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诸子治家格言白话解

诸子治家格言白话解

2016-01-15 10:32:5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诸子治家格言白话解篇一《朱柏庐治家格言白话文注释 Microsoft Word 文档》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诸子治家格言白话解》,希望能帮助到你。

诸子治家格言白话解篇一
《朱柏庐治家格言白话文注释 Microsoft Word 文档》

朱柏庐治家格言白话文注释:

(原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白话):每天早晨,天刚微亮的时候,就要起床!那时屋子里面还是黑暗的,先用水来洒湿堂前阶下一带地方的灰尘,然后用帚扫地!房子的里面和外面都要整齐清洁。到了黄昏时,便要休息;睡觉以前,门户有要关的,或要锁的,必须自己去查看一下。

(原文):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白话):我们对于所吃的一顿粥,或一顿饭,应当想着它的所以得来是不容易的;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原文):毋临渴而掘井,宜未雨而绸缪!

(白话):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原文):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白话):自己享受,必须勤俭节约!宾客宴请之类,既不可太过吝啬也不可在筵席食无限度!

(原文):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钰;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白话):饮食用具,质朴结实,又洗得干净,虽然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些。吃的食物如果是既节约而做得精美,就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珍贵的肴馔。

(原文):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白话):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

(原文):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白话):三姑和六婆,都是奸淫和盗窃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

(原文):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白话):家僮、奴仆,不可雇用俊美貌的!妻、妾切不可有艳丽的妆饰!

(原文):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白话):祖宗虽然距离我们遥远,祭祀却要虔诚的举行;子孙虽是笨拙的,五经、四书,却要诵读,并要把其中的「微言大义」,记在心里,做为世的方针。

(原文):居身务期俭朴;教子要有义方。

(白话):平常做人修身一定要品质淳朴简约;教训子孙要有好的方法。

(原文):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白话):不要贪不义的财!不要喝过量的酒!

(原文):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白话):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人们,要多加体恤安抚,尽可能对他们有钱物等帮助!

(原文):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白文):对人刻薄而起家的,决没有长久享受的道理。乱了伦常道义的人,会立刻见到灭亡的。

(原文):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白话):兄和弟,叔和侄的中间,要把多的分出来,补助少的。一家人里,老的、少的、女的、男的,应有严正的规矩和庄重的言辞。

(原文):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赀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白话):听信象妇人们那样的短浅之语,又一味地去溺爱孩子,这那里是大丈夫的作为。看重钱财,不孝顺父母,不是人的子孙的行为。

(原文):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白话):嫁女儿,要为她选择贤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媳妇,须求贤淑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妆奁!

(原文):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白话):看到富贵的人,便做出谄媚的样子,是最可耻的;遇着贫穷的人,便装起骄傲的态度,是鄙贱不过的。

(原文):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白话):人们住家,要慎防争斗诉讼!因为诉讼,无论胜败,总要伤财耗时,甚至破家荡产,所以结果总是凶多吉少的。处世,不可多说话!话说多了,总难免有失当的地方。

(原文):勿持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白话):不可恃势力来欺陵压迫孤儿寡妇。不要贪口腹之欲而任意的屠杀牛羊鸡鸭等。

(原文):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白话):性情乖张古怪却自以为是的人,他会做错很多事情,最终心里的懊悔不断。甘心颓废自暴自弃的人,是难成家立业的。

(原文):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白话):亲近有不良习性的浪荡子弟,日子久了,必然会受他们的牵累。而亲近老练有德的人,遇到急难的时候,就可以靠他指导或扶助。

(原文):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愬?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

(白话):轻信别人的诉说,你怎知道他不是来说人的坏话呢?要忍耐地再三思考!因为一点事情和别人起了口角,气头之上怎知不是我自己的不对?必须平心静气地自己反省!

(原文):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白话):帮助别人的事情一定不能整日耿耿于怀记在心里而望酬报!受到别人的恩惠一定不要忘记报答!

(原文):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往。

(白话):做什么事都要留出余地,取得成功就要适可而,得意就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

(原文):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幸心!

(白话):他人有了喜欢吉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的心理!人有了祸患的时候,不可有幸灾乐祸的情绪!

(原文):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白话):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见,就:是沽名钓誉,不是真正的行善。做了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是有意做大恶,不是偶然做了的坏事。

(原文):见色而起心,报在妻女!匿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白话):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将来报应,恐怕要在己的妻女身上呢!怀恨在心而暗中用计伤害人的,将会替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原文):家门和顺,虽饔餐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白话):家里和气融洽,虽然穷得吃不饱,也是令人觉得喜欢的。该纳的税和上交的费用钱财,赶快的缴完,即使口袋子里没有余钱也会自得其乐。

(原文):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白话):读古人的书,要有志气来学圣贤的行为,不止为了科举的及第;做一个官吏,要有忠君爱国的思想,怎么可以考虑自己和家人的享受?

(原文):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白话):我们守住本分去工作,守份安命不妄求;顺时势以努力发展,按自然规律去生活。

(原文):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白话):如果能够这样的做人,那就差不多和圣贤做人的道理相合了。

诸子治家格言白话解篇二
《朱子家训白话文注释》

朱子家训白话文注释

(原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白话):每天早晨,天刚微亮的时候,就要起床!那时屋子里面还是黑暗的,先用水来洒湿堂前阶下一带地方的灰尘,然后用扫帚扫地!房子的里面和外面都要整齐清洁。已经到了黄昏的时,便要休息;睡觉以前,门户有要关的,或要锁的,必须自己去查看一下。 (原文):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白话):我们对于所吃的一顿粥,或一顿饭,应当想着它得来是很不容易的;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原文):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白话):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原文):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白话):自己享受,必须约节!请客来吃酒,切不可没有限度!

(原文):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钰;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白话):饮食用具,质朴结实,又洗得干净,虽然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些。至于食物,要节约而做得精美,就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珍贵的肴馔。

(原文):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白话):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

(原文):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白话):三姑和六婆,都是奸淫和盗窃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

(原文):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白话):家僮、奴仆,不可雇用俊美貌的!妻、妾切不可有艳丽的妆饰!

(原文):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白话):祖宗虽然年代久远了,祭祀却要虔诚的举行;子孙虽是笨拙的,五经、四书,却要诵读,并要把其中的「微言大义」,记在心里,做为处世的方针。

(原文):居身务期俭朴;教子要有义方。

(白话):自己做人,要节俭朴实;教训儿子们要有合宜的方法。

(原文):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白话):不要贪不义的财物!不要喝过量的酒!

(原文):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白话):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人们,要温慰他们,并且要对他们有金钱或其它的援助!

(原文):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白文):对人刻薄而起家的,决没有长久享受的道理。乱了伦常的人,会立刻见到灭亡的。 (原文):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白话):兄和弟,叔和侄的中间,要把多的分出来,补助少的。一家人里,老的、少的、女的、男的,应有严正的规矩和庄重的言辞。

(原文):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白话):听信妇人挑拨离间的说话,而伤了骨肉之亲的感情,那里配做一个大丈夫呢?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不是作儿子的道理。

(原文):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白话):嫁女儿,要为她选择贤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媳妇,须求贤淑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嫁妆!

(原文):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白话):看到富贵的人,便做出谄媚的样子,是最可耻的;遇着贫穷的人,便装起骄傲的态度,是鄙贱不过的。

(原文):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白话):人们住家,要慎防争斗诉讼!因为诉讼,无论胜败,总要伤财耗时,甚至破家荡产,所以结果总是凶多吉少的。处世,不可多说话!话说多了,总难免有失当的地方。 (原文):勿持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白话):不可恃势力来欺陵压迫孤儿寡妇!不要贪口腹之欲而任意的屠杀牛羊鸡鸭等物! (原文):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白话):性情乖张古怪,却自以为是的人,做错了事情,终于懊悔,一定是多的。甘心颓废,自暴自弃的人,是难成家立业的。

(原文):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白话):亲近不良的少年,日子久了,必然会受牵累。屈意敬奉老练有德的人,遇到急难的时候,就可以靠他指导或扶助。

(原文):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 须平心再想!

(白话):听人向你说话,不考察他的用意,便相信它,怎知道他不是来说人的坏话呢?总要不耐烦的再三思考!因为一点事情起了口角,怎知不是我自己的不对?必须平心静气的自己反省!

(原文):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白话):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而望酬报!受了人的恩惠,不要忘了报答! (原文):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往。

(白话):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的地步;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 (原文):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白话):他人有了喜欢吉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的意思!人有了祸患的时候,不可有幸灾乐祸的心肠!

