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百家姓全文

百家姓全文

2016-11-02 09:04:25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百家姓全文(共7篇)1 百家姓全文带拼音——打印《百家姓》zhào qián sūn lǐ zhōu wú zhèng wáng 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féng chén chǔ wèi jiǎng shěn hán yá...

1 百家姓全文带拼音——打印
百家姓全文 第一篇

《百家姓》

zhào qián sūn lǐ zhōu wú zhèng wáng 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féng chén chǔ wèi jiǎng shěn hán yáng 冯 陈 褚 卫 蒋 沈 韩 杨 zhū qin yoú xǔ hé lǚ shi zhāng 朱 秦

kǒng cáo

孔 曹

qī xiè

戚 谢

yún sū

云 苏

lǔ wéi

鲁 韦

yú rén

俞 任

fèi(bì) lián

费 廉

téng yīn

滕 殷

lè(yuè) yú

乐 于

wǔ yú

伍 余

hé mù

和 穆

qí máo

祁 毛

jì fú

计 伏

尤 yán 严 zōu 邹 pān 潘 chāng 昌 yuán 袁 cén 岑 luó 罗 shí 时 yuán 元 xiāo 萧 yǔ 禹 chéng 成 许 huà 华 yù 喻 gě 葛 mǎ 马 liǔ 柳 xuē 薛 bì 毕 fù 傅 bǔ 卜 yǐn 尹 dí 狄 dài 戴 何 吕 jīn wèi 金 魏 bǎi(bó) shuǐ 柏 水 xī fàn 奚 范 miáo fèng 苗 凤 fēng bào 酆 鲍 léi hè 雷 贺 hǎo wū 郝 邬 pí biàn 皮 卞 gù mèng 顾 孟 yáo shào 姚 邵 mǐ bèi 米 贝 tán sòng 谈 宋

1 施 张 táo jiāng 陶 姜 dòu zhāng 窦 章 péng láng 彭 郎 huā fāng 花 方 shǐ táng 史 唐 ní tāng 倪 汤 ān cháng 安 常 常 qí kāng 齐 康 píng huáng 平 黄 zhàn wāng 湛 汪 míng zāng 明 臧 máo páng 茅 庞 。

xióng jǐ shū qū xiàng zhù dǒng liáng 熊 纪 舒 屈 项 祝 董 梁 dù ruǎn lán mǐn xí jì má qiáng 杜 阮 蓝 闵 席 季 麻 强 jiǎ lù lóu wēi jiāng tóng yán guō 贾 路 娄 危 江 童 颜 郭 méi shèng lín diāo zhōng xú qiū luò 梅 盛 林 刁

Gāo Xià Cài Tián

高 夏 蔡 田

yú wàn zhī kē

虞 万 支 柯

jīng fáng qiú miào【百家姓全文】

经 房 裘 缪

dīng xuān féi dèng

丁 宣 贲 邓

bāo zhū zuǒ shí

包 诸 左 石

chéng jī xíng huá

程 嵇 邢 滑

xún yáng yū huì

荀 羊 於 惠

ruì yì chǔ jìn

芮 羿 储 靳

jǐng duàn fù wū

井 段 富 巫

mù kuí(wěi) shān gǔ

牧 隗 山 谷

quán xī bān yǎng

全 郗 班 仰

nìng qiú luán bào

宁 仇 栾 暴

zǔ wǔ fú liú

祖 武 符 刘 钟 Fán 樊 zǎn 昝 gān 干 yù 郁 cuī 崔 péi 裴 zhēn 甄 jí 汲 wū 乌 chē 车 qiū 秋 gān 甘 jǐng 景

2 徐 邱 hu líng 胡 凌 guǎn lú 管 卢 xiè yīng 解 应 shàn háng 单 杭 jí niǔ 吉 钮 lù róng 陆 荣 qū jiā 曲 家 bǐng mí 邴 糜 jiāo bā 焦 巴 hóu fú 侯 宓 zhòng yī 仲 伊 tǒu lì 钭 厉 zhān shù 詹 束 骆 huò 霍 mò 莫 zōng 宗 hóng 洪 gōng 龚 wēng 翁 fēng 封 sōng 松 gōng 弓 péng 蓬 gōng 宫 róng 戎 lóng 龙

yè xìng sī sháo gào lí jì bó 叶 幸 司 韶 郜 黎 蓟 薄 yìn sù bái huái pú tái cóng è 印 宿 白 怀 蒲 邰 从 鄂 suǒ xián j í lài zhuó lìn tù méng 索 咸 籍 赖 卓 蔺 屠 蒙 chí qiáo yīn yù xū nài cāng shuāng 池 乔 阴 鬱 胥 能 苍 双 wén shēn dǎng zhái tán gòng láo páng 闻 莘 党 翟 谭 贡 劳 逄 jī shēn fú dǔ rǎn zǎi lì yōng 姬 申 扶 堵 冉 宰 郦 雍 xì qú sāng guì pú niú shòu tōng 卻 璩 桑 桂 濮 牛 寿 通 biān hù yān jì jiá pǔ shàng nóng 边 扈 燕 冀 郏 浦 尚 农 wēn bié zhuāng yàn chái qú yán chōng 温 别 庄 晏 柴 瞿 阎 充 mù lián hú xí huàn ài yú róng 慕 连 茹 习 宦 艾 鱼 容 xiàng gǔ yì shèn gē liào yǔ zhōng 向 古 易 慎 戈 廖 庾 终 jì jū héng bù dū gěng mǎn hóng 暨 居 衡 步 都 耿 满 弘 kuāng guó wén kòu guǎng lù quē dōng 匡 国 文 寇 广 禄 阙 东 ōu shū wò lì yù yuè kuí lóng 欧 殳 沃 利 蔚 越 夔 隆

Shī gǒng shè niè cháo gōu áo Róng 师 巩 厍 聂 晁 勾(句) 敖 融 lěng zī xīn kàn nā(nuó) jiǎn ráo kōng 冷 訾 辛 阚 那 简 饶 空 zēng wú shā niè yǎng Jū xū féng 曾 毋 沙 乜 养 鞠 须 丰

3

cháo guān kuǎi xiāng zhā hòu jīng hóng 巢 关 蒯 相 查 后 荆 红 yóu zhú quán lù gě(gài) yì huán gōng 游 竺 权 逯 盖 益 桓 公 mò qí sī mǎ shàng guān ōu yáng xià hóu zhū gě 万俟 司马 上官 欧阳 夏侯 诸葛 wén rén dōng fāng hè lián huáng fǔ yù chí gōng yáng 闻人 东方 赫连 皇甫 尉迟 公羊 tán tái gōng yě zōng zhèng pú yáng chún yú chán yú 澹台 公冶 宗政 濮阳 淳于 单于 tài shū shēn tú gōng sūn zhòng sūn xuān yuán líng hú 太叔 申屠 公孙 仲孙 轩辕 令狐 zhōng lí yǔ wén zhǎng sūn mù róng xiān yú lǘ qiū 钟离 宇文 长孙 慕容 鲜于 闾丘 sī tú sī kōng qi guān sī kòu zhǎng dū 司徒 司空 丌官 司寇 仉 督 zǐchē zhuān sūn duān mù wū mǎ gōng xī 子车 颛孙 端木 巫马 公西

qīdiāo yuèzhèng rǎng sì gōng liáng tuò bá jā gǔ 漆雕 乐正 壤驷 公良 拓跋 夹谷 zǎi fǔ gǔ liáng Jìn chǔ yán fǎ

宰父 谷梁 晋 楚 闫 法 rú yān tú qīn duàn gān bǎi lǐ

汝 鄢 涂 钦 段干 百里

dōng guō nán mén hū yán guī hǎi yáng shé wēi shēng 东郭 南门 呼延 归 海 羊舌 微生 yuè shuài gōu kòng kuàng hòu yǒu(yòu) qín 岳 帅 缑 亢 况 郈 有 琴 liáng qiū zuǒ qiū dōng mén xī mén 梁丘 左丘 东门 西门

shāng móu shé nài(mǐ) bó shǎng ná gōng 商 牟 佘 佴 伯 赏 南 宫 mò hǎ qiáo dá nián ài yáng tóng 墨 哈 谯 笪 年 爱 阳 佟

4

百家姓全文(带拼音)
百家姓全文 第二篇

百家姓大全(带拼音)

Lè(Yuè) Yú Shí Fù Pí Biàn Qí Kāng 乐 于 时 傅 皮 卞 齐 康

Zhào Qián Sūn Lǐ Zhōu Wú Zhèng Wáng Wǔ Yú Yuán Bǔ Gù Mèng Píng Huáng 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伍 余 元 卜 顾 孟 平 黄

Féng Chén Chǔ Wèi Jiǎng Shěn Hán YángHé Mù Xiāo Yǐn Yáo Shào Zhàn Wāng 冯 陈 褚 卫 蒋 沈 韩 杨 Zhū Qin Yoú Xǔ Hé Lǚ Shi Zhāng 朱 秦 尤 许 何 吕 施 张

Kǒng Cáo Yán Huà Jīn Wèi Táo Jiāng 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 姜

Qī Xiè Zōu Yù Bǎi(Bó) Shuǐ Dòu Zhāng 戚 谢 邹 喻 柏 水 窦 章 Yún Sū Pān Gě Xī Fàn Péng Láng 云 苏 潘 葛 奚 范 彭 郎

Lǔ Wéi Chāng Mǎ Miáo Fèng Huā Fāng 鲁 韦 昌 马 苗 凤 花 方

Yú Rén Yuán Liǔ Fēng Bào Shǐ Táng 俞 任 袁 柳 酆 鲍 史 唐

Fèi(Bì) Lián Cén Xuē Léi Hè Ní Tāng 费 廉 岑 薛 雷 贺 倪 汤 Téng Yīn Luó Bì Hǎo Wū ān Cháng 滕 殷 罗 毕 郝 邬 安 常

和 穆 萧 尹 姚 邵 湛 汪 Qí Máo Yǔ Dí Mǐ Bèi Míng Zāng 祁 毛 禹 狄 米 贝 明 臧

Jì Fú Chéng Dài Tán Sòng Máo Páng 计 伏 成 戴 谈 宋 茅 庞

Xióng Jǐ Shū Qū Xiàng Zhù Dǒng Liáng 熊 纪 舒 屈 项 祝 董 梁 Dù Ruǎn Lán Mǐn Xí Jì Má Qiáng 杜 阮 蓝 闵 席 季 麻 强

