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什么高什么徒的成语

什么高什么徒的成语

2016-02-22 10:30:3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什么高什么徒的成语篇一《包含“徒”的成语》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什么高什么徒的成语》,希望能帮助到你。

什么高什么徒的成语篇一
《包含“徒”的成语》

成语

徒读父书徒劳往返徒劳无功徒劳无益徒乱人意徒托空言徒有虚名徒子徒孙家徒四壁

马齿徒增往返徒劳不逞之徒不轨之徒高阳酒徒拼音túdúfùshū

túláowǎngfǎn

túláowúgōng

túláowúyì

túluànrényì

tútuōkōngyán

túyǒuxūmíng

túzǐtúsūnjiātúsìbì

mǎchǐtúzēng

wǎngfǎntúláo

bùchěngzhītú

bùguǐzhītúgāoyángjiǔtú

典故

出处

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括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徒能读其父书,不知合变也。”

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徒劳:白花力气。来回白跑。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大夫今日见谕,公则公言之,私则私言之,不必效舌剑唇枪,徒劳往返耳。”

白白付出劳动而没有成效。《庄子·天运》:“推舟于陆也,

劳而无功。”《管子·形势》:“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白费劲,没有一点用处。清·林则徐《查勘矿厂情形试行

开采折》:“倘实系硐产全枯,徒劳无益,则名是实非之厂。”

意:心情。只会扰乱人的心宋·苏轼《富郑公神道碑》:“始情,起不到别的作用。受命闻一女卒,再受命闻一男

生,皆不顾而行,得家书,不发而焚之,曰:„徒乱人意。‟”

白把希望寄托于空话。指只讲《史记·太史公自序》:“子空话,而不实行。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

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却说司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曰:„乃马良之弟马谡也。‟懿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

徒弟和再传的徒弟。比喻一脉相传的人(含贬意)。

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文君分贫困,一无所有。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

家徒四壁立。”

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谷梁传·僖公二年》:“璧则犹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是也,而马齿加长矣。”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徒劳:白花力气。来回白跑。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

六回:“大夫今日见谕,公则公言之,私则私言之,不必效舌剑唇枪,徒劳往返耳。”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左传·襄公十年》:“故五族聚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闹事捣乱的人。。”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

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走!西南。秦末郦其食即此乡人,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对刘邦自称“高阳酒徒”。用以儒人也。”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好色之徒好事之徒酒色之徒实繁有徒市井之徒

饕餮之徒亡命之徒烟波钓徒

名师出高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hàosèzhītú喜欢女色、玩弄女性之人。

hàoshìzhītú喜欢多事或好管闲事的人。

《孟子·万章上》:“好事者为之也。”

jiǔsèzhītú

指沉迷于吃喝与女色之中的人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以后相处的虽多,都是豪

华之辈,酒色之徒,但知买笑追欢的乐意,那有怜香惜玉的真心

shífányǒutú实:实在;繁:多;徒:徒《书·仲虺之诰》:“简贤附势,众,群众。实在有不少这样的实繁有徒。”shìjǐngzhītú

人。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管子·小匡》:“处商必就市井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孟子·万章下》:“在国曰市的人。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

庶人。”

tāotièzhītú比喻贪吃的人。

wángmìngzhītú

指逃亡的人。也指冒险犯法,《周书·郭彦传》:“亡命之徒,不顾性命的人。咸从赋役。”

yānbōdiàotú

烟波:水波渺茫,看远处有如《新唐书·张志和传》:“以亲既

烟雾笼罩;钓:钓鱼。旧指隐丧,不复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逸于渔的人。

钓徒。”

míngshīchūgāotú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

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shàozhuàngbùnǔlì,lǎ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odàtúshāngbēi

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例子

括~,不知变通,非将才,愿王勿遣。(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八回)

博洛兴师动众,旷费时日,~。(华而实《汉衣冠》七)

做事要讲效益,~的事不要去做。

我在西报上,看见这种议论,也不止一次了,……光景是~罢?(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六回)

他已穷到~,身无分文的地步了。

如有~假托民军,借端扰害治安,即为人民公敌。(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十八回)

无知骨子里是个~,怎敖得住!家里不能做手脚,便在外面寻花问柳。(清·张南庄《何典》第八回)

可是中国真也还有~,竟有人不怕中暑的跑到真茹的“望岁小农居”这洋楼底下去请教他了。(鲁迅《伪自由书·后

但此辈~,不可善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周三》)朝中服赤芾乘轩车者,三百余人,皆里巷~,胁肩谄笑之辈。(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五回)原来这个凶手是匪军一旅马希山的部下—杨三楞。身强力大,一手好枪法,能喝酒,是个不怕死的~。(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什么高什么徒的成语篇二
《包含-"徒"-字的成语》

1▲不逞之徒 △bùchěngzhītú △典故: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出处:《左传·襄公十年》:“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 △例子:如有~假托民军,借端扰害治安,即为人民公敌。(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十八回) 2▲不轨之徒 △bùguǐzhītú △典故: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 3▲高阳酒徒 △gāoyángjiǔtú △典故: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秦末郦其食即此乡人,对刘邦自称“高阳酒徒”。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出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 4▲好色之徒 △hàosèzhītú △典故:喜欢女色、玩弄女性之人。 △例子:无知骨子里是个~,怎敖得住!家里不能做手脚,便在外面寻花问柳。(清·张南庄《何典》第八回) 5▲好事之徒 △hàoshìzhītú △典故:喜欢多事或好管闲事的人。 △出处:《孟子·万章上》:“好事者为之也。”

