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散得成语

散得成语

2016-02-06 11:15:0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散得成语篇一《包含-"散"-字的成语》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散得成语》,希望能帮助到你。

散得成语篇一
《包含-"散"-字的成语》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成语拼音成语典故成语出处举例子不欢而散bùhuānérsàn很不愉快地分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两个原本非常亲密的朋友,却因为一句无意的话·辛十四娘》:“公子大惭,不欢而散。”彩云易散cǎiyúnyìsàn美丽的彩云容唐·白居易《简简吟》:“苏家小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大都好物不风流云散fēngliúyúnsàn象风和云那样三国·魏·王粲《赠蔡子笃》诗:今则天各一方,~,兼之玉碎香埋,不堪回首矣“风流云散,一别如雨。”·沈复《浮生骨肉离散gǔròulísàn骨肉:指父母《诗经·唐风“·冲风夺佳气杕杜》小序:”,~也。(清“《杕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无名氏《杜诗言志》卷八)广陵散绝guǎnglíngsǎn《广陵散》已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那时候世叔潘八瀛先生,中了一个探花,从此以·雅量》:“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魂飞魄散húnfēipòsàn吓得连魂魄都《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猛然间一个人从身后冒冒失失的按住,也不出声“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尽欢而散jìnhuānérsàn尽情欢乐之后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九回:他还吃了封顶大杯,才~。(清“命酒更酌,尽欢而散。·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酒阑人散jiǔlánrénsàn阑:尽。酒席唐·蒋防《霍小玉传》:~仲仲,闲阶独倚梧桐。(宋“时春物尚余,夏景初丽,酒阑宾散,离思萦怀。·晏殊《清平乐》词)”拉闲散闷lāxiánsànmèn说闲话,闲聊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五回:“拉闲散闷耍子而已。”鸟兽散niǎoshòusàn形容成群的人《汉书·李陵传》:“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报天子披头散发pītóusànfà头发长而散乱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二回:“那张三又挑唆阎婆去厅上披头散发来告妻离子散qīlízǐsàn一家子被迫分《孟子·梁惠王上》:无辜人民之死伤成千累万,~啼饥号寒者到处皆“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如鸟兽散rúniǎoshòusà象一群飞鸟走《汉书·李陵传》:粤兵素弱,见之即溃,~。(清“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采蘅子《虫鸣漫录》)散兵游勇sǎnbīngyóuyǒ勇:清代指战为着确保城乡治安、安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一切兽聚鸟散shòujùniǎosà比喻聚散无常《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影。”树倒猢孙散shùdǎohúsūn树倒了,树上宋·庞元英《谈薮·曹咏妻》:“宋曹咏依附秦桧,官至侍郎,显赫一时。……咏天女散花tiān nǚ sà原为佛教故事n huā《维摩经·观众生品》:~,缀山林之草树。(唐“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说法,便现其·宋之问《设斋叹佛文》)投闲置散tóuxiánzhìsà投、置:安放n唐·韩愈《进学解》:“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五零四散wǔlíngsìsàn形容零星涣散星离雨散xīnglíyǔsàn比喻在一起的唐·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当筵意气凌九宵,星离雨散不终朝。”星落云散xīngluòyúnsà比喻惨败。烟消云散yānxiāoyúnsà象烟云消散一《朱子全书他的兴致被突然传来的坏消息吹得~。·治道二·祯异》:“使一日之间,云消雾散,尧天舜日,廓然清明。一哄而散yīhōngérsàn哄:吵闹。形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白凤、阿男早收拾好钱文,向众人道谢,看的就·壬戌科罢选吉士》第十卷:“御笔硃书四大字,曰:·吴趼人„今一盘散沙yīpánsǎnshā比喻力量分散~的军队是打不了胜仗的。阴魂不散yīnhúnbùsàn比喻坏人、坏鱼溃鸟散yúkuìniǎosàn比喻军队溃败《南史·宋武帝纪》:“番禺之功,俘级万数,左里之捷,鸟散鱼溃。”云散风流yúnsànfēngliú比喻事物四散云消雾散yúnxiāowùsàn象烟云消散一唐·李世民《授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诏》:“干戈所指,云消雾散。”云消雨散yúnxiāoyǔsàn比喻一切都成

意的话而弄得~。

埋,不堪回首矣。(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氏《杜诗言志》卷八)

个探花,从此以后,状元鼎甲,~响于苏州。(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回)

按住,也不出声,二人唬得~。(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五回)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

殊《清平乐》词)

饥号寒者到处皆是。(毛泽东《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种答案》)

·采蘅子《虫鸣漫录》)

序的目的,一切~,均应向当地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政府投诚报到。(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设斋叹佛文》)

人道谢,看的就~了。(清·吴趼人《情变》第六回)

散得成语篇二
《包含-”散”-字的成语》

1▲不欢而散 △bùhuānãrsàn △典故:很不愉快地分手。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公子大惭,不欢而散。” △例子:两个原本非常亲密的朋友,却因为一句无意的话而弄得~。 2▲彩云易散 △cǎiyúnyìsàn △典故:美丽的彩云容易消散。比喻美满的姻缘被轻易拆散。 △出处:唐·白居易《简简吟》:“苏家小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大都好物不坚牢,

彩云易散琉璃脆。 3▲风流云散 △fēngliúyúnsàn △典故:象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比喻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四面八方。 △出处:三国·魏·王粲《赠蔡子笃》诗:“风流云散,一别如雨。” △例子:今则天各一方,~,兼之玉碎香埋,不堪回首矣。(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4▲骨肉离散 △gǔrîulísàn △典故: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出处:《诗经·唐风·杕杜》小序:“《杕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