(原文):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白话):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见,就是沽名钓誉,不是真正的行善。做了坏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是有意做大恶,不是偶然做了的坏事。

(原文):见色而起心,报在妻女!匿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白话)::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将来报应,恐怕要在己的妻女身上呢!怀恨在心而暗中用计伤害人的,将会替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原文):家门和顺,虽饔餐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白话):家里和气平安,虽然穷得吃不饱,也是令人觉得多喜欢的。钱和其它要纳税捐,赶快的缴完,即使袋子里没有剩余的钱也会自然得到极大的快乐。

(原文):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白话):读古人的书,要有志气来学圣贤的行为,不止为了科举的及第;做一个官吏,要有忠君爱国的思想,怎么可以计谋自己和家人的享受?

(原文):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白话):我们要守住本分去工作,不妄求;遵守自然法则,与时俱进。

(原文):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白话):如果能够这样做人,那就差不多和圣贤做人的道理相符合了。

诸子治家格言白话解篇三
《朱子家训白话解释》

朱子家训 [清]朱用纯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黎明的时候就要起床,要清扫院落.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就休息,把门窗都关好,一定要亲自检查一下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一碗粥一碗饭,应当考虑它们是来之不易的.(衣服,布料上的)半丝,半缕线,一定要想他们来的是很困难的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最好未雨绸缪,不要到了渴了才想起来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自己生活,养身的时候一定要勤俭节约,而请朋友的筵席上不要吝啬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如果用的器具干净整洁的话,即使是瓦做的也比金\玉为材料的要好,如果吃饭吃的少而精的话,即使是普通的蔬菜也是珍馐美味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不要盖奢华的房屋,不要谋取肥沃的田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三姑六婆那些人,她们实在是荒淫和盗贼的媒人(这里不是"三姑六婆,而是指一些爱搬弄是非的女人,象水浒里面的王婆).美丽的

婢子漂亮的妾,这并不是家内的福气

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童子和仆人不要选面貌俊美的,妻妾一定不要浓装艳抹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祖宗虽然距离我们遥远,但是祭祀的事情不可不诚心.子孙即使是愚钝,经书也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平常做人修身一定要品质淳朴简约,教育子孙一定要用好的方法

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不要贪图以外得来的财富,不要和过量的酒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与那些挑着扁担做小生意的人做买卖,不要占人家的便宜.

见到贫苦的亲戚或者是邻里,要多加体恤安抚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如果为人刻薄主持这个家的话,天理是不会让你九享福气的.如果违背伦常,乖戾叛逆的话,马上就会消亡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对于兄弟 叔侄,要多多安抚贫寡,长幼内外,应当家法严格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听从妇人的言论,溺爱骨肉,这那里是大丈夫的作为.偏重钱财,不孝顺父母,不是人的子孙的行为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嫁女儿要选择品质好的女婿,不要要贵重的聘礼.娶儿媳要求端方的淑女,不要计较厚重的陪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看见富贵的人就生出陷害之心的人,是最可耻的.遇到贫穷的人故意作出不可一世的人,是最卑贱的,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主持家道一定要防止争吵讼告,如果 讼告会导致凶险的祸患.处世为人要戒除多说话,言多必失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性禽。

不要依仗着势力就去凌辱威逼孤弱的人.不要贪于嘴上的享受就恣意屠杀牲畜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性格乖僻自以为是,后悔的事情和失误肯定会多.颓废懒惰自甘现状,家道是难以成就的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与那些恶少交往,久而久之一定会被他们拖累.与老成的人交往,如果碰到急的事情可以依靠他们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

不要轻信别人的谗言,要想象是不是别人的污蔑,应当忍耐多思考.因为事情互相争吵,要想象是不是自己的不是,要平心静气再想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帮助别人的事情别再整日耿耿于坏,受到别人的恩惠一定不要忘记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做什么事都要留出余地,取得成功就要适可而止

人有喜庆,不可生妨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人家有喜庆的事情,不可生出妒忌的心理.人家有祸患的时候,不要有幸灾乐祸的情绪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有善心一定要让别人知道,不是真正的善心.有恶心怕别人知道,这就是大恶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见到美色而起淫心,报应就会在妻子女儿身上.藏匿怨心而暗箭伤人,祸患就会延及到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

国课早完,囊橐无余,自得其乐。

如果家中人人关系融洽,即使是吃不上饭,也有高兴的事情 国学的学习完毕,即使口袋里面没有什么钱,也自得其乐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读书是以学习圣贤为志向的,不是仅仅为了科举考试.作官的时候心里要有国君和国家,哪里仅仅计较自己的家庭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守住做人的本分安于命运,顺从时令听从天意如果做人是这样的话,可以说很完美了

诸子治家格言白话解篇四
《寒假作业及答案》

作业一

2013年高二历史单元检测: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选择题

1.(2011·安徽文综)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下图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高二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老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

( )。

A.“天法道,道法自然”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3.战国时期,有人说:“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这一观点实质上主张

( )。

A.加强对人民的严密控制 B.对待人民实行宽刑薄赋

C.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 D.根据时代变化进行改革

4.规范的社会秩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史载孔子编订《春秋》时寓褒贬、别善恶,后世僭越者多惧之。孔子的目的在于宣扬( )。

A.尚贤 B.礼治 C.君轻民贵 D.儒法并用

5.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

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6.假如西汉太学生讨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问题,不可能出现的观点是( )。

A.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 B.儒学成为“立国之本”

C.儒学在地方上得以推广 D.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7.董仲舒提出:“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这句话的寓意不包括( )。

A.“君权天授” B.“屈君而伸民” C.“天人合一” D.“屈君而伸天”

8.右图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 )。

①儒家思想是人身修养的重要内容 ②书院注重对学子个人

品德的养成 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④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心。”用反省内心的方式获得天理,与下列哪一观点的要义最接近

( )。

A.孟子的“人性本善” B.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C.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D.王阳明的“致良知”

10.(原创)明朝重臣海瑞五岁的女儿因为从男性家僮手中接了一块饼吃,便被海瑞以“男女授受不亲”为由关以禁闭,直至饿死。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海瑞治家极为严谨 B.儒学地位日趋衰落 C.理学严重摧残人性 D.社会风气每况愈下

11.李贽抨击理学家:“实多恶也,而专谈志仁无恶;实偏私所好也,而专谈泛爱博爱;实执定己见也,而专谈不可自是。”对此,下列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挑战正统思想 B.否定儒家思想 C.批判理学家虚伪 D.反对绝对权威

12.某中学学生在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其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B.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必然

C.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反映 D.统治者转而重视工商业的体现

13.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这一主张不能说明顾炎武( )。

A.积极提倡经世致用思潮 B.批判心学脱离社会现实

C.认为心学背弃儒学正统 D.主张彻底废除儒家思想

14.明清之际,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这一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 )。

A.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B.尊重物质运动规律 C.批判官吏腐败行为 D.抨击中央集权制度

15.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在反思和批判旧儒家思想的同时,又继承了传统儒家思想的一些精髓。下列能体现这种继承关系的是( )。

①“以天下为己任” ②“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③议会至上,实行“众治” ④经世致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小题20分,第17小题20分,共40分。要求:紧扣题意,条理清楚,逻辑严谨,书写规范)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

——《朱子语类》

材料二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合心与理而为一,则凡区区前之所云„„皆可以不言而喻矣。

——王守仁《传习录·答顾东桥书》

材料三 理学家将“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理学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中国文化史概述》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朱熹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理学贡献。(6分)

(2)材料二反映了王守仁的哪些主张?他与朱熹的主张是否存在本质区别?为什么?(6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宋明理学的基本认识及应采取的正确态度。(8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以其(君主)未得之(天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材料二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以上材料均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三 或曰:臣不与子并称呼?曰:非也。父子一气,子分父之身而为身。故孝子虽异身,而能日近其气,久之无不通矣;不孝之子分身而后,日远日疏,久之而气不相似。君臣之名,从天下而有之者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夫然,谓之臣,其名累变。夫父子,故不可变者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指出,黄宗羲认为“君主”和“百姓”是什么关系?这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倾向?(4分)

(2)材料二主要反映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主张?他的这一思想主张具有怎样的内在局限性?(6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黄宗羲认为“君臣”关系与“父子”关系存在着怎样的不同?(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与传统的民本思想有什么主要不同?(6分)

作业二

2013年高二历史单元检测: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四大发明是世界对灿烂的中华文明的高度肯定。下列关于四大发明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造纸术最早问世在105年 B.火药在东晋时期已经出现

