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小学作文 > 甲,,,庆历四年春,,乙,,,齐田氏

甲,,,庆历四年春,,乙,,,齐田氏

2016-10-12 10:18:50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甲,,,庆历四年春,,乙,,,齐田氏(共9篇)[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阅读答案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问题。[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第一篇:《[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阅读答案》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问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幕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②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于版③。光恐久而漫灭,嘉祐八年,刻著于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④。呜呼!可不惧哉?

(司马光《谏院题名记》)

[注]①无:同“莫”。没有人,没有谁。②汲汲:心情迫切、急于求得的样子。③版:名籍,名册。④曲:邪恶。

1.解释下面加粗字词的含义。

(1)朝晖夕阴________

(2)长烟一空________

(3)萃于一官使言之________

(4)而不为身谋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答下列问题。

(1)A.概括甲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概括乙文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甲文中能表现做人(做官)理想境界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B.乙文中能表现做官理想境界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日光;(2)全;(3)聚(集),集中;(4)谋划(打算)

2.(1)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后来的人将会逐个指着他们的姓名,议论他们说:某人忠诚,某人奸诈,某人正直,某人邪恶、

3.(1)A.说明作记的缘由(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B.写出(谏院)题名的由来和意义。

(2)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若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也可);B.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

第二篇:《岳阳楼记小卷》

岳阳楼记

3.与“而或长烟一空”中的“或”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或异二者之为 B.或王命急宣 C.或以为死,或以为 D.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前人之述备矣/众妙毕备 B.南极潇湘/初极狭 ....

C.薄暮冥冥/不宜妄自菲薄 D.则有去国怀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5.写出你对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解,并谈谈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才能做到。

6.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干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岳阳楼记》中两个相连的四字短语填写)

7 .请你写出两句初中课内学过的含“涯”字的古诗名句,要求句中的“涯”与(甲)段中“横无际涯”的“涯”表意相同。

8.《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请根据甲乙两文,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忧乐观的理解和看法。

9.“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种‘乐”, “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一种‘乐’.两种“乐”有何不同?

10.距离范仲淹近千年的现代人,是否还有必要具备“古仁人之心”?请阐述你的看法。

(二)【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吾谁与归?

【乙】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

天人也耶,则不敢知; 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节选自《范文正公集叙》)

【注】1轼:苏轼自称。 2总角:指童年。

1.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在洞庭一湖 而不一见其面 B. 予观夫巴陵胜状 轼从旁窃观

C. 或异二者之为 吾得其为人 D. 览物之情 读之至流涕

2.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甲文内容,概括乙文中“先生”称范仲淹为“人杰”的原因。

4.乙文表达了作者对范仲淹怎样的感情?

(三)【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齐田氏①祖②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③。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④也。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⑤相食,非相为而生⑥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⑦为人生之?且蚊蚋(读音ruì,吸血昆虫)囋(读音zǎn,叮咬)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选自《诸子集成·列子·说符》

【注释】①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②祖:祭祀(天地鬼神)之义。③响:回响,回声。④类:种类;物类。⑤迭:交替地,轮流地。⑥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⑦本:本来,原本。

1.解释加点的实词。

(1)增其旧制( ) (2)或异二者之为( )(3)众客和之如响( ) (4)中坐有献鱼雁者( )

2.选出下列语句中“于”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天之于民厚矣 C.齐田氏祖于庭 D.预于次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文段抒写了范仲淹 的报国情怀(用原文中语句填写)。

【乙】文中鲍氏之子的可贵品质是 。

(四)【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5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节选《国语〃季文子以德为荣》)

【注】1相:辅助。2上卿:古代最高的官衔。3其:表推测,“也许、大概”的意思。4爱:吝啬。 5华国:使国家有光彩。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然则何时而乐耶?( ) (2)人其以子为爱。( )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先天下之忧忧 我美妾与马 B. 入

C .或异二者 无衣帛 D .处江湖之远则忧君 人

3.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浮光跃金 ,静影沉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古仁人的远大政治抱负,但表现方式不同,甲文主要采用了的表达方式,乙文主要采用了 的方式。

5.季文子在思想上与范仲淹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乙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五)【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初,范文正公①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③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④。 (选自《渑水燕谈录》,有删改)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②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③扶病:抱病,带病。④缩颈:缩头,表示吃惊害怕。

1.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薄暮冥冥(迫近) B.至若春和景明(景色) C.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D.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国都)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所恶有甚于死者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闻者为之缩颈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其境过清 D. 感极而悲者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对两个选段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多变。【乙】文则以记叙为主。

B.【乙】文范仲淹遭贬谪时,朝廷治理朋党,众人对范仲淹避之唯恐不及时,王质却抱病为其送行,当别人责问他时,他却能与范仲淹相提并论为荣。

C.【甲】文中的一阴一晴的自然风物描写,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引出下文对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更高境界的议论。

D.【甲】文展现了洞庭湖水波浩荡,气象万千,气势雄阔。也写了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完全没有涉及作者范仲淹的情感立场。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质说“范公天下贤者”,从【甲】文来看范公之“贤”表现在哪些方面?在【乙】文中,范公之“贤”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六)【甲】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鱼我所欲也》) ..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 ③微斯人,吾谁与归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3.甲段中的“本心”是指 ,乙段中的“古仁人之心”的具体体现是;甲乙两段都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

4.甲段中孟子的思想和乙段中范促淹的思想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身体力行,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请简述一例。

(七)【甲】若夫霪雨霏霏,……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馑①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日:“饥岁工价至贱,

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②,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③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蚜,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④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⑤,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选自《梦溪笔谈•范文正荒政》)

[注]①殍馑(piǎo jǐn):饿死的人。②荒政:古代在遇到荒年时所采取的救济措施。③条:分列项目、条目。④仰:依赖、依靠。⑤晏然:平静、安定的样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则有去 ( ) (2)至若春和明 ( ) (3)而或长烟空 ( ) (4)太守出宴于湖上(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被贬后不计较个人得失,仍把天下黎民的忧乐记挂心间。这样的抱负可以从【甲】文中他说“, ”这句话看出,也可以从【乙】文中他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织修建仓库和官员宿舍这几件事看出。

(八)【甲】予观夫巴陵胜状,……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水居一室耳①,高其左偏为楼②。楼可方丈,窗疏四辟③。其南则湖山,北则田舍,东则九陆④,西则九龙⑤峙焉。楼成,高子登而望之曰:“可矣!吾于山有穆然之思焉⑥,于水有悠然之旨焉,可以被风之爽,可以负日之暄⑦,可以宾月之来而饯其往⑧,优哉游哉,可以卒岁矣!”于是名之曰“可楼”,谓吾意之所可也⑨。 ——明 高攀龙《可楼记》节选

【注释】①水居一室耳,(这不过是)水边上一个小小的居室罢了。 ②高其左偏为楼,把居室左房间加高为一间小楼。高,这里作动词用。 ③ 窗疏四辟:四面开着窗子 ④九陆,平原 ⑤九龙,即九龙山。 ⑥有穆然之思,觉得和顺舒畅。穆,温和。 ⑦暄,温暖。 ⑧宾月之来而饯其往,迎接皓月的来临,又欢送它的归去。 ⑨可,适合。

