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我心中的李大钊》

《我心中的李大钊》

2016-04-06 09:09:4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我心中的李大钊》(共5篇)毛概:我心目中的李大钊陕西科技大学2011-2012-1期末课程考核•课程论文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题目:院 系: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电 话: 电 邮...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我心中的李大钊》》,供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毛概:我心目中的李大钊》

陕西科技大学2011-2012-1期末课程考核•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论文题目:

院 系: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电 话: 电 邮: 教 师: 得 分:2011年月

我心目中的李大钊

摘 要:2009年,李大钊被授予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恰逢现在正在进行党课学习,看到习近平同志在2009年10月28日发表了题为在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响应党课中学习党史的号召,同时基于各类文献,在我个人心底对李大钊同志的印象有一定的形成,并且就其个人,思想,与其社会影响展开讨论。并阐述人物印象形成的依据,过程和感想。

关键词:我心目中;李大钊

若要认真地说起来,我只能说,我并不能真正的理解李大钊同志和他的思想,当然这其实仅与时代有关,没有那种环境,没有那种压力,所以不会迸发出那样的爱国之心,不会有改革的激情。这种隔阂应该是十分正常的了,就如同生在现代化的人永远想象不到古代点煤油灯

的生活。作为一个正在申请入党的团员,我真的正在试图去理解那些先辈,我清楚地知道,只有理解才能珍惜。只有理解才不会遗忘。

一、 他是一个父亲

他是一个严格,慈爱的父亲。

一开始知道李大钊是小学时的一篇语文课文《我的父亲李大钊》,每当想起,眼前总是隐约浮现一个身材魁梧,表情严肃的男子,弹着风琴教儿女唱国际歌的场景。

那时他的儿女们还还很小,他们学习的歌曲总是带着那个年代的一点点浮夸,都是赞扬目前的生活,学校的生活多美好,生活多美好,实际是,那个年代正是中国最屈辱的时候,改良总是不见效果,李大钊同志直接见证了中国改良的失败,并且由唯心主义进行了巨大的转变,支持了共产主义。他这样的举动,无疑教会了他的孩子们从小就对政治放长目光,从小就忧国忧民,从小就爱国。

“我在父亲李大钊身边生活的岁月并不长。但是,父亲作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坚定革命信念,炽烈的政治热情,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刻苦学习的精神,大无畏的革命气概,都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长期以来鞭策、教育着我。”[1]——李葆华

由此可见,李大钊是让儿女又敬又爱的,是一个有责任心的父亲。

二、 他是一个爱国者

他是一个执着,冷静,有责任和担当的爱国者。

习近平这样说道: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2]。

我不禁想多了解李大钊同志一些,根据人民网李大钊的生平简介和生平年表,青年时代,目睹在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国家危亡局势和社会黑暗状况,激发了爱国热忱,立志要为苦难的中国寻求出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夺后,开始发表文章,揭露军阀官僚的统治只是加深了民族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3]。不得不说李大钊同志的思想觉悟是一种天赋,有一种执着的勇气,因为我在那样的环境里,或许我会有救国的思想,但我必然不会有救国的勇气,也正是这一点,我明白这就是伟人和无知的差距。我或许是思想的巨人,但我无疑是行动的矮子,我们需要这样的李大钊,带领我们走进新的时代,带领那时候思想没有觉悟的人们。

当然很难想象,李大钊同志由一个改良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拥护者,由唯心论者转变为唯物论者需要克服多少困难,如果不是热烈的爱国情怀,不是执着的救国信念,怎么能达到“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相比,自己的学业微不足道”的思想呢?

面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李大钊同志表现出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辛亥革命后,面对封建军阀篡夺政权、新生的共和国有名无实的现状,他不得不发出自己的“隐忧”和“大哀”。他忧国之所忧,哀民之所哀,下定决心为挽救“神州陆沉”、“再造中华”而努力奋斗。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大钊同志的老师、滦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白亚雨在起义中 壮烈牺牲,但他不怕。[5]

1915年,他因参加反日斗争而被当时就读的学校除名,但他不悔。

强烈的爱国之心和对社会、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促使他奋不顾身、英勇战斗

他身上体现出的时刻牵挂国家兴亡、时刻不忘人民疾苦并为之奋斗的精神和风范,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提倡。

