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中国13所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13所世界一流大学

2016-01-08 08:34:50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中国13所世界一流大学篇一《世界一流大学》 ...

中国13所世界一流大学篇一
《世界一流大学》

英国 剑桥大学

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位于英格兰的剑桥镇,创办于1209年,是英国也是全世界最顶尖的大学之一。学校校训:Hinc lucem et pocula sacra(此地乃启蒙之所和智慧之源)。英国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作家、政治家都来自于这所大学。剑桥大学也是诞生最多诺贝尔奖得主的高等学府,88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在此执教或学习,70多人是剑桥大学的学生。剑桥大学还是英国的名校联盟“罗素集团”(Russell Group of Universities)和欧洲的大学联盟科英布拉集团(Coimbra Group)的成员。学校主要院系有:神学系,英语系,工程系,数学系,物理化学系,计算机科学技术等

美国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是美国最早的私立大学之一,以培养研究生和从事科学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拥有十个研究生院、四十多个系科、一百多个专业,总部位于波士顿的剑桥城,是全世界顶尖大学之一。哈佛大学的院系中,文、法、医、商是美国公认最优异的。哈佛大学的校训为“真理”(Veritas)。多年来,哈佛大学除了培养大量的美国学生外,还接纳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大批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历史上,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中共有八位曾当选为美国总统。

他们是约翰·亚当斯(美国第二任总统)

、约翰·昆西·亚当斯、拉瑟福

德·海斯、西奥多·罗斯福、富兰克林·罗斯福(连任四届)、约翰·肯尼迪、乔治·沃克·布什和巴拉克·候赛因·奥巴马。哈佛大学的教授团中总共产生了34名诺贝尔奖得主。

美国 耶鲁大学

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成立于1701年,坐落于美国康乃狄格州纽黑文市,是一所私立大学,世界名校之一。校训是Lux et Veritas(拉丁文,意为“光明和真理”)。该校教授阵容、学术创新、课程设置和场馆设施等方面堪称一流。耶鲁大学自由的学术气息、深厚的文化氛围、庄严凝重的历史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子。耶鲁大学包括耶鲁本科学院,艺术与科学研究生院以及13

所专业学院,其中最强的学科是社会科学、人文学以及生命科学。在美国历史上,有5位总统毕业于耶鲁,他们是: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杰拉尔德·鲁道夫·福特,乔治·布什、比尔·克林顿、乔治·W·布什。在耶鲁大学众多的学术精英中,有13位学者曾荣获诺贝尔奖。耶鲁还曾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中国留学生,包括容闳、詹天佑、颜福庆、马寅初、晏阳初、李继侗、杨石先、施汝为、陈嘉、王家楫、高尚荫、唐耀、杨遵仪、应开识、林璎等等。其中,容闳是第一位取得美国大学学士学位的中国人。

英国 牛津大学

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建校于1167年。校训为:Dominus illuminatio mea(拉丁文),意思是”上主是我的亮光” (The Lord is my light)。牛津大学具有世界声誉,它在英国社会和高等教育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着世界性的影响。牛津的研究力量雄厚,在其教师队伍中,就有83位皇家学会会员,125位英国科学院院士。在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它都名列英国乃至世界前茅。牛津产生了至少来自7个国家的11位国王,6位英国国王,4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自19个国家的53位总统和首相,包括25位英国首相(其中13位来自基督堂学院),12位圣人,86位大主教以及18位红衣主教。英国和世界很多的青年学子们都以进牛津大学深造作为理想。

美国 加州理工学院

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缩写为Caltech或CIT)是美国一所久负盛名的大学,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帕萨蒂纳(Pasadena),创建于1891年,被誉为美国乃至世界顶尖的科技理工类学院。这所学校规模不算大,只有1000余名研究生和900余名本科生,然而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2010年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2位。在物理、行星科学、地理学领域公认为全美第一,世界第一。加州工学院比较著名的课程有:航空学、应用数学、应用力学、应用物理、天文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化学、土木工程、计算机和网络系统、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工程科学、环境工程科学、环境质量控测、地质学、行星科学、人文学科、材料科学、数学、机械工程物理学、社会科学等。加州理工有27名校友或教授获得了28次诺贝尔奖;40人获国家科学奖章;9人获国家技术奖章。中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赵忠尧、钱学森、胡宁、郭永怀、孟昭英、谈家祯、唐有祺、郑哲敏、白春礼等都是加州理工校友。

中国 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简称港大(英语: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HKU),是一所于1910年于香港岛成立的大学,其前身为香港西医书院,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港大校训为“明德格物”,大学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自2007年开始,港大被英国THES-QS持续评为全球前30名的顶尖大学,位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

一。现时香港大学有十个学院,分别为建筑学院、文学院、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牙医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学院。1997年之后,香港大学逐渐由专注于教学过渡为教学和研究并重,并增加和海内外大学和研究所的学术交流,犹以医学研究(如SARS病毒研究)取得不少成果,数所实验室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称号。孙中山 张爱玲 朱光潜 何鸿燊等都是香港大学校友。

日本 东京大学

东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kyo)是日本国立大学,九所帝国大学之

一。起源于江户时代由德川幕府设立的开成所(蕃书调所)和医学所。东京大学为日本第一所依照现代学制成立的大学,也是日本的最高学术殿堂。东京大学是日本及亚洲地区排名最高的学府,也是世界前50大学之一,每年都有许多学子竞争进入东京大学就读。东京大学的校训为:以质取胜、以质取量、培养国家领导人和各阶层中坚力量。东京大学具有 10 大学部, 11 个研究生院, 12

个研究所,学科齐全,经费充足,教员队伍整齐,一些传统学科办学水平高,教学和研究的力量与水平是日本其它大学无可比拟的。东京大学建校以来培养了大量知名人物,当代日本知名人士中,东京大学的毕业生约占半数以上。日本首相总理大臣中从1921年到1945年就有1/3出自东大,而战后到今除了少数几位外,其余均由“东大人”包揽。大文豪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简称NUS,或“国大”)坐落在新加坡本岛西南部的肯特岗(Kent Ridge),校园面积有150公顷。新加坡国立大学是新加坡共和国的第一所高等学府,始创于1905年,是历史悠久的世界级名牌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2]的教学语言是英文,并采用英美式的通才教育。目前拥有9所专业学院,7个研究生院,多个研究所和科研中心。共设学系50多个。大学拥有11个提供本科和研究生学位课程的学院、 1700名博士、博士后专家与学者和500名研究人员。这些教职人员均毕业于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主要是欧美名校),保障了教学内容的国际化和教学品质的卓越性。强大的教师队伍使大学在国际上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和赞誉。近年来,它在国际高等学府的排名中不断飙升,已成为亚太地区倍受瞩目的顶尖大学。

中国13所世界一流大学篇二
《为什么中国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为什么中国没有世界一流大学?”“——为什么当代中国出不了大师?”

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

“——为什么中国没有世界一流大学?”“——为什么当代中国出不了大师?”