1.解释下列短语的意思。

(1)薄暮冥冥( ) (2)而或长烟一空( ) (3)名之曰“可楼”(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以被风之爽,可以负日之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乙文作者对“可楼”以及周围景致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

(九)【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劫盗张海将过高邮,知军晁仲约①度不能御,谕军中富民,出金帛牛酒迎劳之。事闻,朝廷大怒,富弼②议欲诛仲约。仲淹曰:“郡县兵械足以战守,遇故不御,而反赂之,法在必诛。今高邮无兵与械,且小民之情,醵③譬出财物而免于杀掠,必喜。戮之,非法意也。”仁宗乃释之。粥愠曰:“方欲拳法,而多方阻挠,何以整众?”仲淹密告之日:“祖宗以来,未尝轻杀臣下。此盛德事,奈

第三篇:《2016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盛康镇初三语文中考模拟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2分)

心弛神往中国梦,愤发图强学子情。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襄阳是一座有28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脍( )炙人口的“三顾茅庐”、“隆中对”史实就发生在这里。襄阳地灵人杰,孕( )育出的历史杰出人物灿若群星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不言而喻....,在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一直是智慧的代名词。 B.“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除了出台政策,还要有具体而微....的部署。 C.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正确地书写汉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D.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描写得生动逼真,惟妙惟肖....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香港少数人发起的“占中”非法集会让每一个爱国爱港的中国人义愤填膺。

B.在努力建设法治社会的今天,无论领导还是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纪守法。 C.推进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关键是改进农民科技知识水平,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D.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战略,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已成为复兴襄阳的时代。 5.请在横线处填写对应的人物。

走进名著,宛如走进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廊。那里有《朝花夕拾》中出身低微又充满爱心的保姆____,有以家书的方式诠释慈父严师内涵的翻译家傅雷,有罗曼•罗兰笔下发誓“扼住命运的咽喉”的_____等等。会晤经典,与人物对话,愿我们从名著中获取无尽的人生启迪。 6.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可以说,想象力应用多少是评价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之一。②人的大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③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④人们运用前三个部位功能的机会多,而应用想象区的机会少,一般人仅仅应用了自己想象力的15%。⑤优秀的想象力对于一个杰出人才来说是必需的。

A.②④③①⑤ B. ⑤③②①④ C.③⑤②④① D.④⑤①②③ 7.古诗文默写。(8分)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乎山水之间。(欧阳修《醉翁亭记》)

(5)杜甫在《望岳》中用“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抒情发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

(6)请写出古诗词中表现关心民生疾苦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连续的两句)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体育中考过后,班上小阳同学再也不参加体育锻炼了,作为体育委员的你,该怎样劝说小阳参加体育锻炼呢?(2分)

9、襄阳,一座有28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古迹众多,文化底蕴丰厚。为让我们更多的了解这座文化历史名城,你班举办了“美丽襄阳我的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8分) (1)为了渲染气氛,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简洁、优美的标语。(2分) 山清水秀,都说家乡风光好; 提示语:走遍襄阳,发现景美、人美、风情美

(2)活动中,为了宣传襄阳的人文传奇,你们组决定办一份手抄报,请你参照示例补充两个栏目。(2分)

栏目一:生动有趣的民间传说 栏目二:独具特色的风俗文化 栏目三: 栏目四:

(3)探究下面两则材料,你得出一个什么相同结论?(2分)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襄阳是楚国和周天子交往的要道。两汉至隋时期,从京西安、洛阳经襄阳到江陵的驿道,是沟通南北政治、经济的大动脉。唐代襄阳被称为“南船北马”交汇之地。明清以来,汉江沿岸,码头兴盛,襄阳成为各种物质的中转站。 材料二:下马襄阳郡,移舟汉阳驿。——白居易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你的探究结论:

(4)通过这次活动,你对脚下的这片土地——襄阳,一定有了更深的认识,请谈一谈你的收获和感受。(2分)

三、阅读与赏析。(40分)

(一)阅读古诗词,完成10、11题。(4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宋)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细读全词,请品析下阕中划线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2—15题。(8分)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齐田氏①祖②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③。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④也。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⑤相食,非相为而生⑥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⑦为人生之?且蚊蚋(读音ruì,吸血昆虫)囋(读音zǎn,叮咬)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选自《诸子集成·列子·说符》

【注释】①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②祖:祭祀(天地鬼神)之义。③响:回响,回声。④类:种类;物类。⑤迭:交替地,轮流地。⑥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⑦本:本来,原本。 12.解释加点的实词。(2分) (1)增其旧制.( ) (2)或异.二者之为( ) (3)众客和.之如响( ) (4)中坐.

有献鱼雁者( ) 13选出下列语句中“于”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2分)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天之于.民厚矣 C.齐田氏祖于.庭 D.预于.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5.【甲】文段抒写了范仲淹的报国情怀(用原文中语句填写)。【乙】文中鲍氏之子的可贵品质是 。 (2分) (三)记叙文阅读。(26分)

最美的善举

从第一次踏进这间病房时起,我便有些讨厌3号床的那个陪床的男人。

男人姓苏,四十多出头的样子,穿一件皱皱巴巴的短衫,浓眉凹目,络腮胡子,看上去挺吓人的。“络腮胡子”大大咧咧的。说话时声带上像是安了喇叭,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他非常爱吃肉,羊排、猪杂儿、红烧牛肉是他食谱上的主角。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每天中午只要一吃完饭,“络腮胡子”便毫不客气地把挨着窗台的那个空床据为己有,人往上面一躺,两分钟不到便鼾声四起,给人的感觉这儿不是病房倒是他的家。

同“络腮胡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号床的那对母子,极少说话,总是安安静静的。

1号床女人患乳腺癌,刚刚做了手术。她有两个孩子,女儿读高三,儿子上小学。她的男人只靠种地和养些鸡鸭挣生活。正值夏播季节,男人极少来探望,更多的时候只有那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守候着母亲。男孩很懂事,主动包揽了整个病房里的热水供应。每次有人帮他扶着母亲去做检查,男孩总忘不了说声“谢谢”。

1号床的桌上基本没什么水果,偶尔有个苹果或一两块西瓜,母子俩是推来让去的。有时男人会带些从街上买点儿卤肉来,女人总是先埋怨男人乱花钱,然后把大部分肉夹到孩子的碗里。

一天,男人来探视时竟带了一小袋炸蝉蛹来,黄灿灿、香脆脆的。男人给我和“络腮胡子”各抓了一把,一屋子人嚼出了满嘴的香。尤其是“络腮胡子”,像发现了新大陆般,一再恳求1号床的男人帮自己弄点儿,说在饭店里吃过这东西,25块钱一盘,却没这个新鲜,只要能帮着弄些来,自己愿意按一元一个买他的。

1号床的男人笑了笑,没说什么。

几天后,1号床的男人果然又弄了些来,“络腮胡子”如获至宝,非要给对方27块钱,1号床的男人不肯收。“络腮胡子”便硬是把钱塞给了男孩,并且说自己就喜欢吃这口儿,只要是活的,有多少要多少。

