝两只脚

凳子四只脚》充满童趣。一天,他四岁女儿阿宝把鞋子脱了,

套在凳子腿上,高兴得在旁边大叫:‘阿宝两只脚,凳子四

只脚!’她的母亲呵斥阿宝,怕把袜子弄脏了,丰子恺却觉得

很有趣。于是,一颗富于童趣的心看到一件充满童趣的事,

画出了一幅富有童趣的画,换来了无数读者的会心一笑。

《村学校的音乐课》

乡村的学校设备十分简陋。能找到一位老师,借一

间旧屋,办一所小学,已经很不容易了。国文、算术(那

时不叫语文、数学)有人教就行,音乐课有没有无所谓。

即使设音乐课,也不可能有风琴,遑论钢琴!这间小学

总算有音乐课,音乐老师的乐器是一把胡琴。

他拉胡琴,

同学们一个个张大嘴巴齐唱,师生都自得其乐。但愿这位音乐教师的胡琴拉得很准,又愿教孩子们唱的歌曲既好听又健康,这就好了。这样的音乐教育同样会起到陶冶情操、培养素质的作用。

酸甜苦辣社会相

社会相的画,是丰子恺以周围环境的人物为模特,以民间生活、学生生活、都市生活的见闻、感想为题材的。写民间相的作品大都以运河两岸的农家和小市民为题材。人物无所不包,既有农民、小贩、村妇,又有赌徒、酒徒等等。作品如《话桑麻》、《云霞》、《三眠》、《馄吨担》、《头彩十六片》等。学生生活的漫画,有的是丰子恺自己学生时期的生活回忆,有的是执教时期的观察和感想,还有的是对旧社会的讽刺。相关的作品如《舍监的脚》、《调养室中》、《某事件》、《毕业后》、《升学机》、《某种教育》等等。写都市题材的作品有不少反映了都市的不合理现象和都市劳动人民悲惨生活,有工人、清道夫、堂倌、穷孩子、脚夫、黄包车夫还有乞丐。这其中有名的几幅漫画如《最后的一吻》、《邻人》、《劳动节特刊的读者不是劳动者》等等。丰子恺曾用简短的话道出作此画的动机‘吾画既非装饰,也非赞美,再不可为娱乐;而皆人间不可调和相,不欢喜相,与不可爱相,独何欤?东坡曰:“恶岁诗人无好诗。”若诗画通似,则窃比吾画于诗可也’。‘恶岁’两字概括了一切。

《楼上黄昏马上黄昏》这里的画家表述的是一种相思的错位:黄昏时分,楼上的少妇牵挂着外出的丈夫,心里默默的念叨着:‘怎么还不回来?’而马上的行人,眼见得天色越来越暗,心里也颇着急,茫茫然地想:‘该不会等急了吧!’只是,各人想各人的,楼上楼下,一种相思,两处镕愁。《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局促的都市人,实在难有一点点美丽的联想。无论甚么地方,四个人坐下来,麻将方块散开,便没有了其他感情,全陷入了混沌状态。试想想:山斋小小,竹篱旁、梅树侧,算只有清茶水酒一盏,朋友来了,呼朋三面坐下,留将一面与梅花,不只赏梅,还把梅花当成朋友,那就是天真无限,雅兴无限。

从人生转向自然

丰子恺漫画的最后一个时期,即‘自然相’。他希望自

己的眼‘从恶岁转入永劫’,自己的笔也‘从人生转向自然’。

但是,从他的画的形式来看,大都是古诗新画,但在构图、

笔调上和早期不同。这与抗战爆发后,丰子恺流浪到大后方

是分不开的。因为中国的西南是峭壁奇峰,层峦叠嶂。他的

画材都是诗词中的能入画的句子,作品如《油壁轻车蜀道

难》、《满山红叶女郎樵》等都是这一时期作品。这类‘古

诗新画’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品。古人做了有画意的诗

句,丰子恺配了有诗意的画面。以上四个时期,交互错综,

不能绝对划界。从丰子恺的漫画来看,大都是来自现实生活

中,朱光潜认为,丰子恺善于从纷纭的世态中挑出人所熟知

的,而却不注意的一鳞一爪,来加以点染,

他的这种画可以

说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妥帖结合。

丰子恺简介:

