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关于科学的话

关于科学的话

2016-01-26 09:10:2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关于科学的话篇一《关于科学语言》 关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科学的话》,供大家学习参考。

关于科学的话篇一
《关于科学语言》

关于科学语言

施杰

《生命的震颤》一文已阅。现代“抽象艺术”中有两类,一类是从具体的自然形象抽取为纯粹的人为的几何形象,德国传统的Kandinsky Klee以及Bauhaus诸位大师是其创立者;第二类是从人类的行为痕迹直接表达精神的活动,中国传统的书法是其渊源。如果我们要命名以示区别,前者可谓抽象(abstract),后者可谓非象(informal法语词,表示无形象,无自然界具体的形象。但法国人却用之兼指抽象)。

二者作用于观者的方式也不同。前者利用形和形之间相互关系的视觉作用力,诉诸人的神经,引发心理上的反应。后者利用痕迹的运动轨迹,通过视觉引起人生理上的“内运动”而造成精神上的“合拍”和“共鸣”。作为制作方法,前者是可以调节、实验和测试的,后者则是作者的内在修养和人格在一个运动瞬间复杂而微妙的表达,又期待于各个个体接受者的特别的反应,无从测试。我称这种非象的由书法演变而来的并具有不可分析性质的创作为“人画”,将这种作品称作“心图”(附上一本专著,第五章就是论述这一点的,另一篇论文发表于 1998 年)。你的文章初稿中有两处很有见解(第2页,第3行,15到16行),我认为这是一篇有意思的评论。

但是你的文章不能作为我的研讨课的作业,假如将这篇文章作为作业,只能得到61分。因为它不符合科学论文的规范,也说明你还不会使用“科学语言”。如果也如你的习惯引用一些西方人的说法,那我们可以用维特根斯坦的话,说你还不知道(在科学和思想中)哪些是不能说的,(括号中内容是我加的,因为维特根斯坦受母语德语的影响,将科学和思想混为一谈。)我把做学期报告的要求附在下面,并请参看《学士论文参考规范》(见《关于学士论文规范和硕士要求》一信)。

学期科研报告规范

稿本:A4或16开信纸,1500字以上

性质:纯粹科学练习作业。不是理论、意见、对话、评论、感想、杂文等(除非作为证据和资料)。

规范:

一、引证

凡举证据资料都必须已经发表(由公共渠道可以根据科学的理由查对、核实和采用的具有明确公布日期、责任人、发表地的文本、图像、数据和其他材料)。如果证据系首次公布发表,必须一次性提供没有版权/发表权争议、程度和质量足够满足其他研究者验检和复核的信息。凡引用都必须注明出处。

凡引用古代汉语,请在正文中转译成现代汉语在脚注中附原文并注明版本出处,凡引用英、法、德、日、拉丁语,请在正文中译成汉语,在脚注中附原文并注明版本出处。

二、篇章

1. 论文根据课题需要,长短不限。

2. 尽量使用最清晰简单的结构(原则上可被机器识读)。即:篇名标明本文论题,各章章目标明本章内容和性质,各节节目标明本节问题,每一自然段第一句话标明此段内容。

3. 使用科学语言,完全不要求所谓“可读性”。语句要求平实,没有歧义,没有言外之义, 逻辑关系明晰。

4. 凡新创术语,在第一次出版时加脚注定义。

5. 尽量使用量性表述。不是不得以的情况,不用形容词,尽量避免比喻、暗示、影射和意气。

6. 动词尽量选用意义单纯者,同样意义不变换动词。

7. 理法采用形式逻辑,不用印度传统的因明和中国传统的“两可”道理。

三、图版

1. 原图:照片,凡对图中不清晰的图像加以补充、解释或复原,必须附线图、复原,补充部分应在线图中明确区分。

2. 图示:平面图、立体图、剖面图和效果图请注明比例、方位。

3. 图解:引用、剪裁局部图像注明原图出处;对比图用统一绘图规范绘制对比部分;指示图中所指示部分要在图上标明数字或字母。

四、索引

1. 主题词:根据国家颁布的主题词表标在篇题之下,各词之间以破折号相联。

2. 关键词:为本文关键词汇,已在主题词中出现者重复标出,各词以逗号隔开;关键词数量根据课题需要决定,一般控制在1.5个/千字;关键词即索引词。

五、参考书目

附于文后。

以上的学期报告只是针对综述性练习,这是为硕士学习准备的练习。这一次我们的研讨课要求的报告是“课题性练习”,侧重在选择课题和解决问题,是为博士研究准备的练习。但是基本的要点还可以参考。因为上面所述学期报告的要求强调的是科学语言。

中国当代作为整体上学术之薄弱、思想之肤浅的原因之一,就是不会使用科学语言。因为不要求使用科学语言,也就不能造就中文的科学语言。你是一个年轻的学生,一入大学之门,就受到了侵害。你来随我学习,我就尽心尽力教你,当然你也可以拒绝。

科学语言不是单纯的文体问题,而是一种“诚实和认真”的理性精神的锻炼。理性有两种,第一种我称之为理性I——算计性:对因果逻辑的求证,最佳手段是数学。但数学语言不是人的母语(既无形相牵连,且不能与母语互译),所以逻辑因果求证应该用母语也能进行。况且许多问题不便或暂时不能转化为数学,所以母语必须承担算计性。那么,被用作算计功能的母语部分就是科学语言。现在你再回过头来看《学期科研报告规范》(见本信)就会理解其中各条都与此有关。

①理性还有另外部分,称理性II——思想性:对真理的反省和追求。真理是人的设置,是一

种信仰的对象和意志的存在。我们可以说真理是没有的,但坚持没有真理也是一种意志的存在,也是一种信仰。所以执持“没有真理”也是一种“变型的真理”。真理是无有的存在。就像艺术一样。一旦为人追问,成为意识,它就存在。算计只能解决有边界的问题和可操作的问题,而思想除包括上述问题之外还涉及幻想、信念(无需证明和不能证明)和觉悟(一种由具象的局部感受而引发的全体的超悟)。而且思想与思想之间可以并存,无从验证,因为前提是人的设置,是信仰和意志的对象。如果两个人设置不同,根本无从对话,更何谈印证,所谓“道不合不相与谋”。

我们目前的作业就是进行科学训练,而不进行思想训练。我们所进行的艺术学是利用艺术资料进行社会、历史和文化、艺术中的科学课题的研究,而不是研究“艺术”。康丁斯基在我们课程中只是一只荷兰猪(一种实验用的没尾巴豚鼠)。对他的作品喜欢、理解或体验与否和本课程无关。“我们不爱荷兰猪”,所以它才成为科学的对象。你要从康丁斯基相关的材料中发现“科学问题”,并找到方法和证据解决问题,而且这个“解决”如果另一个研究者从另一角度和另一些材料验证,答案应该基本一致。科学的成果必须是可以重复和验证的。

艺术的理论工作者却有一个思想性或艺术性的工作,就是艺术批评。它是一种附着于艺术活动的思想,有时它又是解释性的创作(艺术)。艺术批评本身不属于艺术学,而作为学科的“艺术批评学”关于艺术批评的科学才属于艺术学。其中艺术批评材料又成了“荷兰猪”。 有些理论划分理性为工具理性和道德性,是从理性价值判断方法和取向上着眼的划分。工具理性主要是算计, 但也建立在真理即有效的设置上。道德理性也要作推理过程的计算和价值程度和等级的计算。我们的两种划分在于区别科学与思想。再进一步,区别理性和理性外(艺术在理性外)。 ①

因为中国学术和思想当前都不发达,所以一些大学文科工作者将科学与思想搅在一起搞,最大的隐患发生了,人可以说谎,至少可以把投机取巧、道听途说、剽自他书、未经验证、一厢情愿、中伤他人或毫无价值的陈词滥调组成文章。因为“思想”是无从证明、无需证明的理性,可以拉出来掩盖一切暧昧、偏执、弊陋和卑劣。所以,我们的训练从科学着手,不许涉及思想,其中就不会放过半点虚伪,尽量减少人为的偏差。它既是一种科学方法的训练,掌握了它可以解决问题:它更是一种理性的锻炼,有了诚实和认真的精神和习惯,再进入思想,就会融入无尽和永恒。

我给你写这封信,并不是认为你的文章不好,也不是说评论文章不要做,正相反,我正计划在中国艺术界引发一次关于水墨抽象的讨论,如果你在基础知识和理论结构上加强一下,希望你也参加。我只是想解释什么是科学报告、科学工作和科学语言,以及坚持它的用意所在。你是我这次课上第一个交论文的,谢谢!

进步

朱青生

2000年5月10日

关于科学的话篇二
《关于科学用的语言与文学用的语言的区别问题》

……关于科学用的语言与文学用的语言的区别问题……

1 “理解”与“感受”是不同的东西,理解基于逻辑,而感受依赖于语言、心理、想象等; 2 科学翻译允许新造名词,并且加入详尽的注释或定义,而文学或哲学似乎常常只能找一个相近的词代替;

3 科学体系中的概念是相互定义的,一般不容许歧义出现;

4 科学教材所要求的理解层次较低,文学还需理解其深意。举例来说就是对于交集与并集符号,我知道其定义与运算规则即可,而对于贾宝玉与贾政,我虽然可以从翻译中清楚地知道他们的生物学关系,却更希望从字里行间体会出他们对待彼此的态度、感情等等; 5 科学语言的活力在于其精确性,而文学语言的活力在于其可延展性;

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使用领域往往有着很大的言语差异,显示出各自不同的语体特征。显然,用于科学陈述的语言不同于文学创作的语言。这里所说的科学语言,是指用于科学著述的语言,也包括实用性很强的应用文的语言。我认为科学语言与文学语言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实用的而后者是审美的。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递信息与传递情感

科学语言仅为了传递信息,而不传递情感。对于科学语言来说,情感效果是不重要的,写作者应力求排除主观情感因素渗透到写作对象之中,力求客观科学地陈述。科学的陈述要求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真实性,科学的陈述之所以是一种真实的陈述,就在于它符合客观事实。而文学语言侧重于表达情感,它的主要任务不在于对事实作出客观的报道。如李白的诗句“燕山雪花大如席”,从科学陈述的角度看,这显然是荒谬的,但李白主要是为了传达一种面对北国大雪的惊叹之情,而不是报告发生的事实。文学的陈述本质上是非逻辑的非推理的,即使出现逻辑推理现象,它也是从属于情感意义,用于激发情感态度的。

在科学陈述中所使用的词语是客观的中性的,不含主观感情色彩,也不带形象色彩。词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就词的意义而言,有些词语除了具有抽象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理性意义之外,还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或形象色彩。例如,“卑鄙”一词除了表示“言语行为恶劣、不道德”之意外,还带有表示厌恶的感情色彩;“翱翔”一词的理性意义是“飞行”,但还含有一定的形象色彩和赞叹之意。显然这类带有形象色彩和主观感情色彩的词语不宜用于科学陈述。文学创作则不然,文学作品中大量使用带有情感色彩和形象色彩的词语,造成一种审美效果。因此,在科学陈述中语言仅仅传递信息,体现词语的理性意义,而在文学创作中,语言既传递信息又传递情感,但以传递情感为目的。

二、程式化与独创性

科学语言强调实用,要求用简洁明了的方式传递信息。因此用于科学陈述的语言多为程式化的语言,科学论著,行政公文都要求规范化,不仅格式要规范化,语言也要规范化。语言的规范化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要求严格遵循语法常规,打破常规则被视为语病;其次是术语与专门用语的大量使用。术语与专门语都是规范化的,不能任意创造,要遵循约定俗成原则。科学论述中的专门用语,如“综上所述”、“举例如下”、“理由如下”、“略加分析”、“由此可知”等都是程式化的语言,甚至常用的句型句式也是程式化的。公文中的“拟”、“予以”、“准予”、“不得”、“兹有”、“业经”、“为荷”等等也都是专门用语、相

对固定,不能任意翻奇创新;同样,公文中的句式、标题形式、语气都是程式化的,可谓“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科学语言的程式化是与它的实用目的相适应的。

