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朱自清散文好句子

朱自清散文好句子

2016-03-01 12:26:27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篇一:《朱自清散文语言技巧分析》 ...

篇一:《朱自清散文语言技巧分析》

朱自清散文语言技巧分析

阎咏萍

(呼兰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黑龙江呼兰150500)

摘要:朱自清是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其散文创作具有独特的风采。首先表现在语言的通俗之美;其次表现为散文的情韵美。

关键词:散文语言;通俗美;情韵美

中图分类号:1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638(2001)06-0103-03

朱自清堪称新文学史上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他的散文语言尤为出色,字斟句酌,炼字炼句的功夫颇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第一,他的散文语言通俗易懂,明白如话,注意运用北京知识分子的口语,我们不妨称为通俗美。不论是朴素动人的《背影》,明净淡雅的《荷塘月色》,委婉动人的《儿女》,抑或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洲的踪迹》还是《择偶记》《台州的冬天》都能以平常人说话的口吻来写作,从口语中提炼出有力的表现方式,写得朴素淡雅,犹如清水芙蓉。在《说话》一文中,先生主张“用笔如舌”,认为“文章有能达到这样境界的,简直当以说话论,不再是文章了,但这是怎样一个不易达到的境界V”他极力提倡作品的“谈话风。”在《内地描写》一文中他说:“这种谈话风的文章,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追求这种文风,作品才能象“寻常谈话一般,读了亲切有味。”因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在语言方面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就是通俗化,口语化。

为了做到语言的通俗化,口语化,朱自清很注意在文中使用口语中习见的词汇和句式,例如教文《春》中:“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上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象眼睛,象星星,还眨呀眨的。”

这里出现了大量的口语词汇。作者不说春天时候各种树都开花了,争妍斗艳,而说“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不说这些花争先恐后地迎着春天开放凑热闹,而说:“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不写成想象中这些花已经结出了甜美的果实,而说“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不说野花各式各样的,而说“杂样的。”在文中还出现了大量的短句,长话短 说,符合口语习惯。引文最后那几句话本来可以这样写:“有很多杂样的野花散落在草丛中,有些花是有名字的,有些花没有名字,有些野花象人的眼睛和天上的星星一样眨呀眨的。”却写道:“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象眼睛,象星星,还眨呀眨的。”犹如人们日常谈话那样,大量是短句子,整齐而又有变化,加上有规律的停顿, 构成了口语所具有的那种自然活泼,明快错落的节奏,很好的表现了作者赞美春花的那种愉悦欣喜之情。

有些议论性散文,朱自清也是用口语的词汇和句式来写。在《论吃饭》一文中,作者对苏北饥民群乞食江南富户做了议论,全是用口语完成,明白易懂,毫无做作之语。例如:文 中用了“官”这个字而不写成“统治者”,用“干吗”不说“为什么”,用“大不了”,而不说“顶多”……。从句式看,简洁有力,不用长修饰语,如“这是一群人,群就是力量:谁怕谁$”在这三个分句中,主、谓、宾都只用一两个字,最长的分句只有五个字,句子很少用关联词语,一定要用的地方,也口语化,不用书面语的“但是”而写成口语的“可是”。

为了使散文语言更贴进生活,朱自清很注意使语言有口语的节调,即口语的节奏感和口语的调子。他的散文,行文的舒缓,急促、跳跃,停顿都与内容的张弛和感情的起伏紧密配

合,形成与口语表达一致的自然节调。比如,《儿女》中有这样一段,写家里开饭的时候,孩子们嬉闹的情形:

“先是孩子们你来他去的在厨房与饭间里查看,一面催我或妻发“开饭‟的命令。急促繁碎的脚步,夹着笑和嚷,一阵阵袭来,直到命令发出为止。他们一递一个地跑着喊着,将命 令传给厨房里的佣人;便立刻抢着回来搬凳子。于是这个说,“我坐这儿”那个说,“大哥不让我”大哥却说,“小妹打我”我给他们调解,说好话。但是他们有时候很固执,我有时也不 耐烦,这便用着叱责了;叱责还不行,不由自主的,我的沉重的手掌便到他们身上了。于是哭的哭,坐的坐,局面才算定了。接着可又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 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菜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妻是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我是个暴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吃完了,纷纷爬下凳子,桌上是饭粒呀,汤汁呀,骨头呀,渣滓呀,加上纵横的筷子,欹斜的匙子,就如一块块花花绿绿的地图模型。”

这一段句子之间衔接很紧密,语气连贯,有口语那样一气呵成的节调,但随着所陈述的内容的变化,前后语句的节调也发生变化。一开始写孩子们盼望早点开饭,调子是舒缓的,随着孩子们急着作开饭的种种准备,节调也逐渐加快了;到孩子们在饭桌上争吵起来,节调便更加快了,用的全是短句子,高潮处则连用了“你要……他要……你说……他说……这个要……那个要……要……要……要……要……”这样急促的一口气说下来的句式,把孩子们吃饭过程中的喧闹,扰嚷的情景渲染得逼真生动;吃饭结束时,又用了停顿较长的“……呀……呀……呀……呀”的句式,使节调舒缓下来。总之,这样的节调浓化了口语的本色和韵味,对抒发真挚的感情有明显的烘托作用。