Jiǎ Lù Lóu Wēi Jiāng Tóng Yán Guō 贾 路 娄 危 江 童 颜 郭

Méi Shèng Lín Diāo Zhōng Xú Qiū Luò 梅 盛 林 刁 钟 徐 邱 骆 Gāo Xià Cài Tián Fán Hú Líng Huò 高 夏 蔡 田 樊 胡 凌 霍 Yú Wàn Zhī Kē Zǎn Guǎn Lú Mò 虞 万 支 柯 昝 管 卢 莫

one

Jīng Fáng Qiú Miào Gān Xiè Yīng Zōng 经 房 裘 缪 干 解 应 宗

Yè Xìng Sī Sháo Gào Lí Jì Bó 叶 幸 司 韶 郜 黎 蓟 薄

Dīng Xuān Féi Dèng Yù Shàn Háng Hóng Yìn Sù Bái Huái Pú Tái Cóng è 丁 宣 贲 邓 郁 单 杭 洪 Bāo Zhū Zuǒ Shí Cuī Jí Niǔ Gōng 包 诸 左 石 崔 吉 钮 龚

Chéng Jī Xíng Huá Péi Lù Róng Wēng 程 嵇 邢 滑 裴 陆 荣 翁

Xún Yáng Yū Huì Zhēn Qū Jiā Fēng 荀 羊 於 惠 甄 曲 家 封 Ruì Yì Chǔ Jìn Jí Bǐng Mí Sōng 芮 羿 储 靳 汲 邴 糜 松

Jǐng Duàn Fù Wū Wū Jiāo Bā Gōng 井 段 富 巫 乌 焦 巴 弓

Mù Kuí(Wěi) Shān Gǔ Chē Hóu Fú Péng牧 隗 山 谷 车 侯 宓 蓬

Quán Xī Bān Yǎng Qiū Zhòng Yī Gōng 全 郗 班 仰 秋 仲 伊 宫

Nìng Qiú Luán Bào Gān Tǒu Lì Róng 宁 仇 栾 暴 甘 钭 厉 戎

Zǔ Wǔ Fú Liú Jǐng Zhān Shù Lóng 祖 武 符 刘 景 詹 束 龙

印 宿 白 怀 蒲 邰 从 鄂 Suǒ Xián Jí Lài Zhuó Lìn Tù Méng 索 咸 籍 赖 卓 蔺 屠 蒙

Chí Qiáo Yīn Yù Xū Nài Cāng Shuāng 池 乔 阴 鬱 胥 能 苍 双

Wén Shēn Dǎng Zhái Tán Gòng Láo Páng 闻 莘 党 翟 谭 贡 劳 逄 Jī Shēn Fú Dǔ Rǎn Zǎi Lì Yōng 姬 申 扶 堵 冉 宰 郦 雍 Xì Qú Sāng Guì Pú Niú Shòu Tōng 卻 璩 桑 桂 濮 牛 寿 通

Biān Hù Yān Jì Jiá Pǔ Shàng Nóng 边 扈 燕 冀 郏 浦 尚 农

Wēn Bié Zhuāng Yàn Chái Qú Yán Chōng 温 别 庄 晏 柴 瞿 阎 充 Mù Lián Rú Xí Huàn ài Yú Róng 慕 连 茹 习 宦 艾 鱼 容

Xiàng Gǔ Yì Shèn Gē Liào Yǔ Zhōng 向 古 易 慎 戈 廖 庾 终

two

Jì Jū Héng Bù Dū Gěng Mǎn Hóng 暨 居 衡 步 都 耿 满 弘

Tán tái Gōng yě Zōng zhèng Pú yáng Chún yú Chán yú

Kuāng Guó Wén Kòu Guǎng Lù Quē Dōng 澹台 公冶 宗政 濮阳 淳于 单于 匡 国 文 寇 广 禄 阙 东 ōu Shū Wò Lì Yù Yuè Kuí Lóng 欧 殳 沃 利 蔚 越 夔 隆

Shī Gǒng Shè Niè Cháo Gōu áo Róng 师 巩 厍 聂 晁 勾(句) 敖 融

Lěng Zī Xīn Kàn Nā(Nuó) Jiǎn Ráo Kōng 冷 訾 辛 阚 那 简 饶 空

【百家姓全文】

Zēng Wú Shā Niè Yǎng Jū Xū Féng 曾 毋 沙 乜 养 鞠 须 丰

Tài shū Shēn tú Gōng sūn Zhòng sūn Xuān yuán Líng hú

太叔 申屠 公孙 仲孙 轩辕 令狐

Zhōng lí Yǔ wén Zhǎng sūn Mù róng Xiān yú Lǘ qiū

钟离 宇文 长孙 慕容 鲜于 闾丘 Sī tú Sī kōng Qí guān Sī kòu Zhǎng Dū 司徒 司空 丌官 司寇 仉 督

Zǐchē Zhuān sūn Duān mù Wū mǎ Gōng xī

Cháo Guān Kuǎi Xiāng Zhā Hòu Jīng Hóng 子车 颛孙 端木 巫马 公西 巢 关 蒯 相 查 后 荆 红

Yóu Zhú Quán Lù Gě(Gài) Yì Huán Gōng 游 竺 权 逯 盖 益 桓 公

Qīdiāo Yuèzhèng Rǎng sì Gōng liáng Tuò bá Jā gǔ

漆雕 乐正 壤驷 公良 拓跋 夹谷

Mò qí Sī mǎ Shàng guān ōu yáng Xià hóu Zǎi fǔ Gǔ liáng Jìn Chǔ Yán Fǎ Zhū gě

万俟 司马 上官 欧阳 夏侯 诸葛

宰父 谷梁 晋 楚 闫 法 Rú Yān Tú Qīn Duàn gān Bǎi lǐ

Wén rén Dōng fāng Hè lián Huáng fǔ Yù 汝 鄢 涂 钦 段干 百里 chí Gōng yáng

闻人 东方 赫连 皇甫 尉迟 公羊

three

Dōng guō Nán mén Hū yán Guī Hǎi Yáng shé Wēi shēng

东郭 南门 呼延 归 海 羊舌 微生 Yuè Shuài Gōu Kòng Kuàng Hòu Yǒu(Yòu) Qín

岳 帅 缑 亢 况 郈 有 琴

Liáng qiū Zuǒ qiū Dōng mén Xī mén 梁丘 左丘 东门 西门

Shāng Móu Shé Nài(Mǐ) Bó Shǎng Nán gōng

商 牟 佘 佴 伯 赏 南宫

Mò Hǎ Qiáo Dá Nián ài Yáng Tóng 墨 哈 谯 笪 年 爱 阳 佟

Dì wǔ Yán Fú 《 Bǎi Jiā Xìng 》Zhōng 第五 言 福 《 百 家 姓》 终 2012-8-10

four

新百家姓全文
百家姓全文 第三篇

百家姓全文(拼音)

赵(zhào) 钱(qián) 孙(sūn) 李(lǐ)

周(zhōu) 吴(wú) 郑(zhâng) 王(wáng)

冯(fãng) 陈(chãn) 褚(chǔ) 卫(wâi)【百家姓全文】

蒋(jiǎng) 沈(shěn) 韩(hán) 杨(yáng)

朱(zhū) 秦(qín) 尤(yïu) 许(xǔ)

何(hã) 吕(lǚ) 施(shī) 张(zhāng)

孔(kǒng) 曹(cáo) 严(yán) 华(huà)

金(jīn) 魏(wâi) 陶(táo) 姜(jiāng)

戚(qī) 谢(xiâ) 邹(zōu) 喻(yù)

柏(bǎi) 水(shuǐ) 窦(dîu) 章(zhāng)

云(yún) 苏(sū) 潘(pān) 葛(gě)

奚(xī) 范(fàn) 彭(pãng) 郎(láng)

鲁(lǔ) 韦(wãi) 昌(chāng) 马(mǎ)

苗(miáo) 凤(fâng) 花(huā) 方(fāng)

俞(yú) 任(rân) 袁(yuán) 柳(liǔ)

酆(fēng) 鲍(bào) 史(shǐ) 唐(táng)

费(fâi) 廉(lián) 岑(cãn) 薛(xuē)

雷(lãi) 贺(hâ) 倪(ní) 汤(tāng)

滕(tãng) 殷(yīn) 罗(luï) 毕(bì)

郝(hǎo) 邬(wū) 安(ān) 常(cháng)

乐(yuâ) 于(yú) 时(shí) 傅(fù)

皮(pí) 卞(biàn) 齐(qí) 康(kāng)

伍(wǔ) 余(yú) 元(yuán) 卜(bǔ)

顾(gù) 孟(mâng) 平(píng) 黄(huáng)

和(hã) 穆(mù) 萧(xiāo) 尹(yǐn)

姚(yáo) 邵(shào) 湛(zhàn) 汪(wāng)

祁(qí) 毛(máo) 禹(yǔ) 狄(dí)

米(mǐ) 贝(bâi) 明(míng) 臧(zāng)

计(jì) 伏(fú) 成(chãng) 戴(dài)

谈(tán) 宋(sîng) 茅(máo) 庞(páng)

熊(xiïng) 纪(jì) 舒(shū) 屈(qū)

项(xiàng) 祝(zhù) 董(dǒng) 梁(liáng)

杜(dù) 阮(ruǎn) 蓝(lán) 闵(mǐn)

席(xí) 季(jì) 麻(má) 强(qiáng)

贾(jiǎ) 路(lù) 娄(lïu) 危(wēi)

江(jiāng) 童(tïng) 颜(yán) 郭(guō)

梅(mãi) 盛(shâng) 林(lín) 刁(diāo)

钟(zhōng) 徐(xú) 邱(qiū) 骆(luî)

高(gāo) 夏(xià) 蔡(cài) 田(tián)

樊(fán) 胡(hú) 凌(líng) 霍(huî)

虞(yú) 万(wàn) 支(zhī) 柯(kē)

昝(zǎn) 管(guǎn) 卢(lú) 莫(mî)

经(jīng) 房(fáng) 裘(qiú) 缪(miào)

干(gān) 解(xiâ) 应(yīng) 宗(zōng)

丁(dīng) 宣(xuān) 贲(bēn) 邓(dâng)

郁(yù) 单(shàn) 杭(háng) 洪(hïng)

包(bāo) 诸(zhū) 左(zuǒ) 石(shí)

崔(cuī) 吉(jí) 钮(niǔ) 龚(gōng)

程(chãng) 嵇(jī) 邢(xíng) 滑(huá)

裴(pãi) 陆(lù) 荣(rïng) 翁(wēng)

荀(xún) 羊(yáng) 於(yū) 惠(huì)

甄(zhēn) 曲(qū) 家(jiā) 封(fēng)

芮(ruì) 羿(yì) 储(chǔ) 靳(jìn)

汲(jí) 邴(bǐng) 糜(mí) 松(sōng)

井(jǐng) 段(duàn) 富(fù) 巫(wū)

乌(wū) 焦(jiāo) 巴(bā) 弓(gōng)

牧(mù) 隗(kuí) 山(shān) 谷(gǔ)

