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小学作文 > 享受苦难带来的快乐作文

享受苦难带来的快乐作文

2016-11-15 09:08:5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享受苦难带来的快乐作文(共6篇)享受苦难作文700字享受苦难作文700字 凌翔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这是《孟子》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的一句话。从头读过,原来伟人大多都从苦难不断的地成长起来,最后成就了番伟业。 这篇文章中还说过一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享受苦难带来的快乐作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享受苦难作文700字
享受苦难带来的快乐作文 第一篇

享受苦难作文700字 凌翔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这是《孟子》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的一句话。从头读过,原来伟人大多都从苦难不断的地成长起来,最后成就了番伟业。 这篇文章中还说过一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在苦难中会不断地锻炼自己的能力与毅志,才能有资格接受天降的大任,并不懈努力,想方设法地完成。 有一个故事:两只青蛙跳到了一个人的家中,厨房里有两盆水,一盆开水,一盆温水。两只青蛙不小心都跳了进去。到温水中的一只觉得没什么特殊的感觉,就待在里面。另一只到了开水里,全身上正都疼了起来,它想尺了办法,终于跳了出来,而温水里的那只却在不知不觉中死掉了。苦难会催人奋进,就像青蛙在开水中一样,因为求生的欲望,拼命地在逃;而安逸的生活会消磨人的意志,会像是青蛙一样被潜伏的危机制服。苦难就像催化剂,加快了人的潜能激发,使人从苦难中走出。 霍金是世界知名的科学家,瘫痪的他却能创造巨大的成就。他说:“我并不痛苦,因为我还能进行科学研究。”当他用手指艰难地敲出这句话时,全世界都震撼了。他享受着苦难带来的恩惠。他不知道他还有多少时间,但他记录了多少年的时间——他的著作《时间简史》,每一秒钟他都有死

亡的危险,但他坦然面对,毕竟,苦难已经给出了他这么多,对它说声“谢谢”也是应该的。 想到我的生活,不禁哀叹,早晨我常赖暖和的被窝里不愿出来。晚上就会放纵自己的眼皮,上课时也忍不住打呵欠。这些了算“苦难”吗?如果我连这点小事都克服不了,如何面对苦难?如何享受苦难?如何从苦难中走出来呢? 人生如一条山路,有高峰,也有低谷。有平坦,也有坎坷。苦难只不过是插曲,面对它如履薄冰,要步步为营,但总会防不胜防。但若是微笑面对,即享受苦难,就像飞蛾破茧一样,人生,也许会上一个新高度。

2015黄浦一模作文“痛苦与快乐”
享受苦难带来的快乐作文 第二篇

2015黄浦一模作文范文

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生总有痛苦和快乐。有人认为:逃离痛苦才能得到快乐;也有人认为:逃离痛苦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快乐。

痛苦的价值

井底之蛙,它在方寸之空间窥视着狭窄的天空。天空,一如既往的圆形,或明或暗,除此之外别无变化:井壁,灰沉沉的砖石,一成不变,唯有几处青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它,没有痛苦。它无需担心天敌的猎杀,因为它甚至不曾知晓天敌的存在;它也不必为家园被摧毁而困扰,因为,井即为一切,它与井共存。

它没有痛苦。所以,它也不曾感受到与之对立的——真正的快乐。它只是麻木地呆在它的井中,感觉不太自在,沦为一尊雕像。

井底之蛙不知道快乐,也许是命运的缘故让它不得不失去痛苦。但现实中,很多人却甘愿去做那只蛙。他们认为:逃离痛苦才能得到快乐。于是,他们只注视着那边名为“快乐”的狭小天空。但是天空却渐渐失去了色彩。

没有了痛苦也就没有了快乐,它们是矛盾的两面,密不可分。甚至有哲人把追寻痛苦作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尼采曾推崇“悲剧美”。在他的《悲剧的诞生》中曾提到:古希腊人本应是个安逸的民族,可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却充满了悲剧色彩。他们为何要把没有体验过的痛苦记于纸上?或许,这就是他们眼中“美”的一部分。有“悲”才有“美”,有“痛苦”才有“快乐”。

我并不赞成一味追寻“痛苦”的态度,但我极力反对对“痛苦”的视而不见。有人把“逃离痛苦”视为乐观的一种表现,这只不过是掩耳盗铃。痛苦是真实存在的,它也是人生的一部分。无论人们如何处置它,它都不会有多大的改变,不同的是人们自己将会变得麻木亦或是勇敢。

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它。”在我眼中,这才是真正的乐观——你必须勇敢地去面对痛苦,并不被它打败,甚至热爱它。从另一种方面来说,痛苦能使人更为清醒。在痛苦中,人会有内心的挣扎,那些在日常琐事中难以浮现的情怀,唯有痛苦才能挖掘。痛苦不但能使人知晓快乐,它也能使人获得内心的成长。

快从井中跳出来吧,去体验完整的人生。

痛与乐并存

所谓人生,必有痛与乐并存。有人说:逃离痛苦才能得到快乐。有人却说,逃离痛苦也就意味着放弃快乐。那么究竟如何看待痛与乐呢?

泰戈尔曾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有阴影的地方时因为有光。”同样,痛与乐也是并存的,乐因为有痛而更显得弥足珍贵。所以不妨享受快乐,也直面痛苦。

自然,人要有脱离苦痛以自愈的能力。弱冠之年无法直行的史铁生“为了活着而写作”,找到了心灵栖息的地坛;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找到了脱离尘世痛苦的生活方式。人非圣贤,孰能无痛?但生活还在继续,死亡又不必着急,唯有自愈之力能让人勇敢地从苦痛中脱离。

但是,脱离了痛苦之后还要能够回归现实,因为痛与乐是并存的。试问没有体会过农耕的艰辛怎能学会珍惜每一颗粟米?试问没有经历过韦编三绝的苦读怎能享受知识的甘露?在平常的生活之中,痛与乐早已浸润,你又怎能舍弃其中的任何一个?

因为痛所以乐更乐。柏拉图作为古希腊雅典的著名哲学家,体会了雅典存在的种种不

公,才写下了最和谐的《理想国》;印度圣雄甘地,因为曾受尽辱骂才能争取到最可贵的印度独立;托尔斯因为感受到了贫穷人民的悲惨生活才找到了自己放弃家财的意义,成就了自我的伟大„„名人亦是百姓的化身,所有的伟大起步于平凡,而所有的快乐也根植于痛苦之中。

既然痛苦总是会有的,这点我们无从改变,那么不妨践行柏拉图所说的,我们无法改变天气,但我们能改变对待天气的态度。享乐是我们人人皆会的,但其实直面同路也应当成为我们的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因为黑暗总会过去,黎明终将到来。我们应该相信,在自己的积极努力之下,痛苦的一页中将翻过去,充满了希望之光的明天一定会到来。在痛与乐并存的当下,不为痛所桎梏,直面痛苦,等待快乐。

痛与乐并存,乐因痛更乐,痛因乐短暂。懂得享受快乐,也能享受苦痛,用充满希望的双眼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面对痛苦,你的选择是什么?