朱自清为了使他所用的口语更见情韵风致,在选择提炼口语时也并不绝对排斥欧化。他在作品中有选择有限度的采用了欧洲语言的某些句法和词法。比如句法上的倒装,词法上利用不同词尾改变词性等。在朱自清的评论文章中曾多次谈及过度欧化是不对的,但适度欧化是自然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当时在知识分子口语中就有着欧化的因素。

在《绿》中有这样的句子:“她松松的皱缬着,象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象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这是形容梅雨谭潭水的三个比喻,都采用了“移状作补”的形式,放在句子的后部,从而更明显的突出潭水的情态。“皱缬”“明亮”本不是动词,后面加上时态助词“着”,把它们活用作动词,兼表时态与动态,而与动词“摆弄着”相对称,构成排比句,以便突出潭水的情态。这用句式的倒装和构词法都是欧化的,但作者运用起来却显得很自然。在散文《春》里有这样一句:“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作者在“园子里”“田野里”后面都加上逗号,形成短句,“瞧去”放在瞧的对象之后,也用逗号断开,再用“一大片一大片”的重叠表现,把“满是的”放在最后, 这样,通过句中词序的倒装,对“满是的”起了强调作用,也是欧化句法。朱自清在提炼口语时并不排斥文言词语和文言句法的使用,只是用得恰到好处,既明白晓畅又极符合知识分子的口语习惯。在《潭柘寺戒坛寺》一文中,就引用了“振衣千刃冈”的古诗句,还活用了象“偃仆”“身躯奇伟”“鳞甲苍然”“有飞动之意”“不是匆匆一览所可领略”,这样的文言词语和句法。《背影》中作者也融入了大量的文言词语如“惟”、“箸”“诸多”,文言句式如“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触他之怒”“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文言词语和句法的融入,增添了散文语言典雅隽永的色彩。

第二,朱自清的散文还注意锤炼字句,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别样的情韵美。

朱自清曾在《语文零拾·自序》里谈到“因为研究批评和诗,我就注意到语言文字的达意和表情作用,这里说达意和表情,因为照现代的看法,达意和表情可以分为两种作用,不该混为一谈。我们说达意,指的是字面或活面;说表情,指的是字里行间或话里有话。”在散

文中,使用口语既要达意又要表情。使作者的“谈话风”的艺术语言,有着字外有字,句外有 句的韵味。如散文《匆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

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文章全篇不过六百多字,思绪的发展只转了几个弯,大部分是仅只五、六个字的短句,常用排比,问而不答,引人思考。句中词语色调极婉转,燕子杨柳,微风轻烟,薄雾游丝,再加上一些语气词缀在词尾,炼句的功夫于不惹眼处,形成了一种和谐自然的美的韵律。

首先是儿化词的选用。北京话里儿化词很多,这些儿化词常有很浓的感情色彩,被作者发掘出来,使文章别有韵致。朱自清在《回来杂记》中用的儿化词有“小顽意儿”“地摊儿”“三轮儿”“街口儿”“马蹄儿烧饼”“闲味儿”“道儿”“悠悠儿”“慢点儿”“带点儿”“差不离”等。这些儿化词透着亲切自然的情感。

其次是叠词的使用。《绿》中有这样一段:“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的……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象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这里用“花花花花”来写瀑布飞泻流动的声音,用“湿湿的”来写瀑布对两边岩石的浸润,用“深深的”来写潭水的深度,用“空空的”写出亭子所在位置的突兀,用“微微”写出流云的淡薄。“油油的”写出绿意的富有生机。用“朵朵”“小小”“纷纷”来写出水花飞溅的神状。叠词与单字本来在意义上差别不太大,如“朵”和“朵朵”,“小”和“小小”,但在朱先生文中叠词的选用却呈现了无穷的情韵。经过重叠,才能更丰富词意,具体形象,惟妙惟肖的烘托事物的情状。同时使整个语言的调子显得更加悠扬婉转,舒徐不迫,表达作者轻松愉快的心情。

再次是动词的选用。动词在文章中的妙用,古人早有提及。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可见动词会使所描绘事物立时“活”起来,还能使描绘显得含蓄颇深,富于暗示性和启发性,给读者以无限回味遐想的空间。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有这样的句子“沿路听见断断续续的歌声,有从沿河的妓楼飘过来的,有从河上船里度来的。”这句中的一“飘”一“度”显出了断续歌声的丝缕之美,远近的不同,尽显了秦淮河的无限精神。

阎咏萍《朱自清散文语言技巧分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p103-105

篇二:《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浅析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以《荷塘月色》和《春》为例

