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公平与不公平的历史人物

公平与不公平的历史人物

2016-05-02 09:40:4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公平与不公平的历史人物(共5篇)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几个问题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几个问题求是网:现在国内正在掀起一股“重评历史人物” 、“重评历史事件”的浪潮。像慈禧太后、李鸿章、袁世凯这样一些历史人物开始得到推崇,而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这些历史事件却越来越受到负面评价。您能帮我们厘清一下这种现象吗?刘润为:厘清不敢...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公平与不公平的历史人物》,供大家学习参考。

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几个问题
公平与不公平的历史人物(一)

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几个问题

求是网:现在国内正在掀起一股“重评历史人物” 、“重评历史事件”的浪潮。像慈禧太后、李鸿章、袁世凯这样一些历史人物开始得到推崇,而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这些历史事件却越来越受到负面评价。您能帮我们厘清一下这种现象吗?

刘润为:厘清不敢说,可以谈一点看法。史学界的这种思潮其实还是否定革命的产物或者说是另一种表现形式。

对于慈禧太后的评价,我认为关键在于她是否反对维新变法。为她辩护的人说,这位老佛爷是不反对变法的,怪也只能怪维新派策略失当,太冒失了,你看她后来不是还主动搞了靖末新政吗?这种说法是经不住推敲的。不错,慈禧太后公开表态时并不反对变法,但那是迫于《马关条约》签订以后的压力。日本拿走台湾全岛和澎湖列岛,又外加2.315亿两白银;两年后德国又霸占了胶州湾,搞得举国哗然、民怨沸腾。面对这种危局,即使再专制、再顽固的统治者也不能不有所顾忌。慈禧太后的所谓不反对变法,不过是平息民怨、摆脱危机的权变而已。其实,在怎样对付维新派的问题上,这位老佛爷早已成竹在胸。宣布变法后的第4天,即1898年6月14日,她就罢免了帝党首领、光绪帝的老师,维新派在朝中最主要的支持者翁同龢。变法第5天,她又逼迫光绪帝连下三道圣谕,使她得以把持朝廷的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为控制局势作了最关键的准备。变法推行之际,守旧派则纷纷上书,敦请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杀康、梁以谢天下。正是在守旧派磨刀霍霍的危急关头,才发生了谭嗣同密访袁世凯要求

护驾的事。哪里是什么维新派的“冒失”才惹怒了老佛爷呢?当然,维新派出台变法举措是急了一些、集中了一些,但是不急、不集中又能怎样呢?变法尽管是体制内的改良,但毕竟要触动贵族及其他八旗人的利益。毋庸说更厉害的条款,单是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这一条,在慈禧太后及其他贵族那里就通不过。镇压维新派以后,慈禧太后虽颁布了要继续改革的懿旨,但也是做样子的。该旨劈头写道:“国家制治保邦,纲常名教,亘古为昭。”时人孙宝瑄的《忘山庐日记》记载:有人问他,“政府已主张变法,所不变者惟心术耳„„此何意耶?”他回答说:“心术者,即君权之代表也。彼惧怕变法而民权之说起,故以心术二字压倒之。”值得注意的是,孙宝瑄并非维新派,而且其父其兄其岳父均任清廷要职,他的话应当是客观的。

至于清末新政,更像是拿立宪派当猴耍的一场闹剧。1906年9月1日,清廷发布上谕,宣称“仿行宪政,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以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于是成立了内阁,但12个内阁成员中有9个是皇族大员。这叫什么?换汤不换药。立宪派不甘失败,组团赴京请愿、伏阙上书,但是一点用也没有。请愿代表“押解回籍”,继续抗争者发戍新疆。立宪派痛心疾首,发表《宣告全国书》,哀叹“新内阁如此,议员等一再呼号请命而不得,救亡之策穷矣!” 纵观慈禧太后掌政,不能说她一点国家民族意识也没有,但是在掂量国家民族与统治集团利益的时候,她绝对把统治集团放在第一位;在掂量统治集团中一般成员与皇族利益的时候,她绝对把皇族放在第一位;在掂量皇族成员与她自己利益的时候,她绝对将个人放在