这是如今很时髦的两个问题,解读众说纷纭,角度千奇百怪——从时代上看如何如何,从社会方面诠释如何如何,从人的角度说如何如何,不一而足。而往往说到最后,总而论之,曰:体制问题。

是体制问题的原因吗?恐怕不能说明一切。但探究新中国的大学“体制”无疑是回答这两个问题的一把很好的钥匙。而恰好,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建设有一个“总”的“体制问题”:1952年院系调整。这次“苏联经验”“延安经验”指导的大变化,其深远影响在今天也能够清楚感受得到

告别“美国模式”的民国高等教育

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发端于晚清:从公派留学生赴美,到美籍传教士丁韪良担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再到用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和几所教会大学,可以说中国的高等教育很早就打上了浓重的美国色彩。

这种教育的特点,即所谓的“博雅教育”,用现在的话说,其实就是素质教育,“美国模式”办的大学大多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自由、独立发展。民国时期,这种精英导向的大学人才培养方针结出了许多硕果,而毫无疑问,这种模式很容易被打上诸如“精英”“个人主义”“少数人享有”等标签。

1949年中国翻天覆地的大变化,让美国文化在中国的地位岌岌可危。但在撤离中国之际,自信的美国人却也留下了一段余音。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中美关系白皮书》称:“其固有之深邃文化和民主个人主义,终将重新发挥其力量,而将其外部桎梏扫荡无余”。面对挑衅,毛泽东丝毫不客气的将“民主个人主义”打上“份子”或“拥护者”的复数字样,决心全面清除美国文化在中国的影响,美国模式的“博雅教育”,在49年之后,注定要走向终结。

外交“一边倒”,教育模式也“一边倒”

取而代之的,自然是苏联模式。作为成功打胜二战、正在不断崛起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大国,老大哥苏联给新中国领导人呈现了一幅美妙的崛起道路——在国家的强制力量下,在计划经济的指令管理下,人们像机器上的螺丝钉班各司其职,很快就能实现社会化大生产,见证社会主义工业神奇的力量。

为此,国家需要大量的工科技术人才,教育的重心放在与经济建设直接相关的高等教育,尤其是工程和科学技术教育上;教育计划与国民经济建设计划紧密相连,按产业部门、行来甚至按产品设立学院、系科和专业(例如拖拉机学院、坦克系等等),确定招生和学生分配;本家对

高等教育实行垄断,学生全部免费。简而言之,这是一种培养“专家”的教育体制。这种体制,还被打上了“民族的”、“公平的”、“大众的”等标签。

在共产党刚刚执政的时候,对这种图景还是持一种非常谨慎的态度,高校教育制度要改,但要慢慢来。但正如农业合作化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突然疾进一样,随着抗美援朝和苏联来华专家的到位,随着领导们对自己党办的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信心满满的增长,高校改革突然就由和风细雨变为狂风骤雨,一往无前的在1952年开展起来

[影响]绝无仅有的院系调整:工科院校与综合性大学比例严重失衡

面目全非的改造

经过小范围的院系调整试验后,中央教育部于1951 年11 月召开了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拟订了全国工学院院系调整方案,揭开了1952 年全国院系大调整的序幕。52 年秋季,中央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教师思想改造的基础上,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方针”为原则,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工作,调整于1953年结束。

经过调整后,不仅许多高等学校被分拆,全国高校数量由52年之前的211所下降到53年后的183所,更重要的是,52年以前的那些著名高等院校,几乎经历了面目全非的结构改造。

以南京大学为例:调整前的南京大学有文、理、工、农、医、法、师范等7 个学院共35 个系,经过这场伤筋动骨的院系调整后仅保留了文、理方面的13 个系,并且严格分成文科和理科,南京大学由一个综合性大学变成了虽然名义上叫综合性大学实际上却是比较严格意义上的类似欧美的文理学院,其他的12 所综合大学也大体如此。

调整中的高校人才流动比例,在世界科学史、教育史上绝无仅有

学者沈登苗曾以90年代中科院编纂的《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收录的中国科学家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52年院系调整前后这些著名科学家的分布和去向,结果如下表:

从中可看出,院系调整后原在高校的314名科学家留本校任教的仅82人,只占总数的26%;调离原校的有232人,占总数的74%。即代表每个学校的精英有近四分之三被调离本校。如此的调动幅度恐怕在世界科学史、教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而且,越是原先有名的院校越被拆的惨。以清华浙大为例作说明:

清华:院系调整前,清华大学的现代科学家首屈一指,且其人文学科的力量也不弱,理当是国内最牛且应被最看好的大学。但在这次调整中,原本拥有的65位收录的科学家被调走了52个,仅仅留下了六分之一!从此清华元气大伤,也成为了一个纯粹的工科专门学院。

浙大:建国初年,浙大集合了苏步青、陈建功、王淦昌等著名教授,师资队伍整齐又强大,尤以理学院论,“是全国第一流的”。然而这次调整中,原本拥有的26位收录的科学家居然被调走了24个,调出率高达95%,而一个都没调进来。处于巅峰状态的浙大,就这样被肢解了。

高校彻底“苏联化”

院系调整之所以能够“雷厉风行”,是整个意识形态及社会氛围在支撑,包括大学里的思想整顿,也包括不容置疑的“向苏联学习”。前教育部副部长王明达回忆说:“我们那时候的大学生政治热情非常高,很活泼,每天准时起床睡觉,会参加一小时的身体锻炼,还有生产劳动。我们那时候的教育目标一个是要求政治正确,一个是着重培养专业人才——学习苏联培养重工业人才,还有一个就是要生产劳动。喜欢看的书都是讲革命的进步的书籍,必看的有《毛选》和《中国青年》。”

经过调整后,“私立高校全部改为公立,各院校的性质和任务均较前明确,工科院校得到了发展,综合大学得到了整顿,这样使高等学校在院系设置上基本符合国家建设的需要。” ——所谓的符合需要就是: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在高校中所占的比重,由1949年的23.9% 降至1952年的10.9%。一大批历史悠久的优秀的综合性大学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地位,

被改为工科院校。

而随着各地新设工科院校的增多,1986年,这一比例更跌至4.3%。“向苏联学习”得到了彻底的贯彻。

[案例]“资产阶级性质”的人文学科遭遇冬天——以社会学为例

人文学科的原罪

前述以科学家为代表的人才流动调整,还仅仅是挪这或者挪那的伤筋动骨。而对于人文社会学科来讲,52年院系调整则不啻为一场灾难。

作为“美国模式”影响下天然容易成长的人文学科,在民国期间,中国的这些学科的发育程度已经相当不错,产出了一批有相当影响和水准的学者,历史学、哲学、社会学都不乏人才,比起当时中国理工科学者在世界上的地位要高得多。但受“英美自由主义”影响的人文类知识分子,不仅因中美关系的恶劣而要遭清除,更是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格格不入,“资产阶级”性质的非马克思主义体系的那些人文学科命运可想而知。其中的社会学则遭遇了“灭顶之灾”。

社会学学者带着枷锁的挣扎

民国时期的社会学,因为与英美教会大学关系紧密,接受其捐助进行研究,建国后一开始就有了原罪。抗美援朝后,费孝通、雷洁琼、严景耀及潘光旦等社会学者,分别发表了批判美国的文章,以及检讨自己为什么不仇美,但却过不了关。而在课程方面,他们则要上“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与其本身观点格格不入的课程,而在土改运动中,这些社会学家更是要亲身参与土改,以明白他们的理论错在什么地方。到后来,费孝通、陶孟等人竭力反思自己的观点,却仍然逃脱不掉社会学系被全部砍掉的命运。而主要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苏联人不认可。

苏联顾问一锤定音——费孝通苦求毛泽东受挫

苏联顾问阿尔辛捷也夫是这么说的:“为什么要设这一„系‟或不设那一„系‟,这从什么角度来考察呢?只能从„系‟的任务即以培养哪种人才为设„系‟的出发点来考察有些„系‟的任务很明确.一看就知道它负有培养哪种人才的任务.但也有些„系‟的任务尚欠明确……什么叫作社会学?在科学的领域内根本就没有这种科学,如果它以社会为研究对象。那应该是历史唯物论的任务。社会学这个名词是不能成立的,在我们的大学里不应该有两种思想并存。我们在资产阶级的所谓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之间,只能取其一。”尔后,社会学整个专业就面临取消了。

据张冠生记载,当费孝通在中南海的一个会场上当面向毛泽东谏言,甚至苦苦哀求,希望不要让社会学断子绝孙,多少留一个种,留点苗苗时,据费孝通回忆说,当时,毛泽东的手势和语气都非常干脆:不能留,坚决断子绝孙!