文学语言则相反,它强调的是创新而不是遵循程式与规范。文学创作往往以追求新颖独特的语言个性为目的,这就势必导致超越语言规范。许多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里,常常可以看到不合乎通常的语言习惯、不合乎一般语言规范的句子。有时甚至并不是因为诗歌格律的限制,诗人仍要有意去冒犯语法习惯。例如杜甫《秋兴》之八有“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两句,并不存在平仄的限制,诗人为什么要把宾语提前,造成一种奇特的句式呢?这是出于表现独特思想感情的要求。作者在此的主要目的不是运用语言符号报告已发生的事情,而在于渲染一种气氛、暗示一种心绪。在文学家那里,这种对语言常规的偏离现象是常见的,即使在小说中也是如此。许多现代小说有为了真实地表现人物复要的心灵世界,常常大量使用偏离语法常规的句子,甚至显得颠三倒四,语无伦次。而这种现象在科学陈述中是不允许出现的。

即使在遵循语言常规的情况下,文学家在用词造句上也是刻意创新的。文学家不同于科学家,他没有现存的明确的概念工具可供使用,不能用程式化的语言进行情感描述,为了表现他独特的感受,他必须创造出具有独特个性的言语形式,正如韩愈所说,作家应“言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

三、符号功能与审美功能

在科学陈述中,语言仅起一种符号的作用,即语言是信息的载体,通过语言的媒介作用来传递信息。除这种传递功能之外,它本身并没有独立的价值。而在文学作品中,语言除了具备传递信息与情感的媒介作用之外,它本身还有独立的意义,这就是语言的审美功能。语言本身的形式美是文学审美的一个重要因素。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他沉溺于语言的锤炼工作之中,因为他企望自己的诗作的语言形式能够惊动读者的视听,而不仅仅是传达了独特的内容。文学语言讲求节奏美、韵律美、音调美,念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为了追求语言形式的审美效果,文学家通常创造性地使用各种修辞手法。而科学的语言以“辞达”为目的,不追求语言的修辞与文采,即使出现审美的效果、也是从属于实用目的的。

四、意义单一与模糊多义

美学家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曾指出,词有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直指意义是载在字典里的,是固定不变的,而联想意义则是在历史过程中所累积起的种种关系,它是游离变化的。科学的语言讲求精确,越是限于直指意义就越精确,而文学的语言还要追求联想意义。词的联想意义含糊不定意蕴丰富。在科学陈述中,语言的意义仅由它的文法结构和逻辑结构所唤起,而在文学作品中,语言的意义不仅由文法结构和逻辑结构所唤起,还从对它的联想中被唤起。语言的文法意义和逻辑意义是相对固定的单一的,但它的联想意义却是因人而异的,而且对同一个读者也是因事而异因时而异的。历来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往往讲求含蓄蕴藉,意在言外,作者往往运用隐喻、暗示等手法,造成语义的模糊朦胧,难于确定。科学的语言则必须做到意义单一精确,避免含糊朦胧现象的出现。在科学陈述中如果出现朦胧多义现象,那是表述不准确的结果,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关于科学的话篇三
《关于说好“科学话”的科学探究》

关于科学的话篇四
《鄂维南:“科学的语言”正进退两难》

附件: 操作: 南开大学新闻网 2006-6-14

鄂维南南开大学演讲: “科学的语言”正进退两难

著名数学家鄂维南在南开大学演讲指出 这是教育与科研体系

脱节所致

南开大学记者张国

被誉为“科学的语言”的数学,走到今天正面临困境:一方面,数学在现代科学研究及整个社会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在很多活跃的领域,数学家却没有参与进去。

对于这种困境,在6月12日晚南开大学省身楼的一场演讲中,著名数学家鄂维南教授“dilemma”(意为“进退两难的局面”)来形容。

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鄂维南赴美留学,现执教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应用数学及计算数学研究所。这位兼任北京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的应用数学家不无忧虑地指出:如果放任这种趋势蔓延,那么数学和应用数学将遭遇边缘化!

此时此刻,他的听众——以投身纯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为荣的中外同行和南开学生们,一起竖起了耳朵。

数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必须超过数学的传统边界来观察,数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 战,教育改革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整个应用数学界,无论美国还是欧洲都面临同样的问题。谁把这些问题优先解决了,就会走到前面去。这是非常迫切的事 情。”

鄂维南的演讲题为“对计算和应用数学及其在交叉学科研究中的角色之思 考”,是一场通俗的学术报告。此行访问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他是作为大会邀请演讲人参加在这里举行的2006年应用数学与多学科研究国际会议,并 在会议的间歇发表了这场通俗演讲。

“我唯一的想法,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数学,了解计算数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鄂维南这样解释自己的初衷。

“计算机的发展给数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鄂维南在演讲中说,计算 机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和研究方式,极大提高了人们的计算能力、搜集和分析海量数据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今天的数学和其他科学、工程和 技术之间的联系比以前更加紧密。很多科学前沿问题遇到的主要瓶颈是数学问 题。但数学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助手”,而是“坐到驾驶座上”,起主动作用。

“想象一下,牛顿当时如果有我们现在的计算能力的话,会省出多少时 间?”鄂维南举例说,在微积分发明之前,计算体积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数学家在算体积时就像打擂台一样。

但微积分出现后,特别是有了计算机以后,体积的计算变得很普通,人们可以算出高维的积分。

他说:“计算能力的提高使人们对问题的看法不一样了,还可以省出时间思考更深刻的问题。”

同时,计算机使得不同学科之间的边界在无形中变得更模糊了。计算物理、 计算化学、流体力学等方兴未艾。“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早在19世纪就被写出了,但因为其数学上的复杂性,很长时间里工程师并不直接使用它。有了计算流体力学以后,这种情况得到了彻底的改变。在化学领域,想知道分子的结构就要解一个复杂的方程,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计算使得理论化学成为一个更为强大的学科。同样,计算物理现在已成为物理比较主要的分支。”

“在我们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之前,第一要务就是简化,很多事情依赖直观或经验,对一些本质问题只能含混过去。而现在,有了计算这个工具后,我们就可以直接处理许多这样的问题。”

但鄂维南也指出,并非有了计算机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做好的科学,第一要知道什么样的问题是好的问题。第二才是设计算法。第三是有了计算结果后,怎么理解计算结果。物理学家说‘也许你的计算机理解了这个问题,但你并没有理解’。”

“我想强调的是,计算机的发展给数学也带来了前所未有

的挑战。”他说。这一挑战在于,数学正在变得更加“广泛”,计算物理、计算化学、计算生物与计算数学在原则上是一致的。“我们数学家通常觉得别人做事不严格,我们做得更严格,更系统。但从应用的角度,人家可以说,即使不够严格也造起了桥 梁,建起了大楼,数学家虽然严格,但扮演的是填填补补的角色。应用数学是满足于这样的角色,还是走到前沿去?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从事计算化学工作的科恩(Walter Kohn)和波普 (John Pople)。鄂维南认为,他们所解决的,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计算数学的问题。 再如互联网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问题的研究,几乎被物理学家和计算机学家瓜分,鲜见数学家的身影。这些被公认为非常成功的领域,却没有数学家的参与。其结果就是:科学本身的发展速度受到影响,数学也错失机遇,失去了很多资源。

教育与科研体系脱节,改革刻不容缓

究其原因,鄂维南认为,首先是因为计算数学和应用数学经过50年的发展, 已经像纯数学一样,成为一个自身很成熟的学科,跟其他学科的联系越来越少;而更大的症结则在于教育,教育体系和科研体系的脱节。前者的解决之道在于通 过南开应用数学与多学科研究国际会议这样的方式,鼓励不同学科的交流;在教 育改革上多下功夫更是刻不容缓。

“我们的教育体制已经变成了孤立的体制,中外都是如此。培养的学生知识 面很窄,对其他学科没有了解。”他说:“一名

学生如果能考上南开大学或者北京大学数学系,不仅数学成绩好,物理、化学都要好,否则总分不够。可是进了数学系后,一学期下来,大部分学生都形成了一种物理不重要、数学最重要的狭隘的价值观念。在其他专业也存在这样太专业化的问题。这种观念,给交叉学科造成了非常大的危害。”

“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等交叉学科早就出现了,为什么最近几年‘交叉学 科’这个词汇变得热门?很重要的原因是:各学科本身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教育体系和研究体系不协调。在以前,数学系的老师教数学, 研究的也是数学;物理系的老师教物理,研究的也是物理。而现在,我们研究的 是交叉学科,却仍按照从前的体系培养学生。普林斯顿大学正在推行一个项目,来鼓励生物专业的学生打好很强的数学和物理基础,这是他们的基本出发点。”

对于大学数学专业课程设置,鄂维南认为:“我们的数学教育需要同时教授数学思维和数学技术,现在忽略了数学思维方面的训练。”

“我认为应用数学的学生大都没有学好纯数学。以前做计算数学的人,跟纯数学接触最多的是偏微分方程,这是靠得最近的领域。现在不一样,学生必须得懂数学物理、概率论、随机过程、动力系统„„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维方 。”

“数学不仅仅是几何、分析、代数、拓扑等一堆学科的拼凑,不是这样,更重要的是它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体和抽象之间的密切联系,二是直观和精

关于科学的话篇五
《论科学与语言的关系》

第19卷,第2期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Vol.19 No.22002年4月          Science,TechnologyandDialectics          Apr.,2002・科学哲学・

论科学与语言的关系

魏屹东,郭贵春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哲学系,山西太原030006)

摘 要:科学作为知识形态直接表现为语言形式,作为认识活动也表现为语言现象,科学与语言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本文运用语境分析方法,将科学作为一个“文本”,放到产生它的语言环境中去考察,提出“语言语境”的概念,揭示了科学理解的语言语境的结构,探讨了科学理解与语言互动的过程以及科学知识增长与语言变化的关系。

关键词:科学;科学理解;语言;语言语境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80(2002)02-0034-06

  从知识层面看,科学表现为语言现象。从认识层面看,科学认识借助于语言而展开。因为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它是思想的直接表现。人们通过语言将客观事实及其作用规律表征出来形成科学知识,从而表现为人的思想和观念。不同形态的语言(日常语言与人工语言或自然语言与形式语言)导致不同形态的科学(经验科学、理论科学)。语言表达思想,但它同时又是人的心智的创造物。人创造了语言,并运用语言来表征在经验世界中经过反复多次观察和思考的东西,即通过语言表征所思所见。因此,语言是主体见之于客体的媒介,创造语言就是在建构世界,就是在发现和认识未知世界。

通过语言探索客观事物间的关系,并将客观事实及其相互作用规律语言化是科学的任务之一。塞尔(J・R・Searle)认为语言对于理解人类和人类生活具有决定意义,它是人和动物区别的主要标志,没有语言,就没有现存形式的世界。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提出“语言是在的住所”,认为人永远是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世界也只有进入语言之中才成其为世界,强调语言与世界不可分。伽达默尔(H・G・

Gadamer)提出“能理解的在就是语言”,只有通过语言才能理

在世界。我们经验的实在世界是语言化的实在世界,非语言化的实在世界我们还未认识,也不能理解。可以肯定,科学与语言是不可分离的,那么,科学为什么离不开语言?科学与语言是如何作用的?科学家是如何运用语言的。为弄清

(Linguisticcontext)的概念,将这些问题,我们提出“语言语境”

科学作为一个“文本”,放到生成它的语言环境中去考察。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语境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整体,语言语境是相对于社会语境、历史语境、认知语境等而言的,它是以语言为基底的一个有机关联体。

一 科学理解与语言语境

科学理解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探索过程,如将客观世界看作一个“文本”去解读,那么科学认识和探索过程就是对客观世界之“文本”的理解过程。而理解是借助于语言的,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因而理解具有明显的语言性,其实,它本身就是一种语言语境。就像伽德默尔认为的那

[1]

样“,语言是理解本身得以实现的普遍媒介”,理解之所以

具有语言性是因为理解的对象具有语言性,理解的实践具有语言性。理解除具有语言性外,还具有本体论性、结构性[2]和历史性。

1、海德格尔关于理解的语言语境。海德格尔首先对理

解在,语言是一种世界观。虽然他们对语言的作用作了不适当的夸大,但语言对于人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确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言尽管自己不能创造实在世界,但可表征和描述实【收稿日期】 2001-10-31

解的本体论性作了考察。传统观点认为理解是主体人的意

【作者简介】 魏屹东(1958-),男,山西永济人,在职科技哲学博士,山西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专职教授,山西大学哲学系教

