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挪威的森林推荐语

挪威的森林推荐语

2016-01-31 10:21:2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挪威的森林推荐语篇一《《挪威的森林》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分析》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挪威的森林推荐语》,希望能帮助到你。

挪威的森林推荐语篇一
《《挪威的森林》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分析》

《挪威的森林》中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分析

孙源

一、 先行研究

村上春树是日本当代文坛的著名作家,也是日本后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发表作品,80 年代在日本掀起了一股“村上热”,评论家称之为“村上现象”。《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之

一。该作品被日本当代青年所喜爱,在国外也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

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日本文学作品的销售量比10年、20年前大大减少,读者对文学创作也不再像过去那么关心了。有的作家甚至提出了“衣食足而忘文学”的问题。尽管人们对于上述现象进行了各种不同的解释,但是文坛的不景气却是无可置疑的了。正在这时,1987年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出版,打破了文坛的沉闷局面。该书累计发行量已经超过1000万册,创造了多年不见的新纪录。非但如此,1988年村上春树的另一部长篇小说《舞!舞!舞!》又连续几年成为畅销书。评论界称村上春树所引起的文学热为树上春树

1 现象。○

为什么村上在当今日本文坛,以致海外会引起如此的效应呢。首先,从他的创作来说,准确地反映了当今日本社会,特别是生活在繁华都市里的青年人的精神世界。结合对社会、人生的感悟,成功描绘出当今日本年轻人的迷失、孤独、困顿的丰富的内心世界。他的小说多以一种新的审美观和写作手法,探索小说艺术的特性和审美本质。其次,小说的思想性同当今日本年轻人的思想、价值观是相符的,因此也必然在日本本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另外,他独特的故事结构、文体风格也成为其艺术特点的有机构成。故事虽然不都是曲折丰富的,但都是都市青年人熟悉的人或事。没有刻意地渲染,缓缓地铺开,淡淡地叙述,却深深地打动

2 了每一个读者,日本的,中国的。○

二、 作者介绍

村上春树(1949— )日本著名小说家,1949年1月12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市伏见区,父亲村上千秋是高中国语教师,母亲村上幸美是全职家庭主妇。出生不久,家迁至兵库县西宫市夙川。由于父亲酷爱读书,家庭的环境为村上春树创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也使得他从儿童时期便开始涉猎各种书籍,这也为他日后深厚的写作功底及文化底蕴打下来了坚实的基础。昭和四十三年(1968 年),19岁的村上考入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戏剧专业。半年后搬到位于练马区廉价公寓,在新宿打零工,或泡在歌舞伎町的爵士乐酒吧,几乎不去学校。昭和四十六年(1971 年),与同龄的大学同学高桥阳子在就读期间成婚。婚后,居住在文京区千石经营床上用品的阳子的父母家里。一边靠岳父接济度日,一边拼命打零工赚钱,村上甚至为此而休学过一年。昭和四十九年(1974 年),筹集资金500万日元开始在国分寺经营爵士乐酒吧。昭和五十年(1975 年)从早稻田 _____________

1何乃英:○《谈“村上春树现象”》 ,《百科知识》第3期,1997年3月,第34页。

2邢灵君:《村上春树在中国———当代中国文学思潮下的村上热初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5卷第2期, 2005年3月,第168页

大学第一文学部戏剧专业毕业。昭和五十三年(1978 年) ,村上在千驮谷附近的明治神宫棒球场看球时,萌生了小说创作的念头。至此,每晚酒吧的工作结束后,便在厨房里边喝啤酒边写上一、二个小时。昭和五十四年(1979 年),发表处女作《且听风吟》并 获得第23届“群像新人文学奖”。在接下来的一年,村上陆续发表和翻译了十多部文学作品。昭和五十六年(1981 年) ,32 岁的村上卖掉酒吧,移居千叶县船桥市,开始从事专业创作。从此村上开始了自己频繁的文学创作。昭和五十七年(1982 年),村上发表小说《 寻羊冒险记》并获“野间文艺新人奖。昭和六十年(1985年),发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并获第21届“谷崎润一郎奖”。 昭和六十二年(1987 年)至平成二年(1990 年)开始在欧洲各地留居。期间,《挪威的森林》及《舞!舞!舞!》相继发表,成为连续多年的畅销书籍。平成三年(1991 年) ,赴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任客座研究员,以客座教授身份在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院讲现代日本文学。平成八年(1996年),发表长篇小说《奇鸟行状录》并获得第47届“读卖文学奖”。平成二十一年(2009年),村上春树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时值新一轮巴以冲突高峰期,支持巴勒斯坦的各方力量极力劝阻,但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村上最终前往以色列受奖,并发表了以人类灵魂自由为主题的获奖感言。“在一堵坚硬的高墙和一只撞向它的蛋之间,我会永远站在蛋这一边。”此举使村上名声大噪,一跃成为和平主义者的典范。

