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三体石头

三体石头

2016-05-18 15:03:4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三体石头(共4篇)三体古往今来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奉献,所有的灵感,所有如日中天的人类天才,都注定要在太阳系的无涯死亡中灭绝。而整个人类成就的殿堂,必然无可避免的被埋葬在毁灭的宇宙碎尘下。 ……尽管死亡是自然控制伟力的记号和标志,但人仍然是自由的。——罗素《一个自由人的崇拜》心事浩渺连广宇,而刘慈欣的《三体》便在星空与...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三体石头》,供大家学习参考。

《三体》
三体石头 第一篇

古往今来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奉献,所有的灵感,所有如日中天的人类天才,都注定要在太阳系的无涯死亡中灭绝。而整个人类成就的殿堂,必然无可避免的被埋葬在毁灭的宇宙碎尘下。 ……

尽管死亡是自然控制伟力的记号和标志,但人仍然是自由的。

——罗素《一个自由人的崇拜》

心事浩渺连广宇,而刘慈欣的《三体》便在星空与道德律之间犹疑徘徊。

太阳系如瀑布般流入二维的图画,人类此刻才意识到,面对茫茫宇宙,自己实在是太过弱小。星芒如剑闪寒光,漆黑的背景中,坟墓比星辰更密集。时空不过是荒野,生存与希望都是奢侈,人类如何安稳?当面临末日时,人类又当如何抉择?

当末日打击降临,人类在冥王星上建立了墓碑,地球文明的墓碑,而现代科技手段都无法让资料保存一亿年,因而只能将字刻在石头上。人类甚至并不指望谁能读懂,墓碑是给自己的。《三体》系列曾多次出现墓碑或者纪念碑,从最初的红岸基地碑,到三体人的钟摆纪念碑,再到叶文洁的墓碑,直至最后人类的墓碑。面对墓碑,一方面能够感受到人类的面对浩劫的渺小,另一方面却显得悲剧而崇高。

刘慈欣在《流浪地球》中写道,有一面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这墙是什么?这不是宇宙,而是死亡。面对似乎永生不灭的宇宙,人类与文明显得如此渺小,更何况甚至连宇宙也经历过数次的降维死亡,而成为一个高位截瘫的病人。刘慈欣似乎无法找到坚定的信念,无论是科学主义还是人文主义。他几乎像是被打上思想钢印的人一样在挣扎着。

《三体》三部曲全篇八十八万字,他像上帝一样创造了一个世界并描写他,从我们熟悉而陌生的“文革”,直到时光的尽头。从过去到永远,从四维到二维,从人类走进澳大利亚到太阳系最终成为二维图画,不能不令人感叹,刘慈欣的想象力已非一个宇宙所能局限。

小说给我们带来的惊异取决于其陌生化手法,然而其动人的魅力却来自于与现实的连结。某种程度而言,“三体”是一个隐喻,其最终仍旧指向我们的现实。

2006年,时值“文革”爆发40周年,科幻小说三巨头“何慈康”(何夕、刘慈欣、王晋康)中有两人创作了与之有关的作品——王晋康的《蚁生》与刘慈欣的《三体》。这是一个信号,新生代科幻作家经历了十几年的写作过程,科幻小说已逐步转向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文本。而《三体3》在知识界引起的广泛讨论无疑更加证明了这一点。

除却先锋文学的实验外,关于“文革”的书写大致有两种:一是挺身抗暴的英雄,二是苦难深重的民众。《三体》未能另辟蹊径。在“文革”中,叶文洁遭到了数次欺骗、背叛,然而,主流文学中的救世主形象并未出现,她在整个“文革”中始终未能被拯救,她对人类也愈来愈失望,因而最终按下了按钮,向整个人类复仇。

“文革”是一场灾难,并被归咎于人性之恶,然而这恶并未随着“文革”的结束而消逝。叶文洁曾经约谈那些迫害自己父亲的红卫兵,他们将一切都归咎于时代,并认为自己在荒谬的时代中没有罪过,拒绝忏悔。而随后伊文斯的经历中,整个工业文明也被描述成一种灾难,并将这种灾难归咎于人性之贪婪。从中国到世界,从“文革”到工业文明,灾难弥漫整个世界,而“愚昧无知”的大众却意识不到这些。这灾难不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事件,而是具有普遍意义;不是机体某处的病变,而是扩散全身的癌症——人类似乎已经无可拯救。

与之相应,三体文明经历了200次的毁灭与重生,这毁灭却是由于其恶劣的自然条件所致——三个太阳的不规则运动。然而,叶文洁与伊文斯始终未能看到,三体文明的危机也有其内部因素,三体人并非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但是当“人类”整体堕落之后,只能依靠外来的“天罚”,第一次,“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出现了,因为有了三体文明作为他者。由此,人类终于真正意义上将目光投向了宇宙,然而,宇宙的黑暗远远超乎想象,人类踏上了漫漫的自我拯救之路。

当叶文洁第一次发出信号后,收到了一个三体人的回音,“他”警告叶文洁不要回应,否则便会面临灭顶之灾。为求生存,三体世界演变出一套极为高效的集权体制——这在“三体游戏”中的突出表现便是秦始皇能够调用三千万士兵,制造出庞大的人列计算机——但在集权统治下,作为个体的三体1379号监听员却感到生不如死,于是便产生了对四光年外那个美好世界的倾慕与爱护。与叶文洁一样,他们都基于对现实的不满而做出了对整个文明的背叛,他们之间又真的如表面所见那样,差异巨大吗?

