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学设计 >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7-08-17 11:23:00 编辑:zhangyanq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 ch ...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分享的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基本信息

  课题

  (教材版本名称、章、节名称)

  作者及工作单位

  教材分析

  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 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

  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 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 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 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设计评价方案,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 成员的评价)。另外,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 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 考解决方案。

  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 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 .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 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提交者: 林犹秀

  答题内容:

  基本信息

  课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桃花源记》

  作者及工作单位

  林犹秀奉新冶城职业学校

  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的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规定的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所谓“观千剑而识器”,要达到这些目标,必须有一定的阅读量。目前对于文言文教学,大家的共识是减少烦琐的讲解;注重朗读、背诵;注意字词的迁移运用;培养文言语感,而要使这种新的教学观念见成效,学生就必须接触较多的文言诗文。当然,学习文言诗文,意在了解和吸收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对诗文中所含的应该被扬弃和否定的因素,比如《桃花源记》表现出的对美好社会的赞美和向往,《陋室铭》和《爱莲说》乃至《湖心亭看雪》等表现出的文人孤芳自赏式的清高等,在今天都应该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

  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学生从小就对古诗文有较好的基础和兴趣这一点,采用研究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读准课文字音: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1)通假字(2)古今异义:(3)一词多义:(4)辨析同义词(5)句式:省略句。3.了解文学家陶渊明。

  (二)能力目标

  1.借助《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查找有关词的意思。2.培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这样可以品味语言的神韵、气势和感情色彩,体会语言形式、修辞方法、写作手法的表现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2.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及对黑暗现实不满的精神。

  二、学法引导

  朗读感知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再用归纳比较法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师指导学生辩证地评价陶渊明的社会理想,最后熟读成诵,汲取文化营养。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学习一词多义、句子成分的省略等古汉语知识。

  2.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可通过讨论课后练习一至四题来完成。

  3.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如何理解文章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开头渲染神秘色彩,结尾又不知所踪都暗示了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似真而幻的虚构境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一词多义、句子成分的省略等古汉语知识。

  2.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可通过讨论课后练习一至四题来完成。

  3.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如何理解文章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开头渲染神秘色彩,结尾又不知所踪都暗示了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似真而幻的虚构境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复习提问

  2.导入新课

  3.分析课文

  4.巩固练习

  一、导入 课文,教给“钥匙”。

  二、阅读“提示”,了解常识。

  ①陶渊明,名潜,字子亮,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

  ②作者生活的朝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生灵涂炭。陶渊明曾做过几任小官,因不满现实黑暗,辞官归隐,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③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可独立成篇。

  三、教师引领,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2.疏通课文中重要、疑难的字词句。

  四、加强诵读,教给方法。(锻炼朗读能力,加深课文理解。)

  ①字音要读准。②句读要分明,课文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应读出对衬感来。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五、结合课文讨论分析下列问题。

  1.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发现桃花源(第1段);进访桃花源(第2、3段):寻找桃花源(第4、5段)。

  2.齐读第1段,思考: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六、品读全文

  七.讨论总结

  1.学生朗读课文

  2.讨论,分组活动

  3.练习作业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加深理解和体验,实现研究体验式教学法;使学生明确作者借此文表达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这一意图;发展学生个性,训练学生的评议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发现 →访问 →离开 →再寻

  (优美、奇异、安定、自由、快乐)

  虚构?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得到很好的落实。在这一点上,应把握好,而且能够用灵活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调动学生深入文本,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这体现了新课程对人文性的关注,让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得到提高和升华。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不同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激励。

  教学反思

  本文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大约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其时作者57岁,隐居农村已十余年。文中所说的桃花源似乎有实际根据,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沅江之滨的桃源山腰上,有一个长约一百米的山洞,有人认为就是桃花源。但课文所叙述的故事纯属虚构。

  按作者的构想,桃花源跟桃花林仅一洞之隔,洞极狭,仅容一人进出;洞口在山上,其下正是溪的发源地,长达数百步的桃林恰好至此而尽。弄清这个背景再看故事,就会觉得头绪很清楚。