1953 年底,作为一个学科的社会学在中国大陆上彻底消失。原先的社会学学者,吴文藻、潘光旦、吴泽霖及费孝通去中央民族学院。陈达、吴景超、李景汉、赵承信等先去中央财经学院,后到中国人民大学。孙本文到南京大学地理系任教;史国衡则完全脱离了教学岗位,在清华大学担任总务工作。

[探究]院系调整的深层原因:推广“延安经验”

最大限度地拆散民国大学体系

人文学科因与马列主义意识形态的冲突遭到打压可以理解,但前文提到的理工科学家为何要如此折腾,除去要符合苏联化的教育模式外,也跟“延安经验”的推广有关,即对知识分子进行改造。在“阶级斗争”的宏大叙事框架里,民国造就的知识分子自然地被打上“小资产阶级”的烙印。而最大限度地拆散民国留下的大学、最大限度地拆散民国留下的大学各科系、最大限度地拆散民国留下的大学各科系的教师,尤其要拆散各名牌大学、重要科系及其骨干教师,“割断了各大学与解放前的历史联系”,或者说“基本割断了原来教授与学校的历史联系”,将大大有利于新政权对知识分子的掌握和驾驭,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建设。

院系调整与“思想改造”

北大校长马寅初于1951年10月23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北京大学教员的政治学习运动》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必须按照国家的需要,彻底的调整院系,改革课程,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一个最主要的关键,就是要.. 自觉自愿地进行了思想改造”。这里清楚揭示了院系调整与50年代初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关系,而广州的一份院系调整总结里,更是明确指出“在各种工作会议上,我们也反复强调院系调整工作的好坏,是检验思想改造成绩的标准”。

这次与院系调整相结合的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可以算是建国以来历次对知识分子“改造”的第一次行动。但也有不合作者,一九五三年科学院请陈寅恪先生担任中古史研究所所长,陈寅恪提出“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最终他没有去成。

自然科学家都稀缺,何况人文大师?

52年院系调整,从适应我国刚起步的工业化建设来讲,是有着很大意义的。52年全国工科学生的数量,已经是49年以前最高年份数字的三倍。日益发展的工科院校为新中国的工业建设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大量人才。但恶果也是很明显的——

据沈登苗的统计:被中科院《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收录的科学家中,从1949年后大学毕业成为现代科学家的区区43人,仅占大陆科学家总数603人的7.1%。其中,1949~1952年23人,1953年以后仅20人,占3.3%,而这本传记收录的最晚毕业的科学家是到1962年。

从这个数据可以管窥出,新中国早期在培养顶尖人才的效率方面远不如民国,这其中52年之后又不如52年以前。这还仅仅是自然科学方面,人文学科的培养成果怕是只能用窘迫来形容。中国总是出不了诺贝尔奖,看来不能总是怪罪于西方人的偏见了。

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什么中国没有世界一流大学?”“为什么当代中国出不了大师?”,看看52年苏联化的院系调整,想必读者会有些想法了。

中国13所世界一流大学篇三
《世界一流大学基本特征》

世界一流大学及其基本特征综述

摘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国家教育和高校战略的重要参考,本文以美国等发达国家大学建设的战略为例,就国内外大学分类和办学定位,一流大学的界定进行探讨。

关键词:世界一流大学;基本特征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以中央政府的名义郑重宣布:“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一著名讲话被称为“科教兴国的动员令”。胡锦涛主席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指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是我们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然成为中国大学发展的核心目标,指引着中国高等教育奋力前行。

一、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

江泽民同志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定论不一,主要是指在本国文化教育实力浑厚、拥有极大的世界声誉和排名在世界前列的大学。

(一)一流大学的历史沿革

有人把把世界著名大学的传承线索简要图示如下:

巴黎大学(1150)

牛津大学(1168)

剑桥大学(1209)

哈佛大学(1636)

耶鲁大学(1701)

柏林大学(1810) 霍普金斯大学等(1876)

世界著名大学的传承线索图

巴黎大学系由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学校发展而来,以研究神学著称。1198年教皇西勒士丁三世赐给巴黎大学许多特权。1215年正式称大学,1231 年罗马教皇肯定该大学的自决权。该校分文、法、医、神学四科,后来发展为西欧各大学“典范”,被誉为“世界大学之母”。 英国大学出现比法国巴黎大学约晚20年。1167 年,英王亨利二世和法国不和,下令招回在巴黎大学的全部学者。以巴黎大学为榜样成立牛津大学。1209年,部分牛津学者组建了剑桥大学。

美国的哈佛大学仿效剑桥大学,创建于1636年。1701年,建立耶鲁大学。

柏林大学重视大学的宁静和自由,把学术自由作为基本指导思想,由大学自行决定学术研究领域的事务,鼓励师生自由地探索真理;强调大学的知识传授与知识创新双重功能,大学不仅是教学的机构而且还是科学研究的机构,是产生知识、发现知识的机构,大学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新知识的创造者。从l9世纪中期开始,柏林大学教学理念逐渐影响到世界各地,于1876年建立的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就是效仿柏林大学创办的。美

国从l9世纪后期开始建立的“研究型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也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进行改革,均加强了自然科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从而推动了英国大学的整体进步。

(二)大学的分类及办学定位

大学办学定位关系到学校的方向选择、角色定位和办学特色,关系到学校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关系到学校各项功能的发挥,是学校制订发展规划、方针政策,拟定各项制度的理论依据。是学校沿着正确方向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保证。高等教育分层、分类是大学定位和确定发展的前提。研究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弄清大学的分类,并进行准确的办学定位。

