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给手术的病人的话

给手术的病人的话

2016-01-17 05:32:3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给手术的病人的话篇一《手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给手术的病人的话》,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给手术的病人的话篇一
《手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

手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

摘要:做好心理护理,使术后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是护理体制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护理人员的语言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在心理护理中正确运用语言能够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情绪,调动患者的积极性,配合治疗,消除恐惧疑虑,正视疾病,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早日康复。本文主要采用调查分析法,研究医护人员语言艺术在术后心理护理中的运用,首先阐述医护人员语言在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中的作用,然后进一步说明在患者术后心理护理中,医护人员的语言特性,最后,详细分析了医护人员语言在患者术后心理护理中运用的对策,并认为语言要有科学性并注重伦理性,向病人解释病情时要通俗易懂,恰如其分,合乎逻辑,为构建我国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参考。

1、绪论

病人经过手术,尤其承受大手术的人,一旦麻醉中醒来,意识到自己已经活过来,颇感侥幸。这时他们渴望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由于躯体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会体验到伤口疼痛难熬,加之身体不能 自由活动。开始,他们感到眼前的日子痛苦难熬,过几天后,痛苦缓解后,就又担心预后了。

心理护理是护理学中极为重要的组织部分,特别是现代医学模式将人的健康,疾病的现象视为一种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结果,从而使人们把心理素质对疾病的影响提高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对我们来说,不仅要有扎实而系统的医学护理专业技术,还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美学等知识。这样,既能更多的了解病人心理活动的特点,又能正视这些心理矛盾的存在、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术后病人心理护理,因为重要,护士应帮助术后病人解除手术后焦虑、恐惧、不安的心理障碍,及早告诉病人手术效果,为病人减轻疼痛克服抑郁反应,鼓励病人积极对待人生,让病人及早康复,消除术后病人的心理障碍,给治疗造成的困难。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健康观念及护理模式转变,语言的修养直接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语言是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着重要的影响。亲切的语言可以改变病人的思维和情绪障碍,减轻病人的负担,使病人在接受治疗时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因此,医护人员的语言对术后病人的康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医护人员语言艺术在术后心理护理中的运用,首先阐述医护人员语言在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中的作用,然后进一步说明在患者术后心理护理中,医护人员的语言特性,最后,详细分析了医护人员语言在患者术后心理护理中运用的对策,为构建我国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参考。

2、医护人员语言在术后心理护理中的作用理论

语言是人类用来交流信息最常见、最重要的工具,也是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工具。它是神经系统的特殊刺激物,它能影响人的健康、人的心理及整个机体,成为生

理和心理的医疗因素,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

语言是一个人的阅历、道德修养、文化素养、精神风貌的外在流露,也是人与人心灵沟通的桥梁。通过语言交流可以互通信息,密切护患关系。护士使用安慰和体贴的语言。可以取得病人的信任,解除病人的恐惧心理,增强战胜 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同时在与病人交谈中可使病人懂得某些疾病的防治知识,提 高自我保健能力。

语言是心灵的体现,一个具有美好心灵的护士往往能选择最美好的语言。护士的语言对于病人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美好的语言在病人心中可燃起美好 的情感,可以给病人带来信任和希望,对疾病向健康转归有利。反之,粗俗不勘、简单粗暴的语言。会给患者造成心理障碍,甚至造成痛苦和绝望。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半句六月寒”。就正是这个道理。

护士应善于正确运用语言交流,发挥它在心理护理中的作用。在与病人进行语言交流时,要讲究艺术,掌握交流技巧交流时要全神贯注的倾听,要随时注意病人的反应,不可做出轻率的或过早的判断,以及对病人的同情与体贴等。通 过恰当的交流,帮助病人正确认识和对待自身的疾病,解除消极情绪对不同的病 人,采用各自容易接受的方式交流,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术后心理护理中,医护人员语言的特性

3.1 语言的规范性

护士要使用普通话,不要操方言,免得病人听不懂或听不清。不过,遇见同乡的病人,适当操用方言也是便于工作的。同时,护士也应去了解与学习工作所在地区的方言、俚语,以便减少交谈中的困难。语义要使用准确,应言能达意,一般要求护士应尽量用医学术语(外加通俗解释)来交谈,讲话口语化,不要文章化。 护士在向医生或护士长报告工作情况,反映病情或向病人交待诊治与护理意图时,或向患者家属叮嘱事情时,都应当把人物称谓、时间概念、空间关系及其间的联系说清,把一件事情的起始、经过、变化、演续与结局讲明。同时,在符合语法要求的前提下,要注意语言简洁精练,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3.2 语言的情感性

护士对病人的语言要富有情感性,首先取决于护士的情感控制与调节。护士一进入工作状态,就应激发自己的情感,使之处于愉快而冷静的心境之中,才能油然产生同情病人、信任病人、尊重病人的情感与情绪。护士切不应把个人生活或家庭中的争执纠纷带来的不良心境,迁延到工作情境中来,向病人迁怒发泄。其次,才是护士的语言表达能力问题。一般要求护士语言的声音要轻一些、语气要温和一些、话语速度要慢一些,并且要适当配合手势和表情,这样才能显现护士的温文尔雅和对病人的体贴关切。

3.3 语言的道德性

语言的表达要符合伦理学的道德原则、规范与范畴的要求。语言的道德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严肃性:是指语言的情感表现应具有一定的严肃性,要使人感觉到说话的人端庄、大方而又高雅,在温柔的语态中要带几分维护自尊的肃穆,才能体现出是“同志式”的交谈。

与之相反,说话声调娇滴滴或者很粗鲁,手脚动作太多,矫揉造作,都是不严肃的表现。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护士应有高尚的伦理观、良好的政治素养、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和足够的生活经验。

2)高尚性:主要是指语言的内容上应具有高尚性,护士同病人谈话的内容,应只限于医疗护理工作方面,或围绕病人的疾病治愈与康复,不应谈论病人或自己的私生活情况。护士在病房或其它任何场合都不得同病人嘻笑打闹,更不得同病人说粗鲁、下流、庸俗、污秽的话。此外,同病人交谈时,不涉及非议他人,尤其不应谈论医护人员之间的是非,以免破坏团结。

3)保密性:护士在同病人交谈中谈话的内容范围要严格注意保密,涉及党政军高级干部的病情固然要绝对保密。就是普通病人的病情及隐私也要保密,不该 自己去告知病人的事情,切不可去好心多嘴转告。如对癌症的诊断,突变的化验结果、重大诊治措施的决定等,护士都应守口如瓶。

4、术后患者存在的主要心理因素

4.1 手术前焦虑

人的情绪状态在痛知觉中起重要作用,国外普遍认为焦虑能降低痛阈与耐痛阈,这意味着疼痛更容易出现或加剧。相反在兴奋,欢快的情况下,疼痛将被抑制,甚至没有疼痛反应出现。

4.2 过去经验的回忆

以往的不成功经验或手术后止痛不伞,能使病人通过不愉快的联想加重手术前焦虑或担忧,从而影响病人对目前疼痛的反应。

4.3 注意程度

对剌激的注意程度同样是影响疼痛的重要因素,当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某事时,其他方面包括疼痛即会处于抑制状态,这时候疼痛会明显减轻或变得不明显。如手术病人他们的疼痛一般都是白天轻夜间重,这是因为注意被分散或集中起来的结果。

4.4 不同疼痛的意义

疼痛的躯体受损伤的证据,疼痛是信息沟通的手段,疼痛是操纵别人表现故意或缓解内疚的一种手段。如果痛觉作为一种正常反应(如心灵创伤的解脱、分娩等),那么这种疼痛的表达与晚期癌症病人的疼痛表达还有很大差异。国 外研究表明,战争中受伤伤员绝大部分诉说没有疼痛或轻微疼痛,因为他们知道 ,疼痛是有意义的,它意味着他们可以由此逃 离战争,得以解脱。相反如慢性疼痛病人,因疼痛治疗效果不佳将引起病人焦虑,抑郁而使病情加重。