丰子恺(1898.11.9—1975.9.15)原名丰润、丰仁。浙江崇德人。1914年入杭州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对他的思想影响甚大。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

1921年东渡日本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辉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1924年,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首次发表了他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其后,他的画在《文学周报》上陆续发表,并冠以“漫画”的题头。自此中国才开始有“漫画”这一名称。

1924年在上海创办立达中学。1925年成立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锋、胡愈之等人。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

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丰子恺潇洒漫画人生:

“一幅幅的漫画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儿的小诗。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着那味儿。”正如丰子恺漫画的发掘者、评论者朱自清所说的,丰老与漫画结缘的一生也如此。

小画家自幼钟情画画

丰子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出生在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县石门镇)。其父是个秀才,但并不经营祖上开设有百年历史的丰同裕染坊,只是埋头读书,应考举人。可他3年一次,应考3次,都未中举。那时他已有6个女儿,没有儿子,这更使他郁郁寡欢。

丰子恺的出世给全家人带来了欢乐,更给他的父亲带来了好运。丰子恺3岁时,37岁的父亲居然考中了举人,但因遭逢母丧,他服丧在家,不能赴北京再试,只得设塾授徒。

自己的前途中止了,丰父便寄希望于儿子。丰子恺6岁时,父亲便把他收在座下。他教儿子的千家诗每页上端都有一幅木版画,第一幅是大舜耕田图,画着一个人和一只大象,这引起了丰子恺的兴趣。他向染坊师傅讨些颜料,为书上的单色画着色,涂成一只红象,一个蓝人,一片紫地。但颜料涂上去,一直渗透下面好几层。丰父发现后,大发脾气,幸亏母亲钟氏赶来,丰子恺才没有挨打,但他再也不敢在父亲面前作画。直到丰子恺9岁时,父亲去世。

丰子恺十二三岁的时候,他的两个同学在私塾里为了交换他的一张画打起架来。塾师搜查丰子恺的抽屉,把他的画谱拿走了。谁知次日上学,塾师竟翻出画谱中的孔子像,问丰子恺:“你能看着这样子,画一张放大着色的吗?”他回答:“能。”回家后,他在姐姐的帮助下,用方格子放大的办法,按比例描绘孔子的轮廓,又用颜料上色。这幅鲜明的孔子像后来挂在私塾的堂前,以后每天上学,学生们都要向孔子像鞠躬,小画家的名声也就在全镇传开了。

艺术路上不乏志同道合者

1914年,丰子恺以全校第一的成绩中学毕业。随后考取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那里,他受到中国近代文艺先驱者李叔同的艺术熏陶,从此就开始了

从丰子恺的散文看陶渊明对丰子恺的影响
丰子恺的关于天真的话(三)

从丰子恺的散文看陶渊明对丰子恺的影响

学生姓名:陈周英 指导教师:王晓瑜【丰子恺的关于天真的话】

【丰子恺的关于天真的话】

内容摘要: 丰子恺作为现代史上一位出色的文学家、艺术家,他一生德艺双馨,生平所取得的成就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本文拟以丰子恺的散文为研究对象,从丰子恺的散文内容和思想中寻找与陶渊明的关系进行分析后认为,陶渊明对丰子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主要方面:(一)、陶渊明对丰子恺艺术风格与人生倾向的影响。(二)、陶渊明对丰子恺理想社会和理想家庭构建的影响。

关键词 丰子恺散文 陶渊明 影响

丰子恺是一位饮誉海内外的现代文化名人,他素以漫画家的身份知名于世。同时世人也将其散文与漫画相提并论。他对艺术有着理想的追求,表现在多方面,如他对书法的刻苦钻研,对漫画的孜孜以求;在他的散文中则反映了他对人生根本问题的体察和思考,有着深刻的内容。本文试以丰子恺的散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他的散文的内容和思想进行分析后认为,

陶渊明对丰子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陶渊明对丰子恺艺术风格与人生倾向的影响。(二)、陶渊明对丰子恺理想社会和理想家庭构建的影响。

