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小学作文 > 咏贫士岂不实辛苦

咏贫士岂不实辛苦

2016-10-14 09:27:17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咏贫士岂不实辛苦(共5篇)陶渊明的几重境界陶渊明各个观点的联系【概述】在陶渊明的各种观点之中,首先是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致使他拥有相关老庄的哲学并笃信老庄,因为在他的文章之中,无处不在展示一种真与朴的情怀,一种泰然出世淡看生死名利的思想。“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远。“《连雨独饮》“...

陶渊明的几重境界
咏贫士岂不实辛苦 第一篇

陶渊明各个观点的联系

【概述】

在陶渊明的各种观点之中,首先是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致使他拥有相关老庄的哲学并笃信老庄,因为在他的文章之中,无处不在展示一种真与朴的情怀,一种泰然出世淡看生死名利的思想。“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远。“《连雨独饮》“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挽歌诗》在这样的诗句之中无处不在是的是,他对老庄所宣扬的生死观的认同。同时在《连雨独饮》中所表现的更是近似于庄子的逍遥游的境界,有了逍遥游的心境,也有庄子的丰富想象。

其次是为了反对当时名教主流思想的需要,名教的观点要求所有的人都要服从教化,以一种积极出动的自我改造以适应社会,但是陶渊明以及一批知识分子要求的却是一种自然任真放旷的态度去融入自然,对官方所推出的名教观念予以反抗。在当时,名教与自然的辩论已经有了,名教是统治阶层的代表,那是为了统治的需要;自然是部分士大夫回归心灵所追求的境界。这样一来名教与自然就有了争论,归根到底是人的自然化和社会化的选择问题。从竹林七贤时期,嵇康就有了“越明教而任自然”,认为名教与自然未必相和,自然是在名教之上的,故反对明教。陶渊明也是受到当时士大夫思想的影响,反对名教。

同时一方面,当时的社会时局动荡,文人为了安身立命,求以保全,更多的不能以激进向上为主,需要的是一种退隐回归自然以求得心灵的平静和安宁。陶渊明同样经历了刘宋王朝的变迁,领略了时局和社会现状的黑暗,同时门阀制度严厉的社会现状,致使他无法找到解救天下的突破口,于是对现实不满的陶渊明自然有了避世的思想。名教理论下的世界成了这样,于是有了对当时名教理论的不信任。

由他的对老庄的向往和对名教的反对,还有时局社会的现状他的思想便有了几个方面的体现:富贵、生死、名利、抱朴、自然、任真。前三个词是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关照的主体是社会,后三者则是反应老庄反对名教的集中体现,关照的主体是自然;前三者是陶渊明所要脱离和抛弃的,后三者则是要去追求向往的。

【对于生死】

在陶渊明的生死观中,有着一种对于死的豁达,但是陶渊明并没有像道教一样把生死的豁达发展为升仙的梦想。在《神影形并序中》:“但馀平生物,举目情凄洏。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更多的是强调一种真实的存在感,对神不灭的思想不支持,所以他对生死的豁达是建立在一种现实主义的基础上的,而不是通过一般的神不灭或者是道教所宣扬的升仙说,或者后来佛家的轮回说来慰藉自己对死的恐惧。这是一种真正的直面死亡,不需要通过什么理论来实现麻痹。

一、生死与酒

在生死的观念之中,又有着一种生死与酒的一种论调。在陶渊明的直面死亡的方式之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就是自然豁达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死,也就是以一些安适的时光,以求得生之幸福,就不用打理死的后事,《己酉九月九日》中有:“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陶渊明更喜欢求得一种当下的快乐来遗忘生死。但是他的当下的快乐也不是完美的,就能够让自己的生存,放置在一种完美的状态。陶渊明用来愉悦今生的更多的是酒,因为酒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通过酒可以忘记生的痛苦,也可以通过酒,来忘记死的恐惧。当时的社会的现状和生活的现状无法使得诗人达到一种空灵和诗性的世界,因为贫穷也因为现实的不如意,而酒就是一种好的方法,醉了酒忘记生活的痛苦,从而有了对现实的超脱,自然那些得失生死烦恼一并丢失了。但是并不是酒就是完美的东西,酒可以治愈诗人由于生与死的焦灼所带来的痛苦,但是酒对肉身的伤害,又带来了生的短暂,所以这样有代价的付出又带来了新的矛盾。