村上春树的主要长篇小说有《且听风吟》(1979年 )、《一九七三年的弹子球》(1980年)《寻羊冒险记》 (1982年)《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1985年)《挪威的森林》(1987年) 《舞!舞!舞!》(1988年 ) 《 国境以南、太阳以西》(1992年) 《奇鸟行状录》 (1992年-1995年) 《 斯普特尼克恋人》(1999年 )《海边的卡夫卡 》(2002年)《天黑以后》 (2004年)。

三、 写作背景

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 日本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大家庭观念的解体, 使传统的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减少; 千篇一律的大型公寓的兴起, 又使人们的日常生活丧失个性, 这些都增加了现代人的孤立感, 人们无时不在有着无可排遣的空虚、无可言喻的苦闷。而对抗虚无和无聊的方法最直接的就是回忆, 回忆那些曾经发生过的、有意义的事情, 可以医治生存的挫折感, 所以, 在村上春树创作的早期,他把目光投向了青春岁月, 昔日的故乡, 让人物在回忆中忘却孤独, 救赎自己。村上春树对过往岁月的确有着深厚的感情, 在小说中已 经逝去的人和物很多时候比现在的事物要更加鲜活。六十年代的日本爆发了一系列的学生运动, 而这些运动正是日本战后民主主义思想的产物, 其重心就是抵抗自民党执行的亲帝国主义政策。然而, 学生运动还是被政府镇压了, 校园里恢复了平静, 但是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已是一片荒芜、焦躁、绝望和彷徨。无论是否参与了这些政治运动, 作为同时代置身于大学校园的一代, 其内心都留下来印迹。他们无奈地丢弃信念, 向社会屈服了。然而, 在消极地走向未来的同时, 他们也把理想、激情、叛逆、自由和青春留在了那个六十年代。远去的六十年代是他们共同的家园和精神归宿,所以, 村上春树总是通过对这段岁月的回想来消解

1村上春树就是在这种心理条件下创 他在现代生活中感到的压抑、苦闷和孤独。○

_____________

1张腾:《论村上春树小说中现代人的灵魂救赎》, 《语文学刊& 外语教育教学》, 2010年第8期,第53页 ○

作了《挪威的森林》,通过回忆过去,通过描述60年代青年人的生活状况与心理状态,表达当时青年人内心的孤独、迷失和困惑。

四、小说主要内容

小说讲述年届不惑的“我”,即渡边,在所乘飞机降落在汉堡机场的瞬间所回忆起的近20年前,亦即20世纪60年代末的一段往事。渡边独自到东京念大学,重遇高中时代好友木月的女朋友、文静内向的直子。木月是渡边高中时期唯一的好友,却在高三的时候毫无征兆、毫无动机地自杀了。后来渡边和直子两人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大学期间,渡边认识了室友敢死队,拥有非凡气质能力却相当极端的永泽,以及永泽的女朋友初美。期间渡边与直子的关系一直不温不火的维持着。直到直子20岁生日的晚上,他们发生了关系。接着,直子却不知去向。而后才知道她去了深山老林里的一座精神病疗养所休养。木月的死让直子一直难以接受,以至于直子不得不休学来治疗精神上的疾病。直子在疗养所期间渡边几次与朋友永泽到街上找不认识的女孩睡觉,排解心中的苦闷与空虚。后来渡边认识了同一所大学的绿子,被绿子独立活泼、敢爱敢恨的性格吸引并产生好感。两人在一起发生了许多快乐的事情。尽管他抵挡不住绿子的诱惑,可是内心依然思慕着远方的直子。后来渡边两度到直子所在的疗养院探望直子,并认识了与直子同寝的玲子。渡边打算把直子接出疗养院并和她开始新的生活。岂料直子病情加重,最终在森林里自缢结束了生命。渡边一时难以接受直子的突然死亡,一个月之内他销声匿迹,四处流浪。但这种逃避丝毫没有减轻直子的死对他的打击。一个月后重回都市后,渡边与玲子会面,随后两人发生了关系。送走玲子的渡边在街头打电话给绿子,当绿子问他在哪里时,他“全然摸不着头脑”,不知自己身处何方,只是“在哪里也不是的处所连连呼唤绿子”。小说至此便嘎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一连串未知和想象。