车(chē) 侯(hïu) 宓(mì) 蓬(pãng)

全(quán) 郗(xī) 班(bān) 仰(yǎng)

秋(qiū) 仲(zhîng) 伊(yī) 宫(gōng)

宁(nìng) 仇(qiú) 栾(luán) 暴(bào)

甘(gān) 钭(tǒu) 厉(lì) 戎(rïng)

祖(zǔ) 武(wǔ) 符(fú) 刘(liú)

景(jǐng) 詹(zhān) 束(shù) 龙(lïng)

叶(yâ) 幸(xìng) 司(sī) 韶(sháo)

郜(gào) 黎(lí) 蓟(jì) 薄(bï)

印(yìn) 宿(sù) 白(bái) 怀(huái)

蒲(pú) 邰(tái) 从(cïng) 鄂(â)

索(suǒ) 咸(xián) 籍(jí) 赖(lài)

卓(zhuï) 蔺(lìn) 屠(tú) 蒙(mãng)

池(chí) 乔(qiáo) 阴(yīn) 鬱(yù)【百家姓全文】

胥(xū) 能(nài) 苍(cāng) 双(shuāng)

闻(wãn) 莘(shēn) 党(dǎng) 翟(zhái)

谭(tán) 贡(gîng) 劳(láo) 逄(páng)

【百家姓全文】

姬(jī) 申(shēn) 扶(fú) 堵(dǔ)

冉(rǎn) 宰(zǎi) 郦(lì) 雍(yōng)

郤(xì)) 璩(qú) 桑(sāng 桂(guì)

濮(pú) 牛(niú) 寿(shîu) 通(tōng)

边(biān) 扈(hù) 燕(yān) 冀(jì)

郏(jiá) 浦(pǔ) 尚(shàng) 农(nïng)

温(wēn) 别(biã) 庄(zhuāng) 晏(yàn)

柴(chái) 瞿(qú) 阎(yán) 充(chōng)

慕(mù) 连(lián) 茹(rú) 习(xí)

宦(huàn) 艾(ài) 鱼(yú) 容(rïng)

向(xiàng) 古(gǔ) 易(yì) 慎(shân)

戈(gē) 廖(liào) 庾(yǔ) 终(zhōng)

暨(jì) 居(jū) 衡(hãng) 步(bù)

都(dū) 耿(gěng) 满(mǎn) 弘(hïng)

匡(kuāng) 国(guï) 文(wãn) 寇(kîu)

广(guǎng) 禄(lù) 阙(quē) 东(dōng)

欧(ōu) 殳(shū) 沃(wî) 利(lì)

蔚(wâi) 越(yuâ) 夔(kuí) 隆(lïng)

师(shī) 巩(gǒng) 厍(shâ) 聂(niâ)

晁(cháo) 勾(gōu) 敖(áo) 融(rïng)

冷(lěng) 訾(zǐ) 辛(xīn) 阚(kàn)

那(nā) 简(jiǎn) 饶(ráo) 空(kōng)

曾(zēng) 母(mǔ) 沙(shā) 乜(niâ)

养(yǎng) 鞠(jū) 须(xū) 丰(fēng)

巢(cháo) 关(guān) 蒯(kuǎi) 相(xiàng)

查(zhā) 后(hîu) 荆(jīng) 红(hïng)

游(yïu) 竺(zhú) 权(quán) 逯(lù)

盖(gài) 益(yì) 桓(huán) 公(gōng)

万俟(mî qí) 司马(sī mǎ) 上官(shàng guān) 欧阳(ōu yáng) 夏侯(xià hïu) 诸葛(zhū gě) 闻人(wãn rãn) 东方(dōng fāng) 赫连(hâ lián) 皇甫(huáng pǔ) 尉迟(yù chí) 公羊(gōng yáng) 澹台(tán tái) 公冶(gōng yě) 宗政(zōng zhâng) 濮阳(pú yáng) 淳于(chún yú) 单于(chán yú) 太叔(tài shū) 申屠(shēn tú) 公孙(gōng sūn) 仲孙(zhîng sūn) 轩辕(xuān yuán) 令狐(lìng hú ) 钟离(zhōng lí) 宇文(yǔ wãn) 长孙(zhǎng sūn) 慕容(mù rïng) 鲜于(xiān yú) 闾丘(lǘ qiū) 司徒(sī tú) 司空(sī kōng) 亓官(qí guān) 司寇(sī kîu) 仉督(zhǎng dū) 子车(zǐ jū) 颛孙(zhuān sūn) 端木(duān mù) 巫马(wū mǎ) 公西(gōng xī) 漆雕(qī diāo) 乐正(yuâ zhâng) 壤驷(rǎng sì) 公良(gōng

liáng)

拓跋(tuî bá) 夹谷(jiá gǔ) 宰父(zǎi fǔ) 榖梁(gǔ liáng)

钞票打油诗
百家姓全文 第四篇

诗歌一:钞票打油诗
一物真奇妙,
魔法实在高:
能换成美酒,
能购来佳肴。
贪官为了它,
法律脑后抛。
小姐为了它,
廉耻都不要。
有人为它哭,
有人为它笑。钞票打油诗
如果没有它,
世界将乱套。
究竟它是谁?
原来是钞票。
诗歌二:钞票打油诗
有什么不能有病
没什么不能没钱
吃穿住行深发展
摸爬滚打只为钱
诗歌三:钞票打油诗
千年一叹紫虹现,
忧国忧民抒己见。
一针见血知病根,
长谈不及君片言。
诗歌四:钞票打油诗
小小钞票真奇怪
少女会把老头爱
假如没把钞票带
跑得比那兔子快
钞票只有三寸长
就像见到丈母娘
跟她闺女好多年
没钱真的苦难言
一生挣钱到白头
死了一分带不走
诗歌五:钞票打油诗
百家姓中排第二,今人多尊为老大。
有钱能使鬼推磨,狗眼看人只看它。
 
腰缠万贯是大爷,官员捧场称兄弟。钞票打油诗
弄个代表委员当,你来发财他摇旗。
人人都做发财梦,梦想一夜成富翁。
君子爱财需有道,一失足成千古痛。

清朝科举制度
百家姓全文 第五篇

[篇一:清代的科举制度]

在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曾实行一千三百余年,至清代而臻于完备。今天,全国各地仍保存有许多与清代科举制度有关的文物建筑,如北京的国子监及树立其中的清代进士题名碑,曾作为殿试场所的故宫太和殿和保和殿,散见于各地的举人、进士匾额、牌坊及学宫遗址,以及历史档案中保存的各种考试试卷、考试规则等等。所有这些,均构成了我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物建筑,如今已经成为静态的历史化石,为了将它们还原为一个个活生生的历史场面和过程,以飨导游和游人,我们就必须对清代科举制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清朝科举制度

一、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建立

清代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所谓科举,也就是“分科举士”。

在中国历史上,某地士民能够在战争期间保守、收复城池或捐输军饷,经奏准可以永久性增广其学额;遇有皇帝登基、万寿、巡幸、谒陵等典礼,可以一次性增广全国各地或部分有关地区的学额。生员分廪生、增生(增广生员)和附生(附学生员)三种。廪生每年由国家发给廪饩银(即助学金)四两,有为应试童生具保的责任。遇有廪生因各种原因出缺,由岁试(详下文)中名列一等的增生和附生递补。新入学的生员须在学学习三年,至下期新生入学为止。学习期间,必须参加月课和季考,无故不参加者给予处分,直至黜革。学习期满离校的生员,要参加每三年举行一次的岁考,以检验其是否坚持学业,视考试成绩给以奖惩。

(三)国子监。清代在京师设立的国学称国子监,亦称太学,其监内肄业的学生统称国子监生,但实际上分为贡生与(狭义的)监生两类。北京国子监琉璃牌坊“贡”者,贡于王庭之义;贡生即地方贡生员于朝廷。清代贡生有五种:

①岁贡。岁贡生由各府、州、县学食饩十年后的廪生按资历深浅挨次升贡,其名额视各府州县学之大小而不等,或一年、二年一名,或三年、四年、五年乃至十年一名。

②恩贡。遇有国家庆典或登基颁布恩诏之年,以本年当出岁贡廪生出贡,称恩贡;次年再以各学廪生排在最前列者充当岁贡。

③拔贡。拔贡由各省学政(学政一职详下文)对各学生员进行专门考试,选其优者充之;选拔最初无定期,乾隆七年后定为每12年进行一次。每届考试之年,由生员向自己所在的府、州、县学报名,经各学学官审查后申送本省学政参加考试。录取名额一般为每府学二名,每州、县学一名。

④优贡。优贡亦由各省学政考取,每三年一次,每省不过数人。

⑤副贡。清代乡试各省按正式录取举人名额的五分之一录取副榜,称副贡。以上五贡人员为正途出身,可以经礼部铨选做官,也可经考试入国子监读书(副贡不须考选)。除以上“五贡”之外还有所谓例贡,由生员和监生捐赀取得。

监生有四种:

①恩监。由各官学生考取和以孔子及先贤之后裔的身份入监者称恩监。

②荫监。荫监分为恩荫和难荫:清代文官京官四品以上、外官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俱准送一子入国子监读书,这些人以及遇恩典特准入国子监者,称恩荫监生。此外,京官外官三品以上不论满汉,三年任满后勤于王事死难者,准其一子入国子监读书;各省布政使、按察使、盐运使以及各州县正印官、佐贰官死于王事者,亦准荫其一子嗣入国子监学习,俱称难荫监生。

③优监。优监系指以附生身份入国子监学习者。

④例监。例监系指以俊秀(即没有任何功名的平民)捐赀取得监生资格者。

国子监置祭酒、司业等官员,掌监生的教学和考试;设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等六堂,作为讲习之所。各类取得入监学习资格的人员,入监前须经考试,贡生取在一、二等,监生取在一等者,方能入学。国子监学生分内班、外班,均有定额;不论内、外班生,每月皆给膏火银。按照有关制度规定,内班住校,外班上课时到监。但实际上,这种教学制度年久日渐废弛,内班学生一般课考时方到监,外班更是形同虚设。国子监的学习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兼习书法,此外还可选修诸子和<十三经><二十一史>。国子监生学习期间有大课、季考、月考等考试,以检验其成绩。在国子监肄业的人员,优者可按有关制度参加经廷试,任用为低级官员。由于国子监教学制度的废弛,监生并不务学,其名多为捐纳以及参加乡试的资格,为人们所轻视。

(四)其他官学。清代以太祖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什的本支子孙为宗室,俗称黄带子;以塔克什叔伯兄弟之子为觉罗,俗称红带子。清代在京师设有宗学,专收宗室子弟;设有觉罗学,专收觉罗子弟,两者皆隶属于宗人府。此外又设景山官学,选内务府三旗(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佐领、管领下的幼童入学;设咸安宫官学,选内务府三旗佐领、管领下的幼童以及八旗俊秀入学。