二、生死与任真

在陶渊明的《连雨独饮》中,表明了“任真无所先”,这样的任真是要建立在一种生命

态度的基础上的,对于如何安置生死,对生命的态度,对任真的实现尤为重要。生命最为重要的两个点,就是生死,要实现任真必要实现对自我的遗忘和超脱,生死这样的难题有了解读有了解答的方式才可以到达绝对的任真,这样才能摆脱个体的束缚。有了我的概念自然就会有得失,死就是一种最大的失去,生命还执着于得失算不得任真,任真的一方面就是要求绝对的自由,正好反映了庄子的逍遥游的境界。因此,生死与任真是息息相关的。

生死观的一种,是登仙的说法还有就是来生的说法,这样的理论也是让人可以淡忘生死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不可以说:“我们相信死后升仙,死后有来生,心头坦然了,就可以以此进入任真的态度里面?”事实上并不能如此,陶渊明的《形影神并序》之中就充分说明了诗人没有对来生或者是神不灭等思想的认同,“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神释》。同时在升仙的想法之中陶渊明同样也是持反对态度的,对升仙这样不可预测的事情不予相信。在逻辑的层面上,任真是绝对的一种自在与随性,如果受到羁绊的话就没有办法达到,登仙和来生虽然是消除了生死的恐惧,但这只是一种暂时的寄托,不是直面自己的生死,这只是一种间接的逃避。因为任真是直面生死,二不是用主观意识改造生死。

【对于富贵】

一、守贫所具备的要素

诗人在诗中的表达,守贫除了需要在自然之中并受自然的洗礼和顿悟之外,还需要的是疏离人际关系,一个人寻找那一种属于自己的境界。“仲蔚爱穷居,绕宅生蒿蓬。翳然绝交游,赋诗颇能工;”《咏贫士·其六》,在诗中,诗人通过一些高尚隐士的做法,与自己的言行达成一种关照。自然在诗人的意识里,真正的守贫不是说,你在心灵上习惯和淡看贫穷,但是你在社会上依然可以乐于与人交往与其它的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有交游嗜好的人,不宜守贫。守贫是一种内心的对简单和一些理念的需要,如果依然在守贫之中广结交朋伴,必然就带有功利的推销的目的在里面,就算是心灵思想交流的需要,这也说明内心匮乏,内心还不够坦然,真正的内心愉悦在普遍意义上是不需要太多的朋友来弥补心理匮乏的。

同时,守贫还需要的是消去亲人的牵绊,有了亲人子女,自然就会有牵挂。“昔在黄子廉,弹冠佐名州。一朝辞吏归,清贫略难俦。年饥感仁妻,泣涕向我流。丈夫虽有志,固为儿女忧。”《咏贫士·其七》在这样的诗句之中,依然可以发现,亲人对于一个真正渴望守贫而达到内心宁静的人来说是一个难关,因为守贫而趋于任真的人,需要少一点牵绊,而儿女正好是一个身为父母者的牵绊,要想了去这样的纠葛,需要的是更大勇气,就算抛弃掉,也要能够了去心头郁结的负罪感。总之,很不容易。

