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情绪的力量

情绪的力量

2016-04-21 13:46:1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情绪的力量(共5篇)积极情绪的力量前言在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心理学家都把精力集中在消极的情绪上面,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在我看来是充满活力的。读了芭芭拉·弗雷德利卡森的《积极情绪的力量》更是充分感受到了它的正能量。对积极心理学的简单介绍积极心理并不是简单的“逆来顺受”和“乐而忘忧”,积极情绪包括诱发积极情绪的...

情绪的力量 篇一:《积极情绪的力量》

前言

在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心理学家都把精力集中在消极的情绪上面,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在我看来是充满活力的。读了芭芭拉·弗雷德利卡森的《积极情绪的力量》更是充分感受到了它的正能量。

对积极心理学的简单介绍

积极心理并不是简单的“逆来顺受”和“乐而忘忧”,积极情绪包括诱发积极情绪的乐观态度以及由此带来的开放的思想,柔和的性情,放松的肢体和平静的面容。它甚至包括积极情绪对你的个性、人际关系、社会团体和周遭环境的长期影响。

具体论述积极情绪

积极情绪可以让我们产生如下改变。积极情绪让我们感觉良好,归根结底正是良好的感觉唤醒了你改变的动机。积极情绪改变我们的思维进而改变我们的未来。积极情绪还可以抑制我们的消极情绪。总之培养积极情绪是一个教人如何过好人生的方法。

为什么积极情绪可以让我们的人生过好呢?因为积极情绪开启了我们。积极 情绪触发了“特定行为倾向”情绪可以主导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影响我们的思想和身体。当我们生气或者极度悲伤的时候我们的血压会升高,心率也会发生变化。这个时候的我们什么都不愿意去做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不良情绪中消极被动。而反过来想一下,在我们很平静心情良好的时候,我们心情舒畅觉得精力充沛。我们更愿意去感受身边的世界,思维开阔更具创造力。

更重要的是积极情绪消退以后,我们还能找到它的影响踪迹。积极情绪或者消极情绪都可以产生连锁反应,或是恶性循环或是欣欣向荣。在每一刻的积极情绪的产生可能

是昨天、前天或者是几个月之前积极情绪主导的积极行为的后续影响。同理此刻的积极情绪也会对以后的某一刻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追求幸福的方式应该是:每天都追求积极情绪,无论身在何处。

但在这几要提醒几点。首先,积极情绪是帮助我们达到更好的目的的手段,而不仅仅是目的地本身。不可以在自己不开心的时候强颜欢笑,积极情绪是一种自然的心理状态。如果可以想要达到那种状态而让自己产生压力,那时的“积极情绪”只会带来消极的力量。第二点,有时候你会觉得花时间做让自己感觉良好的事情会感到内疚。举个简单的例子,放长假的时候如果你要去度假但同时又有很多任务要做。这时去度假本来是一件让自己感觉良好的事,但是那种良好的心情却因为想到要做的任务而大打折扣。本来就选择了度假,任务总要完成为什么让自己两样都惦记呢。放松心情好好感受美好的心情,回来用积极的情绪来面对要做的任务有何不好?第三点,积极的情绪一定要是由衷的。非快乐的微笑在本质上是虚假的积极情绪。当你觉得尴尬用微笑来掩饰的时候,当表示无奈而苦笑时,你快乐吗?

(情绪的力量)

下面我们吧积极情绪拆分成一系列的具体情绪来做简要介绍。如喜悦、感激、宁静、兴趣、希望、自豪、逗趣、激励。

喜悦的感觉既明快又轻松。让周围的世界看起来更生动。相信一个喜悦的人得笑容是最美丽的。所有人也是更愿意和有甜美笑容的人交朋友而不是每天愁眉苦脸的人。

感激打开你的心灵,并带来回报的冲动。当你充满对你个人的感激之情的时候一定想报答他。这是一种积极情绪和积极行为的传递。

宁静是一种聚精会神的状态。带着这样的一种冲动去品味当前的感受并设法将它更频繁的融入你的生活。我想冥想大概就是执这样的一种理念。让心沉淀下来,会看到很多在喧闹的环境下注意不到的事。(情绪的力量)

当你感兴趣时你会感到心胸开阔和充满生机。所有人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都会比被逼迫做不喜欢的事情更有兴致。