不同的性格铸就生命百态,不同的性格也决定了一个人面对痛苦时的抉择:直面还是逃避。

站在痛苦的此岸远眺 ,眼里看到的只有无尽的痛苦罢了。无垠的痛苦尽头,究竟是世间极乐还是更大更盛的痛苦,我们不得而知。

因为这份未知,因为眼前可见尽是痛苦,人们心中渐渐笼起恐惧、畏惧,再在明哲保身的思想的教导下,人们开始逃避,并在心里窃喜,逃过一劫。于是,一种名为“快乐”的幻觉出现,仿佛真正得到并拥有了短暂的快乐。

而愿意直面痛苦的人却明白,真正的拥有快乐绝非逃避能够带来。经历磨砺,千锤百炼甚至浴火重生也不畏惧的人才能一次一次地变强,坚持抵达快乐的净土而心智不为痛苦控制,清醒着、明白着。乔布斯被自己亲手建起的苹果公司开除,这对于一个怀揣梦想的人来说,无疑是痛苦的。然而在痛苦中他是清醒的,于是并未为痛苦停留。他又建立起一个公司,为了梦想为了快乐执着向前,最终重回苹果,将他理念中的快乐包装成一个个精美的产品,带给世人看,分享他的快乐。

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生活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或许无人知晓,而那些敢于面对困难痛苦的人,他们一定是热爱生活的吧!生活中最痛苦的一面他们都愿意接受,然后充满信心地认真对待,还有什么可以难住他们呢?梵高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而世人的不理解成为了他最大的痛苦。但他并没有因为他人的不理解而放弃作画,明媚中吐露着哀伤,痛苦又快乐着。虽然他在痛苦的海洋中艰难前行,并将生命的一切奉献给了这片苦海,可是他却感受到了自己正面对的痛苦重隐藏着的快乐。

无比的痛苦拉扯出无上的快乐,我想,这大概就是敢于直面痛苦并坚持努力的人们能够不逃避痛苦的原因。

面对痛苦,你的选择是什么?

享受苦难 忍受快乐
享受苦难带来的快乐作文 第三篇

享受苦难,忍受快乐

———我的苦难观

前言

一个大学本科生能值多少钱?

关于这个问题,估计您在短时间内也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那么不妨让我们算算吧!人体的化学和矿物质成分比率为:65%的氧、18%的碳、10%的氢、3%的氮以及更少的钙、钾、磷等,如果把这些物质含量乘以自己的体重,再乘上所有元素当前的市场价值,你会惊讶地发现一个大学生“全身的东西”加起来还不到十块钱!而其身上最值钱的约16平方英尺的皮肤,按牛皮的价格来算,总价值也不过四十块钱左右。如此算来,一个大学本科生才值四十块钱左右!?也许我估计过高了,如果市场出现波动或者恰逢金融危机的话,或许只卖三十块钱也无人问津。

看到这里您也许对我以上的看法表示不赞同,您对我这么说的疑惑或不满其实也情有可原的,但是,当你看到那整日卧在寝室床上呼呼大睡连饭都可以不吃的背影时,当你看到那日夜在游戏中奋战连觉都可以不睡的身影时,当你看到整日游荡在校内外书都可以不看的情侣时,你会觉得大学生真他妈的一分钱都不值!细细算来,二十多岁的青春年华,并没有为社会创造什么价值,反而一直都处于消费状态,其实这倒没什么,因为我们还没有正式开始工作,我们还在学习,但是如今仍然身为学生的我们,又有多少人履行做学生的职责呢!?一个人体内所含的化学和矿物质是极为有限的,如果不用知识把它们充实起来并在社会生活这个系统中发挥作用,它仅仅作为物质的价值就是这么贱,谁也不能例外。

那么如何才能将自己的价值提升,不至于虚度青春呢?作为在校大学生,我认为行之有效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读书。

正文

平顶山是个没有秋季的城市,直接由夏季步入冬季。

一下午无课,独自一人坐在图书馆一楼的教室里,感到有点儿冷,虽然有阳光,但也被大风吹的支离破碎,只剩下低矮小树的影子在窗口肆无忌惮地摇曳着,吸引着我的心,飞到那已逝去的日子里去。那是一段令人激情燃烧的岁月————高三,那时的我整天一动不动地坐在教室,嚼着粗糙的饭食,看着乏味的书本,顶着家庭给予的压力,徘徊于三点一线之间,接近崩溃的边缘。越是接近高考越是静不下心来,尤其是距离高考只剩四十多天时,觉得学习到了一个瓶颈也没有了动力,然而偶然接触到了一本书让我重新振作起来,那本书就是《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长篇,全景式地描写了中国现代城乡生活,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平等人为代表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它教会了我既然苦难无法逃避,就应该享受,它教会了我类似上网、瞌睡之类的快乐应该忍受,它教会了我除了父母的期望外还可以为高考添上别的意义。

步入大学以后,我接触了更多的各类的描写苦难的中国文学作品,许多作

品甚至深入我的骨髓。就中国当代文学而言,无论是20世纪50—70年代中期的文学还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的文学,无论是诗歌、小说或是其他,无论是大陆亦或是港澳台地区,描写有关人生苦难的作品都多如繁星。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作家歌颂苦难呢?

从选材角度来说,素材丰富取材容易,作家大都经历过艰苦的生活;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幸福的家庭大多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所以苦难往往是比较有个性的,苦难的描述感染力强,更能够引发一些心理上的触动;就艺术角度而言,真正的悲剧不是停留在苦难情绪的本身,而是能够上升为美的观照的,也正因如此文学作品中的苦难才能被称为艺术。在这些苦难中一定隐含着一些人的挣扎,透出一种人性的美,所以说它也不完全是苦的。我认为以上三点主要通过文学作品中着墨最多最为深刻的中国农民和中国的知识分子的形象表现出来。

农民的苦难

2012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大刚过去,一条令人目瞪口呆的人大代表提议在中国传播开来:全国政协委员王平建向党中央建议取消农村小孩上大学的资格,原因是其认为农村孩子身上有很多坏毛病,农村孩子上大学会影响城市小孩,使城市小孩也变坏。这是一条十分可笑的谬论,一经传播便遭到了无数人的口诛笔伐,但由此也可以反映出农民、农业甚至一些与农村有关的事物或多或少的还受到一些城市人的歧视。不错,从古至今中国农民身上的缺点和局限性一直都存在,农民的确是乡巴佬,农民的很多东西是下里巴人的,但这并不能减少农民的伟大,也不能消退苦难在农民身上留下的痕迹,更不能磨灭农民在中国历史上的丰功伟绩。也许这位人大代表忘记了他的祖先来自哪里,可中国的作家们没有忘!