------绥阳县金承中学

摘要: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都是文质优美、脍炙

人口的美文。语言清新自然、优美动人,语言的这些特征为其散文的标志性特征。语言美也为后世人们所学习的榜样。本文将主要以朱自清先生的两篇散文为例,浅析他的语言美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朴素自然的语言美、修辞的多样美、语言的绘画美、语言的诗意美。

关键词:朱自清; 散文; 语言美

一 朴素自然的语言美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如早春晨曦、晚秋山泉,给人以无限清新的感觉。他的语言中或许有警句,或许有妙语,或许有精彩的比喻。但都掩藏不住朴实无华的文字,这种朴素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消除了文学与普通民众的隔阂。如《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笼着一层薄烟„„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着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这段文字平易自然,让读者感受到的就是身边的人与物。“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生活中的牛毛、花针、细丝这极具生活化的朴素的语言让读者能够更深的体会到春雨是何种的景象,使春雨的形象跃然纸上。再加上树叶儿、屋顶、小草、小路边、石桥上、撑伞的人,地里的农民披蓑戴笠,整个春雨下的画面生动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感受到了春意盎然的景象,这些语言极具生活化,朴素而感人。

除此以外,语言的朴素自然还体现在语言的口语化方面。叶绍钧在《朱佩弦先生》一文中说:“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朱自清主张“用笔如舌”,提倡“谈话风”,像“寻常谈话一般,读来亲切有味。”他强调:“现在诗的语言第一是要回到朴素,回到自然(《语文读拾·今天的诗》)。”如果爱用骈句,有时会使文字失去自然的风味就不好。他的散文基本上总是用通常谈话的口气,用词造句都十分接近口语。而他所用的口语又不是随意生涩难读,而是在方言,口语的基础上加以普通话的北方方言,读起来生动活泼,自然流畅。

二 修辞的多样美

古往今来,写文章都讲究修辞美。朱自清的语言虽然朴素自然,但却优美生动,多数读起来琅琅上口,具有优美生动的音韵美。这些都是因为他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在朴素自然的语言上发挥想象,运用高超的修辞技巧,使得句子不仅是“下里巴人”,而且同样具备“阳春白雪”的优雅动人。他在文中常用的是比喻、拟人、排比及叠字等多种修辞手法。不仅单独使用,还常常把他们联系起来套用、连用及兼用。

比喻、拟人是作者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春》这篇精心编撰之作,几乎每一个词语都经过了一番斟酌锤炼。他不说春风拂面而是说“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一形象的比喻把春风同其他季节的风区别开来,同时写出了春风的特点。春天

的脚步近了,小草开始生长了,“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作者的这一比喻用了一个“钻”字,表现出了小草在春天里突破板结的土地而生长的动态,表现了小草所蕴藏着的巨大生命力。朱自清先生的描写不是停留于对自然景物的机械临摹,而是发挥了奇妙的想象,运用新颖贴切的比喻和拟人的艺术手法,变静止为飞动,赋予自然物特有的情趣。他的笔不是凝固的,而是流动的,飞驰的,描绘事物能形神俱出。他的散文的形象创造,几乎都想象丰富,比喻精巧,拟人恰到好处。

叠字、叠词、叠句的大量运用,也是他散文的独特标志。在他的散文中叠字、叠词随处可见。统计了一下,仅《荷塘月色》一文中就用了26个叠字。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田田的叶子”“层层的叶子”中间有白花。“田田”写出了叶子紧挨着的样子。“脉脉”的流水赋予了流水感情。荷塘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树色是“阴阴的”,远山是“隐隐约约”的。这段描写有近有远,错落有致,极富层次美。很多这样的叠词运用在了写景状物的过程中。不仅使景色更加形象生动,而且语句更具有节奏感音乐美。由此可见朱自清先生驾驭语言的精深造诣。

三 语言的绘画美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不管是朴素也好,富有高超的修辞技巧也罢。他的这些语言最终都为我们编织了一幅幅形象逼真的画面。有生活场景,有自然风景,还有异国风情等等。曾经有人说,朱自清是散文领域里的卓越画家。他是以语言作为画笔,对描写的对象进行细致入微地观察体验,达到情景交融。一处胜迹,一幅景色,一个事物形态。它能从不同角度作多方面的描绘,有话可说,有画可作。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他是怎样描绘生活场景的,在《荷塘月色》中我们看到。在开头和结尾处作者写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是作者用语言来给我们描绘的一个场景。通过他的语言看到了他的生活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其次,除了这些生活画面,作者还描绘了风景图:绵绵的春雨斜织着,四周的绿树,青草被润得发亮,稀疏的房屋罩在一层浅蓝色的淡烟薄物之中,乡间的小路,小河上的石桥,撑伞漫步的行人。披蓑戴笠在地里劳作的农夫„„,这是用语言编织成的一幅多么美的淡彩水墨的“春雨图”啊!你可以看到乡村的景物,更能够感受到春的气息。语言同样可以作为画笔为读者勾画出优美的图画。这就是朱自清散文语言美之一。