1号床的男人没在意,男孩却把这话放在了心上,一到傍晚便跑到医院后面的树林里去找,最多时一晚上竟能挖到二三十个,“络腮胡子”总是照数全收。

有了这项收入,1号床的餐桌渐渐丰盛起来,中午时,男孩会为母亲买上一个肉菜,晚上,再加上一袋鲜奶。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个月,一天,男孩悄悄地告诉我,“络腮胡子”吃蝉蛹上了瘾,现在有两个小朋友在帮着挖,他按2毛钱一个从小朋友手里收来再卖给“络腮胡子”。

我惊讶于男孩的聪明,也为他能找到这样一个赚钱的途径而高兴。

婆婆出院时,我把亲友送的水果、奶粉和罐头之类的东西留给1号床,起初1号床的女人不肯收,我谎称车小,再跑一趟还不够油钱,那女人才讪讪地接受了。

后来的一天,我去医院办理医保退款手续,从停车场出来,刚走了几步,远远看到“络腮胡子”手里拎着一个塑料袋子,径直走进路旁的灌木丛中。

等到走近,我才发现,他从塑料袋里倒出的,竟是一堆儿蝉蛹! “苏大哥,这„„”

他抬头,见是我,尴尬地笑了笑:“买得太多„„” “那你还买它干嘛?”我疑惑地瞅着他。

“嘿嘿„„”他挠了挠头,露出一脸和他的年龄极不相称的腼腆,“看那一家怪不容易的。大忙咱也帮不上,添个菜钱还是有的。”

我恍然大悟,原来苏大哥一直在用这样的方式帮助1号床的病友。 那一刻,我的心头忽然涌起一股别样的温暖„„

16.选问题目中的“善举”指什么事情?为什么说它是“最美”的?(3分)

答: 17.对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进行简要赏析。(3分)

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答: 18.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含义。(2分)

(1)起初1号床的女人不肯收,我谎称车小,再跑一趟不够油钱,那女人才讪讪..地接受了。 答: (2)他抬头,见是我,尴尬..

地笑笑了:“买得太多了„„” 答: 19.选文用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好处?(2分)

答:

20.选文主要运用了欲扬先抑和对比的写法,请就其中的一种写法结合选文作简要分析。(3分) 答: (四)阅读议论文《幸福没有榜样》,完成21—25题。(13分)

幸福没有榜样

①有时,我们总是感到自己的生活不够幸福,不如人家的日子过得那样滋润甜美,还常常拿别人家的幸福作榜样,去寻找自己的幸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是,到头来,我们会发现,唯独这人追人寻、人见人爱的幸福,没有榜样,常常是求而不得,甚至徒生烦恼。

②幸福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答案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但是,同样的“境遇和生活”,不同人却有不同的感觉。乞丐得到一顿饱饭,心情会很舒畅,感到幸福的降临;不说一顿饱饭,就是一桌山珍海味,在大款大腕那里,大概也激不起一点快乐的心情吧。作家史铁生的境遇,很让我们同情,他不幸患有尿毒症,但他说:“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并说:“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我们身体还算健康的人,能体验到不发烧也是一种幸福吗?会把幸福的底线放得这样低吗?

③其实,词典给出的幸福答案是不大准确的。即使同一境遇,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生活在大体相似的环境里,一百个人眼中的幸福观,或许还不止一百呢,有时同一个人,不同的时期就有不同的幸福观。幸福观的模糊,对幸福理解的个性化,这大概也告诉我们:幸福,没有模式;幸福,没有榜样。

④幸福,没有榜样。梁实秋也这样说,“幸福与快乐,是在心里,不假外求。求即往往不得”。一位远房的侄女,日子本来过得很快活。一次同学聚会,看一位当处长的同学,居有豪宅,出有宝马,很是羡慕人家的幸福生活,抱怨自己的男人只会教书,不会捞钱。原有的快乐也因寻找幸福的榜样,而逃之夭夭。

⑤还有,我们眼中的别人的幸福,有时并不是那么一回事。我们常常喜欢用世俗的眼光看别人的幸福,常常认为有权势,有财富,有显赫的名声,有骄人的业绩,就会有幸福,有舒心的日子。其实,幸福有时恰恰与权势、与财富离得很远,与名声、与业绩也并不怎么亲近。侄女那个同学,近日,婚外恋闹得沸沸扬扬,幸福显然并不在她家。孟德斯鸠好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仅仅希冀幸福,这不难做到;但

期望像别人那样幸福,这总是难以做到,因为我们认为别人会比实际更幸福。“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然而,每个人对幸福的感悟又各有各的不同。这大概与人们的不同追求有关。勇敢的人,追求刺激,冒着生命危险或是攀登高山,或是漂游湍流,感到是种幸福;沉静的人,喜欢安闲,甘愿生活寂寞,或是一部《庄子》,或是一首古曲,也会心中溢满快乐。伟大的哲学家康德,把人生的追求归结为:“我是谁?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如何去干?”幸福大概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能行风行风,能行雨行雨;能运筹帷幄,可当经理;有一身力气,蹬起三轮车也有歌声相伴。幸福,其实只是一种感觉,自己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感到活着是多么有意思,人生是多么美好,你感觉到了,你便拥有幸福,这和他人的评论毫不相干。

⑥幸福,完全在于自己。自己有个真实的人生,对自己的人生尽力了、负责了,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家人,就是充实的人生、快乐的人生。心存快乐,就是幸福。

⑦幸福,在自己的心中;幸福,没有榜样,也无需榜样。

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22.文章告诉我们,幸福没有榜样,其中“榜样”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2分) 23.文中所说的“幸福观不一致”的原因有哪些?(3分)

24.文章第④自然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分)

25.文中说“幸福,其实只是一种感觉”,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请简要谈一谈。(3分) 四、作文。(50分)

题1、请以“ 题 2、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圆规为什么可以画圆?因为脚在走,心不变。有些人为什么不能圆梦?因为心不定,脚不动。

读了上面的话你有什么启示?

要求: 任选一题作文: 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可以记叙你熟悉的人和事,也可以谈感受与认识,抒发感情,发表看法; ②内容具体,感情健康真实; ③标点正确,书写工整规范,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2016盛康镇初三语文中考模拟测试答题卡

一、积累运用(20分) 1、

2 3、 4、

5、 6、

7、(1) (2) (3) (4)

(5) , (6) ,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

9、(1)甲,,,庆历四年春,,乙,,,齐田氏

(2)栏目三:

栏目四:

(3)你的探究结论:

(4) 三、阅读与赏析。(40分) (一)阅读古诗词

10.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细读全词,请品析下阕中划线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2—15题。(8分) 12.解释加点的实词。(2分)

(1) (2)

(3) (4) 13选出下列语句中“于”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2分)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5、 (三)记叙文阅读。(26分)

最美的善举

16、

17、 18、(1)

(2) 19、 20、 (四)阅读议论文《幸福没有榜样》,完成21—25题。(13分)

21、 22 23、 24、 25、 四、作文。(50分)

题1、( ) 题 2、( )

【参考答案】

1.“弛”改为“驰”;“愤”改为“奋”。(改正错别字1分,每字0.5分;书写规范、美观1分。共2分) 2.kuai; yun。(每注音正确1字给1分,共2分) 3.B (2分) 4.A (2分)