除此之外,《三体》中还有许多一望而知的现实影射,如称叶文洁为“统帅”、最高指示、大国之间的博弈、联合国权威等等,但最为关键并始终贯穿的是关于社会制度的解决方案,进一步说,是处于黑暗森林之中的人类的政治体制问题。

政治体制作为漫漫长路的背景,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当章北海苦心孤诣,最终劫持飞船飞向茫茫太空时,“专制只需要五分钟”。当踏入黑暗森林,似乎唯有专制与零道德方能确保生存,甚至为了生存,必须毁灭同行的人类。而在全书的结尾,幸存的人类散布于数个世界,彼此之间却已无法联系与沟通,换言之,他们成为了不同的文明物种。在黑暗的宇宙中,“人已经不是人了”。

在刘慈欣看来,政治制度是人性、科技与大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民主也未必便强过专制,章北海曾说:“人类社会在三体危机的历史中已经证明,在这样的灾难面前,尤其是当我们的世界需要牺牲部分来保存整体的时候,你们所设想的人文社会是十分脆弱的。”于是,天堂一般的未来社会在灾难面前成为一个巨大的嘲讽。自由民主的人文社会中产生的人是“人性的,太人性的”,如纤细精致的瓷器一般,美丽而脆弱,失去了刚毅,毫无忧患意识,醉生梦死,不思进取,傲慢无知。他们在危机降临立刻手足无措呆若木鸡,而大难临头则慌不择路歇斯底里,成为一群乌合之众。末日降临时,正是这种可笑的同情心与道德感直接导致人类的灭亡——弱小与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面临黑暗的“宇宙道德”,人的道德实在是微不足道。

有人说,人天性中便有民主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究竟会以怎样的形式破土?是否在任何环境中都是良木?“三体”游戏中玩家几乎都是精英阶层,而他们则深深认识到了人性的鄙陋,认识到文明的罪恶,这些是大众们所无法触及的。刘慈欣对于他们的行为,并未进行批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认识他们的看法,他认为人类已经失去了忏悔的智慧与意识,无法依靠自身得到救赎。但是另一方面,他也认为人类不应该灭亡,人类还有光辉,但是他在第一部结尾想到的解决方案却是“蝗虫”——以蝗灾来譬喻人类。到了第二部,人类未来的希望却几乎完全寄托在四个面壁人身上,大众几乎只是陪衬。而后来罗辑以一己之力拯救了人类,并承担起执剑者的责任,却逐渐被人们视为暴君,并对一切强有力的人表示不信任,而将程心选为执剑者,以至于三体人乘虚而入。刘慈欣摇摆于精英与大众之间,或许因为理性上他应当相信大众,但他无法确认任何人性的可信,他无法弥补当代人文精神缺失带来的巨大裂痕。人性无法直接表现,而需要借助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才能展示出来。而在一个纤弱的社会中,美好的人性也会向着另一个方面扭曲。在此,刘慈欣表现出深切的思索。

在制度构建与人性道德中,刘慈欣其实是将“中国经验”放大到宇宙背景。“文革”时期叶文洁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猜疑、迫害,导致她对人类绝望而引来三体人;而在《黑暗森林》中人的欺骗性被正面运用,因之产生了“面壁者”——此时的人类虽然没有明确意识到黑暗森林法则,但已经开始进入这个游戏了;而在《死神永生》中,程心是一个圣母般的人物,但由于其缺乏杀伐决断的勇气,她以爱与和平的名义先后两次将人类置于绝境。

这些生死存亡的选择其实可归于一个选择:人性还是生存?而作为起点(“文革”)与终点(宇宙)之间的连结,刘慈欣也一直在进行着道德追问:“如果存在外星文明,那么宇宙中有共同的道德准则吗?”于是,刘慈欣纠结于两个向度的道德上:黑暗宇宙的零道德,和人性的道德。人类一次又一次地从绝境中重生,但最终依旧毁灭在歌者那轻描淡写的清理中(“给我一块二向箔,清理用”)。是啊,毁灭你,与你有何相干?

【三体石头】

黑暗宇宙是无情的,冷冰冰看不到一丝光明。刘慈欣曾经非常强悍地表示:“敬畏头顶的星空,但对心中的道德律不以为然。”宇宙如同茫茫沙漠,生命多如沙砾,为何人类这颗沙子要如此特殊?虽然人类的内在世界同外在宇宙一样无限,但刘慈欣显然对此没多大兴趣,他认为那是“自恋”的主流文学的任务。隐隐约约中,刘慈欣对人性悲观而厌弃。

“黑暗森林法则”体现了刘慈欣那“人为宇宙立法”的勃勃雄心,其中体现了冷酷而又冷静的理性——这便是科学精神。《三体》中的强者无不是这种精神的体现,如叶文洁、罗辑、章北海、维德,他们不同程度地引着人类向黑暗森林深处走去,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同归于尽。只有这种科学与理性的精神,才能克服道德教条所导致的人类软骨病。

然而,尼采曾经说过:“与魔鬼搏斗的人千万小心自己在搏斗中变成魔鬼,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在对人性的否定中,刘慈欣却慢慢的开始摇摆不定,最终逐渐走向了虚无主义。于是,面对内在宇宙时,刘慈欣徘徊于两级之间。他无法安置人性与“宇宙道德”,而甚至连物理学在黑暗的宇宙中也不复存在,人类只能无可避免地走向灭亡——又何止人类,整个宇宙历史就是宇宙不断死亡的过程,黑暗森林最终不是你死我活,而是鱼死网破。所有的大海都会干涸,所有的鱼儿也都会死去。

他的矛盾和虚无感与其说是对人类未来前景的预见,不如说是对人类现状的悲观。未来人不过是现在人某些特质的放大版。黑暗森林法则中,第一法则是“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法则是“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这里隐含一个前提,即不同文明所需要的生存资源是相同的。但是在宇宙中,生命形态之多样性可能超出我们认知,或者微小如夸克,或者宏大如星云,或者碳基,或者硅基。而即便是相距“仅仅”四光年的人类与三体之间,彼此形态差异亦是十分巨大。我们没有理由推断他们在生存资源需求上的一致。刘慈欣却以此为公理推导黑暗森林法则,未免失之武断。这两项公理,说白了就是人类战争的起因,而猜疑链则是对人与人之间无法交流无法沟通的极端化想象。当囚徒困境放大至宇宙尺度时,我们不免被深深地震撼了,既是为刘慈欣包揽宇宙的想象,也为人类本身的黑暗。

