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课本 > 新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练习与答案

新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练习与答案

2016-10-18 11:35:07 编辑:zhangyanq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下面是中 ...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新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练习与答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新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练习与答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单项选择(把你认为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找出来,填在答题卷相应的题号下,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50分)

  1.第 ▲ 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正在全国展开。我国的人口普查每 ▲ 年开展一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从2010年11月1日到11月10日进行入户登记,2011年4月底开始陆续公布这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 )

  A.四;5 B.五;10 C.六;10 D.七;5

  2.11月12日-27日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在 ▲ 进行,以“激情盛会,和谐亚洲”为主题。中国代表团获得 ▲ 枚金牌,119枚银牌,98枚铜牌,高居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 )

  A.北京;51 B.广州;199 C.卡塔尔多哈;165 D.韩国仁川;200

  3.标语、口号甚至姓名都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下列标语中最有可能流行于20世纪80

  年代的是( )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要想富,少生孩子多修路 D.革命有理,造反无罪

  4.我国在“一五”计划建设时期的成就,包括 ( )

  ①鞍山钢铁公司恢复并扩建 ②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③川藏、新藏、青藏铁路修建 ④试制成功第一批喷气式飞机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

  5. 找出下列图示中对我国社会发展过程描述错误之处(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6.右边的阅读卡片中涉及的会议应该是党的(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7.既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又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  )

  A.控制人口数量 B.提高人口素质

  C.切实保护环境 D.大力发展经济

  8.抗震救灾中流传着这样一条短信:“再小的爱心,乘以13亿,就会成为爱的海洋;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就会变得微不足道。”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B.个人献出的一点点爱心微不足道

  C.只有人人都主动承担责任,才能共创美好幸福的生活

  D.“人心齐,泰山移”,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9.某校历史与社会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开展“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南北问题” 专题探究活动。他们找到了以下资料,其中适合采用的是( )

  ①《非洲:苦难的延续》 ②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遇袭身亡

  ③《全球家庭财富分布》图 ④《七十七国集团联合宣言》

  A.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0.右图是作家魏巍发表于20世纪50年代的著作,该书描述的是( )的事迹

  A.八路军 B.新四军 C.东北抗日义勇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11.右图所示的科技奇观,是在我国下列哪一项技术基础上的进步( )

  A.原子弹 B.核动力潜水艇 C.人造卫星 D.航天技术

  12.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栏目的一个职责是唤醒人们爱护动物的良知,使人与其它种群的和谐相处,这主要要求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一致性原则

  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 复习提纲 第一、二单元

  第一单元 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

  一 战后世界的新格局

  一、“两极”与“冷战”

  1、 1945年2月,世界反法西斯即将胜利之际,苏、美、英三国领导人斯大林、罗斯福和邱吉尔在苏联的雅尔塔签订了雅尔塔协定,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上的雅尔塔协定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两极格局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为了推行称霸全球的战略,美国放弃了战时与苏联的同盟,转向反共反苏。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针对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1955年,苏联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称这“华沙条约”,建立了抗衡北约的军事政治集团。简称“华约”。

  “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

  3、战后,美国为什么要推行“冷战”政策?(二战后,美国确立了霸权地位,欲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称霸世界,而共产主义制度将是它控制全球的最大障碍,社会主义国家是它的主要敌人。)

  4、冷战与争霸:北约建立前,美国总统杜鲁门就宣称,美国要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人们称之为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冷战的标志)。

  5、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的霸权主义也膨胀起来,在军事上成为与美国并列的超级大国,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争霸的极端体现。)

  以冷战为主要形式的美苏争霸,一直延续到80年代末。

  6、冷战的结束: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各国和苏联的执政党丧失了政权,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意味着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格局的终结。

  7、冷战后的世界格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意味着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格局的终结。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俄罗斯还具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日本拥有强大的经济力量,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欧洲则加快了一体化进程,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

  二、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20世纪90年代,东欧各国和苏联的执政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改变。