5. 阿长(或长妈妈) 贝多芬 6、C 7、8.略 9(1)人杰地灵,都夸故园人情美。

(2)卓有成效的历史名人 传颂千古的历史故事 绚丽多彩的诗词楹联 (3)襄阳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咽喉

(4)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我对家乡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我更加热爱家乡,——襄阳这片热土。我一定努力学习,为襄阳的繁荣富强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0.出猎时英姿潇洒,出猎的队伍浩大,观看出猎的百姓众多,以孙郎自喻。

11.词人将两鬓的白发比作霜,暗示年岁已老,但仍企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报国,建功立业 (二)文言文阅读8分

12(1)规模 (2)不同,不同于 (3)应和,同意 (4)同“座”,座位 13 B

14、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则替君主担忧。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敢于向权威提出不同意见 (三)记叙文阅读13分

16.(3分)“善举”指“络腮胡子”通过收买蝉蛹暗中帮助1号床病友的事情;(1分)因为“络腮胡子”既帮助了身处困境的人,又使被帮助的人得到尊重,所以说他的善举是“最美”的。(2分)(意思对即可)

17.(3分)示例:用“啃”和“啧啧”写出了“络腮胡子”吃相的不雅,用词准确而生动;“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络腮胡子”脸面油腻的特点。画线句子传神地表达了“我”对“络腮胡子”的厌恶之感。(从用词或修辞方法角度赏析均可,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8.(2分)(1)女人因接受别人的施舍而感到不好意思。(2)“络腮胡子”助人的秘密被发现后表情很不自然。(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

19.(2分)给人以真实可信之感。(意思对即可)

20.(3分)示例一:选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络腮胡子”的粗俗,后写他的善举。这样写使文章内容更有波澜,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示例二:选文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如“络腮胡子”的粗俗与他的细心善良对比。(“我”的施舍与“络腮胡子”的善举对比;“络腮胡子”的大大咧咧与1号床母子的安安静静对比。等等)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题。(指出写法并举出例子2分,分析作用1分) (四)议论文阅读 (13分) 21.幸福没有榜样甲,,,庆历四年春,,乙,,,齐田氏

22.模式(或:自己心中的期望值 与别人攀比幸福的标准)

23.①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②不同人有不同的感受③不同时期也有不同幸福观

24.举例论证( 1分),列举“远房侄女因羡慕他人的幸福生活而丢失了自己的幸福”这一事例(1分),具体有力的论证了“幸福与快乐,是在心里,不假外求。求即往往不得”的观点,进而证明了“幸福没有榜样”这一中心论点(1分)。 ( 2分) 25.言之有理即可。

第四篇:《[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阅读附答案》

阅读甲、乙两选文,问答问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①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②。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且无患。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尝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

[注]①冲:交通要道。②虞:忧患。

1.解释下面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予尝求占仁人之心____________

(2)吾谁与归____________

(3)愿有所记____________

(4)至无所寓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浯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甲、乙选文,概括滕子京的主要功绩有哪些?由此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求:探求。(2)归:归依。(3)愿:希望。(4)至:到了,到达。

2.(1)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2)滕子京志向远大,才能高超,名声在当世著称。

3.①重修岳阳楼,修筑偃虹堤。②先天下之忧而忧;或:被贬官后,仍为百姓着想,为民造福。

第五篇:《醉翁亭记练习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4-28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齐田氏①祖②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③。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④也。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⑤相食,非相为而生⑥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⑦为人生之?且蚊蚋(读音ruì,吸血昆虫)囋(读音zǎn,叮咬)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选自《诸子集成·列子·说符》

【注释】①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②祖:祭祀(天地鬼神)之义。③响:回响,回声。④类:种类;物类。⑤迭:交替地,轮流地。⑥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⑦本:本来,原本。

24.解释加点的实词。

(1)增其旧制 ) (2)或异二者之为( )

(3)众客和之如响( ) (4)中坐有献鱼雁者( )

25选出下列语句中“于”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天之于民厚矣

C.齐田氏祖于庭 D.预于次

26.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

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

2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

28.【甲】文段抒写了范仲淹先-------------------------------------------的报国情怀(用原文中语句填写)。【乙】文中鲍氏之子的可贵品质是 。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

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1、解释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

(1)连月不开( ) (2)杂然而前陈者( )

(3)长烟一空( ) (4)游人去而禽鸟乐 )

1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3、甲文第二段描摹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乙文第一段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14、甲乙两文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并具体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列选择题训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训练一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伐.竹取道( 砍倒 ) B、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 C、不可久居.(居住) D、卷.

石底以出(弯曲) 2,下列“之”与“乃记之而去”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 B,余闻之也久。 C,渔人甚异之。 D,缀耕之垄上。 3,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的是( ) A,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面的石头上)

B、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小石潭四面竹子和树木围绕,寂静寥落空旷没有一个人) C、全石以为底。(小石潭用整块石头作为潭底)

D、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中可以容纳一百来条鱼)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开头先写水声采用了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法。 B,第二段主要写潭中的鱼,以鱼的数量少来表现小石潭的小。 C,第三段写潭水的源流,用“不可知其源”,表现小石潭小而神密莫测的特点。 D,第四段写小石潭四周的环境,表现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情。 5,下列问题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主要描写小石潭,开头先写竹,写水声,属于正面描写。

B、第二段写潭中游鱼,正面写鱼态,侧面写潭水,表现潭水清澈的特点。 C,第三段写小石潭的源流,采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溪岸的形状。 D,第五段写同游的人,在写法上属于补叙。

训练二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对的一项是( ) A、水尤清冽..(清凉) B、往来翕忽..(轻

快敏捷的样子) C、隶.而从者(属于) D、似.

与游者相乐(好像)

2,下列“以”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固以怪之。 B,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C,以丛草为林。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3,下列翻译错误的一项的是( )

A、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

B、凄神寒骨,悄怆幽邃(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岸像北斗星那样,像蛇爬行那样,忽明忽暗,时隐时现) D、青树翠蔓,蒙络摇缀(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记叙顺序分为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环境四个方面。 B、作者描写潭中鱼时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如“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写鱼的静态。 C,本文是作者记录游小石潭的情况,描写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

D、本文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写景抒情,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5,下列问题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B、第二段中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描写潭水的清澈。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正面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

C、本文是柳宗元的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贬官失意时的悲凉、凄怆的情感。

D、写岸上景物,则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青”、“翠”写形貌,“蒙络摇缀”写颜色,“参差披拂”写动态,寥寥数语,写得宛如图画。

训练三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参差披拂..(随风飘荡) B、其岸势犬牙..差互(狗的牙齿) C、四面竹树环合..(围绕着) D、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水中高地) 2,下列“其”与“其岸势犬牙..差互” 中“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如土石何。 B,其真无马也。 C,吾视其辙乱。 D,其喜洋洋者也。 3,下列翻译错误的一项的是( ) A、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清凉,不可以长久的居住) B、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它的溪岸的形势象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 C、皆若空游无所依。(潭中的鱼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D、伐竹取道,下见小潭,(砍倒竹子开避道路,向下看见了小石潭)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明小石潭人来人往,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这里的写景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法。

B,作者游小石潭时感情随所闻所见而变化,开头心情快乐,这从作者“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以及对游鱼的那种“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可知;最后的心情又是凄凉忧伤的,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描写可知。

C,本文作者的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

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D、作者将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有力地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5,下列问题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二段作者写鱼先描绘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虽只写动态,但描绘精细,呈现出一幅幅特写镜头。

B、第三段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C,本文在写法上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作者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D、“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训练四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表大约的数) B、悄怆..幽邃 (忧伤的样子) C、斗折蛇行..(蛇在爬行) D、俶尔..