(五)书院。书院始于唐而盛于宋,至元、明、清普遍设立。唐玄宗开元十一年置丽正书院,本为修书之所,而当时士人读书之地,也有称书院者。宋以后书院为讲学之所,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称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河南的睢阳书院(应天书院)、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和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为四大书院。书院或为官办,或为私办,其主讲人和管理者有洞主、洞正、堂长、山主、山长等各种称呼,而以称山长者最为普遍。

书院本为私人讲学的场所,而清初士人鉴于明末东林党之祸,讲学多顾虑不前,统治者更是有意限制私人讲学。当时清廷曾下令各省的提学官督率各府、州、县学教官讲求教育,此外“不许别创书院,群聚结党”。这一禁令后来虽然被废止,但清政府仍通过各种措施对书院加以控制,如由官方酌拨经费,由地方官员延聘、考核山长等,并且规定书院每月之课仍以八股文为主。这样,清代的书院也就同官办的府、州、县学一样,成为了科举制度的附庸。书院的生徒有生、童之分,前者为贡、廪、增、附、监生,后者为未曾入学的童生。

三、清代科举考试的程序

清代士人在应科举以求功名的路上,要经过考取生员、考取举人和考取进士这三个步骤。在这一过程中,要经过多次考试。确言之,清代各种科举考试可以归入生员考试、举人考试和进士考试等三个系列。在这三个系列中,秀才系列和举人系列的考试均与“学政”这一官职有关。

清代的学政是中央派往各省管理教育和科举事务的官员,其制源于宋代。宋代曾置提举学事司,掌一路州县之学政,并巡察所部儒师之优劣、士子之勤惰。明代除在各省设置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之外,还分设各种道员,其中有一种以按察司佥事提督学校的道员,称提学道,一般由京朝官简任。这种制度在清代继续沿用,雍正后统称“钦命提督某省学政”,一般称“学政”。学政多由朝廷在翰林院、詹事府官员中选任,由其他京官选任者也带翰林院编修或检讨衔;由于学政还兼有在派往省份考试武生的职责,因而又加提督衔。清代的学政三年一任,逢子、卯、午、酉乡试之年的八月简放,其基本任务有三个:第一是主持“院试”(详下文),录取各府、州、县学的生员;第二是主持各地检验生员学业的“岁考”;第三是主持作为乡试预备考试的“科考”。学政系朝廷使节,不受督抚节制,地位很高。下面将科举制度中生员、举人和进士三个系列的考试程序做一个大致的叙述:

(一)生员(秀才)系列的考试。

童生考取生员须经本县、本府(或本直隶州、厅)和学政的三级考试:

1、县试。县试由州县官主持,日期多在二月。其程序,童生向本县衙署的礼房报名,填写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三代存、殁、已仕、未仕之履历;或出具同考五人互相保结,或出具本县廪生的保结,保其身家清白,不属于优倡隶皂之子孙,以及没有冒籍、匿丧、顶替、假捏姓名等情,然后方准应考。县试一般共考五场,每日一场,黎明前点名入场,即日交卷。第一场为正场,试<四书>文两篇,五言六韵试贴诗一首;题目、诗、文的写法皆有一定格式和字数限制。第一场录取者准应府试,其余各场是否参考听考生自便。县试第一者称县案首,院试时惯例录取入学。

2、府试。府试由知府、直隶州知州、直隶厅同知主持,日期多在四月。因故未参加县试者,可于府试前补试一场,亦可参加府试。其他报名、具保、场次、考试内容等与县试相同。第一场录取者即准应院试,其余各场是否参考听考生自便。府试第一名称府案首,院试时惯例录取入学。

3、院试由学政主持。各省学政在三年任期内两次巡回各地,称按临,主持生员的岁考和科考;与此同时,进行童生的院试。因故未参加府试以及县试、府试均未参加者,均可经补考后参加院试。院试报名、结保、考试内容等与县、府试同,惟正场之前加试经古一场,考试解经、史论、诗赋等。院试场规较严。入场由学政亲自点名,认保、派保的廪生排立学政座旁,如有冒考、顶替者,查出究办;此外互保的五名童生还须互相觉察,如有容隐包庇,五人连坐。考生入场携带考篮,内装笔墨食物。为防止夹带,要进行严格的搜检,甚至要解发、袒衣,连鞋袜、文具也要检查,不许携带片纸只字进入考场。点名入场后,考场即封门,禁止出入。为防止考官徇情,试卷弥封糊名。院试录取的新生须填写亲供,书年龄、籍贯、三代以及身高相貌特点,由各州县学官出具印结,汇报学政。学政于大堂召集新生行簪花礼,然后分拨县、州、府学学习。留县者称县学生员,拨府者称府学生员。各府、州、县奉到学政发下的新生名单后,即通知新生定期穿戴雀顶蓝袍,齐集官署大堂设宴簪花;然后在府、州、县官的带领下,前往孔庙谒圣,再至学宫拜谒本学学官。此后即开始入学学习。

学政按临各地,除主持童生入学考试外,还负有整顿学风、检察生员品行和考察生员学业等责任。为此,他还须主持以下活动:科举考生雕像

1、观风、谒庙和放告。学政按临一地后,往往首先拟出经解、策、论、诗、赋等题目,令生员和童生选作,有时也就近到书院考试生童。这些活动旨在考察各地文化风俗,称观风。院试进行之前一日,学政着朝服谒文庙,在大成殿阶下行三跪九叩礼;礼毕升明伦堂,由学官宣读朝廷颁布的旨在规范士子品行的<卧碑文>和<圣谕广训>,诸生肃立环听;此后,由生员掣签讲书,各讲<四书>一章。讲书结束后,根据察访结果对品行学业优劣生员当众予以奖罚;然后查看文庙围墙,倘有破损,即令修理。谒文庙后学政回府州县官署放告,即准人民申诉冤屈,控告不法文武生员、贡生、监生。控状无关学校者不予受理,交当地知府处理。贡生、监生和文武生员犯法,其情节轻者惩戒,重者斥革。

2、岁考。学政到任后第一年按临各地,在主持院试之前对生员进行考试,旨在检查其学习情况,府、州、县学的附生、增生、廪生均须参加,称岁考。岁考实行“六等黜陟法”,即将考试成绩评定为六等,根据成绩对生员的身份进行黜陟,如增生、附生补为廪生,廪生降为增生、附生等。此外,对成绩考列五、六等者,还有青衣和发社两种惩黜。着蓝衫本为生员身份的象征,“青衣”处分即使被惩生员改着青杉,曰“青衣”;“发社”即由县学降入乡社学;最严重的处分是革黜为民。

3、科考。科考是乡试的预选考试,学政到任后第二年进行。成绩分三等,其一二等及三等大省前十名、中小省前五名准应乡试。除科考外,旨在选送参加乡试人员的考试还有生员、贡生、监生的“录科”和“录遗”。所谓录科,即科考成绩三等未获得参加乡试资格者、因故未参加科考者以及在籍监生、荫生、官生、贡生因名不列于本地学宫而不参加科试者,皆须于乡试之年七月由学政考试录科,方能送考;录科各省有定额。所谓录遗,即经录科考试仍未能取得参加乡试资格者以及未参加录科考试者,可以再参加一次考试,录取者也准其乡试。有些人员,可以不经科考、录科、录遗而直接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在这些人中,现任学官准由学政直接送考;在国子监肄业的贡生和监生,由本监官直接送考;正印官胞兄、弟、子、侄中随官员在任读书的贡生、监生,准许本官申送参考;学官、州县佐贰由本任地方官申送参考。

(二)举人系列的考试,即乡试。

清代通过乡试选拔举人,是取古代“乡举”之义。“乡举”一语见于<周礼>,言乡大夫向朝廷推举贤能。汉代察举制度举孝廉、举文学、举明经有道等,就是乡举,无需经过考试。科举制度建立后,乡举须通过考试,因而发展成为乡试制度。明清士子通过乡试后,即取得一种永久性功名———举人,可按科无限期参加礼部会试。

1、乡试的时间和考试内容。清代乡试三年一科,逢子、午、卯、酉举行,称正科;遇皇帝万寿、登基等庆典,增加一次,称恩科。如过庆典之年适逢正科之年,则改是年正科为恩科,原正科改在此前或此后一年举行。<周礼>有三年大比之制,故乡试之年亦称大比之年。乡试于八月举行,亦曰秋闱。乡试分三场进行。以初九、十二、十五日为正场,考生于每场正场前一日入场,后一日出场。考试内容,顺治初年规定第一场考<四书><五经>,用八股文,谓之制义,亦称制艺、时艺、时文;第二场考论一篇,判五道,诏、诰、表择作一道;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五道。乾隆五十二年后,改第一场考<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第二场考经文五篇;第三场考策问五道,题问内容为经史、时务、政治。顺天乡试的<四书>题和贴试诗题由皇帝钦命,其余考试内容由主考、同考官员命题;各省乡试均由主考命题。

2、乡试的参考人员。清代乡试考场设于顺天府和各省。顺天乡试亦称北闱,参考者有两部分人:一为直隶、奉天、热河等省区以及满蒙汉军的生员和贡生、监生;二为各省的贡生、监生。各省乡试地点在省城,参考者为本省的生员。

3、乡试的考场。清代乡试考场称贡院。对于贡院的建筑结构,清末甲辰(1904年)科进士出身的商衍鎏先生在<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中有过记述:顺天贡院建在京师崇文门内东南角,大门前有一座“天开文运”的牌坊,其他与各省贡院基本相同。各省贡院均建于省城东南,贡院大门上正中悬“贡院”墨字匾额,大门东、西建立两坊,分别书“明经取士”和“为国求贤”。贡院大门外为东、西两座辕门,大门分中、左、右三门。进大门后为龙门,门内又平开四门,取<尚书?虞书>“辟四门”以招贤俊之义。龙门直进为至公堂,是监临和外帘官的办公处所。在龙门和至公堂中间,有一楼高耸,名曰明远楼,居高临下,全闱内外形势一览无余。监临等官员可登楼眺望,稽察士子有无私相往来、执役人员有无代为传递之弊。至公堂再往后有一座飞虹桥,过桥即为内帘门。内帘的后部是正副主考和房官办公阅卷的场所。龙门、明远楼两侧是士子考试的号舍,号舍自南而北若干排,每排数十间乃至近百间,顺天和某些大省贡院的号舍总数可达万余间,中小省也有数千间。贡院四面围墙遍插荆棘,四角各有一楼,以为望。考试期间,贡院四周派军队分段驻守巡逻。