这些不足的出现,并非因为刘慈欣想象力枯竭,而是因为他执着于二元化的认知图景,试图以近乎图解的方式表现生命与死亡,和平与战争,爱与背叛,希望与绝望。如此,在浩瀚的星空与心灵之间,必然留下巨大的裂痕。他嘲笑百年后柔弱的新人,嘲笑乌合之众的民众,嘲笑道德教条;但另一方面,他又深切讴歌田园生活的淳朴美好,又以崇高的悲剧感描绘了人类最后的墓碑。虽然刘慈欣一再表示唯有科学主义是人类能够把握的生存方式,但其作品中又处处表现出悲天悯人的情怀,体现出他的古典人文主义关怀。

《三体》系列紧紧围绕康德的名言来构筑,但刘慈欣却误解了那句话。道德律“展示了一种不依赖于动物性,甚至不依赖于整个感性世界的生活”,是人类向上的自由意志之体现,而自由的道德选择能够使人突破陈腐的教条,不受现世之羁绊,塑造大写的人。人,正是因其选择而高贵,因其理性而英勇。幸运的是,虽然刘慈欣曲解了道德律,但他对道德教条的批判却与康德的道德说殊途同归,他塑造的一批杀伐果决,勇于承担的人,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身后是腐朽的道德教条,面对黑暗的星空,扛起了闸门。罗辑成长为坚强的“面壁者”,在百余年中一直以牺牲自己来换得和平;章北海抛弃个人良知,不择手段,但在发动最终打击之前,心中却因柔软而迟疑

了几秒,致使自己丧身太空;云天明孤身前往三体世界,为人类带来最后的希望;程心与维德形成鲜明对照,然而二人实际上是惺惺相惜,能够互相谅解;甚至连作为超级文明一员的“歌者”,在得知整个宇宙都将二维化时,也感到莫大的悲哀。人性基于选择的自由,宇宙的前景是黑暗而绝望的,但在星空与道德律之间,还有人的自由意志,以此为巨笔,却能书写出伟岸的人。

虽然刘慈欣曾经贬低自由意志的存在,并在《黑暗森林》中以“思想钢印”的方式表明科技可以凌驾于自由意志之上。但无疑,他的人物超越了他的主观意图,绽放出自由意志的光辉。人类经历“大低谷”之后,认识到了文明与生命的价值,认识到生存其实并非第一需求。刘慈欣面对宇宙的黑暗,认为人性脆弱得不堪一击,但是在内外宇宙中,横亘着拥有自由意志的人,纵然人性不过是人类的墓志铭,但人依旧可以昂首面对毁灭。

最终,程心一直活了下来,直到宇宙的尽头,一个世界的灭亡成为追忆的背景。作为叙述者的程心开头说到:“那一切不是发生在过去,不是发生在现在,也不是发生在未来。”这只是一段记忆,是属于一个人的光锥内的。如果说光锥之内即是命运,那么在光锥之外,是否还存在着其他可能性?正如小说中所说,在田园宇宙中,只要有两个以上的时间维度,那么一切的命运还都可以选择。

【三体石头】

田园,历来是人们的理想寄托,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残酷,刘慈欣笔下的田园却总能有着温暖。将高维宇宙以“田园”命名,展现出了刘慈欣的人文主义与怀旧心理,同时也给了我们希望:在“死神永生”的“黑暗森林”之外,还有一个光速无限的宇宙,一个文明之间可以自由交流的宇宙,一个充满爱与和平的宇宙。

在绝望中蕴含着希望,但希望中也有绝望:大宇宙是否能返归田园时代?田园宇宙出现后是否会再次降维而重返黑暗森林?在这里,刘慈欣又表现出了他的犹疑。

但是,一丝希望已经可以带来光亮,无论是对于宇宙尽头的文明,还是对于现实世界的我们。我们还有时间,时间足够我们去思考,去探寻,时间足够我们爱。

来源:网络转帖

《如何评价《三体》系列小说?》
三体石头 第二篇

《三体》书评

如何评价《三体》系列小说?

古往今来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奉献,所有的灵感,所有如日中天的人类天才,都注定要在太阳系的无涯死亡中灭绝。而整个人类成就的殿堂,必然无可避免的被埋葬在毁灭的宇宙碎尘下。

……

尽管死亡是自然控制伟力的记号和标志,但人仍然是自由的。

——罗素《一个自由人的崇拜》

心事浩渺连广宇,而刘慈欣的《三体》便在星空与道德律之间犹疑徘徊。

太阳系如瀑布般流入二维的图画,人类此刻才意识到,面对茫茫宇宙,自己实在是太过弱小。星芒如剑闪寒光,漆黑的背景中,坟墓比星辰更密集。时空不过是荒野,生存与希望都是奢侈,人类如何安稳?当面临末日时,人类又当如何抉择?

当末日打击降临,人类在冥王星上建立了墓碑,地球文明的墓碑,而现代科技手段都无法让资料保存一亿年,因而只能将字刻在石头上。人类甚至并不指望谁能读懂,墓碑是给自己的。《三体》系列曾多次出现墓碑或者纪念碑,从最初的红岸基地碑,到三体人的钟摆纪念碑,再到叶文洁的墓碑,直至最后人类的墓碑。面对墓碑,一方面能够感受到人类的面对浩劫的渺小,另一方面却显得悲剧而崇高。

刘慈欣在《流浪地球》中写道,有一面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这墙是什么?这不是宇宙,而是死亡。面对似乎永生不灭的宇宙,人类与文明显得如此渺小,更何况甚至连宇宙也经历过数次的降维死亡,而成为一个高位截瘫的病人。刘慈欣似乎无法找到坚定的信念,无论是科学主义还是人文主义。他几乎像是被打上思想钢印的人一样在挣扎着。

《三体》三部曲全篇八十八万字,他像上帝一样创造了一个世界并描写他,从我们熟悉而陌生的“文革”,直到时光的尽头。从过去到永远,从四维到二维,从人类走进澳大利亚到太阳系最终成为二维图画,不能不令人感叹,刘慈欣的想象力已非一个宇宙所能局限。