  2、表现: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和斯洛伐克分

  立,苏联分为15个独立的国家、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制度发生改变。

  三、“冷战”后的和平主题

  1、冷战后绝大多数国家都都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反对建立一国独霸的单极世界,国际社会祈盼和平,维护和平的力量日益壮大,争取世界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2、冷战后的国际形势。

  (1)恐怖主义作为领土、民族、宗教、资源等矛盾交织的产物,给世界政治、经济、安全形势带来严重的威胁(2001年9。11)

  (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也有新表现。(美国)

  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是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

  3、根据1999年美国对南联盟的轰炸、2001年9。11事件、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说说导致这些事件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世界格局的变化带来了世界力量对比的失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推行,恐怖主义力量的增长,民族矛盾的激化,南北贫富差距的拉大,不同宗教之间的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等。

  4、在这些事件中美国扮演了什么角色?

  ○ 在北约轰炸南联盟、巴以冲突和轰炸伊拉克事件中,美国依靠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不顾国际社会的反战呼声,干涉其他国家事务,以霸权、强权的野蛮行径在世界各地推行自己奉行的一套价值观念。它既是战争的组织者,又在战争中推波助澜,使地区冲突加剧,世界更加不安定。“9·11”恐怖袭击就是恐怖分子对美国政府的一次报复,但它却给美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世界和平造成极大威胁。

  四、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另一个主题。

  (1) 战后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新科技革命的推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

  (2) 存在的现实问题: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悬殊,落后、危机、债务,困扰着占世界人口2/3的发展中国家。

  (3) 发展问题的突出表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问题,也叫南北问题。

  (4) 南北问题的根源:源于西方殖民者对亚非拉广大地区的殖民侵略。这些发展中国家独立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没有改变(——会造成贫富差距扩大)。

  (5) 冷战结束后,南北关系的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但南北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6) 怎样才能解决南北问题?

  需要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这就需要不断推进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不懈努力。

  (7)亚非拉国家的共同利益和追求:争取民族独立、主权完整,建立公正、平等、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消除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掠夺。

  五、殖民体系的瓦解(战后最具世界意义的变化之一)

  1、20世纪40年代,亚洲首先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越南北部、朝鲜和中国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它国家也先后取得独立。

  2、印度作为最大的殖民地国家,它的独立对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3、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表达了获得独立的亚非人民要求掌握自己命运的共同愿望。

  4、五六十年代,民族独立运动席卷整个非洲大陆,仅1960年就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殖民时代的终结。

  5、战后说明亚非国家崛起的事件

  非洲大陆民族独立运动的完成,结束了殖民统治时代;亚非会议的成功召开;亚洲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中东国家的觉醒等事件。

  六、各国现代化的追求

  1、二战后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再加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个经济迅速增长的“黄金时代”(1950——1970)

  2、独立后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努力发展民族经济,六七十年代,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亚洲“四小龙”的腾飞二战后,许多亚洲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3、 1964年,在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发表了《七十七国集团联合宣言》,要求改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争取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这说明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正在崛起。

  二、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一、巩固新生政权

  1、措施:抗美援朝、肃清反革命、西藏和平解放、建立各级人民政府恢复和发展经济、土地改革

  2、抗美援朝、:1950年6月,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出兵朝鲜,为了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3、试从当时的世界形势、力量对比、军队士气、地理因素等方面说说美国将军所说的:“这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美国军队远离本土作战,战线过长,而且对地形和作战条件不如中国军队适应。(如,中朝军队依靠人力和畜力运输物资,虽然在一些方面受到极大限制,但却机动灵活,不受公路的制约;只要有路可走,他们就可在正面、侧面,或敌后进行作战。而联合国军队却恰恰相反。它必须依靠卡车在公路上运送给养,而公路最易被路障所截断。)

  志愿军战士不畏强暴,勇于牺牲;在作战方面训练有素,尤其善于打夜战;敢拼敢打,充满气势和决心。

  侵朝战争是非正义的;而抗美援朝是正义战争。

  二、进入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农业合作社)、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这表明中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2、一五计划(1953——1957)