我读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十分有限,而且主要是小说,但我仍然发现了其中很多阐释农民艰苦生活的作品,无论是“农村生活小说”、“改革小说”、“知青小说”、“乡土小说”还是“先锋小说”。其中我比较了解的作品有余华的《活着》、陈忠实的《白鹿原》、梁晓声的《沉默权》、路遥的《在那困难的日子里》《平凡的世界》、刘恒的《狗日的粮食》、贾平凹《鸡窝洼人家》和柳青的《创业史》等。 总的来说,这些作品主要刻画了农民生存的艰辛、创业的艰难和一直被压迫和剥削的命运。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生存的艰辛。

不可否认,农民阶级一直是历史上生存最艰辛的一群人,他们整日头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于田间,承受着繁重的体力劳动,无论三九严寒还是酷暑夏日。余华的作品《活着》中的富贵,由地主阶级沦落为一贫如洗的贫民,为了养活一家老小,他每天天未亮便起床去耕种地主龙二租给他的五亩地,尽管他起早贪黑,但他收的粮食依旧只能勉强糊口。较之富贵,面对粮食问题处境更加悲惨的是《狗日的粮食》中的主人公。“狗日的……粮食!”杨天宽仁义的老伴在说完这句话后就去了,因为她丢了粮证,丢了全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于是她遭到了丈夫的毒打,感到对家人极度的内疚,不舍地离开了人世,从此洪水峪少了母老虎,但留下了杨天宽无尽的后悔。《狗日的粮食》这篇短篇小说深刻地刻画出了农民虽然无比勤劳,但在饥荒面前还是那么无力,那么脆弱,体现了粮食对农民任何事物都无法替代的重要性。《在那困难的日子里》中的主人公马建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一名农村贫困高中生,还未脱离农村,也算是一个小农民。由于家庭极为贫困,并丧失母亲,所以只有极少的粮食供他在学校里维持生存,但这点粮

食对于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是不够的,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食不果腹,所以他每天都饿得头昏眼花,连站的力气都没有,听课都成问题,为了填肚子只能到野外寻野菜野果。粮食一直都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因为太多人为它而死去,因为它就是生命,我想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老年人在儿孙都有工作、家境殷实之后还惦记那几亩薄田的原因吧!

创业艰难百战多——创业的艰难

柳青的《创业史》紧紧围绕“创业”这一主题,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五种农民的创业史:作为小农代表的梁三老汉的创业史,作为先进农民代表梁生宝的创业史,作为中农代表的郭世富的创业史,作为富农代表的姚士杰的创业史和作为暴发户代表的郭振山的创业史。小说的“题叙”简述了梁三老汉的创业史,梁三老汉其人,不像富裕中农郭世富那样有心计、处事圆滑和善于见风使舵,不像富农姚士杰那样心狠手辣、卑鄙阴险,也不像郭振山那么自私自利,所以他在旧社会奋斗了几十年,尽管性格倔强、勤劳能干,却因为天灾人祸、势单力薄,没能创出一份家业来。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扼要地概括了无数小农创业梦想破裂的历史。有中国共产党撑腰的“社会主义新农民”梁生宝较他爹梁三老汉要幸运的多,因为他最终创业成功。在梁生宝身上,有许多优秀的品质,他不仅积极工作、克己奉公,还十分朴实憨厚。解放后,他带着“有党的领导,我慌啥?”这个信念 领导互助组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走向发展壮大。

与此类似的还有贾平凹的小说《鸡窝洼人家》。小说讲述了小山村里的两户人家创业的故事:一家男人叫回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辛劳耕作,家里的光景慢慢好起来,但由于人好面子,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最后又渐渐贫困。另一家男人叫禾禾,他不安于务农种庄稼,却热衷于做生意,但是烧窑、养鱼、买豆腐等都失败了,他的妻子受不了折腾,跟他离婚了,这使禾禾深深地感到了做人的艰难,做一个想办事的人更艰难。禾禾没有放弃创业的念头,他又想植桑养蚕但没有资金,便想向银行贷款,银行贷款需要保人,他却找不到保人,最后是县委书记替他担的保。通过养蚕,最终他发起家来了。但是从古至今,中国农民创业成功的又有几个呢?

《活着》中的徐家的家业经历了由一只小鸡变成鹅,再由鹅变成羊,有羊变成牛的过程,到了富贵他爹的手里又由牛变成了羊,由羊变成了鹅。传到富贵手里,鹅变成了鸡,最后连鸡都没有了。创业难,守业更难,农民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往往富不过三代,便又回到开头,但是失败者并未放弃,他们真的又重头再来,因为那是他们祖祖辈辈的梦想啊!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统治阶级的压迫。

《白鹿原》中的鹿三被白嘉轩剥削,《活着》中的长根被富贵家剥削、富贵破产后又被龙二剥削,只要有阶级就有剥削和压迫,而在中国历史上农民从未摆脱被压迫被剥削的命运。在小说《白鹿原》中,农民像是一个可以被随意翻转的大饼,杂牌军来了,翻一下,翻出几车粮食;国民党来了翻一下,咬一口,杀几个人;共产党来了,翻一下,批斗批斗。当官的、有权的,就像压在农民身上的一座大山,让人民喘不过气来。即使是新中国成立后直到现在,这种现象也仍然屡见不鲜,梁晓声的小说《沉默权》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农民郑晌午的女儿被轮奸了”,小说刚开头就劈头盖脸的来了这么一句。不错,郑晌午的在县城歌舞厅当“小姐”的女儿郑娟被县公安局长的儿子张小君和县法院副院长的儿子陶李轮奸了。知道了女儿被侮辱后,农民郑晌午立即火冒三丈,要去告张小君和陶李,奈何此二人都是官二代和富二代,他的状告不仅没有成功,反而自己被拘留。

被放出来后,郑晌午深知自己力量的弱小,便想向张小君索要补偿费买自己女儿的沉默权,可是张小君仗着他家的势力对他自己做的恶行全不在意,只随便给了一万三千块钱,这与郑晌午要求的十万块钱相差甚远。感受到女儿的委屈和对施暴者的不屈,农民郑晌午与他的妻子决定以死为女儿伸冤。

虽然农民吃的是粗糙的饭食,穿的是布满泥巴的衣物,说的是不同的方言,但是他们却一直在进行着无比崇高的工作——劳动。谁都不能否定他们为中华民族所做的贡献,谁也不能取代他们在中国文明史中的地位,可以说没有农民就没有旧中国,更别谈新中国。那些口出狂言贬低农民的人,怎会了解农民劳作的艰辛,怎能了解农民对粮食的钟爱,怎能明白农民身上那艰苦奋斗笑看苦难的精神!?

知识分子的苦难

什么是知识分子?一些权威的辞书也解释不一,《辞海》给予的定义为“有一定文化科学和知识的脑力劳动者。”《简明不列颠全书》解释为“19世纪末期俄国的知识分子,是中产阶级的一部分,他们受现代教育及西方思潮影响……”。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分子这个名词可有不同的理解,就中国当代文学而言,知识分子中最有名的当属文革时期的“知青”了。

中国的知识分子,有其特有的弱点。他们从一开始就不是社会的支配者,只是为社会支配者服务的人,不能脱离政治而独立于社会。所以当政治风暴来临时,他们毫无抵抗能力,只有逆来顺受,任由政治肆意蹂躏。毫无疑问,这政治风暴正是文化大革命。这场恐怖的政治风暴几乎给中国知识分子造成了灭顶之灾,很多文艺工作者被折磨致死或含冤自杀:作家老舍1966年投湖自杀、翻译家傅雷1966年与妻子一同上吊自杀、北师大教授刘盼遂被打死、著名导演顾而已上吊而死„„。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领域,不胜枚举。《创业史》的作者柳青,是一个长期生活在农村的作家,他扎根在农村14年,与普通农民同呼吸、共命运,为农民服务的经历被誉为“柳青式的道路”。令人痛心的是文化大革命摧残了他的身心,中断了《创业史》的创作,路遥去医院看望他时,他是那么的虚弱,那么消瘦。周总理也曾经叮嘱过当时的医护人员给予柳青特别的照顾,可是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柳青并未得到优待。文革结束后,他带着文革留下的伤痛继续创作,不幸于1978年去世,只留下那未完成的创业史和无尽的遗憾。肉体的伤害只是暂时的,而精神的苦难却是永久的。文革留给中国知识分子严重的精神伤害,以至于提到红色样板戏还有人两股战战,以至于文革结束后很多作家写了许多关于伤感和反思文学的作品,以至于有人甚至放弃了艺术创作生涯。