比较特殊的希望不是在你感到安全和满足的时候产生的,恰恰相反希望是在事情看来将要无望和绝望的时候产生的。希望的核心深处是相信事情能够较好的信念。希望支撑着你,让你免于在绝望中崩溃。他激励你发掘你自己的能力和创造性来扭转局面,启发你为更美好的未来做计划。

自豪让你想要与他人分享你的成就。也是一种出传递快乐的方式。

逗趣是娱乐性的。由衷的逗趣带来抑制不住的冲动,使你想要发笑并与他人分享你的快乐。

激励能集中你注意力,温暖你的心,并吸引你更加进入状态。

积极情绪这么重要我们又如何培养自己的积极情绪呢?积极情绪的产生像所有的情绪一样。源于你对事情是如何思考的。

你必须找一个非常具体的杠杆,来打开你的积极情绪。只要我们坚持问自己:这事有什么美的,我能赞美什么?并保持足够的耐心让答案浮出来就好了。努力让自己注意事情好的一面。如果这时候心情不好呢?积极情绪还具有还原效应。艰难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消极情绪。但你可以及时在消极情绪的恶性循环上刹车,并恢复过来。关键是要发现你内心的积极情绪的源泉。韧性和积极情绪携手并进,实验表明积极的情绪可以很好的提高人们的抗压性和抵抗挫折的能力。

最后我来介绍一个名词——积极率。它是一段时间内,用你的积极情绪的出现频率除以相同时间段内消极情绪的出现频率。

积极率至关重要,它可以预示你的生活轨迹将把你带向衰落失败还是欣欣向荣,将至少是3:1的积极率作为目标。3:1成为积极率的临界值。低于这个临界值,积极情绪

的积极力量将会被消极情绪抵消。这时感觉积极情绪并没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的影响。只有高于这个临界值时,积极情绪才会把我们带入欣欣向荣。

但更多的并不总是更好的。积极情绪太多也会产生问题。在你欣欣向荣的配方中。消极情绪也是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这时积极率有一个上限:11:1。如果没有消极情绪,你就成了盲目乐观的人;你与现实失去了联系;你不是真实的。适当的消极情绪传递着重力的承诺,让你脚踏实地。相比之下,由衷的积极情绪提供了让你振作和欣欣向荣的旋梯。

相信对积极情绪有了这些基本的了解以后大家会对它有所关注,也希望积极的情绪可以给大家带来更多正向的力量。

情绪的力量 篇二:《高端阅读推荐《积极情绪的力量》》(情绪的力量)

《积极情绪的力量》

工作或生活中,我们不断受到外界的干扰,乐观、失落、烦躁、郁闷,各种情感交替而至,情绪也由此形成。每天平凡的生活中,你我或都深受情绪左右之苦,比如: 早上在闹钟不停叫唤下不情愿的起床,没有睡饱,心情烦躁; 上班路上发现暖暖的春天花开了,草绿了,心情也跟着舒畅; 提交的工作方案被领导指出了缺点,心情郁闷;

晚饭后准备打开电脑写点东西,却发现电脑莫名的坏了,这下简直要愤怒了。

人的情绪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我们常说的喜怒哀乐,有“好”的,有“坏”的。但我们总不愿意去主动触发积极情绪,又不愿主动摆脱消极情绪,因此过多的身处士气低落的环境之中。

本次高端阅读推荐《积极情绪的力量》,该书既带领我们了解情绪的奥秘,又展示出培养积极情绪的方法,称得上是我们快乐工作生活的好帮手、好指南。 作者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研究积极情绪20多年,经过科学的研究,及亲身的体验,完成专著《积极情绪的力量》。该书被积极心理学之父塞里格曼、情商之父戈尔泰推荐为当代积极心理学的巅峰之作。书中不仅分析了积极情绪的成因及作用,将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进行对比的分析,同时还将教会我们如何减少消极情绪,增加积极情绪,从而达到最佳情绪配比以持续改变我们的现状,最终收获欣欣向荣的生活。(情绪的力量)

积极情绪并不是说我们应该“逆来顺受”或者“乐而忘忧”,在芭芭拉看来,积极情绪的定义更为深入:从欣赏到热爱,从欢乐到喜悦„„芭芭拉给我们分享了积极情绪的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比如喜悦、感激、宁静、兴趣、希望、自豪、逗趣、激励、敬佩和爱。 在书中我们得到两个重要启示。其一,积极情绪意味着开放心态。