  工业在就:中国逐步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炼铁炉相继提前竣工。与此同时,还建立了新的工业部门,如飞机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到1956年,我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交通运输业: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毛泽东称之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它形象地描述了武汉长江大桥的雄伟气势及其在我国南北交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一五”期间,我国共建成三十多条铁路,还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密切了祖国内地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三、失误与挫折

  1、错误的表现: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大跃进”运动中,出现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1966年——1976年发动了地场“文化大革命”。

  2、错误出现的原因:由于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了很大的曲折。

  3、危害:大跃进造成了国民工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运动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路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破坏,中国的民主和法制遭受严重践踏,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深受迫害。

  4、 给我们的启示: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防止个人崇拜,同时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以课本讲得为主)

  四、“两弹一星”精神永驻

  1、新时期的英雄模范人物:黄继光、王进喜、雷锋、焦裕禄

  2、研制出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卫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3、我们发展核器是为了维护与国家安全。我们反对核武器的制造和扩散。

  4、(了解)“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铁人精神,包括:“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忘我拼搏精神、对工作精益求精,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等等。正是靠着这种“铁人精神”,石油战线的工人们经过三年艰苦的大庆石油会战,终于结束了中国贫油的历史。

  “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弹一星” 精神不仅表现为白手起家、苦打硬拼,其核心是科技创新精神。

  五、改革开放的年代(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看作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

  1、为什么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

  会议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进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2、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改革开放。

  3、改革:从农村开始,1979年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最初为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户农民采用。)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对外开放地区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的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改革首先从沿海开始,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在这些地方设立特区的作用:可以以多种形式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

  改革开放后这些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说明了党的改革开放方针的正确性。

  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的变化:改革开放前,“四大件”指的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俗称“三转一响”,是当时一般家庭的高级消费品,代表着高水平的生活。

  改革开放以后,“新四大件”(彩电、电脑、手机、VCD)取代了“旧四大件”。

  现在摄像机、可口可乐、麦当劳、VCD、DVD、音响等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六、“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2、什么是“一国两制”?

  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一国两制”的实践。1997年7月1日零时,香港(从英国)顺利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从葡萄牙)回到祖国怀抱。

  4、香港回归的意义:宣告了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的终结,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5、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说明了什么?(原因是什么?)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和中国‘一国两制“政策的正确。

  6、中国为什么要照顾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与现实?

  香港从1842年起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香港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定要实现香港的主权回归;香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经济开始腾飞,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而且也是国际重要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自由港,在国际经济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保持香港的繁荣与稳定,香港可以继续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一国两制”就是基于香港的历史与现实情况而提出的。

  1949年国民党退居台湾后,台湾与祖国大陆关系对立。在国民党统治期间,台湾经济也出现了较快增长。“一国两制”就是考虑到台湾的特殊情况,允许台湾继续保持资本主义制度,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7、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有什么不同?

  香港一百多年前被割让给英国,澳门四百多年前被葡萄牙所强占,两地分别沦为英国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遭受殖民统治;而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1949年国民党退居台湾,建立政权,但大陆与台湾属于国家内部事务,与香港和澳门被侵占截然不同。

  8、目前妨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政治因素有哪些?

  ()台独”势力(2)、国际反华势力严重阻碍中国和平统一的进程。

  8、中国政府对于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是什么?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9、中美关系的变化:50年代:美国在外交上孤立并遏制中国,中美关系敌对、紧张;1971年:美国代表团访华,双方开始接触,关系出现转机;1972年:关系改善;1979年:中美建交。

  10、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华态度有所转变?中美关系出现好的势头?