在一大批老知识分子受批斗受残害的同时,更大批的年轻知识分子的命运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这批知识分子就是臭名昭著的“红卫兵”。20世纪60年代,只因毛主席的一句“广大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很有必要”的号召,广大知识青年纷纷摆脱“红卫兵”的称谓,被贴上“知青”这一历史标签,告别送别的亲人,奔赴农村,接受年数不等的贫下中农再教育。他们中的极大多数属于城市子女,一般都未干过繁重的农活,也未与父母分隔千里分别许久过,上山下乡后他们种田挑粪喂猪赶鸭放牛,常年与亲人分开,饱受身心苦难,但这也为他们的迅速成熟提供了锻炼。“知青作家”梁晓声的《我看“知青”》和《白桦林作证》比较系统地描写了知青下乡后的生活以及回城后的各种问题。小说《白桦林作证》集中讲述了在北大荒开荒的知青们对城市的思念和对北大荒的不舍,着重描写了“老

三届”知青邹心萍对工作的认真和热爱和“上山下乡”运动对她青春的造成的损失和爱情的伤害,让人为她感到惋惜。而《我看“知青”》则主要论述知青回城之后产生的各种问题,作者在小说中论述了“知青与红卫兵”的关系、“知青与知识”的关系、“知青与知青文学”的关系和“知青与改革开放”的关系等主题,全面而深刻地运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了知青们回城后产生的就业、分居、离婚率、时尚、消费、儿女等问题,体现出了其对知青这一历史群体的深深同情和感伤。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我认为用冰心的这句话来阐释一些中国当代的知识分子的生存过程再合适不过了。过去的都已过去,一切都已成为历史,苦难给知识分子造成的种种伤痛已被他们用时间磨砺成了无比厚重人生经验,支持他们继续顽强地生存下去。

人生的苦难

佛曰: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僧会苦,爱别离苦,求

不得苦,五蕴炽盛苦。无论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统治阶级或被统治阶级,有文化或没文化,它都一概忽视,只有承受多少之分而已。

“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的好,苦根也行啊。”当外来人惊讶福贵家的水牛为什么有这么多名字的时候,故事才刚刚开始,继续阅读小说《活着》,你会发现这些“牛名”原来都是他亲人的名字。故事刚开始没多久,福贵的爹和娘就死了,继而他的儿子有庆失血过多死了,女儿凤霞难产死了,老婆家珍得病死了,女婿二喜被石板砸死了,最后他唯一的亲人即他的外孙苦根也被豆子噎死了,都死了,他的亲人全部离他而去了。一个被苦难压榨的生命最终还是选择了活着,作者竟然给了他这样一个活下去的理由:“人嘛,就是要活着!”这个看似荒唐的理由却充满了对生命价值的肯定,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人放弃生命的借口。因此,这部小说吸引我们的不只是那些关于苦难的镜头,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人类面对苦难时的态度!

正常人的早晨都是从早晨开始的,然而路遥的早晨却是从中午开始的。获得矛盾文学奖的《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代表作,为了写好这部百万字的长篇小说,他准备了三年,写作了四年。而他创作这部伟大作品的艰辛过程在他的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中得到了全面的体现。在小说《人生》获得巨大成功之后,路遥本可以高枕名利,但他心中仍有一个梦想,准确来说是一个使命:四十岁之前完成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小说。确定目标后,接下来他如同陷入茫茫沼泽,背负巨大的艰难和痛苦,向文学创作的更深层迈进。然而严肃的文学创作不是游戏,消耗的不光是体力,更是心力,而后者承受的压力更大。路遥的创作时间主要是在晚上,困极了就靠香烟和咖啡提神,一直伏案写作到天明,别人起床时他才刚刚入睡。早餐不吃,中午醒来,吃点馒头米汤咸菜,便又开始阅读和写作。繁重的写作和糟糕的生活摧毁了他的健康。《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写完,身体透支;第二部写完,险些死去;第三部写完,两鬓斑白,满脸皱纹。待他写《早晨从中午开始》这篇随笔时,他已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了,在写完这篇随笔的那一年他就去世了。路遥应该是文坛中少有的英雄,他不仅把写作当成了一种责任,更当成了一种无比神圣的使命。路遥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他在创作手记中曾这样写道:“在这里,我才清楚地认识到我将要进行的是一次命运的‘赌博’,而赌注则是自己的青春抑或生命。尽管不会让世俗的观念最后操纵我的意志,但如果说我在

痛苦与快乐作文
享受苦难带来的快乐作文 第四篇

痛苦与快乐作文

痛苦与快乐作文(一)

人们都说:“饱尝人间的痛苦与快乐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以前我总是搞不懂,怎么品尝痛苦还是快乐而幸福的事呢?随着我的成长,我慢慢体味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享受苦难带来的快乐作文】

我们每天为了考试即忧愁又烦恼,一些悲观的同学会认为,考试就像在监狱里进行严刑拷打一样;而那些乐观的同学却认为,考试是一大挑战,是前进的动力。我们每天两点一线地穿梭在学校和家庭之间,难道不是为了将来无线的前途吗?当我们为考试付出了汗水,付出了辛苦的成绩,这难道不令人快乐吗?

体育老师说:中考的时候,女子有800米的长跑测试。我们想想便会觉得遥遥无期,甚至是毛骨悚然。别说是800米,就是300米,平日里我们一口气跑下来,尤其是跑到最后时腿上就像帮上千斤巨石一般,动弹不得。但只要你坚持不懈,跑到了终点便是最终的胜利者。虽然过程是痛苦的,但在我们回头看时,得到了最大的满足,那便是快乐的。

人生中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被人误解,被人捉弄,被人嘲笑,被人鄙视是最痛苦的事。那时心像被刀割一样,在不停地流血,仿佛全世界都在排斥自己一样。但如果换个角度想,态度会如何不同呢?

老师总是说:先苦后甜。不管在何时何地,这个道理总是不变的,不要在为了一点儿小事而烦恼;不要在幻想美好的明天;不要在幻想自己也会拥有潘多拉魔盒,能为自己消除痛苦,快乐常驻。勇敢地去面对痛苦,面对>挫折吧,去努力战胜困难、战胜自己吧,只有这样才会获得真正的快乐。

生命本来就是痛苦与快乐结合而成的。痛苦是每个人成长中的必经之路,让年少的我们放下轻狂,用心去体会痛苦中的快乐,生命中的欢乐,去实现精彩而又充满快乐的人生!