第一位。而这些利益,还多是眼前而非长远的东西。正是因为这样极端的自私、狭隘和僵化,使得她对中国进步的消极作用千万倍地大于积极作用。说她在中国近代史上乏善可陈,似乎并不为过。有人说,如果慈禧太后不死,又不发生什么革命,中国早就实现了近代化。这样的议论只能当作笑话听。

说到李鸿章,我们首先要肯定他对洋务运动的贡献。尽管洋务运动的初衷是维持清王朝风雨飘摇的统治,尽管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但它毕竟引进了西方的一些科技成果,培养了一批像詹天佑那样的留学生,兴建了若干工业企业。我的家乡唐山的开滦煤矿,就是从那时开采的。毛泽东说: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余类推,我们也不能忘了李鸿章。但是,对于李鸿章评价的主要分歧,不在这个地方,而在他对外妥协的问题上。推崇李鸿章的人说,李鸿章的妥协是忍辱负重,应当给以体谅。有一部电视剧,把李鸿章在《马关条约》上签字的情节渲染得极为悲壮,俨然有担荷天下罪恶的释迦胸怀,这就未免太过虚张。【公平与不公平的历史人物】

当然,我们并不一般地反对妥协。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曾与德国及其同盟签订过《布列斯特条约》。尽管搞了妥协,列宁非但没有受到诟病,反而威望飙升。原因何在呢?让我们以《布列斯特条约》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做一番比较。先看签约前的局势。就苏维埃政权来说,沙俄因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使俄国大伤元气,苏维埃政权接过来的是一个百孔千疮的乱摊子,亟须恢复、发展经济;革命虽然胜利,但是革命武装并未形成规模;新生政权岌岌可危,随时可能被

国内反革命势力和14国反动武装颠覆。可见在当时的情况下,苏维埃政权不做出妥协必定是死路一条。就中国来说,大东沟一战,日本海军虽略占上风,但中国海军并未丧失再战能力,可是李鸿章一战胆寒,从此避敌保船,拱手让出了制海权,终至北洋水师覆灭。甲午战败后,中国国力羸弱不堪,日本也几乎到了灯油将尽的地步。但是,中国地大人多,尚有相当可以调动的资源;日本小国寡民,回旋余地不大。倘若咬紧牙关,举全国之力再战,胜算的天平大抵是向中国倾斜的。这也就是说,在当时的形势下,李鸿章是可以不妥协或者做出小退让的。再看妥协的目的。列宁是为了以空间换时间,巩固苏维埃政权;李鸿章则是为了苟且偷安,凑合一天是一天。从妥协的结果看,列宁达到了巩固苏维埃政权、最终战胜敌人的目的;李鸿章则引来了更大的瓜分狂潮,6年之后,中国又与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同是妥协,列宁与李鸿章就是这样泾渭分明,怎能等量齐观呢?张謇在弹劾李鸿章时指出:李鸿章自任北洋大臣以来,凡遇外洋侵侮中国之事,无一不坚持和议。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一旦有事,只能漫为大言,胁制朝野。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李鸿章不但败战,而且败和。应当说,张謇的评价是实事求是的。

李鸿章对外妥协,其实还有个人的目的。1896年,也就是签订《马关条约》次年,李鸿章又与沙俄签订《中俄密约》,使俄国不费一枪一弹就把中国的东北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其间,沙俄承诺给

李鸿章三百万卢布(约合白银210万两)的酬金。沙皇冬宫档案资料表明,李鸿章至少拿到了其中的170多万卢布,因而被俄国人称为“最厚颜无耻地出卖民族利益的老手”。而此时的中国老百姓,却正在抽血抽髓,为《马关条约》那两亿多两白银买单,真个是“宰相合肥天下瘦”!截止李鸿章去世,李家来源不明的财产达白银四千万两之多。至于他算不算卖国贼,可以暂时搁置争议,相信后人比我们聪明,能够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现在我们完全有把握的,是把他作为丧权辱国的一个代表性人物。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说:如果不能如期收回香港,我就是李鸿章!