  美国方面看,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已经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尼克松在一份报告中曾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从中国方面看,与美国关系正常化可起到牵制苏联,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的作用。因此,改善两国关系是双方的共同要求。

  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周恩来总理的外交才能赢得了对手的尊重;同时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两大制度的对立逐渐为美苏争霸替代,所以才出现了中美关系史上的这一难忘的镜头。

  11、新世纪我国召开的重要国际会议: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每年一度的博鳌亚洲论坛;2003年世界财富论坛; 2004年世界遗产大会; 2001年,中国与中亚五国在上成立 “上海合作组织”。

  12、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972年中美建交;同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七、新世纪的中国:机遇与挑战

  1、为什么说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

  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新世纪的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各是什么?

  机遇:一方面,在和平与发展的进步潮流中,争取较长时间的国际和平是可能的;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突飞猛进,也为我们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挑战:另一方面,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其实质是经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经济、科技上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给我们很大的压力,如果不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会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3、我国的发展现状:当人类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人民的生活已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总体达到的小康水平仍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4、展望前景:我们要在新世纪的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达、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5、对青年的要求:作为当代中国青年,我们应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6、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教育水平:公共教育和健康教育在GDP中的比重很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居住条件:虽然人们的居住条件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居民住房建设相对落后等原因,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均住房面积和居住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均GDP仍处于较低水平。

  第二单元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一、一道难解的题

  1、1998年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

  造成1998年特大洪水的人为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生态破坏严重,尤其是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遭受长期持续的严重破坏,导致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第二,盲目围湖造田,其结果是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大幅度缩减。降低了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第三,不合理的水利建设对江河产生的负面生态效应不容忽视。大量水利工程破坏了江河的自然生态功能。

  2、PRED问题:人口(Population)、资源(Resources)、环境(Environment)与发展(Development)问题,简称PRED问题。

  这一问题反映的实质是:人口增长过快、自然资源短缺、全球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酸雨等问题,它们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3、一道难解的题其实就是:面对当代世界“发展”主题,如何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问题。

  4、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化

  ○ 一般来说,人类在史前时期和农业文明早期,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较为有限,对自然环境更多采取的是“崇拜”“顺从”。在农业文明较为发达的地区,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改造”自然,在大地上留下壮观的人文景观,如梯田等。到了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可以比较自由地凭借自己的意志来“征服”和“改造”自然。但随之而来的人地关系的紧张化,迫使人类反思自己的行为,寻求人地协调的发展道路。

  二、行进中的世界人口列车

  1、世界人口发展现状

  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是因为发展中国家政治面目上的独立、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民族经济的发展,人口出生率高而死亡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欧洲和北美的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特别是一些欧洲国家,人口已经接近零增长。

  2、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会不断引发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诸如粮食供应不足、就业问题严重、人民生活贫困、交通拥挤、入学困难,总之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带来沉重的压力,同时还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2)增长过慢,使得新出生人口减少,再加上人口寿命的延长,会带来老龄化问题。

  (3)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在我国经济还不很发达的情况下,老龄化会给社会进步带来很大的压力,如劳动力负担加重,社会负担加重,并且会给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带来极大的冲击,加重了家庭负担。

  3人口应如何发展?

  一个国家的人口应该适度发展,既不能超过其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又不能太少,否则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人口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合理的人口应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的开发与环境的保护相协调)

  4、我国人口现状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不高。此外,还表现为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农村人口多,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等。

  5人口问题的归纳

  人口问题的危害(总的):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带来沉重的压力,同时还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也可以是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的危害)

  人口增长过慢的负面影响:增长过慢,使得新出生人口减少,再加上人口寿命的延长,会带来老龄化问题

  人口素质偏低的负面影响:人口素质低,环境意识薄弱,不仅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程度很低,还会破坏它们;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会受传统生育观念的限制,不利于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在我国经济还不很发达的情况下,老龄化会给社会进步带来很大的压力,如劳动力负担加重,社会负担加重,并且会给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带来极大的冲击。

  6、人口普查的意义:(1)有利于准确把握我国的人口数量、素质与结构。

  (2)有利于正确制定我国21世纪的人口政策和经济发展规划。

  (3)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7、怎样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

  A继续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c.努力做好优生优育工作,使人口发展同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8、请你为提出我国的人口素质提出几个好建议?