三、 他是一个领导者

他是一个有远见,能变通,成功的领导者。

进入二十世纪,辛亥革命爆发、新文化运动涌起,特别是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国社会《我心中的李大钊》

出现了曙光初现的变化。李大钊同志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走上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

从“1913年10月 见到日本帝国主义新出版的《支那分割之命运》,当即与北洋法政学会同人写了《“支那分割之命运”驳议》数万言”[4]开始,他总是紧随时代的步伐,写下《警告全国父老书》,编印《国耻纪念录》,发表《厌世心与自觉心》,批判了当时的厌世自杀之风,批评陈独秀的《爱国心与自觉心》,他总是观点鲜明,勇于表达,用于批判,坚持自己。《我心中的李大钊》

他看到了失败,并且从各个角度寻找原因,当十月革命成功后,他终于找到了希望,他接受了并且有远见的意识到真正能够拯救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并且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他以开拓者的无畏姿态,旗帜鲜明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的真理,是“拯救中国的导星”,并积极付诸行动。他是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播种者,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他写道“一九一七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显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6]

更难能可贵的是李大钊同志总是紧跟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潮流不断探索,他“比较早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不是抽象的学理和不变的教条,研究马克思主义必须研究它“怎样应用于中国今日的政治经济情形”,并在这个过程中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他强调正确认识国情非常重要,考虑中国的问题,是不能置国情于不顾的。他认为,这个国情问题,不可求于外人。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情况下的实际运用。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不要忘了他的时代环境和我们的时代环境’。”[7]

李大钊是文化革命当之无愧的领导人,也可以说是《新青年》执笔者中惟一有独特思想体系的人,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最早传播者,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中心人物。

正是这样一位具有深邃历史眼光和长久战略目光的领导者在前面举起呐喊,我们才能在北洋军阀统治下,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艰难却迅速的传播开去。他的大无畏姿态坚定了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四、 走进李大钊——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的开创性贡献

“我常说,研究一辈子李大钊,自己年轻时没读懂,犯过低级错误,到老了也没完全没 懂。积几十年经验得知,读懂李大钊,不是那么容易的事。”[8]——张静如

我走进不了他的时代,也走不进他的生活,而我能做的们只是更加努力的贴近他的思想,当思想与思想碰撞出火花,一定有什么会在深邃的角落产生出深刻的共鸣。我决定义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的开创性贡献为旨入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概念,是毛泽东最早于1938年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报告中提出的。[9]但严格来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其逻辑起点来看,是中国早期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在改造自己世界观的同时,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作斗争,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日益结合,并创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过程。[10]

在这一过程中,李大钊已然顺应时代的需要,率先在中国大地上高举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并较早地对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进行了初步探索。他很早就认为,考虑中国的问题,不能“置吾国情于不顾” [11]。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接受某一学说时,“不要忘了他的时代环境和我们的时代环境” [12]。对一个社会主义者来说,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所以现代的社会主义,包含着许多把他的精神变作实际的形式使合于现在需要的企图[13]。这实际上已经初步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

在此基础上,李大钊进一步提出了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的命题。他说:“应该细细的研考马克斯的唯物史观,怎样应用于中国今日的政治经济情形。详细一点说,就是依马克

斯的唯物史观以研究怎样成了中国今日政治经济的情状,我们应该怎样去作民族独立的运动,把中国从列强压迫之下救济出来。”[14]这些论断,不正是对于未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如何获得自己的中国特性的一种恰当的提示吗? [15]不正是对当今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如何实现中国特色的一种有益探索吗?

他强调正确认识国情非常重要,考虑中国的问题,是不能置国情于不顾的。他认为,这个国情问题,不可求于外人。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情况下的实际运用。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不要忘了他的时代环境和我们的时代环境”。他强调,社会主义“用以为实际的运动”时,它会“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发生“适应环境的变化”,是要在运用中加以发展的。同时他认为,“社会主义的实现,离开人民本身,是万万作不到的”。因此,在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他重视工人阶级在革命中的先锋作用,直接从事工人运动;他重视农民在革命中的主力军作用,积极发动和组织农民斗争。

不管他曾经坚持的唯心主义与马克思有多么的相悖,然而当他接受并支持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了走在前端的战士,一旦他的思想从根本上服务于他的革命实践,思想与实践交流之窗拉开,他的思想的发展和成熟也是必然的了。在这过程中,他的矛盾,他的“阶级调和论”是那么鲜为人知,他的挣扎,他的自我斗争已然成为了他必须坚持的信念,是他领导胜利的脚印。