二、守贫与儒家思想

守贫更多的是跟道家和佛家的思想有着关系,因为守贫才能够使得自己不迷恋尘世的声色犬马,才能为了道而执着。而在陶渊明守贫的行动中,有着儒家思想的作用。“袁安困积雪,邈然不可干。阮公见钱入,即日弃其官。刍槁有常温,采莒足朝餐。岂不实辛苦,所惧非饥寒。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咏贫士·其五》在这样的诗中,守贫动因变成了大济苍生,贫士为何而贫,是因为天下人还有比他还要贫困的,可以是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可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这是带着深刻的儒家的出世思想痕迹的,同时,自陶渊明的其它诗句中也有对儒家某些思想的推崇,如《命子》诗中对于祖上荣耀,建功立业的叙述;《读山海经》“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描写,表明陶渊明还是对儒家思想还是向往。因而守贫的过程中,难免有着为天下苍生守贫的想法。

还有一种是为属于自身的修养而守贫的动因,这样的动因,“一旦寿命尽,弊服仍不周。 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从来将千载,未复见斯俦。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咏贫士·其四》在其中,守贫就有着一种为仁义这一套儒家理论搭上了关

系,为了仁义之举,可以不要富贵,不可以不要功名。这样的思想跟老庄思想有着截然不同的联系,因为《孟子》中有舍生取义的思想,对于陶渊明舍富贵而取义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符合了儒家的为了道德世俗的牺牲精神,自然又增加加了陶渊明守贫的另一个缘由。

三、富贵与抱朴

本我的追求是孤独的,抱朴的行为需要小我抛弃许许多多的外在物质利益,我们富贵我们拥有了太多,对抱朴的了无私欲是有冲突的。“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咏贫士·其一》在这其中,虽然描写的是对追逐功名的淡漠,但是另外的含义却是,要执着抱朴归真,是需要有所抛弃的,要面对物质的窘迫。因为本我的回归,需要脱去进化的外衣,才能回到原始的内核,才能到达无所待境界。这样面对的不是生命发展,而是生命的回溯,不属于社会发展的方向,因而这样的道路是孤独的不是所有人都会走的路,也就推出干净的心灵也是孤独的,因为这样面对的是与其它事物的隔离,为了获得干净的初民一样的心态,抱朴便成了一种与外界隔离的手段。因而,守贫也是为了抱朴归真的需要。【咏贫士岂不实辛苦】

在这样的过程中,由于孤独就会需要一种心灵的关照,没有找到心灵的关照,内心的孤独感就无法消除,从而使得真理失去了产生的条件。在佛家的顿悟之中,顿悟需要的是一朵花或者是一个什么样的现实物件才可以发生,那是在孤独的当下产生了可以关照你心灵孤独的事物。那一刻灵魂的孤独解除了,人的心灵就有了巅峰的状态。例如:凭借一杯茶、一朵花、一滴水、一棵菩提树、总是要有事物以同样意象出现在感知觉的范围,才会有顿悟。对于这样的具体原因,还要进一步求证„„

【对于任真】

一、抱朴、任真、自然

抱朴所到达的境界是什么?在道德修养方面,陶渊明提出“抱朴,含真”作为奉行的原则。“朴”,本是老子的观念,他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复归于朴。”“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老子所谓“朴”有时指道,即宇宙万物的总根源,绝对精神之类的东西;有时又指未曾沾染礼法和智巧的淳朴、素朴的人性。其实抱朴和任真之间是存在着直接的关系的,有了抱朴作为前提,任真的境界才可以达到,抱朴是作为,任真是目的。如果人性一旦沾染了礼法那么,将会受到礼法的限制,最后就无法到达真正的随性;抱朴守贫也是一种免去物质诱惑和牵挂的方法,用来达到任真自得。任真之境,抱朴方能归真。有了任真再到自然之境,又是一个层次的提升,自然便是随造物者的迁化而不是人的改造,人的作为要成为自然,就要拥有自然之性,任真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抱朴——任真——自然 是一脉发展而来的。是内心至高境界的三个步骤。

