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安慰重病患者的话语

安慰重病患者的话语

2016-02-13 10:04:5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安慰重病患者的话语篇一《护患沟通》 ...

安慰重病患者的话语篇一
《护患沟通》

安慰重病患者的话语篇二
《护患沟通》

安慰重病患者的话语篇三
《护患之间沟通》

护患沟通的原则和技巧

一、护患沟通的基本原则

1.让病人主动表达

在整个会谈中,护理人员应尽量鼓励病人自行选择话题来谈,倾听且引导病人诉说,切勿打断。借此提升病人的自尊,增强其自我价值感。

2.少用说理的方式

在整个交谈中,护理人员最容易出的偏差是试图用说理来说服病人,或想就此纠正他的想法,反而阻碍了病人的吐露。应尽量鼓励其说出自己的感觉与想法,护理人员可由此获得更多的资料。

3.采用开放式的交流

护理人员在询问病人时,少用封闭式问句,如:“是”或“不是”的问法,而应使用开放式问句,如:“你认为呢?”以收集更详实、广泛的资料。互动中,给予立即反馈,以鼓励病人更多的表白。

4.把握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的构成,一是主观因素,它包括使用语言者的身份、思想、职业修养、性格、心情、处境;二是受语言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掌握这些主、客观因素,是成功沟通的基本要素。

5.了解沟通对象

护患沟通效果受病人身份、文化、职业、思想、性格、心情、处境等因素的影响。护士应根据病人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性格特征、心情处境、以及不同时间、场合的具体情况,选择病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和内容进行交流沟通。

6.综合运用语言和非语言交流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充分说明了语言艺术的魅力和作用。应以高雅脱俗的言谈、诚挚温馨的笑容、亲切谦逊的态度、庄重稳健的举止并举,构成护理语言、非语言交流系统。

7.信任和尊重病人

信任是护患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病人授权护士进行护理工作的先决条件,更是护患沟通的前提。充实的专业知识是获得信任的关键。尊重病人和家属的人格,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护士守时、说话通情达理、随叫随到,认真负责等给病人以一贯的感觉,加深其对护士的信任印象。

由于年龄特征、性别差异、经济条件、文化背景、地区风俗、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病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角色行为,护士与他们沟通时应该做到一视同仁,尊重病人的人格。

二、护患沟通的技巧

(一)言语沟通技巧

1.启发病人主动谈话,鼓励自我暴露

临床调查证明,护士对病人是否有同情心,是病人是否愿意和护士谈话的关键。对于病人来说,他认为自己的病痛很突出;而对于护士来说,病人有病痛是正常的事。如果护士的情感没有“移入”病人,就会缺乏对病人的同情心。

如果病人感到护士缺乏同情心,他就不能主动和护士交谈。即使谈也是仅限于护理的技术性内容,而不流露任何情感和提出对护理工作的看法,而这些看法往往包括医疗护理的意见,对自己病情的理解、担心和自我心理状态的描述等等。这样就失去了进行心理护理的基础资料。所以,护士只有尊重病人,取得病人的好感,同情和理解病人,才能引导病人说话。病人说了话,就有了心理护理的依据,才可以对症进行心理护理,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整体护理。

此外,对谈话内容感兴趣,也是使谈话成为可能的前提。特别是在引导那些沉默寡言的病人说话时,一方面要有意找出病人感兴趣的话题,另一方面在谈话中,对任何话题都要表示出相当的兴趣。但也要注意,和病人闲聊,对病人热情过度,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2.掌握使用开放式谈话,避免使用封闭式谈话

如果有一病人告诉护士说:“我头痛。”护士回答:“吃片‘去痛片’吧。”这样,就头痛问题的谈话,则无法继续了。这种谈话就是“封闭式”的谈话。如果护士这样说:“哦,怎么痛法,什么时候开始的?”或问:“痛得很厉害吗?”这样病人谈话就不会终止,护士可以从病人的回答中继续提问,这种谈话就是“开放式”的谈话。如有一位第二天将接受肺叶切除术的病人对护士说:“我有点害怕。”护士答:“你不用害怕。”谈话就这样中止了。这位护士可能很想安慰病人,但她缺乏语言沟通技巧,采用了“封闭式”的谈话,结果病人心理未能进一步表露,护士也未能做心理护理,影响护患沟通的深入,使病人陷入痛苦的深渊。