说到推崇袁世凯的那些议论,多属强词夺理、漏洞百出、牵强附会之类,不值得我们在这里讨论。不过也有一个比较有迷惑性的论点,就是袁世凯重视建设,理由是在他当政期间民族经济发展较快。不错,在20世纪早期,中国的民族工业确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那是因为袁世凯领导得好吗?当然,我们不能说袁世凯没有搞过一点建设,但是把当时民族经济发展的功劳记在他的头上,则是不公平的。当时民族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从外部环境来说,此时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忙着打仗,从而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压迫,这就给中国民族经济发展腾出了一定的空间;从内部动力来说,则多是由于张謇、穆藕初、简照南、简玉阶、荣德生等一大批杰出实业家的艰苦奋斗。不错,袁世凯是经常将建设挂在嘴边的,在攻击革命党时也不忘给他们扣上一顶“有革命习惯无建设思想”的帽子,好像只有他才是一个建设型的领导者。其实,他所处心积虑的是

公平与成功
公平与不公平的历史人物(二)

公平与成功

上帝是公平的,当他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道窗户。

也许是世事的不幸让你夜以继日的劳作化为泡沫放飞。不要感叹上帝多么不公平,生命的巨斧在为你雕凿。在屈辱中成就辉煌的人,从没追问过不公平;在坎坷中抱着乐观旷达的人,从没哀叹过不公平;在生与死之间选择自刎的人,从没感慨过不公平。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的人生遭遇是不幸的。汉武帝审问后,把司马迁定了罪,本应受腐刑的,但他拿不出钱赎罪,就受了刑罚,被关在监狱里。当死降临到司马迁头上时,他选择了生,隐忍苟活因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文采不表于后世。上帝的不公平,铸就你的事迹彪炳史册,名字流传千年,人们会记得你曾经说过: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物质匮乏,精神萧索,这反而让他变得振作和成熟起来。在他的领导下,黄州的百姓都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社会秩序井然。后来黄州的人民为了感谢苏东坡,备下贵重礼品赠予。上帝的不公平,成就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数风流人物这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呢?当我们看到历史名人的光辉聚集在他们身上时,我们可否还再埋怨上帝的不公平?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公元前202年,曾经咤叱风云所向披靡的盖世英雄项羽走上了绝路。他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于是冒围走,陷大泽中,东渡乌江,曰:天亡我也!无颜见江东父老。滔滔的江水洗去不了英雄的泪水,船上的劝言抚平不了心中的伤痛。上帝的不公平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虽然项羽不能称霸天下,但是他的英雄气概永远留在我们心灵的深处。

不要埋怨生命的不公平。法国的大文豪雨果说过;我只将所有的不幸注入心底,心底便开出最公平的花。忘掉不公平,让不公平的土壤开出生命中最绚丽的花朵。

不幸,是信徒的洗礼水,强者的进升阶梯,弱者的无底深渊。我们应该做生活中的强者,在不公平的暴风雨中接受生命的磨练,去追求生命的公平。 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高二(3)班 张翠斐

历史人物评价真题及解析
公平与不公平的历史人物(三)

1.(2011·天津文综·13)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拓本),文字如下:

二十六年,皇帝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1)指出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并根据图片写出材料中空缺的文字。

(2)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了什么经济措施?有何意义?

材料二 1673—1681年,年轻的康熙帝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他后来多次谈起战争前后自己的变化,说:“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3)依据材料二,说明“平叛战争”所指事件及对康熙帝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

【公平与不公平的历史人物】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四 朕自临御以来,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八年【公平与不公平的历史人物】

(4)依据材料三、四,概括秦始皇和康熙帝处理政务的共同点。

[答案](1)小篆;皇帝。

(2)统一度量衡。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3)平定三藩之乱。形成了谨慎的执政风格。维护了国家统一。

(4)专权;勤政,专权。

[解析]本题考查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秦始皇和康熙帝两个人物,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迁移能力。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字体是小篆,空格中是皇帝二字。第(2)问秦始皇采取了统一度量衡的做法,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第