痛苦与快乐作文(二)

一幅图上有这样一个图画:在座座楼房前的一条小路上,一个衣冠楚楚的男人,手里牵着一只大狗,那狗冲着路边的母女俩“汪汪”地叫着,孩子吓得躲在妈妈身后,而那个男人却悠然自得地叼着烟,似乎没看见一样。

难道那个男人真的没看见母女俩吗?显然不是,而是他的眼中根本就没有“道德”二字,他只知道狗给了他欢乐,给了他威风,他可能不知道,他的欢乐给别人带来了多大的痛苦!

我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请不要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可是那个男的却恰恰相反,他自私的把欢乐留给自己,把痛苦送给别人,可见那个男人是多么自私!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这样“缺少道德”的人。

有一回,我在路上走,就看见一位青年人随地扔垃圾,而垃圾箱就在附近,这件事足以说明,许多人缺少社会公德,而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把坏毛病养成的习惯,而人本身的“惰性”驱使他们都不愿意多走。

总而言之,那个男人的行为的确令人鄙视:而保护环境的人却应该受到大家的敬佩。所以,我们应该要在他人快乐的基础上快乐,只有大家快乐了,我们才能有更大的快乐!

痛苦与快乐作文(三)

我曾听到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年轻人,他认为自己不快乐,便求上帝赐予他快乐。有一天,一个美丽的姑娘来到了他家门前,对他说:“我是上帝派来的天使,我叫快乐,与我同行的还有我的妹妹,叫痛苦,如果你不介意,我和妹妹将在你家住下来,我将成为你的妻子,终生陪伴你。但是,你得接纳我的妹妹。”那位年轻人正在犹豫要不要接纳那个会带来痛苦的妹妹,快乐已经走远了。

这个故事是想告诉人们:快乐是伴随着痛苦而行的。要想得到快乐,就必须接受痛苦。

当你打碎一个花瓶时,与其痛苦,不如幸运地想:我没被碎片割伤,我是快乐的;当你在沙漠中行走时,只剩下半瓶水了,与其痛苦,不如幸运地想:还有半瓶水呢!只要节约着喝,是可以找到绿洲的;当你身患重疾而奄奄一息的时候,与其痛苦,不如平静地想:我并没有因身患绝症而离开人世,上帝让我在这人世间多活一分钟,就是让我多享受60秒的幸福,我何必痛苦呢?

乐观向上的人,会从痛苦中寻找快乐。如果这个人沉浸在痛苦之中,而他却在痛苦中寻找快乐,平静地接受痛苦,那么,他还是痛苦的吗?

朋友们,痛苦是伴随着快乐一起降临的,当我们痛苦时,一定要学会苦中找乐,一定要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样,人生才会更加充实、快乐。

痛苦与快乐作文讲评
享受苦难带来的快乐作文 第五篇

“痛苦与快乐”作文立意指导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在一位画家的屋里,我见到了一幅非常特别的画。那是一张被装裱起来的白纸,在中间偏左的位臵,有一块黑渍。我不明白这块黑渍到底算什么生花妙笔,被画家挂在了墙壁正中最为显著的位臵上。我琢磨了很长时间,头脑里仍然一片空白。我向画家请教,画家说:“中间这块黑渍是痛苦,每个人看到我的这幅画时,都是只看到这块痛苦的黑渍,却看不到背景里的快乐,我们的生活不是这样吗?多少快乐我们都视而不见,却被微小的痛苦遮住双眼。”我说:“按照你的说法,这张画应该是一张白纸。”他说:“没有痛苦,我们便见不到快乐。”我明白了,我们的眼里,总是盯着痛苦,而快乐常常是被我们忽略了的那部分。

一、构思指导 这是一道思辨型的话题作文题。所谓思辨,就是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而不是执其一端,不及其余。运用思辨写出来的文章,内涵才比较丰富,富有哲理,令人信服。

就以本题中的“痛苦”与“快乐”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例,在写作时一定要作出理性思考:“痛苦”与“快乐”是一对孪生兄弟,只有经历了痛苦,才能体会到无尽的快乐。同时,从所给的材料也可以悟出:生活中的痛苦与快乐,往往是人们不自觉地选择的结果。只盯住痛苦,就会无视它的孪生兄弟——快乐。反之亦然。

因此,我们写作时首先要对话题进行全面思辨,然后选取一个角度进行立意、构思。思辨的方法有解剖透视、思维辐射、寻求联系等,但无论采用了哪种方法,总离不开“分析法”。分析时,可进行这样的提问:为什么说“痛苦”与“快乐”是一对孪生兄弟?一个人如果只是聚焦在“痛苦”或“快乐”上,那将是什么情景,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苦与乐……经过这样认真思考,一个哲理性的话题就会变得深入浅出了

二、选择恰当的中心论点(或题目)

1、痛苦与快乐是相互依存的 2、磨难是成功的基石

3、追寻幸福 4、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5、祸兮福之所伏,福兮祸之所依 6、成功来自磨难

7、痛并快乐着 8、追寻快乐 9、发现快乐

10、快乐就在身边 11、莫让痛苦遮望眼 12、幸福无处不在

13、寻在忽略的快乐 14、痛苦也是一种幸福 15、直面痛苦

16、珍惜现在拥有的 17、有一种幸福叫苦难 18、学会发现

19、没有痛苦便没有快乐 20、忽略是一种美 21、阳光总在风雨后 ▲恰切的中心论点有:8、9、10、11、13

▲偷梁换柱的有:3、5、6、12、18

▲偏离题意的有:1、2、4、14、15、16、17、19、21

▲过大过宽造成脱离材料:20

三、思考下列问题:

1、判断材料的关键词是什么?

2、材料中的关键句子是什么?

3、上边不恰切的中心论点(或题目)其病因主要是什么?

4、材料作文如何做到不跑题? 抓关键词,看关键句。

四、看自己的作文具备了发展等级的哪些方面———

文采、丰富、新颖、深刻、辩证,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新颖指立意新颖或材料新颖)

(1)、加分

1、论点明确:勾画出一二段中的中心论点,明确点出“痛苦与快乐”恰当关系的,5分

2、全文贯穿,防止中途易辙:划出行文中照应论点的句子。每处1分,最高5分。

3、丰富性:恰当典型(名人)的例子每个3分。最高20分。

4、文采性:贴切的比喻论证、扣题的排比段、恰当的引证,每处2分,最高10分;丰富洗练的语汇,酌情加1—5分。

5、深刻性:下面两个方面写出一个的得5分

①能够看到痛苦后面必有快乐的人,具有怎样的品质?。如,乐观、坚强、

自信、智慧、豁达。

②“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人有怎样的缺陷?如,悲观、脆弱、浅见、短视。

6、现实性:在现实生活中,点出生活的压力产生痛苦的,加5分。如:房奴、股票、就业(蚁族)、婚姻、职称。

7、怎样做才能快乐常在?明确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5分。

(2)、扣分:

1、错别字,每个扣1分。(不重复扣分)题目中有错别字,扣10分。常用字连续出现5次,扣10。例如,“痛”中,“病”字头写成“广”字头。

2、离题但认真,得25。

3、字数不到“800”线下四行,每行扣5分。

4、书写潦草,25分以下。

5、偏题但认真,25至30分。

五、精彩语段

体会要素:①切题;②文采;③深刻;④丰富;⑤新颖;⑥典型。

1、“莫听竹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面对突如其来的痛苦的风雨,他不惊恐,不逃避,不哀伤,泰然处之,潇洒从容,无所畏惧,以内心的坚强心胸的豁达,为自己披上一袭避风挡雨的蓑衣。他快乐地吟啸,他逍遥地徐行,翻越一座又一座痛苦的赤壁, 沐浴一场又一场痛苦的风雨,在人生旅途上始终飘荡着快乐的长啸。峰回路转,斜照相迎;清风朗月,山高月小,大江东去,他快乐的笑声就像拍击痛苦岩石卷起的千堆白雪,飞扬,飞扬。