  ①要切实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③要做好优生工作,要认真贯彻执行《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

  ④要以广大农村为重点,大力帮助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降低新生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

  三、资源问题

  1、自然资源分为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等)和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

  2、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获取速度,超过了自然供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速度,就会出现自然资源的短缺问题,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开采过程就是耗竭的过程。

  3、资源短缺的表现:城市缺水、农民耕地紧张、某些矿产资源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4、资源国情: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很少,这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

  5、我国的资源问题的表现:表现为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开发利用不够科学,资源利用率低,资源破坏与浪费严重,加剧了资源短缺;资源的分布不平衡,开发难度大;水资源还表现为污染严重。

  6、为什么要开展节约资源的活动?

  我国虽然是资源大国,但也是资源消耗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分布不平衡,加之多年来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破坏,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形势,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6、资源问题的危害: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甚至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6、解决资源问题采取哪些措施?

  ①开源与节流

  ②紧紧依靠科学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发掘新资源,研制新材料

  ③实施跨区域调配资源

  ④依靠法律和制度

  ⑤提高人们的资源保护意识,转变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念

  ⑥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

  ⑧通过广泛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资源的意识。

  8、青少年该怎么做?

  树立和增强,节约资源意识;

  随手关闭水龙头,随手关灯;

  尽可能循环利用废物。

  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的筷子、塑料袋;

  积极参加各种节约资源的宣传活动;

  开展减卡救树活动;

  向他人宣传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9、为了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当地政府应该怎么办?

  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严禁污染和破坏水资源的行为;合理调整水价,引导公民节约用水;通过广泛宣传,提高公民节水意识;对污水进行处理;打井抗旱;南水北调;植树造林;改进灌溉方式;循环用水,一水多用,提高水的利用率等

  10、为了建立节水型社会,请你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A 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用水 B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四、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协调好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永恒主题。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的不合理活动。

  环境问题的恶化: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的工业化起步,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经济快速发展

  环境问题的具体内容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同:

  史前社会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洪水、猛兽、林火、风暴等各种自然灾害;

  农业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主要是气象灾害对农业的破坏以及水土流失和环境退化;

  进入工业社会后,环境问题增加了新内容,主要是自然资源的大量耗损和破坏,以及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形成的“三废”污染。

  2、中国的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中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污染是中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3、环境问题的危害: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4、你如何理解“环境问题同时也是资源问题”?

  人们在大量使用塑料制品后,废弃的塑料制品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制造这些塑料制品也消耗了大量资源。因此,白色垃圾越多,白色污染越严重,反映了人们开发利用资源的强度越大

  5、白色垃圾的危害:白色垃圾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会危害动物的健康和生命、会污染环境、会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会妨碍农业生产

  6、环境问题是关乎全球的问题

  五、可持续发展

  1、实行计划生育 ,是我国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惟一正确选择

  2、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3、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4、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严格控制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出生率。

  而提高人口素质,既是积极解决要口问题的重要措施,又是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5、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对控制我国人口数量的提高人口质量和其它社会发展方面的贡献。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减缓了人口的过快增长;节约了大量资源和资金;缓解了人口过快增长约人们衣食住行、教育、就业、医疗等带来的压力,、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人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接受教育,人口的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6、应对资源危机的具体措施。

  (1)“开源”与“节流”,是解决自然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开源:不断增加资源探明储量和开发范围;节流:节水、节能、节材。)

  (2)在“开源”和“节流”过程中,科学技术具有至关重要和作用。(用可再生资源代替非可再生资源;发掘新资源、研制新材料;加强资源的回收利用。)

  (3)对一些自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解决我国资源区域性问题的有效方法。(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

  (4)加强立法工作。(《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发展节水农业的意义:发展节水农业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从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的水资源危机,而且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地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7、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口、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的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必须要有较高的道德水准)

  实施可持续发展要遵循的原则:

  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地方的决策行动应有助于全球的整体协调。)