五、人物分析

在《挪威的森林》中,作者村上春树通过对主人公以及主人公周围关系密切的几个人物性格的描写传达了自己的写作意图,使作品中那份孤独、空虚、迷茫与无奈显现的淋漓尽致。

1、渡边彻——不被人理解也不求被人理解,无奈、孤独又轻微自闭的城市青年 不被人理解也不求被人理解,不主动与别人接触,也不排斥与别人交流,生活随意,似乎没有什么追求。可以看出,渡边是一个对生活相当无奈、迷茫、空虚,非常孤独的一个人。甚至对于爱和性,渡边都一如既往的迷茫无奈。渡边没有主动的去爱过谁,在和直子、绿子的交往中,渡边也一直处于比较消极被动的状态,很少主动出击。甚至在和女孩上床的时候都非自己的主动使然,不管是文静腼腆的直子、活泼大方的绿子还是年龄几乎比渡边大一倍的玲子。

渡边很孤独,但他却不怕孤独。他敢于坚持自己的独立性,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对自己真诚,为自己而活。他不在乎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更不在乎自己对别人会有什么影响,不在乎忍受寂寞和孤单。绿子这样说渡边:“在别人眼里,你是个不被人喜爱也觉得无所谓的角色。”这种行为有时也是一种自私,比如他再高中的时候和一个女孩睡觉,然后却抛弃她。但是这种略带自私的独立性却是渡边难能可贵的品质。在当时的社会,人们为了生活,都在拼命地适应社 会,顺从社会。但渡边不是。他虽没有超强的人格魅力与个人能力,却敢于选择在社会的洪流中做自己。这或许也是渡边对于社会生活的空虚无奈使然。

相比之下,直子、木月、永泽都没有这种独立:直子非常在乎自己给别人带来的麻烦,木月则一心想成为别人眼中的强者,永泽则主动的适应社会的规则,即使那不是自己喜欢的。

但是渡边并不坚强,也没有太多的约束。在非常寂寞的时候,渡边一样跟着永泽去酒吧找女人,和一个个女孩睡觉,一夜之后互相忘掉。“有的时候需要得

1 到温暖„„如果没有体温那样的温暖,有时就寂寞得受不了。”○

实际上渡边也萌生过改变自己的想法 “但我绝不抛弃她(直子),因为我喜欢她,我比她顽强,并将变得愈发顽强,变得成熟,变成大人——此外我别无选择。这以前我本想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永远十七、十八才好,但现在我不那样想。我已不是十几岁的少年,我已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喂木月,我已不再是同你在

2 一起时的我,我已经20岁了!我必须为我的继续生存付出相应的代价!”○

2、直子——沉湎过去、自我封闭、沉默寡言的悲情少女

直子与渡边拥有相似的一面,即他们都很孤独,与社会格格不入。但他们在本质上却又是不同的。渡边的孤独源于对社会的无奈和人生的迷茫,选择孤独是他自己的选择,同时他并不害怕这孤独。而直子不同。直子的孤独是他自闭内向,内心脆弱所使然。直子生理上已经成熟,但心理和思想却很不成熟。出于对社会的恐惧,他的心扉与外界总是隔着一扇厚厚的门。同时这种孤独感更加剧了她的恐惧与自闭。她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在内心深处,直子是一个谦卑到有些自卑的人,认为自己没有权利去要求别人什么,没有权利去要别人去爱自己,没有权利去爱另外一个人。和绿子或者渡边相比,直子太压抑,对自己不够诚实,甚至因此不爱自己,不觉得自己值得被爱。

直子后来患上的精神疾病与她的这种内向自闭的性格有着绝对关系,同时,精神上的疾病更加剧了她对外界的恐惧与失望。自从男友木月在毫无征兆选择自杀之后,直子就深陷困境之中难以走出来。至爱无缘无故自杀,换做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相当大的打击。但对于普通人而言,这种打击只是一时的。时间是向前的,而人的生活也是必需的。但直子不同。时间非但未能冲淡木月的死对她的打击,反而让她在时间的漩涡中越陷越深。内心的脆弱和意外的打击互为因果,使得直子精神出现问题,在对自己的失望和对社会的绝望中早早自行结束了年轻的生命,不得不叫人扼腕叹息。

3、绿子——野性未脱、活泼迷人的阳光少女

与直子的自闭、悲观、孤独、内向截然不同,绿子是那种坚强、开朗、善良、敢爱敢恨的阳光女孩。绿子开朗的性格并不是因为自己有着幸福快乐的童年,相反,绿子也经受过人生中的许多痛苦与挫折。首先,绿子从小到大从未获得足够的爱。“在过去20年的人生当中,我连一次、哪怕一次都没撒娇任性过。爸爸妈妈压根不理我这个碴儿;他也不是那种类型,我一任性一撒娇他就发脾气,吵得