积极情绪开启我们。人们的情绪状态与人生观之间具有明确的因果联系,积极情绪越多,思维就越开阔。积极情绪能实实在在的扩展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看到的比通常的多。随着积极情绪扩展我们视觉上的注意力,能让我们想出更多更好的主意。更重要的是,积极情绪和开放性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为我们创造一个欣荣向上的良性环境。

积极情绪改变我们对自己和他人之间关系的看法,用“我们”取代“我”。并且积极情绪带来的同一性感受,会激发我们去对他人做正确的事。 其次,积极情绪让我们变得更好。 困难是不可避免的,它们不会因为你提高了积极性就消失,但是,它们可以变得更容易应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低潮期,有着自己的艰难期。艰难的时期不可避免的会带来消极情绪。一不留神,消极情绪狭窄的思维就会把我们拉上一个恶性循环,空耗着生命。然而,即使在看不见的力量把我们往下拉的时候,我们还是可以选择不同的道路。

积极情绪和幸福是一对孪生兄妹,在评论《幸福之源》时,我曾阐述过“幸福是可以学会”这一理论,同样,我们认为,积极情绪也可以培养。《幸福之源》一书作者、际权威心理学家斯特凡·克莱因

对关于精神作用方面的研究表明:积极情绪不会是无偿的,美好的感觉不是命运——人们可以也必须为之努力。 脑科学研究的许多新观点令人惊奇的证实了古代智慧,特别是东方文化的智慧。比如说:佛教心理学,神经科学都一致认为,良好的习惯能塑造灵魂,我们的注意力不应该首先着眼于改变环境,而应着眼于改变自己。试着想象美好的事情,不断学习,不断练习,这样更能接近幸福,更能捕捉到积极情绪。古希腊曾有哲学家办起了正归的幸福学校。教授们有目的的重复某些经验,让学生不断反复记忆来摧毁贪婪、嫉妒和巨大恐惧等消极影响,逐渐将灵魂从消极情绪中解放出来。在思维训练中,学生们除了自己的存在之外,始终从一个角度来看问题,那就是“从远处看,个人的忧愁和苦难是多么的渺小。”

幸福是可以学会的,由此,我们知道,翻阅《积极情绪的力量》还需要从书中学会培养积极情绪的方法。这也最能体现读书的实用性。

芭芭拉教授在《积极情绪的力量》中教会了我们如何培养积极情绪的力量,如何将至少3:1的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比值作为目标,从而逐步培养我们“由衷的积极情绪”等,就有着重要的指示意义。书中归纳了提高积极情绪的11种方法,我们提炼了以下5种。 方法1:真诚是重要的。不真诚的积极情绪完全不是积极情绪,它是消极情绪的伪装。 方法2:数数我们的福气。将看似平凡的事件转变为福气,所带来的收获可能在我们的人际关系中更加显著。

方法3:追随我们的激情。带着激情生活,给自己玩乐的权利,找到

(情绪的力量)

能够让我们获得心流体验的独一无二的活动。

方法4:利用我们的优势。每天都有机会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凭借自己的优势行事,更容易欣欣向荣。

(情绪的力量)

方法5:享受自然的美好。户外活动可以让我们看得更远,并拓展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对更多的食物感觉良好。(情绪的力量)

当然,《积极情绪的力量》也明确指出,适当的消极情绪是有用的。所以,我们需要明白,在提高积极情绪的同时是降低消极情绪,而非根绝它。

最后记住两句话,才算习得了积极情绪法的真谛:缺失了消极情绪,我们会变得轻狂、不踏实、不现实;缺失了积极情绪,我们会在痛苦中崩溃。

情绪的力量 篇三:《建设性地使用情绪的力量》

会天心理

官网地址: 建设性地使用情绪的力量

文/孙永鸣

在整个的生命历程中,我们的情绪一直都在,与我们相依相伴,不离不弃。它传递着生命的能量,是一股十分强大的力量。情绪的力量常常令人恐怖,以至于它经常受到主动的压抑或者干脆被忽视。事实上,只有当情绪被承认、被接纳、被赞赏,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当它的力量被我们建设性地使用的时候,才会对我们有帮助。

承认、接纳、赞赏我们全部的情绪

情绪是我们对自己感觉的体验,在通常情况下,情绪被简单地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对立的两个面,即爱的反面是恨,喜悦、高兴的反面是难过、沮丧。我们会持续不断地体验各种各样的感觉:站在悬崖边上我们会害怕,被病痛折磨我们会痛苦,与好友闹矛盾我们很生气,考试没考好我们会有挫折感,顺利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我们很高兴......这些情绪只是反映出了我们内在的感受。