3.沟通中重视反馈信息,善于利用反馈的信息

病人和护士谈话时,护士对所理解的内容及时反馈给病人,例如,适时地答:“嗯”“对”,或用点头的方式表示赞同,这样表示护士在仔细听,也听懂了,已理解了病人的情感。同样,护士向病人说话时,可采用目光接触、简单发问等方式探测病人是否有兴趣听,听懂没有等,以决定是否继续谈下去和如何谈下去。这样能使谈话双方始终融洽,不致陷入僵局。

4.掌握倾听的技巧,了解病人的想法和他们对护理的期望

与病人交谈时,如果听者心不在焉地似听非听,或者随便中断病人的谈话或随意插话都是不礼貌的。在与病人交谈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倾听对方所谈内容,甚至要听出谈话的弦外之音,即听到病人的生理、认识和情感的反应。特别是老年病人由于生理的变化,往往叙述问题较慢,有时出现唠唠叨叨,有时甚至很难听懂病人讲话的内容,此时倾听应有足够的耐心,做到专心致志,抓住主要内容,边听边思考边整理分析,这样沟通效果会更好。如有一名护士,在向病人家属介绍病情时,斜着身子,两手插在口袋中,显得高傲不凡,漫不经心,家属当即表示不信任,去找领导,非要亲自陪护不可,影响了护理人员在病人家属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影响了护患沟通。

另外,谈话时要用相互能理解的词语。如,告诉有的病人“此药对××敏感。”由于病人对“敏感”二字概念不清,这一信息反使病人增加疑虑。在临床上,经常发生护士埋怨病人不认真听以致记不住护士的话,明明已经交代清楚的事还反复问。这是因为对病人来说,他可能是处于焦虑、恐惧等不平静心理状态下,对所给予的信息很容易遗忘;而对护士来说,则可能由于她说话速度快,所给信息复杂或比较含糊而使病人记不住。

5.了解沉默的含义,处理好谈话中的沉默艺术

病人谈话中出现沉默有四种可能。第一是故意的,是病人在寻求护士的反馈信息。这时护士有必要给予一般性插话,以鼓励其进一步讲述。第二是思维突然中断,或是出于激动,或是突然有新的观念闪现。这时护士最好采用“反响提问法”来引出原来讲话的内容。例如,一个病人说:“昨晚我睡的不太好。”这时出现突然的停顿。护士应当说:“你昨晚睡的不太好?”这样会引导病人按照原来的思路说下去。如若不然,护士说:“一个晚上睡的不好,没有多大关系。”这样说就会妨碍病人说出原来要说的内容,护士也无法了解病人睡眠差的真正原因。第三是有难言之隐。为对病人负责,应通过各种方式启发病人道出隐私,以便医治其心头之痛。第四是思路进入自然延续的意境。有时谈话看起来暂时停顿了,实际上是谈话内容正在富有情感色彩的引伸。沉默本身也是一种信息交流,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护士对病人谈话时,也可运用沉默的手段交流信息。运用得当可起到很有价值的作用。如病人焦虑时,护士可以告诉病人:“您不想说,可以不说,我可以陪您一会儿”,这样可以使病人感到舒适和温暖,病人在沉默中体验到护士正在替他分担忧愁,感到护士与他的情感正在相互交融。但长时间的沉默又会使双方情感分离,应予避免,打破沉默的最简单方法是适时发问。

6.不使用伤害性语言,避免对病人的不良心理刺激

伤害性语言可以代替种种劣性信息给人以伤害刺激,从而通过皮层与内脏相关的机制扰乱内脏与躯体的生理平衡。如果这种刺激过强或持续时间过久,还会引起或加重病情。临床上引起严重后果的伤害性语言有如下几种:

恶劣的刺激性语言——包括对病人训斥、指责、威胁、讥讽和病人最害怕听到的语言。例如,一脑出血病人因大便弄到了床上,被护士训斥一顿,几分钟后病人出现了昏迷;一肺心病病人,因自己调整氧气阀受到了护士的严厉指责,因而加重了心力衰竭,经抢救无效而死亡;还有的医护人员当面告诉病人疾病治疗无望,也能加速病人的死亡。