  故事颇有传奇色彩,曾被列入志怪小说一类。首先是渔人入桃源的经过甚奇。渔人沿溪行而“忘路之远近”,何以不返棹而一直走下去?究竟是什么事物吸引了他?千百株桃树夹岸,其中竟无一棵杂树,这是自然生成还是人工所为?洞口仅容一人通过,且深不可测,不知其中有何怪异,而渔人竟敢孤身而入,亦奇人也。其次是桃源中人。若为仙,何以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皆与常人无异;若为隐,何以凭一洞之隔便与尘世相去万里?最后,这个“世外桃源”消失得尤奇。渔人出洞后既已“处处志之”,何以再去找时竟茫然无所见?这样看来,此村似乎又不在人世间了!至于后来南阳刘子骥“规往”而“未果”,这是作者有意添加的一个尾声──有这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就更显得亦真亦幻,传奇色彩也就变得更浓了。

  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乘的环境里,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这篇文章里,他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至少是不在这个现实世界之中。要寻找它就只能飘然高举,《桃花源诗》最后说的“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就是这个意思。不过这也仅仅是意愿而已,谁办得到呢?由此看来,刘子骥之后而无人“问津”,似乎也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读这篇课文,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的恰当与否,往往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我在课程设计的时候,注重运用启发式教学,把学生推向“一线”,任凭他们自由自主地去发挥创造,鼓励他们大胆想像,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形成求异创新的良好学风。

  国培作业: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基本信息

  课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第七课《背影》(作者:朱自清)

  作者及工作单位

  四川省武胜县猛山学校唐智勇

  教材分析

  《背影》是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第七课。第二单元是在第一单元(以战争为话题的单元)的基础上发出的呼唤:再也不能让人类之间的残杀延续下去了,应该让世界充满爱,所以第二单元以“爱”为主题。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对普通人的的关爱,让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人们总是说,母爱温情如水,父爱厚实如山,同学们都是沐浴在爱的雨露下幸福成长的,爱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爱是征服人类最有力的武器,也难怪铮铮铁汉朱自清先生,却在世界上最平常最朴实是父爱面前潸然泪下。作者将别人不曾在意的父子之爱,浓缩在方寸之间,就是父亲的这个背影,几十年来感动了无数读者,令许多人泪湿衣衫。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较好,在本片区同年级18个班处于中偏上的水平,听说读写思查与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大多数是“留守学生”但他们的感情细腻而丰富。因学校多次开展与“感恩”有关的活动,大多数同学能用自己的良好表现和较好的成绩,回报关爱过自己的亲人、老师、同学、朋友等。梁月辉、田姗姗、吴欢洋等同学能通过自己的诗文朗诵或动情讲述,感动在场的每一个人,他们的文章有的在征文大赛中获奖,有的在报刊上发表。尽管如此,但很多学生的家庭并没有经历过“祸不单行”的日子(如:文中作者的祖母死了,父亲也失业了),很难站在作者和作者父亲的角度来理解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将成为本节课学生认知形成最主要的障碍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

  (2)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行文的思路;

  (3)学习作者巧妙的构思。

  2、过程与方法:

  理解关键语句所表达的特殊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净化自己的心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激发学生理解父母,感恩父母,热爱父母的思想感情;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导入

  由朱自清先生的父亲读《背影》散文集引人课文

  二、自主学习与交流

  1.学生交流你所了解的作者。

  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江苏扬州人。曾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著有散文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2、正音、释义

  琐屑xiè  颓唐tuí  差使chāi  交卸xiè

  狼籍jí  簌簌sù 蹒跚pānshān

  赋闲fùXiān 惟一wēi 举箸zhù 橘子jú

  妥贴tuǒ 栅栏zhà 拭干shì 晶莹jīngyíng

  三、合作探究

  请学生研读全文,回答问题。

  (1)1——5自然段中,“父亲”为“我”做了哪些事?

  (2)“我”对“父亲”无微不至的关心领情了吗?