5、医护人员语言在术后心理护理中的运用对策

5.1 尊重病人,严禁刺激性语言

人人都需要被尊重,病人更需要。当一个人患病,常有性格改变,表现为情感脆弱,对外来刺激非常敏感,自控能力下降。刺激性语言能导致病情恶化,心理负担过重,丧失生存

的希望以及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比如对患了癌症需要手术的患者不能说“得了癌症作手术也白作”。病人听了肯定拒绝治疗,因为得癌症已是绝望痛苦,而手术叉会增加疼痛,这样的事情,谁也不会接受,而护士如果能耐心细致的说明手术切除对早期肿瘤的治疗效果非常好。手术带来的痛苦是暂时的,术后再辅助化疗、免疫治疗可以治愈疾病从而鼓励他们,引导他们从疾病的阴影中解脱出来,并对他们给予同情、关心和尊重,患者也就会积极配合治疗,因为美好的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向往的。对病情较重一时不能治愈的病人,护士谈话要掌握好尺度,不该说的不说, 医护人员之间也要避免在病人面前谈论病情,以免给病人造成心理负担,而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照顾和尊重。

5.2 察言观色,善于运用语言技巧

言为心声,作为一个合格的护理工作者,要察言观色善于运用语言技巧,通过有意识的询问,从术后病人的言语及音调,观察病人的心理状态。要解决病人的焦虑情绪,必须根据每个术后病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每个病人的年龄、社会地位、家庭环境、经济状况、知识水平不同,其心理特点与需求也不同,不同的病人使用不同的语言方式。采用针对性的语言,才能做好每个患者的心理护理。如对青年人应用鼓励性赞扬性的语言。增加他们克服病痛,战胜疾病的信心。与老年病人谈话采取唠家常的形式,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逐步把话题引到治疗上来。同文化层次较高的患者交谈时可以用科学的名词,医学用语向他们做好解释说明工作,消除其顾虑。而对文化知识相对缺乏的患者在与其交谈时可以适当的掌握一些方言,语言通俗易懂增强亲切感,少用医学术语,这样就避免了由于昕不懂而造成患者的各种顾虑,减轻了他们的陌生感。大部分病人一般都愿意坦率诉说受疾病折磨的痛苦,对疾病康复的担心及对医务人员所抱的希望,护理人员耐心倾听给予理解、同情和尊重总之,察言观色,善于运用语言技巧。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要用好这个技巧需要广大护理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

5.3 注重细节,温馨服务

语言不是空洞的声音流,同样的一句话,可因声音的大小,音调的高低而取得不同效果,能反映出对人是关心还是粗鲁,是友爱还是不礼貌。护士在护理时,配合关心的语言,就会给病人留下更深的美好印象。护士在与病人交谈中不可以拿病人在病态时的语言行为或生理缺陷开玩笑,对病人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耐心理解,尽力满足其合理要求。比如手术后有些病人可因全面清醒前表现为躁动不安,胡言乱语,作为护理人员就不应给病人予嘲笑,对病人因疼痛而发生的呻吟声要表示理解和关心,要给患者亲切的安慰、温馨的护理,维护病人的人格自尊,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顺利度过危险期。

5.4 多种方法,善用体态语言

护士的体态语言对病人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要求护士必须衣帽整洁、举止端庄、言谈文雅有度、礼仪规范,当我们落落大方,充满自信,充满爱心地站在病人面前时,他们就会感到踏实、安全、放松,就会乐意接受各种治疗护理,那怕会带来一些不适 。在笔者平时工作 中.常常昕到这样 的话“你就是多扎几针也愿意”,否则病人见到那些衣冠不整,举止不雅的护士就会产生反感和担忧,又怎会放心把护理托付给他们呢?另一方面,护士要注意面部表情的表达,病人往往从护士的表情上观察自己的病情变化。护士的表情变化影响着病人的心理情绪,所以护士不能将自己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必须做到面容和蔼。服务态度热情,给病人创造一个心理愉快的环境。

5.5 外塑形象,内练素质

护士的服务对象是千差万别的病人,由于每个人性格、道德修养、职业生活经历等因素的不同,患病后的心理反映也不同,要想达到每一次交谈都收到良好的效果,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掌握语言艺术比掌握技术操作更难。因为语言艺术的提高依赖于心理学、社会学、文学、语言表达能力、口才技巧等诸多方面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护士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注重加强医德修养,热爱本职工作,热忱为病人服务,提高护理技能水平,工作中时时刻刻以病人为中心,在病人心中树立好自身形象,一方面加强理论学习,多掌握一些心理学、论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善于运用文字、语言表达。在心理护理及病人的整体护理中,体现出良好的护理道德。用高尚美好的语言和行为满足病人的护理要求,解除病人痛苦。增进人类健康。

6、小结

总之,语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广泛运用的交际工具。医护人员的语言不仅密切影响与病人的关系,同时也是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医护人员的语言艺术修养很重要。护理人员的语言应用应规范准确,讲话时要低轻,语流慢,语气温和;语言要富有情感,以达到同情、尊重、信任病人的效果,语言要文明,并可适当运用手势和表情,加强语言效能。谈话内容要简明、具体、易懂、好记,使病人能按要求密切配合。语言要有科学性并注重伦理性,向病人解释病情时要通俗易懂,恰如其分,合乎逻辑。

给手术的病人的话篇二
《手术室护士与病人之间的语言沟通》

手术室护士与病人之间的语言沟通

作者:吾吉提•海沙尔 刁宏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5期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311-02 随着整体化护理的开展,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模式已广泛应用于围手术期全过程,手术室护士术前、术中、术后在按护理程序护理病人的每一个环节中,需要与病人进行沟通,护士的每一个沟通行为都会对病人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效的沟通是一切良好护理的基础,是每一个护理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技巧。语言沟通是沟通方式的一种,为了达到有效的沟通,手术室护士宜选用病人易懂的词语、通俗简练的语言、快慢适宜的语速、热情礼貌的声调,并选择适时的交流时间和话题的相关性,与病人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以解除病人的心理压力等,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顺利、安全度过手术期。

1 礼貌热情的声调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的基础

手术室对于病人来说是陌生的,手术室护士如能运用热情的语言,并根据病人的职业年龄、社会角色恰如其分的称呼。病人就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对护士产生良好的印象,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病人就愿意将自己内心活动,对手术的恐惧告诉护士,这样手术室护士就能够掌握病人的真实情况,做出客观的护理诊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病人提供全面有效的护理。如果病人感到来自护士的语调是漠不关心的、傲慢的语调便会阻碍护患间的有效沟通。 2 适度的语速是护患语言沟通的捷径

如果护士能以适当的语言与病人交谈,会使语言沟通更易成功,快速的谈话使用尴尬的停顿或缓慢、过于谨慎的谈话都可能传递一些非故意的信息,会让病人感到护士可能隐瞒了某些事实,从而使护士得不到病人的真实情况,病人也不能理解护士的真实意图。另外语速太快会影响语言的清晰度和有效性。

3 选用恰当的词语是护患语言沟通的先决条件

手术室护士与病人谈话时会遇到一些专业术语,如果护士用专业术语与病人交谈,病人可能无法从护士那里得到必要的信息。手术室护士与病人交谈时要根据病人的职业、文化程度等选用合适的、病人能理解的词语与之交谈。如腹部手术的病人,手术室护士会对病人交待术前禁食水,术后去枕平卧,硬膜外腔注射等,许多病人不懂“虚恭”和“硬膜外腔注射”。如果护士把“虚恭”改用“肛门排气”或“放屁”,把“硬膜外腔注射”改用“腰部打麻药”,病人就会很快地理解。

