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读后感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读后感

2016-03-23 15:02:18 编辑:chenxiaol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都说医生是白衣天使,用他们的双手挽救了无数的生命,以下是招生考试网小编与你分享的《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读后感,让我们一同赞叹医 ...

  都说医生是白衣天使,用他们的双手挽救了无数的生命,以下是招生考试网小编与你分享的《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读后感,让我们一同赞叹医生的力量。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读后感

  这是一本讲述人类与埃博拉病毒斗争历史的书。当我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就再也无法把它放下,直到用一晚上的时间一口气将它读完。

  埃博拉这个词,大家已经不再陌生,就在不久之前,一场震动全球的埃博拉疫情刚刚在非洲落幕。这次疫情,是有史以来最凶猛的一次。

  2014年3月,几内亚卫生部门向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报告埃博拉疫情,此时的埃博拉已经传播到了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由于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疫情在短缺时间内城爆发式蔓延,局面急速恶化。埃博很快传播到临近几内亚的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此后又矮短短几个月内传到,美国、西班牙、马里、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印度等地,造成世界性恐慌。

  2014年9月中旬,联合国安理会为此召开紧急会议,认定这次疫情“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了威胁”。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在内,向非洲支援大批医用物质,并派出大量医务人员支援非洲,竭尽全力迎战埃博拉疫情。这么做并非完全出于无私和高尚的目的,所有国家都清楚,如果不能在非洲消灭它,那么就可能被迫在本土迎战它。

  到2014年年底,疫情终于得到控制,但人类已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数字,截至2014年12月14日,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1.8万例感染者,近7000人死亡。因为疫情影响农业生产和贸易,西非疫区国家将有百万人面临饥荒威胁。

  2014年8月5日,《科学》杂志收到了一篇由来自4个国家的50名研究者完成的关于此次埃博拉疫情来源和传播模式的论文。8月21日,该论文被接收。8月29日,论文发表。

  然而遗憾的是,到论文发表之时,论文作者中的5人已经不在人世,他们均在抗击埃博拉病毒的战斗中不幸牺牲。五名死者均为塞拉利昂凯内马医院的医护人员,其中包括塞拉利昂对抗埃博拉病毒疫情的首席领导医生:舍克·汗(Sheik Umar Khan)。

  2014年7月29日,年仅39岁的舍克·汗因感染埃博拉病毒逝世。舍克·汗曾亲自救治了一百余名埃博拉患者,在他逝世之前,已经有数十名当地医疗工作者牺牲。

  自人类发明文字以来,我们在史书中记载了无数著名的战争和屠杀,记载了无数流传千古的英雄和统帅。我们都知道惨绝人寰的凡尔登绞肉机,都知道壮烈无比的列宁格勒保卫战。

  然而,很多人可能从来没有意识到,自从人类诞生以来,我们就在另外一个战场上,和另外一种更可怕的敌人进行着一场永无休止的战争。与人类在这个战场付出的惨重损伤相比,人类的任何一场战争都不值一提。

  这个战场进行的,是人类与恶性传染病为代表的各种疾病间永无休止的殊死肉搏。

  西班牙流感,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流感。1918年4月-1919年5月,当时全球18亿人中,可能有10亿人感染西班牙病毒。而死亡人数最低估计为2500万-4500万,最高估计为7000万到1亿人。而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是1600万人。

  天花,在人类历史上是赫赫有名的杀手。整个18世纪欧洲死于天花的人数,估计为1.5亿人。新大陆被发现后,天花被殖民者带到了美洲。有人认为:美洲80%-90%的原住民死于天花。此后这个悲剧又在澳大利亚重演,殖民者带去的天花病毒,导致了澳大利亚50%的原住民死亡。

  鼠疫,大名鼎鼎的黑死病,从1348年到1352年,它把欧洲变成了死亡陷阱,断送了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总计约2500万人。此后几百年的时间,它又不断的现身,每一次现身都要收割无数的生命。

  霍乱、麻风、结核、麻疹、破伤风、狂犬病、疟疾、黄热病---,这样的敌人我们还可以开列出长长的一串。在人类历史上,每个上述疾病名称的背后,都是无数的生命和血泪。

  为了抗击病魔,为了人类的健康,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医务人员,义无反顾的走向了战场。这个战场的险恶和敌人的可怕,丝毫不亚于真正的战争。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掌握了先进武器的医务人员终于开始逐渐取得战场的主动权。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胜利,我们征服了一个又一个肆虐千百年的恶疾。同时,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2003年,中国非典期间,中国千万名医务人员告别妻儿,勇赴国难,根据事后统计,非典死亡者中,三分之一是医务人员。