3其次,从小到大绿子亲人一个个的离去: 爷爷、奶奶、母亲、父 不欢而散。”○

亲。但诸多的痛苦与挫折并未使绿子成为一个悲观自闭的女孩,相反,从幼年学会自立的她非常坚强、乐观,自信快乐的生活着。

绿子的乐观开朗在小说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作品中 _____________

1【日】村上春树著【中】林少华译《挪威的森林》○,上海译文出版社,第247页

2同注○1,第295页 ○

3同注○1,第270页 ○

描写绿子与渡边一起经历的那场火灾。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对生命和死亡的理解让“绿子能轻松地眺望着浓烟喝着啤酒唱着小曲”。初始渡边觉得这简直算不上正当行为,但是在和绿子慢慢交往过程中,渡边越来越觉得习惯了,觉得是 正常的,“以至于在和绿子一路逛着商店时街头的光景似乎都没有那么不自然了”。他甚至对绿子说“见到你,我觉得多少适应了这个世界。”

4、玲子——“不完整”的女性

玲子曾经对渡边说过“我们(玲子和直子)是生活在不完整的世界里的不完整的人”。玲子本来就有过一段精神病史,是丈夫对自己的信任和家庭给自己的温暖才使玲子有勇气面对生活。不管玲子有没有真心地爱过丈夫,起码报恩的心情是有的。可是,当女学生对自己进行性骚扰的时候,玲子忽然发现原来自己对女人更有感觉。玲子经受不住来自社会伦理和自身心理的双重压力,最终走进了精神疗养院阿美寮。但是,在作品的最后,她的这种病态的精神状态有所好转,随着直子的离去,她扮演了直子的角色,穿着直子的衣服,满足了“我”的性需求,这似乎不仅是完成了直子对于“我”的遗憾,更是对她自己作为女人的一种真正

1这意义上的解脱,所以玲子最终选择了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延续她儿时的梦想。○

对于玲子来讲或许也是一种实现人格完整的途径吧。

5、木月——能力不足而对自己丧失信心的绝望少年

当直子、木月、渡边三人在一起的时候,木月是主导话题的人,没有他直子和渡边就只会保持沉默。但是木月自己很清楚,自己不是一个很健谈的人。他在别人面前拼命表现自己,发现换来的只不过是别人的强颜欢笑。这也如实的反映了木月的性格。木月的内心有着太多的冲突。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他想要成为别人眼中的强者,但是这种强者他做不来,又不愿意面对这个现实。因此他一直生活在沮丧之中。同时在与直子长期的相恋中,他想尽一切办法也无法实现与直子性的成功。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得这个对生活充满巨大抱负的少年深感沮丧,在人生的起点便草草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逃避了现实。

6、永泽——气质非凡、能力出众,对爱情不负责的“社会精英”

永泽是当时社会典型的成功男性:出身豪门,天赋禀异,东大毕业,事业有成,精明强干,放浪形骸。“ 永泽这人身上,似乎具有天生的那种自然而然地吸引人、指使人的气质。他有能力站在众人之上迅速审时度势,向众人巧妙地发出恰到好处的指令,使人乖乖地言听计从„„任何人瞥上一眼,都会即刻察觉此

1不仅如此,永泽还非常诚实,从不文过饰人非等闲之辈,从而产出敬畏感。”○

非。尽管永泽如此完美,别人却很难与他交心。因为永泽为了出人头地,总是拼命让自己适应社会,拥有太强的功利性,以至于在地位和前途面前,情感成为他生活仅仅的添加物。永泽可能是你在苦难时候用自己超强能力拉你一把的朋友,却永远不是一个将你永远放在心里的知己。

永泽对待性相当随便,从它承认自己睡过70多个女孩就可以看出。同时他将婚姻视为一种束缚,为了自己的前途而出国深造,抛弃了相处多年的女友。永泽对性和婚姻的态度更加反映出他对情感冷漠,对周遭淡漠的性格。

7、初美——娴静、理智、高雅,却对爱情不够理智的少女

初美是那种外表虽然一般,但性格娴静,善良,拥有高雅气质和内涵的女孩儿。就像渡边所说“然而多少交谈几句以后,谁都不能不对她怀有好感”。然而, ____________

1秦瑞、杨青芝:○《解读挪威的森林中的三个女性形象》,《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第37 卷,2010 年5 月,第67页

挪威的森林推荐语篇二
《挪威的森林精心赏析》

挪威的森林推荐语篇三
《挪威的森林经典语录》

死了的人就这样死了,活着的人还要为他的继续生活付出代价

我以前是这样活过来的,如今也只能这样活下去了

春天的原野里,你一个人正走着,对面走来一只可爱的小熊,浑身的毛活像天鹅绒,眼睛圆鼓鼓的。它这么对你说道:“你好,小姐。和我一块儿打滚玩好么?”接着,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顺着长满三叶草的山坡咕噜咕噜滚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说棒不棒?