四 语言的诗意美

朱自清的散文不但诗中有画,而且画中有诗。上面说过,朱自清的散文多用“活的口语”或“全写口语”。但如果只是表现为口语化,就难免缺乏沁人心脾的感染力。所以他的散文语言既写得朴素自然,又富于蕴含诗意美感。不仅在于形象地描绘出风物人情,而且在于有诗味。正如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所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之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朱自清散文的诗意美,首先表现在他十分注重“眼”(诗“眼”和文“眼”)的安设。无论是“诗眼”还是“文眼”,都是语言中最富于表现力的词汇,负载着蕴蓄着诗意美。如《荷塘月色》作者开门见山地“揭全文之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全篇的“眼”。接着写小路的“静”写自己独行的“静”,写荷塘景色的“静”,写月色朦胧的“静”,以此反衬“心里颇不宁静”。接着又以荷塘四

周的蝉声和蛙声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并联想江南采莲的热闹,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何在,暗示朱自清先生想摆脱当时处境但又无法摆脱的心态。

朱自清散文“眼”的安设,还能做到不事雕琢,不露痕迹,使人在“看似常”之中找到“最奇崛”的功力。如《春》,乍看一时还找不到它的“眼”。但细看加以体味,就会觉得“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句就是“眼”。作者写春的生机和创造力,就是为了写人对春天的希望。可见这句谚语正是作品诗意的内核。而这个“眼”作者没有让它和盘托出,更没有粉饰字句,显得平易,自然,和谐,使散文意境具有隽永的诗意。

综上所述,朱自清的散文之所以优美,是因为语言中具有这四个方面的特征。只有从语言入手,才能体会到朱自清的散文是如何优美动人,引人入胜。只有细细的去感受和品味语言,才能更好的了解朱自清散文的特色。朱自清的散文创作,是我们时代的标志。杨振声说:“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出了一条平坦大道,这条道将永远领导我的自迩以至远,自卑以升高。”朱自清散文的语言朴素自然,贴近我们的生活,口语化的运用,生动活泼;比喻拟人的运用之精湛,叠字叠词的运用之精妙,让我们为之震撼;语言编织的画面立体真实,形象逼真如身临其境;诗意的阐述能感受到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及情景交融的高超艺术技巧展现。所以说朱自清不愧为我国散文创作的艺术大师,其散文语言之美是人人所共知的。

参考文献:

1 郁达夫 《中国新闻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2 朱自清 关于写作(《朱自清散文名篇》) 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7 3 王瑶 《念朱自清先生》(选自《朱自清先生研究资料》) 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1988

4 朱士钊 《现代散文鉴赏》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7

5 杨振声 《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文讯》(第九卷),1948

6 叶蜚声 徐通锵 《语言纲要》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

篇三:《朱自清散文语言美感解读》

朱自清散文语言美感解读

朱自清作为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卓尔不群的散文大师,他的散文具有魅力超群的美感力,主要表现为散文语言以纯正朴实的“谈话风”体现出雅俗共赏的朴素美,以节奏的徐疾有致和声韵的回环和谐体现出旋律优雅的音乐美,以色彩的浓淡相宜、描摹的动静相生和比喻的虚实相映体现出逼真鲜明的绘画美。

在“五四”以来灿若群星的散文作家中,朱自清先生是一位风格独特、成就斐然的优秀散文作家。他的散文,以堪称“白话美术文的模范”⑴之艺术成就,显示出新文化运动散文创作的实绩,对白话散文的创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郁达夫先生曾评价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⑵朱自清的散文确实有一种超乎寻常的美感力,“能够在朴素自然的风格中立新意,造新语,于平淡之中见神奇,平正通达而又富于创造性„„”⑶,因此仅从语言的运用方面来说,朱自清的散文就很值得我们不断学习与借鉴。

鲁迅先生说,文学作品的语言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⑷朱自清先生堪称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其“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他的整个风格跟语言有密切的关系。”⑸其语言之美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雅俗共赏的朴素美,旋律和谐的音乐美,逼真鲜明的绘画美。

一、雅俗共赏的朴素美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朱自清不仅提出了“雅俗共赏”的文章美学观,而且以自己的写作实践“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⑹,形成其散文语言一个重要的美感特征——雅俗共赏的朴素美。

朱自清先生主张文学语言“新而不失自然”⑺,在强调“现在的诗的语言第一是要回到朴素,回到自然”⑻的同时,还强调语言要创新。他始终把朴素自然和不断创新作为自己散文创作的语言追求,并努力实践着,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如早春晨曦,如晚秋山泉,给人以无限自然清新的感觉。”⑼这种朴素自然而又清新的语言,集中表现为散文语言的口语化,即朱自清先生孜孜以求的“谈话风”。“论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⑽散文语言的口语化,正是朱自清散文朴素的语言最为显著的特色。朱自清散文好句子

为了达到“用笔如舌”的境界,朱自清在加工提炼语言,形成“谈话风”语言的艺术创造中,巧妙的把从民众口语中提炼出来的生动活泼的“俗语”和从文言、古语以及外来语中吸收进来的简练畅豁的“雅言”融为一体,因而产生了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