消极的暗示性语言——护理人员有意无意的言语会给病人造成严重的消极情绪。比如有个病人害怕手术,提心吊胆地问护士:“我这手术有危险吗?”护士冷冰冰地说:“谁敢保证!反正有下不来手术台的!”结果病人拒绝手术,拖延了手术期,影响了病情的预后。 破坏性语言——护理人员由于自己的情绪欠佳,告诉病人一些破坏性治疗效果的语言,这将严重危害病人的治疗。

工作人员的不良谈话——由于渴望知道自己的病情,病人会留意工作人员的言谈,并往往与自己联系。护士们在病人面前窃窃私语,病人听得片言只语后乱加猜疑,或根本没听清而纯属错觉,这都容易给病人带来痛苦或严重后果。

7.善于使用美好语言,发挥语言的积极作用。美好的语言,不仅使人听了心情愉快,

感到亲切温暖,而且还有治疗疾病的作用。护士每天与病人接触,频繁交往,如果能注意发挥语言的积极作用,必将有益于病人的身心健康,大大提高护理水平。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护士应当熟练运用的语言主要有如下几种:

礼貌性语言——礼貌性语言可以使病人感到自己受到重视和尊重,给病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护患双方容易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为护患沟通打下进一步交往的基础。所以,护士说话要讲礼貌,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与病人说话时,注意使用合适的称谓,多使用商量的口吻与病人交谈,少用命令性口吻。

安慰性语言——医务人员对病人在病痛之中的安慰,其温暖是沁人肺腑的,所以护士应当学会讲安慰性语言,对老人和感情脆弱的病人要多用安慰性语言。例如,对刚进院的病人,护士主动对他说:“我是您护理组的负责护士,名叫×××,有事情找我,不必客气。”在早晨见到刚起床的病人就说:“您昨晚睡得很好吧,看您今天气色很好。”话虽简短,但病人听后感到亲切愉快,这可能会使他这一天的心境一直很好。对不同的病人,要寻找不同的安慰语言。对牵挂丈夫、孩子的女病人,可安慰她:“要安心养病,他们会照料好自己的。有不少孩子,当大人不在的时候更懂事。”对事业心很强的中年人或青年人,可对他们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对于病程较长的病人,可对他们说:“既来之,则安之,吃好、睡好、心宽,病会慢慢好起来的。”对于较长时间无人来看望的病人,一方面通知家属亲友来看望,一方面对病人说:“你住进医院,亲人们放心了。他们工作很忙,过两天会来看您的。”

鼓励性语言——护理人员对病人的鼓励,实际上是对病人的心理支持。它对调动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护士应当学会对不同的病人说不同的鼓励性的话,尤其对孩子要多用鼓励性语言。比如,对新入院的病人说:“我们这里经常治你这种病,比您重得多的都治好了,您这病一定能很快治好!”对病程中期的病人则说:“治病总得有个过程,贵在坚持!”对即将出院的可说:“出院后要稍加休息,您肯定能做好原来的工作!”。

劝说性语言——病人应当做到而一时不愿做的事,往往经医务人员的劝说后而顺从。例如,有位52岁的男性早期胃癌病人,因害怕手术,宁肯速死也不肯作手术。家人再三劝说无效,而护士的一席话却使他愉快地接受了手术,结果预后颇佳。

积极的暗示性语言——积极的暗示性语言可以使病人有意无意地在心理活动中受到良好的刺激。比如,看到病人精神比较好,就暗示说:“看来你气色越来越好,这说明治疗很有疗效。”对挑选医生治病的病人说:“别看某某医生年轻,可他治你这种病还真有经验。”给病人送药时说:“其他病人说这种药效果很好,您吃了会有效的。”

指令性语言——有时对有的病人必须严格遵照执行的动作和规定,护士指令性的语言也是必须的。比如,做精细的处置时指令病人“不许动”;病人必须空腹抽血或检查时,指令病人不得进食;静脉点滴时指令病人“不得随便调快速度”;对肾脏和心脏病人告诉他们:“一定要低盐饮食”等等。护士在表达这种言语时,要显示出相当的权威性来。