情绪的负面影响常常被过度夸大,人们会刻意否认情绪或者选择性地去掉一些情绪。有人认为情绪会影响人的判断力,只有像机器人一样,摆脱情绪的困扰,人才会头脑清醒、智力超群,他们否认情绪,把它像敌人一样对待。有人认为可以选择性地去掉一些情绪,例如去掉消极情绪,我们可以完全不生气或者完全不难过,永远保持快乐;老师永远只能对学生微笑,对他们发火是鲁莽和不理性的;孩子只能爱自己的父母,如果恨他们就会有很深的罪恶感。实际上,情绪的力量是整体的,只有自由地体验各种情绪,才能感受更多流畅的情绪。

承认和接纳我们的情绪,并不是因为它是对的,而只是因为它存在了。每种情绪都有它独特的价值和功能,都有它存在的理由,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力量,如果仅仅为了某种

情绪而忽略其他情绪,我们就无法完整地体验生活。就如纪伯伦所说:“悲伤在你心中切割得愈深,你便能容纳更多的快乐。”作为消极情绪的悲伤同时也是一种能促进深沉思考的反应,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从失去中取得智慧,从而更珍惜目前所拥有的。而恐惧的体验虽然让我们难受,却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度和对潜在问题的警觉,从而获得正常情况下不能得到的信息,迅速作出战斗或逃避的准备。因此每种情绪,都值得我们由衷地赞赏。

欣然接受我们自己的各种情绪,把它视为自然和正常,允许它适时适地存在,接纳并赞赏——这远比压抑、否认有益多了。

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

对于我们的健康和生活来说,判断情绪的好坏对错的意义并不大,而把关注力集中到合适地表达情绪上,会更有建设性。

1、觉察评估我们的情绪

我们也许会因看到阳光普照而心情愉快,也可能因细雨绵绵而心情低落;也许因迟到没被逮住而高兴,临近考评又让人担心;面对升职涨薪,我们心花怒放,失恋时又不由垂头丧气。情绪是流动、易变的过程,也是极主观的体验。即使是同一种感觉,不同人的体验有很大的差异:情绪的强度,可能从零到非常激烈;情绪强度相似,表现方式也会有极大差异——同样是悲痛欲绝,男儿有泪不轻弹,女性则可能早已泪流满面。

了解到情绪的这些特性,我们就可以开始对它进行觉察和评估了。对我们情绪的觉察和评估可以分两步来进行:第一步,及早察觉现在有什么情绪(WHAT)。自己现在出现的是什么情绪呢?是欢乐、烦恼、生气、担心、害怕、难过、失望还是平静呢?情绪出现时会伴随着身体的生理变化,这些快速而明显的,如心跳加速、胃部开始紧缩,代表自己紧张焦虑或是愤怒的情绪将要出现了,及早察觉这些生理反应,有助于对当下的真实感受做出准确的判断。第二步,找到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WHY)。自己为什么生气?为什么难过?为什么觉得挫折无助?......找出原因才能确定我们情绪的反应是否适度。我们需要花些工夫关注那些引起自己情绪的较为明显的事件,找到其中引发情绪的因素。

觉察和评估我们情绪其实并不容易,甚至会冒行动迟缓的风险,因此需要不断鼓励自己并且支持每一次尝试,直到形成习惯。

2、选择合适方式表达我们的情绪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情绪。在这方面,我们常犯的最大错误就在于把情绪当成是行为的基础,例如,我生了你的气,所以我打了你,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破坏性的。

合适地表达情绪是我们所表现出的情绪和所遇到的事件呈现出一致性:亲人离世了,一段时间的悲伤是正常的;被误会了,当时的愤怒是正常的;工作得到领导的认可,高兴是正常的;观看心仪已久的演出,群情激奋是正常的。当我们的情绪表达符合所遇到的事件时,产生的行为是自然的,合理的,也是具有建设性的,会使自己更健康或不受到伤害,也会对他人有帮助。