二、任真的三重围篱

任真所要超越的因素是众多的,在陶渊明所要求的要对社会的疏离,绝交游,辞官,但看名利、富贵,还有就是反对名教的束缚,我们可以归结为是对社会围篱的挣脱;在此同时,又要求自己可能抱朴归真,能够把生死淡忘,能够直面生与死,能够寻找到内心的淡然和随性,不受牵挂,可以说是对自身围篱的一个突破;还有最后的层次,在陶渊明的《连雨独饮》中“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 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要达到一种把物都忘却,形成一种真正的无所寄托的随性逍遥。进入自然的境界不是最高的境界,最高的境界是脱离自然,到达一种凌虚无我之境,因而任真不是融入自然而是要超脱出自然到达生命的圆融完满。

摘 要
咏贫士岂不实辛苦 第二篇

摘 要:徘徊回归;固守穷节是陶渊明诗的两个主题。这两个主题能折射出陶渊明独特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陶渊明;诗;心路历程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东晋时期伟大的诗人,其自然朴素的田园诗风影响了后代许多文人,虽然其一生都是在痛苦和矛盾中渡过的,但是其人生道路是独特的。从他以徘徊回归和固守穷节为主题的诗中我们能体味到陶渊明独特的心路历程.

【咏贫士岂不实辛苦】

一、徘徊回归的主题

陶渊明由仕途到隐居经历了一个心里徘徊过程,在《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其

一)》:

行行循归路,计日忘旧居。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鼓棹路崎曲,指景限西隅。江山岂不险,归子念前途。凯风负我心,戢枻守穷湖。高莽渺无界,夏木独森疏。谁言客舟远,近瞻百里余。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

这首诗作于晋安帝隆安四年(公元400年),陶渊明正在荆州刺史桓玄手下为僚左。当时他正奉命出使京都建康(今南京)后返回,船行至归林为风所阻,有感而赋。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殷切思念,“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当作者望见旧居所在地庐山时只有空自叹息,这句诗把作者渴望重返田园却又难脱尘网羁绊的苦闷心情作了真切的描绘。从诗中可以看出陶渊明是一个本性恬静的人,但毕竟也像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一样,因为怀有建功立业、大济苍生的壮志,才有返归田园与难脱尘网羁绊的矛盾,那么是什么让他下决心摆脱束缚,诀别仕宦生涯呢?我们看到,在《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归林(其二)》中:

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时。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

陶渊明在诗中自叹行役之苦。“巽坎难与期”“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时”则暗示官场风波难以预测,事实上陶渊明的仕途生涯正是处于晋末政治最动荡时期,政治黑暗,营垒分明,谁胜谁负难以预料,稍有不慎就会召祸,而陶渊明思想的核心是崇尚自然,《归去来兮辞》说“质性自然”。《形影神序》说“神辨自然以释之”。“自然”是指导陶渊明生活和创作的最高准则,也是其人生艺术化的一个重要归处,陶渊明说:“咨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感士不遇赋》)又说:“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自祭文》)人既秉受天地之灵气而生,就应避免世俗的牵扰。隐居山林,躬耕田园最符合人的本性,正如他在《归园田居》(其一)中所说: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中对农家的恬静和平的生活情趣作了生动地描绘。家中无尘俗杂事相扰,格外清闲安静,最后两句是长时间羁迷于官场中,又得以回到大自然怀抱,诗人那由衷的喜悦欣慰之情,可谓溢于言表。“樊笼”与“自然”的对比又是多么鲜明!“返回自然”集中体现了陶渊明的人生哲学。在他看来世俗的名禄好像是罗网和樊笼,束缚着人的天性;只有回到自发的状态自然而然,才能得到自由。仕宦生活不符合他崇尚自然的本性。他看不惯仕途中的种种虚伪、欺诈行径,不愿违背本性同流合污以换取高官厚禄;过惯了田园生活的他也难以习惯官场的约束和行役的奔波。正如他所说“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足”“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经过几番尝试,他决定放弃仕途,为自己的心灵找到另一条寄托之路,“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正是在他“崇尚自然”这种思想指引下,他找到另一条生存之路即隐居躬耕。公元401年,

陶渊明作《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养真衡门下,庶以善自名。”表明了弃官归园的心志与企盼。