C.指南针在宋代航海中已普遍使用 D.印刷术对欧洲的影响很大

2.1930年,甘肃居延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汉代木简,记录了这座烽燧所拥有的兵器及其他驻屯军用品的数目,其中有东汉和帝“永元”的纪年。下列有关上述信息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活字印刷术起源于木简刻字 B.为便于流传,弃纸而用木简

C.木简上面的文字应该是小篆 D.木简仍然是重要的书写载体

3.宋代,对刻印无价值的书用“殃及梨枣”的成语来讽刺,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树和枣树。这表明宋代

( )。

A.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B.开始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C.毕升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术 D.刻书风行一时

4.以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为代表的科技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

A.政府垄断科研活动 B.实用技术相对发达 C.科学实验备受重视 D.科学理论体系完整

5.我国某地发现一座古墓,出土了一个距今5 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鼎内铸有小篆铭文。如按迄今为止的考古常识推测其最早当属什么时期的墓葬,其中最有证据意义的是( )。

A.玉面人的年代 B.鼎内壁的小篆 C.玉面人的特征 D.扁足青铜方鼎

6.右图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摹本)局部,其书法特点是( )。

A.工整清晰,飞洒活泼 B.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C.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D.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7.下列图片和文字揭示了中国文字的起源和发展演变过程,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最早的汉字起源于图画

B.今天的汉字由象形字逐渐符号化

C.汉字的总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

D.反映了汉字的整个演变发展脉络

8.南戏在宋代兴起,《宋书》载:“金阊(今苏州城西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材料反映了南戏兴盛的根本原因是( )。

A.市民休闲娱乐的需要 B.城市商业的兴盛 C.宋代文人阶层的扩大 D.统治者的推崇

9.下列关于周朝至秦汉我国诗歌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离骚》属于一首政治抒情长诗

C.汉赋是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 D.楚辞与《诗经》都采用四言句式

10.“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刻板印刷,一时间,洛阳纸贵。”这段表述有悖史实之处是( )。

A.西晋都城是洛阳 B.造纸术已经发明 C.雕版印刷术已经发明 D.赋这种文学体裁已经出现

11.柳永,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他生活的时代,反映市民阶层需要的话本和词兴起,文人画、尚意书风、风俗画崛起。上述现象说明宋代文学艺术( )。

A.形成了平等自由的学风 B.平民化与个性化趋势并存C.个性化倾向十分突出 D.出现了平民化的趋势

12.右图为讲史话本《新全相三国志平话》(元刊本)书影。对此,下列解读不准确的是( )。

A.书影中的字体是真书 B.采用铜活字印制而成

C.话本对后世小说影响很大 D.反映了当时城市经济的繁荣

13.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唐宋以来(科举盛行),一旦废止,士才无所用„„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这实质上揭示了( )。

A.文化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B.元代杂剧兴盛的根本原因

C.科举考试在元代的迅速发展 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

14.明清时期,大量记叙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小说蓬勃兴起并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 )。

A.白话文已开始流行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C.市民阶层逐渐扩大 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

15.鲁迅说:“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当神魔小说盛行的时候,讲世情的小说,也就起来了。”下列作品符合该时期的有(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小题24分,第17小题16分,共40分。要求:紧扣题意,条理清楚,逻辑严谨,书写规范)

16.识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蔡侯纸”残片

材料二 在长达5 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我国古代科技先驱们„„创造了闪耀着民族智慧之光的辉煌科技成就„„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科协

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明清时期),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请完成:

(1)简要指出材料一中科技发明的直接原因,并概括说明它所产生的重大影响。(8分)

(2)列举宋代两项“闪耀着民族智慧之光的辉煌科技成就”,并归纳它们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方面作出的贡献。(8分)

诸子治家格言白话解篇五
《2012年期末考试提示》

2012年期末考试提示

一、题型:

1、填空;2、默写;3、选择题;4、简答题;5、分析题。

二、主要考察内容:

1、来自课本。

2、来自课堂笔记。

3、来自我们课外以前我们学过或看过的篇章。

三、主要考察目标:

1、对文学史基础知识的了解掌握。

2、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了解掌握。

3、对古文的理解分析能力。

4、对诗词的阅读理解分析领悟能力。

四、给大家划出课本中基础知识的主要考点内容。

P3

古代文学可以分为先秦时期、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和元、明、清时期。

1.先秦时期

诗歌是中国文学中产生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中国文学中发展最为充分的体裁。自古以来,“风”“骚”并称。《诗经》中的“国风”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个典范。

⑴《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一共有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常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诗经》中民歌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代的文学影响很大,开创了民歌的优秀传统。

《诗经》句式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且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分别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语言质朴优美,韵律和谐,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经》在先秦时期只称“诗”或“诗三百”,到汉代被尊为儒家的经典,改称《诗经》。

⑵楚辞作为一种新体体,它的特点是“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多用语气词“兮”字。

屈原用楚辞这种诗歌形式创作了《九歌》和《九章》。其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宏伟瑰丽的长篇抒情诗。

⑶先秦时期的散文可以分为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类。诸子散文中文学影响最大的三部作品主要有《论语》、《孟子》和《庄子》。历史散文代表作品主要有《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和《战国策》。这些作品中《尚书》是我国散文的源头。《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2.两汉时期 汉赋是两汉初年产生的新型文学样式,代表作家有贾谊、司马相如、扬雄等。 汉赋是汉代最为流行的文学体裁,代表汉代文学的最高成就。究其主要原因是汉代这个统一的封建帝国需一种能与之相称的歌功颂德的文体。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采诗配乐官署,汉乐府民歌最基本的特色是它的音乐性和叙事性,其中最典型的作品有《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代表作《木兰诗》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 《诗经》《楚辞》和汉乐府被称为中国诗歌的三个源头。

代表两汉散文最高成就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它开创了纪传体这种以人物为中心的史书体例。它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为人们的称道。《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篇。《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3.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日益摆脱经学的影响而获得独立的发展,开始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人,诗歌、散文、辞赋、小说等文学样式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汉末建安时期是我国诗歌史上一个繁盛发展的重要时期,以曹氏三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为代表掀起了一个诗歌创作的高潮。他们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主义传统,创作了许多内容充实,语言清新,笔力刚健的作品。这些作品被后世誉为“建安风骨”。“建安风骨”:一般认为“风”是就作品内容而言,指作品健康的思想及所产生的感化力量;“骨”是就作品文辞而言,指有力的文辞描写。

东晋田园派大诗人陶渊明的田园诗,多写田园归隐生活,风格恬静淡雅,以《归园田居》、《饮酒》(结庐在人境)等篇为代表。

中国小说的源头是古代神话和历史传说。 魏晋南北朝时期小说以晋干宝的《搜神记》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前者属志怪小说,后者属轶事小说,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主要纪录了自后汉至东晋的一些高士言行及名流谈笑,作品广泛反映当时王族强权的生活风貌。开后世笔记小说之先河。

魏晋南北朝时期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都是我国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

4.唐宋时期

1.初唐四杰是指初唐以诗文齐名的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他们在诗歌创作上,努力摆脱齐梁纤丽诗风的影响,积极开拓诗歌思想和题材的领域。他们对于七言歌行体诗歌,发展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有较大的贡献。

2.盛唐边塞诗派中成就最大的诗人是高适和岑参,并称为“高岑”。其他还有王昌龄、李颀等人。唐代的田园诗人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的田园山水诗的传统,代表人物是王维和孟浩然。他们往往通过对田园风光的描绘,表现对大自然和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反映对官场的厌恶。

3.李白和杜甫被称为中国诗歌史上雄视古今的“双子星座”。李白感情奔放炽热,风格豪放飘逸,被后人誉为“诗仙”。杜甫的诗,感情内在深沉,风格沉郁顿挫,被后人誉为“诗圣”,他的诗号称“诗史”。 别和咏史怀古,风格俊爽自然;李商隐的七律典愽艳丽,用典甚多。

5.唐代散文作家韩愈、柳宗元并峙双峰,他们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不愧为继司马迁之后两位最优秀的散文家。

传奇有两个含义,其一是唐宋时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代名词。其二是指明清以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

6.词产生于唐、五代,盛行于宋朝。因为它是配乐的歌词,故早先被称为曲子词,又称长短句或诗余、琴趣等。

宋词大体可分“婉约词派”和“豪放词派”。在题材选择方面,婉约派多写男欢女爱,离别情绪。风格委婉、绮丽、含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姜夔、李清