△例子:可是中国真也还有~,竟有人不怕中暑的跑到真茹的“望岁小农居”这洋楼底下去请教他了。(鲁迅《伪自由书·后记》) 6▲家徒四壁 △jiātúsìbì △典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出处:《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 △例子:他已穷到~,身无分文的地步了。 7▲酒色之徒 △jiǔsèzhītú △典故:指沉迷于吃喝与女色之中的人。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以后相处的虽多,都是豪华之辈,酒色之徒,但知买笑追欢的乐意,那有怜香惜玉的真心。” 8▲马齿徒增 △mǎchǐtúzēng △典故: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出处:《谷梁传·僖公二年》:“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9▲名师出高徒 △míngshīchūgāotú △典故: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1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shàozhuàngbùnǔlì,lǎodàtúshāngbēi △典故: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

,悲伤也没用了。 △出处:《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1▲实繁有徒 △shífányǒutú △典故:实:实在;繁:多;徒:徒众,群众。实在有不少这样的人。 △出处:《书·仲虺之诰》:“简贤附势,实繁有徒。” △例子:但此辈~,不可善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周三》) 12▲市井之徒 △shìjǐngzhītú △典故: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出处:《管子·小匡》:“处商必就市井。”《孟子·万章下》:“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 △例子:朝中服赤芾乘轩车者,三百余人,皆里巷~,胁肩谄笑之辈。(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五回) 13▲饕餮之徒 △tāotièzhītú △典故:比喻贪吃的人。 14▲徒读父书 △túdúfùshū △典故: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括徒能读其父书,不知合变也。” △例子:括~,不知变通,非将才,愿王勿遣。(明·冯

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八回) 15▲徒劳往返 △túláowǎngfǎn △典故:徒劳:白花力气。来回白跑。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大夫今日见谕,公则公言之,私则私言之,不必效舌剑唇枪,徒劳往返耳。” 16▲徒劳无功 △túláowúgōng △典故:白白付出劳动而没有成效。 △出处:《庄子·天运》:“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管子·形势》:“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例子:博洛兴师动众,旷费时日,~。(华而实《汉衣冠》七) 17▲徒劳无益 △túláowúyì △典故:白费劲,没有一点用处。 △出处:清·林则徐《查勘矿厂情形试行开采折》:“倘实系硐产全枯,徒劳无益,则名是实非之厂。” △例子:做事要讲效益,~的事不要去做。 18▲徒乱人意 △túluànrényì △典故:意:心情。只会扰乱人的心情,起不到别的作用。 △出处:宋·苏轼《富郑公神道碑》:“始受命闻一女卒,再受命闻一男生,皆不顾而行,得家书,不发而焚之,曰:‘徒乱人意。’” 19▲徒托空言 △tútuōkōngyán △典故:白把希望寄托于空话。指只讲空话,而不实行。 △出处

:《史记·太史公自序》:“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例子:我在西报上,看见这种议论,也不止一次了,……光景是~罢?(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六回) 20▲徒有虚名 △túyǒuxūmíng △典故: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却说司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曰:‘乃马良之弟马谡也。’懿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 21▲徒子徒孙 △túzǐtúsūn △典故:徒弟和再传的徒弟。比喻一脉相传的人(含贬意)。 22▲亡命之徒 △wángmìngzhītú △典故:指逃亡的人。也指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 △出处:《周书·郭彦传》:“亡命之徒,咸从赋役。” △例子:原来这个凶手是匪军一旅马希山的部下—杨三楞。身强力大,一手好枪法,能喝酒,是个不怕死的~。(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23▲往返徒劳 △wǎngfǎntúláo △典故:徒劳:白花力气。来回白跑。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大夫今日见谕,公则公言之,私则私言之,不必效舌剑唇枪,徒劳往返耳。” 24

什么高什么徒的成语篇三
《打一成语最高的人 打一成语》

打一成语最高的人 打一成语 -----------顶天立地

最大的手 打一成语------------ 一手遮天 最大的变化 打一成语 ---------翻天覆地 最大的差距 打一成语 ---------天壤之别 最多的资源 打一成语 ---------取之不尽 最长的一天 打一成语 ---------度日如年 最贵重的字 打一成语 ---------一字千斤 最干净的地方 打一成语--------一尘不染

最长的一天(一日三秋 、如隔三秋) 最宝贵的话(金玉良言 ) 最短的季节(一日三秋 ) 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 ) 最宽的视野(一览无余 ) 最尖的针( 一针见血) 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 ) 最快的速度(风驰电掣 ) 最大的嘴(气吞山河)

最贵的话----金玉良言 最难的话----一言难尽 最重的话----一言九鼎

最快的话----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 最准的话----一言为定 最广的话----一言千里 1 最怪的人---虎背熊腰 2 最高的巨人---顶天立地 3 最大的嘴---口若悬河 4 最长的腿---一步登天 5 最大的手---一手遮天 6 最吝啬的人---一毛不拔 7 最宽阔的胸怀---虚怀若谷 8 最长的寿命---万寿无疆 9 最宝贵的话---金玉良言 10 最厉害的贼---偷天换日 11 最宽的嘴巴---口若悬河 12 最贵的话--一语千金

13 最难的话--一言难尽

14 最快的话---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 15 最重的话---一言九鼎 16 最准的话---一言为定 17 最有价值的话---一诺千金 18 最诚的忠言---金玉良言 19 最大的誓言---海枯石烂 20 最广的话---一言千里 21 最有学问的人---无所不知 22 最厉害的贼---偷梁换柱 23 最大的差别---天壤之别 24 最大的家---四海为家 25 最爱学习的人---如饥似渴 26 最爱工作的人---废寝忘食 27 最长的时间---千秋万代 28 最长的棍子---一柱擎天 29 最成功的战斗---一网打尽 30 最惨的结局---一败涂地 31 最彻底的劳动---斩草除根 32 最大的满足---天遂人愿 33 最多的颜色---万紫千红 34 最费时的工程---百年树人 35 最繁忙的季节---多事之秋 36 最公开的事情---尽人皆知 37 最高明的医术---药到病除 38 最高超的技术---鬼斧神工 39 最高明的指挥---一呼百应 40 最神秘的行动———神出鬼没 41 最小的针---无孔不入 42 最大的变化---天翻地覆