(3)问,事件指平定三藩之乱,这使康熙养成了谨慎的执政风格,三藩之乱的平定维护了国家统一;第(4)问,依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两位帝王专权与勤政的执政风格。

2.(2010·北京文综·40)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衰”。张仲景记述道:“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但竞逐荣势„„惟名利是务。”“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写出其医学著作的名称并概括该著作的成就。

[答案]①背景:瘟疫引起人口大量死亡;医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②著作及成就: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有重大发展,成为中医治疗学的理论经典(或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理论基础)。

[解析]“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和“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这两个材料反映的是一种矛盾即日益严重的

3.(2010·江苏卷B)

材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

材料二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三 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

[答案](10分)

(1)政治: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军事:保证沿海诸省安全。

(2)措施:没置地方行政机构;驻军;免除税役。作用: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

[解析] 本题难度较大。一方面考生要准确理解材料,提取、概括有效信息,另一方面要求考生要具备调动知识、阐述、论证事物的能力。第(1)问和第(3)问要求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态度转变的原因和如何正确评价甘地。第(2)问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即可。

【公平与不公平的历史人物】

4.(2010·全国新课标·47)

材料一 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中、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国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防皇机,克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西晋)陈寿《三国志》

材料二 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措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

——《郭沫若全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公平与不公平的历史人物】

[答案](1)态度:陈寿:尊曹;朱熹:贬曹。

原因:陈寿:西晋尊曹魏为正统;曹操确有历史功绩。朱熹:曹操窃国,名分不正;有违“三纲五常”。

(2)标准:对人民、民族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

指导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方法:比较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第(1)问二人的态度和原因从材料中归结提炼即可:陈寿:尊曹,是正统,有功绩。朱熹:贬曹,窃国违反三纲五常。第(2)问是对材料信息观点的提炼。标准:在材料中第一句话中体现明确。指导思想和方法要从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角度回答。

5.(2009·广东卷B)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公平与不公平的历史人物】

材料一 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

卓越的贡献。

——据《论孔子思想》

材料二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据《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

(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5.[答案](9分)

(1)私人办学;教育及于平民;推出了合理的教学方法。(3分)

(2)方法:阶级分析、一分为二。(2分)结论:材料一中的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政治上是落后的;材料二的孔子代表地主阶级,政治上是进步的。(2分)

(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2分)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解析](1)主要考查客观叙述历史事物的能力。考生只要把所学知识归纳复述出来即可。如孔子创办私学、有教无类惠及平民,孔子还提出了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等一系列合理的教学方法。(2)是考查历史学习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阶级分析法、辩证分析法(一分为二)。方法相同但角度和立场不同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3)评价人物和评价历史事件一样要做到客观全面,论从史出,不能绝对化,简单化。

关于不公平的句子
公平与不公平的历史人物(四)

1、这个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第一眼喜欢上了那就是喜欢上了,第一眼喜欢不上,看一百眼也喜欢不上。但是有些人要试着爱一爱才知道可不可以爱,有些人要试着去不爱才能知道是不是可以不去爱。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珍惜眼前的幸福。

2、因为不平,泰山才有了它的巍峨;因为不平,黄河才有了它的奔腾;因为不平,大海才有了它的波澜,因为不平,生命才更显得不平凡。关于不公平的句子

3、上帝的不公平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虽然项羽不能称霸天下,但是他的英雄气概永远留在我们心灵的深处。

4、“不幸,是信徒的洗礼水,5、上帝的不公平,成就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数风流人物”这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呢?当我们看到历史名人的光辉聚集在他们身上时,我们可否还再埋怨上帝的不公平?