1、国外对大学分类的研究。

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标准: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Camegie Foundation for Ad—vancement of Teaching)将全美高等教育机构分为六个层次 ;分类标准是依据每年授予学位的最高等级和数量。在第一层次,博士级/研究型大学中分为两类:博士级/研究型大学(广博型)(Doctoral/Research Universities Extensive),每年至少在15个学科授予不少于50个博士学位;博士级/研究型大学(精深型)(Doctoral/Research Universities Intensive),每年至少在3个学科授予不少于10个以上博士学位或总共授予30个以上的博士学位;在第二层次硕士级学院及大学中也分为硕士级学院及大学I型,硕士级学院及大学Ⅱ型。同样在学士级学院中也分为学士级学院I型,学士级学院Ⅱ型。副学士级学院相当于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国际教育分类标准(ISCED)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0)于1997年8月第29届大会修订并颁布。该标准按照发展阶段将教育划分为七个层次,其中第五层次包含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即我们通常说的高等教育。该标准把第五层平行划分为5A和5B两种类型,5A是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进入高技术要求的专业课程;5B是一种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是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专业课程。其中5A又分为5A (为研究做准备的)和5A (从事高科技要求的专业教育);5A类学习时间较长,一般为4年以上,并可以获得第二学位(硕士)证书,目的是使学生进入高级研究项目或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5B类学习时间一般为2—3年,也可以延长至4年或更长,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或某类职业、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至于第六层是“专指可获得高级研究文凭(博士学位)的”,“旨在进行高级研究和有创新意义的研究”。

2、国内对大学分类的研究。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分类法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按照“学科门类”和大学中的学科比重,将大学分为综合大学、理工院校、农业院校、林业院校、师范院校、财经院校等12种类型。此分类是上世纪80年代前的方法,已不适应目前高等教育大发展的需要。

武书连分类法:按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研究员的分类标准,大学类型由“类”与“型”两部分组成,“类”按学科门类,采用科研得分和学科在校生的相对比例,将大学分为综合类、文理类、理学类、理科类、文科类、工学类等13类;“型”表现为大学的科研规模,依据科研经费、论文、获奖、研究人员学历、职称等得分,按大学所授最高学位、年授学位数和其他大学的相对数据得出“型”的划分,将现有大学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其本质是以科研规模大小代替学位高低分层次。

马陆亭分类法:按国家教育发展中心马陆亭研究员分类标准,大学类型按人才培养体系和大学分类两个纬度进行,一个是按层次“教学型学院一研究型大学”框架构成,即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本科教学型、专科教学型四个层次;另一个按类型“学术性人才一应用性人才”框架构建;即两种类型、四个层次。此分类相当于美国卡内基分类法。

两类四型分类法:傅林博士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把大学分为“两类四型”。 I类:大专、本科、硕士生教育类大学,为大众化教育;Ⅱ类:博

士生教育类大学,为精英教育。两类又分别包含学术型和应用型。

无论国内外那种分类方法,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各种分类方法中的最高层次上。

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

(一)国外研究综述

世界银行高等教育负责人Jamil Salmi博士从世界银行的角度探讨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所面临的挑战。在对世界一流大学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他认为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现有大学的质量、合并现有的大学和创建新大学等三种方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大学自身则可以通过强有力的领导和制定大胆的策略愿景、有序建设和全球化等措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洲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Jan Sadlak博士认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充足的财政支持,要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区域或国际合作等。同时指出了当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所面临的问题,诸如区域合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等,探讨了大学排名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关系。

俄罗斯国立圣彼得堡大学前副校长Vladimir Troyan提出了创新型大学的理念。他认为创新型大学的建设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策略原则是完全一致的,这些大学都需要与最好的大学展开竞争,需要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知识创新,使卓越研究和科技转化相结合,通过实现国际化等策略更好地承担起大学自身的社会责任。

瑞士苏黎世大学校长Hans Weder教授认为质量保证和追求卓越是世界一流大学至关重要的两个特性,而高水平的管理和适当的政策则是瑞士大学提高质量和实现卓越目标的有力保证;大学有责任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高水平的成果,为此,大学应该建立独立的质量保障体系和组织机构,以便保证和促进大学组织在研究和教学方面追求卓越任务的顺利完成。

发展中国家通过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加快建设一流大学也是一个重要的策略。约旦German-Jordanian大学信息和计算机学院院长Salem Al-Agtash教授总结German-Jordanian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举措时。认为,其中两个基本的措施是改善高等教育的质量、开展跨学科研究。这样的合作使这所新建立的大学在学术成就、科研成果传播、私人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文化多元共同体的建设等方面都取得很大的进步。

(二)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实施的“211工程”和“985工程”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举措,清华大学通过国家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在关注显性指标上升的同时,更加关注内涵建设,因而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绩。尽管如此,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也就是说:对于国家而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一项长期的、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和智力的工程;对于学校来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一条漫长的、充满挑战和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路程。

香港科技大学著名教授丁学良在《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中指出:世界一流大学首先必须是研究型大学。以研究作为自己最突出的特点。研究型大学有严格的评价标准,包括教师的素质、学生的素质、课程的广度和深度、研究基金的敷量、师生比例、办学的硬件设施、财源、毕业生的声望和成就、学校的学术声望等。

著名教育家杨福家认为一流大学必备四要素是:有形资产(含大楼、图书、设备等)、人力资源(含大师、学生、管理人员等)、文化内涵(大爱、爱师爱生)、办学体制(保证大学由教育家办学,具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自由表达的自主办学权,保证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

国内也有学者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拥有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一流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流的学生、注重科研、严格的教师聘任制度、合理的师生比例、充足的经费来源、充分的学术自由等。还有学者指出:一流大学应该定位清晰,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较高的国际化水平。

2003年11月,“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和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提出了“中国研究型大

学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六个一级指标和十七个二级指标:师资队伍(6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教育的比例;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全国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比例均高于10%)、人才培养(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高于1:2;近三年博士学位授予数多于800个;近三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数6篇以上)、科学研究(近三届国家级三大奖数多余5个;近三年被SCI收录的论文数500篇以上;近三年国家级纵向科研经费占总科研经费的比例占50%以上)、学科建设(有国家实验室数;国家重点实验室数3个以上;国家级重点学科数5个以上;一级学科排序名列前30% 的学科数多于10个;学科门类齐全,布局合理)、学术声誉(很高的学术声誉)。

(三)世界大学排名

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是世界一流大学特征研究的重要参考。目前,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学排名有以下几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以“校誉、开放性、科系资源、选择性、财务资源、附加价值、校友回馈表现”为标准对全美大学进行排名;《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THE-QS)以“科研能力(40%)、雇主和公司对学生的满意度(10%)、学校师生的比例(20%)、论文的被引用率(20%)以及国际学生(5%)和国际教职员工(5%)的比例”为指标进行世界大学排名;上海交通大学选择“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教师折合数、各学科领域被引用次数最高的教师数、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论文的折合数、被科学引文索引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论文数均值”等六个指标对世界大学的学术表现进行排名。可以说,世界一流大学都应该在世界大学的各类排名的相关指标中位列前茅。

三、启示

(一)明确目标是导向

浙江大学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培养理想远大、品德高尚、学识广博、人格健全、体魄强健,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大学建设”。其医学部则“要建设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型医学教育和科研机构,成为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高水平生物医学研究和药物研发及医疗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高质量医疗服务的中心,努力向世界一流医学院校迈进”。交大医学院更是明确提出,到2020年,“整体办学水平步入世界一流医学院行列”。学校的发展战略也紧紧围绕这些目标制定,充分体现决心和信心。

(二)教育教学是基石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是学校建设发展的基石。通过交流,国内知名医学院校教育教学存在着如下特点:

1、课程体系与国际接轨。访问中,各医学院校已经或这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以“器官-系统”为导向的课程整合成为这些医学院校的选择,并正逐步进入课堂,进入思想。

