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多情自古伤离别,

多情自古伤离别,

2016-03-26 10:29:12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多情自古伤离别,(共5篇)多情自古伤离别多情自古伤离别——送别诗鉴赏离情别意是古代文人骚客咏叹的永恒主题。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矣!”;苏轼言 “人有悲欢离合”柳永道:“多情自古伤离别”。古代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都不发达,每有行旅,动辄经年累月,别易会难,因此古人很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不仅备酒饯行,折柳...

篇一:《多情自古伤离别》

多情自古伤离别

——送别诗鉴赏

离情别意是古代文人骚客咏叹的永恒主题。

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矣!”;苏轼言 “人有悲欢离合”柳永道:“多情自古伤离别”。

古代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都不发达,每有行旅,动辄经年累月,别易会难,因此古人很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不仅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要作诗话别,这也使得古诗中以离别为题材的送别诗颇多感人之作。严羽《沧浪诗话,诗评》云:“唐人好诗,多是征戌、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而写离情别绪哀而不伤,形象丰满,基调明快,是盛唐送别诗的特色。

一、我们先了解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

1、送别地点:长亭、谢亭、灞陵亭、客舍、柳岸、西楼、南浦、阳关、渭城、望江楼、歧路旁、津渡口、或都门外。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于是成为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谢亭,又名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此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了宣城的送别之地;灞陵亭,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那里原有一条灞水,又因汉文帝葬在那里,遂称灞陵,唐代时人们送朋友出长安,常在那里分手;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屈原 "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在《别赋》中说:“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此后人们便用“南浦”作为送别诗的意象。

2、时间:夕阳、日暮。许多诗人喜欢把离别与夕阳、日暮联系在一起,表达浓浓的离情,这是因为忧伤的情感和苍茫的暮色相协调,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暮色渐起渐至苍茫,最能勾起他们的离情别绪,正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3、季节:秋。“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二首》),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秋”能使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遇秋而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文化心理。像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登高》),抒发了自己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秋代表了萧条凄清,代表了寂寞抑郁,是送别诗中惯用的意象。

4、意象:酒、斑马、晚风、古道、芳(春)草、落花、弱柳、杨柳、杨花或柳絮、残笛、寒蝉、烟波、水、浮云、劳歌。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杨载《诗法家数》),故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酽酽的酒香,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故园之情、感时之情。/折柳是送别的习俗。“柳”“留”谐音/无边的芳草恰可比喻远行人的满怀愁绪。寄托了送别友人的深情厚意。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以水为意象表达送别之情的绵延不绝。

二、古代送别诗种类繁多,根据其内容及主题倾向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直接抒写依依惜别之情意。李白的《赠汪伦》“不及王伦送我情”、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都是对友情的咏唱。

第二,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倘若诗人在现实生活中遭逢坎壈,其送别诗还可以裹挟着个人的身世之感。“寒雨连江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这是借托玉壶、冰心比拟诗人的操守和品格,以告慰亲友,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

这类诗往往是诗人在艰难困厄之际写就的,注意送别背景。

第三,重在劝勉、鼓励、安慰友人。劝勉之中带有明显的“君子赠之以言”的倾向,如高适《别董大》中“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因为是知音,说话才质朴而豪爽,又因别离,才以希望为慰藉,于慰藉之中倾注信心和力量。

第四,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这类送别诗

内涵丰富,表意的侧重点也不明显。往往把离别之情、劝慰之情和内心的希冀巧妙地融为一体。

三、送别诗从情感基调上看,可分为以下几种:

1、写景之昏暗、寒冷、迷茫、凄清,表达凄婉感伤、悲伤痛苦、惆怅迷惘的感情。此类

送别诗有着浓重的伤感情绪,缠绵悱恻,意极为凄悲。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2、运用优美的文字,勾画清新的意境,创设轻松的氛围,抒发无限眷恋、依依惜别的深

情。对朋友的深切关怀与无限思念,此类送别诗给人情感上的审美感受。如:《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一洗悲酸之态,吹响豪迈的号角,激情荡漾,健康高雅的格调。有开阔的诗境,爽朗

的音调,体现高远的志趣和开阔的胸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别离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送别诗,是整个唐代送别诗的发轫之作,一改先前送别的悲切、凄婉、黯然、神伤,使送别诗进入了一个意境开阔,立意高远,音调爽朗,独标高格的境地。而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更是成为千古绝句。

四、送别诗的主要艺术手法:

诗歌的思想情感总要借助表现手法来表现,送别诗常见的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抒情

如高适的《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直抒胸臆,“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表达自己虽不得意但满怀信心和力量。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诗歌讲究含蓄蕴籍,表达情感往往婉转曲折,经常运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这种手法更是送别诗中最常用最典型的手法。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表面写去路烟霭迷茫,道路修远,其实是要以此寄寓离愁之思,寓情于景显得含蓄蕴藉。

3衬托(烘托),反衬(乐景衬哀情)

欧阳修的《别 滁》“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首句花光浓烂,柳丝轻明,描绘了一幅明媚灿烂的春光图,以乐景衬离别的哀情,

4、想象联想(虚实结合)

除情景交融的手法外,送别诗中还经常用到想象、联想。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如刘长卿的《送严士元》第三联写道:“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诗人由眼前的落日去帆这一实景而联想到严士元听去之地湖南应是万里草青。这是虚实结合的笔法,这样虚实结合就拓宽了诗的意境,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思念之情。这种手法是鉴赏中比较难把握的,需要我们有一双想象的翅膀。

5、比喻修辞手法

为了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诗人在诗歌中还特别青睐比喻这种修辞手法,送别诗因为善于运用景物营造伤离别的气氛,所以比喻手法更为常见。看下面宋代诗人刘迁的《柳梢青·卢梅坡》一词:泛菊杯涤,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勿勿,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这首诗在表达感情时就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形单影只的孤独之感,飘泊无定的离别之苦。下片又表明他的心会像飞尘一样时时紧跟在朋友卢梅坡的马后,又像明月一样处处追随在卢梅坡的舟旁,以此来表达思念惜别之情。

五、高考试题经典举隅

2007年江苏高考设计了这样的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参考答案:(1)作者翘首远望,水天相接,树木迢迢,表现了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带雨的乌云遮住了大半个山,路途多风雨,表现了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抒发了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运用了借景抒情手法(或寓情于景)。

(2)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

(10年江苏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多情自古伤离别,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答案】(1)橘柚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解析】(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延伸到其他篇目,难度较小。“橘柚香”具有时令特征,代表秋天,由此可联想到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之句。

(2)既为送别诗,又点出“别”,当有惜别之意,此为第一层。又因“醉”字,可推出“愁”情,即借酒消愁,此为第二层。“江风引雨”为景语,起烘托此刻悲凉心境的作用,此为第三层。

(3)鉴赏类题型,包括表达技巧、思想感情、效果等部分。根据诗句内容和“代为之思”一句可知表达技巧为想象,然后结合情感分析将想象的内容具体化;“其情更远”意为将情感表达得更为深切,意思对即可。

总结,我们对送别诗的常见思想情感及艺术手法有了概貌了解,有了这个了解,在鉴赏送别诗时可以有一种高屋建瓴的优势。再通过对经典例题的探究,我们会发现鉴赏题的答题步骤也是有章可循的。如果是思想内容方面的鉴赏题,一定要抓住重点意象,赏析情感产生的原因或依据,再明确意象表达的情感。如果是关于表达技巧方面的鉴赏题,一定要先明确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鉴赏这种手法,达到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传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练习一] 送别诗·基础训练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释:罟师,船夫

1. 第一、二句诗中,哪些意象是暗示送别内容的意象?(3分)

2. 第三句历来备受赞赏,请简要赏析。(3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第3-4题。(6分)多情自古伤离别,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多情自古伤离别,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

3. 首联用哪些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图景?

答:

4. 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第8-9题。(6分)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5、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虚实结合,请对这种艺术手法及其作用作简要分析

五.阅列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谢亭送别

许 浑

劳歌①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6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答:

7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认为呢?

答:

训练一送别诗·答案

1.杨柳,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渡头,送客之;罟师,船夫,桨,开桨即起程;临圻,交代所去之地

2. 第三句运用比喻的修辞(奇特的想象),把相思之情比喻成春色,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诗人觉得自己心中无限的惜别之情,就像江南江北的春光,无处不在,伴随着友人归去。(生动形象1分,诗人情感1分,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无处不在”1分)

3.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4.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5、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香气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这两句是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字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潇湘之上,一轮孤月高照,恐难成眠,即使诗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无法摆脱愁绪。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象,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多情自古伤离别,

6、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

7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方法点拨】

送别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从主题入手,把握诗歌情感的本质。

篇二:《多情自古伤离别》

多情自古伤离别

——音乐欣赏有感

“最后”常常意味着离别。音乐欣赏的最后一课,题目是《多情自古伤离别》。 “离别”,一个忧伤的字眼!牵动着从古至今,离人们的离愁别绪!很多东西都是在离别之际,我们懂得了它们的珍贵!