陶渊明最终选择了躬耕,使自己的心灵摆脱了官场束缚,返回了自然的怀抱。

二、固守穷节

躬耕生活虽然使作者摆脱官场束缚、心灵得到了解脱,但实际却是非常艰苦的,我们可以从他以下的诗句中了解到:

“……带月荷锄归。道犹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归园田居》其三)

又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称乃疲,庶无异患干……。”(《癸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陶渊明过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躬耕生活,这其中还要饱受山中的雾露寒气,就这样全年劳作,收获才聊聊可观。如果遇到灾年,他的生活是:

“常恐霜霰至,零落成草莽。”(《归园田居》其二)

“焱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殓不盈廛。夏日常抱饥;寒夜无被眠。”(《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弱年逢家贫,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幕甘肥!惄如亚九饭,当暑厌寒衣……。”(《有会而作》并序)

可见一遇到自然灾害,庄稼枯萎得像野草一样,收获的粮食根本不能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以至于在夏季经常挨饿。在重灾年,作者一个月只能吃到几顿饭,甚至夏天还脱不掉冬天的棉衣。陶渊明晚年贫病交加,常处于忍饥挨饿的窘境,有时不得已向人乞讨,《乞食》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饥饿驱我去,不知竟向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诗中述说了诗人忍饥煎熬而出门求借,却拙于言辞的尴尬情状。陶渊明生活在这种贫困的躬耕生活之中,他的感觉是:

“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岁月将欲暮,如何半苦悲。”(《有会而作》并序)

“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诗中可看出诗人感慨农家生活的艰辛,并为自己贫困的躬耕生活感到悲凉、孤独。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饮酒》十六)

历来认为陶渊明不慕富贵,淡薄名利。事实上,陶渊明既有强烈的建功立业愿望,又不无富贵功名之想。[1]102

“……敢不敛衽,敬赞德美”。(《劝农》)

“……徂年既流,业不增旧。志彼不舍,安此日富;我之怀矣,怛焉内疚。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 这几首诗都是作者痛感“总角闻道,白首无成”,希望不坠孔孟之遗训而有所作为,历史上陶渊明从晋安帝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入桓玄幕到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冬辞彭泽令,这正是晋末政局最动乱的八年。政治漩涡里的各种力量的争斗形成一种相当危险的局面,特别是当易代之际,稍有不慎就会遭杀身之祸,当他投身其中,又因为以上原因而急于退身了。但他内心里始终纠结着对功名富贵的思考,可望有所作为的政治环境: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藐难逮,转欲志长勤……。”(《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

字里行间透出对世道关心和清贫盛世的企盼。作者感慨身不逢时,情志难辞: “……但恨殊世,藐不可追。……黄唐莫逮,慨独在余。”(《时运》并序)。 “……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癸申岁六月中遇火》)

【咏贫士岂不实辛苦】

这里的“兹”指安乐自足的东户季子时代。陶渊明现实中找不到实现抱负的理想政治环境,他只能隐居躬耕来摆脱自己报负未能实现的苦闷,使自己的心灵得到解脱。但躬耕的心路历程也不是那么平静的:

“……岂不实辛苦,所惧非饥寒。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咏贫士》其五)这首诗证明了躬耕是艰苦的,但作者惧怕的不是饥寒,而是因追逐富贵导致的身败名裂,可见安贫与求富两种思想在内心中经常斗争,并一直缠绕作者的内心,当安贫的思想取胜,作者也找到了一条摆脱内心矛盾,重新使心灵找到新的寄托,即躬耕隐居之路。

在《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中“……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躬耕虽苦,但作者不愿走仕途,认为只有躬耕才为自己最佳出路。他认为躬耕生活是一种意蕴高明的生活,是不会被欺骗的,躬耕生活比官场中明争暗斗、尔虞我诈要真实得多,作者感到一种生命的真实感,并树立躬耕自食的坚定信念: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移居》其二)