2、长学制逐步比例扩大。长学制医学生的培养在这几所医学院校中得到共识。其中浙江大学医学部八年制和五年制的年招生人数分别是50人、200人;复旦大学医学院八年制和五年制医学生年招生人数都是100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八年制和五年制医学生年招生人数都分别是120人、250人。八年制长学制医学生比例正逐步扩大。

3、研究生教育显著加大。以上访问院校均为研究型大学,在校研究生人数正逐步赶上并超过本科生人数,尤其是复旦大学医学院,其博士生人数多余硕士生,研究生人数多于本科生。

4、培养模式更为科学。这些主流医学院校已经把原来的临床医学多学制招生变为八年制和五年制两个学制,医学生的培养更为科学。

(三)学科科研是根本

科研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也是衡量一个大学水平的最重要最显著的指标,因此,各院校在科研上各有雄心。浙大医学部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产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标志性科研

成果2-3项,承担一批(20-40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新增国家重点学科3-5个”,“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1-2个”,“在3-5个优势领域达到或超过国内领先水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则提出:“十二五期间,力争纵向科研经费总额突破25亿元”,“国家自然基金总数超过1500项(年均不少于300项)”。

同时,这些学校不断总结十一五科研训练及学科发展经验,提出将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有机地结合,并紧跟社会的需求开展学术研究,强调科研选题满足社会或者潜在的商业需求,因为这样做不但易于获得研究经费资助,而且科研成果会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人才队伍是关键

人才队伍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发展水平甚至发展方向和发展后劲。几乎所有单位在人才队伍建设上都有着较大的共识,当然,医学院校也不例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先后提出了“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优秀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计划”、“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努力为学校引进、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 韩延明.大学理念探析[D].厦门: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00.

[2] 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26.

[3] 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124.

[4] 武书连.再探大学分类[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4):25-30.

[5] 陈洪捷.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国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3):39-47.

[6] 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 武亚军.面向一流大学的跨越式发展:战略领导的作用[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4):55_67.

[8] 徐遐生.(台湾)清华大学徐校长:如何建立一流大学?[Z/OL].2007436—15].http://

[9] 王大中.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思考与实践清华大学教育研究[M],2003,24(3):2-7.

[10] 武亚军.面向一流大学的跨越式发展:战略规划的作用[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1):109—124.

[11] 朱国仁.从“科学技术立国”向“科技创新立国”转变[J].高等教育研究,2000,(4):103—107.

[12] 陈元仲.高等医学院校必须具有的若干办学理念[J].福建日报,2003437-23(2)

[13] 东京大学.东京大学2005.2008发展规划— — 指向世界知识的顶点[Z/OL].

[2007-06—15].http://uf.u—tokyo.ae.jp/now/plan.htm1.

中国13所世界一流大学篇四
《我国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我国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大学既是知识的殿堂,又是人才的摇篮,还是国家的软实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不少高校的梦想,也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  何谓"世界一流大学"  何谓"世界一流大学"?如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大学?这是一个广受关注且发人深思的问题。  看一所大学是否一流,不能只看这所大学在大学排名榜中的名次,而是应该看这所大学是否具有一流的大学文化和精神、一流的人才和一流的成果。  一流的大学文化和精神,应该是理性的、包容的、学术的、个性化的,以培养人为目的并且能够跨越时空引领时代精神和社会文化发展的。这里的大学文化和精神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大学的制度、规则、运行机制以及基于此形成的学术自由和民主管理等,也包括大学在漫长的办学历程中不断创造和代代传承所形成的传统和习惯等。有一流的大学文化和精神,师生的灵魂才能受到洗礼,思想才能得到升华,良知才能得到保护,个性才能得到发展,正气才能得到培育。比如,在希特勒那样高压的年代,德国海德堡大学还能坚定地竖起反战的旗帜,这不得不归功于其一流的大学文化和精神。  一流的人才,是衡量一所大学是否世界一流的重要标志。大学是思想的策源地、知识的殿堂,应该是一流人才荟萃之地。世界一流大学应该具有诸多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各类人才,这不仅是指大学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更重要的是指大学培养出来的一代代学生。一方面,世界一流大学的教授通常是国际上各种专业组织的成员、组织者和领导者;另一方面,世界一流大学的毕业生通常可以不用通过再深造就能在世界范围竞争获得理想的工作职位。这既考验一所大学的教育质量和知名度,更考验一所大学的多元文化张力和对世界的理解力。  一流的成果,既包括能够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一流成果,又包括能够推动形成新的产业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专利等一流成果,还包括各种哲学社会科学、艺术作品等一流成果。像"牛顿定律"、"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等,这些都是世界一流大学对丰富人类知识宝库、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例证。一所大学只有产生一流成果,才能熠熠生辉,被载入史册。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之所以被称为世界一流大学,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们的一流成果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

我国大学目前的发展现状看,在一流的大学文化和精神、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成果等方面与世界一流大学还存在较大差距。当前,如何加快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  一是推进我国大学的制度建设。目前,我国大学的规章制度有很多,从国家教育部、地方教育厅以及有关政府部门制定的制度,到大学自己制定的章程,林林总总。但是,许多大学缺乏对这些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管理的随意性较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有些规章制度不符合大学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是一些大学缺乏自觉执行规章制度的意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求我们健全完善符合大学发展规律的大学制度,实现大学发展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必依。像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等好的中国特色大学制度应进一步完善,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的职权。  二是培育我国大学的文化和精神。近年来,我们对大学的创新精神强调得比较多,事实上,创新精神只是大学文化和精神的一部分,当以学术自由、理性批判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和精神形成以后,大学的创新精神将会自然显现。因此,当前要重点培育我国大学的文化和精神,在坚持一定原则的基础上,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形成呵护、培育、激发大学自由精神和理性批判精神的制度文化,彰显大学文化和精神的魅力。为此,既要鼓励教师的科研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又要尊重学术自由和个人兴趣偏好;既要注重提高教师收入,又要为教师创造学术自由、民主治校、激情燃烧的工作环境和平台,更要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追求真理、勇于批判、向善求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三是加快大学综合改革。大学综合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目的是让广大师生都受益,促进大学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应推进包括进人制度、评价制度、分配制度等在内的人事制度改革,以学科教授委员会为主的学校运行机制改革,面向国家需求与学术自由相结合的科研体制改革,以教授上讲台为主要内容的本科教学改革,以科研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等。  四是进一步改进国家和社会的投入方式。现在,许多人认为我国在建设一流大学方面投入太多,这种看法是片面的。除了资金投入外,国家还需在政策方面为大学松绑。我国大学现在基本上还处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夹缝中,投入和收费是计划性的,但所有支出都是市场化的。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从世界大学排名看我国大学发展  大学排名是一种全球性现象,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较