一 对艺术风格与人生倾向的影响

丰子恺个人比较偏爱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具有深厚的古代诗文素养。由于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身上有较浓的士大夫气息。”⑴丰子恺好读书,尤其好读陶渊明的诗文,仰慕他的为人。陶渊明“其为人,不随时趣,超然洒脱;其为文,平淡自然,大有古风,颇见真情实感。” 〔2〕丰子恺的儿子丰华瞻提到丰子恺的散文时说过:“父亲很爱好诗词,而在中国诗人中他最喜欢陶渊明和白居易二人。这表示他在思想情感上与陶、白二人有共鸣,在人格、艺术风格上与他们有相似之处。”〔3〕故丰子恺在对待艺术与人生倾向上深受陶渊明的影响。

就艺术倾向而言,陶渊明与丰子恺的艺术风格中都有一个“真”字。陶渊明的是“任真”,二丰子恺的是“率真”。丰子恺继承了陶渊明这一“真”的品质,中间的过渡桥梁是性灵派散文。

陶渊明为文贵真尚情,这在历史上早已有了定论。如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中所说的“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辛弃疾也曾评价陶诗说:“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鹧鸪天》)。著名学者叶嘉莹先生概括陶诗说:“所有的诗都是诗人情思意念的真实活动,没有任何虚伪和雕饰动作。”〔4〕可见陶渊明诗文之“真”,“真”的如此纯粹,如此彻底,为后世大家所公认和推举。而丰子恺的散文则贵率真,尊性情,重情趣的特点,其中“率真”二字贯穿在丰子恺散文创作中,成为他最重要的创作观念,成为他自己思想情感最真实的记录。他通过“率真”和“尊性情”的创作表达,使他的散文“像陶潜一样,实现了人、心、文的和谐。”后世许多学者在研究丰子恺散文创作与中国古代性灵派散文传统的承接关系时,将陶渊明贵真尚情的美学思想视为性灵派散文“性灵”传统的源流之一,而丰子恺恰恰又是现代写小品文在创作上有所成就而且最得传统性灵派散文神韵的作家。〔5〕

如果说陶渊明对丰子恺在文艺方面的影响是一种无形的影响的话,那么还有一种有形的艺术影响——饮酒。丰子恺和陶渊明有较多的共同的爱好。如好读书,性嗜酒,爱弹琴(虽然古琴与今琴有所不同,但都可视为音乐一类。)等。在这些共同的兴趣爱好中,使丰子恺与陶渊明联系紧密的是

1

酒。陶渊明嗜酒。这一点在他的诗文里袒露无疑。关于他饮酒的趣事史书上多有记载。不过,陶渊明不是一般的酒徒,“他总是怀着一种艺术的心情品尝饮酒带来的无上趣味,‘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天气去此哉!任真无所先。’(《连雨独饮》)‘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饮酒﹒其十四》)显然,陶渊明饮酒是为了追求一种神游象外,物我两冥的‘自然’境界,是为了追求一种‘真’的意趣。在他看来,酒的‘深味’,正在于此。”〔6〕而丰子恺亦同样嗜酒,他有时甚至是一边喝酒,一边品味陶渊明的诗。他在《沙坪的美酒》中写道:“陶渊明诗云:‘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我在晚酌三杯以后,便能体会这两句诗的真味。”可见丰子恺是积极主动,发自内心地去品味陶渊明的饮酒诗的。陶渊明饮酒,“是怀着一种艺术的心情”“追求一种‘真’的意趣”。而丰子恺也直言自己饮酒,追的是一种“兴味”。“吃酒是为了兴味,为了享受,不是求其速嘴。”“吃到三杯,心窗洞开,真情挚语,娓娓道来。古人所谓‘酒三昧’即在于此。”〔7〕他们都乐于在品酒的过程中,怀着艺术的心,“以艺术的眼光审视生活,以艺术的创造对待生活。”〔8〕虽然两人时空隔绝,但是他们在精神上遥相呼应,通过诗文、饮酒等方式进行对话。丰子恺通过饮酒品诗的方式积极主动地接受陶渊明诗文美的在精神上的熏陶。陶渊明对丰子恺的影响大抵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吧。