授,主要从事科技哲学、科技史和科学社会学研究;

郭贵春(1952-),男,山西沁县人,山西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科技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科学哲学研究。

34

识对客体的内容、性质、意义等的认识,完全是主体性的东西。海德格尔认为理解是“此在”和“在”之间的最本质的关系,是人的认识活动的基础,它是先验的和前意识的。只要“此在”在,它就理解“在”,理解是“此在”的本体论条件,因为只有理解“在”,才有“此在”,才有“此在”的认识活动。

海德格尔还对理解的历史性作了考察,他认为理解有时间性或历史性,即具有前理解或前结构,它包括“前有”、“前见”和“前设”。前有指预先有的文化习惯;前见指预先有的概念系统;前设指预先有的假定。在他看来,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不是从虚无开始的,特定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传统观念、风俗习惯,特定时代的知识水平、精神状态、物质条件等都已在解释者之前就已存在,这就是“前有”。理解者置身于前有之中,无法摆脱,不能选择。人们对事物的解释不仅依赖“前有”,也需要预先有一个概念系统和前先的假设。三者共同构成理解的基础。他说“无论何时,只要某事物被解释为某事物,解释就将本质地建立在前有、前见和前设的基础上。解释决不是在预设地把握呈现在我们前面的东西。”[3]

海德格尔对理解与语言的关系作了深刻思考。在他看来,真正的语言与存在直接相关,存在在人的“思”中形成语言,语言是存在之家,人以语言这家为家“思”,的人们和创作的人们是这个家的看家人。换句话说:人以“思”所求的存在的意义,只有在语言中去把握。而诗是真正的“思”,诗创造了一种追问存在的语言,因而解释者以“思”的方式通过诗的语言去把握世界的意义。这样,海德格尔的理解的语言语境可描述为

:

2、伽德默尔关于理解的语言语境。伽达默尔继承并发

展了海德格尔的理解的语言语境观。他的哲学解释学专门研究了理解问题,把理解看作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存在方式,他说“:对于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不仅是科学所关心的问题,而且是整个人类世界经验的一部分。”[4]

在他看来,任何理解都是在一定历史背景下的理解,一定语言环境中的理解。理解不是孤立的,而是关联的。

解释者是处于特定历史环境、特定语言环境中的解释者,人之所以具有理解能力,是人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解释者是环境化的人。作为解释者的人,理解是其本性,是其生存的一种方式。这是理解的本体论性。这种本体论性表明:理解不是人的纯主观意识功能,而是主观意识的基础;人类知识的产生基于理解的本体性,理解是知识产生的理性之源。

然而理解又是在社会历史生活中展开的,因而理解必然具有历史性,即理解者所处的特定的历史环境必然影响和制约其对文本的看法,结果会出现“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

姆雷特”的现象。伽达默尔认为,理解者和文本都是嵌套在社会历史之中的,历史性是人类存在的基本事实,即理解活动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它总是以某种“传统”和“成见”为出发点的。“传统”和“成见”是“先定结构”和“先定概念”等,它们包括理解之前已存在的社会历史因素、理解对象的构成和由社会实践决定的价值观。这些因素是理解之前已经存在的前提条件,它们综合起来就构成了理解任何文本时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影响的“传统”和“成见”。他指出“我们存在的历史性产生着成见,它实实在在地构成我们全部体验力的最初

的直接性。成见就是我们向世界敞开的倾向性。”[5]

在他看

来,人们总是在传统中去理解,传统把理解者和理解对象不可分割地联系起来,理解不完全是主观性活动,理解是置身于传统过程之中的,在这个过程中,过去和现在不断融合。因此,传统和成见总是影响着理解者,理解只能在传统和成见中进行。

为更好地说明理解的语言语境,伽达默尔提出了“视界融合”的概念。视界是指思维受其有限的规定性所束缚的方式,它最初由尼采和胡塞尔引入哲学,伽达默尔将其引入他的解释学,将它与理解的语言语境联系起来。同语境一样,视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视界就是我们运动于其中而它随

着我们运动的东西”。[6]“视界融合”指解释者的视界与文本

所包含的视界的相互重叠和溶合。理解过程就是两种视界溶合的过程。不同的解释者由于受传统和成见的影响程度不同,视界也不同,而且其视界会随着理解的进行而不断扩大并形成新的视界。从这种意义上讲,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就是解释者的特殊视界与解释对象的特殊视界合并为一个更高层、更普遍的视界的过程。

而视界融合需要语言作为中介,即通过语言进行理解。伽达默尔认为,语言是我们存在于其中的世界起作用的基本方式,是世界构成的无所不在的形式。他说“语言是理解本身得以实现的普遍媒介”。……一切理解都是解释,一切解释都通过语言媒介发生,语言媒介使对象成为文字,然而它

同时又是解释者自己的语言”。[7]因此,在他看来,理解和语

言之间有着根本的内在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为:其一,影响解释者的传统和成见往往表现为语言,通过语言来影响解释者;其二,解释者是语境化的解释者,通过语言(自然的或人工的)来表征解释对象;其三,解释对象本身就是语言化的对象。可见,语言是文本和解释者之间必不可少的中介,没有语言,就不能在文本和解释者之间进行“对话”。伽达默尔的理解的语言语境可描述为

:

3、科学理解的语言语境的结构及其含义。我们认为语

言对于科学具有基底性,科学对于语言具有依赖性。科学借

35

语言而成长,语言借科学而丰富。主体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理解,只有通过语言才有可能实现;同时,语言又规定和制约着主体对世界的认识、理解。语言成为连接主体与客体、解释者与解释对象的中介。从这种意义上讲,科学是主体人读“自然之书”的结果,是通过语言对客体认识、理解的结果。同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所揭示的理解的语言语境一样,科学理解的语言语境也具有本体性、结构性和历史性。其本体性表明语言是科学赖以存在和生长的方式;其历史性表明它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用罗蒂的话讲就是不断“再语境化”;其结构可描述为

:

其含义是:置身于社会历史背景中的主体人,即背景化

的科学家,通过语言(自然的和人工的)来认识客观世界,即主体将客观世界语言化。通过自然语言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产生经验科学;通过人工语言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产生理论科学。两种语言的互补形成语言之网,从而促成两种科学的互补,形成反映客观世界的科学知识。那么,主体人为什么必须通过语言作用于自然客体世界呢?这是因为:

其一,主体是思维着的人,思维借助于概念,即以概念的形式认识世界,而概念要以语言(词语)表述。也就是说,概念是语言的,概念是对客观世界本质的主观反映,或者说,概念是主体借语言的思维,语言是思想的表现形式,人的本质之一便是运用语言。海德格尔曾指出,人作为一种生命体,它的存在就本质而言是由能说话来规定的[8]。在这里,语言成了连接主体与客体的中介,其作用在于把概念所把握的对客观世界本质的认识表达为意义。恩卡西尔也指出了语言的这种中介作用,他说“根据赫拉克利特的看法,这种原则不应在物质事物中寻找;不是物质世界而是人类世界,才是正确解释宇宙秩序的关键所在。在这个人类世界中,言语

(Speech)的能力占据了中心的位置。因此,要理解宇宙的意

义,我们就必须理解言语的意义。如果我们不能发现这个方法———以语言为中介而不是以物理现象为中介的方法———那我们就找不到通向哲学的道路。”[9]

其二,概念只是知识的“点”,由概念构成的判断和由判断构成的推理,构成知识的“面”和“体”,即构成一个完整的“文本”。这种“文本”既是主体思维结构的再现,也是客观世界意义的表征。一个完整的“文本”就是一个模型,它把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连接起来。文本同模型一样是有结构的,其结构与主体思维的结构和所反映的事物的结构具有同构性。换句话说,语言文本的结构既反映了主体思维的结构,也反映了客观世界的结构。文本的结构、主体思维的结构和客体的结构之间的关系可描述为

:

36

康德对这三种结构的对应关系做了一个很好的说明。他说“从普通认识里找出一些不根据个别经验,然而却存在一切经验认识之中的概念,而这些概念就构成经验认识的单纯的连结形式,这和从一种语言里找出一般单词的实际使用规则,把它们拿来作为一种语法的组成成分,是没有两样的,并不要求更多的思考或更大的明见,虽然我们指不出来为什么每种语言偏偏具有那样的形式的结构,更指不出来为什么我们在那一种语言里不多不少恰好找出那么多形式的规

定。”[10]

后来的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都强调

使用人工语言即形式语言把人的思维结构和事物的结构连

接和表征出来。可见语言结构是思维结构的外化,是事物结构的对象化。

其三,主体人是具有心理意向的精神体,他通过概念的心理操作和心理表征达到对客体的概念把握。这说明科学在语言语境中已深入到心理层面,心理层面上心智对语言的应用是主体认识客体的本质所在。维特根斯坦的“意义图像说”对这一点做了很好的说明,他认为,人的心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赋予词语以意义,词语的意义就和图像一样描绘世界,语言的结构表达了人的思维结构和实在的结构。主体、语言和客体是对应的,即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可以用语言来言明的。那些不能言说的世界,也就是人的心智尚未形成概念,尚未给出意义的世界。他强调通过语言的应用,即他称为“语言游戏”来沟通主体和客体,他特别区分了科学语言和自然语言的不同,从对科学语言的分析建立“意义图像说”,从对自然语言的用法分析建立“意义应用说”。在科学语言中,主体与客体是“图像”关系,在自然语言中,主体与客体是应用”关系。

二 科学理解与语言的互动过程

科学与语言无疑是互动的、不可分的。语言发展促进了科学进步,科学发展丰富了语言。一般来说,语言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的、语法的和逻辑的三个阶段。相应于语言的这三个阶段,科学也大致经历了朴素的、经验的和理论的三个阶段。在原始阶段,语言还不连贯完善,人们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科学,科学只是萌芽;进入语法阶段,语言得到完善,形成具有结构性的整体,经验科学才成为可能,并借语言而得以发展;亚里士多德创立形式逻辑语言后,理论科学成为可能,后来的几何学、数学和数理逻辑的发展,奠定了理论科学赖以存在的语言基础。可以肯定,主体是通过语言中介作用于客体,并最终认识客体的。这样,主体、语言、客体三者之间相互作用,产生以语言表征的科学知识。也就是说,

科学活动成了语言的应用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机制可描述为

:

很显然,语言在语义、语形、语用三个层面上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

1、主体与语言的相互作用。从语义层面看,首先是主体

决定了语言的产生及其意义,因为说到底,语言是人创造的,其意义是人赋予的。问题是人的心智是如何给语言以意义的。J・R・塞尔的研究表明,人的心智内在地具有“意向性”

(intentionality),具有直接指向外部客观世界的特性,这恰是人

的心智赋予语言以意义的心理本质,语言的意义实际上是心智内在意向性的外在客体化。其次是语言对主体的反作用,即语言的意义规定和制约心智的界线。维特根斯坦的“形而上学的我”就是从主体———语言关系上把握和建构“我”。他在其名著《逻辑哲学论》中提出“主体不属于世界,反倒是世界的一种界限”,即人所认识的世界是“我”感觉到的世界,因此他说“世界是我的世界,这体现于这样的事实: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这就是说,语言发展到什么程度,人对语言认识到什么程度,人对世界就掌握到什么程度,人对世界的把握有赖于其对语言的意义的认识和理解。人什么时候超越了语言的原先意义,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进一步。因此,要深化认识,就得发展语言。自然语言到人工语言的发展证明了维特根斯坦思想的深刻性。

从语形层次看,既然语言是主体的创造物,语言的形式便体现了人的心智的形式结构。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和中立一元论”的结合,恰恰体现了从语言的形式结构去把握人的心智的结构。他认为传统的语言形式会产生歧义,主张用逻辑分析方法代替传统语言,因为“旧逻辑加思想以桎梏,新逻辑给思想以翅膀”。[11]

他从语词、词句及其关系各个层面分析了语言的形式结构,即所谓的“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认为语言形式既不是物理的,也不是心理的,而是中立的。他的分析表明语言的逻辑形式结构规定着人的心智的形式结构。

另一方面,20世纪初的“语言学转向”,使哲学进入了分析时代,语言成了基本的东西,但比语言更基本的是什么呢?无疑是人的心智,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是人的一种官能,是心理活动的一部分,这就是说人的心理结构决定语言结构,语言是一种天赋的能力,这种天赋能力不是“学习”得来的,后天的学习只是一种刺激。

