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读后感 > 《每个故乡都在消逝》读后感

《每个故乡都在消逝》读后感

2015-10-16 09:41:13 编辑:lin13459411179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初读此书,是在住宅区的楼房里,也就是我现在的家。当读到这样的一句话,“地址不等于地点,地点是个生活空间,是个有根,有物象,有丰富内涵...

《每个故乡都在消逝》读后感

  我要还家,我要转回故乡。

  我要在故乡的天空下,沉默寡言或大声谈吐。

  ——海子

  旧时声味

  初读此书,是在住宅区的楼房里,也就是我现在的家。当读到这样的一句话,“地址不等于地点,地点是个生活空间,是个有根,有物象,有丰富内涵的信息体,它繁殖记忆与情感,承载着人生活动岁月内容”时,我掩卷沉思。

  我现在的家,是地点还是地址,它是否只是一个方位,一个坐标和地理路线?我想嘴硬强辩,那儿有记忆,有物象,但我的内心深处说,它不是,它只是邮差可以寄到的地址。真正的地点,或许只有故乡,我从小长大的地方——

  我该怎样对你描述呢?你来到芜湖时,搭着末班车的客运,一路会到头,坐到一个叫龙潭的地方,你顺着雨水润湿过的青石板路,顺着一个个湖绿的门牌号,当你看见红字书写的53时,你会嗅到一阵桅子花香,你被这指引着,跨进家门,天地变地狭小,我却独不觉,我只觉自由了手脚,松弛了神经。

  你道故乡如何,家如何,想来就是如此,不是空口言谈,不是单一的地理路线,它承载着回忆与时光。而回忆,是绵长又稳妥的气息,像放久了的樟脑丸,留存了光阴。

  儿时有这样一种声音,它伴随着铁玷和薄铁板的敲打声,“叮--”,就这样吆喝起来,“麦芽糖,香又甜,不好吃不要钱。”我总会缠着妈妈,直至糖入口,若妈妈不许,就去找外婆。他总笑呵呵地从口袋中拿出几张叠得整整齐齐的毛票。

  秋天的黄叶落了,冬天来了,卖麦芽糖的人不会再出来了,但过年却还有好吃的糖。

  大人们从还未冻结实的枫树里取出枫糖汁,拿一口大锅熬了又熬,等溅到灶旁的枫糖汁凝成沙状时,停止加热,用炒熟的糯米粉捏成管状,中间灌入糖汁,放入撒有熟糯米粉竹箩里等冷却成形,便可取来吃了。

  我曾闻过那饱满的糖汁的味道,在不甚富裕的年月里,像分明的快乐,永远泊在记忆中。

  现如今,外婆老了,烧火的灶台换成了液化器和电磁炉,纵是味道烧得如此鲜美,可总是若有所失,究竟失去了的是什么?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无论我如何去搜寻,那些美好的、缠绕的回忆,终究只是旧了的影像带,旧时的黑白岁月——收割过的田野、麦秸、管香糖、烧火的灶台、昏黄的煤油灯、月光下湖面上翻腾的青鱼……

  当年明月

  王开岭说“只是故乡在消逝,放学路又通向了何方?”

  我且回头想,放学路上,那是—用王开岭先生的话来说,“那是三教九流,七行八作,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大戏台,那是面孔,语言,腔调,扮相,故事的孵化器。”

  对于我来说,是村口的一大片秋收春种的稻田,是新搬的两只石狮子,张牙舞爪,是田间的石子小路,几棵长不大的榆树和小槐,是一间破落的土地庙,庙前惨红的红绸子在无风自动,色彩斑驳的泥塑像,是几个树桩,风雨淋,是几股小水流的巷子,突然冒出一只流浪狗和墙头猫的拐角,是麦芽糖的铁锭子敲起的声响,是买零嘴的小卖部,那烧饼,麻糖和奶糖,还有谁家窗前的茉莉最香,鸡冠花最红,谁家的树儿高过了墙。