小说给我们带来的惊异取决于其陌生化手法,然而其动人的魅力却来自于与现实的连结。某种程度而言,“三体”是一个隐喻,其最终仍旧指向我们的现实。

2006年,时值“文革”爆发40周年,科幻小说三巨头“何慈康”(何夕、刘慈欣、王晋康)中有两人创作了与之有关的作品——王晋康的《蚁生》与刘慈欣的《三体》。这是一个信号,新生代科幻作家经历了十几年的写作过程,科幻小说已逐步转向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文本。而《三体3》在知识界引起的广泛讨论无疑更加证明了这一点。

除却先锋文学的实验外,关于“文革”的书写大致有两种:一是挺身抗暴的英雄,二是苦难深重的民众。《三体》未能另辟蹊径。

在“文革”中,叶文洁遭到了数次欺骗、背叛,然而,主流文学中的救世主形象并未出现,她在整个“文革”中始终未能被拯救,她对人类也愈来愈失望,因而最终按下了按钮,向整个人类复仇。

“文革”是一场灾难,并被归咎于人性之恶,然而这恶并未随着“文革”的结束而消逝。叶文洁曾经约谈那些迫害自己父亲的红卫兵,他们将一切都归咎于时代,并认为自己在荒谬的时代中没有罪过,拒绝忏悔。而随后伊文斯的经历中,整个工业文明也被描述成一种灾难,并将这种灾难归咎于人性之贪婪。从中国到世界,从“文革”到工业文明,灾难弥漫整个世界,而“愚昧无知”的大众却意识不到这些。这灾难不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事件,而是具有普遍意义;不是机体某处的病变,而是扩散全身的癌症——人类似乎已经无可拯救。

与之相应,三体文明经历了200次的毁灭与重生,这毁灭却是由于其恶劣的自然条件所致——三个太阳的不规则运动。然而,叶文洁与伊文斯始终未能看到,三体文明的危机也有其内部因素,三体人并非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但是当“人类”整体堕落之后,只能依靠外来的“天罚”,第一次,“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出现了,因为有了三体文明作为他者。由此,人类终于真正意义上将目光投向了宇宙,然而,宇宙的黑暗远远超乎想象,人类踏上了漫漫的自我拯救之路。

当叶文洁第一次发出信号后,收到了一个三体人的回音,“他”警告叶文洁不要回应,否则便会面临灭顶之灾。为求生存,三体世

界演变出一套极为高效的集权体制——这在“三体游戏”中的突出表现便是秦始皇能够调用三千万士兵,制造出庞大的人列计算机——但在集权统治下,作为个体的三体1379号监听员却感到生不如死,于是便产生了对四光年外那个美好世界的倾慕与爱护。与叶文洁一样,他们都基于对现实的不满而做出了对整个文明的背叛,他们之间又真的如表面所见那样,差异巨大吗?

除此之外,《三体》中还有许多一望而知的现实影射,如称叶文洁为“统帅”、最高指示、大国之间的博弈、联合国权威等等,但最为关键并始终贯穿的是关于社会制度的解决方案,进一步说,是处于黑暗森林之中的人类的政治体制问题。

政治体制作为漫漫长路的背景,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当章北海苦心孤诣,最终劫持飞船飞向茫茫太空时,“专制只需要五分钟”。当踏入黑暗森林,似乎唯有专制与零道德方能确保生存,甚至为了生存,必须毁灭同行的人类。而在全书的结尾,幸存的人类散布于数个世界,彼此之间却已无法联系与沟通,换言之,他们成为了不同的文明物种。在黑暗的宇宙中,“人已经不是人了”。

在刘慈欣看来,政治制度是人性、科技与大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民主也未必便强过专制,章北海曾说:“人类社会在三体危机的历史中已经证明,在这样的灾难面前,尤其是当我们的世界需要牺牲部分来保存整体的时候,你们所设想的人文社会是十分脆弱的。”于是,天堂一般的未来社会在灾难面前成为一个巨大的嘲讽。自由民主的人文社会中产生的人是“人性的,太人性的”,

《《三体》读后感
三体石头 第三篇

昨天看完了《三体》,不知是因为篇幅之巨还是因为帅哥之多,这回,是真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一篇过于长的读后感 ——《三体》。这种不能平复,已经到了不下笔写完读后林林总总的感受,就不想开始另外一本书,仿佛一个世界还没离开,所有消歇的尘埃都值得缅怀. 因为喜欢看武侠小说,幻想类的小说也多多少少接触了一些,却着实感觉到在现当代的科幻小说中,幻永远都是大于科的,有些时候,甚至更多的是鬼力乱神脱离了真实世界的扯淡。而《三体》中对于科普知识的应用和对科学前沿技术的细节描述真真正正地震撼了我,甚至改变了我的很多想法,理科生们,请原谅我这个标准文科生胡乱地评价和感慨,我不敢轻易动用科学这个名词,对我来说,好多,也仅是科普而已。却正是这样的科普,第一次在我的面前展示了整个宇宙的浩渺博大,第一次让我拥有了遨游太虚的巨大冲动,也第一次引发了我对于大命题的思考,以前我一直是带着小小畏惧和逃避的面对这些将永远困扰着人类的无解命题。

而因为坚信着文明的进步,我可以不再彷徨害怕,和那些比我更加坚定的人一起成长。

我最喜欢的人——罗辑

“那个威严的执剑人已经无影无踪。。。现在的罗辑,其实就是四个世纪成为面壁者前的罗辑,那时的玩世不恭也像是从冬眠中苏醒了,被岁月冲淡了一些,由更多的超然所填补。”

“把字刻在石头上。”

我是爱绝了这个带有很多劣根性的不羁男人,虽然不得不承认,好多时候,玩世不恭对于我来说就是一句魔咒,会促使我以最快地速度陷入对人物的热爱与崇敬之中。先是抱持着及时行乐的态度享受现世生活,接着利用人类对文明延续的巨大渴望而破例赋予他的巨大权力为自己寻找梦中的家园与梦中的情人,但却从来没有缺乏过冷静和承担。没有人相信这样的人可以多么伟大与睿智,他也再三向所有人声明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但他确实在最危急的时刻拯救了整个地球,然后带着人所不能有的超脱和坚持在比坟墓更空旷的死寂中面壁枯坐五十四年,同遥远外太空中那个高级的文明相对视,并以此赢得了彼岸文明最高的尊重。这就是男人,这就是责任,这就是承担,让别人热泪盈眶却让自己哑然失笑。或许在他游戏世间的心中,掌握着两个文明的生存毁灭不过也就是“输人不输阵”这般的轻松和调侃,既然最终极的哲思不过是“人从哪里来,将从哪里去”这样的问题,又何必在乎必然发生的生死存亡呢?