大的国家都有"国家大学排名"。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国际性的"世界大学排名"也应运而生。目前,国际上影响较大的是《泰晤士报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简称"THE排名")和英国QS(Quacquarelli Symonds)公司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简称"QS排名"),我国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世界大学排名关注什么  "QS排名"是通过6项指标对世界大学进行评估,包括学术同行评比(40%权重)、雇主评比(10%权重)、师生比(20%权重)、师均论文被引用次数(20%权重)、国际学生比例(5%权重)和国际教师比例(5%权重)。其中,"学术同行评比"和"雇主评比"是指声誉调查,前者指被调查者认为其研究领域内最顶尖的数所大学,后者指招聘人员最愿意雇用哪几所大学的毕业生。"师生比"主要评估学生个人是否能够从大学的教学资源中得到足够的关注,"师均论文被引用次数"主要评估大学研究的影响力,"国际学生比例"和"国际教师比例"主要评估大学的国际吸引力和参与全球化进程的程度。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在2004-2009年,一直与QS公司联合发布世界大学排名,自2010年开始发布新版"THE排名"。"THE排名"的指标体系分为教学(30%权重)、研究(30%权重)、论文引用(30%权重)、国际化程度(7.5%权重)、企业经费(2.5%权重)共5个方面13项指标。其中,"教学"指标主要评估大学的授课和学习环境,具体包括与教学有关的学术声誉调查(15%权重)、师生比(4.5%权重)、博士学位与学士学位授予数之比(2.25%权重)、师均博士学位授予数(6%权重)、师均办学经费(2.25%权重);"研究"指标主要评估大学研究的密集程度和卓越程度,具体包括与研究有关的学术声誉调查(18%权重)、师均研究经费(6%权重)、师均论文发表数(6%权重);"论文引用"指标主要评估大学研究的影响力,只设近5年标准化论文引用率一个指标;"国际化程度"指标主要评估大学的多元化和国际学术合作水平,具体包括外籍教师比例(2.5%权重)、外籍学生比例(2.5%权重)、国际合作论文比例(2.5%权重);"企业经费"指标主要评估大学的知识转移、创造社会生产价值情况,即通过创新、发明、咨询等方式帮助企业,只设师均企业资助科研经费一个指标。  "ARWU",顾名思义,主要关注大学的学术成果。它采用国际可比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表现作为评价指标,具体包括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10%

权重)、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教师折合数(20%权重)、各学科被引用次数最高的科学家数(20%权重)、在《自然》或《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折合数(20%权重)、被科学引文索引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论文数(20%权重),以及师均学术表现(10%权重)。  我国大学在排名中表现如何  虽然世界大学排名并不能代表和说明一切,但我们还是可以从近年来的排名中分析我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方面的表现。  从近些年的"QS排名"和"THE排名"来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几乎一直位列前200名。其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一路领先,均在50名左右,主要原因是它们的声誉调查得分很高,在国际上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另外,近3年来,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也有不俗表现,均有进入前400名甚至挤入前200名。这说明我国高水平大学越来越受到国际高等教育界关注。但从世界范围看,除了美国、英国等老牌教育发达国家,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都意识到知识经济时代世界一流大学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纷纷推出各自的重点建设计划。面对这种激烈竞争,我国大学仍需再接再厉,持之以恒、有条不紊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从近10年的"ARWU"来看,我国(大陆地区)入围世界500强的大学从2004年的8所到2013年的28所,这种增长反映出我国高水平大学在学术表现上的进步。具体而言,我国大学在国际论文总量指标上的表现最好,部分学校已经达到或超过世界百强大学的平均水平。但整体而言,我国大学在国际学术大师和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成果等方面,与世界百强大学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观察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两个维度  我国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近年来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当前,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观察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处境。  第一个维度:同一坐标中的差距  第一个维度是把我国大学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大学放在同一个坐标中来观察。这一坐标主要包括教育水平、高等教育水平和世界大学排名的国际比较。从这一维度来观察,我国大学发展水平大致好于多数发展中国家大学,与发达国家大学的差距逐渐缩小,一些大学初步具备了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条件。  教育水平的国际比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公布"人类发展指数"。2010年以来的新指数由3项指标构成,即人均期望寿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

力平价)、人均受教育程度(由25岁及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和5岁人口期望受教育年限加权生成)。1980-2013年间,我国这一指数从0.407的低水平组跃至0.699的中等水平组,在187个国家中排第101位,其中教育指标排位要略高于经济指标排位。  高等教育水平的国际比较。2012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为3325.2万人,稳居全球第一。同年,毛入学率创30%的历史新高,在联合国教科文数据库中,高于同期中亚、阿拉伯、西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与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持平,尚低于北美和西欧、中东欧、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位居世界平均水平。但根据国际高校联盟的2012-2013年全球高教体系排名,在采用衡量高教体系的资源、环境、国际连通性、产出等质量组合性指标后,我国在50个国家中排到40位左右,显著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世界大学排名的国际比较。近年来,各种各样、见仁见智的世界大学排名层出不穷。尽管这些排名榜都有过度关注大学绩效尤其是关注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研究成果的偏向,多少有些忽略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教学质量和社区服务推广等方面的成就,但总体来说,我国能够进入前200名的大学不足10所。这足以让我们感受到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外部竞争压力。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我国一些大学初步具备了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条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世纪之交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追赶世界平均水平的步幅明显加速。如果基于国际学术标准,少数研究型或综合性大学在许多学科领域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将许多发展中国家大学甩在后面。但是,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国在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科技创新体系、产业技术层级和吸纳就业能力等方面还需持续改善;在高教体系内部以及高教体系与外部系统之间,制约运行质量、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突出。因此,我国大学要缩小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难度上也不容低估。  第二个维度:不同标尺下的差异  所谓差距属同一坐标,差异则是不同标尺。我国与其他国家相比,文字、教育、科技的历史发展路径迥异,这也导致我国大学赖以生存的"土壤"与其他国家大学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不过,原本迥然不同的发展路径在21世纪相互融合的程度空前提升。从这一维度来观察,文化背景的差异、多元文化的交流既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特有财富,又将带来难以避免的严峻挑战。  从文字方面看,我国最早的成型文字为大汶口象形文字,此后汉字自循演进之路,衍生出独特的汉字体系,承载着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也

中国13所世界一流大学篇五
《世界一流大学的特质》

行思探理

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12期

世界一流大学的特质

◆周光礼

近年来,国内已有多所大学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然而,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界定。英国泰晤士报的大学排名认为,社会声誉高的大学就是世界一流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大学学术排名则以国际公认的客观评价指标来界定世界一流大学。清华大学前校长王大中认为,世界一流大学是“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南京大学前校长蒋树声认为,世界高水平大学的标准是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虽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却有大致公认的内涵:位居全世界最前列,达到卓越的国际标准。因此,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是把握“什么是卓越的国际标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继续实施‘985工程’,要坚持走‘有特色、高水平’发展之路,办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既要体现国情,又要坚持国际公认的标准;既要在可比办学指标上和世界一流大学相当,更要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既要拥有世界一流学科,更要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和先进文化。”这里的世界水平和中国特色是辨证的。办学特色是位于一定水准之上的特色,低于一定水准的所谓特色,是保守落后的代名词,过于强调这种特色有“护短”之嫌。因此,按照国际标准的“世界水平”是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准线,“中国特色”是达到了国际水平之上的特色。

评价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应该是国际化的学术标准,这些标准有些能够量化,有些是不能量化的。我们可以通过抽取关键要素的方式,归纳出世界一流大学共同的特质:

第一,具有一流的国际声誉。

世界一流大学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这种知名度可能来自于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学术底蕴;也可能是因为拥有世界级的学术大师,培养了社会精英和国家领导人;或者源自于大学进行了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但是,从根本上说,一流的国际声誉源于大学在办学理念上的创新。世界第一所大学,博