远逝(忽然) 2,下列“而”与“濯清涟而不妖” 中“而”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隶而从者。 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C,知而不争,不可谓知类。 D,千里马常有而佰乐不常有。 3,下列翻译错误的一项的是( )

A、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溪岸的形势象犬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 B、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在与游人一起娱乐)

C、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珮、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跑开了)

4、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C,“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

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 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 C.第四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 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训练五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其岸势犬牙..差互(狗的牙齿) B、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水中高地) C、皆若.空游无所依(好像)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停留) 2,下列“者”与“同游者” 中“者”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得道者多助。 B,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C,吾妻之美我者 D,陈胜者,阳城人也 3,选出对“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翻译准确的一项。( ) A.(潭)的四面被竹林树木包围着,寂寞空旷没有别的人。 B.(潭)的四面被竹森树木缠绕着,静悄悄的,没有别的人。 C.(潭)的四面被竹林树木包围着,静悄悄的,没有别的人。 D.(潭)的四面被竹林树木环绕着,没有别的人,感到寂寞。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文章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只寥寥几句,却极其准确地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

B,《三峡》注重对景物多客观描写,少主观感情的流露。而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则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整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购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C,第1段整段都围绕“石”的

特点来写潭,先用水声、水色从正面写,接着从侧面写潭中石头的形状和姿态。

D、第2段对潭水的描写,正面写鱼,侧面写水,写的是鱼,见的是水。 5,下列问题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D.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训练六

1、解释下列带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潭中鱼可百许.头(表约数,“来”) B.斗折蛇.行(像蛇一样) C.明灭可见.(看见) D.影布.石上(映) 2、下面四句中“可”字意义与其它不同的一句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B.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可以数出有百多条。 C.怡然不动。——(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 D.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4、下列句子内容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写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声形结合。

B.第二段写游鱼、阳光、影子,动静结合,无一字写“水”,却无处不写“水”。 C.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难相容。 D.作者仕途坎坷,心境凄苦,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抑郁的心情,似乐实忧。 5、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训练七

1、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 A.水尤清冽.:凉 B.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C.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 D.俶尔..远逝:害怕的样子 2、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全石以.为底 B.卷石底以.出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不以.

物喜 3、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 )

A.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凭借也没有。 B.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C.斗折蛇行:看得见弯弯曲曲的蛇在爬行。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4、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5,下列问题有错误的一项是( )

第六篇:《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

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

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

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

吾谁与归?

【乙】齐田氏①祖②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

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③。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进曰:

“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④也。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⑤相食,非相为

而生⑥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⑦为人生之?且蚊蚋(读音ruì,吸血昆虫)囋(读

音zǎn,叮咬)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选自《诸子集成·列子·说符》

【注释】①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②祖:祭祀(天地鬼神)之义。③响:回响,

回声。④类:种类;物类。⑤迭:交替地,轮流地。⑥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

生存的。⑦本:本来,原本。

24.解释加点的实词。

(1)增其旧制_____________ (2)或异二者之为_____________

(3)众客和之如响_____________ (4)中坐有献鱼雁者_____________

25选出下列语句中“于”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天之于民厚矣

C.齐田氏祖于庭 D.预于次

26.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

2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庆历四年春,,乙,,,齐田氏

(2)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甲,,,庆历四年春,,乙,,,齐田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甲】文段抒写了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报

国情怀(用原文中语句填写)。【乙】文中鲍氏之子的可贵品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10-13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

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

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

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修之来此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

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②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故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

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③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④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①此:指滁州。②刻:清晰地。③宣:宣扬;上:皇上。

④剌史:官名,写此文时,欧阳修任滁州刺史。

10.解释下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 饮少辄醉 __________ (2)遂书以名其亭焉__________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甲】文中用“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描绘出“山

间之四时”,【乙】选文中哪几句也描绘了四季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欧阳修被贬滁州,但他的生活仍很有乐趣,从[甲][乙]两文看,你认为他有哪些乐

趣?

(2015•德州中考)阅读下面二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澈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

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初中部李传鹏输入

[乙]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

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句隹)。斯之

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王

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

1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与“夜登华子岗”中的“夜”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上使外将兵 B.其一犬坐于前

C.腰白玉之环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实是欲界之仙都。②然是中有深趣也。

B. 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②与月上下。

C. ①复与疏钟相间。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 ①倘能从我游乎?②请从吏夜归。

14.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甲文中的“猿鸟乱鸣”和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写声音描写,其作用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

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①,犹当博学审②问,古人与稽③,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

几④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⑤之贤,终无

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

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资]盘缠。②[审]详细。③[稽]探究、考察。④[庶几]差不多。⑤[子羔、原宪]

二人都是孔子的弟子。⑥ [勉]勤勉,努力。

2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或遇其叱咄 _________ (2)不幸而在穷僻之域_________

(3)俟其欣悦,则又请焉_________(4)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_________

22.划线词语意思或相同的一项是( )

A.既加冠 若既不出户 B.故余虽愚 虽有子羔、原宪之贤

C.俯身倾耳以请 夫以孔子之圣, D.益慕圣贤之道 曾益其所不能

23.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

不同之处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

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

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

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

B.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

C.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

D.①老马之智可用也 ②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甲‟文作者以“千里马”寓,. 在韩愈看来,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乙〕文管仲最后“遂得道”,

什么是因为他相信 ▲ (填写一个成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

道理?(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释: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②东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上下一白( ) (2)从武林门而西( ) ..

(3)即棹小舟入湖( ) (4)取道„„石径塘而归( ) ..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B. ①才一举头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

C. ①草草领略,未及遍赏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

D. ①次早得陶石篑帖子 ②二者不可得兼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第七篇:《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举庆历进士 阅读答案》

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

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实然。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识,问敞。敞曰:“此所谓驳也。”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使还,求知扬州。

扬之雷塘,汉雷陂也,旧为民田。其后官取潴水而不偿以它田,主皆失业。然塘亦破决不可漕,州复用为田。敞据唐旧券,悉用还民,发运使争之,敞卒以予民。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益牢。将论囚,敞曰:“冤也。”亲按问之。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相传以为神明。

敞以识论与众忤,求知永兴军,拜翰林侍读学士。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敞穷治其事,伟伏罪。未及受刑,敞召还,判三班院,伟即变前狱,至□四五,卒之付御史决。

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以讽谏。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皇太后闻之,亦大喜。

积苦眩瞀,屡予告。帝固重其才,每燕见他学士,必问敞安否;帝食新橙,命赐之。疾少间,复求外,以为汝州,旋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熙宁元年,卒,年五十。

(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

【注】①潴:蓄积。②傅致:罗织。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素习知山川道径        素:向来