最重要的是,在经历过了那样的五十四年以后,这个有着强大内心的男人,依然可以轻轻松松地交接了责任,拍拍屁股向生活走去。幽默风趣的生活态度似乎是一种比血脉更深刻的东西,让他能坦然成为人类文明的守墓人,让他能郑重其事地宣布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信息技术铺天盖地的侵袭中最为有用的文明保存方法仍然是我们祖先稚嫩的举动——把字刻在石头上。一切仿佛成为了一个圆,如此融洽地开始了循环,让人不得不相信轮回的力量,自然是最后的胜利者,它骄傲地宣布自己只能被最自然地记录,不可战胜,亦不能复制。白岩松曾说自己最大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好玩的老头,好玩的老头且不论人所周知的好心态,还有藏而不露的深智慧,顺着自然的年轮,倾听心灵的召唤,安然平静保持常态,巧妙地度过一生。罗辑一定是这样的一位老者。

深刻者的精神导师——大史

“不管有什么事儿,先把腿站直了再说。”

不管是物理学家汪淼,还是罗辑,这些社会中所谓的知识分子都有一位最坚强的后盾,最可靠地精神导师。没什么学历,举止也很粗暴,不喜欢想漫漫长路那头有的没的,执行任务就坚决以任务为中心达到目的,并不探究任务背后的因由。他好像很普通,除了超级强大的归纳线索的能力以外,但他实在太坚强。

他是真正能看透的人,这个世界,不肯让单独的个人通过思索得出全貌,保持清醒的最好办法不过是做好自己,活在当下。我永远记得他关于虫子的论断,三体世界外星文明侮蔑性地称人类为虫子,当所有人陷入恐慌和绝望时,他让人们看看蝗虫,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杀死它们,但蝗虫从来没有灭绝过。那么简单的比喻不知道让多少人重燃了生活的信心,面对浩淼的太空,满不在乎地掠过比杞人忧天更值得尊重,坚强地活着并活得坦然是对侮蔑人类的文明最大的轻视。

不用动不动就苦大仇深地思考生存还是灭亡,不管干什么事儿,先把腿站直了再说。谢谢你,我记住了。

军魂——章北海

“孩子,你做的还不够,我还是能一眼看透你。”

“父亲,我至少不会让你失望了。”

虽然章北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霸道让人害怕,虽然章北海固执信念隐藏一切的阴险让人胆寒,虽然他好像不能和现在意义上的军人完全对等,但他确实是一个军人,一个拥有军魂的军人,一个最为坚定和铁血的战士。他的决定,保存了人类最宝贵的血液。

有些人总是叫嚣着说最好的人应该是像婴儿一样无瑕纯真,能让人一眼看透的,我却不这么认为。在我的世界里,本来人人就是一座座孤岛,所谓全然了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又怎么能要求生而为人清澈见底让人一眼看透呢?那些岁月,那些过往,还有精神的磨折和重塑,层层堆叠在一个人的身上,让他变得复杂却也真实深刻,不需要把自己所有的快乐和痛苦都拿给别人看,享受一个人的寂寞也维护一个人的尊严骄傲,读后感《一篇过于长的读后感 ——《三体》》。一个人,如果可以把伤痛全部掩藏在微笑之后,如果可以把压抑全都疏解在坚韧之中,如果可以成全自己完成自我价值,那么,他能带给别人的一定不少。有谁见过靠婴儿推动的社会?即便是黄发垂髫的老子社会,也不能缺乏用眼睛都可以带给他人厚重感的微笑老者。

单纯的人总让人心生怜爱,我也喜欢,我也想要尽己所能地去保护,但那样的人,绝不是我想成为的。天生好命的或许永远活在玻璃樽中,洁净得像是冬日的初雪,晶莹剔透,仿佛是从韩剧从走出来的女孩儿,而更多的人是为了保持这份纯净以供欣赏而付出惨痛甚至黑暗的代价的,就像是《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主角的哥哥,以一生的黑暗维护了弟弟那晶莹剔透的爱情,最后把自己掩埋在金钱的血泊当中。。。

我也想,像章北海那样,成为一个坚定,但无法被看透的人。

世界需要维德——维德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在威慑纪元消失的男人又回来了,这是一个能生产男人的时代。”【三体石头】

“当人类真正流落太空时,极权只需要五分钟。”

【三体石头】

“前进!不择手段地前进!”

残忍,冷酷,嗜血,暴力。他符合好莱坞暴力美学迷人反派的所有特性,他集合战争时期所有被崇拜的浓烈男性荷尔蒙,他的决定往往带有哲学意味得虽然反人类但却是解救人类的唯一方法,他执行事务的手段带有致命性的简洁和有效。我喜欢这样的角色,带着追逐的野性基因,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物竞天择的兽性。

铁腕政治家永远不缺乏市场,因为集体对善的向往与对集体驯化式的教育本来就是一种集体面积的软弱,而生存,从来都不是一件软弱的事情。说不上多大的喜爱,但却是绝对的欣赏,如同欣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哀鸿遍野尸横满地,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里额外插入个话题,小说中对威慑纪元男人的描写,纤细修长瘦弱,五官精致美丽,时代已经不需要他们从事肮脏与重体力的活动,他们充满了绅士风度式的优雅和装逼,而这种趋势,正好是从二十一世纪初期开始的。从刚刚接触到“草食男”这个说法浑身起鸡皮疙瘩到现在在街上见到穿着时髦一身香水味的男士也习以为常,我必须严正地指出,公元世纪真正的男人好像真的在减少。有人说本来喜欢李准基的我应该能接受这些“美丽”的男士,但精致漂亮如李准基,也是充满了战斗的渴望与阳刚的利落的,而扭捏作态与装腔作势的羞涩甜美放置于女人身上我都觉得别扭,更何况是不幸投错胎身为男人的你们呢?别再拿苍白瘦弱的弱不禁风来吓唬我了,我承受不起,也不敢像个男人一样的去保护你们。。。