照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北宋的苏轼、南宋词人辛弃疾,后人并称为“苏辛”。其选材广泛,风格恢宏,沉郁。

词,到了宋代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苏轼不满于柳永词沉吟于风花雪月之中,努力打破诗词的界限,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高歌入云,是为众人传诵的名篇佳作。

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首推辛弃疾。他满怀抗金报国的凌云壮志,但受到朝廷妥协奸佞小人的羁缚,壮志难酬、郁愤深积。他把一腔情怀寄于词中,使宋词的境界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在南北宋之交,出现了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女词人李清照。她的词意境深远,感情委婉,语句清新。如代表作《声声慢》(“寻寻觅觅”) 北宋诗影响最大是苏轼和黄庭坚。南宋诗人杰出代表是陆游、杨万里和范成大。 宋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并称唐宋八大家。他们努力写作平易流畅,内容充实的散文,反对骈体文的形式主义文风。

戏曲在我国宋代有很大的发展,当时戏曲有滑稽戏、歌舞戏、傀儡戏、影戏、讲唱戏等。讲唱戏分鼓子词和诸宫调。诸宫调都是民间艺人作表演的,以诸宫调对后世影响最大。流传至今最完美最成熟的作品是董解元的《西厢记》。

5.元、明、清时期

随着城市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元代迎来了通俗文学大发展的时期。元杂剧以它高度的社会历史价值、独特的艺术风格,开辟了我国戏曲文学的黄金时代。关汉卿的《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马致远的《汉宫秋》《青衫泪》,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白朴的《墙头马上》,均是元杂剧的精品之作,这四人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元代还出现了一种配合当时流行曲调清唱的抒情诗体,这就是散曲。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两种,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通俗平易,情景交融,是元散曲精彩之作。

元代的散曲和杂剧,合称为“元曲”。

明代出现了长篇章回小说,它是一种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小说形式。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其特点是分章标回,故事连接,段落整齐。

话本,是宋元间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底本,话本流传下来的作品,一般可以分为小说、讲史两大类。

拟话本是模拟话本形式而作的小说。本用以称宋元之间受话本影响而产生的作品。如《大宋宣和遗事》等。今则多指明代文人模拟宋元话本而写的白话短篇。如“三言”“二拍”。“三言”“二拍”。们分别是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以及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三言”“二拍”代表了明代拟话本小说的成就。

清代文学成就最大的是小说。其中《红楼梦》代表我国古典小说的艺术高峰。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为我们刻画了一批面目各异的封建知识分子形象。它是清代一部卓绝的讽刺小说。

《聊斋志异》为清代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全书借狐仙鬼怪来反映社会生活和作者理想,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作品。

晚清的《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合称为近

代的“四大谴责小说”。

清代散文流派应推崇桐城派。代表人物有方苞、刘大櫆(kuí)、姚鼐。该派主张文章应师法先秦两汉及唐宋八大家散文,讲究“义法”(中心思想和艺术技巧),提倡文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名篇有方苞的《狱中杂记》、姚鼐的《登泰山记》等。

清代传奇戏首推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相比,世俗色彩浓重,宗教色彩稍淡,表现出凝重、稳健的风格。中国古代文学在内容上偏于政治问题和伦理道德问题。在体裁形式上,中国文学偏向于抒情。在创作方法上,中国古代文学不重写实而重写意。

唐古文运动。古文指取法先秦两汉的散文与当时流行的骈文相对而言,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领袖。在思想内容上,主张“文以载道”,宣传儒家正统思想,在语言形式上主张创新,“唯陈言之务去”,同时提倡“文从字顺”。古文运动开创了中国散文的新传统,从而奠定了它长期的统治地位。

新乐府运动是唐代中期以创作新乐府诗为中心的现实主义诗歌革新运动。倡导者白居易、元稹提倡用新乐府描写民生疾苦,反映社会现实,主张“文章合于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亦称复古运动或古文运动,欧阳修是这场运动的领袖和主将。这场诗文革新运动理论上主张文以载道,反对“险怪奇涩”的时文,所作多议论当时,切中时弊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彻底清除了宋初以来的形式主义颓风,树立了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新的散文传统,对后代文学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提倡“仁者爱人”“克已复礼”。在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论语》是一部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论语》文字明白易懂,寓意深刻,语言简练,出现不少格言、警句式的语言,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在古代,“散文”是指与“韵文”相对而言,不讲对仗和押韵的散体文章。 《战国策》由刘向编订。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答辩的言论和行动。原有《国策》《国事》《长书》《修书》等名称。是一部国别体的散文总集。

《战国策》文笔恣肆激越,语言犀利流畅,论事透辟周详,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描绘人物生动传神,富有浓厚的文学情趣,对后代史传文和政论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他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位儒学大师。人们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把他们并称为“孔孟”。 他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反对暴政虐民,反对掠夺战争,重视后天的教化和环境对人的影响。

《孟子》一书,由孟子和其弟子万章等人合著。孟子善于采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使文章雄辩,气势磅礴,感情强烈,辞锋犀利。论辩事理时,常能抓住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入,层层进逼,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善于运用比喻、寓言说理,增强论辩的形象性和说服力。善用大量整齐对称的排偶句,富于感情色彩,使说理具有难以阻挡的气势。

《孟子》从宋朝开始列入儒家经典,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庄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后世把他和老子并称为“老庄”。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提倡无为而无不为。庄子散文,汪洋恣肆,意境开阔,想像丰富新奇,讽刺幽默辛辣,词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故事,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庄子》亦称《南华经》,共33篇。其中“内篇”7篇是庄子自著。《庄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是文学价值最高的一部作品。

“表”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大臣向君王陈述意见、建议和要求的一种文体。 韩愈,唐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人。字退之。因祖籍昌黎,故世称之韩昌黎。又因做过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卒谥文,故称韩文公。

代表作品《师说》《进学解》《论佛骨表》《祭十二郎文》等。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对我国古代散文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卒谥文忠。 欧阳修在政治上,曾积极支持以范仲淹为代表的革新派;晚年趋于守旧,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文学上,他反对北宋初年追求形式靡丽文风,强调内容重于形式。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而文章想写得好,就要“道胜文至”,也就是要道德修养好;只有这样的人文章才会达到高的境界。他大力提倡古文,要求写平实朴素的诗文,从而扭转了北宋文坛风气。他的散文成就最高,有通达流畅、挥洒自如、抒情委婉的风格。如《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王安石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他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我国早期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撰写。它着重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善于叙事,描写战争尤为精彩。

《左传》在文学上有很高的价值:叙事委婉详尽,情节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描写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语言生动活泼、简洁精妙。

司马迁,西汉时期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它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约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历史情况。全书以本纪和列传为主体,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书的先河。

《史记》创立了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传记,为我国传记文学奠定了基础。叙事善于概括,写人有鲜明的性格,词汇丰富,用词准确生动,大量吸收民间口语、谚语和歌谣,为写人叙事增强了形象的真实感。

鲁迅称产《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王粲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官至侍中。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被刘勰称为“七子之冠冕”。王粲的诗赋多感叹时事,哀伤离乱,情调悲凉,代表作为《七哀诗·西京乱无象》。他与曹植并称为“曹王”。明代张溥辑有《王侍中集》一卷。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是初唐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文兼长,其诗气象浑厚,意境浑朴开阔,风格清俊,音律谐畅,开初唐新风。以五言

诸子治家格言白话解篇六
《文言文知识》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第一个“文”字,是美好的意思。“言”字,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两字,即书面语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在中国古代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才取得正式书面语的资格。 最后一个“文”字,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也叫做语体文。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比如像说,“你吃饭了吗?”。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口语)、“书面语言”(书面语)来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却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这里,“饭”名词作动词用,意思为吃饭。 中国在1918年以前,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书面语言写成的。现当代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在中华数千年历史中,语言的口语变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却保持相近的格式。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古诗类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古文类

《千家诗》《诗经》《孝经》《易经》《论语》《礼记》《尚书》《春秋》《战国策》《老子》《庄子》《韩非子》《孟子》《墨子》《荀子》《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鬼谷子》 《大学·中庸》 《朱子家训》《颜氏家训》《吕氏春秋》《楚辞》《忍经》《金刚经》《资治通鉴》

《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格言联璧》 《百家姓》《幼学琼林》《声律启蒙》《六韬·三略》《百战奇略》《龙文鞭影》《呻吟语》《幽梦影》

