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与唐有关的成语

与唐有关的成语

2016-02-11 18:06:04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与唐有关的成语篇一《包含-"唐"-字的成语》 ...

与唐有关的成语篇一
《包含-"唐"-字的成语》

序号成语

1求马唐肆2唐突西子

3唐哉皇哉拼音成语典故成语出处举例子qiúmǎtángsì唐:原指无壁《庄子·田子方》:“彼已尽矣,而女求之以为有,是求马于唐肆也。”tángtūxīzǐ唐突:冒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前书可谓刻画无盐,~矣。(清·轻诋》:“何乃刻画无盐,以唐突西子也。·恽敬《与李汀洲》)”tángzāihuáng形容规模宏伟《后汉书·班畸传》:“汪汪乎丕天之大律,其畴能亘之哉?唐哉皇哉!皇哉唐

·恽敬《与李汀洲》)

与唐有关的成语篇二
《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典故100个》

1.一鼓作气[释义]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语出]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正音] 一;不能读作“yì”。[辨形] 作;不能写作“做”。[近义] 一气呵成 趁热打铁[反义] 一败如水 一败涂地 偃旗息鼓[用法] 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结构] 紧缩式。[成语故事]  春秋时,齐国发兵攻打鲁国(两国都在今山东省境)。当时齐国强大,鲁国弱小,双方实力悬殊。可是结果鲁国却以弱胜强,把齐军打得大败。据《左传》载,这次鲁国的胜利,与曹刿的精明策划有很大关系。  曹刿既非武将,也非文臣,但深通兵法。他得悉齐国发兵来犯,鲁庄公准备抵抗,便主动要求面见庄公。他的亲友邻人劝他:“国家大事,自有那些天天吃肉的大官管着,你何必瞎操心?”曹刿说:“那些大官目光短浅,不会有深谋远见。”  曹刿见了庄公,首先提出:取信于民,是战前重要的政治准备,也是获胜的保证。并要求作战时允许他一起去,于是庄公便叫他同车出发。在长勺的地方,齐、鲁两军相遇。双方列成阵势,战斗即将开始。只见齐军大擂战鼓,准备进兵。庄公也准备擂鼓迎击。曹刿阻止道:“等一等。”齐军见鲁军没有反应,又擂了一通鼓。这样齐军擂鼓三通,鲁军总是按兵不动。直到齐军三通鼓罢,曹刿才说:“现在可以进兵了!”鲁军战鼓一响,下令冲杀,士兵们一声呐喊,直扑敌阵,猛不可当。齐军大败,狼狈而逃。  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又阻止,并下车细看地面齐军兵车轮迹,又攀上车前横木,注意暸望敌军退走的情形,然后说:“现在可以追击了!”庄公当即下令追击。鲁军乘胜前进,把齐军全部赶出国境。  这次获胜,鲁庄公却不明由曹刿为什么这样指挥。曹刿说:“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战斗,主要是靠勇气。第一通鼓时,士兵们勇气最足,到再擂鼓时,勇气有些衰落;到第三通鼓,勇气更全部消失了。敌军勇气消失,我们则一鼓作气,斗志昂扬,所以打败了他们)”。曹刿又说:“齐国军力不能低估,说不定会设下伏兵,诈败引诱我们。我‘视其辙乱,望其旗靡’,这才放心追击 ”。(“辙乱”,轮迹混乱;“旗靡”,旗帜倒掩,说明仓皇逃窜。)  补充说明:“一鼓作气”、“再衰三竭”和“辙乱旗靡”,出处即《左传》所载“曹刿论战”的故事。做任何事情,趁一开始情绪高涨、干劲旺盛时全力