从语用层面看,是主体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一种语言,其意义会不同。对科学家来说,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境,因此学习某种科学需要首先学习其特殊语言,如数学语言、化学语言等,卡尔纳普曾试图用统一的物理学语言来统一科学,失败的原因是他没有弄清不同

的语境是不能完全重合的,既所谓两种不同语言的“译不准”。

G・赖尔认为,人的行为是人的心智通过语言的描述来刻

画的,也即人的心智可以用于人的行为的描述说明。这实际上是将人的心智还原为以语言为媒介的人的行为即对语言的应用。维特根斯坦和奎因都强调语言的意义在于应用,他们都揭示了应用对意义的贡献,以及人的心智对语言的应用

特征。

塞尔也从语用层面研究人的心智和语言的关系,他发展

了J・奥斯汀的“言语行为”

(speechact)理论,提出了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工具,其最小单位是“言语行为”,语言应用者总是完成某种言语行为。塞尔将言语行为分为三类:说出的行为、命题的行为、以言行事的行为。这些言语行为之所以能起到交流的作用,是因为它们蕴含着语言应用者的特定意向。语言交流的实质正是这种意向性。显然,语言的应用是人的心智的客观化表现,即心智对实体的语言化。现代的计算机语言之成为人工智能语言,正在于人的心智把思想表述为人工语言如形式语义学,让人工语言进入计算机器去实现。离开人的心智———语言相互作用关系,计算机是不可想象的。

2、语言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在语言语境中,语言与客体

也是相互作用关系。从协同学的观点看,语言作为心智的创造物,一旦产生便具有了相对独立性,成为一种具有支配作用的序参量,反过来支配创造它的主体与它反映的客体。因此,语言的世界是人化的世界,世界是人的语言化。语言与客体的关系也可从语义、语形和语用三个层面去考察。

从语义层面看,语言的世界是意义的世界,语言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也就是意义世界与实在世界的关系。问题是,意义世界能否真实地反映实在世界。维特根斯坦“形而上学的我”所对的世界即语言的世界,语言的世界对创造它的主体而言是实在的,从实在语言看实在的世界也应当是实在的。这是科学实在论一贯的立场和观点。科学实在论认为独立于主体之外存在着客观世界,主体运用语言所指称的客体也是实在的,逻辑经验主义在语言构架中也承认语言的指称物不是马赫所说的主观感觉要素的复合,而是客观对象物所给予的。逻辑实证主义的功劳在于说明了物理语言的主观际性(intersubjectivity)和普遍性,认为理论术语的意义由观察术语通过“对应规则”赋予,这无疑从语言方面揭示了语言与客观实在的内在联系。反过来看,正是这种内在联系决定了逻辑经验主义建构起语言分析的逻辑方法。

从语形上看,作为分析哲学的第一个运动的逻辑经验主义拒斥形而上学,把本体论逐出语言分析之外。后来的批判理性主义等分析哲学表现出“本体回归”的倾向,出现了“形式本体论”“、关系实在论”。语境实在论本质上也是一种形式本体论,它以语形分析来考察客观世界。从分析客观世界的形式逻辑结构到进入语言的形式逻辑结构是卡尔纳普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他的工作为现代科学制定了精致的形式语言即人工符合语言,以代替模糊的自然语言。形式语言本质上是用逻辑符号表征的自然语言的逻辑形式结构,尽管西

37

方分析哲学中的自然语言学派和人工语言学派相对立,实质上它们是互补的,只是立足点不同。人工语言学派立足于语形分析建构语言,而自然语言学着眼于意义或应用探究语言。形式语言必须赋予意义,而意义的给予离不开自然语言,因此二者是互补的,均是科学所必需的。

从语用层面看,语言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也就是探讨语言使用者在语言系统内的本体论承诺,也即如何在语用上使语言的意义指称实在。奎因作为一个“无教条的经验主义者”和实用主义者,特别重视语用问题,他说“我不是在主张存在依赖语言。这里所考虑的不是本体论的事实,而是对论说的本体论许诺。一般地说,何物存在不依赖人们对语言的使

用,但是人们说何物存在,则依赖其对语言的使用。”[12]这里

奎因区分了“客观实在”、“语言上的对客观实在的承诺”和语言使用者说何物存在”三者。客观实在与语言无关,更与语言使用者无关;语言上对客观实在的承诺与语言有关,但与使用者无关;语言使用者说何物存在则不仅与语言有关,而且与使用语言有关。这也表明语言使用者以何种态度使用语言。罗素的“命题态度”即是说语言使用者对某一命题采取的立场。

日常语言学派一向重视语用问题,它将自然语言的日常用法同人们的感性活动相联系,通过自然语言的日常应用将客观世界与语言联系起来,使语言反映活生生的现实世界。人工语言一般远离感性活动,远离经验世界,其本身也排除了日常应用的因素,它要表征科学知识的意义,需通过自然语言的日常应用来赋予意义。换句话讲,高度形式化的科学语言,其意义是通过自然语言的日常应用来实现的。不管客观世界多么不可观察,表征它的形式语言多么抽象,其意义总是和经验世界的自然语言相关联。

三 科学知识增长与语言的发展

在科学活动中,科学家如何使用语言来表征客观世界,进而形成科学知识呢?也就是说,科学知识增长与语言是什么关系呢?

1、科学知识增长引起语义变化。科学知识是不断增长

的,知识增长必然伴随着语义的变化。科学知识的增长引起语义变化的情形有以下三种:一是以新理论代替旧理论引起的科学革命;二是对同一问题或现象不同观点或理论间的协同竞争;三是原创性发现和发明。

在第一种情形中,新理论的创立意味着对旧理论基本概念的突破和变革,这必然引起词语在语义上的变化,氧化说取代燃素说,日心说取代地心说,相对论对于牛顿理论都是基本概念上的语义革命。不同的概念其意义当然不同,意义不同,必然导致理论解释力不同。燃素之于氧化,地心之于日心,绝对时空之于相对时空都是语义的不同。同一概念虽语形相同但语义不同,如时间、空间概念,在牛顿理论和爱因斯坦理论中有着不同的意义,在前者中是绝对时空,在后者中是相对时空。因此,语义的改变在科学理论的更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海森堡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他说“在科学知识的增长

38

中,语言也增长了,引入了新的术语,把老的术语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或者以不同于日常语言中的用法来使用它。‘能

量’‘、电’‘、熵’这样的一些术语是明显的例子。”[13]

他还以

基本粒子意义的演变为例说明了科学革命导致的知识增长对语义的改变,他指出“在上一世纪,给予物理学和化学以最强烈地影响的无疑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这种观点允许对微观尺度的化学过程作直观的描述。原子可以同牛顿力学的质点相比较,并且这样的类比导致一个令人满意的热的

统计理论。”[14]“在量子论中,基本粒子是对称群的表示,意义发生了重大变化”。

[15]库恩在后期由“范式论”转向了“辞典论”,他不再强调从社会和心理角度阐述科学变革,而是从术语分类学和语言学角度探讨科学革命的实质,他认为科学革命过程中术语意义的变化是最主要的,语言以及包涵在语言之中关于自然知识的改变是科学革命的标记。一场科学革命后,新的理论间的术语虽大部分可以理解,但由于意义的改变而使新的理论的术语不可通约,也由此导致新旧两个理论不可通约。而术语意义的改变与所用的“辞典”有关。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辞典(术语库),不同的理论也有不同的辞典,科学革命就是用

新辞典代替旧辞典。[16]库恩所讲的“辞典”具有以下特点:(1)

辞典由一套具有结构和内容的术语构成,术语间构成互相联系的网络。(2)世界借助于辞典进行描述。(3)理论与辞典密不可分,理论的表征需借助于辞典。(4)不同的理论需用不同的辞典描述,理论与辞典是同时改变的。(5)相继的辞典间有交叉,不交叉部分是不可通约的。(6)辞典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不同的社会、历史与文化传统造就不同的辞典。

(7)辞典是认识世界的方式。这里的“辞典”实质是一种“语

境”,一种具有历史性、社会性、语言性的“语言语境”。在库恩看来,要考察科学革命中的理论变化,只要考察其辞典的变化即可。可见,科学革命引起知识增长及其意义的变化是绝对的。

第二种情形是对同一问题或现象存在的不同解释。这种不同的解释意味着意义的不同。如关于光的本质历来存在着粒子说和波动说两种观点,同一指称对象,意义却相异。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揭示,意味着光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原子”的语义也经历了由不可分到可分的变化。也就是说,随着人们对某一对象认识的深化,某一对象的语义也不断变化,虽然概念本身的语形可能没有变。

第三种情形是增加新的指称对象。新的对象的确定,意味着新的意义的确立。新的科学发现是这一情形的标志。发现新的科学事实,即创造出一个新的科学概念,如新元素的发现,新天体的发现,都意味着前所未有的“意义”的建立。科学发现是科学知识的增长点,也是意义产生的源泉。

2、科学知识增长导致语形的变化,同时也伴随着语义的

变化。当科学的发展引入逻辑和数学语言后,科学知识被建构成一种形式语言或符号语言。这种语言与日常语言是不同的。从日常语言到形式语言的变化,既有语形上的变化,也有语义上的变化,日常语言运用概念分析来确立意义的变化,通过语义和语用来体现;形式语言运用逻辑和数学分析

关于科学的话篇六
《西方文论史上关于诗歌语言、科学语言的相关观点理论》

西方文论史上关于诗歌语言、科学

语言的相关观点理论

07中文(2) 国兴 2007011216

赫拉克利特被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因为他是在古代希腊哲学家中,第一个用朴素的语言讲出了辩证法的要点的人。...虽然后来的哲学家在理论上对赫拉克利特的对立统一学说没有真正的认识,但是在实践中,讨论有关对立的种种问题,却一直是希腊哲学的焦点

在西方文论史上,瑞恰兹曾对诗歌语言与科学语言做了实证分析,通过揭示这两种语言之间的根本差别,进而来认识科学语言与诗歌语言的本质区别。 德谟克利特认为文学作品是作家生命的体现,尤其是诗。他认为文艺家只有具备准确生动而能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的语言,其作品才能使人信服。

贺拉斯认为人物语言要符合个人的身份和遭遇。 奥古斯丁象征语言具有形象性。要把握象征语言必须借助联想、想象去推断去猜测。

但奥古斯丁主张在意大利各地方俗语的基础上创立一种统一的有权威性的民族语言。

瓦莱里认为象征主义诗歌的本质在于使诗歌这种

语言艺术音乐化。音乐化也包含诗的语言的音乐化,“要做到音韵谐美、节奏合拍而且要满足各种理性的及审美的条件”。

庞德认为诗歌语言要尽量精炼“不要用多余的字句和不能说明任何东西的形容词”。

休姆认为有生命的意象是诗歌的灵魂。诗与散文的区别就在意象上“直接的语言是诗,因为它运用意象。间接的语言是散文”。隐喻就是“直觉的语言”,它精确地描绘、传达出有的意象。

什克洛夫斯认为经过陌生化处理的语言,只有“诗学功能”而丧失了语言的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语言注重指称功能而文学语言注重表现功能。

雅各布森认为诗是具有独立价值的词的形式显现。诗的本质在于具有表达目的的“诗歌语言(词)的形式显现”。诗歌(如审美)的实现提供可能。诗歌的诗性功能越强,语言就越少指向外在现实环境,越偏离用目的,而指向自身,指向语言本身的形式因素,如音韵、词语和句子等。

瑞恰兹认为,科学语言使用的是符号”,而诗歌语言使用的是“记号”。诗歌语言是一种建立在记号基础上的情感语言,而科学语言则是一种符号语言。诗歌语言关注的是所唤起的情感或态度的性质,而科学语

言则注重符号化的正确性和指称的真实性。科学的陈述只是为了传达信息,而不关心情感效果。因此,科学的陈述必须具有可论证性,严格遵守逻辑规则。而诗歌语言中的陈述则是一种拟陈述。拟陈述是不能被经验事实证实的陈述。诗歌的陈述目的是为了表达情感并获得读者情感上的相信。

关于科学的话篇七
《关于科学家特斯拉的话语》

关于特斯拉解释我的话语

当天生的爱好发展成为一个强烈的愿望时,一个人会以惊人的速度向着他的目标大跨步地奔去。——特斯拉

科学家们懂得他们的理论一开始就是近似,所以他们从未指望从其理论导出的结论与真实世界无丝毫 误差。 ——特斯拉

1. 我可以把这个世界劈开,但我永远不会这么做,我的主要目标是传播新的设想,让它们变成现实,我非常希望它们能成为未来研究者的一个起点. (1935年,特斯拉在其实验室打了一个深井,并在井内下了钢套管。然后,他将井口堵塞好,并向井内输入不同频率的振动。奇妙的是,在特定的频率时,地面就会突然发生强烈的振动,并造成了周围房屋的倒塌。当时的一些杂志评论说:“特斯拉利用一次人工诱发的地震,几乎将纽约夷为了平地”。这就是著名的特斯拉实验。这种小输入强输出的超级传输效应称为特斯拉效应。)

2."我一直被这个问题折磨了好几年,为了寻找答案,我整个人差一点就完了,我的大脑每一根纤维都绷得很紧,然后一件难以解释的事情出现了,我听到其他房间的时钟在抵达作响,一只苍蝇落在桌上发出缓慢沉重的巨响,我的前额有了一种蠕动的奇特感觉,我觉察到黑暗里的一个物体的奇特存在,太阳光在我头脑里引起可怕的轰鸣,一辆马车驶过让我感到浑身剧烈震颤,紧接着各种构思如强光一般一闪而过,并且在瞬间证明了它的真实性.那是一种令人疯狂的快乐.各种思想如奔腾的洪流,让我无法跟上它们的节奏."