  四、拓展延伸

  五、完成课后作业第四题

  一、教师动情地述说朱自清先生的父亲读《背影》散文集的表情、神态和父子当时的心情 。

  二、教师指导学生介绍作者,并做适当的补充。教师用普通话正音,并指名学生说出几个重要词语的意思。

  三、巡视指导各小组的讨论,不时点拨,鼓励。

  四、教师要求学生在“背影”、“流泪”“父亲的语言”三项中,任选一项,说说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五、教师要求1——3学习小组做第四题第1题,第4——6小组做第四题第2题

  教师总结作业情况。

  一、有的学生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为之欣喜,为之感动,想一睹为快。

  二、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三、学生通过合作探究,(1)明确:安慰儿子,为儿子送行,照看行李,给小费,讲价钱,再三嘱托儿子路上小心。(2)完成儿子对“父亲”感情的转变。

  四、各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发言踊跃。

  五、各组学生先独自完成,然后分组交流,看谁的作业有特色,最后在全班交流。

  一、由朱自清父子的神情激发学生急于认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因为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二、了解作者、初步理解生字词,有助于很好地学习课文。

  三、研读是让学生真切地熟悉内容和体验感情。

  四、各小组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

  五、通过完成书面作业和班组交流,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背影——4次

  背影(朱自清) 流泪——4次 爱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自 评 表

  自评人: ___月____日

  自评内容

  情况记载

  总体自我评价

  好

  较好

  一般

  差

  联系阅读,主动提问

  好

  较好

  一般

  差

  能否积极参与合作

  好

  较好

  一般

  差

  你的观点的价值

  高

  较高

  不高

  差

  小组发言次数

  课堂发言次数

  学会的方法有

  最大的收获

  最大的遗憾

  感触最深的知识

  语文教师的评价

  努力的方向

  教学反思

  朱自清和他的父亲分别用“眼泪”和“背影”演绎了人间亲情,这不是演戏,但更感染人。本课聚集“背影”、“眼泪”“父亲的语言”,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理解和反思,基本上做到了理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经验和体验的真实碰撞,知识、价值、情感的高度统一。

  教学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学生。八年级的学生年龄还小,社会阅历太浅,大多数学生也没有经历过大喜大悲,课文所呈现的情形离学生很遥远,因而学生不易进入角色。如何在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学生的心灵情感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使他们产生自己的体验并进行评价?这一节课,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难题。当然,还是有一部分学生的感情投入不很到位。

  这节课的最大特点是紧抓“情感”主线,环节设计精巧。在简练而深情的导入环节,用“研读”来体验课文“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和“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的情感基调,然后以“怎样的背影”和“几次写眼泪”为抓手,深度体验和理解作者落泪的表层和深层原因,中间适当地点一下背景,一步步将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情感引向高潮,直到最后让学生完成“讨论、写作、交流”的课后作业第四题,让学生积蓄已久的情感得以宣泄,水到渠成。难怪县教研室主任汤继光评价说:“唐老师这堂语文课做到了步步铺设,环环紧扣,层层深入。”专家组梁晓华先生说“整个设计既符合新课程理念,又有教师的独特理解和创意;环节新颖,内容厚实。” 但是,我自己认为:对重点语段的表情朗读太少了;思考、答问的时间过多了一点。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相关热词搜索:语文教学 初中

1、语文教学 模板 小学 课题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尊严》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尊严》是小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二册的一篇阅读课文,本文语言朴实,短小而蕴含人生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2015-08-18)

2、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一】: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说 明一、本教案包括以下内容:1 学生基本情况2 本册教学内容3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2015-09-23)

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一】: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一 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一一、教学目标: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2015-09-23)

4、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一】: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听、说、读、写是语文的综合能力。其中“写”是语文教学中的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2015-09-25)

5、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2016-01-10)

6、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2016-01-11)

7、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2016-01-12)

8、北师大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共5篇)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表格式教案(精品)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12345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表格式)柏合学校教学案设计第一单元学习计划单元名称:乐趣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是围绕“乐趣”安排了一下五篇课文:《养花》《古诗二首》《山中杂记》《爸爸带我去爬树》《美猴王》。这五篇课北师大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2016-07-22)

9、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四维目标模板(共5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1 文言文两则教学目标: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四维目标模板(2016-07-29)

10、人教版九下语文教学设计(共6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012 2 07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一、班级学生现状分析我所任教的2 个班级,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难度的增加,加上现在根据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本学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理解,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人教版九下语文教学设计(2016-07-30)

11、  "人教版"一般是就教科书意义而言的,是相对于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而言的。如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称为"粤教版"、上海教育出版 人教版新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2017-03-15)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jiaoxuesheji/87786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