(一)以北京话为基础,使用口语中常见的词汇和句式,形成了具有北京地方口语韵味的“谈话风”。

朱自清认为:“北平话一向是官话,影响最广大,现在又是我国法定标准话,用来代表中国现代语,原是极恰当的。”⑾他还说“自己是苏北人,却赞成将北平话为作标准语。一来因为北平是文化城,二来因为北平话的词汇差不多都写得出,三来因为北平话已经作为标准语多年,虽然还没有‘俗成’,‘约定’总算‘约定’的了。”⑿

朱自清先生不仅极力主张,自己写文章更是自觉地运用北京的口语。“朱先生自始就注重北平的方言,尤其近几年来,他在这方面的成就很可观。在他的文章中,许多的语句都那末活生生地捉到纸上去。使你感到文章的生动,自然与亲切。”⒀朱自清的《回来杂记》一文所用的就是典型的京味语言,纯正的京腔京韵,具有北京口语化特色。比如“小顽意儿”“地摊儿”“三轮儿”“闲味儿”“慢点儿”“差不离儿”等儿化词透出亲切自然的情感;把西南的大城市和北平比,觉得“寒尘”;用“手头不宽”代经济状况不好;还有市民口语上习惯讲的“逛街”“操练”“麻利”等,都来自北京老百姓的口语,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有味,感觉自然亲切。

他的《给亡妇》更是一篇着意用北京口语写成的代表作品,请看其中的一段文字:

“这孩子生了几个月,你的肺病就重起来了。我劝你少亲近他,只监督着老妈子照管就行。你总是忍不住,一会儿提,一会儿抱。可是你病中为他操的那一份儿心也够瞧的。那一个夏天他病的时候多,你成天儿忙着,汤呀,药呀,冷呀,暖呀,连觉也没有好好睡过。那里有一分一毫想着你自己。瞧着他硬朗点儿你就乐,干枯的笑容在黄蜡般的脸上,我只有暗中叹气而已。”

作者写作本文时是有意“尽量用口语,向着言文一致的方向走”⒁,运用 “一会儿提,一会儿抱”“„„哪一份儿心„„”“成天儿忙着”“瞧着他硬朗点儿”的儿化句式,运用语气词“汤呀,药呀,冷呀,暖呀”,采用的完全是与亡妻拉家常话的语气和口吻,确实给人以“面对面坐着谈话”的感觉,不仅体现了北京口语的特点,而且让人感到真切自然,堪称“豪华落尽见真淳”。

(二)以古典文学修养为底蕴,恰当运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法,形成了具有北京知识分子口语特点的“谈话风”。

朱自清先生主张用口语、用白话写作,追求朴素、自然和清新的谈话风。并不是对平常谈话的口语作简单地照搬。他所主张的口语,是在运用俗语的基础上,融入一些雅语,重新组织起来的语言,是长住北京的知识分子的口语。朱自清文章中的雅语,构词造句仍以俗词为主,适当地融进古文里富有表现力和生命力、现代汉语里依然使用的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创造以现代白话文为基础的“俗化的文言,接近口语的文言”。

“到了写《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的时候就不然了,全写口语,从口语中提取有效的表现方式,虽然有时候还带有一点文言成份,但是念起来上口,有现代口语的韵味,叫人觉得那是现代人口里的话,不是不尴不尬的‘白话文’。”⒂如《春》《背影》《看花》《松堂游记》等都是雅语与俗语相结合的精品。像“颇”“且”“惟”“诸多”“尤”“之”“云”“孰知”“不然”“于兹”“于是乎”等文言词随处可见。前文引述《给亡妇》的一段文字中:“干枯的笑容在黄蜡般的脸上,我只有暗中叹气而已”,文言语气词“而已”的掺入,恰到好处,显出雅俗融通的特点。文言句式如《背影》中“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触他之怒”,“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等句,以及引用整句古诗,如“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松堂游记》)等,既明白如话,通俗自然,又优美和谐,增添了口语的典雅隽永色彩, 加强了文章的美感,使文章更能见出一种情致风韵,也体现了他雅俗合一、彼此交融的主张。

朱自清的文章中使用口语,是用既要“达意”又要“表情”的标准来提炼的。他的“谈话风”的文章语言,“逐句念来,有一种逼人的风采,使你觉得这确是佩弦的话,确是佩弦的口气,那么亲切,那么诚恳。只要你肯听,便叫满怀忿忿,也不会不慢慢地心平气和,乃至倾耳入神。为他一句一点头呢。这是佩弦先生文字的魔力。”⒃有着字外有字、句外有句的韵味;明白如话、通俗平易之中,还有形象生动、优雅隽永的一面,使其文章语言达到了雅俗合一的境界。