无兄弟,将为沃所并尔。” △例子:“冲风夺佳气”,~也。(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八) 5▲广陵散绝 △guǎnglíngsǎnjuã △典故:《广陵散》已失传。常比喻优良传统断绝或后继无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

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例子:那时候世叔潘八瀛先生,中了一个探花,从此以后,状元鼎甲,~响于苏州。(清·曾

朴《孽海花》第二回)

6▲魂飞魄散 △húnfēipîsàn △典故:吓得连魂魄都离开人体飞散了。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例子:猛然间一个人从身后冒冒失失的按住,也不出声,二人唬得~。(清·曹雪芹《红楼

梦》第十五回)

7▲尽欢而散 △jìnhuānãrsàn △典故:尽情欢乐之后,才分别离开。多指聚会、宴饮或游乐。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九回:“命酒更酌,尽欢而散。” △例子:他还吃了封顶大杯,才~。(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 8▲酒阑人散 △jiǔlánrãnsàn △典故:阑:尽。酒席完毕,客人归去。 △出处:唐·蒋防《霍小玉传》:“时春物尚余,夏景初丽,酒阑宾散,离思萦怀。” △例子:~仲仲,闲阶独倚梧桐。(宋·晏殊《清平乐》词) 9▲拉闲散闷 △lāxiánsànmân △典故:说闲话,闲聊解闷。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五回:“拉闲散闷耍子而已。” 10▲鸟兽散 △niǎoshîusàn △典故:形容成群的人象鸟兽逃散一样纷乱地散去(多形容敌人溃逃)。 △出处:《汉书·李陵传》:“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报天子者。” 11▲披头散发 △pītïusànfà △典故:头发长而散乱。形容仪容不整。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二回:“那张三又挑唆阎婆去厅上披头散发来告道:

‘宋江实是宋清隐藏在家,不令出官。相公如何不与老身做主去拿宋江。’” 12▲妻离子散 △qīlízǐsàn △典故:一家子被迫分离四散。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例子:无辜人民之死伤成千累万,~啼饥号寒者到处皆是。(毛泽东《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

问题的几种答案》)

13▲如鸟兽散 △rúniǎoshîusàn △典故:象一群飞鸟走兽一样逃散。形容溃败逃散。也比喻集团或组织解散后,其成员各奔

东西。 △出处:《汉书·李陵传》:“今无

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例子:粤兵素弱,见之即溃,~。(清·采蘅子《虫鸣漫录》) 14▲散兵游勇 △sǎnbīngyïuyǒng △典故:勇:清代指战争期间临时招募的士兵。原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现有指没有组织

的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例子:为着确保城乡治安、安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一切~,均应向当地人民解放军或人民

政府投诚报到。(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

15▲兽聚鸟散 △shîujùniǎosàn △典故:比喻聚散无常。也比喻乌合之众。 △出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影。” 16▲树倒猢孙散 △shùdǎohúsūnsàn △典故: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台,随从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出处:宋·庞元英《谈薮·曹咏妻》:“宋曹咏依附秦桧,官至侍郎,显赫一时。„„咏百

端威胁,德斯卒不屈。及秦桧死,德斯遣人致书於曹咏,启封,乃《树倒猢猻散赋》一篇。” 17▲天女散花 △tiān nǚ sàn huā △典故:原为佛教故事:天女散花以试菩萨和声闻弟子的道行,花至菩萨身上即落去,至弟

子身上便不落。后多形容抛洒东西或大雪纷飞的样子。 △出处:《维摩经·观众生品》:

“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

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 △

例子:~,缀山林之草树。(唐·宋之问《设斋叹佛文》) 18▲投闲置散 △tïuxiánzhìsàn △典故:投、置:安放;闲、散:没有事干。指安排在不重要的职位或没有安排工作。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 19▲五零四散 △wǔlíngsìsàn △典故:形容零星涣散。 20▲星离雨散 △xīnglíyǔsàn △典故:比喻在一起的人纷纷别离了。 △出处:唐·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当筵意气凌九宵,星离雨散不终朝。” 21▲星落云散 △xīngluîyúnsàn △典故:比喻惨败。 22▲烟消云散 △yānxiāoyúnsàn △典故: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出处:《朱子全书·治道二·祯异》:“使一日之间,云消雾散,尧天舜日,廓然清明。” △例子:他的兴致被突然传来的坏消息吹得~。

23▲一哄而散 △yīhōngãrsàn △典故:哄:吵闹。形容聚在一起的人一下子吵吵嚷嚷地走散了。 △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壬戌科罢选吉士》第十卷:“御笔硃书四大字,曰:‘今

年且罢。’于是一哄而散。” △例子:白凤、阿男早收拾好钱文,向众人道谢,看的就~了。(清·吴趼人《情变》第六回) 24▲一盘散沙 △yīpánsǎnshā △典故:比喻力量分散,没有组织起来。 △例子:~的军队是打不了胜仗的。 25▲阴魂不散 △yīnhúnbùsàn △典故:比喻坏人、坏事虽已清除,但不良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26▲鱼溃鸟散 △yúkuìniǎosàn △典故:比喻军队溃败。 △出处:《南史·宋武帝纪》:“番禺之功,俘级万数,左里之捷,鸟散鱼溃。” 27▲云散风流 △yúnsànfēngliú △典故:比喻事物四散消失。 28▲云消雾散 △yúnxiāowùsàn △典故: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出处:唐·李世民《授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诏》:“干戈所指,云消雾散。” 29▲云消雨散 △yúnxiāoyǔsàn △典故:比喻一切都成了过去。

散得成语篇三
《成语大全 东逃西散 由此及彼》

前呼后拥 东倒西歪 眼高手低 口是心非 头重脚轻 有头无尾 前倨后恭 东逃西散 由此及彼

南辕北辙 左顾右盼 积少成多 同甘共苦 半信半疑 大材小用 先人后己 有口无心 以少胜多

天经地义 弄假成真 举足轻重 南腔北调 声东击西 转危为安 东倒西歪 反败为胜

东奔西走.东拉西扯.东倒西歪.东张西望. 南腔北调.南辕北辙.南来北往.南征北讨.南征北战.