  何为故乡,当为老街小巷;何为童年,当为街坊邻里。街坊是童年的档案馆,精细得封存着我们最古老的回忆。回想童年邻里,是从东村到要村,从村口到村尾,像条不会断的线,是扯不断的思。

  那年头并未小康,但邻家的新摘的豆角,刚割的马兰头,都会你一家,我一家地家家分送,自己家的孩子却哭丧着脸,喊着没菜下饭。你瞧,这家的菱角,那家的青菜,萝卜,还有豆腐干和猪肩肉。

  街坊是春日里眼中的风景,冬日里的雪中送炭。

  有了街坊,便没有了孤独无助,多的是隆冬炕头上热腾腾的回忆,像刚泡好的浓茶。

  只是如今,当我细细翻阅王开玲的这本《每一个故乡都在消逝》,终于明白放学的路已经消逝在地平线。孩子没有了放学路上,街坊,家,故乡,尤其是大城市的孩子们。他们失去了什么,他们失去了精神地点,他们抢劫的是旧物、细节,各种难忘的人和事构成的生活档案。

  当年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只是如今,明月依旧在,放学路已迢迢远矣。

  千载人文

  “单纯的个体是没有故乡的,单纯的门户是无“家”可言的,就像水,孤独的一滴构不成“水”的含义,它只能叫“液体”。王开岭先生如是说。

  没有故乡,没有身世,人们何以确认自己是谁,属于谁?

  没有地点,没有路标,人如何称自己从何来,复何去?

  老的东西变得太快,自然的原迹在逐渐丢失消逝,正如一个个不能口述的精神财富,像“故乡”,家,放学路上,街坊,自然……“慢的东西也太少,像慢慢地,看太阳升起,看太阳落下,看花开花落,风起云涌,看一天天如何在消逝。”

  我们头也不回地疾走,身后的故乡,村庄,脚印早已无影无踪。然而,我们丢失的又岂止这些?

  我们丢失的是一代人的精神原乡,是古国文脉的连承,是悠悠的历史厚重感。那街坊小巷的背后是传统的乡里乡情;那落霞孤鹜隐含的是唐诗宋韵的风情;那雨中燕、灯下树流荡的是一个民族深沉的文化情结;那“杏花烟雨江南”昭示的是我们几千年沉积的审美情趣。消失的故乡,远去的放学路或许只是这浩大消逝中的一个极为微小的缩影。然而,在这一叶一花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份沉沉的文化使命感。

  合卷沉思,窗外和风流畅。我在想,或许阅读的意义不在于对消逝的风景、丢失的人文做一个苍凉的手势,而是寻找未来路。无论是个人,社会还是一个民族,在前行的路上,我们不要因为走的太远,而忘了为何出发。

  我们已经丢了太多,何时寻找,何处寻找,怎样寻找,是只能在文字里做永恒的纪念还是在现实里尽你我的绵薄之力?这,依旧是一个问题,路漫漫其修远兮……


《每个故乡都在消逝》读后感相关热词搜索:故乡

1、故乡读后感200字篇一《故乡的读后感》 故乡读后感200字(2015-12-31)

2、故乡读后感篇一《《故乡》读后感》 读 故乡读后感(2016-01-18)

3、故乡读后感600字篇一《故乡的读后感》 故乡读后感600字(2016-01-21)

4、每个故乡都在消逝读后感篇一《王开岭每个故乡都在消逝读后感》 每个故乡都在消逝读后感(2016-02-01)

5、故乡的读后感400字篇一《故乡的读后感》 故乡的读后感400字(2016-02-04)

6、故乡读后感400字(共5篇)城南旧事读后感400字城南旧事读后感400字在这个暑假里,我读到了一本好书,使我感慨万千,读过后荡气回肠。这本书的名字就是——城南旧事。这本书主要讲了作者儿时在故乡北京经历过的记忆犹新的事情。文章里字字句句透着京味,让人在觉得有趣的同时又充满新奇;在文章的最后,又用了那么一个感叹式的结尾,让人在回味 故乡读后感400字(2016-03-02)