4、乡试的场规。清代乡试场规极严,对试前、试后、场内、场外,皆严立禁令。对士子夹带防范尤严,进场时进行严格搜检。为防止夹带,规定士子必须穿拆缝衣服,单层鞋袜,皮衣不得有面,毡毯不得有里;禁止携带木柜木盒、双层板凳、装棉被褥;砚台不许过厚,笔管须镂空,蜡台须空心通底,糕饼饽饽都要切开。严禁考官交通嘱托,贿卖关节,严禁士子与员役协同作弊,违禁者严处。1858年,顺天乡试发生舞弊案,主考官、协办大学士柏被问斩,数十名官员、士子受到包括死刑在内的严重处罚。

5、乡试的考官和阅卷、录取。

清代乡试的考官为正副主考,每省各一人(道光后顺天乡试的副主考为三人),负责命题、阅卷、录取。正副主考均由皇帝钦命简放,专用翰林进士出身的官员。其中顺天乡试用一、二品大员,其他省用侍郎、内阁学士、翰林院、詹事府和都察院的官员。除正副主考外,各省乡试还任用同考官帮助阅卷,同考官也称“房官”,各省8-18人不等。顺天乡试的同考官由礼部会同吏部选用科甲出身的官员担任,各省乡试的同考官由担任乡试“监临”的督抚考选,专用邻省接界三百里以外的在籍进士、举人。“监临”负责监察、总摄考场事务。顺天乡试以顺天府尹为汉监临,任用二三品满官为满监临;各省乡试以巡抚、总督为监临。此外,乡试还设监试、提调、帘官等人员负责管理考场。士子用墨笔作答的原卷称墨卷,出场交卷后由弥封人员将卷上姓名籍贯弥封。为防考官辨认考生笔迹之弊,将弥封后的墨卷编号交誊录人员用朱砂誊录,称朱卷。朱卷誊毕后,经对读人员与墨卷校对无误,分别套封,墨卷存于外帘,将朱卷交内帘阅卷。正副主考批阅各房荐卷,以头场为主,阅后结合第二三场的情况,互阅商酌,取定中额。放榜之日,按中式朱卷红号调取墨卷,当众开封,填写榜名,放榜公布。乡试放榜后各省试卷调礼部复查,称磨勘。房官未荐之卷和主考未取之卷,皆曰落卷,也须略加批语,试后发给考生。乾隆间,有时令督抚、学政对中式举人进行复试,嘉庆后成为定制,道光后定赴京复试。

6、乡试的中额。

清代乡试中额各省多寡不一,依文风之高下、人口之多寡、丁赋之轻重而定。如乾隆年间共取1200余名。乡试正榜取中者称举人,此外每正榜五名取副榜一名,亦称副贡。放榜之期在九月,第一名称解元,顺天乡试的解元例为直隶人。

7、乡试的放榜。

清代乡试于九月放榜,多选寅、辰日支,以辰属龙,寅属虎,取龙虎榜之意;又因时值秋季,桂花盛开,所以也称桂花榜。放榜时,正副主考、监临、房官、提调、监试等齐集公堂,拆墨卷弥封核实中式者姓名、籍贯;核实后交书吏唱名,唱毕填写正榜。榜由第六名写起,末名写完后再提写前五名,由第五名倒写至第一名,谓之“五经魁”。填榜至此,时已入夜,公堂上下燃起巨红花烛,经魁出于哪一房官即将红烛一对置于该房官案前,以表荣誉。经魁唱名声音特高,曰闹五魁。五经魁填写完毕后填写副榜。全榜填写完毕,将榜文加盖顺天府尹或本省督抚关防,载以黄绸彩厅,在鼓乐仪仗兵丁的护卫下,送到顺天府尹署或各省布政使司署、巡抚署前张挂。发榜第二天,在各省巡抚衙门举行“鹿鸣宴”,由主考、监临、学政内外帘官和新科举人参加。新科举人谒见主考、监临、学政、房官,然后依次入座开宴,演奏<诗经>中的<鹿鸣>之章,作魁星舞。新科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第三、四、五名称经魁,第六名称亚魁,其余称文魁,均由国家颁给20两牌坊银和顶戴衣帽匾额。匾额悬挂住宅大门之上,门前可以树立牌坊。新科举人第二年即可赴京参加礼部会试;会试一科或三科不中,也可以经过吏部的“拣选”或“大挑”就任低级官员。

(三)进士系列的考试,包括会试、复试和殿试。

“进士”一词,始见于<礼记?王制>,指可以进授爵禄之人,至隋朝开始成为取士科目,后为历代沿用。清代举人中式后即取得参加会试的资格,经会试、复试和殿试取中者,称进士。

1、会试。

清代会试于春季在京师贡院举行,试期多在三月,所以也称春试(春闱);因由礼部主持,也称礼闱。会试每三年一科,逢丑、未、辰、戌年举行;遇乡试恩科,翌年之会试即为会试恩科,是年正科或提前或延后一年举行。会试考试、阅卷、场规和考试内容等基本同于乡试,惟第一场<四书>三题由皇帝钦命。会试考官于三月简放,初用内阁六部大员4-7人;咸丰后定制4人,一正总裁,三副总裁,以大学士及翰林进士出身的一二品官员者充任;同考官18人,与主考官同时简放,用翰林进士出身的实缺京官。清代会试中额各科多寡不同,一般为百余名或二三百名,最多一科为406名,最少一科为96名。会试四月放榜,中式者称贡士,其第一名称会元。

2、复试。

经会试取中的贡士,接着要参加复试。清初贡士本不进行复试,康熙五十一年因发生科场案,会试后进行了复试。雍正、乾隆两朝,复试间行之,至嘉庆初始成为定制,地点在皇宫保和殿。复试考<四书>文一篇,五言八韵诗一首,当日交卷。第二天派阅卷大臣评定成绩,分一、二、三等,列等者即准参加殿试。

3、殿试。

殿试于会试放榜一月后举行,乾隆二十六年定四月廿一日举行,廿五日传胪(公布名次),著为定制。殿试最初在天安门外,顺治十四年改在皇宫太和殿东西阁阶下,遇风雨时,在太和殿东西两庑。乾隆五十四年,又改太和殿在保和殿。殿试的内容为时务策一道,由读卷大臣拟出若干题,送皇帝钦定圈出,作为试题。殿试试卷的评阅,由皇帝任命读卷大臣进行(由于殿试在名义上是皇帝作主考,所以称读卷而不称阅卷)。读卷大臣共8名,首先由礼部开列大学士及进士出身的尚书、侍郎、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内阁学士的名单,奏请皇帝从中简派。殿试翌日,读卷大臣集于文华殿阅卷。其阅卷的进行,将全部试卷平均分给八名读卷大臣,各自先阅自己所分之卷,然后互相轮看,称转桌。最终成绩的核定一般推首席读卷大臣进行,其他人参加意见。成绩评定后,于廿四日向皇帝进呈前十本,钦定名次并公布引见,称小传胪。廿五日在太和殿公布全部名次,称传胪。殿试名次的排列分为三甲,一甲共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殿试传胪后颁发上谕,一甲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第二名、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状元服殿试传胪典礼十分隆重。清晨,由銮仪卫在太和殿前设卤簿法驾,在檐下设中和韶乐,在太和门内设丹陛大乐;由礼部和鸿胪寺在太和殿内东楹和丹陛之上正中设黄案,丹陛之下设云盘,在午门外设彩亭御仗鼓乐。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各着朝服在丹陛之下左右序立,新科进士身着朝服,头戴三枝九叶顶冠,按名次奇偶序立东西丹墀之末。典礼时到,礼部堂官诣乾清门奏请皇帝礼服乘舆,引入太和殿升座。此时,中和韶乐奏隆平乐章;阶下鸣鞭三响。鞭用皮制,长一丈余,司礼者执鞭柄由下飞舞,回旋而上,鞭声清脆悦耳,响彻云霄。鸣鞭毕,丹陛大乐奏庆平乐章,读卷大臣等官员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礼。大学士进殿从东楹的黄案上取出黄榜,授给礼部尚书,陈于丹陛正中的黄案之上。这时,丹陛大乐又起奏,鸿胪寺官员引新进士就位,宣读制诰:“某年某月某日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传胪官唱第一甲第一名某人,引出班跪于御道左侧;唱第一甲第二名某人,引出班跪于御道右侧稍后;唱第一甲第三名某人,引出班跪于御道左侧再稍后处。然后唱第二甲某人等若干名,第三甲某人等若干名,不引出班。唱名毕,鼓乐大作,大学士至三品以上各官及新进士均行三跪九叩礼,中和韶乐奏显平乐章。典礼完毕,皇帝乘舆还宫。礼部尚书用云盘奉黄榜,置于彩亭之中,在礼乐仪仗下出太和中门至东长安门外,在长安街张挂三日。新进士左出昭德门,右出贞度门,一甲三人随榜亭由午门正中出。由于丹陛中石只有皇帝才可以踩践,所以午门的中路除非皇帝出行从不开启,殿试传胪后准许文武一甲进士由此门出,这是连亲王宰相也不能享有的隆遇。4、朝考。殿试传胪后五日,在保和殿举行进士朝考,以选拔翰林院庶吉士,称馆选。朝考内容为诏、论、疏、诗、赋等形式,前后不一;成绩分为一、二、三等。庶吉士的录取要综合复试、殿试和朝考三次考试的成绩等第,而以朝考成绩为主。一般说来,考四数者(即殿试二甲、复试、朝考一等)肯定可以录取;朝考成绩同时也是进士授官的依据。复试、殿试、朝考均重视楷法,书法不好者难取优等。

(四)武科考试。

清代科举考试除文科外,还有武科,在紫禁城箭楼前广场举行。武科中童生考取生员的童试,其县试、府试略同于文科;其院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于岁试文童考试时举行武童考试,科试之年不考试武童。武科的童试分内外场,第一、二场为外场,考试马射、步射、硬弓刀石;第三场为内场,考默写<武经>,如<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李靖问对><黄石公三略>和<姜太公六韬>等。其中额,府学20名,小州县7-8名,中等州县12名,大州县15名。武科的乡试和会试俱分为三场。头场考试马箭,第二场考试步箭,再考试开硬弓、舞刀、掇石等,此为外场;第三场考试策、论,嘉庆后改为默写<武经>,此为内场。武科乡试的试期为十月,各省中额较文科为少。武举人会试落第者,可赴兵部拣选,任用为绿营兵的千总等低级武官。武科会试的试期在九月,中额一百名至二百名不等。会试后经复试、殿试,一甲一名授一等侍卫,二名、三名授二等侍卫;二甲选十名授三等侍卫,三甲选十六名授蓝翎侍卫,其余以守备(绿营官职)在兵部注册选用。

(五)制科。上述生员、举人、进士系列的考试,均为科举制度中的常科考试。除常科外,清代科举也有制科,或称制举,举行的次数很少。制科由皇帝在殿廷亲自进行。康熙十七年、乾隆元年两次开博学鸿词科,令中央和地方的官员举荐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不论已仕未仕,均可应考。其试题为诗、赋、判等,成绩列在一、二等者俱授翰林官。除此之外,每逢皇帝登基之年令各地举孝廉方正、皇帝巡幸召试,也属于制科。