“……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作者感到躬耕虽苦,但乐在其中,从而坚定了自己躬耕不缀的信念,诗中耀动的思想光彩,是对人生意义的坚实体认,在中国文化史和诗歌史上都较为罕见。诗人认为更重要的是躬耕能保持自己的志节,所以一定要把这条路坚持下去,正如他所说“……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一)。

在富贵难求,以立功求得声名的路走不通之后,陶渊明不得不选择了以”立善”来扬名后世的路.他所向往并怀念那些先贤,即是他用以勉励自己坚定隐居决心的榜样,也是努力向他们看齐,以”立善”求得流名后世的楷模:

“凄厉岁无暮,拥褐曝前轩……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咏贫士》其二) “……谁云固穷难,藐哉此前修。”(《咏贫士》其七)

作者同时也建立了直面患难的坚强决心:

“……嗟来何足吝,徒没空自遗。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有会而作》并序)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逢”。(《饮酒》其四)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三)

作者深深的知道,躬耕生活再艰辛,既然选择了,就不怨天尤人,并且要坚定的走下去,虽然选择这条路有些慷慨悲凉,但是这是作者的追求,是不可动摇的。这一点从《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中可以看出:【咏贫士岂不实辛苦】

“……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在已何怨天,离忧凄目前。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

陶渊明没有在仕途上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进而选择隐居生活,并在隐居生活中体悟到人生的真谛,即顺应自然。虽然隐居生活是艰辛的,并且作者内心也是经常矛盾的,但他最终还是摆脱了矛盾,使心灵获得了解脱.

中国古代诗歌的道德价值
咏贫士岂不实辛苦 第三篇

中国古代诗歌的道德价值

【咏贫士岂不实辛苦】

传统道德观念指导着诗歌创作,诗歌作品体现了传统道德价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二字最为人看重。如,“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古人认为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最高境界,首先要树立自己的道德风范,其次要建立功业,最后要建立自己的言论体系,著书立传。也就是做人、做事、做学问,成功人生的“三部曲。再如,“百行以德为首”,志士有百种品行,德是百行的第一位。

古人都把道德放在首要位置。这是因为, 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理应负起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的责任,而道德便成为处理人伦关系、指导人们行为的规范。中华文化经过长期积淀, 逐渐成为仁爱、礼义、廉耻、孝悌、友信等等适于中国社会历久不衰的兼有指导性和实践性的伦理道德价值体系。

中国传伦理道德原则和文化精神, 指导着人们如何处世,如何做人, 当然,也指导着人们如何创造歌文化。

仁爱思想

在诗歌文化领域,首先表现为对人民疾苦的关切和同情。 屈原《离骚》中: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光明正大不存偏私偏爱,看见有德的人就设法让他成为辅弼之臣);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长叹一声啊,止不住那眼泪流了下来,我是在哀叹那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

他为民之多艰而哀叹,而涕泣,正是其民本思想的吐露,正是其爱的道德的体现。屈原高尚的追求,使围绕在他周围的那些贪婪、偏私、庸俗,以至邪恶的人群,显得是那样卑琐和渺小,而屈原的仁爱精神和道德品格,却可与日月争光。

唐代白居易提出“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诗歌创作主张,如,《采地黄者》诗:

麦死春不雨,禾横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hóu 粮。

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诗的意思是说,今年春天不下雨旱死了麦子,去年冬天霜来得太早,损伤了麦苗。年底了家里没有吃的,只好到野地里去采挖药材地黄。挖它有什么用处?想拿它去换点口粮。天刚亮就扛着锄头到山野里去,可是采来采去挖到天黑筐子也没有装满。拿到富贵人家,卖给那些白白胖胖的子弟。讨好人家说:买下这地