《传习录》《智囊》《曾国藩家书》《世说新语》《对联》《闲情偶寄》《梦溪笔谈》《随园诗话》《文心雕龙》《笑林广记》

历史类

《史记》《三国志》《汉书》《后汉书》

其中《文心雕龙》和《龙文鞭影》是教导后人如何行文下笔的,对古文的研究很有帮助。《对联》和《格言联璧》则更像是古文语法。

另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中的《杨氏之子》,小学六年级上册中的《伯牙绝弦》和小学六年级下册中的《学弈》、《两小儿辩日》

诸子治家格言白话解篇七
《语文题库》

语文题库

《蒹葭》

一 、选择

1、《诗经》中用于祭祀宗庙的乐歌,称为( 2 )

①风 ②颂 ③大雅 ④小雅

2、在《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 1 )

①风 ②颂 ③大雅 ④小雅

3、《诗经•卫风•氓》中“兴”的句子是( 3 )

① 淇水汤汤,渐车惟裳 ②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③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④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4、《诗经·秦风·蒹葭》中“兴”的句子是(1 )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②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③溯洄从之,道阻且长。④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二、填空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

2、《诗经》约遍成于 春秋 中叶,相传由 孔子 删定。

5、“蒹葭”意指 芦苇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中“溯洄”的含义是 逆流而上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中“右”的含义是 迂回曲折 。

三、名词解释

赋,即平铺直叙,开门见山。 比,即比喻。 兴, 即起兴、发端。先言他物。借它物来引出所要描绘的事物的描写。

《湘夫人》

一、选择

1、在楚辞中,原为战国时楚地的民间祭歌,后经屈原加工而成的是( 3 )

①《离骚》 ②《九章》 ③《九歌》 ④《天问》

2、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宏伟壮丽的长篇抒情诗是( 2 )

①《孔雀东南飞》②《离骚》③《长恨歌》④《行路难》

二、填空

1、 屈原 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诗人。

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和《 楚辞 》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3、战国后期产生的一种新诗体是 楚辞 。

4、《湘夫人》选自屈原根据楚国民间巫歌改写的组诗《九歌 》,典型地反映了楚辞的 浪漫主义的 风格特色。

5、《湘夫人》的抒情主人公是 湘君 ,其首句“帝子降兮北渚”种“帝子”指的是 湘夫人 。

6、楚辞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色彩,句式以 六字句 为主,句中多用语气词“ 兮 ”字。

7、《湘君》和《 湘夫人 》是姊妹篇,都是祭祀 湘水神的乐歌。

三、名词解释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樊迟仲弓问仁》

一、选择

我国先秦时期,一部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1 )

①《论语》 ②《孟子》 ③《庄子》 ④《战国策》

二、填空

1、孔子思想的核心是___仁__,《论语》是一部___语录_体散文集。

2、《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 经典,是一部____语录_____体散文集。

3、宋代,《论语》、《孟子》以及《 大学 》、《 中庸 》被合称为《四书》。

三、翻译

1、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智,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3、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齐桓晋文之事》

一、选择

1、孟子的思想核心是(2 )

① 仁与礼 ②民本和王道 ③顺应自然 ④严刑峻法

2、先秦散文中,最善于采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论辩手法的是( 2 )

①《论语》 ②《孟子》 ③《庄子》 ④《战国策》

二、填空

1、孟子继承孔子的学说,把孔子“仁”的理念发展为 仁政 思想,提倡 民本思想 ,主张 施行仁政 。 2、《孟子》一书是儒家的经典,它与《 论语 》及《 大学 》、《 中庸 》被合称为“四书”。 3、《齐桓晋文之事》在文体上属于以 对话 形式展开的议论文。

4、《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向 齐宣王 提出了一系列实行“仁政”的措施,其中之一是“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这句话中“庠序”一词的意思是 古代的学校 。

5、《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向齐宣王宣扬自己的 王道 理论,是其 仁政 思想的具体体现。本文开头,孟子巧妙地把霸道话题引到“王道”上来,鲜明地提出了保民而王 的观点。

三、名词解释

明察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缘木求鱼: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

四、翻译

1、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曰:“可得闻与?”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

2、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3、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业?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秋水》

一、选择

先秦散文中,最多采用寓言形式,最富浪漫色彩的是( 3 )

①《论语》 ②《孟子》 ③《庄子》 ④《战国策》

二、填空

1、庄子是老子之后 道家 学派的主要代表,后世把他们并称为“ 老庄 ”。

2、先秦诸子散文中文学性最强的是《 庄子 》,它亦称《 南华经 》。

3、《秋水》一文中, 北海若 向河伯阐明大道,以“井蛙”、“ 夏虫”、“ 曲士 ”类比,说明人的认识会受到空间、时间和 教育 条件的局限。

5、河伯感叹自己若不来到北海,将“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这“大方之家”意思是明白大道理的人 。 6、“望洋兴叹”这一成语出于《庄子.秋水 》,它的本来意思是 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

7、《秋水》通过寓言形式揭示了一个道理_P40__

8

9、《秋水》记述了_河伯_与_北海若_的对话。

10、《秋水》中,北海若向_河伯_阐述大理,以“井蛙”__、__类比,说明人的认识会受到空间、时间和教育的局限。

11、“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叹曰”一句中,“旋”的意思是_转,转变_,“望洋”的意思是_连绵词,仰视的样子_。

12、“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一句中“面”

13、“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一句中,“自多”的意思是__自我夸耀____。

三、名词解释

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兴:发出。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四、翻译

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4、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5、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谏逐客书》

一、填空

1、《谏逐客书》的作者是__李斯__,_秦国___著名政治家。

2、李斯曾跟随儒学大师_荀子_学过“帝王之术”,与_韩非_同学。

3、《谏逐客书》是________中保存下来的。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逐客是错误的_,用现代白话来说,意思就是_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5、《谏逐客书》的“书”是_指上书奏章_,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6、《谏逐客书》第三段铺陈秦王所喜好的珍宝、美色、音乐,是为了说明_

用物与人类比,列举事实说明爱异国物、逐外国人非统一天下、制服诸侯之术,与他在用人上排斥客卿相矛盾,然后指出这种“重物轻人”的做法是与秦王想统一天下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的_。

7、“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一句中,“乐用”的意思是_乐于用命_。(乐于为国效力)

8、“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至今。”一句中,“散”的意思是_使…散_,“从”的意思是_通“纵”,即合纵_,“施”的意思是_yi 延,延续_。

9、“弃黔首以资敌国”中,“黔首”一词的意思是_秦代对百姓的称呼_。

10、把“蚕食诸侯”一句翻译成现代白话文_逐步侵吞诸侯_。

二、翻译

1、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令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2、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於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报任安书》

一、选择

1、“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两句赞颂的著作是( 3 )

①《左传》 ②《战国策》 ③《史记》 ④《汉书》

2、《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其中占篇幅最多的是( 3 )

①本记 ②世家 ③列传 ④书

3、《史记》一百三十多篇中,记诸侯的是( 2 )

①本纪 ②世家 ③列传 ④书

诸子治家格言白话解篇八
《高二语文课文课内提示》

第三册 讲读课文复习提示 共13篇

《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贾平凹

作者简介:

贾平凹,当代作家, 1952年生,陕西丹凤人。贾平凹的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明晓自然。著有小说集《商州散记》《腊月•正月》《天狗》,长篇小说《浮躁》《秦腔》,散文集《月迹》《心迹》等。

课文要点:

1.课文是采用书信体和第二人称的写法,通过作者对往昔读书生活的回味,向即将跨入成人行列的妹妹讲述自己读书和做人的经验,其中始终充溢着深厚的手足之情和人生的诸多感慨。

2.作者对读书之道进行了具体的阐发,总的来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读书万万不能狭窄;读书不要忘了精读,注意觅寻大作家的踪迹;要知其长,晓其短,师精神而弃皮毛。可以说这些都是读书方法的精要所在,值得认真体会学习。

写作特色:

1.本文语言洗练,无赘语,多短语,表达畅达有力,直导肺腑。

2.语言风格和布局谋篇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古典书信散文的美学风格。

3.作者善于捕捉和再现事物精微的传神之处,进行细节描写,在富有生活气息的琐事中传达出浓浓的手足亲情。

作文运用:

1.贾平凹的读书生活经历可用于“读书”、“磨难”、“追求”、“书品与人品”等之类的话题。

2. 关于读书的观点可作为论据使用。

《获得教养的途径》赫尔曼·黑塞

赫尔曼·黑塞(1877—1962),诗人,小说家,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彼得·卡门青特》、《荒原狼》等。

内容概要:

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获得教养应该以个性或人格作为提要,为获得教养而学习能使人的精神追求不断地进入新的境界。这种重复阅读、不断感悟、不断有所发现的过程,正是获得教养的途径。

艺术手法:

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举例论证,以亲身体验说明问题,论述充溢着对读书的感情;对比论证,如:把不同的阅读品位作对比,以人成长的不同追求作对比等。

《白莽作孩儿塔序》鲁迅

关于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品: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狂人日记》是他首次用鲁迅笔名发表的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关于白莽:

白莽(1909——1931年),原名徐祖华,笔名殷夫、白莽等。浙江象山人。现代诗人,中共党员。1927年到上海,同年4月间被捕;秋天,被释放后入同济大学读书。1927年加入“太阳

社”。从事共青团工作。1929年,再度被捕,后又获释。1930年春加入“左联”,经常为刊物《萌芽》、《拓荒者》、《巴尔底山》写稿。1931年1月17日,同其他23位革命同志(包括其他4位革命作家在内)一同被捕,2月7日被秘密杀害于龙华,时年仅22岁。主要作品有《别了,哥哥》,《血字》,《孩儿塔》,《伏尔加的黑浪》等。他是我国早期无产阶级诗人。其诗多取材革命斗争,格调新颖,境界开阔,气魄雄浑,声调激昂,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战斗气息。 文体知识:

序,也叫序文,序言,前言。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内容。本文即鲁迅为白莽诗作的《孩儿塔》的序文。

作者感情变化:

凄凉,惆怅 → 更加惆怅 → 回忆,思念 → 抨击,讽刺当时社会,愤慨之情 → 对白莽作品的赞美 → 对革命文学 充满信心。

语言特色(指第四段):

形象的比喻,既含蓄,又蕴含更深意蕴,充分赞扬了《孩儿塔》诗的战斗性。

整散句式结合,语势充沛,文气更酣畅,战斗性更强,被称为诗与政论的结合。

《无韵之离骚——太史公笔法小议》资中筠

关于作者:

资中筠(1930— ),女,天津人,国际问题及美国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着眼于《史记》全书,所议涉及太史公笔法之“奇”共有五处:

1.以极其简洁、凝练的文字囊括了广袤的空间和绵远的时间——纵横万里,上下千年;

2.生动地刻画了数以百计的文臣、武将、帝王、游侠、骚人、处士,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3.以克制、含蓄的笔法,表达了深沉的感情和强烈的爱憎。通篇没有雕琢的形容词,也极少激昂慷慨的议论,而在那貌似平淡的叙事之中,却蕴藏着极大的感染力;

4.在《孝武本纪》中,他是以独特的省略来表达他对汉武帝的怨怼;

5.为项羽立《本纪》,把当朝开国皇帝手下败将写成悲壮的英雄。

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前145年——?),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谈之子,世代史官家庭。早年遍游南北,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公元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38岁),前104年订太初历,对历法进行改革,后因对李陵军败降匈奴之事有所辩解,被判死罪而下狱,后受腐刑(47岁)。按汉朝刑法:死罪犯人有两种方法可以免死,一为缴纳五十万钱,二为宫刑。司马迁清贫,只能受刑免死,出狱后任中书令(传达文件的宦官),发愤著书,前后花了16年的时间完成了《史记》这部不朽的著作。 《史记》的体例:

《史记》是“前四史”之首,(前四史:《史记》、班固《汉书》、范晔《后汉书》、陈寿《三国志》),共130篇,全面记述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近三千年的历史。

《史记》由书(8)、表(10)、本纪(12)、世家(30)和列传(70)五部分组成,开创了纪传体,首创以人载事的写法,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本纪:“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 《五帝本纪》 《项羽本纪》 世家:“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陈涉世家》 《孔子世家》

列传:“列传”是重要人物传记。其中的本纪和列传是主体。《廉颇蔺相如列传》 《酷吏列传》

表:“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三代世表》 《汉兴以来诸侯年表》

书:“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 《封禅书》

司马迁叙述历史,实事求是、公正无私,对历史人物的善恶功过敢于秉笔直书,具有实录精神。他又是伟大的文学家,笔下的历史人物多姿多彩,栩栩如生。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前句颂扬《史记》在史学上的高度成就,后句说《史记》虽然不是用韵文写的,但却像《离骚》那样表露出浓郁的怨愤不平之情。

《爱因斯坦与艺术》赵鑫珊

常识:

1.赵鑫珊:教授、哲学家、作家、文学家。

2.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美籍德国犹太人。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创立了代表现代科学的相对论,并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它的深刻影响及广泛应用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

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也热爱人类。他没有因为埋头于科学研究而把自己置于社会之外,一直关心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并为之顽强、勇敢地战斗。他说过:“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又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可用作作文的角度:

赵鑫珊:20岁那年,我读到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汤川秀树写的一本物理书。在扉页上,作者用庄子的一句名言作为题记:“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这给了我的精神双重的震撼。

第一重震撼当然是这句格言本身所具有的气魄。研究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的人当拥有这般审视天地之大美的心胸,这才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最高目标。只有怀着这一崇高目标的人才有可能作出伟大贡献。为什么在我国的高等院校数学、物理教科书的扉页上,不把庄子的这句格言写上去呢?写了,会拔高广大理工科学生的心胸,并造就一个中国的爱因斯坦。第二重震撼,我是从一位外国人,而且是一位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那里第一次知道庄子这句格言的。从那以后,我就没有放松过从中华古诗文中吸收营养。

《想北平》老舍

文学常识:

老舍 (1899—1966) ,一位京味很浓的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概括:

老舍把对北平的感情上升到爱母亲的地位,他抛开一切美好的词语,用最通俗质朴的言辞,用最能引人共鸣的表达方式,通过与巴黎等城市的比较突出北平的特点,表明北平与老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为一体的关系,表达“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 作者爱北平的理由:

整体感觉:动中有静,复杂而有边际

布置:在人为之中显自然

物质上:花多菜多果子多

环境:使人更接近自然

最后一句话的深层含义 :

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京。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京危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

要点:

1.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

2.对比、衬托手法

《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冯友兰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冯友兰(1895—1990),哲学家,著有《中国哲学史》、《新原道》、《新原人》等。

内容概要: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教育家,蔡先生的教育有两大端,一个是春风化雨,一个是兼容并包。

艺术手法:

以小见大,巧妙地选择平凡的事例来勾画一位“蔼然仁者,慈祥诚恳”的大教育家形象,又以精粹的议论恰当地点出了蔡先生的精神境界的内涵;人物描写正面与侧面相结合。

《诸子喻山水》

选自《论语》,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选自《韩非子》,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著有《孤愤》、《说难》等。

选自《管子》,管子(公元前770~前476)中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著述总集。

选自《孟子》,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后世称为“亚圣”。

选自《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又名老聃。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选自《孙子》,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兵法》。 内容概要:

通过先秦诸子有关山水的思索和感悟,表达了他们山水悟出的生命体验和人生哲理。 艺术手法:

设喻说理的议论方法,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将深奥的折理浅显化,给人以鲜明清晰的认知和生动形象的美感。

《 秋水(节选)》庄子

选自《庄子•外篇》。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后世并称老庄。主要作品为《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由内篇、外篇和杂篇组成。

主旨:

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它的客观思想意义在于人的认识既然是有限的,人们就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满自足,而应不断开阔眼界,不停止学习。

艺术特色:

1.庄子散文善于运用寓言来进行说理。

2.文章开头有一段景物描写,这有两个作用:

一是从河伯初见河水上涨的壮观景象,到看到大海苍茫无垠的气象,形象渲染主旨,表现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客观世界是无限的;

二是用河景与海景这样具体的景物互相比照,来衬托河伯与北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3.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曲士不可以语于道”比喻人的认识不可能超越其生存活动的客观环境,因而是有限的,“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等几个比喻,说明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十分有限,因而应该不断开拓自己视野。 使抽象的的结论蕴含于形象的比喻之中。

4.本文采用逐层推进式论证方法。

由小及大,由河伯至大海;再由大至小,说明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通过层层比较得出“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的道理。文章运用排比与反问两种修辞手法,使说理极有气势。

5.对话体的好处对话体多通过两个人物的问答和辩论来阐述道理,善于将不同思想的碰撞或逻辑思辨的过程有机地呈现出来,其语言也容易具有生动、活泼和个性化的特点。

6.在阐述哲理时,本文使用了拟人、比喻、对比、排比、反问、对偶多种修辞手法,,说理形象而有力。

《前赤壁赋》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艺术领域中,诗词、散文、书画无一不精。与父亲和弟弟并称“三苏”