4 清晰,简洁的语言是护患语言沟通的最佳方法

简洁的语言能直接反映护士表达的思想,使交流更有效。如护士指导患者取左侧卧位做硬膜外穿刺时,护士对病人说,“头往下勾,双手抱膝盖,把腰凸出去”,这样病人会很快接受并理解。

5 安慰、治疗保护性语言是护患语言沟通的重要手段

手术室护士与病人交谈时,应发挥良好的语言素养取得病人的信任与依赖,通过言行的自然流露表现出对病人的关心与同情,使病人处于最佳的身心状态,安慰性语言是护士用同情与体贴的语言为病人服务,使病人紧张的心理得到松弛。如:一位白内障摘除手术的老人,因害怕手术痛一直有便意感,血压比平时高30mmHg。我理解她是心里紧张所致,因此,就握住她的手说:“大妈,不要怕,这是小手术,打了麻醉针就不会痛了”,果然,在我的安慰下,手术完成的很顺利,病人的便意感也消失了。中华护理杂志2000年第一期王憬:(握住我的手和我一起做深呼吸),也是运用安慰性语言和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对病人实施有效的护理的。 治疗性语言是护士为病人做治疗时要耐心解释说服病人取得配合的一种语言。如:手术室护士给病人做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时,他不知道穿刺置管时会有怎样的感觉,因此很紧张,置管时有困难,如果护士在穿刺时说:“穿刺时打麻药有点不舒服,只要您张口深呼吸,一会就会好的”,这样的解释,病人知道置管时有异样的感觉,就张口深呼吸,就能很好地配合护士。

保护性语言是对那些报有治愈希望而实际上已进入生命晚期,或是手术已无法解决病人病痛,不想让病人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而采用的一种交流形式,也可称作“善意的谎言”。通过这种保护性语言,许多病人都能顺利渡过围手术期。一位卵巢恶性肿瘤并且直肠膀胱都已转移的病人,首次手术时已无法根治,肿瘤已切下来,下一步配合医生做好化疗,病情会好的。果然,病人手术后精神心态都很好,很快出院。半年后再行腹部手术,切除子宫卵巢,并行腹腔淋巴结清扫,手术很成功,病人再一次安全渡过围手术期。首次手术至今已7年,病人仍能正常生活。

6 适时地交流时间和说话的相关性是护患语言沟通的前提

手术室护士与病人交谈时必须选择适当的时间与病人进行沟通,通畅选择交流的时间是病人表示有兴趣与护士交流的时候,所以在谈话之前,护士最好先与病人协商一下,以选择最佳的交流时间。护士可以问病人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您现在是否愿意和我谈谈有关您手术的问题?”这样护士可以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另外,选择适宜的话题,病人愿意和护士交谈和他关系密切的话题。例如,对一个第二天即将面临开胸手术的病人,护士与其讨论吸烟的危害,就不如和他讨论一下手术前后应注意的事项,因为后一个话题和病人的关系更密切。 手术室护士通过与病人有效的语言沟通,增加了对病人的服务意识,使整体化护理贯彻围手术期全过程。手术室护士学习理论、练习技能的劲头大了,整体素质提高了医护配合更加默契了,麻醉和手术的实施更加顺利了,得到了病人、医生、护士及社会的广泛认可。

给手术的病人的话篇三
《手术前谈话那点事》

给手术的病人的话篇四
《手术前谈话的内容、技巧和艺术》

术前谈话确实需要技巧.与病人打交道远比治疗疾病困难

这是中华泌尿外科上的一篇文章,感觉很有用.

手术前谈话的内容、技巧和艺术 夏溟 袁铭 李汉忠

作者单位: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

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 术前谈话的目的是外科医生在手术之前向患者及家属或相关人、单位负责人等将患者的病情、将实施的医疗措施、医疗风险和预后情况等内容客观地告知他们,并对其有关咨询问题予以解答,以便得到患者和家属的了解和理解,对将要进行的手术治疗达成统一意见。 如何更好地进行手术前谈话,已成为每一个外科医生必须研究的课题。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外科医生面临的不仅仅是生物医学的疾病,而是现代社会生物医学的患者。人具有社会性,客观上要求外科医生在术前谈话前,不仅仅是与病体的简单接触,而是接触具有社会性人的群体。因此,要达到术前谈话的目的, 不仅要掌握适当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还要掌握高超的谈话技巧和艺术,这和外科手术水平一样重要,也是一门科学问题。为此, 一个优秀的外科医生,不仅要会做好手术,同时更应该重视

术前谈话技巧和艺术。

要掌握好谈话的技巧和艺术,不能简单理解为光用嘴说,实际上我们在平时医疗过程中的一言一行患者都在观察着和感受着。我们认

为要真正掌握术前谈话的技巧和艺术,首先要利用外科医生的形体语言,那就是要求我们牢记吴阶平院士名言:“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为了病人一切”;其次要全面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和最新进展,同时还要了解不同患者及其家属的知识文化背景的差异。

术前谈话首先必需提前通知患者及其主要可负法律责任的亲属或单位负责人,约定明确的谈话时间和地点。主持术前谈话的外科医生必须是非常熟悉患者病情的主治医生,危重患者或重大、复杂手术需科室或院负责人参加。

术前谈话内容一般包括患者疾病的诊断情况、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手术方式选择依据、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意外情况、拟采取的预防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及意外情况的有效措施、手术治疗的预后和经费估计等方面。谈话前外科医生必须克服和消除一些不良心理状况: ①为训练手术而手术;常见于一些年青、欠成熟的外科医生,往往急于求成,对患者缺乏爱心,手术指征把握不严。预防措施是要坚持严格的三级查房制度。②为了单纯提高经济效益,盲目扩大手术范围,勉强开展一些危重患者、复杂的外科手术。防范措施是加强医院等级制度和医院管理水平。③个人英雄主义,忽视外科手术团队精神,突出个人作用,忽视甚至贬低他人的作用。只有在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前提下,才能作到术前谈话时,不说大话、不说假话,否则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违背医生的职业道德;也才能充分、准确地展示自己的术前谈话内容、技巧和艺术。

术前谈话的目的是要通过谈话,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到: ①外科

手术治疗的集体团队精神和作用。②赢得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服务和医疗水平的信任。③让患者感觉到他已享受到最科学合理的疾病诊断和治疗。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风险性。⑤消除对手术风险的恐惧心理,了解医生防御风险的措施和能力,以及抵御风险能力的有限性。⑥综合和持续治疗的可能性。⑦手术治疗效果的迟后表现性和不可预测性。我们体会如下。

一、外科手术治疗的集体团队精神和作用手术前经常会有患者及其家属问医生:“某医生,是您给我做手术吗? 我就相信和要求您给我做手术。”其实任何一个外科手术不是某个医生一人可完成的,一个成功的外科治疗凝聚着许多医生、护士的辛勤劳动和汗水。因此,术前谈话一定要向患者及其家属强调外科治疗的集体团队精神和作用,不要过分强调医生个人的作用,否则会造成患者的误解,也不利于外科治疗集体的团结。

二、赢得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服务和医疗水平的信任患者及其家属在和医生约定术前谈话和签字时常常具有这样的心态,即想通过这次谈话,充分了解患者入院以来医生对患者的病情是否诊断清楚,在这里手术治疗成功的把握性有多大,术后护理水平怎样? 因此, 在谈话时他们可能会问患者到底是什么病? 病情发展到什么程度? 以前您们遇到类似情况吗?做过类似手术吗? 有些情况患者通过其它途径已有一定了解,但不一定很全面。谈话时外科医生一定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真诚客观地讲述对该患者的主要诊断过程及诊断结果,不能够肯定的,需要手术探查、术后病理确诊的病例,应该重点讲述疾病