以赴,这叫“一鼓作气”。一鼓作气,把进攻的目标攻下,叫做“一鼓而下”。如果事情老干不好,原有的勇气和力量逐渐衰退而尽,就叫“再衰三竭”。出处《左传?庄公十年》2.一字千金[释义] 增损一字;赏以千金。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语出] 南北朝?钟嵘《诗品?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辨形] “金”不能写作“斤”。[近义] 一字千钧 一字一珠 字字珠玑 青钱万选[反义] 一文不值[用法] 多用作褒义。指对文章稍加改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或用来称赞诗文精妙。一般作定语、宾语。[结构] 主谓式。[例句] 鲁迅先生的杂文;含义极深;真可谓~。[英译] A single word is worth a thousand pieces of gold。[成语故事]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生意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的一段时间,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当时在赵国做质子),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  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便是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食客数千人,吕不韦想他的地位不次于别人,也养了三千食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各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食客,各色各样,应有尽有,他们各人有名有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吕氏春秋》,备论天地万物古今之事。  当时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悬了赏格,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 (合黄金一斤)。3一字之师(郑谷)[释义] 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指改正别人诗文中的一个字或纠正一个误读、误写的字。[语出] 明?张岱《与周伯戬之书》:“张乖崖以萧楚才为一字之师。”[用法] 一般作宾语。[结构] 偏正式。[例句] 李明是我的同学;又是我的~;我的好多作文都是经他手改的。[成语故事]  唐朝末年,诗人郑谷回到故乡江西宜春。他以文会友,经常和一些文人往来。  当地有个叫齐已的和尚,对诗文很有兴趣。他早就仰慕郑谷的才名,就带着自己写的诗稿,前来拜会。齐已把诗稿一首一首地请郑谷看。郑谷读到《早梅》这首诗时,不由得沉思起来。郑谷吟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面对齐已说:“梅开数枝,就不算早了。”郑谷又沉吟了一会,说:“不如把‘数’字改为‘一’字贴要。”齐已听了,惊喜地叫道:“改得太好了!”恭恭敬敬地向郑谷拜了一拜。文人们知道了,就把郑谷称为齐已的“一字之师”。  成语“一字之师”

是指能纠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不妥处的老师。4、一饭千金(韩信)[释义] 比喻重重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语出]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例句] 唐?沉亚之《旌故平卢军节士》:“当渴饥之望也,~,未足者不能十金。”[成语故事]  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那时候,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  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工的,其中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劳刻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齐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  [补充说明] 这句成语就是出于这个故事的。它的意思是说: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记,虽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难时,即使一点点帮助也是很可贵的;到我们有能力时,应该重重地报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我们运用这成语时,必须透彻的了解它的含义,第一,真心诚意的乐于助人的人,是永远不会想人报答他的;第二,有钱人对穷人的救济,那是一种捐助,即使穷人真有一天得志了去报答他,也不能称之谓“一饭千金”;第三,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自己也十分困难的情形下,出于友爱、同情的去帮助别人,这样的帮助,在别人看来,确是“一饭”值得“千金” 的。5、东山再起(谢安)[释义] 东晋时谢安退职后曾在会稽东山隐居(今浙江上虞县);后来又出任要职。现以此比喻隐退后再度任职或失势后又重新得势。[语出] 唐?杜甫《暮秋……呈苏涣侍御》:“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辨形] 再;不能写作“在”。[近义] 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 死灰重燃 重作冯妇[反义] 风流云散 一去不返 过眼烟云 急流能退[用法] 多用于本来有势力、有地位或有影响的人。一般作谓语、定语。[辨析] ~和“卷土重来”、“死灰复燃”;都有“失败后重新出来活动”的意思。不同在于:①~和“卷土重来”偏重指失势后

重新得势;“死灰复燃”偏重指恶势力、坏现象。②~多用于人;而且大多是本来有势力、有地位的人;“卷土重来 ”不限于此;它的适用对象宽得多;“死灰复燃”应用范围更广;既可指人;也可指事与物。[成语故事]  公元383年八月,苻坚亲自带领八十七万大军从长安出发。向南的大路上,烟尘滚滚,步兵、骑兵,再加上车辆、马匹、辎重,队伍浩浩荡荡,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长。  过了一个月,苻坚主力到达项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军也沿江顺流东下,黄河北边来的人马也到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从东到西一万多里长的战线上,前秦水陆两路进军,向江南逼近。  这个消息传到建康,晋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员都着了慌。晋朝军民都不愿让江南陷落在前秦手里,大家都盼望宰相谢安拿主意。  谢安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青的时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干的人。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山,不愿做官。有人推举他做官,他上任一个多月,就不想干了。当时在士大夫中间流传着一句话:“谢安不出来做官,叫百姓怎么办?”  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重新出来做官。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东山再起”。6、图穷匕见(荆轲)[释义]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语出] 《战国策?燕策三》:“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正音] 见;不能读作“jiàn”。[辨形] 图;不能写作“途”。[近义] 东窗事发 原形毕露[反义] 显而易见[成语故事]  战国末期,秦国实力强盛,攻灭了韩、赵两国后,又向燕国进军。为此,燕太子丹决定派人去行刺秦王,以期扭转局势。  太子丹物色到一位勇士,名叫荆轲。他擅长剑术,是行刺秦王的最好人选。为了使荆轲能接近秦王,特地为他准备了两样秦王急于想获得的东西:一是从秦国叛逃到燕国的将领樊於期的头颅,二是燕国督亢地区(今河北涿县东)的地图,表示燕国愿将这块地方献给秦国。这两样东西分别放在匣子里。行刺秦王的匕首,就放在卷着的地图的最里面。此外,还为荆轲配了一名助手,此人叫秦舞阳。临行时,太子丹等身穿丧服,将荆轲送到易水边。  秦王得知燕国派人来献两样他最需要的东西,非常高兴。在都城咸阳宫内隆重接见。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头颅的匣子走在前面,秦舞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跟