所以,像维德一样的男人多一些吧。世界需要维德,女人也需要维德。【三体石头】【三体石头】

人类的选择——程心

“人类选择了程心,就是选择了爱。这是在残酷的文明生存竞争中人类做出的最后选择,为此人类将付出巨大的代价,但这就是地球的文明。”

原谅我不喜欢这个被慈爱的光芒笼罩着的圣母玛利亚式的人物。虽然我知道,爱与欢喜,是人间最美好的事物,有时候甚至大于生命和自由。但是,往往最果敢地承担罪孽而非最犹豫地广失善缘才是真正勇敢的爱,她懂得爱,只是还不够坚定勇敢而已。

所以,她最后才错过了云天明,一生以爱补给她的爱的人。不过,我相信作者是疼惜她的,所以,她错过了云天明,却阴差阳错地遇到了关一帆,作者给了她一个美丽的意外,也不至

于让人丢失对爱的信心。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业障因果吧。

看完了小说,我对自己说了八个字“太窄,太窄,太窄,太窄”。

知识面太窄:一个健全的人必然是一个全面的人,无可否认的事实是在文学上大有建树的人物往往出自理工科经验和理论得大量积累。只有严密的逻辑,活跃的思维,深刻的架构才能真正完成一篇有用的作品,而只有这些更为贴近生活的知识储备,才能够从形而上地角度更完善深入地了解生活,这是我做得太不好的地方。

交际面太窄:以前一直都只跟自己喜欢的人交朋友,也只限于跟朋友做交流,对于他人,总有一种“我过我的独木桥,你走你的阳关道”的排斥。而想要真正知晓更多,书本和单纯地游走是不够的,能够达到陆小凤楚留香那样三教九流无所不交才是真正的能者。

活动范围太窄:说句实话,成都人慵懒的基因确实够作怪,而平安的成长经历让生活变得不是三点一线就是两点一线,假期回家干脆一点一线了,喜欢旅游却害怕劳顿。我想要更广阔的天地,甚至不止是地球(这个愿望让我的孙子辈来实现好了)。

气度太窄:大气是永无止境的修身养性方向。人生就是要有摸爬滚打的大气和成败由它的霸气,更重要的是,大气霸气而不傲气,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做一个虚怀若谷的人,做一个宽厚博大的人。

写完这篇读后感,夜色已深重,明天,开始新的生活。

〔一篇过于长的读后感 ——《三体》〕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刘慈欣《三体》经典语录》
三体石头 第四篇

1、“比起已经在风雨中成熟了许多的第一代红卫兵,新生的造反派们像火炭上的狼群,除了疯狂还是疯狂。”
——在1967年的时代背景之下一个跨越时光的故事开始了

2、“你父亲在回忆这件事后,对我发出这样的感叹:在中国,任何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砰然坠地的,现实的引力太沉重了。”
——绍琳的父亲在和叶哲泰的回忆中发出的感叹,也许也是大刘借故事中的人物对中国科幻、中国现状的一种感叹吧。

3、“一切的一切都导向这样一个结果:物理学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将来也不会存在。刘慈欣《三体》经典语录。我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负责任的,但别无选择。”
——当杨冬留下这样的字句离去时,很多人都认为她过于脆弱……但就像丁仪说的,杨冬知道的肯定比他要多,想得也比他远,她知道一些很多物理学家都没看到的事儿,如果和杨冬多交流一些,可能丁仪也会一样离去

4、“是的,——常伟思将军让汪淼做好思想准备 我们故事的大幕也就一步步揭开了

5、“你的无畏来源于无知。”
——面对令人崩溃的现实,汪淼仍有着身为科学家的一种自负,对大史超脱的人生态度有些不以为然

6、“旁观者清,千秋功罪,可真的有人评说了。”
——这是中央上级对于“红岸”的[批示],当我们阅尽三部作品,再来看这句话,难免唏嘘不已

7、“空不是无,空是一种存在,你得用空这种存在填满自己。”
——通过寺院里长老的指点,魏成想到了用三体问题来充填自己的人生。刘慈欣《三体》经典语录。其实,我们的人生也未尝不需要寻找这样的“空”。

8、“上帝是个无耻的老赌徒,他抛弃了我们!”
——三体游戏中的爱因斯坦在看到三体是一个不可预测的混沌系统后说

9、“齐家屯的生活是没有空白的,像古典的油画那样,充满着浓郁得化不开的色彩。一切都是浓烈和温热的:铺着厚厚乌拉草的火炕、铜烟锅里的关东烟和莫合烟、厚实的高粱饭、六十五度的高粱酒……但这一切,又都在宁静与平和中流逝着,像屯子边上的小溪一样。”
——最令叶文洁难忘的是在齐家屯的夜晚,在那时她真正感受到对生活的眷恋

10、“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儿站在死于武斗的红卫兵墓前,那孩子问大人:他们是烈士吗?大人说不是;孩子又问:他们是敌人吗?大人说也不是;孩子再问:那他们是什么?大人说:‘是历史。’”
——电影<枫>的结尾处,昭示着一切的热血和汗水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成历史

11、“这是人类的落日……”
——叶文洁透过雷达峰、透过红岸基地的天空,仿佛看到了很远很远……

12、“城市就是森林,每一个男人都是猎手,每一个女人都是陷讲。”
——<黑暗森林>的题目取自八十年代流行过的一句话,也契合了故事中的黑暗森林理论

13、“要多想。”“北海,我只能告诉你那以前要多想”
——章北海从自己父亲的三个字中,用心读出了比三万字还多的内容,用自己的一生一步步坚实地向前走,他,同样也是面壁者。