四、清代科举制度的废除

明清两代,不断有人抨击八股取士不能选拔人才。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东来,中国面临“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另一方面,太平天国等国内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于是,清王朝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迫切需要经世应变之才以维持其统治。然而,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却不能适应这种时代的要求,当时西方的科学技术以及内政外交所需的其他许多知识,均出于科举士人的旧学视野之外。在这种情况下,科举制度的改革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科举制度的改革最初始于注重时务。1862年(同治元年),清政府认识到国子监“专课文艺,无裨实学”,下令“兼课论、策”,“奖励留心时务者”。1871年(同治十年),下令考取生员的童试加试算学;1895年(光绪廿一年),又下令加试时务,与算学任选一门。在戊戌维新运动中,废除八股是维新派的一项基本主张。百日维新中光绪帝发布上谕,指出八股文不能“励实学而拔真才”,下令“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不久,又根据张之洞、陈宝箴的建议发布上谕,详细规定了考试改革的具体内容:“乡会试仍定为三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又规定:“嗣后一切考试,均以讲求实学实政为主,不得凭楷法之优劣为高下,以励硕学而黜浮华。”然而不久戊戌政变发生,慈禧下令废除各项新政,上述有关科举考试内容的改革也被废除。八国联军之役后,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最初计划对科举制度进行所谓“变通”,但很快就决定彻底废除。其大致过程是:1901年,宣布废除武科科举考试;同年,下诏举行经济特科。

1903年,经中央和地方官员保举,选拔“志虑忠纯,规模闳远,学问淹通,洞达中外时务者”186人,在皇宫保和殿举行了经济特科考试。这次考试主试、复试各一场,考试内容为论一篇、策一道;现任官员取中者略予升叙,举人贡生取中者任用为知县、州佐等官。对于文科常科考试,清政府于1901年8月颁布上谕,命自第二年起在乡试会试中废止八股文,首场改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第二场改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第三场改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其他考试均依此例。1903年3月,袁世凯、张之洞联衔上奏,说科举阻碍新教育制度的实行,请求将科举中额按年递减。

据此,清政府下令自丙午(1906年)科起,每科递减乡会试中额三分之一,三科减尽。至1905年9月,袁世凯、张之洞又上奏说:“科举一日不废,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学堂决无大兴之望”,请求从次年丙午科开始,将所有乡会试、各省岁考、科考一律停止。这一建议得到清政府的批准,实行一千数百年的科举制度至此被彻底废除。原来作为科举制度一部分的各种官学和书院,也先后被废除。1901年9月,清政府令“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1905年又下令裁撤国子监,设立学部主管全国教育行政;原来隶属于国子监的算学改隶钦天监,称钦天监算学;八旗官学也被并入新学堂。

五、清代科举制度的得失

有清一代,不断有人对当时实行的科举制度提出批评,至清末维新变法,人们对于它的抨击更是尖锐。从今天的观点看,清代科举制度可以说存在以下弊病:

其一,考试内容陈旧,引导知识分子穷毕生精力从事无用之学。清代科举考试内容以<四书>为主,即使在当时也存在空疏无用的弊端。清末维新派曾批评说,有人甚至中了进士都不知道汉武帝、范仲淹是谁。在这种考试制度下,士子往往以毕生精力读经,而对各种有裨实用的知识无心关注,无暇学习。顾炎武曾说明代士子平日只读八股文稿,其他书籍一概不读,“有一好学者欲通旁经而涉古书,则父师交相谯呵”,认为没有出息。许多士子皓首穷经,最终老死科场。到了列强环伺,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日新月异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举制度下的学习内容就更加显得陈旧,更加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其二,士人受到严酷的精神摧残,人格破损萎缩。在清代科举制度下,读书、参试、做官是士人谋求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的惟一途径,因此,在各级考试中中式几乎成为他们的第二生命。为此,科举士人往往数十年寒窗,皓首穷经,付出毕生的心血精力以求取功名,但最终金榜题名者少,名落孙山者多,许多人老死科场。乾隆四十九年会试,在参试的举人中有年届90岁者一人,80岁以上者20人,70岁以上者5人,结果没有一人中式。在年复一年的各级考试中,士子须忍受各种凌辱、辛苦和精神折磨。参考士子入场须经过搜身,考场中要忍饥受冻;出场后提心吊胆,坐卧不安;及到榜发,中式者甚至如<儒林外史>中的范进,欣喜而至于痴迷癫狂,名落孙山者则沮丧颓废,失魂落魄,痛不欲生。

其三,使得士人成为一个寄生阶层、特权阶层和封建政权的附属物。近代维新派思想家严复曾批评科举制度“滋游手”。他说,由于“士”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所以选士“必务精而最忌广,广则无所事事而为游手之民”。然而在科举制度下,却养了一大群科举士人,致使朝廷无法安置,他们自己也“无以自存”,必然导致国家“为乱为贫为弱”。严复还说明,在西方国家读书识字是国民所必具的基本素质,而且“四民并重,从未尝以士为独尊”。然而在中国,“以文字一门专属之士”,使得士成为凌驾于农工商之上的特权阶层。事实也正是如此,科举士人在清代免纳差徭,有特殊的司法地位。他们见官不下拜,举人、进士甚至可以拿自己的名片到官府要求拘押他人。生员穿戴象征自己身份的衣冠,荣耀乡里,包揽词讼,欺压良善的事情时有发生。封建统治者有意识地用科举功名笼络士人,钳制其思想,用一条无形的绳索将他们同封建王朝的命运连在一起,使得他们只能在为皇帝卖命的过程中谋求个人的荣华富贵或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不致成为封建王朝政治上的异己力量。

科举制度建立之初,唐太宗李世民看到进士们从考场缀行而出时,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清代国家选官进士、举贡、吏员三途并用,此外还有军功、捐纳等途径,但惟有进士、举贡为正途,科举制度对于士人的笼络束缚作用也就更加严重。在清代近270年的历史上,举人、进士反叛朝廷者几乎没有。成为统治者附庸的科举士人,很难正常履行知识分子批评政治、维护社会公正的职能。通过科举考试,士人还结成盘根错节的宗法性关系网。清代乡会试的中式者,对主考、房官称座师、房师,自称门生;后对本科的监临复试、朝考、殿试的阅卷官员,也无不认为师生。童生县试府试的案首对于府县官,入学生员、岁考取列优等因而补廪补增的生员以及拔贡优贡,对于本省学政也无不认为师生。此外,乡会试同科录取的士人互称同年;对于同年的父亲、祖父,称年伯、年太伯,自称年侄、年再侄。通过这种关系网,士人互相攀援,结党营私,党同伐异,是导致当时政治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我们今天回首来看科举制度,也可以发现它的某些积极意义。

首先,它为社会树立了尊重文化知识的价值取向。在科举制度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其轻视体力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倾向固然不可取,但它反对“读书无用”的痞子哲学,引导人们学习书本知识,是值得肯定的。

其次,在科举制度下,稍具经济能力的农工商子弟都可以通过参加考试进入官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低层社会人士因此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进入中上层社会。这种社会纵向流动渠道的畅通是吸收民间人才参与国家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清代科举制度在这方面的经验可供借鉴。

第三,作为官员资格的考试制度,科举制度是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前身,近代西方的文官考试制度正是在吸收借鉴明清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的。今天,我们要建立法制化的公务员制度,清代科举制度所体现的平等精神和某些具体做法,仍有借鉴意义。

[篇二:清代科举制度形式]

科举考试发展到明清两朝,已日臻完善,不过与此也益发暴露出其腐朽的一面,而这一切也最终结束了它千余年的历史。

进士科考试是明清科举的主要形式,它共分为三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不过,在此之前,读书人必须通过由本县知县主持的县试和由知府主持的府试,取得童生的身份,才有资格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在清朝,县试多在二月举行,而府试则在八月。

院试作为科举考试的最初一级,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主持考试的长官称学政,学台或宗师。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童生通过岁试,就算“进学”了,即成为国家的学生,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相公。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方准许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叫做“录科”。

乡试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三年考试一次,一般在子,卯,午,酉年举行,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闱指考场)。其正副考官一般由皇帝任命在京的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

乡试有正式的考场,叫做贡院。贡院内建有一排排的号房,为考生住宿,答题之所。乡试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所以又称“桂榜”。乡试取中的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乡试中举称乙榜。考中举人,不仅可以参加全国性考试,就是会试未能取中,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会试和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其中会试是带有决定性的考试,而殿试只定名次,不存在被黜落的问题。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的贡院举行,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也就是丑,辰,未,戌年。考期多在春季的二三月,故此会试又称“礼闱”,“春闱”。会试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命叫做会元。会试发榜时,往往正值杏花盛放,所以又称为“杏榜”。会试的主考官,在明朝多以翰林官充当,明末又多以内阁大学士担任,清朝称主考官为大总裁,由内阁大学士或六部尚书充任。

清朝新录取的贡士,在殿试之殿试前还必须进行一次复试,复试结果,按成绩分为一,二,三等,这个等级对于以后授予官职有很重要的关系。殿试在四月份举行,命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此外还要任命阅卷大臣,读卷大臣,协助皇帝评阅试卷。明清两朝的殿试都只考策问一场。

出榜分为三甲:一甲为赐进士及第,只有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为赐进士出身若干名,第一名称为传胪;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若干人。在一,二,三甲的都泛称进士,中了进士,功名就到了尽头。殿试考中称为“甲榜”。按照清朝制度规定,殿试以后还要进行一次考试,叫“朝考”。殿试的状元,榜眼,探花不再参加朝考,朝考的第一名叫做朝元。

[篇三:清代的科举制度]

十多年前,笔者花3000元从河西走廊一家古玩店购得一份道光十三年(1833年)的文科殿试册。此册是用白宣纸精制而成,卷长233厘米,卷首注有考生履历、家庭背景和礼部弥封印,骑缝处有朱红玺印,并有毛笔书写的“礼字第捌拾伍号”。册中为策文,即正式答卷。册底有8位阅卷官姓氏和阅卷后的圈号。从册首履历看,是广东省肇庆府开平县司徒煦参加殿试时的答卷。