在后面。  秦舞阳在上台阶时,紧张得双手颤抖,脸色变白。荆轲赶紧作了解释,并按秦王的要求,接过秦舞阳手里装有地图的匣子,当场打开,取出地图,双手捧给秦王。秦王慢慢展开卷着的地图,细细观看。快展到尽头时,突然露出一把匕首。荆轲见匕首露现,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举起匕首便刺。  但是,荆轲并未刺中秦王。秦王急忙拔剑自卫,却又一时拔不出来。于是两人绕着柱子转。卫兵因没有秦王命令,不敢擅自上前。  就在这紧张的时刻,秦王的侍臣突然将医袋抽打荆轲,并提醒秦王把剑推到背后拔出。秦王顿时醒悟过来,迅速拔出剑来,一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倒地后,将匕首投向秦王。结果未中,被拥上来的卫兵杀死。7、纸上谈兵(赵括)[释义] 在纸上谈论用兵(兵:打仗;用兵)。比喻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谈。[语出] 清?曹雪芹《红楼梦》:“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近义] 坐而论道 华而不实 画饼充饥 望梅止渴[反义] 埋头苦干 脚踏实地[用法] 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结构] 偏正式。[辨析] 见“夸夸其谈”(582页)。[例句] 人们十分讨厌那些只会~;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英译] talk about stratagems on paper[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8、负荆请罪(廉颇)[释义] 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来抽打犯人的刑具。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语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表示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与唐有关的成语篇三
《与书法有关的成语》