3.多少人嘲讽我是个空想家,他们都是头脑最愚笨,目光最短浅的蠢才,还是让时间来说话吧! (特斯拉的大部分构想几乎是常人不可能想象的)

4.为人类提供永不枯竭的能源

(1889年,特斯拉实现了的高压输电实验。从此,交流电开始进入实用阶段。并且特斯拉一直专注于无叶涡轮机和永动机的发明)

5.电给我疲乏衰弱的身躯注入了最宝贵的东西--生命的活力、精神的活力

6.空间是可以劈开的。那将会得到什么?我记得我也曾这么想过,撕开空间,看看外面到底会怎样?一层,还是几层,还是怎样?

7.忽然,我开始摆脱我所熟知的小天地的束缚,本能地开始我的思维旅行,看到了从未见过的新景象。刚开始,我只能看到一些模糊的无法辨认的影像,当我努力集中注意力在它们身上时,它们飞快地从眼前闪过。但是,渐渐地,我能把这些图象固定下来,它们变得清晰可辨并最终呈现出真实事物的具体细节来。不久我就发现跟着自己的想象纵横驰骋时最舒服不过了。于是我开始旅行——当然是在大脑里。每个晚上(有时甚至白天),当我独自一人时,我就开始自己的旅程,看见不同的地方、城市、国家,有时定居下来,遇到不同的人,互相了解并交上了朋友。然而,令人无法置信的是,他们对我真诚而友好,就像在真实生活中一样。他们所有人都生活悠闲,与世无争。这样一直持续到我十七岁时,从那时起我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发明创造中去。

8.我只不过是一个被赋予了运动、情感和思想的“宇宙力机器”。

9.事物总是创造于天才的头脑,而非自然。即天才总是在事物真实存在之前就已在头脑中形成关于它们清晰图象。”

10.人类是被一种力量驱赶着的物质,因此,在力学领域里主宰运动的一般法则,也适用于人类。

11.“童年由于出现幻觉我遭受着巨大痛苦,常常伴随着强烈的闪光,里面有真实物体的形象,这些对我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别人对我讲一个词的时候,它的形象就会在我的幻影里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就像被设计好的一样。有些时候,我自己也分不清这到底是真实还是幻觉。”

12.“我常常分开原子而不需要消耗任何能量”

特斯拉开始推理关于用电和磁翘曲 (或仅是改变) 空间和时间的可能性,并且想使其能被人们所控制。在他临终之时,特斯拉深深着迷于波粒二象性,也就是电磁波既是波,也是粒子的理论,一个早已被量子物理所纳入的主张。特斯拉对此领域的研究使其有了一个想法,那便是操弄一定模式的电磁波去创造出“光之墙”。此神秘之墙能使时间、空间、重力和物质被意志所改变,并产生出一系列似乎只在科幻小说中出现的事物,包括反重力太空船、空间传送和时间旅行 (详细可看电影《致命魔术》)。

他最奇异的发明可能就属“意识摄像”机器。特斯拉设想,当一个意识在脑中形成,就会有一个相对应的图案在视网膜上出现,并且这段经由神经元传导的电子档案能被一个机器读出且记录下来。这段资讯能之后再被一个人工视神经处理,然后回放到银幕上 (详细可看电影《最终剪接》)

关于科学的话篇八
《科学语言的形成、特征和意义》

第23卷 第2期自然辩证法研究          Vol.23,No.2

          

2007年 2月Feb.,2007StudiesinDialecticsofNature文章编号:1000-8934(2007)02-0013-05

科学语言的形成、特征和意义

殷 杰

(山西大学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6)

  摘要:文章立足于科学与语言互动发展的历史过程,介绍了科学语言系统的形成和科学术语的主要来源,阐述了科学语言的基本特征。文章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分析了科学语言在解释和理解科学,以及形成科学知识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科学语言;术语;科学知识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作为科学的表述系统,科学语言(scientificlanguage)在科学知识的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知识和思想的表征、交流、传播甚至构造,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沟通思维和实在的中介,而科学语言对于具体科学学科的发展来说,其意义尤显重要。一方面,专门科学语言的形成,是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可以说,科学的发展历史,也包含着科学语言的生成发展过程,科学语言与科学的演进本身同步进行;另一方面,科学语言是科学的重要知识单元,它的各个组成要素,诸如术语、符号、概念、文本等,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知识结构,塑造了具体学科的知识框架,既是科学理论的表述载体,也是保证科学思想进行无障碍交流的必备条件。因此,通过厘清科学语言形成发展的基本脉络,揭示科学语言的本质特征,有助于理解科学语言的认识论意义和价值。

过一系列无直观意义的符号、代码来表述思想。这三种形式的科学术语共同构成了科学语言表达体系。

除了科学术语之外,对语言进行运作的逻辑、数学规则,以及科学文本的表达风格,都是科学语言所涉及到的论题。其核心目标就是要更方便、更顺畅地表述和交流科学知识。

可以说,科学语言是伴随着科学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它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科学语言既是科学学科建制化、规模化的内在需求推动的结果,同时也反映了人类认识世界能力的不断提高。也就是,知识的累积,推动了文明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促进了语言的变迁。科学语言的生成发展是在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宏大背景中进行的,是科学、哲学和语言交织互动的结果。在西方科学语境下,从科学术语的意义上看,今天一统天下的英语科学语言的形成过程中,首要的就是以拉丁和希腊语言来进行科学语言词汇的构造和使用。拉丁语和希腊语构成了整个西方科学语言的主

体。20世纪之前,科学语言(包括技术语言)中“,几乎百分

〔1〕之百都是拉丁词汇或拉丁希腊词汇”。事实上,自公元前

1 科学语言的形成

一般认为,科学语言指对科学思想、理论、知识等进行表述、加工、交流、记录时,所使用的手段、工具、载体的总称。在科学语言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科学术语。虽然直到

1931年,奥地利电气工程师维斯特(EugenWüster)提出术语工作系统化思想之后,现代术语学(terminology)才真正形成。但是,为各门科学建立适合于该学科的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的术语词典的工作一直在进行着。在早期的科学研究中,自然语言充当着普遍、通用语言的角色,很多科学理论和科学实验都由自然语言来陈述。不过,随着科学的发展,无法找到适当的语词来命名新出现的现象和事物,于是,专业性的科学语言出现了,这就是科学术语。它包含了①自然语言。即通过自然语言转义形成的术语,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自然形成的。②专门符号语言。即出于表述、命名和交流的需要,科学家为特定目的所创造出的专业术语。③形式化语言。即人工语言,在特定的逻辑或数学规则的基础上,通

收稿日期:2006-08-26

9世纪希腊字母出现,进而传入罗马形成拉丁字母以来,虽

然直到15世纪拉丁文才成为正式的科学语言,并从18世纪走向衰落,但是,在整个的这一千余年时间里,希腊拉丁语一直是国际间文化、科技交流的语言,是联系统一欧洲之精神和学术的共同语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希腊文明在整个西方文化中具有长期的影响力。古希腊时期是西方文明和学术发展的第一个重要阶段。即便是在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使用拉丁语作为生活语言,仍然是在这一文明下生活着的人们的一个长期而持续的习惯。早期的科学经典巨著,诸如牛顿1689年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林奈1768年的《自然系统》,都是用拉丁文写就的。

其次,希腊拉丁语本身的品质决定了它们非常适合作为

(200503)和基金项目:本文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4-0255)阶段研究成果

),山西汾阳人,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作者简介:殷杰(1974—

13

科学语言。西方早期文明大都以希腊拉丁文记载下来。尤其是为了读懂原版圣经以及神学家和圣经注释者的著作,都必须学习希腊拉丁文。这既是传承文明的需要,更是基督教社会特别的要求。因此,希腊语被视为是人类语言的最高贵的形式,而其后的拉丁文则更具简洁明了的特征,非常适合于科学家使用。

第三,科学的内在需求促使科学语言中保持着较高比例的希腊拉丁词汇。虽然后来的英语成为国际通用的语言,但是,一种语言过于简单易用,并不适合于作为科学词汇,而更适用于作为生活和文学的语言。对于科学来说,客观的、无歧义的表述是它对语言的基本要求。在这一点上,生活或文学中跟科学中对语言具有不同的要求。科学要求它的术语须是自明的,这样,通过术语的词根,就可以很清晰的理解该术语所指称对象的本义。而且,使用那些不太熟悉的术语来表述特定的思想和认识,可以方便地把科学语言和生活语言区分开来,这对于各自语言的使用者来说,都很有价值。同样,科学术语本身奇异的、甚至比较难看的字母组合形状,使得它们无法让人产生更多感性联想,不容易因使用者而改变,有助于保持意义的稳定。

应当说,最早的科学术语,大都是从自然语言中通过意义的改变或意义的确定而来的。因为当词汇不足时,同一个词会被指派给许多不同的意义。但科学家需要以新的和特殊的意义来使用已有的词汇,为此,科学的发展迫使科学家们寻求更多的表达思想的词汇。一般来讲,科学家形成科学术语的方式主要有如下三种〔2〕

:

其一,借用词(borrowedwords)。早期的科学家苦于无法表达全新领域中所发现的思想和事物,因此,一般的惯例就是采用日常语言中使用的术语来进行表达。这就造成一个后果,科学语言有时会跟日常语言的意义混淆起来,容易对术语的理解产生歧义。诸如“life”“time”、“force”、“work”、power”“、salt”等词,都是这种情况。即便在今天,如果没有对它们的使用语境有确切了解的话,人们很难把握住它们的指称和意义。“salt”是人类和动物生存所最基本的物质,跟社会的历史发展密切相关,但是在“worthhissalt”语境中,则是从食盐作为货币、薪俸、军饷等意义演化而来。而在化学家那里,它又被用来指示一类化合物。

正是因为早期语言不能够很快发展出足够的表达不同思想的术语或符号,使得从日常语言中借来的词在科学语言中导致了一些混乱。但是毫无疑问,作为早期构造科学语言的一种重要方式,借用词对科学术语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事实上,一些日常语言中的词汇,在科学语言的新语境中,慢慢确定下来,具有了固定的科学用法,原来的日常用法反而被淡忘了。这类词非常多,比如“cotyledon”,原指杯状的洞,后被借用为开花植物的种子叶“;diverticulum”,原指小道或旁路,被借用为支囊、憩室等“;pulvillus”,原指小的垫子,借用为昆虫足部的爪垫。更明显的是“parasite”这个词,希腊语为“parasitos”,是形容词,指在旁边吃食或同一桌子的另一边吃饭。生物学家借用来作为名词,指生活在其他物种中的有机体,通过吃食宿主的组织或食物而生存,即寄生虫。但是,当今天的人们听到用这个词来指“游手好闲之人”时,

