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推荐 > 浅淡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法治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浅淡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法治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2016-05-20 09:15:41 编辑:huangtingt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让 法 治 常 驻 心 中  ——浅淡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法治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琼海市嘉积中学分校(571400) 吴金容  摘 要: ...

  让 法 治 常 驻 心 中

  ——浅淡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法治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琼海市嘉积中学分校(571400) 吴金容

  摘 要:本文从初中思想品德科中的法治教育的课程内容出发,对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更有效地开展法治教育的策略和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生 思想品德课 法治教育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因此,我国政府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中国梦。青少年是法治中国的圆梦者,他们的法治观念、法治素养,直接影响着法治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做一个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本文就初中思想品德科中法治教育的内容及在本学科的教学进行法治教育的策略与方法进行如下阐述: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法治教育内容。

  在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程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为线索,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意识、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因此,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每一板块都有一个有关法治教育的知识专题,比如:在第一板块“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安排了“什么是法律?什么是违法行为?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等相关的法律知识;在第二板块“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与义务”中,安排了“法律赋予公民的各项权利和规定的各项义务,如人身权利、受教育权利、财产的权利、消费者的权益,知道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特点。”等相关法律知识;在第三板块“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中,安排了“宪法、依法治国、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等相关法律知识。此外,在课程三维目标的设定上,“法治教育”也是其重要目标之一,主要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的“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能力目标”中的“学习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知识目标”中的“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在个人、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基本作用和意义。”。可见,法治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目标,初中思想品德课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对初中生进行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在思想品德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使用教材,结合社会时政以及学生的成长特点,有目的地、有效地进行法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在初中思想品德科课堂教学中开展法治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法治教育,是思想品德科课程的主要内容。在日常的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课程的教学特色,灵活地运用不同的策略与方法,促使教学目标有效实现。笔者根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针对初中思想品德科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法治教育的策略与方法总结了以下几点:

  1.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成长经验、情感体验与认知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

  法,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抽象而遥远。初中生的社会生活阅历较少,对于“什么是法?”“法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守法?”“不守法会怎么样?”这些问题,他们的认识是很模糊的,这就导致了初中生群体中出现了被侵权了或违法了却不知的法盲现象。因此,在教学中,就要充分的关注学生的成长经验、情感体验和认知特点,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让生活成为思想品德课中法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以学生生活为起点,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生活走进课堂,把课堂融入生活,把学生认为的抽象遥远的法律知识具体化、生活化,从而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课时的教学活动中,就可以把学生日常购买日用品、零食、水果等消费行为作为教学素材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分析自己的消费行为中所享有的权益以及应该履行的义务,思考自己在消费过程中如何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履行自己的义务。这样,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心理上就会自觉地产生与法的亲近感,认为这节课讲的内容是“我”的生活,明确了法与“我”有关,对“我”有益,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在分析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强化对法的认识,在思辨中树立法治观念,从而有效地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法治教育目标。

  2.借用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展开教学,拓宽教学领域。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教学已成为了当今课堂教学活动的一大特色。互联网信息容量大、传播快,多媒体教学设备图、声并现,有助于将简单枯燥的案例教学素材生动化、再现化,活跃课堂气氛。因此,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要善于充分发挥互联网、多媒体的现代技术功能,改变传统以“讲授”方式为主的法治教育形式,将创新与法治理念融入到实践学习活动中去,辅助思想品德课中的法治教育。例如:“药家鑫案” 、“永新一群女初中生殴打一名女生”、“疫苗事件”“《宪法》法制宣传片”“3.15晚会”等类似的社会热点法治案件、素材,通过互联网视频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分析、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把综合社会评论,进行思想上的思辨,引发法对国家、对社会、对公民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尊法守法意识。此外,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选择性地向学生推荐一些知名的法制节目或书籍,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文件,并组织学生学习,通过指导学生学法,让其知法懂法;再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焦点访谈》、《质量报告》,通过权威节目的播报,拓宽了学生对法治知识的视野,有助于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法治信仰。

  3.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让法治教育成为教学常态。初中生法治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长久的影响渗透。对初中生的法治教育,也不是纸上谈兵或通过一两个案例、一两节课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行动的实践。在思想品德科的法治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长久的法治氛围,让学生在浓厚的法治氛围中受熏陶、受影响、受教育。首先,在班规校纪的遵守上,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做到守赏违罚。学生在校养成了自觉守纪的习惯,在生活中也会自觉养成守法的意识。其次,教师要善于组织多样的课外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如在七年级下册《法律护我成长》这一课的教学中,可根据近期频频出现的“校园暴力事件”开展讨论会,引导学生的讨论中体会法对青少年的保护;在九年级《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课的教学时,可以结合“12.4法制宣传日”开展有关宪法的主题班会、黑板报、知识竞赛等,在多样的活动中增进对宪法的了解和尊重。良好的法治教育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指导着学生的言行。

  4.灵活组织有关法治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升法治观念。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法治教育的有效实现,不在于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得多成功,也不在于学生知道了多少法律知识,而在于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后是否尊法守法用法。因此,教师要根据所处学校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有关法治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宪法宣传周”公益宣传活动、交通义务监督员等,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法院听审,让学生从课堂中对法治的了解走进现实生活中的法治生活;关注学生的合法权益,当学生的合法权益被侵犯时,要帮助学生依法维权。如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权益被侵犯,指导学生依法维权,让学生体会法对自身权益保护的真实性。

  5.教师要依法执教,为学生树立守法榜样。“师者,人之模范也。”俄国革命家加里宁在他的著作《论共产主义教育》中写道:“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可见,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教材。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侮辱学生,做到依法执教;在日常生活中当守法的楷模,如不闯红灯、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等,用自己的言行对学生进行最生动的法治教育。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初中思想品德科的教学活动中的法治教育的策略与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我们要不断探索创新,大胆实践,在法治教育的教学实践中多管齐下,帮助学生树立公民法治意识,让法治常驻心中,为法治中国培养新一代的守法公民。


浅淡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法治教育的策略与方法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浅淡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法治教育的策略与方法”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浅淡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法治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tuijian/42222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