与书法有关的成语

笔底龙蛇、笔精墨妙、笔走龙蛇、蚕头燕尾、藏头护尾、沉著痛快、沉着痛快、

初学涂鸦、跌宕遒丽、丁真楷草、丁真永草、飞龙舞凤、丰筋多力、凤泊鸾漂、

凤舞龙飞、凤翥鸾回、古肥今瘠、鹤膝蜂腰、胡肥钟瘦、画沙印泥、画蚓涂鸦、

家鸡野鹜、家鸡野雉、剑拔弩张、矫若惊龙、矫若游龙、劲骨丰肌、渴骥奔泉、

渴骥怒猊、渴鹿奔泉、力透纸背、临池学书、柳骨颜筋、虞褚欧颜、龙盘凤翥、

龙蛇飞动、龙蛇飞舞、龙伸蠖屈、龙跳虎卧、龙威虎振、龙威虎震、龙骧豹变、

龙翔凤舞、龙翔凤跃、鸾回凤舞、鸾漂凤泊、鸾飘凤泊、鸾跂鸿惊、鸾翔凤翥、

落纸烟云、绵里裹铁、妙在心手、墨债山积、怒猊抉石,渴骥奔泉、怒猊渴骥、

飘飘欲仙、飘如游云、群鸿戏海、如锥画沙、入木三分、唐临晋帖、铁画银钩、

唾玉钩银、汪洋大肆、汪洋闳肆、汪洋恣肆、文采炳焕、下笔风雷、仙露明珠、

写经换鹅、心正笔正、学书不成,学剑不成、严家饿隶、颜骨柳筋、颜筋柳骨、

颜精柳骨、一字见心、银钩虿尾、银钩铁画、银钩玉唾、游云惊龙、右军习气、

臻微入妙 、笔酣墨饱、善书不择纸笔、笔走龙蛇、初写黄庭

春蚓秋蛇

剑拔弩张、力透纸背、龙飞凤舞、龙蛇飞动、鸾飘凤泊、鸾翔凤翥、美女簪花、入木三分

铁画银钩、信笔涂鸦、信手涂鸦 笔底龙蛇、笔精墨妙、笔走龙蛇、蚕头燕尾、藏头护尾、沉著痛快、

沉着痛快、初学涂鸦、跌宕遒丽、丁真楷草、丁真永草、飞龙舞凤、丰筋多力、

凤泊鸾漂、凤舞龙飞、凤翥鸾回、古肥今瘠、鹤膝蜂腰、胡肥钟瘦、画沙印泥、

画蚓涂鸦、家鸡野鹜、家鸡野雉、剑拔弩张、矫若惊龙、矫若游龙、劲骨丰肌、

渴骥奔泉、渴骥怒猊、渴鹿奔泉、力透纸背、临池学书、柳骨颜筋、龙飞凤舞、

龙盘凤翥、龙蛇飞动、龙蛇飞舞、龙伸蠖屈、龙跳虎卧、龙威虎振、龙威虎震、

龙骧豹变、龙翔凤舞、龙翔凤跃、鸾回凤舞、鸾漂凤泊、鸾飘凤泊、鸾跂鸿惊、

鸾翔凤翥、落纸烟云、绵里裹铁、妙在心手、墨债山积、怒猊抉石,渴骥奔泉、

怒猊渴骥、飘飘欲仙、飘如游云、群鸿戏海、如锥画沙、入木三分、善书不择纸笔、

唐临晋帖、铁画银钩、唾玉钩银、汪洋大肆、汪洋闳肆、汪洋恣肆、文采炳焕、

下笔风雷、仙露明珠、写经换鹅、心正笔正、学书不成,学剑不成、严家饿隶、

颜骨柳筋、颜筋柳骨、颜精柳骨、一字见心、银钩虿尾、银钩铁画、银钩玉唾、

游云惊龙、右军习气、虞褚欧颜、臻微入妙、活龙活现

与唐有关的成语篇四
《与看有关的成语》

与看有关的成语:

见多识广 望而生畏 察言观色 一视同仁 一览无余 高瞻远瞩 坐井观天 举世瞩目 管中窥豹 左顾右盼

与唐有关的成语篇五
《与人物有关的成语》

1、篝火狐鸣(陈胜 吴广)2、高山流水(伯牙 钟子期)3、指鹿为马(赵高)

4、鸡鸣狗盗(孟尝君)5、凿壁偷光(匡衡)6、图穷匕见(荆轲)7、负荆请罪(廉颇)

8、破釜沉舟(项羽)9、请君入瓮(来俊臣 周兴)10、江朗才尽 (江淹)

鞠躬尽瘁 (诸葛亮) 锦囊妙计 (诸葛亮) 不知所云 (诸葛亮) 初出茅庐 (诸葛亮) 得陇望蜀 (岑彭 ) 卧薪尝胆 (勾践) 兔死狗烹 (勾践) 不学无术 (霍光 ) 髀肉复生 (刘备) 后患无穷 (刘备) 如鱼得水 (刘备与诸葛亮) 虎踞龙盘 (诸葛亮) 集思广益 (诸葛亮) 望梅止渴 (曹操)

七步之才 (曹植) 超群绝伦 (关羽)

坚壁清野 (荀彧 ) 如嚼鸡肋 (杨修)

势如破竹 (杜预) 车载斗量 (赵咨)

兵贵神速 (郭嘉 ) 出言不逊 (张郃)

负重致远 (庞统) 刮目相看 (吕蒙)

毛遂自荐 (毛遂 ) 三顾茅庐 (刘备)

负荆请罪 (廉颇 ) 讳疾忌医 (蔡桓公)

煮豆燃萁 (曹植) 文思泉涌 (曹植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见 (司马昭)

口蜜剑腹 (李林甫) 马革裹尸 (马援 )

闻鸡起舞 (祖逖) 乐不思蜀 (刘禅 )

周郎顾曲 (周渝) 图穷匕现 (荆轲)

一挥而就 (苏轼) 一鼓作气 (曹刿 )

养虎为患 (项羽) 养精蓄锐 (孙权)

孺子可教(张良与黄石公) 嗟来之食(黔敖)

一饭千金(韩信) 赤膊上阵(许褚)

宝刀未老(黄忠) 墨守成规-(墨子)

鸡犬升天(刘安) 投笔从戎(班超)

风声鹤唳(苻坚 ) 口蜜腹剑(李林甫 )

黄袍加身(赵匡胤) 成竹在胸(文与可)

洛阳纸贵(左思) 梦笔生花(李白)

司空见惯(-刘禹锡)

