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论语十则阅读题答案

论语十则阅读题答案

2016-02-25 10:00:12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论语十则阅读题答案第一篇《论语十则练习题及答案》 ...

论语十则阅读题答案第一篇
《论语十则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十则练习题

一 填空:

1、 孔子名____, 字_____ ,_____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 家,____ 家,是 ____ 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 。

2、《论语》是___ 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 的一部书。

二、原文填空

1.学而时习之, ?有朋自远方来, ?

2.《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 ,

3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 ,

4.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

话, ,

5. 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

6.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

8.《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

9.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10.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

11.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 “ ”,并阐述

为: , 。

12.论述新旧知识关系的句子是: , 。

13.比喻君子始终能坚守志节的句子是: , 。

四、解释加点的词:

....

时习 不亦说乎 不愠 吾日三.

省吾身

....

不信 传不习 温故 罔 ....

殆 诲女 是知 弘毅

五、翻译句子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⑵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⑹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六、按要求从本文找出例句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品德修养:

4 从本文找出八个成语,并解释其中三个。

5 你对本文的哪一则感受最深,谈谈你的理解。

6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

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

7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

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朋”指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不亦乐乎?

9、在孔子看来,“人不知而不愠”也是一种“君子风范”,那么作为“君子”应具有那

些风范呢?

10、 “吾日三省吾身”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请结合实际谈谈这么做的好处。

11、我们从“温故而知新”这句话中,得到什么启示?

12、学习与思考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文中孔子的话加以分析。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请你结合实际

谈谈为什么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青少年正处于求学阶段,正需要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试选取课文中

与学习有关的一则,谈谈它对你学习的指导。

《桃花源记》阅读练习题一. 晋太原中„„怡然自乐。(03北京,04长春)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穷 ②舍 ③悉 ④属 ⑤俨然 ⑥缘

2. 翻译下面句子。

① 渔人甚异之。

② 林尽水源。

③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④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⑤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⑥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 下面诉不尽词语中“通”字与“才通人”中的“通”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通风换气 B。政通人和 C。通霄达旦 D。博古通今

4. 依据文中的描述,准确说明进入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的位置:

桃源的山洞口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第二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人们进行了描写?

答:

6. 用文中的原句填空:

描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____;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的精神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豁然开朗”一语在现代汉语中用来形容一下子领悟某种道理,请你按这一语意造句:

8.课文从桃源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方面来表现世外桃源的美好.

9.有些成语出自选文所在的课文,请写出其中的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段节选自《 》,作者是_______,名____,字_____,_____(朝代)人。

11.第四段中“渔人甚或异之”的原因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作答:

12.在陆游诗中哪两句也算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林尽水源”,“仿佛若有光”,“初极狭”,“豁然开朗”这样一波三折的意境?(04长春)

13.《桃花源记》中描写草和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04常德)

二.见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

①交通 ②绝境

③无论 ④妻子

2.翻译下列句子。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此人一一为俱言所闻。

3.下列句中带点的字与“皆叹惋”中的“皆”字意义不同的一句是( )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咸来问讯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用简要的话概括整个故事中“渔人”的行踪,并填入方框内:

5.找出写源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

6.文中“惊者”“问者”“叹者”“不知者”指______;而“答者”“辞者”指_____。

7.下列句子都省略了主语,请选出省略同一个主语的一组( )

①便舍船,从口入 ②见渔人,乃大惊 ③具答之 ④皆叹惋 ⑤停数日,辞去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8.韩愈说“桃源之说诚荒唐”,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要“荒唐”地虚构出这样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模式?

9.下面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豁然开朗”这一词语写出了渔人进入桃源后的感受。

B.课文第二段主要写了桃源的美好环境和桃源人的幸福生活。

C.桃源人见了渔人“乃大惊”,说明桃源人一向以耕作为业,从未见过捕鱼的人。

D.“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源人的热情好客。

10.渔人临走时,桃源人为什么叮嘱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答:

11.在现代生活中有人对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茫然不知,他的朋友说:“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成了桃源中人了。”这个人说的话意思是什么?用简要的话来回答。

答:

12.村中人见渔人后,“大惊,问所从来。”是因为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便舍船/屋舍俨然 B。乃大惊/乃不知有汉

C。寻向所志/寻病终 D。寻向所志/处处志之

14.文段主要写两方面的内容:一面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面写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陶渊明在封建文人中属特立独行的人,他的哪方面行为最能表现他这一性格特征?