倘若比较丰子恺与陶渊明的人生历程,就不难发现丰子恺与陶渊明有诸多的相似之处:陶渊明在面对当时黑暗的社会时,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屈节,毅然辞官,归田园居;而丰子恺也曾拒不入仕,以教书卖文卖画为生,研习佛法,修身养性。“父亲在旧社会中不肯做官,就像陶渊明一样。„„父亲在旧社会中,除了当过短期的教师,编辑和教授外,长时期是自由职业,住在家里,著述为生。四十年代初,他在重庆沙坪坝造了一所极其简陋的‘沙坪小屋’, 住在那里,从事著述,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他说他就是‘经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的人。”〔9〕丰子恺的人生在不断向陶渊明那种洁身自好,恬淡从容,诗酒自娱的生活方式靠拢。

丰子恺对陶渊明的诗文偏爱有加,以致在艺术的倾向上较明显的收到了陶渊明美学思想的影响,而且他对陶渊明的为人非常欣赏和佩服。他们两个人在人生经历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最终还是有了各自不同的方向;虽同中有异,可陶渊明对丰子恺亦颇具影响。

丰子恺与陶渊明有着这么多的相似之处,然而还是同中有异。这个异即表现在如何看待和选择“归隐”上。陶渊明在历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自他始,革新了一种新的隐逸风气,钟嵘在《诗品》里称其为“隐逸诗人之宗”。而丰子恺长久浸润在陶诗的隐逸情趣中,潜移默化,难免心向往之,这就使得他的散文偶尔流露出封建士大夫那种高逸的情趣。丰子恺有时甚至是主动追随陶渊明的步伐而去,但最终没有像陶渊明那样选择归隐山林,而是在精神上心向往之而实际生活中则选择远远观望。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丰、陶二人的性情不同。两人看似都具有平和淡泊的一面,其实有时候在言行上,陶渊明比丰子恺更率性而为一些,以喝酒为例。陶渊明与人对饮,“如果先醉了,就毫不客气的下逐客令:‘我醉欲眠,卿可去。’”〔10〕他的性情是“颖脱不群,任真自得”的;而丰子恺呢?他认为“(吃酒)但决不可吃醉,醉了,胡言乱语,诽谤唾骂,甚至呕吐,打架。那真是不会吃酒,违背吃酒的本旨了。所以吃酒决不是图醉。所以容易醉人的酒决不是好酒。”(《沙坪的美酒》)。由此,二人的性情差异可见一斑,陶渊明在面对选择时要比丰子恺更为果断和彻底。其二是,丰子恺对隐士生活的认识很清醒也很现实。在他的意识里,隐士般的生活只能是一种情结,而不会成为一种现实。实际上,隐士的生活也像硬币有正反面一样,在正面是人们把隐士生活“视为‘诗意的栖居’,是一种带有审美性质的精神满足,因此,它必然以其超越性,提升性显示出巨大的诱惑力。”〔11〕故无论是丰子恺还是其他的后辈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被它的这种模糊而神秘的诱惑力吸引着;反面是“真正的隐士生活时贫乏甚至近乎残酷的,它意味着舍弃一切世俗的凭藉,栖息于深山大,、湖海之滨,或凿穴而居、或结草为庐、蓬蒿盈门,菀葭蔽道,虽历灌园伐薪之苦,但仍衣不遮体,邓郁时常断炊……陶渊明对这种饥寒交迫的生活体验最深:‘夏夜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然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这种极贫的心态真催人泪下。还有比这更难堪的2

处境:‘饥来驱我往,不知竟何之。’(《乞食》)可见隐士的高洁是以身心的磨难为代价的,它并不尽如一些人想象的那样,是小桥流水,白云护扉,塵尾鹤氅钓竿斗笠,跨蹇寻梅,踏雪访梅,充斥其中最触目惊心的则是衣衫褴褛,面带菜色的身影。但在‘殉道’,‘高逸’等价值观念的支撑下,褴褛却是载道之具,菜色却是傲世之本。”〔12〕丰子恺也许和绝大多数人一样,看透了这“载道之具”“傲世之本”的本来面目,才没有想要成为陶渊明第二的。