(二)非言语沟通技巧

1.用超语词性提示沟通

超语词性提示就是我们说话时所用的语调、所强调的词、声音的强度、说话的速度、流畅以及抑扬顿挫等,它会起到帮助表达语意的效果。如:“我给你提点意见”这句话,如果说的声音低一些,语气很亲切,就被人理解为恳切的帮助;如果声响很高,语气又急又粗,就会被人理解为情绪发泄;如果加重“你”这个词,就突出对你一个人的不满意,等等。

2.用目光接触沟通

目光接触是非言语沟通的主要信息通道。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既可以表达和传递情感,也可以显示个性的某些特征,并能影响他人的行为。目光接触可以帮助谈话双方的话语同步,思路保持一致。但目光相互接触时间长,则成凝视。凝视往往包含多种涵义,有时带有敌意,有时也表示困苦。病人对护士的凝视多是求助。在临床上,护士和病人交谈时,要用短促的目光接触检验信息是否被病人所接受,从对方的回避视线、瞬间的目光接触等来判断对方的心理状态。与病人沟通时应以期待的目光,注视病人的面部,避免从头到脚看病人,避免面无表情斜视病人,避免不注视病人横眉扫视病人。

3.通过面部表情沟通

护士对病人的表情是以职业道德情感为基础的,当然也与习惯过程和表达能力有关。至于病人的表情,有经验的护士很容易总结出规律来,只要留意,就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弗洛伊德说过:“没有一个人守得住秘密,即使他缄默不语,他的手指尖都会说话,他身体的每个汗孔都泄露他的秘密。”因此,护士应当善于表达与病人沟通的面部表情,更要细心体察病人的面部表情,根据面部表情可以观察病人的身心状况。有的护士话语并不多,但微微一笑,往往比说多少话都起作用。“微笑是最美好的语言”,这句话颇有道理,微笑可使病人消除陌生感、恐惧感,增加对护士的信任,缩短护患间的距离。相反,护士的表情冷漠,则可增加病人的紧张感,会使他们认为这样的护士难以接近,不愿透露生理和心理的问题,护士无法从病人那儿获得更多的信息,阻碍彼此的沟通,影响有效的护理。

4.运用身段表达沟通

指以扬眉毛、扩大鼻孔、撅嘴、挥手、耸肩、点头、摇头等外表姿态进行沟通的方式。这些方式相当于无声的语言,也是很重要的方面。例如,诚恳友善地向他点头,激动、温暖和安全感就会油然而生。

5.适当运用人际距离进行沟通

人际距离是交往双方之间的距离。有人将交往距离分为四种:亲密区,约0.5米以内,可感到对方的气味、呼吸、甚至体温;个人区,约为0.5~1.2米;社交区,即相互认识的人之间,约为1.2~3.5米;公共区,即群众集会场合,约为3.5~7米。护士要有意识地控制和病人的距离,适当打破这种社会习惯的约束,尤其是对孤独自怜的病人、儿童和老年病人,表示体贴和同情,主动缩短交往距离,使病人产生温暖亲切感,更有利于情感沟通。但对有的病人交往距离过短,也会引起反感。

6.运用接触进行沟通

接触是指身体的接触。据国外心理学家研究,接触的动作有时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按中国的文化背景和风俗,除了握手之外,在医院这样的公共场合,只限和儿童接触较为随便。儿童通过触摸,会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对成年病人,护士的某些做法如果得当,也可收

安慰重病患者的话语篇四
《癌症病人愿意听和不愿意听的话》

安慰重病患者的话语篇五
《关爱患者》

安慰重病患者的话语篇六
《四句话说死病人》

四句话说死病人-医生的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

(2010-02-18 19:33:23)

转载▼

标签: 分类: 丁香园选摘

健康

四句话说死病人-医生的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由“四句话说死病人”想到的

一个从乡下长途跋涉来县城看病的患者,好不容易借了点钱,在他认为“水平最高”的县医院挂了一位专家的号,一见面,这位专家看了看检查报告,第一句话就说:“你来晚了”。第二句话说:“没治了。”第三句话说:“回家吧。” 这时,病人精神上已经快受不了了,急忙央求医生说:“大夫,您给看看还有没有其它办法,求求您了。”

医生的第四句话,让这个病人当场就站不起来了:“你早干什么去了?”