前赴后继.前因后果.前呼后拥.前俯后仰. 左邻右舍.左思右想.左顾右盼.左推右挡.

有始无终 有恃无恐 有头无尾 有天无日 有眼无珠 有勇无谋 左顾右盼 左邻右舍

左思右想 上行下效 朝令暮改 朝三暮四 舍生忘死 贪生怕死 醉生梦死 承上启下

承前启后 开天辟地 惊天动地 顶天立地 花天酒地 欢天喜地 改天换地 经天纬地

遮天盖地 震天动地 翻天覆地 翻来覆去 顾此失彼 厚此薄彼 虎头蛇尾 街头巷尾

1—3位是反义词:

大惊小怪 大街小巷 大材小用 大同小异 东奔西走 东张西望 古为今用 今非昔比 苦尽甘来 来龙去脉 冷嘲热讽 里应外合 南辕北辙 南腔北调 南征北战 内忧外患 前赴后继 前仆后继 前仰后合 前因后果 深入浅出 生离死别 死去活来 天崩地裂 天翻地覆 天高地厚 天高地迥 天昏地暗 天经地义 天罗地网 天旋地转 天诛地灭 同床异梦 异口同声 异曲同工 阴错阳差 有备无患 有口无心 有名无实 有气无力 有始无终 有恃无恐 有头无尾 有天无日 有眼无珠 有勇无谋 左顾右盼 左邻右舍 左思右想 上行下效 朝令暮改 朝三暮四

2—4位是反义词:

舍生忘死 贪生怕死 醉生梦死 承上启下 承前启后 开天辟地 惊天动地 顶天立地 花天酒地 欢天喜地 改天换地 经天纬地 遮天盖地 震天动地 翻天覆地 翻来覆去 顾此失彼 厚此薄彼 虎头蛇尾 街头巷尾 继往开来 扬长避短 说长道短 三长两短 截长补短 取长补短 今是昨非 口是心非 似是而非 空前绝后 除旧布新 你死我活 拈轻怕重 弄假成真 七上八下 欺上瞒下 完整无缺 借古讽今 颂古非今 起死回生 避重就轻 头重脚轻 将信将疑 尺短寸长 积少成多 瞻前顾后 挑肥拣瘦 同甘共苦 声东击西 喜新厌旧 凶多吉少 眼高手低 假公济私 惩前毖后 自始至终 朝思暮想 飞短流长 返老还童 争先恐后 转败为胜

散得成语篇四
《带得字的成语》

剖蚌得珠、气得志满、得马折足、疾走先得、得其三昧 垂手而得、春风得意、贪多务得、轩轩甚得、得意之作 疾足先得、买王得羊、得兔忘蹄、鸡虫得失、独得之见 求浆得酒、一蹴而得、涸鱼得水、有一得一、出手得卢 相得无间、旋得旋失、神领意得、楚弓复得、得未尝有 名不虚得、小己得失、咎有应得、得尺得寸、得鱼忘荃 各得其宜、一索得男、成败得失、塞翁得马、吹弹得破 亡戟得矛、亡羊得牛、深得人心、扬扬自得、人才难得 利害得失、相得益章、旱苗得雨、傲睨得志、钻火得冰 必不得已、一得之愚、得其所哉、一无所得、失而复得 得意门生、自业自得、不得人心、欣然自得、渔人得利 逼不得已、捷足先得、得意忘象、楚弓楚得、是非得失 大得人心、欲得而甘心、悠闲自得、得意洋洋、读书得间 陶然自得、不得其所、自以为得计、旗开得胜、心安理得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寸利必得佐雍得尝、 不得已而用之、

散得成语篇五
《包含-”得”-字的成语》

包含-”得”-字的成语.txt什么叫乐观派?这个。。。。。。就象茶壶一样,屁股被烧得红红的,还有心情吹口哨。生活其实很简单,过了今天就是明天。一生看一个女人是不科学的,容易看出病来。 1▲安闲自得 △ānxiánzìdé △典故: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不如在家安闲自在,快活过了日子,却去讨这样烦恼吃!” 2▲昂然自得 △ángránzìdé △典故:自得:自己感到舒适。指大模大样,满不在乎的样子。 △出处: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 3▲傲睨得志 △àonìdézhì △典故:傲睨:傲慢地斜眼看。得志:愿望实现。形容因实现愿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原来曹操自破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饮宴,无事少出,国政皆在相府商议。” 4▲拔十得五 △báshídéwǔ △典故:想选拔十个,结果只选得五个。指选拔人才不容易。 △出处:《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数,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 △例子:夫吏部尚书、侍郎,以贤而授者也,岂不能知人?如知之难,~,斯可矣。(《新唐书·张九龄传》) 5▲不得而知 △bùdéérzhī