对人体的损害程度, 探查方案,以及为什么要探查。要充分向他们介绍自己在诊断、治疗该疾病的过去经验,可举例说明,充分介绍参加治疗组医生、护士的能力和信心,目的是让他们感受到手术前我们对患者的病情认真负责、诊断准确、信心充足、准备充分。让患者及其家属感受到我们医疗服务和医疗水平的特色和水平,从而使他们相信手术成功的可能性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让患者感觉到他已接受到最佳时机、最科学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患者及其家属对其疾病明确了诊断和治疗目的后,还会有能否不采取手术治疗,是否必须马上手术, 采取那一种手术方法好等想法。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法很多,什么情况下手术,采取什么手术方法,有时难以确定,有的患者认为TURP 比开放手术好,有的持相反意见。外科医生术前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掌握的手术技术拟定了最佳手术时机和方法,怎样通过谈话能够让患者及其家属理解接受并非易事,而且患者有最终选择的权利。因此,医生应该将每一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设身处地向他们讲解清楚,科学地帮助患者选择。在这过程中,医生一定要实事求是,避免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诱导患者接受某种手术方法。如何让患者接受医生的手术方案,并且真正体现知情同意和选择的权利,这就需要技巧。比如前列腺手术, 手术方式有TURP术、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经会阴前列腺切除术等,应一一向患者介绍。至于选择哪一种手术方案就如同去旅游目的地一样,有很多条路都能到达,但终究有一条最捷径的路。明确表明我们选择的手术方式是那条最捷径的路。

更有感情的方式是,对患者说假如你是我自己或是我的亲人,我也会作如此的选择。这样患者会感到你与他有心连心的交流,把他当亲人,对他关怀倍致。医患交流感情达到共鸣,这时患者及其家属的安全和信心感倍增,也就是说对拟定的手术方案更容易接受,对将要谈的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也会表示理解和不担心。

四、手术治疗的必要性、风险性如前面谈及的患者病例,从医学角度来说,手术治疗是必要的。为什么在这里还要强调呢? 因为有些疾病从疾病本身来说必须手术治疗,但我们治疗的是患者,所以在考虑治疗方案时,还应考虑患者的年龄、全身状况、家庭和社会经济状况。如一名90 多岁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发生尿储留、氮质血症,同时患有糖尿病、冠心病。从疾病本身来说,

需要进行前列腺手术,但是,患者的年龄和全身状况不容许手术治疗,只能接受简单的导尿术或膀胱造瘘术,也就是说手术的风险性高于其必要性。但有些时候我们也会碰到手术的必要性高于风险性。如一名中青年体检时发现小体积肾癌,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对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性的关系问题许多患者及其家属不一定理解,甚至产生误解。因此,术前谈话一定要帮助他们充分理解手术必要性和风险性的关系,以便合理决策诊治方案。

五、消除对手术风险的恐惧心理,了解我们抵御风险的措施和能力,以及抵御风险能力的有限性一般情况下,患者及其家属在手术前谈话、签字时有两种心理状况:一是对手术的风险性非常恐惧;一种是认为这是医院的常规手续,甚至认为是外科医生吓唬患者,推卸责任,

给手术的病人的话篇五
《手术患者对医源性语言满意度及需求调查》

给手术的病人的话篇六
《语言交流残障患者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

·124·

2012918()

语言交流残障患者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

芳张春仙庄新萍俞丽美

目的:探讨语言交流残疾障碍患者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对收治本院骨科需手术治疗的7例语言交流残障患者在围手术期

间实施多种非语言交流新方法包括表情、体态、简易绘图、信息交流卡、示范模仿、手语、唇语以及手机、网络。结果:通过以上多种新途径的综合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安全返回病房。结论:有效综合运用多种非语言交流方式能提高语言交流残障患者围手术期配合,顺利度过围手运用,术期。关键词

语言交流;残障;围手术期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18.076

我国目前有残疾人6000万,聋哑占2100多万,是一较大的弱势群体

[1]

例,农民6例。患者均需要通过手术的方法治疗。1.21.2.1

健康教育方法术前宣教

由于患者自身的特殊情况决定了他们受

。我院是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2010年2月~

2011年10月骨科共收治7例住院需手术治疗的聋哑患者,如何更好地为语言交流残障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和围手术期间的护理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针对聋哑患者这类特殊的护理医护人员将传统的价值观延伸到职业道德人文关怀服对象,

务层面,对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和积极的人际关系沟通,采取辅助检查等,尽量补各种健康教育方式帮助他们进行治疗、

偿、提高其丧失或削弱的功能,使其恢复做人的基本权利,重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返和适应社会生活,11.1

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

本组7例患者中,男2例,女5例。平均年

教育程度低,属于知识缺乏型。语言先天障碍导致沟通交流影响患者的需求及各种情绪反应的表达,容易导致医护困难,

人员理解和判断错误。因此对患者本人及家属做好术前访视,取得他们的理解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1.2.2

家属陪伴

目前受专业培训的聋哑人表达方式主要

是手语及唇语,而我院护理队伍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对待此类特殊患者欠缺丰富临床经验。让最熟悉了解他们生活习惯的亲属随其左右充当手语与唇语翻译,术前与术后复苏期陪伴身边,既可以第一时间反馈患者的需求,亦能防止发生不配合情况下坠床等意外发生,能协助并有利于护理人员更好完成围手术期护理工作。1.2.3

形态语言

国外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信息传递和

龄53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例,文盲5例。职业:工人1

作者单位:214200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手术室

本科,主管护师陈芳:女,

通讯作者:俞丽美,女,本科,主管护师

体位可以减少食物向鼻腔逆流和误吸。(2)侧卧位。通常采用健侧卧位,利用重力的作用,使食物主要集中在健侧口腔,减少食物在瘫痪侧的残留,使吞咽较顺利地完成。(3)坐位。患者端坐于桌前,头颈稍前屈,躯干伸直,将患侧手放在桌子上,有利吞咽动作形成4.5

食物的选择

[4]

逆流亦会引起误吸,所以夜间睡眠时可将床头稍摇高,以减少误吸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丽霞,姜小鹰.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压力的研究与进展[J].上

2005,5(3):54.海护理,

[2]梁冰莲.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

2009,15(14):124-126.导报,

[3]冯定香,李胜利.吞咽障碍的康复评定与治疗[J].中国康复,

2001,5(2):137-138.[4]孙

.中国医药导报,2009,华.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J]

原则上先易后难,细烂食物最易吞咽,固

体食物最难吞咽,糊状食物不易误吸,液状食物易误吸。进食顺序是先进食细烂食物,吞咽功能明显改善后改为碎状食物,最后改为普通食物和液体食物。选择食物时要兼顾食物的色、香、味、热量和温度,选用安全食品,避免硬类食物4.6

喂食方法和时间

[5]

喂食时速度不宜过快,应让患者充分

[6]

6(10):9.[5]卫冬洁,王

.中国康复理论与刚.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J]

咀嚼,咽下后空吞数次,使食物顺利通过咽部,检查口腔确认咽下后,再进下一口食物,必要时清咳几声,清清喉咙

。禁

止用吸管饮水,以免误入气管。应用杯子饮用,水要加满,如水不及半杯,患者就会头向后仰饮水,增加误吸的机会。4.7

进食后活动要求

餐后30~60min才能平卧或搬动患

2002,8(1):64-65.实践,

[6]谢静红.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84例[J].中国康复理

2006,12(8):672.论与实践,

(收稿日期:2012-05-12)

(本文编辑

王亚芹)

者,尽量减少刺激,否则易致食物反流。夜间仰卧时胃内食物

2012918()交流反应中,感情的全部表达=7%言词+38%声音+55%体态语,可见非语言的重要地位

[2]