B. 将论囚                论:讨论

C. 持府县短长            持:挟制

D. 卒之付御史决          决:判决

答案:B

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举庆历进士 阅读答案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举庆历进士 阅读答案

6. 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口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

②伟即变前狱,至口四五,卒之付御史决

③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口以讽谏

A. ①且  ②则  ③所                          B  ①以  ②于  ③因

C  ①且  ②则  ③因                         D  ①以  ②于  ③所

答案:B

7.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举庆历进士 阅读答案文章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举庆历进士 阅读答案出自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C. 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D. 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答案:C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雷塘曾被官府征作其它用途,刘敞经过努力,将它归还给百姓,

B. 刘敞曾经在扬州和永兴军等处任职,为当地做了不少实事。

C. 范伟多次犯法,在刘敞的审理下伏罪,但刘敞被召还之后,他马上翻供。

D. 当皇帝不听其他大臣进谏时,刘敞犯颜直谏,用一身正气折服了皇帝。

答案:D

 

9. 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举庆历进士 阅读答案阅读答案

①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4分)

参考答案:本来就有很容易的大路可走,用不了几天就可以到达中京,为什么要取道这条路呢?或者为什么要这么走呢?

②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3分)

答案:王甲知道刘敞能为自己主持公平正义,才敢告发,杀人的凶手就是富人陈氏。

2)契丹人为什么对刘敞表示叹服?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3分)

答案:①刘敞对契丹道路了如指掌;②刘敞不仅能认识驳这种怪兽,还能描述怪兽的声音和模样,熟知古书。


第八篇:《茶艺师介绍中国茶道四大流派》

茶道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由此可见,最早最完善的茶道流程就是唐代陆羽所创的煎茶茶道。

文化背景不同便形成中国四大茶道流派。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贵;雅士茶道生发于"茶之韵",旨在艺术欣赏;禅宗茶道生发于"茶之德",旨在参禅悟道;世俗茶道生发于"茶之味",旨在享乐人生。

贵族茶道

由贡茶而演化为贵族茶道,达官贵人、富商大贾、一豪门乡绅于茶、水、火、器无不借权方和金钱 求其极,很违情肯理,其用心在于炫耀权力和富有。 源于明清的潮闽工夫茶即贵族茶道,发展至今日渐大众化。

茶虽为洁品,但当它的功能被人们所认识,被列为贡品,首先享用它的自然是皇帝、皇妃再推及皇室成员,再是达官 贵人。“小家碧玉”一朝选在君王侧,还能保持质朴纯洁么?恐怕很难。这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茶列为贡品的记载最早见于晋代常据著的《华阳国志· 巴志》,周武王发联合当时居住川、陕、部一带的庸、蜀、羡、苗、微、卢、彭、消几个方国共同伐纣,凯旋而归。此后,巴 蜀之地所产的茶叶便正式列为朝廷贡品。此事发生在公元前1135年,离今有3000年之久。

列为贡品从客观上讲是抬高了茶叶作为饮品的身价,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大发展,刺激了茶叶的科学研究,形成了一 大批名茶。中国社会是皇权社会,皇家的好恶最能影响全社 会习俗。贡菜制度确立了茶叶的“国饮地位”,也确立了中国是世界产茶大国、饮茶大国的地位,还确立了中国茶道的地位。

但茶一旦进入宫廷,也便失去了质朴的品格和济世活人的德行。反之,贡茶坑苦了老百姓。

为了贡茶,当此时,男废耕,女废织,夜不得息,昼不得停。茶之灵魂被扭曲,陆羽所创立的茶道生出一个畸形的贵族茶道。条被装金饰银,脱尽了质朴;茶成了坑民之物,不再济世活人。达官贵人借茶显示等级秩序,夸示皇家气派。

贵族们不仅讲“条”,也讲“真水”,为此,乾隆皇帝亲自参与“孰是天下第一泉”的争论,"称水法"一锤定音,钦定北京玉泉水为天下第一泉。为求"真水"又不知耗费多少民脂民膏。相传,唐朝宰相李德裕爱用惠泉水煎茶,便令人用坛封装,从无锡到长安"铺递",奔波数千里,劳民伤 财。此后因一云游和尚点化,知其弊端,才“人不告劳,浮位乃洱”。

贵族茶道的茶人是达官贵人、富商大贾、豪门乡绅之流的人物,不必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但一要贵,有地位,二要富,有万贯家私。于茶艺四要“精茶、真水、活火、妙器”无不求其“高品位”,用“权力”和“金钱”以达到夸示富贵之目的,似乎不如此便有损“皇权至上”,有负“金钱第一”。

雅士茶道

古代的“士”有机会得到名茶,有条件品茗,是他们最先培养起对茶的精细感觉;茶助文思,又最先体会茶之神韵。是他们雅化茶事并创立了雅士茶道。受其影响此后相继形成茶道各流派。可以说,没有中国古代的士便无中国茶道。

中国古代的“士”和茶有不解之缘,可以说没有古代的士便无中国茶道。

此处所说的“士”是已久仕的士,即已谋取功名捞得一官半职者,或官或吏。最低也是个拿一份工资的学差,而不是指范进一类中举就患神经病的腐儒,严监生一类为多了一根灯草而咽不下最后一口气的庸儒;那些笃实好学但又囊空如洗的寒士亦不在此之列。

中国的“士”就是知识分子,士在中国要有所作为就得 “入仕”。荣登金榜则成龙成风,名落孙山则如同草芥。当然不一定个个当进士举人,给个“地师级”、“县团级”官儿做做,最起码的条件是先得温饱,方能吟诗作赋并参悟茶道。这便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特点。

中国文人嗜茶沓在魏晋之前不多,诗文中涉及茶事的汉 有司马相如,晋有张载、左思、郭噗、张华、杜育,南北朝有鲍令晖、刘孝绰、陶弘景等,人数寥寥,且懂品饮者只三、五人而已。但唐以后凡著名文人不嗜茶者几乎没有,不仅品饮,还咏之以诗。唐代写茶诗最多的是白居易、皮日休、杜牧,还有李白、杜甫,陆羽、卢金、孟浩然:刘禹锡、陆龟蒙等;宋代写条诗最多的是梅尧臣、苏城、陆游,还有欧阳 修、蔡襄、苏辙、黄庭坚、秦观、杨万里、范成大等。原因 是魏晋之前文人多以酒为友,如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一个中山涛有八斗之量,刘伶更是拼命喝酒,“常乘一鹿车,携酒一壶,使人荷铺随之,云:死便掘地以理”。唐以后知识界颇不赞同魏晋的所谓名土风度,一改“狂放啸傲、栖隐山林、向道慕仙”的文人作风,人人有“入世”之想,希望一展所学、留名干秋。文人作风变得冷静、务实,以茶代酒便蔚为时尚。这一转变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文化背景,是历史的发展把中国的文人推到这样的位置:担任茶道的主角。