二、对理想社会和理想家庭构建的影响

丰子恺在对理想社会的构建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向往“天下如一家,人们如家族,互相亲爱,互相帮助,共乐其生活,那时陌路就变成家庭。”(《东京某晚的事》)的大同社会;第二阶段是向往和追求陶渊明的世外桃源;第三阶段渴求“明心见性”的明心国。在这三个理想社会中,除了第一个大同社会与桃花源完全不沾边外,最后“虚构了一个‘明心见性’的野人国,仍带着‘乌托邦’式的‘桃源’色彩。”〔13〕被认为是”一个现代社会的‘桃花源’。”〔14〕因此最能让丰子恺保持长久热情和信念的理想社会是桃花源。

在我国,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虚构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同另一个为世人所认可的理想社会——大同世界,一样享有盛名。梁启超说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的社会组织,就《桃花源记》的内容而言,“我想起他一个名叫Utopia(乌托邦),所描写的内容是一个极自由极平等之爱的社会。荀子所谓‘美善相乐’足以当之。”〔15〕他的这个评价极具代表性,说明陶渊明和他虚构的理想社会影响深远。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自陶渊明首创以来,不断被历代文人所美化和称赞,俨然成为一种传统。丰子恺对理想社会的构建,受 “陶渊明那种理想的‘大同’观念的影响,效仿的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桃花源生活。他认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有着自由天真的生活,陶渊明的家庭乐的诗中渗透出非功利归平等的思想,认为陶渊明的作品是‘理想的是实现的初步……只要方向不错,理想不妨高远。’”〔16〕这一观点与梁启超的评价是不谋而合。

【丰子恺的关于天真的话】

桃花源对于丰子恺的巨大吸引力主要是通过《桃花源记》传达出来的。从时间上看,我们可以推断,丰子恺其实在年幼时就已经对《桃花源记》这一名篇牢记于心了。丰子恺在他的文章中多次提及到幼年时看风景总能联想到桃源的事,如:“幼时认为‘电线木同栅栏一样’车站同桃源一样,固然可笑。” (《车厢社会》)“我们幼时在旷野中游戏,经验过一种很有趣的玩意儿:爬到土山顶上,分开两脚,弯下身子,把头倒挂在两股之间,倒望背后的风景,看厌了的田野树屋,忽然气象一新,变成一片从来不曾见过的新颖而美丽的仙乡的风景;远处小桥茅舍,都玲珑得像山水画中的景物;归家的路,蜿蜒地躺在草原之上,似乎是通向桃源的仙径。”(《看展览会用的眼镜》)〔17〕。从涉及到有关桃源的作品的数量上看,也是比较多的,如《旧上海》《庐山游记》《丰都》等。可见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对丰子恺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事实上,丰子恺对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生活始终怀着一种热烈的情感,尤其是在特殊的战乱时期,他不得不携家带口,背井离乡,另外寻找栖息之地时,他想到了他的老家——汤溪丰村。他从未涉足过那里,只是因为偶然的因素稍微听朋友描述一遍,因此丰子恺又在朋友讲述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他想象那里就是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

“据说在汤溪有丰姓的数百家,自成一村,皆业农。惠恩是其特例。我初闻此消息,即想象这汤溪丰村是桃花源一样的去处。其中定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和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情景。而窃怪惠恩逃出仙源,又轻轻为外人道,将引诱渔人去问津了。我一向没有机会去问津。到了石门湾不可复留的时候,心中便起了出尘之念,想率妻子邑人投奔此绝境,不复出焉。” 〔18〕

无论是在精神层面上表示无限的心驰神往,还是在现实的避难行动中都表示出对世外桃源的追求。他的那种溢于言表的热切的情感更是难以自抑,而且让读者觉得,丰子恺眼中的这个世外桃源是可以因势赋形的,似乎只要是一个不为世人所熟知的山间角落,地理偏僻,环境优美,村舍俨然,

3

人民安居乐业......都可以算作桃源圣地。

丰子恺在向往追求“桃花源”之后,又构建出第三个理想社会——“明心国”,与桃花源有几许关联。如在《明心国》一文的开头里也仿《桃花源记》的写法,写一位音乐教师是如何进入明心国的:

“大约又走了五分钟,忽见前面一线光明,他快乐得大笑起来。快步走出洞口,一看原来是洞口的另一出口,中央一片平原,平原四周,树木丛生,树木外部,群山围绕,犹如一圈围墙。他就走进平原去看,想找到一条路回到学校去。”

再如其结尾:

“这独木舟在荒江里漂流了三天三夜,遇见了一只大船。他喊救命,大船上的人把他救起。看见他身穿一件胸前有一个洞的棕衣,大船上的人奇怪得很。他就把他所经历的事情告诉他们。但他们都不相信,说这是个疯子。到了最后他家乡的一个城市的时候,他们送他上岸,竟自走开了。”〔19〕

他把陶渊明的桃花源改造成了一个人与人之间“心明见性”相互坦诚,没有黑暗与狡诈的理想国度,显示了他赤子童心的一面。这是属于他自己的理想王国,可陶渊明对他的影响依旧十分明显。然而,“这样的理想蓝图缺少的是现代生活气息,超然的背后是理想的空幻,丰子恺也只能陷入苦闷之中了。”〔20〕

丰子恺被誉为当时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21〕他对人生抱有一颗为艺术而艺术的执着的心,只可惜“现代中国的确不是一个为艺术而艺术的时代,隐士式的文人无法生存。”〔22〕。当他面对“为艺术而艺术”的理想在现实社会中碰壁时所产生的矛盾痛苦,从而自然而然的转入向内寻求解脱的办法,那就是回归宗教——佛教;或另一个途径——对理想家庭构建。

韩兆琦在《中国古代的隐士》一书中论及“隐士的家室亲情”一章中,根据隐士与其家人、父子、夫妻之间的关系,将隐士与家人之间的情况划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离群索居,脱离人世,不娶妻,光棍一条地孤居野处,或是四海周游,如皇甫谧《高士传》里的林类;第二种是与妻子志同道合,携妻子一同逃隐,如著名的梁鸿与孟光;第三种是自己虽然是隐士,但却仍和家庭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更有的则根本离不开家庭,辞官归隐后便踏踏实实的成了自己和家庭中的一员,以安享其天伦之乐了。前者如《后汉书》所记载的戴良,后者的代表就是陶渊明了。

通过分析陶渊明的作品,韩先生认为陶渊明是古代隐士中陶醉于家庭生活,以天伦之乐为最大满足的诗人。陶渊明在他归隐的第一篇作品《归去来兮辞》中说:“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而后又说:“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在于此时间相近的《和郭主簿》中说“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可见陶渊明在这里把亲人和孩子都看的非常重。尤其“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二句,把一个做父母、做祖辈疼爱孩子的心情真切地表达出来。陶渊明甚至在《杂诗·丈夫志四海》诗里描述他的理想生活时说:“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觞弦肆朝日,尊中酒不燥。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这在封建社会通常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封建士大夫眼里,算不上什么豪情壮志和伟大的理想抱负,但在陶渊明眼中,这种小家庭的儿女情长、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是十分难得的,是值得歌颂的,因此他乐于表现温馨浓郁而平凡的家庭生活,写得十分坦率,令人陶醉和向往。〔23〕梁启超也说陶渊明“是一位缠绵悱恻最多情的人。读集中《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与子俨等疏》可以看出他家庭骨肉间的情爱热烈到什么地步。”〔24〕

丰子恺所竭力追求的正是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所描绘的理想家园及家庭生活的和谐之美、稚子迎归的亲情之乐、回归自在生活的自由状态,,试看他的《家》一文中写到:

“当我从别寓走到本宅的时候,觉得很安心。主人回来了,芭蕉鞠躬,樱桃点头,葡萄藤上特地飘下机长叶子来表示欢迎。两个小儿女跑过来牵我的衣,老仆忙着打扫房间。老妻忙着烧素菜,故乡4