43 最怪的动物---虎头蛇尾 44 最大的容量---包罗万象

45 最大的差别&最悬殊的区别---天壤之别 46 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 47 最大的变化---天翻地覆 48 最快的速度---风驰电掣 49 最公开的事情---尽人皆知 50 最短的季节---一日三秋 51 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 52 最宽的视野---一览无余 53 最大的冒险---孤注一掷 54 最大的树叶---一叶障目 55 最大的声响---惊天动地 56 最高的瀑布---一落千丈 57 最错的追求---南辕北辙 58 最远的地方---天涯海角 59 最大的进展---一步登天 60 最荒的地方---不毛之地 61 最险的时候---千钧一发 62 最离奇的想法---异想天开 63 最大的本领---开天辟地 64 最反常的气候---晴天霹雳 65 最昂贵的稿费---一字千金 66 最小的邮筒---难以置信 67 最长的句子---文不加点 68 最大的被子---铺天盖地 69 最大的空间---无边无际 70 最大的影集---包罗万象 71 最大的幸运---九死一生 72 最好的生意---一本万利

73 最绝望的前途---山穷水尽 74 最远的分离---天壤之别 75 最繁忙的航空港---日理万机 76 最彻底的美容术---面目全非 77 最长的一天---度日如年 78 最好的司机---驾轻就熟 79 最好的药方---灵丹妙药 80 最好的箭术---一箭双雕 81 最有用的衣冠---优孟衣冠 82 最危险的差使---与虎谋皮 83 最正直的人---正人君子 84 最高点---至高无上 85 最南的捷径---终南捷径 86 最难做的菜---众口难调 87 最傻的嫌犯---自投罗网

88 最不管事的和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89 最公开的事情---尽人皆知 90 最荒凉的地方---- 不毛之地, 91 最悬殊的地方---- 天渊之别。 92 最反常的地方--- 青天霹雳。 93 最宽阔的地方---- 虚怀入谷。 94 最昂贵的稿费---- 一字千金。 95 最绝望的前途---- 山穷水尽。 96 最高的人------- 顶天立地。 97 最大的地方———无边无际 98 最长的寿命----- 万寿无疆。 99 最有学问的人--- 博古通今。 100 最珍贵的东西———凤毛麟角 101 最快的速度----- 风弛电挚。 102 最吝啬的人---- 一毛不拔。

103 最艰难的争辩--- 理屈词穷。 104 最快的流水---一一泻千里。

105 最艰难的争辩---理屈词穷。(胡搅蛮缠) 106 最尴尬的场面——理屈词穷 107 最遥远的地方:天涯海角。 108 最昂贵的费稿:一作千金。 109 最长的文章———有头无尾 110 最有学问的人:博古通今。 111 最吝啬的人: 一毛不拔。 112 最荒凉的地方:不毛之地。 113 最高的巨人: 顶天立地。 114 最特殊的区别:天渊之别。 115 最绝望的前途:山穷水尽。 116 最长的一天: 度日如年 117 最反常的气候:晴天霹雳。 118 最短的季节: 一日三秋。 119 最穷的人:一无所有 120 最快的看书法:一目十行 121 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 122 最大的跟头:一蹶不振 123 最灵巧的舌头:巧舌如簧 124 最巧妙的技艺:巧夺天工 125 最有效的药:灵丹妙药 126 最差劲的回答:哑口无言 127 最阴险的笑:笑里藏刀 128 最危急的情况:一发千钧 129 最高的瀑布:一落千丈 130 最好的渔夫:一网打尽 131 最大的赌注:一掷千金 132 最远的地方:九霄云外

133 最团结的集体:万众一心 134 最难走的路:寸步难行 135 最重的头发:一发千钧 136 最大的灾难:灭顶之灾 137 最强壮的身体:铜筋铁骨 138 最难接近的人:拒人千里之外 139 最无感情的人:铁石心肠 140 最大的嘴:气吞山河 141 最大的手:一手遮天 142 最大的工程:开天辟地 143 最大的容器:包罗万象 144 最大的差距:天壤之别 145 最大的变化:翻天覆地 146 最大的资源:取之不竭 147 最大的地方:无边无际 148 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 150 最大的谎言:弥天大谎 151 最宽的视野:放眼世界 152 最短的季节:一日三秋 153 最长的一天:度日如年 154 最长的柱子:一柱擎天 156 最高的报酬:一字千金 157 最差的美容:面目全非 158 最敏锐的眼睛:一览无余 159 最离奇的想法:异想天开 160 最多的资源:取之不尽 161 最长的腿:一步登天 162 最重的话:一言九鼎 163 最宝贵的话:金玉良言 164 最遥远的地方:天涯海角

165 最绝望的地方:山穷水尽 166 最高的人:顶天立地 167 最危险的游戏:玩火自焚 168 最短暂的日子:一日三秋 169 最艰难的争辩:理屈词穷 170 最长的寿命:万寿无疆 171 最宽阔的胸怀:虚怀若谷 172 最红的心: 赤子之心 173 最激烈的辩论: 唇枪舌剑 174 最荒凉的地方: 寸草不生 175 最有用的木材: 栋梁之材 176 最没价值的东西: 分文不值 177 最喜欢说别人好话: 逢人说项 178 最有效的讥讽: 讽一劝百 179 最稀罕的东西: 凤毛麟角 180 最大的福: 福如东海 181 最有福的人: 福星高照 182 最好的副业门经: 狗拿耗子 183 最成功的外科手术: 狗尾续貂 184 最精湛的技术: 鬼斧神工 185 最神奇的魔术: 海市蜃楼 186 最好的男人: 好好先生 187 最长的腿----------一步登天 188 最珍贵的东西------凤毛麟角 189 最高的人----------顶天立地 190 最奇妙的想法------异想天开 191 最大的嘴----------口若悬河 192 最神秘的行动------神出鬼没 193 最重的话----------一言九鼎 194 最怪的动物--------虎头蛇尾