中国文人颇能胜任这一角色:一则,他们多有一官半职,特别是在茶区任职的州府和县两级的官和吏员近水楼台先得月,因职务之便可大品名茶。贡茶以皇帝为先,事实上他们比皇帝还要“先尝为快”;二则,在品茗中培养了对茶的精细感觉,他们大多是品茶专家,既然“穷春秋,演河图,不如 载茗一车”,茶中自有“黄金屋”,茶中自有“颜如玉”,当年为功名头悬梁、锥刺股的书生们而今全身心投入茶事中,所以,他们比别人更通晓茶艺,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茶艺,著之以文传播茶艺;三则,茶助文思,有益于吟诗作赋。、李白可以“斗酒诗百篇”,一般人做不到,喝的酷叮大醉,头脑发胀,手难握笔何以能诗?但菜却令人思勇神爽,笔下生花。正如元代贤相、诗人耶律楚材在《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中所言:

啜罢江南一碗茶.枯肠历历走雷车。

黄金小碾飞琼雪,碧玉深瓯点雪芹。

笔阵兵陈诗思奔,睡魔卷甲梦魂赊。

精神爽逸无余事,卧看残阳补断霞。

茶助文思,兴起了品茶文学,品水文学,还有茶文、茶学、茶画、茶歌、茶戏等;又相辅相陈,使饮茶升华为精神享受,并进而形成中国茶道。

雅士茶道是已成大气候的中国茶道流派。茶人主要是古代的知识分子,“入仕”的土为主体,还包括未曾发迹的土,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的名门因秀,青楼歌妓、艺坛伶人等。对于饮茶,主要不图止渴、消食、提神,而在乎导引人之精神步入超凡脱俗的境界,于闹情雅致的品茗中悟出点什么。茶人之意在乎山水之间,在乎风月之间,在乎诗文之间,在乎名利之间,希望有所发现,有所寄托、有所忘怀。“雅”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茶艺师介绍中国茶道四大流派茶艺师介绍中国茶道四大流派

一是品茗之趣

二是茶助诗兴

三是以茶会友

四是雅化茶事

禅宗茶道

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劳。日本茶道基本上归属禅宗茶道,源于中国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明代乐纯著《雪庵清史》并列居士“清课”有“焚香、煮茗、习静、寻僧、奉佛、参禅、说法、作佛事、翻经、忏悔、放生……”,“煮茗”居第二,竟列于“奉佛”、“参禅”之前, 这足以证明“茶佛一味”的说法是于真万确。

和尚饮茶的历史由来已久。《晋书·艺术传》记载:

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 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

这是较早的僧人饮茶的正式记载。单道开是东晋时代人, 在螂城昭德寺坐禅修行,常服用有松、桂、蜜之气味的药丸,饮一种将茶、姜、桂、桔、枣等合煮的名曰“茶苏”的饮料。 清钦是宋代以后的事,应当说单道开饮的是当时很正宗的茶汤。

壶居士《食论》中说:

苦茶,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

长期喝茶可以“羽化”,大概就是唐代卢金所说的“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与韭菜同食,能使人肢体沉重,是否真如此,尚无人验证。作者壶居上显是化名,以“居上”相称定与佛门有缘。

僧人饮茶已成传统,茶神出释门便不足为怪。

茶艺师介绍中国茶道四大流派文章茶艺师介绍中国茶道四大流派出自《茶经》人陆羽能写成此书与他长期在茶区生活有关,但主要得益于佛门经历。可以说,《茶经》主要是中国僧人种茶、制 茶、烹茶、饮茶生活经验的总结。中国茶道在寺庙香火中熏过一番,所以自带三分佛气。

僧人为何嗜茶?其茶道生发于茶之德。佛教认为“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可抑制性欲。 这三条是经验之谈。释氏学说传入中国成为独具特色的禅宗,禅宗和尚、居上日常修持之法就是坐禅,要求静坐、敛心,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其姿势要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通常坐禅一坐就是三月,老和尚难以坚持,小和尚年轻瞌睡多,更难熬,饮茶正可提神驱睡魔;饭罢就坐禅,易患消化不良,饮茶正可生津化食;佛门虽清净之地,但不染红尘亦办不到,且不说年轻和尚正值青春盛期难免想入非非,就是老和尚见那拜佛的姣姣女子亦难免神不守舍,饮茶既能转移注意力、抑制性欲,自当是佛门首选饮料。

僧人的另一个突出贡献就是种茶,培植名茶。茶产于山谷,而僧占名山,名山有名寺,名寺出名茶。最早的茶园多在寺院旁,稍晚才出现民间茶园。

古代多数名茶都与佛门有关。如有名的西湖龙井茶,陆羽《茶经》说:“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宋代,天竺出的香杯茶、白云茶列为贡茶。乾隆皇帝下江南在狮峰胡公庙品饮龙井茶,封庙前18棵茶树为御茶。宜兴阳羡茶在汉朝就有种植,唐肃宗年间(757--762)一位和尚将此茶送给常州刺史(宜兴古属常州)李栖驾,茶会品饮有陆羽出席, 陆羽称“阳羡紫笋茶”是“芳香冠世产”,李刺史心有灵犀一点通,便建茶会督制阳羡茶进贡朝廷,自此阳羡茶点了“状元”,身价百倍。显然,阳羡茶的最早培植者是僧人。一屯溪绿茶站名松萝茶,是一位佛教徒创制的。明代冯时可一《茶录》记载:“徽郡向无茶,近出松萝莱最为时尚。是茶始于一比丘大方,大方居虎丘最久,得采制法。其后于松萝结庵,来造山茶于庵焙制,远迹争市,价倏翔涌,人因称松萝茶。”武夷岩茶与龙井齐名,属乌龙茶系,有“一香二清三甘四活”之美评。其中又以“大红袍”为佳。传说崇安县令久病不愈,和尚献武夷山茶,这位县官饮此茶后竟出了奇事,一百病全消。为感激此茶济世活人之德,县官亲攀茶崖,把一件大红艳披于茶树之上,故此茶以“大红袍”名之。不论此说是否合情理,武夷茶与佛门有线则是真实无伪的。安溪铁观音“重如铁,美如观音”,其名取自佛经。普陀佛茶产于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浙江舟山群岛的普陀山,僧侣种茶用于献佛、待客,直接以 “佛”名其茶。庐山云雾原是野生茶,经寺观庙宇的僧人之手培植成家生茶,并进入名茶系可。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君山,《巴陵县志》记载:“君山贡茶自清始。每岁贡18斤。谷雨前知县遣山僧采制一旗一枪,白毛茸然,俗称白毛尖。”此茶仍由僧人种植。黄山毛峰是毛峰茶中极品,《黄山志》载:“云雾茶,山僧就石隙微土间养之,微香冷韵.远胜匡庐。”云雾茶就是今之黄山毛峰。桂平西山茶初产于西山观音岩下。惠明莱因浙江惠明寺而得名。别说产于中国的茶,就是日本的菜也是由佛门僧人由中国带回茶种在日本种植、繁衍并成世界重要产茶国之一。

见之于文字记载的产茶寺庙有扬州禅智寺、蒙山智炬寺、苏州虎丘寺、丹阳观音寺、扬州大名寺和白塔寺、杭州灵隐寺、福州鼓山寺、一天台雁宕山天台寺、泉州清源寺,衡山南岳寺、西山白云寺、建安能仁院、南京栖霞寺、长兴顾清吉祥寺、绍兴白云寺、丹徒招隐寺、江西宜慧县普利寺、岳阳白鹤寺、黄山松谷庵、吊桥庵和云谷寺、 东山洞庭寺、杭州龙井寺、徽州松萝庵、武夷天心观等等。