·125·

33.1

提高对语言交流残障患者的认识

经长期临床观察,手

。作为手术室护理人员,我

们首先要注意自身形象,合理巧妙运用体态语言。在与手术患者接触时采用以下方式:(1)面带微笑、亲切的目光,对于耳聋患者这是服务的基础,也是一种美好的语言。(2)恰当运用抚触患者双手,让患触摸与拥抱。对于失明与听障儿童,

者感受到安全与信任,缓和患者恐惧、焦虑情绪。(3)运用手学习语。护理人员预先通过手机或电脑在线查询相关手语,简单手语与患者交流。1.2.4

书面交流

对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患者,床边备纸、

笔、写字板。通过简单画图、字词进行交流,患者可随时与医护人员或家属交流自己的感觉与需求。及时准确地把握患者的思想动态,例如用叉、摇头示意为不能做某事,用打勾、点头示意可以做某事。1.2.5

信息交流图卡

我科自制无声信息交流卡,上网查找

相关表情信息,如疼痛表情、发麻表情、头晕表情、恶心呕吐表情、呼吸困难表情等;手术体位和麻醉体位的配合图片均打印用无棱护卡膜封订,最后用大环扣连在一起,供成彩色图卡,

患者和医护人员直接翻阅相互沟通1.2.6频通信

多媒体技术应用

[4]

[3]

术过程中所遇到交流残障类型有:(1)先天性听力、语言功能残疾,如聋哑人。(2)疾病引起交流障碍如脑卒中、颅脑外伤后遗症。(3)医疗措施导致的交流障碍如机械通气、气管切口面部手术患者。(4)听障儿童、老人。(5)某些文盲、半开、

文盲、不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者。根据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的人在遇到心理压力时健康教育方式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

会出现反射性的心理障碍,患者由于聋哑等生理缺陷及语言缺陷,第二信号系统发展受到限制

[5]

,围手术期间生理、社会

活动、移动范围都受到限制,交际圈缩小、适应难度大,受外界歧视等,患者存在恐惧、焦虑、自卑、自尊心强以及深刻地抱怨心理和强烈地依赖心理问题,往往承受比常人更加沉重的心理压力。3.2

非语言行为载体的作用

信息交流图卡自制方便、图文

内容简洁明了、色彩鲜艳,经济实用;手语、唇语作为聋人的一种语言,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我国一些省市的医疗机构开始国内中山大学2006年已开陆续为聋哑人提供手语翻译服务,

[6]

《医学手语》始尝试将纳入医学生的选修课。我科通过实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了能够让聋例分析与学习,从中认识到了特殊患者要用特殊方式护理的更好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将医学与边缘科学健康教育方式,

相结合,更好地为残障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

参考文献

[1]穆银静,薛

.医蕾,张昀杰,等.聋哑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

实现手机双向实时视哑人通过手机用哑语进行交流的软件,

。我科效访借鉴其技术方案,自己创新利用手机的

将其他患者实施麻醉的过程拍录播放给交拍摄与视频功能,

流残障患者观看,示意模仿配合摆放体位,取得了实用性效果。1.2.7

麻醉方式

采用全麻,减少患者的恐惧和紧张,增加

配合度减少风险。全麻虽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却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权衡两者,从整体护理角度出发,以患者为中心,选择全麻。1.2.8

术后护理

术后采用PCA镇痛泵技术有利于患者心

理及生理创伤的恢复,术后维持有效时间48~72h,此时即使撤离PCA,疼痛亦能耐受。以上举措均体现了手术室护理人员对语言交流残障患者人性化的优质护理。2

本组7例患者通过非语言沟通交流技巧结合写字板、信息交流图卡、多媒体技术等方法的应用,患者能简便快捷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护理人员对患者表达的需求领会程度增加,均能有效配合麻醉与手术,手术过程安全,顺利返回病房。

2010,27(3):72-73,79.学研究与教育,

[2]梁冬梅,林结萍,梁树琼.非语言交流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和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5):114-116.护理[J]

.护理学杂志,2011,[3]张远凤.无声交流卡在耳鼻喉科的应用[J]

26(14):96.

[4]范双南,陈益强,周经野.自然手语动作序列生成的研究[J].计

2010,38(8):110-112.算机与数字工程,

[5]李庆丽.聋哑人手术前后心理护理体会[J].河北中医,2003,25

(8):629.

[6]吴丽萍,万丽红,彭飞扬.本科护生手语学习兴趣及其影响因素

[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1):1033-1034.

(收稿日期:2012-03-23)

(本文编辑

刘学英)

檨檨檨檨檨檨殎

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殎

檨檨檨檨檨檨殎

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殎

《护理实践与研究》欢迎订阅杂志

联系电话:0311-85911163

给手术的病人的话篇七
《手术前宣教》

颅脑手术前健康知识宣教

手术前的处理是外科治疗的组成部分,也是取得治疗效果的关键环节 ,一次不成功的手术,可以完全毁于术前准备的微小疏忽。因此,医务人员和患者要认真对待,重视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

一、手术的类型:

1、择期手术:这类手术的特点是术前准备时间的长短不受疾病本身的限制,手术的迟早也不会影响治疗的效果,手术可选择在做好充分准备和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行。

2、限制手术,有些疾病如颅脑恶性肿瘤等,手术前准备的时间不能任意延长,否则会失去了手术的时机。为了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要在相应的时间内有计划地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及时完成手术。

3三急症手术:各种创伤,急性大出血和急腹症等,属于急症手术。这类病人发病急,病情发展快,只能在一些必要环节上,分秒必争地完成准备工作,及时手术,否则将会延误治疗,造成严重后果。

二、病人思想方面的准备

手术对病人是一极严重的心理应激,多数病人怀有恐惧感。病人住院后,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和工作、家庭联系的暂时中断,特别是对自身疾病的种种猜疑,对即将进行的手术治疗,怀着各种各样顾虑:害怕麻醉不满意而术中疼痛:担心手术后不能坚持工作和丧失劳动力等。医护人员应和家属、亲友一起共同做过细的思想工作,有针对性解除病人的各种忧虑,增强病人与疾病斗争的决心,建立起对手术的安全感和必胜的信念。

三、手术前的一 般准备

1、适应性锻炼:长期吸烟者,住院后应立即戒烟。术后病情需要较长时间卧床者,术前应进行卧床大小便的练习。

2、饮食的管理:中小手术需在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6小时禁饮,以防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发生呕吐而误吸入肺。较大手术,术前24-48小时开始改成流汁饮食,有幽门梗阻、慢性结肠梗阻者,禁食的时间还可提前。

3、肠道的处理:局麻下的一般手术,肠道勿需准备。需要全麻和硬膜外麻醉者,手术前一日晚和手术当日清晨各灌肠一次,排出积存的粪块,可减轻术后的腹胀,并防止麻醉后肛门松驰粪便污染手术台。

4、手术前用药:体质差伴营养不良的病人,术前数日可适当输入适量的白蛋白液、复方氨基酸等,并口服各种维生素。手术复杂和时间较长、或在感染区内的手术,术前48小时开始预防性抗菌素的应用,可使手术过程中血液内和手术野内保持一定浓度的抗菌素,对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有一定作用。

5、 手术部位的皮肤准备:病情充许时,病人在手术前一日应洗澡,洗头和修剪指(趾)甲,并更换清洁的衣服,按各专科的要求剃去手术部位的毛发,清除皮肤污垢,范围一般应包括手术区周围5-20公分,剃毛时应避免损伤皮肤。备皮的时间,多数在手术前一日完成。手术前日晚主管医师应该仔细检查皮肤准备情况,如发现切口附近皮肤有破损、毛囊炎,应推迟手术日期。

四、术前24小时内的准备: 1、配合护士完成各项皮试:如青霉素皮试。2、 术前均需向家属或单位交待清楚,并签好手术同意书。3、 遵照麻醉医师的术前医嘱,按时给药。精神特别紧张的病人,术前30分钟可给一次量的镇静药。