14

会误认为这是“寄生虫”这个词的隐喻性用法,但事实上“游,手好闲之人”却正是它最初的用法。

其二,外来词(importedwords)。当代英语的科学语言系统中,不仅外来语在英语中非常普遍,而且在英文科学术语中也很多。由于借用希腊拉丁文已经成为科学中构词的主要形式,因此,引入外来语作为英语科学术语的表达也成为一种趋势。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有了“整个拉丁文都是潜在的英语”的观念。而14世纪以来,科学家更从拉丁文中直接引用了无数的词汇。这些英语科学术语不仅在拼写上,而且在意义上,都完全跟原来的拉丁文相同。从《朗文科学惯用语词典》可以看出,英语中的大部分词汇都来自希腊和拉丁文,140余种希腊和拉丁文词素是英语科学术语的主要构词材料。比如,几乎所有的化学元素全都是用希腊语和拉丁语表示“,sodium(钠)”、“oxygen(氧)”、“helium(氦)”等等。同样明显的是西医,几乎所有的疾病和药物都是用希腊语和拉丁语来表示,而且是把希腊罗马神话中诸神的神名,通过词义的引申来对医学术语进行命名。如以希腊神话中巨人阿特拉斯(Atlas)命名的“atlas(寰椎)”“、atlasvertebra(颈椎)”等,就取自阿特拉斯用颈椎支撑头部来擎天这一传说。希腊神话英雄阿基里斯(Achilles)以善跑著名,于是,与跟踺相关的词也来自于他,如Achillestendon(跟腱)、achillodynia(跟腱痛)等等。

其三,创造词(inventedwords)。在当代英语科学词汇中,借用词和外来词虽然是重要的构词形式,但由于科学的快速进步,使得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很好的满足它的需求,因此借用词和外来词只占整个科学词汇的一小部分,更多的词汇需要科学家自己去创造。

同样,在创造科学术语中,科学家们也总是求助于希腊和拉丁文,这是一贯的做法。事实上,现代科学的英语术语中,除了希腊和拉丁词汇之外,很少有来自其他语言的。而且,科学家创造词汇是一个相当简单的过程,既不需要考虑感性的因素,也不需要考虑语词本身的审美特性。科学家只要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词汇,并做出界定,方便后继者认识就可以了。因此,可理解性是科学家创造词汇时惟一需要考虑的问题。最好的词汇就是最方便理解的词汇,能够揭示出事物之本质的词汇。而不必顾虑所创造的词是否适合于日常语言。

可以看出,在科学语言的这三种构词形式中,创造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词汇。对于科学家来说,这样一种方法非常的便利,甚至任何人均可以创造出任何所需的词汇,只要是出于科学研究的需要,并且这些词汇能够指示出对象的特征的话,所创造的词基本上可以得到学界的认可。

2 科学语言的特征

从科学语言的形成过程上看,相比日常语言中词汇的创造,它更为简单。事实上,也惟有如此,才能满足科学快速发展对词汇的需求。当然,科学语言体系中,词汇的增长实际上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近代科学发展的早期,如

16世纪,科学词汇增长的很缓慢,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在著

述时更多地使用了拉丁文,而非后来国际通用的英语。不过

刚刚经历过文艺复兴的科学家,已经开始具有了强烈的语言意识,认识到语言在科学发展中的意义。现代科学实验始祖的培根就提出“市场假相”,认为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由于用词的错误和混乱会造成语言错误,进而妨碍到认识事物的真相。由此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词汇的命名工作。这一时期,出现的科学词汇主要集中在跟人体有关的方面,这与科学的历史发展相一致。比如人体或动物体的骨骼方面的词汇,人体器官和组织方面的词汇,跟人相关的疾病方面的词汇,大量的涌现出来,因此,16世纪科学词汇在解剖学中占主要部分。

进入17世纪,科学和语言之间的互动发展日益明显,专业性的科学词汇表已经出现。这一世纪,正式成立于1660年的英国皇家学会,在其《学报》上同时使用拉丁文和英文来发表论文,从而激励了更多英文科学词汇的出现。尽管皇家学会在其宪章中宣称,学会的宗旨就是要增进自然事物的知识及推动相关技艺和发明,不过,语言在科学中的作用仍然受到了重视。皇家学会建立者之一的威尔金斯(John

Wilkins),就被人称为“17世纪最典范的哲学语法家”,他试

图构造一种普适于全人类的理想的哲学语言,即普遍语法,来作为学术研究交流的通用字符。这一思路起源于科学家任意创造科学词汇,从而导致科学词汇表受到科学家所使用母语的严重影响,由此希望通过创造一种科学的国际语言来限制那些非正规语言的入侵。17世纪出现较多的新科学词汇主要集中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更重要的是,学科门类术语在17世纪已经大部分都出现了,诸如“chemistry(化学,

1606年)”、“archaeology(考古学,1607年)”、“zoology(动物

学,1669年)”“、botany(植物学,1696年)”、“cosmogony(宇宙学,1696年)”等等。

18世纪是科学发展到一个转折时期,各门学科的快速

发展和知识积累,从收集材料向整理材料过渡,科学知识系统提出了建立清晰、专业化的科学语言系统的要求。典型的就是知识的分类原则和系统方法引起广泛注意。比如被称为“分类学之父”的瑞典博物学家林奈(CarlLinnaeus),认识到命名和分类是科学的基础,以拉丁文为主创立了为动植物命名的“双名法”,使过去紊乱的名称,归于统一,得到学界普遍认可。同样,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的法国化学家拉瓦锡(AntoineLaurentLavoisier),综合前人的工作,认识到科学的专业词汇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表达科学思想的词汇不正确,那么科学事实本身就会受到质疑。为此,他用化学物质的名字来描述其性质,创立了化学物种分类体系,形成较为完备的化学术语命名体系,使得全世界化学家都能够方便的交流他们的研究成果。因此,18世纪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事物的命名和术语的统一上。

19世纪,科学词汇大量增加,而且越来越专业化,很少

会在日常语言中使用。这一时期,科学语言方面的工作的突出特征就是,开始逐步建立全国性的、地方性的或各个学科的科学研究团体和学会。比如,1831年成立的英国科学促进会,1848年成立的美国科学促进协会,1863年创建的美国全国科学院,以及1870年成立的“法国科学促进协会”。其他学科性的学会更是不计其数,诸如1807年的英国地质学

会,1840年的英国化学学会,等等。这些学会和研究组织的成立,除了促进科学的发展和繁荣,增进公众对科学的认识之任务外,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希望通过组织性、建制性的形式,规范日益增多的科学词汇“,在本学科内建立一种国际同行作同样理解因而无需翻译的公式化的符号语言。与此同时,学者们还致力于创建一种比较容易掌握又没有严格专业

限制的国际性的辅助语言”〔3〕

。这样,人工语言的科学语言

方案提上了议事日程。

19世纪科学团体和学会的广泛成立,为20世纪的科学

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在科学学会的努力和影响下,一方面,科学词汇的增加已经没有以前几个世纪那样无序和混乱,更加注重词汇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进而形成了专门的科学术语学研究领域。现代术语学的四个学派也于30年代后相继形成,包括以维斯特为代表的德国-奥地利学派;以洛特(D1S1Lotte)为代表的俄罗斯学派;以哈夫拉奈克

(D1Havranek)为代表的捷克斯洛伐克学派;以隆多(G1Rondeau)为代表的加拿大-魁北克学派。这些学派的工

作推动了科学术语的标准化,使得科学家认识到控制并指导术语的命名工作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从而扫清了科学交流和表述中语言方面的障碍。另一方面,科学学会的成立也推动了科学的普及和传播,增加了公众理解科学的可能和机会。因此,20世纪出现的科学词汇不像以前那样,远离人们的生活。相反,公众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解并使用新出现的一些词汇。尤其是在这一世纪出现了大量的技术方面的词汇,它们跟公众生活密切相关,因为科学不仅意味着知识的纯粹进步,它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应用层面。其典型的特征就是各种标准化协会的涌现。比如1901年成立的英国标准协会(TheBritishStandardsInstitution,

BSI),是第一个国家标准机构,尽管它不直接制定和控制新

词汇,但它为各个行业发布术语表,对各种术语进行精确的界定,有力地推动了术语标准化的发展。

从以上西方英语语境下,科学语言及其词汇、术语系统的简要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科学语言作为一种规范的语言,力求以理性的方式来表达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尽最大可能客观再现科学事实的本质。因此,建立稳定的、精确的、逻辑的表述系统是科学语言的最高旨归。正是这样一种独具特色的工具性特征,使得它既不同于实现主体间性的文学语言,又不同于具有功利化倾向的日常语言。具体来讲,科学语言的主要特征体现在:

其一,术语意义的不变性。科学语言不同于文学艺术和日常语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要求自己的术语和词汇所代表的意义需保持稳定性和不变性。这种意义的相对不变性,要求语言表述的精确和准确,要求语词的单义性。除非特殊情况,术语应当只表达一个概念,概念应当具有单一的指称和对象。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科学语言最终要逐步地发展为符号语言,也就是理想的人工语言,这一点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表现得愈益明显。正如休厄尔(W1Whewell)讲的那样“,当我们的知识变得完全精确和纯粹理性之后,我们就会要求语言也是精确的和理性的;我们将会排除掉模糊、想象、不完整和冗余等诸如此类的东西;每一个术语都应当

15

传达一种稳定不变和严格限制的意义。这就是科学语

言”〔4〕。

其二,词汇情态的中立性。科学语言的词汇应当是科学、理性的。因为科学概念和术语表达的是科学思想、内容和理论,要想正确地反映它们的本质,科学语言就必须不包含任何感情色彩。既不能像文学创造中使用语言技巧,进行文学修饰,又不能在文体上表现出各种主观情感。科学语言只要能够客观反映认识结果就可以了,诸如那些文学色彩浓厚的修饰语,考虑接受者感情的委婉表达语,以及迎合读者的口味而制造诙谐、幽默语,都易于引发读者联想,都应当在科学语言中排除掉。所以,科学语言是一个理性的表达系统,它应当清晰地反映科学知识的属性,各个概念之间有着逻辑上的关联性,共同构成了科学认识不可分割的部分。

其三,构词形式的特殊性。科学语言中语词的构词特殊性体现在,一方面,科学语言不要求华彩多丽,甚至科学语言中的很多专业词汇,表现的都非常“丑陋”。这既有构词的历史背景上的原因,又跟专业词汇的实际需要有关。英语科学词汇很多都是靠多种语言“嫁接”形成,早期构词的任意性,使得它们受到了科学家所使用的母语的入侵。另一方面,它们都一定要严格符合语言规范。科学语言中,包含着物理语言、化学语言、生物语言等等,每一个专业词汇都有自己所习惯形成的词汇特征,甚至构词的规律性。比如,学科门类词

一般都以“logy”或“ologies”作为结尾,诸如“pathology(病理学)”“、archaeology(考古学)等等。化学中,以“-um”作为金属词汇的结尾,诸如“uranium(铀)”、“sodium(钠)”、“chromi2

um(铬)”等等。物理学中,测量工具的结尾大都为“-me2ter”,如“barometer(气压计)”、“thermometer(温度计)”、“hy2grometer(湿度计)”等等。

可以说,科学语言这些特征,不仅使自己区别于其他用途的语言,而且,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科学语言推翻了一般,人的非逻辑思维,对人们通常的诸多禁忌提出公然挑战,不允许有半点的托辞和嬉戏。这种对一般人习惯思维方式的

征服,可以说是科学语言所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5〕

3 科学语言的意义

科学语言的形成过程,反映的正是人类通过自己创造的话语系统来重新组织对自然的认识过程;科学语言的本质特征,也彰显出了作为一种认识的科学,区别于其他人类活动的特殊之处。语言和科学,处在并行发展的历史轨迹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几百年来的科学史正是一部科学话语表达方式不断更新的历史;自然科学的进步从形式上即表现为语词准确性和系统性的不断增强。而不断创新的自然科学也是在新的语词概念系统中重新组织和构建自己思

考方式和表达方式的。”〔6〕

因此,透过科学语言的视角来理解

科学的本质,是考察科学认识活动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在本体论意义上 无论是对人类自身、社会还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世界的认识,都要借助语言,而科学语言是最直接对认知本体进行表征的手段。在古希腊罗马和中世纪时期,尽管对科学的探索存在于哲学和神学认识活动中,但语言无疑已经介入其中。事实上。语言、思想实在是相辅相