“上面这个故事不是虚构的,而是真实的案例。我们叫它‘4句话说死病人’。”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导师刘志平说,“因为这位农民患者,还没出医院大门就一命呜呼了。”

“穿上白大褂,就不能乱说话,就要对自己出口的每个字、每个表情负责。”曾任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医院副院长的刘志平,脑子里装了大量这样的故事,每一个都能让他的医生学员们重新审视一回自己的职业。

(二)别让我们觉得我们只能等死

“从那以后,父亲再也不配合护士吃药了,他拒绝治疗,而且对所有医护人员的话很反感。”

参加人文医学培训的新疆医科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孟勤,在课堂上就回忆起一个她本人的亲身经历。

那一年,她的父亲——73岁的孟老突然感觉胸口有些憋气,走路有些喘。但又不那么明显。学医的女儿,还是带老父亲到医院检查了一番。

“肺源性心肌梗死,最好马上手术治疗。”当心脏科医生经过一番检查、化验之后,将这个结果就这样硬邦邦地甩给他们时,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孟老嘣的一下坐在医生办公室的椅子上,半天没站起来。

“这场面我至今还记得很清楚,虽然父亲已经离开我们3年了。”孟勤回忆道,“我也是医生,我不明白那天那个医生为什么那么直白,他的话对父亲来说太突然了。”虽然事实很难接受,但坚强的孟老仍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他相信,只要快点手术,自己就能获

救。

等了一天,一位负责医生说,“需要会诊讨论治疗方案”。等了两天又说需要请一位专家来加入方案讨论。第三天、第四天„„孟老等待着,猜测自己病情的严重程度。终于,在入院一周后,医生跟孟老说:“你也看见了,我们这么多专家一起讨论了很长时间,你的病要想治好是不可能的了,因为你年岁太大,如果手术,麻醉这关你就挺不住。”

“从那以后,父亲再也不配合护士吃药了,他拒绝治疗,而且对所有医护人员的话很反感。我理解他,他一定是认为自己这个病只能等死了,没必要费那么多事。”孟勤说。

医护人员拿孟老没办法,不得已叫来了科主任。科主任来到孟老的病床边:“孟老,您好,我是心内科主任,今天来看看您,听说您遇到点小麻烦。别着急,看我能不能帮助您。”

孟老把一肚子的怨气朝他发泄了出来。

科主任听完后,耐心地说:“肺源性心肌梗死是一种慢慢积累成的疾病,所以您之前没觉出这个病的严重性,是可以理解的。您想马上手术,我很佩服您的勇敢,但现在遇到点特别的情况,因为手术需要全身麻醉,您目前的身体情况,恐怕承受不住麻醉药对您心脏的考验。不过,孟老,您别着急,手术这个办法咱们使不了,但是也可以药物治疗啊。合理地吃药,也可以让您的身体恢复起来。”

科主任的一番解释之后,孟老当天就开始配合护士用药了。

“虽然父亲最终还是走了,但这件事给我很多感触。如果一开始医生就像科主任那样耐心地讲解,父亲可能会更积极地配合治疗。”孟勤说,”所以,我想替全中国的患者向医生们说:‘您的一句话,对我们真的很重要,它能让我们清楚地了解一下自己的病,让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还能做什么,别让我们觉得我们只能等死!”