黄吧!拿来喂你们的肥马,可以使它的毛色光泽发亮,都能映照到地面上。我别无他求,只想换一点马吃剩下的饲料粮,以解救全家苦于饥饿的肚肠。全诗叙事,曲折动人,情景交融,感人肺腑。作者通过采地黄一事,真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诗人把高尚的道德品格和进步的政治思想结合起来,尖锐地揭示了当时社会上的一种罪恶事实———穷人的性命不如富家的牛马。

舍生取义

在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仁”和“义”二字常常并提。仁的意念是爱人,是处理人伦关系的最高原则。义指合理的社会道义,规定着人们所遵循的行为标准。董仲舒说:“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二者互为表里。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上,不知陶冶了多少英雄豪杰,鼓舞了多少志士仁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咏贫士岂不实辛苦】

这是英雄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两句诗。

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潮州与元军作战,被俘,途经零汀洋时,元军逼迫他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他写下了这首诗。诗人以诗明志,表现出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在义与利的关系上,重义轻利,也是传统思想美德的一个重要方面。

归隐后的陶渊明,曾写了《咏贫士七首》自励。

第五首中有这样几句:

刍藁有常温,采莒足朝餐。

岂不实辛苦,所惧非饥寒。

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

“君子忧道不忧贫”。安贫乐道,以道义战胜物欲,就能在藉马草以卧,采野菜而食的情况下,知足常乐,没有一点戚戚不欢之色。

所以诗人所惧者,不在饥寒,而在道义,亦即所追求的社会理想,或一种理想的社会原则。

道德修养

注重个人的内心修养,以担荷治国平天下的政治责任,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共性。

许多诗人都借用香花美草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道德情操,歌唱美好的憧憬和追求。

陈子昂笔下“幽独空林色”的兰若,

陆龟蒙笔下“素花多蒙别艳欺”的白莲,

王安石诗中“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的杏花,

陆游词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

郑思肖所咏'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寒菊, 郑板桥所咏“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竹子。

等等,无一不是诗人人品性格的写照,鲜明地展现了诗人的道德美学观。

在中国古代诗人中,苏轼的道德修养最具特色。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一首在政治理想落空之后,把悲哀藏于雄豪之中的作品。“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岁月掷人,华发早生,魂兮归来,情有所钟,不能不发出会心的嘲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读者不难从中体会到词人那胸中块磊和不甘沉沦的风流,引发对于人生道路和道德价值的理性思索。

中国古代诗人出于不同的目的,对传统的伦理道德分别作出了各自的价值判断。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它养成了中国人善良、忠厚、温和的品质,有着浓厚的集体意识和民族意识,有着不断追求人格完善的自觉性。在祖国和人民需要自己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爱集体、爱人民、爱祖国的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美德的结晶,即使在今天,以至将来,都值得继续发扬。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_归去来兮辞阅读答案_作者陶渊明
咏贫士岂不实辛苦 第四篇

<归去来兮辞>作者是宋代文学家陶渊明。其全诗如下:
[前言]
<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_归去来兮辞阅读答案_作者陶渊明。其在文体上属于辞赋,但语言浅显,辞意畅达,匠心独运而又通脱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有很强的感染力。其结构安排严谨周密。散体序文重在叙述,韵文辞赋则全力抒情,二者各司其职,[原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_归去来兮辞阅读答案_作者陶渊明。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