一位来找我咨询的年轻人告诉我,他一想到某人对他所做的一件小事就会咬牙切齿,在想象中会拿着刀去捅他。谢天谢地,那幸好是在想象中,如果这样的事在现实中发生,那一定是不可挽回的可怕的一幕。一件小事就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应,显然这个反应是过度了。愤怒可以充分调动身体的能量,从而对一个不愿接受的状况作出改变的行动准备。因为害怕愤怒导致破坏性的结果而压抑或忽视它,那不是适当的表达愤怒情绪的方式。如果我们相信愤怒是在特殊情况下自然的人类情感,就会直面愤怒,并明确而坦诚地与令自己愤怒的人交流,交流中使用“我”语言而不是“你”语言,如“这么晚回家,我很担心你。”而不是“这么晚才回来,你心里根本没这个家”;“工作不顺心,我压力很大”,而不是“你不知道我工作很忙吗?”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努力不去指责对方,这让愤怒将会造成的破坏性行为的需求枯竭。通过这样做,我们获得能够自我控制的感觉,并对自己感到满意,避免了愤怒像“蒸汽”一样不断地在我们身体里蓄积。

每种情绪其实都蕴含着建设性的力量,可以推动我们做出对自己和他人有益的行为。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有关情绪的问题,其根源不在情绪本身,而在于我们如何认识情绪、觉察和评估情绪以及怎样做出适合的情绪表达的选择。建设性地使用我们的情绪,不断地发展我们这方面的能力,就会生活得更健康、更幸福,更容易获得成功。

会天心理

官网地址:

情绪的力量 篇四:《控制情绪的名言》

1、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荀子

2、如果世界上有地狱的话,那就存在人们的心中。——罗。伯顿

3、一个人如果能够控制自己的激情、欲望和恐惧,那他就胜过国王。控制情绪的名言。 ——约翰·米尔顿

4、怒中之言,必有泄漏。 ——冯梦龙

5、如果能左右自己的思想,就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w。克莱门特。斯通

6、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懂得怎样控制痛苦与快乐这股力量,而不为这股力量所反制。如果你能做到这点,就能掌握住自己的人生,反之,你的人生就无法掌握。 ——安东尼·罗宾斯

7、真正的管理人是去管理人的情绪。控制情绪的名言。 —— 顾修全

8、你的房子首先要足够坚固,然后才可以装修。 —— 陈天桥

9、在成功的路上,最大的敌人其实并不是缺少机会,或是资历浅薄, 成功的最大敌人是缺乏对自己情绪的控制。愤怒时,不能制怒,10、如果你对周转的任何事物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所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借着感受的调整,可在任何时刻都振奋起来。()——奥雷柳斯

11、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拿破仑

12、界如一面镜子:皱眉视之,它也皱眉看你;笑着对它,它也笑着看你。——塞缪尔

13、如果敌人让你生气,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

14、也许有些人很可恶,有些人很卑鄙。而当我设身为他想象的时候,我才知道:他比我还可怜。所以请原谅所有你见过的人,好人或者坏人。

15、愉快的笑声,是精神健康的可靠标志。——契诃夫

16、真正的快乐,是对生活乐观,对工作愉快,对事业兴奋。——爱恩斯坦

17、面对太阳,阴影将落在你的背后。——惠特曼

情绪的力量 篇五:《言论的力量:从最近流传甚广的几个网络谣言说起》

我曾经对语言文字的力量持悲观态度,即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言论能够起到的作用,实在是微乎其微,议论者不是行动者,那么对于事情的影响也极有限。但最近发生的一些事,在逐渐改变我的看法,它们让我觉得,言论的力量常常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显现出来。比如说,一些常见到的谣言,其实并不限于2003年,有些好像是很久之前就开始流传了。言论的力量:从最近流传甚广的几个网络谣言说起

例子一,长城跟故宫的景观投票,大意是选什么世界奇观,每天都有人到论坛里头发贴号召,好笑的是,例子二,新浪的股东是日本人,还有sina是日语的[支那"。新浪是老四通利方跟美国投资者合搞的,后来在美国的那斯达克上市,又被杨澜的阳光股份收了。找找上市公告就能知道的事,哪儿冒出来的日本股东?再说了,既然是日语,音译的话翻译成什么都行,为什么一定要翻译成sina?这就象说美国是霉国一个意思,非要把脏水望自己身上泼;

例子三,在餐厅里和某个中国通的日本人偶遇,然后那个日本人说了一大通话。这个本来是某个bbs上有人写下的虚构事件,但在网络上广泛张贴之后,被很多人深信不疑;

例子四,到麦当劳与肯德基吃饭,一定要索要发票,不然会帮助对方逃税。实际上税务部门对这种企业的征税一般是核定其营业额征税,与是否开具发票无关,而麦当劳与肯德基在这些方面所作的,比国内企业更加规范。

还有很多类似的玩艺,被人一本正经地转来转去,这些谣言里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认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够看出其中的谎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却信以为真,乐此不疲。是我们自己太脆弱太轻信还是网络里情绪的煽动太容易?或者还有另一个可能,那就是我们本质上愿意成为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的支持者、追随者和传播者,这种本性大过了我们对于真实的渴求?