(三)“如果病人走出你的诊室以后不能够做到病情得以减轻1/3,你就不是一个好医生。”

“不管是‘4句话说死病人’,还是孟老的故事,都说明一个问题:我们许多医生不懂得怎么‘回应’患者。”刘志平说,“回应,其实就是给与相应的行动。比如病人脸部表情很紧张,那么医生要以安慰的话语来回应;如果病人表现得很希望得到救助,那么医生要首先用语言和表情回应以努力帮助。没有回应相当于漠视。只能给病人心情雪上加霜,不仅对病情没有帮助,还会使得医患关系恶化。”

回应患者,最重要的还是医生的语言。没有一个医生不是真心想把病人治好的。然而现实中,医患矛盾的产生,往往就是在关键时刻,医生们“不会说话”——不知道怎样向患者解释病情。”刘志平说,“这里面学问大得很。”

比如,患者一进诊室的门,医生就微笑、点头,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建立起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信任。“让患者感觉到你是他可以依靠的人。”

然后,耐心地让病人叙述自己的病情,面临的困惑,尽情释放内心的恐惧和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医生应该频频地点头、用一些“嗯、嗯”的语气词,表示理解,让患者感受到尊重。

在向患者解释病情时,医生要注意病人的背景,农民患者对医生的话较为言听计从。教师人群则被很多医生公认为“最难听话”的病人,因为他们有很严谨的探讨精神,喜欢追根求源弄个明白。

那么,就请医生在治疗方案的选择、药物副作用与药效的比较、手术与保守治疗的利弊衡量上,一定要注意解释决策的过程。“总之,言不在多,有爱则灵。” 优秀的医疗技术、高新的医疗设备,并不总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医生良好的语言,不是药物胜似药物,可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让他更加配合治疗。

“如果病人走出你的诊室以后不能够做到病情得以减轻1/3,你就不是一个好医生。”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卫生局长,人文医学学员郭开同说。

(四)“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还有一类医生,不是“不会说话”,而是“不爱说话”。

有一个做鼻腔手术的病人,手术很成功,术后,病人被护士推向病房。病人鼻腔里的支撑管要到病房才能卸下。刚走到楼道,家属发现病人表现出很憋气的样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家属就急忙拽住楼道

安慰重病患者的话语篇七
《重症患者的人文关怀(1)》

重症患者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指对人、人的生命与身心健康在终极意义上的敬畏、尊重与关爱。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是把对人的关怀作为一切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近几年医学科学的进步和高新技术在诊疗工作中的运用,临床护理专业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护理在急危重症的救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重症患者的特殊场所,管理方式具有封闭性,患者又处于危重状态,心理、生理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对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人文关怀更是不可缺少。

在我们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以来,通过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人文关怀,使我们科室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现将具体体会报告如下。

一、加强护理人员的教育,使其转变观念

传统的护理观念是针对疾病护理,忽略了患者心理状况护理。通过教育、宣传,使护理人员认识和理解当今护理领域中的转变。要求护士在注重患者治疗需要的同时,也要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树立“人文”观念,尊重患者权利,满足患者“医疗+舒适”的需求,提高护士服务质量和态度。

1、清醒重症患者,护士应详细告知室内外的环境和主要医疗措施,减轻其孤独、恐惧感,尊重患者的人格。认真落实基础护理,为了把病人的生活护理做得更细,我们集资购置了理发用具和洗发用品等,在做好日常护理的同时护士们克服困难根据病人需要为他们提供及时的生活护理,为患者理发增加洗头和温水擦浴的次数等。有的病人出汗较多,护士们就给他们温水擦浴后涂爽身粉,有的病人皮肤干燥护士们就为他们涂润肤油。有的病人头皮屑太多,护士们就专门购置了去屑洗发液,有的病人指(趾)甲过长护士们就细心地为他们修剪。对昏迷、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患者,护士在进行操作时也要亲切呼唤患者姓名;当患者有亲情需要时,尽量给予满足,提供家庭氛围的护理环境,如果在重症监护室,必要时可提供现代通讯工具供患者与家属联系。

为此患者及家属非常满意,家属每次探视都向护士们表示感谢。我们从细微之处入手,从小事做起,把基础护理、人文关怀带给重症患者。

2、加强护理技能培训

对重症患者护士必须具备过硬的技术,才能准确快速处理患者,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这就要求每位护士必须掌握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器等操作,对病情观察做到细致、周到、及时。通过护士的操作,能使患者病痛减轻到最小,消除患者和家属恐惧感。同时保障各种急救药品、物品做到100%的准确到位,仪器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确保抢救及各项操作顺利进行