清代的科举制度分三级进行,即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在各省城设有“贡院”的地方进行。每三年一科,考试日期定在子、卯、午、酉年的八月初九至十五日,称为“正科”。遇有新君登极、寿诞庆典而特诏举行的,称为“恩科”。在清代,凡是在地方府、州、县学取得秀才资格者和中央国子监贡监生出身者均可参加乡试。乡试考中正榜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是由中央礼部主持,在京城举行的全国性会考,在乡试中获得举人资质者,才有资格参加会试。会试的时间,清初定于二月,乾隆十年(1745年)改为三月。会试中榜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是历代也是清代最高一级的科举考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对会试中获得贡士资质者再行考核。清代殿试在会试后的四月举行。殿试的地点,清初在天安门外,以后改在保和殿。评阅殿试试卷的官员称为读卷官,清初为14人,以后减为8人。殿试的内容依时局的变化和朝政之需拟出策问考题,密封后送皇帝圈定。考生答写殿试册,有固定格式。册首写姓名、年龄、籍贯、履历及三代状况。笔者收藏的这份殿试册在册首写道:“应殿试举人臣司徒煦,年贰拾玖岁,广东肇庆府开平县人,由例贡生应道光捌年乡试中式,由举人应道光拾叁年会试中式,今应殿试,谨将三代脚包开具于后———三代:曾祖德音、祖浚明、父修。”册中的对策开头要书写“臣对臣闻”字样,中间部分为立论和答辩,文尾必须用“臣未学新进,罔识忌讳,干冒宸严,不胜战栗,陨越之至。臣谨对”字样。答题不限字数,但最短者不得少于千字。

经殿试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甲:第一甲称为鼎甲,只限三人,按顺序称为状元、榜眼、探花。第二甲、第三甲若干名。司徒煦这份考卷,用工整娟秀的楷书书写88行,1914个字,回答了道光宣宗皇帝关于用人治国保邦的策问,考中了第二甲第一名,钦点翰林庶吉士,后来外放到四川省石泉县(现北川县)任县令,官至陕西潼川府同知,正五品。

进士既是科举考试的终点,又是跻身政界显身扬名、光宗耀祖的起点。进士即使不做官,也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所以天下士人自垂髫启蒙开始,经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寒窗苦读,经县、府、院试成为秀才,经乡试成为举人,再经会试成为贡士,经殿试成为进士。经此层层筛选,能参加殿试的人已为数不多,可谓人中之杰,笔者收藏的这件殿试册也算文中之粹了,因此很具史学价值、书法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如今,流散在民间能保存至今的殿试册已是凤毛麟角。在10年前的拍卖市场上,清代的殿试册仅拍万元左右,如今已涨到5万元以上了,而且很难求到。

[篇四:论清代科举考试]

对边远落后地区的士人采取优惠政策自古就有。在汉朝察举制时代,统治者在各地举额的分配上就曾对边疆地区的士人给予照顾。清代科举考试对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的考生的优惠政策更具体、更详细。

一、科举考试中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

清朝政府极为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设立八旗科举以照顾满族、蒙古族的考生,此外又设翻译科用以选拔满族官员;积极采取措施保障其他一些少数民族考生的考试权利,逐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

(一)八旗科举和翻译科

清朝的八旗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三个部分。随着社会逐渐稳定、文化教育不断发展以及选拔满族官员以维护统治的需要,清政府开始重视满洲的科举考试。顺治八年(1651)时,统治者专为八旗子弟设立一套科举制度。[1]满洲、蒙古人参加科举考试均享受优惠政策。顺治九年八旗开始参加会试。“先是乡、会试,殿试,均满洲、蒙古为一榜,汉军、汉人为一榜。”[2]在乡试、会试和殿试中,满族与蒙古族的进士列一榜,汉人与汉军八旗的进士列一榜,以照顾满族和蒙古族的考生。八旗乡试,康熙八年的时候“,编满、蒙为满字号,汉军为合字号,各取十名”[3]。康熙九年满、蒙编满字号,汉军编合字号,与汉人一同参加会试。八旗科举的乡试取中名额也有规定,“顺治八年,定满洲、汉军各五十,蒙古二十,嗣减满洲、汉军各五之一,蒙古四之二。”[4]。康熙八年的时候“,满、蒙取十名,汉军取十名”;乾隆九年的时候,“定为满、蒙二十七,汉军二十”;同治年间“,增满、蒙六名,汉军四名”[5]。八旗会试的取中名额,开始时“满洲、汉军进士各二十五,蒙古十”;康熙九年的时候,满蒙、汉军“各中四名”;后来没有具体的名额限制“,嗣亦临时请旨,无定额”。[6]八旗科举对满族和蒙古族实行优惠政策,从一方面看是为了维护满清贵族的统治,带有民族歧视的意味;但从另一方面看,满族、蒙古族是北方的游牧少数民族,文化基础非常薄弱,识文断字的人不多,让他们参加科举考试并实行倾斜政策有利于满蒙民族文化水平的提升,是教育公平的体现,是文化教育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除了八旗科举外,满洲八旗子弟还可以参加专门为他们设置的翻译科考试“,雍正八年,诏八旗满洲于考试汉字生员、举人、进士外,另试翻译”[7]。翻译科分为满洲翻译和蒙古翻译两种。翻译科的考试分童试、乡试、会试三级,“诏免殿试,俱赐进士出身”[12],所以没有殿试。翻译科的设置有利于保存满族和蒙古族的语言文化,有利于促进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清初,满族和蒙古族的文化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于中原的汉族,如果不考虑文化发展水平只强调“凭才取士”,分数面前人人平等,那么将不利于这两个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的发展。八旗科举和翻译科的设立,保存了少数民族文化,提高了满、蒙古等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平;此外,翻译科的设立也使蒙古族、满族的文化得以流传,少数民族的文化能得到迅速的发展。

(二)保障其他少数民族考生权利的措施

清朝的科举考试不仅是对满族和蒙古族实行倾斜政策,对其它少数民族也尽量采取优惠政策,以带动这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如在乡试中,“湖南的乾州、凤凰、永绥三厅,保靖县苗疆,嘉庆十二年编边字号,应试士子至三十人取中一人,苗生数至五十人,编田字号取中一名”[8]。为了保障苗族考生的礼仪,规定如果苗族考生人数达到50人,就另外编号取一名。前面已经提到,在少数民族较多的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乡试中也另编字号保证这些地区的考生中人数。在童试中,出现冒籍考试进而挤占少数民族指标的现象,为此清政府采取措施以保障少数民族考生的权利。如为了防止湖南考生冒考瑶籍,湖南的学政钱沣建议童生考试前要查明“实居瑶地,确有户族田庐科凭”,还要“取具瑶头,瑶总甘结”,然后才可以参加考生[9];清政府在顺天府的童试中实行的审音制度以照顾少数民族的土司子弟入学等[10]。清政府为了维护少数民族考生的利益,积极采取措施保障其取中的机会。这不仅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贵族以及中下层的平民子弟参加科举而考中举人、进士,加大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力度,也有利于推动民族教育的发展,提高民族地区的文化水平,实现各民族文化教育的和谐发展。

二、科举考试中对边远落后地区的优惠政策

清代,作为“国家抡才大典”的科举制度日趋走向完善,不管文举还是武举,都实行分省定额,为了照顾边远落后地区的考生而实行明通榜,并对参加会试的边远地区考生发放路费等。

(一)乡试中举人取中的的分省定额

明朝的举人名额实行分省定额录取制,清代乡试沿用明制,也实行分省定额录取,但是名额的划分比明朝更为详细、更具体。

在清代,各省乡试的名额“依文风之高下、人口之多寡、丁赋之轻重而定”[11]。为了照顾边远落后地区的考生,在省内专门划出一定的名额,另编字号专门录取这些地区的考生。如顺治二年在陕西省内另编丁字号取宁夏两名、编聿字号取甘肃二名;康熙三十六年将隶属陕西的凉州、西宁编聿左字号,甘州、肃州编聿右字号,各取一名;雍正八年为隶属陕西的榆林等地编木字号取一名;乾隆三十六年将凉州归为通省卷内,甘州、西宁编聿左号,肃州、安昌、乌鲁木齐等编聿右号,各取一名。光绪元年陕西和甘肃分开,陕西取41名,甘肃取30名。康熙二十六年在福建省为台湾考生另设台字号,后改为至字号。[12]虽然为这些边远落后地区划定的录取名额较少,但是毕竟还是以硬性的政策保障了这些地区的知识分子有机会参加会试进而考中进士。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等地区少数民族较多,经济欠发达,文化教育水平也滞后。如此详细、具体的分省定额可以避免遗漏这些地区的优秀的知识分子。这也有利于发展边疆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缩小与文化教育发达的地区的距离,推动各地区、各民族文化教育的和谐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章来自:

(二)会试中的分省定额

分南北中三卷考试是在明朝宣德元年(1427)正式形成,其中南卷取中人数占55%,北卷为35%,中卷为10%。[13]清朝初年,会试沿用明代的南北分卷考试制度,以文取人,一切以考试成绩定去留。顺治九年(1652)改会试为南北中分卷考试,康熙五十一年,“以各省取中人数多少不均,边省或致遗漏,因发南、北官、民等字号,分省取中。按应试人数多寡,钦定中额。”[14]各省依据报考人数确定录取名额“,按应试人数多寡,钦定中额”[15]。表1显示,明朝嘉靖五年时录取的301名进士中,中部考区内的四川为15人,而广西只有3人,贵州仅1人;从比例上来说,四川的考中进士人数分别是广西、贵州的5倍、15倍;在南部考区和北部考区内也存在录取人数相差较大的情况。表2是顺治九年(1652)的进士(不包括顺治九年策试满洲八旗进士)籍贯统计,南部考区内的浙江、江苏的分别为47、65人,广东3人;浙江的进士人数是广东的15倍,江苏的进士人数是广东的22倍;在中部考区内,四川、云南、广西、贵州四个省为0,这对这些地区的士人来说,无疑是一次很大的打击,同时也不利于边远落后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由此可见,南北中分卷录取并没有考虑到南部考区、北部的考区和中部考区内部的差异,也就是说没有考虑到大考区内各省之间的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同一个考区内,也会因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录取人数的不均,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很难考中进士。

实行分省取中定额后,按各省应试人数多少来确定该省进士录取人数。由于各省大小不一,所取中的进士名额也不同,多则30至20余名,少则10余人或数人,[16]但边远落后地区不会再出现零进士的现象。分省定额录取制度考虑到了区域发展的内部差异,以固定的名额确保文化教育落后地区的文人考中进士,使得这些地区的优秀知识分子能够通过努力学习考中进士进入上层社会。有人对明清两代的几个省份进士取中数额进行了统计,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边远落后地区的云南、广西、贵州、辽东地区清代的进士取中数额与明代相比,有大幅度的增加,而浙江、江西、福建等发达地区在明代的进士取中数额较多,而在清代则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很明显,清代的分省定额录取制度营造了积极向学的良好社会风气,激发平民百姓积极学习文化知识,加速了落后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明显缩小了地域间人文教育水平的差距”[17],有利于实现各地区文化教育的和谐发展。

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百家姓全文 第六篇

[篇一:国学经典学习心得体会]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国学经典心得体会。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远值得我们发扬。“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等等,