195 最厉害的贼--------偷梁换柱 196 最大的差别--------天壤之别 197 最大的变化--------翻天覆地 198 最多的资源--------取之不尽 199 最长的一天--------度日如年 200 最大的地方--------无边无际 201 最大的容量--------包罗万象 202 最好的箭术--------一箭双雕 203 最短的季节--------一日三秋 204 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 205 最遥远的地方---- 天涯海角。 206 最性急的行为---拔苗助长 207 最冷的天气---天寒地冻 208 最大的理想---痴心妄想 209 最温馨的家---蓝色港湾 210 最有份量的承诺---海誓山盟 211 最差的技术---雕虫小技 212 最简单的本领——雕虫小技 213 最差的技术——黔驴技穷 214 最漂亮的花-------清水芙蓉 215 最潇洒的旅行——独往独来 216 最大的嘴——血盆大口

217 哈哈!最好的记忆---过目不忘。218 最美丽的季节---落梅如雨 219 最浪漫的时光---烛影摇红 220 最本分的人: 安份守己 221 最干净的交情: 君子之交 222 最好的窝: 安乐窝 223 最佳搭档: 狼狈为奸 224 最黑的时候: 暗无天日

225 最不花钱的白吃: 狼吞虎咽 226 最厉害的举重运动员: 拔山举鼎 227 最受关注的难产: 老蚌生珠 228 最无用的做法: 捕风捉影 229 最大的谎言: 弥天大谎 230 最成功的地方: 不败之地 231 最新的时装表演: 沐猴而冠 232 最好的搬迁: 不次之迁 233 最韧的头发: 千钧一发 234 最坏的结局: 不得善终 235 最反常的天气: 晴天霹雳 236 最有效的禁令: 不敢越雷池一步 237 最不动脑筋的部落: 群龙无首 238 最深的缘分: 不解之缘 239 最高的寿: 寿比南山 240 最荒凉的草原: 不牧之地 241 最差的视力: 鼠目寸光 242 最安静的时候: 不声不响 243 最勇敢的行为: 螳臂当车 244 最没吃的地方: 不食之地 245 最坚固的建筑: 铜墙铁壁 246 最可笑的绝食: 不食周粟 247 最壮观的赛马运动: 万马奔腾 248 最差劲的买卖: 不惜工本 249 最大的寿星: 万寿无疆 250 最坏的后代: 不肖子孙 251 最先进的做饭:不义之财 253 最爱对月吟咏的骚客: 吴牛喘月 254 最大的抄袭: 不易一字 255 最锋利的刀剑: 削铁如泥

256 最难治的病: 不治之症 257 最诚实的人: 心口如一 258 最差的证据: 不足为据 259 最成功的生意: 一本万利 260 最佳的配对: 才子佳人 261 最奇怪的人: 一鼻孔出气 262 最悲惨的世界: 惨不忍睹 263 最长的腿最大的跨步: 一步登天 264 最困难的生意: 惨淡经营 265 最干净的地方: 一尘不染 266 最残酷的心: 豺狐之心

267 最有本事的人: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68 最可怕的吻: 豺狼之吻 269 最差劲的教学环境: 一傅众咻 270 最长的议论文: 长篇大论 271 最有效率的动作: 一挥而就 272 最长的夜晚: 长夜难明 273 最珍贵的时光: 一刻千金 274 最繁华的街道: 车水马龙 275 最不安的饭局: 一馈十起 276 最好的女婿: 乘龙佳婿 277 最有效率的劳动: 一劳永逸 278 最贪吃的人: 吃不了兜着走 279 最大的瀑布: 一落千丈 280 最红的心: 赤子之心 281 最吝啬的人: 一毛不拔 282 最激烈的辩论: 唇枪舌剑 283 最大的叫声: 一鸣惊人 284 最荒凉的地方: 寸草不生 285 最厉害的目光: 一目十行

什么高什么徒的成语篇四
《最什么的成语》

最大的效益 一本万利最大的幸运 九死一生最大的眼 放眼世界最大的意志 愚公移山最大的影集 包罗万象最大的鱼网 一网打尽最大的嘴 气吞山河最短的季节 一日三秋最多的颜色 万紫千红最多私宅的拥有者 狡兔三窟最发财的商人 一本万利最繁华的街道 车水马龙最繁忙的机场 日理万机最繁忙的季节 多事之秋最反常的气候 晴天霹雳最费时的工程 百年树人最锋利的刀剑 削铁如泥最符合情理 入情入理最干净的地方 一尘不染最干净的交情 君子之交最尴尬的场面 理屈词穷最感无能的人 六神无主最好的生意 一本万利 最好的司机 驾轻就熟 最好的药方灵丹妙药 最黑的时候暗无天日 最红的心 赤子之心

最高超的技术 鬼斧神工最高的地方 九霄云外最高的稿费 一字千金最高的巨人 顶天立地最高的瀑布 一落千丈最高的人 顶天立地最高的寿 寿比南山最高点 至高无上最高明的医术 起死回生最高明的医术 药到病除最高明的指挥 一呼百应最高深的手艺 点石成金最公开的事情 尽人皆知最怪的动物 虎头蛇尾最怪的人 三头六臂最怪的声音 南腔北调最贵的话语 一诺千金最贵的字 一字千金最好当的先生 一字之师最好的搬迁 不次之迁最好的记忆 过目成诵最好的箭术 一箭双雕 最会来事的人 八面玲珑 最激烈的辩论 唇枪舌剑 最急的事 杀鸡取卵 最佳搭档 狼狈为奸 最佳的配对 才子佳人