(三)以汉语语法为主体,洋为中用,有选择有限度的引入欧化语言因素,形成兼容并蓄、新颖别致的“谈话风”。朱自清散文好句子

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语言,基本上使用“不欧化的口语”⒄,保持汉族标准语的民族特点,使人倍觉亲切流利,毫无生涩别扭之感。他在评论文章中曾多次谈及过度欧化是不对的,但他在《语文零拾》和《经典常谈》等书中也同时指出适度欧化是“自然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他主张有选择地和有限度地向外国语言学习。

为了使所用的口语更见情韵风致,朱自清先生在选择提炼口语时也并不绝对排斥欧化。在不影响汉语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他巧妙注入欧化因素,很自然地融进一些外来词,并创造性地运用一些欧化句式,形成了雅俗化一、新颖别致、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西欧语言有两大特点,一是在构词法上利用不同词尾改变词性;二是在句法上的倒装。朱自清将西欧语言的这两个特点审慎地引入自己的散文语言,既保持了汉语的特性,又增加了语言的新鲜感。”⒅

朱自清在构词造句时,有时将动词词尾缀在其他词类后,达到改变词性的目的。如把“着”缀在形容词后面,变形容词为动词;把“了”缀在名词之后,变名词为动词。有时他还把西欧语言的倒装句法引入散文,使行文活泼有变化。在《绿》中有这样的句子:“她松松的皱缬着,象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象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这是形容梅雨潭潭水的三个比喻,都采用了“移状作补”的形式,放在句子的后部,从而更明显的突出潭水的情态。“皱缬”“明亮”本不是动词,后面加上时态助词“着”,把它们活用作动词,兼表时态与动态,而与动词“摆弄着”相对称,构成排比句,以便突出潭水的情态。这用句式的倒装和构词法都是欧化的,但作者运用起来却显得很自然。在《春》里有这样一句:“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作者在“园子里”“田野里”后面都加上逗号,形成短句,“瞧去”放在瞧的对象之后,也用逗号断开,再用“一大片一大片”的重叠表现,把“满是的”放在最后,这样,通过句中词序的倒装,对“满是的”起了强调作用,也是欧化句法。《给亡妇》中的“谦,好好儿放心安睡罢,你。”将主语“你”放于谓语之后,这是主谓倒置,使语言的抒情味更浓。

综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无论是朴素感人的《背影》,明净淡雅的《荷塘月色》,委婉动人的《儿女》,或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洲的踪迹》,还是《择偶记》《台州的冬天》也都是运用口语为文,写得通俗易懂,朴素清新,有如清水芙蓉,风采独具。朱自清在散文写作中,是以北京俗语为基础和骨干,在保留现代口语的基本特点的前提下,创造性地继承和借鉴了我国文言和外国语言的成分,博采古今中外表现形式,使其文章语言通俗而淡雅,质朴而有风华。诚如朱自清先生的学生、朋友,并为同时代作家的李广田先生评价所说:“在当时的作家中,有的从旧垒中来,往往有陈腐气;有的从外国来,往往有太多的洋气,尤其

是往往带来了西欧世纪末的颓废气息。朱先生则不然,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这种作风,就是朱自清先生孜孜以求的,具有雅俗共赏的朴素美感特征的“谈话风”。

一、旋律和谐的音乐美

散文的音乐美,虽然比不上诗歌语言表现的强烈,但对富有诗意的散文而言,同样既要有情感和形象兼备的语言内涵,也要有优美动听的外显形式,即语言要富有音乐性。“音调和谐,节奏鲜明,读的流畅,听得明白,具有听觉上的美感。”⒆也有助于渲染气氛,描写环境,刻划性格,增强艺术感染力。

为“表示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⒇,处于新旧文学交替时期的朱自清先生,吸取了旧文学注重语言节奏与声韵变化的长处,对散文语言音乐美的追求可谓苦心孤诣,形成了散文语言节奏鲜明、声韵和谐、旋律优雅的音乐美感特征。朱自清散文好句子

(一)注重语言节奏徐疾有致,具有音乐的旋律美。

“文学作品语言的音乐性,是和现实生活中的音响、节奏相联系的。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仪态万端,人的思想感情也错综复杂。文学作品的语言如能在字音、语调、节奏等方面与之配合,可以把生活表现得更加有声有色。”(21)请看朱自清的散文《儿女》中一段描写家里开饭时,孩子们嬉闹情形的文字:

“每天午饭和晚饭,就如两次潮水一般。先是孩子们你来他去的在厨房与饭间里查看,一面催我或妻发“开饭”的命令。急促繁碎的脚步,夹着笑和嚷,一阵阵袭来,直到命令发出为止。他们一递一个地跑着喊着,将命令传给厨房里的佣人;便立刻抢着回来搬凳子。于是这个说,“我坐这儿!”那个说,“大哥不让我!”大哥却说,“小妹打我!”我给他们调解,说好话。但是他们有时候很固执,我有时也不耐烦,这便用着叱责了;叱责还不行,不由自主的,我的沉重的手掌便到他们身上了。于是哭的哭,坐的坐,局面才算定了。接着可又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菜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妻是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我是个暴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吃完了,纷纷爬下凳子,桌上是饭粒呀,汤汁呀,骨头呀,渣滓呀,加上纵横的筷子,欹斜的匙子,就如一块块花花绿绿的地图模型。”朱自清散文好句子