就音乐来说,它是个奇迹!用抽象的声音地表达着创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染着不同的人群„„且引人深省„„

音乐,没有国界!无论你是什么人、哪里人,说着什么样的一种语言,写着什么样的一种文字,你都能体会得到其中的喜怒哀乐!这是一种万能的语言!

多情自古伤离别,

我一直相信着:在音乐的世界里,拥有最真实的情感!因为那是创作者直抒心灵之臆之举!真正爱音乐的人不会为了什么东西去弄虚作假,也就是真正的音乐人,只会描绘对心灵深处的那触动的感源!还有,虚伪的旋律,是骗不了听众的耳朵的!旋律来自于心灵最真实、最本质的一面!这些是心灵的直接写照! 最后一课,老师给我们播放了很多离别的曲目,从古到今都有。海顿的、何战壕的、还有骆宾王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再次创作!

听到老师播放一首张学友的《祝福》,很古老的歌曲,久违的歌曲,看到了那久违的MV,感觉回到了小时候!小时候,总是在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们播放的这些歌声中长大的!那是四大天皇很流行的年代,还有当时的什么小虎队啊、草蜢队啊、甚至到现在依然脍炙人口的B安!那些属于他们的年代!重金属还有抒情的年代,当时的哥哥们都在摇头晃脑地弹着吉他唱歌那些歌曲!那些年代,现在回想起来,感觉很温馨!

我又想起周华健的另一句歌词:“有没有那么一首歌,会让你心里记着我”这句歌词让我很感动!曾经的那些音乐,偶然在你耳际响起,阔别已久的甚至已经遗忘了的东西还有感觉,顿时就回想起来甚至感觉就在身边理我们很近!这种感觉特别美好!

但是一切都会成为过去,那些年代,再也回不去了!或许留下的只有音乐!音乐帮我们承载着那些记忆!就像任贤齐唱的那首《伤心太平洋》里面的那句“一波还来不及,一波又来侵袭”一样。乐坛上的更替,就是如此,时间上的波浪,已经把曾今的那些而弄潮儿更新为如今周杰伦、王力宏的r&b、后现代时代!

不过,只要是发自内心,充满真实情感的东西!都是值得肯定的!现在的那些r&b、摇滚或者hiphop也是能够触人心弦的!不同时间听不同歌曲吧!

那些让我们遗忘了的!就让那些曾经的歌曲来承载着吧!某个时刻听到,感觉会更加美好!离别之后的偶遇,或许会更加美好!

离别有很多种:有与友人分别,有与亲人的离别,也有爱人之间的离别!有短暂的离别,也有长久的永别!

听了《千千阙歌》,对离人给予美好的祝愿,给自己留下温馨!

听了《梁祝》,深深地感动着人们,触动人们心灵的脆弱!

多情自古伤离别,

听了《霸王别姬》,思绪飘到很远的地方!项羽,一位失败的真英雄!朋友的诗句曾有这么一段话:夕阳残,北风扬,拉长的影子,落寞却高傲。马蹄声响,利刃相交,尔虞我诈,沙尘飘飞。

那段晦明晦暗的历史英雄看不清前面的方向。真的是:落魄的躯体,高贵的灵魂!

那些让人痛彻心扉的诀别,有时真的会让人泪流满面!

在前面的课堂上老师曾跟我们说过一个音乐家的故事,那是一首不为人知的歌曲!六十多岁的老人听到心爱的人死去的消息,仓皇地坐上火车,然而命运的戏弄,坐上了反方向的列车。何等的凄凉、悲怆„„然而,老人终于赶到了心爱人墓地,寒风萧萧,吹弄着老人的头发,拨弄着人的心弦,老人用心拨出了世界上只属于他们两人的乐章!两泪涟涟„„从此天人相隔了,此等离别,该如何去面对?此时此刻,或许只有音乐,才能诉说一切!

我忽然间想起那一片从枝头脱落的叶子,它默默无闻,离开与存在,对人们或许没有任何影响!然而离别是庄严的,生命是值得敬仰的,尤其是在离别之际!然而无论是小小的离别,还是生命的告别,面对这个话题,我们都要给予最真挚的情感!

离别是一个永远道不完的话题。在生命的列车上,我们总会经历千千万万次离别!

离别,有时候不是在我们控制的范围内!

因为离别的伤感,所以请珍惜眼前的相聚吧!