咏怀古迹・其二翻译赏析_作者杜甫
咏贫士岂不实辛苦 第五篇

<咏怀古迹·其二>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杜甫。古诗全文如下: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咏怀古迹・其二翻译赏析_作者杜甫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译文]
草木摇落深深地体会到宋玉悲秋的原因,风流儒雅可以做我的老师。面对千秋往事惆怅不已,洒下泪水,虽然生在不同的朝代,但萧条感相同。江山故居空留下文采,云雨荒台难道是梦想?最可叹楚主宫殿已经不存在,船夫还指点猜疑。
[鉴赏]
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写楚襄王和巫山神女梦中欢会故事,因而传为巫山佳话。又相传在江陵有宋玉故宅。所以杜甫暮年出蜀,过巫峡,至江陵,不禁怀念楚国这位作家,杜甫到江陵,在秋天。宋玉名篇<九辩>正以悲秋发端:“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其辞旨又在抒写“贫士失职而志不平”,与杜甫当时的情怀共鸣,因而便借以兴起本诗,简洁而深切地表示对宋玉的了解、同情和尊敬,同时又点出了时节天气。“风流儒雅”是庾信<枯树赋>中形容东晋名士兼志士殷仲文的成语,这里借以强调宋玉主要是一位政治上有抱负的志士。“亦吾师”用的是王逸的说法:“宋玉者,屈原弟子也。闵惜其师忠而被逐,故作<九辩>以述其志。”这里借以表示杜甫自己也可算作师承宋玉,同时表明这首诗旨意也在闵惜宋玉,“以述其志”。所以次联接着就说明诗人自己虽与宋玉相距久远,不同朝代,不同时代,但萧条不遇,惆怅失志,其实相同。因而望其遗迹,想其一生,不禁悲慨落泪。
诗的前半感慨宋玉生前,后半则为其身后不平。这片大好江山里,还保存着宋玉故宅,世人总算没有遗忘他。但人们只欣赏他的文采辞藻,并不了解他的志向抱负和创作精神。这不符宋玉本心,也无补于后世,令人惘然,所以用了“空”字。就像眼前这巫山巫峡,使诗人想起宋玉的两篇赋文。赋文的故事题材虽属荒诞梦想,但作家的用意却在讽谏君主淫惑。然而世人只把它看作荒诞梦想,欣赏风流艳事。这更从误解而曲解,使有益作品阉割成荒诞故事,把有志之士歪曲为无谓词人。这一切,使宋玉含屈,令杜甫伤心。而最为叫人痛心的是,随着历史变迁,岁月消逝,楚国早已荡然无存,人们不再关心它的兴亡,也更不了解宋玉的志向抱负和创作精神,以至将曲解当史实,以讹传讹,以讹为是。到如今,江船经过巫山巫峡,船夫们津津有味,指指点点,谈论着哪个山峰荒台是楚王神女欢会处,哪片云雨是神女来临时。词人宋玉不灭,志士宋玉不存,生前不获际遇,身后为人曲解。宋玉悲在此,杜甫悲为此。前人说“言古人不可复作,而文采终能传也”,恰好与杜甫的原意相违背。
体验深切,议论精警,耐人寻味,是这诗的突出特点和成就。但这是一首咏怀古迹诗,诗人亲临实地,亲自凭吊古迹,因而山水风光自然在诗中显露出来。杜甫沿江出蜀,飘泊水上,旅居舟中,年老多病,生计窘迫,境况萧条,情绪悲怆,本来无心欣赏风景,只为宋玉遗迹触发了满怀悲慨,才洒泪赋诗。诗中的草木摇落,景物萧条,江山云雨,故宅荒台,以及舟人指点的情景,都从感慨议论中出来,蒙着历史的迷雾,充满诗人的哀伤,诗人仿佛是泪眼看风景,隐约可见,其实是虚写。从诗歌艺术上看,这样的表现手法富有独创性。它紧密围绕主题,显出古迹特征,却不独立予以描写,而使其溶于议论,化为情境,渲染着这首诗的抒情气氛,增强了咏古的特色。
这是一首七律,要求谐声律,工对仗。但也由于诗人重在议论,深于思,精于义,伤心为宋玉写照,悲慨抒壮志不酬,因而通篇用赋,在用词和用典上精警切实,不被格律所拘束。它的韵律和谐,对仗工整,写的是律诗这种近体诗,却有古体诗的风味,同时又不失清丽。前人认为这首诗“首二句失粘”,只从形式上进行批评,未必中肯。


咏贫士岂不实辛苦相关热词搜索:咏贫士 陶渊明 咏贫士七首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咏贫士岂不实辛苦”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咏贫士岂不实辛苦"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xiaoxuezuowen/68674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