才占八斗 (曹植) 一身是胆 (赵云 ) 老牛舐犊 (杨修的父亲杨彪) 断头将军 (严颜) 大器晚成 (崔琰) 吴下阿蒙 (吕蒙) 庸人自扰 (陆象先) 七步成诗 (曹植) 手不释卷 (曹丕 ) 入木三分 (王羲之) 四面楚歌 (项羽) 孺子可教 (留侯) 横行无忌 (郭圯) 偃旗息鼓 (赵云) 暗渡陈仓-(刘邦) 怒发冲冠-(蔺相如) 韦编三绝-(孔子) 病入膏肓-(扁鹊与蔡桓公) 高山流水(-俞伯牙) 泰山北斗-(韩愈) 破釜沉舟-(项羽) 力透纸背-颜真卿

1、一鼓作气(曹刿) 2、一字千金(吕不韦)3、一字之师(郑谷)

4、一饭千金(韩信) 5、东山再起(谢安) 6、图穷匕见(荆轲)

7、纸上谈兵(赵括)8、负荆请罪(廉颇) 9、卧薪尝胆(勾践)

10、接竿而起(陈胜、吴广)11、三顾茅庐(刘备)12、孺子可教(张良)

13、四面楚歌(项羽)14、老当益壮(马援)15、投笔从戎(班超)

16、暴殄天物(商纣王)17、暗渡陈仓(刘邦)18、嗟来之食(黔敖)

19、怒发冲冠(蔺相如)20、手不释卷(刘秀、吕蒙)21、韦编三绝(孔子)

22、墨守成规(墨子)23、病入膏肓(蔡桓公)24、鸡犬升天(刘安)

25、俞伯牙 26、口蜜腹剑(李林甫)27、风声鹤唳(苻坚)

28、泰山北斗(韩愈)29、破釜沉舟(项羽)30、东窗事发(秦桧)

31、程门立雪(杨时)32、司空见惯(刘禹锡)33、梦笔生花(李白)

34、力透纸背(颜真卿)35、成竹在胸(文与可,即文同)36、赤膊上阵(许褚)

37、马革裹尸(马援)38、黄袍加身(赵匡胤)39、洛阳纸贵(左思)

40、背水一战(韩信 )41、闻鸡起舞(祖逖)42、初出茅庐(诸葛亮)

43、完璧归赵(蔺相如)44、退避三舍(重耳)45、乐不思蜀(刘禅)

46、指鹿为马(赵高)47、画龙点睛(张僧繇)48、入木三分(王羲之)

49、讳疾忌医(蔡桓公)50、多多益善(韩信)51、秋毫无犯(岑彭)

52、望梅止渴(曹操)53、鞠躬尽瘁(诸葛亮)54、约法三章(刘邦)

55、请君入瓮(周兴)56、举一反三(孔子)57、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58、八斗之才(曹植)59、陆海潘江(陆机、潘岳)60、举案齐眉(孟光、梁鸿)

61、悬梁刺股(苏秦、孙敬)62、沆瀣一气(崔沆、崔瀣)63、江郎才尽(江淹)

64、七擒七纵(诸葛亮)65、毛遂自荐(毛遂)66、铁杵成针(李白)

67、莫须有(秦桧)68、桃李满天下(狄仁杰)69、曲高和寡(宋玉)

70、开卷有益(宋太宗 ) 71、凿壁偷光(匡衡)72、刮目相看(吕蒙)

73、围魏救赵(孙膑)74、一诺千金(季布)75、杀妻救将(吴起)

76、前倨后恭(苏秦)77、不学无术(霍光)78、三令五申(孙武)

79、呕心沥血(李贺)80、近水楼台先得月(苏麟)81、东施效颦(东施)

82、老骥伏枥(曹操)83、有勇无谋(吕布)84、阮囊羞涩(阮孚)

85、枕戈待旦(刘琨)86、奇货可居(吕不韦)87、拔山盖世(项羽)

88、侧目而视(苏秦)89、庖丁解牛(庖丁)9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刘邦)

91、相煎何急(曹丕、曹植)92、神机妙算(诸葛亮)93、笔下生花(李白)

94、胯下之辱(韩信) 95、家徒四壁(司马相如)96、焚书坑儒(秦始皇)

97、囊萤映雪(车胤、孙康)98、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99、路人皆知(司马昭) 100、百步穿杨(养由基)