宋代四大书法家:苏轼,米芾,蔡襄,黄庭坚

赋是我国古代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铺陈事物,讲究文采,句式以四言六言为主,隔三、四句或五、六句押韵。汉朝贾谊、司马相如、班固、张衡都是辞赋的大家。中唐以后,受古文运动影响,篇幅较小,句式参差,押韵较随便,几近散文,以抒情为主。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主旨:

文章通过泛游赤壁的所见所闻,以及主客问答,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旷达到陷于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作者在“乌台诗案”遭到巨大的挫折后,虽身处逆境却仍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艺术特色:

1.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体现了苏轼大气磅礴,挥洒自如的风格。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韵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

结构特点:

诸子治家格言白话解篇九
《中华童铭》

华童 铭

之童谣篇

前 言

茫茫宇宙 浩浩时空 星移斗转 往来无穷 群星璀璨 银河横空 太阳一系 九大行星 月亮为伴 水七陆三 地球演化 物种万千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阴晴变幻 寒来暑往

土水气光 大气磅礴 悠悠岁月 古猿成人 网鱼种粮 五千余载 推位让国 过门不入 奴隶社会 甲骨刻文 武王伐纣 周公治礼 春种夏长 四季成岁 山高水长 海咸河淡 不尽沧桑

(一) 远古时期

劳动至上 钻木取火 伟者三皇 滚滚黄河 育我炎黄 仓颉作字 尧舜禅让 大禹治水 疏导虐黄

(二)

奴隶社会之夏、商、西周夏启首创 前有夏朝祈祷吉祥 青铜制鼎 太公为相 牧野一站 明德慎刑 诗风雅颂 秋收冬藏 鱼潜鸟翔 筑巢成房 阔阔长江 胡曹制裳 劈山削冈 后有殷商 世袭称王 取代暴商 用赋比兴

千金一笑 骊山烽火 西戎兵进 幽王误国 礼崩乐坏

(三)

奴隶社会之春秋、战国

春秋五霸 弟子三千 兵法成书 首推墨翟 完璧归赵 壮士不还 合纵连横 秦王变法 秦始皇帝 统一货币 残暴帝君 陈胜吴广 鸿门设宴 不过江东 留候张良 民富国强 史无义战 难止杀伐 创立儒学 影响空前 知己知彼 流传千古 离骚九歌 屈原不屈 负荆请罪 将相和好 荆轲刺秦 奔赴国难 老庄诸子 百家争鸣 广用客卿 远交近攻 (四) 封建社会之秦、汉

设立郡县 天下归一 长城秦俑 千载屹立 阿房宫起 百姓呻吟 楚河汉界 项羽刘邦 韩信将兵 多多益善 生当人杰 死亦鬼雄 能得猛士 高祖还乡 大汉声威 远扬八荒 文称孔圣 武称孙子 兼爱非攻 相如使秦 风萧水寒 苏秦张仪 战国七雄 国势强大

同文等轨 焚书坑儒 揭竿而起 项庄舞剑 霸王别姬 成败萧何 文景之治 隐弓没石

陇西李广 胡马不度 龙城飞将 匈奴未灭 无以家为 公侯无府 谁与其归 丝绸之路 张骞开创 昭君出塞 和亲远邦 不辱使命 苏武牧羊 腐刑加身 史记绝唱 谦恭王莽 西汉消亡 绿林赤眉 直逼未央 汉光武帝 定都洛阳 史称东汉 削平豪强 柔道治国 光武中兴 龟印一渡 始结东瀛 清官董宣 强项县令 班超西行 投笔从戎 张衡制仪 远兆地动 蔡伦造纸 世界发明

(五)

封建社会之三国、两晋、南北朝

稚童为皇 外戚当政 皇权衰落 宦官横行 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张角创道 黄巾军起 董卓作乱 把持朝政 群雄割据 谁拥汉鼎 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曹操惜才 群英归心 三顾茅庐 刘备求贤 隆中妙对 孔明先见 关渡之战 赤壁烈火 合久必分 鼎立三国 出师未捷 英雄长泪 两代辅左 鞠躬尽瘁 神医华佗 五禽拳法 关公刮骨 名扬天下 才子曹植 七步成诗 煮豆燃萁 相煎何及 浪花淘尽 千古英雄 是非成败 转头成空 司马之心 路人皆知 既灭东吴 逼禅有辞 西晋石崇 富盖王公 奢侈风气 怎能久行

南北对峙 两晋变更 各举旌旗 难得太平 淝水之战 草木皆兵 投鞭断流 仓皇北行 采菊东篱 悠然南山 渊明隐居 世外桃源 羲之献之 父子齐名 书法通神 美哉兰亭 文心雕龙 刘勰论文 石窟绝艺 云冈龙门 齐民要术 倡导重农 圆周计算 (六) 封建社会之隋、唐

隋朝一统 取士开科 济世工程 瓦岗起义 李渊兴兵 玄武流血 贞观之治 不逊文景 大唐国威 纳谏如流 名君太宗 犯颜明镜 文成入藏 玄奘取经 遣唐使来 诗仙太白 孤帆远影 斗酒百篇 工部杜郎 会当绝顶 三吏三别 韩愈解惑 师道广行 宗元禹锡 则天女皇 登基亲为 精明果断 开元盛世 昙花一现 玄宗疏政 黄巢冲天 百花肃杀 香透长安 兴者盛唐 衰者彷徨 千古更替 (七)

封建社会之宋、元、明、清祖氏先行

京杭运河 兄弟相争 四海扬名 直臣魏征 频频出迎 意气纵横 怀抱苍生 陋室美名 不让须眉 安史之乱 满城金甲 何必感伤

诸子治家格言白话解篇十
《语文资料》

语文资料

(三)《秋水》

◆节选自《庄子·秋水》,《庄子》是一部诸子散文集。

◆《庄子》的作者:庄周和他的的门人,后学。

◆ 庄周:战国时宋国人,继老子之后的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与老子并称“老庄”。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批判现实的名句:“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散文想象丰富,汪洋恣肆,词藻瑰丽,多用寓言形式,是先秦诸子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位。

◆主旨: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启迪:学无止境。

◆景物作用:即衬托了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又形象地渲染了主旨。

◆说理特色:善将抽象哲理化为具体形象——虚构寓言故事,设置景物描写,运用比喻修辞。 ◆论证次序: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逐层推进。

◆修辞格:比喻,排比,反问,引用。

(四)《谏逐客书》

◆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一片奏章。

◆作者:李斯。战国时楚国上蔡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也是秦代散文家中的代表人物。文章说理透彻,论事周详,富有文采。有《泰山刻石文》《狼牙台刻石文》等碑文。 ◆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列举四位君王“以客之功”的历史事实,是为了充分说明客卿在秦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间接说明逐客是错误的。

◆铺陈秦王所喜爱的珍宝,美色,音乐是突出其重物轻人,进而说明重物轻人绝非英主所改为,间接证明逐客是错误的。

◆说服力来源:用事实说话,不发空议论。

◆ 结构特点:回顾历史,评判现实,展望未来。

◆ 修辞格:排比,对偶,比喻,反问,借代,引用。

(五)《五代史伶官传序》

◆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是序文,史论。

◆作者:欧阳修,号醉翁,自称六一居士。

◆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

◆作品集:《欧阳文忠公集》《新五代史》《新唐书》(与宋祁合著)

◆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明,岂非人事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论据:后唐庄宗盛衰成败的历史事实。

◆论证方法:对比法。

◆写作特点:欲抑先扬。

警句:满招损,谦得益(《尚书》);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六)《灯下漫笔》

◆本文写于1925年,分两次发表于(莽原)周刊,后收入论文集《坟》中,是一篇杂文。当时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各种社会矛盾和思想冲突激烈爆发的时期。

◆作者: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参加了中国自有运动大同盟,作家联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团体。“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有革命民主主义者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作品:1918年,用“鲁迅”笔名,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彷徨》《呐喊》《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主要内容:是对中国旧社会,旧文明所做的“攻攻打病根”“揭去假面”的辛辣批评。 ◆中心论点:鲁迅认为中国过去的历史是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两个时代的循环,中国固有精神文明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宴筵。

◆三种时代的内涵: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 ◆中国固有精神文明的涵义: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宴筵。(本质是吃人) ◆两部分之间的关系:互相联系,对应统一。民族心理与民族文化密切关联、互为因果;两部分都贯穿了鲁迅强烈的批判意识和否定精神;两部分的结尾都以现代青年的使命相号召。 ◆ 两部分论证方法的共同特点:1.都从自身感受起笔,然后以大量的日常生活事件、历史事实和文献典籍为论据,多方进行论证,最后推出文章结论。2.论证材料丰富多样;3.说理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具有很强的逻辑和说服力。