这是一段颇有代表性的语言。行文的舒缓,急促、跳跃,停顿都与内容的张弛和感情的起伏紧密配合,形成与口语表达一致的自然节调。句子与句子之间衔接很紧密,语气连贯,有口语那样一气呵成的节调,但随着所陈述的内容的变化,前后语句的节调也发生变化。一开始写孩子们盼望早点开饭,节调还比较舒缓,随着孩子们急着作开饭的种种准备,节调也逐渐加快了;到孩子们在饭桌上争吵起来,节调便更急迫了,用的全是短句子,高潮处则连用了“你要„„他要„„你说„„他说„„这个要„„那个要„„要„„要„„要„„要„„”这样急促的排比句式一口气说下来的,把孩子们吃饭过程中的喧闹,把孩子们吃一顿饭真像来了一次“潮水”的扰嚷的情景渲染得逼真生动;吃饭结束时,又用了停顿较长的“„„呀„„呀„„呀„„呀”的句式,使节调逐渐舒缓下来。总之,这种舒缓与急促节调的交替运用,浓化了口语的本色和韵味,对抒发真挚的感情有极强的烘托效果。

散文以散句为主,但在散句中适当穿插一些整句,可以使语言参差错落,既显示流畅美,又体现整饬美。朱自清的散文语言节奏快慢结合,徐疾有致,自然流畅,具体表现为特别讲究句子的整散结合和长短变化。这一点,从前面引用《儿女》的一段文字中可以明显的看出。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散文《春》中多用短小活泼的句子,通篇长短句结合,错落有致,语言节奏有快有慢,徐疾交错,且语句间不用关联词连接,所以语句显得更加自由活泼,整篇语流就象溪涧流淌,欢快跳跃,传达出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再如散文名篇《匆匆》的开头一段: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那里呢?”

这里,作家用一组长短一致、节奏整齐、对仗工整的排比句描述显示季节更替的诗意化的景物,又用一组长短不一、节奏跳跃、口语色彩很浓的设问句感叹日子的飞逝无痕。整句与散句的结合,不但具有一种音乐的美感,而且显得既典雅又朴实。这些语言,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生动活泼,节奏明快,富有极强表现力。

(二)讲求语言声韵的回环和谐,具有协调的音韵美。

具体地来看,朱自清先生创造音韵的回环和谐,主要采用了以下四种方法:

1.讲求押韵。请看《〈忆〉跋》中的一段:

“夏夜是银白色的,带着栀子花的香;秋夜是铁灰色的,有青色的油盏火的微芒;春夜最热闹的是上灯节,有各色灯的辉煌,小烛的摇荡;冬夜是数除夕了,红的,绿的,淡黄的颜色,便是年的衣裳。”

这里,四个分句的句末一字(加点字)均为ang韵,响亮动听,琅琅上口。再如“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句中“轻烟”与“薄雾”、“吹散”与“蒸融”两两相对,平仄配合,体现出朱自清先生推敲整句平仄的匠心。当然,像这样如诗如歌的句子在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并不多见。朱自清有时还巧妙地引用几句古诗词,如《荷塘月色》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读来朗朗上口,增添了文章的典雅色彩和音韵的回环美。

2.运用反复。复沓的运用,也是朱自清先生散文体现其音乐美感常用的手段之一。他认为:“复沓是诗的节奏的重要成分。”(22)所谓“言之不已,又重言之”,既显出作者感慨的遥深来,又增加了文章的旋律感。如:“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三个单句结构长短都相似,构成排比,最后一个字都是“了”,在听觉上形成一种音韵反复回环的效果。再如:“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匆匆》)句中“徘徊”“匆匆”等字眼反复出现,一种幽怨之情反复回荡。“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象游丝样的痕迹呢?”相同的意思句子字数的变化,使感情层层推进,在参差中又显出整齐的美。结尾句照应开头的反复,强化作品的主旋律,画出诗人感情起伏的波澜。复沓的运用,反复吟咏,起到了一唱三叹的效果。

篇四:《朱自清散文集好词好句》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2、洗手的时分,日子从水盆里过来;吃饭的时分,日子从饭碗里过来;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来。

3、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响,也没有影子。

4、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抽象化为?如轻烟??如薄雾?,比喻共同,5、那电灯 下的人物,只觉像蚂蚁一般,更不去萦念。这是最后的梦;可惜是最短的梦!黑暗重复落在 我们面前,我们看见傍岸的空船上一星两星的,枯燥无力又摇摇不定的灯光。我们的梦醒了,我们知道就要上岸了;我们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

6、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分;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分;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分。但是,聪明的,你通知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7、他的从容,他的沉默,他的独断独行,他的一去不回头,都是力的表现,都是强者适者的表现。()决不婆婆妈妈的,决不粘粘搭搭的,一针见血,一刀两断,这正是白种人之所以为白种人。朱自清散文集好词好句。我真是一个矛盾的人。无论如何,我们最要紧的还是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的孩子!谁也是上帝之骄子;这和昔日的王侯将相一样,是没有种的!