的臭豆腐干,故乡的冬菜,故乡的江米。饭窗外有故乡的天空,门外有打着石门湾土白的行人,这些行人差不多个个是认识的。还有各种负贩的叫卖声,这些叫卖声在我统统是稔熟的。我仿佛从飘摇的舟中登上了陆,如今脚踏实地了。这里是我的最自由,最永久的本宅,我的归宿之处,我的家.我从寓中回到家中,觉得非常心安.”〔25〕

有评论家认为“《家》无疑是一篇谈哲说理的文章,作者孜孜以求的‘本宅’实际上反映他精神上的追求并未因十年前皈依佛教而终结。也许正表明,皈依佛教未能使这位大艺术家感到精神的充实和满足。黑暗的社会现实,加剧他思想上的痛苦和矛盾。”〔26〕实际上丰子恺《家》的这篇文章极得《归去来兮辞》的神韵,可以说先贤陶渊明热爱家庭,回归家庭的家园意识和志在归隐,追求随性自在的生活追求已经穿越时空,明显的影响着丰子恺;而且“本宅”还有落叶归根的归宿之意,这也暗合了丰子恺乐于和主动回到家庭生活的倾向。

丰子恺和陶渊明二人选择回归家庭生活有许多共同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社会原因。他们的人生中有一部分相同的时间是处于黑暗甚至是战乱时期。在那个特殊时期,他们一方面不想出世为官,以保持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他们虽然为生计奔波却又不想与家人分离,随时事浮沉颠沛流离,回家成为比较好的选择。二是个人原因,包括个性和思想两方。从个性上看,丰、陶二人生性喜欢自由自在,不受世俗羁绊的生活。陶渊明《饮酒五首·其一》就是表达他想要自由自在生活的代表诗作之一,一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说的真真切切。丰子恺也说:“我对外间绝少往来,每日只是读书作画,饮酒闲谈而已。我的时间全部是我自己的,这是我的性格的要求,这在我是认为幸福的。”(《白鹅》)。从思想上看,丰、陶二人都有避世的倾向。“陶渊明从小所受的教育,主要是当时已不占正统地位的儒家的思想,准确地说,儒家的淡泊处世的思想。”〔27〕“一面却又受到当时玄学和慧远一班佛教徒的影响,形成了他独特的人生见解。”〔28〕“陶诗里歌咏的先贤,大多是归隐高蹈、不予世俗为伍的。”〔29〕简而言之,陶渊明的避世是融合了“道家的佯狂”和“儒家的孔颜之乐”〔30〕并且这一融合主导了他以后的人生道路的选择。丰子恺的思想主要受到了儒家和释家的影响,其中“释家的虚无主义成为他面对不满现实的有力武器”〔31〕,也使他选择了在缘缘堂里过着“隐士式的文人”〔32〕生活。也可以这么说,避世是丰、陶二人在精神上孤独和苦闷的最终的归宿。

————————————

注释:

〔1〕徐型.《论丰子恺散文的情趣美》 南通师专学报 1992年12月 第8卷第4期

〔2〕姬学友.《真性情清涵万里天——论丰子恺创作的传统文化意蕴》 文学评论 1998年第6期 第29页

〔3〕丰华瞻.《丰子恺散文选集·编者的话》丰华瞻 戚志蓉选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年版 第19—20页

〔4〕叶嘉莹.《汉魏六朝讲录》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年12月第2版 第396页

〔5〕姬学友.《真性情清涵万里天——论丰子恺创作的传统文化意蕴》 文学评论 1998年第6期 第28—30页

〔6〕韦凤娟.《空谷流韵·魏晋南北朝卷》 中华书局 1997年3月第1版 第78—79页

〔7〕丰子恺.《沙坪的美酒》 《丰子恺散文选集》丰华瞻 戚志蓉选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年版 〔8〕姬学友.《真性情清涵万里天——论丰子恺创作的传统文化意蕴》 文学评论 1998年第6期 第35页

〔9〕丰华瞻.《丰子恺散文选集·编者的话》丰华瞻 戚志蓉选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年版 第19页

5

丰子恺名言名句
丰子恺的关于天真的话(四)

1、走正确的路,放无心的手,结有道之朋,断无义之友,饮清净之茶,戒色花之酒,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

2、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3、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