答:

1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三句话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答:

(2005年青海)

17.每个人都曾构想过自己的理想,请用恰当、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你的理想王国。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上《陋室铭》复习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文中加粗的字。

(1)有仙则名 名: (2)斯是陋室 斯:

(3)惟吾德馨 馨: (4)何陋之有 何:

(5)谈笑有鸿儒 鸿: 儒: 。(6)往来无白丁 白丁:

(7)可以调素琴调: (8)无案牍之劳形 劳: 形:

2、解释下列各句中相同的字。

(1)①无丝竹之乱耳 之: ②何陋之有 之: 。

③辍耕之垄上 之: ④操蛇之神闻之 之: 。

(2)①无丝竹之乱耳 乱: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乱: 。

3、身居陋室,却不感到简陋,你对此有何看法?

4、(1)本文选自《 》,作者是 代的 家、 家

(填人名),他的字是 。文题中的“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用原文回答:

①本文的主旨句是: , 。

②本文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 。

③表现纵情畅怀、谈笑风生情状的句子是 。

论语十则阅读题答案第二篇
《论语十则练习题答案》

答案

1.⑴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儒家 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丘 仲尼 春秋时期 思想家 教育家 ⑵《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诗经》、 《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 Lún yùn xǐnɡ wǎnɡ dài

3.⑴“说”通“悦”, yuè 愉快。 ⑵无

⑶“女”通“汝”,rǔ 你 ⑷“知”通“智”,zhì 智慧

4.⑴生气、发怒 ⑵学过的知识、旧知识 ⑶迷惑,迷茫而无所适从 有害

⑷听从,采纳 ⑸年 ⑹大概 儒家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5.(一日三省 温故知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 死而后已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重道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选四项

6.⑴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⑵在温习学过的知识的时候,能够有新的体会,就可以把他当作老师了。 ⑶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⑷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去学习就会有害。 ⑸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任重而道远。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依次是:表顺接、表转接、表顺接、表转接、表顺接、表顺接

9、要有坚强的意志,要有自我修养。意思相近即可

10、略。

1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通《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意思相近即可

论语十则阅读题答案第三篇
《论语十则综合能力测试题2(答案)》

《论语》十则·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注音。

论语( ) 亦( ) 罔( ) 焉( )

二、为下列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1.愠( )________ 温( )________

2.诲( )________ 悔( )________

3.殆( )________ 冶( )________

4.罔( )________ 惘( )________

三、解释加粗的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说乎:

2.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3.三省吾身: 择其善者:

四、解释下列语句。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温故而知新:

五、填空。

1.《论语》是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主要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

的言行。

2.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________家、________家。

3.《〈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六、将下面相对应的内容用直线连起来。

七、阅读。

(一)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

谓之‘文’也。”

1.把这则语录译为现代汉语。

2.解释下列词语。

何以: 是以: 下问:

3.孔子从哪两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二)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解释第一则中的加粗词语。

(1)惑: (2)忧: (3)惧:

2.试着将第二则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这一则是论述的学习态度还是学习

方法?

3.从第三则语录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lún yì wǎng yān

二、1.愠:yùn ,愠色;温:wēn ,温暖; 2.诲:huì,教诲;悔:huǐ,

后悔;3.殆:dài ,百战不殆;冶:yě,陶冶; 4.罔:wǎng ,置若罔闻;惘:wǎng ,迷惘。

三、1.怨恨;同“悦”,愉快 2.迷惑;疑惑 3.反省;优点

四、1.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 2.复习了旧知

识,进而又领悟了新知识

五、1.儒;孔子及其门徒 2.丘;仲尼;春秋;思想;教育 3.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六、

七、(一)1.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

“(他)聪敏而且又喜欢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因此称他为‘文’。” 2.凭什么;因此;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3.一是孔文子敏而好学,二是虚心求教。既肯定了孔文子取得成就的原因,又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奋好学,虚心求教。 (二)1.(1)疑惑;(2)忧愁;(3)害怕。 2.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这则是从学习态度方面论述的。 3.不畏严寒,坚强(意思对即可)。

《论语》十则·评估测试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①不亦说( )乎 ②人不知而不愠( )

③学而不思则罔( ) ④吾日三省吾身( )

2.解释句中加粗的词。

①有朋自远方来( ) ②人不知而不愠( )