个人德育工作总结
百家姓全文 第七篇

[篇一:个人德育工作总结]

我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在课堂上,我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教学中,我认为就是通过学科教学重视德育与智育的结合,来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活动。我的科学教育是培养有德的高素质学生,因此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德育教育,故此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显得尢为重要。让学生在科学课上认识、探索自然,理解社会,体会生命奥秘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机会。个人德育工作总结。科学的德育渗透,不能仅把科学教育作为一种求知、求真的活动,而应有科学精神的支撑,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渗透哲学精神,与人格培养融为一体。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有世界眼光,才会有好的回报,才会有温暖的小家和幼儿园、社会这个大家庭的道理

三、开展家园同步教育,将德育延伸到家庭。

密切家园联系,使家庭、社会和幼儿园有机配合,共同实施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向家长发放各种资料,召开家长座谈会,定时和家长电话联系,热心与家长面谈,大力向家长宣传正确的育儿观,及时帮助家长了解我园的教育工作和重点,争取家长的通力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劳动习惯等等。

总之,“生活即学习”,幼儿的一日生活各环节随时都有教育的契机,老师们在密切配合中始终坚持从点点滴滴,时时刻刻入手抓好幼儿的思想品

德教育,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对幼儿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为培养幼儿真正成为一个健全发展的成功人士而勤奋工作。

[篇四:2014年度个人德育工作总结]

本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乐于奉献,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服从组织安排,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参加教学改革,认真开展德育科研活动,尽心尽力完成工作任务。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我处处以身作则,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人格,面向全体,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通过班会、思想品德课、队活动、家访等途径,进行正面教育,抓好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同时做好思想消极、不思进取学生的转化工作,树立他们生活和学习的信心,促使他们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素质。教育工作的效果显著,得到领导、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一、强化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一位教育家说过:“优秀的品格,只有从孩子还在摇篮之中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的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越早越好。”小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欠佳,只有认真、大力抓好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加强他们的学校日常常规管理,才能进行各项的教育。要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就要从他们身边的实际出发,从如下具体方面着手:

1、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农村学生文明礼貌欠佳的情况,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比比谁的语言美、行为美”活动竞赛,学生既是参与者,又是监督者。竞赛为一周一评比。在活动中,教师要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不断总结,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这样,学生打架、骂人的现象就减少了。

2、培养学生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好习惯。

此项我制定了“三找、三禁、三查”的制度。三找是找不爱护公物的、找乱写乱画的、找随地乱扔的。三禁是禁止乱写乱画,禁止随地乱扔,禁止随地大少便。三查是查不良现象是否减少,查哪些同学有进步,查卫生盒是否人人具备。由于工作有布置、有措施、有检查,学生关心集体、爱护公物、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就容易养成了。

3、培养学生不自私、关心他人的好习惯。

现在的许多独生子女心中只有自己,比较自私。为此,我开展了讲雷锋的故事;列举班上助人为乐的事例开展“心中有他人”活动;表演“我应该做”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胜过我的滔滔不绝的说教,主动打扫教室的学生多了,主动借东西给同学的学生多了……

二、转化后进学生,提高整体素质。

有了良好的思想品质,教育学生是不难的。但是,班上的后进生要么性格古怪,要么学习较差。他们要取得成绩,往往要多下几倍的功夫。我用八个字来对待他们:带着“四心”,真诚以待。“四心”就是爱心、细心、耐心、诚心,这就是做好他们工作的基础。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可以让他们觉得你是真心地关心他们,可以缩短师生的距离,他们犯了什么错误,也就容易接受你的教育,很快加以改正。这种爱,有对学生思想形成、学习知识的正确引导,更有对学生生活上实实在在的关心。例如97学年度的陈伟杰同学,父母离异了,随父生活,而父亲又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其生活。他在失去父母的关爱后,就自暴自弃,喜欢在外游荡。为了让他悬崖勒马、回头是岸,我对他生活上问寒问暖,请他到宿舍来玩耍、吃饭;送给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学习上耐心辅导、诚心激励。经过一年的教育,他的生活态度积极了,学习成绩进步了,家人和老师都说他前后判若两人,真是天壤之别。

教育他们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坚持不懈的教育。在工作中还要细心观察,及时反馈学生的变化,坦诚地和学生交谈,学生一定会接受并被感化的。

三、严格遵守制度,措施灵活得当。

“严是爱,松是害”,我除了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校制度外,还制定了奖惩分明的班级清洁制度、课堂纪律制度、文明团结制度等,师生共同遵守。同时在班上掀起激烈、持久的评比竞争活动。从集体活动、班级荣誉等方面,激发学生与别班比赛,互相竞争;在班内对学生个人和小组定期评价,使每个学生和小组明确近期优缺点,增强警惕性和进取心。根据班级实际,措施灵活实用,奖惩得当到位,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人人平等对待,大家心服口服,风气自然形成。

四、加强家长联系,提高教育成效。

对学生进行家访,密切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在校外的情况,定期向家长反映在校表现,互相交流,统一观点。我也积极参与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网络工作,耐心帮助家长提高教育子女的水平,共同教育,提高成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几年所任班级多次荣获学校奖励。在1997学年、1999学年、xx学年、xx学年、xx学年都被评为“清洁班级”;在xx学年和xx学年的学习、清洁、体育、班风四项总评中成绩优秀,被评为“先进集体”。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责任,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才属于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争取再创佳绩!

[篇五:个人德育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根据学期初德育工作计划,以加强教师师德修养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德育精神,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了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力争使德育工作形成我校特色。现对一学期来的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发挥德育阵地作用,规范日常德育教育。

1、利用、开发好现有的学校文化资源。

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潜移默化、不可估量的作用。学校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的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校教学楼的走廊形成了文化长廊上张贴着记载了中华上下五千前来的重要历史、著名人物,张贴着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各班的外墙上张贴着优美古诗文,学生身处这样的环境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不仅能激发学生去探寻伟人的足迹,也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校园各班教室的墙壁上有寓意深刻的名言佳句,启迪和鼓舞着奋进的孩子们。

2、深入开展好升旗仪式、学校手抄报评比展示等工作。

我校的宣传阵地工作开展正常规范,有序进行。学期初,大队把一学期的国旗下讲话的内容的安排好,各班主任根据安排的主题来做好发言。学校的橱窗为手抄报展示台,我们定期开展手抄报评比活动活动,并及时将学生的优秀作品用来宣传展示,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成为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另一窗口。学校还会根据不同的活动主题要求各班充分利用好黑板报,定期更新内容,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优化德育组织,打牢德育教育的基石。

1、塑造一支凝聚力强、战斗力旺盛的班主任队伍。

由于我校教师人数较多,因此我们历来坚持人人都是德育教师的原则,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首先我们在学期初召开全校教师会,做好宣传发动,增强老师们的职业感、道德感和使命感,努力塑造新时代教师形象。

另外,我们重视对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高。坚持每年订阅有关杂志,让大家学习优秀的教育理论,汲取优秀的经验来指导自己的工作。第三,期末进行德育工作总结交流,促进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此外学校非常重视班主任的建设,挑选责任心强、工作能力高的老师作为中队班主任,以保证德育教育的时效性。

2、建设和培养好一支优秀、得力的学生干部队伍。

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可以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本学期学校从1-6年级学生中组建了一支红领巾监督岗小干部,分别对学校的卫生、纪律等常规进行检查和监督,为学校的整洁有序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三、开展多样的活动,丰富德育教育的色彩。

1、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少先队工作的基础工程,要坚持不懈地抓实抓好。养成教育要着重从生活自理、家务劳动、生活俭朴、吃苦磨练和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友爱同学等最基础的规范做起,贯穿于队员日常生活、学习、游玩、待人接物等各个方面。本学期我们深入开展了“养成道德好习惯”活动。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少先队工作的基础工程,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抓实。本学期,我校继续在少年儿童中广泛宣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卫生保健、疾病防治知识。将常规的教育落实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如:生活自理,家务劳动,生活俭朴,吃苦磨练和孝敬父母(感恩教育),尊敬老师,友爱同学等基础的规范做起。继续强化把基本道德规范化为“三别”: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地面无痕迹,校园无纸屑,桌凳无刻划,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2、结合特色节日积极开展活动,如学雷锋树新风、妈妈辛苦了、六一我把安全送给你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今后德育工作的努力方向:

1、对学生的各种安全教育长抓不懈,特别是自我安全防范和自救意识的教育。

2、树立全体教师皆为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思想,使全体教师能共同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以严要求、高标准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

3、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要耐心辅导,防止心理障碍造成损害。

4、加强德育课题研究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把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学校教育工作中去。

5、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学生因迷恋上网、电子游戏等耽误学业,加大正面教育引导的力度。

最后,愿我校德育工作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创出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

[篇六:教师个人德育总结]

一、践行师德

师德修养对于教师这一职业岗位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我对于本学期工作做以下总结:

1、加强学习,勇于创新。认真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提高履行师德修养的自觉性。学习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在心中确立崇高的师德榜样,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正如古人说的那样: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有效地促进了自身师德品质的养成。

2、参与实践,总结经验。我在学习师德修养科学理论的同时,还积极参加了社会实践,不断学习,不断锤炼,不断深化,不断升华,时刻以教师高尚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

3、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在一个学校里,教师之间善于相互学习、借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对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和更快地提高师德修养是大有益处的,因此,我也是这样做的。与同事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了良好校园工作环境。

二、立足学科教学和学科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1、用心关怀,渗透德育。现在学生通过各种不同渠道所得的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因此作为教师,在这学期中我重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形成,关注学生的感情世界,以深入人心的情感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加强规范学习,渗透德育。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要落到实处,要狠抓主渠道。本学期我教育他们,学生只有言行一致,才算得上好的道德品质。

3、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渗透德育。教师还应当是一位优秀品德的播种者。一位教育家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这样,学生的品德层次才会在我们的教育下得到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收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

(1)让德育走进学生的心灵,巧抓机遇,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活动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地转化为道德行为。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净化自己的心灵。

(2)平时经常对学生执行<小学生守则>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表扬、批评,使他们在听故事中受到品德教育。在德育实践中努力提高他们将道德认识能力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能力。

(3)真诚地关心学生,与学生共享甘苦,赢得了学生的敬爱,师生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从而建立了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断地提高学生德育水平。

三、学生学科学习习惯培养

抓好常规管理,培养好习惯。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鼓励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原来做什么事情都得有个规矩"的意识,即形成"习惯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强化训练。另外还要给予及时地监督、鼓励、表扬等,使学生了解行为的结果和练习的进步情况,及时给予强化。从而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打好基础,提供前提。


百家姓全文相关热词搜索:百家姓全文朗读 百家姓全文打印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百家姓全文”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百家姓全文"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71642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