五、急诊手术前的准备: 除特别紧急的情况,如呼吸道梗阻,心跳骤停、脑疝及大出血等外,大多数急诊室病人,仍应争取时间完成必要的准备。首先在不延误病情发展的前提下,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各项准备工作。

给手术的病人的话篇八
《医疗语言与沟通技巧》

医护人员语言美,不只是医德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与健康。因此,医护人员一定要重视语言在临床工作中的意义,不但要善于使用美好语言,避免伤害性语言,还要讲究与病人的沟通技巧。

一、避免使用伤害性语言

伤害性语言可以代替种种劣性信息给人以伤害刺激,从而通过皮层与内脏相关的机制扰乱内脏与躯体的生理平衡。如果这种刺激过强或持续时间过久,还会引起或加重病情。例如,医务人员一句漫不经心的话可以导致严重的医原性疾病,一声恶语可以使冠心病发作甚至猝死。临床上引起严重后果的伤害性语言有如下几种:

1.直接伤害性语言包括对病人训斥、指责、威胁、讥讽和病人最害怕听到的语言。例如,一肝脏病人因大便弄到了手上,被护士训斥一顿,几分钟后病人出现了肝昏迷;一肺心病病人,因自己调整氧气阀受到了护士的严厉指责,因而加重了心力衰竭,经抢救无效而死亡;还有的医护人员当面告诉病人疾病治疗无望,也能加速病人的死亡。

2.消极暗示性语言医护人员有意无意的言语给病人造成严重的消极情绪。比如有个病人害怕手术,提心吊胆地问护士:“我这肺叶切除手术有危险吗?”护士冷冰冰地说:“那谁敢保险!反正有下不来手术台的!”结果这个病人拒绝手术,拖延了手术期。

3.窃窃私语由于渴望知道自己的病情,病人会留意医务人员的言谈,并往往与自己联系。护士间或医生护士间在病人面前窃窃私语,病人听得片言只语后乱加猜疑,或根本没听清而纯属错觉,这都容易给病人带来痛苦或严重后果。

二、善于使用美好语言

美好的语言,不仅使人听了心情愉快,感到亲切温暖,而且还有治疗疾病的作用。护士每天与病人接触,频繁交往,如果能注意发挥语言的积极作用,必将有益于病人的身心健康,大大提高护理水平。在临床护实践中,护士应当熟练运用的语言主要有如下几种:

1.安慰性语言医务人员对病人在病痛之中的安慰,其温暖是沁人肺腑的,所以护士应当学会讲安慰性语言。例如,对刚进院的病人,护士主动对他说:“我是您护理组的负责护士,名叫×××,有事情找我,不必客气。”在早晨见到刚起床的病人就说:“您昨睡得很好吧,看您今天气色很好。”话虽简短,但病人听后感到亲切愉快,这可能会使他这一天的心境一直很好。

对不同的病人,要寻找不同的安慰语言。对牵挂丈夫、孩子的女病人,可安慰她:“要安心养病,他们会照料好自己的。有不少孩子,当大人不在的时候更懂事。”对事业心很强的中年人或青年人,可对他们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对于病程较长的病人,可对他们说:“既来之,则安之,吃好、睡好、心宽,病会慢慢好起来的。”对于较长时间无人来看望的病人,一方面通知家属亲友来看望,一方面对病人说:“你

住进医院,亲人们放心了。他们工作很忙,过两天会来看您的。”

2.鼓励性语言医务人员对病人的鼓励,实际上是对病人的心理支持。它对调动病人的积极性与疾病作斗争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护士应当学会对不同的病人说不同的鼓励性的话。比如,对新入院的病人说:“我们这里经常治你这种病,比您重得多的都治好了,您这病一定能很快治好!”对病程中期的病人则说:“治病总得有个过程,贵在坚持!”对即将出院的可说:“出院后要稍加休息,您肯定能做好原来的工作!”曾有一名23岁的男青年,因公负伤,从昏迷中苏醒过来时,发现自己半身活动困难,疑为偏瘫,极为悲痛,屡次寻要自杀。护士为此不仅加强监护,而且一再耐心劝慰,对他说:“你身强力壮,新陈代谢旺盛,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将来再加强功能锻炼,是绝对不会残废的。”热情的鼓励,使这名青年增强了生活的勇气,结果恢复良好。后来他经常来看望那位护士,说护士的几句话救了他一条命。

3.劝说性语言病人应当做到而一时不愿做的事,往往经医务人员的劝说后而顺从。例如,有位52岁的男性早期胃癌患者,因害怕手术,宁肯速死也不肯作手术。家人再三劝说无效,而护士的一席话却使他愉快地接受了手术,结果预后颇佳。

4.积极的暗示性语言积极的暗示性语言可以使病人有意无意地在心理活动中受到良好的刺激。比如,看到病人精神比较好,就暗示说:“看来你气色越来越好,这说明治疗很有疗效。”对挑选医生治病的病人说:“别看某某医生年轻,可他治你这种病还真有经验。”给病人送药时说:“大家都说这种药效果很好,您吃了也肯定会见效。”

5.指令性语言有时对有的病人必须严格遵照执行的动作和规定,护士指令性的语言也是必须的。比如,做精细的处置时指令病人“不许动”;病人必须空腹抽血或检查时,指令病人不得进食;静脉点滴时指令病人“不得随便调快速度”;对肾脏和心脏病人告诉他们:“一定要低盐饮食”,类此等等。护士在表达这种言语时,要显示出相当的权威性来。

说话不但要注意上述几种方式,还要因人因病采用不同的谈话技巧。急性人喜欢说话开门见山,慢性人喜欢慢条斯理,思维型的人喜欢言语合乎逻辑,艺术型的人喜欢言语富有风趣,老年人喜欢言语唠叨重复,青年人喜欢言语活泼一些,儿童则喜欢言语滑稽一些。护士的言语要与之相适应。对急性或很痛苦的病人,言语要少,要深沉,给予深切的同情;对长期卧床的病人,言语要带鼓舞性;对抑郁型或躁狂型病人,言语则以顺从为宜。

三、与患者沟通的技巧

沟通(communication)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目的是为了互相了解,协调一致,心理相容。为什么有的护士能与病人关系和谐,打与一片?为什么有的护士与病人的关系却很冷淡?这除了护士心理品质的因素之外,还有个与病人信息沟通的技巧问题。

在医院里,护士对病人的沟通,护士是主动一方,病人是被动一方。一般说来,病人大都乐意与护士沟通信息,只要护士有这人愿望,双方的沟通就有了基础。但是,只有愿望还不够,还需善于沟通,即要讲究沟通的技巧和艺术。作为一名护士,如果乐于又善于与病人沟通,对提高护理水平大有帮助。

医患沟通可分为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两大方面。言语沟通是指使用言语并诱发言语的艺术和技术;非言语沟通则指举止、行为和表情动作等。

(一)言语沟通技巧

1.善于引导病人谈话临床调查证明,护士对病人是否有同情心,是病人是否愿意和护士谈话的关键。对于病人来说,他认为自己的病痛很突出;而对于护士来说,病人有病痛是正常的事。如果护士的情感没有“移入”病人,就会缺乏对病人的同情心。

如果病人感到护士缺乏同情心,他就不能主动和护士交谈。即使谈也是仅限于病患护理的技术性内容,而不流露任何情感和提出对护理工作的看法,而这些看法往往包括医疗护理的意见,对自己病情的理解、担心和自我心理状态的描述等等。这样就失去了进行心理护理的基础资料。所以,护士只有取得病人的好感,才能引导病人说话;病人说了话,就有了心理护理的依据,才可以对症进行心理护理。