我就这么喜欢你

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懦夫的行为

世界一天变一个样儿,在我不知道的时间

我在哪里也不是的地方

千疮百孔的生者世界

静止不动地呆呆凝视着那微小的光亮。那光亮使我联想到犹如风中残烛的灵魂的最后忽闪。我真想用两手把那光严严实实得遮住,守护它。

孤零零一个人,觉得身体就像一点点腐烂下去似的。渐渐腐烂、融化,最后变成一洼黏糊糊的绿色液体,再被吸进地底下去,剩下来的只是衣服。

当周围一团漆黑的时候,只能静等眼睛习惯黑暗.

我的房间干净的象太平间

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懦夫的行为

始终百无聊赖,以后也一个样,并非对此不满,只是无奈罢了.

他背上自己的十字架,匍匐在生命的征途

全世界的细雨落在全世界的青草地上

把上大学作为集训:训练自己对无聊的忍耐力

我已成为过去的人。你眼前存在的不过是我往日的记忆残片。我心目中最宝贵的东西早在很久以前就已寿终正寝。

我努力让自己不深刻

挪威的森林推荐语篇四
《挪威的森林》

浅析《挪威的森林》现代人面对社会环境的孤独与无奈

摘 要:日本现代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小说通过对现代年轻人的孤独、寂寞、空虚以及矛盾等情感的描写,让年轻一代产生了共鸣, 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在工作和生活的拼搏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所处的环境产生了疏离。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所带来的孤独与寂寞空虚感。作者通过作品《挪威的森林》的爱情故事来阐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处于孤独、寂寞中的年轻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的爱情生活。

关键词:现代人 孤独 寂寞 空虚

《挪威的森林》是村上1987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它主要描绘了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青年对现世的虚无与伤感和那个年代文明的失落与个人意识的挣扎的内心世界,传达出了全人类对现实的那种不确定的感觉,即“不存在的存在和存在的不存在感”。小说的情节非常简单,以第一人称“我”在汉堡机场听到著名甲壳虫乐队的《挪威的森林》乐曲为开端开始追忆18年前的往事:讲述了“渡边”和死去朋友的女友直子及大学同学绿子两个女性之间的感情纠葛。直子是个漂亮、美丽,多愁善感又自我封闭的女孩,在青梅竹马男友木月自杀后精神不振,最后住进了疗养院,由于精神抑郁而自杀;绿子活泼可爱、充满活力、前卫大胆,虽身处逆境却坚忍不拔。主人公一直都是以第一人称“我”来展开故事的,与一般的小说不同,采用第一人称对读者对本书的理解是大有裨益的,第三人称增加了故事的客观性,而第一人称的使用却拉近了书中主人公与现实生活中的读者的距离,尤其是在当读者和书中的“我”一起行走时,二者之间似乎成为了一个人,面对无奈的自我。

一、孤寂与忧伤——现代人无法摆脱的情感

孤独作为存在主义文论的一个关键词,在小说中得到了更为深刻的诠释。存在主义诗学把他人看成“我”的“地狱”,“我”自然孤独。孤独精神使人超越万物和他人,孤独一词具有美学和文学意义。

小说题目“挪威的森林”是20世纪60年代甲壳虫乐队一支“静谧、忧伤,而又令人莫名地沉醉”的歌曲,歌中男子感觉女友的房间像挪威的森林一样神秘,可突然惊醒,却发现房间空无一物,更不见女友美丽的身影,房间像挪威的森林一样孤寂。昨夜的一切仿佛一个梦,男子在密林深处独自地品味着这份孤独。这是小说主人公的旧日恋人直子曾百听不厌的一首歌曲。18年后,“我”在飞往汉堡的飞机上重新听到此曲。随即小说主人公渡边以第一人称描述了同两个女孩间的爱情纠葛。从作者借用这首充满忧伤、孤寂的歌曲可以看出,小说自始至终都充满着孤独和忧伤。为易逝的青春和生命而哭泣,为被剥夺了的自我而哭泣。 小说的人物性格也是孤独的,并因孤独而封闭自己。他们无论对父母、朋友,还是与所爱的人都保持一定的距离,自己不给别人添麻烦,同时也拒绝别人进入自己的世界。直子总是不知如何与别人相处,甚至不能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男朋友渡边约会时也总是沉默,不能敞开心扉。实际上,直子在潜意识中用表达上的障碍在自己和外界世界之间树起一道屏障,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让任何人打扰。

小说中的人物在自闭的同时,心中又渴望爱情,渴望真情。家境贫寒的另一主人公绿子在富豪子弟云集的学校感到孤独,仿佛和别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和其他人之间总有一道难以逾越的界限。尽管如此,她仍旧希望“尽情地享受爱,哪怕一次也好”。她还经常让渡边抱紧自己,安慰自己,从中得到满足。可见平时装作开朗活泼的她,内心是多么的孤独,又