4、人生一方面求寿命之长,一方面又求生活过去之快,两者看似矛盾,而其实无妨。丰子恺名言名句。因为这是在实际上求寿命之长,而在感觉上求生活过去之快,5、正当的游玩,是辛苦的安慰,是工作的预备。

6、人生有三层楼: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

7、成人的世界,因为受实际的生活和世间的习惯的限制,所以非常狭小苦闷。孩子们的世界不受这种限制,因此非常广大自由。

8、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丰子恺名言名句。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9、有人帮你,是你的幸运;无人帮你,是公正的命运。没有人该为你做什么,()因为生命是你自己的,你得为自己负责。

10、世间的大人都为生活的琐屑事件所迷着,都忘记人生的根本。

11、由预想进行于实行,由希望变为成功,原是人生事业展进的正道。

12、青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长在人间。

13、儿童天真烂漫,人格完整,这才是真正的‘人’。

14、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我比起他们来,真的心眼已经被世智尘劳所蒙蔽,所斫丧,是一个可怜的残废者了。

15、全为实利打算,换言之,就是只要全家。充其极端,做人全无感情,全无义气,全无趣味,而人就变成枯燥、死板、冷酷、无情的一种动物。这就不是“生活”,而仅是一种“生存”了。

16、时间划分愈细,感觉上过去愈快,生活上兴味愈多。故“快”就是“乐”,快乐称为“快活”。

17、“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无钱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18、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爱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19、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20、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养;有舍有得,看智慧;是成是败,看坚持。

21、虚心的人用文凭来鞭策自己,心虚的人用文凭来炫耀自己。

22、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有关中国梦的名言
丰子恺的关于天真的话(五)

1、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2、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詹天佑

3、爱国主义也和其他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他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凯洛夫

4、不能设想,一个没有强大精神支柱的民族,可以自立于世界之林。有关中国梦的名言。——江泽民

5、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用不着等待什么特殊机会,他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苏步青

6、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丰子恺

7、我生平优点不多,8、我爱中国固因他是我的祖国,而尤因他是有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有关中国梦的名言。——闻一多

9、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10、有了中国文化历史知识基础以后,爱国主义就有了根。章士钊有句话叫“灭人之国先去其史”。中华民族的伟大在于文化传统,而继承传统最重要的是靠历史教育。——任继愈

11、爱国如饥渴。——(南北朝)范晔

12、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13、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家乡——把它埋了,上头种一棵苹果树,让我最后报答家乡的土地,报答父老乡亲。——彭德怀

14、望升官发财之人,决不宜来我处。那些望升官发财之人,决不宜来我处;如欲爱国牺牲一切,能吃劳苦之人,无妨多来。我们的军队是一律平等待遇,我与战士同甘苦已十几年,快愉非常。因此,无论什么事都好办——我为保持革命军队的良规,从来也没有要过一文钱,任何闲散人来,公家及我均难招待,革命办法非此不可。——朱德

15、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16、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17、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吴玉章

18、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19、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

20、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谢觉哉

21、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赵博生

22、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李四光

23、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24、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作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垦植。——傅雷

25、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26、能够献身于自己祖国的事业,为实现理想而斗争,这是最光荣不过的事情了。——吴玉章

27、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28、我们的祖国并不是人间乐园,但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她建设成人间乐园。——巴金

29、真正的爱国者是爱人类的,爱国决不是排外。()——马铁丁

30、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华罗庚

31、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

32、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冼星海

33、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34、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

35、中国人搞出的理论,首先要为中国人服务。——吴仲华

3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37、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陈毅

38、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39、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40、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机会。

41、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聂鲁达

42、爱国反倒受穷,谁还敢去爱国?——蒲柏

43、中国的文人,历来重气节。一个画家如果不爱民族,不爱祖国,就是丧失民族气节。画的价值,重在人格。人格——爱国第一。——李苦禅

44、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45、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冰心

46、假如我是有一些能力的话,我就有义务把它献给祖国。——林耐

47、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48、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丰子恺的关于天真的话》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小孩天真的话 天真热血的话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丰子恺的关于天真的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丰子恺的关于天真的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xiaoxuezuowen/43398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