最宽阔的胸怀 虚怀若谷 最困难的生意 惨淡经营 最牢固的城墙 铜墙铁壁最无作为的人 一事无成 最惜时的人 争分夺秒 最稀罕的东西 凤毛麟角 最喜欢说别人好话逢人说项 最狭隘的见解 一孔之见 最先进的做饭 无米之炊 最险的时候 千钧一发 最险恶的地方 龙潭虎穴 最香的饭菜 回味无穷 最小的邮筒 难以置信 最小的针 无孔不入 最新的时装表演 沐猴而冠 最悬殊的地方 天渊之别 最遥远的地方天涯海角 最易上火的人七窍生烟 最勇敢的人万死不辞 最勇敢的行为 螳臂当车 最有“营养”的话食言而肥 最有本事的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最有分量的话 一毛不拔 最有福的人福星高照 最有际遇的人千载一时最忠诚的语言 金玉良言 最重的话 一言九鼎

最后的结论 盖棺定论 最华丽的地方 琼楼玉宇 最坏的后代 不肖子孙 最坏的结局 不得善终 最坏的名声 遗臭万年 最荒的地方 不毛之地 最荒凉的地方 寸草不生最洁净的地方一尘不染 最紧张的阶段一触即发 最精彩的表演 有声有色 最精彩的魔术 虎头蛇尾 最精明的扒手 凿壁偷光 最精明的投资 一本万利 最具命大的人 九死一生 最具虔诚的人 五体投地 最绝望的前途 山穷水尽 最看得开的人 四大皆空 最可怕的吻 豺狼之吻 最可笑的绝食 不食周粟 最快的话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最快的流水 一泻千里 最快的速度 风驰电掣 最快的戏法 瞬息万变 最快的阅读 一目十行 最宽的视野 一览无余 最宽的嘴巴 口若悬河

最佳减肥法 画饼充饥 最尖的针无孔不入 最坚固的建筑铜墙铁壁 最坚韧的头发一发千钧 最艰难的争辩理屈词穷最离奇的想法 异想天开 最厉害得贼 偷梁换柱 最厉害的举重运动员拔山举鼎 最厉害的贼 偷梁换柱 最厉害的贼 偷天换日 最吝啬的人 一毛不拔 最没吃的地方 不食之地 最没价值的东西分文不值 最没见识的人 井底之蛙 最美丽的情话 甜言蜜语 最美妙的梦 一枕黄粱 最秘密的行动 神出鬼没 最南的捷径 终南捷径 最难的话 一言难尽 最难听的歌曲 陈词滥调 最难行的礼 五体投地 最难治的病不治之症 最难做的菜 众口难调 最难做的饭 无米之炊 最能击中的要害一针见血 最能可靠的人 万无一失

最怕事的人 胆小如鼠最漂亮的帽子 冠冕堂皇 最贫的土地 寸草不生 最奇怪的动物 虎头蛇尾 最奇异的动物 狼心狗肺 最强壮的身体 钢筋铁骨 最巧妙的贼 偷梁换柱 最亲密的伙伴 一丘之貉 最韧的头发 千钧一发 最傻的嫌犯 自投罗网 最深的呼吸 气吞山河 最深的缘分 不解之缘 最神秘的行动神出鬼没 最神奇的魔术 海市蜃楼 最省事的厨师 画饼充饥 最守秘密的人 守口如瓶 最受关注的难产 老蚌生珠 最突然的变化 一反常态 最徒劳的工程 精卫填海 最危险的差使与虎谋皮 最危险的游戏铤而走险 最危险的游戏 玩火自焚最无用的做法 捕风捉影最有价值的话 一诺千金 最有价值的笑 一笑千金 最有情意的人 一心一意

最重的头发 千钧一发 最重的头发 一发千钧 最壮观的赛马运动 万马奔腾 最准的话 一言为定 最有预见的人 未卜先知 最远的地方 天涯海角 最远的分离 天壤之别 最远的邻居 天涯比邻

最有头脑的人 三心二意 最有效的讥讽 讽一劝百 最有效的讥讽 讽一劝百. 最有效率的动作 一挥而就 最正直的人 正人君子 最值钱的话 一诺千金 最珍贵的时光 一刻千金 最珍贵的东西 凤毛麟角

最有权威的决策 一锤定音 最有效率的劳动 一劳永逸 最有幸福的人 十全十美 最有学问的人 博古通今 最有学问的人 无所不知 最有毅力的人 锲而不舍 最有用的木材 栋梁之材

什么高什么徒的成语篇五
《包含-”高”-字的成语》

1▲巴高望上 △bügüowàngshàng △典故:指与社会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结交或联姻。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六回:“别说是鸳鸯,凭他是谁,那一个不想巴高望上、

不想出头的?” 2▲卑之无甚高论 △býizhÿwúshângüolùn △典故: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 △出处:《汉书·张释之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无甚高论,令

今可行也。’” 3▲不识高低 △bùshígüodÿ △典故: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一回:“你这小畜生,不识高低!看棍。” 4▲不知高低 △bùzhÿgüodÿ △典故: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例子:那安妈妈是妇道家,~,便向乐公撺掇其事。(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三) 5▲才高八斗 △cáigüobüdǒu △典故: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

斗。” △例子:左宗棠这人虽然~,器量却不开阔。(唐浩明《曾国潘》) 6▲才高识远 △cáigüoshíyuǎn △典故:才能超众,见识深远。 △出处:宋·强至《祠部集·送王宾玉》:“志节慷慨忠义俱,才高识远器有余。” 7▲才高行厚 △cáigüoxínghîu △典故:厚:不可轻薄,端谨。指才能高,品德端谨。 △出处:汉·王充《论衡·命禄》:“或时才高行厚,命恶,废而不进;知寡德薄,命善兴而