是多么渴望爱的滋润。所以“自闭”是主人公孤独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而伴随着自闭的又是对爱的强烈渴望。

另外,内心的空虚也是产生孤独的原因。渡边在自己狭小的世界里既无目标也无动力地活者,感到无限的空虚。他以“任何事都不过多思考”为原则,每天上课也不是为了学习,而是因为无事可做。他常常空虚难耐,就和在酒吧认识的女孩子睡觉,而睡后又后悔和自责,感到更加空虚。不仅如此,每周六晚上他都无所事事,装作看电视的样子,实际上是把自己与电视之间的“渺茫空间切割成两部分,又把切下的分成两部分,这样一遍遍切割,最后分成手掌心大小的空间”。这种病态的空虚多少让现代的青年人产生共鸣。很多外表看似坚强的现代人,在内心的深处都多少有些孤独、寂寞和空虚。

二、现代社会与人的内心世界的矛盾

这部小说的背景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村上春树20岁左右,对他来讲,这一时代就是甲壳虫乐队、越南战争和“大学纷争”的代名词。当时政治动荡,古巴危机,1965年又爆发了越南战争,世界处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威胁之中。日本战后实行民主制度,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经济,进入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而伴随着技术革命与经济繁荣,人们逐渐忘记了许多旧的传统,但无人能阻止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在城市,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能更轻易地获得各种信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随之减少。一座座高级公寓的铁门拉开的不是空间距离,而是心理距离。都市与其说是生活的场所,不如说是生存的空间。信息量的极大化与生活圈的极小化之间的矛盾,使生活在都市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产生了孤独感、空虚感和寂寞感。

村上春树深深地感到了这种孤独、寂寞和空虚。他曾把物资丰富而精神贫乏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比喻成“有大量家具却没有天棚和地面的,在宇宙中漂浮的房子”。而在村上春树的眼中,这座房子空空如也,只让他感到无边的孤独、寂寞和空虚。《挪威的森林》中的主人公渡边说:“人们像是很幸福,但我不知道他们是真的幸福,还是只是看起来幸福。”这也可以说是作者对现代生活的质疑。

这份孤独可以说是对现实世界无言的反抗,是梦中的世界无法实现的失落,是两个世界都无法彻底融入的迷失。

他对现实状态存在不满,却不从正面直接反对,而像一位大彻大悟的隐者一样,与时代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自己的世界里用自己的方式予以回应。就像小说中的渡边,对那些一边呼吁大学解体,一边却为捞学分而上课的“两面派”做法非常鄙视,他说:“那种人在大学顺利地拿到学分,走进社会,又马上建立了这个卑劣的世界。”但他不用过激的方式表达鄙视,而是上课点名时不回答,这种无言的反抗表明他不愿进入肮脏的现实世界。

同时,村上认为经济高度发展以前的世界是梦想中的世界,令他无限怀念。小说中的海边和精神病医院“阿美寮”就寄托了作家村上的美好情怀。儿时经常玩耍的海边给他美好的回忆,但多年后当他故地重游时,不禁大吃一惊:昔日的大海被填平,上面的大楼如墓碑一样鳞次栉比,失去大海的堤坝孤寂地残留着„„所以他在小说中设计了失去直子的渡边去海边做“伤感旅行”。在那里想象着变化前的日本,是他无限憧憬的理想世界。而“阿美寮”正是自给自足的平静生活,同样也是理想世界的化身。那里的人们互相关心,互相理解,没有虚伪和欺骗,能敞开心扉,展现真正的自己,如同“世外桃源”。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这种理想的世界已经远离了现代人,令村上感到无限失落。

由于无法融入现实世界,又不可能进入理想中的世界,宛如宇宙中的一粒尘埃,没有依靠,只能独自漂浮。因此,村上笔下的主人公渡边突然不知自己身处何方,去向何处,这也是作者自身的一种迷失。

三、村上春树作品的特点

村上春树作为一个出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人,描写60年代的故事,却历经数十年占据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阅读阵地,让他们产生共鸣,不能不说他作品中的的确确有着让年轻人为之心动的地方。困惑与追求历来体现在年轻人身上。村上春树从城市生活这个独特的视角,探讨当代青年心灵奥秘的“城市文学”,便是这种困惑与追求的产物。一般认为传统的纯文学是反映成人的种种生活,而村上的书却是反映了年轻人的快乐与悲哀,很少有实质性的事件,而常常是一些思绪与感触,抒发着莫名的迷茫与哀愁。村上春树放弃以往作家以精致的生活实感所支持的青春小说的表达形式,只以敏锐的方法意识,以精选的独特语言,磨练出一种崭新的风格,用嘲弄式的玩笑,装出一副“心情愉快”的模样,企图以意识的感觉来说故事,而将现代的“不幸”逆转为“幸福”。村上春树的文学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出现代社会由平平符号蜕变成的无机感性,极端敏锐,新鲜而发人深省。