世俗茶道

茶是雅物,亦是俗物。进入世俗社会,行于官场,染几分官气。行于江湖,染几分江湖气;行于商场,染几分铜臭;行于清汤,杂几分脂粉气;行于社区,染几分市侩气;行于家庭,染几分小家子气。熏得几分人间烟火,焉能不带烟火气。这便是生发于“茶之味”以“享乐人生”为宗旨的。“世俗茶道”,其中大众化的部分发展前景看好。

茶是雅物,亦是俗物。

当它进入官场,与政治结缘,便演出一幕幕雄壮的、悲壮的、伟大的、渺小的、光明的、卑劣的历史活剧。

唐代,朝廷将茶沿丝绸之路输往海外请国,一借此打开外 交局面,都城长安能成为世界大都会、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茶亦有一份功劳。

唐代,文成公主和亲西藏,带去了香茶,此后,藏民饮茶成为时尚,一此事在西藏传为历史美谈。

唐代,文宗李昂太和九年(835),为抗议榷茶制度,江南茶农打死了榷茶使王涯,这就是茶农斗争史上著名的"甘露事变"。

明代,朝廷将茶输边易马,作为杀手铜,欲借此“以制番人之死命”,茶成了明代一个重要的政治磋码。

清代,左宗棠收复新疆,趁机输入湖茶,并作为一项固边的经济措施。

茶是个灵物,随国家政治的举措而升沉起伏,辉煌过,也晦气过。

史书记载,1044年(宋仁宗庆历四年。西夏景宗天授礼法延诈七年八家与夏议和,宋封元是为夏国王,并每年给以“银七万两,纲十五万匹,茶叶三万斤。”

宋朝国人将茶贡给朝廷,朝廷又将它贡给西夏,以取悦强敌。茶负载的不是友谊,而是对强权的屈服。

在我国清代,官场钦荣有特殊的程序和含义,有别于贵族茶道、雅士茶道、禅宗茶道。在隆重场合。如拜谒上司或长者,仆人献上的盖碗茶照例不能取饮,主客同然。若贸然取饮,便视为无礼。主人若端茶,一意即下了“逐客令”,客人得马上告辞,这叫“端茶送客”。主人令仆人“换茶”,表示留客,这叫“留茶”。

茶作为有特色的礼品,人情往来靠它,挖门子搭桥铺路也靠它。机构重叠,人浮于事,为官为燎的,“一杯茶,一包烟,一张‘参考’看半天”。茶通用于不同场合,成事也坏事, 温情又势利,茶虽洁物亦难免落入染缸,常扮演尴尬角色,借茶行“邪道”,罪不在茶。

茶入商场,又是别样面目。在广州,“请吃早茶!”是商业谈判的同义语。一盅两件,双方边钦边谈。隔着两缕袅袅 升腾的水气打开了“商战”,看货叫板,讨价还价,暗中算计, 价格厮杀,终于拍板成交,将茶一饮而尽,双方大快朵颐。没茶,这场商战便无色彩,便无诗意。只要吃得一杯早茶,纵商战败北,但那茶香仍难让人忘怀。

茶入江湖,便添几分江湖气。江湖各帮各派有了是是非非,不诉诸公堂,不急着“摆场子”打个高低,而多少讲点江湖义气,请双方都信得过的人物出面调停仲裁,地点多在茶馆,名叫“吃讲茶”。这不为错,茶道之宗旨就有“致清导和”一说。

茶艺师介绍中国茶道四大流派茶艺师

茶道进入社区,趋向大众化、平民化,构成社区文化一大特色。如城市的茶馆就很世俗,《清稗类钞》记载:

京师茶馆,列长案,茶叶与水之资,须分计之;有提壶以注者,可自备茶叶,出钱买水而已。汉人少涉足,八旗人士,虽官至三四品,亦厕身其间,并提鸟笼,曳长裙、就广坐,作茗憩,与困人走卒杂坐谈话,不以为忏也。然亦绝无权要中人之踪迹。

民国年间的北京茶馆溶饮食、娱乐为一体,卖茶水兼供茶点,还有评书茶馆,说的多是《包公案》、《雍正剑侠图》、《三侠剑》等,顾客过茶病又过书痛;有京剧条社,唱戏者有专业 演员也有下海票友,过茶瘾又过戏瘾;有艺茶社,看杂耍,听相声、单弦,品品茶,乐一乐,笑一笑。

文人笔下的茶馆虽不甚雅,却颇有人间烟火气,在老残先生的“明湖居茶馆”,可颀赏鼓书艺人王小玉的演出;在鲁迅先生的“华老栓茶馆”里可听到杀革命党的传闻并目睹华小栓吃人血馒头的镜头;在沙汀先生的“其香居茶”可见 到已成历史垃圾的袍哥、保甲长、乡绅之流;在老舍先生的“茶馆”里你更可见到1889年清末社会各色人等,什么闻鼻烟的、玩鸟的、斗蛐蛐的、保瞟的、吃洋教的、特务、打手 …… 等等,最后是精明一生的王掌柜解下腰带了其一生。…… 总之,一个小茶馆就是人间社会的缩影。

茶叶进入家庭,便有家居茶事。清代查为仁《莲坡诗话》中有一首诗:

书画琴棋诗酒花,

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七事都更变,

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已是俗物,日行之必需。客来煎茶,联络感情;家人共饮,同享天伦之乐。茶中有温馨。茶道进入家庭贵在随意随心,茶不必精,量家之有;水不必贵,以法为上;器不必妙,宜茶为佳。富贵之家,茶事务求精妙,可夸示富贵、夸示高雅,不足为怪;小康之家不敢攀比,法乎其中;平民家庭纵粗茶陶缶,只要烹饮得法,亦可得条趣。茶不孤傲怪僻,是能伸能屈的木中大丈夫。

综上所述,茶作为俗物,由“茶之味”竟生发出五花八的茶道,可叫官场茶道、行帮茶道、情场茶道、社区茶道、平民茶道、家庭茶道,茶中有官气、有霸气、有匪气、有江湖气、有市侩气、有脂粉气、有豪气、有小家子气,这一切都发端于“口腹之欲”,其主旨是“享乐人生”,非道非佛,更多儒学的内蕴。为了学问完整些、系统些,我们可概称为“世俗茶道”。

进入80年代,生活节奏加快,市面出现了速溶茶、袋泡茶。城市里最便民的还是小茶馆,饮大碗茶,花钱少,省事, 是最经济实惠的饮料。小茶馆和卖大碗茶的增多使饮茶的富贵风雅黯然失色。中国老百姓最欢迎的还是世俗茶道(主要指大众化茶道)。中国人在,茶道在,但茶道不会再是明清时代的格局。

第九篇:《用月支、日干、时辰四字断终生》

用月支、日干、时辰四字断终生

甲木生于正月

甲子 月下凉风 乙丑 林莺迁木 丙寅 枝头果繁

丁卯 唤起醉梦 戊辰 草塘鸥鹭 己巳 密云不雨

庚午 出猎逢虎 辛未 芦花风急 壬申 扁舟下钓

癸酉 雁阵声续 甲戌 野猿独啸 乙亥 大海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