此外,对谈话内容感兴趣,也是使谈话成为可能的前提。特别是在引导那些觉默寡言的病人说话时,一方面要着意找出病人感兴趣的事件,另一方面在谈话开始时,对任何话题都要表示出相当的兴趣。但也要注意,和病人闲聊,对病人热过度,也会收到相反的效果。

2.开放式谈话如果有一病人告诉护士说:“我头痛。”护士回答:“吃片’去痛片’吧。”这样,就头痛问题的谈话,则无法继续了。这种谈话就是“封闭式”的谈话。如果护士这样说:“哦,怎么痛法,什么时候开始的?”或问:“痛得很严重吗?”这种谈话病人不能有“是”或“否”的答案结束提问,护士可以从病人的中继续提问,这种谈话就是“开放式”的谈话。如有一位第二天将接受胃切除手术的病人对护士说:“我有点害怕。”护士答:“你不用害怕。”谈话就这样中止了。这位护士可能很想安慰病人,但他缺乏语言沟通技巧,采用了“封闭式”的谈话,结果病人心理未能进一步表露,护士未做心理护理,使病人陷入痛苦的深渊。

3.重视反馈信息 此外所谓反馈是指说话者所发出的信息到达听者,听者通过某种方式又把信息传回给说话者,使说话者的本意得以澄清、扩展或改变。病人和护士谈话时,护士对所理解的内容及时反馈给病人,例如,适时地答:“嗯”“对”,表示护士在仔细听,也听懂了,已理解了病人的情感。同样,护士向病人说话时,可采用目光接触、简单发问等方式探测病人是否有兴趣听,听懂没有等,以决定是否继续谈下去和如何谈下去。这样能使谈话双方始终融洽,不致陷入僵局。

4.认真谈与病人交谈时,如果听者心不在焉地似听非听,或者随便中断病人的谈话或随意插话都是不礼貌的。听话时,应集中注意力,倾听对方所谈内容,甚至要听出谈话的弦外之音。谈话时,要让对方看到自己。特别是老年病人,他们视野窄,和他们面对面地谈,效果最好。有一名护士,在向病人家属介绍病情时,斜着身子,两手插在口袋中,显得高傲不凡,家属当即表示不信任,去找领导,非要亲自陪护不可。

另外,谈话时要用相互能理解的词语。如,告诉有的病人“此药对××敏感。”由于病人对“敏感”二字概念不清,这一信息反使病人增加疑虑。在临床上,经常发生护士埋怨病人不认真听以致记不住护士的话,明明已经交待清的事还反复问。这是因为对病人来说,他可能是处于焦虑、恐惧等不平静心理状态下,对所给予的信息很容易遗忘;而对护士来说,则可能由于她说话速度快,所给信息复杂或比较含糊而使病人记不

住。

谈话双方由于知识结构不同,有时也会给沟通带来困难。但是只有从认真谈话中逐渐了解对方,沟通才会顺利进行。

5.处理好谈话中的沉默病人谈话中出现沉默有四种可能。第一是故意的,是病人在寻求护士的反馈信息。这时护士有必要给予一般性插话,以鼓励其进一步讲述。第二是思维突然中断,或是出于激动,或是突然有新的观念闪现。这时护士最好采用“反响提问法”来引出原来讲话的内容。例如,一个刚入院的病人说:“今晚我吃了一两饭。”这时出现突然的停顿。护士应当说:“您吃了一两饭?”这样会引导病人按照原来的思路说下去。如若不然,护士问:“是食堂饭菜不好吗?”这样问就会妨碍病人说出原来要说的内容。第三是有难言之隐。为对病人负责,应通过各种方式启发病人道出隐私,以便医治其心头之痛。第四是思路进入自然延续的意境。有时谈话看起来暂时停顿了,实际上是谈话内容正在富有情感色彩的引伸。沉默本身也是一种信息交流,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护士对病人谈话时,也可运用沉默的手段交流信息。但长时间的沉默又会使双方情感分离,应予避免。打破沉默的最简单方法是适时发问。

(二)非言语沟通技巧

1.用超语词性提示沟通言语直接沟通信息,而超语词性提示可以辅以生动而又深刻的含义。超语词性提示就是我们说话时所用的语调、所强调的词、声音的强度、说话的速度、流畅以及抑扬顿挫等,它会起到帮助表达语意的效果。如:“我给你提点意见”这句话,如果说的声音低一些,语气很亲切,就被人理解为恳切的帮助;如果声响很高,语气又急又粗,就会被人理解为情绪发泄;如果加重“你”这个词,就突出对你一个人的不满意,等等。

2.用目光接触沟通目光接触是非言语沟通的主要信息通道。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它既可以表达和传递情感,也可以从目光显示个性的某些特征,并能影响他人的行为。目光接触可以帮助谈话双方的话语同步,思路保持一致。但目光相互接触时间长,则成凝视。凝视往往包含多种涵义,有时带有敌意,有时也表示困苦。病人对护士的凝视多是求助。在临床上,护士和病人交谈时,要用短促的目光接触检验信息是否被病人所接受,从对方的回避视线,瞬间的目光接触等来判断对方的心理状态。

3.通过面部表情沟通面部表情是人的情绪和情感的生理性表露,一般是不随意的,但又可以受自我意识调节控制的。这就是说,无论是护士对病人抑或病人对护士的面部表情都主要是思想情感的流露。在某种情况下,即使可以做出掩盖真实情感的表情,那也只能是暂时的、有限的。所以,护士对病人的表情是以职业道德情感为基础的,当然也与习惯过程和表达能力有关。至于病人的表情,有经验的护士很容易总结出规律来,只要留意,就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弗洛伊德说过:“没有一个人守得住秘密,即使他缄默不语,他的手指尖都会说话,他身体的每个汗孔都泄露他的秘密。”因此,护士应当善于表达与病人沟通的面部表情,更要细心体察病人的面部表情。有的护士话语并不多,但微微一笑,往往比说多少话都起作用。“微笑是最美好的语言”,这句话颇有道理。

4.运用身段表达沟通 这是指以扬眉毛扩大鼻孔、撅嘴、挥手、耸肩、点头、摇头等外表姿态进行沟通的方式。这些方式相当于无声的语言,也是很重要的方面。例如,诚恳友善地向他点头,激动、温暖和安全感就会油然而生。

5.人际距离人际距离是交往双方之间的距离。有人将人际距离分为四种:亲密的,约0.5米以内,可感到对方的气味、呼吸、甚至体温;朋友的,约为0.5~1.2米;社交的,即相互认识的人之间,约为1.2~3.5米;公众的,即群众集会场合,约为3.5~7米。护士要有意识地控制和病人的距离,尤其是对孤独自怜的病人、儿童和老年病人,缩短交往距离,更有利于情感沟通。但对有的病人交往距离过短,也会引起反感。

6.接触接触是指身体的接触。据国外心理学家研究,接触的动作有时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按中国的文化背景和风俗,除了握手之外,在医院这样的公共场合,只限和儿童接触较为随便。对患儿的搂抱、抚摸的效果已在前面叙述过。对成年病人,护士的某些做法如若得当,也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为呕吐病人轻轻拍背,为动作不便者轻轻翻身变换体位,搀扶病人下床活动,对手术前夜因惧怕而难以入睡以及术后疼痛病人进行背部按摩,以示安慰并分散注意力,以及双手久握出院人的手,以示祝贺。这些都是有意的接触沟通,对神经症病人的接触,更有鼓励支持作用,可使病人愿意说话,愿意解剖自己,改善态度,增强病愈信心。

(李鸣杲 葛慧坤)

专栏31-3交往

交往是人的社会属性赖以发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的精神属性得以健康成长和维持正常水平的支柱。交往的剥夺,可以使精神崩溃、社会化水平下降,可以导致焦虑状态和其它身心疾病。为此,除了社会学需要详细研究人类交往问题而外,心理学也十分重视交往对人身各种影响。