高一(7)刘丽萍 耿铭 高一(8)耿传宝 点评:语言强调画面感;点明实质,苏轼为什么能够快乐?由表及里,探求根源。并非生硬机械地举例子,其中镶嵌关键词;活学活用课本材料,化用技巧高超。【享受苦难带来的快乐作文】

2、贬黄州,谪海南,在宋太祖“刑不上大夫”的家训下,他遭遇了一个文臣所能面临的最坏境遇。但是,在这痛苦的绝壁之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也无风雨也无晴。子瞻用他那旷达的胸襟和吞吐日月的豪迈,完成了华丽的转身,以乐观的心态唤来了痛苦的料峭寒风之后的山头斜照。苏轼,是及时走出痛苦风雨的强者,是一个享受生活快乐的智者。

高一(7)刘斌

点评:能够紧密切题,对人物作出高屋建瓴的判断。化用自然流畅,不板滞。

3、有些人,一叶痛苦之障目,不见快乐之泰山。海明威在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在两次飞机失事后重新振作,却最终饮弹自尽,让生命的华彩乐章戛然而止。海子,春暖花开,却刹那凋零,把如花的生命交付冰冷漆黑的铁轨。

刹那的痛苦乌云,遮住了快乐的湛蓝天空;短暂的日食黑暗,彻底拒绝了快乐的太阳照常升起。一块痛苦的污渍,让他们撕碎了书写快乐的洁白纸张。痛哉!

假如人人都放弃在沾染了痛苦污渍的生活中品出快乐的甘甜,贝多芬能在失聪后创作出命运的乐章吗?米开朗基罗还会在病痛中雕刻出不朽吗?列夫托尔斯泰还能在痛苦的折磨之下佳作迭出吗?

痛苦不过是快乐这倾盆之雨的闪电罢了。

高一(7) 赵宠

点评:“短暂的日食痛苦,彻底拒绝了快乐的‘太阳照常升起’”。素材化用,巧妙灵活简洁,富有诗意。“一块痛苦的污渍,让他们撕碎了书写快乐的洁白纸张”,切题并且照应原材料。情感充沛,议论中包含强烈的抒情,深刻感人。假设推理,纵深推进,对比鲜明,材料丰富。一个精彩的结句,指明二者关系,精警明朗。

4、他在《五月的麦地》里,用自己的执著和辛勤的汗滴,种下一茬又一茬快乐的麦子,快乐的风铃在春暖花开中摇响。可是,当痛苦的风雨瓢泼了他的麦地,他快乐的麦种霉变,风化。啊,大地的诗人魂归大地,留给世人无尽的叹惋。

佛说,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无论生命的足迹抵达哪里,我只愿合着清风与阳光,快乐地跳跃。因为痛苦,多少的快乐我们视而不见,整日郁郁寡欢身心疲惫面容憔悴,这,不是我们生活的主色调。别让痛苦侵蚀了快乐,快乐才是人生的主旋律!

高一(7 ) 姚文雅

5、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寂寞红楼,埋葬你欢乐的梦。她是潇湘雨梦中哀怨的斑竹,快乐的青春年华却染上那么多痛苦伤感的湘妃泪。

孤独痛苦中香消玉殒。内心的脆弱敏感终究将快乐沉没于尘世的痛苦。如果有来生,贾府中的你,会让自己快乐起来吗?

人生犹如一幅画卷,冷色和暖色的交织才成就画图的璀璨夺目;人生犹如一支乐曲,高低疾徐,才激荡出震撼人心的乐章;人就像一条河流,快乐和悲伤时河流的两岸。

点评:上面两段文字,都很有文采。但都有瑕疵,问题在哪里呢?

6、一个悲观的人走过一座砖窑,里面熊熊烈火正烧得砖发红。那人问一块砖说:“哎,你真可怜,这一定很痛苦。”“不,朋友!”那砖说,“相反,我很快乐。因为我正在变得坚硬。”

……

十四岁走进拳击场,头破血流,对手体力不支而倒下,他未曾倒下;十九岁走上战场,炸成重伤,身上的二百多块钢片没有让他倒下;无数次的退稿没有让他失去希望,他不肯倒下。他说:“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他战胜了无数的痛苦。

“砰!”一声枪响撕碎了豪华别墅的宁静……【享受苦难带来的快乐作文】

几乎每个人都尊敬他,他几乎富可敌国, 几乎每个女人都愿意嫁给他。可是,痛苦污渍的光线眩晕了他的双眸,遮蔽了快乐的人生的整页纸张。震耳的枪响射落了原本应该照常升起的快乐太阳!

点评:人物的矛盾冲突,更能激发人的思考,更具典型性,更震撼人,让人过目不忘。

高一(8)班 王道范 赵万策

7、“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点评:恰当的引用,很有文化底蕴。三毛之语,可惜,她终究“沉河”,过了奈何桥。

高一(8)班 李京翔

8、“我仿佛漂浮在迷雾中,伸手试图抓住什么,却总是什么也抓不住。”这是她的内心独白,最终她也没有走出自己内心痛苦的迷雾,二是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一双薄薄的丝袜。

2015有关读书的演讲稿
享受苦难带来的快乐作文 第六篇

第1篇:关于读书的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早上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读书,打好人生底色》。

1811年2月12日,一个男孩出生在美国肯塔基州乡村一个穷苦农民的家里。因为家里穷,他没有机会上学。他一生中进学校上学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一年。他的母亲能阅读,但从来没有学过写,而他的父亲也仅能写他自己的名字。

可是,他却被书籍强烈地吸引着。他7岁开始上学,每星期只去学校2~3天。从那时起,他开始了自己的启蒙教育。他把燃烧过的木头当成"铅笔",在粗糙的木板上练习写字母。夜晚,他向母亲大声朗诵《圣经》,还反复阅读《伊索寓言》。

十几岁时,他从50里范围内的所有邻居那里寻找并借回很多书,包括《本杰明弗兰克林自传》、《华盛顿的一生》和《天路历程》。他抓住一切机会认真阅读。当其他小伙伴在山上玩捉迷藏游戏的时候,他却手捧书本在一棵树下阅读。吃完饭后,他又很快拿起书本。

9岁时,他深爱的妈妈不幸去世。他和姐姐用读母亲最喜欢的《圣经》章节的方式来安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当他父亲再婚时,继母带了几样家具和三本书到她的新家:《韦氏大字典》、《鲁滨逊漂流记》和《天方夜谈》。他把这些书读了一遍又一遍。他渐渐成为了一位精通写作的人,以至于他的邻居们愿意出钱请他写信和简单的遗嘱。

21岁时,他决定外出。最后在一个住有100多个新移民,位于西部边境的小村庄安顿下来。这个小村庄有6位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其中包括两位知识渊博的内科医生,他们允许他随时借阅他们的书籍。