8、过来的日子如轻烟,被和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9、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

10、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11、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旳,有羞涩地打着朵儿旳;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12、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蓝蔚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那边呢,郁丛丛的,阴森森的,又似乎藏着无边的黑暗:令人几乎不信那是繁华的秦淮河了。但是河中眩晕着的灯光,纵横着的画舫,悠扬着的笛韵,夹着那吱吱的胡琴声,终于使我们认识绿如茵陈酒的秦淮水了。

13、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14、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15、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了卸,,真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父亲奔丧回家。

16、我向来总觉得孩子应该是世界的,不应该是一种,一国,一乡,一家的。我因此不能容忍中国的孩子叫西洋人为?洋鬼子?。但这个十来岁的白种的孩子,竟已被揿入人种与国家的两种定型里了。他已懂得凭着人种的优势和国家的强力,伸着脸袭击我了。这一次袭击实是许多次袭击的小影,他的脸上便缩印着一部中国的外交史。他之来上海,或无多日,或已长久,耳濡目染,他的父亲,亲长,先生,父执,乃至同国,同种,都以骄傲践踏对付中国人;而他的读物也推波助澜,将中国编排得一无是处,以长他自己的威风。

17、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18、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抽象化为?如轻烟??如薄雾?,比喻共同,联想新奇。轻烟、薄雾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光阴的流逝。

篇五:《优美英语散文句子》

优美英语散文句子

we spend more, but enjoy less;

我们消耗的更多,享受到的却更少;
we have bigger houses, but smaller families;

我们的住房更大了,但我们的家庭却更小了; 
we have more promises, but less time; 

我们妥协更多,时间更少; 
we have more knowledge ,but less judgment; 

我们拥有了更多的知识,可判断力却更差了; 
we have more medicines, but less health; 

我们有了更多的健康,但健康状况却更不如意; 
we have multiplied out possessions, but reduced out values; 

我们拥有的财富倍增,但其价值却减少了; 
we talk much, we love only a little, and we hate too much; 

我们说的多了,
we reached the moon and came back, but we find it troublesome to cross our own street and meet our neighbors; 

我们可以往返月球,但却难以迈出一步去亲近我们的左邻右舍; 
we have conquered the uter space, but not our inner space; 

我们可以征服外太空,却征服不了我们的内心; 
we have highter ine, but less morals; 

我们的收入增加了,但我们的道德却少了; 
these are times with more liberty, but less joy; 

我们的时代更加自由了,但我们拥有的快乐时光却越来越少; 
we have much more food, but less nutrition; 

我们有了更多的食物,但所能得到的营养却越来越少了; 
these are the days in which it takes two salaries for each home, but divorces increase; 

现在每个家庭都可以有双份收入,但离婚的现象越来越多了; 
these are times of finer houses, but more broken homes; 

现在的住房越来越精致,但我们也有了更多破碎的家庭; 
that`s why i propose, that as of today;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说,让我们从今天开始; 
you do not keep anything for a special occasion。 because every day that you live is a special occasion。 

不要将你的东西为了某一个特别的时刻而预留着,因为你生活的每一天都是那么特别; 
search for knowledge, read more ,sit on your porch and admire the view without paying attention to your needs; 

寻找更我的知识,多读一些健康,坐在你家的前廊里,以赞美的眼光去享受眼前的风景,不要健康上任何功利的想法; 
spend more time with your family and friends, eat your favorite foods, visit the places you love; 

花多点时间和朋友与家人在一起,吃你爱吃的食物,去你想去的地方; 
life is a chain of moments of enjoyment; not only about survival; 

生活是一串串的快乐时光;我们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生存; 
use your crystal goblets。 do not save your best perfume, and use it every time you feel you want it。优美英语散文句子。 

举起你的水晶酒杯吧。不要吝啬洒上你最好的香水,你想用的时候就享用吧! 
remove from your vocabulary phrases like "one of these days" or "someday"; 

从你的词汇库中移去所谓的[有那么一天"或者[某一天"; 
let`s write that letter we thought of writing "one of these days"! 

曾打算[有那么一天"去写的信,就在今天吧! 
let`s tell our families and friends how much we love them; 

告诉家人和朋友,我们是多么地爱他们; 
do not delay anything that adds laughter and joy to your life; 

不要延迟任何可以给你的生活健康来欢笑与快乐的事情; 
every day, every hour, and every minute is special; 

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都是那么特别; 
and you don't know if it will be your last。 

你无从知道这是否最后刻。  


朱自清散文好句子相关热词搜索:朱自清散文集摘抄句子 朱自清散文赏析句子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朱自清散文好句子”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朱自清散文好句子"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27413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