超迈。” 8▲才高行洁 △cáigüoxíngjiã △典故:才智高超,操行纯洁。 △出处:汉·王充《论衡·逢遇》“才高行洁,不可保必尊贵,能薄操浊,不可保必卑贱。” 9▲才高意广 △cáigüoyìguǎng △典故:才学高的人,抱着奢望,难以成事。 △出处: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大抵才高意广,如孔北海之徒。” △例子:妖由人兴,象由心造。~,翻以好异陨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 10▲才高运蹇 △cáigüoyùnjiǎn △典故:蹇:不顺利。才学很高,但命运不好,无法施展才华。含怀才不遇之意。 11▲才望高雅 △cáiwànggüoyǎ △典故:形容人富有才学,享有很高的声望,不同流俗。 △出处:《旧唐书·陆象先传》:“陆景初才望高雅,非常所及。” △例子:先生~,人人景慕。 12▲材高知深 △cáigüozhìshýn △典故:材:通“才”。知:通“智”。才能出众,智慧高超。 △出处:汉·王充《论衡·程材》:“今世之将,材高知深,通达众凡,举纲持领,事无不定。” 13▲处高临深 △chǔgüolínshýn △典故:处高:处在显贵重要地位。临深:如临深渊。处在显贵之位,好比面临深渊。旧时

指官职高了常有危险性。 △出处:汉·扬雄《酒箴》:“处

高临深,动常近危。” 14▲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dàogüoyÿchǐ,mïgüoyÿzhàng △典故:原意是宗教家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临

新的更大的困难。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

第五十回:“道高一尺魔高丈,性乱情昏错认家。可恨法身无坐位,当时行动念头差。” △例子:所谓“~”,他,吴荪甫,以及他的同志孙吉人他们,都是企业界身经百战的宿将,

难道就怕了什么?(茅盾《子夜》十)

15▲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dàogüoyìün,shìgüoyìwýi △典故:益:更加;势:权势。道德越高尚,为人处事好,就越安全;权势越大,更容易滥

用权力,刚愎自用,就越危险。 △出处:《史记·日者列传》:“道

高易安,势高益危。居赫赫之势,失身且有日矣。” 16▲德高望重 △dãgüowàngzhîng △典故: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出处:《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

应尽敬。” △例子:龚师傅德高望重,既有主张,自然力量不小。(《续孽海花》第四十回) 17▲登高能赋 △dýnggüonãngfù △典故:赋:写作。登得高,看得远,能够描绘形状,铺陈事势。指国家的有用人才。 △出处:《诗经·鄘风·定之方中》:“终然允臧。”毛亨传:“升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18▲登高望远 △dýnggüowàngyuǎn △典故: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出处:《吕氏春秋·顺说》:“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19▲登高一呼 △dýnggüoyÿhū △典故: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 △例子:一省之内,惟彼独尊,自然是~,众山响应。(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回) 20▲登高自卑 △dýnggüozìbýi △典故:比喻事情的进行有一定的顺序。 △出处:《礼记·中庸》:“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 21▲东山高卧 △dōngshüngüowî △典故: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出处:《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 △例子:我,赶不上庞居士海内沉舟,晋孙登苏门长啸,我可甚么谢安石~。(元·郑廷玉《忍

字记》第四折)

22▲飞遁鸣高 △fýidùnmíngküo △典故:飞遁:指隐退。远离尘俗,自鸣清高。 △出处:三国·魏·曹植《七启》:“飞遁离俗。” △例子:昨儿听先生鄙薄那肥遁鸣高的人,说道:天地生才有限,不宜妄自菲薄。(清·刘鹗

《老残游记》第六回)

23▲肥遁鸣高 △fãidùnmínggüo △典故:退隐不做官,自以为清高。 △出处:《周易·遁》:“上九,肥遁,无不利。” △例子:昨儿听先生鄙薄那~的人,说道:天地生才有限,不宜妄自菲薄。(清·刘鹗《老残

游记》第六回)

24▲风高放火,月黑杀人 △fýnggüofànghuǒ,yuâhýishürãn △典故:风高:风非常大。月黑:指黑夜。趁风大放火,趁黑夜杀人。形容盗匪趁机作案的

行径。 △出处:元·元怀《拊掌录》:“欧

阳公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例子:~,无粮同饿,得肉均分。(明·冯梦龙《警世通方·范鳅儿又镜重圆》) 25▲高岸深谷 △güoànshýngǔ △典故:指幽僻的处所。形容幽峭深邃。也比喻事物的巨大变化。 △出处:《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26▲高傲自大 △güoàozìdà △典故:自以为了不起,极其骄傲,看不起别人。 △例子:各种业务专长,都可以成为~轻视旁人的资本。(毛泽东《学习和时局》) 27▲高不成,低不就 △güobùchãng,dÿbùjiù △典故:高而合意的,做不到或得不到;做得了、能得到的,又认为低而不肯做或不肯要(多

指选择工作或配偶)。 △出处:宋·陈师道《宿柴城》诗:

“起倒不供聊应俗,高低莫可只随缘。” △例子:那边顺娘却也红鸾不照,天喜未临,~,也不曾许得人家。(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卷二十三)

28▲高不可攀 △güobùkþpün △典故:攀:抓住高处的东西向上爬。高得手也攀不到。形容难以达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

使人难接近。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

九回:“小弟撺空离地不过五六丈,此树高不可攀,何能摘他?这是‘癞虾蟆想吃天鹅肉’了。” △例子:我们反对把创作说得~,但也反对把它说成不须付出心血就轻而易举地可以做到。

(茅盾《创作问题漫谈》)