在此后的7年,他做过两份工作,都是允许他可以长时间读书而不受打扰的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商场店员,第二份工作是邮递员。他在接待顾客之余,广泛阅读了哲学、科技、宗教、文学、法律和政治学方面的书籍。事实上,通过阅读,他自己授予了自己一个优等的大学毕业文凭。

1837年,28岁的他虽然连小学一年级都没毕业,却已经是伊利诺依州的执业律师了。

1861年,他通过参加竞选,成为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他就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亚伯拉罕林肯

听了这一个故事,你们一定会从中有所感悟、有所启迪吧。

在人类历史上,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因勤奋读书而改变自己的命运,乃至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事例有如天上的繁星,数不胜数。他们的故事影响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而要认识他们,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的最好办法仍是读书。

你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结识世界上所有的伟人、大师,但通过读书,就有可能。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你不可能回到过去,也不可能提前进入将来,但书籍可以把你带到过去和未来。有人说,不读书的人只生活在现在,而读书人是同时生活在三个时代--过去、现在和未来。你不可能走遍世界各地,但书籍可以把你带到地球的每个角落。

文字、书籍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而如果你能够利用,却不去利用这个最伟大的发明,那真是最大的愚昧,枉到人世一遭。

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首先意味着书籍"。没有供师生阅读,充实师生精神生活所需要的丰富的书籍,或者虽有丰富的书籍而缺乏热爱读书的师生的学校,不能算是一所真正的学校,可以说只是一间"制造、生产劳动力的工厂"。

你们喜欢读书吗?那么开始读书吧,收获吧,品味吧,进取吧!让我们尽情地在书中沐浴,在书中享受。书是黄金,珍贵无比;书是阳光,能量无限。捧起书本吧!可以废寝,可以忘食。读书中,我收获着;读书中,我成长着。我爱读书,我爱收获。

谢谢大家。

第2篇:关于读书的演讲稿:我读书我快乐

儿时的我,在“锄禾日当午,汗滴何下土”的诗歌声中长大,每次端起书,看着那毫无生命的方块字,我总是大喊没意思。读书是我最头疼的事了。

渐渐长大了,我感到了知识的缺乏,每次作文,我都不知从何说起。爸爸、妈妈为我不喜欢读书而烦恼,常常买许多书让我阅读。直到有一天,那天晚上,我们家里开展成语比赛,该我说成语,妈妈说意思,我翻开成语词典,说道:“金蝉脱壳(ké)。”刚一说完,爸爸、妈妈都哄堂大笑,我感到奇怪,不知道他们笑什么,妈妈看我一脸的惊诧,说:“自己看看拼音,到底读什么。”“噢!是‘金蝉脱壳(qiào)’!”我恍然大悟。爸爸严肃的对我说:“以后要注意多读书,那才能积累知识呀!”于是,我便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多读书,懂得好多好多的知识。

从那以后,我真的喜欢上了读书,因为书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当读到安徒生的童话集——《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曾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做过祈祷;当我看到《狼牙山五壮士》时,我为狼牙山五壮士的悲壮流过眼泪;当我读到《三国演义》时,我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钦佩不已。我深深地陶醉在书的海洋中,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读书能医愚,读书能治穷,读书能疗病,读书能砺志,读书能致远,读书能练达,读书能聪慧,读书能知道怎样交友,怎样识人,怎样说话,怎样做事,怎样活着才身心健康,读书能明白什么样地人生称得上完美无憾。”是啊!读书得好处无穷无尽。

现在,当我捧起《钢铁识怎样炼成的》,深深融入到里面时,我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因为我拥有健康的身体,保尔虽然残废,但他那种不向命运低头,坚强的毅志和顽强的精神,深深地把我折服,让我佩服。我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充满了希望。我更爱读书了。

读《三国演义》、《水浒传》可以让我们对中国名着有所了解;看《十万个为什么》可以使我们的知识更加丰富;读《作文大全》可以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就是看一些漫画、搞笑之类的,也可以让我们更加幽默,更加富有想象力。

读书给了我知识,读书给了我乐趣,读书更给了我力量。

我读书!读书让我知道了什么是酸?什么是甜?什么是苦?什么是辣?读书让我知道了怎么为人处事?读书给我的最大东西是:知识。它丰富了我的大脑,增长了我的见识。

你能说读书不快乐吗?

第3篇: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

同学们!在祖国和平的蓝天下,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我们比先辈拥有了更优越的学习条件,能心无旁骛,日以继夜地遨游学海,向书山攀登。我们成了新一代读书人,志存高远,只争朝夕,我们要在学好课本知识后,博览群书,在书中读李白的潇洒,读苏轼的豪放,思索鲁迅的冷峻深邃,感味冰心的意切情长。历经苦难的高尔基说:“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我们又何尝不是呢?读书带给我们最隽永的乐趣,最恒久的动力;读书带给我们心灵的和平,精神的慰籍。朋友可能离去,书却是最忠诚的伙伴,时光不断流逝,阅读却让我们永葆青春!不仅如此,读书使我们逐步建立起和古今中外伟大作家之间的交流,依他们的指引,历史的大门为我们洞开,未来为我们展现理想的蓝图。

有人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所以,热爱读书吧!像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那样,热爱读书,阅读撼人心弦的高贵作品,亲灸伟大性灵的教化,吸收超越生老病死的智慧精华,让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时空,让心灵沟通过去和未来,已知和未知。

世纪老人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读一本好书,可以使心灵充实,使之明辨是非,使人有爱心和文明行为、礼仪规范;而读一本坏书,则使人心胸狭窄,使人不知羞耻,使人自私残暴。

有这样一个故事,俄国的罗蒙诺索夫小的时候,最希望得到一本书,他是渔民的儿子。白天,他跟父亲打鱼,晚上,躲在板棚里看书。有一天,罗蒙诺索夫和父亲在海上打鱼,忽然,一阵狂风,大海掀起了巨浪,船上的帆篷被吹落了,情况十分紧急。他不顾一切,沿着摇晃的桅杆爬上去,很快把吹落的帆篷扎结实了,渔船恢复了平稳。狂风过去后,父亲把他拉到身边,笑眯眯地说:“孩子,我要奖赏你的勇敢,给你买件鹿皮上衣,好吗?”罗蒙诺索夫摇摇头。“那你要什么呢?”“我要买一本书,爸爸,其它我什么都不要。”“难道一件鹿皮上衣还比不上一本书?”“爸爸,我想要一本好书,什么知识都有的书。比方,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会掉下来,为什么黑夜过去就是黎明……”,父亲和水手们听了,都惊奇得睁圆了眼睛。长大后,罗蒙诺索夫成了俄国著名的科学家、诗人、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的科学研究范围很广,涉及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在科学研究的同时,他又进行文学创造和语言学、历史学研究,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有价值的作品。

听了这一个故事,亲爱的同学们你一定会从中有所感悟、有所启迪吧。在新的世纪中,愿同学们都来与好书作伴:文学的、艺术的、知识的、科技的、思想的、生活的……只要是好书,就开卷有益;只有博览群书,才能使我们的知识渊博;只有与书作伴,思想才不贫穷、不孤独,身心才能得到陶冶,生活才能充满情趣。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同学们,让我们畅饮这“源头活水”,攀登这人类进步的阶梯,成为知识的富翁,精神的巨人,成为祖国21世纪的高素质的建设者。

让我们读书吧!