14、“我没让她笑啊?可那笑容已经留在记忆中,像冰上的水渍,永远擦不掉了。”
——罗辑想象中的她第一次和罗辑有了交流,从此,思念像火一样燃烧起来……

15、“不不,别说在哪儿!一知道在哪儿,世界就变得像一张地图那么小了;不知道在哪儿,感觉世界才广阔呢。”
——有时候你也会想去这样一个地方:可以真正抛开一切,看不见喧嚣,听不到厌烦……不知道在哪儿,世界才广阔

16、“不是的,大部分人的爱情对象也只是存在于自己的想象之中。他们所爱的并不是现实中的她(他),而只是想象中的她(他),现室中的她(他)只是他们创造梦中情人的一个模板,他们迟早会发现梦中情人与模板之间的差异,如果适应这种差异他们就会走到一起,无法适应就分开,就这么简单。”
——医生对罗辑爱上想象中幻影的诊断,作为对我们大多数人感情经历的诊断也未尝不可

17、“妈妈,我将变成一只萤火虫。”
——这是一位即将出击的神风队员写给母亲的遗书,泰勒在执行他以毁灭地球舰队自身为代价的面壁计划过程中,脑海中总回响着这句话

18、“我正变成死亡,世界的毁灭者。”
——奥本海默在看到第一颗核弹爆炸时说的一句话,引用了印度史诗<薄伽梵歌>,恒星级核弹设计者艾伦再次引用它时,雷迪亚兹以为别人洞穿了他的战略。

19、“我在感谢您,雷迪亚兹先生,因为从此以后,我们不是婊子养的了。”
——当人类能用自己的数学模型创造出一颗太阳时,当时的与事者如此感慨,科学带给了他们工作神圣的意义。

20、“仇恨。”
——当泰勒询问恐怖组织头目他们真正需要什么,并企图借重建一支敢死队时,老人的回答令泰勒沉默。

21、“不理睬是最大的轻蔑。”
——当泰勒看到三体世界对自己战略的反应,一切的努力已无意义。之后,罗辑在与三体世界的对决中再次引用了这句话。言语中包含着尊严

22、“光锥之内就是命运。”
——宇宙中有多少重大事件的信息正在以光速向我们飞来,有些可能已经飞了上亿年,但我们仍在这些事件的光锥之外,斐兹罗将军以一个恰当的比喻,概括了智子窥视地球一切的事实。

23、“把你们绝望的人,你们迷茫的人,把你们渴望看到胜利之光的畏惧徘徊的人都给我/把那些精神失落、是魂在流浪的人都送来:在这金色的信念旁,我要为他们把灯举起。 ”
——这是希恩斯所倡议的“信念中心”前微缩自由女神基座上镌刻的话,位于纽约的自由神像基座上的诗原文为:把你们疲惫的人,你们贫穷的人,你们渴望呼吸自由空气的挤在一堆的人都给我/把那些无家可归、饱经风浪的人都送来/在这金色的大门旁,我要为他们把灯举起。

24、“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大低谷纪念碑前,危机纪元的社会提出了人文原则第一、文明延续第二的基础理念。该句套用了帕斯卡的一句话: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

25、“men always remember love because of romance only。”
——东方延续所设定的“自然选择”号的口令,其缩写就是marlboro(万宝路,世界最畅销香烟品牌)。“男人会因为浪漫记住爱情”即万宝路的含义。

26、“成吉思汗的骑兵,攻击速度与二十世纪的装甲部队相当;北宋的床弩,射程达一千五百米,与二十世纪的狙击步枪差不多;但这些仍不过是古代的骑兵与弓弩而已,不可能与现代力量抗衡。基础理论决定一切,未来史学派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而你们,却被回光返照的低级技术蒙住了眼睛。你们躺在现代文明的温床中安于享乐,对即将到来的决定人类命运的终极决战完全没有精神上的准备。”
——章北海在与亚洲舰队司令的对话中,冷静地说出了未来史学派对战争形势的分析。他用集体的智慧作为自己坚定信念的来源。

27、“同为军人,知道我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吗,你们按照可能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动;而我们,不管结果如何,必须尽责任,这是唯一的机会,所以我就做了。”
——尽管知道计划“不可能成功”,但章北海军人的本性还是促使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这也是危机前的军人与危机纪元中的军人最大的区别。

28、“我爱你,与你有何相干?”
——丁仪信奉歌德对爱情的观念。丁仪不会去打扰他爱的那些女孩子。这也不妨作为我们的爱情信仰……

29、“黑,真他妈的黑啊。”
——“终极规律”号的舰长自杀前最后一句话,也许他当时已经看透了宇宙的黑暗森林图景。之后,当罗辑带大史推导这一图景时,大史在领悟的那一刻也说出了同样的话。

30、“没关系的,都一样。”
——在长达一个月的黑暗对峙中,章北海只比对方慢了几秒钟。但是他在最后的时刻说出了这几个字。同样是新人类的诞生,谁留谁走,其实都一样。

31、“没有救世的能力不是你的错,但给世界以希望后又打碎它就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恶了。 ”
——记得<肖申克的救赎>里red说“hope is a dangerous thing。 drive a man insane。 it's got no place here。 better get used to the idea。”我一直觉得red的劝告很现实,尽管我也相信希望。所以,如果你不愿意,不要给别人以希望。不要给人以希望又打碎它。

32、“大自然真是自然的吗?”
——当看过绿眼镜为她演示了生命是如何影响地球之后,杨冬脑海里始终萦绕着这个问题。可能她那时已经知道自己现在的宇宙是受到了生命的影响的……宇宙正在死去。

33、“好,你让我死,我就死吧。”
——卡夫卡的一篇小说里的主人公与父亲发生了口角,父亲随口骂道“你去死吧”,儿子立刻应声说“好,我去死”。当云天明得知姐姐想让自己安乐后,他终于理解了卡夫卡。