29▲高步云衢 △güobùyúnqú △典故:步:行走;衢:大路;云衢:云中大路,比喻显位。原指官居显位。后也指科举登

第。 △出处:《晋书·郤诜传论》:“郤

诜工韫价州里,褎然应召,对扬天问,高步云衢,求之前哲,亦足称矣。” 30▲高材疾足 △güocáijízú △典故:高材:才能高;疾足:迈步快。形容人才能出众,行事敏捷。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31▲高材捷足 △güocáijiãzú △典故:高材:才能高;捷足:迈步快。形容人才能出众,行事敏捷。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例子:有力量者十二首都作也可;不能的作一首也可。~者为尊。(清·曹雪芹《红楼梦》

第三十七回)

32▲高唱入云 △güochàngrùyún △典故:原形容歌声嘹亮,直上云霄,后也形容一种论调或消息社会上传说很盛。 △出处:《西京杂记》卷一:“后宫齐首高唱,声入云霄。” △例子:拔起千仞,~,瑕隙尚不易见。(清·谭嗣同《致刘淞芙书》) 33▲高车驷马 △güochýsìmǎ △典故:四匹马驾驶的、车盖很高的车。旧时形容高官显贵的阔绰。 △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范睢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 34▲高城深池 △güochãngshýnchí △典故:池:护城河。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形容防卫坚固。

△出处:汉·鼌错《论贵粟疏》:“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史记·礼书一》:

“故坚革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 35▲高出一筹 △güochūyÿchïu △典故:筹:筹码。比别人高出一个筹码。指比别人高明一些。 △例子:孙文慨然道:“公系我国的政治家,一切设施,比文等~,文亦不必参议。”(清·李

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

36▲高蹈远举 △güodǎoyuǎnjǔ △典故:意为隐居避世。 △出处:宋·王琳《野客丛书·穆生邹阳》:“穆生高蹈远举,意盖有在,逆知异日必不能免,

非知几畴克尔哉。” 37▲高飞远举 △güofýiyuǎnjǔ △典故:举:飞、去。飞得又高又远。比喻前程广大。 △出处:汉·刘向《说苑·八·尊贤·十三节》:“鸿鹄高飞远翔,其所恃者六翮也。” 38▲高风亮节 △güofýngliàngjiã △典故: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

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例子:蓝先生不佩服世界史中的任何圣哲与伟人,因而也就不去摹仿他们的~。(老舍《四

世同堂》二十三)

39▲高高在上 △güogüozàishàng △典故:原指地位高,现在形容领导者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出处:《诗经·周颂·敬之》:“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 △例子:有着理智的青年朋友们眼看部长~,“三青团”爪牙虎视眈眈,也只有沉默装傻而已。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第二章)

40▲高歌猛进 △güogýmþngjìn △典故:高声歌唱,勇猛前进。形容在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乐观精神。 △例子:中国的体育健儿正再接再厉,~。 41▲高官厚禄 △güoguünhîulù △典故:禄:俸禄。泛指职位高,待遇优。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下之不能积日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 △例子:假如有一等做官的,误国欺君,侵剥百姓,虽然~,难道不是大盗。(明·凌濛初《初

刻拍案惊奇》卷八)

42▲高官显爵 △güoguünxiǎnjuã △典故:显:显要,显赫;爵:爵位,官爵。官职很高,爵们显赫。 △出处:明·徐元《八义记·猜忌赵宣》:“顺我者高官显爵,逆我者灭族亡身,正是一朝权

在手,便把令来行。” 43▲高冠博带 △güoguünbïdài △典故:冠:帽子;博:大;带:衣带。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

束。也比喻穿着礼服。 △出处:《墨子·公孟》:“昔者齐

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 44▲高节清风 △güojiãqÿngfýng △典故:高节:高尚的气节;清风:清廉的作风。气节高尚,作风清廉。比喻人品高洁。 △出处:明·孙明儒《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高节清风今已矣,英雄须识时宜。” 45▲高门大户 △güomãndàhù

△典故:高门:旧时指富贵之家;大户:声势显赫的家族。有钱有势的人家。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满少卿饥附饱扬》:“因他是个市户出身,一时没有高

门大族来求他的。” 46▲高名大姓 △güomíngdàxìng △典故:询问人家姓名时的客气用语。 △出处: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请问仙乡何处,高名大姓,因甚到此?” 47▲高睨大谈 △güonìdàtán △典故:睨:视。眼睛看着上面,在发议论。形容举动言论气慨不凡。 △出处:《后汉书·张衡传》:“方将师天老而友地典,与之乎高睨而大谈。” 48▲高朋满座 △güopãngmǎnzuî △典故: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例子:邕~,闻粲至,倒履迎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回) 49▲高情远致 △güoqíngyuǎnzhì △典故:高、远:形容高尚;情、致:情趣。高尚的品格或情趣。 △出处:《晋书·孙绰传》:“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咏一吟,许将北面矣。” 50▲高人雅士 △güorãnyǎshì △典故:高人:志趣、行为高尚的人,多指隐士;雅:风雅,儒雅。志行高尚、风格儒雅的

人。 51▲高人一筹 △güorãnyÿchïu △典故:高人:比一般人高;筹:筹码。比一般人高出一个筹码。指胜过别人。 △出处:明·归有光《震川集·别集·七·与沈敬甫七首》:“圹志、子建云亦似。但千古哭

声未尝不同,何论前世有屈原,贾生耶?以发吾之愤愤而已!钦甫云:更似高人一筹也。” 52▲高人一等 △güorãnyÿdþng △典故:高过一般人。 △出处:《礼记·檀弓上》:“献子加于人一等矣。” △例子:他常常自以为~,实际上很平庸。 53▲高山景行 △güoshünjǐngxíng △典故: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出处:《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例子:虽德非君子,义无诗人,~,私所仰慕。(三国·魏·曹丕《与钟大理书》) 54▲高山流水 △güoshünliúshuǐ △典故: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