二、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增加信任

1、重视语言沟通能力

为意识清醒的患者做任何操作,特别是使用各种约束时,要向患者解释使用的必要性,使其消除人格受限的心理感觉,取得良好配合。工作中特别强调不能只关注监护仪上的图形、数字的改变,而忽视了患者的存在。要求护士每天花时间与患者进行交谈,抓住时机对患者说些安慰性、鼓励性、积极暗示性和健康指令性的话语,充分调动患者自身的抗病能力。尽量避免在患者床边讨论病情,对昏迷患者的用语也要谨慎。在抢救危重患者时,要拉上隔帘,注意保护周围患者,同时给予其他患者安慰和心理上的支持。

与患者沟通时注意:语调表情和态度、本着诚信、尊重、同情的心。例如:亲切地与刚从麻醉苏醒的患者交谈,告诉他:“你的手术已经做完了,你现在在术后监护室。我是你的监护护士,你现在还在用呼吸机维持呼吸,身上还带有多条管路,现在需要你配合„„”使患者感

到踏实、安心,能够配合护理工作。

2、加强非语言性沟通的应用

在与患者交谈时注意力要集中,态度诚恳,并不时的加以点头或手势,以增添语言的力度,使患者深切体会到医护人员对他的关心。部分患者因气管切开或插管不能言语,护士可通过患者的表情、手势、口形等来判断患者所要表达的意图。为有书写能力的患者准备了写字板和笔,供其表达各种需求。同时在各种操作前进行适当的触摸,如轻拍一下患者的肩和手,以示打招呼,增添了患者的温暖感和亲切感,使之更好地配合治疗。

三、营造良好的治疗护理环境

在病房每一件物品的摆设和使用都要从患者舒适方便的角度出发。合理安放患者,尽量将稳定期患者与危重患者隔开;对烦躁不安,痛苦呻吟的患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症状并使其安静。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和需求,播放一些优雅舒缓的音乐,以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使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下早日康复。

四、及时与家属沟通,满足家属需求

护士应加强责任心、爱心,带着爱去工作,在“ 以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模式的指导下,学会关心患者家属的心理感受。护士应配合医生向家属告知患者的病情,请不要留太多家属在病房,以免影响治疗、抢救及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留好联系地址和电话号码以便随时与家属保持联系,进一步取得家属的配合。如患者需转入ICU告知家属患者在ICU的护理特点。一般情况下每周允许家属入室探视两次,有特殊心理需求的患者可以适当延长亲属陪同时间或在必要时增加探视次数。家人入住ICU,作为家属肯定心急如焚,要进行换位思考,体谅家属的痛苦,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要求,做到以情服人,增加家属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信任.

五、临终关怀

在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护理人员应怀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同时通知家属。以切实的抢救行动和言谈举止,稳定家属的情绪。在不影响治疗抢救及工作秩序的情况下,为家属提供时间和空间,使家属能够释放沉重的悲情,以达到疏导心理情感的目的。当通过临终护理的人文关怀,能够较好地帮助家属去应对痛苦、悲伤和死亡,使家属最终能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接受亲人的死亡而不留下遗憾和愧疚;不责怪,不愤恕,这就是临终护理的成功,也是人文关怀的真实体现。

人文关怀本质上集中地体现在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患者的权利和需求的尊重,对患者人格尊严的关心和关注,能更好的规范和指导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关注护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将“患者要我服务”换变为“我要服务于患者”。在开展优质护理活动以前,护理的满意度调查的结果并不是十分令人满意,正所谓“付出与回报不能成比例”。回顾整个的工作过程,缺少的正是人文关怀理念及内涵的体现。在人文关怀实施后,我们科室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护士从患者的角度去探讨其内心世界,不但使患者的需要得到满足,帮助其实现更加健康。而护士在患者的信任中,增强了责任感和爱心,从而促进了护士自身价值的体现,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避免了质量缺陷的发生。

共同分享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的花香弥漫,使穿杖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不觉得凄凉。

安慰重病患者的话语篇八
《急救工作中的语言沟通技巧》


安慰重病患者的话语相关热词搜索:安慰引产患者的话语 如何安慰重病的人 怎么安慰亲人重病的人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安慰重病患者的话语”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安慰重病患者的话语"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22546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