△典故:没有办法知道。 △出处:唐·韩愈《争臣论》:“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例子:从未到过广西,所以谁做了广西政府的“高等顾问”等等,我~。(邹韬奋《经历·贫民窟里的报馆》) 6▲不得其所 △bùdéqísuǒ △典故:原指未得善终,后指没有得到适当的安顿。也指不能达到目的。 △出处:《谷梁传·成公八年》:“媵,浅事也,不志。此其志何也?以伯姬之不得其所,故尽其事也。” 7▲不得人心 △bùdérénxīn △典故:心:心愿,愿望。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拥护;得不到众人的好评。 △出处:《旧唐书·哥舒翰传》:“先是,翰数奏禄山虽窃河朔,而不得人心,请持重以弊之,彼自离心,因而翦灭之,可不伤兵擒兹寇矣。” △例子:只恨那婆子~,劈手夺了他宝贝去。(清·曾朴《孽海花》第七回) 8▲不得善终 △bùdéshànzhōng △典故: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 9▲不得要领 △bùdéyàolǐng △典故:要:古“腰”字;领:衣领。要领:比喻关键。抓不住要领或关键。 △出处:《史记·大宛列传》:“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例子:写文章要简明扼要,中心突出,不要面面俱到,使人~。 10▲不得已而为之 △bùdéyǐérwéizhī △典故: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 △出处:宋·辛弃疾《九议》:“岁币郊祀之费,是不得已而为之者。” 11▲不可多得 △bùkěduōdé △典故: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出处:汉·王充《论衡·超奇篇》:“譬珠玉不可多得,以其珍也。” △例子:这颗钻石真可以说是~的稀世珍宝。 1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ùrùhǔxué,yāndéhǔzǐ △典故: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出处:《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例子:中国人有一句老话:“~。”这句话对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毛泽东《实践论》) 13▲超然自得 △chāoránzìdé △典故:超脱世事,自觉快乐和满足。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光自幼志气不群,博涉诗书,尤精玄理,而不事家产,好游山水,后览佛书,超然自得。” 14▲成败得失 △chéngbàidéshī △典故:得:得利。失:失利。成功与失败,得到的与丢掉的。

△出处:《三国志·吴书·步骘》:“女配太子,受礼若吊,慷忾之趋,惟笃之物,成败得失,皆如所虑,可谓守道见机,好古之士也。” 15▲出手得卢 △chūshǒudélú △典故:卢:古时樗蒲戏一掷五子皆黑,为最胜采。比喻一下子就取得胜利。 △出处:《南齐书·张瓌传》:“瓌以百口一掷,出手得卢矣。” 16▲楚弓楚得 △chǔgōngchǔdé △典故:楚国人丢失弓,拾到的仍是楚国人。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丢了,拾到它的人并不是外人。 △出处:汉·刘向《说苑·至公》:“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孔子世家·好生》:“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例子:如今恰恰的不曾动身,这个东西送上门来,~,岂有再容它已来复去的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 17▲穿井得人 △chuānjǐngdérén △典故:比喻话传来传去而失真。 △出处:汉·王充《论衡·书虚》:“丁氏穿家井,井中得一人。” 18▲吹弹得破 △chuītándépò △典故:好象吹一吹、弹一弹就会弄破似的。形容面部的皮肤非常细嫩。 △例子:果然白雪团儿脸,泛出桃花瓣颜色,真乃~。(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七回) 19▲垂手而得 △chuíshǒukědé △典故:垂:垂下。手不动就能得到。形容毫不费力。 △例子:如果说过去日寇差不多不费一点气力~东四省,现在就非经过血战不能占领中国的土地了。(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 20▲垂手可得 △chuíshǒukědé △典故:垂:垂下。手不动就能得到。形容毫不费力。 △例子:优异的学习成绩,决非~,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获得。 21▲春风得意 △chūnfēngdéyì △典故: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出处: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例子:在这些“伸手”派心目中,新社会也不过是一个猎场,可以任由他们在其中践踏一切,呼朋引类,~,纵马狩猎。(秦牧《手莫伸》) 22▲寸利必得 △cùnlìbìdé △典故:寸利:微小的利益。微小的利益也必须得到,不能放弃。形容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 23▲打得火热 △dǎdéhuǒrè △典故:形容十分亲密。

散得成语篇六
《一到十得成语》

一网打尽 一窝蜂 一无可取 一往情深 一无所长 一无是处 一无所得 一无所能 一碗水端平 一无所取 一无所有 一问三不知 一无所知 一望无际 一往无前 一物降一物 一五一十 一误再误 一星半点 一蟹不如一蟹

言行不一 一笑千金 一泻千里 一相情愿 一息尚存

二八佳人 二分明月 二惠竞爽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二龙戏珠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二三其德 二三其意

二竖为虐 二桃杀三士 二心两意 二姓之好 二一添作五

三差两错 三长两短 三茶六饭 三寸鸟,七寸嘴 三从四德 三朝元老 三寸之舌 三对六面 三迭阳关 三复斯言 三番五次 三坟五典 三更半夜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三姑六婆

三顾茅庐 三过其门而不入 三纲五常 三魂七魄 岁寒三友

三皇五帝 三户亡秦 三教九流 三街六巷 三缄其口 三六九等 三老五更 三令五申 三命而俯 三媒六证 三马同槽 三年化碧 三年之艾 三平二满 三朋四友 三拳不敌四手 三妻四妾 三人成虎 三人为众 三人行,必有我师