村上春树的创作属于20世纪80年代后兴起的“城市文学”范畴,“城市文学”反映了日本走向高度自动化的消费性社会后人际关系的隔膜、人的异化和人的心理崩溃,宣泄了后工业化社会青年全新的、富有个性的生活方式,实现个人的价值观。

《挪威的森林》向你娓娓地道出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但它的内涵远远不止爱情故事,它通过描写年轻人对爱情举棋不定却执著追求的态度,直达人生的真谛。

村上作品的另一特色是他拥有要想“打破境界”这一精神:文字和数字、人和动物、东方和西方、生与死、纯文学和大众文学、现实和非现实、意识和非意识的界限等等。例如,羊男是打破了人和动物的界限。村上作品这种要打破所有界限的意志,这种拥有自由的精神是我们所有时代所共同向往的精神。

村上作品给读者一些遐想的空间,好像是读者和作者间的一种游戏,使读者尽可能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因此对村上的作品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诠释,这也是他的魅力所在。

村上文学又是对消费文化和高度物质文化的批判。但他并没有痛苦地嘶喊,

而是保持一种远距离冷静的态度;他没有脱离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现实,而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摸索如何生存的方式。可以说他所描写的主人公被认为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的“自画像”。

村上是西方和东方的桥梁。日本的近代文学是在明治时期受西方文学的影响发展起来,通过私小说的文学形式,从西方接受了进行改良的纯文学,形成了谷崎、川端等一批杰出的纯文学作家。现在,村上时代,日本现代文学开始流入欧洲,并对欧洲的文坛产生一定的影响,村上文学在西方的流行多少给日本文学一种“脱亚入欧”的感觉。

为何我国现代都市青年如此接受这部小说呢?是否可以说中国的现代社会也有这种倾向?甚至有人说喝着咖啡看村上春树的小说是现代小资的代名词,正是由于现代社会人与人心灵的疏远,导致这种小资情调的产生。而村上的小说也恰恰是迎合了这种心思才备受欢迎的缘故吧。

四、结 语

《挪威的森林》一书的畅销及其在文坛和社会中引起的反响绝非偶然现象。村上小说关注了经济高度增长时期日本青年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同时描绘了青年对现实世界的虚无与伤感,以及文明的失落和个人意识的挣扎等内心世界,传达出了人类对现实的不确定感,即“不存在的存在感和存在的不存在感”。在经济发达的今天,人与人的交流日益减少,过于自我封闭,在人生的大森林里,人们很容易迷失自己,感到孤独、彷徨,茫然不知所措。就像主人公渡边不断徘徊、游离在直子和绿子这两个对立存在的女性之间一样,他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矛盾,希望在直子和绿子之间能找到生存的平衡点,避免让自己“走”向深渊。 对生与死的思考,对个人与社会问题的思考,值得每一个看过和未看过村上作品的人去回味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酒井英行:《〈挪威的森林〉中的村上春树》。

[2] 雷世文主编:《相约挪威的森林》,华夏出版社。

[3] 柴田元幸等编:《世界如何读村上春树》,文艺春秋出版社。

挪威的森林推荐语篇五
《《挪威的森林》语录》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 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当。  只有这些不完整的记忆、不完整的思念,才能装进小说这个不完整的容器里。死不是生的对立,而是它的一部分。总有一天,死会紧紧地箍住我们,但是反过来说,在死箍住我们之前,我们是不会被死箍住的。在生的正中央,一切事物都以死为中心,不停地旋转着。她所要的并不是我的臂膀,而是某个人的。她所要的也不是我的体温,而是某个人的。我觉着有些愧疚,为什么自己要是自己。他有时极其温柔,连我都不由得感动的地步,有时则又极其冷酷、恶毒;有着高贵得出奇的精神层面,同时又是个无可救药的俗物;能够一面率领众人乐观奋斗,一面却突兀自在阴郁的泥淖中痛苦挣当周遭充斥着可能性时,你很难就这么熟视无睹的让它过去。我们总要这样或那样死去的,你也好我也好。我们的正常之处,就在于自己懂得自己的不正常。希望你可以记住我,记住我这样活过,这样在你身边呆过。哪会有人喜欢孤独,只不过不喜欢失望。当周围一团漆黑的时候,只能静等眼睛习惯黑暗. 。你总是蜷缩在你自己的世界里,而我却一个劲儿“咚咚”敲门,一个劲儿叫你。于是你悄悄抬一下眼皮,又即刻恢复原状。只有在开始忘记的时候回忆才会渐渐出现。我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不希望别人理解自己。人理解某人是水到渠成的事,并非某人希望对方理解所使然。全世界的细雨落在全世界的青草地上。我已成为过去的人。你眼前存在的不过是我往日的记忆残片。我心目中最宝贵的东西早在很久以前就已寿终正寝。我隐约感觉到,深刻未必是接近真实的同义语。但无论我怎样认为,死都是深刻的事实。在这令人窒息般的悖反性当中,我重复着这种用永不休止的圆周式思考。