③思而不学则殆( ) ④传不习乎( )

3.翻译下列短语。

①不亦乐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见贤思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任重道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而”字有两种用法:顺接和转接。下列句子中的“而”:①表顺接关系的有________,②表转接关系的有________。

A.学而时习之 B.人不知而不愠

C.温故而知新 D.敏而好学

E.学而不思则罔 F.择其善者而从之

G.学而不厌

5.填空。

①《论语》主要是记录春秋时期________、________言行的书,内容涉及政治、文学、哲学、

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道理等多方面,是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

②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

③朱熹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一)语段点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对文中两个“其”、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

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

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

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

2.对文中四个带“ ”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三人”指三个人 B.“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

C.“择”是选择之意。 D.“从”是跟从,意译为学习。

(二)迁移过关

子曰:“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选自《论语·为政》)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选自《论语·述而》)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给它注音并解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知”字的意思。

①人不知而不愠( )

②温故而知新( )

③诲女知之乎( )

④知之为知之( )( )

⑤是知也(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则语录哪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哪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①yuè②yùn ③wǎng ④xǐng 2.① 志同道合的人 ②恼怒 ③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④老师传授的知识 3.①不也是快乐的吗 ②温习旧的知识,却能够获得新的知识、新的发现 ③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 ④任务重,完成任务的道路遥远 4.①A D F G ②B C E 5.①孔子 孔子一部分弟子 道德 教育 儒 ②丘 仲尼春秋 文学 教育 ③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一)1.C 2.A

(二)1.“女”通“汝”,读rǔ,作“你、你们”讲;“是知也”中的“知”通“智”,作“聪明”讲 2.①了解 ②知道 ③记住 ④知道 知道⑤通“智”3.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啊 ②不到他想弄清楚问题而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不去启发他③不能举一反三 4.第一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第二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第一则中,孔子认为要以老老实实的态度去对待知识,不可不懂装懂。这是一句很好的治学格言。第二则中,孔子认为教育学生时要及时开导启发,特别强调要举一反三,即善于类推,触类旁通。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

【提示】

“点将过关”(一)第1题:两个“其”均作“他们”解释,两个“之”中第一个指代优点,第二个指代缺点。

“点将过关”(一)第2题:古汉语中的“三”往往不是实指,而是泛指多数,“三人”应译为“几个人”。

论语十则阅读题答案第四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题系列之《论语十则》(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题系列

之《论语十则》(附答案)

阅读古文《论语十则》,回答问题。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解:论语十则是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问题:

1. 解释红色的字词。

① 不亦说乎?( )

② 人不知而不愠。( )

③ 吾日三省吾身。( )( )

④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⑤ 传不习乎?( )

⑥ 温故而知新。( )( )

⑦ 学而不思则罔。( )

⑧ 思而不学则殆。( )

⑨ 诲女知之乎!( )( )

⑩ 是知也。( )

⑾风贤思齐焉。( )

⑿士不可以不弘毅。( )

⒀其恕乎!( )( )

⒁勿施于人。( )

2. 翻译句子。

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6.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 本文所选的十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它们分别是什

么?请举例说明。

4. 请写出出自本文的十个成语。

5. 学习和思考为什么要结合起来?

6. “温故而知新”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

7. 孔子为什么要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你怎样

理解?

8.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9. 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

这里有借鉴之义)。”有课文中的话说就是什么?

10. 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冶天下。”这句话

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

11. 说说你心目中的孔子形象?

12. 学习本文后,你有什么样的启示呢?

附答案:

1. 解释红色的字词。

① 通“悦”,愉快。

② 生气,发怒。

③ 每天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④ 真诚,诚实

⑤ 老师传授的知识。

⑥ 学过(旧)的知识 新的知识

⑦ 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⑧ 有害。

⑨ 教导 同“汝”,人称代词,你

⑩ 通“智”聪明

⑪ 看齐

⑫ 刚强,勇毅

⑬ 大概 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⑭ 施加

2. 翻译句子。

① 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②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懂得这样做的

人)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③ 只知道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是空想却不读书,

就会有害。

④ 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

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⑤ 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时,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⑥ 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施加在别人

身上。

3.①学习态度: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②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③品德修养:人不知而不慢愠;吾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

论语十则阅读题答案第五篇
《论语十则巩固习题集答案》

《〈论语〉十则》巩固练习题及答案

一 孔子名____, 字_____,_____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 家,____ 家,是 ____家学派创始人。

二 《论语》是___ 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_____ 及其门徒的____,与_____,_____,_____合称“四书”.