34、“你会把你妈卖给妓院吗?”
——在pia中,维德见程心问的第一句话。瓦季姆向她解释到:地球上只有他们这个行业是以欺骗和背叛为核心的。

35、“前进!前进!!不择手段地前进!!!”
——这是维德一贯秉持的信念,贯穿整个人类斗争的过程中,维德是最具男人秉性的。

36、“这游戏真有趣,是吧?”
——维德同程心用眼神交流云天明不宣誓的做法。在那一刻,云天明仿佛也自己给自己背负上了面壁者的使命,因为地球上,有他留恋的东西。

37、“如果千秋功罪真是有人评说,现在已经可以派一个去解释岁月造成的误会”
——这句话似乎在呼应第一部中那句“千秋功罪,可真的有人评说了”,程心被派往未来,希望阶梯计划不被未来所遗忘或误解。

38、“那个篝火余烬旁的孩子,由外向乐观变得孤僻自闭了”
——<时间之外的往事>(节选)中这样描述黑暗森里理论对人类文明深远的影响。

39、“五分钟。”
——美国的一位高中教师在班级里试验微型的纳粹社会,最后这场以游戏开始的教学试验几乎失控。当事人写过一本书,名叫<极权只需五天>。当人类真正流落太空时,极权只需五分钟。

40、“真正进入太空的人,再也不是人了。所以,人们,当你们打算飞向外太空再也不回头时,请千万慎重,需付出的代价比你们想象的要大的多。”
——“青铜时代”号舰长斯科特在法庭上做的最后陈述

41、“不要返航,这里不是家!”
——史耐德用尽最后的生命,嘶哑地喊出对“蓝色空间”号的警告。两艘飞船打破的是人类的底线,但是,不应该有人为此负责,因为,宇宙黑暗怀抱迎接的,是新人类。

42、“宇宙在我眼里,已经由所有美和信仰的寄托物变成了一具膨胀的尸体……”
——关一帆在经历了四维宇宙空间之后,联想到光永远不可能从宇宙的一端传到另一端,带着无望发出感慨。

43、“像坟墓一样简洁。”
——罗辑对威慑控制中心的要求,在这里,罗辑的目光中只有决定两个世界生死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44、“因为宇宙不是童话。”
——程心喃喃地询问智子水滴摧毁引力波天线的原因,智子告诉她,在程心的潜意识里,宇宙人世一个童话,她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真正站在敌人的立场上看问题。

45、“当初我们为什么选择了你?”
——三体舰队的逼近,全球移民的开始又一次考验了人类的生存底线。程心从一名军官的眼神中读出了这样的质问……但是这质问是对全人类,而不是程心。就像智子说的,程心不必自责,人们选择了她,也就选择了这个结局,全人类里面,只有程心是无辜的。

46、“粮食?这不都是粮食?每个人看看你们的周围,都是粮食,活生生的粮食。”
——三体世界改变了他们的灭绝计划,而做出了更为可怕的举动,他们要将人类变成非人。在智子话音落下的一刻,不知道有谁有勇气看向周围,或者说,谁更理智到非人。

47、“有一颗遥远的星星,是夜空中一个隐约可见的光点,所有随便望了它一眼的人都说,那颗星星是安全的。”
——宇宙安全声明的描述性解释

48、“宇宙很大,生活更大,也许以后还有缘相见。”
——三体世界和智子向人类社会告别,离别之时,智子对程心和罗辑这样说道。到了时间之外,我们的宇宙,她们真的再一次相见。

49、“好,在我们的星星。”
——云天明和程心在跨越光年的注视中,约定了相会的地点。

50、“死亡是唯一一座永远亮着的灯塔,不管你向哪里航行,最终都得转向它指引的方向。一切都会逝去,只有死神永生。”
——默斯肯岛上的老人杰森远望海上灯塔发出的光,悟出这样的至理。也就是<死神永生>的主题。

51、“因为只有在这个选择中,人是大写的。”
——维德询问程心为什么选择的光速飞船而非掩体、黑域计划,程心勇敢地迎接他的目光。

52、“这个混蛋、恶魔、杀人犯、野心家、政治流氓、技术狂人……他行,他有干这事的精神力量和本事,让他去干好了,这是地狱,让他跳进去吧。”
——aa对维德的评价,维德几乎集合了男人所有优异的特性。

53、“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维德无助地乞求程心做最后的决断。当程心依旧选择人性之时……维德的目光黯淡下来,有什么东西永远熄灭了。

54、“藏好自己,做好清理。”
——具有隐藏基因和清理基因的宇宙高级文明遵循的生存原则

55、“如果大山不会走向穆罕穆德,穆罕穆德可以走向大山。”
——白ice从<古兰经>的故事中受到启发,让“启示”号驶向纸条以便研究

56、“傻瓜。你以为我们能逃脱?逃逸速度,你怎么不算算逃逸速度?你是用屁股读书的吗?嘿嘿嘿嘿……”
——丁仪在怪笑着,预示着摆脱二向化的逃逸速度

57、“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每个文明每个人都是从无知和弱小发展开来,但是若不知敬畏,只会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价。水滴是,纸条是……此后,宇宙再没给人类机会。

58、“把字刻在石头上。”
——最古老的方式却是保留信息最长久的方式。

59、“我不知道你在这儿,知道的话我会常来看你的。”
——当罗辑再次面对<蒙娜丽莎>时,他看向时光的深处,对着恋人喃喃地低语,深陷的双眼中有了泪光。

60、“但谁也不知道,真相是不是比猜测更黑暗……有一点是肯定的:宇宙正在死去。”
——关一帆和程心一起推测着宇宙比黑暗森林更加可怕的大图景

61、“我知道你作为执剑人的经历,只是想说,你没有错。人类世界选择了你,就是选择了用爱来对待生命和一切,尽管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你实现了那个世界的愿望,实现了那里的价值观,你实现了他们的选择,你真的没有错。”
——关一帆对程心的安慰让我们想起了罗辑的演讲,人类之所以迟迟没有看透宇宙的黑暗森林状态,并不是由于文明进化不成熟而缺少宇宙意识。尽管幼稚地选择了程心为执剑人,但程心没有错,人类也没有错。作为地球文明的价值就是用爱来对待生命和一切。

相关热词搜索:三体小说 三体电影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三体石头”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三体石头"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41883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