四海波静 四海承风 四海鼎沸 四海升平 四海为家 四海之内皆兄弟 四脚朝天 四郊多垒 四面八方 四面楚歌

四马攒蹄 四平八稳 三朋四友 四衢八街

五斗折腰 五风十雨 五方杂处 五谷不分 五谷不升 五羖大夫 五谷丰登 五鬼闹判 五光十色 五花八门 五行并下 五行八作 五合六聚 五黄六月 五湖四海 五脊六兽 五角六张 五经扫地 五陵年少 五劳七伤 五零四散 五里雾 五马分尸 五内俱崩 五内如焚 五雀六燕 五日京兆 五十步笑百步 五色缤纷 五世其昌

六畜不安 六出纷飞

六朝金粉 六出奇计 六尺之孤 六耳不同谋 六根清静 六合之内 六街三市 六马仰秣 六亲不认 六亲无靠 六神无主 六韬三略 六月飞霜

七步之才 七长八短

七次量衣一次裁 七颠八倒 七高八低 七行俱下 七棱八瓣

七零八落 七扭八歪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七拼八凑 七青八黄

七情六欲 七擒七纵 七窍生烟 七日来复 七死八活

七手八脚 七事八事 七上八下 七十二行 七推八阻 七折八扣 七嘴八舌

八百孤寒 八拜之交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八斗之才 八荒之外

半斤八两 八九不离十 八街九陌 八方呼应 八面见光 八面玲珑 八面威风 八面莹澈 八面圆通 八面张罗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音迭奏 八字打开 八字没一撇 八珍玉食

九鼎不足为重 九鼎大吕 九垓八埏 九回肠断 九九归一 九流人物 九流十家 九流三教 九烈三贞 九牛二虎之力 九牛拉不转 九牛一毛 九年之蓄 九曲回肠

九泉之下 九儒十丐 九死未悔 九死一生 九世之仇 举十知九 九天九地 九天揽月 九五之尊 九霄云外 九原可作 九转功成 九洲四海 龙生九子

十步芳草 十病九痛 三百六十行

十步香草 十冬腊月 十恶不赦 十二金牌 十年窗下 十年寒窗

十拿九稳 十年九不遇 十年磨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十亲九故 十全十美 神气十足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十日之饮 十风五雨 十行俱下