望梅止渴—曹 操 三顾茅庐—刘 备 初出茅庐—诸葛亮 指鹿为马—赵 高 完璧归赵—蔺相如 负荆请罪—廉 颇 图穷匕见—荆 轲 卧薪尝胆—勾 践 七步之才—曹 植 闻鸡起舞—祖 逖 江郎才尽—江 淹 胸有成竹—文与可 一字千金—吕不韦 毛遂自荐—毛 遂 志在四方—毛 遂 洛阳纸贵—左 思 以人为镜—李世民 曾参杀人—曾 参 陈陈相因—司马迁 入木三分—王羲之 怒发冲冠—蔺相如 双管齐下—张 璪 囊萤照读—车 胤 墨守陈规—墨 翟 目不窥园—董仲舒 背水一战—韩 信 纸上谈兵—赵 括 磨杵成针—李 白 乐不思蜀—刘 禅 围魏救赵—孙 膑 暗渡陈仓—韩 信 凿壁偷光—匡 衡 破釜沉舟—项 羽 刮目相看—吕 蒙 黄袍加身—赵匡胤 朽木粪土—孔 子 相煎何急—曹 植 投笔从戎—班 超 紫气东来—老 子 始终不渝—魏 征 老马识途—管 仲 出人头地—苏 轼 脱颖而出—毛 遂 士别三日—吕 蒙 方寸已乱—徐 庶 白驹过隙—宋太祖 下笔成章—曹 植 东山再起—谢 安 髀肉复生—刘 备 叹为观止—季 札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三寸不烂之舌—毛遂 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赔了夫人又折兵—周 瑜

与唐有关的成语篇六
《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

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

1、一鼓作气(曹刿) 2、一字千金(吕不韦) 3、一字之师(郑谷)

4、一饭千金(韩信) 5、东山再起(谢安) 6、图穷匕见(荆轲)

7、纸上谈兵(赵括) 8、负荆请罪(廉颇) 9、卧薪尝胆(勾践)

10、揭竿而起(陈胜) 11、三顾茅庐(刘备) 12、孺子可教(张良)

13、四面楚歌(项羽) 14、老当益壮(马援) 15、投笔从戎(班超)

16、暴殄天物(武丁) 17、暗渡陈仓(韩信) 18、嗟来之食(黔敖)

19、怒发冲冠(蔺相如) 20、手不释卷(吕蒙) 21、韦编三绝(孔子)

22、墨守成规(墨子) 23、病入膏肓(蔡桓公) 24、鸡犬升天(刘安)

25、高山流水(俞伯牙) 26、口蜜腹剑(李林甫) 27、风声鹤唳(苻坚)

28、泰山北斗(韩愈) 29、破釜沉舟(项羽) 30、东窗事发(秦桧)

31、程门立雪(杨时) 32、司空见惯(刘禹锡) 33、梦笔生花(李白)

34、力透纸背(颜真卿) 35、成竹在胸(文与可) 36、赤膊上阵(许褚)

37、马革裹尸(马援) 38、黄袍加身(赵匡胤) 39、洛阳纸贵(左思)

40、背水一战(韩信) 41、闻鸡起舞(祖逖) 42、初出茅庐(诸葛亮)

43、完璧归赵(蔺相如) 44、退避三舍(重耳) 45、乐不思蜀(刘禅)

46、指鹿为马(赵高) 47、画龙点睛(张僧繇) 48、入木三分(王羲之)

49、讳疾忌医(蔡桓公) 50、多多益善(韩信) 51、秋毫无犯(岑彭)

52、望梅止渴(曹操) 53、鞠躬尽瘁(诸葛亮) 54、约法三章(刘邦)

55、请君入瓮(周兴) 56、举一反三(孔子) 57、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58、八斗之才(曹植) 59、陆海潘江(陆机、潘岳) 60、举案齐眉(孟光、梁鸿)

61、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62、沆瀣一气(崔沆、崔瀣) 63、江郎才尽(江淹)

64、七擒七纵(诸葛亮) 65、毛遂自荐(毛遂) 66、铁杵成针(李白)

67、莫须有(秦桧) 68、桃李满天下(狄仁杰) 69、曲高和寡(宋玉)

70、开卷有益(宋太宗) 71、凿壁偷光(匡衡) 72、刮目相看(吕蒙)

73、围魏救赵(孙膑) 74、一诺千金(季布) 75、杀妻救将(吴起)

76、前倨后恭(苏秦) 77、不学无术(霍光) 78、三令五申(孙武)

79、呕心沥血(李贺) 80.近水楼台先得月(苏麟) 81.囊萤映雪(车胤和孙康)) 锦囊妙句(李贺)