李大钊之所以会成为李大钊,正是因为他不同的经历,他艰难的转变,他非一般的坚持,他的无畏,他的远见,他的学识,他的文笔,他的思想,他的影响。我们不会忘记,因为,时代的河流,永远击不碎他思想的礁石,并且有绿意盎然的大树应经在其上生根发芽,给后来者投下一片绿荫,送去阵阵幽香。

【参考文献】

[1]李葆华.我的父亲李大钊[N].新民晚报

[2]习近平. 在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R]. 2009年10月28日 [3][4][5]人民网.[OL].

[6]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J].《新青年》,1918年11月15日,第5卷第5号①

[7]百度百科.[OL].

[8]张静如. 读懂李大钊[J].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100875 ,2009年11月27日

[9]周尚文.《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标识》,《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C].2008年第5期。

[10]张正光.《论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探索和贡献》,《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C].2008年第6期

[11]《李大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5页。

[12][13][14]《李大钊文集》下.[M].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9、34、711。 [15]沙健孙.[M].《李大钊的社会主义观》,《光明日报》1994年6月27日。

篇二:《我心目中的李大钊》

我心目中的李大钊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立人之一,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之一,是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之一,也是在北伐时期推动颠覆中国政府的重要人物之一,同时为共产国际的成员及其在中国的代理人。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李大钊少年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接受过现代文化教育的李大钊,必然也清楚地认识到当时“国势之危迫”,当即立志要“挽救民族”于危难!这个远大抱负当然是出自一片忧国忧民之心,同时也包含青春年少的一腔热血。他明白欲达理想仅靠胸怀大志是远远不够的,非深研法治政理不可。1907至1916共9年时间,李大钊分别在天津和日本潜心学习、探求能够救国救民的真理。这为他之后在哲学、文学、政治经济学等方面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7岁那年,青年李大钊以文章为载体,将自己的思想传播给更多的爱国青年,抨击军阀统治和封建思想,号召青年为创造理想中华而奋斗。28岁的李大钊经过艰难探索,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之下,更加坚信社会主义革命必然到来,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念。他不仅将马克思主义传播开来,并且积极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他知道救国救民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做到的,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事业,需要唤醒更多的人,需要受剥削受压迫阶级的共同努力,甚至需要几代人付出生命的代价。29岁的李大钊受聘为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并兼任北京五所大学的教授,一个青年成为了青年人的导师。毛泽东同志当时就曾在李大钊手下工作过,很快也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31岁时,李大钊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与陈独秀酝酿建立中国共产党。他将自己的命运与中国共产党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和所有党员为着同一个目标而努力。33-35岁间,李大钊与孙中山共同促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李大钊十分关注军事策化的研究和军事力量的培养,对于北伐战争给以了有力的策应。北洋军阀十分畏惧这股革命力量,竭力迫害李大钊。38岁那年,奉系军阀张作霖闯进苏联大使馆驻地,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并于4月28日实行了绞刑。他无愧于邓小平同志的题词:“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烈士永垂不朽。”

虽然共产党人不允许搞个人崇拜,但是纵览李大钊同志短暂而伟大的一生,对他崇敬而仰视的心情油然而生。他坚信马克思主义,并且积极实践,创建中国共产党,并将党组织发展壮大起来,与各种反动势力进行坚决斗争。这么巨大的能量,与他9年的刻苦钻研十分不开的,更是源自他的拳拳爱国之心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

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向他学习,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刻苦钻研,最终为共产主义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李大钊同志开创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永远不可磨灭,他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正因为如此,今天,我们更加感受到李大钊同志历史眼光的深邃和思想价值的珍贵,更加感受到他革命精神的崇高和人格力量的伟大。李大钊同志永远是共产党人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李大钊同志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青年时代,面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李大钊同志表现出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辛亥革命后,面对封建军阀篡夺政权、新生的共和国有名无实的现状,他不得不发出自己的“隐忧”和“大哀”。他忧国之所忧,哀民之所哀,下定决心为挽救“神州陆沉”、“再造中华”而努力奋斗。当日本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时,他大声疾呼中国人民用卧薪尝胆的精神进行抗争。他因参加反日斗争而被当时就读的学校除名,但他毫不后悔。他认为,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相比,自己的学业微不足道。他始终把自己的学识与拯救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正是强烈的爱国之心和对社会、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促使李大钊同志奋不顾身、英勇战斗。他身上体现出的时刻牵挂国家兴亡、时刻不忘