  这场人类和疾病的战争,永远不会停止。我们消灭了天花,征服了鼠疫。却又遭遇了新的挑战,其中包括埃博拉和艾滋病,

  这本书,忠实记录了人类1967年-1993年与埃博拉病毒惨烈交锋的历史。

  1980年,一名居住在肯尼亚的法国侨民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在称作飞机时被病毒一点点吞噬,化为血泥。

  1983年南希.杰克斯,在给死于埃博拉病毒的动物解剖时,防护服被意外刺破,沾满病毒的血液经过防护服的破口流向她手指,那里有一个刚刚因为做饭被割伤的伤口。

  1979年,苏丹的一个茅草屋内,麦考米克在救治埃博拉患者时,被沾满患者血液的针头扎伤。

  面对这个凶恶可怕的敌人,即使有现代医学的保护,每个前线的医务人员依然随时处在致命的危险之中,一个小小的疏忽或者意外,都可能意味着万劫不复的命运。他们有些人从行刑队的枪口下得以侥幸逃脱,但也有一些,以极其痛苦惨烈的方式,牺牲在战场上。

  读完这本书,你就会明白,真正的历史,有时候比恐怖电影还要可怕的多。你就会明白,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战争尚未结束,让我们,向那些冒死守卫人类健康的医务人员致敬。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读后感相关热词搜索:埃博拉 读后感 故事

1、【第一篇】:四年级语文暑假作业年级语文暑假作业(2015 7 7)1 、参考家长建议,制定一份详尽的暑假计划(包括作息、学习、活动安排及完 吃狼奶的羊读后感(共5篇)(2015-08-30)

2、【第一篇】:读《兔王圆点点》有感《兔王圆点点》有感兔子,一直被人视为懦弱的象征,我也不例外。但谁又会想到,这亘古不变的歧视却被我手 兔王圆点点读后感(共8篇)(2015-08-30)

3、【第一篇】:四年级语文暑假作业年级语文暑假作业(2015 7 7)1 、参考家长建议,制定一份详尽的暑假计划(包括作息、学习、活动安排及完 吃狼奶的羊 读后感(共3篇)(2015-08-30)

4、【第一篇】:也说狼奶人奶与中国史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2009年 4月 2日 第002版观察 也说狼奶人奶与中国史 周国全求是杂志社原秘书长 狼奶 吃狼奶的羊读后感600字(共9篇)(2015-08-30)

5、【第一篇】:90后的青春,没吃狼奶长大的一代源期刊网 http: www qikan com cn90后的青春,没吃狼奶长大的一代作者:裴 钰来源:《南方 吃狼奶的羊 读后感(共2篇)(2015-08-30)

6、【第一篇】:开往远方的列车--读后感开往远方的列车》读后感十四个个性迥异的孤儿乘坐“孤儿列车”去寻找“家”。有的孩子会找到属于自己的 向着明亮远方读后感(共8篇)(2015-08-30)

7、【第一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平凡的世界》读后感良乡中学田秋丽****************************************************************最难战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共8篇)(2015-08-30)

8、【第一篇】:母狼的智慧 读后感母狼的智慧》读后感这篇文章很早以前便已经略读过,但在学完了蒲松龄的《狼》以后,在善与恶之间,我对文章 母狼读后感(共7篇)(2015-08-30)

9、【第一篇】:四年级法治护航 伴我成长治护航 快乐成长法律是保护我们快乐成长生活的大旗。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保障。我们是生长在法律 法治护航快乐成长读后感1200字(共9篇)(2015-08-30)

10、【第一篇】:读后感怎么写后感的写作方法 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呢? 从结构上看,一篇读后感至少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一是要介绍原作的 读后感怎么写(共9篇)(2015-08-31)

11、【第一篇】:《钢铁是怎样炼成》读后感800字当我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时,我不禁感动得热泪盈眶,心中仿佛有数千个波涛在一浪接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800字(共10篇)(2015-08-31)

12、【第一篇】:关爱成长 法治护航关爱成长 法治护航”主题读书等系列活动方案为了贯彻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文件《关于开展“关爱成长 法制护 关爱成长 法治护航读后感1000字(共9篇)(2015-08-31)

13、【第一篇】:四年级语文暑假作业年级语文暑假作业(2015 7 7)1 、参考家长建议,制定一份详尽的暑假计划(包括作息、学习、活动安排及完 吃狼奶的羊读后感800(共9篇)(2015-08-31)

14、【第一篇】:开往远方的列车--读后感开往远方的列车》读后感十四个个性迥异的孤儿乘坐“孤儿列车”去寻找“家”。有的孩子会找到属于自己的 向着明亮远方读后感600字(共7篇)(2015-08-31)

15、【第一篇】:四年级法治护航 伴我成长治护航 快乐成长法律是保护我们快乐成长生活的大旗。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保障。我们是生长在法律 法治护航快乐成长读后感500字(共9篇)(2015-08-31)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读后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读后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31753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