6、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我身边有那么多不幸的人,面对不幸,很多人像我一样表现的异常坚强,却又不知道究竟偷偷哭了多少回。祝愿所有不幸或者备受折磨的人平安、健康、幸福。

7、面对上天的不公平待遇,我们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要带着一颗满怀壮志不甘落后的心去改变现状。关于不公平的句子

8、我们每个人都是肩负使命而来。有的人可能含着金钥匙出生,而有的可能一生下来就天天和泥土、垃圾为伴。我们虽然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环境,但我们可以去改变我们生活的环境。生活得好不是说我们要有多少多少钱,要有车有房,只要你在你生活的环境里能做愉快的事即可。

9、我们只有在不公平的环境中奋斗,在与不公平的斗争中完善,才能升华我们的人生价值,成就不平凡的生命。

10、要明白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公平所言。这就好比世界上的花,为什么有的开得绚烂夺目,而有的却瘦小枯黄。原因在于她们所处的位置不一样,环境不一样。绚烂夺目的花可能长在肥沃的土地上;瘦小的花则可能来自岩石缝中或是贫瘠的土壤。

11、别总是抱怨不公平,你要知道,这是一个相对的世界,你的不公平对别人来说就是公平的。对于一个不懂得珍惜良机的人来说,无论机会多好,都是与他无缘的。

12、不要埋怨生命的不公平。法国的大文豪雨果说过;“我只将所有的不幸注入心底,心底便开出最公平的花。”忘掉不公平,让不公平的土壤开出生命中最绚丽的花朵。

13、没有人会理会你的委屈,没有人会理会你的无奈。当一切既定成为现实的时候,要学会接受,接受所有的不公平。

14、不要感叹上帝多么不公平,生命的巨斧在为你雕凿。在屈辱中成就辉煌的人,从没追问过不公平;在坎坷中抱着乐观旷达的人,从没哀叹过不公平;在生与死之间选择自刎的人,从没感慨过不公平。

15、不要抱怨生活对你不公平,因为生活根本就不知道你是谁。

16、是的,你我都知道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公平,贫穷,现实,无助,但我要你明白,这个世界永远不止这样,我要你看到光明,梦想,努力和希望。()没有人能回到过去重新活着,但你我都可以从现在起,决定我们未来的模样。就像慢吞吞的绿皮火车,也许他很慢,但时间总会到达你的那一站。

17、面对社会,面对生活,我从不奢求公平,相反,我更渴望不公平。

18、世界不能平,湖若平鳖何往,山若平鸟何从,生活若是处处平等,那哪来的竞争,哪来的奋斗,社会又怎能进步,少了不公平,我们将变得多么平凡,千人一面,人生怎会有壮阔的波澜,生命又怎会精彩。

19、世界正因有不同的事物而显得多姿多彩。绚烂的花和枯黄的花同时装点着这个世界,才显出了世界的精彩。

20、不公平是相对的,不用在条件不同时去和别人比。

21、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不要去乞求公平!

自己感兴趣的经典语录,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公平与不公平的历史人物(五)

经典语录分享――

明天世界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为它充满了希望。――李嘉诚能成为商界富豪,自有其独特的掘金眼光

那些成功人士,他们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无论战斗是公平的还是不公平的,他们都坚持战斗。

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你可以没有开枪的机会,但机会来时,你不可以没有子弹。――干事业就是这样

没有身家背景的年轻人,最好的出头之道是:第一,找个职位;第二,守紧风口;第三,多多观察;第四,保持忠诚;第五,使老板相信,

当有人说不能时,正是你该行动的时候。

这个世界说话的人太多了。藏拙是好的人生态度,这事情是你的短项,你就别说。还有一种态度是补拙,如果你想对这件事情发言,你就去多知道点,然后再说。――作家止庵。不错,无论是写文章还是与人谈话,这都是避免扯淡的好办法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无界人生>

一分钟之内完成的事,可能让你后悔一辈子;让你骄傲一辈子的事,不太可能在一分钟内完成。――慢工出细活

健忘是一种病态,善忘是一种境界。

老想着过去的人是傻子,不想过去的人没良心。――王蒙

见过磕长头的人吗?他们的脸和手都很脏,可是心灵却干净。――电影<可可西里>台词

口袋里没钱,心里也没钱的人,不痛苦;口袋里没钱,心里却有钱的人,最痛苦;口袋里有钱,心里也有钱的人,最烦恼;口袋里有钱,心里却没钱的人,最幸福。――平民另类语录

读政治书,以养大气;读业务书,以养才气;读文学书,以陶冶情操;读史书,以明己智。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