散得成语篇七
《包含-"得"-字的成语》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成语拼音成语典故成语出处举例子安闲自得ānxiánzìdé自得:自己感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不如在家安闲自在,快活过了日子昂然自得ángránzìdé自得:自己感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傲睨得志àonìdézhì傲睨:傲慢地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原来曹操自破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饮拔十得五báshídéwǔ想选拔十个,《三国志·蜀书夫吏部尚书、侍郎,以贤而授者也,岂不能知人·庞统传》:“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数,使有志不得而知bùdéérzhī没有办法知道唐·韩愈《争臣论》:从未到过广西,所以谁做了广西政府的“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高等顾问””等等,我~。(不得其所bùdéqísuǒ原指未得善终《谷梁传·成公八年》:“媵,浅事也,不志。此其志何也?以伯姬之不得其所不得人心bùdérénxīn心:心愿,愿《旧唐书·哥舒翰传》:只恨那婆子~,劈手夺了他宝贝去。(清“先是,翰数奏禄山虽窃河朔,而不得人心,请持重以·曾朴《孽海花》第七回)不得善终bùdéshànzhō善终:正常死不得要领bùdéyàolǐng要:古“腰”字;领:衣领。要领:比喻关键。抓不住要领或关键。《史记·大宛列传》:写文章要简明扼要,中心突出,不要面面俱到,“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不得已而为之bùdéyǐérwéiz没有办法,只宋·辛弃疾《九议》:“岁币郊祀之费,是不得已而为之者。”不可多得bùkěduōdé形容非常稀少汉·王充《论衡这颗钻石真可以说是~的稀世珍宝。·超奇篇》:“譬珠玉不可多得,以其珍也。”不入虎穴,焉bùrùhǔxué,焉:怎么。不yāndéhǔzǐ《后汉书·班超传》: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超然自得chāoránzìdé超脱世事,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光自幼志气不群,博涉诗书,尤精玄理,成败得失chéngbàidésh得:得利。失《三国志·吴书·步骘》:“女配太子,受礼若吊,慷忾之趋,惟笃之物,成败得出手得卢chūshǒudélú卢:古时樗蒲《南齐书·张瓌传》:“瓌以百口一掷,出手得卢矣。”楚弓楚得chǔgōngchǔd楚国人丢失弓汉·刘向《说苑如今恰恰的不曾动身,这个东西送上门来,~,·至公》:“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穿井得人chuānjǐngdéré比喻话传来传汉·王充《论衡·书虚》:“丁氏穿家井,井中得一人。”吹弹得破chuītándépò好象吹一吹、果然白雪团儿脸,泛出桃花瓣颜色,真乃~。(·李绿园《歧路灯垂手而得chuíshǒukědé垂:垂下。手如果说过去日寇差不多不费一点气力~东四省,垂手可得chuíshǒukědé垂:垂下。手优异的学习成绩,决非~,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春风得意chūnfēngdéyì旧时形容考中唐·孟郊《登科后》诗:在这些“伸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派心目中,新社会也不过是一个猎场,可以任由他们”寸利必得cùnlìbìdé寸利:微小的打得火热dǎdéhuǒrè形容十分亲密大得人心dàdérénxīn人心:即民心《魏书·昭成子孙传》:“太祖命督屯田于河北,自五原至棝杨塞外,分家稼,得不偿失débùchángsh偿:抵得上。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饶鸿生在精养轩虽化了几十块冤枉钱,在后乐园“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得步进步débùjìnbù已进了一步,自北宁失败后,法人~,海疆处处戒严。(清·曾朴《孽海花》第六得寸进尺décùnjìnchǐ得了一寸,还《战国策·秦策三》:法国~,五年以后吞并了整个南圻,而心犹未足“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得寸则寸décùnzécùn得到一寸就是《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得道多助,失dédàoduōzhù道:道义;寡,shīdàoguǎzhù《孟子·公孙丑下》:彼以武力为后盾,我以公理为前驱,~。(蔡东“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得而复失déérfùshī复:又,再。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孔明变色曰:„是何言也!得而复失,与得过且过déguòqiěguò且:暂且。只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四出:但是吃烟人的脾气,总是~,那一个是真心肯戒“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彭养鸥《黑得陇望蜀délǒngwàngs陇:指甘肃一《后汉书·岑彭传》: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致陶得其三昧déqísānmèi三昧:梵语,宋·苏轼《又赠老谦》:“泻汤旧得茶三昧。”得其所哉déqísuǒzāi所:处所,环《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得饶人处且饶déráorénchùq指做事不要做《唾玉集·常谈出处》:~,得将就的就省些事吧。(清“蔡州褒信县有道人式棋,常饶人先,其诗曰:·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九回)„自出洞得人者昌,失dérénzhěchān人:指人心。唐·李观《项籍故里碑铭序》:“至如谋于汉者,昔其臣也,公实弃之;兵于汉得胜回朝déshènghuí朝:朝廷。旧ch以为这一吓,人家就会闭口,自己就可以“~”了。(毛泽东《反对得胜头回déshèngtóuhu头回:前回。宋·无名氏《错斩崔宁》:“且先引下一个故事来,权做个得胜头回。“得胜头回””得失参半déshīcānbàn得失:得到与得失成败déshīchéngbà指得与失,成晋·陆机《五等诸侯论》:“五等之制,始于黄、唐:郡县之治,创自秦、汉。得天独厚détiāndúhòu天:天然,自他有一副好嗓子,学唱歌是~。得未曾有déwèicéngyǒu从来没有过。《楞严经》卷承先生封都给我回信,于“法筵清众,得未曾有。“小鬼”实在好象在盂兰节,食饱袋足,~得心应手déxīnyìngshǒ得:得到,想《庄子·天道》:挟了七八万现款的冯云卿就此走进了公债市场,“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得婿如龙déxùrúlóng形容得到称心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后汉李赝、孙秀俱娶太尉恒焉女,时人谓恒叔得意门生déyìménshēn得意:称心如他虽然和咱们满州汉军隔旗,却是我第一个~,得意忘形déyìwàngxí形:形态。形ng《晋书·阮籍传》:他把科长看成有天那么大,把他和科长连在一块“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得意忘言déyìwàngyá原意是言词是n《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得意洋洋déyìyángyá洋洋:得意的ng《史记·管晏列传》:单道台~的答道:“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忙虽忙,然而并不觉得其苦。””(清·李宝嘉《官得意之色déyìzhīsè得意:称心如血的游戏已经开头,而角色又是青年,并且有~得意之作déyìzhīzuò指自己认为非作者仿佛要为我开小型展览会似的,把自己的~得鱼忘筌déyúwàngquá筌:捕鱼用的《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得月较先déyuèjiàoxiān水边的楼台先宋·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动辄得咎dòngzhédéjiù辄:即;咎:唐·韩愈《进学解》:小厮因~,只得说道:“跋前踬后,动辄得咎。“请问主人:前引也不好,后随也不好,并行”读书得间dúshūdéjiàn间:间隙。比飏翁!你真可谓~了!你说的一点不错。(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反手可得fǎnshǒukědé反:翻转。翻《荀子·非相》:我等费了许多军马,用了许多钱粮,目下南郡~“诛旦公,定楚国,如反手尔。”·罗贯中《三各得其所gèdéqísuǒ原指各人都得《周易·系辞下》: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佹得佹失guǐdéguǐshī佹:出于偶然《列子·力命》:“佹佹成者,俏成者也,初非成也。佹佹败者,俏败者也,初旱苗得雨hànmiáodéyǔ将要枯死的禾《孟子·梁惠王上》:天幸今得贤弟来此间镇守,正如“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锦上添花,~。”(明·施耐庵《水患得患失huàndéhuàns患:忧患,担《论语·阳货》:既无““~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的念头,心情也自然安泰,决非欲“骗人安心,所以这样说鸡虫得失jīchóngdéshī比喻微小的得唐·杜甫《缚鸡行》诗:~,蜗角争持,闹得天翻地覆,日月无光。(蔡“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疾足先得jízúxiāndé比喻行动迅速《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蛟龙得水jiāolóngdéshu传说蛟龙得水《管子·形势》:西伯夸官先饮宴,~离泥沙。(明“人主待得民,而后成其威,故曰: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回)捷足先得jiézúxiāndé比喻行动快的《史记·淮阴侯列传》:尚炯笑着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自然是捷足者先得之。”(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解人难得jiěrénnándé比喻知己难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安年少时,请阮光禄道《白马论》,为近水楼台先得jìnshuǐlóutáix水边的楼台先宋·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咎有应得jiùyǒuyīngdé罪过和灾祸完清·张春帆《宦海》第七回:“虽然李德标一时冒犯,触犯乌绅,咎有应得,但哭笑不得kūxiàobùdé哭也不好,笑元·高安得《皮匠说谎》:否则咬着了辣椒,~的时候,我不能负责。