◆论证方法:归纳法

(七)《<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选自《蔡元培全集》。写于1918年,发表于《北京大学月刊》1919年1月第一卷,是一篇议论性散文。

◆作者:蔡元培。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近现代历史上探索救国之路和振兴中华民族的先驱之一,毛泽东称之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提倡“学术自由”,主张“治学宜中外汇通,学生当文理兼修,办学应兼容并包”。

◆主要内容:本文交代了办刊原因、办刊必要性,阐述了近代大学的要义。集中体现了蔡元培的办学思想。

◆近代大学的三项要义:第一,大学为研究学术之机关,应有贡献于学术;第二,学生不应以获取毕业证书为目的,应于专精之余,旁涉各种有关系的学理,成为一定意义上的通才;第三,大学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学府,应循思想自由通则,行兼容并收主义。 ◆大学办学思想:兼容并包。

◆文风特点:平和恳挚,严谨朴实。

◆人格特点:宽厚、从容、坚定。

(八)《咬文嚼字》

◆写于抗日战争后期,后收入《谈文学》论文集,是一篇文艺专论。

◆作者:朱光谱。我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

◆作品:著作—《悲剧心理学》 《文艺心理学》 《诗论》 《西方美学史》 《谈文学》 《谈美书简》。译作—黑格尔《美学》、爱克曼《歌德谈话录》、莱辛《拉奥孔》、克罗齐《美学原理》、路易哈拉普《艺术的社会根源》、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中心论点: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从两方面论述论点:斟酌文字与表达思想感情的关系,阐述文字的直指意义与联想意义的关系、文字的习惯性与创造性的关系。

◆主要观点:文学借文字表达思想感情,没有一句话换一种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文字的推敲其实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并不是为了语句通顺或漂亮。科学的文字限于直指的意义,文字的文字则必须顾及到联想意义;语言的习惯性联想造成套语滥调,“惟陈言之务去”才是创造的态度。

◆论证方法:归纳法。

(九)《说笑》

◆选自《写在人生边上》,是一篇议论性散文。

◆作者:钱锺书。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长期致力于中国和西方文学研究,主张用比较文学、心理学、单位观念史学、风格学、哲理意义学等多学科方法,从多种角度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

◆作品: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文论集《七缀集》 《谈艺录》 《管锥篇》 (五卷)等。

◆写作背景:是针对20世纪30年代林语堂、周作人等作家提倡的“幽默文学”所写的一篇批判文章。

◆笑与幽默的区别:幽默当然用笑来发泄,但是笑未必就表示着幽默。笑是最流动、最迅速的表情,从眼睛里泛到嘴角边;而幽默是高级智慧和高尚人生态度的自然流露。

◆中心论点:真正的幽默不是制造出来的,它是一种高级智慧和高尚态度的自然流露。如果人为制造幽默,就会变成无聊的滑稽表演。

◆论证特点:推理严密,论证透辟;旁征博引,收放自如;文笔幽默,轻松诙谐。

(十)《废墟》

◆选自《文化苦旅》,是一篇文化散文。

◆作者:余秋雨。我国当代艺术理论家、散文家。

◆作品:艺术理论著作《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散文集《文化苦旅》 《山居笔记》 《霜冷长河》 《千年一叹》等。

◆文化散文特点:追溯、思索历史和文化;开阖纵横,“形散”而“神聚”;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文字雍容、典雅灵动。

◆中心思想:揭示废墟丰富的文化内涵,启发人们正视废墟,从它所昭示的民族悲剧中奋起,以废墟为起点,迈向美好的未来。

◆对待废墟的态度:废墟是人类历史进化的长链,应当保留和容纳。

◆废墟的象征意蕴:象征着沧桑的历史。

◆废墟在古代和现代关系中的作用:废墟是文化的使者,是沟通古今文明的桥梁,是工启未来的钥匙。

◆艺术特色: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

(十一)《论学问》

◆选自《论说文集》,是一篇出色的论说文。

◆作者:培根。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散文家。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作品:《论说文集》

◆论述的问题:学问的用途和读书治学的目的、方法。

◆读书为学的用途:娱乐《幽居静养》,装饰(熟习辞令)和增长才识。

◆治学的目的: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

◆治学的方法:不同的书应采用不同的读法,读书还应与会谈、写作、笔记结合起来,与弥补自身“精神上的缺陷”结合起来,以“学问变化气质”。

◆格言警句: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明;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三、论说文考核题型专项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战国策》的整理编订者是:

A.司马迁 B.左丘明 C.郭茂倩 D.刘向

2.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难的言论和行动的一部著作是:

A.《史记》 B .《战国策》 C .《论语》 D.《左传》

3.与孟子倡导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一致的政治家是:

A.赵威后 B. 秦始皇 C.汉武帝 D.梁惠王

4.在一连串反驳与诘问中阐明治国思想的文章是:

A.《赵威后问齐使》 B.《寡人之于国》 C.《秋水》 D.《谏逐客书》

5.下列语句中,有意动用法的一句是:

A.使者不说 B.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C.岂先贱而后尊者乎? D.有衣者亦衣

6.孟子散文的论辩特色是:

A.说理通畅,抒情委婉 B.想象丰富,汪洋恣肆

C.欲擒故纵,引君入彀 D.恣肆激越,犀利流畅

7.“焉”字作为“兼词”使用的一句是:

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B.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C.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D.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

8.《寡人之于国》中“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一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借代 C.比拟 D.夸张

9.先秦散文最具浪漫色彩的诸子是:

A.孟子 B.孔子 C.庄子 D.老子

10.说出“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这句批判现实名言的诸子是:

A.韩非子 B.庄子 C.孟子 D.墨子

11.下列句子属于被动的一句是:

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B.东而而视,不见水端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12.下列句子属于意动句的是:

A.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者 B.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C.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D.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13.下列属于钱锺书的作品是:

A.《西方美学史》 B.《写在人生边上》 C.《论说文集》 D.《文化苦旅》

14.《谏逐客书》一文采用最多的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 B.演绎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15.“藉寇兵而赉盗粮”中的“兵”应解释为:

A.士兵 B.武器 C.军队 D.战略

16.“乃”字,作为“代词”的句子是:

A.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B.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上乃欲变此........

17.欧阳修的文学主张是:

A.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B.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

C.变化了形式,就变化了内容 D.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18.《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A.以民为本 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C.仁政王道 D.满招损,谦得益

19.《五代史伶官传序》是:

A.书信 B.史论 C.传记 D.文论

20.《灯下漫笔》的文体是:

A.小说 B.散文 C.杂文 D.论文

21.下列作品属于散文集的是:

A《管锥篇》 B.《山居笔记》 C.《咬文嚼字》 D.《论学问》

22.《谏逐客书》中的“客”是指:

A.看客 B.异客 C.客卿 D.游客

23.促使鲁迅思想最终由进化论发展到阶级论的重大历史事变是:

A.女师大风潮 B.五州运动 C.三.一八惨案 D.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24.鲁迅的散文集是:

A.《呐喊》 B.《朝花夕拾》 C.《坟》 D.《热风》

25.属于“左翼作家联盟”的作家是:

A.老舍 B.戴望舒 C.闻一多 D.鲁迅

26.被毛泽东称之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人士是:

A.蔡元培 B.鲁迅 C.郭沫若 D.李大钊

27.《咬文嚼字》是一篇:

A.杂文 B.文艺随笔 C.文艺专论 D.文艺评论

28.《废墟》选自余秋雨的:

A.《文化苦旅》 B.《山居笔记》 C.《霜冷长河》 D.《千年一叹》

29.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是:

A.马克思 B.培根 C.黑格尔 D.恩格斯

填空题

论据可分为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两种。

证明论据与论点之间逻辑联系的过程是论证。

比较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论证方法。

《赵威后问齐使》体现了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

《寡人之于国也》的说理特色是抑扬兼施,循循善诱。

《秋水》记叙了河伯和海若的对话。

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

《谏逐客书》中作者使用的主要论据属于事实论据。

《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臣闻史议逐客,窃以为过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说笑》的中心论点是真正的幽默不是制造出来的,它是一种高级智慧和高尚人生态度 的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诸子治家格言白话解》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朱子治家格言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 治家格言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诸子治家格言白话解”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诸子治家格言白话解"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13887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