人类从蒙昧时期到现代社会,彼此的社会交往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道路。交往的形式、内容和手段都越来越复杂、丰富和越来越广泛。单就交往手段而言,在现代社会中,可谓多种多样了。除了日常直接交往,还可以有书信、电话、电报、电视甚至卫星通讯等等。然而,尽管交往的形式的手段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重大影响,但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最一般的心理规律却是相对稳定的,这就为心理学研究人际交往提供了可能性。

从心理学角度看,交往是一种心理联系或心理沟通形式,是人类共同活动的产物。

交往的形式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有声语言交往,或叫做口头交往,第二是无声语言(如手势、动作、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眼神等等)交往,或叫做非口头交往。

交往的动力当然是人类的需要和需要的满足,而人类的最基本的需要应是向大自然索取生活资料。这样,劳动从开始就成了交往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前提下,其它的需要形式也逐渐产生,为此,人类的交往内容也就越来越丰富。在这种意义上,交往变成了人类进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就个体的发育来看,交往是个性形成的关键。人只有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才能形成个性心理的核心-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他人是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另外,人的个性外在表现,即所谓性格特征,也总是在交往过程中得以实现、发展和改善。

交往,作为心理学概念,还包括另外一种内容或内涵。那就是当一个人独处时也有某种想象形式的或表象形式的交往在头脑中进行。对正常人来说,这可能是一种客观交往的回忆或预演,而对于精神失常或个性

给手术的病人的话篇九
《手术室的优质护理》

给手术的病人的话篇十
《四句话说死病人》

四句话说死病人-医生的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

(2010-02-18 19:33:23)

转载▼

标签: 分类: 丁香园选摘

健康

四句话说死病人-医生的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由“四句话说死病人”想到的

一个从乡下长途跋涉来县城看病的患者,好不容易借了点钱,在他认为“水平最高”的县医院挂了一位专家的号,一见面,这位专家看了看检查报告,第一句话就说:“你来晚了”。第二句话说:“没治了。”第三句话说:“回家吧。” 这时,病人精神上已经快受不了了,急忙央求医生说:“大夫,您给看看还有没有其它办法,求求您了。”

医生的第四句话,让这个病人当场就站不起来了:“你早干什么去了?”

“上面这个故事不是虚构的,而是真实的案例。我们叫它‘4句话说死病人’。”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导师刘志平说,“因为这位农民患者,还没出医院大门就一命呜呼了。”

“穿上白大褂,就不能乱说话,就要对自己出口的每个字、每个表情负责。”曾任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医院副院长的刘志平,脑子里装了大量这样的故事,每一个都能让他的医生学员们重新审视一回自己的职业。

(二)别让我们觉得我们只能等死

“从那以后,父亲再也不配合护士吃药了,他拒绝治疗,而且对所有医护人员的话很反感。”

参加人文医学培训的新疆医科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孟勤,在课堂上就回忆起一个她本人的亲身经历。

那一年,她的父亲——73岁的孟老突然感觉胸口有些憋气,走路有些喘。但又不那么明显。学医的女儿,还是带老父亲到医院检查了一番。

“肺源性心肌梗死,最好马上手术治疗。”当心脏科医生经过一番检查、化验之后,将这个结果就这样硬邦邦地甩给他们时,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孟老嘣的一下坐在医生办公室的椅子上,半天没站起来。

“这场面我至今还记得很清楚,虽然父亲已经离开我们3年了。”孟勤回忆道,“我也是医生,我不明白那天那个医生为什么那么直白,他的话对父亲来说太突然了。”虽然事实很难接受,但坚强的孟老仍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他相信,只要快点手术,自己就能获

救。

等了一天,一位负责医生说,“需要会诊讨论治疗方案”。等了两天又说需要请一位专家来加入方案讨论。第三天、第四天„„孟老等待着,猜测自己病情的严重程度。终于,在入院一周后,医生跟孟老说:“你也看见了,我们这么多专家一起讨论了很长时间,你的病要想治好是不可能的了,因为你年岁太大,如果手术,麻醉这关你就挺不住。”

“从那以后,父亲再也不配合护士吃药了,他拒绝治疗,而且对所有医护人员的话很反感。我理解他,他一定是认为自己这个病只能等死了,没必要费那么多事。”孟勤说。

医护人员拿孟老没办法,不得已叫来了科主任。科主任来到孟老的病床边:“孟老,您好,我是心内科主任,今天来看看您,听说您遇到点小麻烦。别着急,看我能不能帮助您。”

孟老把一肚子的怨气朝他发泄了出来。

科主任听完后,耐心地说:“肺源性心肌梗死是一种慢慢积累成的疾病,所以您之前没觉出这个病的严重性,是可以理解的。您想马上手术,我很佩服您的勇敢,但现在遇到点特别的情况,因为手术需要全身麻醉,您目前的身体情况,恐怕承受不住麻醉药对您心脏的考验。不过,孟老,您别着急,手术这个办法咱们使不了,但是也可以药物治疗啊。合理地吃药,也可以让您的身体恢复起来。”

科主任的一番解释之后,孟老当天就开始配合护士用药了。

“虽然父亲最终还是走了,但这件事给我很多感触。如果一开始医生就像科主任那样耐心地讲解,父亲可能会更积极地配合治疗。”孟勤说,”所以,我想替全中国的患者向医生们说:‘您的一句话,对我们真的很重要,它能让我们清楚地了解一下自己的病,让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还能做什么,别让我们觉得我们只能等死!”

(三)“如果病人走出你的诊室以后不能够做到病情得以减轻1/3,你就不是一个好医生。”

“不管是‘4句话说死病人’,还是孟老的故事,都说明一个问题:我们许多医生不懂得怎么‘回应’患者。”刘志平说,“回应,其实就是给与相应的行动。比如病人脸部表情很紧张,那么医生要以安慰的话语来回应;如果病人表现得很希望得到救助,那么医生要首先用语言和表情回应以努力帮助。没有回应相当于漠视。只能给病人心情雪上加霜,不仅对病情没有帮助,还会使得医患关系恶化。”

回应患者,最重要的还是医生的语言。没有一个医生不是真心想把病人治好的。然而现实中,医患矛盾的产生,往往就是在关键时刻,医生们“不会说话”——不知道怎样向患者解释病情。”刘志平说,“这里面学问大得很。”

比如,患者一进诊室的门,医生就微笑、点头,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建立起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信任。“让患者感觉到你是他可以依靠的人。”

然后,耐心地让病人叙述自己的病情,面临的困惑,尽情释放内心的恐惧和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医生应该频频地点头、用一些“嗯、嗯”的语气词,表示理解,让患者感受到尊重。

在向患者解释病情时,医生要注意病人的背景,农民患者对医生的话较为言听计从。教师人群则被很多医生公认为“最难听话”的病人,因为他们有很严谨的探讨精神,喜欢追根求源弄个明白。

那么,就请医生在治疗方案的选择、药物副作用与药效的比较、手术与保守治疗的利弊衡量上,一定要注意解释决策的过程。“总之,言不在多,有爱则灵。” 优秀的医疗技术、高新的医疗设备,并不总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医生良好的语言,不是药物胜似药物,可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让他更加配合治疗。

“如果病人走出你的诊室以后不能够做到病情得以减轻1/3,你就不是一个好医生。”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卫生局长,人文医学学员郭开同说。

(四)“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还有一类医生,不是“不会说话”,而是“不爱说话”。

有一个做鼻腔手术的病人,手术很成功,术后,病人被护士推向病房。病人鼻腔里的支撑管要到病房才能卸下。刚走到楼道,家属发现病人表现出很憋气的样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家属就急忙拽住楼道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给手术的病人的话》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准备动手术病人安慰话 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 手术后的病人吃什么好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给手术的病人的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给手术的病人的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14620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