挪威的森林推荐语篇六
《《挪威的森林》书评》

《挪威的森林》书评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动人心弦的、平缓舒雅的、略带感伤的、百分之百的恋爱小说。小说主人公渡边以第一人称展开他同两个女孩间的爱情纠葛。渡边的第一个恋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学木月的女友,后来木月自杀了。一年后渡边同直子不期而遇并开始交往。此时的直子已变得娴静腼腆,美丽晶莹的眸子里不时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阴翳。两人只是日复一日地在落叶飘零的东京街头漫无目标地或前或后或并肩行走不止。直子20岁生日的晚上两人发生了性关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几个月后直子来信说她住进一家远在深山里的精神疗养院。渡边前去探望时发现直子开始带有成熟女性的丰腴与娇美。晚间两人虽同处一室,但渡边约束了自己,分手前表示永远等待直子。返校不久,由于一次偶然相遇,渡边开始与低年级的绿子交往。绿子同内向的直子截然相反,“简直就像迎着春天的晨光蹦跳到世界上来的一头小鹿”。这期间,渡边内心十分苦闷彷徨。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缠绵的病情与柔情,一方面又难以抗拒绿子大胆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不久传来直子自杀的噩耗,渡边失魂魄地四处徒步旅行。最后,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励下,开始摸索此后的人生。 都说20岁是最好的年华。青葱岁月里的惊涛骇浪,也带着一丝甜蜜的忧伤。我们试图说清所有的来龙去脉,却终于在一番挣扎之后发现,当一切都过于清晰、详尽,反而不知从何说起。幸好有村上春树,有Beatles,有——《挪威的森林》。那些平缓舒雅的文字背后,涌动着年轻时代特有的伤感和激情,说出我们一直想说出的话,那些纯真年代的——爱的物语.关于青春的记忆,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然而那些岁月里的感伤、沉醉却是如此相同,在生命中深深的留下烙印。38岁的渡边在飞机客舱里听到Beatles乐队的曲子《挪威的森林》时,一下子陷入往事,无法自已。音乐早已了无痕迹的渗入生命,在不设防的时候突然出现,牵动心中微微的疼痛。即使历经十八年的沧桑,20岁时的风景依然鲜明如昨。渡边仍可真切地记起那片草地,仍然记得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那时空气里弥漫着青春的芬芳气息。

小说以一个个片断相连接,但并不使人觉得杂乱无章。许许多多日常生活的片断一一在眼前掠过,唤起熟悉、亲切的气氛,让人产生心领神会的共鸣。气氛存在于片断中,或夹杂在片断与片断的留白里。文字清丽雅致,笔触自然流畅,片断的接续并不妨碍流畅,反而更添加弹性,产生电影画面的效果。小说中的人

物都带着“都市化”的标识。人物的背景十分简单,没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主人公喜爱的爵士乐曲不断出现,总是直接引用某个作家笔下的话语来表达情绪,使得人物平面化、符号化。当渡边和直子一同在街头漫无目的地行走,在熙熙攘攘的陌生人群中茫然不知所措,成长的创痛隐隐浮现,身旁汹涌而 过的车流和喧闹的市声带着城市的气息,周遭全然陌生的人群构成了空旷又拥挤的环境,都市人焦灼、空虚的内心世界,迷乱、脆弱的生存状态,在作者举重若轻的叙述背后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挪威的森林》中一句话:有一次,绿子问渡边为什么不吸烟,渡边回答:“我不情愿被某种东西束缚住”。是的人不能被某样东西束缚住,我想现在我或许有了一些想法:在书中直子、直子、初美、直子的姐姐他们自杀,或许在这个不健全的世界,或许有某种东西束缚了他们,才使得他们做出了那样的选择。但愿我们不能被某样东西束缚住,假如缚住了,就要想办法解决。

最后用一句话作为结尾:人不能被某样东西束缚住 。

挪威的森林推荐语篇七
《《挪威的森林》文学语言的魅力》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挪威的森林推荐语》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挪威的森林推荐语”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挪威的森林推荐语"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19674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