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例子: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得遇知音。(清·曹雪芹《红楼梦》

第八十六回)

55▲高山仰止 △güoshünyǎngzhǐ △典故: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出处:《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例子:夫岂不怀,~,愿言敏德,啜菽饮水。(唐·王勃《倬彼我系》) 56▲高深莫测 △güoshýnmîcâ △典故: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形容使人难以理解。 △出处:《汉书·严延年传》:“吏民莫能测其意深浅,战栗不敢犯禁。”

什么高什么徒的成语篇六
《包含-"高"-字的成语》

1▲巴高望上 △bāgāowàngshàng △典故:指与社会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结交或联姻。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六回:“别说是鸳鸯,凭他是谁,那一个不想巴高望上、不想出头的?” 2▲卑之无甚高论 △bēizhīwúshèngāolùn △典故: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 △出处:《汉书·张释之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无甚高论,令今可行也。’” 3▲不识高低 △bùshígāodī △典故: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一回:“你这小畜生,不识高低!看棍。” 4▲不知高低 △bùzhīgāodī △典故: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例子:那安妈妈是妇道家,~,便向乐公撺掇其事。(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三) 5▲才高八斗 △cáigāobādǒu △典故: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例子:左宗棠这人虽然~,器量却不开阔。(唐浩明《曾国潘》) 6▲才高识远 △cáigāoshíyuǎn △典故:才能超众,见识深远。 △出处:宋·强至《祠部集·送王宾玉》:“志节慷慨忠义俱,才高识远器有余。” 7▲才高行厚 △cáigāoxínghòu △典故:厚:不可轻薄,端谨。指才能高,品德端谨。 △出处:汉·王充《论衡·命禄》:“或时才高行厚,命恶,废而不进;知寡德薄,命善兴而超迈。” 8▲才高行洁 △cáigāoxíngjié △典故:才智高超,操行纯洁。 △出处:汉·王充《论衡·逢遇》“才高行洁,不可保必尊贵,能薄操浊,不可保必卑贱。” 9▲才高意广 △cáigāoyìguǎng △典故:才学高的人,抱着奢望,难以成事。 △出处: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大抵才高意广,如孔北海之徒。” △例子:妖由人兴,象由心造。~,翻以好异陨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 10▲才高运蹇 △cáigāoyùnjiǎn △典故:蹇:不顺利。才学很高,但命运不好,无法施展才华。含怀才不遇之意。

11▲才望高雅 △cáiwànggāoyǎ △典故:形容人富有才学,享有很高的声望,不同流俗。 △出处:《旧唐书·陆象先传》:“陆景初才望高雅,非常所及。” △例子:先生~,人人景慕。 12▲材高知深 △cáigāozhìshēn △典故:材:通“才”。知:通“智”。才能出众,智慧高超。 △出处:汉·王充《论衡·程材》:“今世之将,材高知深,通达众凡,举纲持领,事无不定。” 13▲处高临深 △chǔgāolínshēn △典故:处高:处在显贵重要地位。临深:如临深渊。处在显贵之位,好比面临深渊。旧时指官职高了常有危险性。 △出处:汉·扬雄《酒箴》:“处高临深,动常近危。” 14▲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dàogāoyīchǐ,mógāoyīzhàng △典故:原意是宗教家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回:“道高一尺魔高丈,性乱情昏错认家。可恨法身无坐位,当时行动念头差。” △例子:所谓“~”,他,吴荪甫,以及他的同志孙吉人他们,都是企业界身经百战的宿将,难道就怕了什么?(茅盾《子夜》十

) 15▲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dàogāoyìān,shìgāoyìwēi △典故:益:更加;势:权势。道德越高尚,为人处事好,就越安全;权势越大,更容易滥用权力,刚愎自用,就越危险。 △出处:《史记·日者列传》:“道高易安,势高益危。居赫赫之势,失身且有日矣。” 16▲德高望重 △dégāowàngzhòng △典故: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出处:《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例子:龚师傅德高望重,既有主张,自然力量不小。(《续孽海花》第四十回) 17▲登高能赋 △dēnggāonéngfù △典故:赋:写作。登得高,看得远,能够描绘形状,铺陈事势。指国家的有用人才。 △出处:《诗经·鄘风·定之方中》:“终然允臧。”毛亨传:“升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18▲登高望远 △dēnggāowàngyuǎn △典故: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出处:《吕氏春秋·顺说》:“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19▲登高一呼 △dēnggāoyīhū △典故: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

△例子:一省之内,惟彼独尊,自然是~,众山响应。(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回) 20▲登高自卑 △dēnggāozìbēi △典故:比喻事情的进行有一定的顺序。 △出处:《礼记·中庸》:“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 21▲东山高卧 △dōngshāngāowò △典故: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出处:《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 △例子:我,赶不上庞居士海内沉舟,晋孙登苏门长啸,我可甚么谢安石~。(元·郑廷玉《忍字记》第四折) 22▲飞遁鸣高 △fēidùnmíngkāo △典故:飞遁:指隐退。远离尘俗,自鸣清高。 △出处:三国·魏·曹植《七启》:“飞遁离俗。” △例子:昨儿听先生鄙薄那肥遁鸣高的人,说道:天地生才有限,不宜妄自菲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 23▲肥遁鸣高 △féidùnmínggāo △典故:退隐不做官,自以为清高。 △出处:《周易·遁》:“上九,肥遁,无不利。” △例子:昨儿听先生鄙薄那~的人,说道:天地生才有限,不宜妄自菲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 24▲风高放火,月黑杀人 △fēnggāofànghuǒ,yuèhēishārén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什么高什么徒的成语》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徒劳什么什么事成语 形容师傅带徒弟的成语 徒的成语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什么高什么徒的成语”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什么高什么徒的成语"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25408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