(鲁“好一场恶一场,哭不得笑不得。”·止哭利害得失lìhàidéshī好处和坏处,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豪杰传》第四回:“我虽然素有是志,可恨自己学问太留得青山在,liúdéqīngshān比喻只要基础,bùchóuméicháishāo盲者得镜mángzhědéjìn形容事物不能《淮南子·人间训》:“盲者得镜,则以盖卮。”妙手偶得miàoshǒuǒud技术高超的人宋·陆游《文章》诗:若不是~,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茅“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迫不得已pòbùdéyǐ被逼得没有办《汉书·王莽传上》:他这样做,完全是~。“迫不得已然后受诏。”旗开得胜qíkāidéshèng刚一打开旗帜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姜文焕,一怒横行劈董忠。(明“托赖主人洪福,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回”乞浆得酒qǐjiāngdéjiǔ讨杯水喝,却宋·李石《续博物志》卷一:“太岁在酉,乞浆得酒。”千虑一得qiānlǜyīdé即使愚笨的人《晏子春秋寄虽疾侵耄及,言无足采,~,请陈愚算。(《·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虞寄传》)求浆得酒qiújiāngdéjiǔ浆:饮料。比唐·张鷟《朝野佥载》:“岁在申酉,求浆得酒。”求仁得仁qiúréndérén求仁德便得到《论语·述而》:君所谓~,亦复何怨:老夫耄矣,不能驱役鬼神“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求之不得qiúzhībùdé想找都找不到《诗·周南·关雎》:岂有此理!你老弟台肯栽培,那是~的,那里有“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拳头上立得人quántóushà比喻为人清白ng,gēbóshàngzǒudém人人得而诛之rénréndéérzh得:可以,能《庄子·庚桑楚》:“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人得而诛之。”如鱼得水rúyúdéshuǐ好象鱼得到水《三国志·蜀书若使他回来了,我们就应该~,欢喜的了不得,·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舍得一身剐,shědéyīshēng比喻再难的事,gǎnbǎhuángdìlāxiàmǎ《红楼梦》第“拚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适得其反shìdéqífǎn适:正,恰好学习知识,应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想一口吃个死得其所sǐdéqísuǒ所:处所,地《魏书·张普惠传》: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毛泽东《为人民服“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踏破铁鞋无觅tàpòtiěxiéwúm比喻急需的东,déláiquánbùfèigōngfu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正是:~。(明·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满将大门闭了,两个促膝细谈·冯梦龙《警世通言》卷贪得无厌tāndéwúyàn厌:满足。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他~的性子,随着年岁的增长,更加残忍了。(“贪婪无厌,忿类无期。”贪多务得tānduōwùdé贪:求多;务唐·韩愈《进学解》:而泛观古人之文,则又博而寡要,且惧夫~,而“贪多务得,细大不捐。”·方探骊得珠tànlídézhū骊:古指黑龙《庄子·列御寇》:“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淘沙得金táoshādéjīn用水选的方法《关尹子》六“我之为我,如灰中金,而不若矿沙之金。破矿得金,淘沙得挑得篮里便是tiǎodélánlǐbià比喻得到一点唾手可得tuòshǒukědé唾手:往手上《后汉书·公孙瓒传》李贤注引《九州春秋》曰:“始天下兵起,我谓唾掌而决万不得已wànbùdéyǐ表示无可奈何他不是~,决不会张口求人帮忙。亡戟得矛wángjǐdémáo比喻得到的和《吕氏春秋·离俗》:“亡戟得矛,可以归乎?”亡羊得牛wángyángdé丢掉羊,得到n《淮南子·说山训》:“亡羊而得牛,则莫不利失也。”先得我心xiāndéwǒxīn得:适合,契《孟子·告子上》: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性善也。圣“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相得益彰xiāngdéyìzhā相行:互相配《史记·伯夷列传》:由于它的内容太卓越了,朴拙的形式并不造成不“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汉·王褒《圣主得贤逍遥自得xiāoyáozìdé无拘无束,安《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小己得失xiǎojǐdéshī小己:个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小雅》讥小己之丢失,其流及上。”心安理得xīnānlǐdé得:适合。自到后来忘却了真,相信了谎,也就~,天趣盎然了起来。(鲁迅《病后行不得也哥哥xíngbùdéyěgē鹧鸪叫声的拟明·丘濬《禽言》诗:“行不得也哥哥,十八滩头乱石多。东去入闽南入广,溪轩轩甚得xuānxuānshè轩轩:洋洋自《新唐书·孔戣传》:“戣自以适所志,轩轩甚得。”扬扬得意yángyángdé形容十分得意y《史记·管晏列传》:“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洋洋得意yángyángdé形容得意时神y《史记·管晏列传》:一席话说得夏作人~。(清“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咬得菜根yǎodécàigēn旧指安贫守道宋·朱熹《小学~无别异,看将桃叶与君同。(董必武《口占和·善行实敬身》:“汪信民尝言:„人常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一得之功yīdézhīgōng一得:一点心一得之见yīdézhījiàn见:见解。谦《史记·淮阴侯列传》:本书所谈的,不过是自己在学习和写作过程中的“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一得之愚yīdézhīyú指自己对某件《史记·淮阴侯列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一举两得yījǔliǎngdé做一件事得到《晋书·束皙传》:一则免楚之患,二则激晋之来,岂非~?(明“赐其十年炎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一索得男yīsuǒdénán旧时指头胎生《易·说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一无所得yīwúsuǒdé什么也没有得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但现在寻起来,~,想必是十七那夜统统烧掉了“然日势既暮,寿儿且寄院中止宿,颢亦怀疑,怡然自得yíránzìdé怡然:安适愉《列子·黄帝》:刘厚守听了,~,坐在椅子上,尽兴地把身子乱“黄帝既寤,怡然自得。”意气相得yìqìxiāngdé形容志趣极其唐·李百药《北齐书·高乾传》:“魏领军元叉,权重当世,以意气相得,接乾甚因祸得福yīnhuòdéfú变坏事为好事《史记·管晏列传》:伯翁,你说我误事不误事,如今不是~吗?(清“其为政也,善因祸为福,转败为功。”·姬文《市声》第六悠然自得yōuránzìdé悠然:闲适的唐·房玄龄等《晋书荒凉的甲板上,只有~的水手们。(华而实《汉·苻坚载记·附王猛》:“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悠游自得yōuyóuzìdé悠游:闲适的唐·房玄龄等《晋书至于那些文士诗翁,自称什么钓徒樵子的,倒大·苻坚载记·附王猛》:“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有一得一yǒuyīdéyī不加也不减,愚者千虑,必yúzhěqiānlǜ平凡的人在许,bìyǒuyīdé《史记·淮阴侯列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欲得而甘心yùdéérgānxīn想要弄到手才鹬蚌持争,渔yùbàngxiāngz比喻双方争执,yúwēngdélì《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鹬蚌相持,渔yùbàngxiāngc比喻双方争执,yúwēngdélì《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志得意满zhìdéyìmǎn志向实现,心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不料那吴佩孚正在~之时,越发做作得厉害,只“未免志得意满,自繇自主,要另立个“交种瓜得瓜,种zhòngguādég种什么,收什,zhòngdò《涅槃经》:udédòu~,对于已往的检讨,足为将来的借鉴。(邹韬“种瓜得瓜,种李得李。”·开场自得其乐zìdéqílè自己能从中得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老头儿有个老伴儿,带一个伙计,就这么活着,“白翎雀生于乌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鸣,自得其自鸣得意zìmíngdéyì鸣:表示,以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姊妹相逢无他语,惟各以阃威自鸣得意。”自业自得zìyèzìdé业:造作;得《正法念经》“自业自得果,众生皆如是。”自以为得计zìyǐwéidéjì得计:计谋得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却说魏延烧断栈道,屯兵南谷,把住隘口,~;“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钻火得冰zuānhuǒdébīn比喻不可能实唐·释道世《法苑珠林》:“未见钻火得冰,种豆得麦。”罪有应得zuìyǒuyīngdé应:应该。按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这个人以权谋私,贪污公款,受到法律的制裁,“今日卑职故违大人禁令,自知罪有应得佐雍得尝zuǒyōngdéch比喻助人为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王子晋云:„佐雍得尝,佐斗得伤。‟此书为善