使我悲哀的是,我越来越发现,是后者的情况居多。言论的力量:从最近流传甚广的几个网络谣言说起。谣言最大的特点是煽动性,它们是针对某种情绪下手,或根本就是由某些情绪制造出来的。我曾经在某个论坛上指出这些漏洞,然而转贴者却振振有词。难道我们不该爱国吗?是的,这句话是对的,然而这不能掩盖谎言的事实。不相信谣言并不等于不爱国,同样的,传播谣言者也不见得一定是怀着如何的深爱。以是否相信谣言作为是否爱国的判断,这个标准的本身就是可笑的、非理性的。可悲的是,去新浪时评、去各大bbs中看看,这样的非理性事件还有很多很多。

这是言论的一种力量,此外还有一种力量,某种程度上是可怕的。例如最近的刘涌案,大起大落,种种言论层出不穷。我恰好在中院改判的那一段时间上网较多,于是看到了一些来自专家的意见,以及一些为此造势的、对程序正义拍手称快的舆论。

有一点我觉得比较有趣,在这个案件中,公众舆论/专家意见充当了陪审团的角色,并左右着案件的进程。二者如同某种方向相反的引力,让法律在其间摇摆不定。如果不带任何道德或偏见的眼光去看,我觉得很容易将其联想到一场大专辩论赛――也就是那种华彩雄辩的言词背后隐藏着的,不为原则、只为胜负的

战斗。

古时讼师称之为刀笔吏,能将黑许白,将白染皂。苏三起解里,狱卒陈公道上场时有一段念白:[你说你公道,我说我公道。公道不公道,唯有天知道。"也就是说,公道是[说"出来的。这其中是纯粹的官司输赢,而不存在什么道义。放到刘涌这个具体的事件中,表现为言之凿凿的专家意见。我觉得悲哀的是,起先我几乎相信了它,在我还没有看到其他事实之前。随后便有人为这一意见造势,在bbs里,在新闻评论里,我听到了欢呼,认为程序正义是中国司法的一大进步;我看到了引经据典的说法、严丝合缝的论证,在我这个法律的门外汉来看,这些名词是可以让我仰望的,这些道理是可以让我动容的。倘若没有相反的证据和声音,我几乎要让这些意见来替代我的思想。

这就是我在上面提到的那种可怕的力量,来自言论的力量。掌握言论的人,便成为了正义的化身。话语权,也许可以这么说。当一方占有强势话语权的时候,它可以让别人轻易接受某种思想或受控于某种暗示,更可怕的是,一切均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当你说出了那个观点的时候,你并没有意识到你实际上已经先行被洗脑,而只是认为是你自己思考的结果。孔子说立德立言立行,为何如此看重立言?也许这就是儒术的另一个例证。有人提到标准的问题,言论本身就可以建立起一种标准,它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持不同意见的人打成异类。标准是重要的,真正的霸权不是武力霸权,而是标准的霸权。当世界都接受了你的标准,以你的眼光来衡量事物的时候,这个世界就是你的了。而这其中,少不了言论的造势――言论是标准的先驱。

网络谣言与专家意见,看似不相干。但是它们证明了一件相同的事,从而推翻了我长久以来的偏见:言论的力量是巨大的,当它被掌握在某些有心人的手里的时候。譬如说,二战之中希特勒的<我的奋斗>,它所能挑动起的那种狂热##情绪,正是言论的力量。言论可以为恶,也可以为善。然而为善者往往不经意,为恶者却大多数出于精心策划。言论是足够影响人、动摇人思想的东西,有一点是重要的,在这里提醒自己一下:任何时候都不能抛弃自己的独立思想,不能轻信人言,言论的本身不是真理或谬误,也不是正义或邪恶。它只是工具。――工具。


情绪的力量相关热词搜索:积极情绪的力量 情绪的力量读后感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情绪的力量”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情绪的力量"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36704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