16

成的,在传统上一贯如此。柏拉图“理念论”,是人类早期用概念、语言来进入实在的尝试。亚里斯多德甚至看到思想结构和实在之间的密切关系,而作为语言规律的逻辑就是保证知识成真的前提。其后在近代大行其道的实验手段,在早期认识世界的活动中根本没有地位。逻辑语言表述的真就是实在的真,在很长时间里,这一观念主宰着人们的认识习惯。

但是,近代以后,通过自然本身来获得知识,成为科学研究普遍遵循的原则。这样,科学开始摆脱纯粹思辨逻辑、甚至语言的束缚,进入实验科学阶段。尽管科学语言的词汇系统获得很大发展,但关于科学语言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人们普遍深信“,自然科学中真理的发现跟语言没有关系,自然科学就去从事研究:实验、观察、推理、提出假设和用实验证实

假设”〔7〕

。由此,科学语言成为了单纯的交流、表达知识和思

想的工具。它在真理的生成中已经变得无足轻重了。

不过,随着人类对自然认知深入,科学理论越来越远离经验发展。实在已经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表现为直观的物质客体,而是出现在抽象的形式化体系所推论的远离经验的微观世界中。现在很难直接地去把握和证实这种意义上的实体,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实验和测量已远不能适应新的物理学革命的要求。另一方面,当代科学理论所描述的独立于我们的思想或理论的信仰的实体,实际上是客观存在着的。因此,科学理论构成了真正的关于存在的主张。科学理论的描述对象及其形式化体系,进入了关注的中心。应当把科学理论的语词,从实在的层面上予以解释或说明。因为,本体论所描述的对象依赖于人们使用变元和量词所意指的东西……因为在任一情况下,问题并不在于实在是什么,而是人们所说或意含的实在是什么。所有的这些都表明,实在

依赖于语言。”〔8〕

事实上,任何科学知识都是通过特定的科学

语言系统获得其自身存在的物质外壳,从而展现它描述、解释和把握客观世界规律性的本质。所以科学语言的内在结构及其运动,从形式上制约着科学理论的进步和深化,构成了科学理论发展的动力学因素。这样,科学语言作为一个关键性的因素被突出地显现出来。

在认识论意义上 科学语言跟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密切相关,科学语言观念的变化,反映着科学认识的转变。在近代哲学的转型时刻,与笛卡尔仅仅把科学语言视为思想的交流工具不同,洛克则认为认识论不能忽视语言,它也不

仅仅是哲学思考的工具。在其著名的《人类理智论》(1689)中,洛克指出“,所有能够位于人类理智中的东西,或者是,第一,事物的本质,事物间的关系及其运行方式;或者是,第二,人类自己为了各种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幸福,而理性地和自愿地去做的行动;或者是,第三,获得和交流这些知识的方法

和手段。”〔9〕

洛克在此所讲的第三个领域就是“符号学或符号

的学说,是语词通常存在的地方”。在他看来,无论是对事物本质的揭示,还是人类目标的实现,一种语词的存在都是必

要的,通过人类观念的符号(语词),才能向其他人交流思想,因此理智知识本质上就是符号,只有在人类能够理解自身的语词并能够与他人相互理解和交流时,知识才成为可能。可见,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知识的主要工具,而且也是对知识进行亲知时的最为危险的障碍。洛克的知识论因此不可避免

地与语言的理论,其本质、使用和意义关联起来。

为此,洛克还为科学语言的使用列出一些规则,以保证知识交流的可能,诸如①在没有弄懂你让语词所代表的观念时,不要使用语词;②保证你的观念是清楚的、有特点的和确定的,并且如果它们是物质观念,则应当符合于真实事物;③尽可能地遵从于共同的用法,遵守语词普遍认可的使用规则;④尽可能通过定义来告知你所使用的语词的意义;⑤不

10〕要改变你给予的语词的意义〔。可以说,这样一种科学语

实驱动,又是试图在所有领域构筑科学的统一语言的内在要求。科学语言分析的各种方法论手段,立足于“科学-语言”的历史发展,关注于“语词-世界”之间的符合性关联“语词,

-规则”之间的形式性关联“语词,-现象”之间的经验性关

联“,语词-实体”之间的本体性关联。由此科学语言具有了统一整个科学知识和理论的功能,使得本体论与认识论、现实世界与可能世界、直观经验与模型重建、指称概念与实在意义,在科学语言的意义上内在联成一体,形成了把握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新视角。

所以,科学语言是认识世界的工具,组织知识的形式,是传达思想的中介,形成理论的手段,同时它也是传承文化的载体。语言在当代科学领域中具有越来越大的权势,既然“我们已经懂得多角度的来认识科学,那么,我们也应当学会从不同层面上思考科学中的语言,以及语言支持下的实在研

〔13〕

究”。这是科学家、科学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共同的任务。

言观念,已经认识到,只有在语言的使用中,人类才建构起自己对世界的表征知识。

在方法论意义上 科学语言本质上不只是交流表象的工具,以及科学家思想交换或传递的工具,而且成为具有知识建构特性的工具。虽然各个科学历史时期对科学语言观念的认识不同,但科学陈述的表述和解释,自然律的证实和说明,理论变化的动力和特征,都要涉及到语言问题,因此,“科学语言的各个方面已经显得非常突出了。人们对关于世界的科学话语的语义的和认识论的特征怀有持久的兴趣。特别引起关注的两个核心问题是:首先,如何来获得科学家所使用的词汇的意义?其次,科学词汇如何跟实在相关

〔11〕

联?”这一点,进入20世纪以后体现得尤为明显。

参考文献

〔1〕JohnHough1ScientificTerminology[M]1NewYork:Rinehart,

1953111

〔2〕〔4〕〔5〕TheodoreSavory1TheLanguageofScience[M].

Lodon:AndreDeutsch,1953134,97,91-921

但传统的经验认识论方法,在这样的问题面前,很难给出恰当的解决。对于科学理论来说“最有意义的不是直接,

观察到的东西的精确性质,而是对被观察到的东西(即理论事实)给出解释性的表述,因为正是这些理论事实的集合构

〔12〕

成了科学知识的基础。”同时,理论事实不是孤立的,它们

〔3〕郑述谱1科学与语言并行发展的历史轨迹[J]1术语标准化

与信息技术,2003(3)1

〔6〕李幼蒸1理论符号学导论[M]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1999111

〔7〕〔13〕IlseBulhof1TheLanguageofScience[M]1EJBrill,

19921135,155-1561

结合在一起并形成了对经验进行完全数学化表述的规律“网络”,无论是理论事实或与这些事实相关的联系都不能孤立于网络的其他部分而独立地被决定,假设系统必须受到作为整体的经验的检验。事实上,世界不但不能在经验之外存在,而且也不能在逻辑之外存在。超出于逻辑之外的也就是超出于世界之外,世界的界限也就是逻辑的界限。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在逻辑(语言)、理论、经验之间保持一致的张力,成为寻求科学认识方法的基本共识。

这样,相关于科学语言的一切因素,包括语形的、语义的和语用的方面,介入到了科学理论的认识和形成当中。科学与语言的密切结合,既是描述科学理论和进行科学解释的现

〔8〕WYourgrauABreck(eds)1Physics,LogicsandHistory[C].

PlenumPress,19701941

〔9〕JLocke1EssayonHumanUnderstanding[M]1OxfordUniver2

sityPress,1975151

〔10〕TTaylor1MutualMisunderstanding,ScepticismandtheThe2

orizingofLanguageandInterpretation[M]1London:Rout2ledge,19921431

〔11〕HowardSankey1TheLanguageofScience:MeaningVariance

andTheoryComparison[J]1LanguageSciences,2000(22)1

〔12〕郭贵春1当代科学实在论[M]1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112051

OntheFormingCharacterandMeaningofScientificLanguage

YINJie

(ResearchCenterforPhilosophyofScienceandTechnology,Taiyuan030006,China)

Abstract:Establishedonthehistoryofscienceandlanguageininteraction,thisdissertationintroducestheformingofscientificlanguageasasystemand

themainoriginsofscientificterms,expatiatesthebasiccharactersofscientificlanguage1Fromontology、epistemologyandmethodologypointofview,thisdissertationpointsthatscientificlanguagehasanimportantfunctioninexplainingscienceandformingscientificknowledge1

Keywords:scientificlanguage;term;scientificknowledge

(本文责任编辑 费多益)

17

关于科学的话篇九
《论科学语言》

科学语言及科学语言的认知浅谈

摘 要:

科学语言要准确、严密、富有逻辑性,概念明确,善于推理判断,有理有据,不能有半点含糊,要有说服力,使人信服,以特定的语法、逻辑和数学规则建构的描述和说明科学理论的符号系统。科学本质上是语言的。本文集中论述了科学语言的类型、科学语言的功能、科学语言的特性。

关键词:

科学语言 艺术语言 认知 模型 类比 隐喻、翻译和诠释

Abstract:

Scientific language is a symbol system that describe and explains a scientific theory by special grammars, logical and maththematical rules, and that is based on the basic concepts. The nature of science is lingustic. This paper focuses on demonstrating types, fun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 of scientific language.

Key Words:

scientific language, scientific revolution, language and understanding, metaphor,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科学语言作为科学思想的承载者,在科学认知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语言的发展。因此,科学语言历来是科学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温家宝总理日前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美国《科学》杂志主编布鲁斯艾伯茨专访时,就艾伯茨提出是否可以运用科学来推进外交的问题回答说,国与国之间在经济社会方面的相互合作与交流应该多一点科学语言,少一点外交辞令,这个世界可能会更加美好。 “多一点科学语言,少一点外交辞令”,温总理的这一见解颇具深意。 科学理论体系是有结构、有层次的假设-演绎体系,它是数学的和符号的语言系统,因而是抽象的和远离感觉经验的。在概念的形成、原理的表述和由假设推论出的命题交付实验检验或与观察定律比较,就存在着一个语言翻译问题。科学是由一套规范的术语、公式、图表所构成的具有严密逻辑结构的知识体系,这使得科学语言有别于自然语言。自然语言的词汇具有多义性,语法结构松散,表达具有内在的局限性。在探究科学隐喻的论文中,我在分析库恩的有关精辟见解(科学革命是科学语言尤其是科学词汇表或词典的变更,隐喻、类比和模型在新概念的诞生中起着助产士的作用)的基础上,对隐喻、类比和模型的本性和使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加以辨析,认为类比和模型是隐喻的特例,完全可以囊括在隐喻的范畴之内。在此我就避开原有的叙述框架和分析进路,围绕科学语言本身集中加以浅谈。

一、科学语言的几种类型

与科学术语相比较,普通言语的语词总是显示出某种含糊性,它们几乎无例外地都是这么模糊不定和定义不确,以致经受不住逻辑分析。但尽管有这种不可避免的固有缺陷,我们的日常语词和名词仍然不失为走向科学概念之路的路标。正是运用这些日常语词,我们形成了对于世界的最初的客观视域或理论视域。这样的视域不是单纯的“所予”,而是建设性的智慧努力的结果。而这种努力若不始终借助

语言的作用就不可能达到它的目的。

正是由于日常语言的不精确性和科学的非自然特征,使日常语言难以成为描述和说明物理学中的无生命系统的行为和生物学中的有生命系统的行为的有力的工具,甚至无法把科学概念放入日常语言,有时要把前者翻译为后者也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以精确性和抽象性见长的、适用于科学的人工语言应运而生。这种人工语言虽然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和普遍地涵盖实在,但是由于其抽象性,也失去了与实在的直接接触,显得很不直观。诚如海森伯所说,自然语言概念是从与实在的直接联系中形成的,它们代表实在。科学概念是理想化的情形,是依据经验准确地定义的,从而丧失了与实在的直接联系。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间陈述的激增,理论陈述和观察陈述之间的区分决不是清楚的。第一种立场可以称之为还原论的立场,它力图缩小两类陈述之间的距离。它包括两个极端形式。其一是说理论陈述源于观察陈述(实证论或逻辑经验论);这提供了有效的标准(所谓的归纳主义理论),或者建立了有意义的陈述和无意义的陈述之间的分界标准。其二是说观察陈述是由理论陈述通过理论考虑形成的,没有这样的考虑它们就没有意义:这是所谓的观察负荷理论。第二种立场是拒绝在理论陈述和观察陈述之间建立等级的联系。于是,虽然存在关联,但是还是假定不同的陈述范畴是彼此相对独立的。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检验从理论陈述中推出的经验预言,或者有可能决定一个理论是否比另一个理论更好地说明观察。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两种语言的边界本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与境漂移的。正如隆季诺所说,观察与理论之间、观察语言和陈述与理论语言和陈述之间的区分并不是在固定边界上划出的。观察术语和理论术语获得并且依然保持它们的意义,两个范畴中无论哪一个也不作为另一个的基础起作用。而且,特定的经验或观察在语义基础中为假设和理论服务的作用依赖于在其中做出证据评价的与境。我们为说明和系统化那种经验提出的经验