你说时间飞驰而去吗?不!不!时间停驻,是我们飞驰而去。――英国诗人奥斯丁・道布森名句

有些人拥有的足以让他的日子溢满幸福,之所以过得很不开心,其症结在于整天总是想着他所不具有的。――高景轩<常想所拥有的>

我们赖以生存的东西太多,而为之生活的东西太少。――现代人的一大悲哀

[忙"是[心"加死亡的[亡",如果太忙,心灵一定会死亡。――作家蒋勋这样解释[忙"字的意义

不要用你的[未得到"破坏你的[已拥有"――一位俄罗斯人的幸福观

不需要努力就能得到的东西只有一样,那就是年龄。――针对现代年轻人的某些鄙陋,有识之士这样劝道

除掉睡眠,人的一辈子其实只有一万多天。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在于:你是真的生活了一万多天,还是仅仅生活了一天,却重复了一万多次。――网友

当你看不到前方的路的时候,不要怀疑,不要徘徊,用 你的速度继续前行。――网友妙谈人生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一句充满生命智慧的广告词

腾不出时间来娱乐的人迟早会腾出时间来生病。――一家娱乐中心打出的广告语

不为浮云碍目,不为虚名累心,不戚戚于富贵,不汲汲于权位。――如此生活,怎会不轻松

以健康为中心/糊涂一点/潇洒一点/忘记年龄/忘记名利/忘记怨恨/有个伴/有个窝/有点钱/有好友 ――新生活准则

对待外人像淑女,做起学问像才女,干起活来像劳动妇女。――男人理想中的好妻子

善良;贤惠;知书达理;有思想,有品位;懂事;充分信任,相对自由;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没有过多的物质欲望;拒绝灯红酒绿;不对异性过分热情;天真,有一点儿童趣;喜欢书和音乐;工作能力强,有一技之长;长得不太丑,也不能太靓;身体健康,并懂得养生之道和基本医学常识;浪漫,有情趣。――当代人娶老婆的[金科玉律"。女人评价说,按照这个标准,男人就全部准备当光棍去吧

回忆是没有任何力量的。――韩国热播偶像剧<我的名字叫金三顺>中的一句台词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

悔之晚何若谨于前。――劝孝联

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了要盲从;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打骂要忍得,太太花钱要舍得。――胡适在一篇小品文里提出的新[三从四德"

儿子穷养,长大才知道奋斗,女儿富养,长大才不被诱惑。――教子之道

没有音乐的生活是不完全的生活,不爱音乐的人也算不上完全的爱着生活的人。――王蒙

我特别不想听人提起[品位"这个词,因为高雅全是装出来的,我只喜欢通俗。――对于有人评价<乡村爱情>是[一个农民带着一帮农民拍了一批农民的戏"赵本山说受市场欢迎的原因是真实

意大利,我们能向你学些什么?――意大利和中国,同为文化古国。直到现在,意大利还拥有95000座教堂、1500处修道院、20000座古城堡、约6000处考古遗址和3000多座开放的博物馆--而在中国,历史建筑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往往[靠边站",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很多城市一边无情地拆毁历史建筑,一边大建[仿古一条街"。同样是面对文化遗产,意大利人常说[传承",而中国人却常说[开发、利用"。对此,一篇文章这样发问

为什么拥有5000多年文明的北京,却要像十几岁的孩子般莽撞行事,还穿上一身俗气的洋裤褂呢?――一位美国城市规划师认为,北京不需要借助洋建筑师来认定自己的身份

年轻白领,工作不久,存款不多,基础不牢,为了安家,东拼西借,贷款不够,家长来凑。――对于房奴这一群体的特征,有人做了这样的描述

一人结婚,全村随礼;一家死人,全村举丧。――农村人情消费的膨胀和大宗消费的攀比心理,导致[人情债"成为农民的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一些农民这样形容农村的婚丧嫁娶

相关热词搜索:不辱使命的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公平与不公平的历史人物”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公平与不公平的历史人物"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38457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