洛尼亚大学(创办于1088年)因开创职业教育理念而知名;中世纪的综合性大学,巴黎大学(创办于11世纪)因开创人文主义教育理念而知名;盎格鲁-撒克逊体系的第一所大学,牛津大学(创办于1167年)因开创了自由教育理念以及学院制、导师制而知名;罗马传统高等教育体系的奠基者,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创办于1794年)因开创精英性的专业教育理念而知名;现代大学的奠基者,柏林大学(创办于1810年)因开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理念而知名;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创办于1876年)开创了研究型大学的理念,哈佛大学(创办于1636年)创新了通识教育的理念,威斯康辛大学(创办于1848年)提出了服务社会的理念,MIT(创办于1861年)开创了创业型大学理念,推动了研究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变。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史,一所大学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是这所大学综合实力的反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但是也有一些大学通过办学理念和组织制度创新,积极推行国际化战略,与世界名校进行双边和多边(加入大学联盟)合作,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很高的世界知名度。如英国的华威大学、荷兰的特文特大学、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中国的香港科技大学都是在很短的实践内获得世界声誉。

第二,具有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

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拥有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不但教师数量要达到卓越发展所需的临界数量(2400-3000人),而且要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是国际最优秀的。师资质量是决定大学质量的第一要素。一流大学要引领学术发展,必须在全球范围寻找人才,并提供有竞争力的条件(薪水、设备、实验室、学生、图书馆等)。除了硬件之外,要吸引和留住最优秀的学术成员,必须提供良好的软环境。这种软环境包括学术自由的氛围和工作上的安全感。在北美,终身职位制度给优秀学者提供职业的稳定性,并捍卫了学者的学术自由。在这种制度下,一流的学者把自己的工作看作神圣的职业———是为了知性的兴趣而献身,而非仅仅是经济利益。在这种制度下,学者自由地追寻知识而无论其后果如何,自由地发表作品而无需担忧被外部的权威所制

44CHINA

HIGHEREDUCATION

行思探理

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12期

裁。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师大都拥有一流大学的博士学位,且教师的博士化率高达90%以上。为了保持师资队伍的卓越水准,一流大学的教师始终处于评估之中,而且很大部分来自外界评议。职务晋升主要依据学术评议而不是官僚式的评审条件。一流大学的教师都从事应用和基础研究。科研使教师的教学保持最新的内容。世界一流大学特别强调基础研究,因为现代科研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具有共生性,基础研究往往能够为应用研究的突破提供可能性。

第三,具有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

世界一流大学绝大多数学科具有国际领先地位,若干学科具有国际一流声誉,如哈佛大学的政治学、生物学,斯坦福大学的数学、计算机科学,麻省理工的工程学、物理学,剑桥大学的数学、物理,等等。这些大学都因为拥有世界一流的学科而著称。世界一流大学在学科建设上,奉行学科多元化原则与同等尊重原则。学科多元化原则要求大学在宽阔的范围内运作,不能把资金集中投放在少数重点支持的学科上;同等尊重原则强调不同学科之间并没有价值上的高下之分,各学科都具有平等的生存权。在这两个原则指导下,世界一流大学不是以一两个学科见长,而是具有一批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构建了综合性的学科体系。据2009年ESI学科排行,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加州洛杉矶分校、加州伯克利分校、多伦多大学22个学科全部进入ESI学科排行,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密歇根大学、麻省理工大学21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行。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的世界一流大学学科领域完整,属于综合性大学。完整的学科领域为多学科的交叉渗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增强跨学科研究与教学的力量,有利于产生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和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世界一流大学之学术领域堪称完整,足以提供学生全面的均衡教育,也较易进行跨领域研究。”

世界一流学科的标志是取得世界一流的学术成果。由于世界一流大学大多是研究型大学,而在研究型大学中,学科的主要载体是实验室,因此,世界一流大学一般拥有一批国际一流的研究室,从事国际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在各个学科领域以及跨学科领域引领国际学术潮流,取得一大批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如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具有卓越的研究品质,在20世纪总是处于世界物理学研究的最前沿,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发源地之一,为剑桥大学赢得世界声誉。据统计,从1946年至1981年,荣获诺贝尔奖的成果70%是在世界一流大学中产生的。

第四,培养出大批的精英人才。

人才培养是大学永恒的主题。世界一流大学不只是各国学术研究的重镇,更是各国各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基地。“顶尖大学为各国之精英大学,是众多莘莘学子向往及

CHINAHIGHEREDUCATION

竞逐之学府,必须考虑及湿度满足学生及家长对于入学机会之需求,才易获得社会长期的支持。”世界一流大学遵循精英教育的价值取向。“世界一流大学就是要用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员来教育和训练出比他们更优秀的学生。”重视吸收本国乃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就读,尤其是竭力吸引有可能成为领袖和杰出学者的本科生。美国一流大学常常通过标准化考试、推荐信、成绩单和中学课外活动获奖记录来评价学生的潜力。旨在形成多样化的、有才能的学生群体,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世界一流大学生师比低,教师负担较轻,有利于提供优质教育与研究;一般实行小班教学,学生有机会得到教师充分的指导。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开创的学院制和导师制,为许多世界一流大学所采用。在学院制和导师制下,师生是互动的,学生受到学术熏陶,广泛接触新思想,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励个人的创造精神。

世界一流大学都很重视通过通识教育发掘学生潜质,而不是单纯的专业技术训练和人力的培养。这种教育理念是对人的整体培养,使学生具备智力上的灵活应变和终身学习能力。全世界最优秀的大学都把获取技能知识与开放式的没有单一正确答案的智力挑战结合在一起。学生经常要在教师面前为自己的解决办法进行答辩。鼓励学生对他们看到和听到的东西深入思考质疑,得出自己的结论。在一流大学里,本科生和教师及研究生一起从事原创性研究,都有机会在知识前沿进行探索的经验。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切赫(ThomasR.Cech)教授指出:“研究型大学给学生最有震撼力的教育并非来自课堂上课,而是让本科生进入研究实验室。他们在那里获得个人体验。他们接触最新的设备和尚无答案的问题。这些经验是他们毕业

5-10年后也不会忘记的。正是这一点改变了他们的生

活”。

第五,具有充足而灵活的办学资源。

足够的资金支持在保持一流大学的学术卓越上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因为随着科研的复杂性和花费的日益增加,维持研究型大学的费用在持续增长。正如阿特巴赫所言,“现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价格象吹气球般的飞涨,这不仅仅是因为通货膨胀,还因为学术机构的复杂性增加、花费也不菲了,竞争更是异常激烈。”充足而灵活的办学资源有利于大学改进教学和研究条件,招聘到更高水平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支持新的前沿学术项目。

大多数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年预算经费为10-20亿美元。哈佛大学近年来的年度预算经费为26亿美元,教师人均年度支出高达100多万美元,学校捐赠基金高达226亿美元。加州伯克利分校,虽然是一所公立大学,近年来的年度预算也高达13亿美元,教师人均年度支出73万美元,学校捐赠基金达18亿美元。加拿大规模最大的公办大