描述和认知结构之间的边界,是随时间移动的。它可以在交流的与境中最佳地划出来。

二、 语言是科学的本质

科学语言是科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科学语言是科学思考由以出发的前提,又是科学思考结果的最终结局。科学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亦是由语言组成的宏伟画面。因为科学研究活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需要抽象思维,而抽象思维总是离不开语言的,更不必说科学的交流和传播了。即使是在科学发明中起重要作用的形象思维,不用语言也可以进行,但是要把思维的结果表达出来,或者要使思维深入下去,也离不开语词。其实,科学知识体系本身就是语言的或符号的系统——科学语言这张“皮”不存在,科学知识之“毛”焉附?卡尔那普说得对:“知识只有在我们用符号把它表示出来、表达出来,只有用语词或其他符号给出一个命题,才可能存在。”在这一点,它与信仰和直觉不同,信仰和直觉只是某种态度、某种心理状态。 确实,科学语言像一张大网,基本原理犹如网的几条大纲,大纲之结点犹如基本概念,纵横交错的细绳形成各种定律和命题。科学知识体系就是靠科学语言之网编织得井井有条、一目了然的。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科学语言不仅囊括了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而且也积淀着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在习得科学语言的过程中,我们同时理解科学之真,陶醉科学之美,感受科学之善。这一切不仅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智力和智慧,同时也有助于滋养我们的心智和灵性。科学语言是培养人的大学校,这个学校是没有围墙的,是任何有志于习得它的人可以随时进入的,并能在学习科学语言的过程中领悟——起码是部分地领悟——科学的神韵的。

关于语言对科学的重要性,卡西尔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根据赫拉克利特的看法,变化的原则不应在物质事物中寻找:不是物质世界,而是人类世界,才是正确解释宇宙秩序的关键所在。在这个人

类世界中,言语的能力占据了中心的地位。因此,要理解宇宙的‘意义’,我们就必须理解言语的意义。如果我们不能发现这个方法——以语言为中介而不是以物理现象为中介的方法——那我们就找不到通向哲学的道路。” 在这里,我们不禁要问:科学语言为何具有如此神奇的威力呢?这恐怕得从(科学)语言与实在世界、与认识真理的关系谈起。

语言是认识世界的中介。人们是以语言为工具认识世界的,语言在世界和认识之间移动。一方面,我们的概念依赖于实在世界的结构;另一方面,语言也明显地(尽管不是唯一的)影响我们观看、描述世界的类型和方式。 维特根斯坦强调前一个方面:命题是事实的图像;语词命名对象和关系,语词在句子中的秩序反映了对象在世界中的秩序。 波塞尔涉及到后一个方面:

在一定的程度上,语言决定着被我们称之为实在的“存在”。语言与实在的这种关系对科学来说非常重要,因为科学必须通过语言把握自己的研究对象,以语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说,科学中的“实在”同时总是通过语言把握到的实在。

语言毕竟要依赖于它同实在的某种联系。在实际的扑克游戏中,人们玩着实在的纸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够以尽可能高度的乐观情绪和信心,用语言去“改善”实在的手气。但是,假如我们完全玩空牌,那就不可能做出真实可信的反应。

三、科学语言具有的功能科学语言。

尽管存在没有语言的思维(比如形象思维),但是语言和思维关系之密切却是难以否认的。因为语言参与到所有高级思维当中,有比较丰富内容的和比较深刻思想的思维都离不开语言。把思维与语言完全割裂开来,二者都会遭到致命的损失。马赫一语道破了其中的玄机:“词语是联想的中心,各种思绪在联想时萦绕在一起” 。爱因斯坦对此做了更为详尽的说明。他说,不用语言也能够思维。我们每个人

关于科学的话篇十
《科学指导低年级学生写话技巧》

科学指导低年级学生写话技巧

作者:王光萍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年第02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低年级,主要是让学生对写话感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及感想。简而言之,兴趣是低年级写话的核心。那么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根据低年级孩子好想象,难表达的现实状态,不妨给孩子搭建一个写话的平台,降低写话的难度,还他们一个自由的想象空间。以下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以图画为载体,进行写的训练

看图写话,顾名思义就是就是要用眼睛看。看是基础,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观察是一个知觉、思维、语言相结合的智力活动过程,观察是人们增长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观察能力的发展是思维、表达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实际训练时,可以有以下两种方式;

1. 绘图写话。孩子们可根据自己的所见或想象、幻想,甚至可以是某本课外读物中的插图,用笔把它画下来,接着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最后为它写一段文字介绍或编一个合情合理的小故事。作为教师,可以选择几个作品展示,它将更有效地激起孩子们对绘画和写话的兴趣。

记得班上有位小女孩,双休日和姑姑合作创作了一幅画(姑姑画图,她着色),画上是一只小兔怀抱一个萝卜开心地笑着,着色相当漂亮。我问她能不能给这幅画编个小故事呢?她闪着眸子连声说好的。中午,饭一吃过,她就急不可待地让我分享她的劳动成果。“母亲节到了,小白兔想送给妈妈一个礼物,送什么呢?小白兔想啊想,忽然,他看见一块萝卜地,地里的萝卜叶子又绿又嫩,小白兔高兴地叫起来:我要送给妈妈一个大萝卜!小白兔左挑挑,又看看,终于拔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萝卜。小白兔抱着萝卜高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他觉得天仿佛更加的蓝,阳光仿佛更加的灿烂!当然对于这样的图画,这样的故事,我除了由衷的表扬,还把他贴在了展示栏里。结果同学们在羡慕赞扬之余,第二天,又有了好多高质量的作品。所以,这种以绘画写话的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能较好地避免学生写无物之文。

2. 延伸课文插图。低段文本往往配有很多色彩鲜艳且形象逼真的图画,如果老师能充分利用这些图画,精心挖掘整合,你会发现这些画面背后的精彩。比如:二年级上册《称赞》一文,编者为故事配了4幅有序的图画,其中有一幅画的是小刺猬背着红苹果回来与小獾再次碰面的内容,如果你有心,可以让孩子想象小刺猬的苹果是哪里来的,又是怎么得到的?他们会想象是小刺猬给苹果树爷爷挠痒痒,树爷爷笑得腰肢摆动,结果苹果下落到地;他们也会想象是小刺猬央求树爷爷:“冬天快到了,家里有小小刺猬,小小小刺猬,树爷爷,您能给我几个

红苹果过冬吗?又如二上年级语文书的封面图画,一只松鼠正高兴地仰望空中飘来的一只风筝,老师也可以点拨孩子想象:其实天空里何止小松鼠的风筝呀,想象一下,你仿佛还看到了哪些漂亮的风筝,比一比谁看到的风筝最生动、最吸引人。

二、以课文为蓝本,设计续仿训练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不要低估低年级孩子对教材举一反三的能力,实际上他们对以下2种方法还是兴趣盎然:

1. 续写。续写,指从原文出发,遵循着原文的思路,对于原文作延伸。续写前,做到熟读原文,故事情节烂熟于心,人物性格准确把握,全文旨意透彻理解。如果原文以记事为主,续写部分应该是事件的自然延伸。做到中心事件不变,叙述人称不变,也就是依照原来的叙述角度,围绕中心事件来续写新的情节,如果原文以写人物为主,续写部分的人物性格特征,必须与原文一致,即使人物性格有发展变化,也要合情合理。如《我要的是葫芦》一文,最后在孩子们观察插图中书生的表情,猜测书生的知错心理后,我顺势引导:那么就让我们给他一个知错就该改的机会。第二年的春天,书生又在院子里种了一株葫芦,葫芦不久又开花结果,可是,这时他又发现了可恶的蚜虫,你猜他会怎么做?

2. 仿写。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受知识、经验、情感等因素的局限,又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所以模仿是他们的一种心理需要,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之一。仿写就是模仿范文作文,它好像小学生写字要临帖一样,是作文入门训练的必由之路。低年级的课文多为并列段式,这就给学生作了极好的模仿方式,教师可以由此对学生加以拓展训练。比如,有学生模仿《四季》,写道:“树叶黄黄,它对大地说:我是秋天!”有学生仿写《秋天到》这首儿歌:“秋天到秋天到,南瓜奶奶皱眉头,玉米爷爷藏珍珠”。像这样,学生通过想象,进行续写,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又积累了一定的素材。

3. 改写。有些文章我们也可以逆而行之,加以改写。比如,《风娃娃》一文,前一部分讲的是风娃娃为人类做好事,但后部分却是好心办坏事。在结束本文教学时,我对孩子们说:如果风娃娃早就知道做好事不能光凭力气,他一定不会吹跑孩子们的风筝,不妨让我们改变一下,模仿课文的写法,让风娃娃重新来到广场,看到什么需要帮助的事,它怎么做?最后怎么样了?

三、以即时生成作素材,小题大作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事不有的。无论是课中还是课间,和谐的音符有之,不和谐的也有之;如果我们有一颗敏锐的心,能及时地捕捉一些有用的信息,加以语文化的处理,小“题”也可大作。因为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一次鲜活的呈现,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一次鲜活的呈现,会激活学生内在的诗意细胞,从而成为一个个涌流无限生机的“泉眼”。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偶发事件,一种自然现象,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都可以为我所用。记得有一年冬天的一个早自修,外面居然无声无息地飘起了

几年不遇的大雪,似乎是柳絮纷飞,又恰似银蝶弄舞,飘飘洒洒,煞是好看!眼尖的孩子早已无心读书,都情不自禁地欣赏雪景,赞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其中一个孩子竟然还冲进了雪帘。眼看着这雪景,我忽然觉得这是一项多么宝贵的教学资源!有景,有情,此时若指导学生观察、说话,岂不是一次绝妙的写作机会?我决定立即改变我的教学计划,让此次意外的邂逅成为我课堂中新的生长点。经过指导,孩子们寓情于景,欣然提笔。

四、以课外阅读作活水,穿针引线

我时常翻阅《少儿画报》,里面的故事简单又有童趣,而且多为并列段式。我就突发奇想:何不顺手牵羊,用某些故事的开头作话题,引导学生广开思路,续编下文?比如,画报里有这样一篇故事,说的是一只小蚂蚁被风吹走以后,落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后来一只青蛙帮助了他,用汽车载着小蚂蚁安全送他回家。全文不过100多个字,大幅的画面吻合婴幼儿的认知特点。看完这则故事,我马上觉得它存在很大的想象空间。第二天,我就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这样的情景:有一天,一只小蚂蚁到外面散步,忽然,狂风大作,小蚂蚁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这一阵怪风刮到了半空,开始了惊险的“旅行”……

风停了。小蚂蚁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从半空跌落下来……

奇妙的想象开始了!小朋友,你想小蚂蚁会不会遇到危险?如果能安全着陆的话,看到周围陌生的环境,他会怎么样?后来他又会怎样回家呢?随着话题的逐步展开,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也逐渐浮现,这个说小蚂蚁从空中跌落时,正好有一片树叶飘落,小蚂蚁便像乘着降落伞一样安全着陆了;那个说小蚂蚁正好落到了弯弯的小草上,便像坐着滑梯一样,有惊无险。至于小蚂蚁怎么回家,更是众说纷纭。孩子乐说,当然也就乐写了。

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神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教师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努力,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低段的孩子虽然缺乏写作的技巧,可他们的思维最真、最纯,只要教师为其搭建一个个说话和写话的平台,我相信孩子的写话绝不是言之无物,持之以恒,定能释放出美的语言,美的片段。

相关热词搜索: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 关于科学童话的作文 关于科学的童话故事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关于科学的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关于科学的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17656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