篇三:《多情自古伤离别》

多情自古伤离别

——我看风流才子柳三变

姜宇恒

一日为,便终生布衣;一日不为,却成白衣卿相。他毕生立志求学,却成就于外人视如粪土的感情。就像那天上的谪仙之人,所到之处,灵气生辉,又无不令人肠断魂销。浅吟低唱,浅吟低唱,唱绝人间词话看不尽,绝唱宋时婉约折煞世人。

解名尽处不为郎

春闱当时,二十二岁的柳永意气风发,以为天下人也不过如此。举笔弄墨,一挥而就。这时的他认为飞黄腾达已是囊中之物。然而官场的老练岂是他能知晓的。在黄金榜上,柳永并没有一飞冲天。极度失望的他,忿然写下“忍把浮名,换了浅吟低唱”。一句掷下,激起千层浪。

这可算的上是文化史上少见的牢骚了。十年之后,高中探花的柳永因为仁宗一句“且去浅吟低唱,何要浮名”的不屑而再无为官日。收拾行囊前,柳永终于看清了现实。“参差十万人家”的汴梁城容不下他的抱负,自恃清高的政坛也绝不是他的归宿。好!“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裁来白幡,上书“奉旨填词柳三变”混迹在烟花巷尾,逍遥自得。

孤掷千金冀君意

白衣旧了就换,反正骄纵笑狂。柳永出身仕官家族,一门三才子,再加上天资不凡、能歌善吟。自然就成为天涯歌伎讨好的“贵公子”。

看着镜中面容姣好的自己,于是典质千金,只为换来柳永的一首词话。好让自己能暂时远离庸俗嘈杂的胭脂粉黛,和着柳公子的心境,对着杨柳岸的晓风残月,独自清静一夜。

“不为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不为凄美的伤感,不为纷扰的离别。只是为了记忆深处那个凝固的侧影。黯然徘徊。这时的柳永,很大程度上成了歌伎们的精神寄托。而他,却放荡于“烟柳画桥,风帘幕幕”,时叹“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归期”怎不令人扼腕?

多情自古伤离别

风流才子,常动情,却不动真情;一动则必是海誓山盟,金石为铭。虫娘,一个令他倾心的女人,她精通音律,又能与他相附相和。柳永这时遇红颜知己,亦复何求?夜半私语,酒后誓言都在证明着他们只会是一对短命的恋人。不久,虫娘就因为柳永的不羁而欲离去,他就像春闺里的怨妇一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他亲自送她到江边,此情此景,柳永真希望时间定格“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正是因为这样刻骨铭心的爱恋,才会有《雨霖铃 寒蝉凄切》这样的不朽名篇。柳永在社会下层的生活,使他寻觅到李、苏从来没有过的真性情,才能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家喻户晓。

我又想到了另外一位诗人——白乐天。这是一个连老媪都能读其词的人,他生性豪放,不拘一格。正是因为时代拥有这样可爱的诗人——就像花丛中的精灵,唐宋的文学成就才会如此地令人仰慕。

篇四:《多情自古伤离别全诗及赏析》

诗句“多情自古伤离别”出自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全诗及赏析见下文:


一、<雨霖铃>全诗及注解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多情自古伤离别全诗及赏析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注解:

   凄切:凄凉急促。多情自古伤离别全诗及赏析
   骤雨:急猛的阵雨
   都门:指汴京。 帐饮:设帐置酒宴送行。
   无绪:没有情绪
   兰舟: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坐船的美称
   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去去:重复言之,表路途之远
   暮霭:傍晚的云气
   经年:经过一年又一年。
   风情:男女相爱之情,深情蜜意。


译文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二、<雨霖铃>赏析

赏析一:

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
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蝉鸣。”可见时间大约农历七月。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秋季,暮色,骤雨寒蝉,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对长亭晚”一句,中间插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这三句景色的铺写,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设下伏笔。“都门帐饮”,语本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他的恋人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然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类锐!这里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他们含蕴缠绵,但却直而能纡,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于是后面便迸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寥寥十一字,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目前。真是力敌千钧!
词人凝噎喉的就“念去去”二句的内心独白。这里的去声“念”字用得特别好,读去声,作为领格,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以下而一气流贯。“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里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一层浓似一层;既曰“千里”,又曰“阔”,一程远似一程。道尽了恋人分手时难舍的别情。

篇五:《形容悲伤与无奈的诗句》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3、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形容悲伤与无奈的诗句

4、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5、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6、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7、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8、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9、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形容悲伤与无奈的诗句

10、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1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2、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

13、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

14、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15、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

16、相思一夜梅花发,17、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18、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19、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20、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21、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22、明月上高楼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2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4、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25、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6、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27、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多情自古伤离别,相关热词搜索:多情伤离别 多情自古伤离别教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多情自古伤离别,”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多情自古伤离别,"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32251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