7、故乡200字读后感(共5篇)《故乡》读后感1000字《故乡》读后感在我看来,故乡不是一个地点,而是一种感觉,一种亲切的感觉。而在鲁迅先生的笔下,他的故乡是一个舞台,演绎三种人生。或许在今天看来,鲁迅半白半文的风格,是让人很生涩的。但我相信,鲁迅在那个时候,一定是用世俗的语言在讲一个世俗的故事,在告诉世人,人是怎么变成鬼的。首先故乡200字读后感(2016-03-05)

8、呐喊故乡的读后感(共5篇)读《故乡》有感读《故乡》有感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名叫《故乡》的经典专集。《故乡》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国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也是新文华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鲁迅。他的作品以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呐喊》、《彷徨》、《阿Q正传》、还有《朝花夕拾》„„鲁迅的著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把呐喊故乡的读后感(2016-03-21)

9、鲁迅社戏,故乡感想(共5篇)鲁迅《故乡》读后感鲁迅《故乡》读后感鲁迅《故乡》读后感“人是把家园带在本身身旁流浪的”,家城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深深的“刻”在鲁迅的记忆中。记忆中的家城—浙东江北水城,山浑水秀,天灵人杰,恍若仙境。例如《社戏》描画了家城飞通俗的黑篷航船,月色朦胧下升沉的连山,两岸碧绿的豆麦混合着河底水草披收回来的鲁迅社戏,故乡感想(2016-03-25)

10、鲁迅二十四孝图读后感500字(共5篇)二十四孝图读后感3篇二十四孝图读后感3篇二十四孝图>读后感(一)鲁迅的文章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二十四孝图》。这样一篇文章,虽然叫《二十四孝图》但其实并没有写出如何孝顺父母,没有起到教孝的目的。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但其中的老莱娱亲和鲁迅二十四孝图读后感500字(2016-04-13)

11、消失的故乡读后感(共5篇)王开岭每个故乡都在消逝读后感王开岭每个故乡都在消逝读后感王开岭每个故乡都在消逝>读后感读王开岭的书,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的思想也会随着他的文字不断深入,直至心灵的彼岸。“每个故乡都在消逝”,是啊,可与故土一起灰飞烟灭的还有家乡的风土人情、山山水水乃至活生生的“人”。“乡下人太少了”,沈从文的一声叹息正是消失的故乡读后感(2016-06-07)

12、鲁迅作品读后感(共4篇)鲁迅作品读后感2鲁迅选集读后感鲁迅先生,从小学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已经进入了我的意识当中,读鲁迅先生的书很痛苦,却总是舍不得放手。曾经见到过毛泽东对鲁迅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鲁迅作品读后感(2016-06-13)

13、药鲁迅好词(共5篇)鲁迅药读后感鲁迅《药》读后感《药》写于1919年4月,作品通过对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愚弄人民的罪行,颂扬了革命者夏瑜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惋惜的指出了辛亥革命未能贴近群众的局限性。作品以华老栓夫妇给儿子治病为明线,以革命者夏瑜被反动派杀害为暗线药鲁迅好词(2016-06-14)

14、鲁迅故乡读后感600(共5篇)鲁迅故乡读后感鲁迅故乡读后感鲁迅故乡>读后感我热爱自己的故乡,那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充满了温馨与>幸福,人们地位平等,安居乐业。但是,一想起鲁迅先生笔下所描述的自己在旧社会中萧索、黑暗的家乡,我不禁暗暗痛心。在鲁迅的心目中,故乡是美好的,漂亮的。童年时他是一位地位尊贵、家境又好的少爷,在一个大院中成长鲁迅故乡读后感600(2016-06-14)

15、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 chinazhaokao com 分享的读后感:莫问他乡与故乡,留恋的都是故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读后感:莫问他乡与 读后感:莫问他乡与故乡,留恋的都是故乡!(2016-08-01)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每个故乡都在消逝》读后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每个故乡都在消逝》读后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duhougan/5227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