79

唐朝著名的诗人李贺,七岁就开始写诗做文章,才华横溢。成年后,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只好把这苦闷的心情倾注在诗歌的创作上。他每次外出,都让书童背一个袋子(破锦囊),只要一有灵感,想出几句好诗,他就马上记下来,回家后再重新整理、提炼。母亲总是心疼地说:“我的儿子已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写诗上了,真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

李贺在他短暂的26年生涯中,留下了240余首诗歌,这是他用毕生的心血凝成的。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写过这样两句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即是说挖出心肝来当纸,滴出血来写文章。

后来人们常用“呕心沥血”比喻极度劳心苦思。

80

范仲淹是宋朝时的一位政治家、文学家,他学问很好,能诗能文。他写的《岳阳楼记》十分著名,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

范仲淹曾多次在朝廷担任要职,也曾镇守过地方。有一段时间,他镇守杭州。任职期间对手下的人都有所推荐,不少人得到了提拔或晋升,大家对他都很满意。

这时候,有一个叫苏麟的官员,因担任巡检,常常在外,却一直没有得到提拔。当他见到自己周围的同事,无论职位比自己高的、低的都一个个得到了升迁,而自己却没人理睬,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担心自己一定是被这位范大人遗忘了。怎么办呢?直接去找范大人吧,是去争官位,又不便说。不说吧,心里又很不平衡。为此,他心情非常沉重。一天,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委婉的办法来,这就是写首诗去向范大人请教,实际上去提醒他:千万别忘了自己!想到这里,苏麟高兴起来,他赶忙拿出纸认真地写了首诗,并将诗句呈给了范仲淹,很虚心地请他赐教。

范仲淹读着苏麟的诗,很快就会意地笑了。他吟诵着诗中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的诗句,完全懂得了苏麟的言外之意。是呀!怎么能把他忘了呢?很快,苏麟得到了提拔。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的意思是,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着阳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发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这两句诗写得很含蓄,它借自然景色来比喻因靠近某种事物而获得优先的机会。范仲淹很有学问,一看这诗句自然明白了苏麟的心思。

这两句诗后来就流传开了,经过压缩也形成了成语“近水楼台”,不过有了些贬义。它往往用来讽刺那种利用某种方便而获得照顾,率先牟利的情况。在流传中“易为春”也常常写作“早逢春”。

与唐有关的成语篇七
《与战争有关的成语》

与战争有关的成语

刀光剑影 枪林弹雨 势如破竹 旗开得胜 丢盔弃甲 戒备森严 荷枪实弹 冲锋陷阵 溃不成军 人仰马翻

与唐有关的成语篇八
《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历史人物和成语有哪些

1、 一鼓作气(曹刿)2、一字千金(吕不韦)3、一字之师(郑谷)

4、一饭千金(韩信)5、东山再起(谢安)6、图穷匕见(荆轲) 7、纸上谈兵(赵括)8、负荆请罪(廉颇)9、卧薪尝胆(勾践)

10、接竿而起(陈胜、吴广)11、三顾茅庐(刘备)12、孺子可教(张良) 13、四面楚歌(项羽)14、老当益壮(马援)15、投笔从戎(班超)

16、暴殄天物(商纣王)17、暗渡陈仓(刘邦)18、嗟来之食(黔敖)

19、怒发冲冠(蔺相如)20、手不释卷(刘秀、吕蒙)21、韦编三绝(孔子) 22、墨守成规(墨子)23、病入膏肓(蔡桓公)24、鸡犬升天(刘安) 25、高山流水(俞伯牙)26、口蜜腹剑(李林甫)27、风声鹤唳(苻坚) 28、泰山北斗(韩愈)29、破釜沉舟(项羽)30、东窗事发(秦桧)

31、程门立雪(杨时)32、司空见惯(刘禹锡)33、梦笔生花(李白)

34、力透纸背(颜真卿)35、成竹在胸(文与可,即文同)36、赤膊上阵(许褚) 37、马革裹尸(马援)38、黄袍加身(赵匡胤)39、洛阳纸贵(左思) 40、背水一战(韩信 )41、闻鸡起舞(祖逖)42、初出茅庐(诸葛亮) 43、完璧归赵(蔺相如)44、退避三舍(重耳)45、乐不思蜀(刘禅) 46、指鹿为马(赵高)47、画龙点睛(张僧繇)48、入木三分(王羲之) 49、讳疾忌医(蔡桓公)50、多多益善(韩信)51、秋毫无犯(岑彭) 52、望梅止渴(曹操)53、鞠躬尽瘁(诸葛亮)54、约法三章(刘邦)