45

行思探理

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12期

学多伦多大学,近年来年度预算也高达12亿美元,教师年度人均经费支出达40万美元。日本东京大学近年来年度经费预算高达17亿美元,京都大学年度经费预算高达12亿美元。这些大学一半左右的经费投入在科学研究上。美国前10位的大学,年度科研经费在几亿到10亿美元左右。其中获联邦经费最多的前5所大学,每年从联邦政府获得3亿美元以上的科研经费;获联邦经费前10位的大学,每年从联邦政府获得2.5亿美元以上的经费;获联邦经费前20位的大学,每年从联邦政府获得1.9亿元以上的经费;获的联邦经费前50位的大学,每年从联邦政府获得1亿美元以上的科研经费。除了从政府获得巨额资金,世界一流大学非常重视多方筹资(私人捐赠、学费等)。最近许多一流大学大搞第二经费来源,如附属产业、专利使用费、出版收入、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经理人培训等。美国大学尤其擅长慈善捐赠(公司、基金会,特别是个人、校友)。让校友和个人支持基建、学校运作和扩大学校基金。这些经费对学校一流建设贡献极大。筹资能力差的大学就会落后,留不住人。日德英法等国大学也逐步认识到私人捐赠的重要性。经费的稳定性和允许灵活使用和总预算经费同等重要。灵活的经费分配可以避免低效和浪费。经费的稳定性则有利于大学作长远规划。

第六,具有完善的管理构架。

完善的管理构架意味着良好的决策体制和问责制度。管理不一定保证学术水平,但管理不善一定导致失败。有效的管理必须责任分担,明确各方承担的义务。为了激活学术的心脏地带,一流大学在管理上坚持的首要原则是:“必须由最有资格的人来决策”以及“对相关事务的处理应当在最低层次上做出决定”。

世界一流大学都有自己的大学章程,以大学章程为基础建构大学的治理结构,建立大学内部的体制机制。一般来说,世界一流大学的治理具有4层结构:第一,政府主管部门。主要负责拨经费,规定学校应完成什么目标和责任。根据大学章程,政府有监督大学的职责,但是不能代替大学作具体的决策。第二,大学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董事会主要由商界、政府、教师和管理人员代表组成(10-30人)。董事会的主要任务是任命校长,批准发展战略,推动一流建设,监督校长执行。同时代表学校与政府谈判,帮助校外公关。董事会下常常设有专门委员会。第三,执行发展战略的学术管理委员会。学术管理委员会由校长和院系资深领导组成。学术管理委员会采取具体行动建设一流,负责教育和研究的产出,有权分配资源。校长有效的领导是世界一流大学成功的关键。世界一流大学校长的任期一般较长,至少5年,有的10年以上。美国名校校长平均任期(最近5届)为哈佛21年,密歇根10.5年,斯坦福9.6年,伯克利7.2年,美国全国平均7.0年。校长下面有高级学术管理

负责人(如教务长)。在听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校长对任命教务长和院系负责人有很大权威。院系负责人对一流建设起关键作用,他们一般是受尊敬的人物,是学术带头人兼管理专家,可以外聘。第四,师生代表组成的各种委员会。一流大学的教师是学校一流水平的捍卫者,而不只是具体学科中的一员。一流大学的章程规定,教师有参与参议会或议事会的权利与义务。对大学和原系的重要人事任免发表意见,对大学的战略规划和重点学科建设提出建议。

第七,具有较高的国际化水平。

世界一流大学是最国际化的组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把国际化作为大学的第四职能,与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并列。世界一流大学遵循开放办学原则。他们不仅是国际科技、教育、文化交流的中心,而且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基地。世界一流大学攻读学位的海外留学生的比例较高。美国顶尖的10所私立大学,海外留学生的比例占

18.1%;英国顶尖的10大学,海外留学生的比例19.4%。拿

大多伦多大学是北美最大的公立大学,学生近7万人,8%的本科生来自国外,20%的研究生来自国外。欧洲大陆和亚太地区虽然受语言的影响,海外留学生的比例不及英美高,但仍然保持很高的比例。如东京大学留学生的比例为7%,京都大学为6%,瑞士联邦理工学院为20%法国巴黎第六大学为14%,荷兰莱顿大学为8%,德国的波恩大学为6%。不仅如此,一流大学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许多本科生就有机会到其它一些世界知名大学进行一学期甚至一学年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经历向海外延伸;资助研究生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以培养具有国际思维和眼界的创新型人才。世界一流大学超过三分之一的教师来自海外。教师的国际流动性强,在国际流动中形成良性循环,避免近亲繁殖。国际化的教师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国际化的学术环境和评价标准。也就是说要按外界公认的国际标准竞争。白宫科技顾问,原纽约州立大学(StonyBrook)校长Marburger指出:“只能按国际公认的标准来达到一流。单独搞一流标准只能偏离方向。只有成员是一流的,机构才能是一流的。因此争取达到一流的大学必须不断评估自己的人员,这种评估必须有外界参与”。

根据世界一流大学的要素特征,我们可以这样描述世界一流大学:具有世界领先的学术成就和卓越的人才培养,其关键是有世界级的师资队伍,必不可少的两个基础条件是有效的管理体制和充足的办学经费。

其实,在这些要素特征背后,有一个更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大学的灵魂。世界一流大学是一所有灵魂的大学,它一定有深沉而远大的抱负,不但引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而且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世界一流大学有自己的价值信

46CHINA

HIGHEREDUCATION

实践探索

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12期

◆武富荣/李思殿

岗位实践是培养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创新意识的必经之路,是实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检验环节。然而,作为岗位实践的唯一机会,教育实习这一长期困扰高师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老大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教育实习因其成本高,组织难度大,被不断弱化和边缘化:一来时间缩短,二来内容简化,三来管理松散。对多数师范生来说,普遍实行的6-8周的跟岗实习只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更有甚者,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实习安排难度进一步加大,不少师范院校和承担教师教育的高校干脆采取让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学校的“放羊式”教育实习管理办法。暂且不谈大学生校内专业知识和教师教育理论掌握如何,如此教育实习,把教师教育最本质和特征的过程形式化,必然造成师范生实践能力低下,创新意识淡漠,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和面对社会就业的本领弱化。这种状况固然受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对教育实习重要性的思想认识问题和现行教育实习的管理体制问题———中国传统的教育实习模式“师范院校———实习学校”二元格局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无法实现教师教育高度的实践性和反思性要求。笔者认为,无论师范院校如何转型,无论教师教育与学科教育如何分离或者融合,教学岗位实践始终是教师教育不可或

缺的环节;否则,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就是未经实践检验的社会产品。

2007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

习支教工作的意见》,要求师范生必须参加至少为期半年的实习支教。这是中国师范教育百年发展史上一次带有根本意义的重大改革,对推进国内教师教育的整体创新和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必将产生重要影响。改革实践表明,实现教师教育的实践属性,创造性地开展实习支教,必须改革我国传统教育实习“师范院校———实习学校”的二元格局,构建“高师院校———地方政府———实习学校”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实践平台。

一、构建“三位一体”教师教育实践平台的必要性实习支教是一种强化的教育实习。顾名思义,实习支教具有师范生教育实习和支援落后地区基础教育双重功能,即通过组织师范生到教育发展相对落后、教师资源比较缺乏的社区和农村学校(主要是农村学校),以部分或全部承担当地教师实际工作岗位职责的形式进行教育实习,同步达到培养师范生师德师能和支援地方基础教育的双重目的。显然,这种岗位“实习”在现实条件下只能在教师


中国13所世界一流大学相关热词搜索:中国建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世界一流大学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中国13所世界一流大学”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中国13所世界一流大学"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11532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