人民疾苦并为之奋斗的精神和风范,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提倡。

李大钊同志率先在中国介绍、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是二十世纪初中国的播火者。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他接受了他认为是真正能够拯救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何其艰难,但他以开拓者的无畏姿态,旗帜鲜明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的真理,是“拯救中国的导星”,并积极付诸行动。正是李大钊同志等一批革命家的艰辛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使大批先进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也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密切结合,使中国工人阶级发展成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自为阶级。这一切,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和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李大钊同志对信仰和真理矢志不移,为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而英勇献身,真正做到了自己所说的“勇往奋进以赴之”、“殚精竭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

李大钊同志比较早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不是抽象的学理和不变的教条,研究马克思主义必须研究它“怎样应用于中国今日的政治经济情形”,并在这个过程中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他强调正确认识国情非常重要,考虑中国的问题,是不能置国情于不顾的。他认为,这个国情问题,不可求于外人。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情况下的实际运用。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不要忘了他的时代环境和我们的时代环境”。他强调,社会主义“用以为实际的运动”时,它会“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发生“适应环境的变化”,是要在运用中加以发展的。同时他认为,“社会主义的实现,离开人民本身,是万万作不到的”。因此,在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他重视工人阶级在革命中的先锋作用,直接从事工人运动;他重视农民在革命中的主力军作用,积极发动和组织农民斗争。李大钊同志有着在实践中探索前进的强烈进取精神,所以当思想条件和组织条件逐渐成熟的时候,他毅然提出了应该组织一个“强固精密”的统一的“劳动家政党孙中山和李大钊”即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紧跟时代潮流,使李大钊同志当之无愧地成为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的先驱。

李大钊同志书写过“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著名对联。这幅对联,是他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为了追求革命真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李大钊同志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他说过:“牺牲永是成功的代价,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正因为有这样的境界,当面对生与死考验的时候,他从容地选择了为他认定的主义和事业献出生命。李大钊同志的道德和操守非常崇高。在他身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着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格。他作风质朴,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他坚持真理,待人宽厚,团结同志,正如后人所赞誉的,“没有宗派气,内外从如云”。他一生俭朴清廉,淡泊名利。在北京大学任职期间,他经常倾家纾难,接济贫寒的青年和支持革命活动,以至学校发薪水时不得不预先扣下一部分直接交予他的夫人,以免家庭生活无以为继。他牺牲后遗体下葬,棺椁衣裳都是朋友帮助提供的。李大钊同志是一位真正的革命者,他的伟大人格和崇高风范,将永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史册。

李大钊同志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在李大钊同志等革命先烈为之献身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勇往直前,历经八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创造了亘古未有的历史伟业。如今,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面对党和人民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中国发展的美好前景,我们永远铭记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出不朽贡献的革命先烈。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全力完成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任务,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早日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篇三:《我心中的马克思主义》

我心中的马克思主义

类容提要:本文从作者自身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规律的揭露,以及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和重要性。

关键字: 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

20世纪末的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曾经通过国际互联网,在悠悠千年、代代英豪中评选本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在众多候选人中名列榜首。他是世界上那少数永远被人铭记的人物中的佼佼者,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一位不朽者。而让他成为不朽神话的正是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立和发展起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任何一个历史学家,即使他从来没有读过一行马克思的著作,或者他认为除了在科学领域之外自己在各方面都是„狂热的反马克思主义者‟,也不可避免地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来思考和了解事实和例证。马克思表达得那样充实的许多思想早已成为我们这一时代精神宝库的共同储蓄的一部分了。”①

在我心中马克思主义是神圣的,是发展的,是科学的。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学到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了解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看清了资本主义的本质,认识了社会主义,潜移默化的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深度,更加坚定为社会主义奋斗的信念。

在此,我要着重述说一下通过学习所理解到了资本主义。曾有人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运作模式作出了最好的分析。由于资本主义在20世纪末实际上已成为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制度,他的思想学说对于帮助我们认识当今世界,仍极具重要意义。”

因为马克思主义特别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规律。它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的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占《我心中的李大钊》