55、请君入瓮(周兴)56、举一反三(孔子)57、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58、八斗之才(曹植)59、陆海潘江(陆机、潘岳)60、举案齐眉(孟光、梁鸿)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 一鼓作气(曹刿) 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 卧薪尝胆(勾践) 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 :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 焚书坑儒(秦始皇) 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 :一饭千金(韩信) 四面楚歌(项羽) 约法三章(刘邦) 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 破釜沉舟(项羽) 手不释卷(刘秀) 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 十面埋伏(项羽)

投笔从戎(班超) 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 老当益壮(马援)

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 七步成诗(曹植) 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 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 东山再起(谢安) 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 凿壁偷光(匡衡) 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 精忠报国(岳飞) 东窗事发(秦桧) 胸有成竹(文与可)

鞠躬尽瘁—诸葛亮 锦囊妙计—诸葛亮 庐—诸葛亮

虎踞龙盘—诸葛亮 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植

三顾茅庐—刘 备 髀肉复生—刘备 陈相因—司马迁

得陇望蜀——岑彭 指鹿为马—赵 高 身是胆—赵云

完璧归赵—蔺相如 负荆请罪—廉 颇 薪尝胆—勾 践

兔死狗烹—勾践 不学无术—霍光 如嚼鸡肋—杨修

不知所云—诸葛亮 初出茅集思广益—诸葛亮望 才占八斗—曹 后患无穷—刘备 陈 超群绝伦—关羽 一 图穷匕见—荆 轲 卧 坚壁清野—荀彧

七步之才—曹 植 闻鸡起舞—祖 逖 江郎才尽—江 淹 曾参杀人—曾 参

一字千金—吕不韦 志在四方—毛 遂 洛阳纸贵—左 思 以人为镜—李世民

怒发冲冠—蔺相如 双管齐下—张 璪 囊萤照读—车 胤 墨守陈规—墨 翟

目不窥园—董仲舒 梁刺股—苏秦、孙敬

乐不思蜀—刘 禅 叹为观止—季 札

破釜沉舟—项 羽 木粪土—孔 子

相煎何急—曹 植 终不渝—魏 征

老马识途—管 仲 别三日—吕 蒙

方寸已乱—徐 庶 再起—谢 安

势如破竹—杜预 神速—郭嘉

出言不逊—张郃 相看—吕蒙

吴下阿蒙—吕蒙 渴--曹操

暴殄天物--商王 不释卷--吕蒙

孺子可教--张良 纸上谈兵--赵括

背水一战--韩信 破釜沉舟--项羽

背水一战—韩 信 围魏救赵—孙 膑 刮目相看—吕 蒙 投笔从戎—班 超 出人头地—苏 轼 白驹过隙—宋太祖 车载斗量—赵咨 大器晚成—崔琰 庸人自扰—陆象先 怒发冲冠--蔺相如 一饭千金--韩信 赤膊上阵--许褚 磨杵成针—李 白 悬 凿壁偷光—匡 衡 黄袍加身—赵匡胤 朽 紫气东来—老 子 始 脱颖而出—毛 遂 士下笔成章—曹 植 东山 断头将军—严颜 兵贵 负重致远—庞统 刮目讳疾忌医—蔡桓公 望梅止 暗渡陈仓--韩信 手

嗟来之食--黔敖 韦编三绝--孔子

宝刀未老--黄忠 旁若无人--荆轲 墨守成规--墨翟 狡兔三窟--冯煖

病入膏肓--景公 鸡犬升天--刘安 乐不思蜀--刘禅 投笔从戎 --班超

三令五申--孙武 大义灭亲--卫大夫石 东窗事发--岳飞 成竹在胸--苏轼

东山再起--谢安 偃旗息鼓--赵云 入木三分--王羲之 闻鸡起舞--祖逖

风声鹤唳--苻坚 梦笔生花--纪少瑜 口蜜腹剑--李林甫 力透纸背--颜真卿

泰山北斗--韩愈 司空见惯--刘禹锡 黄袍加身--赵匡胤 程门立雪--杨时

三寸不烂之舌—毛遂 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赔了夫人又折兵—周 瑜

老牛舐犊—杨高山流水--俞伯牙与钟子期


与唐有关的成语相关热词搜索:唐的成语 带唐字的成语 带唐的成语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与唐有关的成语”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与唐有关的成语"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22240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