第4篇:一篇关于读书的演讲稿

假如有人问我,在你近30年的人生历程中,你最喜欢什么,我会说:我喜欢泉水,它给了我清雅纯洁的心境;我喜欢大海,它给了我无私博大的胸怀;我喜欢高山,它给了我坚强无畏的意志;而我最喜欢的是读书,它给了我认知世界的双眼和衡量自我的砝码。

悠悠三十载,书香伴我行。

童话是我儿时的亲密伙伴。我羡慕白雪公主的美丽与善良,我想拥有东方阿拉丁的智慧,我想骑上那匹会飞的木马,环游世界,我痛恨渔夫夫妇对金鱼的贪婪,我钦佩身材奇小的大拇哥的勇敢,我心疼艾丽娅为解除十一位哥哥魔法的诅咒而忍受痛苦。真善美成为儿时世界中最美的星星。

悠悠的岁月,浓浓的墨香。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已经是一名乡镇干部。回顾几年的乡镇工作经历,我体会到农村工作有满腔的热情朴实的乡情是远远不够的,他更需要我们认认真真去读当的方针政策,扎扎实实地学习法律法规,深解其味,才能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工作,才能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而与先哲的对话,我深知作为一名基层的干部我更应该心中有农民。工作之余,我再次捧起书本:重读鲁迅,在他艰涩的语言中我终于读懂了他深深的民族情结,无愧于“中国脊梁”的称号;再品杜陵,我终于明白深处江湖之远、贫病交加的老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情怀;细味苏轼,我迷醉在他优美旷达的诗文里不能自已,也终于了解他坎坷人生只因坚持为民;手捧红岩,不禁随着江姐绣红旗的针针线线而热泪盈眶------读书使我把历史长河的点点滴滴尽收眼底,将人类社会的每一寸足迹一览无余。

2015年5月12日14时28分,山崩地陷,江河呜咽;四川汶川,突发八级地震,短短80秒,土地破碎,山河疮痍,(11日12时)69146人遇难,374131人受伤,失踪17516人……一时间,汶川成为人间地狱。我的心也不禁跟着颤抖。

面对灾难,我蓦然发现,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有那么一份至诚至深的关爱,我们原来生活在一个充满善良温暖的世界。当15名空降兵奋不顾身跳向灾区时,当抢险队员舍生忘死创造一个个拯救生命的奇迹时,当贵州山区农妇袁安惠毅然卖掉4只小羊,把相当于她全年收入一半的1000元钱捐给灾区群众时,这份深爱和关切,让13亿双手紧紧相握,让13亿人亲如一家。张米亚、谭千秋、苟晓超、吴忠洪,一个个人民教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诠释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称号的高尚和神圣。他们的壮举证明,我们民族的先人后己的美好情操,在人们血脉中不绝流淌,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怀,已深深融入人们的灵魂中。

我们为自己的民族感动,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自豪!

我们这个曾经饱经忧患的古老国度再次遭受磨难!无情的风雪,藏独的嚣张,大雨的倾盆,惨绝的地震,没有击倒这个诗书大国。

而我作为一名年轻的乡镇干部,一定会做好一颗螺丝钉,立足于本职,兢兢业业,多做实事,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今天,我们是以“读书与人生”为主题的演讲,就请让我用艾青先生的诗来结束我的演讲,并献上对我们祖国最真挚的祝福: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人类精神的粮食。在书中我曾经与诗仙李白斗诗百篇;与范仲淹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读书不仅让我乐不思蜀,也让我体会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因此,书如同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良师益友。

我是在读书中享受艺术美,享受其带来的无穷乐趣。我可以畅游在书的海洋里,坐着轻舟在三峡中勇进,去感受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喜悦,也可以漫步于塞外广漠的草原之上,去领略王维所点燃的直冲云霄的孤烟,欣赏那动人且让人流连忘返的“长河落日圆”,还可以欣赏“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阳”如此壮阔的岳阳楼。

而看《巴黎圣母院》则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笔下的当时的那些建筑,那些奢华的象征权力的教堂,人们还不知道可以拥有自己的思想,以及为了自己的愿望可以做什么事情,一切都假借神圣的宗教,一切都假借神圣的教堂来展现,展现建筑家的审美观,也就是个人的才华,或者展示自己的能力,我想那时的人们,把人性深深地埋在一件神圣的宗教的外衣下面,典型的人物就是副主教--克洛德。从那许多的错综复杂的毫无章法的建筑群,我们不难看出,当时人们的内心是怎样的压抑,怎样狂躁,那些像雨后春笋一般从地下冒出来的教堂的尖顶,正是人们扭曲的灵魂在对着苍天做这无声的哀号!这则又让我体悟到书中也有腐浊黑暗。

而看书也使我学到了很多道理,比如:《当危险来临的时候》教给我当危险来临的时候要勇敢面对,以及采取的措施,《生命之谜》让我了解了人类的进化史,和许多人各种奇异的生活习惯。《西游记》使我知道了做人要勇敢、善良,像孙悟空那样敢于承担责任,还要有一颗坚持到底的恒心,要勇于克服困难,最终一定会胜利。《三国演义》,让我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让我体会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福尔摩斯》,则让我领会到其侦破诸多离奇案件的机智和勇敢。

我觉得读书是件快乐的事。它已经成了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真是“三更梦中书当枕,半山绝自当早餐。”多少个旭日初升的早晨,多少个星斗漫天的夜晚,我都忘情地在这片书海之中遨翔。读书是精神自由的翱翔,是想像力无羁的腾飞,是超越时空的思索。它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增长智能,还可以培养个性品德。是书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是书让我找到迷失自我的指南针;是书,使我从中获取精神营养让我在学习中慢慢成长;是书改变了我的一生。

第5篇:关于读书的演讲稿

学校组织一次演讲比赛,不幸的初选都没通过,演讲稿如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远离快餐文化回归本色书香

大家都读过这样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而这源头便是读书。

可是现在在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年代,在一个不到一秒钟的时间便能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全部内容从地球一端传到另一端的时代,我们新时代的大学生离网络越来越近,离书籍却越来越远,有人曾就网络时代大学生读书状况展开调查,结果显示,网络环境正在一点点的侵蚀大学生本该平静的读书心态,在调查的1000人中有30%的人每天上网,而其中接近10%的大学生每天上网超过3小时但平均读书时间不超过半小时,这是一个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

一位导师曾经说过一个人一生中影响最大的是人文素养,而一个民族最大的悲哀是文化素养的缺失,缺少阅读便会缺少文化的沉淀和底蕴。而一个缺少热爱阅读的人的民族势必是一个文化素养缺失的民族,当我们,时代的精英,不再走进图书馆,而只把目光投向网络,投向那热闹却毫无价值的快餐文化,当我们关心明星娶妻生子胜过鲁迅的诞辰,我们将会变得多么可悲!与网络稍稍保持一点距离吧,那是快餐,纵使有各种可口的味道,却终究没有营养。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的,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享受苦难带来的快乐作文》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享受奋斗的快乐作文 享受成长的快乐作文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享受苦难带来的快乐作文”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享受苦难带来的快乐作文"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xiaoxuezuowen/73874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