  我国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所做努力:生态农业、关闭小煤矿小铁矿(小矿存在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缺乏安全保障事故高)等

  初三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练习

  1. --------------------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

  2. ----------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的终结,世界正在向---------发展

  3. -----------------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正式破裂,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全面展开

  4. 20世纪--------以后,以“冷战”为主要形式的----------------开始,一直延续到---------------------

  5. 20世纪40年代,----------首先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

  6. -----------年,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7. 1952年,北非的---------首先赢得了独立

  8. 1990年----------的独立,标志着殖民时代的终结

  9. -------------年代到----------------年代,被称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黄金时代”

  10. 1964年,在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发表了--------------------,要求改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11. 1952年底,中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标志着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

  12. --------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标志着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13. ----------年,党中央一举粉碎以江青为首的-----------,标志着文革的结束

  14. “两弹一星”是指-------、---------、--------------

  15. --------------年------月-------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6.---------------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7.改革首先在-------------展开,实行------------------制,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开放,首先从----------推行。

  18. 1980年,我国在-------、---------、---------、----------设立经济特区

  19. 195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奠定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基础

  20. ----------年,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1. ----------年,美国总统访华,中美签署了----------,结束了两国长达--------多年的敌对、隔绝状态。-----------年,中美正式建交

  22.从-----------以来,我国对外政策又有重大发展,提出了--------------的新战略,从此,中国外交活动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

  23. 2001年,----------------------在中国上海成功举行,这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24. 2001年,中国、俄罗斯等六国元首,签署了《“--------------”成立宣言》,这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

  25. ----------------------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6. -----------------------是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

  27.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发展问题,突出表现为---------------和-----------的关系问题,又称为---------

  28.南北问题,源于----------------------------------------

  29.国际竞争实质是以----------和--------为基础的------------的较量

  30.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人民生活已总体上达到---------,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我们要在新世纪头-------------年,--------------------小康

  31.在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中,--------------是关键因素

  32. --------------------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

  33.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34.环境问题的实质是-----------问题

  35. ---------------------是解决自然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

  36.对一些自然资源的------------,是解决我国资源区域性问题的有效方法

  37.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就是要坚持----------、-------------、----------------------的方针

  38.称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是---------------------------

  39.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新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练习与答案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答案 年级

1、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与答案篇一:教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与答案(2016-01-10)

2、七年级政治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与答案篇一:鲁教版政治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与答案(2016-01-11)

3、思想品德八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题与答案篇一:八年级思想品德上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题与答案(2016-01-11)

4、中考材料探究练习与答案篇一:中考专题复习——综合性学习之材料探究题集(含答案) 中考材料探究练习与答案(2016-01-11)

5、苏教版八年级生物第七单元测试与答案篇一: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教案加同步测试7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第七单元测试与答案(2016-01-12)

6、送别 作者:王维阅读与答案篇一《比较阅读答案》 送别 作者:王维阅读与答案(2016-01-14)

7、我的老师阅读与答案(共4篇)魏巍《我的老师》习题三、我的老师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黑痣(zhì) 蜂蜜(mì) 褪色(tuì) B.孤舟(gū) 卜问(pǔ) 焚香(fén)C.海鸥(ōu) 磕头(kē) 时辰(chen) D.模仿(fǎng) 温(我的老师阅读与答案)(2016-04-14)

8、古文“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时”的翻译文与答案(共5篇)乐羊子妻阅读答案【版本一】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之水,廉者不受搓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古文“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时”的翻译文与答案(2016-05-31)

9、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英语期末试卷与答案解析(共5篇)(北师大版)五年级英语下册期末试题精选(北师大版)五年级英语下册期末模拟试题一、语音。(一)选出画线字母读音不同的序号( )1 A radio B make C name D any( )2 A borrow B hockey C observe D on(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英语期末试卷与答案解析(2016-07-29)

10、郑州大象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与答案(共5篇)郑州大象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与答案(2016-09-24)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新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练习与答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新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练习与答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keben/69574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