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生产的重要特点是自由雇佣劳动制,工人的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而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马克思发现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一天创造的价值同它每天的消耗全然不同。雇佣工人每天除了补偿自身劳动力价值以外,还必须额外工作若干小时,马克思称之为剩余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称之为剩余价值。还对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分解等等作出科学分析。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揭示资本家剥削的秘密,成为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马克思把社会产品按价值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 3个部分,从而分析了资本主义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深刻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社会性和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和周期性经济危机的不可避免性。马克思阐明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指出资本积累必然造成社会两极分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更为尖锐。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同资本主义私有制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从而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要让位于社会主义。

可以毫不谦虚的说: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公义的斗争。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 列林曾说:“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他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②

我心中的马克思主义正是这样吸收着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是与我国国情不可分割的。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其中包括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0世纪初期的某一天,一位伟人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样一篇文章。如今,在大大小小的历史史册上,你几乎都可以看到它的名字。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为当时的中国人民全面而系统的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然而在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在书写这样一个类似的题目,在经历了几十年风风雨雨之后,我相信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还是怀着当

年同样的信念。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是历史书上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描述。马克思主义给那样一个将亡的民族带来了希望,带来了生机。马列主义的力量,我们坚信不移。因此,在戈尔巴乔夫上演世界闹剧的时候,在苏联老大哥抛弃它的时候,我们没有放弃。而事实上证明,我们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

中国共产党解放全中国的成功,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成功的最好证明。但是一个好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绝不会因为取得一时的成功,就画上完美的句号。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将其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思想,再次丰富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过程,就是在实践中深刻认识中国国情、认识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适合我们自己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必须正确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准确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科学把握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地回答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系列实际问题。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证明,只有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新的实际为中心,在实践中不断回答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结论,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注重中华民族的特殊性,要研究民族的现实需要,继承民族的优秀文化,创造民族的特殊形式,形成民族的特色风格,马克思主义的中华民族特殊形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民族特点。只有同中国具体民族特性相结合,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才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过程,就是在实践中深刻认识世情,正确把握时代特征的过程。任何理论体系都是时代精神的产物。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一

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代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和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理论和实践推向前进。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回答和解决时代所面临的历史性课题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只有把握时代问题,认清世情,才能确定党和人民所处的时代地位和历史方位,才能把握中国发展的时代命脉和历史趋势,才能回答中国向何处去、中国通过什么样途径走在时代潮流前列的问题。今天,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科学判断时代条件和世界发展趋势,认真吸取世界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先进文明,带领中国人民紧跟时代前进潮流,成功地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是武装群众、掌握群众,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并转化为巨大物质力量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具有代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品质,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人民大众相结合,为人民大众所理解。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能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巨大的能动的物质力量。任何正确的理论,必须说服群众、掌握群众,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为人民所接受,由人民群众创造和发展。否则,再好的理论,只要离开人民群众,脱离群众,都是一事无成。理论的巨大成就,来源于其必须走大众化的发展道路,必须与人民群众的实际运动相结合。毛泽东曾指出:“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一定要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掌握群众,为群众所接受,这就要走大众化的道路。要大众化,就必须通俗化,让群众看得懂、用得上。要运用通俗易懂、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使理论从理论家的书本上、从思想家的书斋中解放出来,真正掌握群众,转变为广大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同时,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厚源泉和基础,人民群众是理论的真正创造者和实践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是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它在中国不同历史阶段的传播与发展,已经深深地为我党、为人民所用、所信任。因为它是中国建设的重要指南、重

要精神与灵魂,它代表着最实际的中国国情,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伟大智慧的结晶,是党和几代领导人的心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的最高概括。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还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指导,加快中国经济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并坚持始终走在世界发展潮流的前沿。

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倡导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它的形成与发展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见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与发展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强大生命力所在。我们更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最后我想正如邓小平所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③

马克思的思想与理论对整个世界的发展与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我的心中,它是值得永远学习的不朽。《我心中的李大钊》

马克思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的一个犹太家庭。1835年秋,在中学毕业试卷上,他说明了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的伟大抱负。同一年,进入波恩大学。后转入柏林大学。在柏林大学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活动,吸取了黑格尔的辨证法思想。1841年,大学毕业后,接受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最后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相关热词搜索:我心中的李大钊作文 我的父亲李大钊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我心中的李大钊》”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我心中的李大钊》"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33986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