三 按原文填空:

1 学而时习之,_______?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

2吾日三省吾身: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3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4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5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任重而道远,_________,不亦乐乎? _________ ,不亦远乎?

7岁寒,________________.

8 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理解填空

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

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

__________.

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9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 ___, 并阐述为________,__________

五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 解释加点的字:

时习 不亦说乎 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不信 传不习 温故

罔 殆 诲女 是知 弘毅

后凋 其恕乎

2 译句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⑵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⑹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按要求从本文找出例句

学习方法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学习态度________ ___ _______

品德修养 ___ ____ _______-

4 从本文找出几个成语,并解释其中三个。

5 你对本文的哪一则感受最深,谈谈你的理解。

六 补充下面诗句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新奇的想象,用拟人的手法,以月作使者,穿越时空追随友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夜雨寄北》诗人想象将来与亲人欢聚的情景,表达渴望与亲人早日相见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登飞来峰》中包含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5《己亥杂诗》中,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 我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的情况,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会突然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包含了这个哲理。

7 日本政府通过了右翼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肆意篡改历史,美化侵略,遭到了许多主持正义的国家的强烈谴责,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孟子>二章》中的名句填空)

8 成语“居安思危”和《<孟子>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中学学过的唐诗中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写到了“月”,如“明月别枝惊鹊”,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月”的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阅读题答案第六篇
《《论语十则》背诵检测题及其答案》

1、《〈论语〉十则》

①表明孔子非常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复习环节的句子是: ②与今人“举一反三”意思类似的句子是:

③孔子注重将“思考”和“学习”结合的句子是:

④孔子倡导实事求是的求知态度的句子是:

⑤与“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意思相仿的句子是:

⑥表明孔子向他人虚心学习的态度的句子是:

⑦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⑧孔子借物候现象比喻高尚节操的句子是:

⑨孔子认为“恕”的含义应该是:

⑩ 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7.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十则阅读题答案第七篇
《论语十则试题(含答案)》

论语十则试题

一、基础驿站

1.给下列字准确注音。

愠( )罔( )殆( )诲( )弘( )

凋( )恕( )勿( )施(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为人谋而不忠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3)见贤思齐焉

(4)吾与点也

(5)富而可求也

3.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不亦说乎

(2)诲女知之乎

(3)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下列对课文句子翻译错误的有一项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识。)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起走路,一定有我的老师在里面。)

D、“土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5.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属于体散文,是记录 的书,共 。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

(2)孔子,名 ,字 , 时 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家。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论语》始终如一地贯穿了他的这一思想。

二、综合园地

6、选择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

A、为人谋而不忠乎(谋,出主意。忠,尽心。)B、传不习乎(习,复习)

C、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自省即省自,检查自己)

D、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宽恕)

7、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现象的一项()

A、不亦说乎 B、诲女知之乎

C、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觉见卧闻,俱用精神。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现孔子用于实践的思想的句子是。

(3)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

9.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孔子很注重学习,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B.孔子的弟子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孔子以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

C.《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若干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前后两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关联。

D.《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它一直是学童们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

10.儒家最早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于这句话应该有不同的看法。联系社会个人的生活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yùn wǎng dài huì hóng diāo shù wù shī2.(1)诚心诚意(2)诚实(3)看齐(4)赞赏(5)求得,追求3.(1)“说”通“悦”,愉快。(2)“女”同“汝”,你。(3)“知”同“智”,智慧。4.B,“知”是聪明智慧之意。5.(1)儒语录体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20篇。

(2)丘仲尼春秋鲁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仁”6.D、恕,不是宽恕,而是宽容。7.DA“说”通“悦”。B“女”同“汝”。C“知”同“智”。8.(1)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死而后已(2)先行其言而后从之。(3)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9.B,孟子是孔子的再传弟子。10.答案提示:我们应从两个方面认识这句话:一方面对人要宽容,要推己及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或者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要多替别人想想;另一方面,还应该考虑到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宽容是有限度的,对待罪人,还要给予应有的惩罚。


论语十则阅读题答案相关热词搜索: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阅读题 论语十则阅读答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论语十则阅读题答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论语十则阅读题答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26417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