能知人?如知之难,~,斯可矣。(《新唐书·张九龄传》)

政府的“高等顾问”等等,我~。(邹韬奋《经历·贫民窟里的报馆》)

去。(清·曾朴《孽海花》第七回)

不要面面俱到,使人~。

话对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毛泽东《实践论》)

,~,岂有再容它已来复去的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

色,真乃~。(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七回)

气力~东四省,现在就非经过血战不能占领中国的土地了。(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获得。

也不过是一个猎场,可以任由他们在其中践踏一切,呼朋引类,~,纵马狩猎。(秦牧《手莫伸》)枉钱,在后乐园倒明白了一桩古典,不能说~了。(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三回)

处戒严。(清·曾朴《孽海花》第六回)

圻,而心犹未足,还打算攘夺北圻,仅留下中圻给越南。(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驱,~。(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三十一回)

一个是真心肯戒。(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一回)

然太有些~。(《鲁迅书信集·致陶元庆》)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九回)

“~”了。(毛泽东《反对党史八股》)

实在好象在盂兰节,食饱袋足,~了。(鲁迅《两地书·七》)

进了公债市场,半年来总算~,扯起息来,二分半是有的。(茅盾《子夜》)

是我第一个~,他待我也实在亲热,那个人将来不可限量。(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和科长连在一块,他没法不~。(老舍《四世同堂》三十二)

并不觉得其苦。”(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七回)

青年,并且有~。(鲁迅《书信集·答有恒先生》)

的,把自己的~都陈列在我面前了。(曹靖华《哪有闲情话年月》)

:前引也不好,后随也不好,并行也不好,究竟怎样才好呢?”(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八回)点不错。(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上卷)

粮,目下南郡~。(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

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是要~。(《毛泽东选集·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锦上添花,~。”(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回)

泰,决非欲“骗人安心,所以这样说”的:切祈明鉴为幸。(鲁迅《两地书》六0)

日月无光。(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二十五回)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回)

之。”(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鲁迅《伪自由书·止哭文学》)

言的精华。(茅盾《白杨礼赞》)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回)

请陈愚算。(《南史·虞寄传》)

,不能驱役鬼神,预人家儿女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七)

是~的,那里有甚委屈的话。(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九回)

欢喜的了不得,那里还有功夫在这里纳闷呢!(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

进,想一口吃个胖子,结果将会~。

泽东《为人民服务》)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八)

更加残忍了。(梁斌《红旗谱》八)

,且惧夫~,而遂溺于文。(清·方宗诚《古文简要序》)

也,性善也。圣人~之所同然耳,性相近也。(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孟子》)

形式并不造成不良影响;相反的,却使它们~。(秦牧《茅台·花雕瓶子》)

~,天趣盎然了起来。(鲁迅《病后杂谈》)

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六回)

董必武《口占和叶参谋长韵》诗)

和写作过程中的~,不一定很正确。(秦牧《艺海拾贝·新版前记》)

岂非~?(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一回)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散得成语》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散的成语 散开头的成语 散字开头的成语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散得成语”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散得成语"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21280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